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考察报告范文

时间:2023-09-30 14:58:20

地域文化考察报告

地域文化考察报告篇1

陈磊

(北京东方新星石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北京100070)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国工程建设技术日益娴熟和先进;近几年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越来越多,特别是大型工程建设国企在国外承包越来越多的工程建设项目;工程地质勘察是工程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工程设计、施工的依据,岩土工程勘察的优劣对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工期和合理投资起着重要作用。海外岩土工程勘察没有勘察经验可循,地层相对复杂,勘察难度较大。本文以国外工程文莱石油化工港口码头项目为例,结合项目实际工程地质条件,探讨石油化工项目工程地质勘察与评价方法,形成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为国外类似工程勘察提供参考学习资料。

http://

关键词 工程建设;工程地质勘察;石油化工港口码头项目;勘察报告

0引言

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近几年中国大型工程建设企业在国外承包越来越多的工程建设项目;国外工程建设特别是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由于没有勘察经验可寻,如何做好国外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树立品牌形象是众多中国地质勘察企业面临的问题。

1工程建设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为我国工程建设行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工程建设水平。技术先进和娴熟的工程建设能力是中国进军国外工程建设的基石,在参与国外工程建设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工程建设主要包括勘察、设计、施工、检验监测和监理等五个方面[1]。

1工程地质勘察

工程地质勘察是指为查明影响拟建工程建筑物的地质因素而进行的地质调查研究工作。是工程建设必不可少的工作。

1.1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

对拟建工程的场地进行调查、研究及分析,并对工程的设计及施工提供相对准确的岩土工程参数;对拟建建筑地基做出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等。

2.2工程地质勘察的技术

目前工程地质勘察方法或手段,包括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勘探、实验室或现场试验、长期观测等。

2.2.1地质测绘

工程地质测绘在一定范围内调查研究与工程建设活动有关的各种工程地质条件,测制成一定比例尺的工程地质图,分析可能产生的工程地质作用及其对设计建筑物的影响。

2.2.2工程地质勘探

工程地质勘察目前比较有效、经济而直观的方法就是工程地质勘探;其包括工程地球物理勘探、钻探和坑探工程等内容。

1)工程地球物理勘探。是利用专门仪器,测定各类岩、土体或地质体的密度、导电性、弹性、磁性、放射性等物理性质的差别,通过分析解释判断地面下的工程地质条件。

2)钻探和坑探。采用钻探机械钻进或矿山掘进法,直接揭露建筑物布置范围和影响深度内的工程地质条件。

3)三者的对比。物探是一种间接的勘探手段,优点在于能经济而迅速地探测较大范围,且通过不同方向的多个剖面获得的资料是三维的。缺点在于只有地质体之间的物理状态或某种物理性质有显著差异,才能取得良好效果。钻探和坑探直接揭露建筑物布置范围和影响深度内的工程地质条件,钻探和坑探存在“一孔之见”的局限。

3石油化工港口码头项目

3.1工程概况

拟建文莱PMB石油化工港口码头项目场地位于文莱达鲁萨兰王国大摩拉岛(该岛英文简写为PMB,以下简称PMB),其配套港口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西区石化码头

选址于PMB岛西北侧,PMB岛西北侧处于西水道弯曲岸段,规划布置3个5万吨级原油码头,规划泊位总长度840m;码头通过引桥与陆域连接,引桥长约260m。

2)东区码头

东区布置两个3万吨级化工品码头,规划泊位总长度560m,码头通过引桥与陆域连接,引桥长约220m。2千吨级大件码头1个,位于PMB岛东侧。

3)护岸

一期护岸共1620m,位于PMB岛东南侧。

3.2工程勘察技术要求

本工程勘探点布置图由设计单位提供,由文莱TECA公司施工并提供英标版报告。

1)要求查明岩土层的分布、产状、性质等。

2)对不良地质现象,分析其性质、分布、发育程度、形成原因等,提出防治措施与建议。

3)提供钻孔各土层的一般物理力学指标:天然含水量、天然重度、干重度、孔隙比、液限、塑限、塑性指数、液性指数等。

4)码头及航道区域的原装取土孔和鉴别孔,钻探深度不少于65米,并钻入稳定地层。

5)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水位及变化、腐蚀性、渗透系数。

6)勘察报告中应提供工程地质单元划分、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统计与分析、工程地质条件分析评价、地基土承载力确定等内容。

7)勘察报告中应对各建筑物的持力层选择提供建议及结论。

8)勘察报告中应提供勘探孔平面位置图、工程地质剖面图、钻孔综合柱状图、静力触探综合成果图表、土工试验成果表等。

9)提供当地地震设防烈度及对应的地震加速度,提供区域场地土类型及地基土相应的液化可能性。

3.3工程勘察方法

本工程采用了地质调查、钻探、原位测试及室内水土试验等勘察手段。

3.3.1工程地质调查

本次地质调查的工作主要以收集与本工程场区相关的区域地质资料及已有的相关工程资料等,为本次勘察工作提供有效资源。最终借鉴、引用采纳部分成果的主要参考资料如下:

《THEGEOLOGYANDHYDROCARBONRESOURCESOFNEGARABRUNEIDARUSSALAM》

MuziumBrunei1996revision

3.3.2钻探、取样

1)钻孔定位:因为本次作业为海上作业,定位勘探点坐标及高程均为实测值。本次勘察采用的坐标系统为BorneoRSO坐标系统。

2)孔口高程:高程系统采用海图基面(CD)高程系统。

3)钻探工艺:采用钻探能力大于100m、150m的回转钻进工程地质钻机,采用套管护壁和泥浆护壁不取芯工艺。

4)取样:对不同的地层,采取不同的取样方法,一般粘性土采用Φ65mm薄壁取土器静力连续压入法采取。

3.3.3土工试验及水质分析试验

本工程土工试验有:

物理性试验:含水率试验、密度试验、土粒比重试验、界限含水率试验等。

力学性试验:直接剪切试验、三轴试验等。

水质分析试验:在大件码头勘察期间,在场地内选取了10组海水进行水质分析。

3.3.4原位测试

本次勘察采用的原位测试方法为标准贯入试验。

4勘察报告

4.1勘察报告的编写程序

岩土工程勘察任务在完成现场测量放点、钻探、取样、原位测试、现场地质编录和实验室测试等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才着手编写勘察报告。地质勘察报告编写工作应遵循如下的程序:(1)外业和实验资料的汇集、检查和统计[2]。(2)对照原位测试和土工试验资料,校正现场地质编录,使野外对岩土的定名与实验资料和原位测试数据相吻合。(3)划分岩土层。(4)编绘各种图件。(5)编写文字报告。

4.2文莱石油化工品港口码头项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4.2.1各层土(岩)工程性质分析评价

拟建场地地层按照地基土的沉积分布特点分为以下三个单元层:第一单元为全新统(Q4)沉积地层,该单元按其岩土性质、分布特征及工程特性综合划分为10层。第二单元为中更新统(Q2)沉积地层,该单元综合划分为3层。第三单元为下更新统(Q1)沉积地层,该单元综合划分为5层。

本次勘察共采取了246件原状土试样进行了室内土(岩)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各层土(岩)的承载力特征值fak,压缩模量Es1-2及桩基参数,见表1。

根据勘探、原位测试及室内试验成果,结合拟建建(构)筑物特点,对各主要地层土(岩)做出如下评价:

④层淤泥质粉质粘土:为新近沉积土,承载力低,属于欠固结土。④夹层砂混淤泥:为新近沉积土,承载力低,压缩性高,属于欠固结土。⑤1层粘土:承载力较低,压缩性较高,属于欠固结土。⑤2层细中砂(Q4m):承载力较低,压缩性较高,为本场地的地震液化土层。⑤3层细中砂:承载力较低,压缩性较高,为本场地的地震液化土层。⑤4层淤泥质粉质粘土:承载力低,压缩性高,属于欠固结土。⑤6层粘土:承载力较高,压缩性较低,埋深较浅,不宜作为桩端持力层。⑥层粘土:承载力较低,压缩性较高,不宜作为桩端持力层。⑦层粘土:承载力中等,压缩性中等,分布不均匀,不宜作为桩端持力层。⑧1层粘土:承载力中等,压缩性中等,不宜作为桩端持力层。⑧2层细中砂:承载力中等,压缩性中等,不宜作为桩端持力层。⑧夹层细中砂:承载力中等,压缩性中等,不宜作为桩端持力层。⑨层细中砂:承载力高,压缩性低,厚度大,为良好的桩端持力层。⑩层粘土:承载力较高,压缩性中等,在局部分布稳定区域可作为桩端持力层。层粘土:承载力高,压缩性低,不宜作为桩端持力层。⑾层细中砂:承载力高,压缩性低,厚度大,为良好的桩端持力层。⑿夹层粘土:承载力高,压缩性低,在局部分布稳定区域可作为桩端持力层。

