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心理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4 13:41:54

幸福心理学论文

幸福心理学论文范文第1篇

(一)系统的训练内容:积极情绪、积极人格、积极人际关系积极心理学有三大基石:第一是积极情绪研究,如愉悦、满意、乐观、希望、感恩和宽恕等和主观幸福感相关的内在体验。第二是积极特质研究,其中最主要的是人的优势和美德,并且认为发挥积极特质是实现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第三是积极社会组织系统研究,如牢固的家庭、民主的社会、广泛的道德等,以及它们如何促进积极特质的发展。在我国大学生心理训练过程中,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指导,从个体和群体层面,建构积极情绪训练、积极人格特质训练、积极人际关系技能训练的内容体系,将整体上促进大学生幸福感的各个方面,从而帮助大学生掌握幸福技能,实现幸福人生。其中积极人格特质训练是核心内容,成为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际关系训练的基础;积极情绪体验是个体层面主观感受,积极关系获得是群体层面交往技能与幸福获得的保障条件。同时,在积极心理学三大研究体系内,积极心理学家们建构了大量的理论来解释什么是幸福、如何获得幸福,如赛里格曼的幸福五元素学说、弗雷德里克森的积极情绪扩展-建构理论、艾利克斯的情绪ABC模式、希斯赞米特哈伊的“心流”学说、弗兰克尔的人生意义观等等,这都将是积极情绪、积极人格、积极人际关系训练的核心主题和重要方法来源。

(二)体系化训练方法与原则:理论、研究、应用大学生心理训练应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指导、科学实验的证据及有效的训练方法,训练过程要坚持理论性、研究性和应用性原则。首先,大学生心理训练目标、内容、方法受到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指导,同时心理训练过程中也有必要进行理论传授、阐释,这不仅可以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这样训练,而且清楚怎样配合和自我练习才能导致更好的效果。忽视理论的关照,心理训练就会流于表面,甚至导致游戏化和娱乐化。其次,积极心理学以事实为依据,经过严谨的科学方法得出结论,具有科学性。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训练也要坚持研究性原则,即一方面通过传达幸福科学增强训练的说服力,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大规模的人群调查、对照组实验设计、跟踪调查等,力求掌握我国大学生心理训练有效性的实证研究结论,以更好地实现训练目标。最后,应用性原则是指不能只停留在理论阐述与研究的结论解释上,而将它们进行必要的、合理的应用转化,转化成容易被理解和接受的各种训练方法的具体设计,使得理论、研究结论与应用紧密结合,如先测试、再干预、再测试的训练过程,融理论、研究和应用为一体,既避免枯燥,又增强趣味。同时,不仅是课堂上进行有效的研究和应用,整个训练环境也要嵌入积极观念,教授生活中便于应用的幸福心理技巧。

二、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对大学生心理训练过程的思考

(一)幸福感觉提升,积极情绪体验训练积极情绪的扩展-建构理论认为积极情绪让我们感觉良好,即它不仅反映成功和健康,还能够产生成功和健康;积极情绪改变我们的思维,即拓展常规之外更广泛的思想和行为意识;积极情绪改变我们的未来,使我们能够发现和建构新的技能、新的关系、新的知识和新的生存方式。帮助大学生识别、唤醒、体验积极情绪并成为习惯化技能,首先就要根据积极心理学关于情绪研究的分类,即有关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积极情绪三类,针对性地开展训练活动,帮助学生保持面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情绪的连贯性,从而抵御消极情绪,提高生活满意度,获得主观幸福感。面对过去的积极情绪有满意、满足、成就感、骄傲、平静等,如何获得这些情绪?积极心理学从改变认知、学会感恩等角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大学生心理训练过程中,改变认知训练,就是要讲解情绪与认知的关系,即所有过去的情绪都是由思维和解释启动的,而不是事件本身引起的,尤其是要帮助学生纠正教条的决定论,即过去不幸影响未来的错误观念;其次,进行感恩训练,就是要通过课堂感恩记录、感恩沉思、感恩分享,课后记感恩日记、“感恩拜访”等的练习有效改变大学生对过去事件的情绪体验,获得内心的平静和满足。面对未来的积极情绪包括乐观、希望、信心和信任等,如何引发这些情绪?积极心理学认为可以通过改变对未来的希望而实现。在心理训练过程中就是要帮助大学生获得习得性乐观,从训练积极乐观的解释风格开始。首先,教授艾利克斯的情绪ABC模式,通过讲授理论及案例分析、完成句子等形式让大学生认识到对事件的看法和解释而不是事件本身决定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其次,教授反驳悲观的技巧。如采用完成句子、续写故事等方式传授自我对话和自动思维反驳技能。具体可采取当悲观想法出现时,先进行举证、再扩展解释来发现自己对事件的曲解,从而打破破坏性习惯思维等。最后,教授减少悲观想法的技能。如通过三步走的方法,分别试想最坏、最好和最可能的情形,然后针对最可能的情形制定一个应对计划并实施。以上训练方法都可以根据大学生实际生活情境进行案例编排展开。面对现在的积极情绪体验主要包括“愉悦”和“满意”。积极心理学并不排斥合理的培养愉悦感以获得当下的幸福体验。当然,面对现在的积极情绪仅仅停留在愉悦感上是不够的,还要将其提升到更高层次的幸福体验,即面对当下的“满意感”。如获得当下的愉悦感可以通过训练大学生的正念,让他们学会在心灵安静中全心与当下同在,承认、接纳和审视正在发生的不幸、消极情绪等,从而激发直面它们的信心、勇气和能力。而满意感的获得,则需要大学生必须付出努力和意志力,因为它来自于自身优势和美德的展现。帮助大学生识别、展现和发挥自身的美德和优势的所有途径都有助于他们获得满意体验而感到幸福,如让他们去帮助别人、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发挥潜能进行作品创造等等。

(二)幸福品质培养,积极人格特质训练关于优势和美德的人格特质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类身体中都有着基于进化需要而遗传自远古的优势有待展现,每个个体如果能在每天的生活中运用这些优势,不仅能获得当下的积极情绪体验即满意感,而且可以帮助他们缓冲和对抗自身缺点、疾病、挫折和不幸等等。因此,训练大学生如何识别、展示、运用他们自身的美德和优势,成为积极人格特质训练的核心,也势必会促进其良好人格发展,最终实现幸福人生。积极心理学研究了整个世界横跨3000年历史及不同文化,归纳出人类普遍存在的六种美德,为了建构和测量及实现这些美德,将它们细化后提出24项性格优势,而培养这24种性格优势则是实现六种美德的途径。为了测量这六大美德和相应的24种性格优势,Park等人编制了“优势行动价值问卷VIA-IS”,现已被数百万人广泛使用,而我国的研究者段文杰等对这一问卷进行了中国大学生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除美德结构划分不合理外,VIS-IS可以作为测量中国大学生性格优势的工具。[5]研究表明性格优点存在跨文化的普遍性,并且性格优点与优良表现、主观幸福感以及创伤后成长呈显著的正相关。[6]因此,识别我国大学生个体及群体的突出性格优势,针对性地加以训练是十分必要的,不仅能解决大学生群体现存的心理问题,而且还能有效提升幸福感。第一步,就是要运用“优势行动价值问卷”对大学生个体和群体的性格优势进行评估和识别,为展示和应用性格优势训练打好基础;第二步,就要在训练过程中帮助大学生进行优势性格展示,可以采用小组优势讨论的方式,一起分享自身有哪些优势,曾用哪些优势帮助过别人,如何利用这些优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等;第三步,就需要帮助大学生更广范围应用这些性格优势,如设置高难度的团队任务,发挥团队优势才能克服的挑战,任务完成前小组讨论团队优势,任务完成后每个人写下“挑战中的优势”故事,并进行集体分享等。同时要开发“性格优势运用”的家庭作业方案,在社会生活真实环境下促进积极人格品质的培养。

(三)幸福环境构建,积极人际关系技能训练在个体提高幸福感的同时,积极心理学并不排斥环境对个体的影响。个体成熟的防御机制和社会阶层、教育程度和智商高低无关,而与他生活的环境系统有关。成熟的防御机制确保个体在遭受压力、不幸时能够采取利他、幽默、抑制、升华等有效的应对策略。这是保持心理健康,降低心理问题与疾病风险的积极特质之一。同时,个体作为社会人满足胜任需要、归属需要、自主需要等,也都由个体生活的环境系统决定,并依赖于环境系统所提供的标准及实现途径。显然,作为个体来讲,良好的社会环境、组织系统、家庭氛围、夫妻关系、好的人际关系等都会为幸福人生提供可持续动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素质训练,不仅仅是个体积极情绪能力的提高、美德和品质的发掘和施展,同时还需要积极社会组织系统提供条件和保障。在宏观层面上,建设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如道德的公民、和谐的社会等;在中观层面上,建设积极的单位或社区组织,如良好的校园文化、社区文明等;在微观层面上,培养积极家庭和社会的人际关系等。积极的组织系统建构宏观层面涉及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领域,内容较广十分复杂,积极心理学对此研究也相对薄弱。然而对于利用个体可控因素改善微观环境系统,尤其是建构积极社会关系和积极家庭关系方面,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开拓了我们的视野。构建我国大学生积极人际关系技能训练可参考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大学生共情能力训练,即准确地识别他人情绪的能力;二是基于情绪感染理论的领导者乐观领导风格培养;三是建构人际关系的实用技能训练,如肯定式沟通风格、积极主动回应方式、有效赞美技巧等训练,并通过角色扮演、贴近实际的案例讨论增强训练实际效果。

幸福心理学论文范文第2篇

本课题较为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和谐社会视野中的一种全新教育理念———积极心理教育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内容.其中重点研究了和谐社会与积极心理、积极心理教育的内涵、历史定位、主要理论基础、塑造积极心态、积极学习心理与教学心理调控等问题.本课题还在国内外心理学界较早提出了“积极心理教育”这一概念,并运用积极心理学原理,以积极的心理视角对这一概念进行了分析、研究与论证,深刻地提示了增强积极心理体验和加强社会实践锻炼是保持与增进心理健康的关键所在,也进一步论证了只有以积极心理教育理念来开展学校教育工作,才会使学生逐渐成长为和谐社会中的有用之才这一思想.

2主要观点与研究方法

2.1主要观点

2.1.1开展积极心理教育是促进心理和谐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必将极大地开发人的潜能,激发人的热情,培养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强大的民族心理力量.

2.1.2科学心理学正式产生之后主要面临三项任务或称之为历史性课题,即治疗心理疾病、增进人类幸福和开发人的潜能.但在其后的半个多世纪中,由于两次世界大战后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和重建家园的需要,使第一项任务得以被空前重视,心理学的后两项任务就基本上被淡出人们的视野之外.从此,心理学成为了“矫治学”、“类医学”的代名词.于是19世纪6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为传统主流心理学提了个醒.到了1998年由于时展的迫切需要和矫正心理学发展轨道的呼声不断增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赛里格曼率先发起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

2.1.3在积极心理学迅速发展的过程中,着重对人类所具有的种种积极品质和潜能不断加以挖掘使之为全人类服务的教育活动的积极心理教育是真正能完成好心理学这两大历史性课题的主要担当者.

2.1.4积极心理教育倡导心理学不仅要研究人的各种心理问题,更要研究人自身所具有的各种积极品质,主张心理学要以人所拥有的和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善端和美德为出发点,用一种积极的研究视角来对包括人的心理问题在内的许多心理现象重新作出解读与诠释,从而帮助人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的潜力并由此获得高质量的生活.

