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教案范文

时间:2023-11-17 12:21:43

时间管理教案

时间管理教案篇1

关键词: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网络;必要性;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2014302

财务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主要研究企业的投资管理、筹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和利润分配管理等内容,通过教学,学生应熟练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财务决策、计划、控制和分析能力。案例教学法以其良好的互动性、启发性和实践性的优势很好地满足了财务管理教学需要,能有效改善教学效果。传统的案例教学一般在课堂中进行,主要采用集中讨论的教学形式。随着互联网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为案例教学拓宽了教学空间,基于网络的案例教学形式脱颖而出。本文就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优点、课堂案例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开展网络案例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展开探讨。

1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优点

1.1有利于提高财务管理教学效果

财务管理着重研究如何管理资金运动和处理财务关系,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传统教学方式往往讲授基本理论和各种决策判断的公式模型,忽略了对决策有实际影响的人、制度、文化等因素,因而,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做到很好地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财务管理案例教学可以把真实的企业财务案例展现给学生,学生在分析案例过程中,自觉进入财务工作的“现场”,充当其中的“角色”,充分考虑复杂的财务管理环境,多角度分析和讨论问题,掌握在既定理财环境下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了财务管理教学效果。

1.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案例教学将企业财务管理案例引入课堂,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真实的、复杂多变的财务活动情境,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学生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了实际应用能力。案例教学倡导多向、发散型的思维方式,答案不求唯一,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案例教学要求学生主动参与讨论、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措施,并进行课堂辩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交际沟通能力。在案例教学中,学生通过撰写发言提纲、案例分析报告,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财经写作能力。

1.3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开展财务管理案例教学,能促使教师加深财务理论的研究,注重财务管理的实践和调研,有利于教师提高理论水平的、丰富实践经验。案例教学准备阶段,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选择设计具有针对性、典型性和具有启发性的案例,有利于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案例教学实施阶段,教师恰当合理的组织和引导案例讨论,营造良好的讨论气氛,有利于教师课堂组织和管理能力的提升。教师指导学生分析案例、解决问题的过程,能促使教师拓展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提高业务水平。

2财务管理课堂案例教学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案例教学采用在课堂中集中讨论的教学形式,由于受课堂教学时间和条件的限制,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对案例展开全面分析。尤其是财务管理教学中的一些案例,内容包括公司背景情况、经营状况说明以及很多报表数据,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把其中的财务问题分析清楚,更难以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这样大大降低了案例教学效果。

(2)财务管理课程通常有64课时,由于教学内容很多,理论讲授和练习巩固要占用大部分课时,剩下开展案例教学的课时很少。

(3)受传统文化和教学体制的影响,多数学生习惯于被动的接受知识,很少与教师进行良好的沟通,很难在公众场合对教师或其他人的观点提出怀疑或质疑。在课堂案例教学中,大多数学生羞于开口,或者敷衍了事,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4)会计专业比较热门,学生多,师资力量有限,教师经常上合班课,人数在100人左右,如果每5位同学成立一个讨论小组,将会有20组,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很多小组没有发言的机会,没有时间展开充分的讨论分析和总结评价。

3财务管理课程实施网络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3.1课程学习资源更丰富

网络教学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网络案例教学平台具备教学视频、多媒体课件、案例素材、学习指导、参考文献以及财经证券网站链接,学生可以在案例分析和讨论过程中,学习和巩固理论知识,拓宽知识面和分析思路,为提高案例教学效果提供条件。网络环境下,还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文字、图形、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呈现案例,改变传统案例纯粹文本信息的展示方式,真实生动地呈现案例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2互动交流更充分

网络教学平台设立了留言板、公共讨论区、小组专用讨论区、答疑室等不同形式的交互区,分别进行师生交流、小组交流和总结交流,以实现答疑解惑、信息交流和分组讨论的目的。在网络环境下,没有受到课堂教学的时间、地点和心理等因素的约束,学习氛围更加宽松、民主,学生会变得更加大胆,更加主动地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直接向教师提出疑问,也可以在讨论区上发言,以获得教师和其他学生的帮助,开拓自己的分析思路。在讨论区,每个小组成员可以各抒己见,说出自己所作的分析以及对问题的看法,甚至可以针锋相对地就某一问题展开激烈的辩论。教师除了解答学生所提的疑难问题,重心应放在组织、引导学生讨论,以学生的自主讨论和思考为主,鼓励和引导学生的自主分析,并通过留言板、教师公告等多种形式提示问题以引导案例讨论的方向,使学生紧紧围绕着案例的主题。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都可以在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实时和非实时的交流,在网络环境中交流会更加充分。

3.3教学资源的共享性增大

由于空间、时间以及教育资源的限制,传统的课堂案例教学最佳的班级规模在30—40人之间,人数过多不能充分展开交流讨论,会影响教学效果。但利用网络进行案例教学,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广泛自由讨论,相互启发。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突破课堂教学条件的限制,班级规模可以扩大到100人左右。利用网络平台,通过案例素材的选择编辑、学习指导的制定,形成了案例教学资源库,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教师可以节约教学准备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

4财务管理课程实施网络案例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4.1技术条件

随着互联网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学习者的参与程度需求的增长,以及对网络教学的理解不断深入,交互式网络教学平台取代了点播式教学平台,为案例教学提供了技术条件。财务管理精品课程网站或网络教学平台,为案例教学提供完善的网络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网络案例教学平台具备以下几个功能:案例资源管理、案例教学组织、学习支持、教学交互和教学评价。网络教学平台除了提供案例素材,还要提供学习指导、参考文献以及财经证券网站链接,以便于学生自主探究。作为交互式网络教学平台还要设立留言板、答疑室、公共讨论区、小组专用讨论区等不同形式的交互区,分别进行师生交流、小组交流和总结交流,以实现答疑解惑、信息交流和分组讨论的目的。在课程交互区,教师针对案例中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并通过恰当方式引导学生对案例展开充分的讨论。学生也可以通过交互区向老师和其他同学提问、辩论等方式进行协作学习。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在自主探究、协作学习中完成对课程知识的建构。

4.2教师因素

网络案例教学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除了具备广博的财务管理专业知识、扎实的财务理论功底、较强的驾驭案例讨论的能力,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操作技能,从而能够利用网络教学平成课程资源建设、组织教学和教学监控等任务。

目前,很多学校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对教师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操作技能。教师经过学习培训和实践锻炼,具备了开展网络案例教学的业务技能。

网络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提出问题、案例讨论、教学监控等都需要教师进行解答和参与,这给教师在课余时间增加了很大的教学工作量,学校可以出台和完善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对参与网络教学的教师适当地进行鼓励,按照相应的教学工作量给予补助。

4.3学生因素

当代大学生知识丰富、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好奇求新心理、自由平等的参与意识和自我实现欲望。网络正好符合了大学生认知和成长规律,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突出其自身的主体地位,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是他们自由表达思想和交流感情的主要场所。网络教学是学生喜爱的并且灵活便利的学习方式,网络环境下开展财务管理案例教学,在学生喜欢和熟悉的网络环境中,以网络中热点的财经事件为素材,以丰富的多种媒体形式展现案例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4.4教学管理

由于网络环境的开放性和自由性,部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差,因此,采取有效的教学管理措施是网络案例教学顺利开展的保障。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制定网上案例学习评价标准,评价的方面有:学生在案例讨论活动中的参与度;学生对案例分析的准确度是否扣题、是否有独到见解、是否有实践意义;案例分析报告中体现的对关键问题的把握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决策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案例讨论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引导和实时监控,案例讨论结束后,根据学生参与讨论情况和案例分析报告的质量给予评分,激励学生积极参加网上案例讨论,不断提高网上案例讨论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向阳.基于网络的工商管理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与控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1):3436.