4.2.2桩基持力层及桩型的选择

本工程的桩基建议采用预制钢管桩或钻孔灌注桩。本场地的⑨层细中砂及⑿层细中砂具有分布广泛、厚度巨大的特点,建议选用⑨层细中砂或⑿层细中砂作为桩端持力层。

4.2.3结论及建议

1)勘察区位于文莱大摩拉岛,地貌类型为滨海地貌,地震地质构造稳定,未发现难于治理的不良地质现象发育,场地稳定,适宜本工程建设。

2)建筑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场地土,建筑场地类型为III类,建筑场地地段属抗震不利地段。拟建场地设计基本地震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属地震分组第一组,特征周期值为0.45s。

3)拟建化工品码头建议选用⑨层细中砂或⑿层细中砂作为桩端持力层;桩型建议根据需要选择预制钢管桩或者钻孔灌注桩。

4)水质分析试验表明场区海水及钻孔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有弱腐蚀性。

5)桩基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对附近海域造成污染,所以在施工前应定制相关保护措施,以尽量减小污染程度。

5结论

(1)岩土工程勘察方法包括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勘探、实验室或现场试验、长期观测(或监测)等。

(2)文莱石油化工品码头项目作为国外港口勘察项目,没有勘察经验可循,场地岩土层复杂,此次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编写为今后海外复杂地层港口岩土勘察提供经验。

(3)岩土工程勘察作业是工程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是工程设计、施工的依据,其质量的优劣对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工期和合理投资起着重要作用。

(4)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写除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提高综合知识方面的技能,如文字表达能力、表格制作能力等。熟能生巧,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提高,就能逐步编写好每一份勘察报告[3]。

http://

参考文献

[1]唐国杰.初探岩土工程勘察方法与实例分析[J].河南建材,2014(3).

[2]陈晓兵,金荣明.谈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写[J].西部探矿工程,2008(12).

[3]陈长伟,毛进宇,王小东.谈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应注意的几点问题[J].中国水运,2008(5).

地域文化考察报告篇2

【关键词】抗浮设防水位;水位确定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抗浮设防水位是指基础砌置深度内起主导作用的地下水层在建筑物运营期间的最高水位。 抗浮设防水位是工程结构设计,尤其是纯车库或地下广场式结构设计的一项重要参数,通常由勘察单位在详勘报告中予以明确。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各勘察单位的工程经验不一,同时受勘探资料的数量及准确性的影响,在相邻场地上各单位提供的抗浮设防水位有时可能差别较大。

而抗浮设防水位对工程的安全性、经济性均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在设计管理工作中应充分认识、理解抗浮设防水位的概念。下面以千佛山大厦工程抗浮设防水位的确定过程为例,阐述一下抗浮设防水位的确定原则及途径,希望对其它项目的类似工程能有所帮助。

需要考虑抗浮的情况

对于高层建筑的地下室,在建成之后的使用阶段,一般抗浮是没有问题的。在地下室的施工阶段,当地下室的侧墙已经施工完毕,如果场地没有采取降水措施或者已经停止了降水,即浮力就已经产生,这时如果荷载由于过小的话将是相当危险的,但如果高层建筑采取了桩基,桩基本身是能够承受拉力的,如果这时桩基能起作用,也是没有问题的。

抗浮问题比较严重的是纯地下车库或地下广场式建筑,上面没有楼房,一般只覆盖了些土做绿化,这种情况在工程的使用期间的抗浮验算一般是通不过的,这时就应考虑抗浮设防需要抗浮桩或抗浮锚杆。如果使用期间的抗浮验算没有问题,不需要采取抗浮措施,但是,一定要注意施工期间的验算,也就是当地下室的侧墙已经做好,顶板和上部荷载尚未完全施加时,千万不能因为施工已不再需要降水而将其停了,如果停了肯定要浮起来。

很多高层建筑的基础埋深超过10m,甚至超过20m,高层建筑的基础埋置超深或较深时,一般都有地下室抗浮问题,尤其是施工期间地下室刚做好而上部建筑还未施工时,如果遇暴雨,常发生地下室上浮等问题。地下室上浮是非常严重的工程事故,上浮时地下室可能开裂,而且产生倾斜,最终将报废等。

二、千佛山大厦工程简介

该工程位于历下区文化西路15号,南邻文化西路,西侧为佛山街,东侧为普利海辰大厦,北侧为小南营街。规划用地8553.8平方米,建筑面积63887.09平方米,其中地下建筑面积23641.87㎡平方米。地下4层,功能为车库,基底绝对标高为34.8米;地上12层,功能为商业、餐饮及写字楼。本工程的主楼部分自重足以抵消地下水浮力,不考虑抗浮问题,抗浮设计主要考虑主楼以外的纯车库部分。

为就解决主楼以外的地下车库部分的抗浮问题,该部分建筑地基需要采取抗浮措施的要求(如设置抗浮锚杆或采用高密度砼配重),因而给基础造价、施工难度和施工工期带来不少问题。需要不需要打抗浮锚杆或采用高密度砼配重呢,打多少抗浮锚杆或配置多少高密度砼配重,关键要看抗浮设防水位的高低。根据有关规范规定,确定抗浮设防水位,一般勘察单位按照该场地历年地下水最高水位和场地近3~5年地下水最高水位确定,但规范没有明确如何确定和如何利用这一水位。常使一些对水文地质条件不太熟悉的设计人员,简单地把近3~5年地下水位高程与建筑物地基底板高程之差作为抗浮水头设计,这样的计算方法,常得到过大的基底地下水浮力,从而被迫做出各种抗浮措施设计。

三、抗浮设防水位的确定

为避免地下水的浮力影响建筑物,确保基础正常使用功能和上部结构整体稳定性,同时避免工程造价的增加、施工工期的延长、施工难度的增大,合理地确定抗浮设防水位尤其重要。

(一)确定原则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7.1. 3条:

对高层建筑或重大工程,当水文地质条件对地基评价、基础抗浮和工程降水有重大影响时,宜进行专门的水文地质勘察。

2、《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第8.6.2条规定:

(1)当有长期水位观测资料时,场地抗浮设防水位可采用实测最高水位;无长期观测资料或资料缺乏时,按勘察期间实测最高稳定水位,结合场地地形地貌、地下水补给、排泄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

(2)场地有承压水且与潜水有水力联系时,应实测地下水水位并考虑其对抗浮设防水位的影响。

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地基与基础)》(2009年版)第7.1.4条规定:

抗浮设防水位参照如下情况综合考虑:

(1)设计基准期内抗浮设防水位应根据长期水文观测资料确定;

(2)无长期水文观测资料时,可采用丰水期最高稳定水位(不含上层滞水),或按勘察期间实测最高水位结合地形地貌、地下水补给、排泄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

(3)场地有承压水且与潜水有水力联系时,应实测承压水位并考虑其对抗浮设防水位的影响;

(4)在填海造陆区,宜取海水最高潮水位;

(5)在大面积填土面高于原有地面时,应按填土完成后的地下水位变化考虑;

(6)对一、二级阶地,可按勘察期间实测平均水位增加1~3米;对台地可按勘察期间实测平均水位增加2~4米;雨季勘察时取小值,旱季勘察时取大值。

(二)地下抗浮水位的确定

1、当有长期水位观测资料时,抗浮设防水位可根据该层地下水实测最高水位和建筑物运营期间地下水的变化来确定;无长期观测资料或资料缺乏时,按勘察期间实测最高稳定水位并结合地形地貌、地下水补给、排泄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在南方滨海和滨江地区,抗浮设防水位可取室外地坪标高。

2、场地有承压水且与潜水有水力联系时,应实测承压水水位

并考虑其对抗浮设防水位的影响。

3、只考虑施工期间的抗浮设防时,抗浮设防水位可按一个水

文年的最高水位确定。

(三)需要掌握的资料

1、场地区域的气象资料、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背景;

2、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关系、赋存状态与渗流规律;

3、地下水位的长期观测资料;

4、从长期观测资料与地下水补给、排泄关系分析得到的影响地下水位的主要因素。

(四)地下水位的影响因素

1、需预测的地下含水层的水位与大气降水入渗的关系;

2、城市规划中地下水的开采量变化对该地下水的影响;

3、建筑物周围的环境与周围水系的联系;

4、其它各层地下水与其补给排泄的影响。

四、抗浮设防水位的确定途径

本工程详勘工作由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承担,其在详勘报告中明确本工程的抗浮设防水位为44.5米。建筑设计单位山东省城建设计院即按照此水位进行结构计算,计算的结果是纯车库部分自重不足以抵消地下水浮力,需要设置抗浮锚杆或采用高密度砼配重。需要增加费用约200万,增加工期约1个月。为节约投资及工期,开始考虑降低抗浮设计水位的可能性及途径。

经对详勘报告进行详细分析,并对周边工程的抗浮设计水位进行调研,发现存在如下问题:

1、详勘报告中所描述的第四系孔隙潜水径流趋势与周边区域内地下水流场径流趋势不符。周边区域内径流方向为自东南至西北方向,但场地内水位的最高点在西北侧,低点在东南方向,径流方向呈现自西北至东南方向。

2、场地东侧紧邻普利海辰大厦,经调研海辰大厦勘察报告,场地内未见孔隙潜水水位。

3、经调查周边环境,发现在场地西北侧紧邻场地红线处,有一废弃的暖气沟,沟内常年积水,深度在4米左右。并且在此部位的支护桩施工过程中,有两颗支护桩在灌注过程中出现异常水量增大的情况。

综合以上情况,高度怀疑西北侧勘察孔的水位偏高是受暖气沟内积水影响。若此影响消除,则可适当降低抗浮设防水位。出现此问题后,与勘察单位沟通,可否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调整抗浮设计水位数值。勘察单位答复数值不能修改。遂与业主沟通确定,委托济南市勘察测绘研究院组织实施专项水文地质勘察。市勘院经过充分的调查取证,形成了《千佛山大厦水文地质调查与抗浮设防水位咨询报告》,报告查阅了自1962年开始记录的历年的降雨量、蒸发量、场地周边300米范围内13个项目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场地周边1978、2012年版1:500地形图,再次基础上对西北侧积水对抗浮水位的影响进行了详细论证。得出了以下结论:

1、场地内含水层为:第四系孔隙含水层、风化闪长岩裂隙含水层、石灰岩裂隙岩溶含水层。第四系孔隙水补给风化闪长岩裂隙水,且水力联系密切,石灰岩裂隙岩溶承压水多年水头低于本工程基底设计标高,本场地抗浮设防水位标高可不考虑风化闪长岩裂隙水、石灰岩裂隙岩溶承压水的影响。

2、场地内第四系孔隙水为潜水类型,主要赋存于场地上部粘性土及其下部碎石层、砾岩层内。其地层的渗透性较弱,富水性差;上游迳流补给区短,地下水位季节性变化幅度大。

3、场地内地下水补给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同时受场地北侧暗埋暖气管沟与污水管道渗漏补给影响,导致场地地下水位北高南低,与区域地下水流场迳流趋势存在异常。

4、场地地下水主要以大气蒸发与补给风化闪长岩裂隙含水层形式排泄。

5、岩土工程勘察期间实测场地最高稳定水位42.49米,基坑降水前期地下水位监测实测2012年丰水期最高水位为43.00米。

6、结合场地区域地形地貌特征、场地内第四系孔隙潜水补给、排泄特点及各工程项目实测最高稳定水位、及场地内勘察时期实测最高稳定水位、水位监测阶段丰水期最高水位综合考虑,建议建筑场地内地下室抗浮设防水位为43.50米。

在千佛山大厦水文地质调查与抗浮设防水位咨询报告》完成后,我项目部请总工办金总进行了审查并于2012年11月1日组织相关专家召开了专家论证会,专家对咨询报告的相关内容及结论予以认可,并出具了书面专家论证意见。后将咨询报告及专家意见转设计单位按照新的抗浮设计水位进行结构设计。

五、结论

地域文化考察报告篇3

关键词: 盐城 地震 地质 灾害

中图分类号:P315.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 引言

盐城市位于下扬子断块,该区在中新生代为继承性沉降区,区内主要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区内新近以来纪沉积厚度以东台坳陷区为最大,其厚度可达2000m以上,盐阜坳陷区次之,厚度可达1600m以上。断裂构造以北东、北西向为主。新生代以来主要表现为伸展—引张—沉降性构造运动,第四纪则以不均匀沉降为特征[1]。同时海水进退频繁,形成冲积夹湖相、海相沉积。沉积厚度常受古地形制约,厚度不等。第四系一般为100~200m。区内历史地震在陆区多集中在盐城、东台、镇江—扬州、溧阳及长江口等地区。海域地震活动主要集中在南黄海南部坳陷区,最高震级达7级[2]。该区属区域内地震活动水平较高的地区。该区域多年来被确定为地震重点监视区,研究其地震地质灾害特点有利于防范地震次生灾害,为提高辖区抗震设防能力提供基础支持。本文所收集的工程资料主要来源于盐城市地震局和盐城市住建局。

1 地形地貌

区域内总体上属于平原地貌,地势较平坦,自西北向东南略有倾斜。区内水系密布,主要河流有:新洋港、串场河和通榆运河等。根据成因及水系分布大致以小海路-盐城路一线为界将辖区分为里下河平原和滨海平原。里下河平原四周高中间低,呈浅碟状;中部大纵湖、射阳湖一带,地面高程仅1m左右,而串场河西岸海拔上升为3-5m。里下河平原渠连水绕,圩回相接,是苏北典型的水乡地带。大致沿小海路—盐城路一线以东地区属滨海平原。全新统上部地层主要为古代黄河夺淮期间的泥沙淤积形成,海拔自东南的3.5m左右向西北缓慢递减,在新洋港河中段,海拔仅2m左右。里下河平原部份地区全新统以泻湖相沉积为主,属于滨海平原部份地区全新统以海相沉积为主,但沉积成份均为粘土、粉质粘土、粉土或淤泥质粉质粘土。区域内总体上上更新统及以下地层水平成层性较好,相对应的各地层层位稳定,横向上变化不大。其工程地质条件整体具有较好的相似性。

2 工程场地类别

根据所收集到的盐城市区203个工程项目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第4.1.3条和第4.1.6条规定,各钻孔所在位置场地土类型为中软或软弱场地土,其中中软土占15%,软弱土占85%。根据各点的场地划分结果,研究区工程场地类别以Ⅳ类场地为主(85%),少数场地为Ⅲ类场地(15%)。通常Ⅲ类或Ⅳ类建筑场地交替出现。甚至在同一工程建设项目中,不同地段同时存在Ⅲ类或Ⅳ类建筑场地,没有明显的分区性。从满足盐城市震害工作需要和偏安全考虑,工作区均按照Ⅳ类建筑场地进行。

3 砂土液化

盐城市区位于地震动参数0.10g分区内。 根据所收集的区域内地震安评研究报告工程场地设计地震动参数的研究成果,工程场地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表地震动水平向峰值加速度为0.132g,对应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在50年2%罕遇地震作用下,地震烈度为Ⅷ度。因此,本项目的地震地质灾害评价及区划按照地震烈度为7度和8度时的影响作用分别进行分析。对砂土液化的判别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进行初步初步判别、液化判断、液化危险性评价等。

盐城市市区规划工程场地内,在遭遇地震烈度为7度地震作用的影响下,工程场地内有少量钻孔存在液化现象,液化等级轻微~中等,液化指数在0.01~16.15之间。在遭遇地震烈度为8度地震作用的影响下,规划区工程场地内有大部分钻孔存在液化现象,液化等级轻微~严重,液化指数在0.01~26.35之间。

4 软土震陷

软土的工程性质特点是高压缩性、低强度、高灵敏度和低透水性。软土层具有良好的层理,在互层中伴随有少数较密实的颗粒较粗的粉土或砂层,在较大的地震力作用下容易出现震陷现象。根据《软土地区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GJ83—91)的规定,软土的判别应符合下列要求:(1)外观以灰色为主的细粒土;(2)天然含水量大于或等于液限;(3)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0,主要包括淤泥、淤泥质土、泥炭、泥炭质土等。根据收集到的168份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资料分析显示,盐城市区内工程场地钻孔均探测到淤泥质粉质粘土层。其淤泥质粉质粘土的承载力特征值为60~126KPa,绝大部分钻孔的淤泥质粉质粘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在60~70KPa,其值小于临界承载力特征值80KPa,极少数钻孔的淤泥质粉质粘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在90~126Kpa,因此,应考虑存在淤泥质粉质粘土层的工程场地的软土震陷影响。

5其它地震地质灾害

盐城市地处苏北平原,地势较平坦开阔,没有山体和较大河流,不存在崩塌、泥石流,也不会发生大的造成建筑破坏的滑坡等地震地质灾害。根据近场区地震构造,区内断裂均为隐伏断裂,断裂走向主要有北东向和北西向。北东向断裂主要有盐城—南洋岸断裂和沟子头—龙王庙断裂,北西向断裂有串场河断裂。在近场区内,盐城—南洋岸断裂和串场河断裂为早第四纪断裂,沟子头—龙王庙断裂为前第四纪断裂,盐城—南洋岸断裂通过盐城市区。

依据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列出了重大工程与全新活动断裂的安全距离及处理措施,确定对深埋(一般指超过100m)的全新活动断裂或发震断裂,发生地震时,地面不会产生构造性地裂的场地,可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的抗震措施进行评价;而对非全新活动断裂规定可不采取抗震措施。通过盐城市震害预测场区的盐城—南洋岸断裂为早第四纪断裂,工程场地上覆第四纪沉积物覆盖厚度达近200m[3]。综合分析断裂不具备对地表产生破坏的条件和可能。

6主要认识

本文通过收集、整理、分析盐城市辖区内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以及区域构造地质资料等。对区域地形地貌、工程岩土土整、工程场地类型进行分析,根据区域地震地质构造及岩土特征,对区域内存在的潜在地震地质灾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盐城市区内在遭遇烈度为7度的地震时存在少数液化现象,等级较轻,当遭遇烈度为8度地震时,大部分地区存在液化现象,等级由轻微~严重,液化指数最高达到26.35。分析表明区域内在遭受较大地震时,应考虑存在淤泥质粉质粘土层的工程场地的软土震陷影响。根据盐城市地形地貌特征,辖区内不存在崩塌、泥石流、滑坡等地震地质灾害,区域内通过盐城市区的盐城-南洋岸隐伏断裂虽属于早第四纪断裂,但其覆盖厚度达到200米,不具备对地表产生破坏的条件和可能。

参考文献:

[1]陈友飞,严钦尚,许世远.苏北盆地沉积环境演变及其构造背景[J].地质科学,1993,28(2):151-159.

