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哲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10 08:56:58

幸福哲学论文

幸福哲学论文篇1

“我们中华幸福会下一步计划与国际接轨,把幸福论坛搬到国际舞台上,让东西方文化在幸福领域找到最终的契合点,从而促进东西方文化融合,加强东西方幸福智慧的提升。”中华幸福会发起人李一健如是说。

李一健自幼酷爱哲学,同时也认定人生的意义绝不是简单的吃穿住用和享受物质生活。2000年,正值高考的李一健因家中原因,最终没能如愿进入北大哲学系就读,而是选择了国防科技大学。军校式的4年大学生活,培养了李一健爱国、坚毅和执著的品格,读大一时他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一直是优秀党员和学生会干部。通过在国防科技大学的学习,李一健树立了“为人类的幸福和解放而奋斗终身”的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也因为内心一直存有对人生的终极思考,大二时,李一健萌生过转学到北大哲学系的想法,他曾在一个大雪天跑到北大哲学系楼下静待哲学老师的出现,最终盼来了仰慕已久的北大哲学系教授韩水法,两人在雪中畅谈了一个多小时。此后,李一健与韩水法教授始终保持着书信往来,从而加强了对马克思、尼采、萨特等哲学家思想的了解与推崇,也由此认为人类在为世界贡献价值的同时应该决定自己的意义。大学毕业论文答辩时,李一健的论文《人生的意义》顺利通过并引来校内外的关注与好评。

大学毕业后,李一健被分配到装备部工作,并很快得到重用与提拔。此时,他心中一直追寻人生意义的激情仍未退去,最终于2006年提出转业,随后远赴英国留学,攻读MBA并留在伦敦工作。在英国读书期间,为探求人生意义,李一健先后造访了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当他第一次听到“幸福科学”与“积极心理学”这两个崭新名词时,忽然悟出人生的意义除了自己决定外,还是有科学方法可研究、依从的。由此,李一健决定回到中国,开始依据科学的方法进行幸福事业的研究工作。

回国创业后,李一健希望通过对文化经济的探索,在现实中构架起自己内心的人生意义:“为自己与他人的幸福而奋斗。”当李一健看到自己身边的很多朋友,尤其是企业家朋友,在赚钱赚得盆满钵盈却越发感受不到真正的幸福时,他心中顿时萌生起研究人类幸福课题的念头,最终于2010年开始筹备中华幸福会。

2008年,20国峰会上开始探讨“国民幸福指数”并纳入国际评判标准之一;2012年6月28日,第66届联合国大会正式通过决定,确定每年的3月20日为“国际幸福日”。李一健于2013年6月正式启动了中华幸福会,在北京第一次举办活动,邀请了清华、北大等高校的哲学、心理学教授,同台探讨人生意义和幸福人生,来客以企业家为主,开创了新的会议形式。当时恰逢西方幸福科学发展相对成熟、积极心理学四处开花结果。随后,李一健受邀参加了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第三届世界积极心理学大会,来自120多个国家的1400多人齐聚洛杉矶各抒己见,探讨人类幸福话题。哈佛大学研究认为,幸福有五种元素:成就感、投入感、爱的关系、积极情绪、人生意义,五种缺一不可,金钱对幸福感只有20%的作用。李一健依托中华幸福会,在国内发起举办了首届国际幸福论坛,旨在向更多的人倡导幸福科学和幸福生活方式。

幸福哲学论文篇2

重视精神生活的人,不管他从事什么工作,都会关切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哲学是探讨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学问,世界观探讨世界的本质,人生观探讨人生的意义。哲学的任务是揭示世界的复杂性,揭示人生的复杂性。如果哲学家不说的时候,我们很清楚,哲学家一说,我们就糊涂,这就说明我们的思维很简单,缺乏哲学智慧。如果一个人没有辩证的哲学思维,在复杂的世界面前,在复杂的人生当中,就有可能不知所措,或很容易走向极端。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生需要哲学指导。学哲学的意义,就在于自己开导自己,自己劝说自己。学习哲学就是自我修养的过程。

1.1人生是寻找意义的过程

人无法忍受无意义的生活,人生是寻求意义的过程,但人生意义因人而异。由于每个人拥有的知识、理论、修养不同,他所拥有的世界也不同。仁者见仁,智者风智。如果你博学多才,你就拥有五彩缤纷的人生!用孔子的话来说,是“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因为淡薄名利,公平正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小人心中只有名利二字,争名夺利,尔虞我诈,经常忧心忡忡、悽悽惨惨戚戚。用西方人的话来说,是“仆人眼中无英雄。”仆人不理解英雄的事业,不懂得英雄的情怀,当然就“眼中无英雄”了。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告诉我们:人的需要是依次递进的,分别是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审美需要,最终升华为自我实现的需要。但实现了自我之后,还能追求什么呢?如果人没有了追求,就会活得很痛苦。从生命意义上说,人不是活在物质世界里,而是活在精神世界里,活在理想信念之中。对于人的生命而言,要存活,只要一碗饭,一杯水就可以了,但是要想活得精彩,就要有精神,就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信念是生命的脊梁。一个人活着,无论外界的环境多么恶劣,只要心中信念的灯亮着,所有的绝境和困苦都算不了什么。

1.2人生意义在于选择

当今世界是多元的,像个万花筒,是世俗的,是宗教的,是伦理的,是哲学的……你拥有什么样的眼光,就拥有什么样的世界。(1)世俗世界需要来引导。是解除人类精神痛苦的良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界的崇拜。后来智者利用人类崇拜自然界的信仰来引导人们弃恶从善,于是就有了神教思想和教义。人们为了自我安全去寻求宗教保护和援助,而一旦信仰了宗教,就要遵守弃恶从善的理念和教规。为了自己免受恶报也不得不放下自己恶的念头。因此,越虔诚自我的约束力就越强,思想品德也越高尚。这是宗教教化人的特殊作用。者由于坚持弃恶从善,为当下和未来播下了善良的种子,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赞赏,得到善良的回报,这就是善有善报。使人们的生活获得了神圣的意义。例如,在基督教的教义里,上帝是爱。上帝爱众人的旨意就是基督徒的思想指南和行为规范。用孔子的话说,就是“泛爱众而亲仁”,要广泛地爱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用马克思的话说,“宗教就是没有获得自我或者是再度丧失了自我的一种自我意识或自我感觉。”彻底觉悟的智慧者,是拥有自由意志的人,达到孔子所说的“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不会违背做人的行为准则,他不需要宗教的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但一般民众要超越世俗世界,获得神圣的生活意义和价值,就要不断修炼;要做到从心里深处自觉地遵守做人的行为规范,就需要带有因果报应的宗教戒律来约束。德国哲学家尼采说:“上帝死了。”意思是说哲学和科学的理性思考杀死了上帝,上帝不再是人们的思想指南和行为规范,人们不再信仰上帝了。不信仰上帝、反对上帝的尼采失去了人生意义的支撑,最终发疯了。俄国作家陀斯妥耶夫斯基预言说:“没有上帝,一切都是可能的。”意思是说人们不信仰上帝,人生的神圣意义就不复存在了,什么事情都可能干得出来!人可能会更加真善美,也可能是更加假丑恶。当今世界,道德滑坡与人们信仰迷失有关。(2)有限世界需要哲学世界来超越。人类面对茫茫宇宙,面对生离死别、面对爱恨情仇、面对福祸相依的有限人生,总免不了迷茫和惆怅。当人们意识到人生有限,就想超越有限人生。哲学的最大用处就在于改变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如果你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改变了、提高了,那么你对世界的看法肯定就和别人不一样,你就会看到更广阔的领域、更深刻的意义。哲学是一门改变自身心理状态的学问。哲学的用处就在于帮助一个人提高自己的眼光,摆脱偏执而走向超脱,摆脱世俗而走向明智。如果一个人有了深厚的哲学修养,他就不会随波逐流,就会“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罢!”他就能够体会到心灵自由、满足感和幸福感。