2.1.5积极心理教育是一种对人所具有的各种积极品质进行开发与教育的活动,它强调对人的全部积极心理因素进行研究,它主张通过最大限度地开发积极心理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或消除人的心理问题,从而增进心理健康,增强人的主观幸福感,积极心理教育的内容有:其一是对积极情感的开发与培养.这种情感主要有幸福感、满足感、效能感、幽默感、好奇心、欢乐、希望和流畅感等.其二是对积极人格的开发与培养.这种人格主要有自尊、勇敢、自信、创造、正直、善良、坚持、宽容、合作、自制等,这本主要针对学生和教师而创作,因而重点论述了其中的自我学习效能感、教师教学流畅感和积极教学心理调控等问题.

2.1.6价值观是积极心理教育发展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价值理念,它决定了积极心理教育发展方向、宽广视野和不懈追求.它把“以人为本”作为自己的价值观,“以人为本”其实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理念,这也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对积极心理教育的一大贡献.

2.1.7积极心理教育的着眼点是人的积极心理的发展与完善.它以积极的视角和变化发展的观点来看待人,把关注点置于人的根本能力和综合心理素养的优化和提高上,注重以长远的全局的眼光看待人的心理和心理健康.

2.1.8积极心理教育的落脚点是人的幸福感的产生和发展.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和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人的心理的着眼点就决定了积极心理教育这个落脚点是关注人类的幸福生活.它通过开发和优化人的积极心理品质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来最终实现人类幸福生活的目标.积极心理品质有助于人形成积极心态,而积极心态是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心理要素.

2.2主要研究方法

本课题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有自然实验法、调查法、教育经验总结法和实验法.2.3前期相关研究成果①心理教育论(专著),2005年12月出版②创造教育概论(主编),2006年4月出版③新课标•创造教育基础理论与案例分析(上、下册)(副主编),2005年3月出版④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的着力点(论文),2008年1月发表⑤论大学生自我学习效能感及其培养策略(论文),2008年5月发表⑥试论教师教学流畅感及其培养策略(论文),2008年11月发表⑦试论当代大学生心理疾病的有效预防策略(论文),2009年1月发表⑧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促进人类精神发展的里程碑式的心理学家(论文),2005年12月发表⑨积极心态: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重要心理要素(论文),2010年1月发表⑩论心理健康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论文),2005年8月发表

3理论创新程度和学术价值

3.1理论创新程度

本成果针对当前社会和学校教育(包括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把学生看成“问题人”、“有缺点的人”等非理性思维和理念的严重不良现象,以纠正学校不良教育理念为己任和出发点,坚持以人为本,在全国心理学界首先提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心理教育”这一概念,并运用这一理念对如何培养和开发人的积极心理和潜能进行了分析、研究和探讨,具有较高的理论创新程度.

3.2学术价值

3.2.1使全社会和学术界重视和谐社会中的“心理构建”,以更宽广的视野看待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积极心理教育更是主张,不要就问题论问题,而应在最大限度地开发和优化人类积极品质的基础上使人类的潜能开发至极至的时候,人类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也就会极大地减少甚至彻底消失.积极心理教育也主张进行积极心理治疗,这种治疗应当是积极的主动的而不是消极被动的,就是培养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应该是心理治疗最好的深层战略.随着现代社会刺激人类因素的激增,患心理疾病的人数也在成倍地增长,心理疾病的种类也在日益增多.对此,心理学的关注点必须转向更广阔的天地,以更宽广的视野来关注其所有的使命、特别是增进人类幸福和开发人类潜能的使命,通过开展广泛的积极心理教育使人类心理素养普遍提高,才能最终从根本上彻底解决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

3.2.2促进全社会和学术界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倡导终身学习和积极开发自身潜能的热情普遍高涨.积极心理教育促使人类不断终身学习.它主张人类应不断积极进取,这是由人类的优秀进取个性所决定的.千百年来所造就的现代文明已经启示人类,只有不断进取和不断学习,人类才能有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这一天也是积极心理教育的理想目标.积极心理教育促使人类不断开发自身潜能.这种教育开宗明义地主张,应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类自身的伟大力量,通过这种力量的开发,不但能克服种种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更能使人类的优秀天性得以展现,而且能为人类创造更幸福的生活.心理学、生理学研究表明,现代人类的心理机能尚有巨大潜力没有开发和利用,有人说未开发之比约有90%左右.通过大力发展积极心理教育事业,开展积极心理教育工作,加强积极心理教育训练,才能使开发人类心理潜能从活动变为工作再发展为一项伟大事业.

3.2.3使心理学界倡导提高生活质量和增进人类幸福的理念成为一种普遍的行动.重视提高生活质量,增进人类幸福感已经成为全人类的一种普遍行动.在物质财富不断增长的同时,人们更看重的是精神财富,也就是人的心理品味和心理感受,追求更高质量的心理生活才是人类更高级的心理层面上的生活目标.幸福的内涵主要不是物质的享受,而是充满感情、充满创造和在不同程度上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美妙心理体验,是为实现心理目标理想而献身于工作和事业的一种奋斗过程.由此看来,虽然幸福是许多学科所关注的,但却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研究内容.积极心理教育的确是一种新颖的教育,它因以人的积极心理品质的开发和优化而与其他一切教育有重要区别,它以实现心理学自身意义和价值为核心理念,因而关注这种教育不仅仅是心理学家的事,更应该成为所有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职责.那样的话,积极心理教育之花才能最终结出朵朵独具积极心理学特色的丰硕果实.

3.2.4积极心理教育的发展还将有力地推动和促进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等一大批学科的发展与繁荣,并为它们提供日益强大的积极心理学理论和力量源泉.

4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幸福心理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通识教育;幸福课;困境;本土化

1引言

通识教育有着古老的过去、年轻的现在和无限的未来。说它漫长,是因为通识教育在西方国家的历史很长,研究文献也多如牛毛;说它年轻,是因为改革开放后的20世纪80年代后期,它才开始出现在我国大陆学者视野中,并且逐渐被大家所关注、引用和实践;说它无限,是因为通识教育的发展不可限量。中文的“通识教育”最初是由英语的“general-education”翻译而来,该概念经历了不断发展和演变。因为它的理念与某一时间段的“大规模计划经济建设”目标相违背,所以曾遭到了大量学者的批判,但是随着经济体制转型和中国融入世界,狭隘的专业教育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的进步,通识教育逐渐被大家普遍接受。通识教育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源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人,与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它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希望通过学习统整的知识培养健全的人格,从而使受教育者从“专才”变“博才”。正是认识到了通识教育的优点,所以众多高校对通识教育的重视度逐渐提高。在这一过程中,高校如果要取得良好的通识教育效果,就需要构建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其中,幸福课作为必修课中的其中一门,承担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任务。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十之后,我国在政治上的主题从“和谐”社会过渡到“幸福”社会。“幸福”这一概念已经连续三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幸福”已成共识。对于大学生来说,校园的物理环境、人文氛围,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所以,学校承担着提升大学生幸福感,帮助他们获得幸福感的责任。[1]

2幸福课的研究背景

幸福课,又称为积极心理学。心理学自诞生之日起,便肩负着三个使命:第一,治疗心理疾病;第二,帮助所有人生活得更加充实完善;第三,发现并培养人类的卓越才能。但是当国外一些学者检索1887~2000年以来所有有关心理学文献上的研究主题后,所有人惊呆了:关于焦虑的文章有57800篇,关于抑郁的有70856篇,而提及欢乐的仅有851篇,关于幸福的有2958篇,居然是关注抑郁、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的论文出现了14次,才会出现一篇关注快乐、幸福等积极情绪的论文[2]。大多数的心理学家将自己的精力花在了治疗心理疾病上,所以以马丁•塞利格曼为代表的一些心理学家,发起了关注人类优势与幸福的积极心理学运动。五千年前,中国的孔夫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育这一过程中,本来就应该是快乐和充满乐趣的,并且关注人类的潜能和优势的。在这种理念下,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坚定地站在了一起,最终诞生了传授积极心理学的幸福课,其定义为: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关注人类优势和幸福,帮助人们快乐和幸福的课程。

2.1国外研究现状

幸福课在国外的最初实践者是马丁•塞利格曼,他于1970年返回了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1999年开设了与快乐和幸福相关的课程。后来其他一些精英学校,如美国哈佛大学、英国惠灵顿公学等也相继开始了相关课程。但是广受大家瞩目的一位学者应该是泰勒•本-沙哈尔,他于2006年在哈佛大学开设了幸福课,选课人数由最初的8位,到最后都超过了王牌课程“经济学导论”,成为了哈佛大学选课人数最多的课程,有着传奇色彩。且该课程以积极心理学为依托,用锻炼、反思、记录、冥想等实用和可操作的方式让学生找到幸福的方法。[3]与哈佛大学的幸福课相比较,英国的顶尖中学惠灵顿的幸福课不采取讲座形式,而是结合了传统团体心理活动课、宗教体育、体育锻炼、个人、健康与社会教育,以及瑜伽和冥想等众多元素,教会学生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关注身体和心理健康,控制不同的情绪,以及怎样实现自己的宏图大志。这两所学校的实践都取得了成功,对社会和世界的影响力极大。

2.2国内研究现状

幸福作为一种主观感受,与心理学有着天然的关系。我国早期有关幸福的研究都是从心理健康这一领域展开的,如20世纪80年代,杨彦春、何幕陶、朱昌明、马渝根、周建初等学者进行的幸福感研究主要研究的就是老年人精神心理。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逐渐扩展到对城市成年人、运动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幸福研究。[3]这些研究为之后的幸福课开设打下了鉴定的基础,但是心理健康只是幸福课研究的一方面。真正意义上幸福课的研究应追溯到2007年,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的年会主题是“幸福与教育”,自此以后掀起了一个研究幸福与教育的学术高潮。浙江大学、云南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纷纷开设“幸福课”,开始了幸福课的实践应用。[4]

3目前幸福课的困境

中国国内对幸福课的研究,与国外相比较,起步晚,成绩少,教学实践缺乏政策、经费、人才、工具、教材等支持,所以目前呈现以下三个问题:

3.1对通识教育的理解度和认可度不高

尽管通识教育已经提到了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是对其的理解还存在着表面化、片面化和狭隘化的现象。第一,调查表明,大部分教师和少数学生以前从未听说过“通识教育”,一些学生是上了大学以后通过课程设置和相关通识教育手册才初次接触,一些教师是从网络、书籍和报刊等媒体通道得知的,所以对通识教育的内涵理解不清。第二,高校通识教育大多数是从公共必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这两方面展开和普及的,最终的考核一般通过课程论文来进行考查,导致教学质量偏低。这就造成了学生对所有开设的通识课程即使充满兴趣,但是重视度并不高,抱有应付的侥幸心理。第三,由于我国的通识教育是由文化素质教育引发的,而教育部并没有明确认同和推动通识教育,这种微妙的关系使得一些高校在推行通识教育时“犹抱琵琶半遮面”,使得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在实际工作中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5]

3.2缺乏对幸福课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研究

国内高校目前普遍开设了与幸福相关的课程,但对于这门课程的建设原则、建设内容、教学模式等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相关研究也很少。[4]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库”中检索以“幸福课”为主题的近年的研究论文,2006年为7篇,2013年为45篇,2014年为50篇,2015年为180篇,2016年到目前为止为69篇。虽然呈缓慢增长的态势,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这些研究主要针对于提高个体的主观幸福感,针对课程的研究少之又少,所以在理论和实践这一层面,我们做得完全不够。3.3对有中国特色的幸福课研究较为薄弱幸福课作为一个舶来品,探讨研究如何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是急不可待的事情。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承载着一个国家人民的精神寄托和人文品格。但因为国内缺乏对幸福课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研究,所以目前大多数高校开设的幸福课都在借鉴国外成熟的内容和方法。但是,国外幸福课的设置是基于西方人的社会生活和价值取向,所以我们在借鉴的同时,需要根据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价值取向,构建出本土化的幸福课。

4高校通识教育理念下“幸福课”课程的构建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是培养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人,所以从这一方面来讲,通识教育应该得到真正的重视。当然,如果过分夸大通识教育的作用,认为其是高校教育的全部,这样的大学也将难以生存,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应该相辅相成。在通识教育的理念下,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的幸福课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发掘自身优势,通往幸福的彼岸。针对以上的三个问题,我们应该:第一,重视通识教育,将通识教育体系合理化,提高通识教育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建立一套通识教育保障体系。第二,从理论层面上,展开对以大学生积极人格为导向的幸福课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探讨;从实践层面,高校可以在理论讲授的基础上,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所以心理测评、素质拓展和团体辅导等不失为恰当的方法。第三,构建本土化的幸福课,不仅可以结合学者与时俱进的研究结果,更可以建立在中国的传统文化、民间文化和社会制度的基础上。综上所述,高校的通识教育能够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通识教育理念下,幸福课的实施,旨在培养大学生正确理解和解释幸福的能力、获得幸福的能力,最后形成一个合格的“社会人”,更加接近“幸福”人生。

作者:范红艳 单位: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艳秋.普通高中开设幸福课的实践与反思[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5,31(1):40-41.

