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一定要强范文

时间:2023-09-16 13:52:24

幸福一定要强篇1

一、认真学习,明确幸福企业的概念

要建设幸福企业,首先要明确幸福企业的概念。我公司认真组织员工学习,使员工明确了幸福企业的概念,消除在建设幸福企业上的模糊观念与不正确思想。通过学习,全体员工明确了幸福企业的概念:幸福企业是为社会创造幸福,是为员工创造幸福;幸福企业是充满和谐友爱、快乐微笑,具有良好经济效益,使每个员工在企业里快乐工作、共同富裕、共同发展。

二、开展讨论,如何建设幸福企业

在明确幸福企业的概念后,我公司以部门为单位,组织全体员工讨论如何建设幸福企业。大家一致认为:建设幸福企业,作为公司领导一定要以人为本,关心员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增强员工的幸福感;作为员工一定要关心、爱护企业,做到爱岗敬业,刻苦勤奋工作,为企业创造价值、多贡献。

三、建设幸福企业的意见建议

我公司把全体员工讨论发表建设幸福企业的意见建议,全部收集起来,经过疏理归纳,一共有以下6条意见建议:

1.不用加班、工资高才算幸福企业。

2.员工有物质基础有保障,才是幸福企业。工资福利没有提高,贫富悬殊,矛盾突出等等问题急需解决,这样才能建设和谐企业。

3.社会外界认为有份工作有福利就有幸福。企业内又加班,又要定岗,又要讲绩效,人人觉得很累谈不上幸福。

4.与农村工作的人相比有幸福,与政府单位相比没有幸福。劳动所得和劳动强度相比不平衡没有幸福。做好本职工作,在本岗位努力工作,得到领导同事赞赏是幸福。工资、福利、劳动强度、时间等相比宽裕,轻松工作,增加人手可以提高幸福感。体制改革中,职工压力大,企业提升管理,满足员工心理需要,改进工作做法,可以提升幸福感。

5.企业就是一个蛋糕,要做大蛋糕。要不断提升客户满意度,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员工要得到领导重视,领导不随意批评下属。要通过参加企业文化活动、开展培训学习和参观旅游等途径提升幸福感。

6.对未来有信心才有幸福。

幸福一定要强篇2

【关键词】幸福教育 进展 问题 展望

“幸福教育”在国内最早是由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于1999年提出来的。从此,国内的学者便对“幸福教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随着人们对幸福的认识逐渐加深以及幸福指数的普遍下降,人们越来越想要通过获得优质的教育来增强自身的幸福感。因此,这几年学术界对“幸福教育”的研讨在急速升温。回顾我国对“幸福教育”的研究历程,总结成绩、深思问题、展望未来,不仅有益于推动学术界对“幸福教育”的研究,而且也有益于学校对幸福教育的构建,提高学生的幸福指数,进而增强人们的幸福感。

一、“幸福教育”研究主要进展

1.幸福及其与教育关系的探讨

“幸福教育”一词包括“幸福”和“教育”两个概念。研究人员对什么是“幸福”,以及幸福与教育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了充分的论述。什么是幸福?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扈中平认为,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和内在的心理体验,取决于“个体对客观现实和实际生活的态度”,属于意识范畴。[1] 陈荟认为,幸福是一种客观的状态,这是因为幸福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价值,而价值反映的则是客体对主体的满足程度,是客观的,因此蕴涵在价值中的幸福也必定是客观的。[2] 刘铁芳认为,幸福是外在环境与人的内在需求相符合的状态,是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相统一的状态,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3] 幸福与教育的关系如何?将相关文献加以概括,关于两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有“相互需求说”和“目的手段说”。持有第一种观点的论者认为幸福和教育是互为需求的,幸福需要教育,教育也需要幸福。持有第二种观点的论者则主张幸福是教育的目的,教育是人获得幸福的手段。张宝山、姜德刚等人认为“教育是人类追求幸福的有效途径”“教育的过程和最终目的都应使人获得幸福”。[4]

2.幸福教育内涵与特征的探究

关于幸福教育内涵的阐述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目的论”。该观点认为,幸福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出能够创造幸福、能够享有幸福的人,它是为了人的幸福的一种教育。[5] 第二种观点为“过程论”。该观点强调教育过程中师生双方的情感体验,即师生双方都把教育当作一件幸福的事来做,不仅要教师教得幸福,而且强调学生要学得幸福。[6] 第三种观点是“综合论”。该观点认为,幸福教育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不能简单地将幸福教育等同于“目的”或“过程”,而应该将其视为目的、过程与方法的统一。[7]

对幸福教育特征的分析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有论者认为“幸福教育”的特征主要包括整体性、全面发展性、创造性和科学性四个方面。[8] 第二,从人的生命视角出发,有论者认为幸福教育具有三大特征,即正视痛苦、回归生活和追求卓越。[9] 第三,从人性化教育的角度出发,有论者认为幸福教育应该具有物质与精神相结合、个性与理性相结合、感受幸福与创造幸福相结合三大特征。[10]

3.幸福教育价值探析

关于幸福教育价值的探析主要源自研究者们对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第一,教师和学生在现实的教育中缺乏幸福感。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校追求的目标是升学率和考试成绩,教师和学生在教育生活中都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幸福。第二,人的生活需要幸福,幸福教育正是引领人们走向幸福之路的重要方式。正是由于在日常生活中存在虚假的幸福及学生幸福关爱的缺失,使得幸福教育具有很强的现实需要性。[11] 第三,来自于学者们对愉快教育的反思和对幸福教育的关注。愉快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流行的一种教育理念。然而,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有学者对该理念提出了质疑并指出愉快教育中的“‘愉快’二字具有极大的模糊性,它可以是精神上的愉悦,也可以是感官上的快乐”,精神上的愉悦可以间接地等同于幸福,而感官上的快乐则被人们普遍关注并且在教育实践的发展中逐步地变成了一味地“强调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活动时间和减轻课外负担等”。[12] 因此,愉快教育必须要向幸福教育转变。

4.幸福教育的实践策略研究

对幸福教育的呼唤自然涉及对幸福教育实践策略的研究。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总结,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划分。其一,是从实践层面上,研究者从这个角度上提出幸福教育的实践策略主要是依据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实践经验。[13] 其二,是从理论层面上,研究者通过对相关教育基本理论的分析研究,进而提出应该如何构建幸福教育。[14] 其三,则是从更为具体、更具有实践性的维度来进行构建幸福教育的操作策略,例如构建“和谐的幸福校园”。[15]

二、幸福教育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概念界定出现泛化

对“幸福教育”概念的界定多种多样,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对该概念的界定却出现了泛化现象,表现为:第一,把道德教育等同于幸福教育。有论者认为幸福教育回归了德育的本性,“德育就是要发展受教育者幸福生活的能力”。[16] 第二,把心理教育等同于幸福教育。有论者认为“幸福的本意在于创造幸福感”“幸福感是人们根据内化了的社会标准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肯定性的评估,是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及其各个方面的全面评价,并由此产生的积极性情感占优势的心理状态”。[17] 第三,把愉快教育等同于幸福教育。有论者认为“在愉快的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度过幸福的童年”[18],直接将心理学上的积极情感――愉快等同于教育学上的积极情感――幸福。第四,把幸福观教育等同于幸福教育。有论者在文章中一直论述的是幸福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让学生在成长中增添幸福感”[19],而该文章的标题却是“幸福观教育”。

2.研究内容缺乏深度

综观相关文献资料,笔者发现已有的对幸福教育的研究大多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第一,在剖析幸福教育的研究价值上,虽然不同的研究者从多个角度进行了论述,但是仅停留于应然状态和反思状态之中,缺乏系统的理论层面上的深层分析。第二,在阐述幸福教育的内涵上,研究者只对什么是幸福教育做了感性的描述,如“目的论”“过程论”“综合论”等,缺乏“为什么”的理性反思。第三,在揭示幸福教育的特征上,各位研究者虽然从各自的研究领域界说了幸福教育应具备的特征,但缺乏对其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与论证。第四,在探讨什么是“幸福”以及幸福与教育的关系问题时,应然的论述显得过多,而在更高层面上的系统分析则显得不足。第五,在对幸福教育的实践策略探究上,虽然涉及的内容比较多,但是研究却很不充分,并且要么是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提出应该如何建构,要么是“凭空想象”认为应该通过“这样”来进行构建,提出的实践策略缺乏相应的实践支持和理论基础。

3.研究范式过于单一

就教育的研究范式来说,有质性和量化两大研究范式。从现有的研究来看,质性研究范式和量化研究范式在幸福教育研究中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分离。一方面,取向于采用质性研究范式的研究者常常以教育哲学和原理为理论基础,在收集相关资料后,运用思辨的方式来描述、分析问题,从而在推理归纳的基础上构建理论;另一方面,取向于采用量化研究范式的研究者往往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采用实验或调查的方式来收集相关资料,再运用数学统计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验证已有假设。虽然已有幸福教育的研究在这两种研究范式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在研究的过程中“质性”与“量化”的分离,使得对“幸福教育”的研究在目标、视角、思路、结构、内容、方法等方面显得比较狭隘,从而造成了相关研究在理论层面上缺乏深度,在实践层面上缺乏应有的力度。除此之外,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有相当大的部分都集中在幸福教育中的“幸福”上,且研究的重点又都聚焦于师生的幸福上,因此,我们并不能很好地认清幸福教育的真实面目。

