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环境专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26 08:13:50

建筑环境专业论文

建筑环境专业论文篇1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环境艺术系,上海 201808)

摘 要: 本文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筑设计基础知识”课程之于“建筑学”课程为研究主线,论述了“建筑设计基础知识”课程名称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适用性,以及该课程现有教材存在的问题,需要改进的地方,进一步指出该课程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中可以改进的方向,强化“实践教学”对于设计类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关键词: 环境艺术设计;建筑设计;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On the "Architecture Knowledge" of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Majors upon "Architecture" Curriculum Reform

LI Zhu

一、引言

1、环境艺术设计与建筑的关系

环境艺术设计是对建筑室内外环境的设计,建筑室内部分环境设计通常称为室内设计,建筑室外部分环境设计通常称为外环境设计。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环境艺术设计是建筑设计的扩大与延伸,是建筑设计的继续和深化,也是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论是环境艺术设计还是建筑设计都是为人类创造功能合理、具有一定艺术性和科学性的生活和工作空间,两者有着同样的功能、艺术、技术统一体的特质要求。《华沙宣言》对建筑学的定义:“建筑学是创造人类生活环境的综合的艺术和科学。”这同样适用于环境艺术设计。因此可以获知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关系,环境艺术设计是依托于建筑而存在的,任何脱离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都是不成立的,错误的。

2、环境艺术专业《建筑设计基础知识》课程的性质、讲授内容、教学目的

环境艺术设计既然与建筑有如此之多的联系,又不可分割,因此学习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建筑知识。而在大学有限的时间里不可能像建筑学专业学得那么深,那么广,只需要学习那些与环境艺术设计密切相关的知识。因此,个人认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建筑学”相关课程称为《建筑设计基础知识》课程更为合理恰当。

《建筑设计基础知识》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性、专业性课程,主要讲授建筑概论、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建筑、掌握建筑设计和构造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会查阅有关的建筑规范、建筑图集等资料,能够读懂并绘制建筑图纸,同时具有一定的建筑空间改造和小型建筑设计能力。

二、现有教材和教学内容存在的不足,改进的方法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对教学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我们广泛的调研结果来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开设“建筑设计基础知识”方面的课程存在以下问题。

1、教材问题

(1).教材专业性过强、现有教改教材尚不十分理想:现有的改革针对性尚存在不足,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采用的教材大多是“建筑学”专业的教材,这类教材多是针对建筑学专业的学生,理论知识过深,理论系统性较强,教材中有较多地与环境艺术设计无直接关系的知识点,更有一些非常专业的公式计算,这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来讲用到的可能性极少,而且大部分学生在现有的文化、专业基础上难以理解,这部分既缺乏实用性、又相对枯糙无味的专业性极强的“建筑学”知识的学习,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对该方面知识重要性的怀疑。因此,个人认为我国目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筑基础知识”教材存在着专业性过强、专业的针对性不足问题,近年有些同行同样意思到了这个问题,并出版了一些教改教材,但我们每次在挑选教材时,却很难从中找到合意适用的教材,究其原因有二:一是一些教材编者研究不够深入,匆忙编写出版,其中所改,只不过是简单的降低教材内容难度,更有甚者,将“建筑学”教材或者“建筑初步”教材简单图解化;二是各院校忽视建筑知识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重要性,尤其是一些艺术类院校,在片面强调艺术特色的同时,回避该方面教学的不足。作为艺术设计的环境专业其“艺术性、技术性、文化性”三者同样不可缺一。现在建筑学专业为了培养综合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大力提倡学生的艺术教育,以弥补学生的知识偏离现象,为什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还要一味的强调艺术,忽视与其有着血缘不可分割关系的“建筑基础知识”的专业支撑重要性呢?这种现象个人认为是不可取的。