[2]阳志平,等.积极心理学团体活动课操作指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

[3]李端阳,陈琪.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现状述评[J].文献资料,2013(1):79-80,83.

[4]朱玉茹.幸福课研究现状及“中国式”幸福课的初步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3):86-89.

幸福心理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研究生;积极心理学;生命意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6―084―04

20世纪40年代,心理治疗师Freakl首次将生命意义从哲学领域带进了心理学领域,提出了生命意义的理论和概念,并确信人类需要生命意义和追寻意义的动机,人会不断地寻找和实践生活使命,发现生命的意义和目的。他认为“造成现代人心理疾病的根源在于人们丧失了生活的意义、失去了生活的目标和方向”。如果人们不能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或者生活的意义,就会陷入一种精神上的空虚而无法自拔,势必会影响其心理健康,甚至做出一些过激的举动。生命意义感是一种比较高层次的心理感受,有了它就意味着个体有了更多的活力感、充实感、幸福感和快乐感。良好的生命意义感意味着当个体直面自己所遭遇的困苦与迷茫之时,能够从其中体会到生活的酸甜苦辣的缘由,找出夯实存在意义的更多途径;意味着当个体鼓足勇气在战胜各种困难和威胁的基础上去追求美好生活之时,感受到更多的生命的精彩;意味着当个体对诸如死亡和各种危难事件进行反思之时,能够懂得更加珍爱生命、尊重生命。从实质性的层次分析,生命意义感其实就是个体在各种不同的生活情境下所体验到的一种积极的心理感受。

在社会变革所出现的深层次矛盾以及现实压力和冲突的影响下,研究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改变。由于个人发展与社会转型期价值多元化的矛盾,使研究生出现了很多心理问题,各种负面事件屡屡发生,比如“某工大研究生遇刺事件”、“武汉高校一研究生在图书馆开水房向两名女生水杯内投放催眠药物事件”、“某大学研究生黄洋中毒身亡事件”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研究生的心理压力在各种具体事件中的体现或发泄。在巨大的社会压力面前,他们常常感到无助、迷茫、痛苦,出现了“消沉”、“冷漠”、“空虚”等不良状态。在价值多元化的世界中,研究生若能审视自身的生活心态和价值追求,并不断追寻自己的生命意义,就能够最大限度了解和认识到生命意义的深刻内涵,更加自信、乐观地面对生活和未来。

一、当代研究生面临的压力分析

压力指的是个体所认知到的威胁。当个体在一定的情境或者压力源中认知到威胁之时,情境或者压力源就会给个体带来压力感。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人们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对于正处在人生转型期的研究生来说,他们在享受所谓的“文凭光环”的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社会压力和生活压力。陈江波、吴明君在其研究中总结出了构成研究生压力的八个因子,包括论文要求压力、专业发展压力、相貌和经济压力、环境和心境糟糕压力、学习任务压力、担忧未来压力、人际孤单压力、身体健康压力等。在程利娜、吴筱玫的研究中,提到了一年级研究生的总体压力比较大,而且压力会随着年级的增长而减少;来自农村的比来自城镇的、男性比女性、还未参加工作的比工作过的研究生有着更大程度上的经济压力;未婚研究生较之于已婚的在爱情婚姻上的压力比较大。除此之外,相关研究还证实,女研究生比男研究生有着更高的婚恋与就业的压力感,且文科类的研究生尽管在学业上的压力少于理科生,但在就业方面却有着更大的担忧。还有,在面临压力之时,不合理的压力认知会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就拿前段时间炒得沸沸扬扬的“某大学投毒事件”,无法挽回的悲剧令人痛惜,引发该事件的原因究竟是长期以来相关教育的缺失、家长的忽视还是社会环境的影响等,我们不得而知。但若投毒者在当时的压力情境下,能够有比较合理的认知,就不会产生诸如极端思维、情绪化推理等非理性的认识,就不会由于心理异常与困扰而产生极端性的行为。压力一旦突破了一定的度,就很有可能促使研究生出现自我调控能力变低、实现目标的主动性遭到挫伤、创造性思维被抑制等状态,不利于研究生的自我实现。

尽管研究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和重视,但这种关注仅仅停留在对其问题行为和症状的考察方面,很少对诸如研究生的生命意义等积极性的深层次的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本文将在积极心理学的视野下,探讨生命意义与积极心理学相关理论的联系、生命意义教育的作用以及对研究生进行生命意义教育的合理对策,从而为从事研究生教育的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参考。

二、生命意义与积极心理学

生命意义是个古老而深刻的概念,最早并不是以心理学的形式出现的,在哲学领域中很多学者都曾对其进行过论述和研究,例如,叔本华、尼采以及爱默生等。后来,不少心理学研究者开始关注和探讨生命意义的有关问题,提出了很多有关生命意义的理论,其中最著名的是弗兰克尔的意义治疗理论。对于生命意义的含义,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但不少研究者都从目标或者目的角度去界定生命意义,例如,Crumbaugu将其定义为一种能够给予个体方向感与价值感的目标,Reker认为生命意义的组成涵盖了目的感、连续感和顺序感的结合情况,是一个多维度结构的概念。弗兰克尔则将生命意义定义为人们对自己生命中的目标和目的的认识和追求,也就是说,人们在前行的道路上要有着自己对未来规划的清晰认识,懂得自己需要的是什么,追求的是什么,并且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而不断努力。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创始人美国前任心理学会主席赛里格曼(Seligman.1998)认为,要以更加欣赏和开放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能力以及动机,去研究人的积极品质,在强调人的价值的前提下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研究发现积极情绪对生命意义有较强的影响,这说明积极情绪与生命意义是双向互动的关系,二者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共同为人的身心健康发展而服务。如此看来,积极心理学的出现,为生命意义的研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平台。而且,积极心理学的三个主要研究领域,如“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人格特征”以及“积极的社会环境”,与生命意义的三个维度――认知、情感、动机的研究有着内在的联系,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生命意义感的研究看作一种积极心理的研究,将意义治疗类比为积极治疗,最终的目的都是提升人们的价值观念,使其更加有意义的生活。在此分析的基础上,要想对研究生进行生命意义教育,可以在结合积极心理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探讨,为对研究生进行生命意义教育提供更多的视角与更加广阔的平台。

三、研究生生命意义教育的作用

Das认为,生命意义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为我们的行为评判提供标准;给予我们生活的目标;凸显自我的价值;提供一种对生活事件的控制感。生命意义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从现实情况分析来看,研究生面临的压力不仅是来自于就业、人际关系、他人评价等方面,还起因于对自我的期待和对理想的追求,研究生不可能一直心无旁骛地追求学业的进步,他们仍然会受到外界事件的影响和干扰,从而产生诸多心理问题,若不进行及时调整和完善,将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后果。

大量研究表明,生命意义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强而有力的催化剂效应,也是健康和幸福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例如,Zika和Chamberlain对日常慢性压力源以及包含果断、内外控和生命意义等三个人格变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进行了考察,发现生命意义对主观幸福感的正向预测作用是十分显著的,生命意义能够持续性地对心理健康进行预测。Steger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对生命意义的认知和喜悦等积极性的情绪和生活满意度呈现出正相关的状态,而与抑郁、伤心等消极心境和情绪有着负相关的关系。因此,对研究生进行生命意义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1.从个体层面分析来看,对研究生进行生命意义教育,可以为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多的保障。飞速发展的社会为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便利,但不可否认的是,研究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他们的期望与现实之间出现了较大的落差,从而使其产生失落、悲观等不良情绪;与此同时,研究生所面对的压力还涵盖了人际交往、情感以及经济等方面的内容,他们长期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有些研究生常常独来独往,孤僻的性格促使了自杀和杀人等心理扭曲现象的发生。对研究生进行生命意义教育,能够提升他们对自我的认识,审视自己生命的意义,认清自己存在的价值,提起对生活的激情和对理想的追求,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中出现的困难和迷茫。

2.从社会层面分析来看,对研究生进行生命意义教育,能够促使其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其社会价值。在推动社会发展与祖国繁荣的进程中,研究生是走在学术前沿的主力军和精英群体,因此,应使其认识到所肩负的使命,促使其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潜能,为社会的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四、研究生生命意义教育的对策

(一)引导研究生追求积极的情感体验

积极心理学研究和关注的中心之一就是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包括对过去的满意感和幸福感、对现在的愉悦感以及对未来的建设性的认知等,具体表现在忠诚、希望、主观幸福感、乐观等方面,引导研究生追求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够促进他们对生命意义更加深层次地理解和感悟。

1.要培养研究生的乐观主义精神,发扬乐观主义的价值。乐观是各民族文化价值系统中被重视的一种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热点和核心概念之一就是乐观主义。积极心理学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消极心理学的研究模式,主张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正如赛里格曼所说,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催化心理学从只关注修复生命中的问题到同时致力于建立生命中的美好品质。研究生作为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的精英群体之一,其乐观与否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工作效率,乐观的心态能够帮助他们借助于更加客观的视角去看待生活,有更高的生活满意度、婚姻满意度以及职业成就感等。因此,通过多彩的活动、舒适的谈心、创新性的学习模式等合理的手段,引导研究生养成乐观的心态,能够帮助他们更加清醒地认识自己、规划自己,坚定不移地对自己的未来做一个正向预测,并且朝着既定的目标稳步前进。

2.引导研究生体验自己的主观幸福感。关于幸福的研究,哲学、伦理学、宗教以及社会学等都曾经涉足过,几十年来,强调人的主观评价、遵循科学心理学的研究取向、以快乐论为哲学基础并采用实证方法所进行的主观幸福感研究逐渐成为幸福感研究的主流。Diener提出了主观幸福感的三个特征:主观性、整体评价性、积极的情感体验。研究生在忙碌的学习和工作中,常常由于忽视了主观幸福感的体验而认为生活枯燥、乏味,其实不然,幸福无处不在。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体对积极幸福感的追寻是生命意义的获得源泉,在不同的场合、时间和地点,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和感悟是不同的,充满意义的生活才能给人们带来相对长久的幸福感。因此,要引导研究生体会和感悟幸福感,比如,完成一篇论文时的成就感、取得理想成绩的骄傲感、受到表扬时的满足感等,让研究生去体味有意义的幸福的滋味,能够充分调动他们心底最柔软的部分,在幸福情感的引领下激发出更多的正能量,更加自信地面对生活,发掘促使其前行的生命意义。

积极的情绪和情感体验的表现方式有很多,幸福和乐观仅仅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样本。研究生只有在结合自身发展实际的情况下不断充实自己的生活、不断培养和形成专属于自己的生命意义,才能逐步找准自己的定位,在更大的平台上施展自己的才华。

(二)引导研究生正视消极情绪

积极心理学继承了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心理学的合理内核,从消极心理转向对积极心理的研究,虽然被看作心理学研究中的一次革新力量,但也表现出一定的“积极话语霸权”,否认了消极心理的功能和价值。

