基金年终总结范文

时间:2023-09-18 06:13:27

基金年终总结

基金年终总结篇1

财政部于2008年颁布实施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新制度颁布实施5年多的时间,对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会计核算,加强新农合基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促进新农合制度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根据几年来制度的执行和操作情况,浅谈几点看法和意见。

一是会计主体。新制度第三条规定:“新农合基金应当作为独立的会计主体进行确认、计量和批露。新农合基金独立于经办机构的固定资产及管理的其他财产,实行专款专用”。即新农合经办机构自身各项经济业务和事项应当与新农合经办机构经办的新农合基金分别核算,新农合经办机构必须设立两套账,一套是以经办机构本身为会计主体的经费账,一套是以新农合基金为主体核算的新农合基金账。新农合基金账只反映单一的基金运行情况,也就是专款专用情况。另外支付新农合基金时基金账户上发生的银行手续费、工本费都不得在基金账中列支,银行也不得在银行基金账户上代扣,只能在经办机构的经费账户上列支,基金支付只反映用于参合农民看病的补偿支出。

二是会计核算基础。新制度规定新农合基金的会计核算主要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但在新农合基金实际工作和操作中“收付实现制”的运用还存在许多问题。笔者认为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相结合的会计核算原则更适合新农合基金管理与运行模式要求,更能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1)依据湖北省现行的新农合筹资体制,各县市每年的9、10月份开始收取下一年参合农民的个人缴费,到次年的2月底结束。本年度收取的参合农民缴费,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核算,在本年度实际收到时不予确认收入,计入“暂收款”预收基金收入,待下年度才确认转入归属于该年度的基金收入。政府提前预拨的下一年度政府资助收入也要按此原则处理,否则,所反映的基金收入会计信息就会不真实。另外,在基金预算时可以根据实际的参合人数和政府的补助标准及个人缴费标准,准确的预测当年的基金总收入,在中央财政“当年预拨,次年据实结算”的办法下,对中央财政预算下的本年度差额补助收入,也应按权责发生制处理原则,确认应归属于本期的基金收入和下一年度的基金收入预收款。(2)基金支付过程中的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的结合。在新农合基金运行的过程中,县级经办机构对定点医疗机构的报销资料要进行二级审核,再由财政部门复核后才能拨款,整个过程工作量大,耗时长,因此基金拨付滞后现象普遍存在,如果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这些信息难以真实反映,会造成管理混乱和基金收支不清。特别是在每年的11-12月份底,一般基金拨付滞后期至少在一个月以上,在这个会计核算周期内,我们必须要按权责发生制的要求来确认应属于本年度内的支出;还有按新制度实行的二次补偿总额,二次补偿时间一般在下一年度,都应按权责发生制来确认当期支出,以便准确真实的反映本年度内的基金收支情况,如果按收付实现制,则应当在本年度内反映的基金支出反映在下个年度内的会计账务上,会造成基金支出账务年度模糊不清,直接影响对新农合基金的管理和决策。(3)确定当年基金结余和风险基金计提基数。新制度第二十四条规定:“基金管理应遵循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统筹基金累计结余不超过当年筹集统筹基金总额的25%,其中当年结余一般不应超过当年筹集基金总额的15%,对于统筹基金结余较多的地区,要结合当地实际,在调整统筹补偿方案之前,组织开展二次补偿,提高基金使用率。风险基金按3%从统筹基金中提取,基金结余较多的县,也可按结余资金的50%左右划入风险基金,风险基金规模应保持在年筹资总额的10%左右,风险基金累计达到年筹资总额的10%后不再提取。”那么,“年度筹资总额”到底是什么概念?是本年度应筹资总额还是本年度实际筹资总额?按照收付实现制原则应当是本年度实际筹资总额。但是,由于各级配套资金滞后或提前,年初无法确切预测当年实际收入,风险基金计提基数同样无法确定,新农合基金结余的确认同样存在问题。由于各级配套资金拨付滞后,上年度资金下年度拨付现象十分常见。在收付实现制原则下,以当年实际到位资金确认收入,必然会导致基金支出大起大落。若年终资金周转困难,无法向定点医疗机构拨付基金或延迟拨付资金,支出同样无法确认,这时,根据收付实现制计算的结余将和新农合运行实际产生极大的偏差。因此,只有与权责发生制结合运用,才能强化基金收支时间归属,使得基金收支总额和结余在计算上更加科学、准确,为风险基金的提取及基金补偿方案和政策的调整上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料。

三是支出户利息收入的处理。新制度规定,财政专户发生的利息收入直接计入财政专户,经办机构支出户的利息收入定期转入财政专户。在实际工作中,各单位由于便捷性和操作性原因,支出户的利息收入一直保留在支出户上,并没有按规定定期转入财政专户,这一制度形同虚设。笔者认为,平常可在利息收入下增设明细科目“支出户利息收入”和“财政专户利息收入”分别核算,在年度终了时再一次性将支出户利息转入财政专户。

四是暂付款项的处理。暂付款项是指因临时需要从基金支付的款项。除新农合经办机构向定点医疗机构预付的医药费用外,一般情况下,基金不得发生其他暂付款项。对发生的暂付款项额度要从严掌握,建立健全的申报审批制度,年终要结清暂付的预付款项,下一年度再发生时,重新办理有关审批手续。但实际工作中并没有按此规定办理,年终暂付款没有结算,一直挂在账面上,形成呆账。由于各定点医疗机构的基金报销支出额是随着医疗机构的管理、软、硬件环境变化而变化的,是一个动态的,基于此,笔者认为,加强暂付款的管理,每年年终根据各定点医疗机构的新农合基金报销业务量和预测的下一年度基金报销支出额重新核定该医疗机构的预付款,以一个月的基金支出报销金额作为核定依据,在调整预付款之前,与各定点医疗机构结清以前的预付款项。 (编辑 陈 玲)

基金年终总结篇2

国库集中支付即国际上的国库单一账户制度,它是指将政府所有的财政性资金集中在国库或国库指定的银行开设的账户,进行归口管理,所有财政资金的收支都通过这一账户进行集中收缴、拨付和清算,收入直接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支出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的运行模式。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我国财政支出管理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建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财政支出管理方式的一场根本性变革,是整个预算执行机制和财政收支管理的制度性创新。但预算会计如何适应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才能促进财政国库制度改革,是一个需要探讨的课题。

