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消费论文范文

时间:2023-09-22 19:32:30

保险消费论文

保险消费论文篇1

一、保证保险、信用保险及担保

我国保险界对保证保险的有关论著甚少,少量书籍中对此概念的介绍也颇为含混,理论上的不成熟使人们对保证保险及相关问题的认识也比较混乱。因此,有必要首先从概念界定入手,分析保证保险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据《保险法与保险实务全书》所载,“保证保险是由保险人为被保证人向权利人提供担保的保险。当被保证人的行为致使权利人遭受经济损失时,保险人负经济赔偿责任”。《中国保险百科全书》也有同样界定。有的教科书上对保证保险作了如下阐述:“保证保险,这实质是一种担保业务。为两种,一种是由保险人代被保证人向权利人提供担保,……另一种是信用保险,是权利人投保他人的信用。”由此引出两个问题:(1)保证保险与担保之间有何联系?(2)保证保险和信用保险有何不同?

(一)保证保险和担保之比较

担保合同具有如下特征:(1)担保合同必须有三方当事人,即申请人、受益人和担保人;(2)担保合同通常由义务人申请用来保障权利人的利益;(3)担保项下的赔偿责任通常是第二性的,如被担保人不付,可由保证人来代付;(4)在担保项下,担保人赔偿后有权向被担保人追索。

而保证保险的特征在《中国保险百科全书》中有如下阐述:“保证保险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关系,保证人即保险人,权利人即被保险人或受益人,义务人即被保证人。在保证保险中,当保证的事件发生而权利人遭受损失时,只有在被保证人不能补偿损失时,始由保险人代为补偿,被保证人对保险人(保证人)为其向权利人支付的任何补偿均有返还给保险人的义务。”

比较保证保险和担保合同的特征,保证保险体现着担保的特征。同时,担保与一般保险相比,具有如下特征:(1)担保合同必须有三方当事人:申请人、受益人和担保人,每一方从一开始就知道另两方的存在;而保险合同只有两方当事人:投保人和保险人,有时出现被保险人、受益人等,只是作为关系人存在;(2)担保通常由义务人申请、付费来保障他人(权利人)的利益;而保险则是由投保人申请、付费来保障自己的利益;(3)担保所承担的是申请人方面的风险;保险所承担的是投保人自己无法控制的、偶然的、意外的风险,投保人的故意行为属于除外责任;(4)在担保项下,担保人赔偿后有权向被担保人(即申请人)追索;而保险项下的赔款是不能向被保险人或投保人追索的,只是在一定条件下可向应负责任的第三方追偿;(5)担保项下的赔偿责任通常是第二性的,即“如果被担保人不付,我来支付”,这是由担保合同对商业合同的从属性所决定的;而保险赔偿无所谓第二性,只要符合条款规定,保险人即应从速支付;(6)在办理担保时,担保人通常要求申请人出具偿还保证书、第三方反担保、或提供附属抵押品;在办理保险时,保险人对投保人无类似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保证保险的英文“BOND”,本身也有“保证书”或“担保函”的意思。所谓“BOND-ING”,就是办理“担保函”的业务,银行称之为“保函业务”。保证保险虽有担保特征但又不同于银行保函,其业务范围、条件、手续、程度、收费等方面均有差别,保证保险只是在传统上或依照有关法律规定保险公司可以办理的一种特殊的担保函。由上可知,保证保险是一种由保险公司开展的具有担保特征的特殊保险业务。

(二)保证保险和信用保险之比较

广义的保证保险提供两个方面的保证:应被保证人要求向权利人保证其信用和根据权利人要求保证被保证人的信用。二者存在严格的区别,前者称之为保证保险,后者称之为信用保险。狭义的保证保险仅指前者,本文所指的保证保险是狭义的。关于信用保险的性质,理论界常常把它与保证保险相提并论,均纳入担保行为。教科书上把信用保险作为保证保险的一种,仅把二者作保险对象上的区分,甚至出现信用保证保险这样的名词,实际上是不确切的。

信用保险具有一般保险的特征与原则,如信用保险只有两方当事人,即保险人与被保险人;承保的风险是对方的信用,是投保人自己无法控制的、偶然的、意外的风险;保险人可行使追偿权等等,无不体现信用保险的保险本质特征。比如拿买卖合同来说,卖方向保险公司投保了买方的不支付货款的风险,这是信用保险;反之,卖方应买方的要求向保险公司投保自己不履行合同的风险,才是保证保险。这里,保证保险的标的是卖方应尽的义务,风险为卖方的不守约行为;而信用保险的标的是买方应尽的义务,风险为买方不守约行为。在一般债权债务关系中,债权人投保债务人不还债的信用风险,叫信用保险;而债务人应债权人要求投保自己不履行还债义务的信用风险,叫保证保险。所以,不能因两者都承担“信用风险”而将它们混为一谈。

二、住房消费信贷保证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特征分析

(一)住房消费信贷保证保险的特征

住房消费信贷保证保险是购买住房的借款人应银行的要求,为届时分期付款而向保险公司寻求信用保证的一种保险。当保险事故发生,受益人(银行)遭受经济损失时,由保险人代为补偿;借款人对保险人为其向受益人支付的任何赔偿,有返还给保险人的义务。保险人承保的是借款人还款的信用,保险人必须严格审查被保证人的资信。可见住房消费信贷保证保险合同具有如下特征:(1)具有三方当事人:投保人(借款人)、受益人(银行)和保险人(保险公司)。(2)借款人投保,支付保险费来保障受益人(银行)的利益。(3)保险人承保的风险是投保人(借款人)方面的还款信用风险。(4)在办理此保险时,保险人通常要求申请人出具偿还保证书、第三方反担保或提供附属抵押品。(5)保险人在保证项下(保险责任内)发生保险事故并收到索赔要求后,有权处置附属抵押品,或向借款人及其反担保追索,以代偿借款人的债务。

(二)住房消费信贷保证保险操作中的误区及解决方法

由保证保险的担保特征所决定,在住房消费信贷保证保险中,对抵押物的处置适用民法及担保法等法律法规。现今我国有关保证保险合同中,往往是银行(受益人)和借款人(投保人)在签订借款合同时,设置了相应住房抵押条款或已把相应抵押合同作为借款合同的从合同。其本质是,既要求借款人作贷款所购住房抵押担保,又要求借款人选择保证保险,造成借款人双重担保负担,而银行作为受益人便获得了“双重保险”。这一做法,完全是银行利用自身地位优势,在大量呆帐和不良资产的重压下,为了自身贷款安全,重复防范住房信贷中的道德及行为等风险。而保险公司未获得投保人(借款人)的任何抵押担保,从而使保险人在履行保险合同的责任时,缺乏对其权利的应有保障,使得在保证保险操作实务中,人为地增加了抵押权在保险人和受益人之间的转让环节,甚至是障碍,不利消费信贷业务的开展。

科学的做法是,应根据《保险法》及《担保法》有关立法精神及相关规定,采取如下两种方法解决:方法一:变更住房消费信贷保证保险合同为住房消费信贷信用保险合同。合同中,银行作为投保人,为借款人不履行还款义务的信用风险投保,保险费应由银行支付,仍可保留原相应住房抵押合同作为借款合同的从合同或必要条款。方法二:还住房消费信贷保证保险本来面目,让保险人与借款人直接签订贷款所购住房抵押协议,或把它作为相应保证保险合同中的必要条款。这是由保证保险合同的担保特征所决定的,也是保证保险运作规范的要求,同时,也符合《担保法》的有关规定。

(三)住房消费信贷保证保险的风险及对策

住房消费信贷保证保险对被保证人(借款人)的信用起到了一个有效的保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银行贷款安全。虽然许多风险可由相应的其他险种覆盖,但保险公司自身仍面临诸多风险,难度最大的是借款人信用风险的规避。虽然理论上保证保险是零赔付率赔偿,但由于保证保险运作的营业费用、赔款与抵押物处置后追回的款项差额,特别是经济衰退期,赔付概率会增大。同时在赔偿基金的提取上,一般方法,对一年期合同,按自留保费的50%计提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但对长期合同,责任准备金的计算应按借款年限来折算准备金。这些均应该由保险公司收取一定费率的保费,以使其顺利运作。

