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02-27 07:57:02

行政管理制度

行政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小学行政管理是小学内部管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管理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实现小学的基本职能提供着相当程度的保障与支持作用。小学行政管理制度的实施程度不仅影响着小学生接受的教育水平,也是衡量小学整体教学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行,小学行政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逐渐成为我国小学教育系统改革的重要内容,小学行政管理制度支持并保障着小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工作,在我国教育事业制度化建设缺失的现状下,完善小学行政管理制度有着独特的指导意义。

二、小学行政管理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规章制度体系尚不完善

就当下我国小学行政管理制度建设的实际情况看,小学的行政管理制度建设仍缺乏规范性、统筹性,规章制度体系尚不健全。对于学校行政工作中的议事规则与章程都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对于学生管理工作也没有提出具体实施细则,使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同时各行政管理部门的规章制度存在重复或交叉现象,严重影响行政管理效率。

(二)行政管理制度的制定缺乏科学性

行政管理制度作为规范性的指导守则,指导着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与学校的管理工作。其本身应具备制度的严谨性与科学性。然而我国大多数小学制定行政管理制度之前都存在调研不细致、审查不认真的情况,这些问题导致行政管理制度难以准确把握问题的症结所在,制定出的制度无法有效地解决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三)行政管理制度的实行缺乏稳定性

小学行政管理制度在实行过程中存在不稳定的现象,制度更改存在随意性,造成小学行政管理制度规范作用与引导作用的缺失。一套完善的行政管理制度虽然需要根据具体教学情况进行调整与修订,但其修订、调整工作首先应立足于制度的稳定性,稳定性差、不健全的行政管理制度,会影响行政管理制度实行过程的整体效率,也必然影响到行政管理制度本身的权威性。

(四)行政管理制度缺乏有效的执行与监督

建立健全的行政管理制度,是小学行政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要环节,但并不是行政管理制度建设过程的全部。一套完善的行政管理制度不仅应该保证制度制定的科学性,也应确保制度有效地执行,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会造成行政管理制度体系的不健全,行政管理制度也就失去了其行政管理职能。

三、小学行政管理制度建设策略

(一)完善规章制度体系

在小学行政管理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应提升规章制度的建设性与统筹性,联系实际,制定系统性的规章制度,有针对性地开展行政管理工作,增强行政管理质量。在小学各个行政管理部门推行统一的行政管理制度,明确具体规章制度的具体主体,构建出自上而下系统性的小学行政管理制度体系,在小学行政管理过程中营造良好的管理氛围,塑造良好的行政管理制度运行环境。健全完善的行政管理制度体系,必须建立民主性的行政管理机制,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既要利用行政管理人员在工作中积累的管理经验,又要充分联系实际,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的教学情况、学校的管理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制定科学健全的行政管理制度体系,在保证行政管理制度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的同时,贴合学校管理的实际状况,保证小学行政管理制度持续良性地运行。

(二)科学地制定行政管理制度

科学的行政管理制度应当符合学校教学工作与管理工作的实际状况,在制定的过程中应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的教学情况、学校的管理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使小学行政管理制度的制定实现稳定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制定小学行政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凡与学生学习生活与行为规范有关的制度,都应综合考虑社会、教师、学生甚至家长的意愿与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应小学教学工作需要的科学制度,增强行政管理制度的执行性;凡与学校管理工作或与教师切身利益有关的制度,都应当广泛听取学校教职工的建议与意见,一方面保证教职工的教学积极性,另一方面保证行政管理制度既能解决眼下问题,又能解决长远问题。

(三)建立长效的制度修订机制

随着近年来小学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小学行政管理制度建设也在不断发展着。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小学行政管理制度一方面要随着教学形势的发展及时地进行修订与完善,使行政管理制度符合小学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在进行制度修订工作的同时应立足于行政管理制度的稳定性,提高小学行政管理制度的整体运行效率,保证行政管理制度的权威性。

四、结论

小学行政管理制度的建设工作,并不仅仅是学校规章制度管理部门或校领导个人的事情,小学行政管理制度的质量的高低,决定着学校管理工作、教室教学工作、学生学习工作的开展质量。科学合理的小学行政管理制度一方面可以实现校园人文建设,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证小学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小学全体教职工与全体学生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行政管理制度的制定工作中来,制定一套真正服务于实际的小学行政管理制度,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建设具有现代化教育发展特色的小学行政管理,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

行政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管理制度;关系梳理;制度创新

一、城市规划管理制度现存问题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面对的行政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不断出新。以前的有效的方法失效了,城市发展在多方面表现出较多问题,这些发展状况都迫切的需要城市规划在制度方面不断的创新。总的来说,各级政府在进行规划时要注重各方面的协调,还有注意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注重内因和外因两方面的调节,不断地进行完善。目前城市规划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种:首先,地方政府在建设和管理行为方面缺乏强国家的管制。目前国家城市规划过程中存在力量薄弱、职能不全、事权有限等等问题。也缺少对地方城市的监督和指导,导致很多地方政府不断地搞重复建设浪费资源,不断地做无用功。另一方面在城市建设中存在很多违法现象,由于存在大量包庇现象极大的破坏规划,给城市规划在管理上增加了难度,导致城市规划在严肃性和权威性方面降低。其次,在管理体制上,存在部门职能交错,没有明确管理部门的现象。当前我国尚未建立地域空间规划体系。同时,在建设系统内部也存在不协调和相互扯皮的现象,存在重复管理或无人管理的现象。再次,在地域分割方面,以及规划集中统一管理方面有待加强。目前的城市规划管理存在区域性,往往对城市规划区以外的地区无法控制。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区域管理也缺乏科学性管理,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最后,在规划管理权下放问题上,部分城市存在把权力下放后对城市规划集中管理产生冲击的现象。城市规划过程中,规划管理权下放的问题不容忽视。

二、城市规划行政管制度的建议及创新

想要实现城市规划在管理制度上的创新,就需要改变长期以来的决策与执行合一的体制。避免“自己监督自己”的现象出现。新的制度需要把行政决策与执行分离,把他们分别交给不同的主体承担,让决策者和执行者各司其职,建立起彼此之间既相互独立、又互为监督的运行机制。这样既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也会让建设过程得到有效监督,从而提高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威信,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执行效率。在权力分离的同时,也应注意到各级政府从上到下的决策与执行分离的要求。也要注意在不断完善这一系列改革的同时,要解决许多立法问题。在建立管理制度上,我们需要注重执行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关键作用。一旦城市规划缺乏强有力的行政执行系统,那么决策必然会落空。所谓的城乡规划行政执行系统,就是由国家的各级城乡规划行政主管及其相关部门共同组成的体系。在城市规划过程中,需要把各项工作详细分工,建立战略性。考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建设发展存在的复杂性,根据实践情况进行规划,不断地协调各方面工作,严格要求规划执行系统的不断提高。为了更好地进行城市规划,必须提高规划管理部门的能力,以及其在政府组成中的地位,不能仅仅依靠城市建设对活动的管理。

三、结语

本文对目前的城市规划行政管理方面进行分析,揭露目前城市规划工作中存在问题。力求通过对现存问题的讨论进行城市规划和建设。需要政府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要处理好我国在进行城市规划时有关行政管理制度,还要注重在改革方面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例如:在管理方式上应该如何建立决策?如何执行?怎样对政府城市规划部门的事权进行划分才算合理;还有怎样的城市规划结构才算是完整的结构关系。在进行城市规划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对行政管理制度等进行适时调整,改革与创新也需要随着规划步伐不断深入。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城市规划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管理方面的问题,而非规划编制或技术问题。我国的城市规划不断加深,其工作也面临着更多的问题,随着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需要对城市规划行政管理制度方面加强改革,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创新,选择更加适合我国城市规划发展的条理。政府相关部门也要抓住机会依法创建良好法治政府,对行政管理体制进行合理化改革。政府要抓住机会理清自身的内部关系,不断地寻求改革的突破口,不断地积极创新我国城市规划行政管理制度,吧我国的城市规划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作者:王宇楠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聂兰生,邹颖,舒平.21世纪中国大城市居住形态解析[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2]张京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M].南京: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3]杨艳红.西部中小城市规划创新的若干思考[J].改革,2004(5):57-60.