[2]王斌,周健,梁雪萍. 江苏盐城附近及邻近海域地震活动分析[J].防灾减灾科技学院学报,2008,10(3):56-60.

地域文化考察报告篇4

一、建立健全“五项机制”,深化检察预防工作参与创新社会管理之途径

一是建立健全社会大预防机制。苏州检察预防工作在参与创新社会管理中,充分发挥各级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委员会)职能作用,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构建社会化大预防机制,逐步把预防工作触角融入到各单位生产经营及日常管理之中。苏州自2008年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争创预防职务犯罪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活动(以下简称“争创双先活动”),将其与廉洁文化建设、内控机制建设等工作紧密结合,促进行业、部门进一步完善内部预防机制;通过“国有(专营)企业职务犯罪预防论坛”、“检校共建”等,充分调动各预防主体主观能动性,构建社会化大预防格局。

二是建立健全侦防一体化工作机制。一方面实行以侦促防,通过查办职务犯罪案件,分析查找社会管理制度中的漏洞和缺陷,积极向党政机关、行业主管部门提出检察建议,推动社会管理、部门行业的整顿治理工作;另一方面实行以防促侦,充分发挥预防工作联系群众、涉及面广、警示社会、视野开阔等优势,加强职务犯罪的风险分析和评估,积极推动矛盾风险的预测和化解,为侦查部门明确办案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提供参考,推动办案工作深入开展。

三是建立健全沟通协调机制。结合开展犯罪分析、预防调查、预防咨询等预防职能工作,加强与社会各界尤其是各成员单位的沟通联系。建立联络员制度,定期召开联络员会议,了解各单位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情况,帮助查找制度漏洞,完善内控机制,加强各单位自我管理、自我预防能力。目前,苏州已聘请了56名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联络员,基本覆盖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同时,市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的《苏州市职务犯罪预防》杂志及《苏州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简报》也成为各成员单位交流预防工作经验的重要平台。

四是建立健全联系协作机制。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不是检察机关一家的事情,既需要内部合力,更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近年来,我们积极与公安、税务、银监局等20多个行业和系统共同开展预防职务犯罪专项活动。如与市公安局建立预防职务犯罪等五项协作制度、与地税局联合开展“八个一”系列预防教育活动、开设“国有(专营)企业职务犯罪预防论坛”等,都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五是建立健全工作反馈机制。着眼社会管理的全局,通过年度报告制度,以向党委、人大、政府报告的形式,通过提出、落实和运用对策建议来启动创新社会管理。在工作中我们不是一报了事,一发事完,而是建立了跟踪回访机制,确保各项预防整改建议落到实处。张家港市院通过对查处的3起农保基金贪污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社会调查,催生了农工保基金管理发放办法的根本改革,由原来村干部代收,改为建设个人银行基本账户,由政府职能部门直接划拨,实现了管理方式上根本改变。

二、着力深化“六项内容”,拓展检察预防工作参与创新社会管理之内容

一是着力检察预防专业化,推动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及法律法规完善。检察预防工作参与创新社会管理的内中之一就是要推动完善地方行业法规,健全规章制度,从而推动管理体制机制变革。我们结合执法办案的成果,通过预防调查、检察建议等各项专业预防措施,查找地方法规、行政管理体制上漏洞,着力推动现行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机关内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优化机关职能,形成以制度管人、管事的机制。通过查办市物价局席某案,我们利用近两个月时间在仔细调研基础上,将物价部门原有54项制度,合理整合为23项工作流程,规范权力运行。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最大限度地减少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和条件,也进一步提高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拆迁领域职务犯罪分析”,催生《苏州市房屋征收管理实施办法》,在制定过程中多次征求检察机关意见。太仓市院通过查办枉法裁判案,提出检察建议,促使法院建立在执行判决过程中将审判、裁决、执行三权分离的管理机制。

二是着力检察预防社会化,提升检察预防参与创新社会管理的影响力。近年来,高检院多次强调要推动建立检察预防工作社会化格局,这是预防工作发展的总趋势。2011年7月1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在第十三次全国检察长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要“推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社会共同参与、检察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格局”。我们充分认识到,检察预防工作不走社会化道路,就没有生命力和影响力,在2002年就建立了由主要行业和领域主管部门为成员单位组成的全市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指导委员会。为进一步提升检察预防工作社会化水平,我们首先是注重完善领导体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建立、调整和充实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小组。设在检察机关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为具体事务协调机构,通过年度综合报告、专题报告等方式主动向地方党委领导汇报预防工作,争取地方党委的领导和支持。其次,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预防领导小组协调机构的权能,以组织联席会议、行业共建等形式,开展经常性活动,推动各个行业和领域主管部门加强预防制度建设、风险防范控制和预防网络建设。近年来,我们积极与公安、税务、银监局等20多个行业和系统共同开展预防职务犯罪专项活动。如与市公安局建立预防职务犯罪等五项协作制度、与地税局联合开展“八个一”系列预防教育活动、开设“国有(专营)企业职务犯罪预防论坛”等,都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再次,以开展“争创双先活动”为抓手,全面提升检察预防工作社会影响力。苏州自2010年8月启动该活动,市委办转发市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在全市开展争创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通知(苏办发〔2010〕80号),苏州市预防职务犯罪领导小组制定下发《苏州市争创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活动考核管理办法》,各、区市也分别制定“争创双先活动”考核实施办法,每年组织考核、评比、表彰。今年进入全市范围的申报和考评阶段,极大地调动了各单位开展预防工作的积极性,扩大了影响力。

三是着力行贿犯罪档案查询,提升检察预防助推诚信体系构建能力。行贿档案查询作为检察工作参与社会管理的一个最直接的切入点,充分体现 “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理念,对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遏制职务犯罪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苏州在促进查询规范化的同时,深化应用,推进社会信用评级及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拓展检察预防工作参与创新社会管理的辐射面和影响力:逐步实现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与社会信用管理平台的对接。苏州市院正在与住建局就查询系统与信用监管平台连接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太仓、吴江、园区分别与政府相关部门诚信监管系统实现了无缝对接。积极探索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在人事任用领域的应用。如,张家港市检察院与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发文《关于在干部提拔、使用的廉政考核中实行行贿档案查询的实施办法》。强化源头预防,将查询结果逐步纳入社会信用评级体系。吴江市院将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纳入中介机构信用评级、建筑企业信用评分和从业人员诚信档案,与市纪委等15个部门共同制定《全市中介机构信用评价管理办法》。

四是着力重点行业和领域预防,强化检察预防服务和保障民生职能。牢固树立“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宗旨观,是人民群众司法需求和法治意识、权利意识增强的新要求。因此,我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检察预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高度关注涉及民生民利领域职务犯罪预防,将其与化解矛盾、维护人民群众利益联系起来。近年来,抓住重大工程建设、征地拆迁、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监管环节等热点问题深入开展专项预防工作,切实将“民生优先”的要求落实到检察预防工作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去年,我们开展专题调查并撰写的《环保领域职务犯罪预防调查报告》、《苏州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情况预防调查报告》等专题报告,分获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及时任市长阎立批示,推动相关部门及时整改。太仓针对垃圾猪养殖问题比较突出的情况,撰写《关于我市与上海、昆山交界地带违法养殖泔脚猪污染环境、危害食品安全的调查报告》,太仓市政府根据该报告,组织公检法及相关职能部门在全市开展违法养殖集中整治的专治活动,取缔垃圾猪养殖,保证市民吃上放心肉。同时,在工程领域积极推行 “廉政保证金”、“7+1同督创优”、“一书五卡十大控制点”工程预防机制,确保重大项目资金安全。

