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散文读后感范文

时间:2023-11-26 09:58:24

朱自清散文读后感

朱自清散文读后感篇1

一、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的口语化特色

(一)独具谈话风特色,给人亲切自然的感受

亲切和自然是朱自清的作品中的语言所达到的一种极高的美学境界,也是他进行写作时孜孜以求的美学目标。他不赞成用教师的口吻来进行散文创作,因为那样会拉大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审美距离。所以,在他的作品中,他总是将读者视为自己身边的亲友,用谈话式、拉家常的方式娓娓叙谈,营造一种平等、自由、和谐的氛围,使我们在他营造的浓郁生活气息中发现美的真谛。在这种亲切自然的语言风格背后,是朱自清先生本人完美人格的自然流露和充分渗透。朱自清先生性情温和宽容,是他的同事或者学生口中温文尔雅的学者、诗人和至诚君子。正是这种诚恳的人格修养为他的散文作品充满的亲切自然风格奠定基础。比如,朱自清散文《儿女》中在描写自家吃饭的情景时,是这样写的:“接着可又你要大碗,他要小碗,你说红筷子好,他说黑筷子好;这个要干饭,那个要稀饭,要茶要汤,要鱼要肉,要豆腐,要萝卜……”一股浓郁的生活气息向读者扑面而来,让读者感到由衷的亲切和自然感,甚至会引发对自己家庭生活的联想,这样,就达到了拉近读者和作者心理距离的效果,给读者带去更好的阅读感受。

(二)保留口语的鲜活生动和幽默风趣的特点,给人纯正朴实的心理感受

口语来源于生活,而生活是光怪陆离的。所以,口语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体现着本色的、原生态的生活化形态,极其富有表现力和新鲜感。所以,朱自清一贯主张践行口语化这种写作主张,保存生活语言的生气和活力,并且在这个基础上促使生活语言的纯净化和优雅化。他在进行散文创作时,关注时代、社会和个人对雅俗观念的变化,致力于将生活中的俗语和雅语融合起来,争取达到雅俗共赏的纯正又朴实的美学境界。当然,这样与朱自清先生极高的文化素养和与知识分子长期交游的生活经历分不开。比如,在《白种人———上帝的骄子》这篇散文中,朱自清写到:“我们最要紧的还是看着自己,看着自己的孩子!谁也不是上帝之骄子:这和昔日的王侯将相一样,是没有种的!”这种雅俗共赏的例子不枚胜举,形成独特的口语化艺术风格。

二、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的情意化特色

(一)善于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作者善于在散文中穿插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达到促使散文的语言呈现出艺术的美感的效果。这种极妙的手法使其散文作品更富有感彩,容易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比如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描绘荷塘情景时写道:“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前一句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借用渺茫的歌声来对缥缈、悠远、似有若无的荷花的清香进行侧面描绘,营造出动静相宜,虚实相生的氛围和艺术效果。而在后一句中,作者将荷塘中光与影的浓淡比喻为用小提琴演奏出的名曲旋律,为读者的联想和想象烘托出温馨、幽雅的氛围,使人身临其境一般沐浴在荷塘月色下,进入朱自清精心营造的独特诗境中。

(二)擅长通过炼句来实现情意化风格

炼句是散文写作者极为重要的一种写作技巧,能最充分的体现作者的文学功底和文化底蕴。在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中,我们总会折服于他精妙高超的炼句技巧。比如,在《匆匆》这篇散文中,为了表达作者自身对于虚度时间的无限惋惜和彷徨无奈,朱自清通过炼句,将句子形成精妙的排比句式,虽然每一句只有五六个字,而且多半只有问没有对答,但是却能在通篇几百字的文章中体现自身思绪的几经变化。在文章中多用“燕子”“微风”“轻烟”等词语,体现出的和谐统一的韵律美更是能够表达心中微妙的心绪,使整篇文章自然地表情达意。由此,朱自清的炼句技巧可见一斑。

三、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的风趣化特色

(一)通过风趣的语言表现事物可笑的本质

风趣化是朱自清在进行语言创作时与其他作家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其散文语言艺术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特色。朱自清能通过风趣的语言将某种现象和其本质之间的矛盾展现出来,并且进行巧妙地处理,使其不会显得突兀。比如,在朱自清的《择偶记》一文中,他向读者诉说了自己的“择偶”经历。与其说“择偶”,其实不如说就是依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将自己的婚姻大事在父母的“牌桌”上草草决定。朱自清在进行叙述时,并没有只是义正言辞地的控诉封建婚姻,而是用一种风趣的语言风格,如实地将自身的经历叙述出来。在这个写作过程中,朱自清将大人们认为谈婚论嫁还过早的心理和作者对婚事毫无意见的心理进行巧妙的对比,并且在这个鲜明的对比中凸显矛盾和主题,博读者一笑的同时让读者陷入对封建婚礼的深思。

(二)运用独特的表达方式表现风趣

一般来说,人们对于准确描述的事物是不会觉得有趣而发笑的。所以,朱自清在散文创作中,运用独特的词汇、句式和语法等表达方式将某些本身并不好笑的事物描摹的更富风趣感。比如,在《瑞士》一文中,将牛描写为“不知汉魏”,故意曲解这个词语的原意,以此来调侃牛的乱跑乱撞,形成风趣化的语言效果。

四、总结

朱自清的散文作品在口语化、情意化和风趣化方面表现出了独特鲜明的美文艺术风格,极其具有艺术感染力,能够为读者带去别样的审美感受,大大增强了其散文作品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为中国的现代散文艺术增添了瑰丽的色彩和恒久的魅力。

朱自清散文读后感篇2

[关键词] 朱自清 散文 语言风格

朱自清先生是我国“五四”以来最著名的散文作家。他的散文,不论记人、叙事、说理、抒情,都如实抒发了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他的情感性感染了广大读者。文章的思想和情感的意蕴美是文学创作的最高追求,这种内在美通过其独特的语言风格体现出来。

一、口语入文,朴素清新

关于散文的语言风格,朱自清强调文章最重自然,他明确提出要用“活的口语”写文章,认为这样的文章才能像“寻常谈话一般,读了亲切有味”。通俗浅近、明白如话的“口语化”艺术是朱自清散文突出的语言风格之一。

朱自清的“口语”,以北京口语为主要基础,兼融其他方言中的有效表达成分,形成了具有知识分子口语特点的语言意境。这种境界,既体现出与人交心似的亲切、随和,又具有了一个文思敏捷的文人精心组织后的清新、典雅。如《春》里,他不说春天来临,各种花竞相开放,争妍斗艳,而说“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花赶趟似的。”