2人生意义在哲学思考中升华

面对人生意义,哲学家宗教家有不同的说法,但都必须面对生死问题、幸福问题。

2.1生死观

面对死亡问题,有的人采取回避态度,不愿意想不愿意说;有的人认为,想也没用,反正每个人都要死;有的人认为,现在没有时间思考死亡。有句谚语:“明天与来世谁先来,我们不清楚。”所以任何时候思考死亡都不会过早。据医生统计,能够安详地面对死亡的人很少,大多数人都是在一种崩溃的状态中死去。原因是来不及思考,缺少思考死亡的修炼,到了该放下的时候无法坦然面对,产生了恐惧、抗拒、委屈、崩溃等情绪,降低了生活质量,加速了死亡。

2.1.1哲学对死亡的超越

死亡是人生的最大挑战。如果死亡是人生的终结,家庭、事业、感情最终都要放下,理想、信念、价值也会烟消云散,那么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1)西方哲学劝人们超越死亡。西方许多哲学家绞尽脑汁,想方设法找出许多理由来说服我们打消死亡恐惧。苏格拉底说死亡就像无梦的睡眠。伊壁鸠鲁说死亡与我们无关。斯多亚学派认为心甘情愿地接受死亡,就没有痛苦。他们的逻辑是,既然死亡是必然的,恐惧、痛苦、抗拒都没有用,不如爽快接受。可是,怎样才能把不愿意变为愿意呢?(2)中国哲学劝人们超越死亡。庄子说死亡是回归自然。庄子认为,生命受之于天地之道,死亡是回归大自然的怀抱。“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庄子•列御寇》)面对死亡,庄子如此豁达,也算是一种人生境界。儒家经典《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把“立德立功立言”作为人生三不朽的标准。儒家认为,完成了“立德立功立言”,将获得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光的永恒“生命”,中国古人追求“立德、立功、立言”人生三不朽,使精神生命得到无限的延续。对普通老百姓来说,也许实现不了“立德立功立言”的不朽人生,但应该恪守做人的本分。应该明白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道德感,人有责任感。应该明白每一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生得有价值,死得有意义,死得其所、死而无憾。迄今为止,所有的哲学家对死亡的劝说似乎都无效,我们仍然不能愉快地接受死亡,而是努力寻求长生不老。哲学家至多只有通过心理安慰来劝慰人们超越死亡,而无法让人们得到真正精神解脱。自从柏拉图提出灵魂不灭的理论之后,宗教家就为我们描绘了灵魂不灭的梦幻世界,把我们引入宗教境界,淡忘死亡恐惧,寻求灵魂永生。

2.1.2宗教引导人们超脱死亡

诞生和死亡是自然界的两大神秘。我们从何处来,到何处去?永远说不清楚。我们无法改变肉体死亡的事实,于是,宗教就为我们描绘了灵魂不灭的梦幻世界来安慰我们。相信灵魂不灭的梦幻就叫做信仰。西班牙哲学家乌纳穆诺一语道破了一切的实质。他说:“信仰就是愿意信仰;信仰上帝就是希望真有一个上帝。”人们在“思考死亡”的途中,不知不觉地走向宗教,而宗教却终止了人们思考死亡。宗教倡导博爱的意义不是使人们真正相信不死,而是在博爱中淡忘自我及其死亡恐惧。

2.1.3思考生死观的意义

死亡是个体的绝对毁灭,不管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都没有办法证明死亡的正面意义。无论我们认同哪位哲学家的看法,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思考死亡”,看到了人生的全貌和有限,知道了将到哪里去。(1)思考死亡,使人积极进取。当你看到了人生有限,就会珍惜时间,认真工作和生活,担当自己的责任。人生在世,有许多责任,但最根本的责任是对自己负责。如果一个人对自己不负责任,他也不可能对其他事情负责。(2)思考死亡,使人心态和谐。思考死亡,就不会把成功和失败看得太重要。我们清楚一切成功和失败都是相对的,因而成功时不会得意忘形,失败时也不会怨天尤人。思考死亡,能使我们以平静的心态面对人生的苦与乐、功与过、是与非。正如罗马哲学家马可•奥勒留所说的“像一个即将死亡者那样去看待事物,把每一天都当作最后一天来度过。”这样,就能在必要的时候甘于退让而获得平静。(3)思考死亡,使人精神超脱。马可•奥勒留说:“最长寿者将被带往与早夭者相同的地方。”面对永恒的死亡,一切有限的寿命都是均等。思考死亡,使我们随时做好准备,避免惊慌失措。爱尔兰戏剧家萧伯纳在高龄时自己撰写了墓志铭:“我早就知道无论我活多久,这种事情迟早总会发生的。”一个人如果能够看透寿命的长短,他就在精神上超脱了死亡,获得了自由。他也许仍然畏惧形而上意义的死亡(寂灭和虚无),但对形而下意义的生老病死,就不会惊惶失措,而会坦然面对。

