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卫生管理范文

时间:2023-09-28 16:31:17

学生卫生管理

学生卫生管理范文第1篇

第一条为防止学校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事故的发生,保障师生员工身体健康,根据《食品卫生法》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各级各类全日制学校以及幼儿园。

第三条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的卫生管理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实行卫生行政部门监督指导、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督查、学校具体实施的工作原则。

第二章食堂建筑、设备与环境卫生要求

第四条食堂应当保持内外环境整洁,采取有效措施,消除老鼠、蟑螂、苍蝇和其他有害昆虫及其孳生条件。

第五条食堂的设施设备布局应当合理,应有相对独立的食品原料存放间、食品加工操作间、食品出售场所及用餐场所。

第六条食堂加工操作间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最小使用面积不得小于8平方米;

(二)墙壁应有1.5米以上的瓷砖或其他防水、防潮、可清洗的材料制成的墙裙;

(三)地面应由防水、防滑、无毒、易清洗的材料建造,具有一定坡度,易于清洗与排水;

(四)配备有足够的照明、通风、排烟装置和有效的防蝇、防尘、防鼠,污水排放和符合卫生要求的存放废弃物的设施和设备;

(五)制售冷荤凉菜的普通高等学校食堂必须有凉菜间,并配有专用冷藏、洗涤消毒的设施设备。

第七条食堂应当有用耐磨损、易清洗的无毒材料制造或建成的餐饮具专用洗刷、消毒池等清洗设施设备。采用化学消毒的,必须具备2个以上的水池,并不得与清洗蔬菜、肉类等的设施设备混用。

第八条餐饮具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未经消毒的餐饮具不得使用。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使用的餐饮具。

消毒后的餐饮具必须贮存在餐饮具专用保洁柜内备用。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饮具应分开存放,并在餐饮具贮存柜上有明显标记。餐饮具保洁柜应当定期清洗、保持洁净。

第九条餐饮具所使用的洗涤、消毒剂必须符合卫生标准或要求。洗涤、消毒剂必须有固定的存放场所(橱柜),并有明显的标记。

第十条食堂用餐场所应设置供用餐者洗手、洗餐具的自来水装置。

第十一条严格把好食品的采购关。食堂采购员必须持有卫生许可证。

第三章食品采购、贮存及加工的卫生要求

经营单位采购食品,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索证;应相对固定食品采购的场所,以保证其质量。

禁止采购以下食品:

(一)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食品;

(二)未经兽医卫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

(三)超过保质期限或不符合食品标签规定的定型包装食品;

(四)其他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要求的食品。

第十二条学校分管学生集体用餐的订购人员在订餐时,应确认生产经营者的卫生许可证上注有“送餐”或“学生营养餐”的许可项目,不得向未经许可的生产经营者订餐。

学生集体用餐必须当餐加工,不得订购隔餐的剩余食品,不得订购冷荤凉菜食品。严把供餐卫生质量关,要按照订餐要求对供餐单位提供的食品进行验收。

第十三条食品贮存应当分类、分架、隔墙、离地存放,定期检查、及时处理变质或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

食品贮存场所禁止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物品。

用于保存食品的冷藏设备,必须贴有标志,生食品、半成品和熟食品应分柜存放。

第十四条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刀、墩、板、桶、盆、筐、抹布以及其他工具、容器必须标志明显,做到分开使用,定位存放,用后洗净,保持清洁.

第十五条食堂炊事员必须采用新鲜洁净的原料制作食品,不得加工或使用腐败变质和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及其原料。

第十六条加工食品必须做到熟透,需要熟制加工的大块食品,其中心温度不低于70℃。

加工后的熟制品应当与食品原料或半成品分开存放,半成品应当与食品原料分开存放,防止交叉污染。食品不得接触有毒物、不洁物。

不得向学生出售腐败变质或者感官性状异常,可能影响学生健康的食物。

第十七条职业学校、普通中等学校、小学、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的食堂不得制售冷荤凉菜。

普通高等学校食堂的凉菜间必须定时进行空气消毒;应有专人加工操作,非凉菜间工作人员不得擅自进入凉菜间;加工凉菜的工用具、容器必须专用,用前必须消毒,用后必须洗净并保持清洁。

每餐的各种凉菜应各取不少于250克的样品留置于冷藏设备中保存24小时以上,以备查验。

第十八条食品在烹饪后至出售前一般不超过2个小时,若超过2个小时存放的,应当在高于60℃或低于10℃的条件下存放。

第十九条食堂剩余食品必须冷藏,冷藏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在确认没有变质的情况下,必须经高温彻底加热后,方可继续出售。

第四章食堂从业人员卫生要求

第二十条食堂从业人员、管理人员必须掌握有关食品卫生的基本要求。

第二十一条食堂从业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都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疾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食堂从业人员及集体餐分餐人员在出现咳嗽、腹泻、发热、呕吐等有碍于食品卫生的病症时,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病因、排除有碍食品卫生的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第二十二条食堂从业人员应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必须做到:

(一)工作前、处理食品原料后、便后用肥皂及流动清水洗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之前应洗手消毒;

(二)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并把头发置于帽内;

(三)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戴戒指加工食品;

(四)不得在食品加工和销售场所内吸烟。

第五章管理与监督

第二十三条学校应建立主管校长负责制,并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食品卫生管理人员。

第二十四条学校应建立健全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食堂实行承包经营时,学校必须把食品卫生安全作为承包合同的重要指标。

第二十五条学校食堂必须取得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证未取得卫生许可证的学校食堂不得开办;要积极配合、主动接受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卫生监督。

第二十六条学校食堂应当建立卫生管理规章制度及岗位责任制度,相关的卫生管理条款应在用餐场所公示,接受用餐者的监督。

食堂应建立严格的安全保卫措施,严禁非食堂工作人员随意进入学校食堂的食品加工操作间及食品原料存放间,防止投毒事件的发生,确保学生用餐的卫生与安全。

第二十七条学校应当对学生加强饮食卫生教育,进行科学引导,劝阻学生不买街头无照(证)商贩出售的盒饭及食品,不食用来历不明的可疑食物。

第二十八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食品卫生法》和本规定的要求,加强所辖学校的食品卫生工作的行政管理,并将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作为对学校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在考核学校工作时,应将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

第二十九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食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培训计划,并在卫生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定期组织对所属学校食堂的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卫生知识、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的培训。

第三十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所属的卫生保健机构具有对学校食堂及学生集体用餐的业务指导和检查督促的职责,应定期深入学校食堂进行业务指导和检查督促。

第三十一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加强对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的卫生监督,对食堂采购、贮存、加工、销售中容易造成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的重要环节应重点进行监督指导。

加大卫生许可工作的管理和督查力度,严格执行卫生许可证的发放标准,对卫生质量不稳定和不具备卫生条件的学校食堂一律不予发证。对获得卫生许可证的学校食堂要加大监督的力度与频度。

第三十二条学校应当建立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发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后,应采取下列措施:

(一)立即停止生产经营活动,并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二)协助卫生机构救治病人;

(三)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

(四)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按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五)落实卫生行政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把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

第三十三条学校必须建立健全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的报告制度,发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应及时报告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

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应逐级报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

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于6小时内上报卫生部,并同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第三十四条要建立学校食品卫生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本规定,、疏于管理,造成学生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的学校和责任人,以及造成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后,隐瞒实情不上报的学校和责任人,由教育行政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给予通报批评或行政处分。

对不符合卫生许可证发放条件而发放卫生许可证造成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的责任人,由卫生行政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给予通报批评或行政处分。

对违反本规定,造成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情节特别严重的,要依法追究相应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五条本规定下列用语含义是:

学生集体用餐:以供学生用餐为目的而配置的膳食和食品,包括学生普通餐、学生营养餐、学生课间餐(牛奶、豆奶、饮料、面点等)、学校举办各类活动时为学生提供的集体饮食等。

食堂:学校自办食堂、承包食堂和高校后勤社会化后专门为学生提供就餐服务的实体。

食堂从业人员:食堂采购员、食堂炊事员、食堂分餐员、仓库保管员等。

第三十六条以简单加工学生自带粮食、蔬菜或以为学生热饭为主的规模小的农村学校,其食堂建筑、设备等暂不作为实行本规定的单位对待。但是,其他方面应当符合本规定要求。

第三十七条学生集体用餐生产经营者的监督管理,按《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办法》执行。

