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分享学习经验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05 08:54:44

学生分享学习经验总结

学生分享学习经验总结篇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综合性课程,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学会规划与应变、适应与发展,在大学阶段努力发掘个人兴趣、培养技能、澄清自我价值,确定个人奋斗目标,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以使未来在职场处于有利地位。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不适用于该课程的教学,因此,引入体验式教学方法,构建以体验带动知识讲授的教学模式,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当前该课程教学改革的突破点。

一、体验式教学的概念和特点

(一)体验式教学的概念

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体验式教学理念源于体验式学习模式,20世纪8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教育家大卫·库伯提出了体验学习理论,强调有效的学习要经过如下几个步骤:学生在课堂上开始体验并分享看法,然后进行反思与感悟,再通过总结形成理论,最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过程。当前,体验式教学模式已被广泛运用到多种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来。

(二)体验式教学的特点

1.学生是主体。瑞士教育学家裴斯泰洛奇认为:“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在体验式教学课堂上,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记忆和重复知识,而是教学的主体和主动的参与者,去主动建构知识、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承担了教练、主持者的角色,主要任务是进行教学设计、情境设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辅导、评价小组成员的分享互动等。

2.强调互动。体验学习是个体与环境之间连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强调个人与环境关系的“交互作用”。体验式教学以情境、机会的创设或创造作为教学的基础,注重课堂互动。师生互动能有效帮助学生实现认知、情感、态度和行为的改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质。学生之间通过交流、分享和沟通不同的体验、感受和理解,以获取更多的知识。

3.具有实效性。美国缅因州国家训练实验室提出的学习金字塔理论表明,从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两周后能记住的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来看,分别是:“听讲”为5%、“阅读”为10%、“声音或图片”为20%、“示范或演示”为30%、“小组讨论”为50%、“做中学或实际演练”为75%、“马上应用”为90%,体验式学习成效由此可见。只有在体验式教学中,学生们通过积极体验、反思观察,具体体验、抽象概括,他们的潜能、灵活性和创造性才能被充分激发出来,从而成为主动学习的主体。

二、体验式教学在职业生涯规划课中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情境模拟法、案例分析法、经验分享法、实践体验法、游戏互动法、团体辅导法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

(一)情境模拟法

情境模拟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通过创设与现实生活相类似的体验情境,让学生身临其中,扮演不同角色并完成任务,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并且提高实践能力。教师在情景创设前要对学生活动进行指导,任务完成后对学生完成情况作出反馈和总结,并收集反馈意见,进一步修正模拟情景。例如,在探索职业兴趣部分,可以创设兴趣岛的旅游度假活动,学生按照要求,根据个人的兴趣选择三个喜欢的岛屿并分组讨论、分享交流,最终确定个人的霍兰德职业兴趣代码。在职业生涯目标定位部分,通过情景剧形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展现十年后自己的职业角色,表演形式不限。学生在想象美好未来的同时,会反思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增强弥补差距的行动意识。在整个模拟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倾听者、指导者,学生是活动的主体。

(二)案例分析法

职业生涯规划课体验式教学中,案例分析法最为常见。这是通过一个具体教育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景进行讨论研究的教学方法。在案例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需要选择一到几个案例或前后相关的一系列案例,将案例发给学生,做好启发引导工作,让学生独立做好准备,然后先小组后全班进行讨论。最后老师对案例讨论做出总结,指出优缺点,进行补充与提高性的讲授。如在认识职业生涯规划教学部分,可以采用故事类案例,让学生意识到在大学期间进行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在职业生涯决策教学时,可以选取一些大学生生涯目标定位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准确掌握“5W”法、SWOT分析法、生涯决策平衡单等职业决策方法,学会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

(三)经验分享法

经验分享是指个体把自身积累的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的经验与另一个体或群体共同享有。职业生涯规划课中的经验分享教学模式可以概括为:让叙事主体分享自己在职业发展中的感受、经历、心得,叙事主体既可以是在某一领域的知名人士,也可以是身边的具有代表性的优秀学生。例如,在认知职业世界教学部分,可以邀请本校或本专业往届优秀毕业生通过视频或现场进行经验分享,这会让学生产生亲近感,效果更好,也可以让班级、小组里的学生分享自己做兼职工作时具有借鉴意义的经验,促使学生今后积极主动探索职业环境,提高职业素养。

(四)实践体验法

职业生涯规划课力求实践,实践体验是学生确定职业规划、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转换的重要途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实践体验教学体现在多种形式中:要求学生通过短期实习、参观和见习、做义工、职场人物访谈来体验和认知职业,并撰写体验报告、访谈报告;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参加社团及社区活动,认知环境,锻炼组织、协调、人际沟通的能力;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在参与比赛过程中,把学过的职业规划理论科学化、系统化。在实践体验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活动成果评定其成绩。

(五)游戏互动法

课堂游戏互动法是教师根据学习目标,设计或引入游戏方案,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去体验和学习知识的一种方法。例如,通过完成“生涯量量看”撕纸等活动,唤醒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通过“价值观市场活动”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真正认知自我。活动结束之后,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和分享,教师进行反馈总结,引导学生思考。

(六)团体辅导法

团体辅导强调体验过程与经验整合,是让学生以开放、接纳的态度共同合作以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设计理念。教师根据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将生涯知识设计成一系列活动或讨论,引导学生从观察到的事实开始,认知和分享个人学习经验,把学习到的心得和收获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提升实践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团体辅导的优势在于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快乐的氛围和平台,使其在沟通互动中实现自我教育,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职业生涯团体辅导可以运用到探索自我、环境知识、职业目标和方向、学习做决策的技巧等教学环节中,学生可以通过分享、聆听别人的反馈而对自我认知有更多清晰的了解。团队辅导需要教师做好团体建立前的成员筛选工作,以保证辅导成效,可以把教学班级的学生按照不同职业兴趣分为若干团体。为增强团体辅导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教师可以把团体辅导活动拓展到第二课堂中,以游戏的形式开展。如通过开展“信任倒”活动让学生体验信任与被信任的重要性,开展“大圈套小圈”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实施体验式教学模式应注意的事项

(一)讲授与体验环节相结合

体验式教学重在体验,但传统的讲授环节并不能忽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包括了自我认知、职业认知、生涯决策技巧、职业素养培养等内容,涉及到许多理论知识如舒伯生涯理论、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认知信息加工理论等,讲授目的是让学生构建系统的理论,指导学生的实践行动,使学生清楚为何要做、怎样去做。在体验教学后,教师深入浅出的总结点评能让学生深刻领悟理论。

(二)提高教学设计和课堂调控能力

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教师要认真研究教学内容,获取更多课程活动资料,要充分考虑到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可操作性、要求条件等,不能只是为了制造课堂热闹氛围而不切实际地生搬硬套。体验式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是开放性的,气氛活跃,要求教师能灵活应对教学活动中出现的不确定因素,适时进行总结点评,驾驭好课堂。例如,在团体辅导中,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技巧,指导学生进行沟通互动与讨论。

(三)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有效参与

体验式教学的特点和优势,重在学生实践感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始终坚持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情感,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情境教学中,缩短“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转化时间。体验式教学对教师的个性有一定要求,同一种教学方法会因教师风格特点不同而效果有别,亲和力较强、学生喜爱的教师课堂互动效果会更好。教师根据自己的个性和教学需要选用适用的教学方法,鼓励广大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提高教学效果。

实践证明,体验式教学给职业生涯规划课带来了活力,学生的学习热情明显提高。因此,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需提升个人综合教学能力,进一步探索、发展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模式,以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北生.教育的应用探索[M].中国

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5. [ dYLw.net 提供毕业和会计学论文服务] 

[2]黄兰红,李玉雄,廖辉天.就业指导

课体验式教学模式探究[J].课程与教学改革,2014.6:43.

[3]潘懋元,王韦廉主编[M].高等教育

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10:193.

[4]张旭东,夏徽.基于体验式教学的教

学模式构建——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为例[J].教学研究,2013.1:74.