我们在借鉴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对研究生进行生命意义教育的同时,也要重视对其消极情绪的合理引导。具体说来,消极情绪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功能:保护功能和提醒功能。其一,就保护功能来讲,当一个人有了“我能力不够”等消极思想时候,他就会降低对自己的期望、降低别人对他的期望,在所有的期望值都降低的时候,他对自己的期待感也就没有那么强烈,而一旦获取了一点点成就,反而会给自己带来小惊喜和快乐。其二,就提醒功能来讲,在通常情况下,一些心理上的矛盾是潜藏在潜意识中的,消极情绪就有提醒我们去正视这些矛盾的功能,比如,内疚可以唤醒个体潜意识中的正义和良知,使个体变得更加明智;不满则可以使我们采取更加合理的措施为我们的未来打好基础。如此看来,消极情绪的正能量还是很明显的。根据积极情感的扩展建构理论,消极情绪也能够起到调节或巩固积极情绪的作用,使人们在积极情绪中获得的技能和资源在消极情境下得到充分体现和发挥。也就是说,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在积极情绪状态下很难更加清晰地去体会和感悟幸福,但当消极事件发生的时候,“对比”效应就发挥了作用。更进一步地说,人面对顺境的时候,积极情绪的作用并没有那么明显,而在逆境之时,平时并不起眼的积极情绪也会通过“对比”效应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所以,消极情绪所带来的积极意义是十分显著的,但前提是要以正确的心态应对这些消极情绪。

弗兰克尔在讨论实现生命意义的途径的问题时,曾提出在人的一生中,痛苦是不可避免的,人不仅能够在经验和创造中实现其生命的意义,也能够在痛苦中实现其生命的意义。对于研究生来说,他们在受挫后会产生厌世、轻生、颓废的痛苦情绪,若不及时排除,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后果。但是如果他们能够将困难和压力看作一种人生有意义的历练,并以乐观的心态去追寻生命的意义,就不仅能够调节应激条件下的一般健康问题和自尊、忧郁情绪,而且对心理健康也有调节作用。在研究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痛苦、挫折与磨难,或是学业压力,或是生活上的经济压力,或是关于爱情婚姻的压力,抑或是校园中的人际关系压力等,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成为其生命中的“难”。当面临这种“难”时,研究生应更加积极乐观地处理这些消极情绪或者事件,既然选择了这条学业深造路,就要抱着风雨兼程的坚定的信念,做好将压力转换成前行动力的准备,走出属于自己的生命之路。

(三)引导研究生形成积极人格

积极心理学是以解释风格来对人格进行分类的,所谓解释风格就是指人们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件的理由所做出的一种持续一贯性的解释方式,也就是说不同的人倾向于运用不同的方式对外在刺激给予自己的解释,从而形成其独具特色的人格。但人格形成的重要基础主要依赖于后天的社会生活体验,比如,父母的教养方式、个体自身的生活经历、教师的教育风格以及媒体等。尽管人格没有好坏之分,但积极的人格能够促使人更加客观、辩证地看待世界、自己和他人,正确地对待顺境和逆境,朝着更加自信、自强、幸福以及自尊的自己迈进。因此,引导研究生形成积极的人格就显得尤为重要。至于健康人格的形成,则主要依赖于以下途径:

1.培养良好的自尊。具有高自尊的人能够自己指导自己、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监督自己,能更加积极地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坦然接受别人的期待和评价,并且在更加有意义的生活中寻找自己的价值。因此,培养研究生形成良好的自尊,能够促使他们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更加积极主动,表现出更多的责任心和创新性,在对待他人之时也能够更加的宽容、诚实。美国心理学之父詹姆斯认为,自尊是个体在一些重要领域中对超越自己期待的成果的体验,这种体验可以用公式“自尊:成功的结果/抱负”来表示。自尊的高低与个体对自己的抱负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联系,所以说自尊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自己领悟的,因此,要逐步引导研究生在学习、人际交往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摆正自己的心态、调节自己的情绪、找准自己的定位,培养良好的自尊,为积极人格的形成奠定基础。

2.增进其积极的生命体验。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中,积极体验是指所有能够激发个体产生倾向或者接近的情绪,弗兰克尔认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生命都有意义,而积极的生命体验是个体对生命意义的深刻领悟,是个体对人类生存境遇的关系瞬间性的深层察觉。引导研究生进行积极的生命体验,能够促使他们在产生积极情感的同时学会欣赏自我、爱护他人。既有助于他们正确分析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和角色,避免由于定位不准而产生的消极情绪,也有利于研究生正视自己所面临的学业、情感、经济以及就业等方面的压力,更加从容、自如地应对各种困难。同时,还要逐步引导研究生在闲暇之余理性地思考“我是谁”等哲学问题背后的意义,在实践与行动中反思,主动承担起对生命的追问,理性地接受和评价自己的经历,逐步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

参考文献:

[1]贾林祥.意义与人生:意义治疗的理论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5.

[2][8]郑勤.生命意义文献综述[J].鸡西大学学报,2012(11).

[3]唐晓鸣.关怀生命意义感的教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8(4).

[4]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604-605.

[5]陈江波,吴明君.研究生心理压力的因子探索[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3).

[6]吴筱玫,程利娜.研究生心理压力特点的调查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5(6).

[7]姜松梅,傅安洲.研究生压力认知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5).

[9][11]张姝,许燕,杨浩铿.生命意义的内涵、测量及功能[J].心理科学进展,2010(11):1756-1761.

[10]Zika S,Chamberlain K.On the relation between meaning in life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J].BritishJournal of psychology,1992(83):133-145.

[12]马甜语.积极心理学及其应用的理论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13]段海军.追寻生命的意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乐观主义价值[J].心理学探新,2011(3):9-13.

[14]周涛.从消极走向积极――当代美国积极心理学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53-55.

[15]任俊,叶浩生.当代积极心理学运动存在的几个问题[J].心理科学进展,2006(14):787-794.

[16]张楠.消极情绪背景对积极刺激的放大作用[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10-12.

[17]任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82-102.

[18]李虹.自我超越生命意义对压力和健康关系的调节作用[J].心理学报,2006(5).

幸福心理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安人心理;积极心理学;幸福感;物联网;移动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0)08-0037-03

记者:王总您好,很荣幸您能接受《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的采访。众所周知,安人测评自2003年成立以来,在心理测评领域已经有了非常好的口碑和品牌积累,但是今天我看到您的身份是来自“安人心理”(),能否请您介绍一下其中的缘由?

王薇:首先感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对安人公司的关注,也注意到了安人测评与安人心理的细微差异。成立于2003年5月15号的安人测评是安人品牌[1]下最早成立的公司。在教育系统中,得到史家小学、北京市十五中学、北京市教育系统人才交流中心等数千所学校及百家机构的青睐。

虽然心理测评受到很多学校及各种人力资源机构的青睐,但我们深刻意识到,安人需要从单纯的“心理测评软件供应商”转变为一个“系统的心理健康产品供应商”。心理测评协助人们理解潜能,而之后如何提升人们的潜能,安人在思考。

请看这样一组数字:全球4亿人患有精神或神经疾患;中国重性精神病人约1600万,占国家医疗支出20%;在中国3.4亿17岁以下的人群中,约3000万人有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在中国60岁以上老人中,AD、VD等患者总数在300万以上。[2]

更重要的是,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收入越来越高,一片阴云却在人们心中越来越挥之不去――钱多了,我们真的就更幸福了吗?为什么某些待遇不错的公司却出现员工不断跳楼的尴尬?根据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费立鹏教授推算,在中国,每两分钟就有1人自杀身亡,有8人自杀未遂。我国每年有28.省略)首页上这样介绍安人心理:“以积极心理学为核心,结合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提升人类幸福感。”可否解释一下这句话的含义?

王薇:这句话听起来很简单,但是要真正做到科学、专业,实际上有很多扎实工作要做。

第一,要以“积极心理学”为核心。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在国内已经开始流行,安人在公司成立八周年之际,即将推出一套“安人应用心理学实务手册”,包括安人公司原创的《积极心理学测量手册》、《积极心理学实践入门手册》、安人公司翻译的积极心理学发起人之一塞里格曼的代表作《习得无助》,以及被塞里格曼称为“积极心理学的天才”的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的代表作《积极性如何改变你的生活》等。我们要加强对有实证科学基础的积极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学习、研究与传播。

第二,以心理测量为基础。如何准确评估人的个人优势、人的积极情绪?如何评估学校的心理资本?诸多课题都在探索研究中。安人公司基于在心理测量领域的传统优势,目前,我们正在组织十余位心理学专家共同研究这些课题,期望为产品研发和效果评估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以科技手段为引领。重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5]与物联网[6]在心理学领域的应用。上述三网的发展将大大降低心理学研究中数据采集、传输及处理等技术上的困难,从而使心理学研究以更有趣的方式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举个简单的例子。林伟被同学冤枉,憋了一肚子火,他需要填写一份冗长的问卷以分析出此时他的心理状态吗?不,我想,大家的答案都会是:不需要。林伟可以找一个充气人发泄一下,消消火气,然后坐在一把宽松而舒适的放松椅上,听着动听的音乐,让那个积极、平和的自我被悄然唤醒。此时,他的行为、多项生理指标已经被设备中的传感器记录下来,用以选择最能帮助他放松的音乐,并同时将这些物联网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服务器上。更有趣的是,林伟还可以借助移动互联网与互联网,与其他有类似问题的同辈进行群体分享,交流心得。希望这样的心理健康服务平台能够融入到中小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对改善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所助益。

记者:从您的介绍中,我们看到了安人对研发的重视。下一步在研发心理健康科技新产品上有什么规划和设想?

王薇:安人一直以来非常重视研发。2003年,安人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题为《中学生心理档案系统的构建及其应用》的心理档案方面的论文[7]。 2004年,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测试了10万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安人为该项测试提供了“心理健康与人格”等测评指标[8] ;2005年,安人研发了一套完整的心理健康服务系统。2006年,安人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与《中国教育报》举办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中荣获第一届十佳企业称号。2007年,安人举办了第一届心理商业机构年会,来自全国各地四十来位心理学商业机构负责人参加了此次年会。2008年,安人发起了5・12地震之后的灾后心理支持项目――华老师,并及时开发了在线心理咨询机器人。2009年,安人研发了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心理行为训练体系――幸福课。2010年,安人出版了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的团体活动课手册《积极心理学团体活动课操作指南》。

作为研发主导的高科技企业,安人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以下两点:

(1)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例如,中国社会心理学副会长、中科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副院长时勘教授与中国心理学会学校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系教育心理学雷雳教授都一直非常关注并积极支持我们的工作;此外,全国各地的心理学界众多同仁都非常关注和热情帮助安人的成长,安人目前拥有专兼职心理学博士五人,心理学讲师数十人,承担国家教育部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多项,保障了安人心理的研发工作。

(2)安人内部对研发的重视。安人公司坚信,改变世界,从改变自己(大脑能力与主观幸福感)开始。安人内部每年都有超过10%的硬性经费投入在研发上。发展至今,安人已经拥有上百项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比如软件著作权、专利、在国际一流期刊与学术会议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原创的图书,等等。2010年6月1日~4日,由美国预防科学学会(The Society for Prevention Research)在科罗拉多州丹佛市举办的第18届年会上,安人公司的专家(王等)发表了题为《Online Intervention for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China: the Use of a“Happiness Ledger”》的论文。传统的在线治疗抑郁症的方法多是消极心理学导向,同时难以做到朋友之间的相互鼓励。而安人公司基于积极心理学原理开发的幸福账本[9],则充分结合了积极心理学与SNS社区[10]的优势,在会上受到众多专家关注。

记者:感谢您的精彩介绍,也感谢安人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事业作出的努力。最后,请您谈谈您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展望。

王薇:我们认为,积极心理学理念将影响新一代心理学家和心理教师,使他们对心理学的关注从“心理问题咨询”中解放出来,从而投入“让每个孩子生活得更幸福”这样更伟大的目标中去。而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的发展,将使得心理学研究更加便捷、无缝地融入校园生活、家庭生活,改变孩子们的生活质量。

安人出版的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支撑的团体活动课指南――《积极心理学团体活动课操作手册》,包含75个团体活动课程,是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供的非常实用的操作手册,为教师更好地开展团体辅导与团体咨询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为了帮助一线教师学习和掌握这些理论和方法,安人组织了积极心理学巡讲活动,目前已经进行到第九期,来自全国各地的逾千名中小学骨干心理教师从中受益。安人真心希望能与各界开展更深度的合作。

非常感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为我们提供这个交流平台。在展望未来之际,我希望,为了促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有权之士、有识之士和有志之士的联合,把学校、科研机构、媒体、企业与社会有机整合,共同为提升人类幸福感作出贡献!