学生卫生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高校寝室卫生管理 重要性 构成 存在问题 改善对策

寝室卫生管理是高校各项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各高校都制定了寝室卫生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以规范学生在寝室的一些基本行为,并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可从工作实践和其他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寝室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希望通过对提高大学生寝室卫生途径等问题的探讨,以引起各位管理者的重视,从而有助于高校寝室卫生状况的改善。

1.寝室卫生的重要性

1.1寝室卫生状况影响学生学习。

寝室是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寝室卫生状况势必影响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单巨川等在《大学生宿舍卫生为什么要常抓不懈》一文中指出,文化成绩与宿舍卫生成绩成正相关。这说明良好的寝室卫生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情,有助于成绩的提高。

1.2寝室卫生影响人际关系。

同住一个屋檐下,寝室卫生人人有责,每个人都认同,但在实际执行中,总有学生不屑一顾,偶尔的不履行职责,室友尚可原谅,长久不履行、不遵守寝室卫生制度的学生肯定会受到遵守卫生制度同学的冷漠对待,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寝室内部关系紧张,引发同学矛盾。

1.3寝室成员的精神面貌的反映。

寝室卫生状况基本能够反映寝室成员的精神风貌,寝室卫生状况较好,寝室成员生活态度比较积极、阳光,愿意通过自身努力提高寝室卫生整洁度,营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卫生较差的寝室,部分成员生活习惯相对比较差,口头上什么都不在意,已习惯了脏乱的环境,对此环境似乎已没什么感觉,也没有打扫寝室卫生的概念,寝室整体面貌较差。

2.寝室卫生的构成

寝室卫生从理论上讲,应该包括能够影响到学生正常生活、学习的室内及周围环境的卫生,而很多高校寝室卫生管理中仅仅把寝室卫生缩小为寝室内部卫生,不包括寝室周围的环境卫生,这样做不利于培养学生维护周围整洁环境的责任感,整洁卫生环境的维护关键在于保持,而不是不停地打扫。因此,我认为寝室卫生的构成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个人卫生:床铺、个人物品的摆放;(2)环境卫生:地面、寝室是否有异味等;(3)寝室周围卫生:走廊、楼道清洁度等。

3.寝室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寝室卫生不受重视。

寝室卫生作为学校管理的一种亚文化,很少有高校高度重视寝室卫生的管理,所以总是处于被冷落的管理边缘。当宿舍发生火灾等重大事故时,学校领导才会高度重视,进行整风式的检查,突击寝室安全、卫生问题。在无重大问题发生时,规定检查日,大多数寝室卫生基本合格,但对于没有检查日的卫生,尤其是男生宿舍,成了辅导员、班主任最头疼的问题之一。

3.2寝室卫生管理条例制度不健全。

各高校的《学生手册》中都有寝室管理的相关规定,但针对寝室卫生管理的相关制度往往是轻描淡写,没有具体可操作的寝室卫生标准。多数寝室卫生标准往往由检查部门自行制订,让学生感觉寝室卫生检查有太多的主观性、不透明性。如果将寝室卫生管理制度写入《学生手册》,作为学生必须遵守的制度之一,如寝室卫生一学期几次不合格,评优一票否决写入《学生手册》,将会引起学生高度重视,执行过程将不会产生异议,对学生卫生习惯、公共卫生责任意识的养成也将产生重要影响。

3.3现有寝室卫生管理制度难以落实。

寝室作为公共生活空间,对于寝室卫生的保持、寝室卫生管理制度对成员的职责作了明确的规定,可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往往大打折扣,很难落实。因每位成员对寝室卫生认识、态度不一,生活中总有一些学生不遵守寝室卫生管理制度,从而使不落实学生的态度慢慢弱化了认真落实学生的态度,或者积极落实者的习惯、动机,部分同学产生心理不平衡,对打扫卫生则出现逃避行为。刚开始比较积极的干部、党员还有奉献精神,愿意承担起寝室卫生的艰巨任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动机一直得不到强化,学生干部、党员也不愿意继续坚持,寝室卫生状况开始出现危机。

3.4寝室卫生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寝室整洁卫生环境的营造,需要每个学生的自觉来维护。针对违反寝室卫生管理的不卫生、不文明行为,需要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制度来监督,以实现寝室卫生的良性运作。

4.改善寝室卫生的对策

4.1完善寝室卫生管理条例。

从学校层面对寝室卫生管理条例细化,让学生认识到寝室卫生与个人自身发展密切相关,如《学生寝室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寝室卫生评价标准》等,条例可明确规定,寝室卫生状况不合格评优一票否决制等,对学生的个人卫生情况进行考核,个人卫生占60%,环境、周围各占20%。同为一个寝室,环境、周围卫生评分一致,每周检查情况进行登记,将学生一学年的考核进行汇总,这样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寝室卫生意识,改善学生参与寝室卫生整洁、美化的积极性。同时组织学生学习相关寝室卫生管理规定,从而达到寝室卫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目的。

4.2成立寝室卫生自治委员会,建立卫生督察机制。

寝室卫生管理以楼、层为单位,招募自愿者对寝室走廊、楼梯等进行打扫、管理,让他们从自身需要出发,对寝室卫生的改善作出有利的决策。此外,在寝室卫生状况定期检查的基础上,还应成立以学院为单位,由老师、学生骨干组成的文明督察组,监督学生寝室中存在的不卫生、不文明行为,通过学院网站通告批评,并计入学年考核,促使其卫生、文明行为的形成。

4.3样板对照评分。

重视寝室卫生,关键是让学生建立、养成一个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一个整洁的学习环境,评价标准不一定整齐划一,但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个思想统一的标准。因每幢公寓建造时间、结构、装修程度、住宿人数不一致,每幢楼整体卫生、外观存在一定的差异,评价者根据主观感觉评分自然也会存在差异。为了缩小这种差异,在每幢公寓中可先评出几个样板寝室作为参照,让所有人都看得到,什么情况的属于优秀、良好、合格。

4.4设置寝室储藏室,美化生活空间。

每一楼层设置几个房间,作为学生用品储藏室,将平时很少用到的东西集中储存,相应地收取部分管理租金,从而扩大学生的生活空间,使宿舍生活起来更舒适,减少些空间拥挤的压抑感。

4.5学生负责清理公共卫生区。

目前,很多高校寝室公共卫生一般都有学校清洁工打扫,学生只负责将生活垃圾扔出寝室门口即可,而就这一最基本的要求,很多学生都难以做到。如果要求学生垃圾堆放在规定地点,寝室门口的卫生也许将会有较大的改善。天天生活的寝室卫生让他们自己负责清理,尤其是宿舍的卫生间、走廊、楼梯等公共卫生空间,因为无论男生、女生步入社会都要面临这些生活琐事,让他们从现在开始,从自我做起,养成保持公共空间卫生的习惯,增强维护公共空间卫生的责任意识。

4.6营造寝室卫生文化氛围。

利用校园网络、手机、寝室走廊、校园活动等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寝室卫生美化活动。比如在寝室周围、寝室走廊设置一些具有文化气息的标语,时刻提醒学生注意自身形象和修养,注意维护寝室卫生。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认识到寝室整洁的重要性,养成维护寝室卫生的习惯。

5.结语

寝室的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维护寝室的卫生整洁。寝室卫生的长期保持,从制度上做严格要求,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也不是解决寝室卫生的有效策略。但就目前情况而言,可以作为有效解决寝室卫生的有效途径,如果将来有一天,寝室卫生问题不再受关注,那么此时就是大学生寝室卫生意识深入之时。

参考文献:

[1]王梅.浅谈大学生寝室卫生管理[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

[2]张慧娜.刍议大学生寝室管理存在问题的研究与分析[J].管理与观察,2008,(9).

[3]潘云,李建兵.高校学生宿舍内务管理探索[J].湖南农机,2007,(7).

[4]任锋,张昆,段丽莉,金耀武.国内高校学生宿舍管理现状及改革方向[J].科技资讯,2010,(16).

