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言学硕士论文范文

时间:2023-09-24 02:20:22

英语语言学硕士论文

英语语言学硕士论文篇1

几年来各培训基地少数民族骨干人才研究生英语教学实践普遍出现一些问题,如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外语教学差异,以及对少数民族骨干人才培训班没有实现研究生英语单科成绩分数受限政策,入学时许多研究生成绩参差不齐,有相当数量的研究生英语水平较差,个别研究生近乎初中英语水平,个别好的研究生学生达到大学英语六级的水平。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对2013级少数民族骨干人才研究生的英语水平进行了入学前测,测试难度为大学英语四级到六级水平,结果平均分分差20分左右,平均分最高的班级也只有40分左右。分析其原因,多数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和学习动机,缺少自主学习的意识,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均不高,这不仅为硕士研究生英语课堂教学带来极大的教学难度,如果不进行教学改革,很难实现学校既定的研究生英语教学要求和目标。要想顺利地完成少数民族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英语基础教学的过渡,通过一年有限的时间切实有效地提高研究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就需要研究生外语教学对传统的英语教学进行改革创新,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少数民族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英语课程教学体系建设之路。

二、少数民族骨干人才研究生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一)课程结构改革的具体设想

以内容为依托的语言教学,又叫依托式教学,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的沉浸式语言学习。其核心思想就是将语言教学建基于某个学科或某个主题内容教学之上,把语言学习与学科知识学习结合起来,在提高学科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的同时,促进其语言能力的发展[4]。从教育学角度看,增强课程的灵活性以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就要对课程结构本身进行改革。当今课程改革共同趋势与核心就是要改革课程结构,以增强课程灵活性和敏感性。对于非英语专业的英语课程来说,基本上是一种必修课的单一形式。要想实现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英语实践应用能力,提高学生英语文化素养,满足将来的专业需要,有必要改革传统的课程结构,即在原有的英语必修课的基础上,增设选修课和能力拓展课程,同时,加大力度开展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弗雷德利克在他的《第三课程》一书中指出:无论学生活动的称谓如何,它们构成了第三课程,一种与必修课或一般课程及选修课程或特殊课程相平行的课程[5]。第二课堂活动可使英语课堂内外学习有效地结合起来,这将有助于实现研究生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第二语言学习需要有良好而真实的语言环境,有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习英语的动机和兴趣。而在外语学习环境里,主要是缺少真实的语言应用环境,不利于培养和巩固学习者的外语学习动机与兴趣,不利于对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英语教学要想尽一切办法为学习者创造学习外语的良好氛围。国家政策鼓励各培训基地积极开展对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骨干硕士研究生的“三助活动”:助学、助教和助管。在少数民族骨干人才研究生中,每年都有本科为英语专业学员,为了贯彻国家政策,学校把这些英语专业的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组织起来,成立英语俱乐部社团组织,由英语专业带动非英语专业,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如英语演讲、英语话剧、英语书法展、英语板报、英语歌曲大赛、英语配音等一系列英语实践活动,通过开展各项外语应用活动,在竞争、奖励和评价刺激下,使得研究生拥有学习成就感,有利于英语学习动机的转化,在经过大量的实践后,使语言知识逐步向语言技能转化。

(二)课程结构改革的理论依据

从语言学角度看,国内外学者对第二语言学习的研究对外语学习有很大的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认为影响语言习得的因素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是语言使用社会环境和语言输入。实际教学要求要有语言环境和语言输入。在Ellis的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中,对第二语言学习论述并充分强调语言输入、输出和语言环境的重要作用[6]。要想学好外语必须有良好的语言环境、真实的语言输入,经过吸收、内化,才能有效输出。语言学家对第二语言和外语学习的研究,对英语技能拓展课程和选修课的开设提供了语言学理论基础。开设这些课程的出发点就是为学生创造外语学习的环境,提供语言输入与输出的机会,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活动来培养语言交际能力,这符合日前语言学的研究趋势。从心理学方面看,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有利于促进学习,改善学习效果。外语学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语言习得过程,影响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的因素很多,其中,学生自身因素,也是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等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的行为受意志支配,学生首先要有一种学习外语的强烈愿望,从主观上产生一种动力,然后才能付诸于行动[7]。从学习理论看,自主学习是一种积极状态下的自主能动学习过程,自主学习理论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是能动性的发展主体,自主学习理论强调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发展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全面的综合发展。建构主义理论与自主学习理论是共通的,自主学习理论是在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则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和促进者[8]。因此,少数民族骨干人才研究生英语课程教学体系,必修的综合英语课程+必修的英语技能拓展课程+选修的英语文化欣赏通识课程+英语第二课程实践活动,实现英语知识和英语技能、课内与课外、基础培训与未来专业的统一,这样一个以内容为依托的立体化课程结构更有助于实现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

三、少数民族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英语课程教学体系建设

从少数民族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英语水平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传统的英语课程教学体系建设进行改革,从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估方面探索建立有辽宁沈阳化工大学特色的骨干硕士研究生英语课程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英语教学资源,满足不同层次少数民族研究生的不同英语学习需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少数民族研究生的特长,培养和提高硕士研究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更高地改善教学效果,以实现既定的英语教学目标。

(一)以内容为依托的立体化课程结构改革

借鉴依托式教学理论,教学可以拓展课程和选修课并按学科内容进行分解。针对不同英语水平的研究生将能力拓展课程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从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各项实践技能出发开设相应的课程。研究生分文理科,目标专业各异,英语水平不齐。因此,在入学初进行英语水平测试,按其实际英语水平分科、分班和分级教学。第一学期初级班以日常英语教学为主,以必修课形式开设英语口语和英语语法拓展课程,各16学时,为研究生弥补欠缺的英语知识,培养其基本听说能力,使研究生能够顺利地进行课堂英语学习。第一学期中级班的研究生在处理传统的英语课程教学时,以自修为主、教师讲授为辅,同时为研究生开设各16学时的基础英语翻译和写作课程,培养他们翻译写作能力,为研究生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打好基础。高级拓展课程按文理学科的人文和科普主题、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上述一系列文化、欣赏类通识课程,研究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兴趣爱好和专业方向等选修适合的高级能力拓展课程。同时,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非常重视少数民族人才硕士研究生的基础课程教学,在英语教师配备上下了很大功夫,其中有四名英语专业教师为少数民族硕士研究生授课,这为开设高级拓展课程提供了教学保障,以满足硕士研究生的英语学习需求,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为下一步研究生英语学习及专业英语的继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9]。

(二)专业导向的分层次教学改革

课程设置的基础是教材,课程结构改革要想取得成功,需要在教学内容上加以调整[10]。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是采用2006年教育部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基础强化培训教材编写委员会编写的基础培训试用教材,该教材侧重于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讲解。鉴于硕士研究生英语水平程度不一,专业需求和学生个人喜好不同,结合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的学科优势及英语专业教师团队的加入,成功申报了2013年度辽宁省高等教育委员会外语专项教学改革课题“少数民族预科英语课程教学体系建设研究”项目,对本科预科英语课程和骨干研究生英语课程分层次进行改革,并组织教师编辑英语技能拓展教材,应用于教学实践。选取补充教学材料时,教师也要充分考虑学员的实际情况,如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专业特色,坚持学一点、会一点和用一点人性化教学理念,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以及秉承新颖性、实用性、交际性和主题性的教学原则,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其在目标学校的英语学习要求。针对C班的研究生,综合英语课程以完成教育部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主,英语技能拓展课程教学内容为高中水平的英语语法和简单的日常口语,主要是为学生弥补基础知识的欠缺,夯实其英语基本听说技能。在阅读、翻译和写作拓展材料的选取时,要选取适度适量兼顾文理学科特点,大致是全国公共英语三级水平的英语材料。B班研究生的补充教学内容为大学英语四级水平的英语知识和技能要求,A班研究生的补充内容为大学英语六级水平的知识和技能训练。至于高级拓展课程更突显文理学科专业特色,如针对包括石油化工英语等理科科技英语、科技英文写作;针对文科的跨文化交际、英美短篇小说欣赏;同时提供文理学科兼选的影视欣赏、英文报刊选读和英语口译,但是具体教学内容还是分文理学科特色而进行的[11]。所有这些高级拓展选修课程教学材料的难度不易过难,否则会影响研究生的学习兴趣,要注重知识到技能的转化以及文化知识的导入,真实的语言输入与输出,使研究生全方位地提升英语综合能力,为下一步研究生英语学习奠定基础。