学生分享学习经验总结篇2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sege”为你整理了这篇开展班主任学期总结会简报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1月25日下午1点,洪武北路小学开展班主任学期总结会,本次会议由德育副校长华芳主持,校长戴守能、大队辅导员陈思源和全体班主任老师参加本次会议。

首先,华副校长根据各班得分数据总结了本学期的各项德育工作,肯定了班主任老师在这一学期的辛勤劳动,特别是在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有了显著的变化,以《一日常规歌》为抓手,洪小学生学礼仪、知礼仪、行礼仪;以荣誉本为载体,学生形成你追我赶的氛围,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班主任老师的细致入微还体现在学生规范的乒乓操、干净的就餐碗、准确的眼保健操等方面。

随后,两位经验丰富的班主任为大家带来了家校工作的经验分享,徐九兰老师就与家长间的小故事入手,分享了与家长共同引导孩子成长的心路历程;戎天婷老师强调了家校合力的重要性,一个班级只有师生家长共同养成好习惯,传播正能量,才能共同进步。她们的分享精彩深入,总结的都是班主任工作的切身感受以及与家长沟通的方式方法。

临近寒假,防疫工作也是班主任们最挂心的部分,华副校长详细传达了上级部门对学校防疫,假期学生防疫的相关要求,嘱咐老师们防疫工作不容小觑。

大队辅导员陈思源老师向班主任们传达了市团区委对寒假学生实践活动的要求,老师们就如何开展好“线上”社会实践活动出谋划策。

学生分享学习经验总结篇3

关键词:知识管理 电子商务 实验教学

电子商务与知识管理是现在的两大热门话题,而且也确实引起信息产业、咨询业、教育培训业等的重视。知识管理是伴随知识经济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管理思想和方法。知识管理是一直被视为对象的管理模式,它以知识共享为核心,协助组织或个人,通过IT技术,有效的获取、传播、共享、利用和创造知识,并为组织或个人创造价值1。知识管理的目的在于促进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它能增强组织的核心竞争力。而在电子商务模式中,知识是最重要的生产力因素。

随着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教学体系管理也正步入知识管理阶段,特别是对电子商务这样一个新兴学科,其知识体系覆盖IT技术、管理、经济等学科,凭借其学科的跨越性,在引入知识管理时更具优势。在电子商务实验课程中,其实践性和操作性更接近企业实际运作,用知识管理构建电子商务实验教学体系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一、用知识管理构建电子商务实验教学体系的必要性

由于Internet本身在信息传播和沟通方面所具有快速、实时和交互性,在Internet基础上构建的电子商务也因而具备了一些有别于传统商业流程的基本特征。如更短的经销渠道,更快速的资金运行速度,更广泛的地域覆盖面,更迅捷的内外部信息流等。如果我们仔细考虑这些基本特征,就会发现,它们都建立在广泛、快捷的知识更新和流通的基础之上,这与Internet的本质是完全一致的。因此,企业对电子商务的适应,也应该首先聚焦在其内部的知识管理之上,包括对知识的认识和内部知识管理观念以及管理体制的全面更新,这一整套系统工程绝不仅仅是依靠安装一套电子商务软硬件系统就能够迎刃而解的。

1.知识的可循环性和再生性

知识链是遵循识别、获取、开发、分解、储存、传递、共享中的知识摩擦过程,再进行新的识别,从而进入新的循环图,这是一个循环上升的过程,这样一个生命化的持续学习特性不断延伸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新知识层出不穷,知识的生命周期愈发短暂,并且这一周期正在以加速度的形式缩短。据统计4年的大学教育过程中,学生还没毕业,就要一半的知识过时了。因此,学习不应该是静止的,而应该是动态的,动态的知识学习与共享传播有益于知识的不断更新。

2.电子商务学科自身的综合性

电子商务其学科自身的知识体系,是跨管理、经济、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等。电子商务的复合型决定了要对繁杂的知识进行分类汇总,使显性知识条理化,便于共享。同时在跨学科领域的边缘知识有很多属于隐性知识,其大多都是高度个体化,难以形式化或沟通。因此,要将隐性知识通过知识管理体系将其显性化,使其转化为显性知识。

3.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以知识管理为指导思想建立起的学习组织中,学生角色发生变化,实验教学也从教师占主导地位或学生占主导地位模式转变成以学生为学习者和教育者相统一的新型模式,知识管理可以将这些知识财富进行有效的整理、分类、传播,实用知识财富可以得到充分的再利用。当学生由单纯的知识接受者变成知识的创造者和教育者时,他们的学习、创造与知识共享的积极性将被大大提高。学生间的交流与知识的流转将变得更为主动,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效果明显,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定义思维,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有很大帮助。

二、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电子商务实验教学体系设计理念

1.电子商务实验教学体系的发展与比较

到目前为止电子商务的教学实验基本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实验教学体系是以认知为主的实验教学,老师安排学生浏览不同的网站,如:亚马逊,淘宝、京东商城等,让学生对比分析各类网站的异同。这类实验以老师为主体,学生处在被动的地位,积极性不高,学生很难自由发挥,教学效果不明显。

第二阶段:实验教学体系是以教学实验模拟软件为主的实验教学。教师以给学生分配不同角色进行模拟实战的操作为主,学生的积极性有所提高。这一体系的缺点是学生的操作是早已固化好的,学生虽然自己操作,但机械性程度大,没有创新的空间。而且学生实验被固定为学习某一特定软件的操作,使学生的学习产生片面性,目前不少高校处在这一层次。

第三阶段:实验教学体系是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实验教学体系,实验系统包括知识管理系统和模拟实验系统两部分。它注重知识组织的建立,注重交流与知识共享。学生角色发生变化,他们既是学习者也是教育者,学生的主动性大大提高,而且为学生提供了创新的空间。

2.电子商务实验教学体系中学习组织的建立

“五项修炼”理论的提出者彼得.圣吉认为:“学习型组织”,就是大家通过不断共同学习,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在电子商务实验课程中创建的学习组织,就是要让学生通过持续的共同学习,发挥个人学习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并与组织成员分享自己的成果,使实验效果更好。在创建学习组织过程中,要做到思考与共享相结合。学习组织的建立应由教师为主。建立电子商务实验学习组织的有以下几个步骤。

(1)由教师协调动员成立知识组织。教师在学习组织建立之初要起到引导作用,帮助学生设计解决问题计划,了解大家的学习状态,与学生进行沟通,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并彼此分享学习成果。

(2)调动组织的能动性。教师不能用强迫方式组织学习,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使学习组织具有能动性与协调性。

(3)强调学习的可持续性。让学生懂得知识的生命周期原理,让学生了解知识链的运行情况,培养学生持续学习的习惯。

(4)加强学习的互动性。每个个体都是一个小型的知识库,要让学生通过互相交换知识,使知识组织本身成为一个规模型知识库。

(5)建立交流制度。要定期举行集体的交流活动,主要目的是相互传递信息,交流对付实验中的难题、提高实验操作技巧的经验以及在学习规范化方面的知识。对一些规范的实验操作进行流程定制,在课堂上作为标杆演示。

3.电子商务实验教学体系中学习系统建立

(1)实验室布置。实验室布置可以采用会议型、研究型和示范型三种类型。其中:会议型有利于学习组织进行集体讨论;研究型有利于小组化演示研究;示范型便于对显性知识做规范化传播或用于专家演示。

(2)建立用于知识交换的网络平台。主要有两种:一是物理网络,二是虚拟网络。物理网络主要是局域网的构建和互联网的接入。它是知识交流与共享物理基础。学生通过网络完成电子商务实验协调化操作,并利用网络交流经验教训。虚拟网络是指在学习型组织中,进行实验学生间进行分工协作,遇到问题相互帮助,取得成功知识分享的个体沟通网络,是人的网络。二种网络是建立知识管理为核心的电子商务实验教学体系必不可缺的。

(3)集成知识管理工具与实验工具。电子商务实验工具包括网上交易系统、企业内部管理系统、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几个部分,基本可以涵盖企业的绝大部分工作流程,满足企业的绝大部分管理需求。但是软件的全面性并不代表实验的全面性,在第二代实验教学体系中,同样应用大部分管理系统供学生操作,但实验水平仅限于软件的使用,处于一种静态环境下。而实际工作中,企业所面对的市场环境却是多变的,因此需要教师在实验中假想设置不同变化的市场环境,为系统填充实验数据,使系统处于动态的环境中。具体做法是让学生分组来模拟A、B、C、D等若干企业,使参与者以团队对抗的方式,模拟现实的企业经营管理,通过对库存、销售、人力资源、盈利等一系列动作决策,演绎企业的运行。

实验教学的知识管理系统包括网上教学、网上交流、工作流程定制、专家网络内容管理等功能。学生通过知识管理系统进行协同,学习管理系统,交流学习心得,参与模拟企业竞争,改善模拟企业的运作流程,充分体现学生的创造力,进行知识共享并在知识共享中产生新的知识。从总体上看,电子商务的实验教学系统实验系统和知识管理系统两大系统在基于数据库的网络平台上的交互,共同构造了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电子商务实验平台如图示。

4.知识的共享与流转方法

知识组织和知识系统的建立为知识的共享和流转提供了前提条件。知识组织为知识的共享提供了可操作的环境,知识系统的构建为知识共享提供了可实施的工具。在电子商务实验课上,学生在知识组织中协调工作。利用实验系统完成电子商务实验。期间学生遇到的问题,取得的成果和经验、教训,以知识链的方式在知识组织中流转。知识组织的流转具体过程如下。

(1)知识整理。是对现有的知识进行汇总、分类、分析整理的过程。整理后的知识又可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种。比如,学生对所学电子商务理论知识进行梳理,用所学知识对实验环境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对书本知识的汇总分类所得到的是显性知识,利用所学知识对实验环境进行分析所得出的结果就是隐性知识。