学生卫生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 ;学生宿舍;卫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1-05

一、独立学院学生特点

独立学院因其定位的特殊性,学费比较昂贵,70%的学生家庭条件都相对优越;再加上“90后”这一代人的特点,导致独立学院的学生普遍具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生活自主能力较差。这些孩子刚从父母以及爷爷奶奶的保护中走出来,对集体生活还没有概念,大多还是比较自私的,以自我为中心,并没有把宿舍环境当成自己的家,不去管理,不去维护,只懂得收拾自己,而不懂得收拾屋子;更有甚者,怎样叠被子都不知道。这就导致了独立学院的学生公寓整体环境较差,脏、乱、差的现象屡禁不止。

二、独立学院学生宿舍常见问题

大学生宿舍问题常常围绕三个议题:卫生、安全和宿舍关系。卫生和安全可以放到一起来谈,作为一种外在表象,其表现是显而易见且便于控制的;而宿舍关系作为一种内在情绪,并不容易被人发现,所以对宿舍关系的关注相对于卫生安全来说要复杂得多。但是卫生安全作为一种外在环境,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着宿舍成员的心情和态度:干净舒适、明亮整洁的环境,往往使人精神愉快;而愉快的心情能明显减少冲突的发生。因此,我们在这里主要讨论的是独立学院学生宿舍的卫生问题。

前面我们提到了独立学院学生有一个特点就是家庭条件较好,生活自主能力较差,因此他们对集体生活是没有概念的,对于如何打扫卫生、整理内务更不擅长。检查宿舍的时候,我们可以发现,无论男生还是女生,宿舍卫生基本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不叠被子,二是不收拾垃圾。这两种现象是导致宿舍脏、乱、差的根本。而造成这种现象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不会,二是不愿意。因此在整改宿舍卫生的时候,我们不只要考虑怎样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要为宿舍树立榜样。

三、独立学院学生公寓卫生管理方法

我们希望设计一套宿舍评比体系,来督促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

1.宿舍评比系统前提条件

第一,宿舍评比系统的前提是以宿舍为单位而不是以划分的行政班为单位,因为有的宿舍可能是两个班或者几个班的混合宿舍。第二,成立一个以辅导员为主的宿舍卫生检查小组,其成员可以是每个班的生活委员,也可以是从较差宿舍里选出的代表。有研究表明,当一个人被委以责任的时候,更能够激发他的主动性。因此,选择最差宿舍的代表作为宿舍评比人员能从某种程度上激励他们自觉整理好自己的内务。第三,每周至少一次,不定期抽查,抽查前要确保宿舍卫生检查小组成员不会提前向本班学生透漏消息,以保证检查质量。

2.宿舍评比准则

宿舍卫生评分系统不是采取传统意义上的打分制度,而是采取的基础分制度:每个宿舍设定基础分为10分,根据宿舍卫生标准,在10分的基础上给予加分奖励或者减分处罚。具体项目如下表所示。评比原则:一周一检查,一学期一汇总。每学期期末召开表彰大会,根据总分排名,表扬前三名优秀宿舍,并提供相应的奖励;分值最低的后三名宿舍,给予相应的处罚。卫生检查小组每周检查一次宿舍,时间不固定。每一次检查宿舍卫生都根据表中的具体项目填写加分项和减分项,第二周检查的时候在第一周的积分基础上再继续积分。积分没有上下限。期末负分的宿舍要加重处罚。

参考文献:

[1]胡 争,欧阳玉玲.独立学院学生公寓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才智,2010,(29).

学生卫生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 宿舍 卫生 管理 措施及效果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标识码:A

现代高校宿舍是学生生活、学习、休息、娱乐、社交的重要场所,处理人际关系的平台,是大学生道德品行形成的重要载体,也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更是高校德育实践的重要阵地。高校学生宿舍卫生状况的好与坏不仅影响学生健康,影响学习,影响心情,影响同学关系,还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形象,反馈出学校的校风、学风和舍风。因此,为营造一个整洁、肃静、舒适、卫生的休息、学习环境,对宿舍卫生进行有效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在高校宿舍卫生管理中,为了达到学生宿舍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高校思政工作者为此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但宿舍卫生状况总是达不到理想的要求。高校宿舍卫生状况不佳,一直都是高校宿舍管理中存在的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重难点问题。现就以江西中医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为例具体分析研究高校宿舍卫生的管理。

一、高校宿舍的现实状况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教育的重视, 全国高等教育迅速地发展、壮大,高校不断地扩招,在校生人数急剧增加,而生源素质却下降,独生子女已成为大学生宿舍的主力军,优越的生活条件导致他们独立生活过程中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就以江西中医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为例,主要表现为:值日生安排流于形式、内务不整,物品摆放无秩序、书本乱丢、不叠被子、衣物乱挂,鞋子乱放,宿舍卫生有时会无人打扫,垃圾堆积没人倒、换洗的衣物、鞋袜不及时清洗,地面污渍多,没有定期清理拖地。从而导致室内冬天臭气熏天,污染空气,夏天滋生蚊虫,春天容易患感冒等疾病。以上种种情况不仅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道德修养,还使学院和学校的颜面扫地,未能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发现问题后通过分析、教育、批评指正后略有改善,但过不了多久整个宿舍卫生又回到了起点。

二、宿舍卫生不良现象的原因

学生宿舍卫生情况差,学院也进行了调查、分析和研究,总结出产生一系列宿舍问题的原因:

(一)学生卫生意识缺乏

独生子女学生平时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导致不知道如何整理、整顿、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不会清洁、清洗个人衣物,甚至乱扔垃圾,影响宿舍卫生环境。

大多数学生认为床和桌子才是属于自己的,其他的东西都是公共的,不属于自己管理、清洁的场所,更不用提卫生了。有这种行为表现的男生居多,男生由于懒于洗衣、清洁,而爱好运动的他们认为有异味也是男生特有的,没必要太在意。而部分女生宿舍根据个人喜好挂床帘布,样式花型不一,导致整个宿舍看起来又挤又乱。如此的想法和做法导致宿舍的整体保洁意识差。

(二)学生吃苦耐劳精神缺乏

如今的大学生都是父母心中的宝,只要努力学习其他的一律父母包办,因而在家里都是小阿哥、小格格,习惯了有家人照顾的生活。当宿舍需要他们来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的时候就不知道怎么办了。甚至花钱雇佣钟点工来打扫,衣服不会洗就攒一块儿购买洗衣卡让洗衣机来帮忙。地脏就当没看到,反正还有别人。这种娇生惯养不能吃苦耐劳、没有集体观念的事实也是宿舍卫生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团结协作精神缺失

团结协作精神与集体荣誉感严重缺失。出现“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状况。

宿舍是大家共同学习、生活的小集体小空间,竟然无轮流值日,这样一来成了“三个和尚”了,无人监督,同学们自制力较差,大家都比较懒散,惰性很强,都等着另一个人来打扫,最后结果就是没人打扫。宿舍长没有起到良好带头作用,没有履行自己的责任,监督好宿舍卫生,没有按时督促他人,宣传工作没有做到位。

(四)学院奖惩力度不够

造成同学们对卫生管理重视度不够,甚至有的人被通报后就不在乎下一次的惩罚了。

三、采取的措施及效果

目前,大学生宿舍卫生状况问题一直都是高校宿舍管理中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点难点。为了找准方法改变当前大学生宿舍的卫生状况,提高大学生独立意识,自理能力,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听取大家的建议总结并实施一系列的整改措施。

(一)加强宣传教育

以“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为理念,从改变人的思想入手,从而改变人的行为。尤其是加强大一新生入学教育,从军训起就培养他们严谨的生活、学习、行为习惯。各班班委积极领导班级成员学习一些卫生安全知识,通过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等各种形式普及卫生安全知识。以此来引起学生对卫生安全的重视。这样做使得学生从认真学习安全知识中了解了宿舍的卫生对自己身心健康有很大的益处,便会自觉地注意自身及宿舍的卫生。

(二)落实卫生责任制

实行寝室长、班委负责制、辅导员督查制的三级网络负责制,由寝室长负责本宿舍的日常卫生管理工作。对于寝室公共卫生,由寝室长带领、寝室成员共同参与制定本寝室轮流值日制度,建立轮流值日表。由班委进行分工督促检查各个寝室的卫生情况汇总存档、辅导员每周通过晚点名班会上公布并把其作为班级德育成绩的一项重要指标。班委带头,大家共同参与,营造良好的氛围。