(三)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改革

少数民族骨干人才研究生受历史及地域等诸多因素影响,有其自身的特点,这要求教学模式也应该有自己的特色,真正切合研究生的教育背景和教学实际。因此,教学模式采取的是以知识为中心的(CAAA)教学模式和以交际为中心的(CAIM)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开学初,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缺乏信心、但是他们基本上有学习动机,但感到学习压力大。教学采用以讲授为主、实践为辅,引起兴趣,确立动机的以知识为中心的CAAA教学模式,意在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减轻其学习压力,树立其学习的自信心。经过一段教学实践,硕士研究生的英语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后,转入CAIM教学模式。教学以交际为中心的CAIM教学模式即以实践为主、以讲授为辅,增强兴趣,维持动机。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增加听与说的训练时间,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供研究生多种英语学习途径,便于他们根据自己实际水平选择学习内容,有利实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充分体现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参与性[12]。

(四)多元化教学评估体系改革

教学评估也是整个教学体系中一个重要环节,评估是否客观、能否与教学保持一致,都会直接影响教学改革的成效。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英语测试采用多元化评估方式,坚持过程性评估和行程性评估相结合、口试与笔试相结合的原则,严格考试管理,实行教学、考核分离。终结性评估分数占60%,期末试卷以笔试的形式进行,教学评估考核内容包括课内知识和课外知识;过程性评估分数占40%,过程性评估除传统的平时测试成绩占10%、作业成绩占10%之外,增加10%拓展课程的考核和10%口试考核;评价的主体也由传统、单一的教师评价转向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方式,进而达到考核对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成绩的多方面监控,切实从英语听、说、读、写、译的五项技能对硕士研究生进行全面考试,以有效检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体系建设的教学效果。

总之,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设施研究生基础培训是加快培育少数民族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层次。外语学习不仅是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技能,使硕士研究生能做到学用结合,打破封闭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开设英语拓展课程和开展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建立开放式、多渠道和多方位的以内容为依托的立体化课程结构;通过增加适合程度的教学补充内容,采用新型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估手段,为硕士研究生创造更多的外语交际运用机会和场合,使研究生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培养和提高研究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实现研究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实现意义建构;发挥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的作用,通过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不断地实践和应用英语,最终使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等综合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培养及提高。教学应适时调整,不断改进,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少数民族骨干人才设施研究生英语教育的实际需求。

英语语言学硕士论文篇2

英国是少数接受专科生读硕士的国家之一。全日制大专三年的学生,如没有工作经验而打算赴英国攻读硕士学位的,大致有三个途径。第一,通过雅思考试(成绩至少5.5),直接申请英国大学的语言加硕士预科的双录取,预科结束后必须通过校方的考试,成绩合格,方可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第二,雅思成绩达到6.0以上水平,无须语言课程,直接进入硕士文凭课程,结业后再进入正式的硕士学位课程学习;第三,直接考取英国大学在国内开办的硕士预科,无须赴英国本土攻读硕士预科,学习成绩合格后,将保证被英国大学硕士学位课程录取。全日制两年的学生,具备了三年以上的工作经验的,也可以先读英国大学的硕士预科,再申请硕士学位。

澳大利亚:预科课程要求雅思6分

澳大利亚研究生课程分为研究生证书课程,研究生文凭课程和研究生学位课程,针对中国三年制大专学生可通过申请研究生文凭课程、证书课程或硕士预科课程,学制为0.5-1年,完成该课程后即可就读研究生硕士学位课程。该预科课程要求学生提供雅思6分成绩,如果学生的雅思成绩未达到,即根据分数差距需就读10-20周不等的语言课程。澳大利亚专升硕总共需要的时间大致1.5-2年左右。

加拿大:直接申请硕士有点难

中国大专学生要想直接申请加拿大的硕士课程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众多的加拿大公立大学只接受中国大学全日制四年本科毕业并持有学士学位的学生申请。这并不代表中国的大专生不能去加拿大读学士学位以上的课程。因为在加拿大的教育体制中,有一种介于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之间的教育,即研究生文凭,它相当于硕士的一年级程度,并且也是为加拿大所承认的一种学历教育,可以接收中国的大专生,所以这类的学历教育是很适合中国学生去读的。

海外读硕 专科生要突破两门槛

专科生在国外专升硕时要突破两道“门槛”:第一是学习技能门槛。许多专科学生普遍在英语能力和项目计划、分析、研究能力等方面存在缺陷。国内专科学生一般只要求公共英语三级(英语专业除外),对于出国留学所需要的英语水平还相差甚远。

英语语言学硕士论文篇3

论文摘要:本文总结分析了我国目前工程硕士英语教学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阐明英语学习是一个学生依靠自身已有知识结构和经验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建构知识、培养英语交际能力的过程,从而对目前工程硕士英语教学提出了教学改革的思路和具体措施。

近年来,工程硕士作为我国研究生的主要专业学位之一迅速发展。在工程硕士的教学体系中,英语作为一门主要必修课程具有重要作用与意义。《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课程教学大纲》指出,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英语教学目的是“培养攻读该学位的在职人员具备硕士学位研究生应有的实际英语运用能力”,即具有较熟练的阅读理解能力,一定的翻译写作能力和基本的听说能力,以适应在本学科研究中大量查阅外国文献和进行对外交流的需要。但工程硕士研究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如何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来提高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本文基于对目前工程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实际情况的分析,阐明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提高本课程教学质量的启示作用。

一、当前工程硕士英语教学状况分析

近五年来,笔者曾在华中科技大学为计算机专业以及软件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教授过学位英语课程,通过教学实践,认为工程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情况具有以下特殊性:

1从生源看。

(1)工程硕士研究生英语水平差距较大,总体上看基础相对薄弱。具体表现在英语基础较为薄弱,词汇量、基础语法知识、阅读和翻译能力及写作水平都不十分理想,口语和听大相比之下更差。因为相当一部分学生大学毕业多年,在工作中很少用英语。另有一些外资企业的员工,大部分为技术人员,平时接触外文科技资料和外籍员工的机会较多,英语阅读能力和翻译能力都较好,但领域太狭窄,主要限于专业技术上的探讨,因此口语交流也有困难,英语写作能力也不算强。

(2)学生年龄偏大,大学毕业时间较长。本人曾经教授的班级中,35岁以上的学员一般都达35%左右,有10%左右大学毕业近20年,严重影响了第二语言习得效果。如在词汇记忆等方面劣势明显,语音语调的习得也常受负迁移的影响。

(3)学生的英语学习动力,无论是内部动力还是外部动力都不足。英语对大部分学生而言,现实用途似乎并不太大,最关心的是能否通过课程考试。

2.从教学条件看。

(1)学生“进校不离岗”。教师到各教学点集中授课,一般每次至少印学时。

(2)面授课时少。教学大纲规定,工程硕士面授课时为80学时,而全日制研究生英语课时一般不少于240学时。

(3)教材单一。一般使用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全国工程硕士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推荐的《工程硕士英语研究生英语基础教程》作为教材。

(4)课型单一。大多只开“基础英语”,无听力、口语等课程。

3.从教学手段和方法看。

各个教学点都使用多媒体方式授课,但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大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不能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不能达到最终使学生构建知识、培养英语交际能力的目的。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工程硕士英语教学的启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又称结构主义,是认知理论的重要分支,最早由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r)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后来,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如维果茨基(vygotsky)和布鲁纳(bruner)等丰富和发展了建构主义理论,也为其具体应用于教学过程创造了条件。它揭示了人类学习过程的规律,阐明了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以及学习环境对知识建构的作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是认知活动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提供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卞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教材是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的认知工具,而不是学习的终极目标,多媒体的应用是为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优化学习资源,而不是作为灌输型教学的工具。借助这一理论,能为我国目前工程硕士英语教学各个环节的改进提供有益的启示。

1.教学计划。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每个学习者都要对新旧知识经验进行反复发现,都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而原有知识又为新经验的进人发生调整和改变。同时,由于学生特点各异,建构活动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对意义的理解也因此不同。教学过程不再同步,不同学生可以沿着不同学习途径,建构相同结果。因此,每个教学点在遵守《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课程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应根据学生现有知识结构特点,采用不同教学计划。

建议每一教学点在第一次上课时,可对学生人学时的成绩、年龄、大学毕业时间、目前工种、使用英语情况和英语学习动力等进行统计。在此基础上,以统编教材为基础制定出该教学点的教学内容和计划,既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生个性,又要尽可能使用学生期待的教学方法,同时解决好语言知识和交际能力间的矛盾。

