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赏析范文

时间:2023-03-20 03:51:45

背影赏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背影》;感人;赏析

经典之作,不止因它应运而生,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声音,还因它让人无论何时拾读,都能以其内蕴的魅力引发感动,令人久久回味。经历了读书时读《背影》,教书时教《背影》,甚至已教过三四遍,面对新的学生,再次品味它,还是会有诸多新的体会和感悟。

对于人生阅历较为丰富的成人,特别是与亲人有过离别之痛的成人来讲,《背影》的感人之处,自是不难体会。但对生于独生年代,且人生阅历简单、情感单薄的初中生来讲,买几个橘子,看几眼背影,就让他们感动,那无异于天方夜谭。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要唤起学生的情感认同,有几处地方不能放过。

一、重视背影感人的背景铺垫

买橘子,在生活中只是一桩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但如果放到一个具体的情境中,橘子的“色彩”就会发生变化。这就如同画家写生,把一个苹果、一束鲜花放到不同颜色的桌布上,它就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因此,在教授《背影》时,“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景惨淡,父子离别”这么重要的背景,是无论如何不能忽略的。它不仅为整个故事渲染出了伤感的气氛,奠定了整篇文章的情感基调,也让我们感受到时代即使给一个老人的生活带来了重压,也丝毫没有弱化他的爱子深情,这便为作者见“背影”而落泪,做了充分的情感铺垫。

作者刻画父亲的形象,在语言和外貌描写方面都只有淡淡的几笔,而在“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景惨淡,父子离别”的背景上产生的忧伤情感,却犹如一层潮湿而浓重的雾气,弥漫其间。在这浓雾散去时,父亲的背影却越来越清晰,形象也越来越亲切感人。

二、体味慈父情怀的层层积淀

读《背影》,如果只是把父亲为“我”买橘子这件事翻来覆去地阅读、讲解、分析,只能让学生从父亲步态的老迈、行动的艰难中,感受到作者的善良和情感脆弱。事实上,文章写父爱不止这一特写镜头,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关注的用来做铺垫的细节,是它们推动着作者的情感逐步走向高潮。

学生如果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仔细品味这些细节,定能感受到父爱的纯朴和炽烈,这样,对于朱自清何以对“背影”潸然泪下,也就不难理解了。

文章第四段,作者看似用笔随意,写父亲送我的原因,实际上却蕴含了作者对父爱的深深理解:

①父亲失业,家景惨淡,一家人还待父亲养活,父亲自然有重要的事要忙,而且父亲本已说定不送“我”了;

②父亲怕“我”路上有事,把“我”托付给了一个熟识的茶房,而且“再三”嘱咐他,所以即使父亲不送“我”,他也该放心了;

③“我”这时已来过北京两三趟,且已二十岁,父亲完全可以放手,而不必亲自来送;

④“我”再三劝他不用去,可他“踌躇”了又“踌躇”,总觉得“他们去不好”,总是放心不下。

从以上四点来看,父亲对待已长大成人的儿子,犹如一位慈母待她的幼子,尽现“慈爱”之情。也许在别人眼中,这拖泥带水的舔犊之情多么缺少一些男人的气概,但对于父亲来说,有一点疏忽,他的内心都无法释然。

在当时那个父权依然高举的社会,这是一种多么难得的温情。几年后,随着作者对父亲越来越理解,回想起这些,哪一个细节又能忍心忽略呢?那当初让他感觉翻来覆去决断不了一件小事的父亲,是多么疼爱自己呀。

父亲对儿子、对茶房不放心,那么怎样做他才能安心呢?细读文章第五段,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在生活的沉重打击面前,依然活得冷静自如的父亲:①“我”去买票,父亲忙着为“我”照看着行李;②行李太多,需要雇脚夫,他便又忙着和脚夫讲起价钱;③送“我”上车,他特意给“我”捡定了靠车门的一把椅子;④叮嘱“我”夜里小心,不要着凉,又嘱咐茶房好好照应“我”。

这里的四件事,件件都是那么琐碎。但在家庭遭遇变故之时,在父亲的心里,儿子的哪一件事又是小事呢?不丢东西,不被人骗,不生病,一路顺心,不让家庭的变故影响儿子的情绪和学业,这是多么体贴周到的关爱啊。从“背影”中终于读懂父爱的朱自清,回想起这一幕幕,又怎能不潸然泪下呢?

三、不能忽视的细节:“我”的独立意识对父爱的消解

慈父的关怀,虽然在那个年代是稀缺的,但一个成长中的青年,却不一定懂得珍惜它。对于年轻人来说,自觉长大的意识会鼓励他去彻底摆脱幼稚、懵懂和对家人的依赖,而意气风发地去追求自由、独立和自己憧憬的生活。

二十岁的朱自清,和父亲在浦口分别时,已经“为人夫”了,此时,他的独立意识应该比现在的初中生要强得多吧。因此,当我们细读文章时,就能从许多细节中感受到父亲默默的关爱,在一个年轻人的眼里却似乎成了多余和牵绊,让他在尴尬无奈的同时,甚至生出了些许不耐烦和隐隐的轻视。例如:

①父亲忙着和脚夫讲价钱,“我”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②父亲嘱咐过“我”之后,又嘱托茶房。“我”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也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的人,还不能料理自己么?

③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

从这几处文字来看,父亲由于常年在外奔波,深谙世事的艰难,在他看来,和脚夫讲价钱是很正常的事,而“我”却不能接受;父亲和“我”都明知茶房托了也白托,可他还是寄予茶房几分希望,把“我”这个“大”学生托付给他们;结尾的几句补叙,更暗示了这几年“我”与父亲之间矛盾不断,而这矛盾,便是一个在世事变迁中穷于应付的老人与一个青春期寻求独立自由的年轻人之间的隔阂,这隔阂使父亲再忙碌的身影,也难以唤起儿子的理解和欣赏。

也正是这叛逆性,使父爱的深沉、体贴和周到,在二十岁的朱自清眼里,看上去总有些不合时宜、拖泥带水,让人不由得想要摆脱。父亲的诸多努力和付出,年轻的朱自清是体会到了一些,但要说感动,则远远谈不上。因为这隔阂所带来的心理距离,使他无法主动走进父亲的内心,也消解了父爱在他心里的深度。

几年后,再回想起这些,朱自清对自己当时的少不更事,有了更深刻的反省和认识,也对父亲“琐碎”的爱才有了更多的关注和回味。因此在文章中,作者想把当时被自己忽略、被自己的年少轻狂所消解的“爱”的细节一一还原。我们在阅读文章时,如果能关注到这一点,同时引导学生以自己的叛逆来体察作者的叛逆,不仅能激起学生对父爱感人的情感认同,还能感受到儿子的“聪明”和父亲对此熟视无睹的“宽容”所形成的鲜明对比,在此基础上,再看朱自清见“背影”而落泪,就会自然地产生同感了。

