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晋级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10 09:30:36

教师晋级个人工作总结

教师晋级个人工作总结篇1

关键词:麻省理工学院;专职科研人员;专任教师

中图分类号:G5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3)04-0070-06

有关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研究,英文文献主要集中在如何通过师资管理来提高高校教师工作动力和效率问题 [1-2 ],以及通过对比高校中长期固定合同教研人员和短期合同教研人员,来了解短期合同的教学和科研人员所处的边缘化现状 [3-5 ],还有对高校师资聘任和留任的研究等 [6 ]。但对于高校专职科研人员的建设则少有涉及。

在中文文献中针对中国高校专职科研机构和人员的发展建设内容有不少研究。其中,王维克 [7 ]等人的研究指出,编制缺失和薪酬缺乏保障是高校建设专职科研队伍所面临的实际困难;李军 [8 ]总结了中国高校目前设立专职科研机构的经验和成果;陈鹏和陈志鸿 [9 ]等认为美国高校师资管理中的公开招聘制、终身教职制和灵活年薪制对于中国遴选一流教师有借鉴作用。

针对国外一流大学专职科研人员建设对于中国高校科研建设的借鉴方面,姚建建等 [10-12 ]分析了美国多所大学专职科研队伍的结构规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程光旭和梁莉 [13 ]研究得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人力资源结构中最显著的特点是高级研究人员和专职研究人员的比例较大;李甫贵 [14 ]认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大量引进研究人员是该校成为著名研究型大学的重要因素。但在中文文献中并未涉及到国外一流大学的专职科研人员同专任教师的区别等内容。

本文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例,通过对该校的专职科研人员和专任教师在任用、晋升、考核和薪酬体系等方面的研究,以希为我国高校的科研建设提供借鉴。

一、教学科研职能的人员构成

麻省理工学院目前(2011年)共有超过10 000名教职员工{1},其中担任教学科研职能的员工占60% 左右,包括专任教师、专职科研人员和其他学术工作人员;其余40%左右是担任学校后勤和行政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员工,包括卫生保健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后勤人员和服务人员(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麻省理工学院主要担任教学科研职能的员工共有6 181人,占全校所有员工总数的59%。在教学科研职能员工中,人数最多的是其他学术工作人员,比例超过62%;其次是专职科研人员,占比约为20%;最后人数最少的是专任教师,占比约为17%。

担任教学科研职能的三类人员构成(见图1):

其中专职科研人员的体系相对复杂,主要分为长期聘任的资助研究员和短期聘任的学术研究员,这两类科研人员的主要构成(如图2):

专任教师对于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均有参与,专职科研人员主要参与科研工作,而其他学术工作人员主要参与实践教学。其中,专任教师和专职科研人员均涉及科研工作,但这两类人员在任用、晋升以及薪酬体系方面存在一定差异。由于专职科研人员中部分短期或访问类成员不涉及晋升和薪酬,因此在同专任教师比较时主要参考高级专职科研人员,即首席研究人员和高级研究人员。

二、专任教师和专职科研人员的任用和晋升体系

1. 专任教师和专职科研人员的任用和晋升要求

麻省理工学院在专任教师,即教授系列职位的聘任过程中,首先由各系制定详细的人才搜寻计划,在通过学院同意后再根据计划开始招聘系内所需人才。一般来说,麻省理工学院的专任教师均为全职,很少有除在该校以外还在其他院校兼职的专任教师。

专任教师在任用过程中主要考察候选人在同行评议中是否出色,以及该候选人能否为学院的教育和科研任务作出贡献。专任教师的晋升需要学院和外界对于该教师在研究能力、职业前景、教学表现以及其他服务贡献中的综合评估。

而在高级专职科研人员的任用和晋升中,主要考察候选人是否有独立开展科研以及创新能力,并且在其研究领域中是否具有独特的学术成就或技术贡献。除此以外,对于高级研究人员候选人还需考查指导他人研究工作的能力。高级研究人员虽在科研的同时还担任指导研究的工作,但其对象为其他研究人员而不是学生,因此高级研究人员仍属于专职科研人员而非专任教师。归纳麻省理工学院专任教师和高级专职科研人员在任用和晋升中考核评估的要素可得到表2。

从表2的归纳中可以看出,麻省理工学院在对专任教师的任用和晋升中主要考查候选人在教学、科研和服务中的成就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对高级专职科研人员的任用和晋升则主要考查候选人在科研成就、科研独立性以及科研中的影响力等。

2. 专任教师和高级专职科研人员的任用合同、考核评估和人数限制

专任教师中的非终身教职教授的任用合同单次最长不能超过5年,允许多次延长任用合同从而连任,但是在同一级别内的连任时间总长不能够超过8年。专任教师中的终身教职教授在合同时长上并无限制,但要晋升为终身教职需要经过系统的评估考核过程,考核后由学术委员会下属的学术任命小组将候选人推荐至校长,在经过校长的获准和推荐后,最后由校董执行委员会给予最终批准。无论是非终身教职还是终身教职教授在人数上麻省理工学院都没有规定。

专职科研人员中的首席研究人员在合同时长上并无限期,但在合同期内每4年要接受一次考核评估,考核主要在学科内或跨学科实验室或研究中心内进行。首席研究人员的聘任人数有所限制,不能超过所在实验室或所在科系所有教学科研人员总和的15%。高级研究人员的初次任用合同时长至少9至12个月,此后的连任合同允许多次延长并且总时长没有限制。高级研究人员的任用或晋升由实验室所属院系负责,如不属于任何院系的跨学科实验室则在实验室内可任命。同样,高级研究人员的人数也有所限制且更为严格,不能超过全校范围获终身教职教授人数的10%,或是实验室所属院系内获终身教职教授人数的20%。专任教师和高级专职科研人员的任用合同、考核评估以及人数限制可总结归纳为表3。

从表3的归纳中可以看到,相较于专任教师的合同时长规定,高级专职科研人员的任用合同时长较为灵活;而在任用或晋升的评估方面,专任教师一般都需要经过从院系到学校的过程,而专职科研人员主要在所在实验室或研究中心内进行任用和晋升的评估;对于专任教师的人数学校并无限制,而对于专职科研人员的人数有明确限制,并且对于高级研究人员的人数控制十分严格。

3. 专任教师和高级专职科研人员的薪酬待遇

麻省理工学院的专任教师薪酬来自学校提供的年薪计划(Annual Salary Plan)。专任教师通常只需在秋季和春季学期(从9月1日到第二年5月31日)共9个月的时间里履行其教学与科研的职能,就可依据年薪计划全年每个月都分配到薪酬。对于在夏季由于学院需要仍需履行教学或科研义务的专任教师,可以在年薪基础上另外分配得到最高达两个月的薪酬,这两个月的额外月薪为该名教师的年薪除以9所得的金额。有时,对于在夏季仍因学院要求而需履行教学任务的专任教师,也可以通过减少该名教师在秋季和春季学期的教学任务来代替额外支付薪酬。

专职科研人员中除高级研究人员以外的其他科研人员则是按照每月工作的质量和数量来分配薪酬,即月薪制,并且收入来自所在实验室的研究项目而不是学校。高级研究人员的薪酬虽然和专任教师一样来自年薪计划,但除基本年薪外的风险收入需要高级研究人员自主为实验室的研究项目进行筹款。此外,正如上文所提到的麻省理工学院的专任教师一般均为全职,少有兼职。但专职科研人员有所不同,首席研究人员除了参与学校的科研工作以外,允许向学校外企业或机构提供咨询,但每年不超过20天,并且每年需向科系负责人报告其在校外的活动;而高级研究人员也可以向学校外企业或机构提供咨询,并且没有时间上的限制。

从表4可以看到,专任教师的薪酬及来源较为稳定,而专职科研人员的薪酬受实验室科研收入的影响较大;但专任教师主要全职参与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而专职科研人员可能还参与学校以外的企业或机构的咨询服务工作。

三、研究小结

从麻省理工学院的人力资源构成和教学科研职能类人员构成(图3,图4)中可以看出,以实践教学为主的其他学术工作人员无论在全校范围(占全校员工的37%)还是在教学科研职能类人员中(占其中的62%)均是人数最多的部分。相较之下,专任教师人数比例在全校约为10%,在教学科研职能类人员中也仅占约为17%,是其中人数最少的一类人员。而专职科研人员虽然在人数上少于其他学术工作人员,但同专任教师的人数相比较多一些。

对比中国高校的人力资源结构,在教育部直属的72所高校中,专任教师的人数占教职员工总数的53%,主要参与教学的教辅人员占14%,科研机构人员占6%(见图5)。在教学科研职能类人员中,专任教师更是占到最主要部分,比例为73%,教辅人员19%,而科研机构人员仅8%(见图6) [15 ]。

可以看出,在中国的教育部直属高校的教职员工中的主体是专任教师,其次是以教学为主的教辅人员,而以科研为主的科研机构人员人数较少;而在麻省理工学院教职员工中的主体还是以教学为主的其他学术工作人员,而教学科研双肩挑的专任教师人数并不多,少于以科研为主的专职科研人员。此外从麻省理工学院专职科研人员的分类中可以看出,该校的专职科研人员体系成熟且分类细致。

