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22 13:02:38

语言与文化论文

语言与文化论文篇1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在评价彼得一世和叶卡捷琳娜二世对俄罗斯现代化改革进程的贡献时写到:“彼得曾为俄国打开对着欧洲的窗口,而她则打开了一扇大门”(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1985:878)。英国学者尼古拉斯•奥斯特勒在其名著《语言帝国:世界语言史》中对该时期法国文化在欧洲的影响力描写到,18—19世纪法国成为欧洲最富庶、人口最多的国家,法国在欧洲的势力和影响力都达到了顶峰。法国文化和法语的优越性在当时几乎无可替代,成为先进文化和优雅风尚的代表。在那个时代,作家要想让广大的精英分子读到自己的作品,就必须以法语写作。法国古典剧作家高乃依、拉辛、莫里哀的作品风行整个欧洲,凡尔赛宫到处为宫廷礼节和生活方式建立标准。法语小说成为各地富贵小姐最钟爱的休闲物。特别是在欧洲一些对自己文化最缺乏自信的地方,精英阶层皆以一口流利的法语为荣:瑞典、波兰,其中以俄罗斯为甚(奥斯特勒2011:372—373)。在彼得一世执政时期(1682~1725),彼得一世为了振兴国家,开始了全盘“西化”的改革,改革涉及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自此俄罗斯打开了向西方学习的大门。俄罗斯社会开始对当时作为欧洲先进文化代表的法兰西文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从18世纪到2O世纪初的200余年间,法兰西文化对俄罗斯文化产生了非常广泛和深刻影响,涉及语言、文学、艺术、教育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叶卡捷琳娜二世执政时期(1762--1796),整个欧洲都处在法国文化的影响之下,以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等人为代表的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广为流传。一些欧洲宫廷在当时都盛行将法语作为社交:[具并实施法国式的教育,法国在宫廷文化和上流社会生活方式上为欧洲各国提供了仿效的样板。1762年叶卡捷琳娜二世登上皇位后,开始推行开明专制,希望将俄罗斯民族打造成一个道德高尚、举止文明的新的民族。随之,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著作被译成俄语出版,法国启蒙思想在俄罗斯得到广泛传播。法语成为贵族社会的交际语言,法国的贵族文化开始在俄罗斯大行其道。俄罗斯文化学家洛特曼(Io.M.JIoTMaH)认为:“18世纪俄罗斯文化的显著特点之一是文化面向于语言”(洛特曼2011:70)。在这一时期,作为文化传播工具的语言对欧洲文化在俄罗斯的广泛传播发挥了巨大作用。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语言”的法语在俄罗斯长驱直入,成为俄国贵族阶层和良好教养体现的符号,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甚至在俄罗斯形成了一个长达百年的俄法双语共存的局面。双语现象(BI4nnHrBn3M)是一种在一个国家或民族内部出现的两种文化、两种语言重叠的现象。18—19世纪作为俄国贵族阶层体现符号的法语与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俄语并存的现象是该时期俄罗斯文化最突出的特点。从洛特曼的文化对话机制学说来看,18世纪的俄罗斯处于接受外来文化的第一阶段,即单向接受西方外来文化的阶段。

18—19世纪法兰西文化对欧洲的影响占据主导地位,法语成了欧洲各国显贵交际的语言,法国成了先进文化和艺术的方向标。法语在欧洲的传播鼎盛时期是18世纪,从1714年起逐渐代替拉丁语成为欧洲各国的外交语言,从那时起,各种国际条约都用法语写成。在当时的欧洲,“无论在沙龙中,在科学院中,还是在宫廷里,人们都以说法语为荣。许多毫无特长的法国人,仅仅因为会说法语,而受雇于维也纳、布拉格、柏林和圣彼得堡的显贵家庭,法语的简洁明快、结构严整受到普遍的赞扬,许多欧洲作家都以法语写作”(罗芄1997:148)。18世纪后半期法语在圣彼得堡首都贵族阶层中交际手段的地位得到确立,俄罗斯社会上层形成崇尚法语言语艺术的风尚。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阿尔丰斯•都德(1840--1897)在其名篇《最后一课》中将法语称作“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法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阿纳托尔•法朗士(1844一l924)把法语比喻为一位美丽的女性:“法语是一位女性。她是如此美丽,如此自尊,如此端庄,如此自信,如此动人,如此艳丽,如此圣洁,如此高贵,如此亲切,如此狂热,如此聪慧,能让人全身心地爱她,而不会对她产生一丝不忠的念头”(奥斯特勒2011:367)。这些话语成为推崇法兰西文化和热爱法语人士所尊奉的名言。俄罗斯学者帕佩尔诺(I4.A.1-IanepHo)认为,在18~19世纪俄国贵族生活中,法语的主要功能是用于与女性的交往。拥有完美语言表现手段系统的法语成为贵族交往的礼仪语言、女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俄罗斯女性精神生活不可分割的部分和了解欧洲文化的手段。与女性的交往和书信往来要求严格遵守礼仪,由此法语作为书信体散文语言的地位得以巩固。俄语书面语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法国语言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使用法语作为规范性书信体语言的事实即印证了这种观点(1-IanepHo1975:148—156)。法语在19世纪前25年完成了对俄语的渗透过程。俄罗斯著名语言学家维诺格拉多夫(B.B.Bi4nor—pa~oB)认为,法语在当时已“成为宫廷贵族圈的官方语言和世俗贵族沙龙的语言”(BItHorpa~oB1982:6)。18—19世纪俄罗斯跨语言接触的主要形式是移译活动。翻译文本的作者在翻译世界经典散文和诗歌作品、小说、回忆录、日记和学术论文时候,常常将源语言书写的词汇、词组,甚至整个句子融入其中。18—19世纪俄罗斯文学语言中被植入了大量的异语言成分,在各种文体和语体的原始文献和文学文本中存在着大量的外来词语,这也成为了该时期俄罗斯文学书面语使用的一个独特现象。俄语大规模从法语中借用词语(FaJIJIHII~ttaM)的现象从彼得一世时期开始,在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形成热潮,到18世纪末逐渐形成了俄法双语共用并存的局面。

据俄罗斯学者伊利英娜(O.B.I/I~bttHa)分析,其最初的动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为了促进文学和文学语言的发展,二是为了模仿法国巴黎的法国科学院创建俄罗斯科学院的需要。而且,伟大的法国启蒙运动伏尔泰、狄德罗、卢梭使用的语言——法语,被认为是当时词汇最丰富和文体最成熟的欧洲语言”(I/Iab.~1998:41)。中出现是“为了复现术语,译者或是直接使用法语原词,或是仿造,也即按其形式创造一个新词”(Fag1986:95)。法语词汇的借用丰富了俄语的词汇构成。在现代俄语中法语借词达数千个之多。从构词特点来看,法语构词很容易辨识,它们重读音节通常在后一个音节,词尾多为一OH,~apH,一eT,一aAK等。如6yJm—OH(清汤),apbeprapH((陆军部队或舰队的)后卫),CIO—【eT(情节),HTpa:~K(门窗彩花玻璃)。法语借词在俄罗斯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例如:反映18一l9世纪法兰西贵族生活万象的词语:tuapM(魅力),aHtonbTep(私通),ryBepHep(家庭教师),Ka—aaaep((社交场合或散步时陪伴妇女的)男伴),KOM—H~HMeHT(恭维话),peBepaHc(请安礼(右脚后退半步,双膝稍许一屈)),~baBopnT(情夫);与服装有关的词语:syaa,~(面纱),)}(a6o((女衫、女短衫胸口上的)皱褶花边),MaHTO(女(皮)大衣),nenb~ap((早晨妇女梳妆时穿的)宽松的罩衫),KOCTIOM(西装),KypTKa(夹克衫),HaJIbTO(大衣),iuanKa(帽子),iiia呻(围巾),lllHHeJlb(~["套);与家具有关的词语:rapHepo6(衣柜),6yT(餐柜),coqba(沙发),KOMOH(五斗橱),TpIOMO((带底座的)穿衣镜),cepBaHT((有可以掀起的盖子、抽屉、架子的)写字台),MeSeab(家具);与饮食有关的词语:mope(果酱),MaifoHe3(沙拉酱),cyn(汤),KOT~eTa(肉饼),OM~IeT(煎蛋),caaaT(色拉),~ene(果冻),MeHIO(菜单),Ko中e(咖啡),BHH0(葡萄酒),KOHb~K(白兰地酒),maM~aHCKOe(香槟酒),ane—pHTHB(开胃酒),~HMOHaH(柠檬水),opaHmaH(橘子水);与饰物有关的词语:KoJIbe((带坠儿的)项链),6pacaeT(镯子),{~CTOH((窗帘、妇女衣服等边缘上镶的齿形)花边,镶边),ByaneTKa(面纱),IIIHI-IbOH(假发);与化妆品有关的:noMaHa(口红),KpeM(面乳),nyHpa(香粉),OHeKO~OH(花露水),Tymb(眉笔);与军事有关的词语:peBosmBep(左轮手枪),~efiTeHaHT(中尉),cep:~aHT(中士),6OM6a(炸弹),apMm~(部队),6aTaJIbOH(营),Mapm(起步走),aTaKa(进攻),can~p(工兵),HeCaHT(陆战队);与文学体裁有关的词语:po—MaH(长篇小说),6aaaaHa(抒情叙事诗),HOBeana(短篇小说),~cce(随笔),d)eⅡbeT0H(小品文),nacTopanb(田园诗);与戏剧有关的词语:napTep(池座),JIOM(a(包厢),6eJibaTa:~(剧场二楼),aKTep(演员),aKTpnca(女演员),CHeKTaKJIb(戏剧),HeKopa~HH(舞台布景),npeM~pa(首映),6aneT(芭蕾舞),cy~aep(提台词者),砷HⅢa(海报),KopHe6aneT(芭蕾舞中表演群舞的全体演员),poab(角色),(剧院的休息室)等等。洛特曼对18—19世纪俄罗斯社会存在的俄法双90语现象评价说:“对俄罗斯民族文化而言,双语制模式是稳定的,在18世纪语言领域中,俄法双语代替了斯拉夫语俄语双语,这种双语模式发生了变化,系统本身内部发生了质的好转。在中世纪的俄罗斯文化中,教会斯拉夫语只可能是崇高的、书面的语言,而俄语只可能用于口语交流的低俗领域。在18世纪俄罗斯文化中形成了另一番情景:罗蒙诺索夫改革后,在俄语书面语范围形成了崇高语体和低俗语体,18世纪下半叶俄罗斯贵族使用的法语出现了两种变体:高雅文化的规范性的书面语和俄罗斯巴黎人的口语方言。结果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性组合:俄语书面语高雅词与法语低俗词的组合,法语书面文化的高雅语言和俄语口语的组合。实际上还形成了更为复杂的聚合体,例如:在文化的高雅语言聚合体中既允许俄语,也允许法语的进入,每个语言都有自己特定的意识形态体裁空间,因而,功能上归为同一个语言的不同语体。同时,在‘低价值意义’的范围内,既允许俄语日常言语,也允许法语日常言语的出现。此时不是产生了区分功能修辞的趋势,而是出现了混合功能修辞的趋势”(洛特曼2011:71)。法语和俄语的双语融合为俄罗斯文学发展和文学语言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养分,构筑了良好的基础。

