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业务提升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05 01:35:00

教师业务提升总结

教师业务提升总结篇1

一、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加强教材整合与专业课程衔接

教材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是促进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依据,在中职基础会计教学中发挥着指导性作用。但在当前的中职基础会计教学中,教材编写缺乏系统性与科学性,未充分体现“工学结合”理念,课程之间的缺乏联系,不利于对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基础会计知识的应用能力的培养。基于此,在中职基础会计教学实践中,要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全面发挥基础会计教师的教研经验优势以及教学理论优势,立足于实际,加强对中职基础会计教材建设的探讨,强化教材知识整合与专业课程之间渗透与衔接,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的课程教学方案,制定一套完整的经济业务,为提升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当前的中职基础会计教材中,虽然设置了大量的基础会计习题、例题,却不够丰满立体,缺乏完整性,加之专业课程之间衔接不够,无法实现各经济业务之间的有机结合,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貌无法通过相应的账务充分反映出来。针对此类问题,中职基础会计教学实践中,要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保障有充分的教研时间,并通过开展教研活动的方式组织基础会计教师开展集体备课,分享教学经验,交流意见,共同探讨教材与课程整合方案。如合理调整中职基础会计教材顺序,将债权发生制以及资产计价等内容置于会计报告教育内容之后,并结合实际,积极补充关于所有者权益经济有业务等教学内容。在教材内容的整合中,既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同时也要考虑基础会计理论上的逻辑性与有机衔接。教师在教研实践的集体备课中,可以会计信息作为教材内容整合的逻辑主线,按照会计基础理论会计信息生成会计信息加工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逻辑结构进行教材内容的合理整合,使学生能够对基础会计具有全面、系统的体验与认知。在集体备课活动中,老师还可对教材中设计的例题与习题进行合理调整,使其成为一个关于企业某一阶段内的经济业务的有机整体,从而对企业实际生产经营的全貌加以了解。此外,在教研活形式的集体备课中,老师在整合教材内容的同时,还须注重学生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使基础会计知识能够形成一个系统的学科体系,加强专业课程之间的对接,全面提升基础会计教学质量。

二、鼓励教师集体备课,优化基础会计教学方法设计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在集体备课中,老师要共同探讨合适的教学方法,经验丰富的教师应对年轻的教师加以指导,共同研究合适的教学方法。

(一)强化课件制作,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中职基础会计的教研活动与集体备课活动中,老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全面提高课件制作水平,指导教学,使学生能够在做中学,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在集体备课实践中,老师可结合基础会计教学的学时,集体制作全部学时的课件,在课件中,可以用一个具体的企业作为案例,设计企业的资金流入、生产销售以及利润分配等会计对象相关知识,使学生了解提供会计信息是会计的主要任务与目标,而会计报表则是会计信息的主要体现方式。基于此,在课件中可针对会计报表、记账凭证以及复式记账原理等内容进行体现,使学生对会计有系统的认识。同时,在集体备课的课件制作中,老师可输入教材中的所有例题,并扫描教材中企业的经济业务所运用的原始凭证至课件中,将各类会计报表以及相应的科目汇总表、明细账等发放给学生,并充分利用课件指导学生关于凭证、账簿以及账务处理程序等相关知识,如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等,使学生结合给出的会计信息,通过最终得出的会计报表,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使学生能够在课件指导下,做到边做边学,在做中学,深化基础会计知识的理解。

(二)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在中职基础会计教研活动与集体备课活动中,老师对日常授课的教学方法进行总结,分析哪些教学方法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于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提升,在此基础上总结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感性认识教学法以及任务驱动教学法等,提升基础会计教学质量。

1.仿真模拟教学。中职院校要积极加大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开展基础会计的实践教学提供保障。例如,在运用仿真模拟教学的过程中,可充分利用手工实训室,结合企业中会计部门的布置形式,进行实训课堂的布置,并根据企业会计实际工作中所需的账证资料等进行实践教学资源的配置,同时对于诸如销售结算单等难以购买到的实物教学资源,可通过手工制作的相关样品代替,营造与企业会计工作相似的情景,开展模拟实践教学,将学生置于真实的模拟情景之中进行学习,不仅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能缩短基础会计教学与实践的距离,利于学生基础会计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

