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哲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2 17:19:41

幸福哲学论文

幸福哲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马克思,幸福观,发展轨迹

中图分类号:A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0-0178-01

一、克思幸福观的萌芽时期

众所周知,出生在一个虔诚的宗教家庭的马克思,受家庭的熏陶成为了一名宗教信徒, 在他的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明确表达一个信徒对基督的崇仰,他说:“自然本身给动物规定了它应该遵循的活动范围,动物也就安分地在这个一范围内活动,不试图越出这个范围, 甚至不考虑有其他什么范围的存在。神也给人指定了共同的目标――使人类和他自己趋手高尚。但是,神要人自己一去寻找可以达到这个胃标的手段;神让人在杜会上选择一个最适合于他、最能使他和社会都得到提高的地位”1马克思对自己和青年人指出了选择职业的正确方向和思想,为我们整个人类的幸福事业树立了远大的目标。

直到1835年中学毕业,马克思还始终崇敬着神,但他对“信徒和基督的一致”的关切,也表明他始终关注着人类现实生活、人类的命运和人类的生存境遇。因此,他认为人“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会彼此敌对、互相冲突,一种利益必定消灭另一种利益;相反,人的本性是这样的: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2。马克思从此认识到了人幸福与否并不是仅仅靠自身的完善,而是以别人获得的幸福来实现自身的幸福,没有全人类的幸福,个人幸福也就无从谈起。与此同时,在历史观众马克思的幸福思想也有所体现,他说:“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使自己变得更加高尚的人,历史承认他们为伟大;那些为最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经验证明他们为最幸福的人”3。在这里,马克思把同时代人的“完美”和“幸福”,“更高尚的人”和“最幸福的人”作为一个相对概念提出来,表明了马克思对幸福追求祈祷的证实,表明如果你想要成为“更加高尚”、“最幸福”的人,就应当把适合同时代的人的福祉和工作作为终身奋斗的目标。马克思希望能够在人、人的意识、个人的自由意志中运用这一规律, 有可以突破的机会面对命运的必然性的约束条款,必然的与他的自由主义的反动势力对抗和斗争。

二、克思幸福观的形成时期

马克思学说的核心和实质是追求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追求人类的幸福,其最高的价值和社会目标理想就是每个人和一切人的自由发展。在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中可以明显的看出,他打破了在下人类追求自由和幸福,从精神世界回到了现实世界,使他开始对全人类的幸福生活有了价值期盼。马克思在由马克思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过程中,在很多论述中都充分的肯定了他青年时期提出的人类追求幸福的观点,他通过对自由思想的讨论,发表了一份世界人民幸福的宣言。

在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中,阐述了人的意义中的自由和幸福。马克思正是通过对希腊哲学中的人的本质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出希腊时期人的哲学实质是:幸福是个人快乐至上的幸福。然而,快乐和幸福是在人的自由的前提条件下实现的,所以“自由”是其人的哲学核心。伊壁鸠鲁提出的“自由”不是抽象的,是以个人实际生活中的物质环境为基础的,去追求心灵上的自由。而马克思所强调的自由是心灵上的一种、宁静和自由,并非伊壁鸠鲁所述的享乐主义追求的物质享乐。

三、马克思幸福观的发展时期

马克思为准备出版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而写了《导言》,也正是在《导言》中马克思的幸福思想从萌芽走向了成熟。在这一著作中,马克思通过批判揭露了德国人民的生活状况和青年黑格尔派的错误思想阐述了其幸福思想的最初形态。

幸福是一种行动的,一种发展的过程,而不是静态的。黑格尔的幸福思想认为“幸福是一个过程,是绝对理念自身拓展的过程,是绝对理念不断地扬弃自身的过程。幸福是人自身不断奋斗的过程,也是绝对理念的最终目的。”4马克思深受黑格尔哲学的影响。这一思想对马克思幸福思想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认为:“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宗教是“颠倒了世界”产生的“颠倒世界观”。“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脑中的虚幻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5马克思提出,只有在抽象的王国中,人类的幸福绝不能只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是要在现实的王国中才能得以实现的概念。人只能是在现实存在的生活制度下,在实践中的自我生成的过程中得以实现,要坚决废除以往依靠祈求宗教赐予的幸福,不能在虚幻的宗教中去追求幸福,必须要真实地实现幸福。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的幸福观走向成熟的一座重要里程碑,他在吸收和批判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人的幸福论的最初框架,《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包含的关于人的“异化”的思想,也为马克思关于人的幸福思想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谓的“异化”恰好与人的自由活动相背离,并使人在社会活动中的关系发生变化的抽象形态。这就是为什么人付出了巨大努力却难以追求到幸福。只有克服异化劳动,把劳动当作是改造世界的需要,而不是当作满足其他的需要,才能真正的从劳动过程中实现幸福。“幸福”最终是要靠自身的活动去追求和得到的,正是根据这一点,马克思将幸福的状态作为毕生的追求。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人民出版社,1960.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于晓权.马克思幸福观的哲学意蕴[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幸福哲学论文范文第2篇

接下来,詹姆斯对这121人作了详细的分析。他发现,有50人,是这个城市的成功人士,他们的幸福感主要来源于事业的成功。而另外的71人,有的是普通的家庭主妇,有的是卖菜的农民,有的是公司里的小职员,甚至还有领取救济金的流浪汉……他们又为什么会拥有如此高的幸福感呢?

