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运输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10 02:12:41

铁道运输论文

铁道运输论文篇1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根据《2006年中国铁路运输市场研究报告研究报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以及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交通运输企业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各种运输方式发展迅猛。铁路交通运输虽然运量逐年增长,但市场份额却逐年下降,铁路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尤其是在交通运输部门中,铁路运输的发展呈现滞后状态。这种状况与“铁路是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部门,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的地位不相适应,有些地区的线路甚至无法支撑运输需求的巨大压力,铁路运输发展滞后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明显存在。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共同规律是,当一个国家处于经济起飞阶段时,铁路对于经济增长往往具有先导性的带动作用。德国和美国是发达国家的后来者,它们之所以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后来居上,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在当时对作为社会先行资本的铁路进行高投入,从而带动和支持了其它产业的大幅度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综上所述,分析当前铁路建设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铁路行业的发展战略,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时代课题。本论文所探讨的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战略,即是基于此而做出的一份努力。

(二)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思路

就我国而言,国家铁路已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否则就会严重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进程。由于铁路运输是基础产业,关系到国计民生,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在改革实施之前必须要有方向明确、思路清晰的发展战略的指引,才会使改革向预定目标顺利推进。因此论文的主要内容即是围绕“铁路运输行业制定发展战略的基本前提和战略方案如何拟定和设计”而展开,也就是说要从理论和方法上论证为铁路运输行业制定的发展战略是在吸取国外铁路变革经验的基础上,适合中国铁路自己的国情和路情的。

论文的研究思路如下,首先是对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归结其原因,提出通过制定发展战略加快铁路运输现代化进程的观点;然后指出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制定发展战略的基本前提。最后在借鉴国外铁路运输改革实践和成果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对国家铁路运输行业发展战略方案的设计。

二、我国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存在问题分析

中国铁路运输行业已有127年的历史。与计算机、通讯、生物等高新技术行业相比,它是个传统行业。进入21世纪,世界铁路交通运输行业正由传统行业向现代行业转变。世界发达国家铁路较高的起点上,以全新的方式,用较短的时间,完成了由传统行业向现代行业的升级,使铁路这个传统行业展现了全新的面貌。中国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建设起步并不晚,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我国铁路交通运输行业现状

改革开放以前,国家铁路实行“政企合一”的计划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与国家宏观计划经济的整体基础相适应,也与铁路当时自身经营的环境与条件相适应。当时我国经济技术落后,资金资源严重短缺,不可能优先发展资金和技术密集度要求较高的航空和公路运输,适合中国国情、运价低廉的铁路运输因而长期处于垄断优势地位,没有面临生存竞争方面的任何挑战。

进入新时期之后,国家经济运行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铁路运输行业随之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运能短缺上。运能短缺一方面是铁路物质基础相当薄弱的基本情况的客观存在,另一方面是不断扩大的对客货运输的巨大需求。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铁路运能短缺的问题不可避免。

进入上世纪90年代,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增速,铁路运能短缺的严重后果一览无余。全社会爆发出来的巨大货运需求压向铁路,国民经济发展急需的石油、棉花、粮食、煤炭、磷矿石等重要原材料运输严重受阻,影响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缺口加大,迫使不少工厂半停产运行。因铁路发展不足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使铁路素有“瓶颈”之称,国家因此而损失巨大。

同时,对局部区域铁路客运列车而言,一方面有些落后地区根本就没有开通铁路交通运输,如湖北恩施州;另一方面普遍超员严重,特别是在重大节假日。客运的全面紧张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二)铁路运输行业存在运能短缺问题的原因分析

铁路交通运输的运能短缺问题除运力基础与运输需求矛盾的原因之外,还有其深层次的原因,这主要是:

1、就认识根源而言,关键在于现代交通运输意识的普遍薄弱。人们并未真正理解现代经济发展交通运输先行这种根本道理,为保障宏观经济高效率、高效益运行所必需的交通富裕度的观念薄弱,甚至视超常紧张为正常。现代交通运输意识的缺乏,根植于我国长期的小农经济及计划经济环境之中。环境封闭、交通不便与运输需求被抑制的长期存在,使人们很难超越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去观察和处理市场经济条件下大生产、大流通必然面对的诸多问题。

2、就经济根源而言,关键在于不发达经济的长期存在。百事待举而资金严重短缺,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基本矛盾之一。人们在拮据的经济条件下,很自然地会选择将资金投向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的加工工业及其他产业,而对虽然社会收益广泛,影响久远,但周期长、收益慢、直接效益低的铁路等基础产业,则往往被置于忽视地位,从而忽视“社会成本”与“直接生产成本”间的协调均衡。而这一协调均衡,又恰恰是欠发达国家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整体财力有限,所以需要一个较长时期来改变铁路的现状。

三、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战略的基本前提

经过近十几年市场经济导向改革,铁路交通运输行业所依存的经济环境和基础,已发生了深刻变革,面对新世纪的新形势,铁路运输行业制定发展战略必须注意两个基本前提。

(一)将铁路交通运输行业放在优先考虑的战略位置

行业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应该采取不同的战略发展模式。行业生命周期分为开始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曾经有一种观点认为,铁路是夕阳产业,已处于行业发展的衰退期,其实无论从我国铁路与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考察、还是从西方铁路复苏的国际比较考察、抑或是从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察,铁路都是需要大发展的重要交通运输方式,它正处于行业的成熟发展期。从我国铁路运能短缺这一基本事实判断,铁路运输行业处在行业的成长期,应加大发展力度,以尽快发挥其应有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另外,从节约资源兼顾环境保护的角度考察,公路和航空运输耗费石油巨大,土地资源日益锐减。相反,我国可转化为电能的煤炭和水利资源丰富,因此,占地较少、对环境影响甚微的铁路运输,特别是电气化铁路和城市轨道运输,应成为我国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战略重点。世界铁路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崛起,正处于行业的成熟发展期;而我国的铁路运输行业现处于行业的成长上升期,由此决定了制定的行业发展战略应保证其优先得到发展。

(二)依行业市场化趋势制定行业发展战略规划

在我国铁路运输行业市场化的表现在于:①进入上世纪90年代之后,铁路货物运输需求主体单一的格局己不复存在。多元化的市场经济主体决定了多元化的运输需求主体,瞬息万变的市场行情产生了灵活多样的运输需求,使铁路运输的经营环境向市场化转变;②同一时期,铁路运输生产正常运行所必备的各种生产要素,如钢材、水泥、木材和柴油等,在国民经济市场化的总格局中,也日益市场化,使铁路运输生产的供给主要求助于市场,推动其经营成本随市场价格波动而升降;③铁路运输市场化的另一个推动因素是交通运输市场的激烈竞争,铁路运输行业开始留意研究公路、水路、管道和航空运输的动态和规律,从以前的市场垄断走向市场竞争。

以上情况说明,铁路运输生产的投入和产出两大领域,均已受到市场机制的制约和支配:铁路运输在交通运输市场上已不再处于以前的绝对垄断地位。随着时间的延续,铁路运输向深度市场化方向的发展趋势己不可避免。对铁路行业而言,就是要根据市场需求,提供其适合公众需求的特有的产品和服务,制定其行业发展战略。

四、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战略方案设计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要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复线率和电化率均达到50%,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在分析基本前提和借鉴国外铁路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从我国的国情和路情出发,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战略方案可作如下描绘和勾勒。

(一)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战略步骤选择

1、实现运输主业和辅业的分离

根据2005年底铁道部的统计数据,中国铁路现在职工人数有228.41万,其中运输主业职工152.68万人,非运输主业职工队伍较庞大,这是世界上其他国家的铁路行业所没有的现象。铁路办社会,大而全,势必制约铁路运输主业的发展。铁路系统中的社会公共部门,如公检法、医院和学校等社会性、事业性单位应剥离出铁路系统,这些单位可以说都与铁路运输没有直接关系,长期“捆绑”在一起将导致运输主业专业优势不突出,竞争能力低下。

另外还应剥离铁路系统中的辅助产业,即工业、建筑、工程、通信和物资五大公司和若干勘测设计院,还与国家邮电网并存的铁路通信网等。机务段、车辆段、车务段和工务段等运输主业中的“多种经营”也应被剔除。这些部门或多经产业虽说与铁路运输相关,但由于没有实行分账独立核算,产业属性不同,容易导致职责不清,扯皮推委。