(2)知识实验。是将第一步整理的显性知识应用于实践,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也是显性知识转变为新的隐性知识的过程,学生用显性知识指导实验,并得出相应的体会和经验,显性知识被内化为隐性知识。紧接着就是将隐性知识进行显化,准备用于知识共享,企业中常用到的经验交流会就是将隐性知识显化的过程。

(3)知识共享。是将显性知识通过各种面对面的交流、知识库或者交流工具如E-MAIL、电子会议等,来共享内在的知识,学习、检索外部知识,从而提高学习组织整体的知识储备。比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在课堂上利用网络交流工具交流,检索专家网络内容管理系统中的知识,这些都是有效的知识共享的表现。

(4)知识创新。是知识链的终点也是知识链的新起点。知识在交流过程中会出现不同观点的交融与碰撞,在知识的交融与碰撞中会产生新的思想,新的知识体系。如:学生对企业流程的构造出现不同观点,在讨论和实践中就有可能会形成独创性的知识。

三、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电子商务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根据电子商务实验教学的设计理念和人类对客观事物认知的规律性,结合电子商务活动过程中的具体实际,笔者将电子商务实验教学体系划分为六个层次,六个层次从内容上说具有循序渐进性,步步深入,直到实现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如图示:

1.感知性试验

感知是思维活动的窗户,是人们深入认识事物本质的开端,感知活动是个体各种感官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试、听、闻、触等感知外界事物特征的活动,从中产生对学习对象的兴趣和注意,观察了解学习对象的特征和联系,激发对感知到表象进行想象思考,从而既获得认识的提高,又发展感知能力。电子商务实验教学中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让学生通过充分的“原型”活动和交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特别是学生在第一学期刚接触到电子商务专业知识,可通过专业家讲座、去电子商务公司现场观摩,让学生亲临学校网络管理中心了解校园网拓扑结构与原理,打开一些知名的网站由老师向学生解读,也可以由老师一边做演示一边介绍如何连接计算机网络及INTERNET,简要说明因特网的功能和作用,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读码器获取信息等。同时可以让学生借助互联网进行电子商务活动的实际操作。通过上述活动,使学生能够对所学电子商务专业知识形成感性认识,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好感性准备。

2.认知性实验

认知性实验是一种与学习活动相关的,通过实验获得直接经验以辅助间接经验学习的活动,其目的在于使学生的知识学习在直接经验的有力支撑下完成,从而印证和强化其所学。它主要包括模拟、操作、练习等实践活动。模拟型实验是电子商务实验最典型的一种形式,它是利用电子商务模拟软件,在一种虚拟的场景中,由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进行电子商务交易活动。在这种模拟实验中,教师事先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都代表一个特定的电子商务活动参与者的角色,然后进行仿真电子商务运营。例如:为了掌握EDI的基本原理,可以模拟在真实环境下的贸易过程和流程操作;为了熟悉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可以模拟BTOC电子商务的购物流程;为了理解BTOB模式、BTOC模式和电子商务物流,可以进行供应链上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消费者等角色的模拟;此外,对网上竟拍、网上银行、CA认证等都可以进行模拟操作。学生通过模拟电子商务活动过程和观察实际电子商务活动。系统的了解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的具体运用,体会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的作用。同时,通过模拟运营与角色互换,可以使学生了解各种岗位在电子商务活动中的作用,对电子商务参与者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有一个深层次的认识。

3.应用性实验

应用性实验就是在给定实验目的和实验条件的前提下,学生自己或与他人合作,通过网上或现场调查,搜集数据资料,在老师的指导下,自行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方法,构思设计流程和步骤,完成个性化的设计实验或完成系统性制作实验。比如:网页制作、电子商务网站的前台与后台设计、网络广告的制作与、E-MAIL营销、虚拟社区营销、网站如何推广等,学生必须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分析、探讨,需要学生通过实验去学习、去认识,打破实验依附理论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实验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基本方法和有效途径。在整个实验过程当中,学生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独立思维。在实验过程中,实验目的是明确的、唯一的,但实验条件是可以选择的、可以变化的。因此,学生往往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法达到实验目的,从根本上改变千人一面的传统教学模式,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4.拓展性实验

拓展性实验是学生自主的应用专业知识,突破现有电子商务模式的束缚,完成与电子商务有关的实验活动,它不局限于现有知识,而是综合本专业多门课程的知识完成具有一定实际应用价值,并且有创新性、实践性、开放性、探索性等特点的实验。通过拓展性实验,强调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自主决策的能力。

拓展性实验是要求最高的一种实验。教师只给出应该达到的实验目标要求,而实验的内容、方案、步骤、方法完全由学生确定。例如:可以充分的放手让学生进行电子商务流程再造和模式的创新、网络渠道的设计、商务网站前后台的设计和实现、网络营销方式和策略的创新、电子商务应用系统的开发、网上支付系统和网络货币流通的设计等。在实验过程中,教师是一个鼓动者、辅助者或顾问,鼓励学生张扬个性,突出创新,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因此,拓展性实验教学更注重学生的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拓展学生学习的时空,有利于学生进一步适应社会生活和可持续发展。

5.实战性体验

实战性体验是学生以创办企业为目标,自愿组建创业团队,在拓展性实验的基础上,系统的策划和完善电子商务方案,对创业活动做出相应的准备,并进行创业资源和要素组合的选择、调试与创业模拟,形成一个虚拟的创业实战环境,开展一系列仿真市场模拟活动。例如: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在淘宝网上开设网店,并开展相应的竞赛活动;也可以利用校园网建立一个BTOC或CTOC的电子商务网站,让学生参与网站的开发、设计、管理和实际的运营,把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其中,并发挥自己的能力。

通过实战性体验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操作获得实际所需要的各种技能,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和独立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6.实习性上岗训练

毕业实习是在学完基础课和专业课之后进行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接触社会,全方位的熟悉电子商务业务活动和工作过程,培养其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训练,是培养学生职业综合技能、综合素质以及适应社会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毕业实习,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专业理论知识,进一步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对新环境、新岗位的适应能力及独立工作能力,为将来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电子商务实验教学效果评估

在传统的教学体系中,教学效果的评估一般考试评分制。学习结束,老师通过考试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考核,并通过试卷评分来分析教学效果。这种测评办法不实用于操作性、实践性较强的实验课。在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电子商务实验教学体系中,笔者提出新的教学评估办法,即用“知识获利指数”(KPI)来具体衡量教学效果。知识获利指数是指总收益除以总成本。用公式表示:

无形获利是指实验学习而形成的一些隐性知识,在未来某个不可预测的时期可以直接或间接的带来收益。在计算即期获利时,它是指本课程中所形成的隐性知识作用于其他课程。有形获利是指个人或组织通过使用知识,直接获得收益。学习成本指学生学习所投入的时间和费用。使用成本是指个体或组织在使用知识分析、运作、计算的成本,当知识老化时,这块成本会变大。

用获利指数衡量教学效果又可分为即期效果评估和长期效果评估。即期效果评估是对学生从实验开始到实验完成这段时间内,从学生的知识获利指数来评估实验效果。长期效果的衡量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是从实验开始到测评者认定的未来某一时刻止,通常在这一期间,被测评者会产生有形获利,这样的长期效果测评才有意义。

在计算即期效果时,学习成本是固定的,课时费用相同,使用成本很小,有形获利难以产生。因此,即期知识获利指数是无形获利与学习成本的商。长期效果评估的知识获利指数,其中无形获利和学习成本两部分与即期知识获利指数中的数值相同。有形获利在此处可能会产生,不可忽略。使用成本也随时间推移而变大。因此,长期知识获利指数即总利润除以总成本。

上述公式只是对KPI应用的最简单表述。在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情况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教师在应用知识获利指数公式进行教学效果评估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对公式灵活加以运用。

参考文献:

[1]王方化.知识管理理论[M].山西经济出版社,2006(5)27--32

[2]田济民,牛龙平.电子商务教学研究与实践[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8(18)116—119

[3]晏维龙.高校财经类实验室基本构建和发展思路[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4)28-31

[4]王方,杨斌.知识管理:管理教学的新领域[J].清华大学学报,2010(15)53—56

[5]丁蔚,倪波.知识管理系统与企业电子商务[J].2007(3)34--36

学生分享学习经验总结篇4

关键词:高等教育 教学试验区 共享平台建设

1 前言

近年来宁波高教得到了极快发展,明确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思想为指导,以理论研究为先导,以探索经济发展中心城市发展高等教育模式为目标,不断深化服务型教育体系建设,做强宁波高等教育,进一步推进宁波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实现宁波高教由大到强转变,在这一背景下,研究宁波高等教育教学试验区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宁波是较早在国内创建高教园区办学模式的城市,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由于一些体制尚未完全理顺,与筹建园区时的构想也存在一定差距,随着浙江省内、国内高教园区(大学城)建设的兴起,各种模式均在探索和实践中,涌现了一批办得较成功的高教园区,总结了很好的经验,为宁波建设高教试验区提供有益的借鉴。