[4]李滨滨.论我国城市规划行政管理制度的创新[J].新材料新装饰,2014(3)

行政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行政管理制度 面临问题 制度改革

在改革开放已经进行30年后的今天,回顾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进步和变化之大完全可以用天翻地覆来形容。但是,我们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是:中国行政管理制度改革的进程远远落后于经济领域的改革进程。那么中国究竟应该怎样推进行政管理制度的改革呢?这是值得我们深刻思考的问题。

一、中国行政管理制度面临的问题

改革应当对症下药,因此我们首先应当明白中国的行政管理制度到底面临着怎样的问题和挑战。

1.行政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从纵向结构上看,中国政府的行政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都存在着问题。目前,中国的管理层次则普遍存在着偏多的情况。从中央到地方,有4到5级的管理层级,这就导致了很多管理职能上的重合以及互相推卸责任的情况。这种现象带来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不仅大大增加了行政成本,还带来了大量的超编制人员,给我国的纳税人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另一方面,纵向结构还体现在管理幅度上。管理幅度即一级行政机关或一名行政领导者直接领导与指导的下级部门或工作人员的数目。学者一般认为3-9或4-12个为好。不过,在中国省一级,改革前均管辖70-100个县(市),为此,自1983年实施地市合并改革以来,增加地级市一个管理层级,试行市管县体制;然而另一方面,在同级政府内部,又往往存在管理幅度偏小,“官多兵少”现象。同时,纵向结构的不合理还不利于政令的畅通,此外层级过多也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地方保护。这些都是制约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障碍。

从横向结构上看,中国的部门结构即同级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平行分工关系有着很多的不合理。这种现象带来的影响也是严重的。在每个部门各自的工作的范围内,各个部门为了争取好的业绩纷纷各自为战、缺少合作,这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竞争,也消耗了很多无谓的竞争成本;在每个部门职能有交叉的范围内,各个部门又会互相拆台,同时为了避免责任,往往会踢皮球而采用无作为的方式来对待这部分工作,这样,显然会带来行政效率的低下,不利于政府服务社会、服务大众。

2.行政组织编制及其管理混乱。行政组织编制是指法定行政组织的人员定额及职务的配置,必须根据职能的需要来设置即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三定”。目前,我国的情况则恰恰相反,很多岗位因人而设,编制因人而定,这会导致编制本身过大,而且在编的人员并不一定是该岗位最需要的人。这样必然会使得行政管理工作无法正常开展,还会滋生腐败。同时,由于对编制确定的不严肃,还会带来很多编制外的人员进入行政管理部门。这使得官僚机构越来越膨胀,而根据帕金森定律可以知道,行政机构作的工作数量和人员的数量是成反比的,越来越多的人消耗了纳税人越来越多的钱,却做着越来越少的工作。

3.行政监督明显不足。我们知道,中国目前的行政监督主要由系统内部监督和系统外部监督两大部分。系统内部监督主要包括上级行政机关的监督、行政监察、审计监督。由于每一级行政机关都有自己繁重的工作,所以要求上级行政机关能对下级行政机关进行长期有效的监督显然是不现实的。行政监察机关虽然有法律赋予的监察权,但由于监察机关只能处以撤职以下的行政处分,而且由于历史传统、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原因,监察机关的影响力和权威性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审计机关这些年影响力有了空前的提高,但由于审计监督只是审计机关依法律法规对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的财政(务)收支、个人收入、财经法纪等方面情况实行的一种专门性审核活动,它的职能范围仅限于财务方面的审核,所以也很难全方位的对行政机关进行监督。

我国的系统外部监督包括执政党监督、立法机关(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司法监督、社会舆论、参政党、政协的监督以及公民的监督。在我国目前的社会情况下,执政党实际上承担了很多行政职能和其他公共权力行使的职能,因此,它不可能把自己完全置于中立的位置去监督行政行为;同样,目前的中国,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地位还是无法和行政机关同日而语的,它们也很难切实地起到监督的作用;至于社会舆论和普通公民的监督都必须还要借助法律的途径,并不是最直接的手段。可见,我国的行政行为是缺乏有力监督的。

4.行政法制不健全或无法可依,或有法不依。我国的行政领域上还有很多法律空白,比如行政审批的手续非常繁琐,而且各地都有不同,这方面就需要相关的法律规范来加以规定。较之无法可依,其实有法不依的危害更为严重。我国的行政机关管理人员普遍缺乏依法行政的意识,这不仅极大的破坏了法律的权威,而且也不利于提高公民对行政机关的认同感。

二、关于行政制度改革的个人看法

1.从行政机构入手,努力推进行政机构设置的改革。在纵向结构上,适当的减少我国行政管理的层级,比如江苏已经开始逐步撤销地级市,这样有利于政令的畅通,还可以减少很多行政成本。

2.严格我国的行政编制,真正做到由岗定人,杜绝因人设岗的情况,这样做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腐败,还有利于选出最适合岗位的管理人员。编制的制定应当合理,对于编制外的工作人员应当严格控制数量。

3.努力加强行政监督的力度。首先要完善系统内部监督,提高行政监察机关的权威和影响力,逐步做到对政府的每个重要行政行为实施监督,进一步加大审计机关的审计广度和深度。同时,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为立法、行政、司法外第四大权力的作用,积极监督和报道行政机关的行为,协助政务公开的推进。参政党、人民政协和全体公民也应提高参政意识,积极行使手中的监督权力。相信,有了强有力的行政监督,我国的行政制度改革一定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4.完善立法并加强依法行政意识的宣传教育。对于很多行政领域的法律空白,我们应努力建立起完善的法律制度,而更有现实意义的则是,提高全体行政管理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依照已有的法律办事,增强行政行为的权威性,提高人民群众的认同感。

三、总结

通过对我国目前行政管理体制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当前的行政管理缺乏服务意识、法制意识以及规范化的机构设置。我们应当通过各个方面的努力,促使我国政府从传统的管制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从单一的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向公共治理型政府;从官僚机构臃肿的政府转向实干而精简的政府。

总之,我们应当努力促使我国的政府从棱柱型向衍射型发展,充分发挥政府的各项职能,同时又不过多的干预经济和市场。只要我国的行政制度改革能向这个方向发展,政府一定不会成为经济发展的桎梏,相反还会成为我国加入WTO以后保障我国人民、社会和经济利益的工具。

行政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改革应当对症下药,因此我们首先应当明白中国的行政管理制度到底面临着怎样的问题和挑战。

1.行政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从纵向结构上看,中国政府的行政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都存在着问题。目前,中国的管理层次则普遍存在着偏多的情况。从中央到地方,有4到5级的管理层级,这就导致了很多管理职能上的重合以及互相推卸责任的情况。这种现象带来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不仅大大增加了行政成本,还带来了大量的超编制人员,给我国的纳税人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另一方面,纵向结构还体现在管理幅度上。管理幅度即一级行政机关或一名行政领导者直接领导与指导的下级部门或工作人员的数目。学者一般认为3-9或4-12个为好。不过,在中国省一级,改革前均管辖70-100个县(市),为此,自1983年实施地市合并改革以来,增加地级市一个管理层级,试行市管县体制;然而另一方面,在同级政府内部,又往往存在管理幅度偏小,“官多兵少”现象。同时,纵向结构的不合理还不利于政令的畅通,此外层级过多也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地方保护。这些都是制约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障碍。

从横向结构上看,中国的部门结构即同级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平行分工关系有着很多的不合理。这种现象带来的影响也是严重的。在每个部门各自的工作的范围内,各个部门为了争取好的业绩纷纷各自为战、缺少合作,这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竞争,也消耗了很多无谓的竞争成本;在每个部门职能有交叉的范围内,各个部门又会互相拆台,同时为了避免责任,往往会踢皮球而采用无作为的方式来对待这部分工作,这样,显然会带来行政效率的低下,不利于政府服务社会、服务大众。

2.行政组织编制及其管理混乱。行政组织编制是指法定行政组织的人员定额及职务的配置,必须根据职能的需要来设置即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三定”。目前,我国的情况则恰恰相反,很多岗位因人而设,编制因人而定,这会导致编制本身过大,而且在编的人员并不一定是该岗位最需要的人。这样必然会使得行政管理工作无法正常开展,还会滋生腐败。同时,由于对编制确定的不严肃,还会带来很多编制外的人员进入行政管理部门。这使得官僚机构越来越膨胀,而根据帕金森定律可以知道,行政机构作的工作数量和人员的数量是成反比的,越来越多的人消耗了纳税人越来越多的钱,却做着越来越少的工作。

3.行政监督明显不足。我们知道,中国目前的行政监督主要由系统内部监督和系统外部监督两大部分。系统内部监督主要包括上级行政机关的监督、行政监察、审计监督。由于每一级行政机关都有自己繁重的工作,所以要求上级行政机关能对下级行政机关进行长期有效的监督显然是不现实的。行政监察机关虽然有法律赋予的监察权,但由于监察机关只能处以撤职以下的行政处分,而且由于历史传统、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原因,监察机关的影响力和权威性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审计机关这些年影响力有了空前的提高,但由于审计监督只是审计机关依法律法规对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的财政(务)收支、个人收入、财经法纪等方面情况实行的一种专门性审核活动,它的职能范围仅限于财务方面的审核,所以也很难全方位的对行政机关进行监督。