(稿件编号:100722010)

注释及参考文献:

[1]安人,始于2003年,专注于脑科学与心理学的商业应用。以实证研究为依据,依托专业社群,结合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开发并推广新一代脑与心理科技产品。目前,安人正在逐步以创新的方式,推动脑科学与心理学从学术殿堂步入现实生活。在这个过程中,安人公司也逐步从一家公司发展为三家行业领先的专业公司:安人心理、安人脑训练、与安人测评。详细内容见: www.省略/

[2]数据参考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健康实验室成立时的网站与宣传资料:labmh.psych.省略/problems.htm.

[3]数据参考:news.省略/c/2006-09-11/

170410980432.shtml.

[4]文字引自:《论语・宪问第十四》.

[5]移动互联网:是指通信技术与互联网相互融合的产物,详细介绍可以参考:baike.省略/view/1168245.htm.

[6]物联网: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详细介绍可以参考:baike.省略/view/1136308.htm.

[7]阳志平等. 中学生心理档案系统的构建及其应用[J]. 档案学通讯,2003(01):53~56.省略网站.

幸福心理学论文范文第6篇

人们的收入越高,社会发展越快,人们的幸福感却越少,这一现象被称为“幸福的悖论”,怎样消解这个悖论?传统心理学的实践证明,依靠修补问题并非是通向幸福的唯一道路,心理学必须转向于培养人类的幸福感,通过大力倡导“积极”来帮助人类真正到达幸福的彼岸。积极心理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需要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承担着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重任。素质教育是大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徐光宪认为,素质教育应包含:①做人的基本素质,这是德育;②科学素质、技能素质、人文素质,自学能力和独立创新研究的能力,这是智育;③健康素质,这是体育;④社会适应素质和待人处世能力以及心理素质,这是群育;⑤乐育。所以,素质教育就是全面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群、乐”五育[3]。

反观能够带来主观幸福感的积极体验,都能够促进大学生素质的提高。积极心理学对于积极的情感和行为都有较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积极的情感能够扩展人们的思想,解放人们的心灵,提升创造力[4],促进“智育”的发展。勇气、责任、友善、爱、宽容、同情心等“心理力量”[5]的培养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一个具有这些人格的个体可以说是一个有“道德”的人。积极心理学者还致力于研究提升人际关系质量的社会支持[6],这些方法的开发可以促进学生社会适应性,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即“群育”。“身体-精神”一体的研究发现,体育运动可以改善个体的情绪状态,促进主观幸福感,而培养主观幸福感自身就是“乐育”,两者相得益彰。总之,积极体验能激发人类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帮助个体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美好的生活。

显而易见,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贯穿了素质教育的5个方面,是素质教育的范畴,是贯穿于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目标的课程。我国虽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时期,人们对于积极情感的诉求也十分强烈,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和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大学中开设的心理学课程仍然是以修补问题为重点的传统心理学,积极心理学课程并不多。在这种形势下,笔者为一所财经院校的本科生开设了积极心理学的选修课和必修课,希望使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幸福感和意义感,帮助学生在充分发挥潜力的同时也能充分体验幸福。

积极心理学课程的双重属性定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属性”一词释义为:“事物所具有的性质、特点,如运动是物质的属性。”客观事物均有自身的属性,积极心理学课程也如此。该课程在满足基本的学科教育属性的同时,还注重通过课堂内外的培养训练来提高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两者互相补充,并行不悖。积极心理学课是一门具有认知和培养双重属性的课程,它把从课堂、实验室学到的科学和人文知识、实验技术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并建立起自己合理的、能适应社会需要的知识框架和逻辑思维方式。同时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研究方法为教育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学等学科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积极心理学所包含的原典性知识理论,是其他相关学科专业的理论基础。除此之外,积极心理学还具有培养干预属性,它是一种实践技能课。老师要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连同一张导游图交给学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积极心理学试图通过训练手段,提升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培养一种幸福的技能。

以双重属性定位的积极心理学促进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双重属性”之一是学科教育。积极心理学课首先是一门介绍这个崭新学科理论、研究方法的课程,促进主观幸福感的认知是本课程的首要任务。授课内容涉及如何能够使人生更加成功和快乐的心理层面的因素。其中,幸福、意义、自尊和工作等都是授课的主要内容。学生课后阅读有关幸福的书籍、论文和文章。此外,为了深化主观幸福感的学习,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训练。

学生们组成5人左右的研究小组,自拟与主观幸福感有关的研究题目,到本校及附近兄弟院校收集数据,完成了“大学生宜人性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大学生拖延心理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大学女生完美主义心理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等研究工整,设计操作规范,结果可信的研究论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接受了积极心理学科学方法的训练,认知和科研能力获得了提高。积极心理学还是一门生活的科学,因此实践是它的另外一个属性。这个特征需要学生身体力行不断实践,才能将认知内化为个人内心的幸福。

为此,学生们在课后作了以下的练习:①情感促进。学生每周写一篇200字的作文。指导语是“回忆过去的生活,哪一件事情曾经给你带来最多的喜悦(希望、兴趣、自豪、平静、感恩)?讲述这个事情的经过,并谈谈为什么这件事让你很快乐(希望、兴趣、自豪、平静,感恩)?想象如何才能在生活中创造这种体验。”此外,培养学生感恩的意识,要求每位学生给自己最感谢的人写一封感恩信。以上两种情感促进的方法都来源于积极心理学已有的研究[7-8]。研究发现,以上方法有效提高了主观幸福感。在遵循以往积极心理学者开发的幸福方法的同时,笔者还独创了幸福干预的方法设计了一份有关幸福问题的质性研究问卷。

问卷内容包括:你什么时候觉得最幸福?哪些事情让你感到幸福?等等。学生需要访谈祖父母其中一人和父母其中一人,学生本人也回答一份问卷,即完成3份有关幸福的质性研究问卷。访谈和问卷回答促进了三代人情感的沟通,深化了对于幸福的理解。②行为促进。学生将有关积极情感/幸福的理论和研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如学生每周进行5次体育锻炼,每次平均30分钟。每隔一周,学生们在课堂上讨论并报告自己的经历和心得。在课程结束的时候对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进行问卷评估,与没有接受积极心理学课程的学生相比,通过一个学期(18周)积极心理学的学习和培养,接受积极心理学教育的学生主观幸福感得到明显的提高,说明该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定位是科学可行的。

能否实现自己的目标是学生形成积极心理体验的重要因素,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是基础。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该是多元化的,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既要注重知识技能目标,又要注重情感价值目标;既要有总体教学目标,又要有个人教学目标。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心理体验水平,教学目标的设定要重视积极的情感价值目标和个人教学目标,在集体的环境下以个体为重点进行教学,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提出适合学生自身心理、情感和能力水平的目标,提高个人的积极认知水平、情感和技能,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p#分页标题#e#

积极心理学教学语言的选择和使用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都有重要的影响。为了让学生有更愉悦的心情和更配合的态度参与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言语要充满鼓励、肯定、赞扬和关爱,点滴进步也不要放过,让学生有兴趣参与发现,体验被信任和克服困难的愉悦和快乐。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细微进步,无论是技能上、行为上还是情绪上的进步,都要及时洞察并予以关注,把握每一个施加积极影响的机会。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下,学生自身的积极心理体验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潜移默化地促进了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和行为的养成。

幸福心理学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研究;本土化;启示

自从“积极心理学”一词在1997年由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seligman) 提出以后,引起了心理学研究者的关注,2000年以后,更是有一系列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甚至有学者认为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已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

研究者2009年5月5日进入psychoinfo数据库进行检索, 以“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为检索词,检索到以积极心理学为关键词(keyword)的文献共712篇,以积极心理学为研究主题(subject)的文献886篇。最早关于积极心理学的文章发表于1882年,即ribot, t. a. 的研究《记忆的疾病——积极心理学的发展方向》。但1997年前以积极心理学为研究主题的文献仅有8篇。绝大多数的文献发表于1997年之后。在886篇文献中,以“情绪”(emotion)为关键词的文献57篇,文献摘要中含“情绪”一词的文献有106篇。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近11年,其中对情绪的研究是不容忽视的主题。

积极心理学在塞里格曼等人大力倡导之下,众多学者对积极心理学的有关概念,如:幸福生活、积极体验、积极情绪、积极个性特征等,以及如何应用和完善研究方法、理论构建及实践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国内的主要的心理学刊物中以积极心理学为主题的文章较为集中在积极心理学的定义、基本理论、产生、应用等方面。对其思想来源的追述及其对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批评、反思的论述还很欠缺。

要深入了解积极心理学的思想,需要全面了解其理论演变形成,学习用批判的视角剖析其理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因此,有必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搜集和分析文献,帮助我国学者全面地了解对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发展及其现存问题的争议。

一、对积极心理学的基本问题的讨论

william c. compton总结了积极心理学三个研究维度: 从主观层面(subjective)上看,积极心理学关注积极的主观态度(subjective states)或积极的情绪,包括个体对自我和未来的建设性的想法,力量感、生命力、自信等;在个体层面上,积极心理学关注个体的积极品质或坚韧持久的行为模式;在群体和社会层面上,积极心理学关注发展、创造性和积极持久的制度。总结2000年以来的英文文献,对积极心理学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及其作用的讨论;对其理论创新性的讨论;对研究方法的合理性、可行性的讨论;在心理治疗应用中的效果及其机制的讨论等方面。

1. 对“幸福生活”的含义的讨论

追求幸福生活是人类发展过程中长期探讨的问题。回顾历史发展,不难发现在不同社会阶段会周期性地回归到对“理想的人”和“幸福生活”(the good life)这些问题的讨论上。而对于什么样的生活是好的、幸福的,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文化背景中有不一样的标准或理解。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人通过不同的方式寻找快乐。因此对幸福的标准是什么,如何到达幸福生活的彼岸的讨论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积极心理学理论中,“幸福生活”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与他人的积极联系、积极的个人品质、高质量的自我生活调节能力。追求幸福生活是全世界的人都一直在关注的问题,对幸福生活的理解在不同地区不同文化情境下也是不同的。积极心理学认为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将幸福看作个体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目标时获得的情绪体验,个体是否具有实现目标的能力,则取决于个人及其在家庭环境中经验的积累。

由于个体对生活的追求不同、目标各异,实现理想的方式方法也各不相同。是否可以简单地将“幸福生活”的标准建立在实现个人生活目标这个基础之上,有待于讨论。塞里格曼曾提出心理变态者在连环杀人案中获得快意,袭击高楼大厦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都实现了自己所追求的幸福生活。从个人意义上来说,犯罪分子从行为中获得乐趣,实现了他们自认为的自我价值,而却摧毁了他人的幸福生活。这种幸福的获得以他人的痛苦为代价,由此引发了对幸福生活的标准是否只具有个人意义而超脱于社会道德准则之外的讨论。对积极心理学对“幸福生活”的理解简单化,是心理学家们对其理论首先提出的质疑。