4.研究成果缺乏实际操作性

已有研究对幸福教育该如何实际操作显得不足。一方面,已有的研究过于注重描述,操作方面则受到轻视。一是已有的研究尚未关注到幸福教育的操作性定义。二是幸福教育的实践策略方面仍缺乏相应的操作性成果,有不少的策略是根据研究者自身的教育实践总结出来的,虽然这些实践策略具有普遍的指导性,但其可操作性论述却依然显得十分笼统和不足。另一方面,已有的研究过于注重思辨而轻视策略性研究。一是大多数研究者在肯定幸福教育的研究价值时,更多的是从思辨的角度来进行阐述,很少有对其价值的策略进行论述。二是研究者在探讨如何构建幸福教育时,通常是在大的方面进行阐述,例如“教师幸福地教,学生幸福地学”,这样便使得实践幸福教育缺乏操作的具体指南。

三、幸福教育研究的展望

1.注重概念的界定

对于研究幸福教育的研究者来说,界定幸福教育的概念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可以精确幸福教育研究的基本结构、基本范围、基本内容和理论体系,而且可以确定幸福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确保此种研究的有效性。在当前的研究中,研究者在界定幸福教育时,往往将“幸福教育”等同于“幸福”与“教育”之和。虽然这样的界定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它并不能够真正地反映出幸福教育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因此,就如何界定幸福教育而言,我们不仅要依照“幸福+教育”的推演模式进行初步的界定,而且应该将初步界定的概念与愉快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幸福观教育等相似概念进行透彻地比较,从中揭示出幸福教育的内在本质。

2.深化理论探究

如前所述,已有的关于幸福教育在目标、视角、思路、结构、内容、方法等层面的研究都处于应然的状态,缺乏深入的、全面的、系统的研究与反思。因此,在今后的幸福教育研究中,必须加强对其相关理论的研究,特别是基础理论的研究,进而构建出系统的、深层次的理论体系。目前的研究重点应放在这几个方面:第一,要深入探究幸福教育的价值体系。第二,要进一步揭示幸福教育的本质特征。第三,要继续挖掘幸福教育的内涵体系。第四,要进一步建构践行幸福教育的实践策略。

3.拓展研究方法和视野

我们在研究幸福教育时,应当采用各种研究方法,并对它们进行综合运用,取长补短,提高研究的效率。除此之外,我们还要从多学科的角度去认识和研究与幸福教育相关的问题。这是因为幸福教育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涉及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学科领域,我们从多学科的角度对它进行探究,可以获得多方面、多视角下的理论论点。

4.强化操作性策略

就目前来说,幸福教育是许多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教育目标或教育过程,并且很多人已勾勒出了美好的幸福教育蓝图,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操作策略,使得幸福教育在实践的过程中举步维艰。因此,当前践行幸福教育的首要任务便是致力于对其操作性策略的构建。笔者认为切实可行的做法是:以哲学、伦理学、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为指导,从操作层面上深入挖掘“幸福教育”的本质与内涵,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应该具备的结构体系和行为特点,然后从操作层面上探寻出践行幸福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最后构建出一整套完善的、系统的实践操作模式。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北 武汉,430072)

参考文献:

[1]扈中平.教育何以能关涉人的幸福[J].教育研究,2008(11).

[2]王卫东,董标.教育与幸福――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0).

[3]刘铁芳.教育怎样关涉幸福[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1).

[4][11]张宝山,姜德刚.幸福:教育的深层关怀[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18).

[5]冯宇红.浅谈中小学校的幸福教育[J].教育探索,2011(5).

[6]魏本月.关于学生幸福的几点思考[J].现代教育论丛,2008(9).

[7]孟建伟.教育与幸福――关于幸福教育的哲学思考[J].教育研究,2010(2).

[8]李英.从全面发展的角度看幸福教育[J].集美大学学报,2002(4).

[9]何芳.论生命视角下的幸福教育[J].中国德育,2008(1).

[10]舒毅彪,马元斌.农民工子女幸福教育模式的构建[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9).

[12]檀传宝.幸福教育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1).

[13]王长华.幸福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14]胡春梅.从幸福和教育的关系看“幸福教育”之可能性[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15]杜云朋.多维度构建学校幸福教育系统工程[J].中小学校长,2012(12).

[16]郭颖.创造幸福――德育创新的价值追求[J].思想教育研究,2005(12).

[17]苗元江.幸福感与现代心理教育[J].上海教育科研,2003(3).

[18]愉快教育:“以学生为本”的办学观[J].上海教育,2007(Z1).

幸福一定要强篇3

关键词:新时期;大学生;幸福观;培育

随着近期权威媒体到祖国各地采访基层老百姓 “你幸福吗?”等系列报道的播出,“幸福”无疑成了当下最热门词汇。“你幸福吗?”,这个简单的问句背后蕴含着一个普通中国人对于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自然环境等方方面面的感受和体会,引发当代中国人对幸福的深入思考。作为即将成为祖国建设事业中流砥柱的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时期,由于整个社会价值观混乱,以及西方价值观影响等,部分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困惑和迷茫。正是这些迷茫导致了他们对幸福的迷茫,不知道幸福在哪里。幸福观作为价值观的一部分,其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加强新时期大学生“幸福观”的培育意义深远而重大。

一、“幸福观”的内涵

幸福归属于伦理学传统道德范畴。古往今来,人们都在向往着幸福,不断探索着幸福的真谛以及追求幸福的途径。在现实生活中,在千百万幸福追求者的心目中,幸福也含有各种不同的,甚至完全相反的意义。要使人们获得幸福,就必须科学地阐明幸福,阐明应当树立什么样的幸福观和怎样去追求幸福。早在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希腊的哲学家在探究人生的目的和意义时就提出幸福这个概念了。唯心主义哲学家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把幸福看成是灵魂的特性,认为真正的幸福是追求灵魂的发展,彻底摆脱现实生活,摆脱任何物质欲念,摆脱肉体对灵魂的束缚,使灵魂回到理念的世界。而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主张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统一,个人幸福和集体幸福的统一,把创造幸福和享受幸福统一起来。尽管这些论述对幸福观有不同的表述,但实质都是指出对幸福的基本态度或看法,是人们对自身所具备的生存与发展条件的一种肯定的情感体验,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反映。我们应当明白,幸福和幸福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自身在生活实践中的体验和感悟。一个人只有在不断追求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对世界、社会以及自然进行改造的各种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时,才会获得到自身价值得以实现的成就感。因此,追求幸福是人类生活的永恒主题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大学生树立“幸福观”的重要意义

幸福观是一个人人生价值观在思想上的反映,它指导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向,影响着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决定着大学生一生的价值目标和生活道路,因而,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有着深远的意义。

1.正确的幸福观,是新时期大学生感知幸福的必要前提

幸福不是既定的元素,也不是哪个设计的地图,而是存在于人的现实生活之中。也许一个人一辈子都未曾感受到过幸福,体验过幸福的感受。其实,它可以是简单的日光感受,期待之中的简单理想,总之它是受自己所持的幸福观而决定。因此正确及理性的幸福观,对人们处理现实生活中的诸多关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当自身遇到挫折时,正确的幸福观能使我们理智地去面对并勇于接受严峻的挑战,从而有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幸福感的获得。在当今社会时代,转型期中的不完善体制和西方一些腐朽思想的影响,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潮在社会生活中不断滋生蔓延。这些非理性幸福观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形成带来了严重的冲击,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也影响到了他们对幸福真谛的理解。比如,奉行拜金主义幸福观的大学生,认为金钱至上,把追求金钱作为个人的人生目标,事事为了钱,时时刻刻想着怎么不择手段得到尽可能多的钱,无视社会公德。这种虽然表面看起来很幸福,但从人的自身发展来看,拜金主义与人的全面发展相背离,把人降低为金钱的奴隶,其实质并不幸福。

2.正确的幸福观,是新时期大学生勇于进取的强劲动力

人生是一个不断历练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超越自己、超越当前似乎成了主题。而在每一次理想目标的实现及超越中,都会感受到那一份来自成就感的幸福。幸福感不是永存的,它具有流动性和非定在性。因为幸福感是伴随着自身价值得以发挥而滋生的,同时也会伴随着自身价值得不到实现而消逝。正因如此,幸福是守不住的,也不可能驻足停留。所以,要想得到新的幸福,必须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地进取以创造新的人生价值和目标。新时期的大学生,具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对他们追求幸福而努力奋斗有着不可替代的激励作用,是大学生积极进取的强劲动力。大学生作为知识丰富的社会群体,具备良好的价值观无疑对社会的进步文明产生积极影响,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