预算会计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不协调的主要表现

(一)预算会计核算基础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不协调

预算会计制度规定: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的会计核算和事业单位会计非经营性收支业务的核算实行收付实现制。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两个直达”的精神实质也是收付实现制。但是,为了解决年终结余的核算问题,财政部规定实行国库制度改革的地区财政总预算会计年终结余资金核算可以实行权责发生制;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结余的用款额度,财政部规定年终要收回,同时要求单位记入“拨人经费”或“财政补助收入”。预算会计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会计核算基础不协调,预算会计核算收支结余的标准不统一,就难免出现人为操纵收支和结余数字的现象,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二)财政总预算会计支出列报口径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不协调

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施后,预算单位向财政部门提出用款申请,财政部门批复的是用款额度。财政部门根据国库支付执行机构的财政直接支付(财政授权支付)汇总清单列报支出,其实质是以实际支出数列报支出。而我国《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规定,财政总预算会计以财政拨款数列支、列报。这样就造成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地区,预算支出进度相对比较缓慢。在实行收支统管,定额或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情况下,财政支出如按实支数列报,产生的财政结余就是虚假结余。

(三)预算会计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核算的范围不协调

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上连财政总预算会计,下接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成立此机构的重要目的是为了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性资金进行全面、全程监控。然而该机构却只核算当年的财政拨款支出,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其他收支业务、以前年度结余和暂存、暂付往来业务则不核算。可见,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核算的范围明显小于预算会计核算的范围。

(四)预算会计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会计信息的提供上不协调

目前,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虽然执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但财政总预算会计报表中只反映预算收支,不显示预算单位的用款额度使用情况、国库存款中有多少是未支付预算单位的资金等内容。

协调预算会计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对策

预算会计和国库支付制度的协调问题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财政国库制度改革的成败。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如下对策。

(一)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程序基本保持不变,但相关内容调整。

1.对于财政机关下达各预算单位的财政直接支付、财政授权支付用款额度,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要按照收付实现制进行会计核算;

2.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停止使用“已结报支出”科目。办理财政直接支付(财政授权支付)手续,向财政国库机构结算资金时,不再作为一般预算支出、基金预算支出,而作为用款额度支出核算。

(二)财政总预算会计

1.财政总预算会计以批复的用款额度数列支,用款额度剩余退回时,作冲减支出处理。年终预算结余资金核算不实行权责发生制。

2.《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负债类增设一个“待结算支付资金”科目,此科目用于核算与国库支付执行机构的往来待结算款项。财政机关下达用款额度时,借记“一般预算支出(基金预算支出)”科目或者“行政事业支出(专项支出、基本建设支出)”科目,贷记本科目;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办理财政直接支付(财政授权支付)手续与财政国库机构结算资金时,借记本科目,贷记“国库存款”科目或者“财政专户存款”科目。本科目借方余额,反映财政国库机构超拨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的现金数;本科目的贷方余额,反映财政国库机构欠拨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的现金数。

(三)国库支付执行机构会计

作为财政机关资金调度中心的国库支付执行机构,目前主要承担两项任务:一是根据财政机关下达预算单位用款额度,办理财政直接支付、财政授权支付手续;二是负责监管预算单位的财政性资金。那么其会计核算的重点就应放在预算单位用款额度收支结余情况及单位其他收支结余情况上。据此,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可以实行以下一套会计科目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会计科目表。

除上述之外,行政、事业和建设单位会计仍按现行会计制度及相关的补充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即可。

预算会计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协调对策的优越性

上述方案不仅能够解决预算会计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不协调的问题,而且具有如下优越之处:

(一)预算单位从单位零余额账户提取现金支出后,可能有少量的结余。

预算单位的财政性资金在没有支付给供应商或劳务提供者之前,都沉淀在财政国库账户上。

(二)财政总预算会计掌握和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加全面,便于领导进行科学决策。

1.以“用款额度”列报支出,能够及时地核算预算支出和结余。

2.通过“待结算支付资金”科目可以清楚地了解国库单一账户和预算外资金专户存款余额中包括的未支付预算单位资金数额。“待结算支付资金”科目年终余额,实质上就是预算单位当年的经费结余数。

3.通过计算一般预算支出、基金预算支出和待结算支付资金的差额,可以随时掌握预算单位当年的实际支出数。计算公式为:

预算单位当年的实际支出数=(一般预算支出+基金预算支出)-待结算支付资金=(一般预算支出+基金预算支出)一预算单位经费结余数

4.可以计算广义预算结余数。通过上述改革,我们就可以很容易计算出包括预算单位经费结余数在内的广义预算结余数:

广义预算结余数=预算结余+预算单位经费结余数=预算结余+待结算支付资金

(三)扩大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监管范围

1.可以及时掌握用款额度结余即预算单位国库集中支付年终预算结余资金情况,即:

用款额度结余=上年用款额度结余+拨人用款额度-用款额度支出

2.可以了解预算单位其他资金的收支结余情况,即:

单位其他结余=单位其他资金上年结余一单位其他收入―单位其他支出

基金年终总结篇3

关键词:高校教师 年终奖 纳税筹划

高校绩效工资改革后,教师收入结构发生变化,传统的年终奖取消,代之以综合考评后的年终奖励绩效(实际上包括了奖励性绩效工资以及教学、科研等专项业绩考核奖励)。在当前高校教师群体收入多样化和未来增长空间不断提升的趋势下,如何结合绩效工资改革后高校教师群体基础绩效工资相对固定、年终奖励性绩效工资以及各项业绩奖励(包括二级学院创收超收益分配)相对弹性的特征,对高校教师年终奖励绩效进行纳税筹划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教师年终奖励绩效纳税筹划空间分析

由于高校教师群体收入结构、收入时间分布以及收入结算方式等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使得高校教师纳税筹划具有一定的空间,尤其是在年终奖励绩效方面。

第一,收入结构的多样性使得年终奖励绩效纳税筹划具有一定的空间。高校绩效工资改革后,形成了 “基本工资和基础绩效工资+年终奖励绩效工资和各项业绩奖励”的结构。由于前者相对固定和统一,一般按月发放;后者项目多且复杂(包括奖励性绩效工资、科研业绩奖励、教学业绩奖励等),有按月或按年发放两种形式。这就使得年终奖励绩效的范围和发放方式方面具有一定的纳税空间。

第二,收入时间分布的阶段性使得年终奖励绩效具有一定的纳税空间。高校教师全年中有2―3个月的寒暑假,基本没有授课任务和课酬收入,这就为高校教师年终奖励绩效分月在寒暑假发放按当月工资薪金计税提供了空间(理论上这是最优的纳税空间,但现实情况下这种间隔时间长的分月发放形式,税收征管部门没有明确的政策支持,同时单位财务处在提供纳税筹划服务方面也需要消耗大量人力和精力,因此,现实选择之一是在年终结算后的连续几个月与当月工资薪金一起分月发放或者一次性发放)。