2.角色假想教学。在中职基础会计教学中,老师可积极组织学生以不同角色的体验方式实施教学,巩固相应的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例如,学生在学习企业各类经济业务的过程中,可让学生想象若自己作为企业的总经理或财务部门经理、办公室主任等,那么在这些职位上,如何筹资、如何在业务处理过程中,与企业的资金打交道等。也可将学生分组,作为企业的不同部门,使学生在部门中担任某一角色,将枯燥的经济业务知识转化为有趣的课堂活动,使学生深化理解相应的会计基础知识,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在中职基础会计教学中,积极开展教研活动,组织教师集体备课,是强化学生会计基础,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在实践过程中,老师要立足于教学与学生实际,加强教材知识整合,强化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使课程知识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同时共同研究有效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方法设计,以促进基础会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傅昌銮.“基础会计”教学的若干问题分析与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36):77-78.

[2]初国清.基础会计教学内容重构及教学方法探讨[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3,(01):122-125.

教师业务提升总结篇2

在教学过程中,任务型教学法更加注重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在师生相互探讨间进行共同学习,共同提升,相对于普通的教学模式,其具备更高的教学效益,更加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在该模式应用过程中,专业课教师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是非常必要的,这涉及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一、任务型教学法的应用背景

1.高职生物化学教学现状

在高职院校教育模式中,生物化学专业的教学更加注重知识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结合,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素质。随着我国生物技术体系的不断发展,生物化学专业知识也在不断更新,这对教师的人才培养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来说,我国一些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更倾向于传统教学模式,也就是以教师为主体的专业知识教授。根据生物化学的课程结构可以得知,生物化学是通过对分子水平运动的分析,进行生命活动探讨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其专业知识结构比较复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收到的知识都比较抽象、难以记忆。并且受到高职院校的教学局限性的限制,高职生本身的基础知识体系比较薄弱,可能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生物化学知识的应用趋势。这就影响了学生的日常学习效益,在此应用背景下,展开任务型教学法的应用是非常必要的。

2.任务型教学法的教学“双主体”

在高职院校传统的教学体系中,教师扮演着一个“独裁者”的角色,对于学生的专业探究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综合素质能力等的培养都是有危害的。笔者认为在当下的教育背景下,进行任务教学法的应用,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的教学模式是非常必要的。这需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在任务型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其更倾向于在学习中提升,在互动中提升专业素质。这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换位思考能力,转变传统的教学形式主义,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在高职课堂应用环节中,教师应该进行当下课程的任务目标的设置,明确好设计目标。并且在任务目标设计过程中,要进行各个教学知识的涉猎,确保任务设计效益的提升。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按照生物化学专业教材的特点,把握好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学科的学习效益的提升。进行教学内容的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的划分,从而确保教学内容的高、中、低等难度等级的协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按照学生的学习规律,进行教学任务的设置,比如考虑到现阶段的高职生心理特点、学习兴趣、认知能力等展开教学,进行开放性任务的应用,从不同的角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这需要教师做好学生互动环节、师生互动环节、学习资源共享环节等的协调。

二、任务型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案

在理论模块与实践模块结合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好现阶段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结构的优化。在生物化学知识学习中,教师要针对具体知识点的教学需要,进行情景的创设,这是引导型教育的重要应用前提,积极做好课堂教学任务的反馈工作,实现对先进的教学模式的应用。

在生物化学教学模式中,为了提升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能力、专业实践能力,进行教学进度的循序渐进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在“提升农作物产量的途径”问题的探讨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教学内容与现实情境的结合。比如农作物的产量提升,必然要在农作物的生长环节作文章,生物的生长必然要进行光合作用,如何让生物进行充分的生长,提升产量,这又涉及到生物化学的相关知识。这就是生物化学知识内容的现实实践性,要让学生明确到生物化学知识学而有用,这样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在情景教学法应用模式中,高职老师要进行生物化学教材重难点的剖析,需要教师做好基本的备课工作,引导学生改变传统的学习观念。上述环节的开展,需要教师进行自身传统教学观念的改变。