通过对麻省理工学院专任教师和专职科研人员在任用、晋升以及薪酬方面的对比可以看出:专任教师和专职科研人员的任用和晋升要求不同,专任教师主要着眼于教学、科研和服务中的成就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而专职科研人员主要着眼于科研成就、科研独立性以及科研中的影响力等;专任教师的任命和晋升过程较专职科研人员复杂繁琐,但人数并无限制,而专职科研人员的任用较为灵活,但对于人数有明确限制;专任教师一般均为全职,且收入来自学校,而专职科研人员可以兼职,收入则主要来自实验室的研究项目。

主要由科研经费提供收入的专职科研人员在人数上要多于主要由学校提供收入的专任教师,由此可见大学的科研经费中可用于人力资源的劳务费用能够达到一定比例,从而才能够为专职科研人员提供收入。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财务报告 [16 ],在NSF从2006年到2010年的项目经费支出中,用于支付科研人员包括研究生和博士后人员的劳务费用约占总支出的21%至31%。而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规定 [17 ],项目支出的劳务费仅可用于直接参加项目研究的研究生、博士后人员,并规定面上项目劳务费不超过资助经费的15%,重点项目、重大项目及各类专项的劳务费不超过资助经费的10%。再例如在中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费开支范围中 [18 ],劳务费包括了“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发生的支付给直接参与项目研究的在校研究生和其他课题组临时聘用人员等的劳务性费用”,但其支出总额在“重大项目不得超过项目资助额的5%,其他项目不得超过项目资助额的10%”。另外,根据973、863项目经费管理办法规定 [19 ],项目依托单位如果为由国家财政拨付事业费的科研、教育事业单位,人员费专项经费预算占项目经费总预算的比例应严格控制在总预算的5%以内。相较之下,美国的NSF不仅在项目经费支出中有专门用于支付科研人员的劳务费用,并且该费用所占的比例同中国的劳务费用所占比例相比较高。正因为由政府提供的科研经费中用于人员费用的比例上较为宽松,由此使得麻省理工学院中主要从科研经费获得收入的专职科研人员较多,甚至多于专任教师的人数成为可能。中国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徐孝民 [20 ]就曾指出,中国的国家重大专项和基金等特定科研项目的经费管理中对于劳务费支出的限制规定不合理,从而造成课题的科研人员无法从科研经费中得到合理收入。因此,虽然中国高校的科研经费规模不断扩大,但因为对于人员费用开支范围的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中国高校专职科研人员建设受限。

注 释:

{1} 仅指麻省理工学院的学校员工,不包括其林肯实验室的员工。

参考文献:

[1]Rowley J.Motivation and Academic Staff in Higher Education[J].Quality Assurance in Education,1996,(3):11-16.

[2]Deem R.‘New Managerialism’and Higher Education:the management of performances and culture in universities in the United Kingdom[J]. International Studies in Sociology of Education,1998,(1):47-70.

[3]Bryson C,Barnes N.The Casualisation of Employ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Kingdom[A].In Tight M. (Eds),Academic Work and Life:What it is to be an Academic,and How this is Changing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Volume 1)[C].Bingley:Emerald Group Publishing Limited,2000:187-241.

[4]Goode J. Research Identities:Reflections of a Contract Researcher[EB/OL]..

[5]Patrick H.Contract Researchers in Education: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R].Belfast:BERA Conference,1998.

[6]Metcalf H,Rolfe H,Stevens P,Weale M. Recruitment and Retention of Academic Staff in Higher Education[M].London:National Institute of Economic and Social Research,2005.

[7]王维克,陈露君,颜淑霞.专职科研队伍建设的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6):9-11.

[8]李 军.论高校专职科研机构的设立[J].科技管理研究,2011,(6):108-111.

[9]陈 鹏,陈志鸿,张祖新.美国高校师资管理目标及外化评价指标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9,(1):36-40.

[10]姚建建.美国一流研究型大学专职科研队伍建设的借鉴与启示――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例[J].世界教育信息,2010,(1):40-44.

[11]姚建建,程骄杰.美国大学专职科研队伍建设研究――以斯坦福大学为例的个案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9):15-17.

[12]程骄杰,冯倬琳,姚建建.美国密西根大学建设专职科研队伍的启示[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2011,(1):117-120.

[13]程光旭,梁莉.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人力资源结构启示[J].中国人才,2003,(7):58-59.

[14]李甫贵.MIT的科研组织结构及研究政策[J].世界教育信息,2007,(1):47-49.

[15]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司.教育部直属高校2008年基本情况统计资料汇编[R].北京,2009.

[16]United States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Investing in America’s Future FY2010 Agency Financial Report[R].Arlington,Virginia,US,2011.

[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经费管理办法[Z].2002.

[1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费管理办法[Z].2001.

[19]吴 ,蔡 晖,徐景龙.对我国目前科研经费管理体制的一些思考[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2004,(S1):70-72.

教师晋级个人工作总结篇2

【关键词】中职学校绩效考核 员工职业发展通道 薪酬激励机制

2010年1月1日起,事业单位全面实行绩效工资制度。每年学校领导都要对校级以下的在岗员工实行年度绩效考核。绩效考核的结果直接影响到员工的任用解聘、薪酬调整、奖金发放及中层干部的职务升降和岗位调整等诸多员工的切身利益。

由于中职学校绩效考核的依据不象普通高中有高考的量化指标来衡量,因此给考核的公平公正性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加上中职教育本身的特殊性、复杂性,考核难以达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目的。

一、中职学校员工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官本位”影响导致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单一,士气低落。多年来员工在工作上被大众认可的唯一通道是基于行政管理级别的“官道”,技术职务的重要性往往受到忽视,而这种金字塔式的晋升通道显然无法满足大多数员工的职业发展需求,尤其是那些挤不进管理序列的技术人员,很难在“官道”上获得晋升和发展,造成士气低落,严重影响职工工作积极性。

(2)职业发展纵向通道层次简单,职业发展空间不足。现在中职学校职业通道的主要表现形式为管理职务晋升与专业职务晋升两个渠道。管理职务晋升从助理科员,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讲究论资排辈;专业技术职称晋升,从助理讲师,讲师到副高级讲师,正高级讲师,都只有四个层次。简单的纵向层次,导致一些教师评上职称后安于现状,工作停滞不前,死水一潭。特别是由于正高级讲师名额稀缺,很多评了副高级讲师的教师觉得职称到顶了,没有了奋斗的目标,也就失去了工作的热情,职业发展空间严重不足。

(3)单纯短时的绩效奖惩忽视了员工职业发展中具有强烈获得认可和尊重的职业成就感这一要求,起不到长效激励作用。职工在长期的重复工作中会抱怨生活一成不变,做一年和做十年没有区别,枯燥无味,同样教师面对生源差,层次低的中职学生,花费再多心血和努力也得不到认可和尊重也使之感觉精神压抑,缺乏职业幸福感,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在薪酬上短时奖惩员工,起到的激励作用也难以持久,工作质量和教学质量很难有较大的突破和作为。而获得认可和尊重的中层职位毕竟有限,大多数员工的梦想、尊严和荣誉得不到实现和满足。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做出如下设计:

二、职业发展双通道设计

职业发展通道设计的层次原则是指在设计员工职业发展通道时,既要考虑设计足够的层次,为员工提供较多的职业发展机会和空间,又必须避免层次过多导致的职业发展晋升的激励力度不足,从而无法达到设计的初衷。

基于工作性质和员工专业能力的差异,建立管理类和技术类双重职业发展通道。在2个通道中,打破职级按职称评定方式,将管理层级和技术层级从低到高划分若干个职业发展职级。其别需要注意技术类与管理类职业通道的平衡。适当提高技术人员的待遇、地位,为技术人员设计与管理序列待遇相当或约高的等级序列,从而吸引专业人才安心从事教学工作。

三、职业发展双维度设计

员工职业发展通道的设计包括纵横两个维度,一般人们比较关注纵向职业通道的设计。对横向维度考虑不足,通过加大员工的职业发展横向维度的设计可对纵向职业通道的实现必要的辅助与补充,它和纵向职业通道构成了立体交叉的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对整体职业通道起着“锦上添花”不可或缺的作用。

四、合理控制职业发展的晋升速度

在设计员工职业发展通道时,在职级、档次的晋升时使用绩效考核结果,那么绩效考核制度的调整,各种考核结果比例的确定就非常重要。只有考核结果的等级或比例得当才能合理控制职业发展通道的晋升速度。例如,优秀比例增加,则可能导致过多人过快地晋升,使员工较为容易达到较高的职业发展等级,从而使较高的职业发展等级贬值;假如考核结果优秀、良好比例太少,则员工只能按照理论最慢速度晋升,晋升至最高等级几乎没有希望,则将极大打击员工积极性。

五、宽幅式薪酬激励方案设计

员工职业发展实质是能力的提升,相应也必然要求薪酬的增加,否则职业发展通道的晋升将仅有象征意义,其激励能力将大打折扣。这就要求建设以员工职业发展为基础的薪酬体系。

员工对自己的工资报酬是否满意,不仅受收入的绝对值影响,也受相对值的影响。每位员工总是把自己付出劳动所得的报酬,同他人作比较。若同等投入获得同等报酬,则心情舒畅,努力工作,否则会影响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以宽幅式薪酬激励方案设计为例(见表1):