(2)教材理论内容偏深偏难偏细:目前所用教材多是针对5年制的建筑学专业的学生设计,因此教材内容涵盖面广,知识体系系统详尽。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在校的大部分时间要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知识学习,用于“建筑设计基础知识”的学习时间有限,在有限的课程里难以消化如此多的内容。而且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多存在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文化基础程度普遍不高的特点,因此对于教材中偏深偏难的知识点很难吸收,更没有足够的时间来细细琢摩其中的细节。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个人认为也没有必要学习如此详尽的建筑学知识,而应该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学习些与环境艺术设计关系更直接、更密切、更具有专业支撑作用的的“建筑设计基础知识”,比如室内界面面层的构造,建筑构造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建筑空间设计与环境艺术空间设计的关系等等,而对于建筑体内部隐蔽的细部构造等一些与环境艺术设计关系不大的内容,没有必要过细的学习。考虑到学生职业迁移能力的培养,学生自要明白如何或在哪里可以获取这些知识就足亦。

(3)教材有些内容过于陈旧、有些内容与其他课程教材内容重复、所占篇幅过大:比如:在构造做法和技术处理中有些内容相对落后,教材中对木窗的陈述所占篇幅较大,讲解详尽,而现在木窗基本被塑钢窗、铝合金窗等一些先进的材料所替代,对于这些现阶段主流产品却讲解甚少。再如:立筋隔墙,现在工程中已经不用,完全可以删除,提都不需提及;而建筑装饰构造中所讲述室内装饰构造内容大多与室内材料与构造所讲内容重复,仔细斟酌这方面的内容,还是认为放在市内材料与构造课程中比较好,“建筑设计基础知识”课程没必要重复该方面的内容。因此,个人认为有必要对一些过时的与其他课程重复的内容加以改进和精简,以保持教材的先进性、精炼性;对于与环境艺术设计联系不十分密切但又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做到了解即可,比如,建筑的发展、建筑的地基构造等知识点。

(4)教材偏重于理论的论述,极少涉及实践课程:这一现象的存在导致教学形式的枯糙,使学生无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违背了应用型设计人才的培养宗旨。

2.对教材问题改进的方法

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适应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的应用型人才,这里强调的是“应用性”,而不是“知识理论性”。对于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来说,更加强调的是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无论是本科院校,还是高职院校环境艺术专业的建筑学相关课程,理论知识更要侧重懂得“是什么”和学会“怎样用”,应有针对性的学习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关系密切、具有支撑作用的“建筑设计基础知识”。考虑到学生将来的可持续发展和职业迁移能力的培养,对于理论知识中“为什么”程度的学习只要做到简单了解,使学生具备这方面的自学能力即可,不需做到全面和系统化,深入研究精炼内容是必要的。也就是说该门课程的教材改革目标应侧重于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知识为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服务。而适当有针对性地了解一些学科理论知识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实践和应用知识,同时也是为学生将来进一步提高做好铺垫基础。

(1)对于专业性过强的知识点应力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加以阐述,可以更多地用图片等直观的形象配合文字的叙述方式,更好的配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形象思维较强的特点。而不是简单的图解。有些专业性极强讲解过细、环境艺术设计几乎不可能涉及的知识点,只需简单了解,无需深化,比如:电梯、自动扶梯的构造、屋顶的构造、地下室的防潮和防水处理等。

(2)针对理论内容偏深偏难偏细的问题,需深入研究有的放矢,该简化的简化,该概述的不详述,只需要了解的无需深入学习。比如:工业化建筑中的大板装配建筑、楼板中的砖拱楼板、木、钢窗的细部构造,这些内容在环境艺术实际工程中很少采用,没有必要占用教材大量的篇幅,只要提一提就可以了。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几乎用不到的一些计算公式,定律完全没有必要提及。比如:维护结构的热阻计算、地基基础面积的计算等。而对于屋顶的保温隔热等内容,只要知道屋顶有保温隔热的要求即可,无需详细知道保温的材料,、保温的方式、保温的构造等,即使将来在实际工作中涉及到屋顶的改造设计问题,相信学生在已知该知识内容所在的情况下,也可通过自学具有迎刃解决问题的能力。

(3)针对教材中过于陈旧的部分必须删除。

(4)增加教材中的实践内容,包括实验性内容:比如:对一些承重力学、建筑形态设计方面的知识理解,可以通过具体的一些动手实践活动加深学生的理解。

针对以上内容的改进,一定有利于建成一本适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建筑设计基础知识”教材,这也是目前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急需的一本教材。

三、现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

教学过程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整个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深入研究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1、现有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筑设计基础知识”相关课程教学方法剖析