宁波高等教育教学试验区建设应在高教园区建设基础上,根据现有宁波高等教育发展格局,综合考虑宁波现有高等教育资源,结合未来宁波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统筹和优化,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不简单拘泥于地域,树立一盘棋思想,重新统筹,整合资源,大胆创新,积极实践,形成具有宁波特色的开放式、共享型高等教育,构建多个基于研究生教育、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培养、产学研创新平台的教学试验区紧紧围绕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的总目标,在10大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建设20个高校服务型教育重点专业建设、10大应用型人才公共技能培训平台、高端培训和教材建设方面划分多个教学试验区,构建六大平台建设对策,促进高等院校合理分类,推进大学组织结构的创新,大力推进教师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实验室实训室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图书馆公共资源平台建设。

2 宁波高等教育现状分析

2.1 宁波高校布局、层次结构分析

宁波市现有本科、高职高专院校16所,宁波市各高校建校时间不长,特别是开办本科、高职层次时间较短,高校的办学层次与发达地区的省会城市相比有一定差距,但也有利的地方,宁波整个城市区范围并不是很大,从办学地点来说,经过南北高教园区的建设,基本上集中在这两个高教园区,另外宁波大红鹰学院、浙江工商职院、宁波工程学院老校区路程也较集中,随着宁波轻轨交通建设启动,宁波高校间的距离会更短;从办学层次来说,由于宁波高校办学模式敢于创新,门类比较齐全,特色也逐步在凸现,办学机制非常灵活,没有历史较长的学校那些羁绊,这些都为建设教学试验区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保障。

2.2 宁波高校现有师资状况分析

宁波高校由于办学历史普遍不长,师资欠缺,要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和本科生教育,只能通过调配师资资源来解决,同时采取跨学校建设教学团队的办法来整体提升宁波高校教学的教学科研水平,同时还要继续加大引进力度,特别是院士、长江学者等特聘教授才能有效解决宁波各高校目前存在的高水平师资短缺现象。

宁波市现有部级教学团队、省级教学团队数量还较少,宁波高校“名师工程”建设力度不够大,教师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有待整体提高,这些都是制约宁波高教从大到强的关键因素。

2.3 宁波高校专业布点及建设情况分析

宁波本科院校目前共设有109个专业,其中5个以上高校同时开设的专业有13个,这13个专业基本上是宁波市产业发展结合较紧密的专业,有一定的现实性,还有相当多专业一支独秀,其中不少专业也是宁波市产业整体布局发展及新兴产业所需的,往往受制于各种约束而不能开办,应说宁波高校本科专业的面已经很广,问题是如何将他们做强,做出各自特色。

高职院校专业相对本科专业来讲,由于其较强应用性,名称尚未完全统一,与本科设置相似,专业主要集中在宁波地方经济服务需求量较大的产业上,如外贸、模具、IT类等专业都是各学校普遍开设的专业。

目前,宁波市高校中有国家特色专业、国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验区、省重中之重学科、省级重点专业、市级重点专业数量总共约为60多个,通过这些重点学科专业建设,一批特色学科专业亮点逐步呈现,为打造宁波高教品牌树立了典范,但也存在着很多不足等现象,势必影响到专业建设的最终成效。

3 宁波高等教育试验区建设策略

3.1 教学试验区建设目标

紧紧围绕深化服务型教育体系建设目标,深入剖析“十一五”期间宁波高等学校整体规划与发展面临的形势和环境,在明确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的基础上,以南高教园、北高教园为主体构建资源共享型教学实验区,争取形成一批国内有影响、有特色、有优势的学科、专业和课程,形成一批标志性的学科专业成果。加强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建立适应并引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走一条不进行校校合并同样能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的宁波特色高教教学试验区建设之路。

3.2 教学试验区建设思路

教学试验区建设应该是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产学研一体化等方面进行的全过程努力,大力推进高校资源共享,其落脚点是教学合作,通过开放式教学模式,从教师授课、教学实践等各类教学活动中进行合作与互通,特别是要从人才资源共享、教学物资源共享方面等具有操作性层面上多元推进,逐步扩展校际开放共享的教育资源。

具体来说就是要推进教师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学分互认选修课共享平台建设、实验室实训室资源共享平台建设、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产学研创新一体化平台建设、图书馆公共资源平台建设。

3.3 教师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策略

从前面对宁波各高校的师资分析中,可看到制约宁波高校从大到强关键因素是师资队伍,从量上来说基本能满足宁波高校教学需要,宁波高校教师间的兼职上课情况较少,跨校合作课题也不多,这与宁波各高校在教师管理的体制上有很大关系,如果不能从高层面推动,建立一种全新的“宁波式”高校教师管理办法,教师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就会落空。

要建立教师资源共享平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建立宁波高校名教授管理中心,实行名教授共享制

对优秀教师要进行资源共享。打破名教授一校所有制和只能为本校服务的旧体制、旧观念,积极建立教授人才资源共享机制。建立若干个以名教授领导的学科专业教学团队,科研创新团队,团队成员可以是来自宁波各个高校的教师,团队管理权由教授负责制,教授人事管理权由学校上交到市教育局,工资发放、福利待遇、科研经费由市政府统筹,考核由教育局会同相关单位共同进行,充分放权,待遇优厚,考核严格,优胜劣汰。

②建立宁波高校教师资源库,实行教师互聘制

杭州下沙高教区互聘教师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与参考,这种教师资源共享方式能极大提高教师利用率,同时也能促进不同高校同类学科专业教师间的竞争与合作。

3.4 学分互认选修课共享平台建设

3.4.1 宁波各高校内允许跨校选课,积极推行学分制

从对宁波高校现有学科专业布点分析来看,除宁波大学兼具多学科类型外,其他高校学科专业相对分散,可通过这些教育资源由于空间的邻近形成了一个整体资源。高校之间发挥各自办学优势与办学特色,在学分互相承认的基础上实行跨校选修、辅修,使学生都有机会享受到各种优质的教育资源。建立这种开放式的学分管理体系,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学习空间,同时学生的学习内容变得更加丰富,知识架构变得更加科学与合理。

3.4.2 开设第二专业,为学有余力同学提供选择

高校招生在录取过程中,由于专业人数限制,往往有学生就读专业并不是第一志愿,还有调剂志愿,这些学生入学比较苦恼,表现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但学校由于资源限制,虽然有一定调换专业,但不可能满足大多数学生愿望,如果通过各高校合作,进行第二专业学习,采取学分互认及增加学习专业核心课程办法,让他们能享受到其他高校的优质教学资源,同时也能学到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无疑对促进宁波高校学生的教学质量、学习风气有极大作用。

3.5 实验室实训室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3.5.1 宁波高校实践教学资源共享

实践教学在培养高水平的应用性人才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实践教学共享主要包括三个层面,实验室含国家、省重点实验室,实训室,实训基地,教学试验区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能够发挥高校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强化基础研究和实践应用水平,合理利用实习基地和示范中心,推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研究性学习,全面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改革管理模式,整合利用物资源,改变传统办学投入模式与管理、使用权限。建立管理数据库,突破画地为牢的管理模式。区域内积极实现实验室资源共享,高校联手开展科学研究。目前宁波理工学院开放实验室做法值得研究和推广。

3.5.2 实训实验室建设共享机制需解决的问题

要实现实验室资源的整合与利用,首先要从组织机制上予以保证;其次要在制度上提供保证;再次要在设施、设备上提供保证;第四要在质量上提供保证。实验室资源共享是提高高校教学资源整合、配置、利用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的重要手段,更是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因此在资源配置与利用、整合与共享中只有保证资源配置与利用的效率、整合与共享的质量,才能实现提高效益、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办学目标。

3.6 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3.6.1 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抓手,创建宁波特色精品课程

“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宁波市各高校也积极参与到国家、省、校级精品课程建设中,目前也有国家、省级精品课程产生,但总量不够,由于《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等指标,宁波各高校各自为战,资源很难整合,因此在精品课程申报上与其他省市高校比较显然处于弱势。这就要求我们在建设教学试验区的过程中重视这块建设,一方面要启动宁波市级精品课程建设,支持各高校的精品课程建设,另一方面要发挥教学试验区的优势,整合宁波各高校资源,共同建设精品课程,继而以教学试验区的名义申报国家、省级精品课程,因为精品课程的目的本身就是为了实现共享应用,而共享式建设精品课程更容易实现这一目标,也能极大促进资源和经费利用。