这个方案中员工岗位设置了管理类和技术类双重职业发展通道,技术类职级打破了职称限制,在两个通道中根据工作需要划分为多个纵向职级,并适当提高了技术类职级的地位和待遇。在多个纵向职级的基础上加大横向维度的补充,将同一职级划分为多个档次。根据岗位价值评估确定相应岗位级别,再根据所在岗位员工的工作业绩等因素的不同确定不同的档次,这样为员工未来的岗位晋升提供相应空间,满足员工获得认可和尊重的职业成就感这一要求,起到长效激励作用。

结合学校工作需要合理控制职级和档次的晋升速度,使业绩突出的员工在跳起来能够得着的情况下岗位和薪酬能够得到相应晋升。制订各职级详细的岗位说明书及档次晋升细则,如:教师3级必须是讲师资格,连续2年年度考核达到优秀或累计3次年度考核达到优秀可晋升一档;或教师5级职称是副高级讲师资格,有参与市级及以上课题的主研,也可以是职称是讲师,参与精品课程的开发获得市级单位或获市级技能大赛个人三等奖及以上称号;评级不完全按职称进行,而主要认可工作成绩;还有如连续担任班主任2届的,获省市级劳动模范、省市级先进工作者,经认定有特殊贡献的都可晋升到职级中更高一个档次。相反员工工作能力不能胜任本岗位工作,连续两个年度或累计3次年度绩效考核为基本合格的可降级使用或调整岗位直至解聘。

六、结束语

教师晋级个人工作总结篇3

本学期数学教研一组在教科研处的领导下, 根据学校师资发展目标"一年熟悉,三年成熟,五年骨干"的培养方针,在"精于细节,勤于思考,寻根课堂, 探源实效"上做足功夫,打造新办校新优势,提升新师资新业绩,为我校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

1.按时按量完成学校规定的各项常规工作,加强备、讲、批、辅、查等常规工作的管理。

2.签订师徒带教协议,推出"师徒听课日"活动,以此来推进新教师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3.健全教研机制,积极开展校本研修活动。紧紧围绕"课堂教学"开展校本研修,根据问题征集单提出本学期校本研究小话题,通过理论学习及提炼,课例验证,形成有效研究策略。

4.通过教研组日常工作的指导和修正,促进数学一组教研组活动有序开展,有效提高教研组的实施情况,鼓励教师参加各项比赛活动,争取获得"优秀教研组".

5.积极送培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育科研培训,扎实开展各项讲坛活动和每月教学日记撰写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又快又好的成长。

三、工作措施

1.规范落实常规管理

(1)备课:在教研中进行分年段集体备课,进行教材解读,突破教学重难点,提出有效教学建议,并进行记录。教师根据本班实际情况撰写教案各环节,组织定期检查教案。成立了"青蓝结队工程",签订师徒结队协议,拟开展"师徒听课日"及"师徒备课日"活动。本学期师徒结对的有:

苏丽梅——庄雅清 王惠灵——林燕婷 丁美玲——林娜君

林琼真——王珊珊 蔡秀丽——王金龙 赖鸿玲——洪伊雯

(2)上课:本学期设立三个研讨主题,包括"新教师汇报课"、"年度专题研讨课"、"教师个人风采课".每位教师开一节公开课教学,通过观课议课,促使教师互相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主动学习课堂教学知识与方法,主动反思自己的教学能力。

(3)反思:本学期,继续采用每月"教学日记"评比制度。提倡更多教师能及时记录我们在日常备课中的某些经验,某些发现,某些奇思妙想,某些不足,某些火花。撰写的"教学日记"下个月5日前上传到教研组负责人的邮箱里,随笔字数在1000字左右,论文字数不少于1500字左右,杜绝抄袭他人的。每月10日,及时将对缴交的"教学日记"进行认真评选,获得优秀者纳入每月教学简报的编辑中。简报一式3份,一份交于教研组长;一份交于曾老师;一份交于张校长。

本学期撰写的简报主题安排如下:

第一期:听课、教学反思(编辑:吴雅琳、王金龙、庄雅清、王珊珊)

第二期:课标解读心得 (编辑:丁美玲、林琼真、林娜君、苏丽梅)

第三期:小话题研究总结 (编辑:王惠灵、林燕婷、洪伊雯、赖鸿玲)

2.丰富学习平台促进专业成长

第四周数与代数中的"数的认识":丁美玲 苏丽梅

第五周"数的运算"和"常见的量":王惠灵 吴雅琳

第六周图形与几何中的"图形的认识"和"测量":庄雅清 赖鸿玲

第七周"图形的运动"和"图形与位置":林琼真 林燕婷

第八周统计与概率:王金龙 洪伊雯

第十周综合与实践:林娜君 王珊珊

(2)开展讲坛活动:本学期继续开展"成长讲坛"、"求索讲坛"及"读书讲坛"活动,讲述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在学习培训中、在交流沟通中的所思所想、所感所发,从而丰富学习历程,提升思考空间,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

(4)请进来走出去:一是聘请卓和平和姚永宁名师莅临学校蹲点指导课堂教学、校本研修、课题研究、专业成长等;邀请晋江第二实小许以亮莅临学校作课及课标方面的专题讲座;邀请市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莅临学校作课和指导,以及其他教研员校本教研及教师专业成长等。二是让更多的老师走出学校,参加各级各类各学科的教研活动和研训,当然在研训后能及时梳理自己的所思所得制作成PPT在教研组例会上作交流,让更多老师沐浴在学习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3.继续完善教研组博客,盘活各种资源。

本学期将继续充实博客内容,做好话题跟帖、教学计划、教学设计、信息报道、课件等资料的上传。其次继续进行课堂教学的录制,形成课件资源库,以便教师在校本教研中更好地和学习和研究,从而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快速成长。

四、月份工作

3月份:

1.参加晋江市北师大版教材研训暨30分钟课堂教学比赛(3月9日);

2.制定教研工作计划及安排日常教研的周历表;

3.准备参加晋江市小学各学科优课、微课比赛工作;

4.填写教师个人成长手册;

6.以年段为单位学习教材分析和光盘;

7.开展公开教学活动及常规教研活动;

8.开展"教学日记"评选;

9.开展校级小课题申报活动;

10.参加讲坛活动。

11.落实晋江市十二五规划大课题具体工作的开展。

4月份:

1.参加校级第五届教师教学技能比赛;(4月8日)

2.参加福建省第十一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4.26-29厦门市);

3.参加晋江市小学各学科优课、微课比赛工作;(4月15日)

4.开展讲坛活动;

5.各教研组开展常规公开课教学及常规教研活动;

6.出版3月份校本教研工作简报;

7.开展"教学日记"评选;

8.开展市级及校级课题研究活动。

5月份:

1.参加校级学科类课程标知识竞赛;

2.举行校级语、数(或语数英)试卷命题比赛。(五年)

3.参加晋江市小学数学学科"数学思考"践行课标主题系列研讨活动;

4.开展公开教学活动及常规教研活动;

5.开展"教学日记"评选,出版4月份校本教研工作简报;

6.开展讲坛活动;

7.开展市级及校级课题研究活动;

8.举行校级数学知识竞赛。

6、7月份:

1.参加晋江市小学数学试卷命题评选活动(五年级);

2.参加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基地校"教科培一体"现场研讨活动;

3.参加福建省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研究基地学校教学研讨活动;(晋江二小)

4.整理教学日记及论文,准备出版第三期《行知集》;

5.开展公开教学活动及常规教研活动;

6.开展"教学日记"评选,出版5月份校本教研工作简报;

7.开展讲坛活动;

8.参加市级及校级课题研究活动总结;

9.完成期末教研工作总结,拟定新学期教研工作计划;

教师晋级个人工作总结篇4

“万人晋级”顺利完成,人才密度实现晋级

公司针对员工队伍综合素质偏低、高端专家人才比例偏低的“双低”现状,提出了“三年万人晋级”目标。为确保晋级计划顺利实施、有序推进,公司精心编制了“三年万人晋级”计划进度表,各单位积极响应,将任务层层分解,责任步步落实,从学历、职称和技能多渠道提升,实施“晋级”计划。在学历晋级方面,公司加大校企联合办学力度,先后与武汉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在技能晋级方面,加大技能鉴定、持证上岗培训力度,确保技能鉴定的通过率。职称评定,实施推广科技成果指导、技术专利申报辅助等措施,帮扶员工不断积累业绩。截止2012年底,公司职工学历提升(含在读)5910人,技能提升和职称晋级7074人,“晋级”总人数达到12984人。人才当量密度较2009年0.8209提高到2012年的0.9165,实现国网排名由D段到C段的晋级目标。

三年来,公司累计向国家电网公司输送各级各类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其中竞聘到国家电网公司重要岗位2人,培养国家电网公司级专家人才56人;省公司级专家人才214人;国网“十大”专业领军人才9人;享受省政府津贴的专家和高级技师6人;行业、国家电网公司级技术能手17人;三晋技术能手5人,为公司人才队伍建设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六大基地全面投运,资源整合筑基添翼

按照“面向全国、面向主营业务、面向生产现场”原则,三年来基地建设累计投入建设经费2.3亿元,建设完善了高级管理人员、输配电线路、变电运行、变电检修、电力营销、农电等培训基地,呈现出经费投入大、建设质量高、专业覆盖全、培训设备新、培训效果好的特点。实训设施按照服务电网,适度超前的原则实现了与生产现场无缝对接,具备了“身临其境出效果,回到现场能干活”的培训条件,为公司培养出一批素质过硬、业务精湛的员工队伍。