我国现有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大多仍沿用传统的“建筑学”课程名称,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同样多采用传统的“建筑学”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是教师针对教材在课堂里讲解,学生课上记笔记,课后或课上根据课本或者老师的要求做一些作业,消化知识。整个学习过程基本是从知识到知识,从理论到理论,各学科几乎没有区别的大一统教学模式,很少顾及具体课程的特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角色,整个教学方法过于单一。这种教学方法、方式在过去的教学中确实起到过很好的作用,为什么现在效果不如以前呢?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社会发展的影响,导致现有受教育对象的变化所致。现在信息时代,学生接触知识的渠道和方式越来越丰富,他们从小就是以多元的方式接触知识,因此,他们对课堂教学的需求,势必也是多元化的,所以传统的“建筑学”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单一局面问题必须要改进。

2、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将传统的“建筑学”改造成适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建筑设计基础知识”课程,不仅要在教材的改革上下功夫,同时要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进行改革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要根据课程整体和具体内容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研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1)教学方法上:除保留一定的传统教学法以外,可增加突出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实例调研分析法、问题教学法、案例专题课堂讨论分析法等.针对该课程的特点,尤其要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在实践教学中更加要增加观摩教学法和个案阶段研究讨论法等。

(2)教学手段上:可适当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运用课件教学,可节省板书时间,讲解、动态、图像、声音相结合的教学更能营造轻松、愉快、直观的学习气氛,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具有一定的作用。

充分运用网络优势积极建设精品课程:将教学录像、教学内容、辅导材料等内容置于网络上,使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根据自己的需要补充或学习。

四、“实践”教学环节对于所有的应用设计类

教学都是重中之重,必须要受到高度的重视

1、“项目设计”练习促进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通过各种形式的分项或综合设计项目练习,加强对理论知识应用的体会和理解,项目可以是虚拟的、当然如果有真实的项目来练习效果会更好。练习可以结合所学内容,先由单项练习入手,逐步深化到较综合的练习,在练习中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训练了学生表达自己设计意图的能力。整个过程从最基本的抄绘图纸,到根据建筑设计原理、建筑构造原理和方法设计小型建筑,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得到升华,通过不断的练习使学生既巩固了以前所学的制图等知识应用,同时又掌握了建筑设计基础知识。

2、重视调研,参观和教学实习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经常组织或布置学生到实地考察、调研或参观,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比如:对建筑类型、结构形式等内容的理解,组织参观砖混、框架、框剪、纯剪等结构类型类建筑,而对于一些细部构造,学校则可以建样板间以供学生参观。教学中还可以安排经验丰富的一线技术人员参与教学,亲自讲解工程中设计和施工的情况,以及建筑设计基础知识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关系等,通过这方面的活动,加深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感性认识,理解和掌握。

3、注重创新,增加体验性课程

如力学与材料知识用模型体验,用不同的材料去制作不同形态、不同构造的模型,体验材料与造型形态、造型构造的关系,在体验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素质,体验活动的多样性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那就是两者都属于创造性活动,因此,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我们都应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重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改单项灌输教学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方式为突出“教”与“学”双重主体的教学模式,增强“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加强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创新思维。

五、结语

建筑环境专业论文篇2

城市飞速发展,建筑的标新立异逐步蚕食着古老建筑,怎样使老建筑文化得以保护、传承已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地处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历史文化名城北海,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地。北海珠海路老街形成于1927年前后,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文化融合,最终形成了骑楼文化。如今,北海大力加强城市建设力度,骑楼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已经受到重视,只有深入研究才能合理保护和改建骑楼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与城市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北海重要的艺术设计院校,我院把老建筑的保护和改建作为高职院校环艺专业特色教学资源引入实训、实习的研究将为老建筑的保护和改建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实训、实习在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地位

高职类院校多与企业、产业相紧密联系,着重培养专业技能型应用人才,突出技能培训,针对专业应用能力设置课程的实训、实习环节,其课时所占比重较高,这正是高职区别于本科教育之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融合多学科知识,学科交叉性强,理论教学仅能够培养部分专业素质。高职类院校环艺专业以专业的可实施性、可操作性作为导向,结合学生掌握的专业理论,通过实训、实习环节来重点完成专业能力的培养,以适应专业岗位需要。