二、法语对俄罗斯文学发展和文学语言形成的作用

文学语言,又称作标准语。现代俄罗斯标准语是19世纪以来,经过普希金等文学大师加工提炼而形成的俄罗斯全民族统一的规范语言。普希金时代俄罗斯文学是一个由多种语言构成的层级系统,同时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别林斯基认为:“俄罗斯文学的发轫与发展很特别,就像俄罗斯民族的发展一样,在世界文学中没有先例”(BeJIHHCKHI~I1954:649)。同时他还指出:“俄罗斯文学是一种非原生的、移栽的植物。这种情况赋予俄罗斯文学本身及其历史以特殊的秉性。不明白或不关注这样一个事实,就无法正确理解俄罗斯文学及其历史”(F:}eaHHCKHif1955:107)。“符号的多语性是该时代俄罗斯文化固有的特点,两个异质起因‘民族传统的’和外来的‘欧洲的’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洛特曼201l:64)。俄罗斯文化在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对西方外来文化的消化吸收之后开始自我反省,在19世纪进入了外来文化接受的关键阶段——文化自觉阶段。最终,在两种文化相互碰撞融合的基础上,促进了俄罗斯民族文化空前繁荣,迎来了俄罗斯文化的黄金时代。俄罗斯文学之父普希金的文学成就及其对俄罗语言学家加克(B.F.FaK)认为,法语词汇在俄语斯文学语言形成的作用,与普希金精通法语不无关联。利哈乔夫(j]【.C.JIi4xaq~B)指出:“普希金是操两种语言的,他在贵族学校中的绰号是法国人普希金。普希金极好的俄语语感,其语言的准确性和正确性与他使用两种语言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他看到了预言世界中的‘色彩”’(利哈乔夫2003:362)。普希金毕生没有到过法国,但白幼接受良好的法语教育,熟读法国古典主义作家和启蒙主义作家的作品,深受法国文化的影响。他不仅经常直接借用法语语言素材,翻译法语著作,而且还用法语写作,浑若天成地把法语的佳言妙语嫁接到自己的作品中来,使其成为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普希金在1831年7月6日写给恰达耶夫的法语信中的语句:“我的朋友,我要用一种欧洲语言和你说话,我更习惯于这种语言(Jeteparlerailalanguedel一’Europe.Ellem’estplusfamil~requelanotre)”(Ⅱv一ⅢKHH1978:256)。展现出了普希金娴熟的法语创作能力和对法语由衷的热爱。俄罗斯文艺学家托马舍夫斯基(B.B.ToMameBc—KnH)认为:“法国文化在普希金生活和创作中的所起的作用是其他任何一种外来文化无法比拟的。差别不仅仅是数量上的,更重要的是质量上的。对普希金来说,意大利文学和英国文学之类的文学仅仅是作品的集合体,而法国文学则是值得关注、研究和模仿的。普希金一代是在法国文化的熏陶下长大的,这种文化氛围对他们而言比俄罗斯文化还要亲切。对于普希金来说,法语是其第二母语”(ToMameBCKHif1960:62)。普希金在法国的文化氛围中产生了对各国文学的兴趣,他不仅通过法语阅读了大量的法国文学作品,还借助法语阅读了英国拜伦、司各特、莎士比亚的作品,德国席勒、霍夫曼、海涅、让•保罗的作品,意大利曼佐尼的作品,以及古代希腊罗马和东方作家的作品。法语成了普希金接受其他民族文化和精神财富的工具。

“普希金认为,成功地借代语言等于丰富了母语,扩大了它的范围。普希金并不耻于从法语诗歌中借代一些习语,移植到自己的作品中来。他能很自然地把外来语运用到自己的诗句中,合理地把法国抒情诗句据为俄罗斯诗歌语言”(王英佳2001:153—157)。在《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就有这样的典型句子:“黑眸金发女郎有时赏给一个年轻而新鲜的吻”即是从谢尼埃的《为宠热骑士而作》(“AuchevalierdePange)的诗移植的:“一位黑眼睛白人姑娘青春和新鲜的吻(Lebaiserjeuneetfraisduneblancheauxnoirs)’’维诺格拉多夫(B.B.Bnnorpa;aoB)认为:“俄国贵族阶层的欧化过程不仅导致了‘优雅社会’的语言法语的普及,同时也促进了在俄语和法语基础上俄罗斯世俗贵族语言口语体的形成”(BI4H0rpaAoB1935:195)。这一点在普希金写的《扎格里亚日斯卡娅的谈话》中得到了印证。普希金在文中交替使用俄法双语,用法语文学语句和俄语俚俗口头语句记录下了这个谈话:“8月12日。波将金非常喜欢我;我不知道还有什么事情他没有为我做过。(12aBrycTa.一I-[OTeM—KHHoqeH5MeHglJI106HJI;He3HaIO,qero6bIOHⅡ册MeHItHec~eaaa.)玛申卡那里(yMlfIIIeHBKH)有位羽管键琴女教师(unemMtressedeelaveein)。有一回她对我说:“夫人,我不能留在彼得堡。”“为什么呢?”“冬天我倒可以授课,但到了夏天,大家都下乡了,我可付不起车马费,闲呆着于我也不太相宜。‘小姐,您不必动身,我们可以调整一下,各种形式都试试。”(Pendantl'hiverjepuisdonnerdeslecons,maisen6t6toutlemondeestdlacampagneetjenesuispasen6tfitdepayerun6quipageOUbienderesteroisive”.一Made—moiselle,VOUSDepartirezpas,ilfautarrangercelademani~reOUd’autres.)波将金到了我这儿。我对他说:“随你的便,波将金,随你把我这个浪安排到什么地方去。”“啊,我的小鸽子,非常乐意,可我简直不知道可以为她做什么。”怎么办?过了几天,我这个浪被编人了某个团里,并且发给了她薪俸。现在这样做是行不通了。”(一l-Iprle3z~aeTKOMHeI-[oweM—KHH.roBop~)eMy:“KaxT]bIXOtIeIiIb,I-IoTeMKttH,aMaM3eJIbMOIl:)npncTpoifKy~a-HH6yAb”.一“Ax,MOltrony6yruxa,cep~eqHopapa,且aqTO/~JISHeec~enaTb,npaao,He3HaIO.一qTOxce?qepe3HeCK0~bK0~HeifnpnnncaanMOIOMaMaeJi5KKaKOMy—TOhOnKyHaaaHeN(/tJIOBaHbe.I-IbIHtleaToroc~enaTbyx~He~b3N)(普希金1997:第七卷,595)。法语元素作为独立的语言单位或简单句融人俄语形成了俄法双语混用结构,成为该时期俄语语用的独特现象。普希金在自己的作品中积极使用法语的语言表达手段,“法语词汇、成语、短语和文本片段不仅起着语言交际的功能,而且发挥着文体功能”(/Via—KapOB1957:99)。普希金在《别尔金小说集》、《黑桃皇后》、《书信体小说》、杜勃罗夫斯基》、《罗斯拉甫列夫》、《叶甫盖尼•奥涅金》、《埃及之夜》、30年代的小说片段与草稿《晚上我们在别墅里度过》、《别墅里宾客盈门》和《小广场的一角》等作品中都使用了大量的法语口头语。崇法狂(raaaoMaHnn)是18世俄罗斯社会中出现的一种畸形文化现象,其特点是把法国的东西不加批判地移植到俄罗斯的土壤中。普希金喜爱法国文化,但是他却是以批判的态度对待法国文化,而非不加甄别地一概接受。他在塑造文学形象时,时常使用反衬和对比的手法映射俄法文化在现实中的状况,提醒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关注。《黑桃皇后》和《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女主角好像都有着对法语痴迷的共性。《黑桃皇后》伯爵夫人面对孙子保罗的问题,对当时还存在俄罗斯小说难以置信:“这样的小说今儿没有了。您难道不想看看俄罗斯小说吗?”,却疑惑地反问道:“莫非有俄罗斯小说?”(普希金1997:第五卷,266);《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达吉雅娜,这位“灵魂上的俄罗斯人”却“俄语学得实在不好”:“早就预见这件事难办:为挽回祖国荣誉的缘故,我毫无疑问,也理所当然,要翻译达吉雅娜的情书。她的俄语学得实在不好,她不读我们的杂志书报,表达思想时用祖国语言对于她还有一定困难——正因为她用的是法国话该怎么办呢!我再说一声直到如今女士们的爱情还都不能够用俄语表达,到如今我们骄傲的语言还不惯写散文体的信函”(普希金l997:第四卷,93)。