3.正确的幸福观,是新时期大学生道德行为的调控机制

道德与幸福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幸福的获得需要以良好的道德为基础,反过来正确的幸福观又会促进良好道德的生成。这正如德国哲学教授包尔生在关于德性与幸福的论述中所说:“人们通过对自己道德加以思考都会得出这样一个基本真理,即善良的人比邪恶的人要生活得更好一些。”这种有福即是德、有德即是福的正确幸福观对大学生而言,有利于他们在追求幸福时自觉践行道德准则,并以此来不断调整自己的一切言行,抑制违背道德的不当行为,不会因自己的幸福而牺牲别人的切身利益,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他们会为了别人的幸福无视自己的权益,以至宝贵的生命。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对此也曾有论述:“善良的人为了祖国、朋友总是不惜一切、尽心尽力,乃至在某些时候付出宝贵的生命。他对荣誉、金钱鄙弃,对不择手段相互争夺的那些人们鄙视,为自己他只求得高尚。”因为,在他们心目中,高尚就是一种最大的幸福。

三、大学生“幸福观”培育的主要途径

幸福观是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反映,它的确立根源于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因此在对大学生幸福观的培育过程中,必须把与之紧密相关的价值观念结合起来,促进正确幸福观的养成。

1.加强大学生挫折调适能力的培养

新时期的大学生在和平年代的环境之中生长,社会经济的发展给他们带来了良好的文化环境和物质生活条件。他们人生中的不幸遭遇最少,最容易遭受到不幸带来的伤害,常常忽略了幸福的珍贵。因此加强引导新时期大学生对挫折与不幸的深刻认识,有助于他们正确幸福观的形成。幸福是人们的一种理想完美的切身体验,是在人们积极进取、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过程中换来的,同时幸福作为对人现实生活的体验,只有经历不幸与痛苦的感受,才能更为深刻地认识和感知它的真谛。因此,从另一个角度说,幸福内在蕴涵着痛苦。资料表明,少数学生受到挫折就走向极端甚至轻生,这是对生命的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对此,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一些锻炼个人意志力的训练,如长跑、登山、游泳、室内攀岩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顽强意志、团队意识以及敢于正视挫折的态度。要使大学生学会清醒地珍惜和感悟幸福,使之全面发展,成为社会的人才,必须加强对其心理素质培养和挫折教育,帮助他们学会成熟、理智地看待问题。

2.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物质观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的深入,中西方价值观念间的互动日益增强,这给我国社会带来一定正面效应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带来冲击。毋庸置疑,金钱和物质是幸福生活的前提条件,即幸福是以一定的生活资料和物质财富为基础的,但是金钱、物质并不代表就一定幸福。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主力军,价值观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社会的发展和前途。因此在当前物欲社会,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物质观,正确处理物质、金钱与幸福的关系是幸福观培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对此,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着重从以下两方面去进行教育引导:一是拥有再多的物质、金钱,也不代表自我价值得到完全实现。二是如果一个人仅仅把金钱视为人生理想目标,就容易丧失理性,陷入自我毁灭的境地。

3.强化大学生正确认识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在集体主义教育中,我们应当围绕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大学生成长成才为目的,通过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特色团体活动等形式,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关系。在新世纪,随着社会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优越的社会制度已经逐步形成,社会幸福与个人幸福实现有机统一因此也具备了坚实的基础。大学生必须清醒认识正确的幸福观,在马克思看来,幸福观的核心是集体主义,人们在追求自己理想目标的过程中应当兼顾社会利益并为之作出贡献,同时社会也应当为每个人的发展给予支持和关心,使个人的物质精神需要得到满足。只有到达社会幸福和个人幸福的有机统一,才会真正感到幸福。总之社会主义幸福观要求以他人幸福为己任、集体幸福和个人幸福相统一。因此,在具体的引导实践中,必须加强大学生对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关系的认识,让大学生在集体荣誉感中感知幸福、感受幸福。

4.塑造大学生高尚道德人格

大学生应当努力促使自己成为一个热爱生活、积极向上、乐于奉献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拥有幸福的生活。热爱生活反映了一个人对社会及其生活的一种积极倾向,体现他敢于面对挫折与失败的勇气和信心。学会正确地对待索取与奉献的关系,树立以奉献为主的人生价值观,通过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创造真正意义上的幸福生活。除了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外,还应加强自身对道德人格的塑造,把幸福与追求美好的道德理想结合起来。道德是以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和个人信仰为监督手段的一种社会规范,它直接体现了自我生活的意义和目的,是自我幸福获得不可缺少的因素。稳定持久的幸福,离不开道德理想,一个人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人格,才能达到一种崇高的幸福境界,对道德人格的至善追求,也是对人生幸福的追求。

5.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当今社会,一个人对成就感、幸福感、满足感的获得往往依靠物质因素,而对精神的、艺术文化的以及内在素养抛掷九霄云外。实质上,在相同的物质条件下,人的满足感以及幸福感的程度如何取决于人内在的感受水平、感受能力。为此,对新时期大学生幸福观的培养还需要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文艺对人灵魂有所熏陶的优势,对大学生爱美、感受美的教育引导,以更形象、更生动地对幸福感加以把握,真正理解幸福的深刻内涵;另外还可以发挥历史的人文价值,使大学生在历史的发展中感受幸福的真谛。除此之外,还应重视打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是思想文化传播的良好阵地。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其作用,通过优化校园环境、校园风气,增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倡导科学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使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思想政治不断提高,促进他们奋发图强,为社会、为祖国作出应有的贡献,真正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实现自我幸福。总而言之,如果大学生缺乏良好地文化修养,就容易产生悲观的生活态度以及不健全的人格,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道德境界更无可言。

参考文献

[1]陈学明.当代社会幸福观研究[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2(03).

[2]王敏.试论幸福观教育对大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性[J].中国成人教育,2011(17).

[3]赵丽娟.当代大学生的幸福观及教育引导[J]. 文学教育:上,2012(06).

[4]曾红,郭斯萍.“乐”:中国人的主观幸福感与传统文化中的幸福观[J].心理学报,2012(07).

幸福一定要强篇4

1.居民的个人信息:如所属地区、年龄、性别、学历、职业、收入等;

2.反映居民幸福感的13个指标:总体生活、身体健康、职业状况、劳动报酬、业余生活、社会保障、友邻关系、家庭关系、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社区环境、治安状况、交通便利。每个题均为5级分制,1分表示很不幸福,5分表示非常幸福;

3.居民对未来的预期和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

按各盟市总人数比例分配样本,共发放问卷1800份,回收有效问卷1489份,回收率为82.72%。

一、居民幸福感的单项因素分析

我们分别测量了13个方面的幸福感。下面对反映居民幸福感的13个指标计算平均得分,结果见图。

统计结果表明,居民对家庭关系、友邻关系及身体健康方面感觉最幸福,说明居民在处理家庭关系、同事、邻居和朋友关系上较为满意;对自己的身体健康也较为满意:幸福感相对较低的几个指标是自然环境、社区环境和社会保障。这则要求政府在改善自然条件、进行环境保护、改善社区环境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方面花大力气。

二、居民幸福感的综合因素分析

我们采用多元统计中因素分析的方法,对涉及居民幸福感13个变量进行因素分析。按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共提取4个主因素,它们一起解释了变量标准化方差的61.331%,说明用4个主因素代表原来的13个变量已有61.331%的把握。

反映居民幸福感13个因素可通过因素分析方法由4个因素来代表。综合因素的实际意义由权数较大的几个变量的综合意义来确定。也即综合因素1在友邻关系、业余娱乐生活、身体健康状况、家庭关系上有较大载荷,即它们的系数大于其他变量的系数。所以,综合因素1主要是这4个指标的综合反映,是反映个人能力的综合因素。第2至4个因素依次为职业生活因素。自然、经济、社会环境因素和治安交通因素。下面,计算这4个综合因素的平均得分。

统计结果表明,身心健康幸福感得分最高,为3.674分:治安交通环境幸福感次之,为3.559分:接下来是自然社会环境幸福感和职业生活幸福感。分别为3.091分和3.084分。综合因素分析也得到了和单项分析一样的结果,居民的身心愉悦、亲友关系幸福感和治安交通幸福感远远高于职业生活幸福感和自然、经济、社会环境幸福感。说明居民在职业、劳动报酬、社会保障方面的幸福感较低,对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满意度还相对较低。

三、不同层面居民幸福感的分析

我们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学历、不同职业、不同收入居民的幸福感进行了交叉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层面的居民对幸福的感觉不尽相同。并不是越有钱人们就越幸福,经济发达也并不能与幸福划上等号,也不是学历越高人们就越幸福。居民的幸福感并不与收入、学历、GDP增长呈正相关关系。