[2]张建华.基于独立学院培养目标的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探讨[J].财务与金融,2010,(1):5861.

[3]晏燕,朱亚莉.网络为案例教学开辟新空间[J].中国教育网络,2011,(6):7173.

时间管理教案篇2

论文摘 要:案例教学法是管理学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基于此,主要从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的作用、教学基本环节以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基本问题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获得更好的管理学教学效果。

一、案例教学法与管理学的关系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19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最早倡导,采取的是将案例引入商业教学的方式,这些案例都是来自于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这种方式有助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参与课堂讨论、主动学习。可以说,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采用启发式教学的学习过程。它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以案例为基本素材,通过教师的引导,不断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从而对案例当中的现象及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得出结论,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实践情况的了解和处理能力的的一种教学方法。

管理学是管理学科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它是学习其他经济管理类课程的重要基础,它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独立的现代管理观念和具备相应的管理技能。它既要求学生遵从相关理论和原则,又要求权益应变,是兼具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学科。因此,学生仅学习课本当中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加强实践环节的训练,锻炼综合能力。而案例教学法正是一种为学生在课堂上创造一个仿真环境,使学生利用所学理论创造性地解决实践中的管理问题的重要教学方法。

二、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的作用

1.案例教学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案例教学法需要学生自主思考,相互讨论,才能最终解决问题。这需要学生在课余世界阅读更多的书籍、报刊、杂志,开阔视野,学以致用。为此,学生变被动地聆听为主动地查阅,积极地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将有所提升。

2.案例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最明显的优势在于使学生的视野更为开阔,思维空间更加宽广。因为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往往是教师作为主导,以教师的想法为基础,教师的思维水平决定了授课过程的空间感,学生往往也存在着依赖心理,很难真正达到思维水平的进步。而案例教学法,给了学生广阔的平台,学生可以借助自己的能力,提出更有创造性的见解,充分提高思维水平。

3.案例教学法将理论结合实际,做到学以致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局限于课本,从理论到理论,学生学得再好也无法很快适应实际工作。而案例教学法在理论与实际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使学生很快能够理解知识、熟悉知识、运用知识,并且可以对学校之外的管理有一定的了解,在进入社会之后,其适应能力也可以大大增强,这与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是密不可分的。

三、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基本环节

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包括三个基本环节:教学案例的选取与编写、教学案例的课堂分析与讨论、教学案例的总结与归纳。

1.教学案例的选取与编写。这个阶段是整个案例教学过程是否成功的前提和重要基础,因此教师在课前要认真准备,精心选取。如果之前已经建立相关案例库或有很多相关资料,那么应当从中仔细甄选,认真选取和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相符的案例。如果目前没有非常适合的案例,那么可以将身边的故事或报刊、杂志、网络上刊登的事件进行整合,编写案例。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具有相当的文字功底,并对管理知识有较好的了解,从而提高案例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2.教学案例的课堂分析与讨论。这个阶段是整个案例教学过程的重点和难点。教师首先应当将案例进行介绍,必要时应配合纸质文本或幻灯片,让学生切实了解所要分析的场景。接下来,学生们可以分组初步讨论,完善自己的观点,之后全面向大家阐明自己的解决方案及原因,借助头脑风暴法使得每个观点都得到全面解释。最后是学生互相点评,共同退出最合理的方案。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做到控制时间,积极引导,合理安排进度。

3、教学案例的总结与归纳。讨论阶段完全结束以后,教师应当就整个过程以及讨论的最终方案进行点评,这个过程既要解决案例中提出的问题,同时还要针对学生的思维过程及讨论水平提出建议,以期在下一次案例教学过程中有阶梯式的进步。

四、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应调动学生课前准备和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学生的参与热情是案例教学法是否有效的重要前提,所以教师应在课前大力宣传,课中积极引导,课后给予肯定。这样一方面保证学生有参与的热情,另一方面学生也会仔细体会,多次回忆,加深印象。

2.教师应控制课堂节奏,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课程中所占的时间比例并不是很多,30%左右即可。每一次的时间也以50分钟以内为最佳。在这有限的时间中,教师要合理分配时间比例,力求不超时,也不冷场。在案例教学过程的第一阶段,也就是教师介绍案例、提出问题及推出规则阶段,一般以5—8分钟为宜。第二阶段,思考及分组讨论阶段的时间也不宜过长,10分钟左右就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思想,完善方案。第三阶段,集中方案阶段,因为是利用头脑风暴法展现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所以至少需要15分钟的时间来完成。第四阶段,评价方案及推选方案的过程,为了让同学参与选择,也需要10—15分钟的时间。最后,教师的总结发言,5分钟可以将结论及评价进行完毕。

3.教师应充分准备及合理点评。案例设置之处,教师应充分运用多媒体将文字、图形、图片、声音等直观展现给学生,创建模拟场景。讨论之中,教师应合理过渡,既不影响学生判断,也不会跑题或耽误时间。讨论结束,教师的点评应客观准确和积极鼓励。一方面要客观评价案例教学的过程及结论,另一方面也要对学生正面鼓励,保护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期今后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文华,周宁,冯保庆.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原理》课程中的应用[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8,(1).

[2] 张文娟.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的探析和改进[J].经营管理者,2012,(16).