(三)发挥模范作用

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以点带面,达到“净化一个宿舍,带动一个班级,影响一个楼层”的效果。

(四)强化监督检查

在完善卫生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以学生管理部门不定期检查、宿舍管理人员例行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学生会定期周五下午检查、辅导员不定期视察的监督检查制度,对宿舍卫生实施多渠道、多层次的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监督检查体系。对于卫生状况较差的宿舍,可建立月上报制度,由宿舍长将宿舍卫生状况与各成员负责情况做好记录,每月上报给辅导员,加强对其监督管理。

(五)实施奖惩制度

在加强监督检查的基础上,对一定时期的检查结果进行统计、评比,实施星级宿舍、文明宿舍评比制度,对于宿舍卫生良好的给予一定精神和物质奖励,对于较差的给予通报批评,建立校级、院级和班级奖惩制度,形成一种竞争氛围。将宿舍卫生与各种评优评先有机结合起来;将学生在宿舍内的表现与综合素质测评、评选优秀、入党、评选文明学生、文明班级等评优挂钩。

(六)纳入第二课堂学分

学院每周对学生宿舍进行评比,并对好的宿舍给予奖励,奖励的方式可以加相应的第二课堂学分。对脏乱差的宿舍进行拍照公示,让他们产生愧疚心。如果接受惩罚后还不能进行相应的改正,班级的辅导员应当找其谈话,如果依旧是不改的话,则将这种行为如实记录其档案中,让同学们认识到自己屡教不改的严重性。建立这样的奖惩制度,好的学生会积极地将宿舍卫生做得更好,差的学生也就会自觉地打扫宿舍的卫生。

(七)旧物回收

每半个月各班班委定期下宿舍收集同学们不需要的东西,捐赠给校青协或偏远山区的孩子,这样既可以为同学们清理垃圾,整理宿舍内务,又可献爱心,体现自身的价值。

自从采取了措施后,学院的宿舍卫生状况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宿舍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观,宿舍物品基本上达到井然有序空气清新,同学们以优美的宿舍环境为荣,以脏、乱、差为耻,尤其是毕业生在离校时都会把宿舍打扫得干干净净,公共财物保持原始状态给在校生留下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以崭新的姿态走向工作岗位这是多么难能可贵。

学生卫生管理范文第5篇

第一条为防止学校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事故的发生,保障师生员工身体健康,根据《食品卫生法》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各级各类全日制学校以及幼儿园。

第三条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的卫生管理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实行卫生行政部门监督指导、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督查、学校具体实施的工作原则。

第二章食堂建筑、设备与环境卫生要求

第四条食堂应当保持内外环境整洁,采取有效措施。消除老鼠、蟑螂、苍蝇和其他有害昆虫及其孳生条件。

第五条食堂的设施设备布局应当合理,应有相对独立的食品原料存放间、食品加工操作间、食品出售场所及用餐场所。

第六条食堂加工操作间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最小使用面积不得小于8平方米;

(二)墙壁应有1.5米以上的瓷砖或其他防水、防潮、可清洗的材料制成的墙裙;

(三)地面应由防水、防滑、无毒、易清洗的材料建造,具有一定坡度,易于清洗与排水;

(四)配备有足够的照明、通风、排烟装置和有效的防蝇、防尘、防鼠、污水排放和符合卫生要求的存放废弃物的设施和设备;

(五)制售冷荤凉菜的普通高等学校食堂必须有凉菜间,并配有专用冷藏、洗涤消毒的设施设备。

第七条食堂应当有用耐磨损、易清洗的无毒材料制造或建成的餐饮具专用洗刷、消毒池等清洗设施设备。采用化学消毒的,必须具备2个以上的水池,并不得与清洗蔬菜、肉类等的设施设备混用。

第八条餐饮具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未经消毒的餐饮具不得使用。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使用的餐饮具。

消毒后的餐饮具必须贮存在餐饮具专用保洁柜内备用。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饮具应分开存放,并在餐饮具贮存柜上有明显标记。餐饮具保洁柜应当定期清洗、保持洁净。

第九条餐饮具所使用的洗涤、消毒剂必须符合卫生标准或要求。

洗涤、消毒剂必须有固定的存放场所(橱柜),并有明显的标记。

第十条食堂用餐场所应设置供用餐者洗手、洗餐具的自来水装置。

第三章食品采购、贮存及加工的卫生要求

第十一条严格把好食品的采购关。食堂采购员必须到持有卫生许可证的经营单位采购食品,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索证;应相对固定食品采购的场所,以保证其质量。

禁止采购以下食品:

(一)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食品;

(二)未经兽医卫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

(三)超过保质期限或不符合食品标签规定的定型包装食品;

(四)其他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要求的食品。

第十二条学校分管学生集体用餐的订购人员在订餐时,应确认生产经营者的卫生许可证上注有“送餐”或“学生营养餐”的许可项目,不得向未经许可的生产经营者订餐。

学生集体用餐必须当餐加工,不得订购隔餐的剩余食品,不得订购冷荤凉菜食品。

学生卫生管理范文第6篇

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宿舍卫生现状,引入企业生产中现场管理的管理模式,即运用三种手段:规范化管理、视觉管理、看板管理,尝试建立一种新的学生宿舍卫生管理方法,同时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在解决“宿舍危机”问题的同时,将企业文化及现场管理理念融入到学生日常生活中去,提高学生职场适应能力。

关键词:

现场管理;宿舍卫生;应用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1014402

学生宿舍是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之一,宿舍环境状况的好坏,不仅和学生的切身利益直接相关,同时也反映一个学校学生的精神面貌和文明程度。大学生宿舍卫生管理是大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学生中独生子女比例日益提高,受成长环境影响,大多学生习惯以个人为中心,相对比较自我,同时由于家庭原因,娇生惯养,对社会认识不足,思想不成熟,因此,很多时候不论男女宿舍的环境普遍都不理想,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称之为“宿舍危机”。“宿舍危机”这种现象的发生表面看来只是个人习惯的问题,但是,俗语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高职院校的目的是培养适应企业第一线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专业技术人才,而“宿舍危机”是与该目标背离的一种现象。

1什么是企业生产现场管理

企业生产现场管理是5S管理的一种表现形式,这种管理制度是运用科学的、标准的方法对企业生产现场的各生产要素,包括职工、生产设备、生产工具、生产材料、加工方法、环境卫生、信息等进行合理的、有效的规划和协调,使其处于效率高、能耗低、平衡、安全、文明的生产目的。企业生产现场管理是企业对生产第一线的综合管理,企业生产现场管理的实施,很大程度上体现着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它也是企业对生产第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非常有效且直观的手段,它是以通过各种形式如标语、看板、图表、电子屏等把文件上的管理制度直观的表示出来,以便任何人都可以及时掌握生产管理现状和必要的信息,从而能够快速的对生产方法,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措施。即使部门之间、员工之间相互不了解,但经过眼睛的观察就可以准确地掌握企业现场运作的情况,判断工作中的异常情况,这就可以实现自主的管理目的,使企业管理系统运行效率更高,节省了大量不必要的指示、命令、查询等,为企业创造更高的效益。

2高职大学生学生宿舍卫生管理现状

2.1生活物品随意摆放

学生宿舍的物品杂乱无章,随手放置不整齐,椅子任意摆放。衣服随意搭在桌椅上,写字台上电脑、零食、书籍随意乱放,个人物品柜内衣物堆积在一起,长期不整理。杂物堆积宿舍一角,卫生间的洗漱用品乱扔,毛巾横七竖八。床底、阳台上鞋袜到处都是,鞋架脏乱,满是灰尘等等情况。

2.2生活垃圾随意乱扔

学生宿舍里垃圾袋经常堆积成灾,宿舍里打包的餐盒太多,导致垃圾桶里装不下散落在地上,地上饮料瓶、零食袋,烟头等应有尽有。为图省事,把垃圾桶放在身边堆满垃圾,吃过的零食袋扔在桌面上,把垃圾袋、餐盒随手往阳台外扔,严重的影响到其他人或公共卫生。