2.充分利用有限面授时间。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英语教学设计的流程应该是:依据教学目标一进行情景创设一引人主题一进行自主学习或协作学习一加人强化练习一进行学习效果评价。换言之,依据培养目标及课程特色,结合学生实际,充分贯彻建构主义教学观,进行量体裁衣式教学设计。

建议将工程硕士英语面授时间分三阶段来完成:一是温故阶段;二是提高阶段;三是技能训练阶段。温故阶段指复习原有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和语法等基础知识)。此阶段的课时数各个教学点可根据学生原有英语知识结构来确定,不宜太长,不超过总课时的1/4为宜;提高阶段是指针对语篇的阅读、写作和翻译的教学,本阶段是教学的主体,课时至少应占总课时的2/4;技能训练i价段,着重培养学生基本的英语日常听说能力,可根据学员工作的需要有选择地训练。一般不超过总课时的1/40。

3.教学方法。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是自己知识的建构者,不是被动接受外在信息的存储器,而是经过主动的选择和加工,建构信息的意义。因此,教师应以学习者为中心来组织学习。在教学中,教师不宜逐字逐句地讲解,同时需要采取措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持久学习英语的动机,依据每个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经验、心理结构以及信念的差异来进行教学。不能只向学生提供脱离现实生活的纯理论语法知识,让他们机械记忆,而应对统编教材的课文和训练内容有所取舍,在教学中尽量引用流行词汇、专业同汇和最实用句型,结合学生的专业,引用例句,鼓励学生活学活用。还要注意到每个学生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不强求每个学生都遵守一种学习策略,允许他们采取适合自己的方法。其次,建构主义主张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中学生的学习才有意义,这种情境应该具有多样性、真实性和整合性。教师不应总是将提前准备好的内容教给学生,而是提供解决问题的原型,指导他们进行探索发现。

以阅读能力的培养而言,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语篇阅读,并提出和回答与所阅读语篇有关的问题。在构建英语情境教学模式下教师可让学生用英语进行日常报告,也可就某个话题设计课堂小组活动或者个人演讲等活动来营造英语氛围,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和练习,在这些有趣情景下,学生不再盲目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进行自我探索,将学习过程变成积极参与建构知识的高水平思维过程,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英语知识,更新原有知识结构,建构新的知识结构,从而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4.利用网络优势,批改作业,答疑解惑。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注重互动学习方式。学生通过与其他学生和教师的不断交流,在一定情景下借助别人的帮助,利用相关的学习资料,在自己原有知识背景下建构新的知识。基于这样的出发点,在目前的工程硕士英语教学中构建信息化教学模式对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有积极意义。鉴于面授时间有限,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辅助课堂教学,让学生进行课外交流和协作式学习。针对课堂教学的内容,教师应布置一定量的书面作业,通过网络群发给学生,规定他们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并反馈给教师。课外阅读材料可为不少于10万字的某个领域的专著,学生要交读书报告,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写作能力;翻译材料可指定也可自选,但译文不少于1001)字。

教师也可通过qq和msn聊天群以及email等网络通讯方式,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针对性指导。学生会在个性化自学中发现问题,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或与教师进行探讨。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其语言交际能力。就写作而言,教师利用email可以监控个别或群体学生的写作过程,也使作文的批改更加迅捷、科学和合理。能将学生习作中的优缺点发送给全体学生,给他们提供交流平台,大大节省课堂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email对英语阅读教学也有促进作用,如学生可通过email进行交流阅读英语文章的心得、难点、疑点,从而相互借鉴、引发思索,真正享受阅读。对于老师布置的翻译作业,学生也可就具体的翻译方法进行切磋。此外,将信息技术自然渗透到学习中,能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理解从而提高其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5.合理评定学生成绩。

英语语言学硕士论文篇4

关键词:工程硕士;教学方法;EPBEP;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2-0140-03

一、引言

目前,我国汽车工业的对外合作交流日益频繁,企业内的工程技术人员要阅读相关外文技术规范流程,与国外汽车工程技术专家的日常沟通已成为常态,高等学校开展对车辆工程专业工程硕士专业英语的深入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促进产学研的结合。

车辆工程专业英语是汽车学院工程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成果直接渗透到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中,是研究生知识体系构架中重要的一环。和本科阶段车辆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相比,工程硕士专业英语教学因其面向对象背景不同,其教学上有其自身的问题和特点,面向培养对象来源宽泛,个体差异性大。学生来自不同的企事业单位,包括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以及技术研发中心和学校等;由于工程硕士录取要求一定工作经验背景,主要面向工程技术人员,使得实际招收的工程硕士年龄结构差异大,一般在26~35岁之间,因此在英语教学上区别于年龄结构单一的本科生教学,其自身具有如下特点:(1)英语水平差异大;(2)学习目的差异大;(3)学习时间难以统一,因为要兼顾家庭、工作和学习的时间平衡。为满足车辆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的要求,本文结合汽车学院工程硕士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现状,针对工程硕士学生的自身特点,对车辆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进行一些探索性的研究工作[1]。

二、工程硕士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车辆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自身特点并结合项目组多年教学经验来看,目前车辆工程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方法存在如下问题[2]:

1.教学方法单一化。目前教学上主要是通过阅读和翻译英语专业文章的程序化教学方法,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词汇,这对提高阅读翻译能力比较有益,但却忽略了听说能力的培养,学生实际利用专业英语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达不到培养综合素质专业人才的目的。另外,教学手段上也比较落后,没有很好地将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充分发挥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长处。

2.教学方法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不相适应。由于车辆工程专业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大多来自整车企业,对实际问题更为感兴趣,任课教师因势利导,着重加强对工程硕士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但目前教学中仍把工程硕士专业英语当作一门知识型课程来讲授,讲课过多关注英语词汇、特殊句式等英语本身知识上。教学中仍然采用“填鸭式”教学,缺乏与学生的积极沟通和互动,不能激发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学生不积极思考,对课程消极对待。因此,要转变原来以英语知识点讲授为中心的模式,转变为以工程硕士研究生工作中的实际工程实践需求为目标的双向交流和促进。

3.学生实际情况与教学内容安排不合拍。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采用“在职不离岗”的形式参加学习,教学时间大多在周末,上课间隔时间为一周,平时大部分精力还要关注在工作上,因此,目前车辆工程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英语教学很难在这样少的时间内很好地完成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教学任务,学生学习吃力,教师教学任务压力也大,学生期望的课堂知识学习量与教师的课程安排不合拍,导致教学效果差,学生和教师都有怨言。

与全日制专业英语教学相比,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更应注重语言的表达使用和获取国外最前沿的专业知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之间由于专业基础和从事岗位的差异,对专业英语学习的目标和需求也不同。工程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英语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汽车企业日益发展的需求,无法满足车辆工程专业工程硕士英语学习的实际情况和专业技术知识的日益创新。因此,需要对目前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调整,以适应工程硕士研究生“具备专业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的要求。在专业英语授课上,如何采用合适良好的教学方法,基于有限的课堂时间,放眼全球整车企业的最前沿技术知识,从工程实践角度出发,灌输学生工程技术观点,将工程硕士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和其专业需求相结合,是授课教师在教学方法研究上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工程硕士英语教学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诸多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借鉴法国工程师院校课程教学中常用EPBEP教学方法,即从工程实践角度出发,紧扣工程硕士培养目的,通过在课程中导入相关工程实例,加强学生的英语能力锻炼与培养。具体改进措施如下[3]:

1.授课内容与专业方向相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只有将授课内容与学生已有的专业知识紧密联系时,才能激发对车辆工程专业学习的兴趣。因此,在“车辆工程专业英语”授课时,巧妙地将授课内容和学生的工程实践知识融合,辅助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最大程度上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授课教师在讲授“工程硕士车辆工程专业英语”概述的时候,举出的工程实践例子采用贴近学生专业实际的问题,如在讲授转向系统时,和学生重点探讨转向系统的轻与灵的问题;在教授悬架系统时,讨论麦弗逊悬架存在主销轴线、滑柱轴线以及弹簧轴线3个轴线不共线的问题;在制动系统时与学生讨论汽车的ABS防抱死系统等。这样授课老师就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入车辆工程专业上的悬架、转向和制动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结构原理上。