基地建设过程中呈现速度惊人、业绩喜人的局面。其中,管理培训中心管理培训基地14个月顺利竣工投运,创造了“北田速度”;输配电线路培训基地2010年晋升为国家电网公司首批输配电带电作业培训基地,输配电带电作业培训品牌唱响国网。变电运行、电力营销、输配电线路培训基地跻身中电联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行列。“五大”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教育培训资源的集约化管理水平,成立了公司管理培训中心和技能培训中心,驶入了专业化、集约化、扁平化发展的快车道,成功转型为公司企业文化的传播站、电网高新技术的推广站、干部素质提升的加油站、员工职业生涯的孵化站,为公司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竞赛调考屡创佳绩,同业对标跃居前十

开展竞赛调考活动是国家电网公司提升人才素质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公司按照“全员、全方位、全覆盖”方式大力开展岗位练兵、“以赛促培”,“以考促训”,三年来,公司共举办各类竞赛及调考共计35项,营造出“大比武、大练兵”的学习氛围,将压力转化为学习动力,加快了公司员工素质的提升和人才储备。

在国家电网公司举办的5项竞赛及调考中,公司员工屡创佳绩,夺得农电工岗位技能竞赛团体第二名和个人全能第五名、城市配网架空线路带电作业竞赛团体第五名、财务人员调考个人第七名、人资调考个人第15名的好成绩。此外,公司一名员工获得国家电网“十佳供电服务之星”称号。

2011年,公司首次成功承办了国家电网公司首届城市配网架空线路带电作业技能竞赛,有效提升了公司组织大型竞赛活动的能力。

技能人才示范引领,专家工作室一枝独秀

技能专家工作室建设是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的一项重要举措,国家电网公司把技能专家工作室创建列入“十二五”发展规划,省公司积极响应、大力推动。按照做精、做实、做优的原则,确立了先选人、后创建,先试点、后推广的建设模式,举公司之力,集员工之智,探索出一条“布局合理、重点突出、以点带面、成果务实”的工作室创建之路。专业覆盖继电保护、变电运行、变电检修、输电线路、调动自动化等电网主专业。2012年7月,临汾公司卢洪宝变电检修技能专家工作室被授予“部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称号,成为国家电网公司首家部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012年12月,晋中公司方守盛输电线路技能工作室、晋城公司陈文刚调度自动化工作室等21个工作室被授予“山西省职工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称号。

公司技能专家工作室选取公司系统有突出业绩和敬业精神的技能专家为领头人,吸收青年骨干作为工作室成员,引领示范、传技带徒、攻关创新。目前,公司技能专家工作室申请和正在申请的国家专利151项,攻克生产现场实际问题171余项,形成科技和管理成果133项,发表技术论文126余篇、开展师带徒和授课培训累计达6515余学时。在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同时为公司系统的高、精、尖技能人才的培养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培训模式大胆创新,“三专”能力显著提升

“创新”,是企业发展、事业进步的根本动力。公司发扬勇于变革、敢为人先的精神,进行独具匠心的创新实践,体验式培训、行动学习研讨、赴标杆企业考察、在岗锻炼多管齐下,环环相扣,使培训更具实效。主任级干部班分别赴GE、华为、西门子、百度等现代知名企业学习考察,感受差距、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青年干部培训班成功引进能力素质测评技术,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法、行为事件访谈法等方法,对青年干部能力素质进行全方位测评,为公司干部的培养与选拔、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与参考。县公司领导班子培训班成功引入了行动学习法、以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进行攻关研讨、提升基层干部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协调问题的综合能力。新提职科级干部培训班引入“管理教练”培训模式在互动中领略管理的真谛,在交流中提升管理水平,在演练中增强团队意识。本部员工“三专”培训按照个性化、人性化施教的原则,首次采取“自主选学、菜单式培训模式”,针对工作中的存在实际问题进行专项课题研究,公司领导从选题、开题到评题、结题,进行全过程指导,其中《基于红外成像测温的变电设备状态研究》等24份优秀成果已经运用到公司的生产、管理实践中,极大的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新员工培训采用“1+3+6”新人成长模式,即“一周入企教育、3个月国网集训、6个月轮岗实习”为内容的组合式培训,使新员工能够快速胜任岗位工作,适应企业要求。

同时,为解决生产一线人员工学矛盾突出的问题,在公司系统11个供电单位4221个班组广泛开展“送教到班组”活动。公司所属培训中心充分发挥“讲师精、业务通”的优势,形成了良好的问题发现、解决、跟踪机制。技能培训中心与厂家联合研发了移动培训车,三年来行程数万公里送教入企7580余人次,受到一线人员的一致好评。

持证上岗全面推行,安全生产坚强保障

持证上岗是实施人才强企战略,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全员素质,完善员工激励约束机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全面推行生产技能人员持证上岗,是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客观要求、是实现员工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的必然选择。按照《山西省电力公司供电生产技能岗位持证上岗管理办法》要求,持证上岗工作坚持统一标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按照职系规范要求,统一持证上岗标准,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坚持公司内部取证和社会化取证相结合的原则,畅通取证渠道,保证取证质量。坚持能岗匹配与动态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促进员工职业生涯发展。坚持岗位培训与岗位资格准入相结合的原则,创新技能鉴定方式,统一采取“5+2”先培训后鉴定的模式,统一制定了32个工种的培训标准和规范,截止2012年末,生产技能岗位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师资队伍不断优化,培训质量成效凸显

培训师队伍的建设与培养,是提升培训质量的源头,公司积极做好培训师的选拔、培养、制度建设工作,努力构建一支技能高超、素质优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的专家型专兼职培训师队伍。在选拔上,注重培训中心内部培养和生产现场择优选聘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对所属培训中心的专职教师进行转型培训,同时从基层选拔理论扎实、技术精湛的专家骨干充实到内训师队伍中。在培养上,关注培训师能力提升、研发演练、实践应用、修正成长的各个阶段,为提升培训的职业化水平,三年来,公司以提升培训的职业化水平为目标,共举办了24期891人次的专、兼职内训师培训,这些活跃在公司教育培训一线的内训师,传授新知识、培训新技能、讲解新技术,成为公司企业文化的传播者、人力资源的开发者、培训实践的开拓者。

教材课件形成体系、品牌优势持续领跑

在培训资源建设中,公司正确把握培训教育面临的新趋势、新变化,适应需要、突出特色、形成体系、加强管理、发挥作用,保证培训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按照《山西省电力公司“十二五”人力资源规划》的要求,坚持“现场需求为导向,提高技能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建设适应山西电网发展的教材体系,为确保教材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教材编写人员采用现场专家、培训师、省公司专业部门、中国电力出版社“四位一体”的组成模式,先后完成《岗位系列教材》一套19分册,同时编制完成供电企业岗位技能人员上岗题库、新员工培训手册等教材。这些教材先后多次再版印刷,部分教材被国家电网技术学院选用为新员工入职培训教材。

公司推动远程培训系统的深度应用,在远程培训系统中开发培训课件和考试题库建设,紧紧围绕公司主营业务、员工发展需求,丰富课件种类、数量,建立学员与专家互动平台、实现远程课程直播与网络考试,压缩培训时空以满足各级各类员工培训学习的要求。“山西电力远程培训系统”有多项技术填补了国家或行业空白,其中“总站—分站”的设计已被国家电网作为标准向各网省公司推广使用。

教师晋级个人工作总结篇5

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经历了抗日战争的烽火和解放战争的烈焰,在艰难的条件下办学,为祖国培养了一批工业技术专门人才和高级领导干部,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一、历史沿革

1940年,中国共产党创办了我党历史上第一所培养科技人才的理、工、农综合大学——延安大学自然科学院。1945年日本侵略者投降后,中共中央根据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新形势,决定将延安大学(包括自然科学院)迁移到东北解放区。1945年11月13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专门接见了延安大学有关领导和自然科学院全体教师,讲了国内形势和党中央的战略方针,指出学院到东北去的主要目的是配合开辟新解放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特别是要在文化教育战线上作开辟工作,使东北青年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参加解放斗争。

1945年11月15日,自然科学院20多名教师和100多名学员从延安出发,经月余行军,途经陕西绥德、葭县(今佳县),在山西临县碛口过黄河,到晋西北后经朔县、兴县、岢岚、五寨、左云、丰镇,在阳高乘火车,于1945年12月24日晚到达张家口附近的万全县孔家庄。原计划经热河(现承德市)进入东北解放区,但由于热河、锦州等地被国民党军队占领,切断了赴东北的要道。中共晋察冀中央局书记、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聂荣臻请示中央,去东北的路不通,晋察冀边区的工业企业很多,很需要技术人才,建议把自然科学院留在华北。中央同意后决定将自然科学院留在张家口市,与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合并。