在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遵循“精工细作”的原则,进行学生的学习小组的划分,这些小组需要完成日常的课堂知识讨论、知识总结工作。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不同的学习模块的学习,针对任务学习过程中的各个知识难点,展开小组讨论、集体讨论,做好讨论、交流、分析等的模块。在这种课堂教学模块中,教师要做好自身的指导工作,让小组对学习中的知识问题的了解更加的透彻,以确保学生的理论知识能力、实践技能的提升。比如在农作物产量提升课题中,教师要进行教学内容目标的具体划分,保持该模块的循序渐进性,比如先探讨农作物的光反应、暗反应的对比情况,进行光合作用影响分析的探究,最后再总结提升农作物产量的具体方法。

为了提升生物化学的教学质量,积极做好任务的评价工作也是非常必要的,这需要教师做好教学方向的教导工作,对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思维展开良性的评价。这对树立学生的自尊、自信具有积极的意义,也会使学生产生更强烈的探究欲,从而有利于任务目标更好、更快地完成。

由于任务型教学法的学习具有特殊性,所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不能用试卷作为评价学习效果的唯一方式。比如在提升农作物产量途径课题研究中,引导学生正确地描述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以及二者的联系与区别,并尽可能多地说出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通过各小组的讨论、补充、记录,学生总结出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强度、温度、CO2、水分、矿质元素、光合速率的日变化等。

三、结语

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生物化学专业综合能力,教师要进行实践教学模块与理论教学模块的协调,进行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应用,引导学生进行现实问题的解决,提升其学习效益。

【参考文献】

[1]夏新奎. 任务驱动法在高职高专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实践[J].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3).

[2]丛方地,杨雅亭,王俊斌,任健,王英超. 沿海都市型农业院校的“生物化学”教学探讨[J]. 天津农学院学报,2010(03).

教师业务提升总结篇3

【关键词】 产业转型升级 人才需求 培养模式 调查分析

高等教育大扩招后,高校毕业人数逐年增加,就业问题日益严重。2015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总量将达到史无前例的749万左右,毕业人数再创新高。在经济全球化,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化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与高技术人才用工荒,这样供给与需求并不匹配的尴尬局面日益凸显。

一、区域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

“十三五”是中国经济转型期,也是广东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蜕变的关键战略机遇期,中共广东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提出“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总抓手,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1]。2015年,广东省外贸总值6.3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9%,占同期全国外贸总值的25.9%。进出口、出口、进口占全国的比重分别提升0.9个、0.7个和0.6个百分点[2]。作为外贸体量巨大的省份,广东实现出口正增长,占全国外贸体量的提升,为全国外贸“稳增长”提供有效支撑。

二、贸易产业结构调整影响行业发展

在外贸形势变化的同时,广东进出口贸易的结构也在调整。2015年,广东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增长4.9%。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下降14.4%,比重下滑4.4个百分点。以旅游购物方式进出口1464.6亿元,增长1.2倍;以跨境电子商务方式进出口167.3亿元,增长3.6倍,规模稳居全国首位[2]。可以看出,劳动密集型企业正由代工生产的贸易向一般贸易转变,广东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转型升级特殊的历史时期对经贸类人才的需求以及相关业务岗位群发生了深刻变化,向国际贸易专业提出了更高的人才培养质量要求和职业能力标准。

三、产业转型升级对经贸人才的需求及其岗位特征分析

1.经贸类主要岗位划分及能力要求

对照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5年7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经贸人才对应的岗位主要包括要包括经济和金融专业人员、贸易经纪人员、报关员、金融服务人员、租赁和商务服务人员等5类,通过统计网站招聘信息以及实地调研对典型岗位工作职责和任职条件进行梳理,整理了经贸类人才能力素质需求表1-1;

2.经贸类人才岗位需求分析

通过对智联招聘网、中华英才网,前程无忧在2016年1-6月份珠三角经贸类行业招聘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贸易经济岗位的需求明显要高于其他岗位,而金融服务领域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占比较大。