2.授课内容与车辆工程实际相结合,努力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观点。“工程硕士车辆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服务于实际应用,也来源于大量的工程实际。因此,车辆工程专业英语的授课内容应面向工程、面向生产和研发第一线的汽车科技骨干人才,在教学中灌输和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观点是十分必要的。来自不同厂家的学生,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对专业面的掌握也不同,所面对的工程实际问题也是不同的。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他们以后会继续在汽车行业的各个部门中工作,需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因此,要灌输和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观点,有意识地将授课内容和学生日后的工程实践问题紧密结合,引入工程背景,锻炼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English Practice)。

3.授课内容个性化,做到因材施教。来自不同企业的学生,由于工作中所涉及的汽车工程专业内容不一样,学习关注重点自然不同。在教学内容设计上,需要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兴趣,而且贴近车辆工程的专业实际,在教学内容上要个性化设置,包含基础专业内容,但也要突出各个专业的重点内容。特别是在了解学生工作岗位的基础上,可以为学生设计相应的个性化教学内容。举例来说,对课程的基础内容,如车身、发动机、底盘和电气设备四部分基本结构和概念,强调教学上的“精华”,代表所有专业方向授课的共性。而对和学生工作联系紧密的内容,就需要“个性化”区别对待:如第三章针对于整车方向的学生,可以结合汽车构造课程的学习,进行悬架、转向和制动系设计流程分析。

4.语言表达简单化。由于《车辆工程专业英语》课程专业性强,英语专业词汇拗口、生涩,在进行知识的讲授中,应多采用简单句。首先课程本身专业知识理解有难度,难于理解;其次,不少学生本身就带有地方口音,简单句方便理解,易听懂。

因此,虽然教材中多使用书面用语,即长句、复杂句,但在讲授的过程中杂句式无疑更增添了难度;第二,作为中国籍教师,英语很难做到出口成章,简单句能容易应尽量将其拆成单句进行讲授,利于知识的传授。

5.提倡多媒体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使用图表及多媒体。在教学中,要尽量使用图表,一方面,图表简洁明了,教师由于有图表作为参照,因而英语语言的表达将更加流利;另一方面,学生在听课过程中眼、耳和口的互动也将使学生听课变得更加容易。此外,多媒体动画的插入和实施也更有利于将纸面静态的结构转变为动态的三维形式表达。可以利用互联网下载或者自己动手制作与车辆工程专业紧密相关的Flas,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营造出逼真、形象的英语学习氛围,取得更好的课堂效果。

四、建立EPBEP教学方法

根据上述专业英语教学的改进措施,建设与原有课程教学大纲相配套的EPBEP(English Practice Base on Engineering Project)教学方法,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精选教学内容,为EPBEP教学方法奠定基础。EPBEP教学方法的展开需要辅以精选的教学内容。同时结合我院专业特色,将教材的内容涉及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实际工作中可能面对的整车技术、发动机技术和汽车营销等方面的话题重点进行介绍,并兼顾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际要求。此外,在学生完成教学内容学习后,对专业知识阐述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以此提高学生听说和利用英语阐述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2.推出EPBEP教学方法,开展互动式教学。实际课程教学中,要摒弃只讲授语法和单词的、机械被动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取而代之以工程实践应用为主的、专业前沿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交互式教学方法和内容,以及在实际专业知识中应用这些技能的能力。

课堂上针对车辆工程实例导入教学,启发学生对专业问题的思考和专业词汇的思索。引导学生用工作经验的知识回答工程实例中涉及的专业问题,引发学生对本工程实例问题的兴趣,渴望搜寻相关专业词汇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话题词汇的“暖身训练”。之后,引导学生围绕相关工程实例问题展开讨论,交流各自观点和见解,完成某项任务,并选派一名代表讲解表达给整个班级,锻炼学生口语交际和表达的能力,即EPBEP的教学模式。此种教学方法广泛存在于法国的工程师院校中,主要针对工程师交流和国际化的目的,在课上展开相应工程实例讨论,以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引导学生完成专业知识的表达、交流和沟通,具备专业知识的英语能力组织、表达和讨论的能力,注重工程技术知识的陈述,达到彼此理解的目的。

3.引入知名汽车企业工程问题视频讲解。由于在其他汽车专业课程全英文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国外知名汽车企业工程师对汽车专业技术知识讲解的视频资料,项目组打算在车辆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中,将其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考虑到课时有限,可以通过预留作业的形式发放给学生,课上主要是讨论、交流和表达。这样的教学方法目的有以下几点:一是引入实际知名公司的先进专业技术知识理念,激发学生学习的课堂兴趣;二是增强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通过反复地听,达到精听的效果,能够让学生能够写出大部分的英语专业词汇;三是要求学生针对其中一些专用词汇和段落进行翻译,提高学生对被动式、长句式和蕴含生涩专业单词的专业知识进行翻译的能力;四是锻炼学生的陈述表达能力。在精听和翻译的基础上让学生具有重新组织语言,并能表达出相同内容或者回答相关工程问题的能力,真正考验学生的专业基本功,刺激和提高学生专业英语能力。

五、结束语

虽然目前车辆工程专业工程硕士专业英语的教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随着EPBEP教学方法的推出和实施,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发展完善,其与实际结合的学习环境和多元互动的交流机制,一定能够为工程硕士专业英语教学创造新的可能性,也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白桂丽.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初探[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03).

[2]孙文范,贾鹏.高校英语专业教学质量评估研究[J].科技信息,2011,(19).

英语语言学硕士论文篇5

关键词 硕士研究生 思辨缺席 思辨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4.023

Abstract Postgraduates' critical literacy has been one of the research focuses in recent years in China. As a result, improving postgraduates' critical literacy has become a common view in the field of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The paper first of all reviews the literature concerning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studies in China and overseas. It then mainly tries to figure out what critical thinking means to postgraduates and why they are lacking in it, the purpose of which is to develop postgraduates' critical literacy.

Key words postgraduates; lack of critical thinking; critical literacy development

0 前言

1998年,黄源深教授曾撰文有关“思辨缺席”这一现象,他文中这样写到:外语系的学生“听讲座需要发问的时候,总是觉得无话可说,写文章需要论述的时候,或者朦朦胧胧似有想法,却常常会脑子一片空白,不知该讲什么”,因为这些学生缺乏分析问题、综合判断、深思熟虑和辨析问题的能力。他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思辨缺席”。①因为思辨的缺席直接会影响英语学习者的创造力,所以黄教授呼吁外语界应该对“思辨缺席”问题引起高度重视。

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思辨能力也引起了外语教育界的关注和讨论。许多学者撰文阐述了有关这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且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观点。他们普遍认为:在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过程中,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过于注重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方面的训练,而忽略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辨缺席症”的现象由此在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中普遍存在。因此,许多相关外语专家和学者非常担心,积极呼吁在研究生英语教学中应该重视研究生的思辨能力。在这方面,一些学者写了相关的论文,比如,文秋芳和刘润清(2006,2009)、黄源深(2008,2010)、李莉文(2010)、董元兴(2010),还有孙有中(2011)等语言教育工作者,对思辨能力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②可见,发展批判性思辨能力是硕士研究生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1 国内外思辨能力研究

国外在批判性思维能力方面的研究一直走在前列,并且他们的研究成果也很多。近二十年来,国外有关思辨能力的研究大致分为三大类,即,思辨能力量具的构建、思辨能力的分项能力界定、思辨能力的培养。③1990年,美国著名学者Anderson总结并提出了认知能力六级模型,这一模型主要讲述了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的层次关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很好地阐述了层次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思辨能力的形成。因为可以看出:分析、评价、创新才是思辨能力的具体体现,但前提必须是在识记、理解、应用的基础上。也就是说,思考是分析、推理、判断、总结等的思维活动,辨析是对事物的情况、类别、内容等的辨别和分析。④这一六级模型以其直观性和可操作性在国内外学者中产生了积极影响,为提高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思辨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见图1:

2 “思辨缺席”产生的原因

“思辨缺席”现象在我校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中普遍存在。在这方面表现出了不同的形式,其中主要有:一些研究生在课堂上讨论问题时不知所措、语无伦次,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甚至在做命题准备发言的时候,也不能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更不用说在论辩的时候了,因为英语水平有限、思考问题能力局限,他们不能提出能够激发回答者进行深层次思考的更高层面上的问题;有些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只是事实的罗列,相关材料的累积,缺少的是自我见解的论述,并且缺少有力的论据、正确的论点和客观丰富的结论等等。为什么在非英语专业研究生中会出现“思辨缺席”的现象呢?笔者认为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2.1 英语教学