通过与这些人的多次接触交流,詹姆斯发现,这些人对物质没有过高的要求,他们平淡自守,安贫乐道,很能享受柴米油盐的寻常生活。

于是,詹姆斯得出了这样的论文总结: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最幸福,一种是淡泊宁静的平凡人,一种是功成名就的杰出者。如果你是平凡人,你可以通过减少欲望,修炼内心来获得幸福。如果你是杰出者,你可以通过进取拼搏,获得事业的成功,从而达到更高层次的幸福。

他的导师在他的论文结尾批了一个大大的“优”!

10多年后,詹姆斯已经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哲学系教授。他的一位学生,叫爱德华,选了一个与詹姆斯当年十分类似的论文题目――《幸福的源泉》。詹姆斯看到了,很感兴趣。他把当年那121人的联系方式又找了出来,让爱德华去调查。

几个月后,调查结果反馈回来了。当年那71名平凡者,除了两人去世以外,收回69份调查表。10多年来,这些人的生活发生了许多变化,他们有的已经跻身于成功人士的行列;有的一直过着平凡的日子;也有的由于疾病和意外,生活十分拮据。但是他们的选项都没变,仍然觉得自己“非常幸福”。而那50名成功者呢?只有9人事业一帆风顺,仍然选择了“非常幸福”。25人生活安定,却只选择了“一般”。另有16人事业受挫,或破产或降职,选择了“不幸福”。

爱德华于是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所有靠物质支撑的幸福,都会随着物质的离去而离去。只有0灵的淡泊宁静。继而产生的愉悦,才是幸福真正的源泉。

幸福哲学论文范文第3篇

“我们中华幸福会下一步计划与国际接轨,把幸福论坛搬到国际舞台上,让东西方文化在幸福领域找到最终的契合点,从而促进东西方文化融合,加强东西方幸福智慧的提升。”中华幸福会发起人李一健如是说。

李一健自幼酷爱哲学,同时也认定人生的意义绝不是简单的吃穿住用和享受物质生活。2000年,正值高考的李一健因家中原因,最终没能如愿进入北大哲学系就读,而是选择了国防科技大学。军校式的4年大学生活,培养了李一健爱国、坚毅和执著的品格,读大一时他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一直是优秀党员和学生会干部。通过在国防科技大学的学习,李一健树立了“为人类的幸福和解放而奋斗终身”的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也因为内心一直存有对人生的终极思考,大二时,李一健萌生过转学到北大哲学系的想法,他曾在一个大雪天跑到北大哲学系楼下静待哲学老师的出现,最终盼来了仰慕已久的北大哲学系教授韩水法,两人在雪中畅谈了一个多小时。此后,李一健与韩水法教授始终保持着书信往来,从而加强了对马克思、尼采、萨特等哲学家思想的了解与推崇,也由此认为人类在为世界贡献价值的同时应该决定自己的意义。大学毕业论文答辩时,李一健的论文《人生的意义》顺利通过并引来校内外的关注与好评。

大学毕业后,李一健被分配到装备部工作,并很快得到重用与提拔。此时,他心中一直追寻人生意义的激情仍未退去,最终于2006年提出转业,随后远赴英国留学,攻读MBA并留在伦敦工作。在英国读书期间,为探求人生意义,李一健先后造访了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当他第一次听到“幸福科学”与“积极心理学”这两个崭新名词时,忽然悟出人生的意义除了自己决定外,还是有科学方法可研究、依从的。由此,李一健决定回到中国,开始依据科学的方法进行幸福事业的研究工作。

回国创业后,李一健希望通过对文化经济的探索,在现实中构架起自己内心的人生意义:“为自己与他人的幸福而奋斗。”当李一健看到自己身边的很多朋友,尤其是企业家朋友,在赚钱赚得盆满钵盈却越发感受不到真正的幸福时,他心中顿时萌生起研究人类幸福课题的念头,最终于2010年开始筹备中华幸福会。