……

朱自清散文常常以俗语或方言入文,或起到通俗易懂、言简意明的奇效,或得到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好处。如《话中有鬼》中引用俗语“打是疼,骂是爱”来证明怒骂是恨,笑骂是爱;《论自己》一文中引用“娶了媳妇忘了娘”“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久病床前无孝子”等大量俗语来举例、形容,收到言微意丰的效果。

风华从朴素中来,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句句明白如话,平易自然,堪称朴素美的典范。

二、善用修辞,音韵优美

苏轼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咏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朱自清的散文里,不论是朴素美的“淡妆”,还是装饰性的“浓抹”,都使语言生动形象至极,尤其是缤纷的修辞,仿佛优美的旋律,萦于耳际,久久绕梁。

1.巧妙运用叠词叠句

叠字叠词,用得最传神的当数《荷塘月色》。“蓊蓊郁郁”的树,写出了树木的繁茂。“曲曲折折”的荷塘,表现出荷塘的形状,使读者产生空间的想象。以“田田”形容荷叶的密度,以“层层”刻画出荷叶的深度,让人眼前展现出荷叶的风致。“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则反映树的错落有致,开阔又有立体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些平实自然的叠词,都产生了鲜明的实观效应,同时,朗读起来富有节奏感。

2.善于运用常见修辞

朱自清先生在他的散文里,综合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段,把语言装饰起来,以增强语言的魅力和艺术感染力。

朱自清常用新颖的比喻,使文字别开生面。《荷塘月色》里,“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舞女的裙”,把“出水很高的荷叶”比作姑娘在跳舞时张开的鲜艳的舞裙,不仅突出地形容了荷叶又圆又大,而且显现了荷叶舒展着,摆动着的姿态,仿佛凌风飘举,翩翩欲舞一般,让人自然而然地想到“荷叶罗裙一色裁”的画面,看似平淡无奇,可在先生的笔下,却可体味到一种不同寻常的修辞韵趣;《绿》里写梅雨亭“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翅浮在天宇中一般。”写出亭子凌空欲飞的气贯长虹之美感。这类比喻可谓是匠心独运,另辟蹊径,出神入化。

3.敢于运用常人难以使用的修辞

通感常出现在朱自清的散文中。《荷塘月色》里,“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花香本属一种“嗅觉”,似与“歌声”无甚关联,但作者却抓住了“清香”的“缕缕”与“高楼上歌声”的相通之处――时断时续,若有若无,给人以嗅觉兼听觉的双重艺术享受。“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前一句用“渺茫的歌声描绘出“清香”飘渺,似有似无的荷之清香,动静相宜,虚实相生。后一句则用“名曲”的旋律来形容表明光与影的和谐,与小提琴演奏的名曲一样悠扬,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给读者以联想和想象,使人如浴荷塘月色之中,进入诗境一般。

《绿》里,“这里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地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地摆弄着,像跳动着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到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作者综合运用博喻、通感、移用的修辞手段,多角度、多侧面地从视觉、触觉等方面形象地表现出梅雨潭水绿的波状、情致、柔润、清亮,令人叹为观止!

三、寓情于景,意境幽远

朱自清散文有着如诗如画的意境,写景抒情,景语心境,寓情于景,意境幽远。情感是散文的生命。无论写景叙事议论,都须有作家真挚浓厚的情感作灵魂,否则技巧再高明,语言再漂亮,也不过是蜡制美人。先生是个感情丰富且细腻的人,其笔下的事物同样也充满感情。

在《绿》一文中,先生在极尽描绘了梅雨潭“醉人的绿”之时,喜爱之情不可抑制,奔腾汹涌着倾泻于笔端,此时最能体现其感情的人称是第二人称“你”,一连用十多个“你”,便把他对绿的深爱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起到了升华感情的作用,将自己内心细腻而真挚的感情合盘托出,如水晶般纯洁通透,似骄阳般温暖人心,像清泉般沁人心田。

《荷塘月色》意在写心中“颇不宁静”,一路写来却又处处见“静”,作者以缜密细致的笔触,把“荷塘”和“月光”表现得出神入化,而作者的感情则完全融会在景物之中,手法高明,方式多样,不着一点痕迹。写荷塘,既客观地写出了荷塘的舒展,也流露出了作者来到“这一块天地”时的“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舒畅。写荷叶,使人联想起《天鹅湖》里小天鹅们的圆圆的挺挺的裙子,也点染着作者的审美情趣。即时风过荷塘那一瞬间的现象,也没有逃过作者敏锐的观察,他形容它“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就连不能见一些颜色的流水,作者都感到它的“脉脉”含情。这些描写不仅反映了作者在用整个身心来感受自然,而且恰如其分地用自己的理想来表现美。

对于月光的描写,作者细腻的描绘和生动新鲜的比喻更引起读者梦幻似的感觉,与作者当时的不满黑暗却又不知如何打破黑暗,向往光明却又不知如何走向光明的朦胧的憧憬与追求,形成一种心理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的契合。甚至对形成这种朦胧意象的原因──“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作者也十分欣赏,喻之为别有风味的小睡。最后,写由采莲联想到梁元帝的《采莲曲》和南朝乐府《西洲曲》,并引出对江南水乡的怀念,这实质仍是写作者对美好自由的憧憬和延伸,更多的是在“颇不宁静的”心境上又增添了一层怀古之情和乡思之愁。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以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

参考文献:

[1]朱自清散文.

[2]朱自清散文全集.