四、解析慈父背影的感人魅力

在送别中,买橘子和父亲与脚夫讨价还价、上车拣座位一样,本也是一桩小事,但因要经过铁道,跳下爬上,比较费事,本该“我”去,父亲却又一次代劳,在这不知疲倦的背影中,作者终于读懂了父亲,读懂了父爱。

父亲是一个胖子,穿着普通,人又老了,这背影按理说是唤不起人的美感的,但它却实实在在感动了作者,因为它唤醒了朱自清昏睡的意识:眼前这位“两手攀在上面,两脚尽力地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的老人,不为别的,只为让年轻的儿子在旅途中不为饥渴所困,只为儿子放心读书,不因家中一日不如一日的光景而伤感;也许还有着那一点要读大学的儿子在人前觉着体面的虚荣,而在众人面前做着这不甚高雅的艰难的动作。

而这艰难,又分明使朱自清感到了父亲的苍老;这苍老,又仿佛使他看到了父亲如负重老牛般奔波劳碌的一生……想到自己已长大,而父亲还在吃力、尽力地想为儿子擎起一片晴空;高大的儿子,在逐渐老去的父亲面前,时时要显示一下自己的“成熟”和“智慧”,而父亲却用沉默忽略儿子的不满,用爱包容了儿子的“聪明”,想到这些,想起这苍老的、坚强的、宽容的背影,怎能不令人感动,令人心酸,令人潸然泪下呢?

一个背影,凝聚了一份感动、一份心酸、一份同情、一份理解,更有一份深深的感激。而当父亲放下橘子,带着一份满足与儿子挥手告别时,那一道愈去愈远的背影里,又多了一份儿子对父亲的依恋,多了一份最美的人间真情。

背影赏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写作背景;思想主题;文章分析;艺术分析;描法

一、写作背景:

朱自清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5年到清华大学国文系任教。1928年后,主要从事文艺批评和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1931年到英国留学,次年回国,继任清华大学教授。他的散文感情真挚自然,语言朴素简洁,结构严谨精巧,具有清新、委婉、隽永的艺术风格。《背影》是他前期散文的代表作。

《背影》一文,写于一九二五年,是追忆其八年前的一件往事。作者讲述了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念书期间,得知祖母去世后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老家奔丧,办完丧事后,父亲到南京找工作,而作者则回北京念书,父子俩在今南京市浦口区惜别的情景。此文后来收在了开明书店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中。

二、思想主题:

《背影》通过对父亲在车站给儿子送行情景的描述,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热爱和儿子对父亲深切的怀念。

本文作于1925年,写的是1917年作者在北大读书时的一段经历。而在这一时期,中国的社会状况是:军阀割据,帝国主义势力明争暗斗,知识分子朝不保夕,广大劳动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作者当时虽未站到革命立场,投入反帝反封的斗争中,但作为一名正直、善良、敦厚的知识分子,必然会感到社会的压抑,产生一种落寞凄凉的情绪。作者以自己的家庭为例,讲述了其家庭因社会的黑暗而日趋窘迫,“光景很是惨淡”,“一日不如一日”,作者的父亲,先是“赋闲”,后为了找差事而“东奔西走”,乃至老境“颓唐”。这些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奔波劳碌,前途渺茫,谋事艰难,境遇凄惨的现实。在他们心头笼罩一层不散的愁云,如同文章所表现的灰暗的基调。在这一背景下,作者写出了真挚、深沉,感人至深的父子之爱,表达了一种传统的纯真而高尚的感情。而且父子之间的互相体贴,特别是父亲在夹杂着辛酸与悲凉的父子之爱中,也含有在厄运面前的挣扎和对人情淡薄的旧世道的抗争。虽然这只是怨而不怒式的反抗,但也会引起人们的同情、叹惋乃至强烈的共鸣。

三、文章分析:

《背影》是一篇记实散文。它描述了在家庭遭受变故的情况下,父亲送别远行儿子的经过。文章通过朴素平实的语言,表现了父亲的一片爱子之心和儿子对父亲的感念之情。文章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这番话道出了《背影》的写作缘由、描写重点和写作特点等,可以作为理解文章的一把钥匙。

从内容上全文可分成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开篇点题。思念父亲,最不能忘怀的是他的“背影”。

第二部分:从“那年冬天”至“我的眼泪又来了”。以回忆往事,追述在车站与父亲离别的情景,表现父亲爱子的真挚感情。

第二部分又可分为三小层:

第一层:从“那年冬天”到“我们便同行”。旨在为写“背影”渲染悲凉的气氛。其主要交代此次父子分别时的家庭情况。

第二层:自“从到南京时”到“……太聪明了”。写父亲送行前的细心关照,为写“背影”作铺垫。

第三层:“我说道”止于“……又来了”。描写父亲爬过铁道去买橘子的“背影”,抒发真挚的感情。

第三部分:最后一自然段。写别后对父亲的思念。以在泪光中再现“背影”作结,直接抒发深切怀念之情,并与文章开头呼应。

四、艺术分析:

《背影》记事颇为简单,一个丢了差使的小吏送子北上读书,在火车站送别。在军阀统治的旧中国,这种事是极平常的事,在那黑暗的社会里,即使这种小康之家也经不起天灾人祸的打击。文章记述了作者家庭的不幸和当时的灰暗世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现在这种社会虽早已不存在了,但其记述的情景,对我们来说依然有着对历史的认知作用。

本文通过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的命题以立意,组织材料,在叙事中抒发父子深情,这正是作者写作的高明之处。

四次“背影”的出现是文章的重点:

背影”在文中反复出现四次,但每次的情况都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则是一脉相承。

开头设疑――点出“背影”;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父子分手――惜别“背影”;结尾思念――照应“背影”。四次“背影”的出现,第二、三次是实写,第一、四次是虚写。实写是虚写的基础,是虚写的条件,没有实实在在的“背影”的描写,本文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虚写是对实写的感情的深化和升华。

一般写人物,较多地从正面入手,但只从一个角度写多了,就会让人感到呆板乏味。作者选择背向的特定角度,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全力书写父亲的背影,令人拍案叫绝。作为儿子,对父亲的音容笑貌,无不了如指掌。然而父亲临别送行,为儿子买橘子而艰难地在月台上爬上爬下的背影,却深深地打动了儿子的心灵,使“我”获得了特殊的感受。这正是作者不随人后、敢于创新的艺术才华。再则,父亲老境的颓唐、心情的忧伤、父爱的真挚等都通过背影恰当地显示了出来。背影,犹如电光火石,一下子照亮了父亲丰富的内心世界,照见了他的灵魂。背影更能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背影,可看作是父亲的一种特殊“面貌”。作者这样处理,主要同作者的家境和心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原因有三:一、父亲老境“颓唐”,饱经忧患,半生潦倒;二、父亲在家境惨淡、祖母逝世、奔走谋职之时,还不辞辛苦,不怕麻烦送儿子上北京,还艰难的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而且反复叮咛一路小心。三、当时父亲的心境不好,儿子的心境也不好。由于生活的暗示,作者有独特发现,选择了这个最佳的表现角度。以“背影”为题,贯穿全篇,父亲老境的颓唐、心情的忧郁、父爱的真挚等,都可通过“背影”真切地表现出来。它意蕴丰富,耐人寻味,留给读者自由想象的广阔天地。突出背影,是这篇散文成功的一个主要因素。由此可以得到一个启示,写人记事,应该选择最动情的一件事,写最动情的一件事又要突出最动情的瞬间。