2008年,20国峰会上开始探讨“国民幸福指数”并纳入国际评判标准之一;2012年6月28日,第66届联合国大会正式通过决定,确定每年的3月20日为“国际幸福日”。李一健于2013年6月正式启动了中华幸福会,在北京第一次举办活动,邀请了清华、北大等高校的哲学、心理学教授,同台探讨人生意义和幸福人生,来客以企业家为主,开创了新的会议形式。当时恰逢西方幸福科学发展相对成熟、积极心理学四处开花结果。随后,李一健受邀参加了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第三届世界积极心理学大会,来自120多个国家的1400多人齐聚洛杉矶各抒己见,探讨人类幸福话题。哈佛大学研究认为,幸福有五种元素:成就感、投入感、爱的关系、积极情绪、人生意义,五种缺一不可,金钱对幸福感只有20%的作用。李一健依托中华幸福会,在国内发起举办了首届国际幸福论坛,旨在向更多的人倡导幸福科学和幸福生活方式。

幸福哲学论文范文第4篇

接下来,詹姆斯对这121人做了详细分析。他发现,有50人,是这个城市的成功人士,他们的幸福感主要来源于事业的成功;而另外的71人,有的是普通的家庭主妇,有的是卖菜的农民,有的是公司里的小职员,甚至还有领取救济金的流浪汉,他们又为什么会拥有如此高的幸福感呢?

通过与这些人的多次接触交流,詹姆斯发现,这些人对物质没有过高的要求,他们平淡自守,安贫乐道,享受着柴米油盐的寻常生活。

最后,詹姆斯得出了这样的论文总结: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最幸福,一种是淡泊宁静的平凡人,一种是功成名就的杰出者。如果你是平凡人,你可以通过减少欲望,修炼内心来获得幸福。如果你是杰出者,你可以通过进取拼搏,获得事业的成功,从而达到更高层次的幸福。

他的导师在他的论文结尾批了一个大大的“优”!

十多年后,詹姆斯已经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哲学系教授。他的一位学生,叫爱德华,在准备毕业论文时,选了一个与詹姆斯当年十分类似的题目――《幸福的源泉》。詹姆斯看到后,很感兴趣。他把当年那121人的联系方式又找了出来,让爱德华重新去调查。

几个月后,调查结果反馈回来了。当年那71名平凡者,除了两人去世以外,收回69份调查表。这些年来,这些人的生活发生了许多变化,他们有的已经跻身于成功人士的行列;有的一直过着平凡的日子;也有的人由于疾病和意外,生活十分拮据。但是他们的选项都没变,仍然觉得自己“非常幸福”。而那50名成功者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只有9人事业一帆风顺,仍然选择了“非常幸福”,有16人因为事业受挫,或破产或降职,这次选择了“痛苦”和“非常痛苦”。

面对这样的调查结果,爱德华陷入了沉思。最后,他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所有靠物质支撑的幸福,都不会持久,都将会随着物质的离去而离去;只有心灵的淡定宁静,继而产生的身心愉悦,才是幸福的真正源泉。

看着爱德华得出的结论,詹姆斯沉凝了许久。最后,他郑重地用红笔在文末批了一个大大的“优”字!

幸福哲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马克思;博士论文;自由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26(C)-0222-01

马克思在其博士论文题目为《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这篇论文比较了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一些差别。肯定了伊壁鸠鲁对原子偏斜运动和人的主观自由的论述。

马克思在论文中反驳了认为伊壁鸠鲁与德谟克利特相同的观点。这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原子是否做偏斜运动。结论不同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两者对所研究的客观对象所采取的态度不同。德谟克利特认为人对自然现象的判断是不可靠的,而伊壁鸠鲁则认为感性世界是可靠的。正如马克思在文中所说,“当德谟克利特把感性世界变成主观假象时,伊壁鸠鲁却把它变成客观现象”[1]。这种对自然哲学的态度还可以从伊壁鸠鲁遗存下来的基本要道中看出:

“如果天空中的怪异景象不会使我们惊恐,死亡不令我们烦恼,而且我们能够认识到痛苦和欲望是有界限的,我们就根本不需要自然科学了。

如果不清楚地认识整个自然,一个人就不能在最关键的事情上消除恐惧,就会生活在神话造成的恐惧中。所以,如果没有自然科学的话,就不会获得纯净的快乐。”[2]

德谟克利特试图获得对客观自然现象的认识,而伊壁鸠鲁的研究更多地服从其伦理学目的,使人克服对未知的恐惧,进而使人得到内心的平静。不仅其自然哲学的观点,他的反宗教的思想也是基于这种目的。伊壁鸠鲁认为人要取得幸福应该更多地借助自身的力量,人需要的外部的东西并不多,只要人克服了恐惧、欺骗、就能实现自由。