2、对铁路运输行业进行规范股份制改造

股份制是一百多年来被实践证明为行之有效的资产组织形式,既可以迅速聚集社会资本,又可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铁路行业在完成主辅业分离的前提下,选择业内的优质资产,即盈利能力强、管理效率高的资产,结合主干线、客运专线和城际客运铁路等项目建设,寻求境内外投资者,进行股份制改造,可实现企业持续快速发展。

3、通过上市融资

实行股份制改造的目的是拓宽融资渠道,解决铁路建设资金主要依赖于铁路建设基金的收取与国家开发银行的长期借贷而成的长期性的极度短缺问题。其它渠道资金的进入为铁路加快建设速度和更大程度扩展规模注入了强劲的动力,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帮助铁路部门引进新的经营管理理念、建立新机制。而其他渠道资金的筹集主要是通过公司上市来解决的。

相比客运而言,货运业务彼此独立性较强,更容易把市场前景较好的优良资产单独剥离出去进行公司化改制;而且,货运的国际市场开放程度高,可以更好地吸收地方政府、社会和国际投资。因此,应按照先货运后客运的次序推动股份制改造成功的企业上市融资。

(二)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战略措施选择

1、积极通过多种方式筹集建设基金

在我国,制约铁路交通运输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是资金问题。美国铁路建设之所以能在1887年一年中铺轨2万多公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拥有发达完善的资本市场,可以迅速吸收国内外的投资资金。我国的资本市场虽不发达,但却具备了吸收投资的有利条件。首先,我国大陆性地理特征条件,决定了铁路还远未达到发展的极限且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其次,集装箱、冷冻冷藏、行包快运等具有高附加值的货运业务正在成为铁路新的经济增长点,经过商业性开发、建设和经营之后必将达到较高的投资收益率。在筹集资金的过程中,除了在国内外金融市场上进行股本融资这一方式外,可以选择的方式还有直接债务融资、利用国际贷款以及融资租赁等。

2、明确政府的角色定位,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现代企业规范制改革

在“政企分开”的基础上,还需要对铁路运输行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建立有效激励、严格约束、责权利相统一的法人治理机构。对于具备一定市场生存能力的改制企业,可以直接改制为国有股占49%以下,民营资本持股51%以上的非国有法人控股的法人实体;那些暂时生存能力还比较弱的改制企业,可保持国有股占51%至75%的国有法人的控股地位,但仍应强调产权明晰、独立核算、面向市场、自负盈亏;实在无力经营的可以选择破产清算或者出售。铁路的政府主管部门的职能因而转向宏观管理和行业管理,不再干预铁路运输企业具体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当前的主要任务应是:落实铁路运输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完善资产经营责任制;实现政企分开、社企分开、事企分开和减员增效,组建客运公司及专业货运公司,为实现运输专业化打下良好基础。

3、积极推进铁路行业技术引进开发,提高行业服务质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产业进步的最终驱动力是科学技术,包括与之相适宜的管理技术,员工和资金都因科学技术的光明前景而重新优化组合,以实现更高水平的产业生产力。这种技术效应是不可阻挡也无法回避的时代潮流,可谓顺之者盛,逆之者衰。我国铁路系统经过近年来的技术引进和自主开发,铁路技术的开发应用呈现出加速追赶的趋势。当前的工作重点是高速铁路系统技术开发及建设;铁路行车安全技术保障系统开发;重型优质钢轨及新型轨枕制造;编组站自动化、装卸作业机械化及货场设备制造;铁路客货运信息系统开发等。

为顺利实现铁路运输行业的战略目标,铁路运输系统干部和职工必须转变工作是完成国家运输任务的思想,树立铁路运输行业具有服务性特别强、同时竞争性也特别强的观念,此外还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演练来更新自己的服务知识和技能。为此需要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对现有的铁路系统干部和职工进行全新的思想动员和教育培训,使之在新的工作环境下各司其职,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4、注重和其他运输行业的协调配合,创建交通运输大领域的“共赢”格局

在我国五大运输行业之间不仅存在着资源和市场的竞争,而且还存在着因各自优劣势相异而需要协调配合的实际可能。因此就可能会出现两种结局:恶性竞争与良性竞争。恶性竞争是不突出和强化自己的运输专业优势,不讲究服务的质量和方式,而是拼命压低运输价格,大打价格战,最后落得个共败共伤的结局,既浪费了经济资源,又造成了社会效益的损失;良性竞争与此刚好相反,五大运输行业坚守各自的目标市场,运输价格不下降或略微上扬,在运输服务的质量和方式上下足功夫,靠服务和技术创新来赢得市场,这样的竞争方式不仅合理配置了经济资源,而且创造了越来越大的社会效益。

预计随着市场发育得越来越完善,市场机制作用的越来越普遍和深入,交通运输领域的行业结构将趋向发达完善,通过且只能通过良性竞争而必然形成“共赢”格局。届时,处于独立市场竞争主体地位的铁路运输行业将呈现在世人面前,为国民经济建设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结论

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战略问题既是一个严肃的实践问题,又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因为通过中国铁路建设与发展的历史回顾和中外铁路行业的对比分析,很容易得出铁路运输行业物质基础薄弱的结论,发现存在着运能短缺的问题.而仅有这些还远远不够,问题的关键是:铁路运输行业如何在技术飞速进步、行业竞争激烈的时代条件下确定自己的发展战略以及如何实现自己的发展战略。

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战略研究是个内涵丰富、政策性和实践都很强的课题。囿于篇幅和资料的限制和作者的学识水平,论文只是粗线条地对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战略作了整体上的勾画和描述,还远远没有深入、细致和全面地揭示事物本身所蕴含的特征和规律,因此论文的不足和缺陷在所难免,在此恳请各位专家、同行批评和指正。

参考文献:

[1]厉国权.铁路运输经营与管理所面临的体制创新和课题[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3.

[2]李红.加快铁路多元经营发展的思考[J].铁道技术监督,2003.

[3]宋强太,杨月芳.中国铁路客运体制改革探析[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2.

[4]张江宇.铁路改革:哪种模式能突围[J].综合运输,2002.

[5]王金祥.铁路多元经营新格局的实践与思考[J].铁道经济研究,2003.

[6]郑明理.对铁路跨越式发展中改革问题的思考[J].铁道经济研究,2003.

[7]高婕,高卉.加入WTO后我国铁路行业面对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铁路,2003.

[8]江小国.论我国铁路经营体制改革的市场化取向[J].市场论坛,2004.

[9]吴效葵,陶思宇,查伟雄.铁路运输企业竞争力的因素分析[J].集团经济研究,2006.

[10]林晓莺,梁成谷.2005年全国铁路各项运输指标再创历史新高[J].铁道货运,2006.

摘要:铁路是国家的重要基础产业,铁路运输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我国的铁路建设虽有上百年的历史,但发展曲折、物质和技术基础薄弱,铁路运输行业更是成了近年来国企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由此引发出问题:如何在未来时期内明确自己的发展战略,进而探索出一条符合国情和路情的发展道路,成为一个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都十分重大的严肃课题。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指出了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制定发展战略的基本前提,最后在借鉴国外铁路运输改革实践和成果的基础上,对国家铁路运输行业发展战略方案进行设计。

铁道运输论文篇2

关键词:铁路运输安全;预防体系;安全保障体系;事故处理救援体系

中图分类号: TE8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铁路运输安全研究体系

铁路运输安全问题得到专家学者和政府部门的关注,也是至今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铁路运输事故频繁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近年来,虽然我国铁路在监控技术、管理技术方面,技术装备方面和行车安全因素方面做过一系列的研究,但是没有提出一个比较完整的铁路运输安全体系结构。如何进行铁路运输事故的预测和预防,如何从发生的各种事故中归纳出事故发生的机理和规律,从而进行技术层面的预防是铁路安全运输的根本问题。本文对铁路安全运输的研究分为保障体系、预防体系和事故处理体系三部分。事故的预防体系是铁路安全运行的中心问题,起到了整个铁路的安全运输的保障作用。

2铁路运输安全预防体系

2.1铁路运输安全预防理论体系。安全预防理论体系是针对铁路运输事故发生的特性,提出的一种预防事故的机制的理论体系,包括技术开发体系和管理体系理论:一是危险源辨识机理,是从微观的角度铁路运输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以及产生的条件,建立事故可能发生的模拟事故发生机理;二是风险效应机理,是指在铁路运输中可能发生的事故以及事故的影响范围,对事故发生的几率和严重度进行评价,科学的整改事故投入与预防性投入的关系,制定合理的投资结构;三是预防机理,事故发生的类型、发生的概率以及造成的损失大小,根据不同的事故类型采用不同的防御措施,使事故的发生率和损坏率降低到最小程度是预防机理的主要目的。