我国的系统外部监督包括执政党监督、立法机关(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司法监督、社会舆论、参政党、政协的监督以及公民的监督。在我国目前的社会情况下,执政党实际上承担了很多行政职能和其他公共权力行使的职能,因此,它不可能把自己完全置于中立的位置去监督行政行为;同样,目前的中国,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地位还是无法和行政机关同日而语的,它们也很难切实地起到监督的作用;至于社会舆论和普通公民的监督都必须还要借助法律的途径,并不是最直接的手段。可见,我国的行政行为是缺乏有力监督的。

4.行政法制不健全或无法可依,或有法不依。我国的行政领域上还有很多法律空白,比如行政审批的手续非常繁琐,而且各地都有不同,这方面就需要相关的法律规范来加以规定。较之无法可依,其实有法不依的危害更为严重。我国的行政机关管理人员普遍缺乏依法行政的意识,这不仅极大的破坏了法律的权威,而且也不利于提高公民对行政机关的认同感。

二、关于行政制度改革的个人看法

1.从行政机构入手,努力推进行政机构设置的改革。在纵向结构上,适当的减少我国行政管理的层级,比如江苏已经开始逐步撤销地级市,这样有利于政令的畅通,还可以减少很多行政成本。

2.严格我国的行政编制,真正做到由岗定人,杜绝因人设岗的情况,这样做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腐败,还有利于选出最适合岗位的管理人员。编制的制定应当合理,对于编制外的工作人员应当严格控制数量。

3.努力加强行政监督的力度。首先要完善系统内部监督,提高行政监察机关的权威和影响力,逐步做到对政府的每个重要行政行为实施监督,进一步加大审计机关的审计广度和深度。同时,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为立法、行政、司法外第四大权力的作用,积极监督和报道行政机关的行为,协助政务公开的推进。参政党、人民政协和全体公民也应提高参政意识,积极行使手中的监督权力。相信,有了强有力的行政监督,我国的行政制度改革一定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4.完善立法并加强依法行政意识的宣传教育。对于很多行政领域的法律空白,我们应努力建立起完善的法律制度,而更有现实意义的则是,提高全体行政管理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依照已有的法律办事,增强行政行为的权威性,提高人民群众的认同感。

三、总结

通过对我国目前行政管理体制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当前的行政管理缺乏服务意识、法制意识以及规范化的机构设置。我们应当通过各个方面的努力,促使我国政府从传统的管制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从单一的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向公共治理型政府;从官僚机构臃肿的政府转向实干而精简的政府。

总之,我们应当努力促使我国的政府从棱柱型向衍射型发展,充分发挥政府的各项职能,同时又不过多的干预经济和市场。只要我国的行政制度改革能向这个方向发展,政府一定不会成为经济发展的桎梏,相反还会成为我国加入WTO以后保障我国人民、社会和经济利益的工具。

[摘要]我国目前经济体制改革大踏步前进,而行政管理制度的改革步伐却远远落后,刚刚结束的两会通过的“大部制”改革可以说是一大进步,但目前我国的行政管理制度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认为,应当努力促使我国的政府从棱柱型向衍射型发展,充分发挥政府的各项职能。

行政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民办高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研究论述了民办高校在对我国教育事业的重大贡献及提高其行政管理水平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多个角度探讨了现阶段民办高校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给出了切实提高其行政管理效率的对策建议,以期实现民办高校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民办高校 行政管理 高校行政管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步增强和国民收入的大幅上升,国家和公众对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关注国内当前高等教育制度与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是否匹配这一现实情况。不可否认的是,在经济发展和改革浪潮中,全国各大高校为国家和企业输送了大量高素质、高技术人才,极大提升了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为建设现代化、文明化的社会作出了卓越贡献,高校教育事业可谓方兴未艾。作为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民办高校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不仅规模日益庞大,其办学质量也得到公众的普遍认可,且以其独特优势向社会输送大批量专业性人才。民办高校虽然同公办高校在办学理念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两者在性质上存在着本质区别,因而各自的行政体制也不尽相同,民办学校在参考公办学校办学模式的基础上,也应突出自身独特的教育机制。民办高校的健康、快速发展离不开科学有效的行政管理制度,而当前我国部分民办高校的行政管理仍然存在不合理部分,亟待加强改革与创新以提高其行政管理效率,为民办高校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一、民办高校行政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是随着其规模的不断扩张而变得日益复杂的,管理的内容和难度也就随之加大,若不提高管理效率,则由其造成的秩序混乱将严重影响高校正常工作。在民办高校不断扩招的同时,其行政管理效率并没有同步提高,甚至还暴露了很多阻碍高校发展的问题,如学校资源配置不合理、行政管理人员办事效率低、内部责任主体不明晰等。具体情况如下:

(一)行政结构冗杂,责任主体不清

民办高校往往行政管理机构繁多,部分岗位设置不合理,因人设岗情况屡见不鲜,不科学的结构布局极易造成行政岗位重复、分工过细以及责任主体不明晰等问题。行政工作人员通常缺乏纪律约束,工作积极性不高,管理职能难以很好体现,领导者与执行者缺乏必要的工作沟通,下属的执行力不强,工作人员大都热衷于升官晋级,较少将精力集中在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上。长此以往,这种管理模式必然会大大降低工作效率,进而影响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不利于学校的持续发展。

(二)行政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参差不齐

行政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往往不能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由于高校教育行政工作存在很强的安逸性,因而工作人员的竞争意识和责任意识普遍不高,权力部门更容易出现腐败现象,缺乏无私奉献的精神。

(三)行政管理人员职业素质亟需提高

多数民办高校的行政管理岗位都或多或少存在引进教师人才需要而解决其家属工作现象,因而家属们几乎不需要经过考核就可以直接上岗工作,这必然会导致工作人员能力与所在岗位要求不匹配问题,而高校领导为了招揽人才,对此现象敷衍了事,没有采取相关措施去改善这种情况。由于在引进管理人才的时候降低了要求,势必造成行政管理人员的能力和素质都不尽如人意,工作效率也就难以提高,更有甚者,部分人员在出现严重工作问题后相互推卸责任,使得惩罚机制难以实施。

(四)行政管理理念相对落后,管理体制亟待改革与创新

在我国,有很多民办高校由于带有盈利色彩,因而学校管理层对其行政管理工作的认识度和重视度都不够,管理机制不尽规范,管理理念也较为落后,导致工作效率低下,不完善的管理体制同样会带来诸多问题。管理机制不科学,则容易影响民主管理的执行,大大降低学校工作者的积极性。不管哪种性质的企业,民主都应当是管理核心,在高校更是如此,因为教师和学生是民主意识极强的群体,所以民办高校应当给相关人员参与管理学校事务的权力、参与学校管理决策的机会。

二、加强民办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增强服务理念,提高工作效率

民办高校的服务对象比较固定,就是教师和学生,而这两类群体的效率意识和平等观念都比较强,因而对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要求会提高。高校要想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就要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和效率意识,尤其是行政管理工作者,因为他们是和教师、学生接触最多的人员。管理人员服务意识提高后,其工作效率自然随之提高,因而很有必要在整个行政团体强调服务意识,将这种观念深刻贯彻到每一个工作细节上。在全校倡导行政管理服务教学、服务学生的精神,逐渐形成重效率、重责任的工作作风。只有行政管理效率提高了,行政管理人员职业道德观念增强了,民办高校的办学水平才能得到提高。

(二)合理设置行政岗位,避免人员冗余

行政岗位上工作交叉现象较严重,因而必须精简闲职,做到合理分工,加强部门的协调沟通,对于某些不集中的岗位可以采取部门合并的方式。坚决杜绝一岗多人的情况发生,细分的工作尽量由某一人员单独负责,避免重复工作,将工作责任落实到个人,冗余人员可以解聘或调到其他岗位。要充分利用人力资源,能由一个人完成的工作尽量不要安排两个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科学设置行政岗位能大大提高行政工作效率,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同事间聊天、工作懈怠、做事不上心的情况发生。

(三)全面提高行政人员素质,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理念

人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创造性资源,其工作潜力可以无穷开发。首先,管理层要有较高水准的管理素质和领导能力。能力强的领导才能在工作中形成上行下效的局面,所作出的决策和工作部署才有更强的执行度和可信赖性,这种情况下整体的工作效率自然得以提高。其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管理不是在做简单的重复性工作,它具有很强的艺术性,若是在工作中不能做到以人为本,则很容易形成懈怠心理,处理行政事务时会采取敷衍了事的工作态度,缺乏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观念。在民办高校中强调以人为本,不仅要求学校领导对行政人员要以人为本(如对有进修要求的人员进行鼓励,并提供相关经费),也要求行政人员自身对服务对象要以人为本(如时刻树立服务意识,一切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四)构建科学的管理体制,完善管理制度体制是管理工作的风向标,体制不合理则管理不科学,因而民办高校要想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就应当尽快构建符合自身发展的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在发展中不断完善行政管理制度。

三、结束语

行政管理工作是民办高校的重要管理工作,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与变革,其工作内容将日益复杂,管理职能也趋于多元化。通过分析和论述现阶段我国民办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诸多问题与不足,结合国外先进的高校管理制度,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对当前管理模式进行完善,在借鉴的同时注重创新,体现出民办高校的办学特色。

作者:赵凯雷 单位:正德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黎群芳.民办高校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柳州师专学报,2012,(3).