这种靠人的观意志达到自由幸福得到了马克思的认同。与斯多葛伦理学更多强调宿命不同,这种伊壁鸠鲁的观点更多地强调人的自我意识在实现自由方面的作用。但是,马克思不断探索很快放弃了用伦理学方法去探讨人的自由。发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论,作出了社会主义必将代替资本主义的结论。号召工人阶级联合起来,剥削阶级,建立工人阶级执政的政府。从而从根本上保障更广大人民的自由。而只有这种阶级性质的国家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民主。在剥削阶级社会,自由所赖以存在的外在条件是不存在的,尤其是在马克思所在的早期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往往受到资本家的残酷剥削。要争取自由首先应该改变不合理的社会现状,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只有无产阶级掌握了生产资料,自由的实现才有可能。

经济社会在不断变化,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本质有了新的认识。为实现每个人自由的客观条件相较以前已有了重要的改观。一方面我们需要进一步改善民生,使实现自由的客观条件更加有利。另一方面,也许是当今社会更需要解决的是人的主观自由的问题。自由从来不是被人赐予的,而是一种被人的主观意识感受到的。这样就回到了伊壁鸠鲁与马克思所思考过的命题,在唯物主义条件下人的自我意识自由的问题。如果没有了神佛我们该如何克服似乎与生俱来的恐惧、不安与。

终极关怀是古往今来许多人探讨的主题。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人的存在在于人的感觉和思维能力。外部的身体感觉似乎总给人带来痛苦,这样人只有借助于自己的思维能力来获得存在的愉悦。于是亚里士多德把幸福定义为一种理性的沉思活动。认为人应该过一种与获取知识相关的活动。也即是与人的思维相关的科学、艺术等的创造。更多的人过这样的一种生活的社会,才能是一个文明发达的社会,才是每个人自由自足的社会。

当前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在这样的社会体制下,实现每个人的客观自由的条件在迅速改变。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我们更应该思考人的主观自由的问题。也正如其在博士论文的出版序言中所说的,“他们是自我意识的哲学家。这篇论文至少将表明,迄今为止这项任务解决得多么不够”[3]。

通过以上对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分析,我们可以作出以下结论:1、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是马克思探讨人的自由的开始,并从伊壁鸠鲁的哲学开始思考在唯物主义条件下人的主观自由的问题。2、可以把马克思早期对自由的探讨称为自我意识自由的探讨。把后期借助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论思考自由称为外在自由的探讨。3、当实现自由的客观条件逐渐实现的时,我们应该更多地寻找实现人的主观自由的条件。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实现文化的发展繁荣,并让更多的人享有文化发展繁荣的成果。

作者单位:汕头大学法学院

作者简介:郭随磊,汕头大学法学院2009级行政管理专业。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22页.

[2]伊壁鸠鲁,卢克莱修,包利民等译.自然与快乐 伊壁鸠鲁的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第39页.

幸福哲学论文范文第6篇

1.1 国外的研究综述

1.1.1 由边沁开始的快乐与功利研究

英国伦理学家洛克和边沁是其中坚代表。由于伦理学的学科使命与问题意识,使得伦理学家把快乐与行为的道德准则、价值判断相联系。伦理学的这一道德追问与价值联系,使得哲学中的快乐演绎成为伦理学中的功利。功利是有利于快乐的事情。凡是有利于快乐的事情就是好的,这就是功利主义的行事原则。[1]

1.1.2 经济学关于快乐与效用的量化研究

在经济学中,把快乐概念引入经济学。快乐效用度量问题的研究始于杰文斯创立的边际效用论。杰文斯认为,经济学的目的就是研究如何以最小痛苦换取最大快乐,人们消费的目的便是追求快乐减免痛苦。19世纪7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把物品能够给人们带来快乐的属性界定为效用。[2]杰文斯把劳动定义为心身所受的痛苦即负效用,劳动收益得到的快乐则是正效用。而均衡的劳动时间则由劳动的边际收益(正效用:工资产生的快乐)等于边际成本(即由劳动产生的负效用:痛苦)来决定。[3] 在经济学中,快乐概念转化为效用,用以解释人类在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化选择行为。从而可见,经济学中效用概念的本质涵义仍然是快乐,快乐即效用。[4]

1.1.3 心理学视角中的快乐指数:主观幸福感测量

从心理学角度看,快乐是个体依据自身标准对生活质量所作的主观性评价与情感性反应,即主观幸福感。[5]由于其注重个体行为心理研究的学科特征,使快乐研究进一步转向主观分析,并突出对快乐的个体心理感受情感与认知的研究。与之相应,心理学家们更愿意以幸福来表征快乐。一些哲学家认为幸福是指人们的良好的生活与行为状态,是人合理地节制感望、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从而使人格、理性不断完善的活动。[6]