我院环艺专业实训、实习现状

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训、实习环节大多是与企业、产业联系,学生的实训、实习环节多依托建筑空间,普遍为室内家装、公装和室外规划等项目,即实训、实习以普通资源与基地为主。2009年,由凹凸设计事务所承建设计的北海老街海西路165号老道精舍精品酒店项目顺利开展,其资深设计师任教于我院环艺系,将老建筑保护和改建的教学资源引入教学实践,大大拓展了我院环艺专业学生的实训、实习的范围。通过结合所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对实际的项目进行深入的专业分析,极大地提高了实训实践效果。

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很多老建筑面临拆毁、让位的问题。对历史建筑进行保护和改建,目前仅仅停留在文物保护及规划的范围内。我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将其引入教学实践环节,突破了老建筑保护和改建的承载范围,将老建筑文化发扬光大。

老建筑或老建筑保护区成为环艺专业实训实习基地的可实施性

首先,能传承城市文明,弘扬地区文化。北海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其建筑形态独具特色,久经沧桑的骑楼文化更使这座海滨城市散发独特魅力。美丽的建筑与和谐的环境不应被城市化进程毁坏,老建筑保护和改建――老道精舍精品酒店项目正体现了设计师对北海历史文化的深刻感悟,将北海特色融入设计前沿,提升了城市品质,保护了历史遗迹,弘扬了北海独特的滨海文化,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其次,能提升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素养与社会认可度。高职学生知识结构体系形成的时间相对于本科类院校明显不足,我院通过合理设置课程,将老道精舍精品酒店等老建筑保护与改建项目引入教学实践环节之后,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运作能力和专业素养。同时,老建筑因其所处的地理与人文环境易受到社会关注,从而加强院校和专业与地区的联系,并提升社会认可度。

利用老建筑保护和改建特色教学资源

进行实训实习的具体方式

我院环境艺术设计系依托老道精舍精品酒店项目,将其前期调研、设计概念建立、设计素材收集、项目扩出初设计、施工图阶段等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归纳,引入2009级、2010级商业空间设计课程的实训环节,与方案设计相结合。具体实施环节为――老道精舍建设期间,教师带领学生进入工地现场参观、调研、测量、参与设计图纸绘制、材料市场采购、教师现场指导说明等;针对老建筑保护和改建这一领域开设“老建筑改造工程 ―― 建筑的功能置换”专业选修课程,课题组其他两位教师分别开设“酒店餐饮空间设计”与“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解读”两门专业选修课作为相关领域理论知识的补充。环艺系学生通过“老道精舍”项目实际案例进行实训、实习,能够较好地完成商业空间设计课程的方案设计,从中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能力建设。老建筑的保护和改建作为高职院校环艺专业特色教学资源进入实训、实习有着重要的意义,伴随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对于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方面,环境艺术设计与其有着密切的关系,地域特色和建筑文化的继承和保护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单位:北海艺术设计职业学院)

注:本文为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立项课题“高职院校环艺专业特色教学资源开发研究――以老建筑的保护和改建为例”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11C0236。

建筑环境专业论文篇3

关键词:建筑环境;设备工程;实验平台;建设要点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主要培养能够从事建筑物采暖、空调、通风除尘、空气净化和燃气应用等系统与设备以及相关的城市供热、供燃气系统与设备的设计、安装调试与运行等方面工作的专业人员和技术人才。因此,在这一学科的教学中,建设实验平台是高校教学的重要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思维,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实验平台的现状分析

1.实验平台建设不完备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工程类专业,由原来的供热供燃气通风空调工程专业和燃气输配专业合并重组而成。目前的课程内容范围比过去的范围更宽泛,一些应用性较强的科目如建筑电气、建筑环境等内容被添加到专业中。然而,实验课程的设计却没有在教学规划中展现出来,实验平台的建设比较落后,缺少统一的实验教学目标以及实验课程计划,教学实验基本是教师根据课程进度自行设计,缺少一个完善的实验平台体制。

2.实验平台结构不科学

由于这一专业的内容较为繁杂,实验涉及的种类也比较多,但是目前的实验平台的机构不够科学,实验资源比较分散化,缺少一个统一的管理模式。同时,实验与理论课程的衔接不够顺畅,在需要设计实验的科目上也没有具体的规划,对于每个实验对应的课程也比较混乱。平台的构建不协调,没有针对科目本身的特点,而且没有展现这一学科的最新变化。