2.2幸福观

人人都希望幸福,但幸福没有绝对标准。大家都把自己的愿望当成幸福标准,但愿望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愿望是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的结果。最早探讨幸福问题的是哲学。(1)西方的幸福观。西方的幸福观,可分为感性主义、理性主义和宗教三个派别。感性主义幸福观认为幸福就是快乐,追求物质幸福;而理性主义幸福观则认为快乐只有在理性调控下才能发展为幸福,倾向于精神幸福。基督教幸福观认为只有虔诚地信服上帝才能得到心灵的净化,才能得到幸福。(2)中国的幸福观。在中华文化中,儒家、道家、佛家的幸福观也不尽相同。儒家向内强调个人修身养性,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向外要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仁爱之心建立和谐人际关系。道家追求清静无为和精神超脱。认为人际关系应该简单化,做到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才能减少争端,实现和谐幸福。佛家认为人生苦海无边,要追求精神完全自由和解脱,就要苦心修炼,消灭欲望。儒道佛三家幸福观虽然不尽相同,但在劝导人们弃恶从善方面具有相同观点。其一,儒道佛都强调追求幸福是人和社会的最终目的。如儒家“仁者爱人”;道家的小国寡民思想;佛家“助人为乐”。其次,儒道佛殊途同归,都强调自我克制本能欲望才能得到幸福。再次,儒道佛都强调幸福来自于内心。忽略物质享受的快乐而强调精神幸福。(3)中西方幸福观的共识———精神幸福。中西方哲学在幸福观探讨的方向上较为一致,都认为幸福的最高境界是精神幸福。但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不同,导致人们对幸福的理解也不同。中国在集体主义的文化背景下,多强调人际和谐关系对幸福的影响,注重个体和集体幸福;而西方在个人主义的文化背景下,更注重个体的自我满足和道德完善,侧重个体幸福。幸福总表现为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得到满足。因此,现代人把幸福理解为追求“物质享受和名利地位”,忘记了精神满足具有层次性。英国哲学家约翰•穆勒说过:“不满足的人比满足的猪快乐,不满足的苏格拉底要比满足的傻瓜还快乐”。意思是,精神上的快乐是最高层次的快乐。真正的快乐在于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既能够获得物质需求,又能够得到精神满足。

幸福哲学论文篇3

【关键词】西方哲学 幸福观 人生价值

追求幸福是人类生活的永恒主题,也是哲学发展的终极目的。从伦理学角度理解,幸福是一种使人对生活总体上感到满意的价值性质,也即一种善性或好性。“幸福”本身作为哲学问题的一个部分,也是永恒无解的,但从对比不同时空、不同时代背景的“幸福观”有其现实意义。

一、西方哲学中的“幸福观”

(1)西方感性主义幸福观。西方感性主义幸福观强调幸福主要来源于人感性的自然欲望得以满足而获得的快乐。苏格拉底主张人生的最高目的应是追求知识、追求善,“知识就是美德”、“知识就是至善”;反之,无知就是无德,就是不完善。柏拉图认为幸福的人是最善者和最正义者,是最能自制的人,而这种人实际上就是理想国中的哲学王。

(2)理性主义幸福观。柏拉图对幸福的界定, 可以归结为灵魂的一种和谐状态。他认为,“一个真正幸福的人, 是应该生活在理性世界里, 通过节制自己的和享受, 用智慧去追求最高的善。”在理性指导下过一种有节制的生活,以理性克制感望,就成为理性主义人生观和幸福观的基本格调。

(3)基督教幸福观。基督教神学家认为人都有原罪, 要达到幸福的境界, 不是对财富、名誉、权力和的享受, 而是在宗教德行中, 对上帝的热爱和追求所获得的真正幸福。基督教幸福观从宗教视角探讨幸福, 认为只有虔诚的信服于上帝才能得到心灵的净化, 得到幸福。斯宾诺莎认为人类一切行为的最终目标是幸福,幸福观是斯宾诺莎全部哲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二、我国现代社会的“幸福观”

在现代化进程的高速运转中,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角度看,现代人的生活幸福指数是比较高的,在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得到满足,但是在精神上却是无聊的、空虚的。陈虹岩(2005)认为,按对幸福的内容或要求划分,可分为物质型幸福观、价值型幸福观和心理感受型幸福观。

(1)物质型幸福观。财富是衡量生活质量的指标之一,一些年轻人把对财富的追求看作是一生的目标,认为拥有了财富就拥有了幸福。西方心理学家则称,人的欲望应得到充分满足,压抑会导致心理病态,能适时地满足自己欲望的人才是健康的人。我们需要正确认识金钱与幸福的关系:钱不是万能的, 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重视金钱对幸福的作用, 但不唯金钱至上。

(2)价值型幸福观。个人价值即人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以及受人尊重的满足程度, 社会价值就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多少、奉献大小的状况。而个人需求的满足及是否受社会尊重是由其对社会做出的贡献决定, 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价值型幸福观是指人们对外在世界的一种感受和体验, 取决于自己的价取向和精神状态。一个人如果没有健康高尚的精神生活, 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只有用健康高尚的精神生活指导和支配物质生活, 才能真正感到生活的意义和幸福。

(3)心理感受型幸福观。心理感受型幸福观是指重视心理的感受,获得快乐、身心松弛、无忧无虑并被人羡慕等,幸福感往往与个体快乐、愉悦、舒适以及自尊心满足等良好的心理感受紧密联系在一起,而这种良好心理体验的产生也往往是与个体需要的满足、 期望的实现为前提条件的。幸福感的发现离不开一颗善于感悟幸福的心灵, 其源于对生活和生命的热爱。

三、积极构建现代社会“新型幸福观”

(1)幸福是靠自己创造。幸福及幸福感是自身在实践中获得的, 人类不断追求自由、不断追求个人能力全面发展的过程。幸福不仅是静态的享受,更是一种动态的创造过程。幸福实在是种个体的感受,每个人的幸福图景各不相同。我们应当追寻一种基于自然物欲又超越自然物欲的持久的心灵快乐和精神幸福。希腊哲学家就特别强调一点就是:人就是要活得简单才是活得自由, 幸福要由自己创造。

(2)幸福靠自身体验。幸福是人在对真善美的追求中所获得的个人体验,现代人在繁忙中失去了很多人生幸福,如内心的宁静,逸思的悠远,恬静的闲适,忘我的审美,境界的超越……事实上,生活中的各种体验,如对大自然的美,艺术的美的体验,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境界,培养自己心灵对真善美的敏感,也是人生的一种幸福。

(3)幸福的探索永无止境。人生本无确定的意义, 需要我们赋予其意义, 人类在对幸福的永恒追求中进步。幸福来源于自我成长之中, 人的一生自出生起就经历了一系列的考验,需要在成长的过程中迎接一个个挑战,战胜一个个困难,要获得幸福就需要不断地努力,因此,只要一个人的生命没有终结,其对生活中的幸福的探索是不会有终点的。

四、结语

现代社会中,幸福更需要的是教育, 首先关注人的幸福和尊重人的幸福。对比西方哲学中的幸福观的三大派别,我们可以发现共同点:一、在对幸福观的探讨上是不断发展变化和逐步丰富和深化的。二、在对幸福探讨的发展方向上是较为一致的, 如幸福是人所追求的最终目标, 幸福与快乐紧密相关, 与德善密不可分等。但由于从古至今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 导致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并不一致。无论如何,探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幸福的认识过程,也将有利于当世之人对幸福有全面的理解和理性的追求。

参考文献:

[1]江畅. 理论伦理学[M].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2]仲晴晴. 浅论柏拉图的幸福观 [ J]. 安康师专学报,2005.