[2]宋祺.民办高校行政管理法治化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11).

[3]于波.现代民办高校行政管理效率研究[J].科技资讯,2012,(30).

[4]赵丹丹.加强民办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的策略[J].管理工程师,2011,(5).

[5]盖世蕊.刍议现代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体系建设[J].办公室业务,2011,(12).

行政管理制度范文第6篇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12—0138—02

作者简介:赵凯雷(1976—),男,江苏启东人,正德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步增强和国民收入的大幅上升,国家和公众对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关注国内当前高等教育制度与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是否匹配这一现实情况。不可否认的是,在经济发展和改革浪潮中,全国各大高校为国家和企业输送了大量高素质、高技术人才,极大提升了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为建设现代化、文明化的社会作出了卓越贡献,高校教育事业可谓方兴未艾。作为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民办高校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不仅规模日益庞大,其办学质量也得到公众的普遍认可,且以其独特优势向社会输送大批量专业性人才。民办高校虽然同公办高校在办学理念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两者在性质上存在着本质区别,因而各自的行政体制也不尽相同,民办学校在参考公办学校办学模式的基础上,也应突出自身独特的教育机制。民办高校的健康、快速发展离不开科学有效的行政管理制度,而当前我国部分民办高校的行政管理仍然存在不合理部分,亟待加强改革与创新以提高其行政管理效率,为民办高校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一、民办高校行政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是随着其规模的不断扩张而变得日益复杂的,管理的内容和难度也就随之加大,若不提高管理效率,则由其造成的秩序混乱将严重影响高校正常工作。在民办高校不断扩招的同时,其行政管理效率并没有同步提高,甚至还暴露了很多阻碍高校发展的问题,如学校资源配置不合理、行政管理人员办事效率低、内部责任主体不明晰等。具体情况如下:

(一)行政结构冗杂,责任主体不清

民办高校往往行政管理机构繁多,部分岗位设置不合理,因人设岗情况屡见不鲜,不科学的结构布局极易造成行政岗位重复、分工过细以及责任主体不明晰等问题。行政工作人员通常缺乏纪律约束,工作积极性不高,管理职能难以很好体现,领导者与执行者缺乏必要的工作沟通,下属的执行力不强,工作人员大都热衷于升官晋级,较少将精力集中在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上。长此以往,这种管理模式必然会大大降低工作效率,进而影响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不利于学校的持续发展。

(二)行政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参差不齐

行政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往往不能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由于高校教育行政工作存在很强的安逸性,因而工作人员的竞争意识和责任意识普遍不高,权力部门更容易出现腐败现象,缺乏无私奉献的精神。

(三)行政管理人员职业素质亟需提高

多数民办高校的行政管理岗位都或多或少存在引进教师人才需要而解决其家属工作现象,因而家属们几乎不需要经过考核就可以直接上岗工作,这必然会导致工作人员能力与所在岗位要求不匹配问题,而高校领导为了招揽人才,对此现象敷衍了事,没有采取相关措施去改善这种情况。由于在引进管理人才的时候降低了要求,势必造成行政管理人员的能力和素质都不尽如人意,工作效率也就难以提高,更有甚者,部分人员在出现严重工作问题后相互推卸责任,使得惩罚机制难以实施。

(四)行政管理理念相对落后,管理体制亟待改革与创新

在我国,有很多民办高校由于带有盈利色彩,因而学校管理层对其行政管理工作的认识度和重视度都不够,管理机制不尽规范,管理理念也较为落后,导致工作效率低下,不完善的管理体制同样会带来诸多问题。管理机制不科学,则容易影响民主管理的执行,大大降低学校工作者的积极性。不管哪种性质的企业,民主都应当是管理核心,在高校更是如此,因为教师和学生是民主意识极强的群体,所以民办高校应当给相关人员参与管理学校事务的权力、参与学校管理决策的机会。

二、加强民办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增强服务理念,提高工作效率

民办高校的服务对象比较固定,就是教师和学生,而这两类群体的效率意识和平等观念都比较强,因而对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要求会提高。高校要想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就要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和效率意识,尤其是行政管理工作者,因为他们是和教师、学生接触最多的人员。管理人员服务意识提高后,其工作效率自然随之提高,因而很有必要在整个行政团体强调服务意识,将这种观念深刻贯彻到每一个工作细节上。在全校倡导行政管理服务教学、服务学生的精神,逐渐形成重效率、重责任的工作作风。只有行政管理效率提高了,行政管理人员职业道德观念增强了,民办高校的办学水平才能得到提高。

(二)合理设置行政岗位,避免人员冗余

行政岗位上工作交叉现象较严重,因而必须精简闲职,做到合理分工,加强部门的协调沟通,对于某些不集中的岗位可以采取部门合并的方式。坚决杜绝一岗多人的情况发生,细分的工作尽量由某一人员单独负责,避免重复工作,将工作责任落实到个人,冗余人员可以解聘或调到其他岗位。要充分利用人力资源,能由一个人完成的工作尽量不要安排两个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科学设置行政岗位能大大提高行政工作效率,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同事间聊天、工作懈怠、做事不上心的情况发生。

(三)全面提高行政人员素质,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理念

人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创造性资源,其工作潜力可以无穷开发。首先,管理层要有较高水准的管理素质和领导能力。能力强的领导才能在工作中形成上行下效的局面,所作出的决策和工作部署才有更强的执行度和可信赖性,这种情况下整体的工作效率自然得以提高。其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管理不是在做简单的重复性工作,它具有很强的艺术性,若是在工作中不能做到以人为本,则很容易形成懈怠心理,处理行政事务时会采取敷衍了事的工作态度,缺乏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观念。在民办高校中强调以人为本,不仅要求学校领导对行政人员要以人为本(如对有进修要求的人员进行鼓励,并提供相关经费),也要求行政人员自身对服务对象要以人为本(如时刻树立服务意识,一切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四)构建科学的管理体制,完善管理制度

体制是管理工作的风向标,体制不合理则管理不科学,因而民办高校要想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就应当尽快构建符合自身发展的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在发展中不断完善行政管理制度。

三、结束语

行政管理工作是民办高校的重要管理工作,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与变革,其工作内容将日益复杂,管理职能也趋于多元化。通过分析和论述现阶段我国民办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诸多问题与不足,结合国外先进的高校管理制度,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对当前管理模式进行完善,在借鉴的同时注重创新,体现出民办高校的办学特色。

[参考文献]

[1]黎群芳.民办高校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柳州师专学报,2012,(3).

[2]宋祺.民办高校行政管理法治化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11).

[3]于波.现代民办高校行政管理效率研究[J].科技资讯,2012,(30).

[4]赵丹丹.加强民办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的策略[J].管理工程师,2011,(5).

[5]盖世蕊.刍议现代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体系建设[J].办公室业务,2011,(12).

[6]洪少春.民办高校学生参与学校行政管理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行政管理制度范文第7篇

企业行政管理既非一般的政府行政管理,也非企业管理,其涵义是指:企业行政系统为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而依靠一定的法律、制度、原则及方法对企业进行职能性管理的总和。企业行政管理体系推动和保证着企业的生产、资金、经营等业务的顺利、有效进行和相互之间的协调。行政管理工作在其广度、深度、重要性及敏感性等方面都不同于企业其他方面,也不同于政府机关的行政管理,具有相当的特殊性。

1.1能够增强企业的科技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企业行政管理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服务和保障的作用,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企业行政管理,努力打造学习型企业,强化企业成员的学习,使企业积极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经营理念和科学技术,并且将其转化到企业的生产和发展中去。

1.2能够保证企业平稳、有序地应对企业发展的过程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

企业需要同一些政府管理部门打交道,以争取项目和资金。而企业行政管理的任务,就是要努力同政府部门打交道以为企业争取良好的外部环境,并且通过各种途径解决企业职工面临的思想和实际困难以及企业的困境,为企业发展取得良好的内部环境。这样,就可以保证企业平稳、有序的健康发展。

1.3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实力,进而能够使企业更好地适应改革开放以来形势发展的需要

为促进中国更快更好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被提出,这不但是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而且对于企业的发展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企业要想更好地贯彻落实这些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并以此为指导来促进企业取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通过企业行政管理来实现,也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2行政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企业行政人员每天都面临着大量的、琐碎的、不起眼的事务,作为企业的“调研员”、上传下达的“宣传员”、帮助企业工作的“服务员”、提供资料情报的“信息员”,要求我们企业行政管理人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要求自己:

2.1专业素质

了解并密切掌握企业各个部门工作流程和业务,掌握组织整体的情况和信息,具有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等相关知识。作为企业的核心枢纽,这就要求行政管理人员在全面、大量的情况基础上,经过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比较、分析、加工、综合,找出带有规律性、普遍性的问题。对各公司、各部门报来的情况,既不能简单罗列,搞加减式的归纳,又不能脱离实际地任意拔高,设计“空中楼阁”。要通过行政管理这个“综合加工厂”,为领导决策提供高层次、高质量的“实用产品”,为各部门提供准确及时的情报信息资料。

2.2心理素质

企业行政管理结构,可能因为企业状况的变化,要相应地改变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范围,而且企业行政管理工作也常遇到一些突变的情况,所以,只有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才能较好地控制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再者,行政管理工作都是日常性工作,企业领导不可能每天都会安排布置需要从事的工作,这就要求行政管理人员要发挥各自的主动性,积极承担相应的工作任务。

2.3思想素质

企业的行政管理人员不仅要有较强的奉献精神和事业心,同时也要具有良好的个人品德,荣誉感和较高的自我成功期待,思辨能力。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大都是重复性、繁琐性工作,只有有了过硬的思想素质才能安心于本职工作,把每一个细小的工作做好,才能提高整个企业行政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从而提高整个企业的综合水平和素质。

行政管理人员要善于和敢于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做“实干家”。在企业中一些关系尚未理顺的情况下,各部门之间在工作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摩擦。这些矛盾如何协调,关系怎样理顺,如果我们按照领导的意图,把这方面的工作做好了,就能减少各部门之间的摩擦和内耗,有利于各项部署和决策的贯彻落实。这就要求行政管理人员顾大局、识大体,实事求是,秉公办事,积极主动地做好协调工作。

2.5身体素质

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是一个行政管理人员能够做好本职工作的很关键的一个环节。企业管理人员工作量有时会超负荷,没有好的身体,还怎么来在企业中纵横驰骋领导千军万马呢!

2.6创造性思考、策划和研究能力

善于识人用人,公关社交能力极强,发现问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强,擅长授权和人际关系管理,具有一定的决策能力。企业行政管理作为综合部门,是为企业全局工作服务的,要站在全局的角度去想大事,议大事,同时要大胆地进行创新,不断学习新的方法,不断给企业管理注入新的活力。

3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必须与时俱进

作为一项制度,古往今来,都需要不断的顺应时代的变化而进行变革,所以我们需要追根溯源,充分认识我们所处的时代,以及我们这个时代的企业管理制度与以前相比有哪些创新之处。另外,作为企业管理层我们必须学会与时俱进,为企业的发展考虑。

3.1把理性管理同艺术管理有机结合起来,要高度重视我们所拥有管理经验的价值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古典科学管理运动,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第一次科学地、理性地把管理纳入了科学的轨道。但是由于偏重非理性方面而忽略了理性方面,管理绩效同样达不到最理想的要求。要想真正使管理达到最优境界,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认为,管理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具体而言,管理目标和计划的实施,组织结构的设计与运作,人力、物力资源的调配和安置,以及对管理全过程的控制和调整,这些都离不开人的参与。因此,人才的优劣、好坏、人才的选拔、尤其是中层以上干部的选拔至关重要,因为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美国人曾称IBM为“蓝色巨人”,但这位巨人在上世纪90年代,危机四伏。1991年亏损29亿美元,1992年又亏损50亿美元。1993年3月IBM董事会选定51岁的郭士纳——原纳比斯食品烟草公司总裁出任CEO,消息传出,舆论哗然,反对之声一浪高过一浪: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公司竟聘用了一位计算机外行当了总裁。然而,郭士纳以他的管理征服了不同类型的管理者或技术员。这一理论对我们选拔人才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3.2把管理中的精确性和模糊性相结合,行政方法和经济手段相结合

对精确性管理的研究已逐渐成熟,但在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大量的不清晰、不确定、不完美的情况,只有把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才会真正使管理活动更加可控而富有活力。现代管理理论认为,采用行政方法进行管理,比较简单、直接、有效,但由于它本身的特点,如果单纯采用行政方法或者滥用行政方法,就会产生诸多不良影响。管理者过分迷信行政方法的效力,不讲客观规律,滥用行政权利。而被管理者由于惧怕违抗上级命令、指令会受罚,处处迎合顺从管理者的意志。上级有时不能全面考虑各单位、各部门和各地区的经济利益,可能会挫伤某些单位和劳动者的积极性。下级对上级的服从和合作是出于外力,而不是自愿的,因此下级在执行上级的指示、命令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事实上,行政管理的目标与企业管理的目标是不完全一致的。法约尔责权的统一论、德鲁克的目标管理论,可以有效缓解行政效率低下问题,避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3.3在工作中注意管理目标的一致和统一,是把管理中的系统性、计划性、程序化等特征与灵活性、权变性、非程序化等特征相结合我们强调管理的系统性、计划性和程序化方面的作用,而行为科学和权变学派则强调不顾外部环境的变化,把计划、系统看得一成不变,这样就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企业本身是一个系统,一个系统要正常地运转,就必须是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现代管理理论有把这两种理论相结合的趋势。从行政管理的角度看,存在着命令不统一的情况。不同的行政机关管理着同一件事情,这种政出多门的情况在现实中比比皆是。如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至少有人事部、组织部、地方人事局、教委等四方管理。人事局有进京指标,教委有留京指标。这种政出多门的现象在不同程度上限制了毕业生的就业,违背了现代管理理论中的一般管理原理。在单位的具体工作上就更为多见。如部门领导、主管领导、一把手同时布置、调控同一件工作的事情时有发生,这种多头管理,使下级无所适从。领导班子的意见不统一,导致命令的不统一,实际执行效果可想而知。由此可见,现代管理理论对行政管理工作有着重要启迪和借鉴作用。

行政管理制度范文第8篇

一、完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是当前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改革开放三十年多年来,我国的乡镇经济体制经历了三次重大变革,第一次变革是在80年代初,它将由乡镇政权代替,逐渐施行集体所有制,促进了乡镇商品经济的发展;第二次变革是在第一次变革的5年后,大约是在1985年后,基本建立了新的集体经济组织形式,确立了家庭联合生产的承包责任制,基本能够确保每家每户资金、人力和物力的充分发挥,能够引导农户联合发展,共同参与社会生产和市场竞争;第三次变革是在第二次变革的四年后,即1989年后至今,建立了明确的产权制度和集体所有、共同发展的合作制,较好解决了产权归属和如何组织等问题。当前,我国乡镇政府急需解决“进一步推进农村股份合作制,建立强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的重大问题。

近年来,我国乡镇经济结构以及它的格局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尤其一些乡镇开办企业,而且办得有声有色,几乎成为乡镇经济的主体。如我国广东省的乡镇企业的总收入已超出一千亿元,大约是乡镇总产值的60%。要使乡镇企业能够快速发展,就得保障企业受到乡镇权力机构的扶持,切实得到政权机构的服务。那么为保障乡镇企业能够更快更好的全面发展,促使其走向大城市,甚至走向世界,那自然就得全面完善我国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乡镇在经营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科技进步、农业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由农民自主创办的专业技术协会产生了。这些技术协会以科技为导向,以各个院系、科研机构以及科技学会为支柱,以科技人员、农民技术员为领头人,有力推动了乡镇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我国农民根据市场发展的需求,借助商品的生产与销售,创办了多形式、多层次的社会服务组织,使科技、资金和资源等多方面的生产要素得到了充分利用。同时,由于商品经济在发展中不断进步,很多农业协会都进行了跨地区、跨行业的重组,逐渐实现了联合发展。这也需要完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借以不断满足行业的发展管理需要,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

从以上几点,我们可以看出:随着乡镇经济社会的发展,乡镇的行政管理职能以及管理方式都连带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之前,我们的乡镇机构基本是按照计划经济模式设置的,在管理经济时通常采用行政命令和指令性计划。后来,计划经济基本被市场经济取代了,乡镇政权管理职能和管理手段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综合利用了经济、法律、行政和教育等手段,行政命令和指令性计划大大减少。但是,随着网络向农村的逐渐普及、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明显加速、社会中介和服务组织的不断发育及文化经济一体化的迅速推进,目前的行政管理体制又出现了许多不适应的情况,亟待进步一完善。

二、当前我国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是国家体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核心是权利与职能,其表现形式是组织结构。基于此认识,对照当前网络向农村的逐渐普及、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明显加速、社会中介和服务组织的不断发育及文化经济一体化的迅速推进的形势,发现我国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尽管在不断改革、完善,但仍不能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既有一般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有经济发达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独特问题。

