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转化措施范文

时间:2023-09-18 04:29:47

学困生转化措施篇1

>> 小学班主任转化学困生的策略 班主任如何转化学困生 中职班主任转化学困生的策略 浅谈小学班主任转化“学困生”的策略 小学班主任对“学困生”的转化研究 浅谈班主任如何转化学困生 谈谈班主任如何转化学困生 班主任如何教育和转化学困生 班主任要善于转化学困生 例谈班主任如何转化学困生 浅谈班主任如何转化小学学困生 班主任如何寻找转化学困生的闪光点 班主任老师要关注学困生的转化 班主任转化“学困生”策略探究 浅谈班主任如何转化“学困生” 试论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浅谈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如何转化学困生 小学班主任如何面对学困生的问题 浅谈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 小学班主任转化后进生的体会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试论小学班主任转化学困生的措施 试论小学班主任转化学困生的措施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梁桂珠")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学困生是学校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不仅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而且还影响着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所以,学困生已经成为教育教学工作者必须重视的问题。尤其对于小学班主任而言,必须将学困生转化作为重要工作内容,从而确保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本文从分析学困生的特点入手,对小学生班主任转化学困生的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 班主任 学困生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1-0155-02

一 学困生的特点

1.学习方法不正确

学习方法实质上就是快速掌握知识的方法,选择的方法正确与否不但关系到知识的掌握效率,而且对学习结果也有一定影响。绝大多数的学困生都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他们不会理解记忆,习惯死记硬背;课前不预习,课后不总结整理,课堂上不认真听讲,课余时间的安排也不合理;常常不按时完成学习任务,也不会制定学习计划,一旦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总是习惯自己解决,不愿求助教师和其他同学。

2.学习态度不端正

学习态度本身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心理倾向,它反映了学生对待学习的多个方面,如果学生有一个积极的学习态度,则会使学习事半功倍,若是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则会对学习效果造成直接影响。学困生是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对待学习的态度与其他同学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上课不注意听讲、不喜欢被教师提问、不愿主动思考问题,有的甚至不做作业,对考试成绩漠不关心。他们对学习抱有一种冷淡、厌烦的态度,上课想着下课,下课想着放学,从不理会教师和家长提出的学习要求,正是这种不良的学习态度导致学习上的问题越积越多。

3.学习基础差

学习既是一种行为方式,也是一个连续的活动过程,承接性是学习较为典型的特征之一。对于小学生而言,若是在入学的初期阶段没有打下扎实的基础,随着课程难度的不断增强,会对后续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无法做到有效的承接。通常情况下,学困生所掌握的知识中存在较多的缺陷,并且条理也不是非常清晰,由于持续的不良积累,致使其很难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进而导致作业无法按时完成、大量的习题不会做等情况出现,更有甚者会出现学习障碍。因良好学习习惯的缺失,加之学业无成,久而久之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和进取心,从原本的想学习,逐渐演变成怕学习,最终成了厌学、不学、弃学。

4.学习习惯不良

学习习惯是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反复的练习形成的一种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升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然而,学困生在该时期却并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缺乏学习主动性,不按时完成学习任务,上课经常溜号,考试还有抄袭现象,课后不认真复习。

二 小学班主任转化学困生的措施

1.培养学习兴趣

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是有效的转化手段之一。首先,班主任应当让学困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可以采用多渠道、多形式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困生的学习注意力,并为他们多创造一些能够解决问题的情境,如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将课堂上的教学内容转化成相应的课外活动,借此使学习轻松化、游戏化,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愉快,也有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其次,班主任要善于发掘学困生的兴趣、爱好,并尽可能从其感兴趣的方面进行引导,逐步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班主任还可以将学困生对学习以外的兴趣引导至课堂上来,在对他们已有兴趣进行肯定的基础上,找出这些兴趣与学习的共性,由此进一步提高其学习兴趣。

2.激发学习动机

强烈的学习动机会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为此,在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中,班主任要帮助学困生认识到学习活动对其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让学困生切实体会到学习的含义,并将学习目标与远大理想结合起来,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班主任要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困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巧妙地引导学困生进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道路上。同时,班主任还要始终保持乐观、积极、耐心的态度,对学困生表达出合理的期望。如班主任可通过贴心的话语、真切的交谈等,让学困生感受到班主任的殷切期盼,进而与班主任产生情感上共鸣,提高学困生学习热情。