二、学校概况

原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组建于1945年9—10月间。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工业部曾在保定阜平设有工业训练班,培养一般工业技术人才。1945年8月宣化解放后,移至宣化。日伪统治时期,在宣化设有工科实业学校(采矿科),在张家口设有交通学院(两地解放时,两校尚有一些设备,师生当时能到校者数十人)。抗战胜利后,为适应形势的发展,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决定,以工业训练班和接收的两个日伪学校为基础成立“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受边区行政委员会直接领导。校址先在宣化城内,后改在龙烟铁矿大楼,1945年12月迁至张家口,以长胜大街日伪蒙疆交通学院旧址(现张家口市桥西区永丰后街副1号市第九中学分校)为校址。校长为边区工业局副局长刘再生,副校长陈琅环。1946年1月8日,在《晋察冀日报》上刊登了招生简章。

1946年1月23日,原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与到达张家口的延安自然科学院合并。延安自然科学院副院长恽子强任校长。恽子强同志感到自然科学院这个校名虽响亮,但牌子太大,从主客观条件上讲还是叫专科学校好,更名符其实,因此他建议合并后的学校名称仍定为“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校长以下设教导处(处长阎沛霖,后王甲纲接任并兼党总支书记)、总务处(处长田民青)、秘书室(主任李华楫)等部门。

1946年1月至4月,学校的学员陆续扩充至200人左右,主要由四部分人组成:一是延安来的,绝大部分是自然科学院的学员。二是晋察冀根据地老区来的干部和学生。三是从国统区平、津等地经我党地下组织介绍来的青年学生。四是原宣化工科实业学校的学生。

1946年2月,通过考试测验,学校将全校学生划分为四个教学班次:一班(文化程度相当于高中三年和大学一年,其中不少是延安自然科学院和平津来的大学本科生,拟半年后分科),二甲班及二乙班(文化程度相当于初中毕业到高中二年,拟二年后分科),三班(文化程度相当于初中毕业,拟三年后达到分科程度)。班主任分别由陈殊、夏讷、孙桐(安其春)、马恩沛担任。每日学习时间为10小时,课程有数学、英文、制图、物理、普通化学、分析化学、社会发展史、中国革命史等。学校还建立了严格的考试制度和批改作业制度。此外,还安排了下厂参观实习。1946年2月24日,校长恽子强在《晋察冀日报》登载启事,招收第一班和第二班插班生。1946年3、4月间,通过北平军调部中共代表叶剑英和北平党组织的帮助,学校派部分教职员和学生分头多次到北平购置示波器、分析天平、绘图仪器、化学实验室用品、经纬仪、计算尺以及多种图书。其中胡瑞琪、于恒、陈朗3人,在1946年4月21日押送21箱器材由北平赴张家口,途经青龙桥时,遭到驻守国民党军队非法扣押,后经北平军调部中共代表团交涉,方予释放。在恽子强校长亲自领导下,学校建立了化学实验室,可供分析化学、普通化学实验之用。建立了制图教室,有较好的设备和模型,可供50人使用。学校从延安采购了相当数量的马列主义书籍和党中央出版的书刊,加上从北平购得的图书,建立了拥有数千册政治及中外文技术书籍的图书馆。1946年7月,华北联大还赠送给学校数千册日文技术图书。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反动派撕毁停战协定及政协决议,组织22万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由此爆发。全国局势突显紧张,各地、各部门迫切需要干部。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原定的长期培养的教育方针已不能适应客观形势。因此,边区行政委员会决定将学校改为理科高中性质,不设科系。第一班暑期毕业学员按志愿分配到有关机关或工厂,在工作中去学习。第二班仍按原计划进行,到1947年暑假学完高中数理化课程。对第三班学员进行调整,年龄较大、程度较高的,转入商科职业学校;程度不及高中的,转入市立初中;同时招收一部分初中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程度的学员入学。根据上述决定,当年8月,第一班学员中,除8人暂时留校,随恽子强校长继续学习化学分析等课程外,大部分学员分赴宣化钢铁公司、新华冶炼公司、雁北机械工作室、地矿研究所等处参加工作。还有少数教师及学员去了东北解放区。

三、后续发展

1946年9月,军事形势紧张,国民党傅作义部队进攻张家口地区,上级决定学校向蔚县暖泉镇迁移。9月17日,恽子强校长作了迁移动员报告。由部分同志组成运输队,负责学校图书、仪器、设备和生活物资的转移工作。1946年9月19日晚,学校撤出张家口市,师生员工一行人先乘火车西行到山西省天镇,休息两天后,开始行军,经阳原县一吐泉、揣骨町镇、蔚县阳眷镇(其间过桑干河,翻箭口山,越五岔岭),于9月26日到达目的地——蔚县暖泉镇。暖泉是察南大镇,镇子里有暖泉三池,主泉名“逢源池”,因冬不结冰,故名暖泉。暖泉镇有不少砖瓦大屋,各班分组住进老乡家中,一面因陋就简按原教学计划继续开课;一面准备在暖泉镇作长期安排,学校曾让二甲班曾宪林等同学进行地形测量,以备改建校舍。

1946年10月,国民党傅作义部队偷袭张家口市,我军于10月11日被迫撤出。由于形势进一步恶化,学校决定立即撤离暖泉镇,迁往山西省灵丘县。10月19日早上出发,分批沿公路行军。总务处几位同志尚未离开时,敌机飞临暖泉镇上空,并投掷炸弹,临时校部所在地被炸,烧毁一些房屋,但无人员损伤。队伍行进途中又遇国民党军飞机用机枪扫射,大家分散扑倒于田垄旁边,幸无伤亡。再继续行军途中,接到边区教育处长刘皑风的电报,要求学校改迁到河北省建屏县。后经灵丘县马岭镇,顺唐河到达马驿镇,过沙河,经阜平县城南庄,穿灵寿县境,逆滹沱河而上,过南岗直向建屏县柏岭村进发。1946年11月初抵达建屏县柏岭村。

1947年1月,学校与晋察冀边区铁路学院合并,成立晋察冀边区工业交通学院,原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改为该院的“预科”。1947年6月至8月,随着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边区各部门急需技术人员,部分学员先后分配了工作。1947年9月到1948年9月,学校有一批学生到东北继续学习,后派送原苏联留学,去苏联留学的有李鹏、贺毅、崔军等人。1947年12月,根据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的决定,学校由柏岭村迁到井陉煤矿老矿区,定名为“晋察冀边区工业学校”。

1948年9月,晋察冀边区工业学校和晋冀鲁豫边区北方大学工学院合并,成立“华北大学工学院”,校址在井陉煤矿新矿区。1947年7

9月间,华北大学工学院由井陉迁到北平。1950年9月,接收中法大学本部和数理化三个系。1952年1月1日,华北大学工学院改名为北京工业学院。1988年4月2日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

四、著名校友

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的主要领导有:

恽子强(1899—1963),曾用名恽代贤(系中国共产党早期政治活动家恽代英之四弟),祖籍江苏武进,生于湖北武汉,著名制药化学家,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化学系,先后在南京高师、长春吉林师范、上海中法大学等校任教。1942年到苏北阜宁、安徽淮南新四军根据地参加创办医学院,筹建制药厂。1943年徒步8个月从安徽淮南奔赴延安,先在延安军工局工作,1944年任延安大学自然科学院副院长。1945年11月与自然科学院20多名教师和100多名学员一起从延安出发,于1945年12月到达张家口。1946年1月任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校长。1947年1月任晋察冀边区化工研究所所长。1948年9月任华北大学工学院副院长、代院长。1949年6月协助长陆定一筹建中国科学院,曾任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党组书记,办公厅副主任,编译局副局长;中国科学院东北分院(系中国科学院第一个分院)副院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被任命为数理化学部常务副主任。

王甲纲(1916—1991),云南富源人,193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从广州中山大学数学天文系毕业,1937年到延安,在安吴堡青训班和陕北公学学习,1938年4月—1945年11月先后在河北唐县华北联合大学、延安自然科学院担任指导员、宣传干事、教干科长等职。1945年11月带领延安自然科学院120多名师生从延安出发,于1945年12月到达张家口。1946年任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教导处处长兼党总支书记。1947年1月任晋察冀边区工业交通学院教务处副主任兼预科主任。1947年12月任晋察冀边区工业学校校长。1948年9月调中央军委三局研究电波传播,任中央军委电信总局干部处处长。1949年10月任中央人民政府邮电部人事司司长和干部司司长。1956年夏任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1978年5月任成都电讯工程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的著名校友有:

李鹏:1928年10月生,祖籍四川成都,生于上海,194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1月—1946年9月在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一班学习。曾任电力工业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总理,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是中共第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中央委员,十二届五中全会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

黄毅诚:1926年10月生,湖北枣阳人,高级工程师,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1月—1946年9月在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一班学习。曾任国家计委副主任,能源部部长,八届全国人大常委。

彭士禄:1925年11月生,广东海丰人,著名核动力专家,194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1月一1946年9月在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一班学习。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曾任六机部副部长兼总工程师,国防科委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水电部副部长兼总工程师、广东大亚湾核电站总指挥,核工业部总工程师,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科技顾问,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共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

戚元靖(1929—1994)湖北武汉人,高级工程师,194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1月—1946年9月在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一班学习。曾任冶金工业部副部长、部长,八届全国人大常委、环境保护委员会副主任,1985年9月增选为中共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三届、十四届中央委员。

曾宪林:1929年1月生,四川安岳人,高级工程师,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1月—1946年9月在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二甲班学习。曾任国家科委常务副主任兼国家计委副主任,轻工业部部长,八届、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九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中共第十三届、十四届中央候补委员。