时间管理教案篇3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管理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15-0172-02

一、案例教学法与管理学的关系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19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最早倡导,采取的是将案例引入商业教学的方式,这些案例都是来自于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这种方式有助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参与课堂讨论、主动学习。可以说,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采用启发式教学的学习过程。它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以案例为基本素材,通过教师的引导,不断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从而对案例当中的现象及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得出结论,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实践情况的了解和处理能力的的一种教学方法。

管理学是管理学科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它是学习其他经济管理类课程的重要基础,它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独立的现代管理观念和具备相应的管理技能。它既要求学生遵从相关理论和原则,又要求权益应变,是兼具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学科。因此,学生仅学习课本当中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加强实践环节的训练,锻炼综合能力。而案例教学法正是一种为学生在课堂上创造一个仿真环境,使学生利用所学理论创造性地解决实践中的管理问题的重要教学方法。

二、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的作用

1.案例教学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案例教学法需要学生自主思考,相互讨论,才能最终解决问题。这需要学生在课余世界阅读更多的书籍、报刊、杂志,开阔视野,学以致用。为此,学生变被动地聆听为主动地查阅,积极地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将有所提升。

2.案例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最明显的优势在于使学生的视野更为开阔,思维空间更加宽广。因为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往往是教师作为主导,以教师的想法为基础,教师的思维水平决定了授课过程的空间感,学生往往也存在着依赖心理,很难真正达到思维水平的进步。而案例教学法,给了学生广阔的平台,学生可以借助自己的能力,提出更有创造性的见解,充分提高思维水平。

3.案例教学法将理论结合实际,做到学以致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局限于课本,从理论到理论,学生学得再好也无法很快适应实际工作。而案例教学法在理论与实际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使学生很快能够理解知识、熟悉知识、运用知识,并且可以对学校之外的管理有一定的了解,在进入社会之后,其适应能力也可以大大增强,这与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是密不可分的。

三、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基本环节

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包括三个基本环节:教学案例的选取与编写、教学案例的课堂分析与讨论、教学案例的总结与归纳。

1.教学案例的选取与编写。这个阶段是整个案例教学过程是否成功的前提和重要基础,因此教师在课前要认真准备,精心选取。如果之前已经建立相关案例库或有很多相关资料,那么应当从中仔细甄选,认真选取和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相符的案例。如果目前没有非常适合的案例,那么可以将身边的故事或报刊、杂志、网络上刊登的事件进行整合,编写案例。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具有相当的文字功底,并对管理知识有较好的了解,从而提高案例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2.教学案例的课堂分析与讨论。这个阶段是整个案例教学过程的重点和难点。教师首先应当将案例进行介绍,必要时应配合纸质文本或幻灯片,让学生切实了解所要分析的场景。接下来,学生们可以分组初步讨论,完善自己的观点,之后全面向大家阐明自己的解决方案及原因,借助头脑风暴法使得每个观点都得到全面解释。最后是学生互相点评,共同退出最合理的方案。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做到控制时间,积极引导,合理安排进度。

3、教学案例的总结与归纳。讨论阶段完全结束以后,教师应当就整个过程以及讨论的最终方案进行点评,这个过程既要解决案例中提出的问题,同时还要针对学生的思维过程及讨论水平提出建议,以期在下一次案例教学过程中有阶梯式的进步。

四、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应调动学生课前准备和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学生的参与热情是案例教学法是否有效的重要前提,所以教师应在课前大力宣传,课中积极引导,课后给予肯定。这样一方面保证学生有参与的热情,另一方面学生也会仔细体会,多次回忆,加深印象。

2.教师应控制课堂节奏,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课程中所占的时间比例并不是很多,30%左右即可。每一次的时间也以50分钟以内为最佳。在这有限的时间中,教师要合理分配时间比例,力求不超时,也不冷场。在案例教学过程的第一阶段,也就是教师介绍案例、提出问题及推出规则阶段,一般以5—8分钟为宜。第二阶段,思考及分组讨论阶段的时间也不宜过长,10分钟左右就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思想,完善方案。第三阶段,集中方案阶段,因为是利用头脑风暴法展现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所以至少需要15分钟的时间来完成。第四阶段,评价方案及推选方案的过程,为了让同学参与选择,也需要10—15分钟的时间。最后,教师的总结发言,5分钟可以将结论及评价进行完毕。

3.教师应充分准备及合理点评。案例设置之处,教师应充分运用多媒体将文字、图形、图片、声音等直观展现给学生,创建模拟场景。讨论之中,教师应合理过渡,既不影响学生判断,也不会跑题或耽误时间。讨论结束,教师的点评应客观准确和积极鼓励。一方面要客观评价案例教学的过程及结论,另一方面也要对学生正面鼓励,保护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期今后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文华,周宁,冯保庆.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原理》课程中的应用[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8,(1).

[2] 张文娟.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的探析和改进[J].经营管理者,2012,(16).

时间管理教案篇4

一、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特征

1.广泛性。高校教学档案包含了所有级别教育主管部门在教学创新、教学规划、教学工作中的指示;学校为完成教学目标而规定的所有与教学有关的制度、章程、条例;也包含了教学过程中的所有工作审查、评估;教学任务的编辑与完成状况;专业与学科的设定、实验室材料;教材征订与老师教材的编排,招生录取、学籍管理、各种赛事、得奖状况、毕业生相应材料等。2.多样性。多样性指的是高校教学档案的类别较多。由于高校教育教学的改革,使高校学科类别设置持续增加,各个学科相互间的界限愈发模糊,学科中的门类也逐渐细化,所有学科的融合性持续提高。这些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高校教学档案的多样化,也使档案的总量明显增多。3.时间性。时间性指的是教学档案存在相应的时间顺序。教学档案在总体教学实践中按照时间顺序及教学活动进行材料组建,可以有效展现教学活动中的过程性与阶段性。

二、高校教学档案管理模式面临的挑战

1.管理人员意识及水平无法适应教学档案的管理所需。高校教学档案作为高校教学活动主要环节与组织方式之一,依旧会对其在理解及认识方面具有误区及不足,教学档案管理人员在专业素养及能力方面需要提升。首先,有些教学档案管理人员对教学档案的地位缺乏充分的认识,也不明确教学档案的功能及意义,仅将教学档案视为教学材料的收集地,只是简单地呈现教学过程,在管理及处置时也较为随便,甚至在教学活动刚刚结束后,教学档案就被遗弃。其次,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大多数为一线教师或行政人员,欠缺专业的管理档案及管理教学的能力,无法确保教学档案管理的实际效果。同时还有些人为兼职管理人员,并不能在时间和心理上符合教学档案管理要求。2.运行机制未顺应以人为本的观念。有些高校在教学档案管理的实际运行机制方面将办公室管理摆在主位,具有鲜明的机关化、行政化倾向,无法很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服务理念。虽然大力倡导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高校也在教学档案管理人员及管理部门中逐步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开始在教学档案中不只注重采集信息与信息归档,还更加注重服务于师生,服务于教学活动及培养人才等环节。可是在从教学档案的管理实践方面来讲,依旧存在仅注重收集材料,而不注重材料升华的现象;仅注重管理材料,而不注重发挥其服务能力的现象;仅注重管理,而不注重发挥师生员工积极性的现象。从整体来看,学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机制依然无法真正顺应新时期新理念的标准。3.在管理现状、科学管理、依法治校方面尚有差距。虽然大多数高校具有教学档案管理的相应规定,有利于高校教学管理品质及办学规范程度的提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是在教学档案管理制度实施中,各高校并不均衡,有些高校较为科学并规范化的管理教学档案,体现出教学核心地位。可是有些高校受传统理念所束缚,并且在体制方面不够完善,因此在教学档案管理方面并不到位。也有些高校存在制度落实不明确、制度不规范、检查不改正的现象,随意收集或修改教学档案,教学档案应有的作用及地位并未得到有效的体现及肯定。有些现象与我国高等教育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进程存在一些距离,从某一层面而言,对我国高等教育的长期发展以及依法治理理念的执行尤为不利。