朱自清散文读后感篇3

关键词: 朱自清 白话文 现代语言

1.白话文运动的历史背景

我国是个文明古国,古人口语的摘要就形成了文言文,慢慢的文言文同实际口语的距离越来越远。文言文虽然是语言的经典,但不能适应社会和语言的发展。从唐宋以后,白话文书面语逐渐兴了起来,先是采用比较接近口语的“变文”、“语录”一类文体,传播佛教教义,后来随着门户的开放和社会的发展进步,而出现了用当时口语来书写的明清章回小说。但直到清代末年,白话文还只是局限在通俗文学的范围之内,未能改变文言文独尊的局面而作为通用的书面语。

有识之士为了让更多的人看懂书面文字,都主张书面语同口语相一致。梁启超最先向霸占文坛的桐城派古文挑战,创制了“新文体”,用的虽还是文言,但平易畅达,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已向着白话文迈出了第一步。接着白话书报在各地涌现,日见兴盛,其中白话报纸、白话教科书开始流行,白话小说也不断涌现。可是直到辛亥革命之前,还没有人自觉地去实现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这个重大的变革。从清代末年到民国初年,接连出现了几件可以决定文体改革方向的大事:一是科举制度的废除;二是辛亥革命了封建皇帝;三是粉碎了袁世凯称帝迷梦。《新青年》发出提倡科学和民主、打倒孔家店的号召。思想的解放带来文体的解放,觉醒了的广大人民群众,掀起了民主主义的浪潮,为白话文运动打下了群众基础。

2.散文的口语化开创了散文新时期先河

朱自清先生是“五四”时期开始最先主张用口语写作的,他提出了文学口语的两个条件:一是自然,二是创新。他提倡“新而不失自然”的口语,反对为追求新就“扭曲了自己的语气”,他指出:“现在的诗的语言,第一是要回到朴素,回到自然”,有些人“爱用骈句,有时使文字失去了自然的风味”是不好的,用他的话具体地说“活的口语”就是用北京话,老北京话。他的口语化散文给当时的读者感觉是清新的,给读者一种雅俗共赏的效果。

例如:“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人家屋顶上笼着一层薄烟”这段话,短短的几句就把春雨的景致描绘出来了,使我们仿佛置身于春雨之中,撑伞漫步,体验着那绵绵春雨细细飘洒于绿树、青草、房屋之上的惬意。“斜织”的春雨仿佛画家的画笔,勾勒了一幅美妙的淡彩水墨画;再如:“你为我捞什子书也费了不少神;第一回让你父亲的男佣人从家乡捎到上海去。他说了几句闲话,你气得在你父亲面前哭了。第二回是带着逃难,别人说你是傻子。你有你的想头:‘没有书怎么教书?况且他又爱这个玩意儿。’其实你不晓得,那些书丢了也并不可惜;不过教你怎么晓得,我平常从来没和你谈过这些个!总而言之,你的心是可感谢的。”这段“不欧化的口语”深刻表达了朱自清对亡妇的感激之情,让人读起来亲切感人、顺畅流利,虽然还略带有一些文言的影子,但却不觉得生涩、别扭。还有,在《荷塘月色》中,写荷花的一段描写中“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一句纯正的北京口语“打着朵儿”,再加上拟成的描写,给人以恬静、清畅之感。

正是朱自清先生的细腻、微妙的“口语化”散文,开创了新时期口语化散文的先河,引领了新时期的文化导向。他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建立了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为后期白话文及现代文学的创作和发展打下了良好奠基。

3.精选口语入文,体现朴素美

从“五四”开始,很长一段时间,不少作家写的作品只能是名义上的“白话文”,过长、过于欧化的句子,让人们半天弄不明白讲的是什么意思。而老一辈爱国作家为使文学为人民所喜闻乐见,为社会服务,在文学语言现代化方面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先为白话文而倡导,后为大众化而争论。朱先生在这方面的贡献,可以说是卓著的。他生前的论著,如《谈通俗化》、《说话》、《论白话》等都明确提出要用“活的口语”、“以舌”写文章,认为这样的文章才能像“寻常谈话一般,读了亲切有味。”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春》里,他不说春天来临,各种花竞相开放、争妍斗艳,而说“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花赶趟似的。”在《绿》里,不说梅雨潭的绿美丽纯洁,令人心醉,而以与“绿”谈心的方式说“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摸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送你一个名字,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在《荷塘月色》里,他不说荷塘边上的林荫道在黑夜里阴森恐怖,令人毛骨悚然,而说“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在《生命的价格――七毛钱》里,不说被卖的女孩子的命运难卜,凶多吉少,而说“女儿本姓‘碰’,由她去碰吧。”在《威尼斯》中他写到小船“它哪儿都去”,“只要不怕转弯抹角,哪儿都走得到,用不着下河去。”大理石小雕像“出于名手的还有味”等语句令读者感觉到作者仿佛就坐在你身旁讲述着威尼斯的迷人之处。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我们开始领略的那晃荡着蔷薇色的历史的秦淮河的滋味了。”“这时我们已过利涉桥,望见东关头了。”等交代逻辑顺序的句子,并非是很古板的“首先”、“接着”,而是如娓娓动听的歌声,在我们的耳边飘荡着。在《南京》中写道“所以我劝你上鸡鸣寺去,最好选一个微雨天或月夜”,这句话就像作者在读者面前当导游,介绍南京的美丽风景……

朱自清先生为使口语入文,对口语进行了精心的挑选和提炼,并且把北京话作为挑选和提炼的标准。他生前曾说:“自己是苏北人,却赞成把北平话作为标准语。一来因为北平是文化城,二来因为北平话的词汇差不多都写得出,三是因为北平话作为标准语多年,虽然还没有‘俗成’,‘约定’总算‘约定’的了。”(《论国语教育》)他还说过“北平话一向是官话,影响最大,现在又是我国法定标准话,用来代表中国现代化,原是极恰当的。”(《中国语的特征在哪里》)在他的散文创作过程中,他始终恪守这个标准,因而他的散文语言与今天的普通话几乎一样,活跃在中国人的交际生活中。

朱自清是继冰心等人之后又一位杰出的散文家,他以“美文”的创作实绩,彻底打破了复古派认为白话文不能作“美文”的迷信,高举了对旧文学示威的大旗。与此同时,朱自清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因此他的散文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读起来也朗朗上口,适应于每一个普通百姓,一直被公认为白话美文的典范。朱自清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的贡献,主要是他在继承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础上和“五四”中西文化交流的背景之下,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他的散文对中国散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继他之后,中国散文开启了一片繁花似锦的新局面。作为语言文学的载体,他的散文对于推动白话文起了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宏聪,范伯群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第二版.

[2]杨昌江,朱自清的散文艺术.北京出版社,1983年3月第一版.