第三,收入结算方式的灵活性使得年终奖励绩效具有一定的纳税空间。由于高校教师每月课酬收入类型多样(研究生、本科、双学位、函授等),且是按年初预计标准发放,年终统一结算补发或补扣。同时,二级学院创收的超收益分配也与各种课酬工作量以及教学相关工作折算课时量有关。这也使得在年终补发的超课时工作量和超收益分配可以统一纳入年终奖励绩效进行纳税筹划。

二、高校年终奖励绩效纳税筹划具体思路

在当前税收相P法规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结合高校教师收入的实际情况和特点,依据前述高校教师年终奖励绩效纳税筹划空间三个方面的分析,纳税筹划的具体思路如下:

第一,将奖励性绩效工资、各项年终考核业绩奖励(教学业绩奖励、科研业绩奖励以及年终补发业绩等)统归到年终奖励绩效,一并考虑纳税筹划问题。

第二,在年终核算确定标准课酬、各项相关奖励和绩效奖的基础上,对未来几个月相对固定的应纳税所得额进行合理的估计。

第三,结合对应的年终奖税率和月度薪金工资税率,通过计算统归后的年终奖励绩效是一次性发放还是分月发放(包括年终奖励绩效部分一次性发放按年终奖计税、部分分月发放合并当月工资薪金按工资薪金计税)的总纳税额,来比较各种方案的高低,进行决策。

第四,上述纳税筹划方案决策中,有关年终奖励绩效一次性发放还是部分一次性发放,还必须适当结合年终奖个税盲区(年终奖收入提高,但税后收入减少的区间)一并考虑(由于年终奖个税盲区众多学者进行了探讨和确认,在本文设计的纳税筹划模型中如果遇到,只需参考有关结果通过选择分次发放方案进行合理回避)。

三、高校教师年终奖励绩效纳税筹划案例分析

(一)前提假设

当前高校有关教师年终奖励的实际纳税筹划中,已经将相关的专项业绩考核奖励纳入到年终奖励性绩效范畴,而且可以选择分次发放(但严格执行年终奖计税全年只许使用一次的规定)。上述做法中有关内容没有完整的政策依据,税务征管部门对此也没有反对,但为了案例分析过程的严谨性,对有关基本前提做如下相关假设。

一是将奖励性绩效工资、各项年终考核业绩奖励(教学业绩奖励、科研业绩奖励以及年终补发业绩、年终超收益分配等)统归到“年终奖励绩效”,并等同于个税政策中的“年终奖”范畴(当前我国税法规定有关年终奖的范围还是之前比较旧的规定,在绩效工资改革后没有新的条例规定,但按照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实施方案有关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定义以及方案本身的精神,相关奖励绩效可以视同年终奖)。

二是上述年终奖励绩效的发放方式可以自主选择,即根据纳税筹划选择一次性在次年2月份发放或2月份之后的月份分月发放,同时分月发放的月份上也具有选择的弹性(具体分几个月,需要结合后续月份的相对固定应纳税所得额,合并计算工资薪金纳税总额,比较得出最优纳税方案来确定。关于几个月之间的方案决策,比较复杂,但可以在本案例基础上进行拓展分析,鉴于篇幅所限,不在本文探讨之中)。

三是在本文年终奖励绩效在分月发放的方案中,假设可以分4个月发放,且在第二年度的2―5月中平均分配,与当月工资薪金合计发放(最为理想的月份应结合寒暑假,但因为对于上年度收入的分配,跨期较大而且复杂,在政策上可能得不到税收征管部门的支持,且会给单位财务带来较大的工作量)。

(二)案例分析

1.基础方案测算。

(1)基础方案假定数据。在上述假设下,结合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以及年终奖税率,先假定年终奖励绩效发放额度在25 000―40 000的区间阶段(尽管每个教师由于职称、工作量、科研成果等因素的不同,年终奖励绩效会有差异。但从相关高校调研结果来看,这一区间覆盖了主体人群),利用EXCEL表格公式及函数设置完成初步测算,如下页表1所示(具体公式在后文详细说明)。理论上有三种可能方案:

A方案:将个人年终奖励绩效一次性发放,按年终奖计税。

B方案:先发部分年终奖励绩效18 000元,按年终奖计税;余下部分分摊至2―5月,与当月工资薪金合并按月度工资薪金计税(分次发放年终奖励绩效,是要充分考虑优先享受年终奖税收优惠的政策原则,即在40 000元以下,要享受年终奖税率变换档次的最低水平18 000元)。

C方案:年终奖励绩效直接分摊至2―5月,与当月工资薪金合并按月度工资薪金计税(由于C方案完全没有享受到年终奖计税优惠,实际分摊后2―5月合计计税总额远超过A方案。因此,C方案不在案例对比分析之中,直接排除在外)。

(2)基础方案测算步骤。基础方案测算,以25 000元为例。

第一,假定A方案为一次性发放年终奖励绩效25 000元,那么可以计算其应纳税为2 395元。

第二,假定B方案为先发放年终奖励绩效18 000元,该部分应纳税为540元,其余7 000元分摊计入2―5月,每月为1 750元。

第三,预计2―5月每月应纳税所得额为X。那么,A方案2―5月{税合计应为“25 000元年终奖励绩效计税2 395元”+“每月X元应纳税所得额的纳税额×5”,B方案2―5月纳税合计应为“18 000元年终奖励绩效计税540元”+“每月X元应纳税所得额的纳税额×5”。

第四,计算上述两个方案纳税总额的差异(A-B),如果(A-B)>0,说明A方案纳税总额超过B方案,最后应选择B方案,即选择25 000元年终奖先发18 000元,余下在2―5月分摊合并当月按工资薪金计税。反之,选择A方案,一次性发放。

(3)A、B方案无差异临界点。实际过程中,每个教师由于职称、工作量、科研成果等因素的不同,导致对应的每月应纳税所得额(N)不同,因此在EXCEL表格中对应不同的N值,两个方案差异(A-B)会有不同的方向变动趋势,通过手工输入逐步测算,可以算出方案无差异值,即两种方案没有区别,纳税总额均一样,这个值称为临界点D。对应表1中的27 000元年终奖励绩效来说,A、B方案的无差异临界值为8 025元。即:当预计的2―5月应纳税所得额N0,选择B方案;当N>8 025元,(A-B)

