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带徒发言稿范文

时间:2023-11-22 02:59:01

导师带徒发言稿

导师带徒发言稿篇1

——公司师带徒拜师仪式宣传新闻稿

2017年8月3日清晨,带着期待的喜悦,怀着激动的心情,公司举办的一年一度的师带徒拜师仪式正式拉开序幕。师傅们英姿飒爽,徒弟们神采奕奕。大家穿戴整齐,意气风发,井然有序的进入了庄严的会场。

参加本次仪式的有公司董事长李劲松;公司党委书记、副董事长赵宗平;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黄伟;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工会主席杨怀忠;总会计师、建投高级业务主管魏建伟;公司副总经理谢长实;公司副总经理许森森;公司副总经理刘明磊;公司副总经理桂腾方;八个直管部的主要领导和25对师徒代表,以及机关各部室员工代表。

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黄伟首先进行了一番激动人心的致辞,黄总经理说,师带徒是公司关爱、帮助年青职工成长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打造实战能力强、专业素质硬的职工队伍的有效途径,也是公司有效配置人才资源、建强人才队伍、促进跨越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黄总经理针对本次师带徒活动提出了三点建议:1.领导,各部门、直管部要高度重视人才建设工作。2.各部门、直管部要切实做好师带徒活动工作,充分发挥公司内部的联动作用。3.积极行动,广大青年员工师徒要努力为公司建设贡献青春力量。黄总经理的精彩发言,博得了场内师徒及所有参会人员的阵阵掌声。

接下来进行的是最庄严肃穆的拜师仪式,25对师徒面对面由工作人员带领整齐的站成方队,面对着眼神里充满了求知欲望,年轻、蓬勃的徒弟们,师傅的眼里充满慈爱,徒弟们向师傅三鞠躬行礼,感谢师傅今后辛勤栽培,倾囊而出的无私奉献。师傅们在接受徒弟们行礼的同时,除了欣慰,更多了几分责任。礼毕,徒弟们向师傅敬茶,喝了徒弟的茶,师徒关系更上一层。敬茶结束,徒弟们向师傅送上了自己的礼物——保温杯,寓意着要懂事听话,温暖师傅一辈子;师傅们也回敬了徒弟礼物——钢笔和卷尺,代表了师傅希望徒弟们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做事有分寸,拿捏有尺度的良苦用心。仪式中流露出的浓浓温情感染着在座的每一个人。

之后进入的是师徒代表签协议和发言环节,白纸黑字烙印下的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承诺。师傅代表董浩声情并茂的进行了如下发言:希望徒弟们端正学习态度,在学习过程中做事情绝不拖拖拉拉,一定要养成日事日毕的习惯。要提高学习主动性,不懂就要问。在师傅的眼里只有不爱学的徒弟,没有学不会的徒弟,希望大家都能抓住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用知识与技能武装自己,这样才会有一个美好的前程,而师傅们也要更加严格的对待自己,做好先锋模范,起好带头作用。徒弟代表杨汝雄激情四射的发言,表达了自己对工程的热爱,对工作的珍惜,对师傅的感恩。一席豪言壮志,令台下师傅及领导感受到了后生可畏,看到了公司更加蓬勃有生命力的明天。本次活动还有幸请到了上一届师徒代表杨进前和林智源,师徒二人的讲话充分印证了古人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的理念,对建立师徒关系以来的两年工作和生活进行了描述和总结,话语中、眼神里都透露了令人羡慕的幸运。

此时此刻,大家的情绪都被渲染到了高潮,怀着作为建投人的光荣使命感,25对师徒庄严宣誓,师傅们承诺履行师傅职责,尽我所能,教我所知,培养徒弟成为一名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好,具有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优秀品质的建投人。而徒弟们也立誓将以认真、积极、全力以赴的态度投入到工作学习中,保证遵守公司规章制度,服从领导安排,团结同事,尊重师傅,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建投人。

活动已经进入尾声,公司党委书记,副董事长赵宗平同志总结性发言,赵书记对在场所有师徒表达了自己的期望,希望师傅们育人为先,徒弟们奋力赶超、尊敬老师、勤奋学习、善于思考。这次的师傅们,都是业界的骨干精英,但是徒弟们,并不需要一味的拘泥于师,而要有信心赶超他们。一席话既轻松愉快,又寓意深远,把现场的气氛调动的比较活跃,最后大家一起拍照合影,永远记录下这庄严又愉快的一刻。

导师带徒发言稿篇2

尊敬的校领导、老师:

下午好!首先,感谢领导对我工作的信任。作为师傅代表发言我深感荣幸,也深深感觉到身上的责任和压力。今天,我感慨颇多,让我想起我十几年前刚参加工作时,由于没有师傅引领,自己摸索着从零开始工作的艰难。今天有学校为青年教师搭建平台,安排师带徒,机会难得。这充分说明校领导对教学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是为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实效,帮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提高青年教师教学基本素质和教学基本技能的重要举措。

为了做好“传帮带”结对子工作,我们所有师傅将承诺:要言传身教,率先垂范。将自己的教学经验毫无保留地传给徒弟,在他们遇到困难时给予真诚无私的帮助,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努力成为青年教师的良师益友;同时,我们决不固步自封,要向青年教师学习,学习他们对工作的积极和热情,学习他们的朝气蓬勃和聪明智慧,学习他们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努力拼搏的精神。在与青年教师相互交流中,互相切磋研究,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共同收获,共同体验成长的快乐。在此,我给徒弟们几点希望:

一、三人行,必有我师。

我想说,学校里的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方面面的成功经验,都是可以学习的榜样。二、抓住机会,业精于勤。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你要时刻准备,不放过每个机会。华罗庚说:“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三、扎扎实实,脚踏实地。

精心备好每一个教案、反思,努力上好每一节课,夯实教学基本功,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平时认真学习,不断反思、总结、积累、提高,把学习的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最后想送给徒弟们一句话:年轻是一种机会,年轻是一种压力,年轻是一种财富,年轻是一种责任;愿你们用激情挥洒美好的青春年华,开创幸福新生活!