三、高校教学档案管理模式的现状及问题

1.教学档案管理体制不够完善。长期以来许多高校并未在提升教学品质上吝惜投入财力、物力及人力,可是往往却对收集整理、研发运用教学档案过于忽视,令教学档案管理出现滞后的现象。这不但对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不利,也对教学质量及教学管理质量的提升有所影响。有些高校虽然具备教学档案管理章程,但却存在许多问题。2.教学档案管理部门工作职责模糊。教学档案在管理方面具有较强的分散性,工作量较大,教学档案涵盖院校的不同部门及不同院系。职能部门、人事处、教务处、财务处、学生处等部门均直接担负或间接担负管理教学的工作,都会建立教学档案。由于高校各个部门之间欠缺良好的沟通,各自执行教学档案的管理,虽然有些院校具备档案馆,但也未在工作职责中包括所有内容,因此,具有管理教学档案职责模糊的问题。3.管理人员欠缺专业性。以当前的状况而言,因为强化高校档案管理工起步行相对较晚,很多学校领导教学档案管理意识较为淡漠,并未充分认识到教学档案管理的重要作用,在管理体制上并不完善,人员配置也不够专业。大多数学校并未配备专业的教学档案管理人员,身兼数职的工作人员普遍存在,大部分均未接受过专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培训,对档案管理业务及要求并不熟悉,令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空有标准,实则并未严格执行,成为纸上谈兵。4.并未真正发挥教学档案的应用价值。教学档案的应用价值既表现在教学评估工作中,将教学档案资料当作主要评估资料,权衡高校教学能力,体现高校教学品质。还需在平时的教学管理当中,通过查找教学档案,运用教学档案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改革。可是传统教学档案管理方式较为落后,主要进行手工操作,将纸张案卷作为载体进行采集、归类和搜索。教学档案收集不完整、不及时、不规范,都会降低教学档案的水准,较难真正发挥教学档案的应用价值。

四、构建高校教学档案管理新模式

1.完善制度,确保教学档案管理有理有据。做好制度建设工作尤为关键,完善良好的档案管理制度成为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保障。需确保教学档案的完整系统,以顶层设计入手,通过有效的方法,以档案的内容、目录、不同级别需存档的内容,甚至采集整理流程,不同档案的采集方法、归档时间、存档时限等不同内容着手,规定相应的教学档案管理体制,划分至所有档案管理的所有环节当中,力争所有工作均能够有据可依。并且需创建相应的借阅、移交管理制度,将管理程序规范化,将工作人员职责进一步明确。保障所有教学档案的完整性。2.分级管理,明确权责。当前高校执行的三级管理模式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可是要想令一切教学档案归类至一个地方管理,在当前的环境中,并不能执行。因此如何令所有层次均各擅其职,最大程度展现出当前管理模式的优势,需要具备明确权责的顶层规划。依照所有级别的利弊,对所有级别需掌管的内容、范畴、职责、权利进行划分,如此则能够各取所需。3.提升教学档案管理信息化。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中,运用计算机已经变成十分普遍的现象。创建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氛围,将纸质档案为辅的全新档案管理模式,已经变成必然的趋势。因此,身为学校,应当持续壮大资金、设施、管理人员等方面的投入,极力支持档案管理建设。并且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应当持续提升业务能力,掌握更多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快速顺应当前的形式,积极融入到教学档案管理的改革当中,较好的完成档案管理工作,以此加快并提升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总体能力。

五、结束语

由于高校在规模上持续壮大,令教学档案翻倍增长,档案在借阅、查询、编排等方面的工作量也迅速增加,如果对信息化方式不利,将较难顺应当前的时代标准。并且,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档案信息的所需也逐渐扩大,档案部门必须转变原本的被动服务形式,加大服务渠道,改革服务方式,逐渐完成简化收集整理,加强检索功能,提升服务品质的要求。

时间管理教案篇5

1.1专业多,层次多,各联办院校要求不一致我校仅为教学点,为更好满足学生的就读要求,分别和大理学院、云南省中医学院、云南医科大学、云南省广播电视大学等高等院校联合办学,而各联办院校对自己学生的毕业作业要求不一致,表格不一致,为学籍管理收集整理工作带来困难。在联办专业上曾开设过护理学、临床医学、检验医学、预防医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影像学等专业,专业多,学籍档案管理人员工作量大。

1.2成人教育学生身份多样,来源分散,不容易集中管理。成人教育主要面向在职医学从业人员的学历提升,专业进修及普通教育后的教育进阶。这个阶段的教育从年龄上讲大多数已步入成年。成人是带着解决工作及生活中的问题这一动机来学习的,很多学生的学习的目的定位为“学历”,所以在就读期间,当学习与工作出现矛盾冲突时,会选择性的优先于工作,然后才是学习。部分学生大多为合同工,半工半读,有些学生经常更换工作单位、工作地点、工作岗位,或者部分学生在读期间经历结婚、生育、工作调动等,以上情况无形中影响了学籍档案的收集。

1.3成人教育具有周期性成人继续教育的学制往往为三年或更长的时间,期间如果发生管理不善,管理人员变动,很容易造成档案材料缺失。

1.4成人教育管理人员多为兼任,工作繁杂,工作量大。

1.5学籍档案材料涉及面广成教学籍档案内容涉及面广,包括:录取通知书、入学登记表、学籍异动(转学、休学、复学、转专业等)、奖惩情况、信息异动(改名、改民族、改出生日期等)、毕业生图像信息、毕业成绩、毕业作业等,这就要求档案收集齐全、完整。

2成人教育学籍档案存在的问题

2.1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不到位我校学籍档案管理人员多由“双肩挑”教师兼任,平时除完成学校下达的教学任务外,还需要完成成人教育的日常事务工作,往往由多人负责学籍档案的收集,而管理人员档案专业知识缺乏,对学籍档案的归档要求和范围缺乏了解,在学生的在读期间没有很好的收集档案材料。表现在一是档案收集不全,如学生的奖惩、休学、复学、转学、转专业、院校间转学、转教学点、补考、入学登记、实习鉴定、毕业作业等材料没有及时归档;二是学生在读期间填写的姓名、民族、出生年月不准确;有些是同音字造成姓名有误;有些是真实出生日期与证件出生日期不符;有些是在读期间改名,更改出生日期;有些则是由于同名同姓同字而造成混乱。