3.6.2 以地方教材为开发方向,创建宁波特色重点教材

教材建设也是课程资源共享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宁波市提出建设百种服务地方经济的特色规划建设目标,是非常及时的,也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关键是要把握教材选题方向,制定好教材编写思路,以服务地方经济,应用型为原则,在成熟一本,出版一本,通过几个步骤提升整个系列教材的层次,打造宁波特色的重点教材。

3.7 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平台建设

目前宁波市的产学研合作呈现多种形式,其中“项目合作”是目前产学研合作的主要形式。宁波已构建产学研合作网,该项平台建设已经起步,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结合体系基本形成,接下来的任务是如何整合各方资源,让这个平台起到作用,而不是停留在信息层面,更重要的是推动每一个项目合作的开展、完成,以宁波大学为样本,市内高校的市场意识不断增强,在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加强高校服务社会经济功能上越来越主动,一方面广泛开展产学研结合教育,另一方面广泛开展产学研结合、拓展,深化与宁波企业、政府的合作。宁波大学专门成立了地方服务与合作处,作为加强高校与企业、社会、政府的信息合作交流平台,为推进产学研结合提供组织保障。

3.8 图书馆公共资源平台建设

以宁波市数字图书馆为基础建设平台,进一步整合各高校、社会图书馆资源,形成图书共享链,这方面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还是做得相当成功的,这里就不再多述。

4 结束语

探索资源共享机制下教学试验区建设,有助于高校突破多年形成自封性的教学壁垒,可以在物资源和师资方面实行共享,开展教学合作,也充分发挥各高校在学科建设和科研方面的特色与优势,有利于改变高校教育资源分割严重的现状,整合区域教育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教学质量。

在构建宁波服务型教育体系的大环境下,在不走校校合并的管理框架下,在已建有高教园区的基础上,建设好教学试验区是一个新尝试,也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全策策力,共同研究,才能让宁波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宁波高教的由大到强。

参考文献

[1] 基于资源共享机制下高教园区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构建,钱立青.教育前沿(综合版),2008/12.

[2] 浅析高教园区资源整合与共享—以杭州下沙高教园区为例,王刚.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22.

[3] 我国高教园区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以江苏省为例,刘义荣.学术交流,2008/10.

[4] 高校实验室资源开放共享问题探讨—基于浙江省高教园区高校实验室的调查分析,张勤.教育研究,2008/08.

[5] 河北省高校实行跨校选课的探索,李清俊.中国成人教育,2007/11.

[6] 关于跨校选课跨校辅修专业的探讨,郎烨.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07.

[7] 发挥网络优势,搭建选课平台,实现跨校选课,李琳.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02.

[8] 高教园区师资互聘实现优质资源共享的思考和探索,王俊豪.中国高等教育,2008/12.

[9] 一种新的办馆模式—宁波高教园区图书馆剖析,王静儿.大学图书馆学报,2003/02.

[10]构建服务型区域教育体系的思考,华长慧.陕西教育(行政版),2007/03.

[11]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增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华长慧.教育发展研究,2005/19.

学生分享学习经验总结篇5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形式去完成教学的任务,最终以小组的成绩作为考核标准。这种学习形式,力求分组的时候,在成绩、能力、背景、性格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能够互补和合作。合作学习,自70年代在美国兴起,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这种教学方式已经越来越普及,尤其是是对于初中生这群活泼、好奇、爱新鲜的群体,在应用上有一定的效果。

二、合作学习对初中生物教学的意义

(一)降低学习的难度,树立学习信心

合作学习能够降低学习的难度。以往的个人学习,是需要自己独立去思考,独自面对困难,独自完成所有的学习任务,这样是具有较大的难度。在过去独自学习的方式中,很多学生面对着一些难题的时候,容易丧失信心,时间久了甚至失去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而合作学习,是将任务进行分解,分工合作,这样很有效地降低了个人学习的难度。例如,教师布置实验题“观察叶的下表皮”,这个实验的步骤比较多,不仅要进行组装和调试显微镜,还要制作下表皮装片的,同时要用低倍镜和高倍镜观看等,最后还要整理仪器。对于动手能力较差的同学来说,独自完成这个实验具有很大困难。如果通过合作学习,两个人一组去完成,将会大大降低实验的难度。

(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1世纪,是竞争十分激烈的年代,要在残酷竞争中取胜,就要学会沟通,学会与他人合作。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是十分有必要的。合作学习,就为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例如,教师安排两个学生一起做“观察唾液淀粉的消化作用”,两位学生可以分工完成,一位学生负责收集唾液,一位学生负责准备试管。这样在执行各自的分工职责时候,遇到问题,可以相互讨论,相互协助。再如,学生分组去完成“显微镜观察茎的结构”,在做实验的过程中,会让学生具有批判精神,在批判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感情,营造浓厚的讨论氛围,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干涉小组的工作任务

合作学习的核心是要以小组独立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和合作的意识。但是,在现在生物课堂上,依然出现教师直接干涉小组学习的现象,尤其是在分组做实验的时候。例如,小组在做“用显微镜管擦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时候,学生在制作临时装片总是出现问题,这时候教师就直接帮他们去制作。这种直接干扰的行为,不利于学生独立完成实验,不利于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其实就是剥夺了学生之间思考与讨论的权利。

(二)课堂纪律过于松散

合作学习,难免会有比较多的互动和讨论环节。尤其是比较有趣的生物课堂上,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出发点是为了发挥他们合作学习,但是教师由于对课堂纪律缺乏严格管理,导致整个合作学习的课堂开始变质,出现学生大吵大闹现象。有些学生甚至因为与组员因为讨论问题开始吵架,课堂的纪律逐渐变差。

四、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的改进策略

(一)建立“互助合作小组”

要保证合作学习的效果,就要建立科学的“互助合作小组”。教师在分组的时候,应该按照一定的科学标准去划分,以最佳的组合方式为学生提供互助学习的机会,使得合作学习的效果达到最大化。在组合的时候,要认真考虑学生的性格、成绩、兴趣爱好、动手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在分组的时候,应该尽量让每个合作小组的力量保持均衡。

(二)制定合作任务

教师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包括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内容,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同时要对所教班级的学生进行了解,例如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学生的行为习惯等问题。接着,要结合教学大纲和计划,制定合作任务。教师还要考虑任务的难度要适中,难度太小,让学生感觉到没有挑战性;难度过大,会让学生感到没有信心去完成。

(三)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

合作学习的课堂,会比较多讨论的声音。但是毕竟是正常教学,教师要向学生强调必须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和课堂纪律,不能在借讨论的机会说闲话,也不能趁机玩闹。教师,在不直接干涉学生任务的前提下,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对违反纪律的学生进行批评和制止,保证课堂的正常进行。

(四)引导学生分享合作的成果

要保证合作学习的效率,就要将学习之后的成果进行分享和评价。合作成果的分享,能够进一步增加课堂的交流机会,开拓学生的思维。例如,各小组在完成“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后,可以让每个同学上讲台分享下刚刚在合作实验中的感想。这样分享方式,不仅让学生学会总结,同时可以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

五、结束语

总的来说,合作学习在现在的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仅激发学生对生物课堂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在应用合作学习方式,应该克服以往存在的一些问题,建立互助合作小组,制定合作任务,加强课堂的管理,引导学生学会分享合作的成果等。

学生分享学习经验总结篇6

摘 要: 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存在课程目标学科化、理论化倾向,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深度不够等问题,建议应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规律,采取体验式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遵循学生为主体、注重教学实效和动态反馈,分别“引入—创设体验教学情境—进行体验—分享和点评经验感受—体验内化应用”五阶段体验循环模式,让学生在蕴含丰富体验和感悟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获得心理知识。结果显示,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中图分类号: B842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9-4474(2013)01-0091-05

一、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举措,是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指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建设层面,高校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建立或完善相应的课程体系。高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科学规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力求贴近学生。通过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等多种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纠正学生错误认知,使其建立积极情感、树立坚毅信念、磨炼意志行为的课程,是通过课堂教学来促进大学生知、情、信、意、行的相互作用,促使其身心发展和谐、均衡、统一。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任课教师应积极探索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体验式教学模式,消除传统教学中说教和灌输等显性教育的方式,将心理学学科基础知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式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环境进行有机融合,通过教学协助学生获得充分的体验和深刻的感悟。通过体验式教学可使学生潜移默化地获得心理健康知识,达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索自我、快乐成长的学习效果。而教师在体验式教学中不再是单一的指导者,而是提问者、协调者、旁观者和建议者。教师们通过精心设计的体验式教学环节,以启发式、互动式、感悟式等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自助、他助、助人的机会,为学生充分创造自主探索、协同伙伴探索的学习空间〔1〕;并在教学过程中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同学关系,使大学生在轻松、自由、快乐的气氛中健康成长。

二、 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1.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在不断的提高,但仍然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1)课程目标学科化、理论化倾向比较普遍。在教学中理论性专业性的内容较多,而实用性操作性的内容很少;且授课内容并无法解决现实存在的一些问题,无法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