导师带徒发言稿篇3

一、 缘:生有天台约,知无却出缘

初识长辫子老师,是缘于2013年12月,我们海南省特级教师高端研修班赴南京学习期间,我有幸成为她的徒弟,聆听她关于读写的独特见解,内心惊叹之余,自然就成了她的粉丝。接下来2014年4月16日,我们特级教师高端研修班的学员又赴南京,参加了她名师工作室活动――“三人行・思”名师发展共同体联合教研系列活动之一――打开儿童课外阅读的“新视界”,我和谭明校长及林尤雄老师还受宠若惊,作为嘉宾进行了现场评课。再后来,长辫子老师就成了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的特约专家,受邀到海口为省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上示范课,于是我们之间的关系与友谊便迅速升温。

佩服于她的读写创意,崇拜于她的诗意才情。课堂上,她总是如此优雅:一袭长裙,披肩长发,飘逸的丝巾,始终面带微笑,口吐莲花,诗意盎然;对学生的启发环环相扣,在我们课堂上那些哑口无言的学生,在她的启发下竟然滔滔不绝,现场成诗成文,她用才华和诗意把听课者征服。

在一个星光闪耀的夏夜,她突然打电话给我,说她想集聚全国各地小学语文名师参与编写《小学创意写作》丛书,言辞恳切,并很郑重地邀请我编写一个主题单元,作为该套丛书的示范样式。于是,我便甄选两位徒弟开始了盛夏的耕耘。

二、 融:清泉石阶绕,红苏旋欲融

2016年4月,简怡老师上了一节校内公开课,内容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习作7》“星月畅想”,她喜欢绘本故事,将《星河仙女和太空鼠》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写“星月童话”。不久,我也将星月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创作“星月诗歌”。我们师徒二人都沉浸在这次同课异构的美妙中,于是在此基础上,我们设定了五年级下册的一个单元――“向右边第二颗星星进发(用不同体裁写星空)”。创作远比想象中艰难,即使已有明确的几大板块,还是不敢轻易下笔,感觉每一个字都沉甸甸的。于是,我们大量阅读,读关于星空的小说、诗歌、散文……从中寻找有价值的,可为学生所用的好文好段。然后,把我们这两节习作指导课细细梳理,理出清晰、简洁、有效的指导方法。我们还指导学生修改作品,选择优秀的学生习作收入“大家来涂鸦”单元。

挑灯夜战了一周左右,初稿终于完成。但毕竟比较粗糙,不成熟,也不知是否符合学生的视角。我们把初稿复印给五年级学生,吸纳他们的建议,经过再三斟酌,我们又添加了《月亮的味道》《星空英语歌》,使得板块更清晰,内容更新颖。稿子上交后,经过长辫子老师的悉心修改与润色,成为一个有模有拥姆侗荆我们的喜悦之情难以言喻。

马不停蹄,2016年暑假,在长辫子老师的认可与强烈建议下,我们又领来了另一个主题单元的编写任务: 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等我长大了”,这是一个更大的挑战。一年级上册,需要符合刚入学的学生的口味。加上放暑假了,像上个单元那样实践是不可能了。但王欣老师却是兴致勃勃,她家儿子5岁,简怡老师女儿也5岁,我们觉得这就是资源。我们召集来5~7岁的孩子,以采访的形式了解孩子的认知与创意,以此激发我们的灵感。

关于长大题材的例文有很多,可是基于启发学生在读了范文之后,有表达欲望的例文却很少,我们首先考虑要启发他们想表达什么?他们的年龄段会表达什么?而经过老师的点拨之后,又能有一个怎样高层次的表达?最后,我们选择了日本寮美千子的《长大以后做什么》。这个例文中,除了有丰富的想象力之外,又有孩子最喜欢的对话形式的表达,在对话中表达自己对于未知世界的想象与向往。有了这个范文之后,我们突然间茅塞顿开,展开的思考渐渐蔓延开来。但反复揣摩范文后,感觉范文要启发的点很多、很散,图片的欣赏、写作的训练、想象的拓展,这些都是必须要提及的,每个篇章再展开来写,十几页内容都觉得没有表达完我们的想法。可每个单元限定我们用12页的内容,低年级的书字号还要求大一些,这一下子我们的内容就更受限制。于是,我们就开始了艰难的取舍历程。开始从头读,一句话反复读,能用一句话说清楚的不用两句,能用三个字表达的,不用四个字。我让王欣老师把5岁的儿子叫到身边,读给他听,问他听懂了么?我们一个劲儿地问身边的人,包括不同年龄段的孩童和朋友,你觉得这样的表达和选文怎样?我还把亲朋好友的适龄的孩子聚集在一起,听读、讨论这个单元的创意、图片及语句的选用,力求有童真童趣,甚至我们选用的诗歌都是征求小朋友的意见敲定的。在十几天的纠结与反复中,终于完稿,满身轻松,之前所有的痛苦纠结突然间烟消云散。

三、 生: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在“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喜庆日子,《小学创意写作》隆重上架。我们编撰人员有了样书,学校也购买了一百套《小学创意写作》,赠与每位语文老师。我们决定将这套集合全国各地老师高超智慧和教学艺术的书籍,引入我们的课堂,引导学生阅读、思考、想象、写作,并以此书为蓝本,开发校本课程。

跟随长辫子老师任性玩创意写作,我们幸福满满,感悟多多。简怡老师说:“从未想过有一日会成为什么书籍的编写者,更想不到会和长辫子老师有如此亲密的合作。现在回想起参与编写《小学创意写作》的过程,如美梦一场。我为自己是《小学创意写作》的编委而自豪,也为自己能继续实践创意写作而幸福。”王欣老师说:“我以为我与长辫子老师的交集,也就在我的仰望与嗟叹中停止。没想到能如此幸运参与编书,快速成长。原来,有些事情不是你做不好,而是没有要去做好的心。既为人师,我们就应该为每个学生的心田播下美的种子,让这粒种子发芽,开花。”陈蕾园长阅读了我们精选的诗歌,感慨地说:“‘等我长大了’是一个天马行空的话题,作为一个成年人,我绞尽脑汁都很难有符合习作要求的逻辑。很多的‘应该’束缚了我的想象力,我想不到冰淇淋可以变成天使冰王,我也不知道孩子认为葫芦娃可以保护他的妈妈。这个时候我意识到,这样近乎疯狂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只存在于孩子的世界,将为他们、也为这个世界带来无限可能。为人师者,在教学中,切不可扼杀了学生这样的特异功能。”