(一)一般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普遍存在的问题

1.分工不明,责任不清,难以调动职员工作积极性、承担职责和协调配合

我国乡镇政府管辖的区域比较广泛,但对其管理的只是县级政府,这就不能建立完善的乡镇行政机构,不能促使责任、权利的统一管理。因为不曾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机构比较臃肿,机构人员不能很好地服务人民、贡献社会,不少乡镇政府干部基本都是在混日子。由于不能界定各项职责功能,部分事业单位总是依靠业务主管部门行事,财政拨款基本成为经费的唯一来源,主管部门也承担着其人员管理职能。这些情况导致了相当多的乡镇干部、职员、机关缺乏竞争和服务意识,不能承担起相应的民事责任以及法律责任。

2.财政体制不完善,乡镇债务负担沉重

我国乡镇政府有很大的债务负担,我国2010年,乡镇的财政负债总额达到两千多亿,全国总共有五万多个乡镇,它们平均负债400万元。这些债务往往来源于银行、其他金融机构、个人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贷款。导致债务负担沉重,一方面是由于单位在招人时,不是从超额编制单位选进人才,而是从下级机关招人,或是进行公开招考,造成缺编单位逐渐满编,并不解决超编单位现象,财政供养的人在不断地增加;另一方面,是由于财政不能满足财政人员的供养,财政体制也不完善。我国乡镇政府在偿还债务时主要是通过向人民群众收取费用,但是由于改革的推进,向人民收取费用得到限制,一些收费被取消,使得乡镇政府的财政收入缺乏稳定的来源,偿债能力降低,乡镇债务负担自然更加沉重。

3.乡镇干部对乡镇政府职能认识不清

当前,很多乡镇干部都不清楚乡镇应该履行什么样的职能,不知如何推动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不知如何促进农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很多乡镇政府只注重政府的转型,并不注重当地经济的发展。另外,一些政府在行政管理方面不考虑长远利益,只注重当前的利益。总之,乡镇政府只会完成做好上面下达的任务、指示,不懂得进行发展和规划,不能够正确履行其职能。

(二)经济发达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独特问题

1.政府管理权与执行权不能够很好融合

在已有的行政管理体制中,表面上乡镇政府是一级政府,实际上在设置管理职能时不能够到位,并不能满足发展需要,其中缺少很多元素。如,乡镇发展需要的“城建、环保、治安、节能、消防、卫生防疫”等职能,基层政府普遍缺少,又缺少行政许可权、处罚权和强制权。当出现上述违建、食品卫生等问题,作为一级政府的镇政府并没有权力去查处,只能通报上一级主管部门,由其派人来调查处理。往往在向上级部门汇报时,程序比较繁琐,它需经过审批才能下达命令、实施解决方案,工作效率非常低下,会严重延误很多事情的处理、很多事情的解决。由于经济发达,外来人口必然会增加,从而对该镇的公共设施与卫生、医疗机构、教育水平、社会保障与治安以及环境保护方面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当前,经济发达乡镇的社会治安还不是很完善,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能力也存有不足,经济发达乡镇的行政管理能力严重被制约着。

2.机构编制不能满足管理对象的需求

经济发达镇的机构编制基本是由县里统一发配的,乡镇并不能自行调整,不具备自。县政府在确定发达乡镇的编制数时,并不考虑外来人口的增加,只按本地的户籍人口数确定,而往往外来居住人口要多于当地的本籍人口。这使得发达乡镇的行政管理人员不能够满足当地发展需求,不能够完成制定的管理目标,但是他们又想完成任务,苦于人力不足,就只好聘用临时雇员。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当前,我国珠三角的有些乡镇,编制数额严重不足,不能适应当前急速发展的经济需求,不能完成制定的管理任务。受固定编制额的影响,目前好多经济发达乡镇的公务员升迁机会渺茫,总停留在原位,处于进退两难境地。长此以往,这些在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厌倦了这样的生活,没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就接二连三地跳槽,去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致使人才在不断流失,乡镇政府竞争力难以提高,甚至下降。

3.财税体制不完善

虽然我国建立了以分税制为框架的财税制度,但其只在县级以上部门执行,乡镇政府施行的财政体制是统一收取统一支出。有许多发达乡镇的财政收入已达到几十亿甚至更多上百亿,但是有90%的财政收入都得交到县级政府,回到镇里的只是少数。如,2006年,绍兴县钱清镇上缴税收近5个亿,但最后回到镇里的却只有6000万元。2007年,嘉善县姚庄镇上缴税收2个亿,回到镇里也只有1000多万元。这对发达乡镇极不公平。

4.规划建设还不全面,相对较落后

当前乡镇的规划建设管理是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审批和监督管理的,由于经济发达乡镇的规划建设项目比较多,还比较复杂,造成了经济发达乡镇不能准确定位,难以实施操控,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经济发达乡镇在规划建设中,有的规划水平不是很高;有的只停留在整体上,并不作细分;还有的产业规划不联合实际,不能保证产业有效发展;甚至有的规划根本不具备科学性与严谨性。这些都严重制约了经济发达乡镇健康、科学、合理、快速的发展。三、完善我国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路径

(一)完善一般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路径

第一,详细了解和认识乡镇基层政府在国家行政体系中的作用与地位。中国的乡镇不但是国家的最基层政治权力中心,还是保障农民各种需要的经济文化中心和社区服务中心。在前对我国乡镇行政管理体制进行完善时,最主要的是要将行政权力划分开,规范到一个合理的空间,将国家、社会和农民紧密联系起来,促使它们紧密联系,密切合作。值得注意的是,在完善乡镇管理体制时,要确保有完整的行政领域,有适度的人口规模,具备有序的管理层,能够进行科学的职能定位,并设置有合理的乡镇机构。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切实得到完善。

第二,坚持党的领导方针,了解党对农村工作的重要意义,坚持依法审批,积极推动与完善乡镇政府的审批制度,让其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推进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完善。另外,乡镇要减少税收负担,对于那些违规条款要坚决废除,对于阻碍市场开放的审批制度要彻底撤除。企业、市场和社会中介能够解决的事情,就要让他们自行解决,政府部门要懂得适当的放手。

第三,更新乡镇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地转换乡镇政府的职能,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

第四,加强对乡镇政府职能的规划。当地政府进行经济调节时,有赖于政府职能能够合理被规划,各级政府要制定合理规划,并将规划切实落实。

第五,改进经济调节职能,要寻求合理的经济管理方式,充分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对乡镇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促进乡镇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

第六,做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加强社会服务和公共管理,全身心地投入到社会事业的发展上,充分发挥政府在社会公共服务中的作用,科学配置社会资源,利用公共服务设施,扩大服务范围,建立服务网,加强社会服务功能,推进城乡教育,卫生,文化的发展。

第七,履行市场监管职能,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对市场经济进行监督管理,维护市场秩序,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经济环境。第八,对政府中介组织进行完善组合,确保各政府部门职责明确,分工合理,明确各级政府部门的职责重点,划分好上下级关系。同时要建立行政处罚条例,为解决执法不公的行为事件作惩罚依据。

(二)完善经济发达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路径

第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进行统筹规划。对于当地乡镇的人口规模、经济规模及财政预算等因素,都要得到考虑,可以逐渐划分出经济发达镇、比较发达的乡镇甚至农村中心镇,分别实施完善办法。我们可以对那些在大城市周边的发达乡镇进行城乡统筹管理,因为这些乡镇的经济规模相对比较大,外来常住人口以及当地住民也较多。另外,我们还可以考虑撤销镇建制,赋予其相当县级的职能,设置合理的综合部门。

第二,加强政府职能改变,采用比较灵活的人事编制管理。对经济发达乡镇的产业发展、规划建设项目投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职能,要加以强化,以此加强农村科技、信息、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提高公共文化、公共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职能。积极推进乡镇事业单位完善,转变财政投入方式,保障政府职能的不断完善。

第三,建立完善的财税体制制度。要按照分税制的要求,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逐步建立完善的经济发达乡镇的财政体制制度。在立完善财政制度时,要充分考虑外来人口负担、日趋增长的人口造成治安与公共服务的相关问题,尽可能地减少经济发达乡镇的财税负担。例如,可向经济发达乡镇少收取些税费和土地出让金。当经济发达乡镇缺乏某种产业时,政府要给以一定的帮助,如资金赞助。还要支持经济发达乡镇加大投资体制改革力度,鼓励他们建立城镇建设投资公司。

第四,加强经济发达乡镇的规划建设。要切实弄清我国县政府的职权现状,加快规划体制改革,推进发展、城市和土地的规划,将县与乡相联系,促使两者相互合作。积极探索按功能区划分的规划方法,创新行政管理体制。