幸福哲学论文篇4

[关键词]德福一致 康德的至善论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 好的实践生活

[中图分类号]B8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539(2012)03-0075-06

一、作为千古难题的德福一致

道德与幸福的关系问题,可以说是一个自古以来人们就十分关注的问题。在人们看来,虽然道德和幸福是两个不同层面的范畴,但二者之间应当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人们往往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就像两个不可分离的孪生兄弟一样。这种看法不仅存在于世俗民间的识见之中,也存在于不同学派的伦理学理论之中。在民间,历来流传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说法。这种说法虽然说的是一种因果报应,但是“善有善报”中的前一个善显然是指善行或做善事,也就是德,而后一个“善报”中的善,则显然是指好的生活或幸福。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总是做好事,必然会有好的生活或幸福来报答他。因此,有德必有福,德福是紧密相连的。在学界,不同的伦理学派虽然对什么是幸福有不同的看法,但往往都把道德与幸福联系在一起,只不过他们联系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有的把道德等同于幸福,有的却把幸福等同于道德,古希腊时期的斯多亚派和德谟克利特的快乐主义就是其典型的代表。当然,也有把二者明确区分开来的,确认它们属于不同的领域,比如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以及近代的康德伦理学,但是他们的一个共同特点仍然是在区分二者的基础上结合这二者,他们与上述学派的不同在于认定幸福与德性之间不是等同的关系,不是分析的关系,而是综合的关系。在他们的学说中,道德成为幸福的前提性条件。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幸福是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而在康德那里,德性是配享幸福的资格。

我们知道,在康德的道德哲学中,作为德的出发点绝对不能是为了与幸福相关的感望或情感。那么,康德是否不讲幸福,或者说反对对幸福的追求呢?有些人就是得出这种结论的,然而,这种结论显然是错误的。且不说康德后来所主张的至善或圆善的学说,就是在讨论道德命令时康德也说得十分明白:那就是幸福是人们所追求的东西,我们甚至可以说对幸福的追求也是人们的道德义务之一。但是如何获取幸福不是伦理学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不是伦理学要研究的对象,很显然,康德不是不要幸福,而是不要把对幸福的追求作为伦理学研究的任务或目的。他说:“幸福原则虽然可以充当准则,但永远不能充当适宜作意志法则的那样一些准则。”也就是说,幸福原则只是一种主观准则,而不能充当客观法则。在康德看来,伦理学作为实践哲学,它所研究的是属于人的本体方面的问题,是属于人的理性层面的问题,而不是人在现象层面的问题,而幸福恰恰是属于现象界的问题,因此,在康德看来,对幸福的追求是人的自然本能就能解决的问题,它不需要理性干预其中,一个由本性或本能就能够解决的问题,一旦理性也插手其中,实际上会把事情弄糟,从而产生所谓的“理性恨”。尽管如此,康德最后还是希望有资格享有幸福者最终能够真正获得幸福,希望有德者有福,这也就是他提出至善论或圆善论的初衷。

然而,如果认真地研究一下德福之间的关系,我们就会发现,在现实生活中,这二者之间并无必然联系。也就是说,有德未必有福,有福未必有德。这种德福不一致的现象,康德也注意到了,所以他才把德性仅仅说成是幸福的条件,是获得幸福的资格。而现实生活则往往是有资格而无实存的。对于这种情况,康德也曾试图从理论上对其作出解释。他认为,从本体上看,之所以如此,就在于道德与幸福这两个东西并不存在于同一个世界之中,一个是属于现象界的东西,另一个则是属于本体界的东西。一个与人的欲望相关,另一个则与人的理性相关。从逻辑上看,德性和幸福这两个概念相互之间并不是分析的关系,也就是说,它们之间并无相互包含的关系。这样它们之间也就不具有必然的联系。更有甚者,在康德那里,对这两个概念,特别是幸福的概念,似乎从来就没有作出过明确的界定。相反,他还说:“现在,最有洞察力、同时最具备能力、但还是有限的存在者,要构想出在这里他究竟想要什么的确定的概念,这是不可能的。”在这些存在者之中,也包括康德自己在内。

上述情况就给人们留下了一个千古难题:一方面,人们希望幸福与德性紧密相连,希望二者之间具有必然的联系,希望好人有好报;另一方面,这种想法在现实生活中又仅仅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在理论上则缺乏逻辑根据。那些将二者相等同的学说,除了被康德批判外,在上个世纪又被摩尔等人批判,被说成是自然主义的伦理学。而认定二者是综合关系的学者,又无法证明它们之间联系的必然性。如何解开这一难题,是诸多哲学家,特别是康德这样的哲学家努力探索的课题。

二、康德对这一难题的解决

如上所述,从康德的整个道德哲学看,康德是不怎么关注幸福问题的。这除了是因为在康德看来,对幸福的追求是人的本性,无关理性的事之外,更进一步说,还在于康德认为,一个道德行为的产生只能是出于对法则的敬重且遵循法则的结果,如果以追求幸福为出发点,最后的行为就不可能是具有普遍必然性的道德行为。所以追求幸福的行为一般说来与道德无关。当然,康德也看到幸福在道德活动中的作用,一个人如果没有安定的生活,没有一定的物质条件,道德的生活也很难实现。所以,康德有时也讲追求幸福是人的间接义务,也就是说,是人实施道德行为的外在条件。

幸福哲学论文篇5

一、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道德对话

(一)马克思主义的道德与幸福具有价值同一性辩证

从很多哲学家的研究中,不难看出,道德与幸福常常是相互矛盾并且相互冲突的,但是马克思主义下的道德与幸福还是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的同一性的,只有在道德的规范下实现幸福才是正确积极的幸福观。而在对道德与幸福的研究中,有很多哲学家认为道德本身要比幸福重要得多,亚里士多德就是这样认为的,其认为幸福是人类活动的最终目标,但是这一切人类活动都要在道德的规范下进行。而康德则是认为,在追求一定的道德??理时,人本身对幸福的追求是不可避免的,他认为道德是用来配享幸福的,道德与幸福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标准[1]。综上所述,在道德与幸福的宏观概念上还需要进行一定的价值同一性辩证。

(二)从道德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进行阐述

马克思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上,重新地阐述了实践的道德幸福思想。其认为真正的幸福是在道德的基础上实现的,真正获得幸福的人,其实现的手段是要在一定的道德规范下进行的,背弃道德而获得的幸福感是不长久的且是虚幻的,其只是感受到了身体上的快感,而其心灵上却没有得到真正的愉悦。在历史发展的进程当中,人们丧失幸福感或丧失道德信念,主要与生产方式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对立产生的。因此,马克思提出,真正的幸福应该是个人通过自觉地道德实践,实现道德与幸福的有机统一。要将个人的利益与社会整体的利益相结合,才能真正地实现道德与幸福的统一,获得幸福感。

