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建设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02 03:17:10

学校建设论文

学校建设论文篇1

1.范式研究路径虚构。

范式是研究问题的抽象表达,是经过概念加工过的体系化范畴。校园文化的很多研究仅是从假设概念出发,从概念研究中生成范式并进行剖析,从而脱离现实情势。校园文化本身受限于包括地域文化氛围、经济发展水平、意识形态教育等社会环境因素,其研究必须依赖两个来源:一是社会历史条件主导下的社会文化,包括传统文化与社会风气等;二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成型的具体文化概念。如果脱离这两个来源,校园文化研究就只能是一种虚构化路径介入,使得文化现实问题与学术研究问题出现脱离与断裂,进而形成“两张皮”的状况。

2“.环境决定论”的强迫倾向。

校园文化研究暗含着一个理论强迫就是(教育)环境决定论,认为环境决定着人的生存与发展,改善校园文化环境就能解决好育人问题,殊不知“,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①。唯物论告诉我们,是人的劳动实践创造环境,环境为人的生存发展提供物质、精神基础。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将研究视角推进至人,才能把握住校园文化建设的真实内涵。

3.功能主义的片面理解。

现有很多研究大多倾向于认定校园文化具有一种单纯的以文化影响人的育人功能。事实上,校园文化包括器物、精神、中介等层面,其作用的发挥是多层次的,同时,它与社会文化紧密结合,其结构随着社会结构的调整而变化。校园文化的育人过程是一个不断吸收社会文化,培养能改变劳动模式从而影响社会进步的受教育者,进而促进社会文化变革的过程,所以校园文化是以全面的、有机的、整体的方式存在并发展的。

4.工具理性的逻辑预设。

校园文化研究很大程度上从逻辑上预设了校园文化的“应然”状态,而非“实然”状态,忽视了自我生成的内在合理性和外在引导性的双重把控,具体表现在:校园文化研究的“急功近利”,期望将社会文化的内容快速“打包”塞入校园文化建设的环节中;校园文化研究的“短视效应”,试图通过校园文化简单培养受教育者,而忽视人的全面性与持续性发展;校园文化研究的“好高骛远”,研究格调被过度拔高,人为地增加了过多“添加剂”,忽视了受教育者的接受能力与践行效果;等等。高校校园文化存在诸多研究困境,是因为没有找准校园文化建设的本质、作用及归宿,未能指向其背后的现实性内容。劳动是人的社会性存在的基础。通过劳动形成文化并生成“新人”的过程,是校园文化的本质功能。马克思对“新人”产生机制做出过阐述:“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②首先,校园是一个共同体式的生活群体,校园文化作用的发挥在于意识教育,而意识教育开始于主体与校园环境的接触中,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手段与文化启发的隐形内容共同干预学生的价值观。其次,校园文化建设的归宿在于培养具有和谐精神的新人,通过现有的社会历史条件形成劳动逻辑,共同塑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文化意识、人与社会和谐互动的文化精神。

二、校园文化研究困境的哲学追问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育已经卷入市场化与资本化的浪潮之中,这种浪潮背后隐含的是资本逻辑的强势推进和劳动逻辑的异化成型。从计划经济劳动模式向市场经济劳动模式的变革过程中,劳动的内容出现了新的异化,文化的内容也受到了干预,需要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哲学追问。

1.资本逻辑的推进。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主动引入市场经济原则,提倡资源生产、配置、积累、消费等方式由资本原则控制,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资本逻辑的产生有了现实基础,市场经济的发展影响了社会文化的内容。首先是物质生产文化层面,资本逻辑的轴心是追求剩余价值,这一隐性逻辑需要通过一些物质环节来实现,因此资本成为整个社会的话语原则,社会文化内容呈现高度经济性的特征,并深刻影响到校园文化,将破坏性的因素潜藏其中。其次是社会生活文化层面,人与人的关系日益资本化、利益化,一切人伦关系都被换算成增殖的可能,文化的内容表征着社会存在的本质,这雕塑着文化的结构模式与内容组成,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亚文化部分,显然在此辐射之中。最后是欲望文化的确立,它激发准劳动者的创造欲望,获取商品与货币,并以此作为满足自我生存预期的实现方式,劳动文化已不再是深埋于农耕文化之中,而是一种自我确证的主体文化,即在传统社会内部注入资本生产方式,提升社会各要素自由组合而产出的“经济性”力量,将“信仰”文化论扭转为“欲望”文化论。这样,被资本撕开的“欲望”文化激活了主体内在的创造力与创新力,翻转了传统教科书中“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的抽象教条式理解,这就是社会文化含有的现代性意义所在,即将劳动的客体化理解扭转为主体化内容,用经济性方法打造新的文化内容。资本逻辑体现的是资本的增殖动力并以形而上学的范式展现自身:它存在于资本要不断吸食社会一切,吸食自然界同时还要吸食“人的自然力”与“社会劳动的自然力”,并以一种文化蚕食的方式入侵。文化蚕食的范式是拜物教思想。劳动产品(商品)本来是人的劳动结晶,却变成了一种对自我创造物的崇拜,根源在于商品的交换关系取代了人的交往关系,人的社会关系以物的交换关系为中介,资本逻辑的强势推进,促使拜物教思想在校园文化中肆意横行,主要体现在:物质表达欲,表现为追求物欲和享受,如入学“三大件”、校园“拇指文化”等,反衬出的是对物的崇拜;意识控制欲,表现为“拜金”思想和实用主义的价值判断逐渐侵入学生的价值观念中;活动操作欲,表现为注重效益,学生参与文化以能带来多少切实利益为目的等。资本逻辑对校园文化建设产生了巨大影响:一方面是对校园文化内容的预设。校园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与精神文化。物质是教育载体,制度是教育规范,行为是教育实践,精神是教育理念。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精神体现,资本逻辑的推进,通过资本形式侵入校园基础设施,干预校园物质环境,预设教育成才标准,转移教育目标和内容,将标准、规则、效益等作为精神文化的重要构成。另一方面是对校园文化功能的压缩。校园文化具有引导、激励、约束、凝聚、辐射与塑造等功能。校园文化是一种育人软环境,必然负载着很多规范性内容,通过具体实践内化学生的素质,外塑学生的形象,以期符合社会发展需要。资本逻辑的推进,打乱了社会本身赋予校园文化的教育内容,通过资本原则强势规训校园文化教育目的,进而将校园文化的功能压缩为创造符合资本增值要求的狭隘文化。校园文化目标与归宿是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有个性自由的人,即马克思所言的“自由个体”,但是由于资本逻辑的介入,资本的生产文化与拜物教文化内容在显微之处不断对校园文化进行解读,并以资本的要求改造校园文化的内容,这样必然偏离校园文化教育的目标与归宿,使得校园文化从知识型文化,即塑造新人的文化氛围偏移到生产型文化即生产带来经济利益群体的文化。

2.劳动逻辑的异化。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类有目的的活动,是人类的本质。劳动逻辑本质上认为,社会发展与进步是以人的劳动为基础的。在中国文化之中,劳动逻辑是以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为主导,以伦理关系支配的宗法关系与行政系统为支撑,以劳动为连续性的叙事模式,其主要特征是农耕劳动文化在各朝各代的稳定延续,其承载的社会文化具有静态维稳性的因子。劳动逻辑由于资本逻辑的强势推进,劳动本身已经发生异化。私有制条件下生产把人的一切需要压榨为对物的追求,劳动不是劳动者的需求,只是维持生存的一种迫不得已的手段。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亚文化组成,自然也映射着劳动逻辑,劳动逻辑的异化,导致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文化异化:首先是劳动文化异化,社会文化中“劳动光荣”被“资本效益”所取代,校园文化同样受到波及,如校园中存在“实用至上”“骑驴找马”等内容,忽视了基础性劳动的具体历史作用;其次是对劳动具体方式的否定,社会文化中“好逸恶劳、坐享其成”思想蔓延,校园文化中一些特殊案例被放大,如大学生弃学从商、大学生街头卖肉等,引发强烈争论的背后是对劳动认识问题的分歧;最后是文化精英主义,由于社会分工固定化、收入差距较大等现象,校园氛围中对体力劳动的认同度降低,很多人信守“宁缺毋滥”,对大学生择业存在着消极与消解的不利影响。在此还须注意资本逻辑规训中校园文化的特征:文化碎片化、文化断裂化、文化世俗化、文化通约化。文化碎片化表现为校园文化在具体发挥作用时呈现不完整性,在具体内容上普遍表征为碎片性特点,以具体的文化因子存在着;文化断裂化是指文化的内涵忽视了受教育者的接受与践行要求,附和于经济生产的要求;文化世俗化直接点明了校园文化内容存在着过度社会化的倾向,社会世俗化的内容不断整合着校园文化的存在方式与表达内容;文化通约化则是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一种急功近利的趋势,试图通过文化来通约化社会生活的所有内容,并以此表达出自我的文化内容。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初步回答:以劳动逻辑为基础

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与社会现实进行有益勾连,才能准确把握住其根基所在,所以必然要以劳动逻辑为基础,对校园文化资源重新加以整合,重新驾驭建设方向。

1.整合校园文化建设内容。

校园文化资源主要来源于社会文化,社会文化的内涵是劳动,而目前中国最基础的劳动模式是谋生劳动,所以我们要在这个事实上,剔除异化性文化,吸收新的文化,以整合校园文化的建设内容。首先,剔除异化文化内容。校园文化内容要剔除那些通过占有劳动力达到占有劳动剩余价值的文化内容。其次,重视劳动逻辑的基础作用。劳动是感性活动中的对象性关系内容,它只要能提升与发育先进的社会文化,就能对人类产生有益的创造方式与积累过程。最后,明确校园文化的建设重点。其重点在于树立以健康利益观为导向的价值观,防止文化“金本位化”。校园文化的目标与归宿就是培养有自由个性的人,自由个性并非体现于市场交易过程中受货币支配的自由,而是能够把握自我发展命运的个体,即能够拥有受自我支配的物质生产要素与精神文明成果,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努力方向。