普希金对当时俄罗斯文学所处的窘况在其未完成小说《罗斯拉甫列夫》(“PcIcJIaBⅡeB)中作了描述和解释:“波里娜读书读得非常多,而且不加任何选择。她父亲藏书室的钥匙在她手上,藏书室的书大部分是l8世纪作家文集。法国文学从孟德斯鸠到克雷比永的小说,她都熟悉。卢梭的作品她能背出来。藏书室里除了波里娜从未打开过的苏马罗科夫的文集,没有一本俄文书。她对我说俄文印刷符号很难辨认,看样子什么俄文书都没读过,包括莫斯科的诗歌作者送给她的小诗”(普希金1997:第五卷,162)。苏联著名语言学家布拉霍夫斯基(JI.A.ByJIaXoB—CK~if)认为:“法语在俄罗斯社会被确立‘作为一种广义上的了解文化价值的手段’,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地位无以撼动”(ByaaxOBC~1957:213)。到19世纪初法语不仅作为一种语言符号而存在,而且作为一个统一的文化意识形态系统的标志和某种社会现象而存在。在百年间法语被作为文化阶层的语言,给俄罗斯贵族提供了现成可用的语句。普希金努力地在自己的作品中创造简洁而生动的口头语言规范,普希金面对法语的精炼,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将法语的优秀传统与丰富的俄罗斯民间语言融合到了一起(TogameBCKm~1960:11—62)。普希金非常喜欢以法语语句作为作品引言,以一种谈话的叙述方式,用婉约的法语音调,娓娓道来,徐92徐开场。《黑桃皇后》第二部的开头引言:“您显然对于女仆似乎更喜欢吧。”“有什么办法呢?她们更鲜艳么。”(I1parMtquemonsieurestd6cid6mentpourlessuivantes.——Quevoulez-vous,madame?EllessontplusfrMches.);《黑桃皇后》第四部开头引言:“18年5月7日一个毫无道德准则和毫无信仰的人”(7Mai18**Hommesansmoeursetsansreligion.):在《小广场的一角》开头:“你的心是一块浸透着怨恨和酸醋的海绵”(Votrecoeurestl'6pongeimbib6edefieletdevinaigre)。1812年的反法卫国战争唤醒了俄罗斯人民的民族意识,迎来了民族文化发展的大好时机。但是贵族精英阶层在文化反思的进程中又出现了走向另一极端的倾向,即抵制外来文化的现象。普希金在《罗斯拉甫列夫》里对这种肤浅的“爱国主义”给予了无情地嘲讽:“大家都在谈论迫在眉睫的战争,而且就我所记忆的,那些谈论都相当轻率。模仿路易十五时代的法国腔调是一种时尚。热爱祖国似乎是一种学究气。当时的聪明人带着狂热的媚态大肆宣扬拿破仑,讥笑我们的失利。他们的爱国主义仅限于严厉指责在上流社会使用法语和引进外来语年轻人说起俄罗斯的一切都带着鄙夷的语调和漠不关心的神情。突然国家遭受进攻的消息和皇帝的诏书使我们震惊了。上流社会插科打诨的饶舌家安静下来了。客厅里挤满了爱国主义分子:有人从鼻烟壶里倒掉法国烟草,开始闻俄国烟;有人烧了十本法国小册子;有人拒绝饮拉斐特葡萄酒,开始喝酸素菜汤。大家都决心不再说法语;大家都喊起了波扎尔斯基和米宁的名字,开始宣传人民战争,准备一路不停地直接开赴萨拉托夫乡问”(普希金1997:第五卷,166—167)。当时社会上甚至有人发出了这样的呼声“让我们用法语词汇咒骂法国人”。列夫•托尔斯泰像普希金一样讥讽这些虚伪狭隘的“爱国主义者”,这些以前说法语现在转说俄语的人。在《战争与和平》一个人物的信中,列夫•托尔斯泰模仿这样的语句写道:“我用俄语给您写信,我的好朋友,因为我憎恶所有的法国人,以及他们的语言,我再也听不得说不得法语了”(ToacToif1980:第五卷,277)。在列夫•托尔斯泰作品语言中可以观察到俄语和法语两种语言的共存和相互映衬作用。列夫•托尔斯泰作品人物积极使用法语礼貌用语,以此来表达请求、问候、感谢、要求,愿望和告别等交际语境的情况,从一个方面反映出法国礼仪文化对俄罗斯社会的深刻影响。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中反映出了当时俄罗斯文学界俄法双语使用并存的状况。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俄罗斯文化在经历了与欧洲文化融合之后,变得更加自信和成熟,逐渐走出了文化模仿的时代。莱蒙托夫曾对《祖国纪事》编辑克拉耶夫斯基(A.A.KpaeBcKRif)说:“我们应该过自己独立的生活,应该给全人类奉献自己独特的东西。我们干嘛非要被欧洲和法国人拖着走?”(BHCKOBaTbII:I1981:368)。

从俄罗斯文化巨匠屠格涅夫和列夫•托尔斯泰的文学作品和书信中也可看出,尽管二人都接受过双语教育,法语娴熟,但是经常对法国文化对俄罗斯的影响给予负面评价。屠格涅夫在其1882年创作的散文诗《俄罗斯语言》中将俄语描绘成“伟大的、有力的、真实的和自由的”语言,对现代俄罗斯文学语言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罗蒙诺索夫将俄语赞美为:“具有西班牙语的庄严,法语的生动,德语的铿锵和意大利语的温柔。不仅如此,它还具有希腊语和拉丁语的丰富和强烈的表现力”,彰显了该时期俄罗斯文化自信的回归。到l9世纪下半期,法语作为俄国社会交际语言的功能有所减退,但是仍然是作为中等和高等教育的强制学习内容,以及各阶层女性教育的重要部分和女性优良教养的标志而存在。到了19世纪末,大量的法语词汇被同化并作为基本词汇进入俄罗斯日常社会生活中。

三、法国宫廷文化对俄罗斯贵族文化的影响

法国贵族文化也被称为法国宫廷文化,在这里“宫廷”大体上是指上流社会及其文化氛围,并不仅仅指皇宫和王官(布姆克2006:11)。法兰西是欧洲宫廷文化的诞生地,从物质文化来看,主要反映的是贵族生活的流行时尚:城堡建设、服装服饰和社交礼仪等方面。18—19世纪是俄国贵族等级制度确立和贵族文化形成的时期。18世纪彼得一世最重要的文化创造就是建立起了高度集权的俄罗斯帝国。贵族是俄国沙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重要支柱,也是俄国社会中享有政治、经济特权的等级。18世纪前期彼得一世通过颁布《官阶表》(~Ta6enb0paHrax)~)的立法手段,把散居在全国各地的贵族组成一个统一的为服务的社会集团——贵族阶层。18世纪后期叶卡捷琳娜二世通过颁布《贵族权利、自由和特权诏书》(,(FpaMOTaHanpaBa,BO~bHOCTHHnpeHMymecTBa6ha—ropoz,Horo且BopHHcTBa")进一步巩固了贵族阶层的特权地位。二者还通过引进欧洲贵族的生活方式,主要是法兰西贵族的生活方式,改革旧的社会习俗和俄罗斯贵族的价值观念,确立新的西方文化价值观,为其全面的欧化改革奠定了强大坚实的文化基础。18—19世纪俄国贵族文化的形成与贵族等级制度确立密不可分。彼得一世颁布的《官阶表》把国家机构分为三个平行的部门:军队、行政机构和宫廷。担任《官阶表》所列的所有职位的人员成为贵族,共分14个品级,1—8品级的官员为世袭贵族,8—14品级的为终身贵族。彼得一世文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让俄国贵族生活方式欧洲化。该时期俄国贵族文化的突出表征是俄国贵族行为规范和礼仪的欧化。1700年彼得一世率“大使团”从欧洲回到俄罗斯后,开始采取强制手段推行欧式服饰和生活方式。例如,他命令强制国民改换装束,剃掉胡须,经常在宫廷举办大型舞会和各种娱乐活动,允许贵族家庭按规定的程序组织娱乐晚会,他还根据其在法国人家做客的经历,亲自制定了娱乐晚会组织原则以及晚会上客人的行为规范,要求妇女抛头露面参加社交活动,让俄罗斯妇女融人社会生活,直接挑战了东正教所倡导的传统价值观。该时期俄国贵族生活方式和礼仪主要是借鉴法国和荷兰等欧洲国家的宫廷文化而形成的。

彼得一世亲自教宫廷的官员们学习上层社会的言行举止和行为规范,引导俄罗斯贵族阶层学习欧洲流行的接人待物的方式。1708年他编写出版了一套关于贵族行为规范和举止守则的书籍《怎样写各种恭维话——实例说明》(“IlpnKna~bI,KaKOnmuyTcaKOMHJIHMeHTblpa3i-ible,,)和《青少年需要一面诚实的镜子》(~~IOHOCTHqeCTHOe3epu,ano,,),对俄罗斯贵族阶层青少年进行上流社会的教育,将从欧洲引进的礼仪规范具体化。俄国贵族阶层逐渐接受了西方文化,掀起了学习西欧文化的热潮,确立了欧洲的生活方式和新的价值观念。18世纪后半叶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时期,启蒙运动风行欧洲,叶卡捷琳娜二世推行“开明专制”,进行了一系列文化教育革新,并通过颁布《圣谕》(I--IaKa3)和《贵族权利、自由和特权诏书》和修订《官阶表》强化了俄国贵族特权的地位,俄罗斯贵族阶层强大起来。该时期,俄罗斯宫廷倡导奢华生活,宫廷的富裕和奢华甚至让习惯于凡尔赛宫辉煌的法国人都感到震惊。俄罗斯贵族为了追求所谓的文化品位和彰显贵族的特殊地位,在市区、郊区到处建造豪华庄园,耗费了大量的资金。贵族中讲法语蔚然成风,法语几乎成为官方语言,成为高雅品位和高贵身份的象征。俄罗斯文化史学者里亚布采夫(1o.C.Pa6~eB)这样描写当时的情形:“19世纪上半叶时,想要跻身上流社会的年轻人必须具备以下特点:会讲法语,会跳舞,会弹钢琴,会打牌,熟知最新作家的作品和剧院演出的剧目,能背诵几首夫人们喜爱的或者时髦的现代诗人的诗篇,穿着时尚”(里亚布采夫2007:208)。伴随着西方先进文化的传播,欧洲的文化糟粕,被称为欧洲中世纪骑士遗风的贵族间的“决斗”之风也一并在俄罗斯登堂人室,成为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在普希金的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和中篇小说《一枪》、莱蒙托夫长篇小说《当代英雄》、列夫•托尔斯泰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屠格涅夫长篇小说《父与子》和短篇小说《好决斗的人》、契诃夫短篇小说《决斗》中都将决斗作为维护“个人荣誉和尊严”,以及作品人物性格特点的表征施以重笔进行描述。莱蒙托夫在《诗人之死》中将普希金称为“荣誉的奴仆”,普希金与丹特士的决斗在成为俄罗斯文化史上的重大事件的同时,也在俄罗斯文学史上留下了永远的伤痛。