文章中也出现了四次“流泪”:

1.“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作者为何流泪?文中一词“祸不单行”:父亲的工作没了,祖母死了,家中光景很是惨淡。这个部分为全文定下感情基调,这是一篇伤感的文章。把“背影”置于大不幸的家庭背景中,全文笼罩着哀伤的氛围。

2.看到父亲艰难地为我买橘子时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次流泪,一扫我前面的自以为是,我深深理解了父亲的用心良苦。用自己的情感反应去烘托,格外感人。有一个细节描写很巧妙,父亲的“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我”的是“紫毛大衣”“皮大衣”,做父母的,总是把最好的给了儿女,我们是否对这份“得来全不费工夫的爱”有些太习惯了,甚至麻木了?

3.看到父亲离去的背影,再一次流下了眼泪,这次流泪是上一次的继续,是更深地理解了父亲的爱子之情。

4.最后一次流泪是回忆中的流泪,父亲的背影也深深地定格在作者的脑海中。

五、描写特点:

1.简洁。本文通体干净,没有多余的字眼,即使一个“的”字、一个“了”字,也是必须用才用。除了夹入了一些文言词语以外,没有华美的辞藻,生僻的词语,都是质朴自然的家常话,生活气息非常浓厚,提炼得非常简洁。

2.朴实。《背影》全用白描记叙事实,不作任何修饰、渲染。通篇写父亲多么关心爱护儿子,儿子又是多么感激思念父亲,但像“关心”、“爱护”、“感激”这一类的抽象现成的字眼,文章中却一个也没有用,更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大朴正是大巧的表现。文中用词造句都经过认真考究,绝不随便。

如送行那一段:“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这里的“说定”,如果用“说过”似乎也通,但逊色多了。“说定”不送,后来终于还是送了,实际上是说而不定,很好地表现出父亲当时的矛盾心理。“熟识”一词,说明父亲嘱托的这个茶房该是靠得住的;“再三嘱咐”,表明嘱咐茶房遍数之多,不厌其烦,反复交代,唯恐茶房有半点疏漏;“甚是仔细”,表明嘱咐内容之详,把送行中应该注意的细微末节都提到了。这些用语,强调说明父亲已经为儿子上车作了极其精细、周密的考虑和安排,字眼虽然十分平常,但用得恰到好处,使父亲爱子之心跃然纸上。

3.感人。语言平实简洁,却能传达出无限深情是文章语言又一特色。全篇文字平平实实,但字里行间渗透着一种深切怀念之情,因而十分感人。话都是很平常的,没有什么特别,读者都有这种生活经验,因此也容易引起联想,由此发现人世间普遍平平常常而又最为珍贵的美好感情,给人以性情的陶冶,增进人们对天下父母心的理解。

4.文白夹杂。文中出现文言的原因:作者有很深的文言基础,当时的语体文中常有夹入文言词句的情况,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文章中使用文言词句,可能也与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有关,例如不说“失业”或“丢了差使”,而说“赋闲”,似乎“赋闲”不象“失业”那样刺耳和使人难堪,有失体面;最后一节既因父亲来信是文言,引用原句,更见真实,也因所表达的尽是家庭和父亲的困境和沧凉的心情与复杂的感受,所以也用了许多文言词句,这也笼上了一层时代赋予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特殊语言色彩。

5.白描。作者写父亲的背影,描写那买桔子时过铁道的场面,完全用白描的手法。所谓白描,照我的理解,就是不设喻,不加形容和修饰,用质朴的文字,把当时的情景如实地记写出来,给读者以身临目击之感。换句话说,白描是用叙述的方法进行描写,达到再现实景的艺术效果。

例如:“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父亲的背影,儿子是太熟悉了。但这次要描写的,却不是那常见的背影,而是在特定场合下,使他极为感动、终生难忘的那个背影!作者不施浓墨,不用重彩,而是白描。再如作者写父亲当时的穿着打扮体态动作,特别着重描绘了过铁道的情景。怎样走去,怎样探身下去,怎样爬上月台,攀上爬下,移脚倾身,都细细地如实写下,我们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仿佛我们当时也在场,也看到了一位仁慈的父亲对儿子的关怀和体贴的情景。

背影赏析范文第3篇

题材比较普通的《背影》,文章具有出色的创作特色:本文懂得抓住人物特点――“背影”两字标新立异,运用素材,边述事边表达出父与子的深情。所以,散文虽内容精悍,但具有引人注目、撩动读者心弦的艺术感染力。

一、精彩的几次“背影”刻画

为了烘托出一种浓厚的情感气氛,以引领下文。所以背影第一回出现在文首,目的是点题。文章的重点在第二回,在车站父亲送儿子的情景,对父亲的“背影”自清作了具体的描绘。稍微有些肥胖的父亲,一身黑布大马褂,青布的棉袍,走路艰难,慢慢地爬过铁路就只为了给自己的儿子买点橘子。此个画面展现出爸爸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爱,没有人不为此画面感动。接下来的一回是写父子分别之后,作者望着在人群中渐渐地消失的父亲的背影,充满了感伤情绪,让人看了也不觉的心酸。最后一次背影的出现,是在散文的末尾,作者接到父亲的来信,看着来信在眼泪中又一次浮现父亲的“背影”,于是有感而发落泪感怀,文章前后呼应。

散文一直致力于渲染父子的亲情至深,它并没有着重去描写人物的肖像、语言、心理等,又跟其他的类似文章的写法不一样。就主要依靠背影这一意象来抓住人物的形象,做了详细的刻画。文章之所以有这样的写作方法,多半跟作者的家庭环境和心理情绪有点紧密的联系。作者的父亲一把年纪了,还要为许多事操心,他历尽沧桑,上半生过的不太好;那次车站之别朱自清的父亲心理状态很差,儿子的情绪也很低落。所以,朱自清善于抓住“背影”详细描绘,一篇文章要想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要善于抒发了特殊场景下的思绪情感,这样才能获得艺术感染力。本文之所以显得真挚感人,是因为作品写的是普通人家的家境、一个平常人的心境、是世间最平凡不过的慈父孝子之间的故事,行文之间磨灭不掉的父与子的亲情与感动。

二、突出的写作特点

首先,它构思巧妙又新颖,布局凝炼而精美。它是采用截取法选材构思的。在记叙文中,截取事物的最精彩、最感人、最能反映其本质的闪光的瞬间而加以表现的选材方法,称之为截取法。“背影”是课文的闪光点,也是聚光点。父亲的慈爱和迂执,艰难和努力,困顿和挣扎,都聚集在这一点上;父子之间浓浓的爱也倾注在这点上。从这个角度描写,不但可以看到父亲“形”的特点,而且可以洞察到“神”的方面的本质特征。背影,是作者感情的触发点和凝聚点。这个背影被作者用集中笔墨描绘,其他方面的种种描写被省略了,不但别开生面,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而且留给读者无限遐想的空间,由此展现了朱自清敢于创新的特点。文章善于把重心用聚光灯的方式集中在――父亲的"背影"上。把父亲和儿子即将离别时,父亲与儿子两个人的内心世界充分的表露无疑,精准的体现出了父子情深的真挚感情。