实际上,贷款所购住房,抵押合同附属于银行与借款人的借款合同,其抵押权归银行所有,住房消费信贷保证保险合同就必须有一个抵押权转移的操作环节,而这一转移环节相应的法律法规尚未完善,增加了保险公司抵押权转移风险,所以,这一转移环节必须清除。必须保证贷款所购住房抵押合同成为相应保证保险合同的必要条款或合同,这也是保证保险科学运作的必要条件。保险人即使在完全拥有相应抵押物的抵押权后,在抵押权的处置上,仍面临处置不了的风险,这在法律实践中也大量发生。在法律、法规不完善,执法不力的环境中,保险公司如何规避法律风险,仍是保证保险运作的关键问题。实际上,目前房地产市场上至少有50%以上的交易对象是期房,开展保证保险面临的风险更大,抵押物的确实存在,以及其价值确如购房合同所定的价值一致,其中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保险人必须面对这些复杂风险加以规避,否则,保证保险本身无法“保险”。

但是,由于其风险覆盖率低,远没有充分防范及规避对住房消费信贷业务中各方主要风险的需求,其只是提供了对保证担保的需求,真正替借款人保障的很少,没有达到最大可能保障购房者所有权的要求。同时,在操作层面上,几个关键环节还存在如下障碍:

1.保证保险合同中,保险人承保的是借款人还款的信用,因此,要求保险人必须严格审查被保证人的资信。但在实际运作中,这一环节往往由银行审查。银行在保证保险中,往往根据其对住房贷款者所作的信用评估,只是对其认为信用风险大的消费者,强制要求其购买保证保险,而对其认为信用风险不大的消费者,则并不努力推荐保证保险。因而造成投保人数减少,保险公司业务风险选择被动,从而使保险公司自身风险增加。加上银行及其相关机构没有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相配套的信用信息系统工程也尚未建立,而保证保险作为一种担保,必须要求保险公司与借款人是一种长久密切合作的关系,以便在过程中跟踪服务、控制风险,这一矛盾使得保险公司在开展此项业务中难以控制风险。

2.保证保险是一种特殊的保险业务,风险因素复杂,在一定保险责任范围内,其保险费率的计算,要有一个严密的风险评估及成本核算做为基础,且要求科学可行。而目前我国保证保险风险评估系统尚未建立,其承保的属信用风险,必须搜集和研究有关信息,逐一地做出是否接受的判断以及以何种条件承保,要制订出商业上可行的保险费率,目前需要靠市场试验。

3.住房消费信贷保证保险往往同时要求以贷款所购住房作为抵押。一旦保险事故发生,银行或保险公司对抵押物风险及抵押物处置风险具有不可控制的一面,这需要进一步完善配套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

4.由于风险覆盖率低,没有覆盖的风险还需要相应的住房保险、寿险或其它方式来规避。

三、拓展保证保险,促进我国住房制度的改革

(一)西方国家可借鉴的经验

在欧洲国家,一般采用住房抵押担保、住房贷款保险等方式,如英国、荷兰等国;采用团体保险模式,如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采取住房贷款寿险模式,如瑞典等国。不同保险方式各有其优缺点。其中法国的住房贷款保险不仅仅对死亡提供保障,同时还保证在借款人丧失劳动能力、失业等情况下向银行还贷,消除了借款人无处藏身之担忧,值得我们参考。法国的住房贷款保险运作基本程序如下:银行受保险公司委托,要求借款人填写投保时必需的健康问卷,同时,借款人和银行之间展开购房贷款的谈判。如果保险公司对某些银行转来的问卷存在疑虑,其结果将直接影响银行是否提供此笔贷款。银行、借款人和保险公司三方的责、权、利主要通过两个合同加以明确。一是保险公司和银行的合同;二是银行与借款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其住房贷款保险一般采用团体险模式,使其投保人数非常多,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保险费率,同时对任何年龄的投保人可以实行相同的费率,保费计算简单,容易管理。

(二)我国拓展住房消费信贷保证保险的对策

1.进一步营造信用消费的政策环境。住房消费信贷保险业务的发展与房地产业的兴衰休戚相关,而要在短期内改变我国房地产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之重症,就必须完善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繁荣的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第一,鼓励商业保险公司积极参与,给予其专项低税政策或专项补贴政策;第二,尽快削减或取消在住房开发中的不合理收费,使商品房价大幅度的削减成为可能,从而增大商品房的有效供给;第三,进一步深化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有利于促进老百姓收入增量的经济政策。在居民的收入增长预期趋缓,对住房未来消费不确定因素尚有后顾之忧,银行消费信贷的条件还不够优惠和便捷的情况下,提高老百姓的收入增量是推动住房信贷业务的根本之道;第四,要加快住房商品化、货币化房改政策的全面落实;第五,政策可规定住房信贷保险采用团体险形式,规定单位团体在住房改革中,必须给员工购买相应的住房信贷保证保险。使之具有保险强制性的一面,更有利于其进一步开展,以推动房改政策的落实。

2.健全法治,保障流通秩序。银行、消费者、房产商、保险公司形成住房消费市场的“生物链”,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唯有都依法守信,才能真正体现市场经济的实质。发展住房二级市场,健全配套相关的法律、法规,尤其是针对我国执法过程中,住房作为抵押物处置难的问题,要严于执法,同时政府应采取相应的住房救济政策。3.建立个人信用制度。银行及相关机构(保险公司)应建立个人信用制度,以现代信息系统工程为基础,分阶段建立个人信用档案制度,形成多层次个人信用调查与评估制度,逐步建立并扩展个人基本帐户制度,形成银行与保险公司对个人的信用信息调查和资源共享系统。保险公司加强对个人健康问卷的设计审核,并在银行配合下,严格把关,控制风险。也可建立对居民个人资信进行调查和评估的征信机构来完善信用制度。

4.建立科学的保证保险的风险评估系统。充分考虑保证保险对信用风险的各项风险因素,用科学可行的系统方法建立住房消费信贷保险严密风险评估体系,使保险费率的厘定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5.创新住房信贷险种。突破保证保险的局限性,把住房保险、保证保险、信用保险、寿险,甚至相关的住宅建设险、住宅质量险、住宅抵押物险、住宅物业管理险等险种,进行组合创新,形成风险覆盖率大的新险种,然后以此为主险种,其它相关险种为附加险,组成可供消费者任意选择的“菜单”,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保险消费论文篇2

在实践中,机动车辆消费贷款保证保险是贷款购车人必须购买的保险,是指以借款合同所确定的贷款本息为标的,投保人(即借款人)根据被保险人(即提供消费贷款的银行)的要求,请求被保险人担保自己信用的一种保险。如果在规定的期限内,因投保人未按借款合同按期履行还款义务,致使被保险人受到经济损失,由保险人负赔偿责任。保险人履行赔偿义务后,有权向投保人或提供连带责任担保的第三方担保人追偿。综观此案,甲交了保费、投了保险,在遭遇不幸时却得不到保障;乙银行如保利益则失道义;丙保险公司拒赔的理由似充分,振振有词,实则陷银行于不义、置危难于不理。此案反映出现行机动车辆消费贷款保证保险制度存在不合理之处,使保证保险在某些情况下不能起到降低信用风险的保障作用,甚至造成法律与道德的冲突。

一、保证保险合同中“被保险人先行处分贷款合同的抵(质)押物或向担保人追偿抵减欠款后不足部分由保险人赔偿”的规定不合理。保证保险作为一种保险形式,是以转嫁被保险人所面临的投保人不能履行债务的风险为目的的一种保险,以经营信用风险为主要内容。保证保险与保证担保在内容、主体、性质、保证范围、保证程度及法律后果等方面均有不同,所以保证保险不能被视为由保险公司做保证人对贷款合同的保证担保,因此《担保法》第二十八条“同一债权既有保证又有物的担保的,保证人对物的担保以外的债权承担保证责任。”所体现的“先物保后保证”和原则不适用于保证保险。因此保证保险条款中要求被保险人先行处分抵(质)押物的条款没有法律的依据和理论的支持。同样,要求被保险人先向保证担保人追偿也没有法律根据,因为保证担保与保证保险是两个性质不同、相互独立的法律关系,而且在通常由于保险人实力雄厚,先向保险人索赔更有利于维护被保险人的利益。显然,如果保险人仅就先行处分抵(质)押物或向保证担保人追偿后抵减欠款后不足的部分(如果还有不足的部分的话)赔偿,在实际上减轻或免除了自己的赔偿责任,而这种责任的减免是毫无道理可言的。另一方面,如上面的案例所述,强调被保险人先行处分抵押物,则银行陷入利益与道德的冲突。在实践中,被保险人应与保险人就担保和保险的实现顺序问题做出特别约定:被保险人同时享有担保物权和向保险人索赔的权利时,被保险人有权选择实施何种权利。