1.1.4 社会学视角中的快乐指数:生活质量与满意度测量

社会学领域关于快乐与幸福研究的着眼点在于社会群体体验,其目的是找到一种能够用以评价特定社会主观生活质量与满意度的指标体系。社会学视角中的快乐测量主要表现为生活质量主观指标的构建过程。

社会学家意识到,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让人人得到幸福生活,人人感受快乐。因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达到人人快乐的状态,可以说是对整个人类的终极关怀。社会学家对快乐的研究是以人群对社会状况的认可即满意程度为注意点的。[7]

1.2 国内的研究综述

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开始重视生活质量的研究。1985年林南等首次在天津展开调查他们认为生活质量是对生活及其各个方面的评价和总结,因此研究以人们的主观态度资料为基础从22个方面测量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1987年,林南等又利用上海市居民生活质量调查数据从个体生活的13个方面探讨了社会指标与生活质量这两个研究领域之间的因果关系。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林南所做的这两次研究侧重于生活满意具体领域的分析及与社会指标关系的探讨,为我国社会学领域对人们生活满意度研究积累了一些经验。

综观国内外关于快乐指数的研究,在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和心理学等诸多领域,关于快乐的思考从未停止过,说明快乐对人们整个社会生活的重要性。需要强调的是,快乐是最能够准确表达人类正向情感的概念,幸福、满意、效用、偏好等概念所包含的状况最终都是以主体自身愉悦、快乐的内心体验为根本尺度的。

快乐是人的一种主观的身心体验。事实上,快乐虽然是一种内在的情绪体验,但这种个体体验与感受决不是主观随意的。其实,不同的人对外物的刺激回产生不一样的情感体验,不同的人,需要不同,因而对快乐的体验不同。本人认为,快乐是人们主客观统一性的产物。快乐是一种通过外物的刺激作用于主体而产生的内在体验,并且通过主题评价,它随主体身心需要的变化而变化。

由于快乐最终是通过主体感受的,因此快乐指数又称主观快乐感,是以百分数表示的人们的主观快乐满足程度。[8]需要强调的是我们不能忽视外界对主体的作用。

2 选题原因及意义

2.1 选题的原因

小学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为其继续接受中等教育提供了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对学生未来的人格、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值得思考的是,在素质教育口号下,孩子们是否享受到学习和生活的快乐。快乐与否,不仅影响着小学生现在的生活以及学习,甚至伴随着他们一生的成长。作为未来祖国的培养人才,小学生的快乐、快乐感受与快乐指数,是值得全社会共同关注的。

在东环小学实习期间,班上的敖文清同学是一个生活在离异家庭的女孩。在她的脸上,我看不到她天真烂漫的笑脸,看不到孩子们童年时代所应有的快乐。她从不按时完成作业,同学经常嘲笑她不写作业的行为。有一次我问她:为什么不按时完成作业呢?她闷闷不乐地回答:不想写,我后妈不帮我在作业上签字。到底是什么因素让这些四年级的孩子多了一份伤感,而少了一份快乐,我想这不仅是家庭、学校的原因,也许还存在其他的因素,那么这些因素是什么呢?这就引起了我思考。

在思考的基础上,我编制了《小学生快乐指数问卷》,共20个题目,题目涉及可能影响小学生快乐的9个因素(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习压力、学校生活、课余时间、自我意识、自我价值感、自我效能感)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2.2 选题的意义

此研究是从实证的角度,通过自编的问卷调查手段来来探究小学生的快乐程度,进而测算出小学生快乐指数。对于当代小学生的快乐指数实证研究的价值,笔者认为:

(1)对小学生快乐指数进行探究,是检测小学生精神状态的重要指标。对小学生快乐指数进行测量与分析,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改善快乐的感受,使其能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从而有助于小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2)掌握小学生的快乐状况,能为教师和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提供有益参考。

(3)对孩子进行快乐教育,使其感受到人生的积极意义,对于他们树立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4)进行快乐教育,可以更好地促进孩子们个性的充分发展,成为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人才,提高民族素质,为祖国的未来建设和发展做出自己的积极贡献。

3 研究的构想

3.1 研究的内容

(1)小学生快乐的研究评述。

(2)小学生快乐的研究现状。

(3)对影响小学生快乐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统计结果。

(4)根据统计结果分析小学生快乐的影响因素,探索影响小学生快乐的根源。

(5)根据影响小学生快乐因素以及学生的心里特征,探索和谐、健康、完整的社会环境、教育环境和家庭环境对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6)根据研究的结果现实,呼吁社会各界都来关心小学生的快乐问题,净化小学生生活中的周边环境。