是的,无论是参与其中的编写者,还是作为阅读者,《小学创意写作》给大家打开了一扇窗,一扇能让阳光雨露共同闪耀的绮窗。它“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它“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导师带徒发言稿篇4

关键词:手绘;草图;创意;艺术设计

所谓手绘是把最初的意思(设想)绘制成图。因为最初的设想往往不够成熟,有待于不断调整和完善,所以又称之为“草图”。一般情况下,绘画创作、写生前总是要画草图的,做产品设计、广告设计、室内设计等都要绘制一至几个系列的手绘草图,然后选择相对理想的方案进行继续研究、推敲并绘制成正稿。

运用这种训练方法可以使学生在正稿写生中做到心中有数,少走弯路,减少反复,这种训练方法既普通又实用,同时又能很好地丰富设计作品的文化内涵。尽管在课改背景下的自主学习或研究性学习被广泛关注,笔者认为美术教学有自身的特点,传统的、实用的实践方法不能忽视。

一、数码时代美术教学是否需要手绘草图

数码时代使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日新月异。多媒体的运用给教学带来的便利不由分说,特别是设计专业的实践、训练基本上是在电脑上完成的,效率虽然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很少能够看到同学们用毛笔、颜料绘制手稿了。只有在每次的省职工技能比武(广告设计、室内设计等)上除了上机操作外,还有一个环节,即手绘设计效果图;还有每年的美术高考,总有些高校的美术专业考试要求根据题目先绘制几个构思草稿,再选择其中一个方案绘制正稿。这说明了手绘草图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还是受到重视的,也是必须的。

在美术教学实践上,对于是否需要强化同学们对于草图正确认识的问题,80后教师和80前教师的认识方法和角度是有差别的,不过,对于电脑美术设计的前期需要徒手草图的认识,几乎所有的美术教师都是没有异议的。因为电脑技术有其局限性,如果没有绘制草图这个环节,设计的作品或者技能实践一定是枯燥和被动的,缺少活跃的和富有创新的层次,所以绘制草图不可替代。

数码时代电脑的应用毫无疑问地给美术设计与美术教学带来革命性的改变,当然这种变革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因为任何新的变革都面临对传统的挑战。不过再怎么变革也是在人脑的智慧火花中一步步完善,并达到我们理想的需求。电脑毕竟是现代社会人们工作、生活、学习的辅助工具而已。对一个先进工具的运用往往是在人的主观能动性驱使下服务于我们的生活空间。

在今天的课堂教学上,我们过去一直引以为豪的徒手绘制草图的环节不再,尤其是80后的设计师、90后的在校生,他们都能熟练地操作鼠标键盘,键盘几乎左右了他们工作、学习的整个过程。有个性的富有高度想象力的草图绘制环节,几乎被程式化的电脑键盘所取代。数码时代给予了我们丰富多彩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但改变不了人类对文化内涵的认识和实践。事实证明:电脑美术设计不但需要徒手草图,更需要加强徒手草图的训练过程。电脑技术有其自身的局限性,绘制草图的环节是不可替代的。

设计的过程是一个围绕目标一次次反复、更新,直至实现目标要求的不断进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思路和理念,甚至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技巧,如线描手绘、淡彩表现,马克笔、彩水笔表现等。而电脑制作过程相对的“机械化”程序,恰恰扼杀了方案构思阶段设计思维的可塑性及不确定性,因而忽视设计构思阶段的手绘环节是不符合客观规律的。

在设计教学中,学生过分依赖电脑和沉湎于电脑,忽视了严格的基本功训练,最终导致设计分析、思考、创作能力的丧失,也使学生设计素养降低,在激烈的就业竞争背景下失去战斗力,一筹莫展。

一个项目设计最初的设计意象是模糊的、不确定的,既五彩缤纷又杂乱无章。绘制徒手草图实际上是把我们脑海里目标思维闪烁的一瞬,通过图示语言的表达形成“视觉驿站”,把绘制草图过程中形成的若干个“视觉驿站”串联起来为后来的电脑制作提供“前期准备”,那么这就是手绘草图环节在设计中的意义所在。

有时候,人们认为画草图会浪费一些时间,这实际上是一个误区。事实上,绘制徒手草图能节省很多时间,因为在我们没有草图或是草图不完整、不成熟的情况下就匆匆上机,结果导致漫无头绪,不知从何下手,甚至头脑一片空白。即使有了某个想法构思,在电脑上要把自己的思维进行延续,由于没有成熟的想法,很容易出现思维的短路,而且还很会出错,这样反而浪费了时间,即使勉强操作下去,最终的“产品”往往是比较机械,缺少主观活跃的表现层次。

大多数人善于绘制徒手草图主要是得益于习惯的养成,随着绘制草图的熟练,给自己教学或设计带来的便捷不言而喻。不过,徒手草图,要求设计者下笔快而流畅,其表达能力尤为重要,徒手草图基础越好,所做的形象就越趋于完美。对徒手草图的训练,可以多方面进行;可以进行研究性的长期作业式的造型训练。采用素描等形式进行练习;可以进行简单、方便、快捷的速写练习。速写练习是一种很好的徒手草图练习方式,可以培养我们敏锐的观察力、快速而准确的表达能力,大多数人都是从速写开始练习的;同时默写练习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徒手草图最终基本都是用默写的形式来进行的,所以默写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徒手草图的表现能力。总之,培养绘制草图的能力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

草图绘制的过程,正是创作实践的记录、表达、延伸的过程,是完成一个逻辑思维向形象思维转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思想火花固化的过程,创作灵感升华的过程,形象思维强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可以是一闪而过的念头,也可以是一次激情的勃发。又可能是瞬间消失的灵感,这些要记录下来就要求快,要能捕捉,要能表达,必然就要求我们用一种十分便捷的、不受工具限制、不拘形式的方法来完成。因此这就决定了草图至今还是具有不可代替的生命力。