四、经贸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及建议

1.产学合作――构建实践教学平台

加强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专业与产业的对接,走与企业合作办学的道路[3]。探索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途径,让学生在企业中进行教学实习,培养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可以让专业教师深入企业,了解岗位的实际情况,用理论知识帮助解决企业在经营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且在实际中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为人才培养提供有效保证。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专业化水平

多措施提高经贸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教师的实践能力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保证。可安排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引进行业经验丰富的人员做专职或兼职教师,鼓励教师承担企业横向科研项目,进行行业企业科学研究,以科研带动教学改革及校企深度融合。

通过多种途径,加大专业带头人、教学骨干和实训指导师培养力度,组织实施国家级专业名师计划,完善专任教师评聘办法,推广先实践、后上岗和定期实践制度,从实际出发探索有效形式,提高教师企业实践针对性和实效性。

3.专业课程设置模块化,提升职业核心能力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经贸类专业教学存在着课程体系与专业特点不匹配的问题[4],侧重于理论课程的设置,所以在建议高校课程设置模块化,且侧重于对提升职业核心能力的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以期能够解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课程设置与专业特点不匹配的问题。

【参考文献】

教师业务提升总结篇4

根据我校开展“提高标准、提升能力、争创一流”专项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本月12日,教研室组织党员教师认真学习方案精神,统一思想,拓展思路。会上,教师代表分别结合我校最近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十三五规划”和个人实际工作情况,自觉主动地查问题、找差距,制定各自的改进目标和措施,现就大家形成的统一方案总结如下:

整改问题一:改进工作方法,强化党员表率作用

1、树立规范的教研室管理制度,严格约束教师工作行为2、把每学期的听课制度,不要流于形式,要把同行教师的听课活动真正搞起来,真正起到互相学习,一听促教的作用。3、多深入到教学一线,具体解决老师们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4、坚决杜绝从网上下载的现象,在撰写各种计划和总结过程中,要严格要求自己,内容的制定一定要根据本校和本人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的完成编写。

整改问题二:加强教师业务学习,规范学习制度

1、制定教研室业务学习制度,由教研室主任组织一些业务学习方面的活动,规范老师们的业务学习行为。2、组织教师对专业学生开展专业学习和学术讲座。3、举办一些业务竞赛,教学基本功竞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

整改问题三:抓好教学常规工作,提升科研学术水平

在我校四次党代会上通过的校“十三五”规划中,明确了我校未来5年的发展目标和指导思想。尤其在奋斗目标中,提到了争创“六个一流”的宏伟蓝图。医药管理学院,在我校承担着两个专业,一个方向,两千多学生的教学重任,也要响应号召,积极行动起来,彰显自己的学科优势。因此,身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以学科为基础,立足本专业,借助这次学校跨越的历史机遇,积极发挥自己的专业特色,完善自己的专业素养,培养优质的中医药信息人才,为实现一流的中医药大学宏伟蓝图,献计出力。除了做好做实日常的教学常规工作,那么还要提升专业人才在社会的影响力,所以教师自身必须先自强起来,要加强学习,不断充电。加强对外学习和交流,提升自身及整体学术梯队的科研和学术水平。

教师业务提升总结篇5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基地 校企合作 机电一体化

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基地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方向)专业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构建完善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提升校企合作培训能力、总结高技能人才培训规律建设三个方面。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方向)专业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双赢共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岗位能力的需求分析,创新“三元二翼一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典型工作任务为特征,融工学于一体”的课程体系,并辐射引领系部相关专业的共同发展;完成核心课程标准的制定,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完成省级精品课程的申报评审以及多门校本教材的撰写工作;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促进了教育的信息化与网络化;建成专业教师工作室,在技能竞赛和教科研等方面为教师提供了学习提升的平台。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通过师徒结对、学习交流、内培外引等途径,优化构建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较强、富有热情的师资团队;与大中型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建成维修电工技师(高级工)实训场地,电气故障检修室、电气仿真模拟实训中心,实现了校内外实训实习的有机衔接和区域职教的共同发展。