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英语教学缺少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研究生的英语教学多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辨析能力,因此学生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其结果是不尽如人意的:多数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消极、被动,不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更别说学生对老师传授的知识提出自己的观点,甚至产生质疑了。此外,大学英语教学,包括研究生的英语教学,为了帮助学生获得高分数、好成绩,教学上多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只注重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技能方面的提高。这种应试教育压制了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制约了他们的判断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抑制了他们应有的创造力。

2.2 语言水平考试

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考试多局限于语言水平的测试,考试中的各种题型多以单选为主,这样就好像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了,学生的思想被禁锢住了。虽然语言知识的考查是检验学生是否掌握这门语言的最直接也是最基本的方法。但是,研究生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的基础上,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有时,本着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师在考试中出些少量的思辨题,在考试前教师也会习惯性地对于这些问题给出参考答案,这样,学生考前不需要认真复习,考试中也不需要独立思考,唯一做的就是搜索记忆,然后写出所谓的“标准”答案,因此照样可以得高分、出成绩的。这样的结果是:很多研究生知识面相对狭窄、不开阔,他们除自己的学科知识外,对专业外的知识,比如,历史、地理、政治、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了解不多。旨在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口语教学多数停留在通过背诵、记忆、模仿和复述层面上的情景会话,而轻视模仿基础上的创造。所以,在课堂上,当集体讨论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时,很多学生表现得不尽如人意。

3 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目前,很多大学对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英语教学进行了尝试性的改革,其中也体现在了英语的课堂教学中。比如,课堂上,教师通过一些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并展示自己的能力,但是,这些课上主要是小组对话、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研讨、项目研究等,在学生的思辨能力方面缺少培养。不过,就培养学生的思维认知而言,仅停留在课型改革是不够的。因此,教师应该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方面。比如:“老师在课堂上要求同学们说出抽烟对身体的危害,学生觉得这个问题很简单,他们能够很快例举出很多。但是老师应该进一步问些学生值得思考的问题……只有这样,学生回答问题的思路才会比较清晰,他们对问题的见解也会比较全面。”⑤因此,如何在现有课程体系下提升思辨力是当前的重心所在。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呢?教育是使学生学会怎样学习,特别是怎样持之以恒、不间断地学习,因为只有一个终生的学习过程才有益于他们的成长。Glaserfield认为,教育就是赋予学习者独立思考的权利(William & Burden,2000)。⑥因为知识教育是单向的教学讲授,教师可通过耳提面命、死记硬背、作业考试来完成,而智慧培养是建立在老师和学生双方反思和辩难的基础高层次上的,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参与、体验和领悟得以完成。

4 结语

众所周知,思辨能力是智慧的体现,因为思维决定语言,语言表达思想。我们培养的人才绝不能是没有思想的人,学生只有“首先吸取知识的养分,然后得以消化这些知识,再加上自己的分析和判断,最后再到表达思想”,⑦才能具有“严谨的逻辑、敏捷的思维、睿智的对话”⑧这也是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即技能、思维、修养的全面提升。由此可见,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关系到硕士研究生的能力的全面发展,它也是培养二语学习者有效学习能力的关键所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注释

① 黄源深.思辨缺席[J].大连: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7):1-10.

② 阮全友.构建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理论框架[J].上海:外语界,2012(1):19-25.

③ 文秋芳等.构建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量具的理论框架[J].上海:外语界,2009(1):37-43.

④ 孙有中突出思辨能力培养,将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引向深入[J].北京:中国外语,2011(3):49-58.

⑤ 文秋芳.口语教学与思维能力的培养[J].上海:国外外语教学,1999(2):1-4.

⑥ Williams, M. & R. L. Burden. 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英语语言学硕士论文篇6

就澳洲的大学而言,提供翻译课程的学校包括有麦考瑞大学,西悉尼大学,昆士兰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莫纳什大学和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另外一些TAFE学院也提供翻译文凭课程,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有些TAFE学校的学位只招收本地学生或已取得PR身份的学生。下面我就介绍一下各校的翻译专业。

麦考瑞大学(Macquarie University)

麦考瑞大学位于悉尼,该校的翻译专业每学期招生幅度在80-130人左右,7月份入学学生相对较少,专业主要有翻译硕士(15年)、高翻硕士(1年)、会议翻译硕士(1年)、翻译教育学(2年)、翻译及国际关系双学位(2年)、翻译及语言学双学位(2年)等课程,是澳洲所有学校里面翻译学位设置最全面最丰富的学校。这些翻译课程对雅思的要求都是总分7.0,写作阅读不低于7.0,口语听力不低于6.0。如果学生雅思达到总分6.5(写作阅读6.5,听力口语6.0),可入读CME语言中心的10周TIPP语言班。

先说说最容易入手的1.5年的翻译硕士课程。该课程包括9门课,主要涉及翻译理论、口笔译实操、演讲、翻译研究方法、写作技巧等。上课采用Lecture和Tutorial两种模式,主要以翻译实践为主,通过不断练习积累学生的词汇量及翻译意识,同时培养学生日后从事翻译必备的各项素质(包括演讲技巧、写作技巧及快速做笔记的技巧等)。

学生能否通过NAATI考试,主要看820翻译实操课成绩。如达到70分,获得三级笔译证书基本没问题。NAATI考试包括英译中、中译英和口译三部分。一般而言,通过英译中的学生人数最多,中译英次之,而口译是最难通过的。三部分只需要通过其中一部分就能拿到NAATI三级证,三部分都能通过的学生只是凤毛麟角。NAATI考试校内评完卷后,还很有可能会送到校外评卷,以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

高翻和会议翻译课程都是1年,高翻专业要求学生已取得NAATI笔译证书,或者完成了翻译的GD、或Master并且在学期间的翻译实操课达到65分或以上。要读会议翻译的学生,要求是已取得NAATI口译证书,或者完成GD或Master并且口译实操课达到75分或以上。需注意的是,会议翻译课程每年只有2月入学。

不想读高翻或者会议翻译但又想读够两年的学生,可以选择翻译及国际关系双硕士课程。这个双学位要求学生修满6门国际关系专业课,三门必修加三门选修。不过国际关系对学生的要求不低,尤其是对学生在critical thinking和分析能力上有相当要求。

院校优势:课程设置丰富,对学生要求严格,图书馆翻译类藏书量大,NAATI通过率高。

缺点:对入学的英语写作和阅读要求高。

西悉尼大学(University of Westem Sydney)

西悉尼大学的课程的最大特点是实用性强。西悉尼大学的翻译课程是澳洲历史最悠久的翻译课程,该校师资雄厚,NAATI通过率一直在澳洲名列前茅。该校翻译系每年招生100人左右,2月和7月入学。西悉尼大学的翻译课程主要有口译文凭,笔译文凭,翻译硕士和会议翻译四种,都是NAATI认证的课程。全部课程均1年长度,其中口笔译文凭及翻译硕士的雅思要求是总分7.0,单项不低于6.0;会议翻译的雅思要求是总分7.5,单项不低于7.0,并且英语专业背景,平均分达到75分以上,或者非英语专业背景但有3年翻译工作经验。

在此主要介绍翻译硕士课程。该课程要求念8门课,课程设置与麦考瑞有所不同,主要包括口笔译入门、社区翻译、法律翻译、医疗翻译、翻译理论及技巧、翻译实习、NAATI考前强化课程等,可见西悉尼的课程更注重与当地的需求结合而设置,与麦考瑞更注重整体性的设置有所区别。西悉尼的翻译课程也是以Lecture和Tutorial为主,还有一门实习课,可以到报社、翻译公司、法律学校等机构实习。同时,学校还要求学翻译专业的学生完成4个翻译项目,到法院旁听审讯并且写实习日记等,学校希望学生不但语言出色,更应该用自己的知识去服务社会。

有一点需要特别指出的,如果NAATI的分数也是70,但如果学生没法通过考试,西悉尼大学学校是不发学位证的。对于考试成绩在65以上70以下的学生,学校会给一次补考机会。

院校优势:课程和学校的教学宗旨“Bring Knowledge toLife”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实用性强,师资雄厚,NAATI通过率高,学费便宜。

缺点:校Bankstwon离市区较远。

昆士兰大学(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昆士兰大学每年翻译专业只招收60名学生,每学期30人,学制从半年到2年都有。近两年该校该专业招生非常火爆,往往要提早一年左右申请学位。因为招生人数有限,该校NAATI的通过率很高,而且是小班授课,老师对学生的照顾相当到位,也算是该校独有的优势。