3.营造积极的班级氛围

良好的班级氛围能够给学生带来强烈的精神感受,产生独特的心理效应。在学困生转化工作中,班主任要与学生一同建设积极的班级氛围,加强生生交往,使学困生感受到来自同伴的肯定和激励,始终保持愉悦的心情。同时,在同伴努力学习的氛围下,也会促使学困生做出相应的积极行为,进而产生“森林效应”。首先,班主任要转变对学困生的消极看法,以善意的态度、积极的情感与学困生进行交流,公正地评价学困生的学习情况,引导班级良好的学习风气。其次,班主任要增加与学困生交往的机会,给予学困生充分的信任,如让学困生担任班干部,增强他们的责任感,让他们感觉到自己被班主任重视;组织各种活动,给予学困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困生认识到自身的优势,获取更多的鼓励和肯定。再次,充分发挥班主任的引导作用,建设班级文化。班主任要利用黑板报等交流途径,向学生传达积极健康的思想,使学困生获取前进的动力。

4.建立帮扶学习小组

出于工作的关系,班主任很难一直关注学困生的行为和心理变化,而通过学生之间的交往,能够弥补师生交往中存在的不足,有助于增强学困生与他人交往的能力。为此,班主任可以通过建立帮扶学习小组的方式,来帮助转化学困生,具体做法是建立学优生与学困生的帮扶机制,将生生之间的互相帮助制度化,让学优生与学困生组成两人的学习小组,一对一地进行帮助学习。同时,学优生可以参与到班主任与学困生交往计划的制定当中,进一步明确转化目标,了解学困生的弱点和优点,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和指导。而学困生在遇到学习难题时,可先与同组的学优生进行交流,如果没有得到答案,则可再与班主任交流。在课堂学习中,学优生要积极带动同组的学困生,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一旦发现学困生学习积极性下降,要及时进行提醒,借此来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效率。为进一步提高帮扶活动的实效性,班主任可组织帮扶团体竞赛,评选出优秀团体,并进行奖励,增强团体内部成员的帮扶积极性和主动性。

5.适度批评和惩罚

目前,绝大多数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当他们犯错时,班主任的批评和惩罚必须适度,尤其是在帮助学困生转化的过程中,更要适度地对其进行批评和惩罚。这就要求班主任要本着公正、尊重、宽容的原则,按照个体的承受能力选择他们能够接受的惩罚方式,既不能伤害学困生的自尊心,又要让他们在惩罚之后改掉不好的习惯。如对学困生的惩罚和批评不要过分张扬,尽可能单个进行,使他们了解班主任的良苦用心。同时班主任要积极了解学困生犯错的原因,并与他们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此外,班主任在对学困生进行惩罚和批评时,要善于运用肢体语言,如微笑、触摸学生的头和手,表现出自己对学生的关爱和尊重,这样可以使学困生更容易接受批评,并将惩罚转化为促进其发展的外部动力。

三 结论

总而言之,班主任是全面教育学生、管理学生、指导学生的实施主体。在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中,班主任要观察和研究学困生的学习特点,结合学困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制定切实可行的转化策略,从而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同时,班主任还要给予学困生充分的尊重和鼓励,善于发现学困生的优点,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帮助学困生树立起学习自信心。

学困生转化措施篇2

【关键词】“学困生” 心理素质 成因 转化措施

一、“学困生”的形成及表现

所谓“学困生”,就是在班里学习成绩跟不上其他孩子,而智力却正常,他们在课堂上会自由散漫,课下会生龙活虎,却从不会按时上交作业。这些孩子需要老师花更多的精力用更多的教育。那么,“学困生”是如何形成的呢?一般来说,这是孩子本身、家庭与教师三者导致的结果。

(一)学生的错误的自我评价。

作为一名“学困生”,他往往会认为自己不管在哪一个方面都不如班里别的孩子,过分的放大了自己的缺点,看不到自己身上的优点。“学困生”经常会对班级事务产生一定阻碍,别的孩子也往往会戴上有色眼镜看待他们,害怕他们,不肯与其交朋友,不会给其太多的言语、行动帮助,就算他们有信心改正之前的错误,也不会给予太多鼓励与信任,结果往往使“学困生”产生了心理对抗。

(二)家庭的不良教育。

1.父母平时工作的压力,对孩子照顾欠佳。现今社会,很多父母都花精力赚钱养家,而把孩子托付给家里的老人看管。可老人对孩子存在的溺爱往往很多,他们并不能对孩子严格管理,对孩子的一些行为也听之任之。这样一来,孩子已经形成的不良行为没有得到家长的正确管教而越发增长了。

2.父母的综合素质水平低下,从孩子呱呱落地,父母就成了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行会直接的影响孩子。有些父母自己本身素质就比较低,不能很好的为孩子做好教育引导,却又对孩子望子成龙,期望值过高,让孩子必须达到自己所要求的,这往往会对孩子产生及其不利的影响。有些家长对孩子要求很严,而对自己的行为却不加约束,如、喝酒,这看在孩子眼里,都是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