2.2部分学生对档案收集不重视由于成教学生的特殊性,如半工半读,工作单位不稳定,工作地点变动,在读期间结婚生育,在读期间进修,甚至择业方向变化等原因,表现一:部分学生不按时完成毕业作业,不按要求完成学籍档案的归集。表现二:由于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要求所有专升本在读学生必须到学信网注册,并完成专科学历的认证。部分学生在乡上工作,没有使用计算机上网的条件,导致不会熟练操作计算机上网,以至无法完成到学信网注册,无法完成学信网学历认证工作,无法提交学信报告,从而造成学籍档案收集困难。表现三:部分学生毕业作业未达到要求,返回重做时,学生提交毕业作业时间延迟。表现四:部分学生由于种种特殊原因,产假、婚假、进修、当兵入伍、休学、转学等,再加上学生本人对学籍档案重要性认识不足,如随意填写材料、请别人代为填写材料等造成学籍材料缺失。

2.3学籍档案管理手段落后,管理不规范学籍档案管理手段落后,大部分为手工材料,没有采用网络式档案管理,没有专门配备档案管理人员和地点,在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管理收集的三年周期中,没有及时准确的进行档案收集整理。

3加强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管理的建议

3.1加强领导,部门协作,明确职责,优化管理学籍档案管理能从一个侧面反映该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为规范化管理学籍档案,办学单位应加强领导,重视档案工作,健全学籍档案管理体制,明确相关部门和管理人员职责,抓档案管理建设,加强部门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重复工作,优化管理。

3.2重视材料的收集整理,及时准确归档由于成教学籍档案涉及面广,具有3到4年的周期性,故从新生入学报到开始,定期集中收集,跟踪收集,并将收集的材料及时准确归档。

3.3加大审查,确保档案真实有效总之,随着成人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学籍档案材料,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人才市场的兴起,对成教学籍档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此项工作的好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在当前形势下,成教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只有不断完善,不断提升,不断充实,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模式,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使档案发挥更大的作用。

时间管理教案篇6

论文提要:案例教学模式已经被实践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尤其是在管理学中普遍推崇和倡导的教学方法。但由于受灌输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还存在一些阻碍与问题,使其教学效果并不令人满意。本文针对这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管理学案例教学模式

管理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较高素质,能有效、高效地进行管理活动的管理人才。因此,其教学模式重在实际操作能力,与一般的理论教育是有区别的。

管理学最重要的教学模式是案例教学模式,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模式起源于1908年建院的美国哈佛商学院,最初用于工商管理,现已扩展到管理学的各个领域,成为现代管理教育的重要方式。它借助管理实践中的案例,将学生置身于特定的管理情景之中,给予恰当的引导,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和与“实战”极其相近的实习氛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促进其相互交流与沟通,塑造健康的人格品质和正确的价值取向,让学生真正接近甚至融入真实的管理世界。大量的实践已证明,案例教学对于确保管理学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管理学案例教学模式的主要阻碍问题

近年来,我们在本科生管理课程教学中已普遍采用了案例教学法,并收到较好的效果。但由于我国管理学起步较晚,管理案例教学相对落后,因此我们在案例教学中也遇到了不少的阻碍与问题,有待于理论研究和在实践中探索。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教师的实践和教学能力不足。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前提条件是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较强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由于大多数教师是“校门”到“校门”,没有实践经验,教师又不能长期深入企业,各商学院又缺乏对教师实践方面的培训,因而无法有效地对案例进行研究、判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习。在此情况下实施案例教学,只不过是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了某些案例作为教学的补充和说明,案例启发角度比较单一,案例点评不够深入、全面,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

2、学生的知识面窄,学习方法存在问题。案例教学是具有较高难度的教学模式,在对教师要求较高的同时,对学生的要求也比较高。案例教学要取得较好的效果,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管理理论知识、广泛的背景和较丰富的社会阅历,从而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能展开讨论,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开拓思路。但管理学课程的开设安排在一年级下学期,此阶段的大学生仅仅掌握一些基本的经济学知识,管理学知识尚未涉及,社会阅历较少。此外,对于长期接受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影响很深的大学生来说,尽管对案例教学方式产生浓厚的兴趣,但对待案例中提出的问题束手无策、答非所问,不能利用所学的管理理论去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导致学生参与较少,学习效果不甚理想。

3、选择管理案例质量不高。目前,管理教学案例主要来自于一些著名大企业发展的得失成败中提炼出来的经典案例,经典案例往往篇幅过长、背景过于复杂、问题的难度过大,而教学对象是没有工作经历和缺乏社会经验的学生,因其知识储备不足可能会无从下手,丧失参与的兴趣,因而难以达到案例教学应有的效果。另外,管理案例有的来自新闻报道、报纸、杂志改写的实例。此种案例内容较新,学生感兴趣。但这些新闻、报道的材料,由于缺少加工,不能达到一定的深度,且带有偶然性,很难用正常的理论分析出来。

4、案例教学时间比例把握不好。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类课程中,大多数课程都采用案例教学方式,而且案例教学课时数所占计划课时数的比例较高,有的课程高达90%以上。而在我国的管理学教学中,由于把握不好运用案例教学的时间比例,总感觉理论讲授的时间不够;同时,案例教学也未能深入开展,以致运用案例教学时好似蜻蜓点水,针对案例往往只能一带而过。

5、基础设施薄弱。管理学案例教学不等同于课堂上的案例讨论,而是一种模拟式的教学实习,因而需要一定的教学投入并建立专用的教学设施,才能适应案例教学的需要。然而,现行的管理案例教学中,除少数高校的案例教学设施比较先进以外,大多数高校至今仍缺乏专门的案例教学教室、缺乏足够的信息资料、缺乏多媒体教学工具和高质量的课件等。不仅教学经费投入少,而且教学基础设施不完善,不利于提高案例教学的质量,不可能达到案例教学的质量和要求。

三、跨越案例教学模式阻碍的对策建议

1、采取多种途径,发展师资力量。案例教学是一种技巧性、难度性较高的教学方法。教师既要有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要具备激发学生广泛参与讨论的能力,要能引导学生对案例的理论提升,能使其对案例中所涉及的问题获得更透彻的理解。教师应加强培训,尽快更新观念,并掌握从事案例教学所必需的各种专门技能与技巧。为此,学校应有计划地选派任课教师接受系统的案例教学法的培训与学习;亲自参与企业管理活动,熟悉企业经营环境,了解企业运作程序,在管理的实践中收集典型案例以丰富管理案例教学内容,提高案例教学质量;组织教师开展“产、学、研”活动,使教师在为企业服务过程中提高实践能力,达到教师与企业管理人员的双向沟通、优势互补,以丰富教学经验。