二、应限制保证保险中保险人代位权的行使。保险人的代位权是指由保险人取得被保险人赔偿请求权的权利,是基于第三人(包括投保人)的侵权或违约行为造成被保险人的损害,以保证同时达到“维护第三人的损害赔偿义务”、“确定保险人的保险赔偿义务”和“防止被保险人不当得利”三种目的的一种制度。从理论上讲,在机动车辆消费贷款保证保险中保险事故的发生即投保人未能按贷款合同约定的期限偿还欠款,可以视为第三人的违约行为损害了被保险人的利益,保险人当然在给付赔偿金后获得代位权。但是如遇到上述案例中的情况,即投保人的违约行为并非由于其信用的缺失,而是由于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原因致使丧失履约能力,则此时保险人代位权应在投保人充分举证证明其丧失履约能力的情况下被禁止行使,以彰显保险分散风险、补偿损失的本质精神和法律正义的价值。当然,代位权的禁止行使应有严格的条件限制和规范的操作程序,以防止道德危险的发生,防止投保人利用其逃避责任,损害保险人利益。保险人代位权的限制行使应在《保险法》中加以原则性规定,即能够举证证明自己是因为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客观原因导致完全丧失履行还贷义务能力的被保证人(投保人),不受保险人的代位追索。同时在实践中允许保险人和被保险人在保证保险合同中做出特别约定。因为代位权的禁止行使涉及到投保人的利益,也应允许保险人与投保人的特别约定条款做为保证保险合同的一部分。

三、保证保险条款中“投保人在贷款期间内将贷款所购车辆向保险人连续投保机动车辆损失险、第三者责任险、盗抢险和自燃险”的规定不合理。(各保险公司要求强制投保的具体险种略有不同)投保人因购买汽车向银行申请汽车消费贷款,是消费贷款保证保险业务的起因,而汽车是负债形成的财产,在投保人没有还清银行贷款前,汽车的物质损失会加重投保人的还款压力,影响贷款合同的正常履约,进而影响到保险事故的发生,涉及保险人的利益。所以保险人为降低车辆发生物质损失的风险,强制投保人在保险人处投保车辆保险的出发点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具体的保险险种不应由保险人硬性规定,应给予投保人结合车辆状况选择投保险种的权利,以防止变相的强迫交易。比如上述条款中的“自燃险”,对于名牌新车就完全不必投保。保险人可以根据投保人选择投保的险种确定风险的程度,实行浮动的保证保险费率,使保证保险费的高低与风险的大小成正比例。另外,实践中有一种不合理现象。汽车销售行业的激烈竞争使售车的利润空间下降,往往为车辆卖保险反而可以从保险公司拿到丰厚的回扣,这是因为各家保险公司为了以保证保险这块“铒”钓来未来几年内的车辆保险这条“大鱼”,以高额费来争抢汽车销售商,使本该让利于购车人的利益不合理地让利给了汽车销售商。所以给予投保人投保车辆保险的选择权也有利于还利于消费者,促进汽车销售市场、保险市场及消费贷款领域的良性竞争和健康发展。

保险消费论文篇3

关键词:消费者;欺诈;保险

中图分类号:F840.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6-0066-02

一、问题的提出

保险欺诈是保险人面临的重要课题,由于保险欺诈检测手段不成熟,至今仍未有权威数据。美国反保险欺诈联合会(cAIF)估计,2003年美国保险业因为保险欺诈多支出800亿美元。美国保险研究会(IRC)估计,2002年美国保险业因汽车保险人伤案件索赔因消费者的欺诈而多支付43亿一58亿美元。0根据《中国保险报》2000年1月4日报道,“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商业保险公司支付的各类保险赔偿金额中,至少有20%被保户恶意骗走。”

二、文献回顾

1.犯罪学相关研究。传统的犯罪学理论认为,个体是否进行欺诈,取决于个体对于成功的欺诈所能带来的效用和实施欺诈的成本加上欺诈被发现后所遭受的处罚之间的比较。通过计算这些成本和收益,如果欺诈成功的概率高,个体通过欺诈能获得正的净效用,那么个体会进行欺诈(Beeker,1969;Sfinivason,1973)。

2.伦理学相关研究。Vittel认为对道德的判断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1)消费者寻求利益的行动是否基本上是被动产生的;(2)这种行为是否是非法的;(3)如果消费者的行为造成对销售人的损害,那么损害程度如何。

Baker(2000)采用“产业一文化―历史”范式研究了保险人如何对待“诚实的顾客”和“不诚实的顾客”问题。Baker的创新在于分析了机构或系统对消费者不诚信行为的影响。Brinkmann(2006)将保险消费者不道德行为的研究分为三个层面:微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并分析了不同民族的道德异质性问题。

3.对消费者关于保险欺诈态度的研究。1991年美国In-surance Research Council(IRC)作了一项全国范围的关于消费者对保险欺诈态度的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对保险欺诈的接受程度相当高:11%的被访者认为“提交未发生的账单来获得赔款”是可接受的。IRCl989年的调研显示,25%。31%的被访者认为夸大保险事故的损失是可接受的,2000年研究显示这个比例仍处于24%一35%之间。②

1997年美国Coalition Against Insurance Fraud(cAIF)开展全国范围的消费者对保险欺诈的态度研究。研究根据“对保险欺诈的容忍程度”、“欺诈的原因”和“对欺诈行为处罚的态度”运用聚群分析,强制四分类。CAIF将消费者分为:Moralists(30.7%)、Realists(2I_6%)、Conformists(26.4%)和Critics(21.2%)四类。

Cummins和Tennyson(1996)发现,公众对保险欺诈的接受程度与本州的索赔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Colquitt和Hoyt(1997)发现,美国各州保险欺诈的严重程度和州内公众对欺诈索赔的接受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Tennyson模型的构念是影响个人态度形成的因素、个人对保险人和保险行业的态度和认知。结论显示以上两个因素显著影响消费者对保险欺诈的态度。

Dean(2004)研究了影响对保险欺诈行为的道德性(Morality)判断问题。他总结了影响个人决策的三种道德观:泛道德主义(moralism),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和公平理论(jusficetheory)。Dean的研究表明,保险人的大部分人口统计因素指标、对保险人和保险公司的道德性判断在统计上与对保险欺诈的接受度无显著相关关系。Brinkmann(2006)分别以挪威和德国的大学生样本研究了对保险欺诈的态度,并比较了两国学生态度的差异。

三、问卷设计

1.被访者的人口统计因素。被访者的人口统计因素测量:性别、年龄区间、婚姻状况、教育程度、个人月收人、是否处于管理性职位。本研究增加了新变量:是否拥有当地户籍和自有房产。

2.反应变量――对保险欺诈行为的容忍程度。反应变量是消费者对保险欺诈的容忍程度,采用Tennyson(1997b)的量表。要求被访者回答对5中常见保险欺诈行为的接受程度。

3.个人对待不道德行为的态度。用问题“某人在购物时。更换商品标签以少付费。您对这种行为的态度是?”测量个人对不道德行为的态度以表示个人的道德。

4.保险消费经历。被访者的保险消费经历分为保险购买经历和保险索赔经历。购买经历用近两年购买的险种种类和保单数量表示;索赔经历用近两年有无索赔和索赔的险种表示。

5.增加了消费者对保险的理解。国外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远远高于国内,消费者一般具有大量的保险交易经历。因此,国外消费者对保险原理和保险机制的认识要高于国内消费者。正确的保险认识和较深的理解,能够减少对欺诈索赔的容忍度。本研究以“对免赔制度的认识和理解”来测量消费对保险机制的认识和理解,采用九级Likert分级。