二、手绘草图伴随美术教学的实践意义

课堂上,学生徒手设计草图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项目作业时的构思过程,是通过灵性的对项目作业方案构思、取舍、归纳、表现等环节,围绕目标要求最后绘制的徒手表现图。它始于记忆的闪烁或某种理念的孵化,设计草图并不是设计的目标,而是一种表达手段和过程,草图是动手设计的开始,画草图的过程,也就是设计构思的比较、推敲、深化、完善的过程。

就目前高校设计专业而言,大多数学生存在轻手绘草图环节,重电脑设计的倾向。就其原因是手绘是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才能练就一定的基本表现能力,才能适应目前设计教学中手绘环节的需要,而电脑上可以轻而易举地搜索到似乎接近要求的图像图形模板,这符合当代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的心理思维习惯。所以,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在专业设计课的设计创意阶段,教师要求学生画出设计手绘草图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只是敷衍了事,看起来好像对草图不感兴趣,实际上是他(她)不具备绘制草图的基础,无法完成手绘设计方案的制作。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课程开始阶段拒绝速写训练和手绘训练,并且振振有词地引入电脑作为论据,一切都等待电脑解决,一切都以电脑当借口。

如此现象导致学生最后的作品(作业)不仅是专业基本技能的缺陷,更值得注意的是作品(作业)文化生态的缺失。如作品(作业)的时代精神、人文精神、民族文化、地域风情、历史传承等与设计艺术的融合,从而彰显设计作品的内涵和深度。当然,不是每一件作品都需要体现民族文化、地域风情、历史传承的。

手绘环节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设计者既能考虑大多数人的文化修养,又能照顾特定人群的不同爱好;既能迎合现代,又能兼顾历史传统;既能体现时代气息,又能体现民族文化内涵等等。

手绘是循序渐进的、反反复复的,并且可以得心应手地过滤掉与设计理念、设计要求不协调的因素,完善设计作品(作业)的图示内涵及视觉效果。而计算机辅助设计操作是高效率的设计手段,节奏极快,在操作过程中有许多客观因素会干扰你的直接(忽略手绘的情况下)构思,如网上可以下载大量看上去效果不错的图形素材,刺激你会在匆忙中选用,但事后再回过头来品味自己的作品(作业)时,你会发现:作品(作业)的设计理念很单薄,图示内涵几乎很单一,似乎缺少些什么。实践证明:没有手绘环节或不重视手绘环节,设计出来的作品(作业)看上去还可以,而实际上设计作品(作业)所包含的文化生态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这主要是和手绘的特点是分不开的。

手绘是初步的设计思想不断完善的轨迹。它就像饭店要准备一桌大餐:首先要把各种可能会用得上的材料准备好,尽最大可能做到齐全一些。然后根据不同的个性化要求将各种(用得上)的材料进行搭配、加工(也许有的材料根本用不上),提供给客人一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且具备一定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大餐。在配菜的过程中,配菜师首先是按照菜肴搭配的规律(有传统的标准、也有现代的标准,有时尚的标准、也有高雅的标准)结合自己的创新并适时的调整来实现最后的配菜方案的。如果没有配菜师,厨师(在匆匆中)只有随便取几样材料进行加工,做出来的菜肴肯定是不尽人意的。那么,手绘就相当于配菜师的配菜环节:既要考虑大多数人的饮食需要,又要照顾特定人群的不同爱好;既要迎合现代,又要兼顾传统;既要有时代气息,又要有文化内涵等等。如此这般的“搅和”,需要设计师对设计素材一遍又一遍的组合或分解、一遍又一遍的分析和判断、一遍又一遍的否定和肯定。如此的反反复复,也只有通过手绘的环节才能恰到好处的实施。而计算机操作只是一种较为现代的工具运用,它可以在一般状态下很容易地实现画面的最佳视觉效果,这种“张扬的”视觉体验使人不知不觉中忽视了画面的内涵。同时,电脑里大量的设计素材可以轻松随意地下载,根本用不着也来不及思考、判断和分析,一幅画面在轻而易举中合成,效果也不错,至于画面(设计)的实用价值、设计理念、文化内涵、民族(地域)特征等因素已较少考虑了。在平时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实践环节中,同学们基本上是在这样的氛围里“轻松的”学习着,手绘似乎成了被淘汰的、过了时的“古董”,同学们往往对此也不屑一顾。这种对手绘的懈怠和应付使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教师也感到非常的不可理解。于是,在同学们的设计作业(作品)里,往往是这样的现状:画面大效果是好的,如果继续看下去则越看越单薄,没什么东西好看,整个作品也谈不上什么设计理念、文化底蕴和内涵等等。

如果一个造型基础扎实的同学(或设计师)能充分运用手绘,在手绘环节上积极对设计主题展开分析,并不断地围绕设计理念、风格,人文精神,地域风情,民族文化等展开一遍又一遍的修改、调整,甚至否定再否定,直至实现最后的手绘设计效果:首先是构图合理,主题设计思想有创新意识,画面富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和生活积累,同时也体现了民族精神,图文紧扣主题。在这种状态下再运用电脑的相关设计软件进行制作将是锦上添花,使作业(作品)的质量得到了升华。

为了强化这种重视草图绘制的气氛,可以经常组织一些手绘草图展览。展览的形式是不拘一格的。如:学生作品(作业)汇报展,这种展览可不间断地举行,因为美术教学中阶段课是我们惯用的设课方法,也称强化训练;分门别类专题展,这种展览一般适用于单元展、年级展、不同美术专业展,比如:现代招贴画展、标志设计展等等。

通过以上项目课程作业草图展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提高自我欣赏的能力,并且能给学生创造学习美术的浓厚气氛,使其自觉、主动和热情地学习如何练就专业基本功,同时也为实现美术教学目标,提高美术教学质量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作者简介:

雷文伟,浙江丽水学院教师;

洪磊,宁波大红鹰学院副教授;

导师带徒发言稿篇5

我今天竞聘的岗位是工程公司党支部副书记职务,我的竞聘报告共分为五部分:

一、自我介绍

二、竞聘优势

三、对竞聘岗位的认识

四、如果竞聘成功我所要开展的工作

五、结束语

一、自我介绍

姓名:****

年龄:29岁

政治面貌:中国共产党党员

参加工作时间:1992年7月

职称:助理经济师(已通过中级经济师理论考试)