2.2铁路运输安全预防技术体系。安全预防技术体系包括安全规划技术、安全预测技术、安全评价技术和安全设计技术构成。安全评价技术和安全预测技术是铁路运输系统的评估技术,铁路运输系统的安全目标非常明确。铁路运输安全规划技术与设计技术则是从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进行规划设计的。

2.3铁路运输安全预防管理体系。铁路运输安全预防管理体系是对铁路运输安全的点预防、线预防、面预防的综合管理模式,主要包括安全教育体系、安全监督体系、安全标准体系和安全机制协调体系。一是安全标准体系。铁路运输安全标准体系用来评价铁路运输安全系统的安全状态、进行安全教育和对安全体系进行监督;二是安全教育体系。安全教育是以“人”为中心,从人的角度防御事故的发生,保护人的财产生命安全;三是安全监督体系。安全监督是预防铁路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使铁路安全管理顺利进行;四是安全协调机制。要求在铁路系统各种设置全面、系统的管理组织网络体系,合理配置人员和机构,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

3铁路运输安全保障体系

3.1铁路运输安全保障理论体系。一是职业适应性机理。人在铁路安全运输系统中处于主导地位,也是系统中不稳定的因素。研究铁路系统中岗位和职业的稳定性,有利于运输系统中人员的选拔与培训;二是设备可靠性机理。机车、轨道、信号以及其他设备的良好运行是实现铁路安全运行的必须条件。设备的可靠性机理研究主要包括设备性能的可靠性、结构可靠性等,这是铁路运行最基本的理论条件;三是子系统的配置机理。铁路运输系统包括车务、机务、工务和车辆等构成,铁路安全运输只有各个要素系统达到合理的配置才能减少铁路运输中发生的事故。

3.2铁路运输安全保障技术体系。铁路运输安全保障技术体系直接参与运输安全保障,重点强调安全保障的实时性、联动性和系统性。保障系统有感测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构成。感测技术和控制技术是铁路运输系统的外部接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则对采集的信息进行传输和再处理,实现铁路运输系统的实时监测与控制,有效地保障铁路运输安全。

3.3铁路运输安全保障管理体系。铁路运输安全保障管理体系是安全保障理论体系、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在安全培训、安全规章制度以及安全考核激励机制方面的有机整合。安全培训保障机制是铁路运输安全保障管理体系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机制,是实现运输安全有序可控目标的最基础保障。安全规章制度机制是铁路运输安全保障理论、技术以及管理体系在安全保障应用方面成功模式的制度化、标准化。安全考核激励机制是根据当前运输安全状况、事故的益本比分析等确立的一套科学考核机制,是运输安全良性循环发展的重要保障。

4铁路运输事故处理及救援体系

4.1铁路运输事故处理及救援理论体系。一是救援预案理论。救援预案根据铁路运输事故的损失情况、发生位置、救援设备的布局,设计不同的救援预案,提高事故救援的应急能力及救援效率;二是联动调度理论。联动调度是在事故发生后,各部门和人员应该积极的响应事故的救援要求,包括事故的通报、救援队伍的指挥和行动都要在最短的时间完成;三是事故再现理论。就是研究事故在现时防御技术开发,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机理,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4.2铁路运输事故处理及救援技术体系。救援列车技术就是救援设备、人员配置和分工等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编达到最大的救援技术水平。线路开通技术就是根据线路损坏的情况,选择合理的方式抢修线路、开通线路和实现通车。事故勘查技术是应用科学的方法,对事故现场进行侦查,为事故的分析搜集资料。

4.3铁路运输事故处理及救援管理体系。事故档案管理就是对以往发生的事故资料进行分析和归纳,建立事故档案,使救援人员的训练、救援资源的配置和事故的管理有章可循。救援资源管理是救援设备的购置、维护和管理,救援工作的实施必须要考虑到当时的环境、事故的类型、列车的种类以及其他资源的配置。事故应急管理是根据生命特征、救援预案和联动方式等临时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的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钱立新.世界重载铁路运输技术的最新进展[J].机车电传动,2010(1):67-68.

[2]魏瑜,田长海,王钰滨.我国高速铁路运输技术体系研究[J].中国铁路,2011(11):77-78.

铁道运输论文篇3

关键词:铁路运输信息化、必要性、可能性

回顾我国铁路运输现代化的过程,五十年代的铁路运输信息主要是依靠一部电话来负担,铁路电话网是传输铁路信息的信息网络。当时,铁路信息资源尚未发挥其应有作用,因此信息传输速率也很低,在铁路运输中无法起到主导作用。直到八十年代末,我国铁路开始引进电子计算机,成立了铁道部和各路局计算中心,同时加强了对铁路通信信息网的建设,逐步以数据信息代替原来的电话通信。进入九十年代,随着我国铁路分组数据网的逐步建成,大容量的光纤通信开始启用,计算机开始联网,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开始实施。

由于铁路运输行业的特点,在客货运输的全过程中无不贯穿着社会和经济信息的产生、流动和使用,将它们有序和有效地开发和处理好铁路运输信息的资源和流向,会对扩能、安全和优质服务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给铁路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应,给人民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地便利。面对着庞大的铁路信息资源和铁路信息市场,加快铁路运输信息化的步伐,建设铁路运输的信息高速公路已是当务之急。

郑煤集团铁路运输处所辖矿区铁路网线全长百余公里,东连京广、西临焦枝、北靠陇海三大国铁干线,毗邻郑少高速,贯穿新郑、新密、登封三市、年发送能力千万吨以上,是郑煤集团公司煤炭运往中南和华东地区的主要通道。目前,郑煤集团铁路运输处始终把搞好信息化建设作为最关键的环节来抓,建立了完善的系统,改系统建成后,能及时、准确、完整地提供车流信息,有预见地组织车流,实现紧密运输、均衡运输,发挥现有设备的潜力,充分利用通过能力而增加运输能力,从而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那么如何广泛开发铁路信息资源,建立全路性或局部范围的各类铁路应用信息系统呢?首先是全路行政信息管理系统,实际上是铁路运营信息系统的支撑系统,它包括全路科技项目管理、全路教育培训管理、全路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等,通过全路电子邮件及办公自动化系统可以及时查询有关信息、快速传递文件、提高办事效率和安全可靠性。

其次,铁路应用信息系统是运输安全信息系统,包括道口防护及障碍物检测系统、列车轴温检测及报警系统、自然灾害报警系统、桥隧监视及报警系统、区间及车站应急抢救通信系统等,它直接面向运输安全生产,保证铁路运输的正常秩序,因此要求及时、准确和可靠。铁路应用信息系统是面向行车指挥自动化的列车控制信息系统,它包括超高速控制系统、列车定位系统、列车自动跟踪系统、无线移动闭塞系统、地面信息传输系统等。该系统的目标是缩短列车运行间隔、增加行车密度、扩大运输能力、保证高速列车的安全。

最后,是全路多媒体通信系统,它具有数据、语音、 传真、图像等综合业务传输能力,可用于全路电视会议、区间应急通信、远距离车站监控、分布式信息库的资源共享等,它极大地增加信息传输能力和速率,最终与其它各种应用信息系统一起建成铁路信息高速公路。

世界将是一个信息互动的世界,铁路运输将会是一个日渐凸现优势的一种运输业,不管相隔千里万里,都会相互联系、相互沟通、相互提供资源,创造财富。综合上述观点,推进铁路运输信息化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工程,当前,落实以下几项工作尤为重要。

第一,铁路运输系统的信息资源非常广泛,除了已经开发或正在建立的各种铁路应用信息系统外,还有许多铁路信息资源可以建立新的铁路信息系统,其中包括紧密为铁路运输生产服务的,也有为社会公众和广大旅客服务的应用信息系统。因此,广大铁路职工结合本部门业务有必要,而且也有可能进一步开发铁路信息产品,开拓铁路信息市场,为铁路创造财富。

第二,铁路电务部门已从单一的电话业务发展到电话与数据业务并存的综合信息业务,并将逐步过渡到以集成语音、文本、数据和图像为一体的多媒体信息服务。相应地,随着铁路电话网的程控化和铁路分组交换数据网的建成,还将逐步过渡到全路数字数据网。开展窄带综合信息业务,并向宽带综合信息业务网方面发展。