五是着力培育特色亮点,积极拓展参与创新社会管理的广度与深度。一是深化私营企业职务犯罪预防。私营部门犯罪预防是苏州预防的特色之一。如园区院专门成立私营部门职务犯罪预防协会,成立防案顾问小组,定期开展活动,每月制作一期“防案邮件”发放各成员单位,扩大企业受教人员的覆盖面。二是不断推进镇村基层廉政建设。充分利用“乡镇检察工作室”这一载体开展基层预防工作,张家港市院建立“涉农职务犯罪防控基地”,吴江市院筹备建立专门的乡镇干部警示教育基地。高检院的《预防职务犯罪学刊》专门报道了我市的做法。平江区、张家港市院通过促进基层街道加强对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资金使用的监管和建立涉农职务犯罪巡回预防制度等,延伸检察机关预防触角,深化乡镇基层廉政建设。三是深入开展涉农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不断拓展涉农预防新思路,创新工作机制和方法,丰富涉农预防新途径,构成点、面结合的多方位立体预防格局。今年3月,省院商志宝副巡视员专程至园区院唯亭检察室进行调研,对该院依托乡镇检察室开展涉农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张家港市院在原有涉农职务犯罪“三级联防”机制的框架结构基础上,制定《张家港市涉农职务犯罪巡回预防实施办法(试行)》,建立“张家港市涉农职务犯罪防控基地”,形成了一套涉农职务犯罪巡回预防制度,与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刑事法研究中心共同撰写《关于对我市11名村书记职务犯罪案件情况的调查报告》,推动涉农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深入开展。

六是着力检察预防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检察预防工作专业化水平。多年来,检察预防工作一直存在着机构不健全、从业人员少、素质还不高的问题。苏州非常重视预防队伍建设和专业人才的培养,通过广泛开展继续教育、重点人员重点业务培训、以会代训等切实有效的措施,增强检察教育培训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用性,按照法理精通、业务娴熟、技能过硬的专业要求,不断促进检察教育的正规化、科学化,提升教育培训的质量,实现预防干警由知识型人才向素质型人才转变,由单纯学历型人才向培合型、高层次人才转变,极大地提升了检察预防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更好地完成法律赋予的重任。

三、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不断提升检察预防工作参与创新社会管理之成效

近年来,苏州检察预防工作通过不断加强专业化及社会化建设,不断提升预防调查、犯罪分析、检察建议等专业化预防水平的同时,创新工作方法,拓展预防领域,不断推进参与创新社会管理的广度与深度,取得一定成效。

一是党委领导下的检察预防格局初步形成。随着检察预防工作影响力的提升,各级党委政府更加重视预防工作,党委领导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机制不断健全。以去年为例,撰写的调查报告、犯罪分析获得市、区主要领导批示44份,提出700多条科学合理、针对性强的改进措施均被有关单位采纳,有效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和机制建设。

二是社会公众预防意识大幅度提升。近年来,苏州推出“检察长廉政讲坛”、《预防职务犯罪三字经》等特色预防形式,组建“正义之剑”、“阳光检察”等宣讲团,编发《筑盾》《清源》《立人》等电子杂志,建立警示教育基地,开展廉政公益广告竞赛等,通过对预防宣教工作的有益探索,较好地扩大了预防文化的影响力,极大地提升了工作的反腐倡廉意识,为创新社会管理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三是初步形成检察预防业务规范化。通过不断加强规范化建设,预防工作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健全,操作程序不断规范,已初步实现由简单的个案预防向行业、系统预防转变,由单一部门预防向社会化预防转变。苏州市院党组提出今年是“案件质量优化年、基层建设推进年、服务质量提升年”的要求,为提高履职能力,预防条线也采取了“接对帮建、项目联建、责任包建、考评促建”四条措施,进一步突进检察预防业务规范化建设。

地域文化考察报告篇5

关键词:地质野外实践;实践能力;考核标准;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00X(2017)14-0018-03

实践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已成为高校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1,2]。加强实践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要,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和热点[3,4]。

地理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野外实习是学生认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事件与现象、理解和实践理论的必由之路。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创新人才起到重要作用[5]。加强地理实践能力培养对基础地理教育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深人推进将起到重要的作用[6]。

如何制定野外实践能力考核标准是高校教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已有研究成果大多集中在一般意义上的教学质量评价研究,或是针对某门具体课程,或某个具体的教学环节等方面[7-9]。在评价方法上重知识、轻能力[10,11]。迫切需要转变野外实践的教学和评价模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12]。因此,通过制定野外实践能力考核标准,以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为基础,以各门实践课、各主要环节的野外教学为支撑,构建地理科学类专业野外实践能力的整体考核标准,从而达到规范野外教学行为、提高野外教学质量的目标。

一、野外实践能力

(一)基本技能

1.常见矿物的鉴定

掌握常见的矿物的主要理化性质(颜色、条痕、光泽、透明度、硬度、解理、断口等)和鉴定特征,掌握使用小刀、放大镜、条痕板、磁铁等简易工具肉眼鉴别常见矿物。要求正确识别石英、正长石、斜长石、角闪石、辉石、橄榄石、云母等主要原生矿石;正确识别方解石、白云石、石膏、石盐、赤铁矿、褐铁矿等常见沉积矿物;正确识别方铅矿、闪锌矿、辰砂、辉锑矿、黄铁矿、黄铁矿等硫化物类矿物;了解石墨、石榴子石、蛇纹石、滑石等变质矿物的特点。

2.主要岩石类型的鉴定

掌握三大类岩石的成因与主要结构、构造与矿物成分特征,正确区分三大类岩石。识别花岗岩、流纹岩、玄武岩、安山岩等常见的火成岩,了解闪长岩、辉长岩、橄榄岩的特点。正确识别砂岩、页岩、石灰岩等常見的沉积岩,了解砾岩、粉砂岩、粘土岩、白云岩、煤炭、火山碎屑岩的特点。正确识别片麻岩、千枚岩、片岩、大理岩等常见的变质岩,了解石英岩、矽卡岩、板岩、断层角砾岩的特点。

3.测量工具的结构和使用

了解地质罗罗盘的结构、原理、操作与保护,正确使用罗盘测量方位角与岩层产状(走向、倾向和倾角)。了解gps的工作原理、测量精度、主要功能与操作界面,正确使用GPS测点、存点、测量面积、保存和输入航迹。了解手机电子罗盘的工作原理与测量精度。

4.地质图的使用

熟悉地质图的图例与注记系统,正确读取图上信息。依据地层时代与产状变化等特征,正确判读褶皱构造与断层构造。依据图上地形迹岩层时代与产状信息,正确绘制地质剖面图。依据综合地层柱状剖面图,正确概括区域地质演化历史。利用地质图上的地形信息,或结合地形图分析岩性与地质构造对地形的影响。

5.遥感影像的使用

熟悉遥感影像上山地、丘陵、平原等基本形态类型的特点。能够区分负地形(河流、沟谷等)与正地形(山峰、山脊)。依据地形的变化识别山前断层与褶皱构造。了解各种典型地貌在遥感影像上的特点。

(二)野外观察能力

1.野外定向与定位

熟练掌握使用罗盘,准确测定地物方位、观测剖面走向的技能。能够利用地形图与罗盘,确定野外观测点在地形图上的准确位置;并与GPS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及各自的优势。能够依据各观测点的位置及沿途地形、地物特征,在地形图上绘制考察路线图。

2.地质露头的观察与记录

露头剖面的地理位置、地貌部位、剖面走向。岩性的观察与描述,包括(区分原生色、次生色)、物质组成、结构构造、成因类型与形成时代(结合地质图使用)。接触关系的观察与次生次序的判断,区分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侵入接触、断层接触等接触关系。理解不同接触关系及其生成次序的意义。区分地层层面、节理面、断层面,掌握使用罗盘测量地质体产状(走向、倾向、倾角)的方法。观察岩性、地质结构面及其密度与风化、侵蚀程度的关系。地质露头剖面图的测量与绘制,将地质露头所观察的内容及测量的结果,用示意图或素描图的形式,概括绘制成规范的剖面图。

3.地质构造的观察与记录

褶皱的观察:对于小型褶皱,应查明岩层的相对次序、确定褶皱的位置,并对相应的标志层进行追索,测量两翼地层产状,识别背斜与向斜,绘制褶皱露头剖面示意图,了解褶曲横剖面形态类型及其力学特点。对于大型褶皱,通过考察沿线不同观察点地层产状与时代的变化,确定褶曲类型;利用区域地质图分析褶曲的类型及其平面形态特征;结合实地地层产状测量结果、地形图与地质图,绘制褶皱横剖面图。观察、分析褶皱构造对地貌的影响,在野外及地形图、地质图上识别背斜山、向斜谷、凹陷盆地、单面山、向斜山、背斜谷,并了解其形态特征、形成条件与过程。