(2)教学方式单一。目前课堂上多以教师讲述理论知识为主,缺少师生间的互动和体验感悟的环节,且教学用具和教学技术方式陈旧,缺少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

(3)教学内容涵盖面广,但是深度不够。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没有针对不同个体进行个性化的教育,对大学生关心的各类热点话题涉及不多。

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运用体验式教学的原则

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为学生提供真实或模拟的情境和活动,使学生在亲自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从心理上理解并建构心理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体验式活动使其与其他参与者进行充分的交流、分享其快乐〔3〕。因此,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应遵循以下原则:

(1)学生主体原则。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实施体验式教学,一定要明确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打破“教师就是传授知识”的观念。强调学习是一种动态的过程而不是单一的结果。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来设计教学环节,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欲望。在师生双向或多向的互动中,使其思维产生碰撞、心灵得到充分的交流。体验式教学模式重在营造主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充分感悟、尽情体验,最终达到从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乐趣,获得知识、经验和技巧,并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另外,体验式教学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也注重学生的个体性、独特性,使每个学生都有在课堂上进行体验学习的机会。

(2)教学实效原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体验式教学方法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来设计。在具体课堂教学环节上,要将每一次教学内容的重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机融合,既要考虑到教学的需要也要考虑到学生接受的可能性。在教学中可穿插一些有目的、有针对性、有教育意义的活动、游戏和讨论,使活动、游戏和讨论充满内涵、具有活力。另外,还要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思维水平、实际需要来设计课堂游戏和活动环节,教师应对教学的活动内容或游戏环节进行关注并注意每个学生在活动中的具体表现,活动结束后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使学生通过活动更加深入地理解教学重点和难点,从而引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3)动态反馈原则。进行体验式教学的教师要善于根据体验式学习的“引入—创设体验式教学情境—进行体验—分享和点评体验感受—体验内化应用” 五阶段循环模式,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抓住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有目的地引导和启发学生积极有效地学习。教师要扮演好“协调者”、“观察者”、“质疑者”和“点评者”的角色,及时向学生反馈其在各学习阶段中的表现情况,提出有价值的“心理行为点”供学生分享和讨论。

三、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实施

1.体验式教学情境设计

体验式教学方案设计是教学思想和现实教学联系的桥梁。体验式教学方案设计包括课程整体教学设计和课堂专题教学设计,通过课程整体教学设计让学生了解该课程的整体框架,每一章节涵盖的重要知识点,应解决哪些问题,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效果。通过课堂专题设计就学生关心的心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让学生通过教学专题的学习获得心理健康知识和技巧,学会处理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灵活掌握心理健康知识。下面就以2010年西南交通大学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开设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为例,详细介绍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具体实施方法。

西南交通大学开设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为全校大学生的限选课,要求大一到大四的学生都必须选修这门课程。在设计针对大一新生开设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方案时,参考2010年本科新生心理健康普查结果反映出来的问题,设计了如表1所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七大体验式教学情境,具体包括:心理健康与成才,自我观念与心理健康,学习能力与发展,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大学生爱情与性,压力管理与心理健康和总复习等内容。

2.体验式教学模式的运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验式教学模式是基于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采取“引入—创设体验式教学情境—进行体验—分享和点评体验感受—体验内化应用”五阶段循环模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心理知识。

第一阶段:引入。引入阶段为体验阶段的理论铺垫,是由教师综合讲解本章节涉及到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心理学理论机制,提出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要点,使学生通过教师的介绍明确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

第二阶段:创设体验式教学情境。教师在基本理论背景之下创设涵盖教学重点和难点的问题情境,用丰富的教学道具和先进的教学手段组成多层次的学习体验空间,给学生提供能产生多种深度学习体验的环境。

第三阶段:进行体验。学生参与教师设计的富含心理意味的体验情境,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针对各类心理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思路和方案,然后用行为演示解决问题的过程。小组成员为了完成团队的任务、相互间进行思维碰撞,共同分享感受和体验。

第四阶段:分享和点评体验感受。在每一项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观察活动结果和活动感受,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倾听和表达的技巧。同时教师提出活动过程中有价值的“心理行为点”,启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最后由学生总结归纳体验过程中的学习成果。

第五阶段:体验内化应用。教师对本次体验教学的整体活动进行总结,结合第一阶段的要点,再次点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督促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现以西南交通大学开设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第四章“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专题体验式教学为例,从教学进程、时间安排、教学目的、教学步骤、教学重点和教学组织等方面说明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体验式教学五阶段模式的具体运用情况。

教学进程时间 教学目的教学(活动)步骤教学(活动)重点教学组织

要学会倾听20分钟在情境中体验和感悟倾听的重要,学习倾听的基本技巧(1)引入:老师讲解倾听的基本理论和技巧。(2)创设情境和体验:将教学班成员分成若干个两人小组,轮流扮演倾听者和倾诉者。(3)分享和讨论:相互分享交流过程中的感受。(4)体验内化应用:指导同学们进一步思考,并指出此环节的意义倾听者的角色扮演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点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注意观察有价值的“心理行为”

要善于表达25分钟提供给每个学生自我表达的机会,相互分享和交流个人表达风格和技巧(1)引入:教师介绍在现代社会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2)创设情境和体验:让每个同学进行三十秒钟的自我介绍。(3)分享讨论:在每一个同学的自我介绍之后请另一名同学分析该同学的个人表达风格。(4)体验内化应用:教师进行总结,强调掌握表达技巧的重要性并布置课后训练任务该环节以自我介绍和分享交流经验为活动的重点自我介绍者应声音洪亮,尽量避免倾听者注意力的分散

参与盲行游戏30分钟以游戏的方式创设同学间深度交流和沟通的情境(1)引入:介绍“盲行”的项目规则。(2)创设情境和体验:督促学生严格遵守规则完成“盲行”任务,使成员之间的沟通产生默契。(3)分享讨论:“盲人”寻找帮助自己的“哑人”,并感谢其帮助,共同分享活动感受。(4)体验内化应用:教师做总结归纳,点出游戏蕴含的心理意义“盲行”的游戏过程是活动的重点让表达能力较好的同学担任“盲人”角色,而行动力比较强的同学担任“哑人”角色,使其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完成任务

课程小结及课后任务15分钟指出课程活动的心理意义,强调体验内化应用的延续(1)回溯本次课程流程和环节。(2)提炼和强化课程教学重点。(3)布置课后体验应用任务概括本次课程体验教学的收获,并上升到理论层面教师要对整体教学内容进行把握

3.体验式教学模式效果的评价

体验式教学的效果不仅仅体现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心理健康课程及其课程活动的积极性,更重要的体现在通过学生的课堂亲身体验,让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所提升。因此,教师除了对教学环节要进行精心的准备,还应该对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效果进行适时评价,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通过评估体系反馈的结果,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好的把握教学节奏,将教学效果最大化。为了考察体验式教学模式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的影响,运用教学实验法将选修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西南交通大学100名大一学生分成教学实验组和教学对照组两组,对教学实验组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教学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经过一个学期(17周每周2学时,共计34个学时)的教学后,对比教学实验组和教学对照组研究对象的心理健康水平情况,得出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运用的效果较好。采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研究对象进行教学实验前后的心理健康水平测试。《SCL—90》共90个题目,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每个因子评分为五级(从0~4 ) ,0=从无,1=轻度,2=中度,3=相当重,4=严重,然后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分析〔4〕。得分越高则表明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反之则表明心理健康水平高。其中,体验式教学前和体验式教学后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人数都是94人,实验前后测试结果见表3。

表3显示,经过1个学期的学习,参与体验式教学的大学生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7个因子上均达到了显著性水平(P

四、结语

经过教学实践验证,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是必要的、可行的。遵循“学生主体原则、教学实践原则、动态反馈原则”三大体验式教学原则进行设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通过五阶段体验循环模式,让学生在蕴含丰富体验和感悟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获得心理健康知识,有效提升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改善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倪海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验式教学的实践探索〔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6.

〔2〕汪 东.西安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24.

〔3〕蓝 强.对体验式教学的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3):20.