昆士兰大学的雅思入学要求是总分6.5,写作6.0,其它单项无要求。不过,因为竞争激烈,雅思如果没有7分并且各单项良好的话,估计也很难拿到offer。同时,学校有可能要求学生参加入学考试,只有本科非英语专业并达到雅思7分、或英语专业雅思达到6.5分以上的学生可以免考。

昆士兰大学翻译课程的特色在于几乎所有课程都集中在翻译练习上。第一年的课程主要与NAATI有关,就是通过不断练习和老师讲解提高翻译水平,应付年末的考试。第一年成绩超过70分就可以拿到NAATI证。第二年的学习主要集中在高翻、同声传译、翻译项目以及论文研究方法等课程上,可以说是对第一年学习成果的巩固和深化。

该校翻译课程的教学特色是小班教学,并且每月的英译中和中译英都有小考,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跟上进度。学生普遍反映UQ的教学方法较为灵活,课堂气氛活跃,因为学生少,老师在教学上也相当负责。

院校优势:小班教学,对学生照顾和指导到位,NAATI通过率高,是全澳唯一设有两年翻译硕士课程的学校。

缺点:招生人数少,竞争激烈。

莫纳什大学(Monash UniveBity)

莫纳什大学的翻译课程隶属人文学院,有两个方向供学生选择:一是笔译口译结合的方向,二是单独的笔译方向。前者可以拿到口译及笔译三级证,后者只能拿笔译(都需要通过考试)。获得NAATI证书的要求是笔译课程达到70分,或高翻课程达到70分(口译)。

莫纳什的课程设置与其它学校类似,第一年侧重翻译基础和训练,以便学生能顺利拿到NAATI三级证。第三学期以论文或者翻译项目为主。学生要完成12门课(选择翻译项目方向)或11门课(选择论文方向)才能拿到硕士学位。该校硕士学位的雅思入 学要求是总分7.0,写作7.0,阅读听力6.5,口语不低于6.0。

院校优势:专业隶属人文学院,该学院专业众多,学生容易进行跨学科学习和研究,有利于扩大知识面。

缺点:雅思要求高,专业面选择比较少,学费贵。

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

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的翻译课程主要有TAFE阶段的文凭、高级文凭和研究生阶段的证书、文凭和硕士课程,很好地贯穿了不同的学历层次,选择比较丰富。TAFE阶段的翻译高级文凭课程长度为1年,雅思要求总分6.5,单项不低于6.O,高中毕业并且申请时满18周岁。研究生阶段的课程主要是1年的研究生文凭及1.5年的硕士课程。

研究生阶段的课程设置与其它学校相仿,第一年注重学生翻译技巧的训练,以便能顺利拿到NAATI证书,第三学期主要以翻译项目或论文为主。整体而言,课程侧重于翻译训练与实践。不过,RMlT硕士阶段拿到的学位是社会科学硕士(翻译与口译研究)。

对于在RMlT完成翻译高级文凭课程而本身又有本科学位的学生,报读硕士课程可以免1个学期学分,意味着学生再读1年就可以完成硕士课程。这样1年高级文凭+1年硕士也可以满足在澳期间学N2年的要求,对学生申请PR有利。

院校优势:课程搭配比较灵活,招生的对象广泛,课程实用性高,雅思要求相对较低。

缺点:课程设置上特色不足。

新南威尔士大学(UniveBity of NewSouth Wales)

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翻译课程的历史不及我们上面提及的两所学校悠久,但近年该校的翻译课程受关注度持续提高,得益于课程负责人荷尼夫博士对这个课程的独到见解。荷尼夫在国立大学拿博士学位,主攻东亚问题研究,曾经在中国住过3年,进入UNSW之前在移民局工作,可谓阅历十分丰富,而且很有商业头脑。

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翻译课程有两种:中英翻译硕士以及翻译学硕士。两个课程的雅思要求都是总分6.5,单项不低于6.0。中英翻译硕士是2门必修课,6门选修。中英翻译硕士的选修课也允许在翻译学硕士的选修课程里挑选。从中英翻译硕士的课程设置上看,它更注重笔译的实践,课程包括有中英翻译、口译、社会语言学、商业管理分析、商务中文运用、中文诗歌、中澳文件等,可以说这个课程是独树一帜的。该课程注重中译英,而且在澳州,中译英方面突出的人才远要比英译中的少,中译英的收入往往也比英译中要高,所以新南威尔士这样的课程设置也可谓是投合了当地的需求。其实,对于所有修翻译的学生来说,语言能力固然重要,但是广博的知识面,往往才是笔译中的决定性因素。

翻译学硕士专业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翻译水平,它包括5门必修,3门选修课。必修课全部是翻译专业课,选修课就包括会议翻译、研究、实习、NAATI考前强化等。值得一提的是,新南威尔士的实习课程更鼓励学生和社会科学学科结合起来,比如和攻读社工专业的学生一起完成一些社会调查等,对强化学生参与社会事务的意识,应该会比其它学校走得更远些。这也许和荷尼夫教授的阅历有关。

院校优势:学校综合实力强,课程有特点,对英语的要求在大校里面来说算是比较宽松。

英语语言学硕士论文篇7

关键词:素质能力;翻译硕士;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5-0188-03

一、翻译硕士(MTI)专业的设立和培养

近年来,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的需求,我国已经步入了全面融入国际社会的进程之中。日益扩大的对外学习交流和合作共建,引发了口译、笔译类翻译人才需求的剧增。以适应我国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为起点,从而提高中国在国际社会的竞争力为目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2007年批准设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简称MTI),首批批准北京大学等15家高校为教育试点院校。经过几年的发展壮大,截至2014年8月,翻译硕士获准试办的高校已达200多所。

(一)翻译硕士(MTI)与翻译硕士(MA)的区别

与我国以往主要依托外国语言文学传统学科体系培养通用翻译人才的学术型硕士(MA)学位点相比较而言,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点的办学定位一开始就非常明确,以强调“高层次、应用型、职业化”为特色。具体来说,这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市场定位和职业导向、课程设置符合社会市场需求、师资队伍有丰富实践经验以及教学内容安排上突出实践取向等等。显然,翻译硕士(MTI)与翻译硕士(MA)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更偏重于翻译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而后者则更强调翻译的理论性和学术性。可以这样说,前者培养的就是高级翻译专门人才,而后者培养的则主要是翻译教学与研究人员。

(二)翻译硕士(MTI)的课程设置和培养要求

在近几年的全国性翻译硕士专业学位会议上,针对于MTI培养模式应紧密围绕“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这个核心目标作为高度强调的对象。翻译硕士(MTI)的课程设置,应以注重符合其职业需求为前提,从而对基础理论、专业知识、职业能力三个方面严格把关,使其三者相互支撑,最后的重点是对学生笔译和口译实践能力的培养。翻译硕士(MTI)主要是培养其良好的双语运用及转换能力,因而应该加强基本翻译理论的了解;注重基本翻译方法技巧掌握;培养相关专业知识的巩固;熟练翻译工具的使用;从而达到较高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的提高。

二、翻译硕士(MTI)应具备的素质能力

翻译学科本身不是孤立存在的,相反是相对复杂的综合性学科。在译界中以人们对翻译的认知是翻译具体社会性、文化性、复合性、创造性和历史性特点。翻译不仅仅只是作为一本学科立足,同时也是一种活动的认知、一种沟通的技巧、一种传播的艺术和一种专业的交流工具。原文文本到语文文本的转换过程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转换,同时目的语文本是译者对认知体验的产物。

作为一位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笔者个人以为,根据翻译硕士(MTI)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以及培养目标,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应该在修读MTI课程、进行翻译实践以及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着重培养以下一些能力素质。

(一)双语语言基础

双语基础,或者说双语能力,主要体现在译者对于互译语言的掌握和运用。Wilss认为翻译能力衍生于双语能力,是人类基本语言能力,是一种“天性”,译者必须具有原语接受能力和译语生产能力,二者互相补充,共同构成翻译能力的基础。可见,具备扎实的双语基础是做好翻译这项工作的重要前提。或者进一步说,要做好翻译工作,就必须做到能用两种语言自由地思维和表达,亦即具备良好的双语驾驭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条件。针对于中国学子而言,首先是具有良好的国语沟通能力,即扎实的汉语功底,许多人很容易忽视这一点。虽然说汉语是我们自己的母语,但在我们在英文翻译中也未必就能找到恰当的词语来表达英文的确切含义;其次是英语语言能力要强,所以,务实双语基础势在必行,这就要求译者除了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和扎实的双语的语法知识外,还要使双语的阅读和写作成为翻译工作者的一种常态,或者说习惯。可以说,双语基础和能力,既是译者语言素养的体现,也是衡量译者翻译水平的衡量水平和标准。以代表翻译最高难度的同声传译为例,同传译员在工作中要做到听、想、记、译想结合,做到“一心多用”。这就要求同传译员必须具备近乎母语的自如的表达能力,如果不具备通达流畅的表达能力为前提,要想做到这种迅速的转换是不可能的。所以作为一般翻译专业硕士,虽然对转换的速度要求不是太严格,但是在质量上对具备这些基本的素质的要求是严格把关的。