2、引导学生改变学习习惯,更新学习观念。为了改变学生总是习惯于教师单方面在台上讲,学生被动地听,希望教师能够为每个案例提供一个唯一的绝对准确的答案,对管理工作的不确定性和多变性无法理解的现象。因此,在管理学教学中推行案例教学,就必须更新学生的学习观念和改变他们老套的学习习惯。首先,要求学生在教学前,必须进行积极准备。学生应大量储备案例分析所需的理论知识,认真阅读或倾听案例的背景材料及相关内容,要善于从错综复杂的案例情境中寻找问题,再从不同角度,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次,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在案例教学当中,学生应以案例中“扮演者的角色”去观察与思考案例中的问题,锻炼学生面对复杂多变的情况,能够通过积极参与案例分析讨论,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再次,要求学生认真总结,提出解决方案。学生必须总结自己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对案例理解和理论上的收获,并形成书面解决方案。最后,把案例教学中的学生表现情况纳入最终成绩,并占较大的比重。

3、重视案例的选择。一是教学案例的内容应尽可能涉及所授的理论知识,达到管理学的课程目标;二是确保所选案例应该是真实的,是管理实践中所发生的真实事件,是现实工作中常见的、复杂的问题,这样的案例才有研讨价值。否则,就会降低学生参与案例的积极性,也不能起到指导实践的作用;三是问题的难度适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做到小、中、大型案例循序渐进,尽量使难度呈梯度增加,使学生由简入手,在逐步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四是多选择贴近生活和我国企业实际的案例,尤其是那些身边的案例,如本单位、本地企业,越是学生熟悉的案例越具有感染力,这样既可以使案例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又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投入程度,提高了教学效果。

4、合理分配案例教学的课堂时间。原则上,确定并掌握合理的时间比例需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考虑历史文化所形成的差异。案例教学模式的发展是有其历史和文化背景的。首先,它的发展是以实用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它的出现是对教育领域形式主义学习方法的反叛。其次,案例模式在管理教学培训上的应用,主要基于这样的一种逻辑:管理的成果靠正确的决策,正确的决策靠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靠正确的生产,所以学习应以实践为基础。正是基于这种以实践、经验的方式和对待社会生活的态度,案例教学模式在西方的管理学中被广泛地使用,而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对案例模式的使用往往是有限的,体现在效果上也是有差异的。二是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案例教学并不能替代其他的教学方式。管理学教学中,讲授、演讲、实践教学等都可以综合安排使用,尤其对于刚从中学升入大学的低年级学生的教学而言,还有一个转换思维方式的适应过程,因而采用案例教学计划数的50%左右,高年级学生可适当提高比例,研究生的案例教学比例可以达到90%以上,甚至完全的案例教学。

5、配备好必要的教学场地与设施等物质条件。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往往容易被忽视,而又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教学场地与设施等物质条件的安排。

教学场地条件主要是指实施案例教学的教室条件方面。对于大型案例讨论,如果具备一些单独、小间的案例研讨室,案例研讨的效果会更好些。对于大多数学校而言,一间大的教室也足够进行分组案例研讨;不过,需要给每个小组配备必要的课桌椅,等等。另外,每个小组或者课堂的课桌椅的排列也是至关重要的。传统的“秧田”式讲课桌椅排列适合于开办讲座,沟通方式主要是单向的,讲台上的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难以充分地参与。而案例的讨论主要是进行双向交流,需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因此,这种传统的讲课桌椅排列方式是不利于案例教学的。案例教学场地的常用排列类型有“圆桌形”、“方形”、“矩形”、“六边形”,等等。这些排列类型能够保证所有参与者都是平等的,都有机会参与研讨活动,并且彼此可以面对面地进行交流,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并能让教师清楚地看到和听到学生的反应。

必要的设施条件包括案例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到的讲台、板书、软板、投影、麦克风、幻灯机、活动挂布等各种辅助设施。与教学场地设施条件有关的一个问题就是案例教学班级和研讨小组的规模问题。什么样的班级规模和案例研讨小组规模较为适宜呢?不同的老师可能对“理想”的案例教学班级规模有不同的判断。根据我们管理课程案例教学的实际,班级人数尽可能控制在40人以内。案例研讨小组的规模则定在4~8个之间比较合适。这个规模可以让小组成员之间充分地交换意见,有利于对需要共同努力以提出解决案例问题的方案进行充分地讨论交流。

参考文献:

[1]欧阳桃花.论工商管理学科的案例研究方法[J].南开管理评论,2004,(2).

[2]马新建.工商管理案例教学与学习指南[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3]叶祥凤.管理学案例教学的八种误区[J].经济管理教育教学研究,2007,(4).

[4]杨进一.管理学课程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12).

时间管理教案篇7

关键词:中小学教职工;档案;信息化建设

教职工档案管理是教育部门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直接反映了本区域的师资力量和教育水平,也是教师管理、调动的依据。将信息技术引入教职工的档案管理工作当中,可以有效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

一、中小学教职工档案信息化的意义

首先,可以明显提升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档案信息的收集、整理、保存、分析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之后,只需要认真做好信息录入这一环节,就可以实现反复多次利用,电脑会自动对录入的信息进行整理,工作人员只需要输入自己的筛选需求,就可以迅速找到需要的资料,大大节约了档案管理的时间,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1];其次,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能有效预防传统纸质档案遗失的情况,也能避免纸质档案长时间存放字迹不清的现象;再其次,可以实现档案信息的共享。实现教职工档案管理信息化之后,无论是教师个人还是相关上级部门领导都可以利用网络对教职工的档案进行检索和查询,为教职工的升迁调动等提供依据。最后,还可以有效节约资源。传统档案馆管理方式大多以纸质资料为主,会耗费大量的纸张,不环保且占用大量存储空间,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之后,仅需要一台电脑就可以实现档案管理工作,节约了资源和成本。

二、中小学教职工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混乱,影响效率

当前,中小学教职工的档案信息按照其类型分属于多个职能部门管理,教学档案归学校管理、人事档案归教育部门管理,科研档案归科研部门管理,还有很多资料由教师所在的年级进行管理,总体来说教职工的档案管理非常混乱,缺乏系统性,没有一个主管部门或者档案共享平台,导致教职工的档案零散、不完整,也存在个人不正当窃取教职工信息的行为,严重影响了教职工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二)缺乏网络安全意识

很多学校和教育部门在进行教职工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工程中,往往忽视档案的安全管理问题,不重视防火墙或者杀毒软件的安装,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很多教职工的档案信息时有被窃取,给学校和教育部门乃至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三)档案管理人员信息化水平较低

虽然已经对教育部门和各个学校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了相应的技能培训,但是由于档案管理人员学历层次低、专业程度不高等原因,存在着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的情况,严重阻碍了中小学教职工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进程[2]。