(三)“学困生”的表现。

1.心理感到自卑、矛盾。不管哪一个孩子,从入学开始就想成为老师眼中的“红人”。当然,“学困生”也不例外。他们想让老师多关注些,多给一些鼓励,多一些爱。因此,往往会做出许多出格的事来引起老师们的注意。可是对于他们出格的事情,教师往往感到心力交瘁,而成绩的一次次退步,也让老师愈加烦扰,于是,不管是老师,还是班级同学,总会对他们的行为产生反感,而他们自己也越来越的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他们的内心其实很简单,想博得老师同学的好感,所以会想法设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可是另一方面又不想让他们看不起自己,怕遭到老师同学的嘲笑。心理的矛盾成了“学困生”最大的特点之一。

2.思想品德不高。“学困生”的表面看起来往往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他们对生活,对学习,没有长期的目标,真是过一天算一天,赖了今天的作业,少了明天的作业。有的孩子还缺乏该有的爱心,班级事务好像与他毫无关系,少了该有的责任感。

二、转化“学困生”的措施

(一)多用爱心去感化他们。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每一个孩子把老师看作是他们的守护神,老师的一个最简单的动作也能触动到他。因此,对待这些特殊的“学困生”,教师更应该给予像朋友般的态度,从内心发出真正的爱,用爱去感化他们,让他们感到学校生活的美好,老师的温暖。转化“学困生”,教师是一剂强心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多发现他们的亮点。

在转化过程中,发现“学困生”身上存在的亮点,对于转化工作有着很大的好处。马卡连柯说:“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我们做教师的要引导学生努力展示自己的优点。“学困生”自己会经常认为他无可救药,任何好的事情都与自己无关,其实不然,他们往往也有着其他孩子的心理——爱表扬,希望被接受。哪个孩子不想被老师所喜爱呢?他的亮点是需要我们老师好好发现,精心呵护的呀!

(三)多帮助他们排除自卑。

“学困生”都大同小异,他们经常会受到家长、老师、学生的排斥,认为他们什么都做不好,久而久之,他们自己也认为失败是平常事了。自卑感越来越重。想要转化,就得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让自卑远离,让他们看清自己和任何一个人是相同的,自己也能得到肯定与信任。

“学困生”的转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家长、教师要做好长期的努力准备,多给他们爱,多给他们机会。那么,“孤雁”就会即将回家!

参考文献:

[1]张军霞.我是这样转化“学困生”的[J].小学教学参考.2008.

[2]胡友仁.浅谈差生形成原因及转差措施[J].数学教师.1997.

学困生转化措施篇3

一、学困生的产生成因

1.学习习惯不好。大多数的学困生,回家第一件事不是写作业,而是干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吃东西,反正找各种理由拖延写作业,即使写作业时也东张西望,磨磨蹭蹭,作业一写写到半夜,甚至到半夜还没写完。第二天上课萎靡不振,课堂效果可想而知。日复一日,忙坏了学生,累坏了家长。能写作业还算好一点的,有的学困生根本就不写作业,家长、教师问及作业之事,以谎话应付。

2.基础知识不牢。一些学困生连一年级的拼音都不会,到五年级学习时当然吃力,读起课文来结结巴巴,生字认识不多,好多句子都是自己顺下来的,成绩怎么可能好起来?知识的脱节使他们学习时困难重重,尽管个人很努力,但仍然摆脱不了学困生的境地。

3.对学习没有兴趣。教师上课没有注重学生的动手探究或讨论,或教学方法不灵活,或在课堂上过多的关注优秀生而忽视学困生,长此以往,使学困生对学习丧失兴趣,越来越不爱学习。

4.家长的过分溺爱。有些学困生本来写作业就磨蹭,作业写到了9点多,一个哈欠接一个哈欠,家长一看心疼了,说:“孩子,咱不写了,太晚了,我给老师打电话。”孩子一看有了主心骨,不写就不写吧,正中他的心意。于是,他们抓住父母溺爱的软肋,学习越来越不用功,越落越远。

5.过分自卑。连续不断的失败,使学困生可能会受到教师的批评,也可能会受到同学的嘲笑,使他课上不敢发言或不愿发言,学习的自信心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自卑感,总感觉自己做什么都不行。

二、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努力提高学困生的成绩是教师的职责。根据平时的实践经验,以下做法可以借鉴。

1.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多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学习状况,帮助家长分析学困生身上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对农村家长,教师要加强对他们科学的教育方法的指导。其实平日孩子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很多,约占2/3,寒暑假、节假日与父母相处的机会更多,如果家庭教育跟不上,势必影响孩子学习,所以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把丰富的教育理论,把自己平时积累的教育方法传授给家长,让家长掌握教育的自身规律,运用科学的家教方法,培养孩子优良的品行。支持家长与孩子多沟通,对孩子多鼓励、多赞扬,多支持孩子参与有益身心的课外活动,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2.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由于学困生平时受到的批评多,他们常常自卑,对事物冷漠,但其内心深处是渴望得到温暖的,只要教师真心关心他们、爱护他们,他们会对你付出真情实感。“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融洽才能使学困生易于接受教师的教育,以良好的情绪去学习。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位教师而喜欢上他所任教的学科,同样,也可能因为讨厌一位教师而讨厌学习。