(三)完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案例分析

抓住典型,可以快捷地把握全局。当前有不少经济发达乡镇在实践中积极寻求最优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如广东、浙江等地区,他们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完善行政管理体制。广东省近几年,一直在加强乡镇机构改革,简化政权,加强乡镇经济发展,简称“简政强政”。去年广东省出台了《关于简政强政事权改革的指导意见》,它的大概内容是:将全省所有的镇进行重新划分,突出不同乡镇的职能重点。对于规模相对较大的发达镇,加强它们的市场监督管理,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加强环境保护,并加强社会治安管理。他们还扩大镇级管理权限,调整理清交错复杂的权责关系,并加强对行政编制配备的完善。浙江省是将经济发达中心镇逐渐发展为小城市,2007年他们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中心镇培育工程的若干意见》,它的整合思路是:从全省1200多个乡镇中选出141个中心镇,对这141个中心镇进行援助,放置更多的财政、土地和投资项目。另外,也对中心镇的科技、信息进行强化,并提高公共服务功能。例如浙江的绍兴县的建设、发改、经贸、商贸等部门,都被下放到县级以下的乡镇,如杨汛桥镇、钱清镇等。他们之间签订委托协议书,委托乡镇职权。目前,他们已完成一定的指标,培育出一批现代化中小城市,其中镇区人口达10万的乡镇就有40个,5万左右的多达60个。

四、总结

总之,我国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还不够合理,需要做进一步的完善。在完善过程中,我们要做到依法行政,利用法律来约束和管理我们行政管理部门,促进我国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法制化。要加强行政管理部门职能的转化,争取构建一个和谐、统一,能够有序竞争的市场经济体系。要建立健全行政管理监督体系,加大监督力度。另外,还要完善行政立法程序,严格参照程序执行相应职责和权力。

在加强行政管理职能转变时,我们可以对行政管理方式进行改革,建立健全合理的科学决策机制,可以促进政府信息的公开。最后,我们还可以建立一支强大的公务员队伍,要求他们能够有效应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所面临的挑战。

行政管理制度范文第9篇

一、会议制度

1、局长常务会议是研究处理本局日常工作重要问题的会议,有局长召集、主持,副局长参加。

2、党组会是本局党务、干部政治思想等方面的决策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①、负责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

②、关于人事任免,提拔调动、审查奖惩等事宜。

③、涉及群众利益的重要问题。

3、党组民主生活会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增强党性为重点,党组成员围绕政治、思想、作风、廉洁自律、遵纪守法等方面的问题,汇报思想状况,进行对照检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4、粮食工作专业性会议是按照县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对粮食工作的要求,结合我县粮食工作实际对全县做出部署而召开的工作会、现场会、电话会、调度会、培训会、开会时间、地点、人员和内容由局务会或局长决定,办公室牵头组织。

5、局务会:每月召开一次,各股室股长汇报上月工作完成情况及下月工作计划。

6、局长办公会议由局长、副局长召集并主持,有关股长、主任参加,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处理本局日常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局长办公会根据需要不定期召开。

7、建立健全会议记录和存档制度,会议记录由办公室主任做会议记录人。

8、总结表彰会:年终召开,总结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安排布置明年工作。

二、学习制度

1、党员干部学习会,每季度召开一次。

2、政治业务学习,每周五下午由办公室统一组织学习,时间两小时。领导干部带头积极参加,并建立学习登记花名册,及时记录机关人员的学习情况,为提高学习效果,可采取定期考试、知识比赛、写学习体会、总结交流经验等方法,真正提高干部职工政治业务素质,把每季度学习考核成绩张榜公布,考试成绩获前三名的年终给予奖励,后三名的给予处罚。

三、公文处理制度

1、以县局名义向县委、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请示报告以及粮食局的重要决定、意见、涉及全局性的工作按排、总结,根据领导意见和要求,由办公室组织起草,报主管局领导审核后,由局长签发。

2、以县局名义上报的某一业务环节的总结报告、典型经验、专题材料等,有关科室起草,核稿后,送分管局领导同意上报。如涉及其他领导分管业务的,需请有关领导审阅,文件、材料的校对,装订由供稿股室负责,并将底稿和打印好的材料按有关规定存档。

3、以县局名义制发的文件,在送局领导审批前,供稿股室应按《国家行政机关行文处理办法》的要求认真核稿、把关,然后按照文件审批权限和程序送主管局长审批签发。对于入档文件缺少一件,罚当事人10元,并说明原因,保密文件、绝密文件等,领导阅后及时入档。

4、机关行政印章由办公室掌管,使用印章必须经有关领导批准签字,并做好记录后方可盖章,凡涉及全局重要责任或有担保性质的重大事项,必须请示局长同意,局长批准签字后再行盖章。

四、考勤制度

1、执行公休假制度,公休值班加班按出勤计算,对本月余假可年终统算。法定假日因工作需要加班的,按国家劳动法有关规定执行。

2、上班时间玩扑克、打麻将、酗酒滋事、大声喧哗,发现一次罚款五十元。办公室无人值守,无故脱岗、串岗、上网聊天、玩电脑游戏,发现一次罚股长和当事人各二十元,迟到早退一次罚款10元,事假一天扣工资10元。

3、婚丧嫁娶除公休假外另加七天假,女职工产假按国家有关规定,建房加假二十天。

4、考勤实行本人签到制,一天一清,发现代签一次罚款5元。每天签到表由办公室值班人员在县局规定上班时间正点交主管主任存放,月底由局长审批后报财审股执行。

5、请销假,各股室正职向局长请假,副职向主管局长请假,同时告知局长,股员向股长请假。请假应同时告知办公室,否则按旷工处理。

6、公休期间确需加班的由本股股长提前告知办公室主任,由门岗监督记录考勤。

五、汽车管理制度

1、车辆调度:由办公室主任负责,办公室主任通知出车安排,车管员开派车单,并负责登记出车情况。

2、使用范围:限于局长工作用车。此外,局机关干部、职工及直系亲属病重、病故婚丧嫁娶,经批准可照顾用车,其他单位用车须经局长批准,股长下乡一般不动车。

3、司机出车,根据局长工作安排,出县城必须有车管员向司机开据派车单,办公室主任签字后,司机凭派车单出车。公休时间车钥匙交办公室主任,不交钥匙发现一次罚款10元,不准私事动车,由门岗监督记录进出情况,因公确需动车或其它特殊情况,由局长、副局长批准,办公室主任和车管人员填写派车单后方可动车。

4、实行单车开支考核,建立单车开支记录,包括汽车维修费和燃料费,由车管员和财务科有关人员分别记录开支情况。

5、汽车加油实行定点刷卡加油。加油卡由财务股专人管理,跟车刷卡加油。司机加油向持卡人交加油单(试同有价单据一式两份),加油单由持卡人和车管员各执一份,每月25号核对实际用油。财务股依据当月用油报核单出账,加油卡余额转下月应收款。加油单由办公室主任通知车管员开单并签字。县境内一律刷卡加油,不刷卡加油费用自理。因公长途在外出车加油,由随车领导和司机签字。

6、维修与保养:(1)维修、大中修一律实行定点,到德州红旗轿车维修中心和德州别克专修厂维修,超过百元维修,司机先做预算,由车管人员和财务人员到维修点共同核实,报请办公室主任和局长批准后,方可实施。由财审股负责结算,更换下来的零件,交办公室;(2)保养:司机对车辆每周做到小保养一次,每月大检修一次,保持汽车整洁,性能良好。5000公里三滤保养,由车管员根据行车记录提出申请,定点维护。财务记账和车管员要单车记录维修次数、金额,一个季度汇总一次。

7、出车补助:按汽车标准里程执行,实行划段计算司机补助。即:每月行驶1500公里,每公里补助4分;1500公里至2000公里,每公里补助3分;2000公里至3000公里,每公里补助2分;超过3000公里,不予补助。对于月行驶超过3000公里的要查明原因,追究责任。月末由车管员根据出车登记表负责核实并填制本月实际里程,由局长批准,每月末一次结清。

8、奖惩办法:(1)安全奖:全年不出现大小事故,奖司机500元,如果出现事故,取消安全奖,视情节轻重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2)节约奖:燃料较上年同期每减少10个百分点奖50元;维修费在保证车辆性能和正常运行前提下,较上年同期每降低10个百分点,奖励50元。(3)办公室车管人员要加强对车辆管理,每月将各辆汽车百公里耗油量核实清楚(领取补助时,一并填报),并将结果报局长和主管局长,对于百公里耗油与实际耗油不符的,超出一个油以内为正常范围,超出一个油以上,每超一个油罚司机五十元。62536车耗油率标准百公里10—11个,7266车耗油率标准百公里8—9个。

六、财务管理制度

1、本年财务开支要比去年同期降低30%,严格控制各项支出,各项常用费用实行定额管理,大额购进性支出实行竞标管理办法,加强财务制度的执行和监督力度,月末财务公开上墙。

2、零星购置,各股室办公用品实行包干,财务科、业务科每人每月10元,其他股室每人每月7元,并由股长严格掌握,每月25日报局长批准报销,超支自理,剩余转下月。购买各种物品、用品、配件等,必须当时结清。最迟务于三日内经局长批准报帐,逾期三日不报者,完全由个人自理。

3、水电费:水费全年包干3840元,电费全年定额16000元。大力提倡勤俭节约之风,防止灯常明、水长流,任何股室及门卫不得随意使用电炉子、电暖气,发现一次罚款10元,家属楼用水损耗自已分担。