2.避免消极社会思潮影响。

校园文化受限于社会发展的物质水平与精神层次,其内容可能会受到社会各种思潮的影响,当然这些思潮的背后就是资本原则在起作用,主要有四种思潮:一个是文化自由主义思潮,这种自由主义危害性很大,对大学生很有诱惑力,自由口号下隐藏着资本对大学生思想干预的强制性与灌输性,这反而是不自由的。其次是文化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要表达为对现有校园文化的一种非理性排斥,受教育者不认可自身所处的文化环境,处于价值虚空、意义缺失的状态,它是资本夹杂着个人自由、无政府主义的强势推进,并试图摧毁原有价值与道德规范的一种情势。再次是文化排斥主义,这种排斥主义是完全在价值层面的暴动与反抗。由于校园文化自身被资本“强制进步”,任何远离资本神圣的可能都变得不可理解,资本是社会进步重要力量,全民对经济化运作热衷追捧,相应的,在校园文化中暗含着试图排斥一切劳动逻辑存在的可能性,排斥说到底还是文化虚无与文化自由,它是前两者的具体表现。最后是文化保守主义,校园文化经由资本中介,容易形成一种文化防御力量,并抗击社会其他文化的进入与干预,它能够形成各种保守的方式自我保存。

3.发挥劳动逻辑的基础作用。

首先,净化社会风气,提升劳动者地位。劳动者在社会文化中基础作用的发挥,只有当其把握了物质利益,才能有说话的权利,这肯定会一直延伸至校园文化之中,才能重新树立起“劳动光荣”的优秀传统,增强受教育者内化校园文化的动力与自信。其次,强化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的文化素养。教育是素质提升的关键渠道,受教育者素质水平是他们抉择优劣社会文化的前提,校园文化是受教育者接受先进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第一道“防火墙”,这种文化影响能有力地改善与改造社会风气,达到校内文化与校外文化的良性互动,共同吸收以劳动逻辑为主导的优秀文化,达到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互赢模式”。再次,学校与社会层面的意识形态,作为控制权力网络系统,特别重视网络媒体在校园文化中的重要导向作用,特别是把控网络媒体对资本逻辑带来的负面文化的控制,积极引导受教育者,以劳动逻辑为正能量来改造网络内容,为校园文化提供坚强后盾,培养真善美的社会接班人。最后,驾驭资本,促进资本与劳动的合一。这是在社会大层面上的要求,即通过资本的生产方式,提高物质文明的同时要把控其在文化上形成的诸多扭曲的社会风气,加大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宣传与教育,这为校园文化的来源清理了道路,赋予了校园文化以正能量,这正是校园文化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思想活水”。

学校建设论文篇2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世界大学评价的机构已有几家,并产生了许多具有较大影响的世界大学排名,如《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世界最佳大学(World’sBestUniversities,WBU)”[1],上海交通大学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cademicRankingofWorldUniversities,ARWU)”[2],《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专刊》的“世界大学排名(WorldUniversityRankings,WUR)”[3],德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心的“CHE大学排名”(CHEUniversityRanking,CHEUR)[4]和西班牙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中心(CentrodeCienciasHu-manasySociales,CCHS-CSIC)网络计量实验室(CybermetricsLab)的“世界大学网络计量排名(WebometricsRankingsofWorldUniversities,WRWU)”[5]等。2005年,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在各项世界大学排名的基础上,按照中心的既有理念,设计了世界大学排名指标、权重、对象和方法,分析研究了进入ESI排行的世界大学的综合竞争力,首次了“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之后,RCCSE每两年对世界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研现状进行综合的研究。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经验总结,此项排名不断成熟和完善,至2011年已连续4次排名结果[6-9]。另外,考虑到世界大学与学科评价对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影响力和必要性及其在教育管理者和高水平受教育者中的需求性,RCCSE自2012年起将每年评价一次并出版相应的评价研究报告。同时为了迎合网络时代的新兴需求还创新性地引入了“网络影响力”这一指标,以进一步考察各学校的声望情况、科研成果的开放获取程度,并作为Web环境下科研影响力评价的补充,以达到从科研产出到现实影响再到网络影响的综合实力评价[10]。

具体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此次评价在往年31个排行榜的基础之上,又增加了网络影响力排名。具体的排行榜分别为:国家(地区)科研竞争力排行榜、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排行榜、世界大学与科研机构分22个学科的科研竞争力排行榜(即农业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化学、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与商学、工程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地球科学、免疫学、材料科学、数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综合交叉学科、神经科学和行为科学、药理学和毒物学、物理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社会科学总论、空间科学)、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分8个基本指标排行榜(即收录论文数、论文被引次数、高被引论文数、进入排行学科数、发明专利数、热门论文数、高被引论文占有率、网络影响力)。RCCSE世界大学评价报告还给出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的界定,从而可以帮助读者充分认识学校及其学科发展的准确定位。评价结果中,前600名(即位居全世界前5‰的大学)定义为世界高水平大学,同时结合国内外一些大学对自己的定位与规划,又将世界高水平大学分为三个档次:前100名为世界顶尖大学;101~300名为世界高水平著名大学;301~600名定义为世界高水平知名大学,其中世界顶尖大学和世界高水平著名大学称为“世界一流大学”。至于世界一流学科的界定,主要根据所评22个学科的不同评价单位在相应学科中的排名情况而进行划分,其标准为某学科排名前10%内的科研单位为该学科世界一流学科,世界一流学科也划分为三个档次:某学科前1%(含1%)的科研单位的学科为世界顶尖学科;1%~5%(含5%)为世界高水平著名学科;5%~10%(含10%)为世界高水平知名学科。

二、中国高校总体世界一流水平建设分析

(一)进入ESI排名高校数量变化情况

每年RCCSE世界大学评价报告均是以美国《基本科学指标》ESI数据库中近11年来论文总被引次数排列在前1%的大学和分22个学科中大学和科研机构近11年来论文总被引次数排列在前1%的学科为总体的评价对象。但是由于ESI统计数据的变动,该评价的对象也随之有所变化,具体如表1所示。由于最初开展的两次世界大学评价还处在探索阶段,加上前期人力、物力的限制,对于评价对象中的同机构不同名称标注的情况,未能详尽的合并、更正,因此出现机构数量相对较多的情况。而在后来的三次评价中,都尽力解决这一问题。不过,评价对象数量逐渐增长的事实不可以否定,同时中国进入ESI科研竞争力排行的高校数量也日益攀升,这一点很值得欣喜。

(二)国家(地区)排名变化情况

在2005-2012年这7年内的5次评价中,均设置了“国家(地区)科研竞争力排行榜”,主要是对排名前30位的国家或地区情况进行分析评价。我们对这5次评价中中国的总体排名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如表2所示,其中“”表示上升,“”表示无变化,“”表示下降,表3、表5亦同),发现中国大陆一直处于排名上升的状态,从22位一路跃升至第6位;中国香港地区在这期间排名有上升、有下降,但总体相对稳定,一直保持在21名左右,这可能与其学校数量有关,在7年内,该地区进入评价的学校数量仅增加1所,对排名的影响也就不是很大;中国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类似,排名变化与进入评价的学校数量变化正相关,排名由26位上升至13位。总体可见,中国在世界水平的科研竞争力发展中整体成效卓著。具体对中国大陆地区科研实力各指标在前30强中的排名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如表3所示),发现中国大陆发文、论文被引、热门论文、高被引论文数等方面上升迅速,目前均已进入世界前10强的行列;专利数一直是中国大陆在世界各国或地区科研实力竞争中的强项,一直保持在前10名以内,并由2007年的第8位迅速跃升为目前的第3位,实力可见一斑。但是,在各项绝对指标飞速攀升的同时,高被引占有率这项相对指标(高被引论文数量与发文数量的比值)却一直下滑,由最初的18位一直降到25位,这也就反映出论文质量的提升速度并未跟上论文数量增加的步伐,也警示中国在提升科研竞争力的进程中,莫让数量掩盖质量,而要注重优秀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加强高质量论文的产出,从而真正提升国际影响力和世界科研竞争力。

三、中国高校之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进展

(一)中国高校科研竞争力总体排名变化情况

通过前文阐述,我们已经发现中国高校在世界水平上的数量可见度已经越来越高。接下来,具体分析一下这些进入世界大学排名的中国高校整体排名情况。对世界一流大学(前300名)中中国高校名次分布情况分析(表4)可以发现,中国不仅在进入ESI排名的总体学校数增加,同时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学校数也不断提升。大陆由最初的3所学校增加到9所,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目前分别有2所和4所,它们分别是:北京大学(72)、清华大学(84)、浙江大学(94)、上海交通大学(122)、复旦大学(172)、南京大学(20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15)、中山大学(273)、武汉大学(295);香港大学(121)、香港中文大学(170)、香港科技大学(261)、香港城市大学(296);台湾大学(71)、台湾成功大学(202)。中国高校处于世界顶尖水平的已有4所,其中大陆有3所,可见高水平大学建设已初具规模。这些高校在世界排名中的位置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它们各自的竞争实力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我们对RCCSE公布的2012年中国大陆高校排名前10的学校在历年世界大学评价中变化情况进行统计(表5)发现,中国一流大学在世界大学排名中多呈现稳步上升的局面,虽然个别学校在2009年有下降的现象,但是总体上升幅度较大。目前在中国大陆前10强已有8所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国内排名前3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也荣升世界百强(即世界顶尖大学);中山大学和武汉大学的提升幅度最大,都由600名以外逐步发展进入了世界一流的行列;相比之下,南京大学的发展进度略显缓慢,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中国高校科研竞争力分指标排名情况