四、结语

综上所述,19世纪俄罗斯文化之所以得到空前的繁荣和发展,并成为俄罗斯文化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是与俄罗斯与西方广泛的文化交流密不可分的。但是,文化模仿和文化移植并未使俄罗斯产生独立的民族文化,1812年反法卫国战争的炮火,使俄罗斯社会开始对民族文化进行反思和批判,进而在挖掘本民族文化传统和遗产的基础上,充分融合借鉴外来优秀文化,促成了19世纪俄罗斯民族文化黄金时代的到来,俄罗斯文化也从文化接受者变为文化输出者。从此,俄罗斯文化开始走向世界,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言与文化论文篇2

1.1中华文化是一元性的封闭的大陆文化,中华民族早就已经形成了重亲情、重仁爱、重天伦之乐、重家庭的民族情感,这与我国的地理环境和几千年来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广告语就应充分运用亲切、温馨和浓郁的情感诉求,力争使广告语富有浓郁的感染力。广告语言中的情感设计是促成购买行为的核心要素,与此同时,广告语言的人情味浓厚也是广告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南方黑芝麻糊”的电视广告,就是亲情诉求之作的经典。这则广告中并没有太多的表达感情的词汇,然而它的广告画面却将受众的思绪和情感带回到了他们的童年时代。开头和结尾仅有的广告语分别是:“小时候,一听见芝麻糊的叫卖声,我就再也坐不住了……。”和“一股浓香,一缕温暖,南方黑芝麻糊。”该广告画面朴实、温馨。卖糊母亲的微笑,买糊孩子天真的眼睛……形象地展示了普通百姓间温良、慈爱、乐善好施的美德和浓郁的人情味,让消费者沉浸在温馨的氛围里,从而体味到了人与人相亲相爱的感人情怀。又如,可口可乐的一则广告语:可口可乐,万家欢乐。广告商把“可口可乐”与“家”这个让人感觉温暖,幸福的地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一看到“可口可乐”,人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家”,从而唤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1.2谦逊、恭让的道德准则谦逊、恭让是中华民族的最基本道德行为准则。如汉语中的谦词“奴、敝、在下”等和尊称“您、君、贵、尊、阁下”等就是这一准则的直接体现。广告是一种广而告之的强有力的宣传手段,其目的就是要刺激受众的购买欲望,最终实现受众的购买行为。如:聆听您的心声。我们的宗旨很简单。让您在旅行中得到企业家最想要的一切:最舒适的环境、最完善的设施和最精心的服务。(商务旅游)打开门,等着您的就是梦寐以求的家,无论您想要一座乡间宅邸,或者是一间摩天大楼的顶屋,翻开下面几页就可以看到世界上最美的住宅,供您挑选。(房地产)充足的阳光,清新的空气,一切为了您的子孙后代。(海滨度假地)毋庸置疑,这样的广告语让消费者感觉到广告的谦逊态度,进而便产生了对广告内容的信赖感和认同感。

2广告语言与民族风俗

自然环境、经济水平和民族发展历史的不同造就了各民族各具特色的民族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民族的共同心理,是该民族的标志。在生活中,一般来说,消费者较易接受顺应本民族风俗习惯的广告语言形式。因而消费者的风俗习惯是广告创作者在广告语言创作时必须考虑的一个关键因素。如中国人喜欢请客送礼,喜欢在喜庆的日子穿戴红色衣物,把红色视为吉祥之色;而红色在西方人眼中则没有吉祥之意。又如,中国民间都有趋吉利、讨口彩的风俗习惯,因而许多广告创作者便抓住了消费者的这一心理特点,创作出了许多这类内容的广告。如湖南旺旺食品公司在推销旺旺食品时就创作出了这样一句广告语:“人旺、福旺、财旺、运道旺,旺旺。”这句广告语很好地迎合了消费者的心理。在中国,每逢喜庆节日,如传统的新春佳节,人们都会舞龙等以此来欢庆这个阖家欢乐的节日,因为龙在中国人眼中是一种吉祥的象征,而且中国人很自豪地称自己为龙的传人。而在西方人眼中,龙却是一种邪恶的象征,就更不要说龙会给家庭带来欢乐了。

3结语

总之,各民族文化对各自广告语言创作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而广告语言也在许多方面从不同程度上反映出各民族文化的不同特点。对民族文化与广告语言的关系进行研究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应该不断总结,不断分析,不断发掘二者之间的深层关系,为今后广告语言的创作提供更好的,切实可行的依据。

语言与文化论文篇3

关键词:翻译;语言;多元文化;跨文化交际;发展方向、要求

1 引言

2009年3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发表《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中提到,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这是使国际金融体系与美元脱钩的最新尝试。然而,创造新的国际储备货币这一提议是否预示着美国经济主导全球经济的格局遭受冲击的同时,当今世界的国际通用语言―英语的地位也受到动摇呢?建立一种新的国际通用语来代替英语是否可行呢?倘若巴别塔重建成功,翻译的世界末日是否也随之降临?笔者认为:任何一种文明,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如果不翻译,就必定灭亡。要发展,一定要翻译。“For a nation, translate or die.”

2 翻译与语言多元文化发展的内在关系

2.1 语言的多元文化孕育翻译

当前,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虽然英语无可非议地成为世界通用语,但是在建立地球村的过程中,交流是否毫无障碍呢?巴别塔的倒塌,交流有了困难,语言多元格局已经形成。一方面是全球化,一方面是多元化,两者同时并存,这就存在一个悖论:要保存文化的多样性当要纯粹、“地道”的各种文化,但不同文化之间又不可避免地互相渗透、吸取。如何解读通天塔,如何诠释语言多元文化,这课题与翻译实践活动息息相关。有一个著名的语言相对论,语言之差异即世界之差异。斯坦纳在其著作《通天塔以后》中谈到,要严肃地讨论翻译,就必须首先考虑一下通天塔的含义。

无可否认,单从功利方面考虑,由多语言产生的混乱所造成经济、政治和社会灾难也比比皆是。东西方文化的冲突,是导致许多国际化进程受阻或组织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所有这些冲突,首先是语言的障碍,更深层的是多元文化与意识交流的障碍。人类每天花费大量的金钱与资源来克服语言文化交流中的阻碍,这是否属于一种浪费?既然使用一种国际统一的语言更符合经济原则,为何习惯以谋求利益最大化的人类仍然拒绝使用?要将这种独特的内涵用另一种语言或文字表达出来,让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能够理解,决非易事。毋庸置疑,不同语言文化之间存在差异。不同的国家也有不同的政治、经济、法律体系,而全球化需要世界在一个彼此接受的体系内交流,这种区域的个性化加上语言文化的多元性使得多数国际行为主体成为国际环境中的不知情者。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分别在2001年和2005年10月通过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和《文化多样性公约》。这表明,在国际社会中,支持“文化多元性”的人士也越来越多,呼声也越来越高。由此可见,人类不仅需要面包来生存,也需要语言多元文化来生活,这就为翻译活动的崛起创造了一片天地。

2.2 翻译为语言多元文化发展供给营养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文化)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从现代符号学的观点来说,翻译的实质就是以两种不同的语言符号来表达同一的思想、意思。人类的语言总体上表现为无限种个别语言,它时而表现为相对的差异性,时而表现绝对的差异性。这种产品随着我们在世界上的位置不同而变化;我们被赋予的不仅是语言,也是各种不同的个别语言。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与理解的过程中,翻译是一种重要方式。由于每一种语言和文字,都有独特的描绘世界的方式、视角,所表达的内容有独特的文化语境和读者对象。正是不同文化的差异构成了一个文化宝库,而恰恰在翻译实践过程中,不同语言经常诱发人们的灵感、激发人类的新思维,从而导致某种文化的革新。没有语言文化的多元发展,就不可能出现今天多姿多彩的人类文明。人类各民族之间也的确存在语言、思维和文化差异,翻译本身也是一个悖论。语言文化价值观的不同和意义的不确定性(语言的模糊性)导致容易翻译的失真,这也引发了许多跨文化交际的冲突。符号的意义一旦在不同系统间进行转换,就难免遭受“价值亏损”。那语言与文化是否可译?翻译的效果究竟是跨文化“理解”还是“误解”?笔者认为,正因为语意的不确定性赋予了翻译足够的空间,从而使语言之树常青。同时,不同文化价值观念的互译也使得社会更加包容。当我们不断地记录、描述和翻译差异的同时也在超越差异,语言多元文化也得到营养补充,更加深入地发展。

3 翻译活动的未来走向

3.1 实用翻译

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文化传播、翻译交流的过程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越来越多外来词和新词汇。语言自身在发展。出于商业、科技、网络和旅游发展的需要,新词的涌入是历史的潮流,英语也充斥着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任何一种文化的发展同时具有新观念的输入和传统观念的重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是语言的内涵,因此我们能够从语言使用的变化来窥探文化的发展。