第三,电务与机务、工务、车务等部门密切合作,尽快实现列车控制信息系统和运输安全信息系统,特别是区间抢险救灾及车站实时监控系统等。道口、路基、列车等检测

系统亦应该尽快联网运行。在各级调度中心应配置多媒体的显示、存储和告警设备。

第四,有必要在决策层成立铁路运输信息化领导小组和相应的办公室,从统一规划到组织实施,始终都是统一指挥下进行,在先进的信息平台上进行,同时又充分发挥铁路的传统优势,在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过程中起到先锋作用。

参考文献:

[1]简水生:《关于建设中国铁路信息基础结构的建议》.见:中国铁道学会通信信号专业委员会编,铁路通信网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铁路通信网发展学术研讨会;

[2]张全寿:《铁路信息系统与运输管理信息系统总体结构的研究》.见:中国电与信息联合会编,第二届全国智能信息技术讨论会论文集,全国智能信息技术讨论会;

[3]张煦:《信息高速公路》.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铁道运输论文篇4

关键词:城市轨道 铁路 换乘衔接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railway and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urban rail traffic, the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structure constantly adjust and perfect; Railway transport and urban rail traffic between the transfer to be more important, both as a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network an important node, the change to the integration of convenience directly affect the overall efficiency of the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This paper from the railway and rail transit hubs layout and forms of the two aspects of suitability for further analysis.

Keywords: urban rail railway change to join

中图分类号: U2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铁路运输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枢纽的研究对于提高一个城市的综合运输水平十分重要。作为乘客换乘的重要场所,换乘枢纽布置的好坏对城市发展,市民出行将产生重大影响。合理的换乘系统能保障居民出行的畅通和快捷,为乘客提供安全、快捷、方便与舒适的环境。目前而言,我国各大城市轨道交通运输方式起步比较晚,在铁路运输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方面的研究更显不够,加上交通运营和管理上的各自为政,换乘衔接因素考虑也不够,因此对这方面研究的必要性就更加迫切了。

一、换乘枢纽的布置形式研究

现阶段,我国铁路运输方式与城市轨道交通方式进行换乘衔接时,可以考虑把城市轨道交通直接延伸到铁路系统的付费区内(需购票后方可进入区域),这样对衔接方式有着极大的影响。目前,由于这两种交通系统在管理体制和票务系统上独立性强,差异大;所以,近期这种做法的可行性不大。但是受此启发,我们可以将城市轨道交通延伸到铁路客运站站前广场或非付费区,通过这种形式与铁路衔接。

1.铁路运输与轨道交通布置衔接形式

按照衔接接入处位置不同划分,衔接形式有如下几种:

(1)在铁路“既有线内”衔接。指城市轨道交通运行至既有铁路客运枢纽内部与其衔接,铁路客运枢纽内部包括客运站站前广场和非付费区,不能延伸到铁路站台;由于铁路站台处没有设置购票、候车、检票等配套设施,无法实现直接换乘上车所需的手续。这种衔接方式主要适用于铁路枢纽内部功能完善,枢纽规模相当大的情况,如北京南站,上海虹桥车站等。通过合理利用既有铁路枢纽,可以做到满足铁路运输与城市轨道交通的合理衔接要求,提高换乘效率,同时做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2)“线路交叉点”衔接。

这种接驳方式适用于城郊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之间的衔接。由于城郊铁路的特点是站距大、运量大、速度快;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路网密集度高、可达性强以及与常规公交换乘方便等特性,致使两者成为连接中心城市与卫星城市的区域通工具。城郊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属于不同性质的轨道交通系统,两者所服务的乘客群体和区域都有所不同,所以在线网布置上,要有所侧重。城郊铁路虽然多半线路开行在城市之间,但在市区与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也有多个交汇处,在这些交汇处设置联合换乘枢纽来完成二者的合理衔接,这种衔接方式在市区内部换乘点会很多,更方便于乘客的出行与转乘,是一种非常人性化的换乘衔接方式。

(3)“共线运行”衔接。就是铁路列车直接运行于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上,二者同线运行,在某区段内进行转乘。这种衔接方式主要适用于“公交化”开行的铁路系统与城市轨道交通之间的衔接。在国外,德国的卡尔斯鲁厄市郊连接的轨道交通线和日本京都线都采用了共线衔接形式;在国内,上海轨道交通3、4号线采用共线运营;在共线车站多、车站配线简单、行车间隔小的条件下进行共线运营换乘,在国内外轨道交通网络中已受到重视。

二、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运能匹配度分析

运能衔接是换乘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因素,直接影响换乘系统的衔接效率,关系到乘客的滞留或运能浪费;铁路运输与城市其他交通方式极佳的运输能力匹配,可以达到运力均衡。运能匹配度是用来衡量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系统内运能的协调性和供需平衡状况。

1.铁路运输到达换乘客流量

铁路客运站到达的乘客量是一个随机数,在不同时间、不同车站的数量都是不同且时刻变化的,本文中的下车客流量只考虑铁路列车在一天中某个时段密集到达时的客流量。铁路运输到达换乘客流量可用下式表示:

(1.1)

式中:― 换乘站到发线数量;

― 列车(终到和途经)密集到达的持续时间,min;

― 铁路列车密集到达的平均间隔时间,min;

― 一列列车平均乘客人数,人/趟;

― 终到列车到达时的满载率,%;

― 到达列车中终到列车的比例,%;

― 每趟途经列车的平均下车乘客数;

2.运能匹配度计算:

运能匹配度指标公式如下:

(1.2)

其中:

(1.3)

式中:― 城市中其他交通方式的运输能力(人/min);

― 轨道交通占城市其他交通方式的比例;

根据上述公式可以计算出来匹配度,其匹配度的意义见表1.1所示:

匹配度 差 比较差 一般 比较好 好

Y范围 大于1.10或

0―0.37 1.01―1.10或0.38―0.53 0.96―1.00或0.54―0.69 0.91―0.95或

0.7―0.85 0.86―0.90

表1.1运能匹配度指标值

运能匹配度指标是铁路运输与城市轨道交通之间客运供求关系的表征,反应衔接的协调状况。较为理想的运能匹配度应是Y≤1,则衔接状况良好。当Y>1时,衔接的协调性差。这时,需采取在客运高峰时段增加城市轨道交通的班次,缩短发车间隔,调集应急车辆等措施,暂时提高运输能力,以恢复两者衔接的协调性。

三、结语

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枢纽是一个复杂的多目标、多因素、多变量的系统问题,涉及的影响因素多,且各因素之间关联性强;但还有一些影响因素未深入研究,比如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在服务功能方面的运用,对换乘枢纽站向智能化、信息化、人性化发展会很好的促进作用,如何利用这些技术有效地提高客流换乘水平还有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郭劲松,李旭宏,朱彦东. 综合交通运输区域内部交通组织研究[J]. 山西:山西建筑,2007

(2)林世生. 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衔接探讨.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07.

(3)连义平. 综合交通运输概论[J].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4)郭峰. 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衔接换乘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4.

(5)管楚度. 交通区位论及其利用[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铁道运输论文篇5

关键词 轨道交通系统 四大城市 载客量

一、引言

经济的复苏使得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世界各大城市正以类似的方式发展、蔓延,而环境却日益衰落。在一些城市中,轨道交通体系结构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城市环境、经济效益以及生活质量的发展。

本文重点探索世界四大城市,即伦敦、纽约、巴黎及东京[1,2,3]的轨道交通体系。

二、四大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历程

本文针对城市地铁进行研究,地铁(metro),伦敦称为“underground”,而纽约称之为“subway”,是具有一定运营组织的、通常在地下运行的城市铁路系统。

(一)伦敦

伦敦的地铁系统由伦敦交通公司运营,包括深挖和明挖的隧道。伦敦有11条地铁线路,路线总长356公里。[4]除了其中两条地铁线路以外,所有的地铁线路都只在1区和2区运行。系统的大部分线路都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其中一些线路早在19世纪晚期就已建成。

伦敦的地铁网最初是为响应发展区域城铁网建设的号召而建立的。随后,地铁规划建设者认为地铁路线的地上路段延伸至郊区,相比于在伦敦城里进行大量建筑工程更加有利可图,因此,地铁线路逐渐往外和向地上扩展,最初是从伦敦中心向伦敦内城的新兴通勤郊区,继而到伦敦外部地区。同时,新建地铁中央线证实了服务于西区剧院和购物区的交通潜力,有助于扩展提供进入市中心通道(线路建设最初的主要目的)。