为了进一步探究中国高校科研竞争力提升与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的脉络,并寻找其中的关键因素,我们对2012年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内中国高校分指标排名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表6),发现中国高校中最有优势的科研指标在于发文数和专利数,部分学校的网络排名情况也值得肯定。但是这些优势还很微弱,而且不够稳定,在能够真正充分体现科研竞争力的主体指标实力方面,如总被引、高被引和热引等质量型指标上仍有很大欠缺,需要引起教育监管部门、高校管理者的广泛重视,加大力度,提升科研质量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国高校在世界上的科研竞争地位。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还注意到中国科技大学作为国内高校排名中逐渐下跌的一所重点高校[11],其科研力量不容小觑。它自2005年以来,一直处于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并已在8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其中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和物理学均已进入世界一流学科的行列(即排名前10%),在国内的专业优秀率也居于领先地位。可以说这个“短小精悍”且容易被人忽视的国内重点高校,在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甚至超过了排在它前面的很多知名高校,也是这些学校在国际化进程、世界一流化建设中的榜样。

四、中国高校之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进展

(一)学科总体发展情况

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离不开世界一流学科的创建与发展。我们对中国进入ESI排名学科总数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如图1所示),发现中国大陆从最初的16个学科已经发展到目前在ESI分设的22个学科的全部进入,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非常值得肯定。但是详细分析后发现,中国大陆高校真正进入排名的却只实现了由9个到19个学科的发展,增加了10个学科,但仍然在免疫学、综合交叉学科和空间科学3个学科处于空白,这也是中国香港和台湾同样面临的问题,这便是中国高校在世界一流大学与学科建设进程中所要攻克的重要难关之一。另外,从各地区内世界一流大学进入ESI学科排行的平均学科数统计情况看(如表7所示),在连续5次评价中,中国的平均学科数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不过令人欣喜的是,中国三个地区的平均学科数增长速度较快,尤其是中国大陆由最初的5.67增至11.11,已经逐渐缩小了与世界平均值的差距,但仍需继续努力,向世界高水平国家看齐。虽然22个学科均有中国大陆的大学或科研机构进入ESI排名,但是对于每所大学或科研机构而言,进入ESI学科排名的学科数量却参差不齐。绝大多数中国大陆大学都只有1~9个学科进入ESI排名。除了中国科学院在20个学科均有进入以外,重点高校情况也相对较好,大陆排名前6强的高校均有10个以上学科进入,且都有排名前10%的学科存在,尤其是前3强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均有4个世界一流学科(表8)。同时重点高校仍然能够呈现与国内排名类似的文史综合类院校学科广而全、理工类院校学科少而精的特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国内高校发展策略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进程规划不谋而合。国内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可以促进世界一流大学与学科的建设,科研竞争力国际化水平的提升亦可推进整体实力不断加强。

(二)优势与劣势学科分析

从进入ESI排名的学科数量和具体排名情况看,中国高校在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领域占有相当优势。2012年的评价结果显示,中国大陆高校的农业科学、化学、工程学、地球科学、材料科学等14个学科都进入了世界一流学科的行列,尤其是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化学、工程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地球科学、材料科学、物理学和植物学与动物学等8个学科还有顶尖机构存在,不过除了清华的工程学,其他所有的顶尖学科机构均被中国科学院独揽。同时在科研机构的统计中,中国科学院在发文量、被引总量、热门论文数、高被引论文数和进入ESI学科数5个指标上都名列前茅,这些都深刻印证了它作为国内第一研究巨头的科研竞争实力。另外,总排名前10位的世界一流大学其学科都很齐全,并且每个学科影响力都很大,如哈佛大学有15个学科位于世界前10强,斯坦福大学有9个学科位于世界前10强。中国大陆高校只有北京大学的数学和清华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工程学和材料科学3个学科排在世界前10位,其他高校在世界前10强的学科领域则仍然处于空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大陆高校在学科建设上仍然表现较弱。纵览2005-2012年5次世界大学评价结果,中国大学或科研机构总体上在化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学、材料科学、数学、物理学等学科上的优势相对明显,但也呈现出学科建设相对集中的现象:优势学科愈益强大,劣势学科发展缓慢。因此,在发展这些优势学科的同时,高校管理人员、教育发展监管人员也要注意到在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经济学与商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空间科学、免疫学、社会科学、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以及临床医学这8个学科中,中国大陆还没有高校进入世界一流学科的行列,这也正是我们的劣势所在,急需加大投入,力争消除劣势,平衡发展,争创全面一流。总之,要真正实现与世界一流大学与学科的接轨,中国大陆的科研创新和学科建设仍任重道远。

五、结语

通过对2005-2012年内5次世界大学评价结果的统计分析,我们欣喜地发现中国高校在世界一流大学与学科建设中已经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和骄人的成绩。中国高校进入ESI排名的数量日渐增加,中国大陆整体科研实力已由22位上升到第6位,世界一流大学的数量由3所增加至9所,世界顶尖大学数量也实现了零的突破。国内高校在世界范围内的可见度、影响力以及科研竞争排名同样迅速攀升,并在发文总数和专利数量上占有相当的优势。同时,中国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也有了重大进展,不仅增进了10个学科的排名,进入ESI排名的平均学科数也在逐渐接近世界平均水平,并进一步向真正的一流水平靠近。另外,还在化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学、材料科学、数学等14个学科树立了世界顶尖或世界著名或世界知名的旗帜。但是,与世界科研强国相比,中国高校在大学和学科建设上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中国高校竞争优势主要集中于数量方面,而质量的提升速度却远没跟上数量增加的步伐,也就警示我们在提升科研竞争力的进程中,要加强教育科研质量发展规划方案和鼓励政策的制定,注重优秀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加强高质量、创新性科研成果的产出,从而真正提升国际影响力和世界科研竞争力。同时,虽然我们在理工类的基础学科占有一定的优势地位,但是在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经济学与商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空间科学、免疫学、社会科学、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临床医学等文史类或应用型学科中的发展力度还远远不够,急需在这些领域加大投入,力争消除劣势,做到学科平衡稳定发展,争创全面世界一流。总之,在未来世界一流大学与学科建设的道路上,中国高校应该总结前期发展的经验,认清与世界顶尖高校的差距,将高校整体发展战略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进程规划相统一,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中取长补短,增优补劣,精益求精,争取更大的进步。

学校建设论文篇3

1.学生社团建设的现实环境

高校大学生的生活逐渐呈现出两点一线的状况,课程班和寝室是学生在校的主要场所,班级概念渐渐模糊,课程班、社区概念加强。课程是学生的学业纽带,但上课的地点、时间越来越分散,同“学”不同班的现象变得普遍,个人意识和小团体意识增强。社区成为了学生的生活纽带,但同寝室的同学可能不在同一专业、同一年级,却会在一起进行学习娱乐交友,由此形成的影响青少年社会化的伙伴关系和群体文化对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变得至关重要。课程班和社区成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优秀的思想品质、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锻炼实际工作能力、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场所。

课程班和社区功能的不断丰富和完善,不可避免的减少了班团的约束,学生们有更多的时间自主参与社会活动,导致传统班团组织设置相对稳定性与学生活动时空分布多样性之间的矛盾突显,基层班团的作用逐步弱化。这为社团的强化和建设提供了现实的环境。

2.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抓手

高校学生社团是有共同兴趣与爱好的大学生积极参与的校园群体组织。第一,一个优秀的社团,它的成员能够通过参与社团活动、参与社团管理等多种途径紧密地与社团联系在一起。第二,学生加入某一个社团,除了可以在社团成员群体中自觉地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在沟通和学习中获得广博的知识外,还可以从其他专业社员那里学习不同的思维方式,对社员自身知识结构的完善起到重要作用。第三,丰富的社团活动还为社员提供了实践能力提升的平台。因此在尊重自发意愿的基础上,以社团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抓手非常可行。

3.学生社团建设的文化氛围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个性展现,高校的学生管理理念变得更加尊重和承认学生个体的多样性,鼓励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提倡学生不断提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素质教育要求下所相成的校园文化氛围为社团的成长提供了很好的软环境。

4.保证校园安全的着力点

随着高校办学模式的多样和办学规模的扩大,校园内外的环境日渐复杂。首先是学生思想多元化发展,呈现出更加能够接受外来事物的特征,其次校园也不再是“与世隔绝”的象牙塔,为了满足大学生越来越高的文化需求,高校不得不整合社会资源。这不可避免的给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以可趁之机。而游离于正规学生组织之外的社团就很可能成为他们不法目的实施的工具。

二、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现状和原因

目前高校学生社团呈现的松散性、随意性的原因包括:一是现阶段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部门、指导教师还未充分认识到学生社团在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因此学生社团的外部环境有待改善。二是目前学生社团所用经费主要是来自会员缴纳的会费,普遍存在着财力不足的情况,自然难以满足社团的自身建设和活动开展等方面的需求,因此社团物质条件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许多社团的活动还缺乏整体策划,缺乏老师的指导,使得一些社团组织在低水平上重复,因此社团活动层次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目前许多社团比较忽视社团新老成员的衔接和传统的承袭,包括社团资料、活动档案的留存。因此社团的继承与发展是高校社团管理面临的难题。五是学生社团干部的相关培训不够,一个干部负责与否、能力高低都将直接关系到社团的成败,因此学生社团干部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三、对高校学生社团建设路径的探索

高校对社团进行管理,要充分尊重社团自主性,把握对社团管理的适当力度。

1.培训群体领导

高校要注重对学生社团干部的培养,将其纳入班团学生干部的培训体系。要重视学生社团干部的思想道德、能力素质的提升,定期邀请社团负责人参加院校的团学干部理论培训班,通过对他们的培训,提高社团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同时可以在学生会下设立专门部门对社团进行指导,具体负责社团管理并进行相关课题的研究。