断层的观察:从地层的重复与缺失、构造线的中断、断层伴生或派生构造、水文和地貌标志以及航片、卫片的线性构造等识别断层的存在。对于小型断层应正确判定断层类型及其力学特点,详细观察描述,测量产状,素描和照相,必要时采集构造定向标本。对于大型断层应根据山麓线特征、地层分布范围、断层崖、断层三角面、断层破碎带等确定山前断层;将不同级别的断层构造岩及其展布规律、构造挤压破碎带内带和外带,以及断层伴生或派生的剪节理、拖拽褶皱、羽状裂隙、擦痕等一系列构造现象标示出来,加以分析判断断裂活动的力学性质及运动方向。

节理的观察:应先确定所在构造部位的地层、岩性、褶皱断层的分布,再注意观察节理的分布、产状、力学性质等,对其进行分期配套,统计测量,分析研究区域或局部应力场特征,配合褶皱与断层的研究,阐明构造应力性质与分布规律。

4.实测地质剖面制作

明确实测剖面的目的与任务,选择层序完整,构造简单,接触关系清楚,化石丰富,岩性组合和厚度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布置。掌握实测剖面外业工作方法和内业整理步骤,绘制地质实测剖面图。编写地质实测剖面图说明书。

(三)资料整理、综合分析与报告撰写能力

1.地质剖面的区域对比与综合柱状剖面图的分析

在实习地区各个地质露头实测剖面的基础上,通过确定对比标志,建立区域地层综合柱状剖面图。通过地层综合柱状剖面图,概括区域地质演化简史。

2.区域地质实习报告编写

主要内容有:前言;地层及其沉积环境;火成岩与岩浆活动;变质岩与变质作用;地质构造与新构造运动;区域地质发展简史;水文地质、岩溶地质及矿产资源;区域地质条件与经济发展等。

二、地质学野外实践能力培养路径

(一)野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教学内容优化

野外实践教学体系由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实践教学监督体系和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构成。充分利用地质野外实习基地,构建“一条主线、五个结合、三个层次”的地质野外实践教学体系,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科学、有效的途径,保证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一条主线”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线,全程以实践能力为基础。“五个结合”是实施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单个认识性考察与综合性实习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野外实习与教师科研相结合、野外实习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相结合。“三个层次”是基础层次、提高层次和综合层次。根据实习基地的情况,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

(二)实践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改变传统的野外实习的“讲解-接受”教学方式,实行分段式教学。前期,以教师为主导,采取教师讲解、演示、测量、学生围观、旁听、记录的方式,回来后学生整理实习笔记。中期,教师布置实习任务,学生分小组进行野外考察,主动去发现和认识各种地理现象,回来后组长汇報当天考察情况,教师对学生所观测的相关知识进行点评。后期,分小组进行全面总结汇报并实行专题考察,教师根据学生所选的专题情况,分组进行指导,旨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最后要求每位同学提交实习报告和专题报告。培养学生地质素养和综合能力、科学精神,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现状,倡导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与地理兴趣。

(三)野外实习教学基地建设

建立地理野外实习教学基地是地理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不断提高野外实践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安徽师范大学根据地理专业课程的特色以及野外实践地区自然组成与结构的代表性、鲜明的地带性、交通便利性和经济可行性等,在巢湖、庐山、黄山等地建立野外实践教学基地,以安排单科或综合实践教学,这些地方均能反映植被、土壤、气候、地质、地貌、水文等方面的自然地理以及人文地理的典型特征,让学生从野外获得的感性认识和课堂上获得的理性认识融会贯通,真正变成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今后应进一步拓宽原有基地的实习内容。同时要开辟新的实习基地。

(四)师资队伍建设

野外实践教师梯队建设是地理野外教学实习的基本保障。地理野外实践教师经多次实地勘察,积累了丰富的实习材料和实践经验,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但实践教师培养和建设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近年来,引进的青年教师科研水平较高,野外实践能力较弱,需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进行“传、帮、带”。通过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以中年教师为主,“老、中、青”教师相结合的野外实践教师队伍,指导学生野外实践。

三、结束语

实践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制定野外实践能力考核标准是高校教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在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大背景下,提高地理科学类专业野外教学质量就必须抓住教学中的实践环节。以高等師范院校地理专业地质学课程为例,构建野外实践能力考核标准,提出若干培养路径。包括:1.确定实践教学目标;2.详细论述基本技能、野外观察能力、资料整理、综合分析与报告撰写能力等考核标准;3.提出野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教学内容优化、实践教学方式方法改革、野外实习教学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培养路径。

地域文化考察报告篇6

为进一步推动我市制止私搭乱建工作实现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管理,切实维护城市规划建设依法有序进行,依据城市规划建设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主要原则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建立完善制止私搭乱建工作机制,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加大私搭乱建成本,增强属地责任意识,加强普法宣传和教育,树立全社会依法建设观念,保持制止私搭乱建高压态势,实现全市私搭乱建有效治理。

(二)主要原则

坚持属地管理,党政同责;坚持依法拆除,确保稳定;坚持分级督查,责任追究。

二、管理范围

本意见所称私搭乱建,是指个人及单位组织未经批准,擅自建设建筑物、构筑物的行为。制止私搭乱建的重点区域为城市规划区(主城区和新区)及市政府确定的其他区域,主要包括区、东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县社区、镇、镇、乡、镇。

三、明确责任

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区及县(以下简称“三区一县”)、新区、相关局委及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市规划监察支队、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支队、市城建执法监察支队、市城管执法监察支队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负其责。

“三区一县”职责:县(区)是制止私搭乱建工作的责任主体,各县(区)党委(党工委)、政府(管委会)负总责;县(区)党委(党工委)、政府(管委会)主要领导是制止私搭乱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主要责任人;对辖区内的私搭乱建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拆除;负责做好维护稳定和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出现因制止私搭乱建引起群众越级上访和,杜绝安全事故。乡(镇、办)职责:乡(镇、办)是制止私搭乱建工作的直接责任单位,其党政正职为主要责任人。要对本辖区开展经常性排查,及时发现私搭乱建行为,做好制止和监控,具体组织私搭乱建的日常拆除;做好村(居)民稳定工作,排除安全隐患;按照全市应急联动要求及上级部门指令,全天侯处置辖区内的私搭乱建事务。

市城乡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职责:结合各职能,依法依规对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转报及所属执法队伍上报的私搭乱建进行认定。

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职责:负责私搭乱建信息采集工作,组织数字化信息采集队伍巡查发现私搭乱建行为;对“三区一县”政府(管委会)以及属地乡(镇、办)制止私搭乱建工作情况巡视、暗访,对私搭乱建行为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

市规划监察支队职责:成立制止私搭乱建核查大队,负责对“三区一县”政府(管委会)以及属地乡(镇、办)制止私搭乱建拆除情况巡视、暗访,按照市制止私搭乱建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求对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私搭乱建情况开展抽查、核查工作,同时发现私搭乱建行为及时认定并报告。

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支队职责:负责对“三区一县”政府(管委会)以及属地乡(镇、办)辖区涉及违法用地的制止私搭乱建拆除情况进行巡视、暗访和督查,同时依照工作职责发现私搭乱建行为及时认定并报告。市城建执法监察支队职责:负责对“三区一县”政府(管委会)以及属地乡(镇、办)辖区未取得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的私搭乱建情况进行巡视、暗访和督查,同时依照工作职责发现私搭乱建行为及时认定并报告。

市城管执法监察支队职责:负责对“三区一县”政府(管委会)以及属地乡(镇、办)辖区影响市容市貌的私搭乱建行为进行巡视、暗访和督查,同时依照工作职责发现私搭乱建行为及时认定并报告。

新区管委会职责:负责对新区主中心范围内相关县(区)政府(管委会)以及属地乡(镇、办)制止私搭乱建工作情况进行督查,发现私搭乱建行为及时责成属地政府组织拆除,定期向市制止私搭乱建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工作进展情况。

四、建立机制

(一)巡查报告机制

建立市、县(区)、乡(镇、办)制止私搭乱建三级日常巡查报告制度,确保及时发现、及时拆除。

1.乡(镇、办)要根据所辖村(社区)规模大小,每村(社区)派驻1—2名巡查员全天候巡查,对发现的私搭乱建要及时制止、及时报告、督促拆除,巡查情况每2日向县(区)报告。

2.县(区)要加强辖区内的日常巡查工作,发现私搭乱建行为,及时督查属地乡(镇、办)进行制止、监控和拆除;对涉及非法占地、违法乱纪等问题的,要责成国土资源、公安、纪检监察、司法部门严肃处理。县(区)要建立台账,将辖区巡查拆除情况每3日报告市制止私搭乱建领导小组办公室。

3.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要对信息员进行相关业务培训,确保及时发现私搭乱建、及时上报,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每日汇总,同时报市城乡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进行认定,认定后每周报告市制止私搭乱建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拆除机制