(四)忽视纸质档案保存工作

实现档案信息化之后,只需要做好电子档案就可以了,忽视了纸质档案的用途,导致教职工档案资料的不完整。

三、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教育局教职工档案信息化建设实践及启示

(一)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教育局教职工信息化建设实践

该县共有中小学教职工3894人,再加上离退休的教师,共有个人档案和专业技术档案5600卷,档案信息量非常大,档案信息的收集、整理、储存和开发等工作非常繁琐,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而且容易出现资料丢失损坏等问题。因此,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教育局进行了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建设内容和步骤如下:首先,建立了中小学教职工档案信息数据库,将现有的档案资料扫描或者录入数据库当中,并进行分级编号。其次,与学校加强联系,要求各学校持续做好信息的收集和录入工作。之前教职工的档案信息通常由学校移交纸质文档,现在要求各学校要建立电子档案室,对教职工的档案信息及时录入系统,同时将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提交教育局,由教育局工作人员对档案信息进行审核。再其次,做好电子档案信息的整理与保存工作,工作人员每个月对数据库当中的档案信息进行整理归档,并将整理完成的电子档案信息保存到光盘、硬盘等存储设备上,避免电子资料的遗失;同时,在各个学校大力推广档案管理软件,由于种种原因,各个学校之间录入档案信息依赖的软硬件平台有所区别,这就造成了教育部门与学校进行档案移交困难,因此古田县教育局大力倡导各个学校使用同一套软件,确保了教职工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最后,对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二)对中小学教职工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启示

第一,建立健全档案管理体制,由教育部门统筹负责。中小学教职工档案涉及到人事档案、业务档案、科研档案等多项内容,档案的管理也涉及到信息收集、整理、保存、分析、开发等多个环节,是一项非常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教职工档案信息化建设还关系到网络建设、数据库建设等,因此只有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体制,才能让教职工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步入正轨。针对当前存在的教职工档案管理混乱问题,应当由教育部门牵头,进行统筹管理,形成教育部门负责档案信息管理、审核,学校负责档案信息收集、录入的工作模式,解决档案管理的混乱现状,避免信息不完整、不安全等现象的出现。第二,重视档案安全保密工作。在实际工作当中,要对教职工的档案进行认真研究,对各类档案进行密级界定,并对其进行加密,在数据库的使用权限上也要进行加密,不同层级的人员看到的档案信息应该与其职级相一致,正确处理好档案信息保密与利用关系。同时,还要对网络环境进行清理,安装防护软件,避免档案资料被窃取;此外,还要注意保存环境和方式,注意电脑及相关设备的防潮、防毒[3]。第三,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持续培训。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养是确保中小学教职工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因此必须要有一支专业档案管理队伍作为支撑。除了要求档案信息管理人员自学外,教育主管部门也要对其进行持续的培训,帮助他们尽快熟悉和掌握相关技术。第四,妥善处理好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关系。中小学教职工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在于实现档案信息的易于管理性、安全性和共享性,但是并不能因此就否认纸质档案的价值。纸质档案作为最原始的资料,具有不可复制性、真实性、准确性等意义,是档案信息管理不可忽视的、不可放弃的重要手段,在实际工作当中,应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互为补充,并做好原始纸质档案的保存工作和电子档案的更新工作,将二者进行合理的衔接。总之,中小学教职工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趋势和客观需要,也是教育部门和学校不断完善自身的重要举措,对于档案管理的效率、质量和安全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部门和各个学校要做好准备迎接这一机遇和挑战。

作者:黄昭眉 单位: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教育局

参考文献:

[1]郝小红.新时期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2(15):142-143.

[2]胡海莺.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建议[J].人力资源管理,2016(2):176-177.

时间管理教案篇8

1 国内外案例教学现状评析

1.1欧美应用案例教学的现状

案例教学法在法学和医学领域的应用由来已久,而在管理学领域的应用相对较晚。案例教学法在管理领域的应用最早出现在美国哈佛大学。1910年Copenland博士开始在课堂讲授之外将学生讨论引入课堂。从1909到1919年期间,一些企业管理者被邀请来到课堂向学生呈现各种管理问题,并要求学生写出对问题的分析及建议的对策。1921年Copenland博士在新任院长WallaceB.Donham的敦促下出版了第一本成文的案例书。WallaceB.Don-ham是一位接受过案例教学方法训练的律师,当看到案例教学在管理领域的重要性时,他力主在整个学院推行案例教学法。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和摸索,哈佛商学院已建立了相当规模的完整的案例教学和管理系统。哈佛学生在两年的学习中,要解决五百多个有关企业经营管理问题的案例,从而提高了学生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哈佛作为世界第一大案例中心,现在一年销售收入大约是两千多万美金,每年大约卖两万多个案例。

排名世界第二的案例研究中心是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的毅伟管理学院(RichardIveySchoolofBusiness)其案例教学始于20世纪20年代,目前案例库内有两千多个案例,每年有二百多个新的案例补充进来,同时更新陈旧的案例。[4]每年来自案例销售的收入大约是三百多万美元。

在欧洲案例教学也非常普及。2000年笔者受教育部公派参加“中荷管理类师资培训项目”赴荷兰尼津洛德大学(NyenrodeUniversity)作访问学者,主修MBA主干课程,亲身体验了欧洲的MBA案例教学模式。尼津洛德大学的MBA教育很有代表性,8个月的访问学习分为四个模块。前三个模块共6个月的时间主修了MBA所有的主干课程,除经济学、公司财务等一些原理性的课程以外,几乎所有课程均为案例授课。每门课除了教科书外,还配有案例教材一册。在每节课上教授先用15~20分钟的时间讲授,之后就进入案例讨论。第四个模块两个月的时间进行了案例教学研究。在导师的指导下,从欧洲案例信息中心(EuropeanCaseClearingHouse简称为ECCH)购买案例后,自己亲自做了案例分析,撰写了“Teachingnotes”。当然,Teaching

notes也可以与案例一起从ECCH有偿获得。ECCH作为世界三大案例库之一,每年的案例销售收入大约有三百多万英镑。[3]在欧洲,案例教学也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在对教授们的访谈中笔者了解到,教师通常获取案例的途径有几个,一个是从欧洲的ECCH有偿得到自己需要的案例,另一个是从美国的哈佛大学购买,或者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的毅伟管理学院获得。当然教授还可以自己编写案例,自己编写的案例一般较小,称为微型案例(mi¬ni—case)欧、美的案例教学已经走过了几十年的历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从案例的写作、收集整理到案例的获取及应用一套完整的体系,并形成了世界三大案例中心:哈佛、毅伟(Ivey)和ECCH。除了这三大案例中心外,还有其它一些比较成熟的案例库资源,如:弗吉尼亚大学达顿商学院(DardenSchoolUniveisityofVirginia)、西班牙IESE商学院、瑞士管理发展国际学院(MD)法国INSEAD商学院、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JohnFKennedySchoolofGovernment)、《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商学院管理学评论》(MITSloanManagementReview)等。