一、项目建设工作机制与举措

1.成立机构,加强组织保障

为了保障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基地建设任务的顺利进行,本专业建设以系主任总负责,实行项目建设责任制。系部建设领导小组对所有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监控,定期召开例会,沟通信息,保证建设项目的进度和质量,保证项目的良性运行。

2.建章立制,规范项目建设

项目组严格执行学校制定的管理办法,按照学校的要求对建设任务进行层层分解、有效落实,遵循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专家指导与小组研究相结合,为建设项目的有效推进、预期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了制度保障。

3.细化任务,明确工作职责

系部成立专业建设日常工作组织机构,对各建设模块确定具体负责人,并落实参与建设人员,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项目组将重点建设专业落实分解为三级子项目,并逐级指定专人负责;对具体参与建设的人员进行工作细化,明确各自的工作任务,通过制度的激励与约束,进一步强化“全员创建”意识。

4.学习借鉴,加深沟通交流

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建设工作会议及相关培训,与参与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基地建设的兄弟学校广泛交流,积极调研,取长补短,共建共享,互相促进。

二、项目建设特色

坚持以校企合作办学为平台,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以“校企合作、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双赢共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创新与实践躬行。通过全体师生的锐意探索和孜孜追求,本专业在构建完善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校企合作提升培训能力、总结技能人才培训规律三大方面均取得了丰硕成果。

1.构建完善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

学校依据“校企合作、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双赢共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参照德国“双元制”的培养要求和自身情况创新了“三元两翼一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三元”即学校元、公共实训基地元、企业元,“三元”为基础,同轨并重;“两翼”即产教融合模拟工厂和企业师生工作站,“两翼”为支撑,围绕“工学结合”,深化校企合作;重视职业素养的教育,贯彻“德技双优”,最终实现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这一“目标”。并以此为框架,实现了国家职业标准内容、德国工商联合会职业标准内容以及学历教学内容的“三融合”,形成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产业与专业设置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教师与企业管理者对接、学生与企业员工对接的“五对接”。

2.校企合作提升培训能力

本专业与多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在教科研及资源共享等多方面进行深度交流合作。充分利用本专业多年与德国合作的积淀优势,在企业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结合国情校情,积极探索“双元制”本土化的切实可行之路。

灵活采用企业师生工作站、订单式冠名班等多形式创新型校企合作模式,直接与生产一线对接,促进校企间的项目合作和课题研发,切实提升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实现校企的深度交流与合作。

履行社会服务职能,强化社会服务意识,承担社会服务责任。充分利用专业师资与教学资源,不断扩大社会培训规模,积极开展退役士兵、省级机关事业单位技师等各类专项培训等,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与经济效益。

三、建设成果

本专业在建设过程中注重内涵建设,通过不断地挖掘积累与提炼优化,形成了突显本专业特色的多个典型案例,内容涵盖了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与校企合作等各个方面,充分展示了本专业的建设过程与取得成果。

1.引进国际化职业认证,推动品牌化专业发展

关注本专业实现德国“双元制”本土化的过程中,建立创新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并成功对校企合作模式进行转型升级的实施过程和具体做法。

2.借力国际化课证融合,创新实践型评价模式

关注本专业根据项目教学法的理念,创新改革评价考核模式,并取得丰硕成果的实施过程和具体做法。

3.建成企业师生工作站,适应产教研融合发展

教师下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和企业的技术人员进学校任教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大方向。本专业通过搭建企业师生工作站这一平台促进了教师与企业零距离对接,为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全新思路。

4.试点兴趣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科研争创新

目前职业院校正在大力开展教学改革,本专业尝试让兴趣驱动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相结合,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寓教于乐,提高学习效率。

5.多元意识晨会谱新篇,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

本R到岷献ㄒ堤厣,融合学校“树型”教育体系的优势,借鉴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创新晨会的形式,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

四、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由于制度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本专业在探索“双元制”本土化的过程中取得了诸多成绩,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尤其在校企合作方面,需要继续总结、不断优化,借助职教集团的资源优势实现与区域大中型企业的深度合作。同时,通过项目建设,本专业的师资队伍总体水平显著提升,在后高技能人才基地建设阶段,要进一步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培训模式的形成与建设成效的体现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沉淀,后续还需不断进行调整与完善。