(一)居民幸福感与地区分布间的关系

在12个盟市中,身体健康、业余娱乐生活、家庭关系幸福感最强的是巴彦淖尔市。生活幸福感最强的是乌兰察布市,职业、劳动报酬、人际关系幸福感最强的是锡林郭勒盟。社区环境幸福感最强的是兴安盟。社会保障幸福感最强的是通辽市和赤峰市,经济发达的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在这几个方面并没有位居前列。交通便利幸福感最强的是通辽市和呼和浩特市,交通状况的好坏,是衡量居民对于一个地区幸福感比较重要的一个指标,交通幸福感较高的,并不全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反而一些经济不太发达的地区得分较高。社会治安幸福感最强的是呼和浩特市和赤峰市,环境保护幸福感最强的是鄂尔多斯市和呼和浩特市,经济发展状况幸福感最强的是赤峰市。在观察具体幸福感的同时,我们再来观察一下总体幸福感。居民总体幸福感最高的三个盟市为赤峰市、乌兰察布市和通辽市,最低的是阿拉善盟和乌海市。

(二)居民幸福感与年龄、性别、学历、职业、收入间的关系

具体统计结果是,60岁以上的居民幸福感最高,40~50岁的居民次之,但总体各年龄段相差不是太多:男性总体幸福感略高于女性,这个结果稍稍悖于以往学者的研究结果:最高学历和最低学历的幸福感不如中等学历,大专文化程度的居民幸福感最高。高中、中专、技校学历的次之。本科以上学历的仅位居第三。低于小学水平的幸福感最低:律师、会计师、演员、记者等幸福感最高。其次是企事业单位中层管理人员,幸福感最差的是失业、下岗人员,农民、林业工人和矿工的幸福感相对来说也很低:城镇家庭月收入水平在3000元左右的最幸福,农村家庭年均收入水平在4000-5000元的最幸福,而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收入最低的居民幸福感最低,但并不是随着收入的增加。居民幸福感也随之增加。

四、居民总体幸福感与具体幸福感间的关系

(一)居民总体幸福感与亲友关系、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幸福感间的关系

统计表明,居民总体幸福感与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社区环境、治安状况、交通便利幸福感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我们用居民总体幸福感做因变量。用其他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因素做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回归方程和回归系数均通过了统计检验。我们看到,人际关系、劳动报酬、生活便利程度、自然环境、文化娱乐、治安、经济发展幸福感,这些不直接被诸如GDP等经济指标所囊括的“软性”因素,对居民的总体幸福感均有重要影响,其中交通幸福感对总体幸福感的影响超过其他因素的影响。回归系数为0.18。即交通幸福感每增加1个单位,居民总体幸福感就会增加0.18个单位;而治安、自然环境、社区环境、家庭关系、友邻关系、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回归系数也在0.10~0.17之间。就是说。这些因素每增加一个单位。对居民总体幸福感的贡献是0.10~0.17。

(二)居民总体幸福感与生活状况、身体健康状况、职业、劳动报酬幸福感间的关系

统计表明,居民总体幸福感与生活状况、身体健康状

况、职业、劳动报酬幸福感间也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我们用居民总体幸福感做因变量,用生活状况、身体健康状况、职业、劳动报酬幸福感做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其结果表明,这些因素对居民的总体幸福感也均有重要影响。其中生活状况幸福感对总体幸福感的影响最高,回归系数为0.21,居民总体幸福感与生活满意感有很高的相关性,但生活状况满意感比较高,劳动报酬幸福感比较高,也不一定就意味着其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达到了最高。其余的回归系数也在0.11~0.16之间,回归方程和回归系数均通过了统计检验。

五、居民对未来幸福感的预期

统计表明,居民对自己未来社会、经济和生活的发展状况表现出了良好的心态。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内蒙古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也增强了居民对未来幸福感提高的信心。虽然内蒙古各盟市均面临国有企业经营困难,下岗职工增多,低收入群体人数规模有所扩大。农村仍有许多贫困人口等问题,但仍有81.4%的居民对未来幸福感预期乐观,21.1%的居民认为未来幸福感将有明显提高,60.3%的市民认为未来幸福感会有所提高,只有1.2%的人对未来幸福感预期悲观,3.8%的人对未来幸福感不太乐观。多数居民认为未来家庭收入水平将有很大改善。13.3%的居民认为未来收入水平将有会有大幅度提高,64.7%的居民认为未来收入水平将有会有所提高,16.5%的人认为未来收入水平会与现在持平,只有1.5%的人认为未来收入水平将有大幅度下降,3.8%的人认为未来收入水平将有所下降。但面对生活的压力和各项改革的深入进行,他们也为未来的子女教育、就业、收入、住房、医疗、养老以及社会治安等问题表示担忧。我们要求被调查者根据自身利益就目前最关心的问题做出选择。位居前三位的依次为:“子女教育”“收入问题”和“就业问题”,而“健康问题”“医疗保障问题”和“养老问题”紧随其后,列居第四、五、六位。

除学生群体外,“子女教育”已成为社会各劳动群体共同关注的焦点。列在第一位,住房及家庭收入的增长也是居民普遍关心的问题。大学生及失业、下岗人员对就业问题更为关心。近些年,党和政府对居民的当前利益已非常重视,居民个人收入总体上有了较明显的增长,住房条件逐渐得到了改善,教育方面的投资也在增加。对就业问题也更加重视,这都为老百姓带来了实惠。需要我们注意的是,上述几项可以说是触动老百姓的社会感觉、社会观点、社会积极性和总体幸福感的“敏感点”,做好这几项工作,对于梳理社会情绪、舒缓社会气氛以及增强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具有直接的作用。

在问及在未来的一到两年中影响居民总体幸福感的一些比较重要的问题时,回答结果见表。

值得注意的是,“使干部队伍更加廉洁”是居民最不乐观的一项,超过半数的居民认为保持原样或有退步、恶化。这说明居民对惩治腐败、加强廉政建设有着强烈的愿望。居民对腐败问题严重性的高度集中认同,说明了这一问题的真实性和严重性。也表明了居民对此问题的高度担忧。腐败问题在任何一个国家、对任何一个政府都是致命的。它本质上是少数人利用人民赋予他们的权力来侵犯人民利益,对此人民群众是无法长期忍受的,也说明了大力惩治腐败时不我待。居民对加快经济发展、提高国家地位、搞好社会治安、增加就业机会保持了乐观的情绪,对改善社会风气的乐观度也超过了半数。

综上。随着市场经济和改革的逐步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内蒙古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及幸福感较之过去有了显著提高。随之对各方面改革的深化高度关注,尤其对子女教育、收入增长、就业、住房改革及惩治腐败等问题更加重视,这应成为管理层进行决策的参考点。居民对未来生活的信心普遍提高,这为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较有承受力的社会基础。

幸福一定要强篇5

关键词:大学生;幸福观;教育;问题;对策

追求幸福是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之一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随着人们对自身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幸福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大学生作为正在成长的青少年中的优秀群体,自尊心强且情感丰富,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尤为强烈和执着。当前大学生幸福观的主流是积极的,适应和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但是,由于受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种价值观念的影响,大学生对幸福有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对追求幸福的途径也有不同的设想。没有正确的幸福观,就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以及如何获得幸福,当然也难以获得幸福。

人人都向往幸福,但是并非人人都能获得幸福。幸福的感知和获得是一种需要磨砺和培养的能力,因此,对于即将走出校园、走进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开展幸福观教育,使大学生能够感知和认识真正的幸福、能够正确地追求幸福和创造幸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意义

幸福是指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由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引起的精神愉悦和精神满足。幸福观是人们对幸福的观念、追求幸福的途径的看法、标准,它产生于一定的文化中,以一种主观的形态起作用,它是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对待幸福问题上的表现,是产生并形成幸福感的关键。幸福观与价值观、人生观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比较稳定、深层次的、系统化的价值选择体系,是幸福评价标准和评价思想的综合观念形态,对幸福感具有导向与动力作用。

对幸福的感受、理解、追求和创造的能力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它需要教育者有意识地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和引导,同时也需要受教育者的虚心学习和修炼。大学生作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青年群体,其对幸福的不同感受和不同领悟,以及对幸福获得所采取的不同方式与途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大学生只有具有科学合理的幸福观,才能以健全的人格感知和创造幸福;教育者只有在教育过程中也体验到幸福,才能真正热爱教师职业,才能传递和创造幸福,实现其人生价值。可见,无论对于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幸福观教育都举足轻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幸福观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密切联系,幸福观具体体现并影响着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个人的幸福观是正确的,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一定是积极向上的,反之则是有所偏颇的。因此,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必须包括幸福观教育,以幸福观教育促进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形成和提升。

2.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幸福观是健康人格形成的基础与前提,一个人如果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以及如何获得幸福,其必定存在着孤独、忧虑、烦躁、苦闷等心理障碍与疾病,也不可能以良好的情绪、愉悦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苦与乐。因此,幸福观关系着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把幸福观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是必须也是必要的。

3.有利于大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观

幸福观与道德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由于受到经济全球化以及西方价值观念的负面影响,不少大学生对幸福的感知与追求存在着误区,混淆了幸福与以“不道德”所获取的收益之间的关系,在一些大学生中存在着道德滑坡的现象。由此可见,对大学生进行幸福观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观,并能够正确处理德性与幸福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