学生分享学习经验总结篇7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模式;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1-0145-02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体验式教学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越来越显出其重要性和其独特的功能。尤其是在指导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法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心理学研究表明,使用传统讲授式的方式,学生在课堂中仅吸收10%-30%的内容,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遗忘。而体验式教学采用科学的“多重感官学习法”,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得自己的经验,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获。这种教学方法运用到《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当中,教师就需要根据职业社会对学生的实际要求,精心设计出一系列能让学生亲身参与的教学实训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感受之后进行经验交流和总结。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既能满足学生关注职业发展的需要,还能促进教学内容更好内化为学生的态度、认识和经验。

一、体验式生涯规划教学的特点

(一)积极主动的学习。体验式学习与传统学习模式最根本的区别,就是前者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后者是以教师为中心,强调讲授和训导的过程。体验式教学将学生置于教学活动的中心位置,教师与学生之间变为一种双向互动的新型关系。教师通过调动学生,将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过程,使学生在体验中领悟,在领悟中升华,达到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的有机结合。教师通过调动学生,将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过程,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二)合作学习。体验式学习强调每一名学习者把个人独有的背景引入实际环境中,但也同时强调合作的力量。这就有利于增加人际间的合作,形成团队精神,这为毕业后融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三)终身学习。体验式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从一个特殊事件或情景中短暂学习,而是一直学习,需要花时间内化体验学习并在一般基础上开始运用它。学习者应把学习看成是一段旅程,而不是目的地。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知识量按指数增加,因此终身学习将是我们未来成功的关键。

二、体验式生涯规划教学的基本模式

在体验式生涯规划教学模式中,作为学生来说,其学习的过程是体验式学习的过程,学生对生涯规划教学内容的学习是内在体验的过程,其体验式学习的流程是:参与体验生涯探索活动——在活动中体验与观察——反思分享生涯探索活动所带来的体验——整合升华已有体验,形成新的观念——改进、再尝试的学习过程。

体验式生涯规划教学模式开始于体验,而后反思、讨论、分析、及体验、评估。在这一过程中产生新的观点、新的发现和新的知识。在这一教学模式中,始终不断促进学生进行生涯探索行动和反思,通过精心规划生涯探索活动、呈现及反思活动经验,灌输参与者有关活动的内在价值,促进学生的生涯态度发展、激发学生生涯规划意识、提升学生生涯问题解决能力,是帮助学生逐渐明确其生涯目标和获得生涯规划能力的过程。

三、体验式教学在生涯规划教学中的运用形式

(一)案例分析。案例的选择要做到“新”、“实”、“特”。应考虑到几个方面:把教学目标内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将传授的新知识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从而使对新知的获取成为学生内在的需要;将静态的教学内容动态化,抽象的内容具体化,让学生体悟到任何理论都是从实践中来。学习、认知是为了应用,只有在学中用、用中学的过程中,才能使自己获得知识的能力更有意义;善于引导学生不断反思,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不断确立新的学习目标、引起新的追求的自我激励机制;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案例中还应设计对学生提出的新奇问题有较强的应变策略和处理能力的内容。

(二)情景模拟。情景模拟设计要做到“活”、“真”、“深”。案例选择之后,还需要针对教学内容对模拟的情景,进行精心策划,达到良好的效果。首先,营造面试氛围,采用真实的招聘信息,激起学生好奇心、求知欲、积极思维的情绪;其次,尽量让学生表现渴望得到这份工作的心情,鼓励学生更多地提出解决问题办法的设计;再次,教师对于情景模拟面试进行点评,使学生通过训练找出差距,确定自己的求职方向。

(三)调查访谈。调查访谈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组织学生到一定场所参观访问或作社会调查。这个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有目的的参加社会实践、行业调查、走访职业人物等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社会,更好认识职业世界,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合理的职业期望。调查访谈适用于职业价值观的培养、职业适应与发展等内容。在实施调查访谈时,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的调查访谈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总结,进行认真思考、详细安排和及时总结。

(四)经验分享。经验分享,就是在课堂上让叙事主体表达自己在求职就业和职业发展中所形成的感受、经验、体验和追求,包括求职经历、职业生活体验和事业追求等。在就业课中,经验分享适用于求职心理调适、学生向职业人的转变、创业教育等内容。在叙事主体的选择上,可以包括正在求职的学生,可以是毕业时间不长的往届毕业生,还可以是曾经创业的在校或已毕业的大学生。经验分享这种教学方法使就业指导课堂更加开放,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加平等。学生也有了更好的机会来体会进步,反省过失,与他人共同分享成功或失败的经验和教训。

四、体验式生涯规划教学的课堂操作流程

在进行生涯规划教学过程中,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进行生涯探索活动的情境引导。生涯探索活动开展之初,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效参与活动,教师对生涯活动的情境引导是为了激发学生参与生涯探索活动的兴趣,让学生理解参与活动的意义、参与活动方式与方法、明确参与活动的规则、了解活动的程序。在情境引导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采用各种方法。

(二)激发学生生涯探索活动的参与体验。在教师的情境引导下,学生进入生涯探索活动的参与体验阶段,此时教师的职责是对学生的活动参与进行辅导,解答学生的疑问,观察学生活动参与情况,发现学生活动中的问题,控制学生探索活动的时间,引导整个生涯探索活动的进程。学生在参与生涯探索活动时会对自身进行观察与反思,通过生涯探索活动的参与练习会产生解决生涯问题的方法与经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运用自己解决生涯问题经验方法进行生涯探索,从而激发学生体验、反思自我,是学生体验唤起的过程。

(三)进行生涯问题的讨论分享与成果展示。在活动中学生会有很多的体验,教师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活动本身的意义,提出一些有关生涯问题,让学生在生涯学习小组中进一步的思考讨论。要求小组中每位成员谈谈自己在生涯探索活动中的方法与感受、对自己的认识和思考、对相关问题的见解等。各小组记录本组成员的观点,然后在全班的分享小组讨论结果。此时教师要认真倾听各小组的成果分享,可以在黑板上记录各小组的观点,并给各小组的分享做出点评。生涯问题的讨论分享环节,是让学生能围绕活动直视自身相关生涯问题,促使学生对已有的体验进一步的思整理,是分享自己解决相关生涯问题的方法、经验、见解的过程;与此同时,通过分享学生能知晓别人的观点与方法,也是团队学习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黄天中.生涯规划——体验式学习[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王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3]李夏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的几个问题[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9).

[4]付勇,孔帆.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创新的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8,(7).

学生分享学习经验总结篇8

网络是人类发展史中最重要的发明,给人们带来美好的享受,推动了科技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下面给大家分享2020关于网络教研总结500字精选.欢迎阅读!

网络教研总结【1】

今天有幸参加了五年级数学的网络教研。首先,由__的__主任为我区数学老师进步了教学目标和教材培训。王老师的讲座条理非常清晰,重点突出。简单记录如下:

今天的培训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课程标准总目标是什么,如何理解;二、学段目标是什么,如何理解 ;三、五年级数学教材整本书的目标是什么;四、每一单元目标;五、每一课目标如何设立。

课标中以下内容需要铭记:第一、记住两个核心理念:一是人人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二是不同人获得不同的发展。第二,记住四种能力,四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第三,四种能力。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第四,四个关系。第五、四件大事。最后,记住十大核心概念:数感,符号意识,数据分析,运算能力,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等。

关于活动经验,有四方面:一是直接的活动经验。二是间接的活动经验,三是设计的活动经验。四是思考的活动经验。

周老师在教研最后又做了总结,要求老师们在备好课的前题下,引导学生从自身的知识基础出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不让每一个学生掉队。用课标指导备课上课。课标里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都要学习,都要研究实践。

总之,每一次教研,都饱含着讲座老师的心血,饱含了教研员的殷切希望。我们一线的老师,只有认真学习,实践……。

网络教研总结【2】

今天的温度有些低,天有些冷,可是在咨询室里,却是温暖如春——中职八组心理健康网络研修活动,正如照进来的冬日阳光,温暖而热烈地进行。

第一次的网络研修,由__老师带领,__老师主持并编写简报。组内七人全部参与:__工贸职业学校 __ ,____职业学校 __,青西新区高职校 __ ,__区第一职业中专 __ ,__市职业教育中心 __ ,__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__ ,__第二卫生学校 __ 。

初始视频的手忙脚乱,很快,我们就调整好,按计划,进行自我介绍,让大家识一下各自的庐山真面目,能对上号,知道谁是谁,毕竟不少人是第一次见。看看,我们是不是都很美,都很帅?!然后,组长__介绍了主讲老师__的基本情况:段老师做了十多年的心理老师,学习了不少的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技术,尤其擅长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

第二步,由__老师语音分享“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在解决考试焦虑中的应用”。早有准备的段老师马上进入角色,开始了倾情讲解与传授。

段老师具体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分享:1、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简介;2、考试焦虑概述;3、元认知干预技术解决考试焦虑的技术路线;4、元认知干预考试焦虑案例分享。

第三步,大家的感受与评价:

__的评价: 我知道,段老师对这个课题研究的已经很深入了,平常在工作中运用的也得心应手。我一直想听段老师分享,真是有缘,这次活动,我们竟然在一个组,当然是喜出外望。在我一提出请求的时候,段老师欣然答应。果然,在讲授过程中,段老师不负所望,思路清晰,语音甜美,框架把握很好,我记录的也很详尽,印象很深是处理考试焦虑的六个步骤:评估(是否适合用此法、找出SER,即刺激、情绪、行为)、认知辅导、列出症状表现、设计干预方案、临床放松训练、巩固提升。这是我的印象,再看大家的评价。