朱自清散文读后感篇4

关键词:白描 父爱 感恩 父子情深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059-01

朱自清的《背影》自问世以来,历经近九十个春秋,一直被视为现代经典散文收录在中学、大学语文课本中。《背影》以其质朴醇厚的父子深情、典雅文质的语言、准确纯熟的白描手法,拨动了千百万人的心弦,净化了几代人的灵魂。作者以一千三百多字的一个生活片断,在忠实朴素的叙述中,让内心深处情感的潮水尽情地流淌,不仅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同时又从技巧极高的白描中感悟到那诚挚无言的父爱。作者那发自肺腑的对老父亲的真情告白,使我们不能不惊叹人间的真情在《背影》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时至今日每每读来,无不激起内心情感的共鸣。

父亲的背影,对于儿子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但朱自清写的则是那特定场合使他极为感动的浮雕式的背影。朱自清先生无愧为一位白描高手,寥寥数语、轻描淡写,就把中国式父亲对儿子的那无可复加的爱、儿子对父亲感恩的心、父子情深的感人画面表现得酣畅淋漓,让我们叹为观止。

1 运用白描的手法表达诚挚的父爱

《背影》中,朱自清没有写父爱的一件件琐事,只是通过父亲的背影,用白描手法,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诚挚的父爱。父亲为儿子买橘子是全文情感的凝聚点,作者抓住“父亲是个胖子”的特定体形,通过一连串艰难的动作,特别是爬月台时描写的,不只在于传形,而更主要的在于传神。父亲年纪大身体发胖,行动困难,必须“努力”爬月台,而那“攀”、“缩”、“倾”的动作,不仅显示了父亲行动的艰难,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看到一个父亲为了子女而无怨无悔的心,一份让子女永远也回报不了的爱、报答不清的情。作者从父亲的“背影”中感受到真挚的父爱,感受到了无价的真情,使“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出来了”,因而使父亲的“背影”在作者心中铸成了永恒的浮雕 。写送别朱自清只简单记述了父亲短短的四句话,即:“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我买几个桔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就这简单的几句,它饱含着一个父亲对子女那无可复加的爱,极为准确地表现了当时父亲那体贴、爱怜、依依不舍的心情,可谓传神入画。

2 运用白描的手法表现感恩的心

作者以白描的手法表达的自己真情实感,是本文取得成功的原因。朱自清对父亲的爱,对父亲的感激和怀念,都在那淡淡勾勒中描写得恰到好处。“我”的四次落泪以及对父亲的情感从怜惜、不理解、理解到怀念的变化,不仅使父亲对我的爱通过

“我”的情感态度的层层变化而体现出来,而每次“泪水”的出现也都是作家情感的一次升华。父亲“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饱经忧患,半生潦倒。这不仅是对父亲能力的敬佩,也有自己的深愧、自责与叹息,更有对父爱的感悟。作者巧妙选择“背影”这个角度,也是一个儿子对父亲的“背影”尽情地倾诉其无尽的谢意与爱意。朱自清先生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生活的磨炼让作者深深地感悟到这种无言的父爱。

3 运用白描的手法表现父子情深”

中国山水画区别于西方风景画的主要特点首要在于透视法,有深度有延伸,无有穷尽的感觉。中国人在亲情表达上也颇为雷同,人们往往重行而轻言,爱之愈深,藏之愈深。在《背影》中我们看到,送别时父亲对儿子始终没有半点亲昵,言语也不多,到最后总共就说了几句话。儿子也同样没有把对父亲的感激与挚爱说出口。但朱自清巧妙选择“背影”这个角度,用白描的手法让儿子对父亲的“背影”尽情地倾诉其无尽的谢意与爱意,也让儿子从父亲的“背影”里感悟到无限的父爱,使亲子之爱、父子之情深深感动着每一位读者。这既是中国民族情感独特的表达方式,也是白描手法运用的精妙之处,难怪郁达夫说朱自清的散文“满贮着那一种诗意,”。而就在这种诗意中充满了一种浓浓的父子情,让人读罢感叹不已。

多年来,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备受众多学者的关注研究,其角度、视野不断扩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疑是一件好事,是时代进步的标志。但无论如何,谁都无法否认《背影》所表达的父子情深,无法否认它是我们今天依然要传承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无法否认朱自清白描手法运用精妙之处。客观地看待历史,历史地评价古人,这是做学问人起码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蒋荫楠.严迪昌,朱自清散文的语言艺术[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76.

[2]欧秀蓉.生命如背影――读朱自清散文《背影》[J].名作欣赏出版,2005:14-16.

朱自清散文读后感篇5

关键词:朱自清;陶渊明;生平;多义性;思想来源

中图分类号:I2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8-0000-02

陶渊明自唐以后就逐渐受到了文学理论研究家们的重视,陶渊明的诗风独树一帜,他的诗歌与个人人生遭际紧密联系,经历了由笔调丰华到自然平淡的转变。陶诗的自然是历经洗练后的自然,回到了混沌、最初的自然状态。朱自清也如此,他的散文创作往往展现出的是一种平淡冲和,少有激烈的感情表达,往往蕴含了阅尽世事的苍凉意味。他的这种中庸态度也是在对情感的反复体验之后,感到人生的种种复杂性后的退守。朱自清对陶渊明的接受不仅仅体现在创作态度上,本文试从朱自清对陶渊明的学术研究以及陶渊明对朱自清人生态度和创作影响等方面来分析朱自清对陶渊明的接受。

一、朱自清对陶渊明生平的考证

1934年朱自清发表了论文《陶渊明年谱中之问题》[1],他从陶渊明年谱的七种版本讲起,归纳出六个见解分歧而聚讼未决的问题,即陶渊明名字之异、诗文书写的年号或甲子、居住地址的变异、出仕情况、家族世系和享寿年岁[2]。并对各个版本进行了严谨的考证,对其名字和生年的不同说法做了总结并提出了个人质疑,并最终得出陶谱可得定论的四端:

“渊明字元亮,入宋更名潜,一也。所著文章入宋不书年号,二也。始居柴桑,继迁上京,复迁南村。栗里在柴桑,为渊明尝游之地。上京有渊明故居。南村在浔阳附郭。三也。渊明尝为州祭酒,尝侍桓玄,丁忧归。嗣州召主簿不就。又为镇军参军,仕刘裕,建威参军,仕刘敬轩或刘怀肃,官终彭泽令。四也。至世系年岁,则只可姑存然疑而已。”[3]

可见朱自清的陶渊明研究十分讲求例证,对没有找到证据的说法不轻易下定论,同时对各家说法采取辩证的认识态度,只选择可靠的材料,他的结论也是十分周密谨慎的。即便对于我们以前所认定为陶渊明曾祖的陶侃也受到了朱自清的质疑,他提出了几个文献里不同的对陶渊明身份的质疑,或说为陶侃六世孙、或说为陶侃七世孙,而陶侃为陶潜曾祖之说始见于《宋传》。最终经过辨别,也只能得出此事存疑的结论。朱自清考证性的研究是他在进行学术研究时的一种惯有并始终保持着的思路与方法,是从诗人生活背景入手而进行的最基础性的工作[4],为后人对陶渊明的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指导。朱自清对于学术这种认真、不人云亦云的态度是非常值得人尊敬的,他的古典文学论文集学术性非常强,这也为我们展示了散文创作家之外的朱自清的别样风貌。