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基地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方向)专业建设期间,制订了正确的建设规划、完整实施了建设的各项措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建设成果仍可进一步挖掘。将充分总结项目建设的积淀经验,借助职业教育的良好发展环境,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及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教师业务提升总结篇6

【关键词】项目驱动教学 高职 会计英语

项目驱动教学法是指通过向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通过任务的完成来提升自身的学习水平,在会计英语专业教学中运用项目驱动教学法,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目标,让学生有目的的进行学习,同时项目驱动教学法中布置的任务都是实际应用中的问题,也能很好的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水平。

一、项目驱动法的实施条件

1.学情分析。学情分析就是对学生的能力、爱好等进行了解,这是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前提,这样可以有针对性的给学生设置任务,避免任务太难,学生无法完成,或是任务太过简单,不能起到锻炼学生、提升学生英语水平的作用。高职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普遍比较差,教师可以从口语锻炼出发,科学、合理的设置教学中的任务项目,来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2.师资力量培养。会计英语的教学对教师的要求也比较高,教师不仅需要具有英语专业的知识,同时也需要具备一定的会计专业知识,高职院校师资力量相对比较薄弱,因此要想良好的开展项目驱动教学法,学校就要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一方面,学校应该聘请更加专业的会计英语教师,在招聘的过程中对教师的专业能力进行严格的审查;另一方面学校也要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培训,从英语和会计两个方面对教师进行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3.实践场地建设。项目驱动教学法要求有对应的教材和教学设置,学校应该适当对教材做出调整,将实践放在首位,同时也要建设教学实践基地,为项目驱动教学法提供实践教学的基础条件。学校可以与周边的企业联合,以企业的项目为学生的任务项目,学生帮助企业做一些项目,例如翻译资料,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践项目和场地,可以更好的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4.更改教学评价方式。项目驱动教学法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也与平时的教学有所区别,项目驱动教学法中的项目和任务通常都不是学生单独进行的,而是以小组为单位去完成,因此,教师在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评价时也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教师要指出小组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优缺点,供学生进行改进,同时对小组中个人的表现也要进行一定的点评,并且要让学生做出对自我的评价和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更加的全面,更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项目驱动教学实施

1.项目设置。教学的第一步是设置教学中的项目,项目的设置要求能充分锻炼学生的英语能力,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教师在设置项目的过程中应该对市场环境进行调查,设置当前企业中常用的项目,与时俱进,避免设置过于老旧的项目,对学生的学习没有太大的意义。同时,题目和相关资料都应该是英文的,让学生自行去理解和查阅资料,起到锻炼学生英文水平的目的。

2.分组。项目驱动教学法的第二步是将学生进行分组,教师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将不同的学生进行搭配,也要结合项目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让组内的学生自行选择组长,由组长对小组内的学生进行角色的安排,不同的学生要负责对项目进行分析和调查,设置解决方案,收集资料等。

3.项目实施。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在旁边观察,项目的完成最好由学生自行完成,教师要鼓励学生去查阅和收集资料,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在必要的时候,教师也要向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避免学生出现完不成任务、达不到教学效果的情况。

4.评价。在项目完成之后,学生要将项目提交给教师,教师要对学生完成的结果作出评价,教师的评价要分三个方面进行。第一是对项目结果的评价,对于学生的完成情况、项目效果进行评价,评价学生的项目哪里做的比较出色,哪里还存在不足,要求学生改进;第二是对学生完成过程的评价,评价学生的分工是否合理,完成过程中哪些细节做的比较好,哪些工作是徒劳的,以及每一个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的表现如何,进行评价和指点;第三是学生的自我总结和评价,让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项目总结,总结自己小组在完成中如何进行分工、具体的思路,对自己小组的完成进行自我评价,总结本次教学带给自己的收获等。

三、项目驱动教学效果

项目驱动教学的项目是教师精心设计的,针对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的,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将学校的教学与该行业的社会需求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项目驱动教学法将学生分为小组,可以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找准自己的位置,进行良好的配合,有助于学生形成一种责任感。学生通过项目驱动教学,意志得到了锻炼,增长了实践经验,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良好的结合起来,提升了会计英语学习水平。

四、结束语

项目驱动教学法是一种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运用该方法进行教学时,要设置有利于学生能力提升的实践项目,将教学与社会需求良好的结合,以便于学生今后走上社会能很好的适应这个行业,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钟百燕.试论项目驱动教学法在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意义[J].商,2013,21:320+301.