其次,这篇散文的文字其实比较的简单朴素,但是却给人文质彬彬的感觉。这篇散文的语言,简约素淡,用词方面的口语化和平实,全篇散文体现出朱自清散文朴素、自然、清秀的格调。散文虽然用很少的字叙写背影,但却完全挖掘出新意,父亲的说话虽然简短干练,却很有力的为主题作了铺写。简单的言语,正是文章之所以能打动读者,深入到普通读者内心深处的利器。

第三,有机融合的叙事与抒情手法。朱自清的这篇散文是一篇发自作者内心写成的文章,是在作者收到来信阅读完来信后,"热泪盈眶",情感相当诚挚而心怀感动的情况下创作的,文章中的孩子与爸爸的“背影”完全融为一体了。关于深切的怀念父亲,文章一边回忆一边灵活地将自己悔恨的情绪衬托出来,特别深沉的怀念之情如此便令读者一目了然。

最后,散文的白描写法具有极高技巧。好比文章中写到:朱自清父亲戴着黑布小帽,一身黑色的布马褂,深青色的布棉袍,慢慢的走到铁路旁边,小心翼翼的俯下身去,他也不觉得为难。当他父亲穿过铁路,又爬上对面的月台,是非常不容易的了。往上爬时,他父亲用双手攀着上面,双脚往上使劲的攀;他的身子因为比较的肥胖,有点向左微倾,他的样子看起来很费力。当朱自清看见父亲的背影,他鼻子酸酸的泪水飞快的流了下来。作者赶紧擦掉了眼泪,怕被父亲看到,更怕他人看到。作者又一次回看时,他父亲早就抱着金黄的桔子往回走了。通过铁路时,他父亲先将桔子放在地上,他慢慢地爬下,然后他又抱着桔子走,到作者这边时,作者连忙去扶他父亲。散文中,父亲过铁道的情景被作者特别着重描绘了,其中包含着父亲当时的体态动作穿着打扮。走过铁路的样子,弯下身躯的样子,爬上月台的样子,一上一下,脚也动身也倾斜,点点滴滴都是逼真的描绘,让多少读这篇散文的人多少有身临其境之感,仿佛我们当时就在场看到了一样的,父亲与儿子的感情是那么的深厚。

综上所述,人们在阅读《背影》时,常常会被文章中那感人至深的父子情分所打动。在对文章的细心咀嚼之中,自然而然的便被作者朴实无华的言语所感染,你会发现艺术韵味蕴藏于作品的字里行间。读者在品鉴朱自清先生的这篇散文时,自觉的被“背影”这个意象所锁定,让人在脑海中形成了一幅美好的视觉图。领悟“背影”深刻的涵义:不管是美学的、社会的、情感的、伦理的等等,体验在种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品赏心理之中。我们要从艺术创作的审美体验过程出发,学会思考例如“背影”意象是如何生成的,这篇散文的情感线索,和作家那独具匠心的艺术构思,我们写文章时也可以借鉴《背影》以一个中心为线索结构全篇,思路清晰,选择特定时间,特定场合的方式方法,学会选取情感的抒发点,构思精巧的方法。明白一篇文章必须得感情真挚,注重细节描写等等因素,才能成为一篇好文章。

背影赏析范文第4篇

作品记叙的是多年前父亲在浦口车站送他乘火车北上念书的情景文章不长,只一千多字。一共有六个自然段,前两个自然段主要为背影的出现作烘托和铺垫,交代背影出现的特定背景:屡遭变故,家境惨淡。第三、四、五自然段主要写送行的过程,其中第五自然段详写,集中写了父亲送行时的背影。最后一段写儿子对父亲的深切思念,引述父亲的来信,加深主题。

综观全文,文章写得非常平朴,但时时处处流露着一种动人的情感:父子间深厚的感情,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爱和儿子对父亲的百般怀念和无限的感激。

散文是作者灵感的物化,是作者情感涌溢、思维灵动之际的产物。作者对父亲的关爱非常感激,情抑于中,诉之于笔,外化的便是这充满感情的文章。

文章以情动人,父子深厚的感情洋溢于纸上,然而像“关心”“爱护”“感激”这一类的抽象现成的字眼,文章中却一个也没有用,更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文章只是用不加粉饰装点的平常话语,用平朴,真率来打动读者。

文章写父亲的背影,便是不加形容和修饰,用质朴的文字,把当时的情景如实地记写出来,给读者以身临目击之感。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作者用平朴的文字描写了父亲去给我买橘子时的情景,他写了父亲怎样走去,怎样探身下去,怎样爬上月台,攀上爬下,这些都是如实的描写,洗尽铅华,保寸本色,至真至朴,细细道来,将人、事、情、感,原态原貌地呈现于读者的面前,让人感同身受。

《背影》以情动人,感动了无数的读者。我想这除了因为作者用了平朴的语言写出了真实的情感外,还在于文章里头蕴涵着一种“淡淡的哀愁”,而这种哀愁是时世给作者的影响。作者的心情是哀愁的,这种哀愁也加深了读者对父子情深的理解。

文章一开头就定下了“哀愁”的基调,“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家中的光景很是惨淡”。这对作者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那个时候作者的家庭景况是悲凉,作者的心情是哀愁。就是在这样的背景里,父亲为作者送行,而其时年老的父亲还要去找工作,作者在这里看到了父亲的背影。作者在描写这个背影的时候,不仅融人了对父亲的深深感激之情,也融人了一种辛酸和悲凉的情绪,正是再一种情绪加深了读者对父子情深的体验,引起读者的同情和共鸣。

背影赏析范文第5篇

在这段充满感情的叙述中,作者通过强调“路难行”、“难行路”,进一步突出了“行路难”,从而使感情的抒发显得如此真切、自然而震撼人心。

先来看“路难行”: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再来看“难行路”: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平路尚且要蹒跚,更何况要爬月台。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这里作者着重写到了父亲穿着的颜色:“黑”、“深青色”,这些极重的颜色已使读者感受到父亲的沉重了。另外又写到了“大马褂、棉袍”的衣着,这些都是不利于灵活动作的,更突出了父亲行动的艰难。