1.2国内应用案例教学的现状

    1.2.1我国MBA案例教学状况

1991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MBA教育试点,开始了中国的MBA教育。我国的MBA教学多直接采用国外案例。由于国外企业的制度背景、文化背景与中国有很大区别,案例的适用性较差,学生缺乏对国外案例的制度背景、市场情况、人文环境的了角解故难以进行全面分析和形成较真实的感受。教学案例的本土化问题日益突出,许多学者和教育部门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清华大学出资800万人民币分三期面向全国征集案例,建立案例库;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立了自己的MBA案例库;大连理工大学也建立了管理专业案例库,还创办了内部期刊《管理案例教学研究》。

    在教育部的高度重视下,各高校开展了教师培训和案例国产化工作,国产案例的编写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在此期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企业管理案例库组建工程”和“中国企业管理教学案例改制工程”。前者于1998年立项,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牵头,该院院长厉以宁亲自主持,目前已出版系列丛书,《企业管理案彳例〉、《市场营销案例例〉、《战略管理案例》、《企业信息化案例》被称为哈佛案例的中国版每本书收例。后者由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研究所提供近一千个成功企业的实证研究案例,组织全国50所高校二百余名专家将其改写成高校所需的教学案例,最终收录了六百多个案例,于2001年出版了《中国企业管理科学案例教程》。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教学案例数量不足、现实亲合度不够、通用性差的现状。这两项工程奠定了中国MBA案例教学的基础,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与国外一流案例库相比,目前中国的商学院案例库建设还刚刚起步,好的本土案例的积累远远不够,案例教学处于推广阶段。

值得关注的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CEIBS),目前,学院完成及在写的有关中国管理实践的案例已近六十个。学院还是世界三大案例中心之一的欧洲案例信息中心的成员。在完成的案例中,有54个案例通过该中心在全球销售。

1.2.2 旅游管理与其他专业学科应用案例教学的现状

除管理学科外,其它专业案例教学尚未形成规模。浏览一下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net)可以发现,不少学者在某一领域或某门课程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在局部获得经验,发表了学术研究论文。有些学校对某一专业的案例教学进行了立项研究,如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承担的北京市教委教学改革重点资助项目“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案例库建设”,其成果形式是“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案例库系统”,库内案例多以教学案例初级形式提供。

有关旅游管理方面的案例教学研究目前还不多见。1998年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的学报刊登了王华的《谈饭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案例教学》一文。近几年旅游出版社和旅游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几本有关旅游案例的书籍,如张俐俐的《中外旅游业经营管理案例》(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网上检索可以发现深度旅游营销网(deeptour.cc)提供有部分旅游案例。为数不多的旅游案例研究与旅游管理这一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是极不相称的。

总之,国外案例教学走过了几十年的路程,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国的MBA教育也已经历了20年的历程,MBA案例教学处于推广阶段;旅游管理与其他学科案例教学尚处于起步阶段。事实上,旅游管理学科教与学脱节、学生不能学以致用的。

    2 旅游管理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旅游管理教育已经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历程,目前全国共有高等旅游院校、开设旅游系(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及中等职业学校一千多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材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案例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之一,目前我国旅游管理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2.1教学案例数量不足

从总体来讲,教学案例数量严重不足。仅有的几本有关旅游的案例教材和网上的少量案例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2.2质量不高

有些案例取自国外,直接翻译,未能反映中国的实际,应考虑国际视野与本土背景的结合。更多的案例取自国内各种媒体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案例。国内各高校自己编写的案例并不理想,缺乏经典案例,而且案例更新跟不上企业变化的实际。

2.3教师获取案例渠道不畅,又不清楚该如何写作案例及案例分析(Teachngnotes)

这是目前国内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许多人想用案例教学,但苦于没有案例可用,又不知道该如何写作和使用案例。因此案例教学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无法付诸实施。

2.4教师认识上的偏差,概念上的混淆

“案例(case)、微型案例(mini-case)、举例(exam-ple)混用。许多教师误将举例当作案例,因此就出现了许多教师在课堂上甚至教科书上将一个例子当作案例使用的普遍问题,其实他们所使用的所谓案例充其量只是一个微型案例。

目前中国旅游管理案例教学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借鉴和学习国外案例教学模式,从直接“拿来”案例变为案例本土化与国产化,并最终在此基础上形成完整的案例教学体系。而要实现案例本土化与国产化,最根本的是要有一大批懂得如何去写作案例、进行案例分析和使用案例组织教学的教师队伍,这些教师与企业的结合是未来国产案例产生的源泉。

3 提高旅游管理案例教学质量的对策

基于以上的讨论,案例教学质量的提高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

3.1强调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二者缺一不可

案例教学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已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案例中所描述的管理问题。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在内容上应该是一一对应的。

3.2从宏观上予以重视

相关部门牵头开展此项工作,以协调企业与教学部门之间的关系。

3.3短期内不排除“拿来”

我国旅游管理案例教学尚处在起步阶段,与国际接轨较好的部分如饭店业可以直接引用国外的案例,但从长远来讲应致力于案例的本土化,重视国内自己编写案例。

3.4对教师进行培训

通过培训,使教师澄清概念上的误区,了解如何写作案例、如何进行案例分析和如何使用案例组织教学,掌握一套完整的案例编写、分析、使用的程序,以期提高教师队伍应用案例组织教学的整体水平,推动案例教学系统化。

一般来讲,案例的写作大致包括以下步骤:在写作案例之前,首先明确写作目的,确定该案例是针对哪一门课、哪一章、解决什么问题;然后与企业进行初步接触、收集资料、进行信息处理;接下来就可以进入案例的实际写作过程,并在此过程中注意对案例中机密情报的处理加工。

案例完成之后要对案例进行分析,写出Teach-ngnotes。案例分析通常包括以下部分:案例概述、基本分析、要求讨论的问题及建议的答案、需要进一步阅读的材料、建议采用的教学方法、该案例所需时间及时间分配等。

只有教师系统掌握了案例教学这一方法,有更多的人参加到这一队伍中来,才能编写出高水平的、经典的案例,为形成我国自己的案例教学体系打下基础。

3.5高校教师应主动走出去与企业结合,将企业成功的策划与运营实例转化为案例

在各类旅游企业中不乏一些精英人士,他们既有系统的理论知识,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已经开始着手将自己成功的经验总结升华为案例,如天津黄土地旅行社的王祖淦总经理精心策划的高端旅游产品“珍藏瞬间,见证中国航天历史一相约中国神州五号载人航天飞船首次发射现场”这个重大时事主题旅游获得成功。笔者得知这一消息,及程教学中应用,学生讨论发言踊跃,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4结语

上一篇:欧姆定律教案范文 下一篇:口语交际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