3.实验平台基础设施差

目前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实验平台设备较差,一些实验设备较为陈旧,而且有的设备也无法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同时,高校的专业之间的实验设备使用开放程度较低,一些实验设备的使用受到严格的程序管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验平台的有效运转,制约了实验平台的构建与发展。

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实验平台的建设要点

1.科学的规划设计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实验平台的构建,首先要制定科学的规划,教师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充分论证,以学校教学为基础进行实验平台的开发。实验平台的主要功能是以实践的方式来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但是又突破传统实验的零散模式,重新整合专业的实验平台。规划需要由专业理论课的教师进行综合性调研,对实验的设计项目、程序等都进行全面的监督,同时对于实验平台的整体开发建设也要起到总领的作用。

2.丰富的实验内容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内容比较多,因此专业实验平台的内容也要相对完善。专业实验平台要根据各个实验的基本特点,按照科目难度进行系统的分类,保证每门科目都设计出相应的实验,而且每个科目都有整合理论,并设计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实验。对于实验教学要同步相应的实验指导教材,实验的内容要予以详细说明,例如实验的基本目标、实验步骤、器材选择以及考评方式等。其中,主要包括三个方向的实验内容:暖通空调实验室、建筑电气实验室和城市燃气实验室。这三个基础方向包括了二十多门理论课程的五十多个实验。例如水系统工艺流程图(如图)

3.充分与工程实际相结合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中,一般都是学生参照实验指导教材来进行实验活动,根据教材上的详细步骤,最后得出实验结论,完成实验报告。整个过程比较机械,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缺乏自主创新的精神,同时对于实验现象也没有独立的分析过程,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出现障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工程学科,在实际生活中,要求专业技术人员可以自主进行实验的完整设计,独立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对于实验产生的问题可以独立解决。因此学生要在实验的过程中,充分与工程实际相结合,在教学实验中,通过设计纠错实验的方式,或者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把握专业技术,提升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

结束语:

在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的教学中,与实际工程相结合的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对于实际工程技术原理的深刻理解。因此实验平台的构建符合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的内容,不断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傲雪,刘海龙.与实际工程相结合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实验平台的建设[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1)

[2]李志生,王晓霞,刘旭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实验平台的开发[J].高等建筑教育2009(08)

建筑环境专业论文篇4

摘 要:本文提出加强实践教学建设应成为工科院校专业建设的基本原则和专业建设特色。在实践教学建设中要重视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出发合理安排实践课程体系,以期培养出高素质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人才。

关键词: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 实践教学 实习基地 课程体系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1、2]。沈阳建筑大学为以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于2007年通过全国专业委员会的专业教育评估。多年来我校在工程实践教学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实践教学的安排突出地区专业特点,使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教学与本地区的城镇建设的实际工程紧密结合,突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地域特点和为地方服务的办学思想。

1.加强实践教学建设必须重视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

实习基地建设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的质量,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为工科专业,所以实习基地建设尤为重要。近年来我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与企业联合共同建立实习教学基地。目前我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建立校内外实习基地23个,其中校外实习基地16个,校内实习基地7个,遍布沈阳及周边地区。实习基地性质也由原来单一的建筑安装公司,扩展为建筑设计研究院、环境科学研究所、实验中心、监理公司、运行管理单位、设备制造单位以及其他与专业相关的单位。

在实践教学中我校充分利用和开发校内的实习基地和技术平台,完成大量本科实践教学任务。同时也为研究生培养和开展各类科研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利用校内的实习基地开设一些将实验和实际生产紧密结合的创新实验项目。

2.加强实践教学建设必须完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我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一贯重视实践环节,专门制定了一系列实践教学管理文件和大纲等指导性文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专业培养计划要体现出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1认识实习。通过对建筑物供暖、供燃气、通风、空调、室内给水排水、建筑电气、锅炉房等系统的参观,了解控制建筑物内外环境的能源系统和设备概况,加强学生对建筑设备在建筑功能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的认识。