2.规范群体行为

高校要注重将学生社团活动纳入主题活动中。相对于班级团支部而言,社团团支部更容易开展灵活、丰富、新颖的主题活动。通过邀请社团负责同学参加院校的团学工作例会,使其知晓院校学生部门的近期工作,激励他们将社团的活动与相关主题结合开展。在需要的情况下由校院的团学干部协助组织,使社团活动开展得更扎实、更活泼、更有效;同时也扩大了传统班团组织的影响面。

3.取得群体认同

高校要在经费、场地、宣传等方面加大对学生社团的扶持力度。高校很多学生社团的发展严重受到经费限制,同时因为学生的数量日益增多,学生开展活动的场地受到严重限制,已严重制约了社团的顺利发展。因此高校要积极指导社团开展有现实意义的实践活动来争取校内外经费的支持,积极的帮助社团解决场地和宣传方面的困难,让社团有更多的精力放到社团发展,由此对高校的规范管理产生认同。

4.尝试社团团建

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建立社团团支部是保证和提升共青团组织凝聚力、影响力和战斗力的必然;同时对学生社团的建设发展和规范化管理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需要注意的是,社团团支部和传统班团支部工作重点将有所不同,在工作职能上要有结合,但也要有分工。如在各类“评先评优”和共青团“推优入党”等方面,要共同发挥作用;同时,班级团支部以团员的注册管理、团员培训、团代会选举等工作为主要内容,社团团组织以团员的学习、生活、娱乐活动等为主要内容。通过多形式、多载体强化社团团组织的概念,增强团员对社团团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摘要]在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日新月异的今天,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诸多现实挑战,其中学生社团的兴起和如何发展已经成为不可忽略的课题。本文在介绍了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现实意义的同时,分析了高校学生社团的普遍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路径的探索。

[关健词]高校管理学生社团路径探索

随着高校素质教育的深入,完全学分制、短学期制地不断深化,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和教育管理模式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课程班、社区等新名词的内涵在高校学生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以开展学生活动凝聚青年、引领青年的“共青团工作覆盖面缩小,凝聚力弱化”。学生社团等学生趣缘性组织在高校不断张显活力。因此,对高校学生社团给予重视、强化和管理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东.组织设计原理在高校共青团中的应用研究[C].2006,(10).

[2]王资峰,张恒龙.高校学生生活园区组织管理若干问题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6,(23):64.

[3]邱春新.现行高校共青团基层组织结构的思考[J].江西省团校学报,2004,(3):11-12.

[4]董广芝.高校共青团工作向学生社区拓展的几点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3,(8):87-88.

[5]张志华.高校共青团工作载体创新[J].当代青年研究,2005,(12):13.

学校建设论文篇4

中小学校是对少年儿童实施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的学校。近年来,关于中小学素质教育研究与改革的成果主要是对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的研究与探索。但是,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学方法等的变革必然会对教学环境提出新的要求,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中小学校建筑设计也是不容忽视的。学生作为校园活动的主体,其行为及思想发展的特殊性直接关系到对校园规划与设计的基本要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学校建筑环境,对于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建筑应为学生身心健康发育和学习创造良好环境,培养少年儿童美好情操,陶冶心灵,使学校教育寓于娱乐之中。中小学教育所面对的对象是7-15岁的少年儿童,他们活泼好动、好奇、接受能力强、反应快、易出事故等。因此,我们要抓住这些特点,为少年儿童创造出适合他们的良好环境。教育是学校的首要任务,我们想教给学生什么?在云飞路第二学校的设计中,经过与建设单位的多次沟通,给出了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国学,希望通过这个学校建筑弘扬中华教育的特点。其次,我们在设计中,还提出建筑的本质是什么?建筑的本质是使用建筑的裙体所产生的价值,那就是学校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学校建筑与学生的关系、学校与教师的关系。在规划中,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1、总平面布局紧凑,空间严谨,有明确的中轴线。尽管学校用地充裕,建筑内容较多,但是总体布局没有散乱无序,而给人一种整洁有序之感。2、分区明确,流线清晰顺畅。规划中位于西边的教学区与东边的活动区动静分明,中间以贯穿中轴线的国学楼、综合楼进行过渡。3、紧扣国学主题,为校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筑设计上力求端庄质朴,历久弥新。

2总体规划设计

学校用地呈不规则长方形,东临彭泽路,西、北均为规划路。考虑用地临近彭泽路,人流车流量较大,噪音嘈杂,把校园主入口设置在地块北侧的规划路上,次入口设在西侧的规划路上,在缓解了交通压力的同时保证了学生安全。学校大门退道路16米,正对主入口设置一个椭圆形中心广场。广场中央设置了绿化景观和形象雕塑,使整个校园充满生机和活力。学校建筑围绕中心广场展开布置,正对校门主轴线的4#楼是国学楼,弧形环抱形态恰似面向学子展开宽广胸怀,4#楼南面的5#楼为实验综合楼。中、小学教学楼设于校园的西面,考虑到使用的合理性和学生年龄差距,将中学教学楼与小学教学楼分开布置,相互独立,教学楼之间围合成相对独立的内庭花苑,使建筑与周边环境的结合更为紧密。整体规划考虑功能分区合理性,将一个小型足球场和4个蓝球场设置在地块西南角,临近彭泽路;将室内活动场和学术报告厅设置在西北角,动静分开,为学生和教师创造一个好的教学、学习环境。校园在总体规划设计中充分考虑建筑用地、体育用地、绿化用地、道路及广场用地间的区分及联系,做到动静分区明确合理,符合学生的使用重点。校园围绕主要建筑连接主、次出入口布置环形车道,道路系统构架清晰。为保证安静的校园环境,减少车流对校园教学环境的干扰,学校内机动车辆考虑停放在门卫西侧,外来机动车辆集中停放在门卫的东侧。

3建筑平面设计

建筑平面设计注重营造一个满足学生身心需求、能激发其学习兴趣的现代空间环境,以促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水平。教学楼统一设计成外廊组合式,小学教学楼组合体即能通过外廊联系,又有独立的庭院,不仅解决了通风采光的需要,而且能将庭院优美的环境及绿化扩展到教学空间来。设计中结合单廊式空间布局的变化,每层设计了学生休息室,学生能在学与玩之间充分调节,以始终热爱学习的空间,提高学习的热情。在力求丰富多变的空间体系时,保证清晰的功能要求。平面布局上,将小学与中学分成不同的空间体系,高低年级空间分楼层布置,同时普通教室与专用教室分成不同的空间体系设置。这样避免了相互干扰,且利于教学管理。在具体设计中,教学楼南北平行,相对分开,组合排列,其中1#楼为中学教学楼,2、3#楼为小学教学楼,2、3#楼中间的连廊及专业教室形成了一个过渡区,组成一个既灵活变化又规范严谨的空间教学空间。竖向交通的设计关系到学生的生命安全,考虑到学生的身心特点,当走道过长或学生集中拥挤时,应经过一个缓冲空间再进入楼梯间,可有效的减少学生踩踏事故的发生。结合功能,楼梯间与教室之间都布置了休息室或是连廊做为过渡空间,这样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人员都有一定的缓冲时间,以待进入楼梯内的人员疏散。1#楼为四层的中学教学楼,一层主要为架空层,做为学生课间活动场地,二至四层为标准中学教室,一至四层层高均为3.9米,总建筑高度17.2米。建筑平面采用南向外廊联系东西的封闭楼梯间及各教室,东侧教室与楼梯之间设有供学生课间活动的休息厅及教师休息室,建筑西侧为公共卫生间及饮水间。2#楼和3#楼为四层的小学教学楼,一层主要为架空层,做为学生课间活动场地,二至四层为标准小学教室;2、3#楼主楼一至四层层高均为3.6米,总建筑高度16.2米。建筑平面采用南向外廊联系各封闭楼梯间及教室,东侧教室与楼梯之间设有供学生课间活动的休息厅及教师休息室,建筑西侧为公共卫生间及饮水间。在卫生间及教室之间的位置设有3米宽的外廊联通2#楼和3#楼的各层,此外廊西面二层为合班教室、三层为音乐教室,四层为舞蹈教室。4#楼为四层的国学综合楼,正对学校的入口大门和广场,建筑采用弯向广场的平面弧形设计,恰似张开两手的臂弯,迎接莘莘学子。东西两侧设有封闭楼梯间及卫生间。一层设有门厅、国学展示厅、书库、阅览室等,二层设有国学大讲堂、书画室、棋艺室、民乐室等,三层设有校史室、科技馆、办公室等、四层为学校办公室。4#楼一层层高4.5米,二、三层层高3.9米,四层层高3.6米,总建筑高度18.7米。5#楼为四层的实验综合楼;地下室为非机动车库及设备用房;一层平面为学校食堂,在4、5#楼中间设有一东西向的食堂门厅,使食堂人流与实验实人流区分流线。二层设有语言教室、计算机教室;三层平面设有化学实验室、科学实验室;四层平面设有生物实验室、物理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建筑平面采用南向外廊联系东西的封闭楼梯间及各教室,紧邻东面楼梯间设有公共卫生间。5#楼一至四层层高均为3.9米,二、三层层高3.9米,四层层高3.6米,总建筑高度18.7米。6#楼平面设计为椭圆形,一层平面为862座学术报告厅,二层为室内活动室。楼梯间、卫生间、配套用房均环绕椭圆形四周设计。