二、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形成健康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观,对于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幸福观教育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大学生正确幸福观的培养。

1.幸福观教育重视度不足

目前,一些高校对大学生的教育偏重于智育而忽视德育,认为分数就是一切,仅把幸福观教育依托在德育中。但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对幸福观教育的认识也不充分。学校只在心理健康讲座上稍微涉及幸福观教育,仍缺乏对大学生开展系统的幸福观教育的研究工作。

2.幸福观教育内容不全面

幸福观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方面的内容,目前一些高校的幸福观教育仅局限于心理学领域,而没有与大学生的生活质量、素质教育等时代主题联系起来。幸福观教育是一个涉及面极广的跨学科课题,与社会学、伦理学、教育学等密切联系,因此,必须丰富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内容。

3.幸福观教育形式单一

从目前高校的幸福观教育现实来看,在教育方式上主要偏重知识的灌输,脱离了大学生正当的人性基础,过分强调幸福观教育的理性与未来性,脱离了时代色彩而忽视了大学生当下生活的幸福意义。

4.幸福观教育与现实生活相分离

长期以来,高校都只重视有意安排的对大学生的显性幸福观教育,而忽视了现实生活中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隐性幸福观教育。幸福观教育本来就是生活世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与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幸福观教育应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应对当下及未来的生活都发挥积极作用,给学生个体及社会都带来幸福。

三、完善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对策

正确的幸福观是人们获得幸福的重要源泉,对大学生进行幸福观教育,使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接班人能够正确感受和认识幸福、合理追求和创造幸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全方位完善幸福观教育,形成多层次的大学生幸福观教育体系。

(一)形成各部门高度重视的运行保障机制

幸福观教育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无论是学校领导、各工作部门、教师,还是学生本人,都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学校相关部门可成立课题组,齐抓共管,使各部门统筹规划、组织实施、管理反馈等工作都能各司其职,落实到位。另外,各部门应定期进行交流,举行评比表彰活动,完善经费投入、人员培训等运行保障机制,促进幸福观教育切实、有效地进行,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创新性。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幸福观教育内容体系

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是一项潜移默化的、复杂的、多层次的系统工程,新时期大学生差异性较大、主体意识增强,幸福观教育这一长期的实践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所以,应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幸福观意识的不同特点,持续地、针对性地、及时地开展幸福观教育,把幸福观教育贯穿大学学习的全过程。

1.大一阶段开展幸福观感受教育

新生入学时一般感到比较迷惘,对其所学专业需要进行适应,在此阶段,应在帮助学生全面、深入了解所学专业、进行职业定向教育的基础上,提高大学生感受和认识幸福的能力,及时指导学生了解大学生活,正确认识学习的意义,使大学生学会在求知和生活中感受到自己的幸福。因此,在此阶段应教育大学生正确处理好两方面的关系。

一方面,应教育大学生处理好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关系。社会主义幸福观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幸福观的基础,它要求大学生把个人幸福与他人幸福、集体幸福、社会幸福联系起来。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代表着新一代青年群体的主流和方向,同时也关系着社会和祖国的未来,因此需要教育大学生把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统一起来。

另一方面,应教育大学生处理好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的关系。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是统一的:物质幸福为精神幸福提供了物质保证,精神幸福是人们更高层次的追求。因此,应教育学生幸福不仅意味着物质上的满足,更意味着社会的幸福和国家的繁荣进步,从而使大学生意识到自觉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2.大二阶段开展幸福观能力教育

大二阶段学生对所学专业已有了一定的了解,也逐渐适应了大学生活,而在此阶段,学生也会遇到学习、生活、情感、工作等方面的问题。针对此阶段学生的特点,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幸福观教育。

第一,构建追求幸福的知识基础。知识是获得幸福的源泉和实现人生目标的重要保证。因此,作为社会精英的大学生,要获得和享受幸福,必须掌握一套良好的知识结构。这一知识结构主要包括本体性知识和背景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是指大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背景性知识通常是指大学生所拥有的综合性的文化涵养。

第二,提高感知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人的幸福能力由感知幸福和创造幸福两方面构成。要提高大学生感知幸福的能力,首先应提升大一阶段所学习的幸福感受能力,并教育学生从各种各样合理丰富的需要出发感受幸福的存在,感知和谐的幸福状态。要提高大学生创造幸福的能力,就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和生活的意义,并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使大学生懂得创造和奋斗的过程同时也是感知幸福的过程。

第三,加强德福一致观教育。德性与幸福是辩证统一的,二者密切联系。德性是获得幸福不可缺少的条件,因此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善念、善行,塑造一种“善”的人文情怀,从而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德性水平。提高德性水平使得大学生能够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社会、善待自然,从而提升人的幸福水平。

3.大三阶段开展幸福观实践教育

大三学生开始回到现实、关注生活,各种各样的生活为幸福观教育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原材料,幸福观教育要回归生活,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帮助学生寻找生活的意义与价值,使学生能够熟悉自己的生存状态,享受生命的意义。

另外,幸福观教育回归生活尤其需要增强大学生对幸福的实践体验。幸福观教育就是要提升大学生感知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通过大一及大二阶段的理论知识传授,在大三阶段应把理论与实际、教育与实践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在接受幸福观教育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理论和知识的内化,并正确地外化为实际行动。

4.大四阶段开展幸福观挫折教育

大四学生面临着考研、实习、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不可避免地开始遇到人生的一些挫折与失败,因此,此阶段对于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尤其重要。帮助学生激发对生命的热爱,发现人生的幸福,并以积极向上的态度追求幸福。

(三)开辟多种多样的幸福观教育实现途径

幸福观教育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实现途径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各种行之有效的载体都应用以进行幸福观教育。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方面开辟幸福观教育的实现途径。

第一,通过专题讲座讲授系统的幸福观教育知识。幸福观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含多层次、多方面的知识,

第二,通过专业课渗透幸福观教育。专业课教育与幸福观教育息息相关,在专业课的讲授过程中,渗透幸福观教育,不仅能够使专业课体现出专业特色,更能赋予幸福观教育新的内涵。

第三,通过实践活动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幸福观教育必须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所学到的关于幸福观的理论知识能够运用于实际生活之中,真正提升学生感知和创造幸福的能力。具体来说,可在暑假期间举行三下乡活动,让学生到贫困地区感受另一种生活,懂得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也可在寒假期间鼓励学生参加列车乘务员志愿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春运感受形形的真实生活,从而对幸福有新的认识;还可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带领学生走进社区、服务社区,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引导学生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体验幸福。

第四,通过校园文化营造幸福观教育氛围。每个人对幸福的认识与感受都是不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幸福观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通过校园广播、电影等定期播放与幸福观教育有关的节目,在校园宣传栏中通过各式海报营造幸福观教育氛围等等,都能够使学生从身边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中感受到幸福的存在。

第五,通过演讲比赛等活动强化幸福观教育。高校社团组织在大学生幸福观教育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社团组织学生开展的以幸福观教育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审美境界,使大学生能够以艺术的眼光发现自然美、社会美以及人生美;社团组织学生举办的感动校园人物评选活动,能让大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时代的进步,同时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并学会把自身的幸福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体验到幸福。

四、结语

幸福一定要强篇6

【关键词】幸福心理学,员工,幸福感,工作

幸福心理学是研究幸福心理的一门学问。幸福心理是由多种心理因素相互联系的,它包含了幸福的感情、需要、认知和行为等诸多因素。当今社会,工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许多人怀有这样的疑问:人们在工作中感到幸福吗?他们这种幸福的程度有多大?于是研究者找出了一个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回答这一疑问的指标——工作幸福感。工作幸福感是一种具体的生活满意感,是指个体对工作领域的具体认知评价。它包含了一系列不同的工作要素和不同的维度,因此它涉及员工对工作或工作环境各个方面的感受。

“工作幸福感是否可以提高工作绩效”是心理学家们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此问题的研究为组织领导者制定有助于提高员工工作幸福感的各种制度和措施提供了支持。组织行为学家、社会学家和企业管理学家都认为,提高员工工作幸福感可以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进而提高工作绩效。

幸福心理学研究表明:工作业绩与幸福感之间存在联系:内在奖酬引起的幸福感更多地依赖工作绩效,外在奖酬引起的幸福感影响工作绩效,这种联系在经理人员中比一般员工中更加突出。同时,工作的挑战性在工作幸福感与作业之间起着主要的中介作用。对于高挑战性的工作来说,工作幸福感与作业之间存在正相关。研究发现:员工工作幸福感的程度会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行为。它与员工的流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之间存在明显的联系。研究还发现,具有高度幸福感的员工愿意继续在本企业工作,为企业作出更大的贡献。而那些缺乏幸福感的员工,当他们认为可能到其他组织工作的话,必然会采取离职行为。因此,提高员工工作幸福感可以降低员工的流失率,也可以减少缺勤率。因此,幸福心理学的研究为组织和企业提升员工工作幸福感提供了全新的途径和方法。