香港,她挣扎于“两文三语”(英、汉书面语和粤语、英语、汉语普通话)之间,处于“一个国家,两种身份,三种语言”状态中的香港人对语言的态度比较复杂。在香港,上至金融家,下至清洁工,言谈中总有英语词汇的蹦出。仔细倾听,这些英语词汇并非纯粹的英文,而像是翻译了的粤语。如英语中的“sergeant”(警官),他们口中则是“沙展”。笔者认为,这种转变,虽然对语言的多元文化的融合有正面的影响,但同时也使得语言失去其本身所具有的纯正特性。无可否认,有时候为了迁就交流,翻译需要牺牲一些语言形式的特色。德里达也的确说过,任何东西都是可翻译的,以及不可翻译的。现实的翻译,总是处于理论上的好与差的中间。失去背后几个世纪文化依托的语言翻译也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当今时代,国际交流语篇(经济、法律、科技等方面的语篇)的地位正在提高,但其原文是没有家园,无文化为依托的。这类的文章主要是为了交流,因此在语言上求同。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这一类没有家园的语篇,我们该如何翻译呢?翻译国际语篇没有必要为译文找到家园,因为原文本身就是无家可归的。所以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也无需假想自己的身份,忠实于原文所表达的意思即可。

3.2 审美翻译

文学翻译可谓是典型的有家可归的范畴。那在翻译的过程中,如何才能保留语言本身的特色呢?象牙塔的金科玉律是:文学翻译要注重原文的语言细节,方可反应原文的语言特色。这是文学翻译的理想境界,然而语言文化的实质性差异决定“忠实”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有的译者则认为问题风格可以再现,提出“译狄更斯,还他一个狄更斯,译海明威,还他一个海明威”。但这实践起来往往不可行。就英语为例,它通过在世界的扩散,已经发展成为多种变体,译者难以展现其风格。钱钟书的译文如他自称:忠实得以至于读起来不像是译本。不过,汉化至极的译文大概不会同时又忠于原文。如何才算是忠实呢?译者又有多少自由呢?译者应在句法结构上有十分大的自由,设法摆脱原文句法结构的束缚。美国翻译学家奈达先生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在译文调整方面给出诸多建议,也解决了相当一部分的语言文化翻译难点。叶子南先生认为,在实际的翻译中,译者对译出语难以达到入木三分的理解,所以译文特色可以尽量向译入语靠拢。这不仅能够达到交流的目的,起码也较好地保留了译入语的文化特色。

4 翻译活动的未来发展要求

如何跨越翻译障碍,促进语言多元文化交流是一门重要课题。虽然人类思维和世界观存在着差异,但同时也具有某种共性。翻译仍然可以使人类相互理解。事实上,翻译的东西越来越多。关键在于我们该如何让翻译越来越好呢?根本出路在于翻译工作者必须精通双语以至两种文化,只有掌握文化后才能准确地理解语言。翻译教学要强调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既要关注外语文化学习的重要性,又要关注本民族语言、维护本民族文化,强调本族语言在多元文化中的重要性。老师也应当把语言的特定文化因素的内涵揭示给学生,提高学生的跨文化差异敏感性和语言转换能力。奈达先生也曾呼吁:我们需要的是对语言丰富的蕴涵、对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对翻译艺术具有高度敏锐感觉的翻译工作者。在跨文化交际中,中国不仅要吸收外国的先进文化,同时也要通过翻译向世界展示博大精深的华夏文化。然而许多外语系学生过分强调接触西方意识,获取西方思维模式,而忽视了自己在母语文化方面的修养,甚至慢慢丧失本土语言文化。

笔者进行了一份抽样调查,对象是中山大学英语翻译系的24名学生。问题是:在日常交流中,你会遇到找不到合适的中文表达,而想到英语表达的情况? A经常B偶尔C从来没有。调查结果显示,5名学生(21%)选择A,19名(79%)选择B。而没有人选择C。

这项简单调查所反映的问题仍值得我们重视!正确理解本族文化,继承传统文化的智慧积累是保持语言多元文化的根本。而且,翻译的所承担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介绍本土语言文化。不充分掌握本国语言文化,谈何翻译呢?

5 结语

英语目前仍是强势语言,在多种国际交际场合和科技文献、政治文献中广泛被使用。据统计,当今世界75%的电影频道是英语节目,80%的电子邮件用英文传递,85%的网页是英语网页,85%的国际组织以英文为工作语言,100%的软件源代码是英语格式。在此大背景下,弱势语言失去自己的语言中具有灵性的那一部分是有可能的。斯坦纳有一句话:当一个语言死去时,一个世界可能也随之死去。在此大背景下,翻译活动对多元文化的保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丰富了我们的思想。与此同时,语言多元文化为我们提供了看事物的新角度,促使社会进步。英国哲学家罗素说道: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在过去已被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没有翻译,跨文化交际与理解就无从谈起;没有语言的多元文化,翻译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世界将不再精彩纷呈!

参考文献

[1]叶子南.英汉翻译对话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

[2]金慧康.跨文化交际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3]索绪尔著,张绍杰译.普通语言学教程:1910-1911索绪尔第三度讲授[M].北京: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语言与文化论文篇4

        我们学习应用外语,目的是为了交际,并且是跨文化的交际,故此必然涉及不同的习俗文化、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不同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 和生活方式;以及不同的政治信仰和宗教信仰等。我们所指的文化,并不单纯是狭义上所指的文学、音乐、美术等,而更广义上所指的: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俗、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所以在跨文化的交往中,没有这些的深入认识,只局限地以自己母语文化中所形成的各种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习俗观和世界观去和外国人进行交往,必然会形成不同文化观念在某个话题或论点方面的冲突和不快。

        在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学工作者更多地强调了“听”“说”“读”“写”四大技能的培养及素质教育在教材的安排和教学时间的分配上,忽略了英语文化的进一步的学习、了解和渗透。同时,作为素质教育,我们在语言教学中,应尽量多地全方位体现该语言范畴的文化现象、文化特征。虽然对事物的理解受到年龄、职业、信仰、思维等影响,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应该可以理解在欧美国家最常用的成语、谚语、格言和典故。这些内容在教材中安排得并不多,尽管有“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但我认为仍不足够,英语文化中,常用的谚语还很多,而适合初中学生年龄认知的谚语也很多,如:“out of sight, out of mind” “least said, sooner mended” “penny wise, pound foolish”。

        典故,在第一套人教版教材中,初中英语第五册曾有过的故事,简单涉及了所罗门这位智慧之王的故事,但这类的典故并不多见。根据年龄与接受力的因素,我认为可以适当增加多几个常见于西方文化中的典故文章作为了解和阅读材料的,如the garden of eden, noah’s ark, the tower of babel, achilles’ ,heel等。另外,在英语中,颜色的运用,特别在语言中作比喻和联想的运用是较为广泛的。我们在教材中见得也不多,如the green house, the white house, in black and 

        而受年龄和思维深度、心理因素的制约,委婉语、禁忌语和英语文体等在初中教材中极少出现是较正常的。在跨文化交往中,怎样才是有礼貌、怎样用适应的谦辞和敬辞同样很重要。虽然在教材中有出现,但仍要补充。尤其能结合现实中,中国人汉文化与欧美人英语文化在交往中出现的各种失误与冲突的材料,在教科书中应有充足的安排,这样的例子才有说服力和警示性。

      在文化交际中,我们接触得最多的还是人,我们要更全面地了解外国人,必须对他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人生观、政治信仰和宗教信仰等有深入的了解和熟悉。必须对各个历史时期的民族和人民有大概的了解,在各种人物传记中,新旧版两套人教版教材所选的内容都非常好。人们都总想从下面的、有积极意义和成功的奋斗经历的人物身上吸取其人生精华,因而在所有教材中出现的人物形象,给人难以磨灭的印象。如:美国独立战争中的民族英雄:内森黑尔,(其名言为“我唯一抱憾的是:我有,且仅仅只有一次生命贡献给我的祖国”),反映普通人一面的;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中的动人故事;反映有骨气的歌唱家;美国著名的科学家、发明家爱迪生;著名杰出的政治家、发明家富兰克林;英国著名科学家牛顿;现代护理制度创始人佛洛?萨南丁格尔;在丛村中因飞机失事而幸存,并顽强求生的德国女孩的故事等等。所有这些反映了历史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所以我们在教材中应适当补充现代著名的体育运动员、艺术家、政治家或社会以至为全世界和平、发展和进步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的轶事。所有这些材料,给在成长时期的中学生的心灵教育起着极大的积极的作用。人们可以分析其文化背景下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中吸收其精华。另外,体现欧美人独立自主意识、竞争意识、公平意识、乐观主义和与他人良好的合作精神、创新探索精神的人物传记与体裁,应考虑到教材的更新和补充中去。

        语言中,包含着文化领域中的民族性格部分。如欧美人所崇尚的幽默感。这类题材文章在我们的教科书中并不多见。作为更深入地了解和处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我们应参照(第二册)等有关教材中的文章选取适当的扩充到初中的教材中。

        现在的中学生对语言的学习不但深感困难更有甚者因为没有多大的课外应用机会和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效果而放弃英语。因而谈不上学习语言,更谈不上进行跨文化的交往。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的教科书不应只有文字和个别图片、录音带。作为更真实和客观的反映,我们的教材必须附上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识或与内容有关的相片、真实图片等;增加可收视性的教学媒体,如教学软件、教学光盘、教学录像带,给学生以最近现实的情景,这样的教学,才更能体现出素质教育和现有效果的教育,更符合直观教学,并更能根据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通过可视性的了解和接触,增加其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对语言与文化关系的理解、处理和应用,从而达到真正素质教育的效果。