4建筑立面造型

学校建筑的形象应该表达什么?在这里,我们不想强调新颖和时尚,而是以一种厚重、平实的手法来表现它的文化品位和风格的稳定性。我们希望即使在若干年以后,这组建筑仍能保持时代感。建筑外墙面色彩以青色面砖为主,白色映衬,总体上产生较为丰富的色彩效果,以质朴的材质、柔和的色彩表现清雅的格调。在建筑的细部处理中,教学楼建筑大片的深色墙面与白色相映衬,“深浅”体块的墙面分格使立面肌理显得精致而丰富,立面上大片的实墙与空廊的虚实对比,加以局部玻璃幕墙的点缀使建筑形象更为简洁,生动。

学校建设论文篇5

关键词: 中职学校 校园文化建设 建设思路

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第四届全国职业学校“文明风采大赛”表彰会上指出:“有德有才重点用,有德无才培育用,无德无才弃之用。这代表了很多企业的用人理念。”教育之本德育为首,要想学生成才必须让其先成人,这已成为职业学校的教育共识。可是如何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德育工作却是大部分职业学校的难题。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隐形德育的主渠道,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择业观等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可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下面我就职业学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现状、成因及建设思路措施逐一分析。

一、中职校园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一种传统,是人类文明的积淀。校园文化是指主导文化(即以课堂教学为代表的理论文化)之外的文化活动和现象,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等基础设施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教风、学风、人际关系、共同的价值观,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于发挥和激励广大师生的办学积极性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对于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也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教职成[2010]8号指出,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精神、学校活动、学校秩序和学校环境的集中体现,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于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优化育人环境,促进中职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明确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平安、健康、文明、和谐校园,推动学校形成务实向上的校园文明风尚,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职业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有其客观的背景,长期以来,社会舆论对中职教育存在很多偏见,认为中职就是上不了高中的“差生”才去的地方。加之我国的中职教育起步较晚,在教学目标和管理上与普高相比有一定的差距,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培养的学生与社会还不能完全对接,使得中职生的就业形势并不是很理想。因而,很多中职生都有自卑心理。他们在中学时的基础较薄弱,学习习惯不好,上课吃力,厌学情绪较普遍,有的还经常旷课,打架斗殴,等等。针对这部分学生,一味地对他们进行指责,对其进行惩罚,效果并不理想。理想的方法就是结合他们的身心特点,进行疏导教育,使之形成良好的自觉行为习惯。

中职生大都在15―18岁,属于青春躁动期。此时,他们对新生事物的探求欲是最强烈的,无论是有益或有害的,都会去尝试一番。部分学生不愿听取劝告,教师的任何说服教育都显得苍白无力,甚至适得其反。但是,他们在叛逆的同时又渴望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的认可。校园文化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借用校园文化建设这个隐形平台把思想道德教育、行为准则教育、法治教育、职业教育、心理教育等内容贯穿在中职生喜闻乐见、乐于参与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校园才会成为学生们的一方乐土,教育的矛盾才会在这种文化氛围中自然化解,才能创建乐教乐学的和谐校园。

因此,作为中职生日常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中职校园文化建设绝不能缺失。

三、中职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在普高热的大环境下,很多中职学校面临极大的生存危机,招生规模成为学校的生命线,许多学校将大量的精力投入招生宣传而无暇他顾,学校难以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在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培养目标及常规管理等方面很难体现“职业”性。同时,学校领导和教职工缺乏对学校文化本质特征、功能作用、表现形式及方法途径等方面的认识,而将学校文化仅仅局限于一般意义上的文体娱乐活动,加之学校文化建设无法在短期内见效,因此学校从实用功利的角度也不太重视。

四、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效仿传统普教,缺乏职教特色。

著名的教育家黄炎培说过,职业教育就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我国也提出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提供技能型、高素质的劳动者。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要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职业人,职业学校教育就必须与企业对接,走校企合作办学道路。可事实上,大部分职业学校与企业联系不够,学生所学与社会所需严重脱节。职业学校缺乏“职业”氛围,大部分还是效仿普教,只注重书本教学,而忽略了实践教学,职业人的教学。

(二)脱离市场办学,缺乏职教特色。

综观中职校园文化现状,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脱离市场办学,忽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结合。中职学校的办学宗旨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的”。中职学校与企业的联系最密切,像中职教育的教学过程离不开企业一样,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也不应该闭门造车式地疏远企业。因此,中职校园文化必须与企业文化对接,必须广泛了解市场文化,与市场文化融合。这样的中职校园文化才是完整的、有特色的、系统的。所以,要以中职校园文化的一般规律为平台,构建一种具有中职特色、立体结构的校园文化。

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着上述不足,其实质是我们的教育观念、方式、手段落后于现代社会要求的具体反映。它们削弱了现代素质教育的力度,冲淡了职业教育的特色,拉大了学生接受社会现实的心理距离,不利于培养学生成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利于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中等职业学校要建成符合教育目标所要求的校园文化,就需要科学设计和精心营造。

五、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

教育部职成教司副司长王继平强调,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应该把握几个原则,即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以活动为中心,以和谐校园建设为基础,以务实向上为特色,着力抓校风校貌建设,抓校园文化活动,坚持不懈地开展和谐校园建设。

(一)加强学校核心理念建设,规范办学理念。

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在长期办学中所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它体现在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办学宗旨、校风、教风、学风等核心理念上。我校在规范办学行为中,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借鉴优秀企业文化,突出以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团队合作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扎实开展师德教育,形成热爱职教、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钻研业务的优良教风,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和教育,培养了大批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并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人才。

(二)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

有人说:“校园应是一本活的教科书,使每一堵墙都能说话。”学校的教育不仅仅是通过词语、说教起作用,而且通过立体的多彩的、无声的环境,时时处处地对师生的思想、情操、行为、习惯进行熏陶、渗透和影响。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营造一种氛围,以其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中职学生顺利就业提供有力的帮助。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要体现出“四性”:一是科学性。要整体规划,合理布局。二是教育性。物质文化建设必须渗透思想教育的成分,寓德育于物质文化建设中。三是艺术性。要精心设计,严密组织,使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富有艺术气息,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四是经济性。物质文化建设要有艺术性并具时代感,也要考虑经济、实用。对校园人文环境进行精心设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环境的爱护和维护工作,贯穿和体现“环境育人”的教育思想,把师生个体和校园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激发了全校师生的使命感和归属感。

物质文化是中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和载体,是以优美的校园环境和先进的教学设施及所包含的丰富文化内涵来陶冶和净化学生的。近年来许多学校都在兴建校园,有的似乎在比谁的大门气势恢弘,比谁的大楼雄伟壮观,比谁的校园别致优美……中职学校不必要求有漂亮的大楼,但必须有现代化的实训场地、实训设备、实训材料等,这是中职校园文化的特色基调和物质基础。

(三)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管理机制。

制度文化建设属于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机制建设,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具有导向、约束和规范作用。目的是先用制度来强化,而后用情境来内化,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应遵循教育规律,依据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围绕培养“四有”新人这个核心,建立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在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应充分发扬民主。学校规章制度的建立,要体现三个特点:一是全。规章制度应该是全方位的,做到事事有章可循,如行政管理制度、德育管理制度、教育管理制度、总务管理制度等。二是细。内容具体明确,操作性强。三是严。纪律严明,赏罚分明。制度文化建设水平在一定意义上直接体现了中职校办学意志和办学水平。可见,提高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水平,能把师生的积极思想和言行贯穿到学习与工作中,贯穿在学校有目标、有规范、有创新的教书育人的实践中去,从而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制度文化环境,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

(四)加强课余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的载体主要是各种各样的活动,利用好“五四”、“一二・九”纪念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广大学生创造机会,搭设成功的舞台,使那些有特长的学生在活动中看到自己的价值,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主性和自豪感,树立真实、完整、积极的自我意识,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学习态度。

加强对课后技能、艺术、体育、娱乐活动等兴趣小组的指导,老师辅导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个体差异,既要体现思想性、知识性、科学性,又要体现趣味性、参与性、娱乐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要搞形式主义,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团队精神和组织管理能力,为以后走向社会打好坚实的基础。

(五)注重先进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整合。

职校学生的就业大多是走向企业,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着职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必须亲近。使毕业生能在短时间内适应企业环境,融入企业文化,成为企业欢迎的员工,是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当务之急,也是校园文化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1.校园文化建设与职业指导工作相结合。

以就业为导向,加强职业指导工作是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校园文化建设是加强职业指导工作的有效途径。教育部明确规定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要通过文化课和专业课教学、入学和毕业教育、班主任和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社会实践和课外活动等形式,实现职业指导工作的全员化、全程化”。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利用校园文化活动的有效形式,如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积极开展职业指导工作。同时,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注重宣传先进的企业文化及行业劳模和学校优秀毕业生的事迹”,引入社会上先进的企业文化,使之扎根于校园文化的“土壤中”,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社会、了解企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强化就业、创业意识。

2.加强职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

中等职业学校应采取与企业合作办学的途径。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一是邀请企业人士、行业劳模和学校优秀毕业生进行就业、创业教育,开办讲座,广泛宣传、介绍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管理理念、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等。二是通过“订单”培养的模式,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中实习,置身于企业生产第一线,融入企业员工中,切身感受企业文化。三是以校园文化活动载体为平台,充分发挥载体的作用,利用各种校园媒体,对先进的企业文化进行广泛宣传。通过以上途径,使先进的企业文化融入职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到学生的思想行为中。

3.有针对性地引入先进企业文化。

校园文化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社会各阶层的文化是校园文化系统十分重要的输入来源,而且这种来源不是强制的,校园文化总是要主动地取其精华。中等职业学校在引入和吸收企业文化的过程中,要强调针对性,要注重对企业文化的整合,要找准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结合点、切入点,要结合学校的专业特点。这个结合点、切入点归纳起来主要有:大力倡导团队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培养协作能力;加强遵纪守法教育、诚信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根据行业、企业的具体情况共同制定“以就业为导向”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整体规划,从而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视野。

参考文献:

[1]唐光辉.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05.