3.教师的辅导要及时。 俗话说得好:“人要脸,树要皮。”学困生看上去似乎对什么都无所谓,好象脸皮比别人的要厚,其实则不然,他们很要面子。考得不好,他会觉得难堪,不愿给家长看,还会找各种理由,这说明他们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因此,对于学困生,教师要及时查缺补漏,把他们没掌握的知识点加以巩固。在课外辅导时,要降低难度,以课本为主,不搞偏题、怪题,给予学困生模仿性练习的机会,让他们体验到“我也行”;活动时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所长,让他们感到“我能行”;用名人名言或者名人故事来激励他们,有意识地同他们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心里的真实想法,更好地促进其积极主动地学习,享受学习带给他们的喜悦。

4.教师要有耐心。在转化学困生过程中会出现反复,这是正常的,作为教师必须要先稳住自己的情绪,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不要泄气,发现学困生的优点,看准他们的长处,并给他们展现才智的机会,让他们在自尊心获得满足的同时体会到学校生活的乐趣。

学困生转化措施篇4

一、寻找学困生的闪光点,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学困生一般被安排坐在教室里不起眼的一角,但是每一位学生都有享受公平教育的权利,他们也渴望得到老师的赏识。作为合格的英语老师,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每一个学生都具备学习英语的潜能。初中学生的求知欲较强,尤其是初一学生,对英语具有较高的兴趣,作为老师应该积极调整教学思路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多给他们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

罗曼罗兰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样,学生身上并不缺少闪光点,关键是教师如何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并肯定其闪光点。我们每一位英语老师都应当拥有一双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的眼睛。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应当多一点表扬,少一点批评;多一点肯定,少一点否定;多一点赞赏,少一点挖苦。教师的赏识能够让学生发现自身的优点,找回自信,增强其英语学习兴趣,促进自己的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

二、和学困生进行有效沟通,引导学生正确归因

如何和学困生进行有效沟通也是一门学问。许多学困生,因为性格、心理气质等原因,不喜欢和老师交流。作为老师要注重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人际关系、学习习惯等,尽量多角度地了解学生。教师通过对各类学生的了解,正确诊断他们的归因,定期进行评价,并对学生所作出的积极归因及给予肯定,对其所作出的消极的不正确的归因,及时予以矫正,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积极的归因,进而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

教师只有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才能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学习归因,才能逐步发现其英语学习的问题所在,促进他们有效学习英语。

三、引导学生养成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

许多学困生本身并不是不想学习英语, 大多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中获取不到成就感,渐渐对英语失去兴趣,学不下去了才放弃英语学习的。一部分学生从小学就开始跟不上学习进度, 渐渐地成了教师眼里的学困生。其中的原因较复杂,但是从学习英语开始就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个重要的原因。作为英语老师,要勤和家长联系,交流学生的学习习惯,课堂上多关注学困生,课后找机会与学困生谈心。家长、教师和学校共同努力,引导学困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指导学困生的英语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对英语的学习成绩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指导学困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对提高其成绩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英语有其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点,教师应该在学习过程中对学困生进行具体指导。比如,在单词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情况介绍单词记忆方法,如形象记忆和联想记忆、循环记忆和分类记忆。针对他们的弱项,传授给他们听、说、读、写中的技巧性策略,指导他们观察语言现象,结合语法规律一点点补,一步步前进。

五、运用差异教学法,赏识学生进步

华国栋教授认为,差异教学,是指在班集体中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以促进学生最大限度发展的教学。差异教学追求的价值不是考试分数和升学率,而是每个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是全体给每个学生均等的教育机会,全面关注学生的不同需要。差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扬长避短,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英语这门学科,在中国课堂有其教学的特殊性。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初中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而且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而且是呈动态发展的。作为英语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观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实行差异教学,并在教学中赏识学生取得的进步,使学生在自信中不断发展自己。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做“有心人”,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六、结语

总之,初中英语学困生的存在是个普遍现象,每一位英语教师都应该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用极大的耐心和信心对待学困生,从多方面教育他们,对他们决不放弃。作为教师,要用心找出他们学习困难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策略,慢慢转化学困生,让学困生也能“抬起头来走路”。

参考文献:

[1]陈玉银.初中英语学困生的主要成因及对策[J].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10).

[2]侯文明.试论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赏识教育[J].中学英语之友下旬刊,2011,4.