二、陶渊明诗歌的多义性的论证

1935年朱自清作论文《诗多义举例》[1],该文中以陶渊明《饮酒》诗为例,具体论述了应广求多义、同时需贯通上下文以求“切合”诗意的解诗方法。朱自清说明有些诗并非每篇每句只有一个正解,要考虑到这些诗歌可能拥有的多义性。然而“多义并非有意必收:搜寻不妨广,取舍却需严;不然,就容易犯我们历来解诗诸家‘断章取义’的毛病”[5]。朱自清先生从每一句出发,寻找其诗歌中可能存在的引用典故,以“采菊东篱下”一句为例:朱自清先生首先从吴淇《选定诗论》中的说法谈起,采菊可能是诗人偶尔之兴味,而不一定是下文所讲的“供佐饮之需”。然后再讲朱自清喜欢菊的原因从《和郭主簿》之二这首诗中可以看到:“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6],而其所本则是钟会的《菊赋》:“故夫菊有五美焉……冒霜吐颖,象劲直也”,再由此推出古人喜爱吃菊的风俗,那么九日之采菊,较为可能的还是“供佐饮之需”。这显然与我们以前形象中飘然与尘世之外的陶渊明形象不同,朱自清自己也说“有些杀风景”,但从朱自清的考证中,我们似乎看到了陶渊明归隐田园后人间性的一面。他好饮酒,喝酒在朱自清看来很有可能在古代是件雅事,因而他前面所举的关于“”的诗例,也可以说是古时候文人雅士用来表明自己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高洁品性,因而凝聚了一种固定的象征意义。“采菊”意象的多义性也让我们可以从多角度去窥看陶渊明的品性,而这种多义性还是要求我们从多侧面、多层次中找到最符合诗意的解释。因而朱自清通过对陶渊明诗歌的研究旨在说明,“多义”的诗歌阐释方法有利于解释诗歌语言的含蓄性与暗示性,但同时要“切合”实际语义,避免走入过度阐释的困境。

而在1936年所作的书评《陶靖节诗笺定本》[1]中他也谈到了对陶诗的阐释不要用过多经典来束缚其原有的自然本性,对陶渊明的多义性阐释应在符合文意的基础上寻找其诗文来源。书中这样说:

“注以详密为贵;密就是密切,切合的意思。从前为诗文集作注,多只重在举出处,所谓‘事’;但用‘事’为目的,所谓‘义’,也当同样看重。只重‘事’,便只知找最初的出处,不管与当句当篇切合与否;兼重‘义’才知道要找那些切合的。有些人看诗文,反对找出处;特别像陶诗,似乎那样平易,给找了出处倒损了它的天然。钟嵘也曾从作者方面说过这样的话;但在作者方面也许可以这么说,从读者的了解或欣赏方面说,找出作品字句篇章的来历,却一面教人觉得作品意味丰富些,一面也教人可以看出那些才是作者的独创。固然所能找到的来历,即使切合,也还未必是作者有意引用;但一个人读书受用,有时候却便在无意的浸淫里。作者引用前人,自己尽可不觉得;可是读者得给搜寻出来,才能有充分的领会。古先生《陶靖节诗笺定本》用昔人注经的方法注陶,用力极勤;读了他的书才觉得陶诗并不如一般人所想的那么平易,平易里有的是‘多义’。”[3]

朱自清创造性地把详密之“密”引申到了“密切”,进一步又导向“切合”。这就能够有效地克服和排除诗的诠释掩盖乃至歪曲诗的本意的情况再发生,突出和强调了诗文作品蕴含的“义”,而不是使用的“事”[2]。朱自清的考察从事出发,但却要求归于义,说明他虽然重视对诗歌本源的探寻,但同时也要求诗歌的阐释是符合作者实际的。

朱自清对历来研究家们所说的陶渊明诗歌有左思风力的影响进行了驳斥,说明陶诗在字句上虽可能有左思的影子,比如左思的《招隐诗》与陶渊明的《和刘柴桑》,左思的《咏史》诗和陶渊明的《饮酒》诗等,但陶诗意境却与左思并不相同。就全诗而论,陶诗承袭前人的并不多。朱自清说陶渊明“用散文化的笔调,却能不像‘道德论’而合乎自然”[3],这是陶渊明的特别之处,也是将其与前人区分的重要标志。陶渊明受古典文化熏陶颇多,自己在诗歌的写作上可能会不自觉地使用了前人的语句,但总体说来,陶渊明的诗歌自成风格。也是这样,朱自清才会在文章中说“田园诗才是渊明的独创,他到底还是‘隐逸诗人之宗’” [3]。

三、陶渊明思想来源的考察

1936年《陶诗的深度》中还谈到了陶渊明诗作中反映出的对老庄等各家文化的继承。朱自清从《古笺定本》中引书切合的各条来看,“陶诗用事,《庄子》最多,共四十九次,《论语》第二,共三十七次,《列子》第三,共二十一次”[3]。由此来看,陶渊明作品中的思想非常复杂,而其二元人格也是在后人的不断阐释的过程中被决定的。陶渊明的思想受道家还是儒家影响多,站在朱自清的立场上是很难断定的。朱自清从陶诗中常用的几个概念出发,“‘真’‘淳’都是道家的观念,而渊明却将‘复真’‘还淳’的使命加在孔子身上,此所谓孔子学说的道家化,正是当时的趋势。所以陶诗里主要思想实在还是道家。”[3]朱自清认识到陶渊明思想中的“真”和“淳”是道家独有的,虽然他也有“游好在《六经》”[6]这样的诗句,但其诗句中“真”的自然才是核心。朱自清对“真”的阐释在1935年《诗多义举例》中已有论述,其“真”为本心,而其源来自于《庄子・渔夫》。朱自清在对陶渊明的思想来源研究当中,通过对陶诗的解读,确立了陶渊明的思想中心,即“孔子学说的道家化”,也就是道家为核心,但也受到儒家的影响。