遭受二战猛烈轰炸后政府提出了一系列重建伦敦的计划,其中包括若干建设地铁的建议,而现有的两条地铁线路就来源于1949年工党提出的伦敦规划的建议。其中一条是维多利亚线,于1968年至1971年间分期投入服务;另一条新地铁线是1979年投入服务的Jubilee地铁线,其主要目的缓解伦敦中心最繁忙的地铁网的交通压力,以及该线路还可以进一步向东延伸至伦敦码头区,发挥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开发的作用,该路段于1999年竣工。

(二)纽约

纽约拥有30条不同的地铁线。[5]在1995年,纽约城市交通运输公司每天平均搭载365万人次乘客。1997年,由于经济转强并且引入了公交与地铁换乘免费政策,即使用电子车费卡实行单一票制,而不计乘坐的距离和时间,乘客数量出现上升趋势。

在2区以外的地铁系统远比纽约交通运输公司负责的系统规模小得多。PATH通勤铁路平均每日搭乘20.7万人次乘客,乘客只需支付1美元车费就可以通过哈德逊河下的隧道穿梭于哈德逊郡内2区的两个地方。其中的一条线路还延伸至3区的艾塞克斯郡,艾塞克斯郡在纽瓦克城也建有一条总长7公里的轻轨铁路,每天搭载1.4万次乘客;另一条线,是服务3区的由大都会交通管理局下属的另一机构运营的斯塔滕岛铁路,该铁路全长23公里,位于斯塔腾岛内,是去往1区南端免费渡轮的运输支线,日载客1.7万人次乘客。

(三)巴黎

巴黎共有15条地铁线,近些年将大部分线路延伸至2区,否则,大部分地铁线路都只是位于1区之内。

经历了15年的决策过程,巴黎的第一条地铁线路于1898年正式开通,这主要是由于大巴黎省(state)和巴黎市(Ville de Paris)在地铁建设形式方面存在不同意见,一方意见是将原有的区域铁路延伸至中心区,另一方意见是希望能够新建一条独立的窄轨地铁。最后,巴黎市(Ville de Paris)方面的意见被采纳,并于1900年至1910之间,巴黎修建了6条地铁线。

(四)东京

东京地区有14条地铁线路。东京的第一条地铁线路于1927年,由一家私营公司开始运营。到1938年的时候,出现了第二条由私营地铁公司运营的地铁线路。这两家公司后来合并成立了快速公交集团。1954年到1991年间,东京又建设了一些新的地铁线路,构成目前运营的8条地铁线路,总长169公里。由于20世纪50年代人口和汽车数量的激增,进一步促进了地铁建设作为城市发展首要任务的重要性。1956年,由东京政府资助的都市交通理事提议东京都厅应当负责建设新的地铁线路。为此,东京都厅交通局于1960年开始地铁运营,并在1968年、1978年和1991年分别开始运营了新的地铁线路,共计4条地铁线路,总长68公里。

1996年,快速公交集团负责运营的八条地铁线路共计运载搭乘超过20亿人次乘客,而东京都厅交通局负责的4条线路每日共计搭乘超过5亿人次乘客。快速公交集团平均每日每公里搭乘乘客的数量为25.5万人次乘客,远比东京都厅的15.2万搭载量高。

三、比较研究的意义

这是一个针对世界最重要的四座城市,伦敦、纽约、巴黎和东京,以及支持各座城市在文化和经济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轨道交通运输系统而进行的比较性研究。本文中,“城市”一词指作为经济单位运行、拥有多级政府架构的大规模城市化地区。在本研究中,城市被粗略地分为相对的几个同心圆地带:1区是城市中心;1区和2区是都市区;而1区、2区、3区和4区构成了整个地区。

尽管全球经济四大主要中心(伦敦、纽约、巴黎和东京)的文化和政府都不同,但通过对它们各自的轨道交通系统及政策的比较,能够为每一座城市改善政策和项目提供指引。

四、建议措施

轨道交通运输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以一种可持续的方式安全、快捷、方便、舒适地将人们送达商务、休闲和零售中心等地点,实现工作、娱乐等社会经济活动的目的。国家、区域和地方政府可以运用以下两种政策途径:第一,通过土地使用规划来满足轨道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第二,提高区域轨道交通运输系统的效率。

两种政策途径都很重要,但是,土地使用规划会产生更为长期的影响。

在提出这些结论时,主要面向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以及生活质量提高等发展目标。目前,交通运输的公共政策也正逐渐地向这些发展目标相倾斜,例如最近出台的白皮书,即英国的《交通运输新政》和欧盟的《公平支付基础设施使用费用》,二者都是旨在增加交通运输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并对过度使用汽车提出了质疑。

这些措施并非旨在对四座城市进行指导,而是更注重于总结经验和教训。这些结论,一方面应当使一般读者了解到研究参与者所知悉的东西;另一方面应当激发读者寻求自己的结论。

五、结语

本文的目的在于分析四座城市的轨道交通体系结构,从中得出可以用于改进轨道交通方式、实现环境和经济成本最小化的办法。本文的研究成果会对其他大都市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这些研究结论是编者将各个城市相关基础数据和研究成果综合分析后获得的政策建议。

(作者单位为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运输管理系)

参考文献

[1] 杨兆升.城市交通流诱导系统理论与模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2] 金宝辉.交通出行行为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37-43.

[3] Holland J H .隐秩序:适应性造就复杂性[M].周晓牧,韩晖,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4] Calvino Italo . Invisible Cities[M] . London:Picador,1979.

铁道运输论文篇6

摘要:文章在逐一对比《中图法》第5版与第4版U大类类目设置异同的基础上,阐述了U大类类目修订概况并加以分析,指出U类仍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修改建议。

中图分类号:G2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4)12-0075-05

收稿日期:2014-11-17

作者简介:纪亚清(1965-),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副研究馆员。《中图法》(第 5 版)于2010年9月正式出版,此次修订幅度较大,新增1,631个类目,停用或直接删除约2 ,500个类目,修改约5,200多个类目,并首次使用新的复分标记和一般性问题的禁用标记。U 类是本次重点修订的大类之一。

1U大类类目修订概况及分析

1.1删除及新增类目,增加了类目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5版U大类删除和新增类目共计162个,其中删除类目有151个、新增类目8个,新增交替类目3个。

1.1.1删除类目。由于技术发展的变化,U大类原设类目已无文献,需要以新出现的技术和设备来替代,因此,删除无文献保障的类目。经笔者统计,U大类删除停用无使用频率类目151个,首先,“U28铁路通信、信号”类目下删除停用的类目为最多,共删除停用类目48个;其次,“U26 机车工程”类目下删除停用类目40个。删除停用的类目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①删除停用的类目改入该停用类目的其他同位类,并把删除的类目名称作为改入类的补充含义注释共有3个。如停用:{U122}过境交通运输、{U123}入境交通运输、{U124}离境交通运输;5版改入“U141国际运输”类目,并增加注释“过境交通运输、入境交通运输、离境交通运输等入此”。 ②删除停用类目改入其相应的上位类,并把停用类目的类名作为改入类的补充含义注释共有145个。如停用:{U228.2+1}对有线通信、信号干扰的测定;{U228.2+2}对通信回线平衡度的测定;{U228.2+3}对大地导电率的测定、{U228.2+4}干扰的允许值与计算;{U228.2+5}各种屏蔽系数及有关参数的测定和计算;{U228.2+6}接触网及供电系统上的防护措施”。5版改入“U228.2对有线通信、信号设备的干扰.测定及防护”并补充含义注释为:“对通信回线平衡度、大地导电率、干扰允许值、各种屏蔽系数及有关参数的测定和计算,接触网及供电系统上的防护措施等入此”。③删除停用类目改入大类不变的其他类目或改入跨越性较大的另一大类共有3个。如{U231+.92}地铁运营、管理及运营管理自动化停用;地铁旅客运输,5版入U293.6;地铁运输管理自动化,5版入U29-39;地铁运营管理,5版入F530.7。

1.1.2新增类目。5版U大类对较成熟、稳定的新主题,有一定文献保障则增设新类。这样可以进一步完善类目体系,使标引人员在归类时更能体现充分性、针对性、一致性、准确性。共新增类目8个(见表1)。