__:段老师的元认知技术,带给我很多启发。结合案例的六步操作细节思路清晰易上手。理论和实际结合听的很是投入。期待有机会向段老师进一步探讨学习并学以置用。

__:段老师与我们分享了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六个步骤操作思路清晰,理论与实际案例结合。让我这位初学者受益匪浅[愉快],期待下一次学习。

__:今天听了段老师的讲解,感觉获益匪浅,能从段老师讲解中感受的心理辅导的魅力,同时也勉励我自己多学习心理学知识,找一个自己学习的方向。段老师用自己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深入浅出的介绍了关于元认知的讲解。个人听后对元认知理论有了新的认识。

__:通过段老师的讲解,对元认知干预技术,有了初步了解,元认知强调的是意识如何运用有效的知识对自身的心理活动进行反思、评价、监控、调节、指导等。不禁让我想起之前导师提出的第三只眼,作为心理咨询师要有第三只眼清楚地看到自己在做什么。既要在情境中又能在情景外,培养这种洞察监控力,不仅能监控自己的潜意识心理活动,同时也能提高自己作为咨询师观察来访者的能力。

__:今天听了段老师关于元认知的讲解,对于这一理论有了一个总体的了解。也使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要加强各方面的理论学习。增强做为一个咨询老师的洞察力和感受力。以后希望在小组学习当中,得到更多的知识和经验。

段老师自己很谦虚,也表达了自己的感悟:每次分享受益最大的都是分享者本人,通过与大家的分享让我更加深了对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的理解,相信更有利于我以后的实践与提升!感恩李老师给我这个机会分享,感恩老师们的聆听!期待在以后的活动中共同成长与进步!

第四部步,教研活动的最后,我们又讨论定下并通过了后期活动的安排。老师们谦虚的态度我也学习了。

很感谢这次网络研修的新尝试,收获的同时,也有个小小的建议。

1、手机流量的问题。我不知道别的组有没有碰到这个问题,有些老师的流量不太够,校园又没有WIFI,如果一直视频,可能会影响流畅与完整。

2、环境不安静。有的学校,没有咨询室,白天研修的时候,办公室声音嘈杂,老师如果到操场,冬天来了又很冷。有老师说,可以利用晚上啊——这确实是个办法。同时我们还要考虑到有些老师的孩子比较小,要陪伴孩子。再说,本来上班就够辛苦,下班时间再研修,确实是个问题。

以上问题,我相信不仅仅是我们一个组碰到的。任何活动,肯定都会有问题。如果我们只是一片叫好声,有问题也不说,恐怕也不是活动安排者的初衷,也肯定不是事实,毕竟,真实与真诚很重要。我感谢我们组成员的真实与真诚,我也欣慰自己的灵活应对。

网络教研总结【3】

20__年__月份,__市教研室组织了全市义务教育阶段网络教研活动。此次活动,各学科分别围绕构建高效课堂、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开展课例研究、增强课程开发和课程评价能力等主题展开研讨,探寻解决日常教学教研难题的策略与办法,促进共同发展。

根据市里、区里网络教研活动要求,积极组织本校教师参加网络教研活动。__19、20日两天全体数学老师参加网络教研活动,__31日,组织全体语文教师参加网络教研内容为:一是学习博山区“小学生实用书写教育优化策略的实验研究做法和研究成果”,二是八种基本笔画“横、竖、撇、捺、点、提、折、钩”的教学,__26日,全体语文老师再次参加网络教研活动。__7日、9日、10日,信息、思品和英语老师们参加了网络教研活动,并发表了评论。__11日和18日,综合学科以及音乐、美术教师参加了校本课程网络教研活动,通过教研活动,使老师们在研讨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本学期的数学学科网络教研活动的内容主要通过观看视频,通过视频,了解课程的主要内容以及每个信息窗的主要编排,重难点知识怎样讲解,通过从网络教研活动的主题帖、跟帖情况看,我校数学教师参与网络教研活动积极性得到增强。

今后,我校数学学科将加大网络教研力度,引领教研方式转变,学校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积极组织数学教师参与,提高教师参与网络教研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数学教师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

网络教研总结【4】

这学期,在学校的组织下,我们参与了“亲近母语”网络教研培训。学习了图画书教学、主题阅读课程教学、整本书阅读课程教学、《日有所诵》诵读课程教学等板块内容。通过学习对我的触动很大,使我对亲近母语教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特别是围绕图画书教学展开的教研让我记忆深刻。

图画书以其图文并重,相辅共存的故事架构方式,非常符合学前儿童阅读。图画书有很美好的能够讲故事的画,有很感人和很有趣味的故事,这样的书让孩子觉得不排斥,不陌生,没距离;这样的书很容易吸引孩子的眼球,撩动孩子的心灵,升华孩子的情感;这样的书最让孩子感到亲切,他们会读,爱读,能读懂它,能把内容吃到肚子里去。杨薇老师在这次网络教研中首先告诉了我们为什么要阅读图画书,读的意义是什么,然后告诉我们要读经典的图画书。并且在上图画书教学课时可以用上导读“六字法”:察---猜---读---复---填---创。导读前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图画书的封面,猜一猜故事的情节。学习时可以选择教师讲述或是学生默读的方式了解故事内容。讲述完故事后再次引导学生回到重要的画面及情节并回顾细节。这些方法法的介绍顿时让我茅塞顿开,让我觉得原来图画书的教学竟是可以这样丰富多彩。低年段应侧重图画语言的阅读,让孩子联系生活,重点是读懂图画。中高年段则以图文互读为主,体会图画、文字融合产生的新的意义,思索作品的意味。无论哪个年段,都应保证阅读的乐趣。

那么如何让孩子在美好的童年与图画书相遇?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书目该如何选择?不同类型的图画书阅读课该怎么上?杨薇老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与老师们分享了不同年段的教学经验,对全区各学校的不同学段的老师进行了更全面和有针对性的指导。针对低年段以《蚯蚓的日记》为例,定位为阅读与写作。先以趣味问题导入,“小朋友们在一本故事书里,蚯蚓还会写日记呢,你们信不信?”一下子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跟着老师一步步解开了谜底。随即进入第二步走进故事。在这一步内,杨老师特别指出,老师们在带领孩子阅读时注意故事的完整性,不要做过多的停留。随后展示了指向性写作指导的全过程。中年段以《小黑鱼》的故事为例,让孩子们从观察到猜测最后老师讲述,不断引导孩子学会阅读图画书。针对中年段杨薇老师还以《敌人派》为例,分享了自己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第一种主题阅读法,目标是培养孩子的写作意识,让孩子由书及己,不断拓展自己思维,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写作训练。第二种是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孩子讲述的能力,在老师讲完整个故事后给出一些重点画面,让儿童们自己回顾在将整个故事讲述出来。在这次的网络教研中,杨薇老师还对老师们的提问做了详尽地解答,让我们受益匪浅。

我相信在学校和亲近母语团队的带领下,我们将继续前行,收获满满!

网络教研总结【5】

经过历时一个月的网络教研,全体语文教师对于“新课改环境下,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对于创建高效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进行了有效的实践。在本次网络教研活动中我们收获良多:

一、资源共享,凝聚集体智慧。

过去的“闭门造车”和 “孤军奋战”早已跟不上时代的潮流,组成教师团队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充分发挥了每位教师的能动性,令教师们通过网络教研这一平台产生思维的碰撞,开拓新思路,创新好方法。

二、集思广益,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人的精力有限,人的知识有限,人的能力有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集体网络教研让大家在相互交流中学习,取长补短,优势互补,让大家都有了收获,共同成长。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我们也在探索实践阶段,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了不少“疑难杂症”,以一己之力解决起来很是迷茫。可有了网络教研团队,遇到问题可及时抛出,自然有“高人支招”,或“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大家一起研究突破的方案,总让人得豁然开朗之感。

三、节省时间,提高教学效果。

实践“小组合作学习”遇到“瓶颈”,若教师独立思考,花的时间多,任务重,压力大。而使用网络教研可以大大缩短时间,减轻教师忙于备课的压力,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上课,有足够的时间去反思、去修改。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经验。具有不同见解合理进行探讨,提出改进意见,提高了“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活动开展的效率。

四、积极实践,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每一次探讨教研问题,教师们希望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呈现给大家,自然会翻阅大量的资料,做好充足的准备,将自己的真知灼见与大家分享。网络教研让教师们都积极地参与,学习新课标,研读课本,分析学生,寻求创新。在网络教研期间,__老师等先后就“小组合作学习”上了研讨课。围绕几位教师的课例,大家踊跃发言,各抒己见,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这段时间通过理论的学习、实践的探究,网络教研每一位教师业务水平、工作积极性大大提高。

上一篇:初二物理学习经验总结范文 下一篇:高考状元学习经验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