4、电话费。设总机一部,外线保留局长一部,副局长五部,办公室一部,办公室电话每月包干200元。业务股每月包干100元,财务股微机报表,网话费每月包干100元。各副局长办公室每月80元,该项费用列入办公室经费管理。

5、机关打字、油印、复印用纸本着历行节约的原则,每月包干100元,列入办公经费管理,由办公室主任严格掌握。

6、招待费实行来客登记,由接待的相关人员写明来客人数、姓名,填写招待用餐登记卡,经局长批准后,按照批准的标准和陪餐人数用餐,陪餐人数一般不超过来客的三分之一,没有登记的招待费自付。为加强监督和制约,季末由局班子共同审批,否则不准开支。为便于管理,平时由刘金城同志收发各单位用餐凭证,没审批卡的,一律不收。县局招待外来客户,由发生业务关系的下属单位支付招待费。实行定点招待,定点饭店由办公室安排。本系统内会议一般不在安排酒店就餐,以本局伙房为主,工作餐不动烟酒。本县内业务往来招待标准,科局级以下人均不超20元,或在本局伙房就餐,由招待股室负责安排和事后伙房卫生工作。上级来人严格按照职级招待标准,超支由接待人员自负。

7、粮局家属院的各项费用,一律自付,家属院区域内的劳务开支均有个人分摊。

8、干部职工或直系亲属生病需要慰问,由办公室统一组织,必须经局长批准,慰问品可在70元之内开支,一般慰问一次,不是办公室统一组织的,一律不予报销,各股一律不准用公款以个人名义看望。开支费用三日内报销,过期不报,本股自付。

9、药费按照县政府有关文件,将每人的标准随工资发放,如遇特殊病号,视情况轻重酌情解决。

10、出差费补助,对于受组织委派,出省远程搞业务经营、催款等工作的食宿实行定额包干,特区每天按80元,直辖市每人每天60元,衡水出差每天补助8元,报往返班车票。其它下乡和县外出差,凡已支付招待费或接受对方招待的取消补助。出差借款,公出回来后5日内结清账务,过期不报,按有关规定处理。借支公款必须经局长批准,必须在一周内还清(欠条必须注明借款时间)。逾期一周内不能偿还的加罚逾期部分的年息一分的利息。财会人员未经局长批准擅自借支公款的,按同等标准处罚。

11、财审股要将每月的开支情况于月末六日内报局班子。

七、卫生制度

1、建立卫生组织,办公室主任任组长,各股股长为组员。

2、每月要实行不定期检查卫生,并评出卫生先进科室一名,较差科室一名,每次罚较差科室10元,用于奖励先进科室。

3、各股负责的卫生区要保持全天的清洁卫生,卫生区内不得出现脏乱杂物,发现乱扔烟头、纸屑、果皮等和随地吐痰的,一次罚款10元。

4、要经常保持院内、厕所、楼道卫生清洁,具体由门岗负责,每天打扫不少于4次。

5、机关交通工具一律存放在指定地点,如发现院内和一楼室内存放,发现一次罚款10元。

6、院内外花草管理由门岗负责,要人人爱护,损坏一棵罚款3元。

八、安全保卫制度

1、各股室要切实加强本股室安全工作,注意防火、防盗和用电安全,不得随意接线拉线,不得随意乱扔烟头和焚烧纸张杂物,现金存放要严格按规定执行。

2、节假日和特殊情况值班,要严格按值班安排到岗值班,出现问题由值班人负责。

3、注意交通安全,不得酒后驾车和无照驾车。

行政管理制度范文第10篇

第一条为加强公司行政事务管理,理顺公司内部关系,使各项管理标准化、制度化,提高办事效率,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指行政事务包括档案管理、印鉴管理、公文打印管理、办公及劳保用品管理、库房管理、报刊及邮发管理等。

(二)档案管理

第三条归档范围:

公司的规划、年度计划、统计资料、科学技术、财务审计、劳动工资、经营情况、人事档案、会议记录、决议、决定、委任书、协议、合同、项目方案、通告、通知等具有参考价值的文件材料。

第四条档案管理要指定专人负责,明确责任,保证原始资料及单据齐全完整,密级档案必须保证安全。

第五条档案的借阅与索取:

1.总经理、副总经理、借阅非密级档案可通过档案管理人员办理借阅手续,直接提档;

2.公司其他人员需借阅档案时,要经主管副总经理批准,并办理借阅手续;

3.借阅档案必须爱护,保持整洁,严禁涂改,注意安全和保密,严禁擅自翻印、抄录、转借、遗失,如确属工作需要摘录和复制,凡属密级档案,必须由总经理批准方可摘录和复制,一般内部档原因总经理批准方可摘录和复制。

第六条档案的销毁:

1.任何组织或个人非经允许无权随意销毁公司档案材料;

2.若按规定需要销毁时,凡属密级档案须经总经理批准后方可销毁,一般内部档案,须经业务经理批准后方可销毁。

3.经批准销毁的公司档案。档案人员要认真填写、编制销毁清单,由专人监督销毁。

(三)印鉴管理

第七条公司印鉴由总经理办公室主任负责保管。

第八条公司印鉴的使用一律由主管副总经理签字许可后管理印鉴人方可盖章,如违反此项规定造成的后果由直接责任人员负责。

第九条公司所有需要盖印鉴的介绍信、说明及对外开出的任何公文,应统一编号登记,以备查询,存档。

第十条公司一般不允许开具空白介绍信,证明如因工作需要或其它特殊情况确需开具时,必须经主管副总经理签字批条方可开出,持空白介绍信外出工作回来必须向公司汇报其介绍信的用途,未使用的必须交回。

第十一条盖章后出现的意外情况由批准人负责。

四)公文打印管理

第十二条公司的打印工作由计调负责。

第十三条各部室打印的资料须经本部门经理负责。

第十四条公司各部、室所有打印公文、文件,必须一式三份,交总经理办公室留底存档。

五)办公及劳保用品的管理

第十五条办公用品的购发:

1.每月月底前,各部、室负责人将该部门所需要的办公用品制定计划提交总经理;

2.总经理指定专人制定每月办公用品计划及预算;经主管副总经理审批后负责将办公用品购回,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有计划的分发给各个部、室。由业务经理签字领回;

3.除正常配给的办公用品外,若还需用其它用品的须经业务经理批准方可领用;

4.公司新聘工作人员的办公用品,办公室根据业务经理提供的名单和用品清单,负责为其配齐,以保证新聘人员的正常工作;

5.负责购发办公用品的人员要做到办公用品齐全、品种对路、量足质优、库存合理、开支适当、用品保管好;

6.负责购发办公用品的人员要建立帐本,办好入库、出库手续。出库一定要由领取人员签字;

7.办公室用品管理一定要做到文明、清洁、注意安全、防火、防盗、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不允许非工作人员进入库房。

第十六条劳保用品的购发:

劳保用品的配给,由业务经理根据各部门的实际工作需要统一购买、统一发放。

(六)库房管理

第十七条库房物资的存放必须按分类、品种、规格、型号。

第十八条采购人员购入的物品必须附有合格证及入库单,收票时要当面点清数目,检查包装是否完好,如发现短缺或损坏,应立即拆包清点数目,如发现实物与入库单数量、规格不符时,库房保管员应向交货人提出并通知有关负责人。

第十九条物资入库后,应当日填写帐卡。

第二十条严格执行出入库手续,物资出库必须填写出库单,经计调经理批准后方可出库。

第二十一条库房物资一般不可外借,特殊情况须由总经理或副总经理批准,办理外借手续。

第二十二条严格管理帐单资料,所有帐册、帐单要填写整洁、清楚、计算准确,不得随意涂改。

第二十三条库房内严禁吸烟,禁止无关工作人员入内。

(七)报刊及邮发管理

第二十四条会计每半年按照公司的要求作出订阅报刊计划及预算,负责办理有关订阅手续。

第二十五条报刊管理人员每日负责将报刊取回并进行处理、分类、登记,并分别送到有关部门。有关部门处理后,一周内交回办公室由报刊管理人员统一保管、存档备查。

第二十六条任何人不得随意将报刊挪作他用,若需处理,需经业务经理批准。

(八)附则

第二十七条公司业务部负责为各部室邮发信件、邮件。

(一)私人信件,一律实行自费,贴足邮票,交办公室或自己送往邮局。

(二)所有公发信件、邮件一律不封口,由收发员登记,统一封口,负责寄发;

(三)控制各类挂号信凡因公需挂号者,须经业务经理批准,会计登记后方可邮发。

第二十八条本规定如有未尽事宜或随着公司的发展有些条款不适应工作需要的,各部门可提出修改意见交业务经理经理研究并提请总经理批复。

第二十九条本规定解释权归总经理。

上一篇:班级管理制度范文 下一篇:办公用品管理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