教师业务提升总结篇7

在校董事会和院务会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面向市场,面向社会,不断深化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改革,完善课程管理与评价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技能人才。在学校各部门的大力协助下,通过全系老师的团结合作与努力,认真对照年初制订的工作目标,认真地完成了各项任务。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1、加强校企合作,做到正真校企融通。

我系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模式,引进校外知名企业及行业技能人才,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模式,先后引进紫燕轩烘焙连锁技术人才和悦华酒店行政总厨进入我系进行专业课程教学,同时把学生带到相关企业进行了现场教学,把校企合作真正落实到了实处;并得到了企业和学生的一致认可。

2、完善二元制教学,继续完善酒店管理“二元制”教学计划

为贯彻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十五条措施的通知》(闽政办〔2018〕94号)精神,推动产教协同育人,进一步加强高职教育“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管理,完善运行机制,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我系继续准备2019年酒店管理“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申报。在此同时继续把17、18年的酒店管理“二元制”工作总结和完善。

3、积极举办技能大赛提升专业知名度

2019年11月8日,武夷山市首届“醉美武夷、山水茶宴”暨茶菜品赛在武夷山职业学院举办。在我系老师、学生和武夷山餐饮烹饪协会积极努力的准备下和成功落幕。通过本次大赛提升了我校烹饪专业承办大赛的能力与水平,拓宽了我校烹饪专业学生的知识,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使我校本专业与行业的联系更为紧密,校企合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4、 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提升学生行业认知能力与专业技能水平

我系积极响应学校的专业改革计划,对现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去掉理论性强对学生指导意义不大的课程,加大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注重学生形象素质修养,加大学生形体、礼仪等素质课;引进行业外聘教师教学,同时把课堂开到企业,学生从而能够在实战中全方位得到提升。

5、积极参加各项比赛提升师生教学水平

我系积极参加各项技能大赛不断提升老师和学生的参赛水平。先后参加了世界技能大赛--烘焙技能大赛,福建省高职技能大赛--茶艺大赛,福建省高职技能大赛--导游讲解比赛、中华茶艺技能大赛等一系列比赛,并获得了多个奖项。经过一系列比赛,教师教学技能方向得到了进一步明确,学生技能知识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6、举办学生专业展示活动,提升学生专业信心

积极开展学生专业展示活动。我系烹饪专业从学初到期末先后开展了食品雕刻花卉展、食品雕刻动物展、西点烘焙作品展、中式面点作品展、花式拼盘作品展等;通过一系列的作品展示提高了学生的技艺力和实战能力,同时增强了学生对本专业的信心。

7、系部工作不足之处   

教师业务提升总结篇8

关键词:职业教育?青年教师?教学能力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目前,学术界对如何定义“教学能力”尚未有统一的说法。许多学者认为,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完成教学活动所需要的能力。教学能力是教师达到教学目标、取得教学成效所具有的潜在的可能性。随着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职业院校教师的要求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高学历青年教师成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重要力量,这对高职院校教师队伍总体水平的提升以及促进现代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进行系统研究之前,笔者检索、查阅了关于高校青年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提高青年教师职业能力等方面的文献资料,掌握了我国对高职院校教育青年教师的培养现状。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及随机听课的方式,调查总结出青年教师在教学能力上存在的问题,并采用案例分析法,以笔者所在学院材料工程系青年教师为研究对象,对部分青年教师进行调查,在研究中详细分析,由个别到一般,建立并完善现代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人才培养机制,取得了有针对性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并将其转化为行之有效的途径,推动了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青年骨干教师职业能力建设的健康稳步发展。