1.1.3为进一步解决集中、分散的问题,增加交替类目3个(见表2)表1《中图法》第5版新增类目表

序号分类号类名备注1U29-3研究方法、工作方法增加复分类目2U463.67+1汽车音响设备3U463.67+5汽车导航、雷达系统4U463.67+6计算机控制系统在“U463.67无线电设备、电信设备”类目下,对其扩充加细,新增3个下位类。其中,U463.67+6增补注释为:“总论入此”5U663.9+9其他增补注释:复合材料结入此6U671.97船舶制造检验7U462-6参考工具书增加复分类目8U665.19其他增补注释:船用电梯入此表25版新增三个交替类目表

序号分类号类目名称类目注释1U260.8+3生产组织与技术管理宜入F407.4724版为正式类;5版改为交替类2U471.21汽车运输企业组织机构与管理宜入F540.54版为正式类;5版改为交替类3U673.2生产组织及管理宜入F407.4744版为正式类;5版改为交替类1.2修改类名, 增强类目的容纳性

随着知识、科技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使一些类目概念过时、类名陈旧、类名限定过窄造成类目缺乏容纳性,一些类名学术性太强,对生活化的、通俗性内容容纳性差,造成类目体系滞后等现象。通过修改类名,可以将涵义相关的类目改为类组,容纳新的主题,增强类目的容纳性。5版U大类共修改类目名称有39个,其中只修改类目名称的有17个(见表3);既修改类目名称又增补类目注释的有11个(见表4);既修改分类号又修改类目名称的有11个(见表5)。表3只修改类名4版、5版对照表

序号分类号4版类目名称5版类目名称1U260.6+5车体涂妆工艺车体涂装工艺2U270.6+5车体涂妆工艺车体涂装工艺3U293.6地铁过轨运输地铁旅客运输4U436.212+.1齿轮变速器(付轴式)齿轮变速器(副轴式)5U463.32+4付车架副车架6U463.67无线电电信设备无线电设备、电信设备7U492运营技术运输技术8U656.35+3顺坝潜坝顺坝、潜坝9U665.16信号灯信号灯、照明装置10U655.51土方工程土石方工程11U655.56土石方和混凝土工程土石结构和混凝土工程12U668.3+2塑料通用塑料13U668.5组合材料复合材料14U692.3+41拖驳船队运行方式拖驳船队15U692.3+42顶推船队运行方式顶推船队16U692.3+43分节船队运行方式分节船队17U692.3+44排筏运行方式排筏纪亚清:《中图法》(第5版)U大类类目修订探微纪亚清:《中图法》(第5版)U大类类目修订探微表4既修改类名又增补类目注释4版、5版对照表

序号分类号4版类目名称5版类目名称4版类目注释5版类目注释1U16工商业运输特种货物运输无类目注释总论入此。鲜活、易腐、危险等货物运输入此。专论入有关各类。例:铁路危险货物运输为:U294.8+32U231+.96(4版)

U231.96(5版)地铁防火防火、防灾无类目注释防震、防水、减噪等入此3U239.8旅游铁路专用铁路无类目注释旅游铁路、客运专线、货运专线等入此4U415.11施工领导与工作方法施工管理方法无类目注释项目管理入此5U415.12技术管理技术管理、监理施工质量和安全等入此施工质量和安全、验收等入此(续表)

序号分类号4版类目名称5版类目名称4版类目注释5版类目注释6U653.93港内运输设备港内运输设施疏港公路、铁路入此港区内公路、铁路、调车场等入此7U463.1汽车底盘(总论)汽车底盘无类目注释总论入此8U469.6+93军用车、水陆两用车警车、水陆两用车警车入此军用车入TJ819U483摩托车、机器脚踏车摩托车(机器脚踏车)无类目注释电动摩托车入此10U664.4+2起锚机起锚机械无类目注释起锚机、锚链、锚链轮、挚链器等入此11U671.3、铸造及压力加工、成型工艺船体构件加工工艺无类目注释、铸造及压力加工、成型工艺等入此表5既修改分类号又修改类目名称4版、5版对照表

序号4版分类号5版分类号4版类目名称5版类目名称1U231+.1U231.1地铁勘测设计线路勘测设计2U231+.12U231.12地铁建筑限界建筑限界3U231+.2U231.2地铁线路构造线路构造4U231+.3U231.3地铁施工、改建与扩建施工、改建与扩建5U231+.4U231.4地铁车站车 站6U231+.5U231.5地铁通风通 风7U231+.6U231.6地铁自动控制自动控制8U231+.7U231.7地铁通信、信号通信、信号9U231+.8U231.8地铁供电、电气设备供电、电气设备10U231+.91U231.91地铁照明照 明11U231+.94U231.94地铁养护、维修养护、维修1.3增删改补类目注释,增强了分类法的适用性

1.3.14版没有注释,5版新增注释共有23个,其中包括新增参见注释5个。如新增注释:U17管道运输 4版没有注释。5版新增注释为总论入此。专论入有关各类,如油气管道运输入TE832;管道列车入U292.92+9.2。如新增参见注释:U215.1 施工组织与技术管理 4版没有注释。5版新增注释为:参见U415.1/.2有关各类。U674.7 军用舰艇(战舰) 4版没有注释。5版新增注释为参见E925.6。并新增反向参见注释。如5版“U644助航设备参见U653.94”“U653.94港口导航与通航设备参见U644”。互设参见注释,加强了相关类目间联系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有利于提高标引工作的效率,增强了文献信息检索的推荐作用。

1.3.25版在4版已有的类目注释的基础上,补充含义注释有14个。如U交通运输:4版注释为依总论复分表分。5版注释为包括交通运输科学和运输工程。总论旅客运输、货物运输的著作入此。专论入有关各类。如铁路旅客运输入U293;铁路货物运输入U294。依总论复分表分。

1.3.35版彻底更改4版原有的注释有4个(见表6)。表64版、5版类目注释对照表

序号分类号类目名称4版类目注释5版类目注释1U12城市交通运输总论城市交通运输技术的著作入此总论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城市新交通系统入此。专论入有关各类。如:城市铁路旅客运输入U293.5;城市地铁旅客运输入U293.6;城市轻轨电车旅客运输入U492.4+332U239.5城市铁路、市郊铁路新交通系统入此总论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入U12;城市铁路、市郊铁路的旅客运输入U293.5、U293.4有关各类3[U273.91]铺碴车入U215.4+2入U215.44[U273.92]铺轨车、起重车入U215.5+52入U215.5+51.3.45版保留4版部分注释,其余注释删除的类目有1个。例如[U217] 铁路房屋:4版注释入TU248.1。车站管理与运用入U291。5版注释入TU248.1。删除4版注释:“车站管理与运用入U291”。

1.3.55版全部保留4版的类目注释,并重新调整部分类目注释之间的关系有1个。如U675.7船舶导航与通信:4版注释技术方法入此。设备入TN965,参见U665/666。5版注释:技术方法入此。设备入U665/666,参见TN965。

1.3.6删除4版的全部注释,5版没有注释的类目有5个(见表7)。表74版有注释、5版删除类目注释对照表

序号分类号类目名称4版注释5版注释1U262.6制动装置仿U260.35分。无类目注释2U263.6制动装置仿U260.35分。无类目注释3U270.35制动装置仿U260.35分。无类目注释4U279.3+4货车检修仿U279.3+3分。无类目注释5U676.8+2遇难信号与通信GMDSS入此。无类目注释1.4启用扩号法,修改类号

5版为了增强分类表的空间容纳度,U大类启用扩号法修改类号共有1个。即4版分类号为U116.3运输量调节。5版类号修改为U116.5运输量调节,该分类号前面保留U116.3、U116.4 两个空号,为未来的交通运输事业的不断发展留有很大的空间。

1.55版首次使用新的复分标记、一般性问题的禁用标记

1.5.1新增复分标记。《中图法》(第5 版)为了增强类目复分、仿分的助记性,降低复分难度,对有些类下无直接复分、仿分注释而又需复分、仿分的类目后新增了相应标记,且区别八个通用复分表、专类复分或仿分的标记,标记符分别对应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与《中国分类主题词表》主题词对应类号的复分标记一致,以提醒标引人员必须依据相应的标记符号进行复分或仿分,如U214.8金属材料⑨ 、U469.13公共汽车⑨等。

1.5.2新增一般性问题的禁用标记共有9个。“一般性问题”是对专类下一组具有总论性和通用复分性问题加以概括总结,它只起仿分概括说明作用而不用于类分文献,其主题归入“一般性问题”类的直接上位类。第5版对“一般性问题”类进行了规范对不具有此特点的类做了类名的修改,对符合此特点的“一般性问题”类,在其类名后新增了禁用类分文献的标记,以提醒标引人员,避免误标引而造成与其上位类分类不一致的问题。