学校建设论文篇6

(一)学科建设是为了创造知识还是为了培养人才?

众所周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是大学的两项基本职能,学科建设是两项职能的具体承载者。学科建设的核心是知识的发现和创新,高等院校应该而且必须承担知识创造者的重任。但从高等教育体系来说,高等院校是分为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别的,研究类型的大学无疑是创造和生产知识的最主要承担者,创造知识的能力和水平是其办学水平的标志,因而学科建设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必然居于龙头地位,也必然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但问题的关键是不是所有类型高等院校的学科建设都应该处于学校的核心地位、都能够发挥龙头作用。显而易见,国内和世界上有那么多大学,当然不是每一所高等院校都有资格、有能力承担创造和生产知识的职能,更多的高校特别是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或者技术类型高校)成为传播知识和应用知识的主要承担者。也就是说培养人才成为新建本科院校的主要任务。不仅如此,从新建本科院校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来看,其学科建设的任务也主要不是知识的创造和生产,而主要是培养人才,而且是通过寻找学科建设与区域社会相结合的生长点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由此看来,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目的不是发现和创造知识,而是通过传播和应用知识来培养人才,这是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必须树立的一种观念。

(二)学科建设是为了学术水平还是为了技术能力?

学术是系统专门的学问,是与学科密切相关的概念,学术成果是科研工作的具体内容,学术水平是科研能力的主要标志,学术成果和学术水平也是学科建设追求的目标。技术则是根据生产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手段,技术是现实生产力的体现。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学术是技术的基础,技术是学术成果发展应用的产物。如果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定位在人才培养的话,那么对学科建设是注重学术水平还是侧重技术能力的问题,实际上就是科研工作的定位问题,也就是科研领域在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应用技术三个领域的选择问题。如前所述,由于历史使命和办学定位以及办学基础等因素,新建本科院校与那些重点大学相比,不可能是以知识创造的学术成果作为学科建设的主要目标,因而学术水平也就不可能作为学科建设的主要标志,应注重实用新技术的创新研究,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技术支撑,把最新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企业的现实生产力。因此,新建本科院校科研工作的目标和任务主要不是注重学术水平的高低,而更应注重应用技术水平和新技术开发、推广和应用能力。

(三)学科建设是为了师资学历层次还是为了实践经历?

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学科队伍建设,而且学科队伍及其带头人建设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工作。传统的学科建设以引进或培养高学历、高层次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搭建学科梯队作为学科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对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引进和培养高学历、高层次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固然很重要,对开展科研工作意义也十分重大,但在高学历、高层次学科梯队成员建设过程中更应重视学科梯队成员的实践背景和实践工作经历。对处于非省会中心城市、缺乏学科平台的新建本科院校能否引进高学历和高层次学科带头人暂且不说,对于以应用技术的研究与新技术推广和应用为主要特征的应用性学科建设来说,具有实践背景和实践经历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可能会更有现实意义。由此可以说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既要重视改善学科梯队的学历结构、提高学科梯队成员的学历层次,同时也要重视他们的行业背景和实践经历。这不仅是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应用性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

二、新建本科院校应用性学科建设的路径选择

由于新建本科院校与重点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在目的、途径和模式等方面都有本质上的差异,也就是说不能步重点本科院校的精英教育模式的学科建设之后尘,那么就应根据新建本科院校肩负的历史使命、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等客观因素研究自身的学科定位问题,在学科建设与服务区域经济的结合点上,适应应用技术类型院校办学定位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需求,另辟蹊径探寻其应用性学科建设之路,不失为理性而现实的选择。

(一)办学定位是应用性学科建设的前提

“没有一流的学科,就没有一流的大学”“建设一流的大学,就必须建设一流的学科”,这是当下对学科建设重要意义的共同认识,也是突出学科建设龙头地位的一种表现。但这种认识与其说是大学学科建设的认识,还不如说是研究类型大学基于精英教育思维模式下对学科建设的理解更准确。对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普及化环境下诞生的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学科建设的目的不只是通过科学研究发现与创造新知识、丰富和发展学科理论体系来提升层次和知名度,更不只为了争取硕士点建设而目标单一地开展学科建设,新建本科院校没有必要、也没有资格、更没有能力将学科建设置于龙头地位,事实上学科建设本身在学校发展与建设过程中也难以起到龙头地位。学科建设处于何种地位、发挥何种作用,完全取决于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条件、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办学条件和办学基础决定着办学定位,办学定位又是一所学校各项发展战略决策的前提,也是学科建设定位的基础。众所周知,新建本科院校为地方区域或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的生产和建设第一线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办学定位,不论在学术界还是高等教育实践领域都已形成共识。这一办学定位不仅取决于办学历史和办学条件,而且新建本科院校职业性教育的历史使命与学科建设本源属性的创造知识存在内在逻辑上的矛盾性,这也是学科建设之所以不能称其为龙头作用的重要原因。但作为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不能因本科院校类型不同而使大学功能残缺不全,大学开展学科建设是应有之义,但又不能否认不同层次和不同类的高等院校在学科建设方面的差异性。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决定了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差异性体现在应用性特征上,把发展应用性学科作为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学科建设水平更多体现在应用技术研究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建立服务于地方区域或行业发展的应用性学科体系。

(二)本科专业是应用性学科建设的基础

由于大学既是按照知识体系构建的学术组织,又是按专业分工组织起来的教学机构,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两者在本质上存在共生关系。但这种共生关系在不同教育模式下表现形式却有很大不同。在精英教育模式下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按照学科理论设置专业,专业建设以学科建设为依托,并承担人才培养职能。而在应用技术教育模式下因其以区域或行业经济发展的需求为主要依据设置专业,而不再以学科理论为主要依据,学科由对专业的主导作用转变成对专业的支撑作用,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相互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新建本科院校作为转型实施应用技术教育类型的高校,由于是在没有学科建设基础的情况下开展应用性学科建设,两者的共生关系使专业建设对应用性学科建设更具有重要意义。新建本科院校多年的高职高专教育办学思想的核心就在于专业建设上,升格为本科后或因受办学思想或受学科基础条件等因素制约,专业建设仍然是学校建设的首要任务,即使对学科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得到足够的重视,但受制于刚刚起步的现实条件使学科建设也很难取得显著成果。而一直以来在专业建设中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验条件、产学合作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必将成为学科建设的重要基础,特别是在专业建设中形成的本科专业群是建设应用性学科的现实可能。本科专业群建设是以一定的学科基础为依托,以专业建设为核心进行资源整合,相近专业集中形成对接区域产业集群或行业产业链的专业群,相同学科或相近专业领域的师资和教学设备汇聚到一起,通过资源整合突出优势和重点,增强整体办学实力,从而为学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三)社会需求是应用性学科建设的任务

由于新建本科院校是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由地方政府出资设立的高校,在服务面向的定位上自然就是为地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无论是作为大学初始基本职能的人才培养,还是以创造知识为核心的科学研究,都是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并以满足社会需求为最终办学目标。而作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价值延伸的社会服务职能,更是直接以为社会提供咨询、技术、文化服务为内容直接体现社会服务的职能。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肩负的历史使命以及自身能力的差异使其承担三项职能的侧重点和具体内涵都会有所不同,甚至是每一所大学履行职能模式都可能与其他同类大学有很大差异。具体在以科学研究为核心内容的学科建设上,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必须以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的需求为出发点,在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应用领域开展学科建设,从区域经济社会获得学科发展的素材、经验和载体,要通过应用性学科建设服务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区域主导产业发展、区域社会文化建设、高新技术应用等应用技术领域的需求。

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上来看,一方面,我国辽阔的幅员孕育着丰富的自然、文化和经济资源,进而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地域自然资源特色和地域经济特色,特别是因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所呈现的区域经济特色、经济优势及地区独特的产业结构,成为新建本科院校应用性学科的生成点;另一方面新建本科院校的地方性特征使与地方具有天然的联系,拥有研究区域经济社会的天然优势。这种优势不仅为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提供丰富的要素和营养,而且还为学科发展提出了大量具有应用性特征的研究课题,成为新建本科院校应用性学科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推动其发展的内在动力。这种根植于地方、服务于区域的应用性学科建设,不仅能持续长期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而且也为新建本科院校应用性学科建设提出迫切需要,这也正是新建本科院校大有作为的舞台。

三、新建本科院校应用性学科建设的对策

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核心任务不同于传统大学的发现和创造知识,而是开展以区域特色研究、技术开发研究、产品开发研究和成果转化推广研究为主要内容的应用性学科建设,因此必须要用全新的学科建设理念,根据学校自身办学基础和优势,遵循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选准学科建设的切入点,保证学科建设的应用性方向,使学科建设充分具有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基本特征。

(一)树立服务区域经济的应用性学科建设理念

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目的既不是通过学科建设来发现并创造知识来提高学校知名度和扩大社会影响,也不可能是通过学科建设丰富学科理论来推动学科理论的向前发展,主要应体现在履行人才培养的职能上,体现在推动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上。因此,新建本科院校的应用性学科建设必须树立全新的理念:一是要改变学科建设在高校建设中龙头地位的观念,树立专业的主导地位、学科的支撑作用的理念,正确认识学科建设的作用和意义;二是要改变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传统关系的认识,树立学科与专业相容共生、学科与专业一体化建设的理念,正确处理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三是要改变过于注重理论研究的科研观念,树立以应用为导向、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一线寻求课题、进行应用性研究的理念,处理好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四是要改变全面性学科建设的观念,树立突出重点学科领域开展应用性学科建设的理念,正确认识和理解应用性学科体系的范畴和内容,在全新的理念引领下开展应用性学科建设工作。