一、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特征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队伍有以下特点:高职院校教师同普通高校教师一样,具有较高的学历,很多都是研究生毕业,具有硕士甚至博士学位,而且普遍专业基础扎实,有较高的学术成就。但是这些青年教师的共同特点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并不是师范类学校毕业,从未进行过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也未曾参加过相关培训,从而缺乏教育、教学以及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过于枯燥,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把握不准确,教学实践能力不强等实际问题突出。

俗话说:“不会做手术的教师教不出合格的外科医生,不懂农事的教师教不出出类拔萃的农技师,不能亲手设计的教师教不出优秀的设计师。”因此,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更应具有与现代高职教育相匹配的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建立一支年龄结构合理、能力结构全面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二、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具体方法

通过对笔者所在学院材料工程系的教师进行调查,发现青年教师占了很大比例。材料工程系现有教师26名,其中“80后”教师(高级职称以下)有14名,占了教师总数的一半以上,成为承担重要教学任务的中坚力量。结合材料工程系的具体情况,分别通过学生问卷调查获取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老教师听课的方式总结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通过企业调研,根据岗位能力分析,掌握青年教师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应具备的实践能力;通过查阅资料及走访的方式获取先进的教师培训经验,提出了提升学院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措施。

1.完善青年教师培养体系

制定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根据每位青年教师的自身特点确定培养目标,并进行个性化单独培养,分别确定了焊接结构加工工艺、焊接实训以及焊接结构制作等方向。通过培养,使其具备了高职教育的先进理念,并具备了较强的专业技能以及新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能力,提高了社会服务能力。

2.以老带新培养青年教师的职业意识,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很多新来的青年教师成长在顺境中,很少遭遇挫折,普遍缺乏对教师这个职业特性的深刻理解,缺乏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与主动性。他们没有经过系统的师范教育培训,没有经历企业锻炼和职业行为训练,因此,他们很少能够认识到职业素质与道德方面存在的欠缺。所以,需要有经验的老教师进行指导,帮助青年教师,科学地规划职业生涯,培养职业意识,提升教学能力。

3.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

为了提升青年教师对先进教学理念和教育模式的认识,学院先后派青年教师赴国内外兄弟院校进行学习与交流。通过深入学习和了解,使青年教师体会到兄弟院校师生们积极的学习和工作状态,并掌握了“无界化”团队模式,整合各系的优质资源,通力合作,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的先进理念,以及校企共赢的“教学工厂”等特色办学模式,使得这些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模式能够与学院特点相结合,淋漓尽致地发挥作用。

4.校企合作培养双师素质教师

焊接基本操作技能是焊接专业学生进行技能鉴定的最基本的考核。然而,由于专职实训教师资源不足,为了保证学生考证的通过率,需要多数专任教师充当兼职实训教师的角色,对学生技能培训进行指导。为此,学院从合作企业聘请技能专家对青年教师进行焊接基本操作技能的培训,利用假期时间进行焊接基本功的训练,并参加了焊接技师的考证。最终,参加培训的教师均获得了电焊工中级技师资格,许多教师于毕业于职业院校,学历层次相对较低。为了提升其理论水平,使之真正成为理论与实践兼备的优秀教师,学院鼓励留校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参加高等学校自学考试,获取更高的学历。截至目前,全院留校教师中已有95%以上的教师经过自我培养,获得了本科以上的学历。

总之,建立一支结构合理,能力出众,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才能更好地进行教育与教学。青年教师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中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不可取代的中坚力量,只有对青年教师进行适当的岗前培训、师风师德教育以及教育教学能力培养等,才能使广大青年教师健康茁壮地成长,为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彭绪梅,徐晗,彭绪娟.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研究与实践[J].经济研究导刊,2012(9).

[2]王文丽.浅析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如何提升教学能力[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2).

[3]许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创新培养模式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0.

[4]王丽.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策略[J].黑河学刊,2012(10).

上一篇:教师年度个人总结范文 下一篇:幼儿教师培训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