四、陶渊明对朱自清的影响

朱自清一生从事陶渊明诗歌研究和课程讲授,因而无可避免地在多方面受到了陶渊明的影响。在文学创作方面,朱自清的作品风格的平淡自然与陶渊明洒脱尚真生活下的田园诗风有一脉相承之处。作品风格与作家个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朱自清与陶渊明人生经历也有着相似的曲折一面。朱自清在阅读陶渊明的过程中,不自觉地根据陶渊明的行为方式来行事,在性格上都有诗意化的一面。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二人都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承继关系。

朱自清与陶渊明的成长经历有非同寻常的相仿之处,陶渊明是名将陶侃的后人,但是家族在陶侃去世后迅速地衰落。陶渊明九岁就丧父,陶侃之后家境又一次一落千丈。朱自清也是如此,祖父在时为海州府承审官,家境较为优越。辛亥革命的动乱,朱自清祖父不堪勒索,捐出大半家财,心力交瘁而辞世,朱家家道由此中落。[1]读大学期间,朱自清家境每况愈下,为他读书负了不少债。他的夫人陈竹隐也记录过这一段往事:“他青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是相当贫苦的。‘五四’运动前后,在北京大学读书的那几年,冬天晚上睡觉,只有一床破棉被,要用绳子把被子下面束起来。”清贫的生活给了朱陶两人一样的无奈,要养活家庭却又不愿被世事所累,所以永远在出仕与归隐之间徘徊。陶渊明辗转于桓玄、刘怀肃等人的幕僚之间,最终选择自己本性回归自然。朱自清则退守校园,这与他喜爱雅静的本性一致。此时的环境已经不可能给他一个自由自在的田园,于是他遁入书斋默默耕耘,与动荡的时局划清界限。然而两人不慕荣利的性格还是一模一样,陶渊明辞官归隐,朱自清则多次请辞中文系主任之职。素来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之说,而朱自清“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的故事虽然被证明是《别了,司徒雷登》的夸大影响所致,但他能在拒绝领取“美援”的宣言书上签字,认为此事是正义的就应该这么做,朱自清的学者人格仍是让人赞叹。

在创作影响上,朱自清多年的“陶渊明诗”课程的开设使他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了陶渊明,陶诗的质朴自然影响到了朱自清的散文创作。同时,朱自清在研究陶渊明的过程中还创作了拟古诗《陶潜归园田居》《饮酒》等,收在《敝扫集》当中。以陶渊明的《责子诗》与朱自清的散文《儿女》为例对比来看:陶渊明的《责子》当中,看似是写对儿子的责备、批评,实际上体现的是陶渊明身上超脱世俗之外的常人之情,对于子女未来的挂虑。陶渊明的责备并非严厉的,而是带有诙谐的性质,以戏谑之笔,写出了对儿女的爱怜和慈爱之情。而朱自清《儿女》中的爱怜与无奈之情,可谓与陶渊明如出一辙。朱自清对于家里孩子用“成日的千军万马”来形容,孩子们的叫嚷更是常常使他提起笔也写不出一个字,在给叶圣陶的信中也说道:“孩子们的磨折,实在无法奈何;有时竟觉着还是自杀的好。”“但后来孩子多起来了,磨折也磨折得久了,少年的锋棱渐渐地钝起来了;加以增长的年岁了理性的裁制力,我能够忍耐了――觉得从前真是个‘不成材的父亲’,如我给另一个朋友信里所说。但我的孩子们在幼小时,确比别人的特别不安静,我至今还觉如此。我想这大约还是由于我们抚育不得法;从前只一味地责备孩子,让他们代我们负起责任,却未免是可耻的残酷了!”[7]朱自清对孩子们的吵闹曾是一味地惩罚走向看到自己教育方法的缺失;曾忧心孩子们的发展,从怕他们不成器走向培养目前的胸襟和眼光的想法。随着自我年龄和阅历的增加,朱自清对儿女的爱也越发深沉。这两位超脱尘俗的文学家在对待亲情的态度上都有可亲可爱的一面。

朱自清曾说:“陶诗教给人怎样赏味田园,谢诗教给人怎样赏味山水,他们都是发现自然的诗人。”[9]陶渊明这种朴素自然的风格的形成是诗人对长期的生活感受进行艺术提炼所获得的,作品有着极为丰厚的审美意蕴,能给人独特而深刻的美感。[8]两人的情感都是自然的真情流露,如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写了作者归隐之途和田园景象,情感由胸中自然留出,无半点造作,诗歌非常流畅平易,但却给人欣喜之感。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也是如此,只是傍晚走过的荷塘,却引起了作者如此多的遐思,他满腔的真情随着对荷塘的细节描写缓缓从内心里流出,让我们在欣赏荷塘的同时体会到作者心绪的变化。文风上的清丽脱俗是他们能区别于同时代作家的最显著特点。陶渊明借风光秀丽的自然景物来表达独有的情思,朱自清不仅爱读陶渊明的作品,而且也像这些古人一样,将自己的真实感受和独特情怀融入山水之间。[10]朱自清更非简单地模仿陶渊明,在意境的构造和叠字的使用上他更是超越了陶渊明,为我们呈现了别开生面的动人风光。总之,朱自清与陶渊明在人格上的相似性和文学创作上的承继关系,都让两位在文学史上愈加大放异彩。

五、结语

朱自清在陶渊明研究史上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对陶渊明生平的考证为后世提供了借鉴,同时他在诗歌多义性的研究中发现了陶渊明诗歌意象的独特性,也让我们进一步体会到了陶渊明诗歌中的朴素自然。此外,朱自清经过详细的论证,认为陶渊明的思想是“孔子学说的道家化”,这种创造性的见解也为我们了解陶渊明的思想来源提供了一种路向。虽然朱自清的陶渊明研究中的有些说法也受到了后人的质疑,但其在开拓性方面具有无法比拟的意义。而在对陶渊明的研究过程中,他自身也受到了陶渊明的影响,与陶渊明在创作风格和人格上都有不同程度的相似性。总而言之,朱自清作为一位文学理论家和现代文坛上的作家,他对陶渊明接受史的延伸拓展为我们提供了相当大的参考价值,同时其个人在文学史上的形象也愈发光辉灿烂!

参考文献:

[1] 姜建、吴为公.朱自清年谱[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2] 田晋芳.散文大家朱自清的陶渊明研究[J].大家.2010(7).

[3] 朱自清.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4] 赵静.朱自清诗学思想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文艺学,2009.