(二)构建学科与专业共生的应用性学科体系

学科定位既是学校办学定位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学校办学定位的具体体现。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决定其学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就是说学科建设主要体现在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提供支撑的应用性学科建设。因此,构建应用性学科与应用性本科专业相容共生的学科专业体系,成为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基础。这种相容共生的学科专业体系主要特征表现为:一是要体现国家颁布的学科目录和本科专业目录的基本要求,从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基础出发,结合区域经济与文化特色发展的需求,制定应用性学科发展规划,明确应用性学科建设目标和任务;二是要体现区域产业发展战略、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以及主导产业、大型企业发展的需求,构建基于一级学科领域的、由本科专业群和学科研究方向共同构成的具有显著应用性特征的学科专业群;三是要体现学科与专业相容共生的原则,在学校优势特色本科专业(或本科专业群)的基础上,凝练若干学科研究方向,形成与本科专业密切相关、又相对独立的应用性学科体系;四是要体现学科与专业一体化发展理念,将学科建设要素与专业建设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在建设带头人队伍、学科专业平台、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等方面兼顾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需要,形成与专业建设融为一体的应用性学科体系。

(三)培养具有实践背景的应用性学科队伍

学科队伍既是学科建设的主体,又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学科带头人建设,不仅决定着学科水平高低,也决定着学科建设的成败。对于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来说学科队伍和学科带头人显得更为重要。由于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基础薄弱、经费投入不足、非中心城市的区位劣势等因素,决定了在学科队伍建设上不能走传统本科院校的老路,必须积极探索应用性学科建设所需的学科队伍:一要将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一体化理念引入到学科队伍建设中来,学科与专业一体建设也包括师资队伍在学科与专业中的一体化建设;二是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既要考虑学科建设需要,也要兼顾专业建设的需要,学科带头人同时也应该是专业或专业群带头人。虽然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任务有所不同,但基于一级学科的学科专业群条件下,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既可以成为学科建设梯队成员,也能为专业建设做出贡献;三是在学科队伍来源上要注重行业或企业的人才或智力的引进,引进或聘请行业或企业中从事应用研究、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工程技术人员以及技术能手作为学科专业师资队伍重要成员;四是要对那些有发展潜力、学历较高的中青年教师通过行业或企业挂职、学习等方式,提高专业应用研究能力,使之成为既有较高学术水平、又有较强应用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型”队伍成为应用性学科建设的重要保证。

(四)搭建校企合作的应用性学科平台

学科平台既是学科建设的载体,又是学术研究的基地,因而也成为学科建设的重要成果内容。凡是重视学科建设的高等院校无不同样重视学科平台的建设。我国目前以重点实验室等为主要内容的部级和省级学科平台,一方面是基于精英教育理念下的学科建设平台和基地,另一方面目前的学科建设评价模式不仅与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理念相矛盾,而且由于办学基础和学科实力的现实也难以在这个平台上有一席之地。但通过校企合作、依托企业建立学科建设平台,不但符合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而且也是应用性学科平台建设的创新之举。这就要求新建本科院校要研究区域主导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或主导产业集群中的骨干企业,并与之建立广泛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在应用科研、人才培养、师资交流、员工培训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也可以根据学校学科建设和企业技术研发的共同需求,与企业在学校内联合建立实验室,成为企业技术研发基地和学校学科建设平台;还要借鉴我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经验,在企业建立工程实践教育中心,通过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进行应用技术研发的同时完成学科建设中的人才培养任务。

(五)开展以应用技术服务为主体的应用性学术研究

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核心任务,任何类型高校开展学科建设都必须要以科研项目为载体进行学术研究。由于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决定其不是发现和创造知识,而是传播和应用知识,因而科学研究更多的不是以纵向科研课题而主要以横向课题为载体的应用技术研究。通过横向课题的研究,推动应用性学科建设,提高应用技术研究水平和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一方面,紧密联系和依托区域主导产业链或产业集群,积极寻求学校优势学科专业与区域支柱产业、主导产业的有效结合点,集中学科专业的力量为区域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研发,有针对性地解决区域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另一方面,在与区域骨干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的基础上,与企业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在新技术应用、新产品研发、工艺流程创新、企业机制创新等方面联合进行攻关性的学术研究,既能解决企业生产和管理中的现实问题,又可以丰富学校学术研究应用性内容,不断推动应用性学科建设和发展。

学校建设论文篇7

目前,全国高校学报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一些地方高校特别是规模较小的高校学报在办刊中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势:一方面要应对质量较高的学报(如“核心期刊”学报)的激烈竞争;另一方面,还面临着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较小、发行渠道单一、优质稿件匮乏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促进高校学报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其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优势学科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能够为学报长期提供高质量的,反映学术界新观点、新见解、新方法的稿件,以避免学报出现“等米下锅”、等稿上门的窘境。可以说,离开了学科建设的支持,学报在一定程度上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更为重要的是,优势学科建设对于加强学报的作者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作者是重要的出版资源,高校学报能否在最终意义上实现可持续发展,取决于是否拥有一支优秀的作者队伍。高校的优势学科往往集中了全校该领域最突出的专家和学者,有的还在国内外聘请了知名的专家学者,可谓是群英荟萃。因此,优势学科建设能够为学报提供一批稳定的,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在学术界有一定影响的作者,增强学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高校学报对优势学科建设的促进作用

1.促进学术人才培养

开展优势学科建设,关键在于培养人才,尤其是培养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形成学术梯队。高校学报承担着传播、更新学术理论知识,传递学术资讯,集成学术思想的重任,对于培养学术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是通过刊发科研论文,将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思想发表出来,在学术界内外进行充分地交流,从而提升教师及科研人员的学术水平,促进优势学科建设,培养学术后备力量;二是通过发表教学改革类的文章,探讨优势学科教学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从而在理论上为提高优势学科的教学质量提供可能;三是高校学报在审稿、用稿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一批科研能力强、研究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优秀作者,并能以发表其论文的方式对其进行学术能力的培养;四是通过高校学报这块园地,可以使各种学术理论和学术思想进行充分交流,从而将校内外的教师及科研工作者紧密地联系起来,使其能互相交流思想和成果,共同提高科研能力。

2.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及时促进最新科研成果的转化对于高等院校优势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支撑和保障作用,可以增强高校优势学科的核心竞争力。高校学报是将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科研活动转化为科研成果的桥梁。首先,和出版专著相比,高校学报一般为双月刊或者月刊,出版周期较短,能更加及时地将教师和科研人员最新的学术成果发表出来,有效地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促进优势学科的培育与发展。其次,学报对学术信息的交流是双向的。一方面,可以将本校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及时发表出来,展示学校的科研实力和水平,另一方面,则可以发表国内外高质量、高水平的原创性论文,使本校的教师和科研人员及时获得科研信息和资讯,拓展视野、启发思路、借鉴方法、了解现状,有力地推动自身的科研工作。

3.引导学术研究方向

学术性是高校学报的本质属性,但是,高校学报不仅可以展示校内外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学术成果,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学术研究的潮流,为教师和科研工作者指明研究的方向。一方面,由于工作性质的缘故,学报编辑与相关行业内的专家学者联系较多,长期以来获取的学术信息也较多,因此学术视野较为宽阔,可以为校内从事优势学科建设的教师和科研人员提供学术界的新情况和新亮点,帮助其发现学术研究的新方向和新领域,有利于其树立前瞻性的思维,推动学科良性发展。另一方面,有的学报编辑同时又是高校某一院系和学科的兼职研究人员,与校内教师和科研人员有着工作上的合作关系,这种情况使得学报编辑能较深入地了解校内学科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不足及改进的思路,从而在进行刊物编辑的时候能有意识地编发一些学术质量较高,创新性较强,对校内优势学科建设有借鉴意义的稿件。

4.促进学术交流活动的开展

学报是反映学术信息,展示学术成果的园地,在学术交流活动中起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首先,高校学报是目前进行学术交流的最佳平台,是各种学术信息的“集散地”,学报通过刊发国内外高质量的学术文章,传递学术信息,展示最新的理论成果,开展学术争鸣与讨论,有利于促进学术交流活动的开展。其次,高校学报往往联系有一大批具有一定科研水平的作者,学报通过组织作者联谊会等形式,可以有效地促进作者之间的交流,营造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为其搭建进行科研合作的平台。

三、学报工作促进优势学科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措施

1.基本思路

(1)坚持特色办刊之路。刊物特色是一种刊物区别于另一种刊物的标志,是刊物的“身份证”,也是其能否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因此,高校学报要从本校和本地学科优势出发,注重将学报的历史积淀性和时代延伸性结合起来,突出学报在某个学科、专业和领域的优势和特色,精心打造特色栏目,编发反映优势学科理论成果的文章,力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换言之,就是要通过增强学报特色,提高学报的影响力来推动相关学科建设,为其提供智力支持,提升其教学和研究水平。

(2)坚持“开门办刊”的理念。高校学报要立足本校,面向国内外,冲破以往所谓学报“内向性”的框架,广开稿源渠道,广纳名家名文,拓宽学术视野,不断提高学报学术品位,将“专家办刊”和“开门办刊”结合起来,学习国内外优秀刊物的办刊经验,努力打造学术精品,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只有如此,才可能为校内优势学科建设提供一流的、具有创新性和借鉴意义的学术信息和资讯,为校内外教师和科研工作者提供交流的平台,促进学术发展与繁荣。

(3)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提高质量是学报发展的生命,高校要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始终坚持把质量管理摆在重要位置。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学报出版发行的质量保障体系,严格保证学报的审稿质量、编校质量、排版质量和印刷质量,通过刊发高质量、高水平的文章来提升学报的品位,提高学报的影响力。也就是说,只有学报的学术品位得到提升,才能够为学校的优势学科建设提供支持。