语言与文化论文篇5

一、城市文化建设中的语言现状

我国自1956年起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的语言文字使用情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普通话已经不仅是全民族的共同语,也成为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简化汉字更是在全国得到了空前的普及。并且,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00年10月31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明确规定了“国家机关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公务用语用字;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汉语文出版物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公共服务行业以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服务用字,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普通话为服务用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实施,更使我国语言文字的使用有法可依。目前,中国的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已经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汉语和汉字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尽管如此,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和现实原因,我国的语言文字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规范语言文字的使用现状仍不容乐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成员的交际语言仍以方言为主,严重影响普通话的推广和普及。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地域广阔、多人口、多民族的国家,七大方言区的方言在语音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就是在同一方言区,不同地区的方言也有很大差别,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隔村不同音的现象。笔者由于工作的关系,曾经多次往返于西南及东南沿海的许多地区,发现在这些地区的不同城市、甚至同一城市的不同区县中的人们所说的话都不相同,彼此之间的相互沟通很困难。不仅如此,在公共场所也很难听到当地人使用普通话交流,甚至政府部门的公务员、服务行业的工作人员在工作的时候都说方言,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使用不规范的普通话。很多人认为,说什么话、怎么说是自己的事,自己愿意怎么说就怎么说,他们固守封闭保守的语言观,认为只有世代相传的方言俚语才亲切感人,“宁卖祖宗坑,不改祖宗声”,觉得说普通话是“数典忘祖”、“摆架子、打官腔”,以至于置国家的法律法规于不顾,更不会考虑到语言文字的使用不仅是个人的行为,还是关乎民族文化和城市文明建设的大事。

2.新闻媒体的宣传语言、城市标志性社会用语使用混乱、不规范,有损城市形象。

新闻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社会影响非常广泛,其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水平,直接标志着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近年来,报纸、广播、电视等行业迅猛发展,受利益的驱使,很多地方媒体遵循“贴着地皮走”的办报、办台宗旨,一味迎合受众的口味,表现在报刊上错字、错用词语、滥用标点符号的现象比比皆是,新闻报道空话、套话过多,乱用外来语;广播电视节目的播音员和主持人普通话水准下降,方言土语泛滥,用词不当和语法错误也经常出现,这些现象的存在既影响了新闻媒体的声誉,又不利于社会成员语言素质的提高。

城市标示性用语指的是代表城市特质的社会用语,包括名称型用语、广告语、标题型用语等。名称型标示性社会用语主要出现在城市街头,包括店名、品牌名、住宅名、街道名、单位名、地名等;广告型标示性社会用语指具有标示作用的广告语,主要指街头广告灯牌、商店门口和楼顶的广告;标题型用语主要包括报刊名、媒体栏目名等,这些用语具有代表城市形象的作用,在使用的时候必须注意规范的问题,但实际情况是繁简字乱用、译音中的字母词与汉字混用、缩略语不规范,写错字、别字的现象更是不胜枚举。

二、加强城市语言文字建设工作,塑造城市新形象

城市文化是地域文化的集中体现,尽管现代城市文化建设对综合国力提高的重要作用已得到了普遍认定,但在现实生活中,城市文化建设却未能与经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目前,人们普遍关注的还是衣食住行等与生存问题直接相关的物质文化建设,而对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诸多内容却较少关注,尤其是对语言文字在构建城市文明中的作用重视不够。实际上,语言文字作为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总是全方位地服务于城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的,因此,必须重视城市语言文字工作,全方位地塑造城市新形象。

l.全面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文化素质,提高其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提高国民素质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而文化素质是国民素质的主体,在文化素质的众多因素中,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则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语言是思维的结果、文化的载体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一个人的语言文字功力必然影响着他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试想,一个说话粗俗、错字连篇的人,怎会成为21世纪的英才?在当今的信息时代,能说流利的普通话,具有较高的语言文字能力和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是最实用的本领,而这些都要以语言文字的规范化为前提。所以,要提高全社会成员的文化素质,就要充分重视语言文字工作,切实落实国家有关语言文字工作的法律法规,提倡并鼓励全体社会成员说普通话,使用规范汉字。

在城市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中,新闻媒体作为大众传播的媒介,其传播范围和传播功效有目共睹。新闻媒体是以语言文字为最重要的传播符号的,只有实现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才能体现出其传播的优势,增进不同地域之间的交流,方便知识的传播和教育的普及。同时,城市文化的建设也需要传媒语言的参与,所以,提高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水平,树立良好的语言风尚,杜绝不规范的现象,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不能只顾“利益”,而放弃“责任”。再者,政府部门和服务行业是城市塑造自身形象的窗口,每一个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和服务行业的工作人员都要时刻牢记自己代表的是整个城市的形象,在工作中要积极说普通话,使用规范汉字,以此来影响全社会的所有成员,营造一个良好的城市语言环境。

2.清理城市语言文字垃圾,塑造文明城市新形象。

城市标示性用语具有传播快、流传广、出现频率高、认读者众多等特点,因此,这些词语的规范化是城市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工作,也是展现城市魅力,塑造城市新形象的重要手段。目前,尽管每个城市对自己城市的标示性用语都进行了规范,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标示性用语使用不规范的现象还是很突出的。首先,写错别字现象。这种现象应该说出现频率较低,特别是大城市和繁华街区的店名和广告牌写错别字的现象已不多见,但小地方和临时性的招牌这种现象却很普遍。其次,繁简字混用现象,表现为同一个牌匾中同时使用繁体字和简化字,一个字里一半用繁体、一半用简体。再次,外来词和缩略语的使用不规范,使人不知所云。以上种种,构成了污染城市语言环境的垃圾,并且极大地影响了城市的形象,因此,必须对这些问题进行清理和整顿,重塑文明城市的新形象。

“语言文字工作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国家现代化建设事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①。在现代城市文化建设中,语言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几乎无处不在。加强城市文化建设,就要把语言文字工作摆到重要的位置,加大语言文字工作的力度,使城市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同步运行,构建真正的和谐社会。

注 释:

①李岚清:《做好语言文字工作,为现代化建设服务》,《语文建设》,1998(2)。

参考文献:

1.布龙菲尔德〔美〕著,袁家骅等译:《语言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2.陈原:《社会语言学》,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年版。

(作者为北华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硕士)

语言与文化论文篇6

论文摘要:语言是一面镜子,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揭示该民族文化的内容。语言与文化是紧密相连的。语言能表达并且体现文化实体。如果我们在不同的国家,我们必须了解这些国家的文化。所以,我们才能自如的运用这种语言。另一方面,语言作为文化的遗产,又会使文化实现永恒,同时,语言的变化也会反映文化的发展变化。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作为思维的工具,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思维的方式、范围和深度。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结合所教语言的文化背景,使学生正确地理解课文和恰当地表达语言。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具体的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下几种方法来实现:一、创设英语教学情境,培养文化意识。二、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培养文化意识。三、开展各种课内、课外活动,培养文化意识。四、挖掘教材内涵,培养文化意识。

1运用英语情境教学,培养文化意识

情境教学遵循反映论原理,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情趣和潜在智能,促进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使他们各方面素质都得到提高。重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不断提高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时,往往难以摆脱母语的干扰。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根据所学知识,积极创设模拟情景让学生讨论或角色表演,为他们提供运用英语思维和交流的机会。通过创设模拟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掌握如何用英语打电话、看病、购物、问路等语言技能。这种情景教学不仅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记忆深刻,而且一旦在生活中碰到类似语境,学生也能从容自如。

2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培养文化意识

英语课本重视双向交流和中西方文化的渗透,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中西方文化知识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初步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认识,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用英语向外国人宣传介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真正实现英语教学“双向文化沟通”的目标,有效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具体的说,就是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妇女节、愚人节、五一节、母亲节、教师节、国庆节、万圣节、圣诞节、新年等中西方国家的重大节日以及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国旗和一些肢体语言穿插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文化视野,增强学生的国家、社会、世界意识以及学好英语的信心和力量,有效培养学生的个性、爱心和正确健康的文化观,努力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开展各种课内、课外活动,培养文化意识

3.1注重课堂中的文化意识培养

开展课前‘`3分钟英语”,教师让学生准备有关文化的“Speech",每次英语课前让一位同学到讲台上给其他同学作演讲。每次演讲的内容尽量不相同。这样锻炼了学生自主查找资料的能力,也丰富了文化知识,也给学生提供了更多接触跨文化意识的机会。同时要开拓渠道,有效地培养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例如,要介绍中外传统节日,节日文化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巧借这个话题,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中重要的节假日及主要庆祝方式。教师可利用网络资源和电教设备,播放这些节日的影像片段,向学生介绍它们的历史由来、风土人情和社会习俗等,并引导学生比较中西方传统的异同。如教师将圣诞节与我国的春节作比较,鼓励学生找出他们的相同之处:都是家庭团聚的日子,都是庆贺新的一年开始,都有宴会大餐,都要互赠礼物等等。然后比较出两者的不同,并从文化的角度理解这些不同之处。,谈及赠送礼物时,告诉学生中西方的异同:“礼尚往来”是中国文化习俗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送礼时十分重视礼物的价值,礼品越贵重,就越说明对于对方的尊重。 但在西方国家,人们不太看重礼品的价值,认为礼品包含的意义更重要,而且,一般来说,人们避免赠送贵重的礼品,以免被误会为贿赂。同时也给学生讲解接受礼物的方式,西方人与中国人在接受礼物时的习惯截然相反: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接受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西方人收到礼物一般不推辞,而是表示感谢,并当面打开礼物并加以称赞,所以在使用“present"这一单词时,教师就有意识地告诉学生这一跨文化差异。

3.2重视课外文化熏陶

指导学生通过到图书室查阅图书,上网搜索阅览资料,设计框架,绘制图画,设计有关中西文化差异的手抄报。在活动的过程中,每个小组成员都积极地出谋献策,力求把各种不同类型的文化差异生动活泼地体现在手抄报上,同时在手抄报上面插人相应的图画,使整个版面图文并茂。手抄报制作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展现中西文化差异的手抄报展览活动。结合搜集的资料与手抄报的内容,指导组织小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排练英美经典戏剧等,大家的表演会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这些表演中,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对中西文化的差异有一定的了解,并通过亲身的实践体会,掌握一些有关的知识,才能在英语交际中得心应手,不至于闹出笑话,出现尴尬的情况。

4挖掘教材,渗透有关文化的内容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英美文化渗透在《英语阅读教程)中的每个章节中,学习英语就包括学习有关语言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和生活特点。就以饮食为例:中国人的主食为米饭类,因此习惯用筷子、碗和汤勺;而外国人爱吃牛肉、鸡、鸭、羊肉等,通常用盘子、又子和刀。于是在结合教学内容时,我适当为学生增加了有关的内容。如在The AllAmerican Slurt一课中,当学生学习了ham-burger, sandwich, pizza and steak等单词后,我便带了plate, fork and knife让他们亲手动一动、说一说,学习如何使用这些餐具,从而增强了他们的认识。