现任职务:**董事会秘书室秘书

兼团总支书记

二、竞聘优势

1、多年从事青年思想政治工作。从1997年至今一直担任公司团总支书记职务,历任共青团中油化建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常委职务。在长期的共青团工作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期间,公司团总支先后荣获1998年度**市先进团支部、1997、1999、2000、2001年度吉化公司先进团总支。连续荣获化建公司1997至1999年度先进团总支、2000、2001年度“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在主抓青年文明号工程活动中,先后荣获辽宁省、沈阳市、总公司、分公司四级青年文明号;推出了2名全公司十大杰出青年,2名分公司创新创效先进个人。本人5次荣获公司优秀团干部、3次荣获公司优秀团干部

2、

长期协助公司开展党务活动。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本人协助公司党支部、工会开展并完成了诸多党务政工工作,并取得良好佳绩,在2001年被评为化建公司百名优秀共产党员之一。本人在负责宣传报道工作期间,公司每年均名列总公司前茅。本人连续2次被化建公司评为标兵报道员,2次被聘为《****报》特约记者,现为《****报》记者兼副刊编辑。六年间,我在《*****报》中稿百余篇,国家、省、市、级新闻媒体中稿30余篇,在全省征文比赛中2次获奖,协助公司参与完成了快速发展调查报告和公司企业文化手册等材料的编撰工作。

98年至2001年4月,担任公司劳资员期间,负责养老、医疗保险工作,于98年率先采取微机化管理,逐年累计员工收入,各类人员排榜,并与上年度比较增长率,以辅助公司决策,实现了工资分配向管理骨干、一线骨干倾斜的分配方针,实现了公司分配上的科学、合理、激励原则。保险工作的各项基础台帐齐全,作为化建公司保险工作的样板单位,接受过公司及化建公司的各种检查。

作为公司董事会秘书,参予了公司改制的全过程及资质申报、公司岗位标准制订等项工作,参与完成了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的各项组织、管理工作及两级公司的入股工作。

三、对竞聘岗位的认识

工程公司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在向着一个特级、两个一流迈进的关键时期,为壮大主业,提高专业施工能力和施工水平,培养、储存和使用适应长期发展所需的优秀专业施工队伍而成立的。因此,这就决定了党支部副书记在企业未来发展中所肩负的重要使命。不仅要协助行政带出一支作风硬、素质高、有战斗力的青年军,更要抓好队伍的培养和塑造,提高不同技术岗位人员的专业水平,尽快适应工程建设的需要,让这一公司成为施工专业人力资源的重要基地;同时依托广阔的市场资源和丰富的企业文化氛围,确保这支队伍作为化建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力量的可持续发展。

1.以“强制式管理、军事化指挥”为指导,完善内部管理工作。

⑴.建立健全岗位标准,明确岗位责任和义务。按照公司机构构成,从管理岗位、职能科室到各个辅助岗位均建立岗位标准,使每一名员工、管理人员明确目标、岗位责任和义务,达到高效上岗、高效工作。

⑵.建立健全各项考核细则和规章制度。建立健全考核细则和规章制度是强化内部管理的有效手段,首先要建立综合管理考核细则和经营管理考核细则,一个是对内的员工管理,包括细则一个是对外的工程管理,包括细则,实行打分制,定期考核,季度公布,达到奖罚有理,员工服气,其次要建立各项规章制度,没有规距不成方圆,尤其对于一个刚刚成立的公司更是如此,从员工管理、用工管理,一直到食堂、宿舍都要建立一整套规章制度,以此约束员工,使企业稳定运行。

2.以“思想理念领先”为指导,有效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⑴.加强学习,建设学习型青工队伍。开展“三素质”建设活动,全面提高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技术素质。通过化建历史教育,学习企业英雄事迹,化建企业文化形成、发展过程,深入了解化建的作风、形象、精神,召开讨论代会、座谈会,制作企业文化小手册,组织知识竞赛,使其真正树立“我是公司人”、“理想、奉献、成材在公司的”思想,构筑起一个思想平台,使员工始终与公司跨越式发展的目标、方向保持一致,与公司“三同理念”思想领先保持一致。通过宣传、引导高素质人,全面掌握职业道德规范、准则,遵守企业章程、规定,提高员工的组织观念、全局观念和法制观念,作一名守法、守纪、合格人,通过开展岗位培训、岗位练兵比武、劳动竞赛,强化训练等手段,教育员工向书本学习,向老师学习,向实践学习,把学习成果应用到施工生产之中,提高自身素质,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⑵.加强培训,通过提高专业技术本领培训工作是青工能否快速适应抢建需要,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针对新员工多、专业技术从零起步这一实际,要深入扎实地开展“导师带徒,拜师学艺”活动,促进这项工作向着经常化、制度化、全员化方向发展,培养技艺精湛、贡献突出、担当栋梁的优秀青年施工人才,“导师带徒”活动与正常的专业技能培训相比有其明显的优势,言传身教,手把手教,师徒情谊产生的效应远远超出了培训的范畴。在这次活动中,将严格按照制度化操作,由党政牵头,共青团协助确定“导师带徒”主体,即:师傅和徒弟签定师徒合同,明确师徒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建立健全“导师带徒”活动规章制度、日常活动制度、学习教育制度、实际技能考核制度、奖惩制度等,建立“导师带徒”活动档案、活动资料,包括师徒合同、登记表、考核鉴定表等,经活动领导小组考核合格者颁发“岗位合格证书”,成绩突出者优先推荐岗位能手,并在晋级、深造等方面优先考虑,在岗位练兵比武中获奖的徒工,其导师将享受一定奖励,并在导师

选拔最佳师徒。

⑶.以“公开选拔,择优上岗”为原则,在合同工选拔任用上引入赛马机制。

在合同工中选拔班长以上管理人员重要的是要大家服气,这就决定了五项工作必须引入竞争赛马机制,必须制度化、公开化。

导师带徒发言稿篇6

许多制造型企业亦看到了“师带徒”在人才培养上的作用,纷纷在工厂车间引入师带徒制度,帮助一线新员工快速上手。然而,传统的师带徒也存在一些弊端。

传统“师带徒”的弊端

某制造型企业,实行计件工资制。六个月前因订单增多,招入了大量新手。为让新手快速上岗,车间提出师带徒的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 师徒签定师徒协议,举行拜师会,结成对子“一帮一”;