“路难行”和“难行路”有力地渲染了“行路难”。可是,即使行路再难,父亲也执意要为儿子去买几个橘子,其态度是何等坚决!你看,“我本来要去的(爱父之心),他不肯(爱子之情),只好让他去(父子之爱)”,这样的描写可谓传神。“他望窗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可见父亲此时只看到卖橘子的人,却不在意去买橘子的路,而且决定得那么快,没有任何迟疑,只看了看马上就决定了。“看了看”与“说”之间接得很紧,这种描写可谓极妙。如隔一个逗号,或者加上一个“然后”,就全无这种效果了。这说明他的决定不容反对,显得很果决:“我买几个橘子去”而不是先问“橘子要不要吃?”然而,正是这样的“专制”,无形之中饱含着父亲对儿子的深沉的爱!接着父亲说:“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可见一个已经长大成人的青年,在父母的眼里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对于“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的“我”来说,照例父亲是用不着这么说的,然而父亲这么说,更让我们感受到“可怜天下父母心”。于是,父亲毫无顾忌地去了,哪怕“路难行”,哪怕“难行路”,哪怕“行路难”。你看他:

“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扑扑衣上的尘土。”

在这里,详细传神的动作和神态描写,非常成功地再现了父亲爬月台的艰难过程。行路可谓难,爱子可谓深,描写可谓神。此情此景,不但“我”会落泪,我们也会落泪。虽然“路难行”“难行路”“行路难”,可是父亲的心里却是愉快的,因此动作也很快:“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我”才拭泪这一点时间,父亲就已爬上了那边月台,并且买了橘子“往回走了”,可见其快。这里作者将这段场景虚化,一是表明“我”当时已不能自已,不忍再看下去,又责备自己没有坚持到底,去买橘子,而让行动艰难的父亲去;再是表明父亲动作之快,我们总是对自己喜欢、愿意做的事情勤快些,父亲也的确是这样;同时,这样处理可以使整个行动过程显得有实有虚。更何况,父亲感到若不为儿子做点事似乎就心里难受,所以“我”在说了此段中唯一的一句话“爸爸,你走吧”之后,父亲却并没有走,而是在给儿子买了橘子之后才“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而此时作者的心情却是非常沉重的。

上文所说的一切,都是从作为儿子的朱自清眼中看出的。我想只有他才会这样专注地望着自己的父亲,他看在眼里,痛在心里,表现了作者对父亲的爱。他心疼父亲,为他担心,“可是他穿过铁道,须爬上那边的月台,就不容易了。”同时在父亲爬上月台时,作者非常及时、恰到好处地点了一下“肥胖”两字,“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真可谓妙笔!接着作者写到“他已抱着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一两个橘子是用不着“抱”的,“抱”字说明橘子之多。行路这样的艰难,而橘子圆溜溜的,不是容易拿的东西,然而竟买了那么多,又可见爱子之深。而且“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橘子很多,但全都给了儿子,自己一个不留,一个不吃,而且那么干脆,毫不犹豫。与此同时,我们还在这里发现了一个绝妙的对比,“放在我的皮大衣上”,而父亲则是“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色棉袍”,在“只认衣衫不认人”的社会里,父亲想的更多的是儿子!

整段文字中的语言描写极为精练,总共只有四句对话,作者一句,父亲三句。离别时话本来是会很多的,但此时的深情都已“一切尽在不言中”了,不需要太多的雕琢。白开水般的一句“我走了,到那边来信”饱含父亲多少的惜别和牵挂之情!“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你进去吧,里边没人。’”两颗心都是恋恋不舍。在这里,父亲的走路没有再强调“蹒跚”、“肥胖”,因为这里已经没有必要强调出行路的艰难了,一字不多。同时,“我望着他”,而他则“回头看我”,真可谓两心依依不忍别。看见“我”,让父亲心里终究有些不平静了,而素来不善表达爱的父亲们,总是把这种感情压抑下去,理智地来一句“进去吧,里边没人,当心行李”。而这从感情到理智的转换过程,正从一个“看见我”与“说”之间的逗号中暗示出来了,与开头那句“他往窗外看了看说”一样的精彩!“等他的背影混入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父亲这时大概已经不敢回头了,他怕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那时我们还没听到过歌星演唱“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而儿子则一直要到看不见父亲才进去,我们可以想见那个踮着脚寻找父亲快要消失的背影的朱自清,其爱父之情是何等深沉,又如此溢于言表。

这真是一段感人肺腑的文字,令人百读不厌,可谓“含不尽之意于言外”,文意尚可大加体会。同时我们也由此认为,在阅读作品中,不但要关注写了什么,而且更要关注是怎样写的;要关注写到了什么,也要关注没有去写什么。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这对于我们深入理解文本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背影赏析范文第6篇

关键词: 《背影》 词汇 语料库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语料库语言学在语言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语料库的研究依靠统计数字和语言实例得出结论,客观性强,具有说服力。本文以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选取《背影》的两个英译本,即张培基和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英译《背影》,借助语料库研究工具AntConc,从类符/形符比、高频词分布及特例分析等方面,对两份译文进行分析与赏析。

二、从词汇层面赏析《背影》

《背影》(以下简称原文)是朱自清的早期散文,叙述的是作者离开南京,父亲送他到车站上车的情景,其中对父亲背影的描写最深刻。作者用朴素的文字,把父亲对儿女的爱,表达得深刻细腻。翻译时,译者应着重把握原文主题思想及其写作背景。赏析材料分别选自张培基和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英译《背影》。为了方便分析译文,以下张培基英译《背影》简称为张译本,而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英译《背影》则简称为杨译本。

1.类符/形符比

类符/形符比,也称行次比(type/token ratio,TTR),指的是文本中类符数和形符数的比率,是观察语料库中词汇使用情况最常用的参数之一[1]。类符指语料库文本中任何一个独特的词形;形符则类似于我们日常说的“词”[2]。行次比反应语料库中词汇的丰富程度,即行次比越大,词汇使用越丰富,反之则越少。用Antconc软件分别对两个英译本进行类符、形符的索引,由于原文及译文篇幅均较短,这里没有采用标准化类符/形符比,而是类符/形符百分比。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符/形符比

从表1可以看出,在形符数量上,杨译本为969,张译本为1137;类符数量上,杨译本为405,张译本为463。因此,从词汇数量上看,杨译本在词汇使用上简单。其次杨译本与张译本的类符/形符比分别为41.80和40.72,两个数据差别并不明显,这与自建语料库规模较小有一定关系,但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在相同文字数量的情况下,杨译本的词汇使用相对张译本更为多样化,由于其词汇的丰富和变化,可能使其译本的阅读难度大于张译本。试看下面例子:

例1.原文: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

张译本:In the winter of more than two years ago, grandma died and father lost his job.

杨译本:That winter my grandmother died, and my father’s official appointment was terminated.

例子中,原文里的“差使也交卸了”,在翻译中,张译本使用简单的表述“lose...job”,符合我们日常口语用法,难度低,较于理解。而杨译本则选择有一定难度的书面语词汇“official appointment is terminated”,尤其“terminate”这个词语的选用,增加了阅读难度,使译文更具有书面特征,而这一点与原文既定的文体风格有所偏颇。因此,从类符/形符比的角度,可以认为张培基译文比杨宪益的译文更符合原文风格,口语化强。

例2.原文: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张译本:Father said, “Now that things’ve come to such a pass, it’s no use crying. Fortunately, Heaven always leaves one a way out.”