[5] 商金林、朱自清.大家国学:朱自清卷[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6] 王瑶编著.陶渊明集[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6.

[7] 张秀枫主编.朱自清散文精选[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

[8] 陈蕾.陶诗对朱自清创作的影响[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3).

[9] 朱自清.经典常谈[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朱自清散文读后感篇6

拿起课本,读着朱自清写的散文,《匆匆》:“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语句是多么优美,在字里行间都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无法挽留感到无奈,对时间的流逝感到留恋,在自己在以前不珍惜时间的事感到自责。

散文大师朱自清用散文的形式向我们说明了时间很宝贵,它对谁都是一去不复返,它不会因为一个人而停下它的脚步,所以我们需要珍惜时间。

会想到以前,一到双休日,我有时作业还没完成,就在看电视或者玩电脑。读了朱自清写的《匆匆》之后,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在不知不觉中我已经浪费了不少时间,所以,我立誓要珍惜好每一分每一秒。

朱自清说:“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是啊,时间总是在无声无息地溜走。日子是多么的渺小,他消逝的速度是多么得快。不管你在做什么,它总是在一分一秒的流失。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是十分的宝贵,不管多少金钱,都无法买得起一分一秒。

朱自清散文读后感篇7

一壶浓郁的普洱,一怀恬淡的心绪,一张优雅的《书法报》,还有朱以撒先生几本极富翰墨情味的散文集:《古典幽梦》《俯仰之间》《纸上思量》《腕下消息》。这一大段雅逸散淡的时光里,我把整个身心都沉浸在朱以撒先生用古典韵致和笔墨气息营构出的文字意象世界里。

这种精神上的契合无法用语言描述,正如他所说,一管羊毫一张宣纸一砚墨香,积蓄了太多的哲理与情思,整个宇宙都在惊蛇走虺、兔起鹘落的驰骋里。

在我少年时期开始痴迷文字逐梦文学的时候又不知不觉地迷恋上了书法,在我经年累月泅渡于翰墨之海乐而忘返之际,在文坛与书坛的芸芸众生之中,我又与精通书法与文学这两种兵器的朱以撒不期而遇。

对于多年来在文学与书法的艺术征途上VV奔走的我来说,与朱先生的不期而遇,把他的书籍和文章置诸案头,日日亲炙,时时吟咏,已成为我日夕之间追寻前贤、沉醉古风的莫大享受。

最早关注朱以撒,缘于书法家崔玉华先生。

崔先生多年前就订阅了《散文》等一些纯文学报刊。有一次他建议我读一读朱以撒写书法的艺术散文。我找来一看,果然是以一种文学的情怀来观照解读书法的新写法,而且文笔精妙,雅逸高致,情趣横生,令我一下子爱不释手。

后来有一次,我在书店看见朱以撒的散文新著《古典幽梦》,一下买了两本,拿回来送他一本。他很高兴,说你得给我题记几句话。我略略沉思,挥笔在书的扉页上写了这样一段话:“朱以撒先生的散文格调雅致,古典沉郁,是古代书法研究与当代散文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余经玉华兄推荐,拜读之下,一见倾心,遂四处搜求,今在书店一隅偶然觅得,如获至宝,欣喜欲狂。素知玉华先生亦是极喜其文,购得两本,转赠于你,以为共勉矣。”

另有一次,我在图书城四楼一个静静的角落独自盘桓,突然眼前一亮,架上一本书正是苦苦搜寻了很久而不得的朱先生的《书法百说》,当时的心情,是且惊且喜,好似邂逅了一位多年未谋面的故友那般,急急地将书抓在手上,信手翻览,如沐春风。依然是那种洋洋洒洒的笔法,字字珠玑,引经据典,娓娓道来。字里行间,散发着浓浓的古典情怀。依然是运用最简约的语言,来解读中国书法这样一个浩瀚的系统,微妙到毫端的精妙文字,流淌在骨子里的审美。

朱以撒先生是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登坛授课之余,他不但系统研究传统书法理论,借鉴与了解今人的认识,还关注西方文化,阅读了大量的文学、美学、哲学、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书籍,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地向深度和广度拓展。他又把自己艺术的笔触探入散文的园地,在散文创作上也拥有了一块吞吐古今、游目骋怀的天地。多年来,他有不少散文发表,散文集《古典幽梦》还荣获了首届冰心散文奖。

他对古人的散文喜爱有加,先秦诸子散文、秦赋汉赋、六朝骈体文以及唐宋散文、明清小品都在他的热读之列。他深感散文写作比书法理论研究更为自由怡悦,也更轻松任性,全是一己心机之驰骋,然以游,陶然以醉,大凡登山临水,仰烟霞云雾俯草木鸟兽,或观百家九流,闾阎委巷,人情物理,世事苍黄,心目为之竦动者,皆宜行笔成文。他的散文素材大都集中在历史、艺术、自然、生存这些方面,他以独特的审美情趣对古典艺术中的钟鼎碑帖、瓦当画砖、笔墨纸砚等进行了新的开掘与阐发,仰观历史风云,俯察黎元草芥,对古往今来具有典型文化意义的人事物像有了新的感悟与理解。他的散文,看起来简淡,形同行云流水恍若无骨,其实松中有紧,松中见力,闲中贯气,闲中有味,是在不动声色中流淌出来的。他字里行间中那一缕苍茫蓊郁之气,不一定要奇峭突兀如挟海上风涛,而是静水流深,潜行其间,读他的散文,如行山阴道上,生机荡漾,灵动清朗。

我手写我心。他的写作,源自心灵和历史深处古典的幽梦,目标是他所神往的古典风雅的美感世界。天地之间,众生芸芸,还有比这更快慰的吗?