2.3不重视个人卫生习惯

很多学生没有养成对个人卫生及时清洁的习惯,部分男生换下的衣服不及时清洗,桌椅上、床上床下、卫生间里到处都是脏衣服,甚至有的学生好多天不洗澡。刷牙,洗脸随意敷衍,起床后被子不叠,或者干脆卷成一团,从不拿到阳台上晒一晒,穿过的鞋子、袜子到处都是,加上吃过的饭盒,方便面盒子散发的味道,导致房间里充斥着异味空气浑浊不堪。

2.4不重视宿舍卫生细节

很多宿舍各种死角的灰尘和污垢从不清理,墙面上各种印记、贴画,阳台玻璃上乱涂乱画。卫生间地面水渍、污渍明显,有时上完厕所不及时冲洗,导致卫生间异味较大,宿舍蚊帐颜色,悬挂位置不统一。违反宿舍安全规定使用大功率电器,使电路老化,容易产生安全隐患,整个房间显得脏乱差。

3如何将企业生产现场管理应用在学生宿舍卫生管理中

3.1建立团队,确定机制

在学生宿舍卫生管理中推行现场管理,与企业中推行现场管理是有所不同的,不适宜完全照搬,但两者共通之处在于都需要专门的团队以详尽的计划持续不断的推进。因此在高校中,建立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由教师指导为辅的工作团队,持续在宿舍管理中推进现场管理。

3.2制定计划,完善资料

制定实施企业生产现场管理应用在学生宿舍卫生管理中的工作计划,主要是对项目成员每个月的工作计划进行的详细分工,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责任到个人,为了完善各项资料,不仅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还必须到企业现场进行参观学习。设计调查问卷,询问学生对宿舍管理意见,制订适合本院校的指导性文件。

3.3持续推进,加强宣传

从入学教育的第一课起,不断宣传,让学生无时无刻不沉浸在现场管理的浓厚氛围之中。日常的值日表、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时刻都在提醒着学生每天都不能遗忘宿舍相关工作。每检查必评比制度的贯彻,让学生形成自觉行动和习惯的同时,随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3.4方法合理,不断完善

首先,可以采用运用现场管理有效手段――定点摄影的方法。通过拍摄宿舍现场的照片来直观对比优化改进前后的状况,照片能够很直观地再现当时的状态,简单明了、对比度强、改善效果明显。在宿舍现场管理推行的每个阶持续运用这种定点摄影的方法,立体的将现场情况以照片形式备案比较,发现问题后,及时进行改进。在改进的前和改进后,以相同的角度、地点和位置进行定点摄影。这样做第一能够有利于对宿舍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跟进,将产生的问题在第一时间及时解决,第二能充分展示实行现场管理后宿舍环境的改善情况。其次,大量制作出展示看板,图表,可以让学生看到现场管理推行的成果及实行前后的差距。最后,组织相关知识竞赛、现场管理演讲比赛等各种活动也可以提高学生对现场管理的关注度。

3.5建立试点,全面推行

选取一批的宿舍为试点,按照企业现场管理办法进行整改,使学生宿舍标准化,规范化,对学习和生活用品归类放置,整理物品摆放整齐。进行大清扫活动,针对宿舍卫生,责任区进行全面清扫,保证宿舍干净,整齐。加强对个人卫生检查力度和对宿舍安全教育的宣传。通过定点摄像等方式对开展活动前后进行对比,宣传试点宿舍进行情况,作与未试点宿舍对比,不断改进,全面推行,让学生接受并实行新的宿舍制度,进而全面开展大清扫,覆盖所有宿舍,教室,实训室,责任区等,联合学院正式出台相关措施,建立更完善的监督制度,不定期的进行宿舍卫生检查,发现并解决在新政策推行后的各种问题。

4避免活动推进走入误区几个关键点

在宿舍推行现场管理活动的过程中,不少老师和学生往往会认为,这就是开展大扫除。这是一个极其错误的观点,活动的目的最终是提高个人的素质、素养。在推行过程中切忌方法过于简单化。在管理方案形成后,一般是以发文通告的形式在全校公布并全面推行,许多教师和学生都没有思想准备,只能被动接受,产生抵触情绪,形成阻力。所以,这就需要活动的领导者认真分解步骤,不断创新。推行现场管理,避免流于表面和形式。高职院校在开展本活动过程中应着眼于提高学生职业态度和职业能力,有利于教师的教科研工作的开展,要以实用为主,以方便工作和学习为主,不能只营造热烈气氛、做足表面文章。

参考文献

[1]王海明,凌亚娣.高校5s现场管理实例介绍―以浙江工业大学为例[J].现代物业・现代经济,2012,11(6).

[2]陈金昌.将5S引入高职院校宿舍管理的探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7).

学生卫生管理范文第7篇

[关键词]素质拓展;核心原则;内容规划;活动规划;实现形式

[作者简介]赵云,右江民族医学院管理系公共事业管理教研室主任,讲师,硕士,广西百色533000

[中图分类号]G4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6-0186-03

卫生管理专业是右江民族医学院六大本科专业中唯一的非医学类管理专业。自2003年专业创办以来,本专业围绕三类知识、四种素质、五项技术、六本证书进行综合素质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改革。经过素质拓展能力培训的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现将经验形成论文,供兄弟院校卫生管理专业大学生素质拓展参考借鉴。

一、大学生素质拓展内涵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由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为深入推进高校素质教育联合实施的一项系统教育工程。大学生素质拓展是以开发大学生人力资源为着力点,进一步整合并深化教学主渠道外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在“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学技术与创新创业”、“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等六个方面引导广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帮助同学们全面成长成才的素质教育工程。在这个定义中,课外活动是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的主要途径;德、才、能、技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内容;扩大人力资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学生素质拓展的主要目标。近年来,医科类院校为了加快实现综合性大学战略,纷纷兴办了非医学类小型涉医专业。经过充分的调查发现,非医学类专业往往是在缺乏对社会需求的细化调查研究的情况下匆忙上马的,在建设时期缺乏相应的体制设计与机构建设,在发展时期缺乏相应的教学基础设施配备,结果大都出现了人才培养的瓶颈性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右江民族医学院自2003年卫生管理专业创办以来,大力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通过各种形式千方百计提高卫生管理专业大学生专业素质。经过8年的努力,卫生管理专业已经从弱势小型专业发展成为右江民族医学院的特色优势专业,其毕业生遍及全国各地,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

二、卫生管理专业大学生素质拓展核心目标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个性与共性的共同体,不同的专业应该具有不同的素质要求。经过研究,我们认为卫生管理专业人才能力素质培养核心原则体现在“诚于为人、能于治事、精于管理、善于研学”四个方面。

1 培养学生的为人之道(诚于为人)。为人是治事、为官、治学之先。为人之道在本质上是内在高尚品格的外在行为表现。要深刻领会与践行为人之道,培养高尚的人格与修为是内核,而掌握合理有效的人际技巧与塑造符合礼仪的伦理规范行为是外核。所以,我们培养学生为人之道的关键是内养善心、外塑德行。为人之道是卫生管理人才的首要素质,因为其关系到领导的权威性影响力与管理中组织协调的有效完成。

2 培养学生的治事之能(能于治事)。事者,问题也。管理的内涵是管人理事,管理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深刻地思考问题并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培养具有治事之能的人才是管理学专业的核心目标。卫生管理专业培养的就是能分析和解决公共卫生问题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了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治事之能,我们根据卫生管理职业的特点将治事之能力概括为“五子”:一是“活脑子”,也就是快速把握问题的本质,并迅速提出解决对策的思维能力;二是“嘴巴子”,就是厚积薄发的理论水平、淡定自如的心理素质和能说会道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心、口、脑三位一体的互动能力;三是“笔杆子”,妙笔生花的书面表达能力与应用文写作能力;四是“泥腿子”,上传下达的活动能力、脚踏实地的办事作风与敢于办难事、乐于办杂事、勤于办小事的被管理者素质;五是“人样子”,符合社交礼仪与卫生管理职业的言谈、举止、着装、打扮。总之,内在的善思、能说、会写、勤劳与外在的礼仪是卫生管理素质的五大支柱,卫生管理专业就是要培养具备这五种治事之能的高级专业人才。