要确定“幸福生活”的内涵,不能脱离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标准,虽然对幸福生活的理解和实现的途径、方式具有鲜明的个人特点,但又不仅仅是个人理解和体验的问题,个人的幸福感还与他所爱的人的康乐状况相关,因此也与所处的社会情境相关。何谓理想生活,单靠心理学这一个学科并不能作出完整的解答。讨论幸福生活的内涵和意义,不可能回避价值概念,不可能有脱离社会文化情境的所谓“价值中立”或“不带价值判断”(“value free” neutrality)的立场。对幸福的理解总是扎根于文化的土壤中。

2.对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创新性的讨论

在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一个健康的人应不仅是无病或虚弱,还应包括具有积极的状态。历任的美国心理学协会主席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罗杰斯倡导关注人积极的一面,就连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也对如何创造理想的人这一研究议题着迷。从积极心理学家提出的理论看,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有很多相近之处,如:强调个人向好的追求,强调好的个人品质具有治愈功能,强调幸福生活等。积极心理学家宣称他们不同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及其创新之处在于,他们的理论是建立在大量研究基础之上,是更科学的,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却没能发展起来一套研究模式。他们还抨击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一厢情愿的自我陶醉和反科学的。

如果积极心理学如其所言是“关于积极主观体验,个体的积极品质和积极的制度的科学”,那么这些体验、品质和制度是否具有可以超越时空和文化差异的普适性(grant jewell rich. 2001)?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植根于北美意识形态和文化传统,并与先前的追求提升健康、快乐和适应的运动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有学者认为它不过是个人主义和实现“美国梦”的现论版( becker, marecek 2008)。

有研究指出积极心理学更像一种经济上的炒作行为而非学术研究,它的理论解释将科学狭隘化、简化,它不仅拒绝进行深入的心理学研究、批判和接受现存的人本主义理论的观点,也拒绝跨文化的心理治疗运动和非西方模式的心理学的影响(eugene taylor2001)。

在对于性格力量的论述中,积极心理学提及的优秀品德主要有:智慧与知识、勇气、爱、公正、节制与超越。而早在维多利亚时代,社会就强调一个优秀的人应具备荣誉、秩序、勇敢、责任等品质。对个体积极性格品质的重视并非始于积极心理学,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都曾强调个体不同方面的积极品质。

回顾已有的研究,虽然前人的很多研究并没有用积极心理学这样的名词,但他们的研究内容无疑是积极心理学的内容。例如苏格拉底的快乐说中提到乐观地生活,实现一个人的自然本性。因此,积极心理学如何在已有理论的基础上传承和创新,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3.对积极情绪的影响力的讨论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中,对积极情绪及其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有相当多的论述。但早在殖民时期新思潮(new thought)运动中就指出积极情绪的治愈功能。也就是说积极情绪会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并非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发现。

积极情绪是否如其研究所示具有如此强大的功能,足以匹敌消极情绪或消极事件的影响?这是醉心于积极情绪研究的学者应该全面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大力强调积极情绪的作用的b. l. fredrickson’s (1998, 2001) 拓展并建立了积极情绪理论。他宣称人们每天体验的复杂情感可以成为导致不同结果的个人资源。有研究以139个成年人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随意安排进入对爱和好意的冥想。结果显示冥想活动产生了积极的情绪体验,进而产生了广泛的个人资源,如增加对生活的目的和意义的认识,社会支持,减少疾病症状。从而可预测参与者提高了对生活质量的满意度,减少了抑郁症状。

但roy f. baumeister等人却提出了不同看法。他们在2001年所作的综述性研究中,从人们对事件的反应、亲密关系及一般人际关系、情绪、记忆、信息加工、儿童发展、社会支持、形成印象、偏见、反馈等方面,对比了1940~2001年间的大量研究资料,发现人们对消极事件的反应比对积极事件的反应要强烈得多,相同强度的消极情绪比积极情绪的影响更深更持久;积极的沟通方式对人际关系具有建设意义,但消极的沟通方式更具有破坏亲密关系的力量,人们也往往倾向于记住消极的信息;人们往往更趋向于回避消极情绪体验,而不是增进和持续积极情绪体验;儿童所处的学习环境中不良事件的影响比积极事件要大得多,学坏比学会做好事容易;坏的刺激比好的刺激更容易给人留下深刻持久的印象。也就是说,消极情绪和消极反馈比积极的更具冲击力,消极信息的传播比积极信息更彻底,个体回避消极的自我定义的动机比追求积极的自我定义要强。比起好印象和积极的看法,坏印象和偏见容易形成并不易改变。在大量的心理现象中,很难找到好的力量强于坏的力量的证据来支持积极心理学的理论。

rathunde 认为,可能消极情绪会调节和巩固积极情绪的后果,但fredrickson 认为人们也许在获得积极体验时并没意识到自己积累了应付生活事件的技能和资源,而只有遇到困难,产生了消极情绪之时才会用到并强化了这些积累(barbara l. fredrickson , 2000)。

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是如何相互作用,积极情绪如果在维护心理健康和产生心理康复效果中起到主要作用的话,它们又是怎么起作用的呢?目前的研究似乎还未能对此作出解释。

4.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效性的讨论

积极心理学家试图通过科学的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方法,来解决本研究领域中的问题。例如,对以上提及的性格力量,积极心理学研究者们已经编制了两个自陈式量表,即:行为价值量表和青少年行为价值量表,对这些性格力量进行评估。但问题在于人的体验和感受建立在不同的标准和经验基础上,具有如此强烈的主观性,是否可以通过数量来测量?

叙事的方法虽然具有强烈的个体特点,但又模糊,难以比较和界定。例如对积极心理学在治疗应激障碍中的普适性,因为其研究对象的样本小,而遭到质疑。塞里格曼声称要像实验心理学家那样小心谨慎地在不同类型的科学证据、假设、阐释和应用中选择那些突出积极因素的内容,发展出更适合测量和界定积极行为和促进价值观和技能形成的心理测量方法迫在眉睫。

5.积极心理学在心理治疗中的研究和应用

积极心理学在新千年对上个世纪那种关注人性的消极面和力图消除生活中的消极影响的态度和做法提出了挑战。 9·11事件后,有治疗师应用积极心理学原理,激发当事人的乐观心态和对今后生活的希望,大大减少了当事人的不良心理症状。对20世纪50年代到2006年6月间公开发行的四本主要的咨询心理学杂志——咨询心理学杂志(th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咨询心理学家(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职业评估杂志(the journal of career assessment)和多元文化心理咨询和发展杂志(the 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中任选20%(1135篇)研究论文的分析结果显示,对成就、应付方式、创造性、共情、情商、自我实现、乐观主义、积极情绪、自我信念、生活质量等积极心理现象的关注在20世纪50年代仅有16%,21世纪后的几年里在jcp的研究论文中最高达到56%。21世纪的这几年,这四本杂志中平均有29%的研究关注积极心理现象,其作者鼓励学者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加强和拓宽理论和实践研究。

在积极心理学之前,对心理治疗取得成效的因素的研究就指出:治疗师通过利用来访者已有的积极体验和在咨访关系中建立起来的信任和安全、愉快的沟通方式,促进了来访者的转变。积极心理学更强调了积极体验和积极情绪在促进来访者转变中的重要作用,引发了对积极情绪研究的热潮。

针对以上研究趋势和积极心理学对积极情绪的观点,russell 和 fosha (2007)指出,过分地强调积极情绪可能只是起到暂时缓解痛苦和将个体面临的复杂问题简单化,并不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好的心理治疗应具有的特点之一是:治疗师关注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哪种情绪在什么情况下由另一种情绪而产生,以使治疗师能更明了治疗过程中发生的细微变化。对心理治疗过程来说,这两种情绪是缺一不可的。治疗过程就好比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在跳着你进我退的舞步,在二者较量的过程中来访者实现心理康复。

积极心理学如何从理念到实践应用在心理治疗之中,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因为要通过改变来访者的态度来改变其行为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积极心理学有什么好的办法来实现帮助人们实现以积极的态度来生活这一目标呢?目前虽然有理论的指导,但是还需要对如何实施进行大量实践研究。

二、 关于积极心理学的讨论对我国心理学相关研究的启示

以上的这些研究为我国学者提供了更全面的了解和探讨积极心理学内容的借鉴。与国内现有对积极心理学的介绍相比,国外现有的研究对积极心理学的态度和看法并不像国内的学者这样“积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质疑和提问无疑会帮助积极心理学走向深入和完善。因此,研究者客观、辩证地看待积极心理学现有的理论及相关实践,同时也启发学者在我国开展相关主题的研究。

1.立足本土文化开展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

现有的国内外研究已经提出了明确的建议,改变以往重在治疗心理疾病的态度,以发展和预防的眼光,着眼于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积极心理学启发和激励学者开展了对“幸福”这样的主题进行大量研究。在近年对积极心理学理论的传承问题的讨论中,可以了解到积极心理学并不是首次提出人具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和能力,也没有首次发现积极的情绪及其作用,其理论的提出是建立在长久以来多个学科对什么是健康的人、理想的人、如何做理想的人等研究基础之上的。只有植根于历史和文化的研究,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和应用才能有更好的将来。如,在对生活质量的理解上,我国的传统文化以“福禄寿喜”四字进行了简要概括,而西方文化中强调个人实现和自我决定,可见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何为幸福的理解是不同的。因此,我国学者在进行相关研究时,应注重发掘本国的文化内涵。

2.开展对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如何各自发挥功能、相互作用的机制的研究

全面看待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影响和作用,在研究积极心理现象的同时, 不盲目乐观,不能忽视对消极因素的研究,不片面夸大积极情绪等积极心理活动的作用。应看到消极情绪也具有意义,不必持避之唯恐不及的态度。如果来访者在转化消极情绪的过程中获得控制感,就实现了心理治疗的价值。例如,在中国的佛学思想中的“空”,就是一种通过自我反思,以顺其自然、接受现实的态度将生活中的消极影响化解的途径。

3.积极心理学需注重挖掘人的潜能的研究

幸福心理学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内卷化;想象力;行动力;知行合一

中图分类号:B84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84(2014)01-0019-04

1.心理学与内卷化

“心理学与内卷化”这个标题,是由“内卷化”一词生发出来的。内卷化(Involution)是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吉尔兹(Clifford Geertz)在其所著《农业内卷化》(Agricultural Involution)一书中提出来的概念。在20世纪60年代末,吉尔兹来到印度尼西亚爪哇开展田野调查,当地静谧的田园风光令人心动。如果是一位旅游者,很可能会沉醉其中,但吉尔兹作为一个杰出的社会科学家,从静谧中读出了静止,并用内卷化一词来描述这种状况。

内卷化也译为“过密化”,指的是“向内的精致化”,缺乏突变式发展,只有渐进式增长,是某个层次上的自我重复。这个词汇,很快被运用到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例如研究中国社会发展的西方汉学家,就曾用这个词汇描述中国历史上某些阶段的发展状况。与汉唐的恢宏气象相比,宋明的内在精致似乎就是内卷化的表现。

这类感受其实前人也有,只不过没有用内卷化这个词称呼罢了。鲁迅曾写有《看镜有感》一篇短文,其中谈到:

遥想汉人多少闳放,新来的动植物,即毫不拘忌,来充装饰的花纹。唐人也还不算弱……不知道南宋比现今如何,但对外敌,却明明已经称臣,惟独在国内特多繁文缛节以及唠叨的碎话。正如倒霉人物,偏多忌讳一般,豁达闳大之风消歇净尽了。直到后来,都没有什么大变化。(《鲁迅全集》,2005,p,209)