2.2生产实习。目前我校本专业的生产实习内容已经从过去单一的施工现场实习,扩展到设计院的工程设计实习、供热燃气公司的运行管理实习以及科研院所的研究课题调研等内。通过生产实习使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得到训练,并具有一定的工程设计、施工安装调试、设备系统测试以及运行管理的能力。

2.3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结合进行,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将要进行的毕业设计内容,到相关部门进行调研,也可以到设计单位去收集有关设计资料。

2.4科技周。主要通过讲座的形式,介绍专业技术规范、标准、技术措施及相关法律,介绍本专业新技术、新设备,及未来发展情况,介绍本专业的学科前沿知识和工程实践,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学生综合素质训练,以适应社会需要。

2.5专业岗位实训。在大四上学期设置,使学生有更多时间走向社会,寻找就业机会,了解产业状况,了解用人单位的要求,参加用人单位的实际工程,体验本专业相关企业工作的内容和方法。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适应社会和工作岗位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更快融入社会,逐步实现由学生到社会的转变,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2.6专业课程设计。为加深和巩固课程学习内容而进行的工程设计训练,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初步掌握室内暖通空调系统和小区供热管网及相关设施的工程设计,加强学生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

2.7毕业设计。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课程知识、解决本专业有关的工程技术实际问题,使学生掌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的设计程序、具有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方案制定与设计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科研与技术开发初步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调查研究、检索和阅读中外文献资料、综合分析、设计和计算、实验研究、数据处理、计算机应用、拟定技术文件和口头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我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毕业设计选题充分体现本地区的特色,如北方建筑供热、建筑节能、热泵技术应用等设计课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非常注重对学生确定设计方案的培养,尤其是专业教师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注意各种系统设计方案的组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近年来还尝试开展与设计院共同指导毕业设计的方法,教研室选派学生到沈阳建筑大学设计院做毕业设计,由设计院具有丰富工程设计经验、责任心强的高级工程师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10年和2011年我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学生连续两年参加由全国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ASHRAE(美国供热制冷空调工程师学会)、中国制冷学会(CAR)共同举办“CAR-ASHRAE学生设计竞赛”,并获得优异成绩。

3.结语

重视实践教学是我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建设特色之一,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具有综合应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解决本专业有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具有创业、创新能力,实现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应用型高级专门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

注: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课题JG10DB200。

参考文献:

[1]罗玲玲等.构建一般工科院校大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体系指标[J].辽宁教育研究,2003.

建筑环境专业论文篇5

吉林建筑大学是吉林省重点建设的普通高等学校,坐落于吉林省长春净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一所以工科为主,涵盖理、工、文、艺、管、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建设院校。学校始建于1956年,时为国家城市建设部设立的新中国首批十所建筑类专门学校之一。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初步建设成为依托城乡建设领域,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建校方略,立足吉林,面向全国,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具有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等办学层次,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具有土木建筑优势和鲜明特色的普通高等学校。2008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取得“优秀”等次。学校已成为吉林省城乡建设领域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基地、科技研发基地和决策咨询与服务基地。

学校设有建筑与规划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和国际交流学院等18个院部,开设本科专业47个,涵盖工、管、理、艺、文、法六大学科门类。学校全日制本科以上在校生14,000余人,研究生近1000人。教职工1,2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400余人,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的700余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导师300余人。学校拥有中央直接联系的高级专家、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人员、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录选人员、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留学回国人员和吉林省高级专家、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吉林省跨世纪学术学科带头人、吉林省教学名师、吉林省跨世纪中青年骨干教师、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第一二三层次人选和吉林省勘察设计大师等40余名,学校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生源质量良好。学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左右,位居全省高校前列。

二、学院概况

艺术设计学院共有教师54名,其中专业教师46名,设有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美术学3个美术类专业,学院现有设计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工业设计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艺术设计类专业(根据国家专业目录调整为环境设计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被吉林省教育厅评为省级特色专业。

我校2015年面向吉林、辽宁、黑龙江、山东、江苏、浙江、河北、湖南、湖北、河南、山西、安徽、甘肃、内蒙古、江西、陕西等省招收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美术学三个美术类专业的本科生。

三、招生计划(下表仅供参考,各省具体招生人数详见各省招办公布的招生计划)