[3]华国栋.差异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学困生转化措施篇5

【关键词】学困生;转化;措施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poor students measure

Liang Chengjian

【Abstract】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 teachers must understand the each student’s interests, hobbies and expertise, starting from the interests and hobbies, and uses flexible way, the students as their children, have a love patient, stimulate their learning motivation, encouraging them to up, study hard, to poor students into moral, intellectual, physical, the United States, labor-round development of qualified personnel.

【Key words】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conversion; measures

有人曾说:如果孩子天生就是优生,那教育还有什么功能?又谈什么基础的素质教育呢?是否能有效地转化学困生,是学校实现素质教育重要的环节。我从事教学工作十几年了,在教学过程中,每届都碰到了一定数量的数学学习上的差生。怎样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是我们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和认真研究的问题。在这方面我摸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本文试分析小学阶段学困生的原因,探求转化学困生的几点教育教学措施,为提高整体素质服务。

1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生源复杂,差异悬殊。每个学期,我们学校中总要转入一些学生,每个班级中总有一些学困生。如今语、数、英三门功课压在学生身上,担子还是比较重的,而无形的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

1.2 兴趣不浓,积极性低。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抽象性的学科。正是由于它的抽象性,使差生在学习数学的许多方面发生障碍,再加上学习数学本身是枯燥的,或由于自身的智力问题,因而对数学学习提不起兴趣,课堂上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布置的练习漠不关心,若无其事。解题过程没有步骤,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缺乏积极思考的动力,不肯动脑筋,总是漫不经心;

1.3 学法不当,缺乏信心。古人云:给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说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学困生在这方面就是缺乏好的学习方法,有的学困生很努力,但就是不得法,只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会触类旁通。再者,上课听课效率不高,重难点抓不住,别人一听就懂的事情,学困生就是弄不明白。久而久之,缺乏学习的信心;

1.4 贪玩好动,自控力差。一般来说,学困生比较贪玩、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能力差,这是由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心理特点所决定的。如数学作业没有完成,就和别人一起在玩了,当天的没学明白,以后又学了新的知识。于是,没明白的越积越多,终于停滞不前,数学不像语文,数学是前后有联系的,是系统学习的,不进则退。因此教师的作用就是要对学困生引导和督促;

1.5 复习预习,遇难不究。学困生往往表现在缺乏有效的复习和预习,甚至不复习和预习。俗话说:温故而知新。再好的记性,再好的脑子也需要勤操练。预习时遇到一点难题就不想探究,不把问题列举出来,打些小问号,做些小笔记,总有一种依赖教师的想法,怕吃苦,怕动脑。长此以往,形不成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往往对以后的学习处于被动的地步;

1.6 师生情感,不够融洽。学困生一般来说不受教师们的欢迎,主要受考试,竞争等影响,认为拖后腿,导致教师上课不再让学困生发言,有时甚至发生言语、动作的冲撞等情况。因此学困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认为教师你看不起我,你的数学课上得再生动,再好,我也不听,这主要师生关系不够融洽所致;

1.7 家庭教育,重视不足。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姆认为:造成学生学习差异的主要因素不在于遗传或智力,而在于家庭和学校环境不同。是的,学生学习不良,不仅有智能迟滞,还有生理、心理等内在因素,更有造成身心变化的外界因素(家庭、社会、学校等)多方面的影响。如有可能是家庭的原因,父母迷于、父母离异、家境困难、重视不够漠不关心等;总之,在他们的身上缺乏独立性,自信心、目标性,久而久之,先是厌学,而后放弃,为了要应付考试,只得背着沉重的包袱,硬着头皮去学,其实哪里听得进去,死读死记不求甚解,或干脆放弃不学,作业拖拉。正是由于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严重地影响着差生的智力发展,阻碍了差生学习上的点滴进步。

2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对学困生要用辨证的观点来看待

2.1 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学困生。应该说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两方面,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学困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而看不到优点,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有碍学生进步。有一位伟人说过:人来到世界,他总有一样生存的本领,我们要看到他的“闪光点”。

2.2 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我们教师应当看到:学困生的今天比他的昨天好,即使不然,也应相信他的明天会比今天好。大量事实说明:今天的“尖子”明天不一定就是“尖子”,今天的学困生,不一定明天还是学困生,更何况所谓“优生”与“差生”的评判标准本身就有局限性和片面性。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很多。

3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转化学困生的一些措施

3.1 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为了提高数学教学重量,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注重培养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差生对抽象的东西比较难于理解。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能把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达到声形兼备的特点,带给学生良好的多种感官刺激,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获得内心喜悦和享受,也使得学生的注意力更为集中,思维更为活跃。

3.2 融洽师生情感,提升学困生信任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才能的基础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儿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或男女青年。” 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头。当学困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要爱学生,尤其要爱学困生,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他们的信任。