2存在的问题及修改建议

2.1部分类目重复编排

如“U492.4+4客运服务作业”其类目注释为“旅游服务入此”与“F590.6旅游服务与旅游企业”中类目概念的也有重复之嫌,建议把“U492.4+4客运服务作业”作为交替类目,修改为“[U492.4+4]客运服务作业入F590.6”。再如U695.1+4旅游,其注释为“旅行服务社入此”,与F590.654各类旅游企业,其类目注释“旅行社、旅游公司等入此”,其中的“旅行社”也有概念重复之嫌。建议把“U695.1+4旅游”也作为交替类目,修改为“[U695.1+4]旅游,入F590.654”。通过修改可以避免同书异号、一书两入现象的发生,也有利于组织文献分类排架及文献检索的需要。

2.2部分立类标准不一致

对铁路、公路、水路三种“货物运输”所属的相关类目做如下修改,在铁路货物运输类目中,将[U294.8+7] 鲜活、易腐货物运输”变成正式类目,且类名修改为“冷藏运输”,原类名“鲜活、易腐货物运输”改入该类的类目注释即可,并删除U295及其所有的下位类目,分别改入U294.8+7下新增设的一组下位类目里;在公路货物运输类目中,U492.3及其所属的类目不变;在水路货物运输类目中,删除“U695.2+91冷藏货物运输”。保留“U695.2+92特种货物运输”类目并删除原注释“鲜活、易腐和危险品货物运输入此”,并在该类目下增加“U695.2+92.3危险品货物运输”及“U695.2+92.4冷藏货物运输”两个下位类目,并在U695.2+92.4类目下增加注释“鲜活、易腐货物运输入此”。

修改后的三种相同的运输方式相同的类目立类标准是一致的,即“货物运输”包含“特种货物运输”,而“特种货物运输”又包含“冷藏运输”等类目,这三个类目之间是从属关系,类目之间的逻辑关系比较清晰,便于标引人员操作。

2.3部分类目名称不一致

类目名称的一致性,是指类名在表述相同概念时要做到所用语词一致,在类目表中相近类目的类名所用词语也必须相同。而在铁路、公路、水路三种“货物运输”类目中,三者所区分出来的下位类基本相同,都包含“货物运输组织与管理、货运技术作业与设备、各种货物运输及特种货物运输类目及其所属的下位类”。而公路货物运输的类名却是“货物运输及商务工作”,其类名外延已经远远大于它的所有子目之和;又与铁路、水路的“货物运输”类名不一致;还有“U492.3+36汽车特种货物运输”, 既然是公路货物运输的下位类,就完全可以去掉“汽车”一词。这两个问题在《中图法》第4版也同样存在,建议将以上两个类名分别修改为“U492.3货物运输、U492.3+36特种货物运输”即可,这也与铁路、水路的“货物运输、特种货物运输”两个相同的类目名称保持一致。同样的问题也应把U294.8+3危险货物运输、U492.3+36.3危险品运输及U695.2+92特种货物运输其注释“……危险品货物运输入此”。将三个相近的类目的类名统一修改为“危险品货物运输”即可。

2.4部分类号设置不一致

如铁路运输的“U298安全技术”类目所属的下位类中的“U298.1行车安全、U298.2旅客安全、U298.3货物作业安全、U298.4防火安全”与公路运输的“U492.8安全技术”类目所属的下位类中的“U492.8+1货运作业安全、U492.8+2旅客安全、U492.8+3防火.防盗安全、U492.8+4行车安全”,这两组下位类目都是分别表达相同的安全概念,只是它们所表示内容的范围不同,那么这两组配号顺序只有“旅客安全”是一致的,其余三个类目则不同。这样的设置使得类目的关联度不强,缺乏逻辑性,不利于标引编目人员使用。因此,建议修改“公路运输安全技术的下位类目”为“U492.8+1行车安全、U492.8+2旅客安全、U492.8+3货运作业安全、U492.8+4防火.防盗安全”。这样可以保证相同性质类目在同一分类法中类号顺序的一致性问题。

3结语

5版U大类通过新增类目、修改类名、修改类号、新增注释等方式,容纳了更多的新学科、新事物和新主题,解决了一些新学科、新知识、新设备的归类问题;通过删除一些陈旧过时的无文献保障的类目,缩减了类表篇幅。这是修订取得的成果,但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发现一些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探讨,笔者期望能够使该类的类名、类号、列类更加准确、注释更加完整规范。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不断发展,新的交通工具、设备的出现,U大类的类目设置还需不断更改,期待有更多的业界专家参与对U类类目设置的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国家图书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编辑委员会.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5 版)[M]. 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

[2]赵勇.《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 版).业科学类目修订探析[J]. 图书馆建设,2012(3).

[3]李佩群. 浅谈(中图法)第五版应用中的问题[J]. 图书馆,2013(1).

[4]叶继元.信息组织[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220-221.

铁道运输论文篇7

关键词:高速铁路;票价体系;定价方法;价格策略

引言

目前,我国铁路票价的制定不管是从方法还是从策略上来讲都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采用“试运价”来运营,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1]。所以,研究合理的高速铁路票价制定方法是目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

1 我国现有铁路客运票价体系分析

1.1 现行客运票价构成要素

我国目前采用的客运运价体系形成于计划经济时期,与当时的经济背景相适应,包括两个部分:基本运价和保险费[2]。

1.2 定价的基本原则

我国铁路客运票价定价原则是以成本为基础,并加上利润率计算出最终票价。我国旅客运价制定的思路是:以某一时期内的运输生产量为前提,计算出以完成这些运输量所消耗的总生产成本下的平均成本。在此基础上,制定利润率以确定旅客运输定价体系[3]。

1.3目前铁路票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采用的铁路运价机制是在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运价政策的制定未能考虑到全国各地经济状况、人均收入、市场竞争等方面的问题。近年来,我国虽对客运运价体系做了调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调整起步较晚,与如今市场经济体制的不相适应而造成了很多问题。(1)票价形式缺乏灵活性,不利于铁路的竞争力;(2)票价集中管理,无法实现铁路资源的合理配置;(3)定价体系不合理,资源利用率低。

2 我国高速铁路票价体系分析

客运票价在现如今的经济条件下,是和其他运输手段相竞争的重要方面。深入研究高速铁路旅客票价的定价目标、影响因素、定价方法、、定价手段和定价措施,具有深远的意义。

2.1 我国高速铁路的定价原则

制定高铁运价体系需要全面考虑各方面因素,定价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4]:(1)制定的高铁客运票价必须满足铁路的必要的生产和再生产费用,保证铁路的健康稳定发展。(2)高铁票价的制定必须考虑全局观,要以国家目前的经济状况和社会需要为基础,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考虑人均生活水平,消费者心理及出行习惯。(3)高铁票价的制定要考虑市场需求,能够反映供求关系。(4)票价的制定要高瞻远瞩,提前估计该票价可能产生的收益。(5)高铁票价体系不该是一尘不变的,应随着社会经济及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保证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6)高铁票价的制定在公平的前提下,还要考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顾及高速铁路运营的长远发展。

2.2 我国高速铁路定价的影响因素

为保证高速铁路制定出的票价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就我国而言,在制定票价时受到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运输成本。不论是哪种运输方式,都要收运输成本的限制,票价的制定必须大于铁路运输的成本。(2)市场需求及旅客出行行为特征。(3)竞争因素。竞争是影响高速铁路票价的关键因素,也是文章讨论的重点,文章以分析竞争对手的定价方法为前期而制定高速铁路票价。(4)政府的管制也是必须要考虑的一个影响因素[5]。

2.3 我国高速铁路的定价方法

运输价格理论是价格理论的组成部分,它是价格理论在运输领域的具体应用。定价时将影响价格制定的因素综合考虑,从不同途径研究制定方法。目前定价理论有三类:以成本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和以市场竞争为导向定价,由此产生了铁路运输基本定价理论[6]。

综合三种定价理论,我国高铁票价的制定可以在现行的基础上做一些改进,以弥补现有定价方法在竞争与旅客需求等方面的不足。因此,需要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分类旅客信息,明确旅客消费方式吗,最后综合考虑竞争者的定价原则,反映着不同细分客户群的不同购买行为。

3 我国高速铁路票价体系的建议

研究高速铁路定价策略的基本出发点是为高速铁路引入一套灵活、成本不高并以客户为中心的定价与价格体系。通过该系统来保证铁路总公司高速铁路运营在经济收益方面短期、中期、长期的成功[7-9]。