2 新手未出师前,工资由公司定额支付(与月计件工资的80%相近);

3 新手未出师前,干的活儿好坏均计入师傅名下;

4 徒弟满三个月出师,考核时达到优秀,师傅获得100~200元的额外奖励。

该制度刚出,受到师徒的好评,新员工流失率降低,满意度升高,车间也颇受鼓舞。

然而,制度运行半年后,车间主任开始抱怨:“新员工有的上手比之前还慢”。师傅也在抱怨:“我赶工的时候哪有时间教他,一两百的奖励还不够我弥补徒弟不良品的损失。”同时,有的徒弟坦言:“我的工作其实并不难,两个月就会了,干的活还都是师傅的。”

师带徒这一优良传统为何在现代生产企业中遭遇尴尬呢?笔者带着以上问题走访了一线员工、师傅及车间主任,寻找到以下答案。

首先,师带徒存在技能衰减。

假定徒弟都能学到师傅技能的90%,随着人员更替,徒弟成了师傅,到了“第五代”理论上就只能学到“第一代”师傅的59.049%。

事实上,技能衰减的深层原因是教学过程缺乏系统性。“老工人”出身的师傅,自身成长过程中更多是得益于个人摸索,这就意味着自学成才的人仅凭经验去指导另一个人自学成才。在指导的过程中,却并没有考虑师傅的空余时间、师徒关系的融洽,彼此性格的匹配等个体因素。其实,所谓“好工人就是好师傅”的说法就是作坊式的思想。

其次,打击了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不同的一线操作岗位,操作难度不同,员工上手时间必然不尽相同。而“一刀切”的转正时间与标准往往会让在操作难度低的岗位上的学徒,本应能干却不能干,工作积极性受到打击;对于在操作难度高岗位上的“学徒”,师傅往往为了避免不良品的出现,不轻易放手让徒弟去做。事实上,“一刀切”的机制缺乏对员工转正标准及转正时间的正确预估。

其三,激励机制没有起到应有效果。

一方面,因为考核的敷衍了事,给师傅的奖金却演化成了补贴;另一方面,给徒弟的非计件的工资支出,在增加支出的同时却没有促成新员工的成长。

对策:导入成长路径图

那么有没有办法对“师带徒”进行一些改良,使之既能发挥“传、帮、带”的优点,又能弥补“缺系统、一刀切”的弊端呢?

答案就是规划成长路径。在传统的师带徒中导入成长路径图,将促进一线员工的快速成长。其操作步骤细分为界定关键岗位、明确熟练标准、了解养成过程、使用成长路径图这四个步骤。

界定关键岗位

通常的关键岗位是指在企业经营、管理、技术、生产等方面对企业生存发展起重要作用;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密切相关,承担起重要工作责任,掌握企业发展所需的关键技能;并且在一定时期内,难以通过企业内部人员置换和市场外部人才供给所替代的一系列重要岗位的总和。

对于车间生产一线而言,关键岗位就是那些对产品质量有直接影响、操作难度大、人员养成时间长的岗位(见图表1)。按照2/8原则,车间关键岗位数量占比在20%左右。界定关键岗位的好处不仅有助于明确工作重点,更加谨慎地处理关键岗位人才的“选育用留”;也避免了“一刀切”的机制:关键岗位的转正期可以长达三个月,非关键岗位的转正一个月之内即可完成。在详细了解人才的养成过程后,可以将每个关键岗位的转正时间精确到天。

明确熟练标准

熟练标准依照车间熟练工的操作情况而定,结合计件制常用的操作熟练度和产品合格率进行衡量。操作熟练度是指规定时间内完成产品的数量。产品合格率是指规定时间完成的产品中,经过一次质检检验合格的产品所占比例。

然而,该车间并没有历史数据作为参考坐标,究竟“何为车间熟练工”是车间容易问到的问题。项目组认为,在车间某岗位持续工作三年及以上,熟练度和合格率趋于稳定的员工即可认为是熟练工。项目组在订单充足、全力开工的月份,从车间和品管处,取全体熟练工该月月度平均值作为该车间熟练工的考核标准(见图表2)。

了解养成过程

首先,项目组应同有较好表达能力的熟练工进行访谈提问,对于细节应不断发散追问,尽可能多地了解操作过程。如果提问在生产现场进行,应告之熟练工:“现在我就是您的徒弟,请尝试将我教会,您将如何做?”此时,会有更好效果。

访谈的过程中,可参考一下访谈提纲:

一、您进入工作岗位后,经历了多长时间后感觉自己成了熟练工?

二、在您成为熟练工的过程中,师傅是如何一步步教你的?有没有什么让您感觉变化明显的地方?

三、您在一旁看您的师傅干活,看了多少时间?在观察师傅的同时,您还帮师傅打哪些下手?

四、您花了多少时间,开始上手做一些关键动作?

五、大约多长时间,您可以在没有师傅的督导下独立完成工作?

六、您的工作中最难或者最容易影响产品质量的操作是什么?

七、您在教徒弟时,对于关键操作是如何指导的?

八、您是不是按照以上表述来教会您的徒弟?这个过程有没有一些创新?

其次,将访谈内容进行整理,填充人才成长路径图模板(见图表3),形成草稿。

最后,召开成长路径研讨会,集中校正该成长路径。具体的研讨主题可围绕以下几个方面:

·为了减少课堂培训的时间,以上内容中有哪些可以用岗位实践、自学操作说明书等方式替代课堂培训?

·围绕工作步骤,其培训内容的排序是否遵循由易到难的步骤?

·在各个岗位中是否有共同的关键知识或技能点?可否大面积集中培训?