3.3 真诚以理相待,消除学困生自卑感。合理的、理想的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交往表现在师生心灵上、情感上的融洽,这种心灵的交往可促使师生产生相互感知、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相互吸引的互动效益。如果老师赞许的目光频频投向优秀的学生,对差生则冷眼相待。稍有过失,则加以训斥,得不到理解、尊重、自身价值得不到表现,使他们在心理上自觉低人一等,久而久之。就会导致他们自我贬低、自暴自弃,产生一种强烈的自卑感。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小学生心理还是很不成熟的,比较容易走极端,在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往往以破罐子破摔的行为进行报复。在这种心态支配下,你越是逼迫他学习,他越是有反感,学习成绩会越来越差。因此,教师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必须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和他们谈话,以理相处,以平等、尊重、信任、友好、关怀的态度对待他们,在合适的时机和他们谈谈心,和他们交朋友,满足他们心理需求,消除他们的自卑感。

3.4 借助集体力量,潜移默化获感染。马卡连柯认为:教师在集体中以集体为教育对象,通过集体来要求个人,在教育集体的同时教育个人,并对个人产生影响。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发现一个具有一定学习目的和团结一致的学习集体,能有效地约束差生的行为,潜移默化,熏陶感染,使差生的转变产生奇迹般的效果。例如,我的一个教学班上约有8个学困生,我从计算入手,应用题一两步教学循序渐进,科学系统地教学,使班上绝大部的学生走上正确的学习数学的轨道。班级的学数学、用数学气氛浓,数学成绩理想,这对那8位学困生也是一种很大的教育力量。在这样的环境中,他常常会不知不觉感受到集体的压力。别人的数学都能学得好,

学困生转化措施篇6

一、我们应该了解学困生的特点

(1)学困生一般思维模糊,再认能力差,缺乏逆向思维,对于一个简单的问题往往要从头开始。推理能力低,逻辑性差,对数学问题的反应不敏锐。分析综合过程不连贯,找不出解决问题的方向和途径。迁移能力差,归纳概括能力差,对所学知识不能学以致用。

(2)学困生对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较差,反映在运算、逻辑思维、空间想象、实验观察、数据处理等方面的能力较差。数学应用意识和推理能力也不强。

(3)在数学情感方面,学困生表现为厌学,心理压力大。由于成绩差,影响班级成绩,经常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和指责,造成了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和乐趣,产生了自卑心理。情绪非常失落,从而在他身上形成了恶性循环。

二、我们要了解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

一般因素有以下几种:

1.社会的因素

由于科技的日益发展,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游戏也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课余活动。许多的孩子就是因为沉迷于其中而逐渐成为学困生。我现任教五(4)班的罗钲宝同学就是个典型的例子,每天晚上放学后,先到朋友家玩电子游戏后才回家,父母也拿他没办法。为此家庭作业经常不能按时完成。像这样的学生我们只能采取转移他的兴趣爱好。这次的校运会我让他代表班级参加50米迎面接力,还有抛绣球比赛,这孩子表现很积极。校运会过后希望能因此趁热打铁,把他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达到转化的目的。

2.家庭的因素

一个孩子所处的家庭环境如何,家长的文化素质水平,对孩子的学习习惯养成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如果家庭环境不和谐,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那么孩子对读书将无动力、无压力、无监督,成绩会直线下降,变成学困生。

3.教师的因素

目前虽已是素质教育,但很多地方仍受“应试教育”的困扰,在学校里班与班比,校外学校与学校比,乡镇与乡镇比,仍暗藏着竞争。部分教师为了达到高分的目的,没有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于教材要求认真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导致学生学习困难。教学方法单一,对学困生缺乏爱心乃至挫伤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的成绩越来越差。

4.学生自身的因素

主要表现为学习方法不正确、学习习惯不好、自主学习能力差、基础较差,平时不敢问同学不敢问老师,对学习数学失去了信心。

三、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措施

针对学困生的特点及形成原因,我们应对症下药,采取有效的转化策略。

1.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不管多高级的教师,不管多认真的学生,不利用好的学习方法,再努力认真也不到最佳效果。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与理解能力,我们还应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习惯养成的最高境界是形成人的自身需求,而不是外在的强制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把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放在首位,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古今中外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都非常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起着促进作用。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注重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自我评价,通过学生的内部强化,增强行为的自觉性,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

一个人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对他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大有好处。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则是他们顺利进行学习活动的保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将会成为他们一生受用的宝贵财富。