3 培养学生的管理之技(精于管理)。管理能力是卫生管理专业的根本能力,也是卫生管理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管理学角度看,管理的本质是管人理事,其中“理事”是目标,“管人”是实现目标的手段。要提高管理之技,必须具备四项能力,一是理事的能力,理事的能力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对症下药的能力,即组织问题根源、对策的思考能力与任务性质、类型的识别能力;第二层次是战略构建的能力,即通过外在形势和内在条件的分析确定组织发展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路径、方法、步骤。二是识人的能力,即人才素质类型、层次的准确定位能力。三是善任能力,主要是在人、事进行类型、层次的合理匹配之后将人任命到其能干、愿干的岗位。四是管人能力,主要是通过软性、硬性的激励机制、规章制度促进人在治事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当前我国卫生管理专业往往存在以培养业务人才的模式培养管理人才的倾向,尽管满足了管理人才在事业发展初期需要从事具体业务的需要,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培养模式存在巨大的弊病,因为对于管理人才来说将来是要以从事管理为最终目标的,从事业务只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手段和路径。以业务人才的培养模式来培养管理人才,本质上是将手段技能目标化,其结果形同于为卫生管理人才的职业发展设置封顶线,必然影响卫生管理人才的事业发展。

4 培养学生的研学之术。学者,道之领悟与继承也;研者,道之反思与创新也,学与研如禽之两翼,缺一不可。大众化教育之后,人才培养中一直重学轻研,结果培养的人才缺失学术科研能力与管理创新能力,从而影响到卫生管理人才职业发展过程中职称的评定与岗位职能的履行。卫生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上倡导研学之道的初衷就是以研导学,以学促研,通过学、研的良性互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学习能力。当然,从实用主义的角度看,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不仅是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创新能力,科研能力的重要性是由卫生管理职业环境和发展路径决定的。我们培养的卫生管理人才将来主要在人民医院、妇幼保健、疾病控制等卫生事业单位工作,卫生事业单位本质上是卫生技术人才聚集的技术型单位,卫生管理人才要想在卫生技术型单位从事管理工作并取得事业发展,光具备管理能力是不够的,必须在学术上有所造诣才能产生服众效应。事实证明,当前我国培养的卫生管理人才在卫生事业单位从业的过程中常常面临发展受限的危机,其中根源之一就是我们培养的卫生管理人才科研能力不足,进入工作岗位以后不会写学术论文、不会报科研课题,结果是职称上不去,也意味着级别也上不去。

三、卫生管理专业大学生素质拓展的主

要内容

1 目标导向。卫生管理人才的基本素质我们用三类知识、四大能力、五项技术、六本证书来概括。“三类知识”就是卫生管理专业知识结构以医学、管理学、计算机技术为三大支柱,其中医学是基础,管理是核心,计算机技术是补充。完善知识结构的目标是培养懂医学、能管理、会计算机技术的卫生管理人才。“四项能力”就是卫生管理人才能力素质培养上以“诚于为人、能于治事、精于管理、善于研学”为目标导向,目标是培养会为人、能干事、精管理、懂科研的卫生管理人才。“五项技术”就是要求卫生管理专业的大学生须掌握如前所述的五个基本技能。“六大证书”可以概括为“3+2+1”模式,“3”是秘书证、人力资源管理师证、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证书,“2”是英语四级证书、计算机二级证书,“1”是公关资格证书。

2 活动规划。依照“诚于为人、能于治事、精于管理、善于研学”的素质拓展核心原则,以及三类知识、四大能力、五项技术、六本证书的获得,我们规划培养路径、提供培养平台,而且提供专项经费,实行专人负责。主要规划是:对于三类知识,我们主要是通过理论教学培养;对于四大能力,我们主要是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对于五个基本技能,我们将通过课堂授课、实际演示、亲自操作的流程进行培训;对于六本证书,我们主要从鼓励参加、考试辅导两个方面提高证书的参考率与通过率。在此基础上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拓展管理素质的活动,培养卫生管理基本素质(表1)。

(三)实现形式

1 四个环节。三类知识、四大能力、五项技术、六本证书可以概括为,卫生管理专业大学生素质拓展的本质就是要在知识教育基础上培养大学生的德、才、能、技四个方面的综合素质,实现耳听、眼见、手动、脑思四个环节。“耳听”就是理论教学,“眼见”就是课后见习,“手动”就是毕业实习,“脑思”就是毕业论文。四个环节中耳听、眼见、手动目标是学以致用,即知识转化为才能,脑思目标是学以致用后的反思与提升,即才能向智慧的转化。

2 三大系统。卫生管理专业大学生素质拓展的有效实施,“要建立健全三大系统:目标系统、措施系统和考核系统,三者构成了素质拓展的总体模式”。其中目标系统是解决培养什么素质的问题;措施系统是解决如何培养这些素质的问题,包括谁来组织、怎么组织、什么时间组织的问题;考核系统是素质拓展效果评价与组织管理考核。三者的关系是立体交叉关系互相坚持,互相配合,以保证学生德、才、能、技综合素质的提升。

学生卫生管理范文第8篇

第一条为防止学校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事故的发生,保障师生员工身体健康,根据《食品卫生法》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各级各类全日制学校以及幼儿园。

第三条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的卫生管理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实行卫生行政部门监督指导、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督查、学校具体实施的工作原则。

第二章食堂建筑、设备与环境卫生要求

第四条食堂应当保持内外环境整洁,采取有效措施,消除老鼠、蟑螂、苍蝇和其他有害昆虫及其孳生条件。

第五条食堂的设施设备布局应当合理,应有相对独立的食品原料存放间、食品加工操作间、食品出售场所及用餐场所。

第六条食堂加工操作间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最小使用面积不得小于8平方米;

(二)墙壁应有1.5米以上的瓷砖或其他防水、防潮、可清洗的材料制成的墙裙;

(三)地面应由防水、防滑、无毒、易清洗的材料建造,具有一定坡度,易于清洗与排水;

(四)配备有足够的照明、通风、排烟装置和有效的防蝇、防尘、防鼠,污水排放和符合卫生要求的存放废弃物的设施和设备;

(五)制售冷荤凉菜的普通高等学校食堂必须有凉菜间,并配有专用冷藏、洗涤消毒的设施设备。

第七条食堂应当有用耐磨损、易清洗的无毒材料制造或建成的餐饮具专用洗刷、消毒池等清洗设施设备。采用化学消毒的,必须具备2个以上的水池,并不得与清洗蔬菜、肉类等的设施设备混用。

第八条餐饮具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未经消毒的餐饮具不得使用。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使用的餐饮具。

消毒后的餐饮具必须贮存在餐饮具专用保洁柜内备用。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饮具应分开存放,并在餐饮具贮存柜上有明显标记。餐饮具保洁柜应当定期清洗、保持洁净。

第九条餐饮具所使用的洗涤、消毒剂必须符合卫生标准或要求。洗涤、消毒剂必须有固定的存放场所(橱柜),并有明显的标记。

第十条食堂用餐场所应设置供用餐者洗手、洗餐具的自来水装置。

第三章食品采购、贮存及加工的卫生要求

第十一条严格把好食品的采购关。食堂采购员必须到持有卫生许可证的经营单位采购食品,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索证;应相对固定食品采购的场所,以保证其质量。

禁止采购以下食品:

(一)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食品;

(二)未经兽医卫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

(三)超过保质期限或不符合食品标签规定的定型包装食品;

(四)其他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要求的食品。

第十二条学校分管学生集体用餐的订购人员在订餐时,应确认生产经营者的卫生许可证上注有“送餐”或“学生营养餐”的许可项目,不得向未经许可的生产经营者订餐。

学生集体用餐必须当餐加工,不得订购隔餐的剩余食品,不得订购冷荤凉菜食品。严把供餐卫生质量关,要按照订餐要求对供餐单位提供的食品进行验收。

第十三条食品贮存应当分类、分架、隔墙、离地存放,定期检查、及时处理变质或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

食品贮存场所禁止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物品。

用于保存食品的冷藏设备,必须贴有标志,生食品、半成品和熟食品应分柜存放。

第十四条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刀、墩、板、桶、盆、筐、抹布以及其他工具、容器必须标志明显,做到分开使用,定位存放,用后洗净,保持清洁。