成长路径图与师徒制结合使用

通过访谈及研讨会,最终的成长路径图确定了下来(见图表4)。为了让成长路径图与师徒制更好地结合使用。具体可采取以下做法:

其一,对师傅进行成长路径图的培训,统一对师带徒的培养过程、操作过程中的难点、练习次数等内容的认识。

其二,在签定的师徒协议中,需附上一条:请师傅确定按照成长路径图,对徒弟进行指导和练习;

其三,依照岗位进行划分,20%的岗位需要三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出师,80%的岗位在两个月之内出师。

其四,“出师”考核须严格依照熟练工标准。由公司人力资源部向品管等部门抽取数据进行统计。

导师带徒发言稿篇7

有这么一个故事,在春秋时期的燕国,有一位姓项的少年,有一天在路上碰见孔子,就问孔子:“听说孔先生很有学问,特此请教。”孔子笑着说:“请讲。”这位少年拱拱手说:“什么水没有鱼?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树没有叶?什么花没有枝?”孔子听后捋了把胡须说:“你问得真是怪呀!江湖河海,什么水都有鱼,不管柴草灯烛,什么火都有烟,至于植物,没有叶不能成树,没有枝也难于开花。”这位少年格格直笑,晃着脑袋说:“不对!不对!井水没有鱼,萤火没有烟,枯树没有叶,雪花没有枝。”孔子叹服道:“后生有畏啊!老夫愿拜你为师。”

孔子之所以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语言,大概就是从“孔子拜师”这个故事中,得到的感慨。“师徒结对”仅仅是学校所赋予的一种传、帮、带的形式而已,实际上都是在相互学习,各抒己见,相得益彰,共同发展之目的。

我与徐娟老师共事的五年中,我在徐娟老师的身上学到了许多的知识,许多的技能,许多的经验。再说没有一劳永逸的师傅,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徒弟,更多的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徐娟就是一个很好地例子。从2007年—2013年,徐娟参加各类教学评比,2008年,所任教的三(1)“鲨鱼”小队获“区优秀小队”称号;2009年所任教的三(3)“翱翔”中队获“区优秀中队”称号;2012年,在区“文化寻根·诚信文化校园行”活动中,获“千字文”评比教师组三等奖;2009年,《期望走向美好》在区班主任教育案例评比中获三等奖;2008年,在上海市小学生“心手相连”现场作文活动中,获优秀指导奖; 2009年、2010年,两次在上海市小学生优秀作文征文活动中获指导奖;2010年区三年期考核获备课优秀奖;2012年区五年期教师教学教研能力获一等奖;2011年区级课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实践研究》顺利结题; 2012年区五年期教师教学教研能力获一等奖;2013年,所任教的“启航中队”获“市优秀中队”称号;2009年、2012年,两次获得区级行政嘉奖。这一系列的成绩或荣誉记载着徐娟老师成长的足迹。诚然,徐娟老师的发展是比较快的,这次被胡爱花选中进福山小学,是在几十个语文老师的课堂教学中脱颖而出所致。

我和徐娟师徒结对五年来,较多的是在一起研讨对教材的理解与分析,时常提醒她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教材,联系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生活积累来分析。曾有几次,徐娟老师对我说:“这篇课文很简单,应该没有问题可讲的”。于是我就和她一起研读了课文,帮助她提及了较多的字、词、句、篇等基础知识方面的问题,提及了听、说、读、写等技能方面的问题。一起研读后,她明白了看似简单的课文,教起来还有许多要教的地方。在教学实践中帮助她注意:语文教学中,有时可以让学生“不求甚解”,以读代讲,自我感悟,有时需要让学生“咬文嚼字”。教材是例子,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教材,要把教材当作“一口井”,当作“一道泉”,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有时候,我也看看徐娟老师的教案设计,一起商讨,毫无保留地发表我的意见,谈谈我个人对教材的处理方法,与她一起进一步修改教案。帮助她把握教材的重点,以及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抓住重点进行教学,帮助她针对教材的难点如何设置坡度,力求突破。有些课时教案,徐娟老师能落实“三维目标”,把“字、词、句、篇”等基础知识,把“听、说、读、写” 等技能,情感、态度的教学糅和在教案中,尤其是有些课文的课堂练习设计得精妙,我也应该向她学习的方面。

无论再好的教案,也仅仅是纸上的一个方案,作为一个新教师,要把教案牢记在心坎上,融化在血液里,落实在教学中。在最初的课堂教学时,徐娟老师经常背教案,时常对着镜子说教案,有时把老公作为学生,听她叙述教案过程。几经磨练,徐娟较早的熟悉了课堂教学的流程、重点、要点、难点;这不仅有助于流畅的课堂教学,也有利于对文本教材更深层次的理解,也有利于她备课技巧的长进。所以说,教师对教案的理解、把握,是一个教师理性的思考,多年来,我和徐娟相互之间听了较多的课,每次听课,都会认真进行评课,总结成功的地方,指出需要改进的方面。也经常鼓励她多听听其他教师的课,即使她外出听课,回校后也会与我一起分享她听课的收获,一起研讨她听课中的疑惑。她的聪明之处就在于集他人之长,补己不足之处。

经常写教学反思,案例分析,也是新教师发展的捷径,“不积小溪何以成江河,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徐娟老师就能有一个动笔的习惯,她写了较多的教学反思,案例分析,作业设计的得与失,所有这些笔墨,是她成功撰写课题与揭题的素材。良性的向着学术型、专家型的教师发展。

我所做的带教工作是微不足道的,我的发言也只是“抛砖引玉”罢了。下面我想对带教工作谈谈一些个人的想法与建议。

1、“师徒结对”要采用双向选择的方式进行结对。有效沟通是师徒结对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只有师徒双方彼此熟识,在性格特点、兴趣爱好,风格特长等方面有诸多兼容,才有可能结成真正意义上的对子。因此,多一些相互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实行师徒双向选择结对,应该是师徒结对方式的首选。

2、要想使“带徒”成为师傅的“份内事儿”,并让师傅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引领徒弟成长的工作中去,就必须减轻师傅的工作负担。师徒结对只有从“额外劳动”转化为彼此的“必要工作”,师徒双方才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3、作为师傅,既要对他们进行“思想引领”,还要对他们进行“习惯培养”和“经验传输”,但这一切意愿的顺利达成必须有个前提,就是尊重年轻教师的成长个性。师傅首先要把准徒弟的个性,了解他需要哪些方面的帮助;其次要共同研究和确定实施方案,帮助徒弟量身定做改进计划;再就是要多倾听徒弟的意见和感受,在充分的自我反思中引领年轻教师成长。