二、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实现幸福与道德的统一

(一)在实践中实现幸福与道德统一的逻辑论证

在对实践中实现幸福与道德统一的逻辑论证时,首先要对异化劳动进行批判。根据黑格尔的研究,其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绝对精神发展而来的,而费尔巴哈则提出的异化思想则是说明宗教的本质是由人类本质异化而来的。因此马克思对这两人的理论进行了批判性的继承,实现了成功的超越。其次,进行逻辑论证时,还应对德国制度进行一定的批判,19世纪的德国处于一个极其混乱以及黑暗的环境下,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对所有的社会活动都进行了镇压,因此,马克思对当时的德国专治以及德国经济都作出了一定的批判。最后,还要明确实现人类全面解放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提出要实现人的全面解放除了要进行肉体解放外,最重要的是精神上的解放,其要与社会解放保持一致,并且还要以人的本质解放为最终目的。

(二)在实践中实现幸福与道德统一的有效途径

在进行实践中实现幸福与道德统一时,首先要先将过去的唯心史观转变为唯物史观。历史唯心主义中,常常对背后隐藏的客观规律进行忽视,其只是哲学家自己臆想出来的事物之间的联系。而马克思对其进行了批判,并总结出了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了现实社会的伟大变革。其次,还应将感性理念的存在转化为实际的感性活动,在过去的哲学研究中,感性理念存在与各个学说之中,例如费尔巴哈就以感性为起点进行哲学研究,但是其对感性理解的把握并不到位。而马克思却将感性理念实践于活动之中,摒弃了唯心主义以及唯物主义,开辟了一条新的理论方向。最后,还应实现人的思维自由向活动自由的转变,马克思的研究是以人为主体的,人在对世界的改造过程中,要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是自己实现真正的解放。

(三)在实践中实现幸福与道德统一的必要性

在实践中实现幸福与道德的统一有着非常深刻的意义,首先,其能提供一定的道德评判标准。其能树立一定的榜样,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有一定的依照,还还能对恶行进行一定的谴责以及引导,是人们对其有所预防。人们根据这项道德准则,及时地评价并且调整自身的行为。其次,其会对人的幸福提供一定的道德选择,在日常生活中的合理道德约束,使人可以自由地进行活动以及改造,使自身的欲望以及道德达到有机统一。最后,其还能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一定的道德准则,社会的稳定需要有一定的道德准则来进行约束。例如,在封建社会,人们的行为都按照君主所说的话来执行,人们对于幸福的追求是十分统一的。因此,在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时,要充分地利用道德准则来进行调控,使人们真正地获得幸福感。

三、结论

幸福哲学论文篇6

(一)对陈独秀人生哲学的评价

论文到此,己经基本阐述了陈独秀人生哲学的内容和特点。对陈独秀这个革命家、启蒙家的评价大多是政治上的功与过,对其哲学的思想上论述少之又少。想要对陈独秀哲学思想有正确的评述,就必须要从哲学的角度给予其人生哲学作出应有的评价。

处于当时国家危亡的时代,陈独秀对于“国民性”的关注在早期的知识分子中显得尤为突出。在他的理解下,国人麻木不仁、虚伪不实皆是因为处于一个封建落后僵死的传统体制下,体制束缚着国人的精神,所谓人生价值也只是停留在对人本身的生理需求之间。个人生存的价值、人生幸福、人生理想都根本无从可谈,所谓人生理想受传统旧制影响只为升官发财、捞取功名之类虚伪之功,底层百姓的人生之道更是寄托于虚幻的鬼神。另一方面是西方文化思想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正是这种历史背景下,陈独秀开始了他的人生哲学重建。

评判儒、释、道等传统核心价值体系,是他人生哲学重建过程的重要部分,不仅是因为这些“纲常名教”己经不适应时代需求,不符合国家发展,更是因为传统文化束缚了人性的自由,泯灭个人性格。陈独秀所主张的借助“民主”、“科学”理念,提出的新人生哲学理论,肯定了人对人生幸福的追求,以及教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是其人生哲学必须要肯定的功绩。但是,受当时社会、历史等原因所限制,科学进化论概念下建立的人生哲学面临着诸多问题,以科学为准则的人生观很容易走上机械主义的道路,从而陷入到不可知论。

陈独秀人生哲学最突出的观点就是他在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有了很明确的主张,既提倡追求个人利益,又主张兼顾社会利益。提倡个人的人生价值就是制造幸福、传递幸福以至于社会上所有人能够享受人生幸福,并且世世代代传递下去,这种观念无疑是结合了当时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关系。巧妙地调和了个人和集体利益之间的矛盾,但不足之处是陈独秀忽略了个人的特性在人生幸福、人生追求等方面的差异,这未免有些遗憾。

在资产阶级道路失败之后,十月革命的胜利带来的经验和希望使得陈独秀转向马克思主义唯物论,随之相应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唯物主义的人生观,肯定人的思想意识并不是独立,而是以一定的经济基础、生产力所决定的。不同环境造就不同的人生观,而在物质基础上,人又能够发挥能力性去创造历史,推动社会发展,这样一来人生观就有了实质性的支撑,人生理想与人生目的便不再显得空泛。通过自我的实际行动,去创造历史,这个进程就是人类的最高理想。

(二)当代的问题

似乎每过一个世纪人生哲学都会被哲学家们所提起。在陈独秀为主力的五四运动过后一个世纪的今天,人生哲学仿佛又到了需要重建的时刻。在上个世纪中人生哲学似乎是批判倒了上帝,神佛,圣人等精神偶像,人们开始真正决定自己的命运,失去精神寄托,没有无形力量的束缚,人似乎得到了绝对的自由。但自从神死之后,一切高尚的道德事物都变得不那么重要,得到自由的我们认为只有最切近的东西,最能把握的东西才是唯一真实的东西,这便是人类的欲望和本能的满足,于是功利主义“复辟”了。

陈独秀在百年前描述的青年之人无外乎“做官发财,捞取功名”等理想,又何尝不是当今许多青年人的“美梦”呢?人不是纯粹欲望的产物,有自己的能力性,总是要不断地思考,摆脱不掉自己内心所信奉的价值归宿。人们将“唯物主义”真真切切理解成了“唯物质至上”,这种理解上的偏差使得人发生“异化”。这导致人丧失了作为一种高尚存在物的特征,沦落到和动物一样的位置上。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幸福又是什么?当代国人没能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案,所以在陈独秀将人们从君权、神权中解放出来,我们亦需要从金钱手中得到解放。

新文化运动为近代人生哲学开端,它将宣扬人的个性解放,把握个人自我意识、个体本位当作这次变革的核心所在。陈独秀的人生哲学其着力点就是超越自我,解放自我。单方面的肯定自我、张扬个性往往使得人与理论、现实脱节。新文化运动之所以强调自我却又不流于空洞,张扬感性的同时又没有走向欲望的堕落,也正是因为以陈独秀为首的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对国家乃至人类生存状态的关怀,在宣扬自我、肯定感性时又能超越自我、超越感性。