6.对保险人的信任度。第一,因为“公正性”测量的困难。第二,考虑到国内消费者的保险交易经验少,部分消费者没有与保险人交流经验。第三,在四层忠诚度模型中,信任是影响忠诚度的核心变量。信任侧重于对保险人整体的感受和判断,对“信任”的测量涵盖了机构、产品和服务等内容。第四,采用信任因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若采用消费者对服务质量或者满意度因子,相关的问卷题目过多,会严重影响被访者回答问卷的耐心。

7.其他内容。问卷还涉及消费者对进行保险欺诈和没有保险欺诈行为原因的认识;消费者是否知道其他人有保险欺诈行为;是否愿意揭发欺诈行为以及不揭发的原因等。

四、问卷调查和数据来源

对样本按照以下原则甄别:第一,被访者的年龄在18岁以上。第二,排除以下行业:保险业(含保险中介)从业者、与保险相关的服务业(如汽车修理厂等)。抽样方法采用类型抽样,男女样本比例控制在50:50附近。问卷发放地点为广卅I市。

问卷发放采用两种方式,第一种是陌生访问,第二种委托朋友和亲友向其同事和朋友发放。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46份,其中有效问卷219份。

五、统4-1-分析和主要结论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1.消费者对保险欺诈行为的接受度。国内消费者(基于广州市,下同)对常见欺诈行为的接受度远高于Tennyson的数据,特别是国内消费者对投保时提供虚假信息的接受度是美国1997年数据的7.6倍。

2.保险消费经验对接受保险欺诈的影响。有购买经历的和有索赔经历的被访者接受保险欺诈的比例均高于没有相关经历的,与Tennyson的结论相反,但是以上差异在统计上不显著。0

3.对保险人的“信任”对态度的影响。非常有趣的是,消费者无论信任保险公司与否,“接受保险欺诈的态度”几乎是相同的,卡方检验在0.00i的检验水平上认为二者是一致的。

4.对保险知识的认识和对处罚欺诈行为的态度对接受保险欺诈行为的影响。不认同免赔的相对于认同免赔的,倾向于接受欺诈行为,但是在统计上不显著。

(二)回归分析结果

本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假设自变量和因变量有“s”形曲线关系。

回归采用似然比逐步进入法,最终进入模型的三个自变量是:道德、分段月收入和控制欺诈。预测准确度为:对反对欺诈行为的95.2%,对赞同欺诈行为的37.5%,总体74.0%。

个人道德、控制欺诈的态度与消费者接受欺诈行为在统计上显著负相关,月收入与接受欺诈呈现显著正相关,其他自变量没有显著的统计关系。

保险消费论文篇4

【关键词】消费养老保险 消费养老保险理论 消费养老保险的应用

一、研究背景

到2013年,中国养老金的缺口将达到18.3万亿元,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金缺口将远远超过养老金体系从单一支柱向多支柱转轨导致的成本的影响(马骏,2012)。

截止2010年底,成都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02.5万人,占全市户籍总人口的17.6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35%。预计到2015年底,我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44.8万人,占全市户籍总人口的19.15%以上。目前,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是养老资金的三大来源,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急剧增加了基本养老金账户的支付压力。十报告中指出,人口老龄化趋势不可避免,为实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逐步做实养老金个人帐户是确保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顺利完成的重要工作之一。

二、消费养老保险理论概述

做实养老金个人账户的基本思路是“开源”而不是“节流”,是把养老金“蛋糕”做大而不是“拆东墙补西墙”,不靠、不坐、不等自食其力地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2008年专家提出了消费养老保险的理念,通过借鉴消费资本论的核心内容“将消费向生产领域和经营领域延伸”(陈瑜,2008),鼓励个人通过消费自行积累储蓄再投保。消费养老保险是近年来国内社会保障领域里的一个新名词,其核心是消费积分投保兑现模式的构建。国内外学者对其理论、可行性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结合地区具体提出操作模式的研究乏善可陈。陆曦团队以天津地区开展消费养老保险为例,提出了“机构+市场+政策+服务”的运作模式,对消费积分投保兑现模式提供了先期完全积累、后期一次兑现和首选投保、余额积累的两种选择(陆曦,2011)。

三、消费养老保险的应用

(一)运行机制

首先,在商品陈列的电子商务平台,消费者完成商品的挑选、下单和支付货款后,商家将销售商品价款按照事先约定的比例作为“返利”给消费者,同时需要在商户返利账户中进行入账确认;与此对应,“返利”换算成虚拟的消费积分在消费者积分管理账户中记录和累计。

然后,根据积分的数量,按照兑付比例换作可以支付的电子货币,电子货币的支付范围仅仅限于指定养老保险产品的购买。通过完成在养老保险产品平台上投保产品的选择,消费者需要在完全了解保险产品的细节条款后,在线签署投保协议,并对支付款项予以确认。确认后消费积分将被自动扣减,系统也将产品购买明细清单发送给商户,以供商户和保险公司对保费进行定期结算。

(二)在成都地区的应用

运行模式。纵向采用“两个平台+三个账户+一个监督方”的运行模式。两个平台作为运行载体,包括B2C电子商务平台和养老保险产品平台;三个账户是两个平台的对接对象,包括商户返利账户、消费者积分管理账户和消费养老金个人账户;政府相关部门为运行监督方。

横向明确建立以政府财政拨款为筹资渠道、政府全资控股的管理公司开设交易平台、专业保险公司负责资金运作,指定银行资金托管、清算、分配的模式。

(二)运行中的风险管控

第一,由于信息不对称与舞弊同时存在,消费养老保险模式的确立中要设计三项控制以防止参与主体利用信息不对称性套取非法利润。首先,对商户赠予给消费者的积分数量、转换金额及投保记录生成对账报告,并取得消费者电子签名确认。其次,养老保险产品的投资方向和领域应提前告知并取得消费者认可签名确认后,保单才能生效。最后,第三消费者可以随时查询个人养老金账户资金运营情况;

第二,为了防范商户道德风险,应该保持对商品价格浮动的跟踪,对参与返利的垄断型、寡头型商户,防止其恶意提高商品售价,将返利成本转嫁到消费者头上;第三,消费养老保险是消费者自由选择、各取其利的产物,应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保险资金投资渠道。政府相关部门作为运行监督方,在确保消费者对投资方向的知情权和认可权的前提下,应赋予资金运作方更宽泛的决策权利,保证其拥有一定的运营自由度,不进行过多过细的干预;第四,打通商户返利与其纳税时取得所得税抵减之间的绿色通道。政府旗下管理公司定期、及时对商户返利账户的记录进行核实、归集和结算,并完成与保险公司间的对账,对经确认后的数据商户才能确认为销售费用并入账,抵减当期应纳所得税,税务局在核算所得税时有权进入商户返利账户复核记录。

参考文献:

[1]陈瑜.消费资本论——消费资本理论与应用.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2]蓝霞,王伟.积极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完善中国现行“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J].经济研究导刊,2010,(19).

保险消费论文篇5

关键词:小概率事件;保险;概率

一.小概率事件

概率是刻画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量指标.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由它自身决定的,是它自身的一种属性,不受你是否认识到或者是否计算出来的影响,它是客观存在的.

在生活中有许多小概率事件,这些事件看起来一点都不起眼,但是很多情况下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的可能发生大的事故.虽然这些事件本身发生的概率极小,但往往具有很大的破坏力,因此说有些小概率事件是不可忽视的,我们只有充分的认识和把握它,并加以很好的应用,小概率事件就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因此对小概率事件的研究意义深远.

二.小概率事件原理在保险中的应用

在现实生活中,消费者总是面临着风险下的选择.经验表明,在一般的情况下消费者都是风险回避者.因此作为风险回避的消费者便会采用购买保险的手段来回避或化解自己所面临的风险.下面我们讨论消费者和保险公司是如何在自愿互利的原则上展开保险活动的.