招生专业

国标代码

科类

招生人数

学制

学历

学费

环境设计

130503

文理兼招

200人

四年

本科

5900元/年

视觉传达设计

130502

文理兼招

75人

四年

本科

5900元/年

美术学

130401

艺术文

25人

四年

本科

6800元/年

四、专业介绍

1、环境设计

(环境设计专业下设四个专业方向,新生入学后进行选择)

室内环境设计方向:以建筑设计为依托,围绕建筑空间系统展开设计,该专业的学生重点学习建筑内部空间与环境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理论。经过四年的学习,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高的设计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主干课程:环境艺术概论、设计初步、形态构成、设计表达、计算机辅助设计、室内设计原理、室内设计、建筑与环境设计史。

就业方向: 通过专业技术技能的训练,毕业后可以到装饰工程设计、施工等单位从事公共与居住建筑的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与施工管理,以及到与专业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工作。

景观环境设计方向:以建筑设计为依托,围绕建筑空间系统展开设计,该专业的学生重点学习建筑外部空间与环境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理论。经过四年的学习,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较高设计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主干课程:环境艺术概论、设计初步、形态构成、设计表达、计算机辅助设计、景观设计原理、环境景观设计、建筑与环境设计史。

就业方向:通过专业技术技能的训练,毕业生可以到景观园林设计及与其相关的施工单位从事设计和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以及到与专业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工作。

建筑设计表现方向:该专业方向以我校的建筑学专业为依托,重点学习建筑设计和设计表现。经过四年的学习,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一定建筑设计能力,并具有较高的计算机或手绘表现能力的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 环境艺术概论、设计初步、形态构成、设计表达、建筑设计原理、建筑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建筑与环境设计史。

就业方向:通过专业技术技能的训练,毕业后主要在专业绘图公司从事各种设计表现工作,也可以在专业设计院(所)从事建筑设计及其设计表现工作。

环境陈设设计方向:以室内外环境设计为依托,围绕居住空间、商业空间和公共空间展开艺术陈设和软装饰陈列设计,该专业的学生重点学习空间与环境的设计基本理论及饰品、艺术品的陈列设计方法。经过四年的学习,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高的设计水平和项目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主干课程:环境艺术概论、设计初步、形态构成、设计表达、计算机辅助设计、室内设计原理、室内设计、建筑与环境设计史、软装与配饰方法。

就业方向:通过专业技术技能的训练,毕业后可以到装饰工程设计、软装设计等单位从事公共与居住建筑的室内外环境陈设艺术设计与项目管理,以及创办软装设计和经营家居配饰企业。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2、视觉传达设计

以我校设计类专业为背景和依托,重点学习平面设计等印刷出版物媒体及信息网络媒体的设计的方法和理论。经过四年的学习,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高的专业设计水平,以及较高的计算机表现与制作能力的专业人才。

主干课程:视觉传达概论、图案基础、形态构成、图形创意、标志设计、展示设计、包装设计、摄影、CI设计、招贴广告设计、印刷工艺。

就业方向:通过专业技术技能的训练,毕业后可以到平面设计公司、展览公司、广告公司、大型企业和房地产开发公司担任平面装帧设计;也可以到媒体单位担任创意设计、网络媒体设计等工作。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3、美术学

美术学专业以我校设计类专业为依托,围绕城市环境公共艺术系统,重点学习雕塑、绘画技法及公共艺术设计创作方法和理论。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艺术创作及设计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从而形成具有建筑院校特色的美术学专业。

主干课程:环境艺术概论、设计初步、中外美术史、形态构成、绘画创作、景观设计原理、计算机辅助设计、建筑与环境设计史、现代艺术赏析、环境雕塑、材料与技法等。

就业方向:通过四年的专业技术技能训练,毕业生可以到景观园林设计及与其相关的施工单位从事城市雕塑、公共艺术设计与制作工作,以及从事相关的艺术创作、美术教育等工作。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五、校考考试时间、报名地点(时间暂定,以各考点最后公布时间为准)

省份

城市

考试地点

报名时间

考试时间

山西

晋中

太原师范学院

2015.01.15-01.16

2015.01.18

安徽

合肥

安徽建筑大学

2015.01.22-01.23

2015.01.24

江苏

南京

南京晓庄学院

2015.01.27-01.28

2015.01.29

山东

潍坊

潍坊市招生办

网报,02月02日开始

2015.03.02

河北

石家庄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南校区)