杨译本:“What’s past is gone,” said my father. “It’s no use grieving. Heaven always leaves us some way out.

例子中,张译本和杨译本在“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的处理上方法一致,但是张译本的字数明显多于杨译本。在张译本,非常巧妙地加入“fortunately”。该词的选用,可以看出译者在翻译的时候注意到,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即英语是形合语言,需要使用关系词显现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因此,“fortunately”使译文表述更贴近英语母语表述习惯。由此可见,张译本在该句话翻译上,相比于杨译本,更胜一筹。

2.高频词汇

词频指各词形在文中出现的频数,词频统计是语料库分析中一个基本的统计手段,在翻译研究中使用词频统计对原文的用词风格、译文的用词风格乃至文体进行研究有一定的帮助。同时,Hunston曾指出,“根据英语词料库统计,英语作为母语使用中频率最高的前五个词依次为the, of, to, and, a”[3]; Olohan指出“在英语翻译语料库中,前五个出现次数最多的词依次为the, and, to, of, a”[4]。由此可见,文中使用Antconc对两篇英译本进行处理,统计高频词汇,截取较高的前15个词,汇成表2。

表2 高频词汇表

从表2可以看出,杨译本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前六位词依次为“to,the,he,I,and,a”,与两个语料库统计的数据相差甚远,且“of”的使用频率仅排到第13位。这说明其译本在符合英语表达习惯时候,受到汉语的影响,具有翻译文本特色。张译本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前六位依次为“the,to,I,and,of,a”,除to,and与英语翻译语料库中统计的排列顺序相反之外,其余全部一致,表明张译本更贴近英语翻译语料库,更符合英美人的阅读习惯。另外,两个译本中位于前15位的高频词中有人称代词“he/him”,“I/me”,并且大量使用虚词,说明两个译本小说类文体特征显著。

3.同一~汇的不同译法

相同词汇在不同语境下,不同译者采用不同的译法。“眼泪”作为一条主线,在文中共出现4次,传神地表现作者在不同时候流泪的不同情感。因篇幅有限,在此只选择其中两处落泪,做具体分析。

例3.原文:到了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张译本:When I met father in Xuzhou, the sight of the dis-orderly mess in his courtyard and the thought of grand-ma started tears trickling down my cheeks.

杨译本:When I joined him in Xuzhou I found the courtyard strewn with things and could not help shedding tears at the thought of granny.

张译用“ trickling” 一词,形象地描绘出眼泪如一股细流,汩汩涌出,簌簌流下,生动地表达了作者既不忍看到父亲的艰难处境,又怀念祖母的强烈情感。真实地再现了作者眼泪不受控制的情景,传神地描绘出感人至深的亲情。而杨译本用“shedding tears”这一词组,未添加任何的修饰成分,使人感觉在情感上不如张译本表现得震撼感人。

例4.原文: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马褂的背影。

张译本:Through the glistening tears which these had brought to my eyes I again saw the back of father’s corpulent form in the dark blue cotton-padded cloth long gown and the black cloth mandarin jacket.

杨译本:When I read this,through a mist of tears I saw his blue cotton-padded gown and black jacket once more as his burly figure walked away from me.

这次落泪是在文章结尾处。张译用“glistening” 一词,除了从意义上再现了“晶莹的泪光”,而且使其具有音美的特征,因为“glistening”一词在发音上很像“晶莹”一词。而杨译文中,用“a mist of tears”,虽表现出当时眼泪模糊了作者的双眼,但并未体现出原文中的“晶莹”一词。

从上述对两次落泪翻译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张译本在选词上更精准,译文更生动,词汇的斟酌更准确。

三、结语

经过对两个译本的词汇层面对比分析,发现张译本以保持原作的口语风格为重,遣词造句通俗简洁,最大限度地再现原文信息,与原文风格更吻合。相对来说,杨译本用词则更丰富,句子结构更复杂,表面书面化程度高。

参考文献:

[1]文秋芳,王克飞,梁茂成.中国学生英语口语笔语语料库[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2]梁茂成,李文中,许家金.语料库应用教程[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3]Hunston S.Corpora in Applied Linguis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4.

背影赏析范文第7篇

一、从图画的欣赏中引入课文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课文的引入,我多通过赏析幻灯投影、插图、多媒体等途径把学生引入课文。美丽的图画,尤其是那些感人肺腑的画面必能引人入胜。如教学《背影》前,我问学生,朱自清是谁,在大家汇报课前搜集的信息后,我也随即交流了我课前整理的“作者相关资料”。紧接着,当我再问朱自清的父亲长的是什么样儿时,大家觉得我的问题有点唐突,一个个用惊讶的目光看着我?在大家惊奇中,我终于又打开了多媒体,出示了朱自清父亲的背影图。学生笑了,说老师,这可是朱自清父亲的背影,我们哪能看出来!我说能,朱自清就是根据这个背影写出了著名的散文《背影》。看看大家能不能把背影给读出来。在大家尝试描述后,我便乘势而入:“朱自清的父亲为什么要在火车站爬月台,攀栅栏?作者通过背影,刻画了一位怎样的父亲呢?”同学们一个个怀着这样一连串的疑问,快速地打开了课文。

二、在配音朗读欣赏中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从情感上去体验课文内容,我又让学生在低沉而缓慢的配音朗读中去阅读《背影》课文。伴随着课文配音朗读声,课堂中不时地发出轻轻的啜泣声。当我在配音朗读结束后提问学生时,一些学生已经泣不成声,几位发言的学生都是声音顿了好半天,才相继哽咽地说:朱自清的父亲太伟大了……在等待火车开动的过程中,又不顾安全和自己行走的艰难,过铁道、爬月台去给儿子买桔子;尽管自己年纪大了,连举筷子也费力了,还不放心地给儿子写信……

三、从欣赏作者的文路出发,把学生带入课文的自主阅读之中

学生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后,我又紧追不放,即问:“同学们,作者拥有这样伟大的父亲,一定充满对父亲的感激之情。那么作者又是怎样通过自己手中的笔去刻画伟大的父亲的呢?我们来共同欣赏一下!”于是学生带着对父亲的爱去探索、对作者写作思路的欣赏而再次去阅读课文。通过阅读,学生很快理清了课文的脉络:课文开篇点题,思念父亲,最不能忘怀的是他的“背影”;文中回忆往事,追述在车站与父亲离别的情景,表现父亲爱子的真挚感情;文末写别后对父亲的思念,以在泪光中再现“背影”作结,直接抒发深切怀念之情。

四、在写作技巧的欣赏中学习写法

学生通过自主朗读欣赏与交流,感受到了伟大的父爱,并被父亲“宁愿自己一人承担痛苦、劳累,也不让儿子分忧、劳作”的伟大精神所感染。我抓住良机追问学生:“父亲如此伟大的精神,作者是用怎样高超的写技把它表现出来的?为什么不正面着笔,而选择了父亲的背影来着笔?作者又是怎样通过人物背影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伟大的精神世界的呢?‘我’对父爱的理解经历了怎样的过程?你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顺着学生的思路,施以一连串的逐层追问与探讨,悄悄地把学生带入了写作技巧的欣赏之中,学生从中把握住了本课的写作方法,懂得了散文创作中另辟蹊径,选择表现角度的重要性,学到了如何选择角度结构全文以及表达情感的方法,提高了读写能力。