给新教师提出几点建议:

1、语文课堂教学应努力求实。

语文课堂教学少不了品读、感悟,教师就要让学生有足够时间的朗读与思考,多让学生交流发言,语文课上学生的心动比形动更为重要,更为有成效,要少一些空泛的表演,多一些扎实的训练。

2、语文课堂教学应努力求简。

语文课上要让学生体会到愉悦感和成功感,就要在课堂上坚守“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师应简约教学的内容,简化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简单的教学媒介,简洁的教学语言。教师课堂上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目的就是激发学生学习过程中独特的体验和丰富的想象力。

3、语文课堂教学应努力求活。

教师要把课上活,就要有预设,只有在预设的教学中,教师才能够善于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有意义的非预期性的信息,随机把握课堂教学中的闪动的亮点,并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这样构成师生之间的互动,生生之间的互动,这样的课就变成活了,学生也就会喜欢你的课,课堂教学的效果就会提高。

导师带徒发言稿篇8

在第二十三个教师节那天,他和我成了师徒,我们师徒之间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匪夷所思的手势

2008年,我参加了区“五四”杯课堂教学赛课。那一次赛课,是我支教回校的第一次正式的赛课,其意义不言而喻。上的是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策略”第二课时,那是师傅第一次全程指导我比赛,他总是对我说,开放式的教学,一定要“关注学生、关注生成”,这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出彩也能成败笔。可当时的我,因为比赛经验很少,不能完全理解他这句话的意思。临上课时,我师傅悄悄对我说:“我在台下,手如果向上指,你就要抓紧时间,动作快点;手如果向下指,你就要把节奏放慢一点。”我听完,乐了,原来师傅还有“狡猾”的一面。

正式上课了,一切就如试上时的那样顺利。我忐忑的心正要放松之时,突然,一个学生说到了一个百分数算式,这完全在我的预设之外,我当时就给晾在了讲台上。这时我下意识的看了我师傅,他的手势竟然是向前指,我就寻思是什么意思,后来我就想肯定是要我往下接着上,于是手一挥,就过去了。哪里知道刚下课,我师傅就非常生气地问我:“那么好的课堂生成,你怎么能不管呢?我都提示你往黑板上板书。顺手一带,往分数上引多好!”原来他的手势是这个意思。

没有理论、没有说教,一个手势就让我体会到了课堂生成的重要。我顿时也明白了我师傅的课之所以精彩也是因为他总能将学生的发言引入到自己的教学核心之中。直到今天,每当我课堂上表现不尽人意时,师傅总会拿出这节课说事,以此鞭策我不断努力进步。

烈日下的背影

2009年的7月,我的心情和天气一样,火辣辣的。因为我通过区级选拔,就要参加南京市数学青年教师基本功的比赛。比赛的前一天,我问师傅:“你还来送考?”他说:“我早上有个会要开,应该来不了。”

第二天早上八点,当我到达考场石鼓路小学时,师傅已经等在了门口。强烈的阳光洒在每一个角落,师傅生怕人多,找不到我,索性就站在了太阳底下。学校一开门,师傅就冲进人群,抢了一张比赛的流程图,对着流程图一项一项嘱咐我:考试要是考到那个题,你就这样做;评课你就按着我给你的那个评课模板来套着用……这时,身旁的一位负责老师递给我一个杯子,说:“这是发给你用来喝水的杯子。”我师傅突然一拍大腿说:“我说忘了什么,应该带点茶叶过来,可以提神醒脑的。”看着师傅额头的汗水和懊恼的表情,一瞬间,我无法形容自己的情感,是感激还是感动。临走,他还不忘抬起右手,紧握成拳鼓励我。目送着他骑上车离开的背影,我忽然觉得他是一位为了孩子考试而紧张不已的父亲,而我就是那个孩子。

我的师傅除了教给我很多教学方法之外,很多的时候也充当了家长角色,在点点滴滴中,关心着我,爱护着我,虽然不曾言语,却已滋润心田。

深夜里的灯光

2010年11月,我踏上了去无锡的征程,这一次是去参加江苏省教科院基地学校的赛课。这次赛课,他比我更紧张,就怕我的教学机智不够,再犯当年的错误。从上了火车开始,他只让我看教案,连杂志都不让看。然后,他把自己当成学生,和我一问一答,并百般刁难。火车上很多人都诧异地看着我俩,他却全然不顾,直到火车到站他才停下来。

这一次,上课是顺利完成了,我的心情非常好,以为晚上可以轻松一下,看看电视,听听音乐。谁知才吃过晚饭,他就把我喊到面前,说:“把明天的说课说一遍给我听听。”于是我就一字一句说给他听,觉得不好的地方,他就动手和我一起改,改完再说;遇到有不熟悉的地方,他就让我反复练。就这样整整两个半小时,终于把说课稿给完成了。我刚准备打开电视,他却又说:“明天的说课,不要看稿子,下面你就开始背吧。”出门在外,师命难违。我捧着说课稿,摇头晃脑地开始背着。为了防止我偷懒,他一边看书一边陪着我。宾馆昏暗的灯光下,他像检查学生背书那样,对着说课稿,听我背,直到他满意为止。

第二天,评委组将说课改为了答辩。这让所有人措手不及,可是我却成竹在胸,面对提问,镇静自若,对答如流。在走下台的那一刻,我才真正体会到师傅的良苦用心。抬头搜寻着他,他却在教室的一侧给我做出了代表胜利的“V”的手势。我笑了,他也笑了。

师徒之间,故事很多。我的师傅是我的长辈,又是我的朋友,有的时候还有点像我的兄弟。我很感谢师傅,教会了我教学的方法,教会了我做人的原则,在我困难时给予我帮助,在我骄傲时给予我鞭策。可是,男人之间,有些肉麻的话语,当着他的面我实在说不出口,和他的一个拥抱承载了我许多的情感。

感谢师傅,一切尽在不言中。

上一篇:德育工作发言稿范文 下一篇:文艺委员发言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