例如:某高校教师的个人年终奖励绩效为27 000元。若该教师预计2―5月每月应纳税额为7 000元,此时B方案的总税额为:(18 000×0.03)+[7 000+(27 000-18 000)/4×0.25-1 005] ×4]=5 770(元);若选择A方案,总税额则达到(27 000×0.1-105)+(7 000×0.2-555)×4=5 975(元)。B方案比A方案节省了205元,因此选择B方案。

若该教师预计2―5月每月应纳税额为9 000元,此时A方案的总税额为7 575元,而B方案的总税额则为7 770元。A方案比B方案节省了195元,应选择A方案。

以此类推,可以测算出在25 000―40 000元区间范围内不同年终奖励绩效下对应的临界点D(见表1,仅列示部分年终奖励绩效值对应的临界点)。从表1的临界点来看,25 000元临界点33 775元,与实际情况不相吻合(应纳税所得额为33 775元,年终奖励绩效不可能为25 000元,何况高校教师群体极少有这样的高收入)。同理,40 000元对应的临界点1 887.5元,也与实际情况不吻合。由表1可以看出,随着年终奖励绩效数额的增加,临界点D值会越来越小;而随着年终奖励绩效数额的减少,临界点D值会越来越大。因此,也可以判断出A、B两种方案决策的适用范围。

2.基础方案数理分析。在现有的A、B方案决策模型下,利用EXCEL表格深入分析表1中各种数据关系,尤其是不同方案2―5月纳税总额在一定的年终奖励绩效变化范围下不变的这一规律,可以推断年终奖励绩效与两种方案无差别临界点D值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通过EXCEL表格逐步测试以及数理公式验证,可以推算出年终奖与临界点D值的分段函数。

设临界点为y,年终奖为x,分段函数如下:

(1)y1=-0.75x+28 275(x∈[26 000,29 550]) (公式1)

通过此方程可求出当年终奖励绩效为x时对应的临界值y。例如,当某人发放年终奖励绩效为27 500元,通过此公式可快速得到对应的临界值D为7 650元,再对比预计2―5月每月应纳税所得额N,即可在A、B方案中作出选择。

(2)y2=-0.25x+11 887.5(x∈[29 550,41 550])

(公式2)

通过此方程可求出当年终奖励绩效为x时对应的临界值y。例如,当某人发放年终奖励绩效为35 600元,通过此公式可快速得到对应的临界值D为2 987.5元,再对比预计2―5月每月应纳税所得额N,即可在A、B方案中作出选择。

上述分段函数中,存在一个方案年终奖励绩效相同、临界点不同但均能使A、B方案无差别的现象:当年终奖励绩效为29 550元时,y1为6 112.5,y2为4 500,均能使(A-B)=0。因为当预计2―5月每月应纳所得税额为6 112.5时,A方案的月薪对应税率为20%,而当预计2―5月每月应纳所得税额为4 500时,A方案的月薪对应税率为10%,正因为税率上的跳档,导致了当年终奖励绩效为29 550时,两个公式得出的临界值D均能使(A-B)=0。

结合上述两个公式,作得分段函数图,如图1所示。

(三)纳税筹划方案的EXCEL建模及应用

以上基础方案案例分析结果各种数据是通过Excel函数统计推断得出(见图2),现以25 000元年终奖励绩效对应的纳税筹划决策模型为例,将图2各项数值对应的函数逐一说明。在实际应用中,只需通过输入年终奖励绩效数(单元格C1)、预计的2―5月每月应纳税所得额(单元格C2),就能得出A、B方案总纳税差异(单元格C20),根据差异结果进行决策。因此,在前面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基础上,通过Excel建立相关决策分析模型,具体过程各单元格函数如下:

单元格C4(一次性发放年终奖励绩效数)对应的函数为:“=(C1+MIN(3500,3500)-3500)*LOOKUP((C1+MIN(3500,3500)-3500)/12,{0,1500.01,4500.01,9000.01,35000.01,55000.01,80000.01},{0.03,0.1,0.2,0.25,0.3,0.35,0.45})-LOOKUP((C1+MIN(3500,3500)-3500)/12,{0,1500.01,4500.01,9000.01,35000.01,55000.01,80000.01},{0,105,555,1005,2755,5505,13505})”。

卧格C5(月度工资薪金对应税率)对应的函数为:“=IF(AND(C2>=0,C21500,C24500,C29000,C2

单元格C6至C9(A方案的“2月工资计税”“3月工资计税”“4月工资计税”和“5月工资计税”)对应的函数为:“=ROUND(MAX((C2-0)*{3,10,20,25,30,35,45}%-{0,105,555,1005,2755,5505,13505},0),2)”

单元格C10(A方案“2―5月纳税合计”)对应的函数为:“=C4+C6+C7+C8+C9”。

单元格C12(先发18 000,余下分摊至2―5月工资中)对应的函数为:“=(C1-18000)/4”。

单元格 B13(2月部分发放年终奖励绩效18 000计税)对应函数为:“=18000*0.03”。

单元格 C14至C17(B方案的“2月工资计税”“3月工资计税”“4月工资计税”和“5月工资计税”)对应的函数为:“=ROUND(MAX((C2+C12)*{3,10,20,25,30,35,45}%-{0,105,555,1005,2755,5505,13505},0),2)”。

单元格C18(B方案“2―5月纳税合计”)对应函数为:“=C13+C14+C15+C16+C17”。

单元格C20(“A-B”)对应函数为:“=C10-C18”。

参考文献:

[1]刘玉勋.工资薪金和年终奖年度纳税筹划研究[J].会计之友, 2013,(13).

[2]沈艳.年终奖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J].会计之友,2013,(13).

[3]涂申清,吴蕾.年终奖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探讨[J].商业会计,2012,(9).