东西方交汇初期的近代中国,陈独秀主张“民主”是从西方个人主义出发,又整合了传统的天人思想,从而形成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平衡关系。新文化运动主张的“科学”,不仅是教导国人改变自然,创造个人价值,更是给予国人的一种意识形态上的方法论。   

在如今我国,应当思考新文化运动所散发的人文关怀精神是如何获得的,特别是个人主义至上的社会中,倡导一种正确且普世的价值观念,并且这种价值观还必须是对人类本身的关怀,而不是约束,这是是我们哲学学者所要反省的。

 “国学热”是近几年所流行的新词汇,对传统文化的研究重视无疑成为喜爱国学知识分子的“强心剂”。陈独秀人生哲学的重建是建立在对传统文化猛烈抨击之中,他过度宣扬中国对于民主和科学的需要,使得传统文化意识形态被大多数知识分子彻底否定。陈独秀的宣传的确对国人的人生观改变有了积极的影响,但却没有从实际国情的角度去找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结合点,这也是新文化运动一大遗憾之处。

东西方文化碰撞激烈的今天,对于传统文化究竟该何去何处是我们哲学学者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民主”和“科学”是现代化道路所要坚持的,但只是为了坚持现代化的道路就一味地抨击传统哲学,试图无视其存在固然是不可取的。

事实上,我们的传统文化并不是不适应现代化的进程,而我们没有真正去发现隐藏在传统文化中的现代化因素,而且正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为现代化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举个很好的例子,“格物致知”用如今的含义解释就是通过个别事物的特殊规律上升到事物的一般规律,还有徐复观通过对先秦哲学和两汉思想的研究从而发现了现代所倡导的自由、民主的理念。这些例子都足以证明中国传统文化是能够与现代化进程相互融合的。陈独秀在五四运动所阐述的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己经成为了当代中国人生哲学的主导,但毕竟任何经典的理论都会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而与时俱进,以马克思哲学为核心,融合中国传统人生哲学,形成符合我国特点的人生哲学理论是当代人生哲学的核心。

(三)当代的价值

人生哲学的研究在当今仍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不仅是因为它是关乎人类本身的学说,更是因为其所探究人的生命的本身价值意义是巨大的,这可能也是整个哲学所存在意义。

 “五四”运动时期所重建的人生哲学带给人们个性,思想上的解放是伟大的,其所带来的影响深深植根于今天的国人心中。与百年前一样,如今的社会也处于转型时期,“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倡,使得人生哲学的研究又被提上了新的高度。历史规律告诉我们,再经典理论也有不符合时代的时候,人生哲学必须要有新的理论注入,陈独秀的人生哲学固然是伟大的,创新的,但在当今需要有新的人生哲学去适应新的时代,这是我们哲学研究者所要去努力的。

除了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之外,与时俱进的创新才是人生哲学当今所要研究的重点所在,今后的人生哲学重建过程可以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人生观问题具有复杂性、个体性的实际特点,这需要与人生哲学理论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根据时代不同和社会经济制度的不同,不断地赋予人生哲学新的理论基础。

其次,重建人生哲学就必须发挥它在人生观,价值导向等方面的作用。国人“金钱观”、“权利观”的形成就是因为人生哲学没有起到其应有的导向作用。坚持通过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发挥人的主观能力性,不断学习人生哲学的理论,才能不断的进步发展。

再次,将科学主义、人文关怀和当代人生哲学结合起来。不能走玄学派或者科学派的老路,唯科学主义我们不要学,不相信科学者更会脱离这个时代,而怎样将科学融入人生哲学是未来所要创新之处,“人文主义”、“以人为本”也是科学今后研究所要奉行的理念。

最后,不断创新唯物主义的人生哲学,用联系和发展观去评价人生价值。特别在道德多元化的当今,评价一个人的人生观坚持从个人与集体、成长轨迹、受教育水平等多方面的角度思考,还要以时间维度为参考,过去、现在、未来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符合客观规律都是要不断联系思考才能下结论。

总之,现代人生哲学的重建所面临的困难还有许多,但陈独秀人生哲学的理论使得我们认识到这门学科所蕴含的价值是无比巨大的,这是关系到民族兴衰,国家命运的理论体系。对待传统文化既要继承更要发展,大力倡导科学和发扬人文精神,这都是今后人生哲学的研究工作所必须要做的。即使是马克思唯物主义人生观也要不断的发展和创新,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成为符合中国特色的人生哲学。陈独秀对人生哲学的重建所作出的贡献无疑是巨大的,他时刻警醒着每个中国人对国家的热爱,对民族的关怀,以及对“人”本身的思考。当今时代同样也需要每个青年志士像陈独秀那样为国家前途而奋斗,为民族命运而抗争。不过,我相信人生哲学漫漫长路,必有芸芸学子为之努力!

对于人生哲学的兴趣在本科时期己有所萌发,随着自己对哲学的理解不断深入,对人生哲学研究的渴望也愈加强烈。因此,毕业论文我选择了陈独秀的人生哲学作为研究对象。

近代中国新思潮的传播可以说是从“五四”运动开始,而陈独秀在这场文化运动中所扮演的角色是独一无二的。在当时的历史局面下,能够重视国民性的眼界和重建人生哲学的勇气令我钦佩不己。他所创造的“新青年”形象与其说是塑造出的理想人格,不如讲是代表一种希望,希望国家能够昌盛,希望民族能够强大,人生哲学正是因为有此价值才使我如此着迷。

幸福哲学论文篇7

“自来水哲学”的诞生,本身就是松下公司此前经营经验的积累和升华。早在1927年,松下首次成立电热部,计划生产电熨斗。当时全日本电熨斗每年销量不超过10万个,每个价格在4~5元。幸之助则认为:“这么方便的东西,但因为价钱贵,很多想用的人都买不起。因此,只要降低价钱,就会有许多人去买。如果很多人要买,乍看起来月产一万个似乎多,但实际上是能够卖出去的;先决条件是,降低价格,使大家都能买得起。”于是松下决定,以大量生产来降低价格,每月生产1万个,销售价格3.2元,结果大获成功。这一案例,几乎就是美国福特T型车的日本翻版。所以,美国的媒体报道把松下幸之助和亨利・福特相提并论。对此,幸之助自己总结说:“生产大众化的产品时,不但要推出更优良的品质,售价也要便宜至少三成以上”。