又如在教授关于Family的课文时,学生可能会对英语中几个人称而感到奇怪。教师在这个时候可以向学生解释中西方的种族观念的差异,让他们在已熟悉母语的情况下,能较为轻松地掌握great-uncle, aunt-in-law, grandmaand grandpa这几个单词。在操练中,能让学生用已学的单词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家庭。

语言与文化论文篇7

    论文摘要:英汉翻译是英汉两种语言的交流,也是英汉两种文化的信息传递。要想在英汉翻译中准确地传递文化信息,翻译者必须对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及其文化差异有深刻的了解。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反映文化并对文化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又深受文化的影响。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也必须了解语言,二者密不可分。在英汉翻译中,要准确地进行英汉互译,并准确地进行文化信息传递,翻译者应具有良好的中英语言功底和翻译技巧,尤为重要的是,还必须对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及其文化差异有深刻的了解。

    一、英汉文化伯息传递与英汉语言差异

    为了提高英汉翻译水平,有必要开展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这种研究的作用,从微观上来说,有利于在进行双语转换时,判断哪些是对应信息和非对应信息,并选择适当的转换模式;从宏观上说.可以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即英汉语言之间的相同是相对的,而相异则是绝对的,以免造成翻译中文化信息传递的误差。

    汉语和英语属于两个不同的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可以想象,英语和汉语的区别是非常大的。不了解两种语言的特点和区别,准确的翻译则无从谈起,自然也就无法进行英汉文化信息传递。下面就从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和语法两个方面的特点和区别来说说英汉翻译要注意哪些方面。

    在词汇方面,英汉翻译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一)在一种语言里的有些词在另一种语言里并没有对应词。如:汉语中的“饺子”、“功夫”、“气功”、“三伏”等,在英语中就没有这些概念;而英语中的‘`coffee" ,"radar","bingo”等,以前在中国也没有这些对应的词汇。怎样在翻译中处理这些词呢?我们可以采取音译和意译的办法。如把汉语中的“饺子”、“功夫”、“气功”等分别音译成“jiaozi" } "kungfu" , "chigong",把“coffee" ,"radar”音译成汉语“咖啡”、“雷达”;而汉语中的“三伏”则可意译为“the hottest days in summer",英语中的"bingo”可意译为汉语“一种类似玩的游戏’,。

    (二)在两种语言里,某些词语表面l似乎指同一事物或概念,其实指的是另一回事。如英语中rest room休息室,busboy公共汽车上的售票员;汉语中“农民”尹farmer ,“爱人”并lover等。在翻译中,我们不能随意“对号人座”,而要根据其词汇的实际意思进行翻译。如:英语中的rest mom指的是大建筑中的一间房子,里面设有厕所,洗漱设备等,我们可根据语言环境翻译成“厕所”或“洗浴间”等;busboy在英语中指是餐馆中收拾碗蝶、擦桌子的杂工,我们可根据语言环境翻译成“店小二”、“餐馆服务员”等;汉语中的“农民”最好译成“peas-ant",因为英语中的‘`farmer”指的是“农场主”,与汉语中的“农民”大有区别;汉语中的“爱人”最好译成“wife”或"husband",因为“lover”在英语中是“情人”的意思,与汉语中“爱人”的意思大相径庭。

    在语法方面.英汉翻译中要注意两种语言在语法上有以下不同:

    (一)汉语里很少用被动语态,而英语则常用被动语态。如汉语中的“家庭作业已经完成”,翻译成英语则是"the homework has been finished".而不能译成:"thehomework has finished

    (二)汉语中常省略句子中的动词,而英语中动词则一般不省略(口语除外),如汉语中的“这公园很漂亮”没有谓语动词,翻译成英语则是:"the park is very beau-tiful" ,谓语动词“is”一般不能省略。

    (三)汉语中只有时间状语的区别,没有谓语动词时态的变化,而英语中时间状语不同,句中谓语动词时态也必定不同。如汉语中的“学生昨天植树”和“学生明天植树”,虽然时间状语“昨天”和“明天”不同,但谓语都是“植树”。但翻译成英语谓语就不同了,“学生昨天植树”译成“the students planted trees yesterday.",“学生明天植树,,则译为“the students will plant trees tomorrow.",谓语分别是“planted”和“will  plant" 。

    (四)汉语的句式结构是“叠加式”,句子结构像“糖葫芦串”,一个单词一个单词或一个句子一个句子地叠加。而英语的句式结构是“树权式”,主、谓、宾和主句是主干,定、状、补和分句等是树权,并有一定的顺序。如汉语中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是两个单句,翻译成英语则译为“even the dog swaggers when its master win fa-vor" ,“一人得道”变成了从句,而“鸡犬升天”则是主句。    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还有其它很多方面的区别,这里不再一一列举。我们在进行英汉翻译时,要符合两种语言的不同特点,英译汉则要把英语译成地道的汉语,而不是“英式汉语”;汉译英则要把汉语译成地道的英语,而不是“中式英语”(chingliah) 。

    二、英汉文化信息传递与英汉文化差异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文化的语言。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不同语言的差异实际上来源于其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差异,因而加深对英汉文化差异的了解,是在英汉翻译中准确地传递文化信息的关键。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异是多方面的,包括语言交际、生活方式、衣着打扮、举止行为、饮食习惯等。但在英汉翻译中,主要涉及的是英汉语言交际上的差异,因此本篇只围绕英汉语言交际方面进行探讨。英汉文化差异在语言交际中的表现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日常谈话中的文化差异

    英汉日常谈话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打招呼、告别、称呼、祝贺和赞扬等方面。如果你是一名口译者,就要特别注意这些差异。例如,在打招呼方面,中国人都喜欢用“你吃了吗?”和“你到哪儿去?”这类的问句。如果把这两句说成“have   you   eaten   yet?”和“whereare  you  going?”,很容易引起以英语为本族语的人的误解。因为他们会认为这是一个问句,而且是询问他们隐私的问句,这样会使他们感到不愉快,而且即使回答的话,也会与中国人所期待的大相径庭。也许回答是"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不关你的事!),那就会使谈话双方都处于尴尬的境地。所以,如果你了解这点文化差异的话,你最好按英语文化打招呼的习惯说成"hello”或“glad to see you!”就行了。再如在称呼方面,英语国家的人一般都直呼其名,再客气一点也除非在名字或姓名前加上mr或mis、等,如mr  smith , misssmith等。但中国人都喜欢在姓名或姓前加上职务、辈份等以示尊敬,如“黄局长”、“林老师”、“李大伯”等。我们翻译的时候,就要注意这方面的差异,把“黄局长”、“林老师”、“李大伯”通通按英语习惯翻译成‘`mr/misshuang" , "mr/miss lin" , "mr 1i"。再如:中国人和说英语国家的人在对祝贺和赞扬方面的反应也大不相同,前者则一般用“哪里哪里!”、“过奖了!”之类的话表示受之有愧,而后者一般用“thank  you”之类表示感谢的话表示接受赞扬、祝贺。我们在翻译的时候,这类句子不能直译,而应根据双方的文化习惯稍加调整。

    (二)成语、谚语和格言方面的差异

    成语、谚语和格言的英汉互译一直是英汉翻译中的一个难点.难的原因在于它们非常集中地体现了英汉文化差异。在英语和汉语中,完全对应的成语、谚语和格言是很少的,绝大部分不同。因而我们在翻译这类内容时,不能直译,我们可以把这些句子翻译成与对方语言相似意思的成语、谚语和格言。如英语中的”live and learn"要译成”活到老学到老”,而不是直译成”生活和学”。但如果找不到对方语言中对应的成语、谚语和格言时,我们最好先按原文的语言风格直译,然后再加画龙点睛的解释语,如把汉语中的”挂羊头,卖狗肉”译成”hang upa sheep’s head and sell dog’s meat-try to palm off sthinferior to what it purports to be",前部分直译保持了原文风格,后部分解释语用了地道的英语说法,效果就很好了。

    (三)比喻和联想的差异

    所有的语言中都有比喻和联想,同样,英语和汉语中的比喻和联想也很丰富。虽有少数比喻和联想在两种语言中都有对等的表达,如’’as sly as fox"像狐狸一样狡猾)"you ass”(你这头笨驴!)。但大部分比喻和联想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是大不相同的,如:英语中的”aswise as an owl"(非常聪明),不能直译成”像猫头鹰一样聪明”,因为在中国人的印象中,猫头鹰并不是”聪明”的象征,而是”厄运”的象征。同样”you,a lucky dog(你是幸运儿)”,也不能直译成”你是一只幸运的狗”,因为中国人一般不会把”狗”与”幸运”联系到一起,倒是常常会想到令人厌恶的东西,如”狗腿子”、”狗东西”等。这种在英汉文化中对同一种动物产生不同比喻和联想的情况是很多的,因此我们在英汉翻译要注意英汉文化在比喻和联想方面的差异,切不可死搬硬套,望文生义。

    英、汉两种文化在语言交际上的差异还有很多,如典故、委婉语、禁忌语等。

语言与文化论文篇8

摘 要: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词汇系统的形成与发展与民族的社会文化息息相关。词汇不仅具有语言意义,还具有文化意义。本文拟从探讨词汇的语言意义与文化意义之间的关系入手,指出在第二语言教学中进行这一研究的重要性,并阐明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的基本方式。

关键词:词语的语言意义和文化意义;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一、词语的语言意义和文化意义

这里词语的语言意义与文化意义是一组相对的概念。词的语言意义,是指词的以概念义为核心的基本意义及由语言本身因素所形成的派生义,词的文化意义,是指词在特定社会文化交际背景下所获得的意义。

词语的语言意义与文化意义的关系,具体表现为两种情况:

一是有些词语只有语言意义,没有文化意义,属非文化词语。例如人,山,湖泊,科学,物理,等等

二是语言中的大量词语,是既有语言意义、又有文化意义的。这些词语,大多是开始仅有语言意义,而后来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逐渐获得文化意义的,称之为具有文化附加意义的词汇,也有学者直接称之为“文化词语”。例如“后门”,字面意思浅显易懂,即“房间的背后的可以自由出入的门”,然而这个词却是一个颇具中国特色传统文化的词语,意为“靠关系、金钱、权力等方式进行违法操作的渠道”。

二、在第二语言教学中进行这一研究的重要性

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在目的语与学习者的母语之间大致可以概括出以下不同的几种情况:

胡文仲在《跨文化交际》一书中阐述了三种情况,分别以A、B代表两种不同的语言,这里的概念意义也称语言意义,如下:

1)A、B概念意义相同,内涵意义相同或者大致相同

2)A、B概念意义相同,内涵意义不同

3)A、B概念意义相同,A有内涵意义,B无内涵意义

第一种情况,例如,指称自然现象和科学技术术语方面的词汇:“太阳、月亮、星球、空气”与“sun,moon,star,air”;“计算机、电视机、科学”与“computer,television,science”在语言意义和文化意义都是相同的。

第二种情况,例如,颜色词“红”,按中国的风俗习惯“红”色表示喜庆,一对新人结为百年之好时,穿红色服装表示大吉大利。而英语中的red却用来表示愤怒、气愤。如like a red rag to a bull指“能激起愤怒或强烈感之事”。

第三种情况,例如,“月亮”,同英语中的“moon”一样,同指那颗围绕着地球转动的星球,所不同的是中国人对“月亮”寄以太多的情感意味和文化内涵,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等。关于月亮中国人常常会联想到“嫦娥”、“玉兔”、“桂树”、“广寒宫”还有“中秋节”,这些文化习俗也是只有中国才有。再比如美国的“参议院”“众议院”,英国的“上院”“下院”等词汇反映了他们各自国家民族文化,中国没有。但他们的语言词汇中也没有“人民代表大会”。

在此,还应补充以下三种情况:

一,语言意义与文化含义皆不对应。如如汉语中的砚台、花轿、旗袍、乌纱帽、中山装、留守儿童、和谐社会等“文化词语”

二,语言意义不对应,文化含义对应。例如英语中的“a lucky dog”和汉语中的“幸运儿”。

三,语言意义貌合神离,文化含义差别悬殊。如“休息室”直译为“rest room”,“community”,与“社区”相结合的词语,如“社区服务”“社区之家”有人将其译为“community service”和“community home”,这些都是没搞清楚词语的语言意义和文化意义。

针对上述六种不同语言词汇语言意义和文化意义的异同关系,我们在教学中也采用不同的态度和教学方法。

一,针对上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五种情况的词语,学习者对于这类文化词汇理解水平较高,因为这类型的词汇内涵意义或相同或增减信息后达到理解或通过记忆理解,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阻碍不大。在教学中对于这类文化词汇,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避免望文生义,

二,针对第四种情况的词语的教学,首先要注意词语的出现顺序,其次,在讲授时要注意大的文化背景的介绍。此时,在对外汉语高级班中,各种类型选修课的开设就显得很有必要。

三,针对第六种情况的词语,则要从目的语文化出发,一开始就导入目的语文化背景下的正确语言意义和文化意义。切记不要用母语简单的翻译,更要防止用母语文化来理解貌合神离的文化词语。

三、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

一、词汇教学的原则

1,紧扣教材,浅显讲解,以词汇常用义项为重点,切勿无限度的扩展,将生词的讲解复杂化。每节课的生词量是一定的,学生对生词的学习时间也是有限的,要用学生学过的词语讲解来浅显地讲解生词,先理解最为常用的意思,理解课文,在此基础上适度的扩展讲解词义和用法,这样有利于学生记忆。切勿过多的扩展释义。

2,精讲多练。就是要精讲、少讲,讲主要的和重要的;多操练,多实践。课堂时间十分珍贵,在掌握语言知识之后,一定要多花时间进行语言实践活动。将学习的语言转化为自然习得语言。

3,重视“重复率”。在汉语词汇教学中,要善于利用记忆的特点及规律,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让词汇从短时记忆中进入长时记忆,因此,需要词汇信息呈现出一定强度的复现率。

二、词汇的释义方法

(一)一般词汇即只有语言意义词汇的释义方法

1,实物或图片展示法。即利用具体的实物或者图片来说明词语的意义。这个方法在解释名词,尤其是具体而非抽象的名词时很管用。比如“扁担”,作为生词,很多学习者不知道扁担是什么,甚至听都没听过。那么如果实物好好找到,教师可以搜集关于扁担的图片,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并说明其用途。再例如一个水果名称“李子”,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有些水果只生长在部分国家,所以有的学生就没见过,也找不出母语的词进行解释,那索性就带一个李子在课堂上给学生看,简单有效。但是这种方法也有局限性,因为适用对象有限。

2,利用汉字字形释义。即利用汉字的结构,偏旁部首来理解词语的意思。例如“葬”,《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1,掩埋死者遗体;2,泛指依照风俗习惯用其他方法处理处理死者遗体。看到这个字的结构,发现中间有个“死”字,就可以利用这点让同学记住“葬”是和死有关。再例如:铁,锌,钙,钢,钩,针,钉,钗,铅等等,根据偏旁,我们可以猜出这组词与金属有关。

3,翻译法释义。即将所学的词语翻译成学习者已获得的语言(母语或第二语言),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解释外来词或者用汉语难以说明白而用外语解释得更好更方便的词。如瀑布―waterfall、幽默―humour、网球―tennis、以便―so that;in order to等,但是,这种方法不建议常用,因为易造成学习者已有语言的负迁移现象。

4,近义、反义对比释义。一个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可以同它的近义词、反义词、类义词等的比较分析中显示出来。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对近义词、反义词的比较分析,学习者可以加深对词语的理解,以便更好地掌握汉语词汇。但同时我们所选词汇的难度及所分析的深度与广度一定要有所控制,适可而止。例如“成果”和“后果”:成果,是指付出艰辛劳动后的收获,结局往往是成功的,是褒义词;而“后果”常指结局是不好的,失败的,是贬义词。再例如,积极和消极、优势和劣势、陌生和熟悉、上涨和下跌等等。通过这样一正一反的对比,建立词与词之间的联系,突出了词语间的对应关系。

5,语素释义法。这也是个人比较推崇的一种释义方法,即根据生词中学过的语素来讲解词义或引导学生推测词义。在这里给出游黎老师曾在课堂上讲解的例子,“精美”,教师要先清楚“精”字的含义,“精”在《庄子・人间世》:“鼓播精,足以食十人”的意思是:精米,上等米之意。在《吕氏春秋・察传》:“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中,精的意思是事物的精华。《现代汉语词典》对精的解释有经过提炼或挑选过的意思,另有完美,最好之意。了解了“精”的含义,我们就大概可以理解“精美”的含义,即每个细微的地方都很完美。然后可以引导学生猜测“精密”、“精盐”、“精装”、“精忠”、“精英”等的词义。

(二)文化词汇的释义方式

文化词汇的语言意义方面,我们可以采用一般词汇的释义方式,而针对文化附加意义这部分的释义我们不妨尝试下列方法:

1、情景法。把词语放在语境中,也就是联系句子、话语和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来理解。例如“吃醋”一词,讲解时可以给出日常生活中具体的情景,便于理解,并进一步说明多用于指男女关系中产生的嫉妒情绪。既而,指出在交际的语句中常作谓语,并且可以说成“吃某人的醋”。

2、核心词归类法。对由核心词构成的系列文化词语进行归纳,便于学生理解蕴含其中的文化含义,体会其中的感彩。如:走狗、疯狗、恶狗、野狗、狗屁、哈巴狗、看门狗等等。再如,胡仲文教授的《跨文化交际学概论》[4]中讲解的数词“九”,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九”是表示最高、最多的大数,又因为“九”与“久”谐音,人们往往用“九”表示“长久”的意思。历代帝王都崇拜“九”,希望长治久安,因此皇帝穿九龙袍。依据“九”的这些意义,我们可以类聚汉语中其他有关“九”的词语,如:九龙壁、九重霄、九族、九泉、九品、九连环、九牛二虎、九死一生、九九艳阳天……

3、联想法。词语的文化意义包括引申义、联想义、比喻义和象征义,这些都是靠联想而形成的义项,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联想法来讲解文化词语。例如“猫头鹰”,在汉语中,猫头鹰与前兆迷信有关。由于它在夜间活动,鸣声凄厉,于是人们联想它的叫声与死人有关,说猫头鹰叫孝。谁要是在树林里听到了它的叫声,就预示着家里可能有人会死,因此,猫头鹰也被认为是不祥之鸟。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运用上述释义方法时,应尽量用目的语解释目的语。优点在于,可以摆脱母语的干扰,增加学生接触和感受汉语的机会。我们通常所说的由第一语言思维逐渐向第二语言思维过渡的过程,而运用目的语直接释义正是在培养学习者用目的语思维的过程,所以,这种方法很管用。但是也要注意,释义时要难易适度,通俗易懂。如果难易度掌握不好,会出现越解释越混乱的现象,所以作为教师,首先要清楚学生的汉语水平,尽量用学生已掌握的词汇做通俗易懂的解释。

结语

研究词语的语言意义与文化意义是为了更好的进行词语教学,第二语言词汇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准确地理解词义和恰当地运用词语,充分利用其母语的“正迁移”,提高第二语言词汇学习的质量。因此,做好词汇教学的工作是对外汉语事业发展的必要一环。(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 周红红,李卫东.词汇的文化联想义与跨文化交际[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2] 周小兵.对外汉语教学入门[M].中山大学出版社.

[3]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1

[4] 杨捷.略论词汇的文化意义[J].文化与研究2008.12.

[5] 苏宝荣.词的语言意义、文化意义与辞书编纂[J].辞书研究.1996.4

[6] 吴元元.文化词汇的内涵意义对比研究与跨文化交际教学[J].科技资讯.2009

上一篇:语言文字论文范文 下一篇:英语语言学硕士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