基金年终总结篇4

规定完成日期:12月20日前。(附:预算表格**份)

二、20XX年全年的资金计划。在全年预算的基础上,对20XX年全年的资金收支情况进行预测,做出20XX年的资金计划,为20XX年总体的资金调度和安排提供参考依据。

规定完成日期:12月20日前。(附:资金计划表格**份)

注:公司目前暂时不考虑现金流量的问题。

三、对所有的资产进行全面盘点。要求财务部组织对公司全部资产进行年终全面盘点,并与20XX年的年终全面盘点进行比较分析,找出资产增减的原因。

规定完成日期:20XX年1月5日前。

四、对20XX年全年的经营情况做进行全面的总结分析。

1.对公司20XX年全年的经营情况进行总结:包括收入、客流、成本、费用、利润、资金实际收支、资产和负债的增减变动等;(附表格**份)

2.与20XX年全年的经营情况做对比分析总结;(附表格**份)

3.对20XX年的任务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分析总结。(附表格**份)

规定完成日期:20XX年1月15日前。

五、做全年的工作总结报告。要求所有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从经理到库管员都要做一个全年的工作总结。

规定完成日期:20XX年1月15日前。

六、年终评优。对财务系统的每个岗位都评选出一个先进来,具体评选办法另发。

基金年终总结篇5

关键词:资金时间价值;现值;终值;年金

在讲授资金时间价值时,教师通常会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某家长为孩子上大学准备学费,从孩子上初一开始,每年末储蓄5 000元,连续存6年,则在孩子上大学时,会有多少钱?有的学生会不假思索回答:“30 000元!”。这种情形往往发生在讲授财务管理重要观念――资金时间价值之前。可见,部分学生不知道资金时间价值,更谈不上利用资金时间价值进行决策。那究竟什么是资金时间价值,又该如进行学习,下面将展开阐述。

一、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

资金时间价值以市场经济关系的存在为前提,是财务管理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所谓资金时间价值,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资金在使用过程中而产生增值,它在财务管理课程中应用的极为广泛,如企业的各项财务决策,包括资金筹措、资金投放、资金分配都要考虑到资金时间价值的因素。若能游刃有余地掌握资金时间价值理念,财务管理的学习就会事半功倍。而且,我们的日常生活也与资金时间价值密切相关,倘若资金时间价值不起作用,存在银行的钱就不会有利息产生。

二、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

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分一次性收付款项的计算和非一次性收付款项的计算两种情况。

(一)一次性收付款项的计算

一次性收付是指在某一特定时点上一次性收入或支出款项,经过一段时间后再一次性支出或收回的款项。在其计算的过程中,一般用大写字母F表示终值,用大写字母P表示现值,具体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1.单利的终值和现值

单利终值F=P×(1+n×i)

单利现值P=F/(1+n×i)

i表示利率(贴现率、折现率),n表示计算利息的期数。

2.复利的终值和现值

复利终值F=P×(F/P,i,n)

复利现值P=F×(P/F,i,n)

(二)非一次性收付款项的计算

非一次性收付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等期等额成系列的收入或支出的款项,即通常所说的年金问题。其根据收付发生的时点不同,可分为普通年金(收付时点在期末)、预付年金(收付时点在期初)、递延年金(第一期没有收付)和永续年金(没有期限)四种情况,具体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1.普通年金终值F=A×(F/A,i,n)

偿债基金A=F×(A/F,i,n)

普通年金现值P=A×(P/A,i,n)

资本回收额A=P×(A/P,i,n)

2.预付年金终值F=A×[(F/A,i,n+1)-1]

预付年金现值P=A×[(P/A,i,n-1)+1]

3.递延年金终值F=A×(F/A,i,n)

递延年金现值

方法1:P=A×(P/A,i,n)×(P/F,i,m)

方法2:P=A×[(P/A,i,n+m)-(P/A,i,m)]

方法3:P=A×(F/A,i,n)×(P/F,i,m+n)

m:递延期;n:收付期

4.永续年金P=A/i

(三)资金时间价值各计算公式系数之间的关系

上述计算公式实际上是已知利率i、年限n的条件,根据现值、终值、等值年金中的一个已知条件求另一个的值。各个系数的关系见表所示:

三、资金时间价值教学方法

(一)画资金时间图

对于很多资金时间价值的初学者,经常混淆复利问题和年金问题,更有甚者不知道何时用现值,何时用终值,该查终值系数还是查现值系数。如果借助资金时间图,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是复利问题还是年金问题,年金在资金时间图上是每一个时间点上均有等额的支付发生,而复利则支付发生金额不等或只在一个时间点上发生支付。比如,假设一毕业生自主创业需要投入10万元,预计该项目经营期为5年,要求的最低投资回收报酬率为15%,那么从第1年年末到第5年末,每年年末收回多少投资额才能够确保在第5年末可以把投入的10万元全部收回。如果画资金时间图,就可以一目了然,画资金时间图时,具体流程如下:

1.仔细通读题目;

2.确定题目是终值还是现值;

3.划资金时间图;

4.在资金时间图上标出箭头及现金流;

5.决定问题的类型:单利、复利、终值、现值、年金问题、混合现金流;

6.解决问题。

通过仔细通读题目,确定它是现值,划资金时间图时,把10万元标在0的位置,(即第1年初),用向上的箭头表示每年流入A万元,通过画图,很快能确定出是年金问题。可以通过解方程,A×年金现值系数=10万元,查i=15%,n=5的年金现值系数为3.3522,则A≈2.9831万元,即从第1年年末到第5年末,每年年末收回2.9831万元,才能够确保在第5年末可以把投入的10万元全部收回。

(二)理论联系实际举例

资金时间价值这部分内容实用性较强,可以举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习印象。如本文一开始的例子:家长在连续6年内,每年末储蓄5 000元(假设i=5%),这是普通年金计算终值问题,A=5 000,查i=5%,n=6的年金终值系数为6.8019,计算结果为34 009.5万元,与学生刚开始给出的答案30 000元,有一定的差距,原因是学生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

(三)归纳总结

资金时间价值公式较多,教师在每次讲授新课内容时,可带领大家一起复习学过的公式,或以提问方式进行复习,达到温故知新的教学效果。在本部分讲授结束时,可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利用课余时间列表进行归纳整理,并进行总结,以此加深记忆,便于学生灵活应用。如可以做归纳总结:在四种年金中,永续年金只有现值,没有终值;有哪些运算互为逆运算等。

资金时间价值是现代财务管理的基础观念之一,其贯穿财务管理课程的始终,希望通过上述资金时间价值的讲解方法,为学生学好这门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薛美红,陆小虎. 探讨案例教学法在货币时间价值教学中的应用[J]. 经济研究导刊, 2013,4

基金年终总结篇6

2011年5月29日,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下称中国乳协)联合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下称中国人寿)在其官网披露,婴幼儿奶粉事件赔偿金总额为11.1亿元。这笔资金分为一次性赔偿金和长期医疗基金两部分,分别为9.1亿元和2亿元。