贺毅(1929—2004),陕西子长人,194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著名水利专家。1946年1月—1946年9月在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三班学习。曾任水电总局副总工程师,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水电指挥部参谋长、副主任、主任,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水电指挥部主任,1989年被授予少将警衔。

崔军:1928年11月生,陕西绥德人,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1946年1月—1946年9月在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三班学习。曾任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水电指挥部副主任兼参谋长等职,武警少将警衔。

教师晋级个人工作总结篇6

第一条本任职条件适用于本省各类高等学校在职在岗的专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具体范围包括:高等学校专职辅导员、院(系、部)团总支(支部)书记,分管学生工作的院(系、部)党总支(支部)副书记,仍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院(系、部)党总支(支部)书记,学校主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学生工作部、团委、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曾连续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五年以上),以及分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校级领导。

二、思想政治条件与职业道德要求

第二条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人民的教育事业,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影响和引领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敬业爱岗。能全面、熟练地履行岗位职责,积极承担工作任务。团结合作,勇于创新。学风端正,治学严谨。

第三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晋升教师职务:

1.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政策、纪律,或者工作严重失职造成重大责任事故或经济损失,受到党内严重警告以上或行政记大过以上处分未满一年者;

2.违反工作纪律,有违师德规范,造成恶劣影响者;

3.无故不接受工作任务,不履行岗位职责,年度考核不合格者;

4.违背学术规范,弄虚作假、抄袭剽窃,搞不正之风干扰评聘工作者。

三、学历、资历条件与任职能力要求

第四条学历、资历条件

1.考核确定职务条件

获硕士学位、研究生班毕业、获第二学士学位,或获学士学位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一年以上者,经考核合格,可确定助教职务。获博士学位,或获硕士学位后在高校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一年以上,累计工作满三年者,经考核合格,可确定讲师职务。

2.晋升职务条件

晋升讲师职务,一般要求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年限累计两年以上。没有学士学位的应担任助教职务五年以上;获学士学位的应担任助教职务四年以上;获研究生班毕业证书或第二学士学位证书的应担任助教职务三年以上;获硕士学位的应担任助教职务二年以上。晋升副教授职务,一般要求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连续五年以上。没有硕士学位的应担任讲师职务六年以上;获硕士学位的应担任讲师职务五年以上;获博士学位的应担任讲师职务二年以上。晋升教授职务,一般要求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连续五年以上,具备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专业博士学位者,从事学生工作年限累计三年以上,具备其他专业博士学位者,从事学生工作年限累计五年以上。没有博士学位的应担任副教授职务七年以上(其中获硕士学位五年以上并任副教授职务五年以上的业务骨干教师,可按正常条件晋升);获博士学位的应担任副教授职务五年以上。

第五条任职能力要求

1.进修培训要求

任现职以来根据所从事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完成国家和省有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规定的培训任务和其它继续教育任务,达到规定的要求,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教学与研究水平和综合工作能力。新任辅导员应参加由辽宁省教育厅组织的高等学校辅导员上岗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

2.专业理论知识要求

晋升讲师职务,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具有本学科较系统而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和综合管理能力,具体从事学校某一方面或一个年级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工作中具有改革、创新意识,能针对新时期学生思想工作的新特点和新形势,提出新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思路,并取得明显的工作成效,得到领导和学生的好评。晋升副教授职务,具有系统而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有较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和相关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对大学生中有影响的社会思潮具有较强的剖析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具体负责学校某一方面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或全面负责一个院(系、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组织完成具有全局意义的报告、总结、规章制度等。能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提供决策依据。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开拓创新,并取得较大的成效,其经验在省内外有较大的影响。晋升教授职务,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有比较渊博的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所需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了解国内外较有影响的社会思潮的主要观点和发展趋势,并对其中某一领域有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决策能力和驾驭全局的能力。遵循教育规律,依法治教,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善于在工作中开拓进取,改革创新,开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所分管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独具特色,对高等学校教育管理改革产生较大的积极影响。

3.外语、计算机要求

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取得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外语等级考试相应级别的合格证书或符合免试条件.通过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取得相应级别的合格证书或符合免试条件。

四、业务条件

第六条晋升讲师职务业务条件

(一)教育教学工作

讲授过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课程,或卓有成效地指导过两次以上学生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或心理咨询,或上党课,或面向学生开展形势政策专题讲座等。根据需要,组织和指导学生会、学生社团开展活动。

(二)学术水平与业绩成果

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能运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经验,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的思想状况和社会上主要观点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研究成果对进一步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三)工作实绩要求

具有一定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取得一定成绩,申报者当年学生测评满意率85%以上。

第七条晋升副教授职务业务条件

(一)教育教学工作

任现职以来,独立、系统讲授过一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课程,教学效果好。或者结合新时期学生的思想特点,定期组织面向学生的专题讲座,上党课,开展心理咨询,组织指导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卓有成效地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学术水平与业绩成果

1.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针对学生的思想发展状况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最新研究成果和相关学科知识,对一些重要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提出新观点和新的工作方法。其研究成果对高等学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2.任现职以来,在省级以上刊物上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公开发表对实际工作有积极指导作用、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研究论文(简称研究论文,下同)2篇以上,代表作经同行专家鉴定达到副教授学术水平。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作为主要成员(排名前2位)获得省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含省人文社科研究规划部门,下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科研奖励。

(2)公开出版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论著、译著或教材(本人撰写部分不少于4万字),经同行专家鉴定达到副教授学术水平。

(3)作为主要参加者(前2名)承担省、部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教学、科研课题,并通过成果鉴定,经同行专家鉴定达到副教授学术水平。

(4)作为主要撰稿者(前2名)起草的工作经验材料(在本人所主持的工作领域)在省级以上相关会议上进行过交流,或者撰写的调研报告为省级以上领导机关提供了参考决策。

(三)工作实绩要求

具有较丰富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申报者当年学生测评满意率80%以上。任现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个人或所带学生团体累计获得省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荣誉称号1次以上。

(2)个人或所带学生团体累计获得市级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荣誉称号2次以上。

(3)个人或所带学生团体累计获得校级荣誉称号3次以上(荣誉称号的认定以证书签章是否为校级行政或者党委的签章为准)。

第八条晋升教授职务业务条件

(一)教育教学工作

1.独立、系统地担任过一门以上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工作,年均教学工作量不少于专职教师规定工作量的四分之一。教学态度认真严谨、经验丰富,教书育人成绩突出。

2.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作出突出贡献。指导过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并积极组织专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运用现代最新知识和政治理论,使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是学校公认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带头人。

(二)学术水平与业绩成果

1.具有很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并具有指导和组织课题研究的能力。运用政治理论和相关学科知识,针对新时期学生思想的新特点、新形势,对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规律性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积极提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经实施取得显著成效。其工作实绩与研究成果对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2.任现职以来,在省级以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核心刊物上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4篇以上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重要指导作用、高水平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论文,代表作经同行专家鉴定达到教授学术水平。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正式出版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学术著作(本人为第一作者或主编,并撰写8万字以上),经同行专家鉴定达到教授学术水平。

(2)承担并完成省级以上主管部门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课题1项,本人为主要设计者、组织者。

(3)作为主持者获得省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科研奖励1次以上。

(三)工作实绩要求

具有丰富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成绩突出,申报者当年学生测评满意率80%以上。任现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个人或所带学生团体累计获得省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荣誉称号2次以上。

(2)个人或所带学生团体累计获得市级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荣誉称号3次以上。

(3)个人或所带学生团体累计获得校级荣誉称号4次以上(荣誉称号的认定以证书签章是否为校级行政或者党委的签章为准)。

五、附则

第九条本条件中所称以上、以下,包括本数。

第十条本条件中所要求的论文为公开发表在有“CN”、“ISSN”刊号上的学术论文;论著、译著或教材为有“ISBN”书号的正式出版物。在学术刊物的“增刊、特刊、专刊、专辑”上发表的论文及论文集上收集的论文均不计入规定的数量,只供参考。

第十一条教学、科研奖励等级及名次;项目、课题成果鉴定水平均以获奖证书和鉴定报告为准。教学和教学研究方面的论文、研究成果和获奖,均视同于相应的科研论文、研究成果及获奖。

第十二条本条件由辽宁省教育厅负责解释。

教师晋级个人工作总结篇7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和分类

首先我将校园文化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校园制度文化,这部份是校园文化的基石,也最能体现一所学校的民主氛围;第二类为校园环境文化,通过可见的方式呈现在人们面前,可算是校园文化的外在载体;第三类为校园师生行为文化,这部分内容以可见、可听、可感的方式在师生中传递,应是校园文化的归属和最终目的。

二、黄丰中学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情况

(一)关于制度的分类

我将学校制度分为了钢性制度和常规性制度。《黄丰中学教师出勤管理规定》、《黄丰中学2012年岗位工作量设置方案》、《黄丰中学奖励性绩效工资量化实施方案》、《黄丰中学教职工年度考核评分细则》、《黄丰中学教职工中级职务晋升及晋级考核细则》、《黄丰中学教师晋升高级职务考核细则》,其产生的过程历时较长且严格依照程序进行产生,并且在日常学校管理中会被严格执行,任何人均不得违背,不讲例外,可定性为学校钢性制度。而学校的其余制度我将其归类为柔性制度,因其产生程序较简化,因此在执行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常有一定弹性。