用内卷化的概念来看心理学,是不是也有此类现象?现在心理学的仪器设备越来越高端、研究课题越来越精细、综述数据越来越好看,但是在很多时候只是某个层次上的自我重复。心理学关注的话题与国计民生颇有些距离,与其它学科领域也没有多少交集,其状态也许可用“自娱自乐”来形容(钟年,彭凯平,2010,pp,2-3)。或许不仅仅是心理学,现在许多学科都有类似内卷化的现象。

曾有人用中央电视台记者到陕北采访一个放羊男孩的一段经典对话作为内卷化的例子。记者问:“为什么要放羊?”放羊的男孩回答:“为了卖钱。”问:“卖钱做什么?”答:“娶媳妇。”问:“娶媳妇做什么呢?”答:“生孩子。”问:“生孩子为什么?”答:“放羊。”

我们试着把这段话改造一下。如果有人问心理学家(也许还包括其它学科的专家):“为什么要做科研?”心理学家回答:“为了发论文啊。”问:“发论什么?”答:“当教授。”问:“当教授做什么呢?”答:“就有钱买仪器啊。”问:“买仪器为什么?”答:“可以做更多科研、发更多论文。”这是不是某种形式的内卷化呢?2想象力

想象力的话题受到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米尔斯(Charles Wright Mills)的启发。米尔斯在1959年出版了《社会学的想象力》一书,该书现在是社会学系师生的必读书。书中米尔斯对社会科学的发展作了批判性反思,指出研究中的各种偏向,也发出了对未来的召唤。米尔斯写道:

他们需要的以及他们感到需要的,是一种心智的品质,这种品质可以帮助他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使他们能够看清世事,以及或许就发生在他们之间的事情的清晰全貌。我想要描述的正是这种品质,它可能会被记者和学者、艺术家和公众、科学家和编辑们所逐渐期待,可以称之为社会学的想象力(C・赖特・米尔斯,2001,p,3)。

借用米尔斯的说法和思路,对照目前的心理学,其想象力如何呢?记得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我还在北京大学心理学系读本科,有次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来讲座,那是我第一次见费先生,对他带有江苏吴江口音的普通话还听不太习惯,但先生开场的话我听懂了。费先生开口称心理学是“大哥”,说社会学是“小弟”,因为那时心理学还有些队伍,而费先生受命恢复社会学时却发现自己是“光杆司令”。不过三十来年的光景,如今“小弟”在中国社会的影响力早超过了“大哥”,究其原委,恐怕恰与想象力不无关联。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某年新年,费孝通先生询问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的师生,问他们在想些什么问题,大家七嘴八舌做了回答。费先生听后说:“你们还不如我这个老头子啊!你们想的都是地上的事情,我现在想的是天上的事情。”初听此言,或许有些摸不着头脑,但熟悉费先生的人知道,他讲的正是学者应该具有的想象力。早在改革开放之初,费先生回家乡调研,就写出《小城镇大问题》(费孝通,1984)这样的作品,当今城镇化问题的提出,让人不得不佩服费先生三十年前的远见卓识。

回到心理学,其想象力可以从哪里来?也许相邻学科可助一臂之力。

我们可以提到人类学。从某种意义上看,人类学是一门研究空间的学问。世界上各个地区的文化、各个族群的文化,都能进入人类学研究者的视域。人类学提示的是多样性,尤其是文化的多样性。人类学家通过田野调查(fieldwork),用民族志(eth-nography)向人们展示这多样性。人类的自我认识是很难的,这种跨文化的比较让我们获得自知之明。人类学家曾写出《人镜》这样的书,指出不同的文化就像一面面镜子,将人类的完整形貌呈现出来。空间感的获得能让人有宽广的视野,这当然有助于提升想象力。

还可以提到历史学。如果说人类学是一门研究空间的学问,则历史学就是一门研究时间的学问。历史也是镜鉴,中国人应该更明白这个道理,因为我们的前辈编写过《资治通鉴》这样的大书。好多事情在当时是难以看清的,因为现场往往是混乱的。历史学家倡导“长时段”,由此获得的时间感可让人有长远的眼光,这也有助于想象力的培养。不得不承认,心理学是一门较为缺乏时间感的学科,我们有发展心理学,但那仅仅是针对个体几十年的生命历程而言。学好任何一门学科,三门课是最基本的:概论、历史、方法。但在如今的心理学系,心理学史的课程已经变得可有可无,我国大部分心理系是没有心理学史专任老师的。同时,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古国,有浩如烟海的传承典籍,由于心理学界缺乏相应的人才而未能善加利用。

最后要提到哲学。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一般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相对于具体学科是一门概括性和综合性的学科。哲学家告诉我们,哲学的功能起码体现在四个方面(童鹰,2005,pp,24-32):世界图景的建构与导向、价值规范的建构与导向、思维范式的建构与导向、形上境界的建构与导向。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认为,哲学的任务在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他将人生的境界划分为四个层面――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天地境界又可以叫做哲学境界,哲学可以帮助人们达到这个境界(冯友兰,1985,pp,389-391)。不难看出,境界的不同,想象力当然不在一个水平上。

心理学的前辈还是有一些想象力的。例如詹姆斯(W.James),例如弗洛伊德(S.Freud),包括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冯特(W.Wundt)。冯特借鉴生理学方法用实验来研究人类的基础心理活动,奠定了心理学主流发展方向,但他晚年却花费了二十年时间撰写了厚达十卷的《民族心理学》,讨论了更宏阔的人类心理话题,为日后文化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语言心理学、艺术心理学、宗教心理学等学科领域开辟了空间。被评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也曾在1948年出版一本长篇小说《沃尔登第二(WMden Two)》,描述了一个按照科学方法设计的乌托邦社会(J.A.舍伦伯格,1987,pp,99-100)。这本书出版后即一纸风行,为斯金纳赢得大量读者,也让他在美国成为家喻户晓的心理学家。

3.行动力

南宋大诗人陆游写过一首著名的《冬夜读书示子聿》诗: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用这首诗告诉他的孩子,行动是学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行动力涉及观念、能力、品质,应当承认,心理学是有行动力的。在心理学中,应用心理学是一个庞大的学科群,包含着难以尽数的分支。心理学中曾有机能(功能)主义,所谓机能、功能,就是用处,就是讲应用。心理学中也有行动理论,例如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勒温(K.Lewin)的行动论。勒温从来不把理论和实践对立起来,他的口头禅是:“没有比好的理论更实际的了。”(J.A.舍伦伯格,1987,p.70)“终其一牛,勒温始终致力于将心理学应用于解决社会问题。”(戴维・霍瑟萨尔,2011,p.204)其实,不仅仅是心理学,整个科学的根本目标,都是为了让人类生活的更美好。

然而,心理学也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心理学的应用渗透到许多领域,这些领域也有其它学科的应用实践,很多时候,心理学的影响力不见得更大。例如,在管理领域、教育领域、沟通领域、社区领域等,心理学的作用似乎不如管理学、教育学、传播学、社会学等学科。即便是在心理学内部,应用实践的价值也常常受到质疑。我国有不同的心理学组织,每年会有不同的心理学会议,有偏向应用方面的,有较为远离应用方面的,这两方而很少声气相通、彼此闻问。于是,我们知行有分殊,人员也有分隔,不同的人马“大路朝天你我各走一边”。这种状况,一方面不利于心理学界的团结协作,另一方面更不利于心理学的长足发展。

其实,大家没有必要各自以专家内行自居,相互看不上对方。特别需要提醒的是,不要看不起人民群众。以心理学中的智力研究为例,20世纪80年代初,著名心理学家、智力三元论的创始人斯腾伯格(R.J.Sternberg)曾调查140位智力研究者和476位行外人士(普通大众),看他们对智力概念的意见。行外人的意见有与心理学家符合的,同时也有差异。例如心理学家认为智力按顺序包括语文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实用能力;行外人认为智力按顺序包括涉及实际解决问题能力、语文能力、社会能力。“尤其引起心理学家特别注意的是,行外人所表示的某些不同于心理学专家的看法中,居然是智力理论中最新也最进步的观念。”(张春兴,2005,p,299)

又如幸福。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崛起,幸福问题成了学术界的新宠,幸福书、幸福课在社会上也十分流行。幸福也成了政客的热门词,在政府主导的幸福风潮巾,各个地区、各行各业也都以幸福为标榜。2013年国庆前后CCTV记者关于“你幸福吗”的采访,更改变了人们问候语的方式――以前人们见面问“吃了吗”,现在见面问“你幸福吗”。热捧者称幸福是我们时代的新鲜话题,但不要忘记,在民间,老百姓一直没有忘记幸福,绵延千百年的许多习俗(例如在门上贴“福”字)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作为一门学科,心理学有自己的社会责任,学科越发达,意味着学科的责任越大。正如人的心理难以纯粹一样,心理学家亦非与世隔绝。科学讲求中立,但科学家是有感情的。著名社会心理学家迈尔斯(D.Myers)在他那本流行极广的《社会心理学》教科书中,专门提到社会心理学应该具有“坚实的科学性”和“温暖的人性”。(戴维・迈尔斯,2006,前言)所以,心理学可以有温度,也应该有温度!

最近一个世纪里,许多学科有过转向,例如哲学转向。心理学可以有转向吗?我们认为也可以有。心理学可以面向社区,发展社区的心理学;心理学可以面向生活,发展生活的心理学;心理学可以面向民众,发展民众的心理学。2008年5月,当我们几位同道发起建立“心理学与中国发展论坛”时,我提出过“迈向人民的心理学”(钟年,2010),就是对心理学的这种期许。一门学科,应该不沉溺于自我小利而放眼于人民大义。胸怀博大了,天地自会宽阔。行动起来,当你去关切人民,人民就会关切你。

4.抬头与埋头

有句老话,叫做“不能光埋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所以,要想车前行并行进在正确的轨道上,埋头抬头都是必须的,而南辕北辙的寓言传递的道理,讲的是很多时候抬头尤为关键。当代还有句广告语:“心动不如行动。”说的是心动与行动都很重要,但如果不行动,那“心动”也就自动了。其实,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无论是抬头与埋头,还是心动与行动,都不必是势不两立、水火不容的。

上述问题,可以看成是知和行的问题。中国人曾倡导“知行合一”的观念。王阳明最早提出知行合一,其言论见其弟子记录整理的《传习录》。依他的想法,首先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阳明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他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其次,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阳明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阳明被称为“全能大儒”,盖因其在知行两方面皆建树卓著、人所不及。

近代以来,面对“五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人在知行方面展开了坚持不懈的有益探索。的《实践论》人所熟知,但人们往往忽略了《实践论》的副标题:“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选集》,1991,p.282)。乡村建设运动的倡导者梁漱溟先生,同样推重实践的价值,同时在实践中发展着他的思想。费孝通先生一辈子重视到实际中调查研究,他认为“志在富民”是其终生追求,他曾将自己晚年的文集命名为《行行重行行》(费孝通,1992)。费先生对自己从事的学科的认识是这样的:

这门学科的目的……应当是使广大人民对自己的社会具有充分的知识,能按照客观存在的社会来安排他们的集体生活,去实现他们不断发展的主观愿望。(费孝通,1980)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曾说:“智慧生出三种果实:善于思想,善于言谈,善于行动。”我们这里讨论心理学的想象力与行动力,都是人类智慧的果实。宋代大儒朱熹写过一首颇富哲理的《观书有感》诗: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幸福心理学论文范文第9篇

“我们中华幸福会下一步计划与国际接轨,把幸福论坛搬到国际舞台上,让东西方文化在幸福领域找到最终的契合点,从而促进东西方文化融合,加强东西方幸福智慧的提升。”中华幸福会发起人李一健如是说。