县(区)、乡(镇、办)应明确制止私搭乱建主体责任单位及直接责任单位的工作职责,加大私搭乱建的拆除力度,依法严厉打击私搭乱建行为。

1.对辖区内发生的私搭乱建,当事人不拆除的,由乡(镇、办)负责在2日内拆除;在上述期限内未拆除的,属地县(区)要督查其在3日内拆除完毕。

2.乡(镇、办)在前文规定期限内不能拆除完毕的,属地县(区)应当在3日内组织集中拆除。

(三)经济补偿机制

建立妨害城市建设经济补偿金制度,以弥补私搭乱建对城市建设造成的影响和损失。实行月核定月扣缴,扣缴基数按当月累计未拆除面积计算。对已认定的私搭乱建面积,由市规划监察支队测量,按每平方米300元的标准,经市制止私搭乱建领导小组办公室核定并作出《关于扣缴妨害城市建设经济补偿金决定书》,市财政局根据决定书对相关县(区)财政扣款,所扣款项专户管理,专门用于制止私搭乱建工作。市制止私搭乱建领导小组办公室每月25日核定累计未拆除面积,市财政局每月月底扣缴到位。

(四)考评机制

市制止私搭乱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县(区)制止私搭乱建工作情况进行考评,依据考评结果,实行经济奖惩,切实增强责任单位的成本意识和责任意识。

1.考评工作采取定期考评与随机考评相结合的办法,原则上每月开展一次。对县(区)超过规定期限仍未拆除完毕的,向责任单位下达《督办通知书》,明确拆除时限,逾期未报告或未按要求拆除的,在新闻媒体上予以曝光。

2.根据考评结果,每半年对考评成绩排在前2名的县(区)进行奖励。

(五)问责机制

“三区一县”、乡(镇、办)制止私搭乱建工作不力的,按照有关规定对责任单位及工作人员进行责任追究。

1.乡(镇、办)巡查中未能及时发现私搭乱建或漏报、瞒报私搭乱建情况,每周出现3起以下的,县(区)纪检监察机关对其进行通报批评,责令相关责任人员写出书面检查;乡(镇、办)巡查中未能及时发现私搭乱建或漏报、瞒报私搭乱建情况,每周超过3起的,由县(区)纪检监察机关对乡(镇、办)党政领导及责任人员进行效能告诫。私搭乱建发生后,乡(镇、办)未能按照要求期限组织拆除且累计达到5起及以上的,县(区)党委(党工委)、政府(管委会)应责成乡(镇、办)党委、政府作出深刻检查,对乡(镇、办)党政正职进行诫勉谈话,分管领导按有关规定予以免职,并在市级新闻媒体通报。

2.县(区)未能及时发现私搭乱建或漏报、瞒报私搭乱建情况,累计出现5起以下,由市制止私搭乱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县(区)制止私搭乱建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进行约谈;累计出现10起以上的,对县(区)政府分管领导约谈;累计出现15起以上的,责令该县(区)党委、政府(管委会)向市委、市政府写出书面检查,并由市纪检监察机关对县(区)及责任人员进行效能告诫。

私搭乱建发生后,县(区)未能按照要求期限组织拆除的,由市纪检监察机关对责任单位及其人员进行效能告诫。

通报批评、责令书面检查、效能告诫超过两次的,依照《市重大督察事项办理效能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市创建工作效能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等相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六)媒体曝光机制

日报、晨报、电台、电视台开辟专栏,设立曝光台,对私搭乱建及制止私搭乱建不力的典型予以报道。依据每月考评结果,由排名末位的县(区)、乡(镇、办)领导在媒体表态,并对影响恶劣的重大案件处理情况进行曝光。(七)投诉举报机制市、县、乡三级要设立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对接到举报投诉或媒体曝光的私搭乱建行为,及时查处。对通过群众投诉举报、媒体曝光监督等方式发现相关工作人员纵容私搭乱建行为、从中牟利的,要及时移交纪检监察机关进行严厉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建立完善有奖举报制度,奖励资金在妨害城市建设经济补偿金专项资金中安排。

五、保障措施

健全市、县(区)、乡(镇、办)制止私搭乱建三级管理制度,夯实基层,打牢基础,形成完整的制止私搭乱建工作体系和强有力的工作力量。

(一)建立完善机构

市政府成立主管副市长任组长,主管副秘书长任副组长的市制止私搭乱建工作领导小组,市城乡规划局、国土资源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城管局、公安局、财政局、监察局、局及“三区一县”行政主要负责人,市委宣传部、新区管委会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管副秘书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人员从成员单位选调,具体负责督查、考评、奖惩等日常事务。

县(区)政府、管委会要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制止私搭乱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月工作例会制度。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明确一名专职办公室主任。要按照“专群结合”的办法,组建充实制止私搭乱建专业队伍,选调人员,保障经费。

各属地乡(镇、办)实行党政同责,成立由党政主要负责人牵头的制止私搭乱建工作机构,组建10人以上的专职制止私搭乱建执法队伍,保障工作经费。

(二)建立完善预防监控制度

一是加大对制止私搭乱建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力度。利用新闻媒体报道、宣传进社区等形式,加大对土地、规划、建设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使广大群众知法、懂法、守法。二是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要对规划区内的城中村、棚户区、农村居民点定期集中拍照存档案,作为制止私搭乱建的工作依据。三是县(区)、乡(镇、办)要对制止私搭乱建区域内的建筑物、构筑物情况进行调查、测量和拍照,建立居民住房管理档案,对已认定属于私搭乱建的建筑物、构筑物,在拆迁中按照国家规定一律不予补偿。四是乡(镇、办)要采取多种防范措施,对拟进行城中村改造、老城区改造等重点区域以及私搭乱建频发的区域,采取必要措施,加强对建筑材料运输车辆的管理;对堆放建筑材料的当事人,要限期进行清理,从源头制止私搭乱建行为。五是县(区)、乡(镇、办)组织拆除活动要制定预案,做细工作,确保稳定;对确属因拆除私搭乱建引发的行为,部门要耐心接访,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并主动与上级部门和有关县(区)沟通。

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区、县要依据本意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办法。禹州市、长葛市、鄢陵县、襄城县可参照本意见执行。

地域文化考察报告篇7

一、教学中理论部分的梳理

理论学习是专业课学习的基础,我们在课程设计中需要让学生了解课程的主要内容、作用、流程以及重要性,强调与其他课程的不同之处。学生需要规划课程学习的时间表,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实践。环境设计中理论的教学主要包括概况、发展方向、当今社会设计潮流、设计原则、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外部因素、如何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特殊设计等设计理念。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时应诱导学生关注地域文化及其设计,并要求学生对地域文化进行总结。例如,笔者在讲授商业空间设计原则中的地域性设计时,就着重讲授了黑龙江城市规划的历史及各地方地域文化对城市商业空间的影响,分析了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并让学生全面搜集相关的气候人文资料。在理论讲授这部分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在环境设计中加入地域文化的原因,掌握地域文化脉络。

二、专业设计

专业设计是设计的实践阶段。设计课题应选用教师的科研课题,或各地区举办的赛事,也可是大学生的创新项目,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倾向选定课题。选题内容以开设的专业课程为主,如基于绥化市商业街展开的地方文化景观规划设计。

三、方案讨论

专业设计和方案的讨论在时间上是并行的,可以同时进行。教师和学生针对选定地域展开有关地域性格和文化的讨论,也可以拟定其他主体进行讨论。如讨论哈尔滨冰雪文化、冰雪文化载体、绥化寒地黑土文化等,在讨论之后根据选定的具体文化方案进行实地考察以收获原始的资料。

四、实地考察

实地调研是环境设计实践中收获直观资料的环节。在调研之前学生对环境设计的认识,多为概括的、理论性的,对地域文化载体的认识也是模糊的,无法对其准确的定位。通过考察调研,学生可以明确地认识实地场所,增强学生对环境设计场所空间的认识、加深学生理解地域文化在环境设计作品中的作用。因此,课程可以根据相应的主题展开考察调研。调研应围绕讨论的具体内容,针对环境设计作品的细节、形态、功能、材质、使用方式等方面进行切入设计。也可从空间设计的使用者角度,对其年龄、作息规律、经济状况、生活习惯等进行考察。地域文化的调研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深入访谈等方式收集资料,要求学生对所定目标区域的环境及环境设计设施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考察,并总结出全面的资料分析,评估锁定地区具体使用者的需求及满足需求的客观条件。如笔者曾组织学生到哈尔滨中央大街了解中央大街建筑的特色以及保护建筑的措施,带领同学们梳理其形成的历史文脉,了解中央大街的成因。并对江边一带进行远足调查,体验江边文化。并进行问卷调查,采访本地人和外地游客,总结对哈尔滨城市的印象及对哈尔滨文化和环境设计作品的感受和评价。