一、强调自治意识,打造自主工作群体

幸福心理学研究发现,员工之间的交流不但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幸福感,而且会导致他们之间更多的合作、相互帮助和产生更高的生产力。尤其在合作水平较高的小团体中,或者在那些员工可以自由安排自己工作的自治工作团体中,员工的主观幸福感都很高。其主要原因是来自团体的社会支持,因为它可以减轻员工的工作压力,从而间接提高他们的幸福感。于是提出了自主工作群体的概念。

自主工作群体,意即:工作群体可以作出一切必要的决定,如谁来工作?在哪里工作?工作时间多长等,上级不再干预群体功能的发挥,而是作为资源提供者在群体需要时提供帮助,并对工人进行培训。而且,领导由群体选出,必要时群体可以罢免领导。同时,群体负责制定群体的生产计划,决定他们的成员构成,甚至可以自行决定成员的报酬。

大量研究表明,这种自主工作群体可以大大增强员工的工作幸福感。在这样的群体中,生产力和工作满意感都很高。

二、缓解工作压力,增强员工的控制感

工作压力是一个对员工幸福感影响很大的因素。它的涉及范围广泛。(参见表1)。与工作有关的各种压力源给人的能力带来负担,不但影响员工的工作幸福感,而且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了解压力源、缓解压力与增强员工的控制感紧密相联。有学者认为,工作幸福感依赖于工作需要与控制感的联结。当员工拥有较高的工作需要而其控制工作的能力却很小时,他的幸福感是较低的,而且其压力也会增大。

大量研究表明,自我控制感是心理状态的一个重要预测变量。同样,对于员工来说,工作过程中的控制感是他们工作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变量,如果他们觉得自己丧失了控制权则可能出现抑郁等消极情绪,进而影响其工作幸福感和工作绩效。

三. 改善组织气氛,增加员工的社会支持资源

幸福心理学研究发现,组织气氛首先影响员工的工作幸福感,进而影响他们的工作行为和在组织中的表现,最后影响整个组织的生产效率。这个过程可以用组织气氛和组织产出的关系模型来说明。(见图1)。

我国学者曾对组织气氛与员工满意水平进行了研究,发现了六个组织气氛纬度与工作满意水平的关系。(见表2)。研究表明:温暖与支持的组织气氛、公司(厂)的奖惩制度、职工的自主发挥情况、鼓励革新创造的程度、管理效率、职工参与管理等六个方面均与工作满意水平有显著相关。即:组织气氛的六个方面均与工作满意水平有显著相关。

以上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可以增加个体的幸福感。对于企业领导者来说,为员工提供这方面的资源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幸福感,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同样,对心理控制源的研究也表明,社会支持与幸福感有显著的关联。大量研究表明,心理控制源的概念反映人们对行为与后来事件之间关系的期望,并反映人们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的倾向性。内控者倾向于把行为后果看作是由行为本身决定的,而外控者则认为是由行为以外的因素决定的。表现在:外控者常常认为不良生活事件是无法控制的,进而产生抑郁而降低主观幸福感。内控者有很好的应激方式,他们试图主动去改变情境,而不象外控者那样逃避现实,因此主观幸福感较高。凡是能应付各种问题的人,其主观幸福感都较高。以上原则均可用在工作情境中。

另外,应尽量消除不恰当的欲望。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设计了一个快乐公式:快乐=物质消费÷欲望。即:在物质消费相同的条件下,假如人们的欲望越大,那么达到的快乐越少;假如人们的欲望越少,那么达到的快乐会越多。这就从经济学角度说明了,幸福感取决于人们对工作的态度。

作为现代组织、企业或部门的管理者,若能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运用幸福心理学的理论,管理者就能在有限资源的情况下进行更理性、更科学的管理和决策,使员工“工作,快乐,并幸福着”,最大限度地提升员工的幸福感,进而提高员工的工作业绩和整个组织的生产和工作效率。

参考资料:

[1]郑雪等著,《幸福心理学》,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第一版。[2]奚恺元教授谈“幸福学:当代经济学与心理学的新方向”,人民网2005年12月26。

[3]孟华兴等编著,《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出版社,2005年8月。

幸福一定要强篇7

关键词:大学生;幸福观;目标指向;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7-0269-03

在2011年的“两会”上,出现频率最高、最热门的关键词,非“幸福”莫属,“幸福中国”的话题引起了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高度关注,“让人民更幸福”成为中国政府未来工作的主题。经济成长是基础,获得幸福感是目标,“幸福感”越来越成为中国社会的衡量指标,越来越成为中国人生活的终极关怀。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幸福是生活的目的和意义,是人类存在的至上目标。”总理在2011年“两会”前夕与网友交流时,指出幸福就是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在“幸福中国”视域下,“幸福教育”、“培育幸福学生”既是顺应时代的要求,也是教育本身的使命所在。加强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幸福中国的建设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人人都向往和追求幸福,但并非人人都能获得幸福。教育是人类追求幸福的有效途径,教育必须关注人的幸福,以人的幸福为切入点[1]。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各种知识,但却没有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幸福”,理想的教育是“培养幸福的人。”从教育的目的来看,培育幸福学生是教育的使命所在。然而,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大学生,幸福指数有多高?根据调查显示,只有30%左右的大学生对自己的生活总体上持满意的态度。从总体上说,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的生活满意度不够认同,幸福指数不容乐观。每个大学生都在追求幸福,可为什么找不到?是什么妨碍了大学生幸福感的提升?是什么影响了大学生的幸福观?高校应该如何开展大学生的幸福观教育呢?这一连串的问号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凸现出来的、亟待相关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深入思考与探索的典型性问题。

一、理性审思:大学生幸福观的现状与成因分析

追求幸福是人类生活的永恒主题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幸福观是人们对幸福的本质、目标、动机、手段、标准等方面的根本看法和认识,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思想上的反映。当代大学生对幸福的不同感受、不同诠释和对获得幸福的不同设想和途径,是他们的幸福观在现实社会的反映。调查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理性健康的,他们追求和向往幸福,对未来的幸福生活充满信心。但是也有部分大学生对于幸福内涵的理解模糊化,幸福感淡化,幸福观偏颇,在幸福观价值取向上存在精神滑坡现象。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缺乏对幸福内涵的正确理解,幸福观有失偏颇。幸福是在不断实现个人价值的过程中而得到的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它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做基础,但是,幸福不等于物质和金钱,更不能把追求金钱、名利看做是幸福的终点。然而相当一部分“80后”、“90后”大学生没有真正把握幸福的内涵,没有树立幸福的正确观念。例如,他们错误地认为金钱是影响幸福的关键因素,把金钱看得越来越重要,把金钱、财富作为人生的追求目标,认为只有物质上的富足、享受才是幸福,对于未来生活,他们没有人生目标和人生规划,以及时行乐为幸福。由于缺乏对于幸福涵义的正确认知,有些大学生存在各种病态的幸福观,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享乐主义、物质主义、拜金主义幸福观盛行,自由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思潮滋长。

2.缺乏对幸福的感受性,更缺乏增强幸福的创造力。这种对幸福取向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自由主义、功利主义等的直接追求导致大学生普遍缺乏真正的幸福感,他们除了追求感官刺激与快乐以外,没有培养足够的追求精神幸福的意识,也缺乏追求真正幸福的能力。当代大学生拥有比以往任何一代青年更为优越的发展条件,物质生活充裕、文化生活丰富,可是他们感受不到幸福,很多大学生幸福感淡化,“郁闷”、“杯具”等词汇成为他们对生活评价的主流,典型的“身在福中不知福”。更有甚者不能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意志薄弱,心理失衡,放弃理想、放弃责任、甚至还出现轻生的极端行为,令人扼腕叹息。究其原因在于他们缺乏对幸福的感受性,他们不能发现身边的幸福,也不能珍惜眼下的幸福,从而在根本上削弱了大学生创造幸福的能力。

引发大学生幸福观危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一危机既是社会变革时期社会环境复杂化的表现,也是高校德育中幸福观培养边缘化的反映,同时还与大学生自身家庭关怀淡漠化以及个人感知弱化密切相关。从高校德育的现实来看,事实上大学在学生的幸福观教育上远没尽到职责,高校德育往往以“主知”为目标,偏重以意识形态为核心的政治教化,而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幸福观边缘化,忽略学生的情感与行为,脱离了大学生的正当的人性基础。面对大学生中病态幸福观的种种表现,必须引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高度警觉。我们对此要有紧迫感和危机感,当代大学生处在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思想观念会影响到整个社会,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和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因此,加强对大学生幸福观的正确引导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二、三位一体: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目标指向