朱自清散文读后感篇8

【关键词】朱自清;周作人;美文中的“情”;探析

重情是朱自清美文的最主要特点。有人说朱自清的散文“以情胜”,是很有见地的。他的散文最能打动读者心的,还是他所抒之“情”。他的散文或描摹世态、怀人抒情,或即景写情、融情于景,或融情入理、以理蕴情,无论叙事、记人、写景、说理都贯注一个“情”字,特别是在表现与人的关系的一类散文中,正是其中的“情”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他擅长于抓住一些典型场面,或用朴素、自然、幽默的口语;或用精炼、形象的诗一般的文学语言,描绘出一幅幅充满生活情趣的画面,以抒发其浓浓之情。

如《给亡妇》,表达了一种“诚知此恨从来有,贫贱夫妻百事哀”的生活感受和作者的悔、恨、悲的情绪。作者采取对话的形式将夫妻间心灵相通、惺惺相惜的深情表现得更为深切、殷厚。由亡妻对我的思念和爱来反抒我对亡妻的思念和爱,夫妻之间的思念相互投射,使情义相互衍生,一方情愈深,思念愈切,另一方的意就愈真;一方意愈真,另一方的情就愈缠绵,互相辉映,情切而辞发,朴素而真挚。在对亡妻情绪的表达上,赞扬中有惋惜,疼爱中有哀怨,把感情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地步。当读者和作者一起感受他的不幸和哀痛时,也咀嚼了作者人生的艰辛,感受了没落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心灵,其实这人生的痛苦来自阴霾的社会,沉闷的气氛也同样因社会而起,才使家庭生活笼罩了一层灰暗和昏景。实质上,朱自清通过对亡妻的怀念展开了对社会的控诉,宣泄了个人郁闷和对多难时代的愤慨。朱自清散文所抒之“情”尽管情浓似酒,情深似海,但文中的情绪并不强烈,偏激,抒情风格是真挚而节制的。

朱自清是个真挚的人,和他交往的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看法。真挚是朱自清人格的重要特征,而其人格渗入到文字当中,即形成朱自清真挚的抒情风格,同时散文的外在的话语有着明显的节制感,这是属于朱自清的独特的抒情风格。且以《背影》为例,开头写道,“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所有的感情均在“最”字上。接下来的全是家常话,“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轮到感人至深的场面,依然如此,只不过更加写实罢了:“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个胖子,自然要费事些……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两手攀在上面,两脚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一长段,除了“蹒跚”一词外,基本全是白话。面对此情此景,作者只是微微点到:“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流下来了。”在结尾,心中的万般情感收敛在“晶莹的泪光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的几句话中。

朱自清是受传统文化影响较深的知识分子,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是其人格构成的根基。儒家风范崇尚自我外观的适度,怨而不怒,哀而不伤,情感的表现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度。这种风范就是节制。然而抒情的节制并不意味着情感淡薄。所谓节制是词语表象上的节制,而不是内在情感的遏止。内在感情的真挚和形式上的节制相反相成。外在的节制不仅不会对情感的抒发形成抑制作用,反而能使语句内部产生更大的张力,以诱使读者进入作品本身的感情世界中,意会那“不尽之韵”、“未完之象”。

与朱自清美文中“情”的浓郁而节制所不同的是,周作人的美文中,感情是淡中蕴涵着浓的,在感情方面的叙述一直是淡化的,用一种平凡人波澜不惊的语调,叙述自己也许翻江倒海的心境。他曾经明白表露过这种选择的原因:“人的脸上固然不可没有表情,但我想只要淡淡地表示就好,譬如微微一笑,或者在眼光中露出一种感情,恋爱与死可以算然是例外,无妨有较强烈的表示,但也似乎不必那样掀起鼻子露出牙齿,仿佛是要咬人的样子,这种嘴脸只好放到影戏里去,反正与我没有关系,因为二十年来我不曾看电影。”

周作人理性持重的个性,使他对情感外露的作品难以亲近,他的阅历与博识,也使他过早地形成一种“中年心态”,他自己不会轻易动情,也不会在他的散文里让读者激动,他甚至把因看小说而激动的读者,冷嘲为“呆鸟”(《立春之前。明治文学之追忆》)。周作人早期的几篇名作,如《故乡的野菜》《乌蓬船》《喝茶》,文中所体现的情思,都不是酣畅淋漓、神采飞扬,而是低徊涩滞,简慢淡远的。如《喝茶》所沉醉的是“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透露出作者闲适幽远而超脱的生活情趣。像这类美文往往写得平和冲淡,有一种从容闲适,不怒不躁的气度。

周作人自称是一个极缺少旺热的人,他的散文中令人感受不到汹涌澎湃的感情波涛,感受不到不可遏抑的憎爱激流,作者抒写自己的情怀时,好像总是经过了一种艺术的淡化处理,隐而不显,含而不露,给人一种宁静幽远的美感。他的文章大都如此:清淡而不寡淡,腴润而不肥腻,并非文中无情,将炽热的赤子之情不是旺烈如火地表达出来,而是用平淡自然的方式不温不火、不紧不慢地呈现出来。

他的《初恋》尤能表现其散文浓郁而以平淡自然出之的抒情特色。“我那些时候当然是丑小鸭,自己也是知道的,但是终不以此而减灭我的热情。每逢她抱着猫来看我写字,感着一种无以希求的迷蒙的喜乐。”淡淡地讲述了自己少年时代的一段情感波动,在平和中流露出真挚,在素雅中显示出深情,余馨萦绕,久久不绝。结尾处写听说“她”已死:“我那时也觉得不快,想象她悲惨的死相,但同时却又似乎很是安静,仿佛心里有一块大石头已经放下了。”语气非常平淡,但仔细体会,却于平淡中涌动着某种催人流泪的东西。

在他的从容描绘中,“蕴藉而诙谐”的“淡淡的喜悦”里,却又掺杂着几分忧郁、惆怅的苦味。看似悠然从容,而实际上当人们拨开文章的云雾,却能发现作者内心潜藏着情感的激流与人生苦味。三十年代之后,署名药堂、苦茶、苦竹、苦雨的作品,其心绪之涩更胜于前。所以他的“平淡”不是淡而无味,而是“淡”中蕴涵着无穷的“浓”,不经意看去,平平无奇,可凝神向深处一看,才发现里面竟有那般奇妙的大千世界。“实际上是周作人企妄借平淡纯净扑灭他的不平和无奈,读他的平实冲和的文章,需要用人生的阅历去铺垫。”(钱理群语)。

因此,在周作人平静的文字下总是蕴含着无尽的情怀,其浓郁的情感总要放逐到冲和恬淡的格调中,其深刻的思绪总要浸泡在从容闲远的辞章里。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朱自清和周作人的美文都讲究抒发自己真挚的情感,但所表达的“情”是有区别的:朱自清美文中的“情”浓郁而节制,周作人美文的“情”是淡中蕴涵着浓。朱自清和周作人的美文以各自独特,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

参考文献:

[1]钟叔河编.周作人文类编第四卷〔C〕.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

[2]楼海珍.试比较朱自清与周作人美文中的“情”.东京文学,2008(12)

作者简介:

上一篇:诗歌大全范文 下一篇:余秀华诗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