这种自来水哲学,使松下公司的经营特别注重顾客导向,关注大众需求。松下在产品开发上以模仿为主,走短平快路线。一旦发现某个有前景的新产品,松下就会拿过来,做出比别人甚至比原发明者质量更高、价格更低的“新产品”。“模仿中的创新”使松下取得了经营上的成功。它的产品,一般都具有批量大、成本低、质量高、服务好这四个特征,能够赢得较高的市场份额。引领产业先锋的原创型创新,会受到自来水哲学的局限。松下研制计算机的例子,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在计’算机刚刚兴起时,松下也致力于计算机研发。到1964年,松下已经在计算机工业上投入了十几个亿,包括松下在内的七个计算机公司出资2亿,成立了日本电子工业振兴会,共同进行计算机开发。但是,美国的大通曼哈顿银行副总裁在同幸之助聊天时说到,世界各国的计算机制造商都经营不善,美国也只有IBM一家在继续,连GE都力不从心,日本有七家厂商是不是太多了。幸之助果断决定,顶住舆论压力,放弃计算机。在幸之助眼里,果断舍弃成本过高的项目,是经营的明智之举。然而,这种舍弃有可能把未来的前景也一并放弃掉。进入21世纪后松下公司在经营上出现的种种问题,甚至一直不能摘掉“仿制大王”的帽子,与这种自来水哲学密切相关。

但是,要说自来水哲学已经过时,似乎还为时过早。尽管现在的松下公司已经有限度地改变了幸之助当年的经营策略,然而,自来水哲学中蕴含的服务思想、顾客至上观念、推动社会走向繁荣和富裕的愿望并不过时。继承松下创立的理念,改变松下过去的策略,这二者并不矛盾。我们要思考的,恰恰是理念和策略之间的关系。自来水哲学的深层价值,在于把企业使命最终定位于社会责任上。正是这一逻辑,使自来水哲学得到了包括德鲁克在内的许多学者赞扬。

用俗人的眼光看,松下幸之助名利双收,福寿两全;用商人的眼光看,他事业发达,公司兴盛:用文人的眼光看,他实现了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正如福特公司被通用公司超越了,但亨利・福特依然被人们铭记,通用汽车陷入破产困境,而艾尔弗雷德・斯隆却英名常在一样,不管松下公司后来发生了什么,松下幸之助当初的实践和思考,都给管理学留下了一幅浓墨重彩的画卷,名垂史册。

幸福哲学论文篇8

关键词:伊壁鸠鲁;快乐主义;享乐主义

伊壁鸠鲁在伦理学方面以对快乐主义的论证最为著名,并一直为许多流派所继承和沿用,至今仍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人们往往把他的快乐主义简单地等同为享乐主义。实际,伊壁鸠鲁考察了人类心理,对友谊进行科学地分析,强调哲学与科学能把人从恐惧和迷信中解放出来,引导人们获得快乐。

一、对伊壁鸠鲁快乐主义思想的误解

伊壁鸠鲁(公元前341~270)是古代希腊晚期伟大的唯物主义者、无神论者和启蒙者。他在哲学方面的贡献主要是直接继承并发展了德漠克利特的原子论,这在哲学史上已形成共识。但是,其快乐主义的伦理思想,在历史上却受到种种的误解和批判,把它等同于享乐主义。西塞罗对伊壁鸠鲁伦理学的批判就很具有代表性:“一种美德,却要迎合感官上的快乐,它处于一种多么可悲的奴役状态啊!而且,智慧的功能将是什么呢?在两种感官上的快乐之间做技巧吗?就算可能没有什么比这种选择更令人愉悦的了,但试想,对智慧来说,还有什么比这种作用卑贱呢?”类似的误解和批评,至今仍未完全消除。因此,对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伦理进行梳理,还它以本来面目,消除人们长期以来对它所形成的错误理解和不公正评价是非常必要的。

二、快乐主义产生的背景及根源

伊壁鸠鲁身处希腊刚沦亡于马其顿的乱世,社会动荡不安,人们普遍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首先,长期的经济衰退和社会动乱,使得许多人失去了对从前那种自由城邦公共事业的热情,因此,由脱离痛苦的外界生活转向隐匿的内心生活,并在那里寻求安宁和幸福,就成为当时的一种很有影响的社会思潮。哲学不能不反映这种思潮,伦理思考的问题也发生了转向:原来热心于城邦的公共事业和幸福,致力于实现奴隶主阶级的道德理想和政治理想;现在人们所能治理的只是自己的精神世界,个人的伦理已成为主要的、突出的课题,哲学家的任务主要不再是探求“统治的艺术”,而是向每个人提供如何治理自己、掌握自己命运的原则和忠告。伊壁鸠鲁提出的“快乐是最高的善”,其伦理思想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

其次,当时社会存在神秘主义和悲观主义的思潮。宗教、占星术、巫术等神秘主义的东西经由统治者的倡导广为流传,人们普遍认为神能干扰人世,保护道德,神与死已成为希腊人内心恐惧的根源。伊壁鸠鲁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点,认为要从根本上获得心灵的宁静和快乐,就必须消除导致灵魂紊乱和恐惧的根源,理性地对待侵扰人们灵魂的主要因素,即对神的恐惧和对死亡的恐惧。伊壁鸠鲁从认识论出发,认为感性知觉是判断善恶和选择行为的准绳,那么选择人生的目的也必须依据直接感知经验的证据,思考所得的结论必须与这种证据相联系,不然就会陷入困惑与混乱。从这个前提出发,他认为肉体的快乐和感官的快乐是一切起源和基础,没有感性的快乐,就不会有其他的快乐和幸福。

三、快乐主义的内涵与性质

伊壁鸠鲁伦理学的中心是人生问题。他认为,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快乐,快乐就是人生最高的善。他指出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目的。因为我们认为幸福生活是我们天生的最高的善,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最终目的乃是得到快乐。如果到此为止,把“快乐”说成唯一的伦理原则,并把它抽象化,那就不仅可能,而且必然得出结论说伊的伦理学说是享乐的,甚至是非道德的。然而,快乐不是空洞的同一,不是不可继续分解的基础单位,存在着许多快乐,而且其质量也是不同的。如果不是看心理形式,而是看其社会内容,就尤其如此。所以全部问题就在于:快乐的原则包含什么内容,而且怎样实行快乐?