3.2 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3.2.1 对象

调查选取玉林市及乡镇两所小学两个班级四年级共110名学生进行测试,回收有效问卷97份。

3.2.2 方法

(1)问卷调查法

通过自编《小学生快乐指数问卷》共20个题目分别对玉林市东环小学和桂平市油麻镇中心小学两所小学四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题涉及对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习压力、学校生活、课余时间、自我意识、自我价值感、自我效能感9个不同情境下的情绪体验。每道题采用李克特氏5点尺度计分的方法,学生从中选择一项符合自己的答案,统计时各项赋分分别为5、4、3、2、1。因此,本问卷关于快乐体验满分为100分,表示很快乐,最低分为20分,表示很郁闷。

(2)文献研究法

通过查阅报刊杂志,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论文及相关研究成果。

(3)访谈法

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编制访谈提纲,对学生进行访谈。

3.2.3 数据处理

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3.2.4 研究假设

(1)父母的不同职业、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式影响学生快乐感的主要因素。

(2)儿童的年龄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小学生的快乐感。

(3)城乡学校学生的快乐感现状不同。

(4)调查问卷中的9个因素都在不同的程度上影响小学生的快乐感。

4 研究的创新点

(1)开展本课题研究,是在汲取国内外有关快乐指数、快乐感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影响快乐的因素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编制而成的《小学生快乐指数问卷》,编制问卷采用了专家评判法,同时征询了小学教师的意见以及吸取同学的意见认为这些题目是具有一定的内容效度的,保证小学生看得懂,能够测量出小学生的快乐感。

(3)本问卷以玉林市城乡两所小学的四年级两个班级的110位学生为样本进行调查,具有代表性,只代表玉林市。

5 研究的进程

本课题研究分为六个阶段:XX年6月至XX年5月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XX年6月至XX年11月)

(1)选择研究课题。

(2)编制调查问卷。

(3)发放调查问卷。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XX年12月至XX年1月)

(1)选择毕业论文导师。

(2)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撰写开题报告。

(3)完成调查问卷统计。

(4)开题报告会。

(5)上交相关表格。

第三阶段:论文撰写、修改(XX年1月19日至XX年5月14日)

(1)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初稿。

第四阶段:论文评阅、答辩资格审查(XX年5月17日XX年5月21日)

(1)打印装订,送交指导老师和相关专业评阅人评阅。

(2)提出答辩申请,由系学位委员会对我的毕业论文进行资格审查。

第五阶段:论文答辩(XX年5月24日至XX年5月28日)

(1)参加论文答辩会。

第六阶段:整理毕业论文及相关材料(XX年6月1日XX年6月7日)

(1)整理毕业论文及相关材料,按照要求归档或上交,完成工作。

参考文献

[1]陈惠雄,刘国珍.快乐指数研究概述[j].财经论丛, XX, (3):29--36

[2]蒋自强,张旭昆.西方经济学演化模式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348

[3]杰文斯.政治经济学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300

[4]陈惠雄.快乐原则人类经济行为的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XX:57-66

[5]邢占军.主观幸福感研究:对幸福的实证探索[j].理论学刊, XX,(05)

[6]陈惠雄.快乐的概念演绎与度量理论[j].哲学研究, XX,(09)

[7]林剑.幸福论七题兼与罗敏同志商榷[j].哲学研究, XX,(04)

幸福哲学论文范文第7篇

接下来,霍华德金森对这121人做了详细的调查分析。他发现,这121人当中有50人,是这座城市的成功人士,他们的幸福感主要来源于事业的成功。而另外的71人,有的是普通的家庭主妇,有的是卖菜的农民,有的是公司里的小职员,还有的甚至是领取救济金的流浪汉。这些平凡的人,为什么也会拥有如此高的幸福感呢?通过与这些人的多次接触交流,霍华德金森发现,这些人虽然职业多样性格迥异,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都对物质没有太多的要求。他们平淡自守,安贫乐道,很能享受柴米油盐的寻常生活。

这样的调查结果让霍华德金森很受启发。于是,他得出了这样的论文总结: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最幸福:一种是淡泊宁静的平凡人;一种是功成名就的杰出者。如果你是平凡人;你可以通过修炼内心、减少欲望来获得幸福。如果你是杰出者,你可以通过进取拼搏,获得事业的成功,进而,获得更高层次的幸福。

他的导师看了他的论文后,十分欣赏,批了一个大大的“优”!

毕业后,霍华德金森留校任教。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如今,霍华德金森也由当年的意气风发的青年成长为美国一位知名终身教授。2009年6月,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又翻出了当年的那篇毕业论文。他很好奇,当年那121名认为自己“非常幸福”的人现在怎么样呢?他们的幸福感还像当年那么强烈吗?