(二)目前关于制度产生程序和取得的收获

现我以今年三月份我校召开教代会的具体做法做为案例简单介绍一下我校在制度文化建设方面的具体做法:

第一步,学校召开班子成员会,将学校过去的相关条例进行了讨论,依据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操作性不强、分值不当)和上级教育政策的变化(学校收费制度及政策的变化)及社会对教育的新要求,对条例进行了逐一讨论、修订并最终形成草案。其目的有二:一是针对新政策、新问题,要将新的措施体现在制度中;二是首先班子成员意见要统一。

第二步,将班子成员意见放到各教研组广泛征求教工意见,对于合理的意见再补充在草案中。如在《黄丰中学2012年岗位工作量设置方案》中,一线上课的教师给我反映管理部门的工作量认定过重,有失公正的意见。我经过调查,发现近几年来,由于学校教师人数不断增多,班级减少,而过去认定的管理岗位课时没有随比例减少,全校管理岗位的总课时数居然占了全校总工作量的40%,确实不公平。根据全校人均工作量下降的现状,我将油印工作量由周4课时调为3课时,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微机室管理、多媒体播放室、图书室等相关功能室工作量由过去的每周2课时调整为每周1课时,而将科艺楼、会议室卫生打扫由过去的每周4课时调整为每周5课时,取消了会计新增加了报帐员每周0.6个平均工作量;学校安全卫生管理每周3课时。在《黄丰中学奖励性绩效工资量化实施方案》、《黄丰中学教职工年度考核评分细则》、《黄丰中学教职工中级职务晋升及晋级考核细则》和《黄丰中学教师晋升高级职务考核细则》中则都统一将工作成绩分值由过去的20分调高到30分,并且优生率占40%,及格率占30%,平均分占30%,并且将教师所得成绩栏总分乘以该教师所教班级的巩固率。另为鼓励教师多承担学校工作,在新条例草案中还新增加了工作量超平均数的加分政策。具体做法为“工作量超过平均工作量20%(含)加1分,超过30%(含)加2分,超过40%(含)加3分,超过50%(含)及以上加4分。近三年叠加。因为篇幅的原因我就不一一将新增加的内容展示出来。第一步工作完成后,我安排工会主席将经班子成员讨论过的条例以草案的方式发放给每个教研组,给各教研组一周的时间,由教研组长负总责,组织本组全体成员集中学习、讨论,如对条例草案有意见,则将自己的意见提出并书面写在草案上。

第三步,由工会将各教研组讨论过的草案收集起来并汇总,学校再次召开学校班子成员会,逐条研究各教研组收集起来的意见,对于教师提出的合理的,有利于学校管理和发展的坚决采用。如:有教师提出出勤条例中能不能允许教师每月请一次事假而不扣分,主要理由是教师大部都居住在城内,需要缴水电费,而周末时,这些缴费工作都无法完成。班子成员经过讨论后认为有道理,就同意了教师的意见,将内容改为:教工每学月请假超过一次将在年度考核、晋级晋职中扣分,每超过一次扣0.5分,学校各类会议无故缺席一次扣1分;当然由于部分教师思考问题所处的角度不同,往往易站在自己或自己所处的小团体利益上思考问题,会提出一些不合理的意见或建议,工会则附上不采用的原因,部分可能是不符合国家或上级主管部门政策,或是不合学校实际财力或实际情况。学校班子成员首先对草案形成了一致意见,然后再将各教研组长召集起来,肯定教师提出的中肯意见,对于部分组上提出的不合理修改意见则先向教研组长解释不采用的原因,让教研组长理解学校思考问题的角度。争得教研组长的支持,转变教研组长的观念。此后,给各教研组一周的时间,由各教研组长组织本组全体教师再次集体学习、讨论,学校则将班子成员分配到各教研组,参加各教研组的集体讨论活动,负责向教师解释没有采用部分教师意见的原因。

第四步,召开教代会,讨论通过各项制度,并最终形成决议。在各教研组对草案内容再次讨论,草案各项条例均得到了教师的认可,已无教师提出异议的情况下,工会报学校同意,召开教代会,讨论表决并形成决议,由工会将正试制度再次下发到各教研组组织学习。虽然这次教代会历时一个多月,但通过这样反复的程序,学校充分了解到了教师们的所思所想,在讨论条例的过程中对部分思想后进的同志开展了教育工作。同时普通教师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也充分学习了学校的相关制度,深刻体会到了自己的民利,也体验到了当学校主人的感觉,充分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为各项条例今后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学校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情况

关于我校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我们目前已做了如下工作:①校园的净化工作。消除校园卫生死角,培养学生的卫生习惯是每天卫生工作的重心。学校安排一名教师(团支部书记)专管全校卫生工作。开校初就将学校各区域分配到各班,每天组织学生会的干部对全校各班负责区域的卫生进行检查评比,确保校园时刻保持整洁和卫生。②搞好校园公示栏的建设及美化、亮化、标志化各建筑设施。至目前为至,我校已新建了党务公开栏2处,更新了门卫室外校园警务室标志、校务公开栏、行政办公室内学校校训、校园内各处的警示标志,完成学生公寓楼内的粉刷和安全警示标志。

在接下来的时间内,我打算向上级争取资金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以下工作:①在学校上操场花园内建设一条文化走廊。在中心花园和四周附属四个花瓣状小花园之间修建走廊,在走廊旁种植藤类植物加以绿化和美化。在走廊内安置灯箱,灯箱外为体现黄丰特色的图片配以名言警句或我校的校纪校规。目的有三,一是激励全校师生乐教好学,二是美化校园,三是解决夜间校园内的照明问题。②有计划地在校园内种植富有黄丰特色的树木。一类是黄桷树,二类是桂花树,三类是银杏树。目前我校黄桷树和桂花树在全县所有学校内都具有特色,要将这一传统保持下去。③将校园内的雪松逐步更换为银杏树。目前我校已育有十余株银杏树苗,等树苗长到一定高度将用于替代校园内雪松。④根据学校财力,在目前粗放草坪的基础上将草坪内杂草更换为地道的草坪。

四、黄丰中学师生行为文化建设

在教师方面,学校通过加强学习培训,强化师德考核的方式,让每一位教师树立为人师表的意识,热爱教育事业,关爱每一位学生并团结协作。师德考核不只是作为一个形式、一个过场存在,而是以一定分值与教师的晋级晋升、年度考核直接挂钩。利用每周的例会,学校选择部分优秀教师讲述自己的育人心得,共同分享,在不知不觉中对教师的修养进行提升。

在学生方面,学校一是开展大型的文娱活动,包括定期举行的各类活动,像各类庆祝活动、冬春运动会、各类演练活动等,以及不定期开展的专项活动,像感恩活动、书法比赛、廉政进校园、法制讲座等,通过活动营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氛围。二是各班级通过办专栏的形式展示各班级风貌,通过学生代表国旗下讲话的方式引导学生规范,培养学生自律意识。

通过近几年来的不断努力,在大力加强制度文化和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的基础上,黄丰中学师生行为文化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课间教师候课的人多了,在办公室内认真备课、辅导学生的现象多了。校园内地面的纸片、杂物没有了,在校园内追赶打闹的现象少了,墙壁上的脚板印不见了。学生遇见教师主动问好的多了,说脏话的少了。近几年来,获奖的教师多了,学校连续三年被县上评为教学质量一等奖、年终综合素质评估一等奖。我校的升学率也不断提高,得到了黄丰镇党委政府和普通老百姓的认可。

总之,一所学校的制度文化建设和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引领和规范全校师生的行为,学校的各项制度规范合理,才能严格公正执行,再辅以优美的校园环境,全校师生的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自然就规范了,学校的教育质量从根本上就有了保障,学校独特的校园文化也将逐步形成,并最终获得可持续性发展的机会。

教师晋级个人工作总结篇8

 

基层人员抗击疫情工作总结1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疫情防控政策要求,统筹做好全省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和群众返乡出行保障工作,科学精准开展春节期间来晋返晋重点人员服务管理工作,2月3日,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出《关于做好来晋返晋重点人员及春节期间返乡群众服务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对于入境人员,《通知》要求,国际航班经停太原入境人员,一律实施“14+4+2”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集中隔离期满拟赴京人员,继续实施“7+1”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

 

在第一入境点隔离期满留晋入晋人员,要主动向所在村、社区申报,纳入网格化管理,实施“14+2”居家健康监测(居家监测14天;2次核酸检测,分别为纳入管理当天24小时内开展1次,第14天开展1次)。1月28日以来,在第一入境点隔离期满来晋返晋后实施集中隔离的人员,经核酸检测结果阴性,且无相关症状的,可转为居家健康监测,监测期补齐至14天。

 

对于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人员,《通知》要求,密切接触者一律实施“14+3+1”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集中隔离14天;3次核酸检测,分别为纳入管理当天24小时内开展1次,第7天、第14天各开展1次;第14天开展1次抗体检测)和“7+1”集中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措施(集中或居家隔离7天,期满前开展1次核酸检测)。

 

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实施“14+1”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集中隔离14天,纳入管理当天24小时内开展1次核酸检测)。隔离期间,如密切接触者转为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时,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同步转为密切接触者进行管控;如密切接触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也应当及时解除隔离医学观察,无需至医学观察期满。