首先,考察保险活动的需求方即消费者,假定某消费者拥有的一笔财产价值为万元,他面临财产遭受失窃、火灾等风险.如果风险发生他将损失万元,风险发生的概率为.假设该消费者为回避此项财产风险愿意向保险公司支付的保险费为元.我们知道,对于回避风险的消费者来说,他愿意付出一笔钱购买保险,使得无论风险是否发生都能稳妥地保持一笔财产.现在的问题是,该消费者到底愿意支付多少保险金来回避自己的风险?也就是说,他愿意支付的保险金额到底是多少?一般来说,其原则是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保险金额应该等于他的财产的期望损失,即

或者说,消费者支付的保险金额应该使得保险后的稳妥财产等于在风险条件下的财产期望值,即

上左边表示消费者购买保险以后的稳妥财产,右边表示消费者面临风险下的财产的期望值,因此消费者愿意购买保险,而且愿意支付的保险费应该满足

上式.

下面我们具体应用一个例子来说明以上原则.

例 假定某消费者的初始财产为50万元,他面临遭受失窃、火灾等风险,如果风险发生,他将损失20万元,风险发生的概率为0.1,财产损失的期望值2万元.如果该消费者支付保险金等于财产损失的期望值,即2万元,则他的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解 由表可知,如果消费者购买保险,他支付的保险金为2万元,那么不管风险是否发生,扣除保险金后他都持有稳定的收入48万元.也就是说,他刚好使得购买保险条件下的稳定的财产等于风险条件下的财产的期望值即48万元.总之,只要消费者购买保险的支出等于财产的期望值损失,消费者总是愿意购买保险,使自己在遭受损失时能够得到全部的补偿,从而消除了风险.

最后,考察保险公司的供给方即保险公司.为方便分析,假定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为0,于是保险公司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便可以改写成为追求收益最大化的目标.根据前面所表述的例题,如果损失不发生,保险公司不需要支付补偿费,则保险公司收益为.如果损失发生,保险公司需支付补偿费,且补偿费等于消费者的损失,则保险公司的收益为,由此,我们可以得知,保险公司的期望收益为

(1)

因此,只要保险公司的期望收益

(2)

则保险公司接受这项投保业务.换言之,由(2)式可知,只要,即消费者支付的保险费大于或等于财产的期望损失,则保险公司就接受这项业务.还可以说,由(2)式可知,只要,即损失发生的概率小于或等于,则保险公司就接受这项业务.

从以上分析可见,保险公司实际上也是应用了小概率事件的原理,知道亏本的概率极小,肯定在保险业中最大的受益者是保险公司.但不能因为收益的概率小就不去投保,因为小概率事件并不是不可能事件,不能掉以轻心,应该重视保险业,重视自身及家人的安全、财产、养老等等问题.

参考文献:

[1] 叶宗文.重视小概率事件原理[J].科技信息报,2003,3(11):19-21.

[2] 安国玲.浅谈小概率事件的原理及应用[J].河南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4(4):22-25.

[3] 宋庆龙,王红丽.小概率事件原理在商场管理中的应用[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8(6):13-16.

保险消费论文篇6

关键词:保险市场;寿险需求;保险动机;保险产品

文章编号:1003-4625(2006)11-0077-02中图分类号:F840.62文献标识码:A

自1982年恢复人身保险业务以来,我国的人寿保险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数据显示,1990-2000年的十年间,寿险保费收入以每年平均35.15%的速度增长。2003年人身险保费收入3010.99亿元,其中人寿保险保费收入2669.49亿元,同比增长28.7%。在保费增长的同时,寿险业在商业保险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1997年,寿险保费收入首次超过产险。此后,寿险业就一直占据超过半数的市场份额,寿险已成为保险的重要部分。为此我们探求寿险产品需求的动机,研究寿险需求的影响因素,促进国内寿险业丰富寿险产品,加速发展。

一、寿险需求研究

(一)寿险需求的动机

与其他形式的保险相比,人寿保险更具有储蓄的功能,因而对寿险需求动机的分析可以在储蓄动机的分析框架内进行。

凯恩斯概括个人进行储蓄主要是出于以下八个动机:谨慎、远虑、计算、改善、独立、企业、自豪与贪婪。对寿险需求的动机,最近的研究则更强调生命周期储蓄计划和遗赠动机。

生命周期储蓄计划指人们在工作时进行储蓄,以便在退休后仍能维持原来的消费水平。遗赠动机可以解释为人们在工作时积累财富,以便给后代提供一笔遗产。从生命周期储蓄计划来看,人寿保险在生命周期的早期购买,以确保在今后能有稳定的现金流。如在美国,由于退休变得很普遍,到了19世纪时,人们储蓄的目的已经有很大部分是出于生命周期的储蓄计划。从遗赠动机的角度看,寿险的购买是作为一家之主的购买人考虑其被赡养家属的利益而进行的交易。与家庭中有多个劳动力(如配偶或子女)工作相比,家庭中如果只有惟一的劳动力收入来源时,其对寿险的需求更大。如杜克尔(Duker)在1969年的研究发现,家庭中夫妇双方都有工作时的寿险需求小于妻子是家庭主妇的家庭。

(二)寿险需求理论研究

对保险需求理论的研究,建立在不确定性条件下期望效用最大化的经济分析框架之上。Neumann-Morgenstern的期望效用理论及不确定下的行为,Friedman和Savage对风险态度的研究,Arrow-Debreu不确定性下的一般均衡理论,Pratt的风险规避等等,为保险需求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在期望效用理论的范式下,大量的学者从理论上研究了保险的需求,尤其是人寿保险的需求。这些研究大多以雅瑞的模型作为起点(Yaari,1965)。雅瑞分别研究了存在保险市场和不存在保险市场时,人们不考虑遗赠(雅瑞称之为费希尔模型)和考虑遗赠(雅瑞称之为马歇尔模型)共四种情形下的最优消费和储蓄,如下表所示:

雅瑞模型中考虑的四种情形

雅瑞的研究表明由于人们未来寿命的不确定,人们更倾向于现在消费而不是选择以后消费。当市场上存在一个公平的保险市场时(即保险人承保的期望收益为零),公平保费的保险消除了寿命不确定给消费带来的影响。在雅瑞之前,费希尔也提出了相同的看法。按照费希尔的观点,人们更愿意选择现在消费而不是将来的消费,原因之一是人们的“不耐”心理(impatience)。生命的不确定增加了人们的这种“不耐”心理。雅瑞从理论上证明了费希尔的这一推断:即寿命的不确定增加了人们对未来消费的贴现率。

汉克森(Hakansson)1969年的研究扩展了雅瑞的工作,他考虑了个人财富、收入、利率、价格指数(包括保险产品的价格)以及消费者对消费和财富的主观贴现函数等诸因素对保险需求的影响。费希尔(Fischer,1973)采用与汉克森类似的处理方法,用离散时间模型研究了不确定寿命下消费、储蓄和保险购买。卡里、哲里哈(Karni和Zilcha1986)则引入风险规避因子研究不确定寿命下的寿险需求。他们的研究表明依靠财富为生的人不太可能购买人寿保险,而依靠工资收入为生的人则更趋向于购买人寿保险。也就是说大富豪们是不太可能购买保险的,而工薪阶层更愿意买保险。他们的研究还表明,风险资产的存在不会改变人们的保险需求或消费,对人寿保险的需求主要是为了消除由于寿命的不确定造成的收入风险,而不是为了消除资产的风险。

对保险需求的研究,大部分文献是从投保人最大化其自身期望效用出发,里维斯(Lewis,1989)拓宽了这一研究视角,从被赡养人期望效用的角度研究人寿保险需求。里维斯考虑保险的购买不仅仅是出于投保人自己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满足其赡养人(如妻子、子女)获得保障的需要。其研究表明,不仅是投保人,投保人家庭成员的偏好对保险需求也有影响,家庭成员的风险偏好同样会影响保险需求。

二、寿险需求的影响因素

寿险需求的理论研究揭示了影响寿险需求的主要因素。在寿险需求的理论研究基础之上,人们开始进一步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试图找到寿险需求与其影响因素间的定量关系,实现对寿险需求(表现为保费收入)的预测,或者通过实证研究验证理论研究的正确性。在进行实证研究时,不同的学者出于研究的侧重不同,往往选择不同的因素进行分析。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的因素。

(一)期望寿命

期望寿命是指某一年龄的人群生存的平均年数,期望寿命与死亡率相关。从里维斯(1989)的模型中可以看出,保险需求与死亡率具有相关性,因而期望寿命将影响人们的寿险需求。奥特里维勒(Outreville,1996)用国际寿险市场的数据研究表明,新生婴儿的期望寿命与寿险需求正相关。