其中,截至2010年底,已有271869名患儿家长领取了一次性赔偿金。根据卫生部披露的信息,统一执行的赔偿标准是死亡赔20万元,重症赔3万元,普通症状赔2000元。

中国乳协称,2013年2月底之前,患儿家长随时可以在当地领取赔偿金,逾期仍不领取的,剩余赔偿金将用于医疗赔偿基金。

而基金目前银行账户余额1.92亿元。据负责理赔的中国人寿披露,自2009年7月31日基金正式启动至2011年4月30日,中国人寿累计办理支付1794人次,支付金额1048万元,基金银行账户余额1.92亿元(含利息及2011年当年由中国人寿垫付但未划账金额)。

按照2009年1月8日相关政府部门联合签发的文件表述,医疗赔偿基金是“对患儿急性治疗终结后到18周岁以前可能发生的与此相关的疾病给予免费治疗”。

中国乳协称,经卫生部组织医学专家论证,认为婴幼儿的泌尿系统再生能力强,奶粉事件患儿治愈后将来发生相关疾病的几率很低。

但是,患儿到18周岁之后如果仍有遗留问题如何处理?倘若届时基金仍有剩余,又该如何处理?

但本次信息披露程度有限,基金性质、赔付标准、申请流程等很多基本信息仍有待进一步透明化。

例如,相关资金来源仍未详细披露。成立之初,中国乳协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患儿医疗赔偿基金是根据社会有关方面和法律界专家的建议,参照一些国家处理此类问题的通常做法,经22家企业反复研究、论证协商决定建立的。”

最终,由22家涉案企业共同出资11亿多元,其中有9.02亿元来源于三鹿集团,2008年12月25日,石家庄市政府在召开的新闻会上消息称,这笔资金由三鹿集团通过借款筹集。

根据央视报道,在剩下的相关企业中,广州雅士利集团与其下属生产商山西雅士利乳业、施恩婴幼儿营养品支付总计6120万,伊利乳业、圣元乳业、蒙牛乳业、光明乳业分别支付4463.3万元、1564万元、997万元、404.7万元。

但以上数据相较11.1亿元的总额而言,仍有数千万缺口。

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爆发于2008年9月,席卷了国内众多奶粉生产企业。截至2008年12月2日,全国累计报告因食用问题奶粉导致泌尿系统出现异常患儿共29.4万人。

但在患儿的赔偿、治疗方面,相关政府部门讳莫如深,致使信息透明度不足。

基金年终总结篇7

【关键词】 工资薪金; 个人所得税; 纳税筹划; MATLAB

中图分类号:F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09-0107-05

一、引言

高校教职工队伍的稳定关系到育人质量和科教兴国战略的成败。近年来在国际经济危机背景和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下,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问题越来越受到广大高校教职工的关切。高校作为教职工个税代扣代缴义务人,一方面必须贯彻国家税法规定,加强校内工资薪金管理,依法扣缴个人所得税;另一方面有责任为教职工做好纳税筹划,体现以人为本,注重民生。纳税筹划的根本目标在于节税,MATLAB软件作为现代科学及管理方面的重要工具之一,将其面向教职工整体进行个人所得税筹划编程,能够客观量化各种筹划方案的效果,较好地实现以节税效益为导向的个税筹划目标,对评估纳税筹划方案以及优化工资薪金管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高校工资薪金的基本类别(见图1)

(一)按月固定发放的财政工资

按月固定发放的财政工资是指按照国家工资制度规定的项目和标准核定的工资,每月由财政部门统一通过银行直接拨入教职工在银行开设的个人账户中。根据税法规定,应计入每月工资薪金所得。

(二)按月发放的校内各类津贴、补贴

按月发放的校内各类津贴、补贴是指学校自主规定并每月发放的岗位津贴(含职务津贴)、课时津贴、出勤补贴等人员支出。根据税法规定,应计入每月工资薪金所得。

(三)各类嘉奖

各类嘉奖是指学校根据有关规定对某方面工作或某一段时间的工作给予的嘉奖。如年度绩效考核奖励、教学成果奖励等。根据税法规定,各类嘉奖视其发放的方式,如果在年终一次性集中发放,可计入年终一次性奖金;如果各类嘉奖单独在不同月份发放或者分期发放,则发放数应计入当月的工资薪金所得。

教职工个人在岗位工作之外由于独立劳动或技术发明创造取得的收入,如:科研劳务费、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由于其任职所在高校可能不作为个税代扣代缴义务人;或者虽然是在岗位工作之内取得的收入,但相对于教职工整体和取得收入的时间不具有普遍性、稳定性的特点,因此,在本文纳税筹划中不作为分析对象。

三、个税筹划目标

(一)个税总额的绝对最小化

即针对每个教职工个体设计个性化的各类嘉奖发放方式,使得个人年度个税总额最小化,进而实现全体教职工年度个税总额的绝对最小化。由于教职工人数众多,且协调各类嘉奖的发放方式可能涉及不同校内部门,因此该目标的实施必然要投入大量人力和精力,可行性较小。

(二)个税总额的相对最小化

对所有教职工确定一个统一的嘉奖分配比例,一部分嘉奖计入年终一次性奖金,实行一次性集中发放;另一部分嘉奖递延至次年实行按月发放,并计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这样兼顾了节税目标和个税代扣代缴工作的日常管理,笔者认为该筹划目标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四、个税筹划策略分析

(一)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一是用足税法规定的减除项目。根据税法相关规定,独生子女补贴、托儿补助费等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补贴、津贴不缴个人所得税。另外,在国家规定的缴费比例内,单位为个人缴付和个人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免征个人所得税。个人和单位分别在不超过职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12%的幅度内,实际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允许在税前扣除。所以,高校应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在国家规定的标准内,将教师工资中免税津贴、补助以及“四金”单独核算,尽量提高工资薪金中免税部分的比重,减少计税工资薪金的发放金额。二是可以利用捐赠进行税前抵减实现节税。根据税法规定,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以及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金额未超过纳税人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三是可以合法利用纳税人身份避税。近年来高校为提高竞争力从海外引进了大量外籍高层次人才,同时,也有部分教职工取得了外籍身份。根据规定,外籍人员的工资薪金减除费用标准由2 000元调整为3 500元的同时,还将附加减除费用由2 800元调整为1 300元。也就是说,可以享受附加减除费用的外籍人员费用扣除的总额保持在4 800元,仍高于本国纳税人。因此,对于外籍专家或外籍教职工应当执行4 800元的工资薪金费用减除标准。