(二)双语文化认知

翻译工作,实际上是一种双语文化之间的交际,用规范的术语表达,亦即“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跨文化交际”包括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文化的特殊性及文化在语篇中的表现,等等。翻译过程,就是译者在双语文化的交际中,充当“双语文化调停人”角色,尽量缩小双语文化之间的差异而被对方理解和接受。因此,为了避免文化差异带来的译语理解障碍,就要求译者有较好的双语文化认知,亦即谙熟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的差异,并努力找到它们之间的契合点,从而巧妙打破双语之间的理解壁垒,有效克服“鸡同鸭讲”似的译文现象。当然,双语文化认知也是译者正确理解原文的前提条件。

自20世纪90年代“文化转向”以来,人们广泛关注与文化因素对翻译的社会影响。译者通过研究指出,翻译更侧重于两种社会文化之间的相互转换,而不仅仅只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译者作为社会活动的参与者,对掌握一定的规范性,寻求文化意义的对等有严格的要求,而不仅仅只是把跨越语言范畴翻译单词、短语和句子作为译者的工作任务。因此,应该把经济、政治、文化、哲学、风俗习惯、意识形态、规范标准等方面的知识包括到译者的双语文化认知当中。文化能力分为文化认知能力、比较能力、协调能力三大模块。可以通过开设相关选修课程的方法来实现对当代译者双语文化能力的培养,如中西文化比较与翻译、跨文化交际、中国典籍外译、西方文化研究、中国文化、翻译与跨文化交际等。

(三)双语经典阅读

现代社会的翻译内容和题材可谓包罗万象,但是,囿于时间、精力、专业、阅历等因素,译者又不可能样样精通,很多时候只能“点到为止”。如何应对形形的翻译工作?毫无疑问,译者唯有博览群书,勤于学习,不断拓宽知识面,努力使自己成为“全才”。而要有效达成如此目的,养成良好的双语经典阅读习惯,实践证明不失为一种“捷径”,或者说最佳手段。广泛阅读中外经典名著,充分吸纳古今文明成果,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增长见识,而且可以加强文化素养,提升精神境界。这,自然对于翻译工作者大有裨益。譬如,《圣经》就是一本我们经典阅读必不可少的“大书”。因为在英美作品中《圣经》格言仍耳熟能详,《圣经》典故则俯拾即是,通过对《圣经》的阅读,从而加强译者对这些作品的阅读、理解,增加自己的领悟、想象。《圣经》迄今为止在世界上仍是各种文字译本最多、印刷量最大、影响力最广的著作,我们今天在政治、经济、历史、体制、法律、民俗、哲学、伦理、神话、文学、艺术、语言等领域,仍然能够感受到圣经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久远魅力。又如,对于我们国人来说,要学习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就必须先阅读“四书五经”,以及后来所谓的“四大名著”等经典,这些被尊称为千百年来中华文化的根源和瑰宝。只有把经典阅读,尤其是双语的经典阅读形成了持久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方式,那么对于我们翻译工作者来说,就没有什么困难和疑惑不能迎刃而解的了。

(四)双语写作功底

关于写作与翻译之间关系的研究与论述似乎不大见诸文献,但是我们知道很多双语写作作者同时在翻译方面也颇有建树,从实践上足可以看出翻译与写作之间的息息相通之处。中国现代作家林语堂坚持用英语来写作,然后又把它翻译成汉语,

许多较高双语写作功底的作者在翻译方面也功底了得,因此翻译与写作两者之间在实践中是户户想通的,中国现代作家林语堂始终坚持用英语写作,后翻译成汉语的原则,如其用双语所著的《生活的艺术》,在欧美国家就有很大的市场。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以诗享誉世界文坛,他的《乡愁》就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双语作品。还有不少人认为,他翻译的王尔德名剧中很多对仗部分优于原作。这一点不仅只是通过实践证明,很多翻译理论研究对翻译与写作之间的关系也进行了探讨。《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著者李长栓教授,长期从事口笔译工作并兼做国际会议口译和文件翻译,在口笔译方面积累的实践经验非常的丰富,他在自己编写的这本书中就提出要用写作来指导翻译,首次把英语写作原则引入汉英翻译实践。

关于翻译本质的论述有很多,多数研究者将翻译研究定位为科学门类,而视翻译活动为一种语言技能,认为翻译要以具体的语言转换为依托,而娴熟自如的语言转换能力,显然有赖于扎实的双语写作功底。可见,双语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从事翻译工作的重要准备和基础条件。双语写作能力的增强,能够有效促进翻译水平的提升,双语写作能力好坏决定着翻译质量的高下。

(五)双语互译水平

双语互译,是翻译硕士(MTI)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既然专业定位是培养“高级”翻译专门人材,那么,翻译硕士就必须具备较强的翻译能力。一般来说,我们将翻译能力分为:翻译才能,即理解或者表达语言内容的能力;翻译语能,运用语言表达形式的能力;翻译熟能,翻译过程的熟练程度和翻译智能,翻译过程中所涉及的个体智力因素。国内学者王树槐、王若维提出的翻译能力的综合模式说,将翻译能力分为六种分项能力,亦即:语用能力、文化能力、策略能力、工具能力、思维能力、人格统协能力等。但无论翻译能力如何划分,对于翻译硕士专业在校学生来说,都要充分利用好现有教学条件,如学校的口译实验室、同声传译室、多媒体教室等实践场所,以及与学校签约的翻译公司、政府机关、出版机构、语言服务企业等实践基地,唯有在长期的、大量的翻译实践过程中,熟练运用业已具备的双语能力和翻译理论原则及其方法技巧,努力遵循翻译界前辈“信达雅”、“神似”、“化境”的翻译标准,精心做好每一桩译事、完成每一项练习,通过细心琢磨、深入探索、广泛研讨和认真总结,才能使翻译能力得以强化,使翻译水准得以提高。

(六)双语交际能力

翻译本身就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而“跨文化交际”在很大层面上实际上是双语的交际。双语交际能力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即双语的交流表达能力和译者的社会交际能力。翻译专业硕士之所以要具备这种能力,是因为他们将要从事的职业所决定了的。对于“跨文化交际”中的双语文化认知方面前文已有论及,这里主要论述译事活动中涉及到的社会交际。由于当今社会的翻译活动日趋走向复杂多样,从而对翻译员的职业技能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并且复合化,建立在翻译项目基础上的团队活动是相应翻译公司或其部门的运作,在如今绝大多数的翻译行业中,对翻译业务的流程要求不仅仅是在文字编译上的限制,一个完整的翻译项目工序流程包括业务洽谈、项目管理、原稿审阅、术语编写、分稿、译稿、合稿、译审、语料的管理、排版、终极审核等,在有些翻译机构中,作为一名专业翻译人员的翻译工序还包括文稿编辑、检测文稿质量与测试、管理与维护数据库、培训与开发译员等。因此,译者的语言能力和知识水平不仅要高质量的达标,而且对其交际、协调、合作和组织能力的要求也是严格把关的。

要具备良好的双语交际能力,要在学校就读期间包括实习阶段有意识的进行培养,并在以后的职业生涯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

[1]韩晓.从翻译能力到职业能力译员从业能力再思考[N].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2014,(1):102--107

[2]魏向清.翻译硕士(MTI)专业人才的术语能力培养与相关教材编写思考[J].翻译论坛,2014,(1):24-28

[3]宋生贵.当代文化背景下倡导经典阅读的意义[J].思想战线,2004,(1):55-59

英语语言学硕士论文篇8

中英两国于今年年初签署了相互承认学历的协定,也就是说我国教育部承认的文凭在英国都能得到承认。很明显,攻读博士学位需要有硕士学位;攻读硕士需要有本科学历;攻读本科需要有高中学历。但是对于大专生而言,如果具有3年或3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并且语言成绩合格(托福580以上或雅思6.5以上),同样也可以申请到英国攻读硕士学位。如果是应届大专毕业生、或者工作时间不到三年,如果语言合格,可以先去申请读硕士预科课程。一般情况下,好的学校比如剑桥、牛津是不会考虑大专生读研的,除非特别优秀者。