李一健自幼酷爱哲学,同时也认定人生的意义绝不是简单的吃穿住用和享受物质生活。2000年,正值高考的李一健因家中原因,最终没能如愿进入北大哲学系就读,而是选择了国防科技大学。军校式的4年大学生活,培养了李一健爱国、坚毅和执著的品格,读大一时他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一直是优秀党员和学生会干部。通过在国防科技大学的学习,李一健树立了“为人类的幸福和解放而奋斗终身”的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也因为内心一直存有对人生的终极思考,大二时,李一健萌生过转学到北大哲学系的想法,他曾在一个大雪天跑到北大哲学系楼下静待哲学老师的出现,最终盼来了仰慕已久的北大哲学系教授韩水法,两人在雪中畅谈了一个多小时。此后,李一健与韩水法教授始终保持着书信往来,从而加强了对马克思、尼采、萨特等哲学家思想的了解与推崇,也由此认为人类在为世界贡献价值的同时应该决定自己的意义。大学毕业论文答辩时,李一健的论文《人生的意义》顺利通过并引来校内外的关注与好评。

大学毕业后,李一健被分配到装备部工作,并很快得到重用与提拔。此时,他心中一直追寻人生意义的激情仍未退去,最终于2006年提出转业,随后远赴英国留学,攻读MBA并留在伦敦工作。在英国读书期间,为探求人生意义,李一健先后造访了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当他第一次听到“幸福科学”与“积极心理学”这两个崭新名词时,忽然悟出人生的意义除了自己决定外,还是有科学方法可研究、依从的。由此,李一健决定回到中国,开始依据科学的方法进行幸福事业的研究工作。

回国创业后,李一健希望通过对文化经济的探索,在现实中构架起自己内心的人生意义:“为自己与他人的幸福而奋斗。”当李一健看到自己身边的很多朋友,尤其是企业家朋友,在赚钱赚得盆满钵盈却越发感受不到真正的幸福时,他心中顿时萌生起研究人类幸福课题的念头,最终于2010年开始筹备中华幸福会。

2008年,20国峰会上开始探讨“国民幸福指数”并纳入国际评判标准之一;2012年6月28日,第66届联合国大会正式通过决定,确定每年的3月20日为“国际幸福日”。李一健于2013年6月正式启动了中华幸福会,在北京第一次举办活动,邀请了清华、北大等高校的哲学、心理学教授,同台探讨人生意义和幸福人生,来客以企业家为主,开创了新的会议形式。当时恰逢西方幸福科学发展相对成熟、积极心理学四处开花结果。随后,李一健受邀参加了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第三届世界积极心理学大会,来自120多个国家的1400多人齐聚洛杉矶各抒己见,探讨人类幸福话题。哈佛大学研究认为,幸福有五种元素:成就感、投入感、爱的关系、积极情绪、人生意义,五种缺一不可,金钱对幸福感只有20%的作用。李一健依托中华幸福会,在国内发起举办了首届国际幸福论坛,旨在向更多的人倡导幸福科学和幸福生活方式。

幸福心理学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诗歌疗法 研究现状 核心概念的界定 理论依据与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3.002

当代大学生成长环境是一个日新月异、信息爆炸的社会,各种思想相互碰撞,给他们巨大冲击。他们思维活跃,思想开放包容并存。但他们处于思想容易裂变、情绪不稳定的时期。在校大学生逐渐形成自我价值体系,用自己的眼光打量世界与自我。用不太成熟的标准评价社会与自我,努力寻求个体的社会定位。另一方面,学业、就业等压力又容易引起理想失落、道德失范、心理失衡等心理问题。据研究数据表明,大学生在强迫,抑郁,焦虑,敌对,偏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敌对、偏执因子水平上男生高于女生(P0.05),其他因子水平男女无显著差异(P0.05);在强迫、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六个因子水平上,大学生的得分结果高于全国青年常模(P0.05)。[1]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必须引起各级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在不同年级和性别中,部分心理问题较突出,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的健康教育,正确引导使其健康发展。高职院校学生相对于本科院校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更为突出:自卑、惰性、厌学等等。[2]所以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问题更值得关注。但是,随着积极心理学在我国研究的兴起,研究者意识到心理学不仅要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同时也应探索高职院校学生积极人格培养问题,从而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

故此,作者提出“应用诗歌心理疗法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积极人格的研究”这一课题,本课题将旨在通过诗歌心理疗法来培养高职学生的积极人格,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认知模式、体验积极情绪、建构积极人生。

1 研究现状

目前同类研究主要集中在二个方面:积极心理学以及积极人格的研究、诗歌心理疗法的研究。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治愈心理疾病。心理研究的重点在于抑郁、焦虑、恐惧等人类缺陷,属于“消极心理学”。20世纪末,美国心理学家Seligman创立的“积极心理学”鼓励心理学工作者对人类的优秀品质进行研究,促进健康人提高幸福指数,从而增强人的心理免疫力,Seligman和Sikszentmihalyi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的三大研究主题:积极主观体验、积极人格特质和积极社会系统[3]。积极的主观体验,主要是让个体多从事自己擅长的工作,让其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得到快乐的主观体验。积极的社会系统包括民主政治大环境和温馨团结的工作环境、家庭环境。积极的人格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点。

他俩在整合人类各种优点的基础上,把积极人格分为美德和积极品格两大类:第一,智慧和知识(能够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认知品质)创造力、好奇心、开放性思维、好学、洞察力;第二,勇气(面对内部、外部两种不同立场誓达目标的意志的情绪品质)正直、勇敢、毅力、热情;第三,仁慈(有关“照料他人与他人成为朋友的人”的人际交往品质)善良、爱、社会智力义(构成健康的社会生活基础的文明品质);第四,正义(构成健康的社会生活基础的文明品质)公正、领导力、合作、原谅;第五,节制(谨慎处事的品质)谦逊、谨慎、自我调节;第六,卓越(个体与整个人类相联系的品质)对美和卓越的欣赏、感激、希望、幽默、信仰。[3]

国内对积极心理学进行研究主要有两类论文:介绍积极心理学以及积极人格、总结积极心理学在中国的应用情况。第一类的论文有:高强的《积极心理学渊源初探》介绍了积极心理学与继承了古近代西方哲学中的积极人性论思想,在研究对象和心理治疗等方面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念的渊源。[4]吴晶的《积极心理学: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融合》论证了积极心理学对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包容并蓄。[5]孟维杰的《积极心理学思潮兴起:心理学研究视域转换与当代价值》[6]、张秋颖的《积极心理学下性格品质研究概述》、[7]陈虹的《美国积极心理学倡导的“优秀品质和美德”》[8]三篇论文介绍了积极心理学对积极人格的研究。第二类论文介绍积极心理学在中国的应用,这类论文有:王倩的《对积极心理学在中国发展的几点思考》、[9]施利承的《海员积极心理养成的思考》、[10]刘孝群的《积极心理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舵手》[11]刘桂芬的《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作用》[12]翟媛媛的《积极心理学与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3]方双虎的《我国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14]等一系列论文介绍了积极心理学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积极品格的培养。此类论文主要论证的是积极心理学应用的作用,对应用理论进行实践的具体方法则没有提及。

现代意义上的诗歌疗法(Poetry Therapy),是阅读疗法与写作疗法的一种,即在治疗师的选择下,针对不同的治疗目的向患者推荐一些有不同情感色彩的诗与歌(通俗歌曲),让个体或团体阅读、诵读,或直接让病人参与写诗,帮助治疗师发现问题。并通过宣泄、领悟、净化、升华等作用,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或心理障碍,是一种提高心身健康质量的心理治疗方法。 理论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应用与方法两方面:诗歌疗法的具体应用:段扬的《诗歌疗法》简介了西方诗歌疗法的应用。[15]陈敏的《诗歌疗法》介绍了古代中国应用诗歌疗法的情况。[16]王万昌的《诗歌疗法:按摩学生的心灵》介绍诗歌疗法应用的案例。[17]但是这类论文数量少,并且显示我国对诗歌疗法应用还很少,研究不够深入。

2 核心概念的界定

本课题有两个核心概念需要界定:诗歌心理疗法、高职院校学生积极人格。本课题的诗歌疗法中的诗歌包括了诗与歌,具体做法是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上与个体、团体咨询中,向学生推荐一些有具有不同疗效的诗歌与歌曲,让学生在咨询师的指导下,对作品内容做出反应。可以是对整首诗歌作出评价,也可以对其中一句话做出评价,咨询师可以提出诸如“这首诗对于你有何意义?”、“是否哪句诗让你特别感动或唤起了自我的觉醒?”最后,可以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诗或歌。从这些诗与歌中,治疗师可以发现许多学生的信息,从而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问题以及促进患者的自我理解。学生也可以通过写诗宣泄压抑情绪,从而提高心理健康质量,建立积极人格。根据人格心理学中的社会学习流派、认知流派、人本主义流派的理论,尽管人格是源自个体身上稳定的行为方式与内部过程。但是后天的学习可以对人的消极人格进行纠正,对积极人格进行强化。高职院校学生相对于本科生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自卑、自控力差、厌学、惰性。所以他们需要建立的积极人格是:自信、好学、勤奋、自控力强。

3 课题理论依据与内容

在本课题中的诗歌包括:诗与歌。诗,通过简洁优美的语言把情绪具体化,是人类强烈情绪的投射,诗人则是人类情感的代言人,人们在诗歌作品里与诗人共鸣。歌,特别是优美流行歌曲,歌词就是优美的诗。流传广,易于理解。而大学生处在生命的青春期,思想活跃、情感丰富。属于“诗歌”的年纪。同时作为受高等教育者,具有接受诗歌传播知识基础。所以利用诗歌心理疗法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品格是可行的。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诗歌心理疗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上的应用、利用诗歌疗法进行大学生个体、团体心理咨询、编写诗歌心理治疗手册。具体内容与方法是:第一,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上设立不同的积极品格主题,如自信、梦想、坚持等。要求学生参与收集与主题相关的诗歌,在进行心理课程讲授中插入老师推荐诗歌或学生收集的作品,让学生通过对这些诗歌作品的解读,找出自我心理问题,发现解决方法。同时感受人性美德,在接受美学教育的同时培养积极品格。第二,本课题将采用“诗歌个体心理咨询”方法,针对求助者不同的心理问题,对求助者进行有特定治疗目标与要求的诗歌写作、解读的培训,让求助者通过诵读、写作诗歌,宣泄压抑的心理问题,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困扰,升华学生精神境界,塑造学生的积极品格。

综合上述,中国目前对积极心理疗法的具体应用方法研究不够,应用诗歌疗法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积极品格的研究更是缺乏。本课题将结合文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进行实验、调查、文献检索、实地观察和比较研究法等方法,力图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综合研究与专题研究相结合,确保课题的科学性并实现既定的研究目标。故此“应用诗歌心理疗法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积极人格的研究”这一课题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王玉萍.健康研究[J].2011,(4).

[2]熊建圩,姚才来,任春亮.高职生心理问题探析[J].职业时空,2009,(3).

[3](美)马丁・塞利格曼.真实的幸福[M].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卷出版公司,2010:139-163.

[4]高强.积极心理学渊源初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0,(3).

[5]吴晶.积极心理学: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融合[J].社会心理科学,2010,(11-12).

[6]孟维杰.积极心理学思潮兴起:心理学研究视域转换与当代价值[J].哲学动态,2010,(11).

[7]张秋颖.积极心理学下性格品质研究概述[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8]陈虹.美国积极心理学倡导的“优秀品质和美德”[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5).

[9]王倩,李辉.对积极心理学在中国发展的几点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

[10]施利承.海员积极心理养成的思考[J].交通医学,2010,(6).

[11]刘孝群.积极心理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舵手[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0).

[12]刘桂芬.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作用[J].教育与职业.

[13]翟媛媛.积极心理学与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

[14]方双虎.我国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10,(7).

[15]段扬.诗歌疗法[J].心理世界,2002,(10).

[16]陈敏.诗歌疗法[J].科普天地,2009,(9).

[17]王万昌.诗歌疗法:按摩学生的心灵[J].新课程研究,2004,(1).

上一篇:犯罪心理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职业心理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