2.以学报工作促进学科建设的措施

(1)做好审稿、用稿工作审稿是高校学报编辑出版中的核心工作之一。因此,高校学报审稿要及时,把握好尺度,坚持三审制原则,建立健全审稿体系。在此基础上,应该根据本校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的发展情况,适当向涉及此类学科或有相关基金项目资助的论文倾斜,优先发表其论文,这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学报的影响因子,契合了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加强学校相关学科的建设。例如,《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近年来根据自身的实践和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实际,在坚持审稿原则和标准的基础上,遴选和编发了一批涉及“现代远程教育”和“高职教育教学”方面的文章,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受到了学者和教师的好评。

(2)做好组稿工作当前,稿源紧张是不少学报编辑部面临的主要困难,成为阻碍高校学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为此,高校学报应破除“等米下锅”、坐等来稿的传统做法,变被动为主动,积极主动地拓展稿源。首先,应该加大向相关学科专家学者约稿的力度。高校学报应根据学校学科建设的需要,采取各种方式,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约请国内外的知名学者以第一作者身份向学报赐稿,在学报开设“专家论坛”专门刊发其文章,同时向其支付一定数额的稿酬,优稿优酬。例如,人文社科类期刊可以向全国知名的人文社会科学学者、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等约稿,甚至组织专家学者开展一期或几期的笔谈,并着力建设学报“专家作者库”。其次,学报编辑部应主动了解学校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的发展状况,长期跟踪其科研进展情况,有意识、有目的地组织一批涉及该学科领域的校内外稿件,尤其要注意采用观点新、角度新、有深度,社会影响和学术影响俱佳的稿件。这一方面可以及时地将本校取得的科研成果展示出来,促进成果转化,反映学校的科研实力与成就,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校内相关学科的教师和科研人员提供借鉴。

3.打造特色栏目

特色专栏有利于展示刊物的个性,提高刊物的影响力,吸引优质稿源。目前,业内一些学报之所以办刊出现困难,有的甚至处于举步维艰的状态就是因为其办刊缺少特色,不具备比较优势。实际上,学报突出办刊特色,打造特色栏目不仅有利于校内优势学科建设,而且对于学报自身的发展也意义重大,因为一旦校内的优势学科做大做强之后,就能为学报特色栏目的打造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稿件。在这方面,一些大学的学报已经进行了尝试,并且取得了成功。例如,《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精心打造的“人类学研究”栏目,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成为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首批名栏建设单位。打造高校学报的特色栏目,重点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摸清学校学科建设、师资人才等情况,合理地设置栏目,精心打造,推陈出新,编发一批反映学校特色学科、优势学科科研成果的稿件,充分体现本刊物的学术风貌和品位。二是做好选题策划工作。要根据学报和学科的特点,努力寻找新的、具有学术潜力的生长点,策划一些反映该学科前沿学术成果的选题,将学术特色、地方特色和形式特色结合起来。三是树立精品意识,主动向该学科领域内的知名专家和教授约稿,以体现该学科最新、最高的研究水平,引领学科发展方向,推动优势学科建设向纵深发展。

4.加强作者队伍建设

作者是学报发展的“衣食父母”,在目前学术刊物竞争非常激烈的情况下,要高度重视作者队伍建设。一是要通过各种方式,加强与作者特别是优秀作者的联系,增进感情,扩大交流。要在学报的网页上定期公布有关消息,使作者都能及时了解学报的动态。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可定期邀请学报的骨干作者进行座谈,也可组织联谊会、茶话会、节日慰问、赠送纪念品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听取作者对学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学报工作的发展。二是应建立和健全“特邀作者”制度。要采取各种措施,调动学报“特邀作者”投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争取与其长期合作。同时,要及时发现和遴选出部分高职称、高学历的优秀作者加入学报“特邀作者”队伍,使学报始终拥有一批比较稳定的、高素质的作者。三是酌情对部分优秀作者予以奖励,如有作者在学报发表的文章获奖,给予一定的奖励,以团结和争取一批“水平高、效率高、知名度高”的优秀作者,吸引一些选题较好、学术水平高、创新性强的优质稿件。四是要着力发现和培养一批青年作者,精心为其提供选题、指导写作、修改论文,增强其从事科研工作的信心,鼓励其投稿的积极性,使其通过高校学报这块园地得到提高,成长为学术骨干。

学校建设论文篇8

艺术教育从美的教育上来说,影响着人们对美的认识,它增强了人的自觉性与世界观,能够在生活中引领人们的心灵,使人们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追求美感。适当开展艺术教育,不仅能培养艺术类人才,还有助于学生了解优秀民族艺术和文化传统,赏析各国优秀的艺术成果,传承人类文明,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和热爱,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可见,艺术教育是学生美化自身、完善人格的重要方法。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进行多样化艺术教育,有助于校园的精神文化建设,同时艺术教育还具有“促体、辅德、益智”的功能,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丰富学生学习内容,拓宽学生特长发挥的空间,让学生的学校生活多姿多彩。另外,艺术教育也有助于塑造学生健康的身心,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激发学习兴趣,约束不良风气。纵观当前的教育现状,部分艺术教育开展良好的学校,培养的学生大多具有更高的创造性、更健康的心理素质以及更高的精神境界。艺术教育对于文化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它能培养和健全学生的人格与素质,提升学生的气质、风度以及审美感,这些并不是智力任务,但是不可或缺。学生能在艺术教育的过程中认识到真正的美感,并实现自身美化,完善人格塑造,使身心和谐、健康发展,有利于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个性的形成。其次,艺术教育能扩大其教育的结构,建立并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业余爱好与特长,为社会培养综合型人才。最后,艺术教育能提升学校的知名度。目前,文体竞赛已成为学校提升自身在省市区乃至全国知名度的重要途径。通过参加竞赛活动,各个学校之间能进行交流合作以及发展,并能促进校园的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而艺术教育则是这些竞赛的基础。可以说,没有先进的文化教育水平和扎实的艺术教育基础,就无法培养出出众的艺术特长生,更不用提参加竞赛活动或取得成绩了。

二、艺术教育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发展现状

国家教委在《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意见》中提出艺术教育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发展和改革,艺术教育已经在部分学校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他们开始在应试教育的基础上,注重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艺术学习氛围,多样化地开展艺术教育,增加艺术活动,有时还会与相关艺术团体和文化单位合作,多方面推进艺术教育工作。可以说,艺术教育总体呈现出好的趋势,质量也在不断提高。虽已取得初步成绩,但从总体上看,艺术教育仍是学校教育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尤其在偏远山区,艺术教育在学校建设中的发展还有待提高。部分学校仍然拘泥于应试教育,艺术教育课程普及并不宽广,对艺术教育认识的偏差、教学方法陈旧、师资力量薄弱、教学器材匮乏以及对艺术教育投入微少,都是使艺术教育不能很好开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教育认识的偏差,部分学校对艺术教育的认识不足,体制不完善,忽视艺术教育对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甚至有部分学校将艺术教育贬到了可有可无的境况,一味注重文化课程的完成,过于看重学生的学习分数,文化课占总课程的90%,根本无艺术教育的容身之地,导致学生学习的疲劳和压力得不到缓解,艺术特长失去了发展的空间。这样的教育,与国家教育的方针及培养目标相悖,不利于学校文化建设的发展。所以,学校应该重视艺术教育,以学生的艺术修养作为重要内容,发展艺术教育,推进学校文化建设。而在艺术教育本身上来说,现阶段的艺术教育普遍缺少创新性和先进性,没有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融合。很多学校开展的艺术教育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大多数学生都只是将文化教育作为一个可有可无的学科或者娱乐活动,完全没有意识到艺术教育是培养自己能力、发挥自己才能的有效手段。且大多数学校所开展的艺术教育都相对滞后,没有理论基础,也没有更多的实践活动,更没有将艺术教育带来的价值体现出来。加之艺术教育渠道单一,很多学校现在只有球类、音乐和绘画等艺术教育课程,且每种艺术教育之间的交流与联系也较少;很多学校存在着环境较差的因素,学生没办法在较差或者缺乏美感的学校环境中提升艺术素养。这些都给艺术教育打了很大的折扣。

三、加强艺术教育,丰富学校文化建设的对策

艺术教育不仅能健全、完善每个学生的人格,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还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在面对困难时,能勇往直前、不惧艰险。因此,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开展艺术教育极为紧迫。

(一)认识艺术教育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一直以来,艺术教育受重视程度不高,且外界对艺术教育与学校文化建设的关系也一直没有深入的研究。因此,加强艺术教育,首先就应该改变其观念,认识到开展艺术教育的重要影响,其次应健全和完善学校艺术教育的体制,提升艺术教育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使其能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得以顺利开展。

(二)提高师资水平

开展艺术教育应提高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与综合能力,因为教师的整体素质是实施艺术教育的关键因素,其在教育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与言论。所以,作为育人主体,教师应具备职业精神,热爱自己的艺术教育事业,并在自己的教育体制上不断创新进取,在专业理论上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使自身成为先进文化的传授者。

(三)多渠道实施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应是丰富多彩的。因此,学校应多引进各种设备来开展各式各样的文化教育,合理规划每种艺术门类的教育内容,将不同专业的艺术教育根据其本身特点制定不同的教育计划。另外,学校还可定期举行不同规模、形式的艺术活动或演出,使学生参与其中,充分发掘学生的特长。在参与艺术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能获得很强的自信心与成就感,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与修养,增加专业技能。

(四)创造良好的艺术教育环境

除了开展各式各样的艺术教育和举办艺术活动外,创造良好的艺术教育环境也尤为重要。艺术教育是一种文化的传递,是一种思想的传递,它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文化的熏陶。一座哥特式的建筑、一栋陈年老旧且充满历史的教学楼、一个美丽的湖畔与假山,绿树丛荫的林间小路、整洁的宿舍环境都能使学生身心愉悦,进而激发学生对美的好感,主动地参与到学校文化活动中,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上一篇:进步奖申报材料范文 下一篇:个人评优申报材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