申请就读大专或大专以上课程者,要求有一定的英语能力。英国大学和院校各自制定了接受培训及进行研究的入学英语条件。一般要求海外留学生在雅思(IELTS)中取得5.5至6.5分,或在美国托福考试(TOEFL)中取得550分或以上成绩。有时,院校会“有条件录取”一些学生,待学生在英语测验取得指定分数后才被正式录取。申请人如获得校方“有条件录取”,必须先确定自己符合所有条件才可出发到英国去。另一些被“有条件录取”的申请人需要在英国进修一个短期的语文预备课程。英国费用每年基本上在13-15万元人民币左右。

一般去日留学都要参加“特别选拔考试制度”

申请大学:日本规定,凡志愿报考日本大学、短期大学或专科学校的中国学生,都必须在本国拥有12年以上正规学校教育,即相当于中国高中以上学历者才有资格报名申请到日本高等学校去学习深造。

攻读研究生:1、硕士研究生要求有16年的教育经历或获得学士学位,医学申请者具备18年学历;攻读博士研究生须具有硕士学位或同等学力。2、需要有专门的导师接收。

对国内自考和成人教育的毕业生,越来越多的日本学校已开始承认其获得的大专或本科学历。对自考大专生,日本一些学校同意接受他们去读专升本或插班学习,如果专业对口的话,完成两年学业后便可拿到本科文凭,但并不是所有学校都会接收。

二、语言方面的要求:报考日本专科学校还需具备一定的日语水平和能力。一是要求在财团法人日语教育振兴协会认可的或经法务大臣公开批准的日语学校内学习了半年以上日语者;二是要求在财团法人日本国际教育协会及国际交流基金实施的外国人日语能力考试中达到一级或二级成绩者;三是要求在按日本学校教育法第一条所规定的学校中学习一年以上者均被认为具有相应的日语水平和能力。

凡申请赴日留学生,除具备日方所规定的入学资格外,一般还须通过校方规定的入学考试。目前有些日本大学对外国留学生实施“特别选拔考试制度”,除少数学校外,一般都要求留学生在日本国内接受这种考试。

费用:每年需要14万人民币左右。

非正规大学或非正规高等教育的学历一般不被德国承认

一般情况下:

一、非正规大学或非正规高等教育的学历通常不被承认,除非获得了“学士”学位证书,才有可能以“同等学力”的资格申请。未考入大学的高中毕业生不具备申请大学(包括预科)的资格,其申请均会被拒绝。

二、如果申请大学预科:这类学生的录取条件为:在中国一所正式的、三年制以上的大学学习至少一学年。在大学的学习不可改变原专业。

三、如果申请直接读大学:这类学生的录取条件为:在中国一所正式的、三年制以上的大学学习至少两学年。进入大学后不可改变原专业。这类学生在进行专业学习前必须通过“德语水平考试”(DSH)。

四、如果申请者是大学毕业生,这类学生可以选择大学的任何专业学习,但在进行学习之前必须通过“德语水平考试”(DSH)。

德语水平:所有申请者必须持有德语学习800学时以上的证明。在被录取后所有新生都要进行“德语水平考试”(DSH)。在通过该考试后,方可进入专业学习。如果申请者已经在中国国内通过了由德国学校在中国举办的DSH考试,他就可以直接进入专业学习了。

费用:每年大约4万人民币左右。

去美国留学的学生一般都申请奖学金

攻读学士学位:要求至少具有高中毕业文凭,我国的自考、成教等形式的毕业生未获得学士学位证书的也只能申请本科课程,不过,持有在校成绩的可以申请免修部分课程。

攻读硕士学位:要求大学毕业并持有学士学位;

攻读博士学位:要求有硕士学位并且有很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与丰硕的科研成果

美国费用非常昂贵,每年至少需要24万人民币左右。中国学生去美国留学一般都申请奖学金,否则难以承受其昂贵的学费和生活费。但大多数中国学生的成绩都很优异,申请到奖学金不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公立大学四年本科课程的学杂费和膳宿费平均约为4万美元。私立大学四年本科课程的学杂费和膳宿费约为10万美元。硕士学费一般需要2万-4万美元。在美国的生活费每年约合人民币8万元至10万元。在美国读书,一般要强制保险,多数学校明文规定没有保险就不能注册。学生保险的费用大约是500-1000美元/年。

法国私立学校收费比较昂贵

凡经我国教育部认可的自考专业和成人教育学院,法国都承认学生的毕业文凭和成绩。大学毕业学历的申请者不得超过28周岁;大专、本科或以上学历,英语好,可直接申请硕士或博士。中国学生的学历与文凭须经过所申报学校的校长或招生委员会的审核而获得认可。

如果是注册法国大学的第一阶段,需要高中(获得文凭且参加高考并被国内大学录取)或大学本科的学历;如果是注册法国大学第二阶段,则需要有大学专科的学历。

语言要求:学生应掌握法语。 学生宜在赴法前就开始学习法语。 赴法前就应该掌握简单的法语交流。 抵法国后,学生可参加大学组织的为期数月的语言强化课程。

费用:因为法国私立学校收费比较昂贵,公立学校则只收注册费,所以两者每年的费用在22万元到5万元人民币中间浮动。

从2003年起,所有大专文凭的申请人都不能去澳洲直接读研究生

学习中学课程的条件:

学历要求: 只要初中毕业即可满足澳洲对海外中学生的学历要求。

英语要求: 现申请澳洲10-11年级(相当于中国高一至高二)无须英文成绩。申请澳洲12年级(中国高三)需IELTS考试5.0分。

经济能力:申请者的经济担保人有能力支付其在澳洲学习过程中的一切费用,年花费约为人民币9万元。

攻读学士学位者,学制三年至五年,学校要求申请者入学前受过12年以上教育,并在中国大学学习一年以上。年龄最好35岁以下,托福570分或雅思6.5分以上。

经济能力: 经济担保人有能力承担其在澳洲学习过程中的费用,约为人民币10万元。

攻读研究生:

研究生课程需要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及学士学位。从2003年起,无论是否有工作经历,所有两年或三年制大专文凭的申请人将都不能申请澳大利亚的硕士和博士学位了。

研究生文凭:学制一年,学校要求已获学士学位。

硕士学位:学制十八个月至二年,学校要求申请者已获学士学位,最好已经学过一年研究生课程。

博士学位:学制三至五年,学校要求申请者已获得硕士学位。

英语要求:攻读研究生以上课程者,要求托福550分或雅思6.0分以上。

新西兰的年花费约为人民币7万-8万元

赴新西兰学习中学课程的条件:

学历要求:申请人须符合入学的学历要求。例如:高一学生可申请FORM 4年级课程。

英语要求: 申请人应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若达不到入学要求,可先学习一定长度的英文课程,而后正式注册学习中学课程。

经济能力:申请者或其担保人有能力支付其在新西兰学习过程中的一切费用,年花费(生活费+学费)约为人民币7-8万元。

赴新西兰学学课程的条件:

学历要求:申请人须符合入学的学历要求。例如:高中毕业证书及同等水平证书。

英语要求:申请人应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雅思考试分数在6.0-6.5之间。若达不到入学要求,可先学习一定长度的英文课程,而后正式注册学学课程。

经济能力:申请者或其担保人有能力支付其在新西兰学习过程中的一切费用,年花费(生活费+学费)约为人民币7-8万元。

赴新西兰学习研究生课程的条件:

学历要求:申请人须符合入学的学历要求。例如: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及学士学位,大专毕业生若工作经验丰富且英文良好也可考虑。

英语要求: 申请人应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一般雅思考试达到6.0分。若达不到入学要求,可先学习一定长度的英文课程,而后正式注册学习研究生课程。

经济能力:申请者或其担保人有能力支付其在新西兰学习过程中的一切费用,年花费(生活费+学费)约为人民币7-8万元。

加拿大要求留学者的语言成绩一般是托福550分或雅思6.0分以上

1、学士学位:学制3-5年,学校要求申请者入学前受过12年以上教育。

2、 硕士学位:1-2年,学校要求申请者已经大学毕业,获得了学士学位。少数学校也会录取具有几年工作经验的三年制专科毕业生进入研究生课程。

3、 博士学位:学制3-5年,学校要求申请者具有学士学位并有好的学士课程成绩,或已经获得硕士学位。

经济要求:每年人民币10万元左右。

上一篇:语言与文化论文范文 下一篇:c语言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