2.教给学生阅读课本的方法

数学课本是教师的教学之本,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依据。教师要教会学生“粗读”、“细读”、“精读”课本,熟记教材的内容、概念、法则和公式,正确地掌握例题的格式。对于具有一定自学能力的高年级学生来说,我在我们五(4)班采取了课前预习(阅读)、启发引导、独立阅读的办法,课前对学生明确预习范围、目标和要求,课堂上放手让学生去读、讲、论、练的方式进行自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一帮一”、“优带差”的活动,达到双赢的教学效果。

3.完善知识结构,查漏补缺

学困生因为基础知识不扎实,对新知识接受能力不强,久而久之就成了课堂上的“陪客”教育家卢姆把学生比作医院里的病人时指出:一个医生的责任不是在做出有利还是无利的诊断后就结束下来,还应当自问自己还能为病人的现状做些什么。教室看待学困生,也应当帮学生在作业、试卷中基础知识的错误,整理出来,从错误中发现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查漏补缺。

4.用爱心去关心感化学困生

学困生由于成绩的原因或多或少在课堂上有自卑的心理,教师应该格外关注他们,可以选取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做,让学生能感觉到老师并没有放弃他们。课后及时的进行辅导,并在平时注意培养学困生的信心和兴趣,达到转化的目的。

小学学困生的转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做到的,需要我们老师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希望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能不断吸取经验,尽快的找到更可行的转化学困生的有效方法,为我们的教育工作服务。

参考文献:

[1]龙爱琴.农村小学“学困生”转化之探微――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的研究[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2(11)

[2]王锦霞.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其转化策略探微[J].教师.2013(04)

[3]许何平.谈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3(02)

作者简介:

学困生转化措施篇7

“学困生”学业成绩差,行为品行不好是客观事实,但只要我们教育得法,充分挖掘其闪光点,适时激励,使之转化的可能性却是存在的。如:要热爱他们,动之以情才能晓之以理,情通则理达;要了解他们,努力达到“知人知心”的程度,才能准确而及时地长其善、救其失;教育他们还要注意把握契机,适时“点化”促其转变;还要贯彻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组合的原则,前者可利用集体活动的吸引力和正确舆论的引导作用他们脱离落后诱因,在班级集中重新找准自己的座标,后者则有利于因人制宜,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一、以职业理想与前途为着手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职业学校的学生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学生渴望跳出农门,通过读书发展自己,掌握一门技能,以求得一个稳定的职业。由于竞争激烈,他们没有考入通往大学之路的普通高中,许多人是在一种没有思想准备的无奈情况下进了职业学校的校园。这对他们来讲,既是人生追求的一种破灭,又是人生转折的一种契机。作为学校,要善于抓住这个契机,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极早地更新观念,适应职业学校的环境,尤其是大力宣传职业成才的先进典型,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和当地经济建设对人才多规格的需求,鼓励学生振作精神,巩固专业思想,立志成为新型劳动者。

学校应充分利用他们向往走向工作岗位的心理,在各类走出去、请进来的社会活动和专业教学实践活动中,运用和所学专业知识的价值,让他们懂得学好专业技能,并通过自己将来的出色工作,定能使自己为社会作出贡献,从而获得人们的尊敬,使之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在此基础上,注意引导他们分析自己的行为习惯和学业成绩,与职业要求之间的巨大差距。积极而热情地帮助他们重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完善自我。通过持之以恒的帮教工作,使他们能按照职业的需要来规范自己的行动,这种近似“功利”的思想教育较之单纯的理论说教更通俗,更直观。

二、以“爱”为轴心,建立一支过得硬的教师队伍

学校应在德育队伍建设中,坚持人人是德育工作者,人人为学生奉献“爱心”的原则,除政教处、团委、班主任这些德育核心外,全校学生以寝室为单位配备德育导师,充当校园里的“爸爸”、“妈妈”,对“学困生”采取“一对一”结对帮扶形式实施教育。

三、运用榜样的力量,坚持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相结合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平时的教育中,除用各条战线上涌现的英雄人物来启发、疏导学生,更要注重宣传学生身边的典型人物和事来教育学生,如,每年“三好生”、“优干”评比表彰后,可以模拟“英雄事迹报告会”,让这些身边的先进人物感染他们,甚至可以与“学困生”进行结对;“校园之星”评比,让“学困生”当中有一技之长者也有机会登上光荣榜;收听、收看模范人物报告会、影视剧、专题晚会、,如“抗震救灾英雄事迹报告会”、“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晚会、《暖春》、《上学路上》等影视剧,让这些优秀的作品鼓舞他们,这些都是正面教育,另外还要注意组织好对消极现象进行摆事实、讲道理的分析、认识活动。引导学生明是非、辨利弊,从中吸取教训,增强免疫能力。学困生的道德判断往往具有矛盾着的两面性,他们既表现出在一些问题上是非不明、荣辱不分的消极一面,但在对待职业道德、行业行为上却往往具有非观念积极的一面。因此多利用企业实践中碰到的事例来进行分析,更容易使他们认清什么是光荣的,什么是卑贱的行为。再加上教师的引导和集体舆论的影响,使他们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增强对社会消极影响的抵抗力。