(二)保险价格

保险的价格是指保险费率,即保险费同保险金额的比例,同其他产品一样,保险产品的价格也将影响需求,理论分析也证明了这一点。百博(Babbel)在1985年用美国1953-1979年的实证数据,研究保险需求对可支配收入及保险产品价格的弹性。百博的实证研究表明,尽管保险产品的价格弹性不大,但保险需求与保险产品成本指数负相关。

(三) 赡养率

赡养率指一国14岁以下少儿人口和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目之和比15岁至65岁的人口数,该比率反映劳动年龄人口对被赡养人口的负担情况。坎贝尔(Campbell)在1980年的理论研究发现,寿险购买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出于保护被赡养人不至于因赡养者意外死亡而造成的财务困难。

(四) 收入与财富

收入和财富对寿险需求的影响是双重的,收入高的人更有能力购买寿险产品。从另一个角度看,人们可以通过积累财富来自保,富有的人并不需要保险,因而财富与寿险之间有一定的替代关系。研究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寿险需求和人们的财富负相关。

(五)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对寿险需求的影响是不确定的。一方面,社会保障的资金通过国家税收筹集,通过转移支付的形式返还,因而对大部分人而言相当于一笔财富。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个人财富与寿险间有一定的替代关系,因而社会保障与寿险需求负相关。另一方面,社会保障的存在会促进个人增加消费,包括对寿险的消费需求。

(六) 预期通货膨胀率

预期的通货膨胀对寿险需求有相当大的负面影响,这个观点得到百博在1979年和1981年的研究证实。百博还指出,尽管有指数化的寿险产品,在通货膨胀时期,寿险的需求仍然下降。

(七) 教育水平

教育延缓了个人开始独立生活的时间,从而较高的受教育程度增加了对寿险的需求;另外,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其厌恶风险的程度也相对较高,因而可以推测教育水平的高低与寿险需求正相关。

三、结束语

国外对寿险需求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及实证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与国外相比,我国对寿险需求的研究不多。如卓志(2001)用1986-1995年的保险数据对我国人寿保险需求进行了实证研究,但这样的研究还不多见。尽管国外的研究成果可以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但各国在政治、文化、消费习惯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又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成果。随着我国保险市场的高速发展,迫切需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寿险需求进行深入分析。

参考文献:

[1]封进.中国寿险经营的风险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2]凯恩斯,徐毓译.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3]卓志.我国人寿保险需求的实证分析[J].保险研究,2001,(5):10-12.

[4]Babbel,D. F.,1979, Inflation’s impact on life insurance costs: Brazilian indexed and nonindexed policies , 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46(4):652-690

[5]Babbel,D. F.,1981, Inflation, indexation, and life insurance sales in Brazil, 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48:111-135

[6]Babbel,D. F.,1985, The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for whole life insurance, Journal of finance,40: 225-239

保险消费论文篇7

关键词:农业保险;农民收入;有效需求;面板门槛模型;边际消费倾向;保费补贴

文章编号:1003-6636(2013)02-0079-06;中图分类号:F840.66;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供需双冷”是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中一直存在的现象。农业保险供给不足的原因主要在于农业保险外部性与保险公司利润最大化原则之间存在矛盾。但对于农业保险需求不足的原因,学术界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观点。早期学者往往从农业保险的属性来进行解释,例如冯文丽、林宝清(2003)认为农民在投保农业保险后,会出现利益外溢的现象,消费的正外部性导致了需求不足[1]。费友海(2005)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困境的深层根源,同样认为农业保险自身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导致了有效需求不足[2]。上述观点有助于我们理解世界各国普遍对农业保险进行补贴的现实,然而无法解释为什么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改革至今已进行八年,农业保险的参保率依然低于同样开展该业务的美国、西班牙等西方国家,这促使一些学者开始从我国农业保险发展自身特点入手来寻找原因。吴祥佑(2005)认为我国的农业保险是农业、保险业这两个弱质产业的“弱弱结合”,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分析认为,我国农业保险的市场失灵除了由于农业保险自身准公共品的性质外,还由于我国农民收入过低、人口规模过大、农业经营规模小、农产品价格和商品化程度低等原因[3]。

在上述众多因素中,农民收入过低是否制约了农业保险的发展成为很多学者关注的焦点。目前关于这一问题尚无定论,主要的观点可分为两种:一种观点认为农民收入与农业保险需求之间不存在相关性,可以简称为“无关论”。梁平等(2008)运用误差修正模型(ECM)研究了农业保险与农民收入二者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具有非常明显的影响,但农民收入不是推动农业保险发展的重要原因[4]。李林、王健(2010)运用Logit模型对河北省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农民收入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并不显著[5]。孙朋,陈盛伟(2011)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和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对山东省1983—2008 年农业保险与农民收入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认为二者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有促进作用,但是农民收入的增长对于农业保险的拉动作用并不明显[6]。另一种更为主流的观点则认为农民收入与农业保险需求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即“有关论”,但是在对这种关系进行定量研究后得出的结论又不尽相同。张跃华等(2005)运用伯努利效用函数分析了农民收入水平与购买农业保险的动机之间的关系,通过理论分析表明收入对于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存在一个拐点:在拐点左侧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农民对于风险的规避程度增强,购买保险的动机增强;而在拐点右侧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农民对于风险的规避程度减少,购买保险的动机减弱。然而作者对山西省和江西省进行的实证分析却表明,农民收入与农业保险需求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没有发现明显的拐点[7]。陈妍等(2007)从Von Neumann-Morgenstern效用函数和J. 斯蒂格利茨的保险需求理论出发, 运用Logit计量模型对湖北省农户样本数据分析后认为家庭农业收入对农业保险购买意愿有正的影响[8]。徐维(2009)通过测算陕西省保险需求收入弹性后发现,农民收入与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存在三次函数关系[9]。杨浩(2011)通过把吉林省15个乡镇分成高收入、中等收入和低收入三个不同的经济区域,并分别进行回归分析后发现保险需求的收入弹性随着收入增加而增大,因此认为,收入水平的提高对保险消费有显著的促进作用[10]。

综上所述,已有文献详细探讨了农民收入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但是研究结论却存在重大差异,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混淆了“消费意愿”与“有效需求”的概念。已有文献大多从预期效用理论出发,通过构建效用函数来分析农民收入与农业保险需求之间的关系,这种理论框架下描述的是农民收入对于农业保险“消费意愿”的影响,但是在实证分析时研究的却是收入水平对于农业保险的实际购买情况即“有效需求”的影响,这一概念的混淆造成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结论之间的偏离。

(二)实证研究方法及样本选择存在缺陷。已有文献主要采用两种方法来研究农民收入与农业保险需求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一是将整体样本按照收入水平划分为不同的组,然后分组探讨收入水平与农业保险需求的关系,并加以比较;二是在模型中加入收入变量的二次项或三次项,然后分析这些高次项系数的显著性水平。这两种方法得出的结果都值得商榷:前者在样本区间的划分上更多依赖于研究者的主观选择,很难避免人为划分样本区间而带来的偏误;后者由于自变量与其高次项之间往往存在较高的相关性,从而导致模型存在较严重的多重共线问题。此外,目前国内学者在对农业保险的需求问题进行探讨时,几乎都以某一特定地区农户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Logit模型进行分析。由于我国区域之间差异较为明显,因此源于一个地区的研究结论可能并不具备普遍意义。[11]通过比较已有文献的实证结论我们也可以发现,基于不同地区调研数据得出的农民收入与农业保险需求之间的关系不尽相同,有些结论甚至恰好相反。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本文拟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深入探讨:首先,从“有效需求”的概念入手,细致地分析了收入水平对于保险有效需求影响的内在机理;其次,采用Hansen(1999)提出的面板门槛模型[12]来研究农民收入增长和农业保险需求之间可能存在的非线性关系。门槛模型本着“让数据说话”的原则,可以依据数据自身特点内生地划分样本区间,避免人为划分造成的偏误;宏观面板数据的运用,则能够保证研究结论的普遍意义。徐为山和吴坚隽(2006)曾提出运用面板模型对我国保险需求进行实证分析的设想,但由于当时我国保险市场发展尚不成熟,很多数据缺失而且时间序列又短,因而无法进行分组别的面板数据分析[13]。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经过若干年的快速发展,能够保证模型估计所必需的时间维度和样本数量,相关统计资料的完善也使省际面板数据的使用成为可能。