他把那121人的联系方式又找了出来,花费了3个月的时间,对他们又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反馈回来了。当年那71名平凡者,除了两人去世以外,共收回69份调查表。这些年来,这69人的生活虽然发生了许多变化(他们有的已经跻身于成功人士的行列;有的一直过着平凡的日子;也有的人由于疾病和意外,生活十分拮据),但是他们的选项都没变,仍然觉得自己“非常幸福”。而那50名成功者的选项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仅有9人事业一帆风顺,仍然坚持当年的选择――非常幸福。23人选择了“一般”。有16人因为事业受挫,或破产或降职,选择了“痛苦”。另有2人选择了“非常痛苦”。

看着这样的调查结果,霍华德金森陷入了深思,一连数日,霍华德金森都沉浸在自己的思绪当中。

两周后,霍华德金森以《幸福的密码》为题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在论文中,霍华德金森详细叙述了这两次问卷调查的过程与结果。论文结尾,他总结说:所有靠物质支撑的幸福感,都不能持久,都会随着物质的离去而离去。只有心灵的淡定宁静继而产生的身心愉悦,才是幸福的真正源泉。

无数读者读了这篇论文之后,都纷纷惊呼:“霍华德金森破译了幸福的密码!”这篇文章,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华盛顿邮报”一天之内6次加印!

幸福哲学论文范文第8篇

接下来,爱德华•金森对这121人做了详细的调查分析。他发现,这121人当中有50人,是这座城市的成功人士,他们的幸福感主要来源于事业的成功。而另外的71人,有的是普通的家庭主妇,有的是卖菜的农民,有的是公司里的小职员,还有的甚至是领取救济金的流浪汉。这些职业平凡生活黯淡的人,为什么也会拥有如此高的幸福感呢?通过与这些人的多次接触交流,爱德华•金森发现,这些人虽然职业多样性格迥异,但是有一点他们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都对物质没有太多的要求。他们平淡自守,安贫乐道,很能享受柴米油盐的寻常生活。

这样的调查结果让爱德华•金森很受启发。于是,他得出了这样的论文总结: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最幸福。一种是淡泊宁静的平凡人,一种是功成名就的杰出者。如果你是平凡人,你可以通过修炼内心、减少欲望来获得幸福。如果你是杰出者,你可以通过进取拼搏,获得事业的成功,进而,获得更高层次的幸福。

他的导师看了他的论文后,十分欣赏,批了一个大大的“优”!

毕业后,爱德华•金森留校任教。一晃,20多年过去了。如今,爱德华•金森也由当年的意气青年成长为美国一位知名终身教授。2009年6月,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又翻出了当年的那篇毕业论文。他很好奇,当年那121名认为自己“非常幸福”的人现在怎么样了?他们的幸福感还像当年那么强烈吗?

他把那121人的联系方式又找了出来,花费了3个月的时间,对他们又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反馈回来了。当年那71名平凡者,除了两人去世以外,共收回69份调查表。这些年来,这69人的生活虽然发生了许多变化(他们有的已经跻身于成功人士的行列;有的一直过着平凡的日子;也有的人由于疾病和意外,生活十分拮据),但是他们的选项都没变,仍然觉得自己“非常幸福”。而那50名成功者的选项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仅有9人事业一帆风顺,仍然坚持了当年的选择――非常幸福。23人选择了“一般”。有16人因为事业受挫,或破产或降职,选择了“痛苦”。另有2人选择了“非常痛苦”。

看着这样的调查结果,爱德华•金森陷入了深思。

幸福哲学论文范文第9篇

大家都知道张海迪的故事,今天我为大家讲一个关于张海迪热爱生命的故事。

1991年张海迪在做过癌症手术后,继续以不屈的精神与命运抗争,她开始学习哲学专业研究生课程。经过不懈的努力她写出了论文《文化哲学视野里的残疾人问题》。1993年,她在吉林大学哲学系通过了研究生课程考试,并通过了论文答辩,被授予硕士学位。张海迪以自身的勇气证实着生命的力量,正像她所说的“像所有矢志不渝的人一样,我把艰苦的探询本身当作真正的幸福。”她以克服自身障碍的精神为残疾人进入知识的海洋开拓了一条道路。

张海迪多年来还做了大量的社会工作,她以自己的演讲和歌声鼓舞着无数青少年奋发向上。她也经常去福利院,特教学校,残疾人家庭,看望孤寡老人和残疾儿童,给他们送去礼物和温暖。近年来,她为下乡的村里建了一所小学,帮助贫困和残疾儿童治病读书,还为灾区和孩子们捐款,捐献自己的稿酬六万余元。她还积极参加残疾人事业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呼吁全社会都来支持残疾人事业,关心帮助残疾人,激励他们自强自立,为残疾人事业的各项工作和活动,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四年级:穿越水线2003

幸福哲学论文范文第10篇

特约主持人:钱冠连 教论文联盟授

主持人简介:钱冠连,祖籍湖北,男,1939年7月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著名语言学家、语言哲学家。钱先生在语用学、对比语言学等语言学领域具有极深的造诣,已经成为国内外语界语言哲学的实际带头人,中西语言哲学研究会会长。学术创新或者说西方理论的本土化,一直是钱冠连先生追求的目标。