(二)工资薪金所得均匀分摊法

新税法将工资、薪金的扣除标准调整为3 500元,同时将原来的9级超额累进制税率调整为7级,应纳税所得额越大,其适用的税率越高,这为工资薪金的个人所得税筹划提供了一定的空间。相对于工资薪金所得非常均衡的纳税人而言,工资薪金所得极不均匀的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就较重。此时,缩小税基和适用低税率的策略就成了筹划的重要手段之一,可考虑优化薪资支付方式,将各期工资薪金所得进行均匀合理“拆分”,将较高月份与较低月份的工资进行平均,从而达到税负最小化的目标。

(三)补贴收入费用化

根据税法相关规定:凡是以现金形式发放通讯补贴、交通费补贴、误餐补贴的,视为工资薪金所得,计入计税基础,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凡是根据经济业务发生实质,并取得合法发票实报实销的,属于单位正常费用开支,不需缴纳个人所得税。所以,笔者建议高校取消通讯补贴、交通费补贴、误餐补贴等形式的补贴发放,由纳税人以实际、合法、有效的发票据实列支,实报实销,以免误认为补贴性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挥避税的效果。

(四)提高教职工公共福利支出

高校可以采用非货币支付的办法提高教职工公共福利支出,例如免费为教职工提供宿舍(公寓);免费提供交通便利;提供教职工免费用餐等等。一方面高校替教职工个人支付这些支出,可以增强师资队伍凝聚力,提高人才吸引力;另一方面教职工个人在实际工资水平未下降的情况下,减少了部分应由个人负担的税款,可谓高校和教职工个人双受益。

(五)合理使用年终一次性奖金

教职工工资薪金应纳个人所得税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由按月发放的工资薪金所得形成的应纳个税(以下简称工资薪金税);二是由各类嘉奖构成的年终一次性奖金所得形成的应纳个税(以下简称奖金税)。由于工资薪金税和奖金税在计税的方式方法上存在差异,而各类嘉奖的发放方式决定了工资薪金水平和年终一次性奖金水平,故可以通过分析确定各类嘉奖发放的最优方式,实现个税筹划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筹划年终一次性奖金时应该充分考虑税收收益,虽然年终奖先除以12再确定适用税率,但是只扣除了1个月的速算扣除数,实际上只有1个月适用了超额累进税率,另外11个月适用的是全额累进税率。在年终一次性奖金的七级含税收入中各存在一个回避区间(见表1),当年终奖金收入处于这些回避区间内时,增加的年终一次性奖金还不足以缴纳需多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因此,如果年终奖金发放额处于这些回避区间内,可将超过的部分下一年度发放或暂停发放。

五、个税筹划计量模型

科学、合理的纳税筹划一方面需要在税法的框架内对筹划策略进行细致的定性分析,为实现筹划目标提供基本的避税思路;另一方面需要借助定量分析手段将各种具体的纳税筹划方案量化建模,进行优化设计和效果评估,以便于择优而用。本文构造了一组教职工一个自然年度内取得的工资薪金面板数据(见表2),使用MATLAB软件建立纳税筹划计量模型(见表3),对纳税筹划方案的计量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根据税法规定建立如下个税计算模型,并转化为求目标函数TT的最小值:

该模型的约束条件为:

运用MATLAB,根据模型和约束条件,计算其他嘉奖中计入年终一次性奖金的比例和业绩考核中计入年终一次性奖金的比例(年终奖金均为合并后一次性发放)对总体个税的影响。令X和Y分别在闭区间[0,1](即0%~100%)上变动,变动步长为(即1%),因此分别对X和Y向量进行赋值。由于X和Y的取值组合有101*101种可能,因此,TT可定义为维度是101*101的矩阵,并且以特定Xm和Yn组合下,函数PG+PJ的值,对TT(m,n)进行赋值。当X和Y分别完成比例变动,全年个税总额矩阵TT也就完成了赋 值。求目标函数TT的最小值,可用MATLAB函数min(min(TT))求解。

在MATLAB的模型编程过程中,使用条件语句,可针对具体的(x,y)组合自动判定适用的工资薪金所得个税适用税率、奖金税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等参数。使用嵌套的循环语句,可逐个计算每个教职工的工资薪金所得税和一次性奖金所得税。

六、个税筹划数据分析

学校薪资发放管理方式的不同对纳税筹划有重要影响。基于假设数据可分为两种情况:

(一)业绩考核奖励和其他嘉奖分别由不同的职能部门核定和发放

MATLAB将计量模型编程并运算分析后,以全年个税总额为因变量,以业绩奖励中工资薪金所占比重和其他奖励中工资薪金所占比重为两个独立的自变量,生成全年个税总额变化分析三维图(见图2)。

三维空间(图2)图像中的每一个点代表了在不同薪资发放方式下,全体教职工全年个人所得税总额。图中以B1、B2、B3、B4标示出了常规薪资发放组合方式对应的个税总额,而B5标示出了个税总额最小值点对应的薪资发放组合(见表4)。

以上不同薪资发放组合方式下的全年个税分析表(表4)与全年个税变化分析三维图(图2)相对应,其中三维空间中网面上的每一个点,代表着一个特定的 (X,Y)组合所对应的TT值。由图表分析可知,筹划方案5(B5点)对应的应纳个税总额最少。这是因为这种计税方式最大限度地用足了工资薪金所得的3 500元费用减除额度和年终一次性奖金的税率计征方法,尽可能使得大多数教职工工资税税率和奖金税税率保持相当,避免了当一个税目的收入较高、税率较大带动整体税额的快速增长。因此筹划方案5为最优,个税筹划的效果最佳。

从实现方式来说,如执行筹划方案5,则在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时,业绩考核奖励主管部门将每个教职工33%的业绩奖励以及其他嘉奖主管部门将每个教职工15%的其他嘉奖合并后一次性发放,并按奖金税计税,而每个教职工剩余的67%的业绩奖励和85%的其他嘉奖可递延至次年,平均到12个月份发放,与各月的财政工资、岗位津贴以及课时津贴合并计入工资薪金所得。在次年工资薪金不变的前提下,教职工整体全年个税实现最小值。

(二)业绩考核奖励和其他嘉奖由财务部门合并后统一发放

在此方式下,MATLAB将各类嘉奖总额(其他嘉奖和业绩奖励之和)视为一个整体的筹划对象,以全年个税总额为因变量,以各类嘉奖总额中工资薪金所占比重为自变量,生成二维的全年个税总额变化分析图(见图3)。