五、从歌词的欣赏中强化人物的感染力

在结束课文之际,我问学生谁能声情并茂地唱出阎维文演唱的《父亲》一歌。一学生情不自禁地唱道:“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这首歌的歌词好不好,好在哪里?”在学生赏析歌词后,我便激发学生“谁能把歌词改为《背影》的内容?”话音未落,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经过讨论修改后,大家齐声地唱了起来“那是我上学时,父亲执意车站来送我……忘不了月台买桔让我解渴,爬月台艰难攀栅栏留下背影。等我毕业后,丢开父亲东奔西走。父想儿时……,儿想父时晶莹泪中再现背影。都说……儿只有背影一篇和泪水,愿父亲平安父子早相见。”在荡气回肠的歌声后,我还让学生即兴写作了赞美父亲的文章。这样更强化了人物感染力,增强了阅读效果,同时还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多年来,我坚持赏析式阅读教学方式,学生不仅爱上我的语文课,更爱上语文阅读课,还促进了写作水平的提高,在近几年我所教的学生中,几乎每年都有学生获校、市读写大赛一等奖。我个人也因此受到各级的好评。

背影赏析范文第8篇

一、学习范文阶段

1.初步感知。教师在介绍完作者及写作背景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得到两个收获。一是识字,熟悉好的词语。让学生在课文中圈注,抄在笔记本上,并理解它的意思,会造句,以便写作时运用;二是提炼散文的主题。教师适当讲解点拨,概括指出它之所以能打动读者,在于它充满了亲子之爱这个永恒的主题。再作引导,引起学生的思考,为写作时选材打下基础,自然而然地做到了“以读促写”。

2.赏析把握。在初步感知主题后,再抓住文章重点描写、细致刻画之处进行赏析。父亲“事已至此,不必难过”对我心灵的安慰;“甚是仔细”、“再三嘱咐茶房”表现出的不放心;亲自送儿子并“忙着照看行李”,与脚夫讲价钱,上车为儿子挑定座位。这些,教师都可以引导学生品味赏析,感受父亲对儿子的深挚关爱之情。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多方面的,而且大都从日常细微的事情上十分自然地流露出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赏析之后,大多数学生同作者一样深深体会到了父爱、母爱,同时体会到有真情实感的文章的魅力,这就为写作打下了感情基础。下课前可布置一个片断练习:写出父亲或母亲为你做一件事时的几个连续动作。写作时指导学生仔细品读课文片段:“穿过铁道”、“跳下去又爬上去”,一“探”一“攀”,一“缩”一“倾”。这些动作,对一个年轻人来说完成自然不费事,可是父亲年老体衰,而且是个胖子,平时走路就“蹒跚”而行,要做到这样,其艰难的程度可想而知。特别是他“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这种轻松的心情更体现出父亲早已把对儿子的爱化作了一种责任。学生在品读后,不仅有了写作的热情,而且下笔更容易了。这样,“读写一体”就初步体现出来了。

在引导赏析把握这个环节,除了引导学生把握父亲对儿子的那种亲子之情,还要指导学生赏析把握儿子对父亲的感念之情、钦敬之爱。赏析时,可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我的眼泪又来了” 、“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等语句,使学生真正进入作者所渲染的情感世界,这对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其写作水平是大有裨益的。

3.归纳技巧。这篇文章将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但不同于一般文章描写人物肖像时着力描绘人物的神情、音容笑貌,而是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背影”,不惜笔墨作具体细致的刻画。“背影”在文中出现四次,其中有点题,有呼应。至于是如何点题的、如何呼应的,教师应带领学生朗读、讨论、分析、点拨。

《背影》是经典名篇,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叙事简洁,抒情自然,语言平实,构思却极为精巧。如开头写父子一同回家奔丧,似乎只是为了交代开端,其实不然。这个开头为整篇文章渲染了悲凉、哀伤的气氛,父亲的背影就是在这样的气氛中出现的,这便不同于随处可见的普通的背影。家境衰败、祖母去世、父亲失业,接连的不幸,已使父亲身上的担子够沉重的了,可他还不辞辛苦地送儿子上火车,艰难地为儿子买桔子,显示出父爱的崇高、伟大,也彰显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作者用白描记叙,不作任何修饰、渲染,大“朴”正是大“巧”的表现。体会到这一点,就要提醒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要围绕中心巧妙地安排情节,不要只干巴巴地记叙主要情节,要进行巧妙的衬托铺垫,增强作文的艺术效果。

二、写作训练阶段

背影赏析范文第9篇

一、一般性方法:

1、读懂文本

一般采用“总体――部分――总体”的步骤。其中“总体”,就是从头到尾通读,得出初步的印象;“部分”,是对一些重要的句子和段落进行揣摩、参悟和分析研究,加深印象,发现特色,初步形成自己的观点;“总体”,是要获得完整的本质的认识,对作品的思路、结构、主旨做出自己的判断。

2、选准角度

今年高考湖南卷的鉴赏评价题有3道,分别就作品的语言描写、肖像描写、侧面描写3方面设题,考生任选一题作答,我们应该尽量选择自己最熟悉的、最能结合作品来谈、最能深入阐发的题目来作答。

3、写好短评

因为只要求写300字的短评,所以首先要单刀直入、开门见山地提出观点,也就是提出你对该文的总体评价;然后就原作内容进行复述、介绍、引用;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评价,也就是采用“述评结合”的方法,一定要“述”和“评”相结合。在写作中,我们还应该注意短评的结构要小巧完整,语言要精练、简明、严谨。

二、鉴赏方向:

1、试析主题思想及表现

主题思想通常是隐藏在作品的语言当中的,阅读时要注意文章的标题,概括性的语句,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和句子,揭示主题的中心句,升华主题的结尾句和标示文章脉络的过渡句,还要特别重视对情节、人物、细节的描写。在进行评价的时候,我们除了要把握作品的内容之外,还要善于知人论世、联系时代背景来揣测作者的情感。请看朱自清散文《背影》的赏析例文:

散文《背影》的赏析

朱自清的朴实无华的《背影》,称得上是完美之作。

《背影》是一篇回忆父爱的抒情散文,27岁的作者在受聘于清华大学后,回忆八年前一个冬日的事情。那是1917年,作者的祖母刚刚去世,担任烟酒公卖局长的父亲又刚刚卸任,“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作者从北京到徐州见着父亲,跟随父亲回家奔丧。父子二人终在南京浦口车站分手,儿子虽已20岁,北京也去过两三次了,可是父亲仍不放心,再三踌躇,再三叮嘱,最后,为了给儿子买几个橘子,拖着笨重的身子爬上对面的月台:“他用两手攀在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就是永远留在作者心中的不灭的“雕像”般的“背影”。