主持人话语:哲人对一个国家的哲学研究并未着意干预却能成功地实现干预者的作用,在西方哲学史上不乏先例,如分析哲学的奠基人弗雷格。有意地干预且能实现这种干预者,也不乏其人,如罗素和达米特等人。能成其事者,非哲学大家莫属。对哲学本体的研究或者对哲学的工具性研究(对哲学研究的研究),无非是在提出一些言说的框架,即理论框架,对此,他们有了宽容的习惯,所以他们的哲学流派发达。目前,中国外语界的哲学理论建设,远远未达“理论总数膨胀过快是学科发展不够成熟的表现 ”(long 2007: vii)的程度,远远未达“收敛理论总数,筛选理论”的火候。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外语界有人作类似的努力,还是有点意义的。王寅对钱冠连“后语言哲学”的直接对话,就是对中国语言哲学发展方向的摸索,属于自己路子的摸索,一如以往他的创造性摸索一样。这是 “……后语言哲学探索——语言哲学、后语言哲学与体验哲学”一文最重要的哲学意义。

然后,王文以最多的篇幅对后语言哲学进行了5个方面的探索:溯源体验哲学(ep),论述体验哲学与西语哲的渊源关系,说明体验哲学是对西语哲的继承和发展;建立“主客主多重互动理解模式”,为哲学界研究人类理解提出了一个新模式;详解和细化认知语言学(cl)的基本思路“现实-认知-语言”;从哲学角度论述了现实、认知、语言和文化4要素之间的“多重相互作用”关系,提出了语言世界观多元论;重点论述了“体验性”这一语言的全新性质。这是本文的第二个贡献。王文将ep与客观主义哲学理论之间的主要差异概括为5条,以及对唯物主义决定论(物质决定精神)的重新细化解读,是本文的另外一些贡献。

王爱华《明达语言维度与实在样态》一文的基本思路如下:“用明达语言(与对象语言相对)维度观来探讨语言与实在(reality)的关系。”说起实在,有一个问题不得不问:有裸的实在吗?王文的回答是:“实在概念有三种不同含义。第一指康德式的本体世界,即物自体。物自体独立于我们,不为人类心智、语言或其他表征形式所过滤处理。第二指在具体情景中语言所表述的现象实在,我们称之为建构性实在。第三种是指人类生活的各种维度,也就是“实在维度”……而人们对这个实在维度的获得依赖于我们对语言的习得。因此实在维度在语言之内,是我们使用语言时想当然的东西。”(以上4处黑体为钱所注)请注意以上三种含义都与一个东西相关或者交叉——语言。“不为语言所过滤处理”、“被语言表述”、“依赖语言习得”和“使用语言”。原来,“实在”是人“说”出来的!没有裸的那种不被语言附着与粘黏的“实在”!即王文所说的“语言呈现的实在是通过各种明达语言操作而建构起来的”。由此,王文自然地引出了“明达语言维度决定了语言的建构性;通过语言过滤的实在也必然具有建构性。顺理成章的是,王文将语言呈现的实在主要分为两种:糕点制作式的实在和红树效应式的实在。对两种样态的实在的描述与发挥,虽然是她论文的精彩之处,可是收笔之处更有意义。读者肯定要问:明达语言操作的建构性实在有什么样的哲学意义呢?

“累积的建构性实在不是那种对真知的肤浅反思……我们以明达语言的方式使用语词、处理心智符号,并以此进行思维和行动、表达赞同与反对、解释和辩护自己的主张、批驳对立面的观点,等等。通过这些明达语言操作,作为具有认知能力的存在的人,在思想的海洋中,创建新的景点、新的视野高度,为我们已知的世界增添新的实在。具有明达语言性的语言的确能够扩展我们的想象力和认知视野。”

当一个“生活人”(日常生活中的人)明确地意识到自己可以通过这些明达语言操作,“为我们已知的世界增添新的实在”的时候,那他就变成了一个 “哲学人”或者“科学人”。当一个人可以“为已知的世界增添新的实在”的时候,他要不就是成功地“扩展了我们的想象力和认知视野”,要不就是在进行理论的创造(“增添新的实在”),这两个结果都是值得幸庆的。一个学人一生之中能给这个世界增添一两个新的实在并且被人接受的时候,他就是幸福的人。这就是王爱华通过明达语维度和建构性实在挖掘出来的哲学意义。世俗成千上万次地嘲笑了哲学的学究气,那不过是不懂哲学的“无用”之中的大用。而且,哲学的每一次胜利,都可以反击一千次世俗的嘲笑。

上一篇:价值哲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哲学理论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