3.1 为高速铁路建立一套专门的价格体系

其他所有建议的提出要以这条建议为基础,因为它以我国铁路当前的形势为前提。

文章建议为高速铁路建立一套专门的价格体系和定价规则,在该体系内高速铁路各部门根据不同时段和O/D的具体价格。这个体系和规则必须基于现行高速铁路票价体系,但要有所改进和完善,为改善我国高速铁路票价现状、谋求铁路的更快更好发展做出贡献。

3.2 提高一等坐席加价幅度

在不考虑购买力和收入差异的情况下,如果将我国高速动车一等坐席和其他一些铁路相比,我国的一等坐席价格最低。

建议提高我国高速铁路一等坐席的价格,将一、二等坐席加价乘数由现行的1.2倍提高到1.5倍,提价的同时,还应提高一等车厢的舒适度和服务水平。

3.3 开发高速铁路同既有列车的联合客票

高速铁路以其速度快、安全性好、正点率高、舒适性好等方面的特点,备受广大出行者的青睐。但由于中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高速铁路发展的不平衡,还不能覆盖全国所有车站。没有高速铁路的地区,既有列车承担了运输服务任务。在此背景下,如果将高速铁路和既有列车实现无缝衔接,票务上采用一票通制,不仅可以节省乘客的出行时间,也省去了因换乘而再次购买车票的麻烦。这一建议,有利于提高既有客车的利用率和铁路的竞争力,一票通制的采用能吸引更多的客流,满足旅客出行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小丽.京九铁路运价政策与形式探讨[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1995(2):72-75.

[2]张乃堪,范秀君.论我国铁路的新路新价措施[J].铁道运输与经济,1995(2):34-35.

[3]杨洋.客运专线票价制定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

[4]北方交通大学.“高速铁路运营管理体制研究”研究报告[R].2005.

[5]吴文娟.客运专线运价制定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

[6]蒋金亮.基于非合作博弈的高速铁路票价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

[7]王烈,等.铁路客运高峰定价模型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3.

[8]王修华.高速铁路旅客票价制定机理研究[J].铁道勘查,2008(2):91-93.

铁道运输论文篇8

关键词:开滦铁路货运 现代物流 拓展

前言

随着开滦国际物流公司逐步向提供运输、仓储、包装、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多种服务的现代物流业发展,开滦铁路运输分公司作为开滦国际物流分公司全资子公司以及物流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开滦传统的铁路货运将不能紧跟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

1. 开滦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业拓展的必要性

1.1 满足市场需求的需要 从现在的形势来看,铁路运输业的需求越来越大。为适应顾客需求的变化,物流业也相应的进行重组。并相继出现了为顾客提供物流、配送服务的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等,并逐步占领市场。目前,开滦铁路货运服务的对象90%以上为集团公司内部公司,如要向物流公司业务拓展,铁路运输业有必要随着顾客需求的变化进行调整,进一步扩展市场。

1.2 铁路自身发展的需要 首先,现代物流强调的是对客户的全方位服务,而不仅仅是完成货物位移;其次,运输效能发挥不充分,开滦铁运公司面临着运能充足,运量不足的问题。因此,向现代物流业拓展是开滦铁路货运自身发展的需要。

1.3 提高铁路货运竞争力的需要 铁路运输必须以最安全、经济、快捷、准确的方式提供装车、运输等一系列物流服务,这是提高铁路货运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2. 开滦铁路货运开展物流的优势及劣势分析

2.1 优势分析

2.1.1 外部优势 (1)政策支持。 国家经贸委、铁道部、交通部等6部委在2001年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础。另外,根据开滦集团公司调整发展战略规划纲要,确定了 “一个中心、两大体系、三大园区、四大板块,五大区域、六大基地、多种服务”的发展规划,确立了全力打造国际化物流领军企业的战略目标。(2)门槛较低。目前我国现代物流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加上物流业的大门还未完全对外开放,使开滦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业拓展的门槛较低。(3)需求稳定。目前,开滦铁路货运有滦聚商贸有限公司、国义钢铁公司、汇丰焦化、宏文煤场、滦通商贸公司、东方热电厂等十几家合作伙伴,占全年运输份额约30%。

2.1.2 内部优势 (1)具有组织物流系统运行的基础物质条件。开滦铁路拥有近244km营业线路,连接古冶铁路交接场、唐山铁路南站,并通过众多专用线深入电企、钢厂、煤场,现有唐山、荆各庄、赵各庄、林西、钱家营、林南仓六个装卸车站点,形成了点多、线长、面广、基本覆盖古冶区的铁路运输网络。(2)具有管理资源优势和品牌信誉优势。开滦铁路运输业作为专业化的运输企业,对货物的性质和货物的保管、分类、储存、运输、配送以及客户需求、销售渠道等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经营管理制度,建立了一批专业人才队伍。2009年9月,开滦国际物流公司被评选为“中国物流领军企业”,并入选“中国绿色物流发展促进联盟成员单位”,这些都将成为铁路运输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将成为铁路开展物流服务的切入点。(3)地理位置优势,唐山地处渤海经济圈,是沟通华北、东北的交通走廊,区位优势显着。在公路方面,102、205、112等国道,京沈、唐津、唐港、西外环等高速公路已经建成,沿海、承唐、唐曹高速正在建设,也即将通车,都为物流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4)竞争优势明显。开滦物流的典型特征就是立足于供应链管理,依托煤路港航一体化设施,集成商流、物流、信息流,低成本,高效率,服务于煤钢、煤焦、煤电产业链,具有鲜明竞争优势。(5)物流项目建设实现了新突破。在前期调研、论证、规划的基础上,一批重点建设项目进入了实施阶段。古冶物流中心改造工程已开工;京唐港开发区煤化工产业物流配送中心、曹妃甸部级煤炭储备与配煤基地可研已完成,进入立项审批和下半年开工阶段。海运、区域铁路运输、西部配送中心、参股建设唐山港码头、建设蔚州、内蒙矿区配煤基地和集运站以及跨行业链等一批后续储备项目进一步明晰,进入研究论证阶段。

2.2 劣势分析

2.2.1传统的管理体制制约开滦铁路货运的发展作为国有大型企业,开滦铁路运输的传统的运输部方式,使铁路上下形成了自己运自己的,不能积极主动的抢占市场、搞合作运输,降低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物流活动效率。

2.2.2 开滦铁路运输基础相对脆弱运输网规模总量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运输设备总的技术水平有待于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与运输质量不高。

3. 开滦铁路货运向物流业拓展的思路及对策

3.1 立足现有资源,拓展综合服务业务 目前,开滦铁路与客户签订的货运合同比较单一,合同内容比较简单。铁路开展物流服务的第一步就应以运输合同内容为切入点,拓展综合服务业务。不能形式单一,只在家里等业务上门,要积极的、以各种形式进行全方位服务,包括上门接货、代办托运手续、计算费用等等。

3.2 整合现有资源,开展综合。 (1) 发挥运输部作为物流结点的功能。在开展物流服务、完成第一步转变的基础上,应重点改革传统的单一的装车、卸车管理,将铁路货运中途运输作业、装卸、保管、仓储、配送等业务进行整合,将单一的、各自分散的、断续的业务整合成全程优化的、各环节之间无缝衔接的完整的供应链系统,确定每个系统货位、运输部的物流服务特性,以实现更大范围的物流合理化。 (2)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近些年来,开滦铁路越来越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并营造了一些吸引物流人才的氛围和机制,建立了自己的物流专业队伍,使开滦的铁路运输业越来越完善。

结 论

总之,我们一定要密切关注市场经济的发展,抓住现代物流发展的有利机遇,使开滦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业扩展,并融入国际物流公司,努力推动开滦物流事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苏建民 李旭东: 发展现代化物流配送的思考 《改革先声》2001年第6期

[2]刘北辰 袁明霞 推动现代物流技术《湖南包装》2010年第3期

[3]林琳 现代化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商场现代化》2010年第29期

[4]张志刚 李丽 如何加快推进我国物流业的现代化《上海商业》2010年第7期

[5]商一言 文睿 北京流通理论的创新与实践研究 《北京财贸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6]张自然 河北调整振兴物流业 《投资北京》2010年第5期

[7]王鹏 谢伟光等现代物流与铁路运输的关系《铁道运输与经济》2007年10月

作者简介:

上一篇:教师晋级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教师年度考核思想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