五、汇总分析调研报告

实地调研通常会发生走马观花、不具有实际意义的情况。如果不积极改正,则就失去了实地调研的意义。所以,在课程调研开始之前就应明确调研的主要内容以及调研汇报的具w要求。实地调研的成果展示需要我们明确调研分析的内容和书面要求,提交书面的调研报告,并制作PPT,把图片和文字结合在一起,以小组或个人的名义,讲解调研报告,为后期的方案讲解打好基础。教师和同学需要在地域文化方面对学生需要提出更多的问题,让演讲者回答如何解决文化载体的问题。该环节要求学生评价调研作品,提出对地域文化的个人见解,要求在调研报告中体现出用于环境设计的文化元素,并让全班同学论证其可行性。通过调研、研讨、汇报,以提高同学们定位地域文化的水平,认识地域文化在作品中体现的作用,为后期的设计提供重要的设计素材和设计方向,调研分析是提炼地域文化的过程,也是设计公司开展方案设计工作的课堂实践表现部分。

六、设计展开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为设计定下了基本的基调和概念。设计展开就是将设计概念付诸实现的过程,将思维转换为具体产品呈现在人们面前。在设计过程中,地域文化被学生提炼形成设计元素,整合元素进行方案设计,制作多种优选方案、最后完善方案,设计出效果图、施工图,也可以根据课程设置制作相应的模型。概念设计是学生在设计中充分发挥想象力的体现,需要学生手绘草图,并分析草图取长补短,敲定最终的设计草案。最终方案需要完善景观部分,我们把它叫做扩初设计;室内部分为深化方案阶段,即优化设计方案的形态、功能设计、结构设计、细节设计、交互设计、色彩搭配等。然后根据绘制方案的表现图制作展板,把制作方案通过PPT汇报给大家,如果涉及到模型设计则要对模型进行最后的调整,以深化确定最后的模型展示形态。

环境设计作品的实现依托于设计的展开,也是地域文化元素在环境设计作品中直接的体现。通过设计作品,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地域文化在环境设计作品中的体现形式及设计手法。同时这也是教师培养学生设计能力的集中体现。在最终方案中如何体现地方文化内涵是设计的焦点。设计作品的最终目的是检验作品的试金石,它把提炼本土文化、把地域性设计元素融入环境设计作品中,以实现环境设计作品的功能及传承地域文化作为目标。如:在家居设计中,有一名学生选用鄂伦春族的民族元素,设计了一系列的室内软装配饰,这即是从地方文化中汲取营养的表现。再如绥化地区有兴和朝鲜族乡,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朝鲜族乡的生活生产方式,提炼其文化符号进行餐饮空间设计,并结合现代韩国流行文化创作出墙体彩绘。墙体彩绘的形式并不以原有鲜族的图案纹样进行绘制,而是对其进行了二次创作,绘制出当下韩国流行的鸟叔骑马舞、韩国歌舞组合等图案,这些都是室内装饰彩绘的绘制素材,让人们在享受朝鲜美食的时候还能体验鲜族文化。

再者就是博物馆设计,绥化安达、青冈武警支队的荣誉室设计,就充分体现了安达的地方文化。青冈有名人马玉祥,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原型就是马玉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荣誉室设计了马玉祥的雕塑作品。同时为了传承英雄基调,充分挖掘安达作为牛城的地域文化,为荣誉室设计充分挖掘设计素材。

七、总结评课

在课程结束前,要对课程进行总结。安排本专业教师对每个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或安排学生进行互评。互评以讲标的方式进行,台下安排学生做评标。重点放在地域文化的体现上,让学生讲解设计中加入地方文化元素的方式,以使设计作品符合设计的功能性原则,让使用者有全新的使用体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实践环节的重要外在体现。

八、结语

环境设计作品作为文化的载体,是城市的名片,代表着地域文化和城市内涵,是城市性格特征的集中体现。其设计过程是地域文化元素的再造重组,根植于地域文化是环境设计教学的重要理念。笔者以绥化地区及周边的地域文化为主线,在实践教学环节拓展思路,开发地域文化的品牌价值,提高设计教学水平,期望得到大家的认可和专家的点评。

地域文化考察报告篇8

我校地处黄土高原的腹地――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乡土地理资源有两大突出优势:一是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典范南小河沟(中学地理课本作为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模式);二是甘肃省能源化工基地。为把这两大社会资源整合成教学资源,我从人文、自然两个方面出发,通过组织学生实地考察,亲身参与,锻炼他们的学习能力,使他们在提高科学和人文素养的同时增强创新意识和环境意识。

一、开展探究性的教学活动

1.组织对南小河沟的实地考察,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战胜自然、改造自然的信心。南小河沟位于距西峰城区13公里的董志塬西畔,沟壑纵横,谷坡陡峭。南小河沟流域面积36.3平方公里,是黄委会西峰水保站坚持半个世纪研究水土流失规律的基地,也是全国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样板。根据这里土壤侵蚀的规律,实行了“保塬、护坡、固沟”的治理方针。南小河沟的治理经验已在董志塬周围乃至整个黄土高原广泛推广应用,仅庆阳地区按南小河沟治理模式进行的小流域治理可谓遍地开花,收效显著。这种治理目前正在以更大的规模进行。西峰人“近水楼台先得月”,一面就近学习西峰水保站进行小流域和小区治理的新鲜经验,一面接受专家的指导,将水土保持与发展山区经济、脱贫致富的目标结合起来,创出了具有代表性的农林牧生态结构优化模式,大力进行以保持水土、防治泥沙流失为中心的经济作物的开发利用、退耕还林、植树种草,做到土不下坡,青水常流,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南小河沟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方法和显著治理成效受到国际水土保持界的关注,先后有俄罗斯、加拿大、英国、荷兰、美国、澳大利亚的专家、学者来进行科学考察和学术交流,国际声誉很高。如今被誉为镶嵌在黄土高原上的一块翡翠的南小河沟,已经驰名中外,其青山秀水,苍松翠柏,吸引人们常去领略她那迷人的风光。通过利用周末、节假日带领学生实地考察,学生既理解了课本上抽象的地理知识,又接受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洗礼。

2.组织学生参观庆阳石油开采基地和石油化工厂。我市位于陕甘宁盆地边缘,有大面积的古地理成油环境。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5亿吨,新近探明的西峰油田石油地质储量1.0822亿吨,控制石油地质储量2.0316亿吨,预测石油地质储量1.2383亿吨,三级储量合计达4.3521亿吨,被称为中国石油近十年来的最大发现,日产塬油1600吨,已建成生产能力93万吨,开发前景广阔。通过实地考查,一方面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尤其是看到石油化工厂高耸的烟囱大火熊熊,浓烟滚滚,对环境污染很大,同学们深感忧虑。

二、组织学生撰写研究性教学活动的考察报告

1.根据活动前的要求,考查结束后要求每人要撰写。800字以上的小报告,而很多学生写了近2000字,还提出了一些有创见性的观点,表现出极大的参与热情。

2.在个人小报告的基础上,开展班际优秀论文交流。每班选出2―3篇,学生对推选的文章进行认真筛选,力争为班级争光,这充分表现了他们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积极上进的精神。

3.在优秀论文汇展后,积极推荐参加中国地理学会举。办的“地球小博士”论文大赛,很多学生获奖,指导教师也受到地理学会和学校的表彰。通过这样的活动重要的是学生获得了社会实践经验和受到了环境教育。

三、探究性活动的意义

1.探究性学习课程理念初步体现。此次活动不仅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兴趣,并体验成功与快乐,而且重视学生的自主参与,活动前播放录像片,让学生自己去查资料、实地调查,提出创新性的见解。如将南小河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的成功经验以小论文的形式推荐给自己的家乡,给石油化工厂写信,言辞恳切地和他们商谈如何保护大气环境和地下水资源。探究活动的开展,对学生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发展自我、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研究性学习目标初步实现。通过此次活动,学生激发了观察生活、研究问题的兴趣,提高了鉴别、分析、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通过参与活动,学生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培养积极的社会责任意识。

3.新的学习方式的一次尝试。通过此次活动,学生对学习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学习不再是一种外在的强迫过程和控制力量,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积极、主动的过程,在组织活动中灵活引导,学生主动去寻找、去发现。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身临其境,社会责任意识增强了,学习的目的明确了,体现了学习为其终身服务的理念。

四、探究性活动的教学启示

1.单一的教学方式由灵活多样的探究性学习方式所代替。通过课程结构的调整,挖掘一些本地传统乡土地理资源和优势的教学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进一步提高,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也为其终身学习发展打下基础。在考查活动中,学生的反应、表现和情绪是平时在课堂中难以发现得,如有些学生平时学习中表现并不突出,但从其考察过程和撰写的报告来看,却表现得很积极。这是开放教育的成功范例。

2.整合资源,使人文与自然相结合。南小河沟小流域水土保持和庆阳石油化工基地,是两个不同的地理事物,但是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只有通过考察活动才能使学生深感其义,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并懂得无论是现在、将来都有义务宣传和发扬家乡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家乡的现代化建设作贡献。

上一篇:毕业展考察报告范文 下一篇:商业地产考察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