 

对于中高风险地区来晋返晋人员,《通知》要求,高风险地区人员暂缓来晋返晋,确需来晋返晋的,实施“14+2”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集中隔离14天;2次核酸检测,分别为纳入管理当天24小时内开展1次,第14天开展1次)。

 

中风险地区人员原则上暂缓来晋返晋,确需来晋返晋的,实施“14+2”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措施(居家隔离14天;2次核酸检测,分别为纳入管理当天24小时内开展1次,第14天开展1次)。

 

对于低风险地区来晋返晋人员,《通知》要求,(一)省外低风险地区来晋返晋到达农村地区的人员,须持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提前向目的地村委会报备,纳入网格化管理,实施14天居家健康监测,在返乡第7天和第14天分别做1次核酸检测。健康监测期间,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出行,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避免参加聚集性活动。(二)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低风险地区人员和省内外高暴露人群(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口岸直接接触进口货物从业人员、隔离场所工作人员等)来晋返晋、省内跨市出行,须持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做好个人健康监测。(三)省外其他低风险地区来晋返晋到达城市地区的人员、省内除高暴露人群外的其他人员,持有健康码“绿码”,在体温正常且做好个人防护前提下有序流动。

 

对于治愈出院人员,《通知》要求,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经规范治疗痊愈出院后,由居住地县区级防控领导小组安排点对点接返,一律实施“14+4”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集中隔离14天;4次核酸检测,分别为纳入管理当天24小时内开展1次,第5天、第10天、第14天各开展1次)。隔离期间重点关注痰、鼻咽拭子等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结果、血常规检查结果和胸部CT影像学检查结果,在确保结果14天无异常的情况下解除隔离,并做好随访和复诊工作。

 

《通知》要求,各市、县不得在未发现疫情苗头、不开展风险研判的情况下“层层加码”和“一刀切”。要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做到“六个不”,即不得随意禁止外地群众返乡过年,不对返乡人员实施集中和居家隔离措施,不对低风险地区跨省流动到城市的非重点人群进行核酸检测,不对省域内低风险地区返乡的非重点人群查验核酸检测证明,不对省域内返乡人员进行居家健康监测,不得随意延长居家健康监测的期限。同时,各地要继续压实“四方责任”,充分利用多点触发预警系统,加强风险预判研判,一旦发现隐患苗头,及时启动应急处置预案,精准落实各项措施,确保人民群众度过一个健康、平安、祥和的春节。

 

基层人员抗击疫情工作总结2

 

为进一步落实上级领导部门关于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的通知精神,加强校园卫生安全管理,为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有力保障,针对近期我国部分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传染疫情,我校高度重视,积极预防。在校长的带领下,我校全体教职员工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对学生负责的态度,积极落实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预防工作。以深入贯彻落实上级精神和主管部门的工作要求为目标,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传播,结合我校实际精心组织,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在我校的传染,有力地保证了学生的身心健康。现将我校开展的工作总结如下:

 

1.领导重视,提高认识、落实责任。

 

1)、校长作为学校预防控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工作的第一责任人,高度重视学校卫生工作,统一思想,定期进行预防控制工作的研讨,把学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作为当前学校重点工作之一。

 

2)、作为学校主管领导,副校长__是预防控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他加大管理力度,建立学校安全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和报告制度,健全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管理制度,掌握、检查学校疾病预防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并提供必要的卫生资源及设施。

 

3)、学校建立各项卫生工作责任制,完善考核制度,明确各人工作职责,并指定班主任教师每天做好晨、午检工作,认真填写学生晨检、午检统计表,保证学校预防疾病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4)、成立学校预防控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工作领导小组。

 

2.做好宣传动员,实行联防联控

 

1)、制定方案,精心准备。认真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制订应对学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工作方案并认真落实。组织校医和负责学校卫生工作的人员参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识及技术的培训和演练。做好疫情应对的物资准备,确保应对疫情物资供应。

 

2)、加强宣传,及时预防。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宣教,普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知识,倡导环境卫生、科学洗手等卫生行为,提高广大学生、教职员工对流感防治的正确认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及时向全校印发了有关的宣传资料,包括《校园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积极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保证大众生命健康》,并做到每个教职工及学生人手一份。利用广播和校内专栏向师生进行宣传教育,要求师生做到“四早”: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学校定期对校园、教室、图书馆(阅览室)、教研室、宿舍等学生和教职员工学习、工作、生活场所卫生进行消毒,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3)、建立制度,完善措施。每日对在校学生和教职工开展晨检,仔细询问是否有发热、咳嗽、咽痛等流感样症状。一旦发现流感样症状的学生或教职工,要立即按有关规定,要求其进行进一步诊治,其间不得返校参加正常教学等活动。指定专人每日负责学生和教职员工因病缺勤登记和随访工作。一旦出现学生、教职工因病缺勤,应及时了解缺勤原因,发现流感样疫情要在第一时间(2小时内)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

 

4)、畅通渠道,上报及时。一是建立“零报告”制度。建立健全校内有关部门和人员、学校与家长、学校与当地医疗机构及教育行政部门“零报告”联系机制,完善信息收集报送渠道,保证信息畅通。二是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校内值班,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建立与教育部门、卫生部门信息联动机制,发现疫情及时上报并收集本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发生信息,及时准确地进行预警。

 

5)、严格抓好学校食品卫生工作。要求学生餐饮中心必须严格按照食品卫生法规及食品加工操作流程进行食品加工,对食堂工作人员健康状况提出了更高要求,确保全校师生身体健康。

 

基层人员抗击疫情工作总结3

 

开展“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以来,__市委市政府认真履行主体责任,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黄冈市委防疫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各级领导班子、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作用,织密全市联防联控网络,以最严措施、最严纪律、最严作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一是大员上阵,压实联防联控责任。__市委市政府坚持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来抓,坚持大员上阵,以上率下,把责任压力层层传导到位。市委书记__同志分别给市级领导干部和镇处党政主职写一封信,约谈__家落实疫情防控工作主体责任不力单位主职。建立市、镇、村三级包保责任落实体系,市级领导下沉一线,靠前指挥,包镇督办,镇处党政主职一线指挥,齿轮传导责任压力。对市直单位、城镇社区、居民小区、农村等不同领域,分层分类《防疫工作提示》及《疫情防控须知》,制定联防联控任务、责任、问题三项清单,做到防控工作目标任务化、清单化、责任化,共筑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坚强堡垒。

 

二是广泛宣传,营造联防联控氛围。全市各级基层党组织通过微信公众号、流动宣传车、村村响、悬挂固定标语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和有关要求,凝聚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强大合力,群众的防疫意识明显增强。如,__办事处__个社区布置__只小喇叭,每天早上7点到晚上9点,宣传疫情防控知识;__镇每村组建_支党员铜锣宣传队,要求每个垸组“一面红旗一面锣、一个喇叭音不断”,走村串户约束村民不要出门。据统计,全市悬挂固定标语__万条,发放宣传材料__余万份,营造了浓厚氛围。

 

三是全员摸排,夯实联防联控基础。把人员摸排作为联防联控工作重点,做到全面覆盖、全程管控。摸排工作分农村、社区、市直单位,以镇处、市直单位党委(党组)为主体,对辖区内的农村、社区、小区、企业和单位办公区、宿舍区进行全域摸排,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分层分类建立人员台账,坚持每天一查、每日一报。截至2月__日,全市共摸排各类人员__人,其中镇处__万人、社区__万人、市直单位__万人。严格落实体温检测、人员排查、疫情报告、问题整改等各项疫情防控制度,对所有重点人落实“一对一”全面管控,对发现的发热病人及时有效管控,确保管住源头、管住重点,控住蔓延、控住扩散。

 

四是全力阻断,紧扣联防联控关键。以禁止流动为目标,整合食药监、卫健、公安等部门力量,科学设置卡口,实行“铁桶”管理,严格落实阻断限流措施。在农村,村(组)和垸场之间设卡,每个村只留一个进出通道,且设卡,禁止人员流动;在城区,小区内和楼栋之间,严格人流进出管理,杜绝人员串门往来。据统计,全市设卡__个,每个卡点都做到有阻拦设施、有人员值守、有进出登记、有体温测量、有消毒消杀等“五有”,切实阻断镇与镇,村与村,塆场与塆场之间的人员流动。同时,各村、社区、小区组织党员巡逻队,对辖区内聚集人群及时劝散。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各级党组织开展党员“领岗诺责”,市直单位开展“双进”活动,__万余名城乡无职党员申领防疫宣传、设卡阻断、便民服务等各类岗位,成立党员突击队__支,成为联防联控的主力军。

 

五是用心解难,优化联防联控机制。针对人员阻断给群众生活带来的不便,各基层党组织结合实际组织党员开展便民服务活动,让群众居家不麻烦、生活有保障。对发热病人,统一安排卫生院救护车上门接送就诊,其他需转诊的病人,由村卫生室开具转诊证明,各村、小区卡口放行;对缺乏急需日用物资的,推行“阳光代购”,组织党员干部统一收集信息、定点定时代购、上门入户送货,凭小票与群众结算,得到群众点赞。

 

上一篇:铁路技术创新论文范文 下一篇:铁道运输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