作者对父亲形象的描写,虽只是写了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话语和缓慢无力的动作,但正是这些饱含了深厚父子情谊的话语和姿态,以及由这些话语和姿态构成的神韵,打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

2、艺术手法赏析

文学作品中所使用的艺术手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从形象、语言、风格、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不同的角度去评价赏析。请看朱自清散文《绿》的赏析例文:

散文《绿》的艺术手法赏析

朱自清的写景散文擅长于运用工笔与重彩相配合的方法,创造出一种如诗如画的意境,并且在写景的同时抒发自己的感情。

《绿》通过北京、杭州等地的名胜与温州梅雨潭的对比,以“拖着的裙幅”“初恋少女的心”来比喻梅雨潭的水非同寻常的“女儿绿”,暗含着这位自称“扬州人”的诗人对南方山水的深情。人们推崇朱自清的散文,不仅是因为他写的风景优美如画,也不仅是因为他写的如画风景都含情脉脉,更重要的是他的散文在遣词造句上的精益求精,既讲究词藻的修饰,又重视口语的清新悦耳。

背影赏析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教育学 中学语文教学《背影》 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哪些角度易于学生领悟《背影》中渗透的父慈子孝的真情呢?《背影》是一篇传统课文,名家名篇,教案、教例林林总总,前人的经验不继承不好,一味因袭也不行。先贤前哲郑板桥有一副对联:“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笔者的教学设计,说是“标新立异”并不恰当,说是“删繁就简”也许不无道理。郑板桥还有两句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石岩中。”语文教学不管怎么改,必须咬定语文的“根”。新课标理念要求我们在现代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背景下,应利用好现代化资源去教学,让学生从文本走进生活,以生活实践提升能力,体会亲情,心存感恩,描绘精彩人生。

1 重视文本,细读品味

1.1 整体感知,理清文脉

首先,让学生敞开心扉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父亲在心目中的印像导入课文,营造一个自然轻松的课堂气氛。接着播放《背影》视频散文朗读,这样有声有色,图文并茂,让学生更加亲近作者,自然地了解作者与写作背景。然后要求学生饱含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思考:“这篇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这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主要写谁?反映的主题是什么?”“与父亲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见面的?请从文中找出写见面背景的句子。”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感知,并且理清了文脉,为进一步探究课了很好的铺垫。

1.2 质疑探究,精心赏析

引导学生从“父亲的背影、父亲的动作、父亲的语言、儿子的眼泪”这四个方面质疑探究,精心赏析。为了深刻理解文意,预设了如下问题:(1)背影在文章中共出现了几次?请从课文中圈画出来。(2)你认为哪个背影最感人,最能体现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3)请找出父亲送儿子上车的过程说的四句话,并体会它所含的意思。(4)《背影》中作者流了几次泪?

学生能抓住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等赏析人物,从四次背影中探究发现:“怀念父亲 ,惦记背影 ;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父子分手,惜别背影;别后思念,再现背影”。从四次流泪中探究归纳:“悲哀之泪、感动之泪、感伤之泪、思念之泪”。从父亲送儿子上车的过程中说的四句话品味出:“朴素的言语中往往含有深挚的爱;平淡的话语里往往有不平静的心情”、“真理是朴素的”等精辟感悟。整合全文领悟出:“父疼子,子爱父”、“父慈,子孝”、“父子之间相爱相怜的感情”等总结语。

2 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在教学本课时要特别注重能力的培养,主要有三个方面:(1)朗读能力。紧接欣赏电视散文后,要求学生有感情地自主朗读;请朗读水平高的同学示范读,赏析望父买橘一段请学生表情朗读;在早读课时,进行比赛读。经过不同方式的读,学生学完课文几乎能达到背诵部分段落的程度。(2)概括能力。整体感知时, 简要复述课文要有高度的概括能力;探究质疑时,交流发言要精练准确;在写话训练时,语言表达要生动感人;在写照片真情表达语言时,一句话表达要新颖真实等。(3)写作能力。立足文本探究后,故设情感迁移,课堂上以“我想对您说”的句式给自己的亲人写几句话当作短信内容 ;课后以周记形式记录本课的收获。

3 链接生活学会感恩

新课标理念要求语文教学应体现人文精神,重视人文修养,帮助学生懂得感恩。教育是一个特殊的生命工程,是建设人的精神世界,塑造人的灵魂的生命工程,是关乎人文精神建设的生命工程;语文,隶属于人文学科,语文教学,肩负传承人文精神的神圣使命,是人文精神的奠基工程,是生命工程的奠基工程。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充分利用一切资源,调动所有积极因素:

3.1 使用多媒体教学

电视散文视频朗读,图文并茂,能更好地营造课堂气氛;制作精美课件,环节清晰,能增大课堂容量。音乐欣赏,更能煽情等。

3.2 使用手机或照相机链接生活

教学《背影》时值国庆大假之后,正好让学生在假期跟自己的父母亲有一个亲密接触的机会,也为理解课文奠定基础。因此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学生趁自己的父母不在意时用手机或照相机偷拍他们的背影,然后冲印成照片,为学本拓展延伸。

在对文本探究之后,我展示了学生抓拍的自己父母的背影并指导学生提炼一句话感悟语,学生把他们的“作品”展示在精美的“ ”型展板上,我想值得与我的同行分享:

谢佳蕾:(照片描述:在繁华的都市穿行的父亲,背后是林立的高楼大厦,上面插满了一排飘扬的五星红旗。)

感悟语:爸爸的心总是连着国,恋着家。

蒋宇:(照片描述:站在新车旁边准备开车的父亲的高大背影。)

感悟语:我从成功的背影中读到了奋斗。

张伦荣:(照片描述:在车子后排看见父亲专注驾驶时的背影。)

感悟语:前面把握的是方向,后面担当的是责任!

晏子凌:(照片描述:地震后住了板房,在狭窄的板房里有两张摆放整齐的床,中间放了一个床头柜,我从外面回来感冒了,妈妈从车站回来还来不及穿好拴在腰间的衣服忙着为找感冒药的背影。)

感悟语:板房和未穿好的衣服见证了背影的勤劳和伟大。

李林柯:(照片描述:父亲正在为我检查作业。)

感悟语:检查作业的背影令人敬畏!

赵浩宇:(照片描述:我家门外的电表箱锈了,影响美观,父亲买了一张画贴上去给美化了,趁父亲正精心粘贴时,我在他背后给秒下了这个镜头。)

感悟语:以双手美化了门前,用智慧点亮了眼睛。

……

4 结语

学生的照片来自生活,感悟来自内心,源泉来自课文。通过这个活动,我把课本和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升了语文能力,还增进与家长的沟通,充分体验了亲情。

理解、发散、延展、实践,都要建立在课文的基础之上,不能架空课文。要让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为我们的教学服务,不要流于形式,要切实高效。

参考文献

上一篇:美丽心灵观后感范文 下一篇:端正态度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