四、积极开展活动,寓教于乐

“学困生”大多会形成小团体,如若通过活动,把他们拉回班集体、学校这一大家庭中来,会潜移转化默化地影响他们,活动多便于为“学困生”创造“改邪归正”的机会,易于打破“学困生”消极心理定势,在活动中发挥其特长,看到自我存在的长处,让他们感到在集体中已“恢复名誉”,对自身价值重新认识,从而帮助他们树立信心,鼓起做人的勇气,迈开转化的步伐,如:

对那些好动性强、行为果敢者,要在加强行为规范教育的同时,鼓励他们在集体劳动中,在技能操作训练中,努力创造好成绩;对那些有文娱体育爱好的,要积极推动他们参加第二课堂和表演、竞赛等活动,为集体创荣誉;对那些有一技这长的,要多组织他们参加学雷锋为民服务活动,用雷锋的光辉形象和群众的鼓励性评价来强化其进步要求;对那些确有组织能力的,也不妨让他担任一定的班级职务,在实践中引导和集体评议,使其注意改掉不良习惯,为集体做贡献。

学困生转化措施篇8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课改;学困生

《教育学》指出:学困生是指智力在正常范围内,但学习基础差,目的不明确,缺乏自信和上进心,上课注意力易分散,缺乏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他们普遍对数学失去兴趣,听课效果差,计算能力差,参与意识不强,学习成绩不佳。

一、高中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分析

(一)概念的理解不够透彻

数学教材中的概念非常多,并且还会出现非常多相近的概念,如果学生没有将概念理解透彻并将相近的概念加以区分的话,后续学习就会走入误区,学习效果受到影响。

(二)学生没有足够的理解空间,缺乏自己的思考

在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号召下,学生的学习需求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但是同时也得到了更多的帮助。一旦学生出现疑惑和困难,教师就会给予学生解答。这样的方式会让学生产生了依赖性,思维活动大幅减少,因此思考能力就会随之下降。当遇到较难知识的学习时,离开教师的帮助和提示,学生就会一筹莫展。

(三)学生的学习比较被动,缺乏自觉探索

高中数学知识与初中相比,有了更大的灵活性,题型也千变万化,因此学习难度更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掌握课堂上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很难轻松应对各种考试,学生的学习能力也难以获得提高。

二、学习方法的指导

我们可以从学习方法入手来对此类学生进行指导。

(一)注重知识结构的清晰、完整,从宏观上把握知识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高中数学各部分内容前后联系,相辅相承,有着严密清晰的知识结构。教师要指导学生对知识结构有宏观上的理解,让学生体会到知识不是零散琐碎的,体会到数学学习有章可循、有路可走。

(二)注重基本概念、基本定理的理解,立足课本

有的学生认为,课本上的内容很简单,不用多下功夫,而更愿意把时间用来多做课外习题,结果却发现课外题做了很多,自己却越来越没有信心,遇到难题还是束手无策。事实上,综合性强的题目往往就是多个基本知识和方法的综合,学生只有重视对基本知识和方法的理解,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讲解概念和定理时,不能照本宣科,要探究知识的来龙去脉,想方设法让学生加深理解。如三角函数的概念,在初中学生就学过,正弦、余弦和正切都是利用直角三角形中对边、邻边和斜边的比值得到的,为什么到了高中定义就变成了在终边上任意取点的坐标来得到的比值呢?诸如此类问题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深刻理解,才能有助于其对定义的把握,使其在解决问题的时候灵活运用。

(三)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以及运用

转化与化归、类比推广特殊化、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这些数学思想方法贯穿高中数学的各部分内容,也应该渗透在我们日常的数学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当中。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会让学生在思考解决问题的时候事半功倍。

(四)注重总结与改错

总结是经验的积累,是思维的升华。教师可以在每天上完课之后,指导学生对当天内容进行总结,使学生既巩固提高所学知识,又可以找出不会的问题,加以解决。一部分内容学完之后,教师更是要及时总结,使学生建立清晰的知识网络。改错也是提高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在所难免,学生只有及时改错,认真反思,才能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虽然学习方法在具体操作的时候因人而异,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特色,但是注重总结和改错都是很有必要的。

(五)数学教师应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以及教学技能

对于高中数学教师而言,担负起了提高学生数学成绩、为学生创造一个美好未来的使命与任务。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该不断地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完善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之中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积极地创新数学教学方法,将数学教学同学生们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使得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得以完善。此外,还应该进行多元化的教学与学习,因为只有如此,方能在新n改背景下做一名称职的高中数学教师。

上一篇: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范文 下一篇: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