幸福是一种能力,一个人能否幸福,不在于他人为你提供了多少幸福的可能,而在于自身是否有能力认知、体验和创造幸福。当代大学生拥有极为优越的物质条件和生活环境,但是为什么在大学中还是经常听到有人在说生活很无聊,部分大学生生活上消沉、学习上无斗志,甚至产生了抑郁、自杀等不健康的心理倾向。天之骄子缘何感觉不到本应属于他们的幸福呢?根本原因在于当代大学生缺乏对感知幸福和创造幸福的磨砺和培养,现代生活中的物质主义、享乐主义等不健康、非理性的价值观又遮掩了大学生对幸福生活的察觉和感知。幸福是离不开路标的,大学的幸福观教育应当以“知、情、行”的三位一体作为基本的目标指向。“知”:提升大学生认知幸福的能力;“情”:提升大学生体验幸福的能力;“行”:提升大学生创造幸福的能力。

1.“知”:提升大学生认知幸福的能力。“知”是指发现感受幸福。幸福感的产生必须依赖于个体的认知,依赖于正确幸福观的形成。提升大学生认知幸福的能力首先要帮助大学生不断充实正确的关于幸福内涵的能力,指导大学生按照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要求,树立正确、科学、理性的幸福观。马克思主义认为,幸福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生活享受和劳动创造的统一、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因此,要通过教育引导,帮助大学生识破幸福的“假象”,摒弃“虚假”幸福,去除大学生思想意识中的那种“虚幻的、市侩般的幸福理想”,注重和突出精神幸福观、过程幸福观和集体主义幸福观教育。“知”是“情”和“行”的基础,只有不断提升大学生认知幸福的能力,才能进一步激发起大学生对幸福的追求和满足感,更好地体验幸福和创造幸福。

2.“情”:提升大学生体验幸福的能力。“情”是指体验幸福。生活中并不缺乏幸福,而是缺乏体验幸福的心。提升大学生体验幸福的能力就是要唤起学生对幸福敏锐的触角和精细的感官,能够感觉到幸福之所在、感知到幸福的性质与程度、识别幸福层次的高低等等。首先,教育大学生体验过程之中的幸福,将幸福看成是一种永恒追求和不断实现的奋斗过程,并在每一次小的目标实现后去不断体验幸福意境;其次,引导大学生体验平凡之中的幸福,幸福体验来至于有意义的可能生活,关注现实的生活状态,学会体验其中的点点滴滴,学会从平凡的生活中体验幸福、感悟人生;再次,帮助大学生体验痛苦之中的幸福,痛苦是通往幸福之桥梁,只有在对不幸的体验和克服困难险阻的过程中更能充分体味到它对于幸福的价值,在教育过程中要提高大学生对顺境与逆境的认知,提升大学生应对不幸的能力。

3.“行”:提升大学生创造幸福的能力。“行”是指创造幸福,是一种对幸福的积极主动的行为。幸福往往通过一定的代价才有可能获得,通过在逆境中奋起,在不幸中磨砺,最后收获人生的幸福和圆满。提升大学生创造幸福的能力就是倡导大学生成为自己幸福的建筑师,鼓励大学生拿出实际行动并实现“我”的幸福我做主。“幸福是生活的目标”,“幸福在追求的路上”,大学生作为时代的精英,应当制定高层次的幸福目标,并且克服惰性,努力践行目标。只有在创造幸福的过程中,大学生才能感知到真正的幸福;也只有在感知到真正的幸福时,才能体会到创造幸福的价值所在。当大学生具备了创造幸福的能力,幸福便会越享受越丰富。

三、核心建构: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对策分析

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是一项潜移默化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面对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的现状,高校、社会、家庭和大学生自身都要积极应对,以期破解大学生幸福感淡化、幸福观偏颇的难题,帮助大学生创造幸福和收获幸福。因此,我们必须全方位构建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对策体系,开辟多层次的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实现路径。

1.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阵地,深化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加强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最根本的还是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优势,以课程为载体,将幸福元素融入到教学活动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主阵地,应该更新教育理念,确立“以大学生的幸福能力为本”,使教育回归学生的需要,回归人性和生活,关注大学生科学理性幸福观的树立,幸福能力的提高,幸福目标的实现;应该优化教学内容,摄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把幸福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统一、享受与劳动的统一、个人幸福和集体幸福的统一结合起来,将个人与社会之间密切的关系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到在追求个人幸福的同时,不能忽视社会的幸福,个人幸福的获得不能遗忘他人幸福的追寻,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形成合理的幸福标准、善恶标准、利己与利他相统一的道德观念;应该创新教学方法,从灌输走向对话,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幸福的获得。

2.以社会实践为手段,强化大学生感受幸福的实践体验。一个人的幸福及幸福观不是被赋予的,而是自身在实践中获得的。“一个人只有当自己改造自然、社会、自身,改造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各种能力得以发挥时,才会有一种真正的自我价值实现感。幸福不是某种既定的存在,而是现实的创造活动。”[2]因此,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必须与生活实践相联系,通过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专业实习、就业实习、公益性和专题调研等多种渠道深入社会,了解人生,强化大学生感受幸福的实际体验,并且促进大学生学会采用正当的途径和方式体验幸福、享受幸福和发展幸福。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亲身经历了什么是具体的幸福和不幸福的心理体验,增强了幸福感知力,并且在实践中把幸福的体验内化,形成对幸福体验价值的肯定性认识和确定性认识,实现个体对幸福体系的完整把握。

3.建立“德福一致”的社会机制,优化大学生追寻幸福的社会氛围。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是个合力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合力育人”的环境,为大学生健康幸福观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一个理想的社会,应当建立公正、公平、合理的德福约束机制,实现“德福一致”。个人幸福只有在一个基本公正的社会中,才有实现的可能。但当前德行与幸福存在一定程度的背离,社会不公正、道德标准扭曲、君子受苦、小人得利等现象使“道德”成为获取幸福的障碍,道德丧失了应有的感召力,这也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正确幸福观的形成。因此,在社会转型时期,应不断深化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维护并实现社会正义与公平,创建和谐、高尚的校园文化环境,为大学生幸福的实现提供重要的外部保障。

4.发展家庭幸福文化,提供大学生幸福观发展的情感支撑。家庭是大学生思想启蒙之所和情感依托之地,家庭对大学生幸福观的形成会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和谐的家庭环境、父母合理健康的幸福观、良好的教养和品行、家庭成员的情感温暖等对大学生幸福观的培养具有正面积极的意义,为大学生幸福观的发展提供积极的情感支撑。因此,父母需要有意识地发展家庭幸福文化,给孩子灌输正确的幸福观,赋予其良好的自我调适能力,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豁达乐观的心理素质,高尚而丰富多样的追求,从而使孩子享受到更高层次的幸福感。另外,大学生的家庭幸福观教育还应该注意两点:一是避免功利化,父母对孩子过高的期望反而导致大学生背负的压力过重,再加上残酷的社会竞争,容易使他们的价值观念扭曲,在追寻幸福的道路上出现不和谐的音符;二是避免过度溺爱,过分的溺爱容易使孩子在体验幸福等方面发生偏差,不利于他们对生活的主观感受,从而形成负面的影响,父母应该多给予孩子一些精神、情感幸福的体验,少一些物质需要的满足。

参考文献:

[1] 孟建伟.教育与幸福——关于幸福教育的哲学思考[J].教育研究,2010,(2).

幸福一定要强篇8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4-0246-02

“幸福是什么”本身就是一个人类探讨的永恒话题。幸福观是人们对什么是幸福、如何评判幸福以及如何获取幸福的基本观点和态度。甘肃少数民族大学生是甘肃民族地区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和人才储备,一方面他们接受新知识、新观念,另一方面他们又经历着各种各样现实选择与民族传统观念冲突之间的压力。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确立什么样的幸福观,不仅仅是其自身的人生选择和生活意义的确定,更重要的是会对民族地区发展产生重要的社会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幸福观进行分析。

一、甘肃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观的认知现状

课题组选取了在兰州市的13所高校和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的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的在校少数民族(世居甘肃)大学生作为调研对象,主要采取问卷调查和重点访谈的方式进行。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74份,有效回收率96.8%。其中男生395人,占51%;女生379人,占49%;主要涉及回族314人、藏族276人、维吾尔族88人、东乡族37人、裕固族14人、满族19人、土族10人、蒙古族7人、 保安族2人、撒拉族3人,哈萨克族4人等11个少数民族。通过一些题目的设置,我们试图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幸福的认知怎样,比如他们如何看待幸福与金钱、幸福与道德、幸福与努力等关系。

1.甘肃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感总体较高

当问及“你感到幸福吗?”这一问题时,选择“非常幸福”占16%,选择“比较幸福”占56%,选择“一般”占24%,选择“不幸福”占4%。可见,72%的学生感到自己幸福。当问及“如果你感到幸福,你认为你的幸福主要来源于哪些方面?”时,“家庭认同” “学业有成” “衣食无忧”是排在前三位的回答。当问及“如果你感到不幸福,你认为主要来源于哪些方面?”时,“人际关系” “经济因素” “前途迷茫”是排在前三位的回答。可以看出,总体而言,甘肃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幸福感比较高,他们的幸福感很大程度上还是来自于本民族成员对自己学业上的认同。很多少数民族大学生表示由于家乡教育的相对落后以及对教育的重视不够,自己能够进入大学学习,成为家族的骄傲感觉很幸福。同样,进入大学后,新的学习环境,尤其是与其他民族的同学交往日益频繁,由于风俗习惯、交往习惯等原因,很多学生一度出现人际交往上的困惑,加之有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差,总是感到捉襟见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幸福感。