二、收入水平对于保险有效需求影响的机理分析

保险的有效需求,是指在一定的风险发生概率和费率水平下,消费者在保险市场中愿意并且能够消费的保险产品数量。上述概念意味着保险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共同决定了保险的有效需求,二者缺一不可。就消费意愿而言,根据预期效用理论,消费者由于风险偏好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效用函数,因此对于保险产品具有不同的需求程度和购买意愿。一般而言,消费者的抗风险能力随着收入的增长会不断提高,购买保险的意愿会逐渐下降。就消费能力而言,保险产品作为一种“商品”,与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密切相关,消费者收入水平决定了保险的潜在需求能否转化为有效需求。

对于低收入者而言,虽然其购买保险产品以规避风险的需求非常迫切,但由于收入水平有限,不得不将绝大部分收入用于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支出,因此购买保险的能力不足;中等收入者一方面由于经济基础并不稳固,存在成为低收入者的潜在风险,因此购买保险的意愿较强,另一方面其收入水平已经能够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具有购买保险产品的能力;高收入者已经拥有了非常坚实的经济基础,基本的生存需求和安全需求都得到了满足,尽管具备购买保险产品的能力,但由于其能够凭借自身的财富抵御一般风险带来的损失,而且分散风险的渠道也比较多样,因此购买保险的积极性并不高。综上所述,从保险的有效需求来看,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购买保险的边际消费倾向较低,而中等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因此,收入水平与保险有效需求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随着收入水平的增长,二者之间可能呈现出不同的相关关系,即表现为区间效应。

三、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定

本文采用面板门槛模型,研究不同收入区间内农民收入水平与农业保险需求之间的关系。以最基本的单一门槛模型为例,模型设定为:

yit=μit+θxit+β1ditI(qit≤γ)+β2ditI(qit>γ)+εit (1)

上述模型中的I(·)为指示函数,根据指示函数列示的条件可以将模型分为两段,因此上述模型还可以表示为如下形式:

yit=μit+θxit+β1dit+εit,qit≤γ

μit+θxit+β2dit+εit, qit>γ

其中i代表省份,t代表年份,yit和dit分别代表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xit为一组对农业保险有效需求有显著影响的控制变量,θ为其相应的系数向量,qit为门槛变量,μit用于反映各省区不随时间变化且不可观测的个体效应,εit~(0,σ2)为满足独立同分布假设的随机干扰项。

限于篇幅,门槛值γ的具体估算方法可以参照Hansen(1999)的论述[12]。得到γ的估计值之后,需要进行两个方面的检验:一是门槛效果是否显著,二是门槛变量的估计值是否等于其真实值。前者可以运用Hansen提出的自抽样法(Bootstrap)来获得F统计量的渐进分布,继而构造相应的P值进行检验;后者可以运用相应的似然比检验统计量进行检验。

以上是基于单门槛变量的分析,但在实际经济分析中可能出现多个门槛,例如模型(1)对应的双重门槛模型可以设定为:

yit=μi+θxit+β1ditI(qit≤γ1)+β2ditI(γ1

按照这种逻辑,可以将模型进一步扩展为多重门槛模型。双重门槛和多重门槛模型的估计和检验方法与上文单一门槛的情况类似,不再赘述。

(二)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考虑到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自2004年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改革之后才有较快的增长,在此之前由于相关统计资料的缺乏导致缺漏值过多,因此选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2004—2010年相关数据作为样本。相关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数据库、CCER经济金融数据库和历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保险年鉴》。数据处理与模型的估计均采用stata11.0软件,相关的模型估计程序由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的连玉君老师提供。

本文选取农业保险有效需求(y)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农民人均收入(inc)作为门槛变量,在控制了其他因素的前提下,着重研究农民收入水平与农业保险有效需求之间的门槛效应。相关变量的详细描述如下:

1.农业保险有效需求(y)。已有文献往往采用保险深度(保费收入/GDP)和保险密度(保费收入/总人口)来衡量保险市场的发展水平。但考虑到我国地方GDP数字普遍存在高估的情况,农村流动人口的增加也使得农村人口的统计数字与实际存在较大偏离,因此本文并未选择上述指标,而是选择农业保险保费支出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来衡量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保费支出在农民收入中占的比重越大,表明农户对农业保险的需求越高。

2.农民人均收入(inc)。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结构趋于多样化,其中家庭经营性收入与农业生产联系最为紧密,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对于农民是否购买农业保险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本文选择的农民人均收入指标中只包含了家庭经营性收入。为避免通货膨胀和各地区价格水平的差异对统计结果的影响,本文用各地区历年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对农民收入进行平减,求得以2004年为基期的农民实际收入值,以万元为单位。

3.其他控制变量。为了进一步控制各省区农村居民的个体效应,本文在模型中进一步加入下列控制变量:

(1)农业受灾面积(dis)。该变量等于各地区上一年度农业受灾面积占播种总面积的比例。经验表明,自然灾害的规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民的风险预期,如果上一年度受灾较为严重,农民会产生强烈的避险需求,因此对农业保险需求的预期影响为正。

(2)农民受教育水平(edu)。该变量等于每百名农村劳动力中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数。张跃华等(2005)认为,受教育程度高的农户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保险的作用和特点,更倾向于利用农业保险作为分散风险的手段,因此该变量对于农业保险需求的预期影响为正。

(3)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pol)。从2007年开始,中央财政陆续对各省区农业保险保费进行财政补贴,中央财政补贴有助于降低农民负担,激发了农民购买保险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保险的发展。本文在模型中加入反映这一政策效应的虚拟变量,若某地区当年开展了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该变量取值为“1”,否则为“0”。

(三)模型估计与分析

为了确定门槛个数,本文依次在不存在门槛效应、存在一个门槛和存在两个门槛的原假设下对模型进行估计,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本文发现单一门槛效果非常显著,而双重门槛和三重门槛效果并不显著,因此将模型设定为单一门槛模型。

对于模型中的控制变量而言,农业受灾面积(dis)和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pol)对于农业保险需求均有正面的影响,而且这些影响是显著的,这些结论与前文的预期和已有文献的研究成果都是相符的。模型的截距项由共同项和各地区不可观测的个体效应两部分构成(因篇幅所限,表4中仅列出了共同项的估计值,各地区的个体效应估计值在文章附录中列出),代表了不可观测的确定性因素对于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共同项的估计结果为负值,除新疆、内蒙古等农业保险发展基础较好的省区外,各地区个体效应的估计值也多为负值,这表明仅依靠农业保险的自主发展,其需求会逐渐萎缩,这进一步证明了对农业保险进行财政补贴的必要性。农民受教育水平(edu)虽然对于农业保险需求有促进作用,但是并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农业保险的需求主要取决于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对于农业风险的认识,与农民的务农年限有关,教育程度的影响相对有限。

本文分析的重点在于农民收入与农业保险需求之间的关系。从表4的结果来看,无论是低收入组还是高收入组,收入的增长都有助于促进农业保险的需求,只不过在低收入组这种促进作用并不显著。这一结论与前文理论分析的结论是一致的,收入水平较低的农民尽管对于农业保险有较高的潜在需求,但是其收入在满足了自身生存以及农业生产等必需开支后,能够用于购买农业保险的支出非常有限,无法将潜在需求转化为有效需求。模型的结果同样解释了近年来农业保险迅速发展的原因:2004年以前我国没有一个省份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位于门槛值以上,较低的收入水平制约了农业保险的发展;自2005年以后,随着跨过低收入门槛的省份逐渐增加,收入的提高对于农业保险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农业保险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