即当每人校内各类嘉奖总额的69%计入工资薪金所得,31%计入年终一次性奖金所得时,全年个税总额达到最小值,即49 981.56元。实现方式为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时,将每名教职工各类嘉奖总额的31%在年终一次性发放,并按奖金税计税。而每名教职工剩余的69%嘉奖递延至下一年度,平均到12个月份发放,与各月的财政工资、岗位津贴以及课时津贴合并计入工资薪金所得。在次年工资薪金不变的前提下,教职工整体全年个税实现最小值。

七、结论

1.高校工资薪金具有很大的筹划空间,不同的工资薪金管理会导致个税差异的巨大变化。因此,应当充分发挥校内一部分工资薪金的灵活性,合理利用年终一次性奖金进行节税。由于一次性奖金一年只能使用一次,在筹划时要注意确定年终一次性奖金的数额应与当月工资薪金相协调,一般情况下,个人月工资薪金的税率与年终奖的税率一致时,工资薪金个税税负最轻。在对教职工整体纳税筹划时,则必须通过数据分析对工资税总额和奖金税总额进行综合平衡。

2.各项个税筹划策略应结合本单位实际,政策性有利因素应当用足,尽可能地降低每个教职工的应纳税所得额。其他策略可单独使用,也可组合使用。其中最优个税筹划方案不仅要追求个税税负的最小化,同时还要注意方案的可操作性。首先,如采用年终一次性奖金节税,年终一次性奖金发放额应当尽量避免位于表1的回避区间内;其次,奖金递延发放部分应尽可能平均分摊到多个月份,最大程度地降低各月工资薪金的增长额;最后,纳税筹划的受益对象是教职工整体,而不是个人。实际中,由于高校教职工人数众多,工资薪金级别相差较大,纳税筹划后可能会有整体税额明显下降,但少数教职工的个税上升的情况。

3.利用MATLAB平台开展个税筹划具有精确、直观、灵活等特性。个税筹划是一类原则性、技术性很强的专业活动,其服务的对象量大面广,个体差异较大,如何设计不同的筹划方案并择其最优是关键。除了用足有利的政策性因素外,必然要引入数据分析手段,将个税筹划活动模型化和数量化,以数据为依据评价筹划方案的优劣。MATLAB对数据的快速灵活处理和漂亮直观的图形界面,可以发掘个税筹划的最佳途径。

4.应当注意个税筹划方案的动态调整。高校教职工的收入比较稳定,但每年都会由于岗位、职称等变化导致工资薪金变化,因此,纳税筹划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应当一劳永逸,当工资薪金基本情况发生较大变动时,应当适时对个税筹划模型进行数据调整并重新计算,进而保持筹划方案的最优状态。

【参考文献】

[1] 刘玉勋.工资薪金和年终奖年度纳税筹划研究[J].会计之友,2013(13).

[2] 曾芝红.高校个税税收筹划探讨[J].会计之友,2013(9).

[3] 赵丽娟.基于扣除标准提高下的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研究[J].商业会计,2011(28).

[4] 朱会芳.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务筹划探析[J].财会通讯,2011(26).

[5] 刘昊天.探讨MATLAB结合EXCEL在财务管理建模中的一个综合运用[J].现代商业,2011(29).

[6] 吴卫国.基于MATLAB的优化设计在管理决策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1).

基金年终总结篇8

[关键词]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过渡期;筹划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提出,要改革个人所得税,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合理减负,鼓励人民群众通过劳动增加收入、迈向富裕。2018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修改个人所得税法;2018年12月,国务院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的通知;2020年4月,国家税务总局2019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年度汇算办税指引。申请退税是权利,可以放弃退税,无需承担任何责任。纳税人需要补税(符合规定的免予汇算情形除外),未依法办理综合所得年度汇算的,可能面临税务行政处罚,并记入个人纳税信用档案。本次税改,以减税降负为目的,减少中低收入人群的税负。对个人所得税大幅降低老百姓税负,税制更加完善。关于个人所得税的税收优惠筹划有很多方案,如股权激励、科技转换、特殊津贴等,上述都有一定的特殊性,不能普遍适用,本文就工资薪金所得进行税收筹划分析。

一、筹划方向

(一)减少应税收入现行税收政策对个人所得税的应税收入有非常完整、明确的界定,企业支付给员工的工资、奖金、补贴、津贴等均纳入收入范畴,筹划空间极其有限。

(二)增加专项扣除用足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赡养老人等六项专项附加扣除,总体筹划方向总结为:1.创造需求员工可以提升自己,进行学历、职称考试,提升自己的同时创造继续教育抵扣项;对于没有购房以租房解决住宿问题的,尤其是刚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即使公司安排宿舍,也可以创造住房补贴,增加抵扣项。2.控制节奏如住房贷款利息,为享受专项扣除可将公积金年冲转为月冲,延长政策使用期(实际操作性可咨询各地公积金管理中心);对于可抵扣贷款的认定,实际操作以贷款银行为准,可以与银行商定。3.合理分摊夫妻双方、兄弟姐妹之间专项抵扣就税负高低合理分摊。

(三)合理利用住房公积金、企业年金住房公积金、新职工住房补贴作为抵扣项可以免税,住房公积金不仅可用于购房,还可以用于租房、装修,用途广泛。公积金贷款利率对员工而言也是很优惠的。企业年金具有延缓纳税的作用,也为员工增加保障,还可以稳定员工,减少人才流失。建议有条件的企业可以综合考虑住房公积金、新职工住房补贴、企业年金等,增加员工收入的同时,不增加企业社保基数负担,同时还能不增加甚至减少员工的税负。

(四)合理运用过渡期间年终奖过渡期间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实质为扩大了每级税率的级距,可操作性大,适用群体普遍,本文着重分析了此类情形。

二、个人所得税筹划

根据税收文件,2019年~2021年为过渡期,原年终一次性奖金算法可单独计算使用。有效的分配工资薪金和年终奖可达到减少税负的目的。首先我们明确应税收入,假定其为X,适用正常工资薪金部分为X1,适用年终奖部分为X2,税前工资为R,专项扣除数为D,社保基数上限为W,社保费率为r1、住房公积金r2、企业年金r3。应税收入X=R-D-5000×12-min(R,W)×(r1+r2+r3)=X1+X2筹划总体思路是:1.优先使用低税率区间;2.相同税率区间,优先使用工资薪金,因其为超额累进制;3.避开年终奖的盲区。根据上述思路,笔者将最终方案总结如表1。

三、关于过渡期后的应对及猜想

上一篇:企划年终总结范文 下一篇:个贷年终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