第十五条食堂炊事员必须采用新鲜洁净的原料制作食品,不得加工或使用腐败变质和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及其原料。

第十六条加工食品必须做到熟透,需要熟制加工的大块食品,其中心温度不低于70℃。

加工后的熟制品应当与食品原料或半成品分开存放,半成品应当与食品原料分开存放,防止交叉污染。食品不得接触有毒物、不洁物。

不得向学生出售腐败变质或者感官性状异常,可能影响学生健康的食物。

第十七条职业学校、普通中等学校、小学、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的食堂不得制售冷荤凉菜。

普通高等学校食堂的凉菜间必须定时进行空气消毒;应有专人加工操作,非凉菜间工作人员不得擅自进入凉菜间;加工凉菜的工用具、容器必须专用,用前必须消毒,用后必须洗净并保持清洁。

每餐的各种凉菜应各取不少于250克的样品留置于冷藏设备中保存24小时以上,以备查验。

第十八条食品在烹饪后至出售前一般不超过2个小时,若超过2个小时存放的,应当在高于60℃或低于10℃的条件下存放。

第十九条食堂剩余食品必须冷藏,冷藏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在确认没有变质的情况下,必须经高温彻底加热后,方可继续出售。

第四章食堂从业人员卫生要求

第二十条食堂从业人员、管理人员必须掌握有关食品卫生的基本要求。

第二十一条食堂从业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都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疾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食堂从业人员及集体餐分餐人员在出现咳嗽、腹泻、发热、呕吐等有碍于食品卫生的病症时,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病因、排除有碍食品卫生的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第二十二条食堂从业人员应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必须做到:

(一)工作前、处理食品原料后、便后用肥皂及流动清水洗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之前应洗手消毒;

(二)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并把头发置于帽内;

(三)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戴戒指加工食品;

(四)不得在食品加工和销售场所内吸烟。

第五章管理与监督

第二十三条学校应建立主管校长负责制,并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食品卫生管理人员。

第二十四条学校应建立健全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食堂实行承包经营时,学校必须把食品卫生安全作为承包合同的重要指标。

第二十五条学校食堂必须取得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证,未取得卫生许可证的学校食堂不得开办;要积极配合、主动接受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卫生监督。

第二十六条学校食堂应当建立卫生管理规章制度及岗位责任制度,相关的卫生管理条款应在用餐场所公示,接受用餐者的监督。

食堂应建立严格的安全保卫措施,严禁非食堂工作人员随意进入学校食堂的食品加工操作间及食品原料存放间,防止投毒事件的发生,确保学生用餐的卫生与安全。

第二十七条学校应当对学生加强饮食卫生教育,进行科学引导,劝阻学生不买街头无照(证)商贩出售的盒饭及食品,不食用来历不明的可疑食物。

第二十八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食品卫生法》和本规定的要求,加强所辖学校的食品卫生工作的行政管理,并将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作为对学校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在考核学校工作时,应将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

第二十九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食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培训计划,并在卫生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定期组织对所属学校食堂的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卫生知识、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的培训。

第三十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所属的卫生保健机构具有对学校食堂及学生集体用餐的业务指导和检查督促的职责,应定期深入学校食堂进行业务指导和检查督促。

第三十一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加强对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的卫生监督,对食堂采购、贮存、加工、销售中容易造成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的重要环节应重点进行监督指导。

加大卫生许可工作的管理和督查力度,严格执行卫生许可证的发放标准,对卫生质量不稳定和不具备卫生条件的学校食堂一律不予发证。对获得卫生许可证的学校食堂要加大监督的力度与频度。

第三十二条学校应当建立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发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后,应采取下列措施:

(一)立即停止生产经营活动,并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二)协助卫生机构救治病人;

(三)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

(四)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按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五)落实卫生行政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把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

第三十三条学校必须建立健全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的报告制度,发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应及时报告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

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应逐级报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

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于6小时内上报卫生部,并同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第三十四条要建立学校食品卫生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本规定,、疏于管理,造成学生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的学校和责任人,以及造成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后,隐瞒实情不上报的学校和责任人,由教育行政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给予通报批评或行政处分。

对不符合卫生许可证发放条件而发放卫生许可证造成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的责任人,由卫生行政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给予通报批评或行政处分。

学生卫生管理范文第9篇

【关键词】卫生管理统计学;教学;现状

【Abstract】Statistics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to health service management. This paper simply expounded the situation of health management statistics educ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and elaborated the existed problems in some medical university and presented corresponding proposals, in the hope of making some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 of health management statistics education.

【Key words】Health management statistics;education;situation

【中图分类号】G633.26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5-0004-02

当前,无论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医疗服务的监管,还是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等卫生管理工作,都需要统计信息的智力支撑。统计学在卫生事业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实践证明,医学统计学已成为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证之一。卫生管理统计为各级卫生机构提供信息价值较高的决策依据,实现管理的精细。高校提高卫生管理统计学的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的卫生管理统计专业人才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简要对比了国内外卫生管理统计学的教学现状,并详细剖析了国内某高校的卫生管理统计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引起各卫生管理相关专业教学与科研人员的重视,为进行卫生管理统计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国内外卫生管理统计学教学现状

英、美等国的医学院校中,卫生管理统计学教学往往融合在医学统计学的教学中开展,结合不同的专业开设相关的必修和选修课程,同时根据培养的目标和层次不同,实施两阶段的教学,如在大学本科基础教育阶段进行基础的医学统计学或卫生统计学基本理论、方法的教学,而在实习阶段和研究生阶段,结合不同专业的需求开设高级统计学方法以及应用型统计学方法的教学,其中在公共卫生预防医学以及卫生管理专业的统计学教学别强化了卫生管理统计学技能与方法的培训。日本的卫生管理统计学教学则更多的集中在大学生的毕业后继续教育过程中,这也和日本的教学管理体制别注重毕业后的职业和继续教育有关。

我国从1948年郭祖超教授编著的《医学与生物统计方法》出版并被当时的教育部定为大学用书算起,在医学院校中开设统计学课程已经有60年的历史。随着学科的发展和医学院校的培养专业层次的不断丰富,医学院校中的统计学教学不断分化为医学统计学、卫生统计学、卫生管理统计学、教育统计学等分支。特别是随着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设立卫生事业管理本科专业后,“卫生管理统计学”的教学就成为了该专业科研能力方法培养的必然需求。但由于专业培养定位、课程分类等问题,国内大多数院校在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统计学方法和能力的培养上,仍然选择进行基础的医学统计学或卫生统计学的教学,没有与其他医学专业形成专业的区别性和针对性。

二、某高校卫生管理统计学教学现状

早在1954年国内某高校便由国内卫生统计和医学统计学的奠基人和创始人之一的薛仲三教授在当时招收的卫勤管理干部学员中开设了“卫生统计学”的课程,主要讲授卫生管理统计的基本流程、卫生统计报表的制作以及基础的卫生统计分析方法等。随着卫生统计学学科的发展,卫生管理干部培训的需求以及公共(卫生)事业管理本科学生的招收和培养,卫生管理统计学逐步发展成为一门较为成熟的学科,主要讲授卫生事业管理和医院管理中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统计报表的设计制作以及卫生工作调查的方法等,用于培训各级卫勤管理干部。目前,该校卫生统计学教研室按照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在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中开设了“卫生管理统计学”的课程。该高校拥有专业的卫生管理统计学教师队伍以及较为完善的教材讲义,卫生管理统计学的教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三、某高校卫生管理统计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医学统计学学科的不断发展,卫生管理统计学在该校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但是在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不强。

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的卫生管理统计学教学的教学内容与其他临床医学、麻醉、护理等专业的教学内容相近,教材仍然使用国家的统编的《医学统计学》教材,没有相关卫生管理统计学专门的教学内容设置和实践环节的训炼,没有达到专业化教学的目的。

2、学生对卫生管理中的统计工作缺乏了解。

卫生管理统计工作是卫生事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日常卫生管理工作的开展、政策的制定及卫生措施的评价提供基础的数据支撑,是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必须了解的重要内容。而目前在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的专业课教学中缺乏该部分内容的介绍,在统计学的基础训练模块中也缺少相应教学内容的安排,使得学生对该部分的知识了解甚少,如对医院常用的统计指标、人群常用的健康指标等缺乏了解,影响其毕业后相关工作以及卫生管理科研的顺利开展。