2.甘肃少数民族大学生将物质财富视为幸福的首要前提

在回答“你认为幸福最不能缺失的条件是什么?”这一问题时,排在前面的选择分别是“物质财富” “身体健康” “精神享受” “家庭亲情” “其他”各占一定比例。很多学生脱口而出的话基本一致,那就是“没有钱寸步难行,还能有幸福吗?”可见,大部分学生把物质财富的满足视为幸福的第一要义。诚然,幸福的满足有物质的成分,但是过度看重物质也是对幸福认识的一种偏颇,容易导致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

3.甘C少数民族大学生将道德视为幸福的重要因素

当问及“生活中当你帮助了别人或做了好事之后,你会感到幸福吗?”时,86%的学生选择了“会”。当问及“当你得到家人、朋友、老师的赞扬后,你会感到幸福吗?”91%的学生选择了“会”。当问及“你相信好人有好报吗?”时,选择相信的学生占66%;当问及“当你的班集体或宿舍得到表扬时,你会感到幸福吗?”71%的学生选择“感到幸福”。“你是否愿意和一个有道德的人交往,并感到幸福?”76%的学生选择“愿意”。“生活中,你对牺牲自己利益去帮助别人怎么看待?”学生的回答集中在“赞同”占76%,选择“不赞同”占18%,选择“视情况而定”占6%。对诸如此类问题的回答,我们可以看出少数民族大学生身上对道德因素的重视。一个人道德是否高尚也是获取幸福必不可少的因素。

4.甘肃少数民族大学生将奋斗视为实现幸福的途径

在面对“你将采取哪些方式获取属于自己的幸福?”这一问题时,选择“个人努力奋斗”占82%,选择“亲友帮助”占11%,选择“顺其自然”占7%。少数民族大学生基本都能认识到幸福要靠自己去努力获得,幸福不是“天上掉馅饼”,这是非常务实的态度,是值得肯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有自己的信心去努力实现自身价值,但一定程度上也对自己个人前途有迷茫的倾向,这也是值得注意的地方。

5.甘肃少数民族大学生将家庭幸福视为幸福的主要方面

在对“你认为生活中哪些人对你的幸福影响很大?”这一问题的选择结果看,排在前四位的选择分别为“亲人” “恋人” “同学” “老师”。当问及“你认为一个人一生中最大的幸福是什么?”时,选择“家庭美满幸福” “事业有成” “健康平安” “为社会做贡献”排在了前列。通过这两个问题的回答结果我们可以看出,甘肃少数民族大学生有着浓厚的家庭观念,他们会把家庭幸福视为最大的幸福,同时也认为亲人对自己是否幸福影响很大。

二、甘肃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观的影响因素

在我们所调研的甘肃少数民族大学生中,生源来自农村的占72%,来自城市的占28%。其中来自甘肃民族地区的学生占61%,来自甘肃其他市县的占39%。结合访谈及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影响甘肃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的主要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甘肃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观的影响

调研中,有的学生占到94%。伊斯兰教与佛教是甘肃少数民族群众信仰的两大宗教,藏族还是全民信教的民族。无论信仰伊斯兰教还是信仰佛教,信仰成为生活的核心。少数民族大学生从小耳濡目染,很多大学生很虔诚,有的大学生往往会从念诵、功课、礼拜等宗教仪式与规范中获得心理慰藉与社会支持,从而他们的幸福感往往会高于汉族大学生。除此之外,宗教中的各种规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道德因素的重视。比如伊斯兰教、佛教中的禁忌很多都有道德层面对人的约束。

2.人际交往对甘肃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观的影响

良好健康的人际关系对于大学生幸福观有一定的影响。访谈中,很多学生表示到兰州上大学是自己第一次出远门,到了大学,学习环境、生活环境、人际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不知道怎么与其他民族的同学打交道,有时同学之间也会由于、生活习惯、价值观念、语言的不同难以有效地沟通,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他们的幸福感,使他们更加觉得还是在自己的家乡好,在家里幸福。他们更倾向于和自己的老乡、同学来往。这种对不同于自己生活环境的不适应造成了他们人际交往上的障碍,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了一些学生的幸福观。来自城镇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来自农村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相比,前者的人际交往往往要好于后者。

3.社会不良价值观对甘肃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观的影响

社会上流行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等不良价值观对甘肃少数民族大学生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当前,金钱至上,及时行乐的价值观在大学校园里屡见不鲜,“有钱就有了幸福” “吃喝玩乐就是幸福”这样的论调让一些学生将它视为获得幸福的法宝,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幸福观。一些W生在反观自己家乡所在地的贫穷落后,与城市生活的灯红酒绿相比,他们的幸福观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希望改变自己家庭的面貌,而家庭急需改变的就是家里的收入增加,能够过上更富足的日子,这使得他们无形中也赞同金钱对幸福的重要性。

4.教育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观的影响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幸福观。甘肃少数民族大学生非常注重自己的家庭幸福,这与他们所受的家庭教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很多学生都是在父母的教导与关爱下体验幸福。有学生说道:“母亲的病好起来我就很幸福。”大部分学生表示自己大学毕业后还是会回到家乡,家乡有着浓厚的亲情牵绊。个别学生也表示父母希望自己能去见更大的世面,到大城市去发展。除了家庭教育的影响外,学校教育对甘肃少数民族大学生也有一定的影响,学生一致认为虽然学校并没有开设关于幸福的课程,但在老师的教学过程中,会对自己有或多或少的影响。有些学生表示努力考大学就是受到高中班主任的影响。他们甚至以班主任为榜样,认为自己将来能像班主任那样就是非常幸福的。

5.对幸福的认知误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观的影响

可以说,甘肃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幸福的认知存在一定的误区,例如他们虽然非常重视家庭幸福但往往忽视社会幸福;他们注重物质对幸福的重要性而忽视了精神幸福;他们感受幸福的能力与创造幸福的能力不足;他们对幸福的认知单一而不全面。总之,幸福应该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个体与集体的统一、内在与外在的统一、道德与情感的统一以及思考与实践的统一。

三、甘肃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观的培育路径

在继续发挥好原有促进甘肃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观的积极因素基础上,加强日常对大学生幸福观的培育是非常必要的。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甘肃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观的确立

“人的幸福观是在需要得到满足时的积极体验,这是内在需求和价值取向凸显的过程。”[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了诠释。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观的形成,例如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关系,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等,都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促使他们过分关注“小我”而忽视了个人幸福的获得离不开国家富强、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诠释的价值观念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观的形成有根本性的指导作用。

2.促进不同民族大学生之间的交往与认同

“民族聚居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自小生活在较为单一的民族环境中,对“他族”和异质文化接触较少,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信仰更完整和纯粹”[2],这就造成了他们在与其他民族成员交往时产生一定的障碍,造成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关系紧张。促进不同民族大学生之间的交往,需要大学生自身要以兼容并蓄的态度去看待不同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待人接物方式,进而加强彼此的了解,从而达到对彼此的认同。例如学校可以组织不同民族学生通过结对子、互助小组、民族知识宣传讲座、文艺联欢等方式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消除隔阂,让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够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增强自信、提高幸福感。

3.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观的教育

幸福是人类追求的目标和最终价值取向,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幸福观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教育理应关涉学习者的幸福,成为既能够使学习者感受学习过程的快乐,又能够培养学习者判断幸福、感受幸福、创造幸福的能力的幸福教育。”[3]高校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幸福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幸福观。“幸福观教育主要是帮助大学生了解幸福的真谛、把握幸福的规律,全面认识发掘自己的潜能,使大学生成为一个全面自由和谐发展的幸福的人。”[4]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幸福观教育要注重针对性,引导他们使他们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提高追求幸福的能力。

4.丰富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幸福的情感体验

幸福是一个需要永不间断追求的过程,幸福更需要人们去认真体味。幸福的获得离不开情感的投入,一个热爱生活、关心他人的人往往获得的幸福感要比消极厌世的人高很多就是这个道理。高校要通过开展各种积极、健康向上的活动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感受幸福,感恩生活,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丰富自己对幸福的情感体验,成为一个热爱生活、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人。例如通过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组织学生走进养老院、福利院等社会公益机构,组织学生走进社区、走进工厂去了解社会、融入社会,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综上所述,通过各方面的合力固然重要,但幸福毕竟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的主观感受,一切的教育手段都只能起到辅助和引导作用,最终还在于少数民族大学生自己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所做出的努力和创造。

参考文献:

[1]郑芳,龚子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大学生幸福教育的路径研究[J].职教通讯,2016(11):73.

[2]方清云.论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影响因素[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11.

[3]刘佳,明庆华.论教育与幸福[J].当代教育科学,2010(5):7.

上一篇:读伤仲永有感范文 下一篇:我也是生活的主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