然而前文理论分析中,高收入者保险的边际消费倾向较低这一结论,在本文的实证研究中并没有被证实。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目前农民整体收入水平还处于比较低的阶段,与理论假设中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已经得到极大满足的“高收入者”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换而言之,我国农民收入水平还未达到“拐点”的水平,因此收入的提高与农业保险需求是正相关的,这与张跃华等(2005)的结论是一致的。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运用面板门槛模型对全国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后表明,我国的农民收入与农业保险需求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这种关系并非线性关系,而是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呈现出具有门槛效应的非线性区间关系。相对而言,高收入群体对于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要大于低收入群体。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一)继续扩大农业保险试点范围,增加补贴力度。本文的结论不仅为学术界一直以来争论的话题提供了经验证据,同样也为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开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政策有助于克服农业保险外部性的特征,因此有必要将试点地区的经验进行推广,进一步扩大农业保险保障范围和覆盖区域,使农业保险惠及更多农民。政府同时也应给予农民更多保费补贴,政府的财政补贴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水平,有助于提升其对农业保险的需求,可以引导更多农民主动利用保险分散农业生产中的风险。

(二)实行农业保险差别化费率补贴政策。我国农业保险目前执行的是统一的补贴比例,即无论保险产品提供何种保障水平和保险责任,也不管相关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风险水平如何,政府都给予相同比例的保费补贴[14]。这种政策虽然保证了公平性,却损害了农业保险补贴的效用。实证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各省区之间农民收入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进一步导致了农业保险需求的差异。如果能够为贫困地区的农民提供更多补贴,将有助于激发他们购买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将其对农业保险的潜在需求转化为有效需求,从而在整体上提高农业保险的参保水平。

(三)扩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收入。实证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大多数省份农民收入仍位于门槛值以下,农民收入不足严重制约了农业保险的需求。农业保险的发展不仅需要自身制度的完善,还有赖于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政府部门应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通过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本文尽管运用新的研究方法对农民收入与农业保险需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讨,但在研究过程中本文只是研究了农民收入的绝对水平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从而使结论暗含了一个假设前提,即人均纯收入真实地反映了各地区大多数农户的收入水平,这样的假设可能忽视了现实中普遍存在的收入分配不均问题。收入分配是否会对农业保险需求产生影响,这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思索和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林宝清.保险需求与GNP增长同步相关验证[J].发展研究,1996(7):15-16.

[2]费友海.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困境的深层根源——基于福利经济学角度的分析[J].金融研究, 2005(3):133-144.

[3]吴祥佑.我国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的特殊性及对策[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5(1):67-70.

[4]梁平,梁彭勇,董宇翔.我国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影响的经验研究[J].管理现代化,2008(1):46-48.

[5]李林,王健.农业保险消费意愿的实证分析——基于河北省的实地调研[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3):92-94.

[6]孙朋,陈盛伟.山东省农业保险与农民收入关系的实证分析[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82-87.

[7]张跃华,顾海英,史清华.农业保险需求不足效用层面的一个解释及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4):83-92.

[8]陈妍,凌远云,陈泽育,郑亚丽.农业保险购买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07(2):26-30.

[9]徐维.农民收入水平与农业保险的关系研究[D].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

[10]杨浩.吉林省农村不同收入群体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实证分析[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11.

[11]谭英平.我国农业保险研究的相关问题综述[J].金融与经济,2010(11):62-65.

[12]Hansen B E. Threshold Effects in Non-Dynamic Panels: Estimation, Testing, and Inference [J].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1999, 93: 345-368.

[13]徐为山,吴坚隽.经济增长对保险需求的引致效应——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J].财经研究,2006(2):127-137.

[14]周县华.民以食为天——关于农业保险研究的一个文献综述[J].保险研究,2010(5):119-127.

How Income Influences the Demand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Evidence

Based on Panel Threshold Model Analysis

ZHANG Xin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laboratory of International Commodity Exchange,Liaoning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Dalian,Liaoning 116052,China;School of Finance,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Dalian,Liaoning 116052,China)

Abstract:It has long been a hot topic of many scholar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asants’ income and the demand for agricultural insurance. The analysis based on panel threshold model has proved the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variables. However, this correlation is not linear and shows a threshold effect. The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agricultural insurance in highincome groups is greater than the lowincome groups. Therefore, we should implement the policy of differentiation subsidies to provide poorer peasants more subsidies.

保险消费论文篇8

[关键词]生命周期理论 民生人寿保险公司 投资 富贵今生险

一、引言

当今,人们的保险意识越来越强,保险业发展的如火如荼。一方面,人们缺乏有效的投资渠道,随着通胀压力的增大,急于寻找能使资产保值增值的渠道;另一方面,老龄化和各种重大疾病及自然灾害的发生带来了养老担忧和生活负担,要求人们提前寻求一种能保障未来的投资方式。因此,各大保险公司根据生命周期理论推出了各种保险产品,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二、生命周期理论的内涵

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亚尼和布伦伯格共同创立了储蓄生命周期假说,该理论主要是引用跨时期消费的概念来阐释个人的储蓄与消费行为。其核心是以个人(或家庭)的消费行为的研究为基础,通过边际效用分析来说明一个理性的消费者以符合理性人的方式消费自己的收入,以实现消费的最佳配置,使之产生的效用达到最大化。

由此,保险公司为了方便人们的投资储蓄活动,根据生命周期理论来设计各种保险产品来代替人们的储蓄行为,以满足不同人群对险种的需求,并通过既保障又分红的双重保险作用来吸引广大的消费群众者。

三、 生命周期理论在保险产品的应用

1. 个人生命周期的划分

个人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是制定保险产品的基础。保险产品的核心是根据客户所拥有的资产情况和所处的年龄来实现客户的需求与目标,既实现投资获利又减少人们对未来财务状况及养老的担忧。

(1) 个人财务生命周期

一个人不同阶段的财务收支构成了个人的财务生命周期,大致可划分为积累阶段、巩固阶段和消耗阶段。在积累阶段,个人刚升职,收入较低,投资仅是为了能够获得孩子的教育金;在巩固阶段,个人已经达到晋升时期,工作稳定,收入较高,投资目标除了可以获得健康的保障,还可以分红;在消耗阶段,个人工作已到了退休年龄,收入水平降低,投资仅仅是为获得养老金。

(2) 家庭生命周期

在确定和分析客户保险需求时,家庭生命周期(包括形成、成长、成熟和衰老四个阶段)的分析更为重要,保险产品的选择往往根据整个家庭的情况做出。

在形成阶段:刚刚组成家庭到子女出生阶段,收入一般但负担较重,家庭投资目标为了获得子女教育金及监看保障;在成长阶段:子女上小学,家庭收入稳定,支出去收入同比上升,投资是为了获得教育金,婚嫁金及健康保障;成熟阶段:子女上中大学,收入达巅峰远远大于支出,投资为了获健康保障及分红;衰老阶段:子女成家立于,收入大幅度下降,投资主要为了获得养老金及健康保障。

2. 生命周期理论运用的实例

民生人寿保险公司以生命周期为主线,兼顾客户的实际状况, 将保险产品细分为“ 民生金榜题名少儿教育金两全保险”、“民生幸福360少儿两全险”、“民生如意相伴两全保险”、“富贵今生”和“富贵齐添”五类,在全国较早的推出了和个人生命周期相关联的保险产品。具体来说,这些产品是民生人寿保险公司根据客户在其所属的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的财务收支情况和投资目标, 结合已有的保险产品和服务,实施包括教育,医疗健康,养老及投资分红等计划在内的一揽子保险服务。对不同保险产品的具体分析见下表:

四、解以生命周期理论指导我国保险产品业务的建议

第一、对生命周期理论要从具体事实出发。在设计产品时,为一些特殊的客户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在推荐产品时,要针对客户的实际需求,推荐个性化的险种以适应其特殊需要。

第二、坚持以生命周期理论指导保险产品业务。在推荐产品时,首先要了解客户的年龄段和家庭组成情况,以推断其所处的个人财务生命周期和家庭生命周期,从而对客户的保险需求和保险产品的选择进行大致定位。

第三、加大保险产品的宣传以及普及保险意识。保险公司应从不同层次来接近不同的群众,多次进行关于保险产品、保险知识、保险功能等方面的演讲,让群众从基本上了解保险产品,提高保险意识,从而让保险产品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

参考文献:

[1](美)侯百纳著,孟朝霞译.人寿保险经济学[M].国际金融出版社, 1997.

[2]徐婷.关于西方生命周期的理财理论的文献综述[J].商业文化,2008(2):258

[3]张杰,殷玉平编著.《大师经典:1969-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才学术评述》,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4]姚瑶.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研究,经营管理,2011年5月下, 总第241期

上一篇:感官消费论文范文 下一篇:能源消费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