3、学生的卫生管理科研的基本素养缺乏锻炼。

由于卫生管理科研工作的开展有着区别于医学临床与基础科研的特殊性质,公共(卫生)事业管理本科学生虽然通过医学统计学课程的学习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数据收集及处理方法。但是,由于目前公共(卫生)事业本科学生缺少卫生管理科研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系统训练,导致了其在开展卫生管理科研实践工作中的思路不够清晰,方法选择不够合理。在毕业论文的设计、撰写以及毕业后的管理工作和科研实际中不能正确地选择和应用卫生管理统计的科研方法,影响了论文和科研的质量,同时不利于实际管理工作的开展。

四、卫生管理统计学教学改革建议

为了克服当前公共(卫生)事业管理本科专业卫生管理统计学中存在问题,提高教学和专业培养的质量,十分有必要对当前的卫生管理统计学的教学内容和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改革和调整。

1、建立“双模块”教学模式。

目前,卫生管理统计学教学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卫生管理统计学的教学,完全照搬医学统计学的教学模式,没有形成针对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特点的教学模式。针对此现状,在对公共(卫生)事业管理本科学员进行基础的医学统计学科研方法训练的同时,应增加卫生管理统计学的教学模块,形成“基础医学统计学训练+卫生管理统计学专业训练”的“双模块专业化卫生管理统计学”教学模式。基础的医学统计学教学模式只要培养学生统计思维能力,掌握对医学研究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卫生管理统计学专业训练培养学生解决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2、尝试多元的实践教学形式。

改变传统的教师说教式课程教学方式,教学中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形式,培养学生“主动实践”理念,提高学生卫生管理统计知识的应用能力,并加强学生对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工作的了解。例如,可尝试案例式教学、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方法等。案例式教学形式,可通过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中的实例,介绍卫生管理统计学在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中的作用及应用。PBL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问题为中心,用问题把已有知识和未知知识联系起来,学生在问题讨论、相互激发、协作和互助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教学。

3、增加软件实习教学。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信息数据的处理基本都依赖于计算机软件。统计软件的使用使得卫生管理统计在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中数据的处理变得简单化。卫生事业管理的学生将来开展卫生管理科研实践工作中必然用到统计软件,所以在教学中有必要加强学生统计软件的训练。软件实习的教学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际操作练习,把理论知识与实际数据结合在一起,把一些抽象、难懂的统计理论和方法直观的展示出来,培养学生应用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基本的统计软件方法,不但有利于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也有利于将来管理工作和科研实际中应用卫生管理统计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韩丽萍、殷瑞玉,统计学在医疗卫生事业管理中的应用[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02 13(6): 369

2、陈景武、邢建民、陈建红等,现代医学统计方法在卫生事业管理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管理事业管理 2004 3: 185-186

3、冯忠蕙,从卫生事业管理的实际需要看卫生管理统计的必要性[J]中国卫生统计 1995 12(6): 3

4、吴美京、孙亚林、吴骋等,我国部分医学院校卫生管理统计学教学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 2010 27(5): 554-556

学生卫生管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公共卫生管理专业,课程整合,课程设置

教学课程的设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也直接关系到大学专业人才的质量和能力培养的效果。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各个学科的知识不断的增加,教学内容交叉重复的课程越来越多,在对课程教学之间又缺少相互联系,导致学生的负担十分沉重,因此需要对课程进行教学改革,让课程更加合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对于公共卫生管理专业,要让课程教学体系整体化和科学化,以适应社会对公共卫生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推进公共卫生管理专业专业的顺利发展。

1、公共卫生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公共卫生管理专业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对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等知识进行培训,能在文教、科技、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对于学生主要就是学习现代管理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接受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更好的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和技术方法,能够更好的从事公共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具有规划、协调和决策的能力。对于公共卫生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能力:(1)掌握管理科学、经济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和能力;(2)具有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信息管理系统的必须定量分析技能;(3)还要对质量管理和数据收集处理的基本知识和能力进行掌握;(4)熟悉我国有关的法律规定和制度;(5)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和写作能力。

1.1医学课程设置所占比重过大。公共卫生管理专业在医学院校开办的过程中,为了突出医学的优势,因此在公共卫生管理专业专业课程体系中,认为医学课程设置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突出医学院校公共卫生管理专业专业区别于其他类院校公共卫生管理专业专业的特色,长期形成了“医+管”的课程设置模式,导致医学教育课程多,课时总量大的问题。加之过去公共卫生管理专业专业招收的是文科学生,学生学习医学课程的难度大,学习负担沉重。

1.2专业课程设置不尽合理。由于公共卫生管理专业发展时间较短,很多课程设置上面十分不合理,对于医学院校采用的“医+管”的模式,在专业课程上有很多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忽视各学科的内在联系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教学的知识体系混乱;课程分类不准确,课程教学功能不明朗;对于教学的内容没有及时更新,在对社会上存在的实际问题不能很好的解决。

2、公共卫生管理专业课程设计思路与实践

2.1医学课程的整合

在对公共卫生管理专业课程设计中,要针对学生能力进行设计,很多学生从事卫生管理、卫生监督、预防保健、计划生育、疾病控制等方面的管理工作。要求学生更好的掌握自身学习的专业知识,对于以前学习的十多门课程,内容相对较多,教师在教学中很难把握深度,导致学生学习中不够重视,教学效果较差。为了让学生在不违背医学教育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依据专业培养目标,我们对医学课程进行了整合,采取与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分离,设置独立的适合公共卫生管理专业专业的医学课程,即把医学课程整合为基础医学概论和临床医学概论两门医学课程,学时也做了相应的调整。

2.2管理专业课程的合理调整和整合

作为医学院校公共卫生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主要就应该以学生能力、素质作为卫生管理专业人才的基础,应具备卫生事业管理和研究的初步能力,并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经济分析和预测。因此必须要具有扎实、广泛的人文基础和管理学知识,必须掌握和了解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国内外经济形势。在实际的学习中,需要制定符合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课程体系,还要明确管理的理论知识,要以医学为基础的课程建设思想。对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了适当调整,增加管理专业课程门数及学时数,增设了符合市场需求的相关课程,如卫生政策研究、健康教育学、卫生管理统计等课程。对一些内容陈旧的课程则直接砍掉,如初级卫生保健。这样在总学时相对不变的基础上,精减了近 268 学时的空间来发展管理专业课程及基础课程教育。

3、课程整合的实施保障

在对课程整合中并不是简单的将几门课程柔和起来,这是需要我们对整个课程进行科学调查和分析,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有相应的机构和师资作为教学保障。具体说需要以下保障:

3.1需要有组织保障。学校应设置基础医学概论教研室、临床医学概论教研室等相关机构。

3.2要有专职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师进行统一培训,在教学中有统一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要对教学内容全盘把握,使相关学科的教学恰当的联系和衔接,避免重复、脱节,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3.3在课程整合中,要采取专家、教师、学生意见,及时了解课程整合教学反馈情况,以便及时调整课程内容,使之更好的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

3.4还要对渠道培养高素质的教师团队,例如,教学的经验和外出的进修等。在课程整合中对师资的要求高,这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加对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整合的研究。

3.5优化教材。教学教材是教学的重点,对于学生学习中至关重要,我们应该对教材实践案例进行精心挑选,保证教材的优越性。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要对教材不合理的地方做出调节,对卫生改革的新思路、新理论、新做法,提出现实中出现的新问题和前沿讨论课题,弥补教材滞后的不足。

4、结束语

科学教育改革的新构想,其特征是突出科学、技术,新医改政策下,卫生体制改革的发展要求医学院校公共卫生管理专业建设要紧跟时代步伐,从事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的中医药高等院校肩负着卫生管理队伍建设的任务。

参考文献:

[1]金昌沫.在医学院校非临床专业中实施基础医学课程整合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

[2]景浩.医学院校公共卫生管理专业专业医学课程设置探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1)

上一篇:道路安全管理范文 下一篇:国学礼仪教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