关于快乐的规定,伊壁鸠鲁所说的快乐,并不是指奢侈放荡的快乐。用他话来说就是“我们所谓的快乐是指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侵扰”。从理性出发,他把人的欲望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自然的也是必要的欲望。这是为了维持人的生命和健康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如吃饱穿暖,渴饮困睡,其目的在于消除体内的痛苦。“一切善的根源都是口腹的快乐,哪怕是智慧与文化也必须根植于此”。

第二类是自然而不必要的欲望。如奢侈的宴饮、过度的物质享受。伊壁鸠鲁一方面强调基本物质的需要,另一方面又反对过度。

第三类是既非自然又非必要的欲望。如贪财、贪权等,认为这种欲望违背了人的天性。伊壁鸠鲁反对把钱财和奢侈生活看得比灵魂的“宁静”更重要,因为在他看来,痛苦来自于欲望的不能满足。欲壑难填便会产生道德上破坏性的动机,就会因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而产生痛苦。

因此,伊壁鸠鲁极力主张把人欲减少到最低限度,即自然而必要的欲望。这样,一方面消除了那些难以满足的、徒劳的非份欲望,避免了与他人的冲突,保持了平静的心境;另一方面,因为它很容易得到满足,并且一旦满足,就能给人带来很大快乐。“面包和水,当它们被放入饥饿的嘴唇时,就能带来最大可能的快乐。习惯于朴素的、简单的饮食就可以保障为健康所需要的一切,能使一个人满足生活必需品而不挑剔”。

对此,伊壁鸠鲁把快乐分为身体的快乐或痛苦和精神的快乐或痛苦。身体的快乐或痛苦只与现在有关,而精神的快乐或痛苦还包括过去和将来。伊壁鸠鲁坚信:恐惧,特别是对上帝和死的恐惧,是快乐的最大敌人。如果人能摆脱对将来的恐惧,勇敢地面对将来,并相信将来的愿望能够满足,人就能够获得“宁静”这个最佳状态。这就是他所说的“不动心”,“内心的宁静”。为此,他还区分了“动态”的快乐和“静态”的快乐。“动态”的快乐是人们在满足自己愿望过程中获得。但是伊壁鸠鲁认为,当一个人的愿望得到满足后(如吃饱后),那种满足的状态本身是快乐,叫“静态”的快乐,并认为这种“静态”的快乐是最完美的快乐。在伊壁鸠鲁看来,肉体的快乐虽然是必要的、合乎自然的,但它是暂时的、不稳定的、浅薄的,只有精神的快乐才是持久的、稳定的、深刻的;因为它能回忆过去、预想将来,使人享受心灵的愉快和幸福,而这种愉快和幸福是肉体快乐所达不到的。对于人生来说,真正的快乐不是在于肉体,而在于精神的快乐。故此,伊壁鸠鲁要求人们只满足于面包和水,他主张一种对身体有益的、简朴的生活方式,强调“知足是一种大善”。从这一角度看,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不是享乐主义,而是反对享乐主义的。

四、实现快乐的手段

对伊壁鸠鲁来说,快乐是衡量一切的标准。他把快乐与善联系起来,以快乐作为善的标准,把善归结为快乐,典型地表现出快乐主义的特质。无论是对法律而言,还是对美德、正义、友谊等而言,凡是给人带来快乐的就是好的,否则就是不好的。

首先,科学与哲学是实现快乐的根本手段。伊壁鸠鲁认为,对死亡恐惧和受上帝惩罚是阻碍人们快乐的两大障碍。为了帮助人们获得快乐,摆脱恐惧,他大力宣传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我们的身体和灵魂仅仅由原子组成,这些原子只是暂时地组成部分一体,等我们死后,它们就会在宇宙中重新排列,我们身上不会留下任何东西使我们对失去的生命感到恐惧。因此,不要害怕自然现象,不再害怕上帝的惩罚。所以,伊壁鸠鲁认为,自然科学和哲学本身也是人们用来获得的幸福的工具;自然科学解释自然现象,因此能帮助人们排除对死亡的恐惧;哲学则是表明人的愿望是有限的,即死后人就是没有愿望了,因此也能帮助人们排除对死亡的恐惧。自然科学和哲学最终目的都是帮助人们获得“宁静”,即“幸福”。

其次,友谊是实现快乐的重要手段。伊壁鸠鲁非常看重友谊,常用过度的言辞来赞扬友谊。他认为在智慧提供给整个人生的一切幸福之中,以获得友谊为最重要。“友谊”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跳跃”。我们应该意识这一“天恩”。伊壁鸠鲁还说聪明人会为朋友而牺牲自己。由于他对友谊的赞扬,一些学者认识至少在这一点上,伊壁鸠鲁放弃他的利己的享乐主义,提倡对朋友的无私。但是,这一点也不能肯定,因为伊壁鸠鲁仍然认为友谊的价值仅仅在于获得幸福的一个很好的工具。朋友能提供最大的安全感,没有朋友会很孤独,会被危险包围。为了获得友谊,朋友之间应该互相信任,对朋友应该像对自己一样好。事实上,伊壁鸠鲁社团成员们用他们自己的生活表达了这一思想:友谊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促进“心平气和”、“心神安宁”。

再次,美德也是实现快乐的手段。古代社会曾经普遍谴责伊壁鸠鲁来的享乐主义,认为它诋毁了传统的道德观。其实,伊壁鸠鲁也提倡一些传统的道德,他认为,勇敢就是使人忍耐苦难和危险而快活的心境;节制是以明智为基础的使人得到适度的快乐和幸福的能力;正义或公正就是守法和使别人得到快乐和幸福的相互能力。然而,伊壁鸠鲁认为这些美德只是用来获得幸福的工具,本身并不重要。

五、反思

通过以上部分的论述我们知道,伊壁鸠鲁的快乐论并不像通常被误解的那样,是低级庸俗的享乐主义。相反,伊壁鸠鲁的快乐论表达的是一种有节制的、淡泊的幸福观,它既没有过分强调感官享乐的重要性,也没有夸大理性能力在把握、追求快乐过程中的作用。感官与精神的快乐在其学说中被赋予了应有的合理地位,可以说,这是一种自然的、中庸的快乐学说。

正是基于一种对人类苦难的、强烈的、悲悯之情以及一种对达到幸福生活坚不可摧的信心之上,伊壁鸠鲁的快乐学说针对晚期希腊时代普遍存在的人的生存状况之痼疾,提出了一种建设性的解答,它是对当时人们灵魂疾苦的一种治疗,是苦恼意识的一种合理性出路。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伦理学较多地强调的是被柏拉图主义传统所忽视的与个人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急迫问题,他敢于正视这些琐碎的、变化无常的东西,并试图通过改变信念与欲望从而过上一种幸福生活的道路来解决人之存在的痛苦与烦忧,并最终达到生命存在的幸福状态。正因为洞察到了伊壁鸠鲁快乐主义伦理学对于人的存在所具有的这些独特意义,边沁、尼采以及青年马克思、晚年福柯等哲学家都曾给予其较为公正的评价,也正是基于这一意义,卢克莱修指出,“在一个缺少伊壁鸠鲁价值观的世界里,人们将永远是无意义的牺牲品,一生都在无谓的烦恼中度过,因为他们永不满足,不知所止,而不知真正的快乐的增长是有限度的。

参考文献:

1、(古罗马)西塞罗;徐奕春译.西塞罗三论——老年·友谊·责任[M].商务印书馆,2001.

2、伊壁鸠鲁.致美诺寇的信.古希腊罗马哲学[M].三联书店,1957.

3、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M].商务印书馆,1981.

4、苗力田.古希腊哲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上一篇:价值哲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哲学理论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