2015.03.04-03.05

2015.03.07

辽宁

沈阳

鲁迅美术学院附属中学

2015.03.09-03.10

2015.03.12

黑龙江

哈尔滨

哈尔滨华德学院

网报,03.14日至15日

2015.03.19

(注:山东省、黑龙江省实行网上报名,请考生关注报名网站及报名时间,以免错过。)

六、报考条件

考生需符合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的相关条件,我校不设校考考点的省份,录取时按省统考成绩录取。

我校设立校考考点的省份(辽宁、黑龙江、山东、江苏、河北、山西、安徽等七省),考生取得本省统考合格成绩方可报名参加我校单独组织的美术类校考。取得我校校考合格成绩方可报考我校。

七、校考考试科目

1、考试科目:(1)素描(人物头像照片写生);(2)色彩(静物默写)。

2、素描、色彩考试时间均为180分钟,每科满分均为150分;两科总分300分。

3、各科目具体考试时间详见各考点时间安排。

八、录取办法

1.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美术学专业录取时按综合成绩(综合成绩=文化课成绩*60%+专业课成绩)由高到低依次录取;

2.综合成绩相同时,专业课成绩高者优先录取(专业课成绩再相同素描成绩高者优先录取);

3.录取原则与考生本省(市、区)规定的录取原则相冲突,以考生本省(市、区)规定的原则录取。

九、成绩公布

参加我校艺术校考的考生,4月上旬可通过吉林建筑大学招生与就业工作处网站查询考试成绩,达到我校考试合格标准的考生成绩单将在4月15日之前寄到考生提供的指定地址。

十、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0431—84566063

联系单位:吉林建筑大学招生与就业工作处

联系地址:吉林省长春市新城大街5088号

邮政编码:130118

招生与就业工作处(成绩查询)网址: dept.jlju.edu.cn/zj/

附注:考生关注问题

1、色盲、色弱者限报。

2、艺术校考合格证发证比例为1:4。

3、考生不受外语语种限制。

4、文科、理科均可报考。

5、录取时不限文化课各科小分,不设男女比例。

6、学校设有各种等级的奖学金,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

建筑环境专业论文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建筑教学;课程改革;绿色建筑;性能模拟

中图分类号:TU20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3025203

1引言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与会者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绿色建筑”这一概念,绿色建筑随之被众多的国家实践并推广;2003年,由于北京奥运场馆建设的需要,中国建立了绿色奥运建筑评价体系(GOB-AS);2006 年,建设部又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将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划分3个绿色等级,并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1号文件转发发改委、住建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随及各省市自治区纷纷制定了具体的行动方案。可见,绿色建筑是一个由上而下的实施过程,在国家层面上已经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因此,在建筑相关专业开设绿色建筑课程也刻不容缓。

2课程现状及改革方向

笔者所在学校的建筑设计专业自2010年开设《建筑节能技术》课程,教学目标主要对接市场助理建筑师岗位所需技能――建筑节能设计及计算,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规划节能设计、建筑单体节能设计、围护结构节能设计、节能软件操作4部分。主要通过对以上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树立建筑节能的观念,掌握建筑节能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将低能耗的理念贯穿整个建筑方案设计,熟练运用节能软件进行节能计算,并掌握建筑节能工程的验收要求等内容。

近年来,政府为了进一步加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打出了全面推行绿色建筑建设的旗帜,推行力度由上至下步步强化,建筑各界纷纷反映可以用“应接不暇”来形容。根据友绿网()的《中国建筑行业绿色职业发展状况调查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建筑行业在未来5年内将面临绿建筑“人才荒”,其原因主要是绿色建筑相关职位在中国建筑行业都属于新兴职位、各大企业对绿色建筑人才需求旺盛、国内各大高校几乎没有相应的对口专业以及缺乏专业人才的输送渠道等。面对建筑市场对绿色建筑人才的需求,其专业课程也急待改革,更新知识、拓展技能,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具备绿色建筑知识技能的毕业生。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将绿色建筑定义为“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四节一环保),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其中,节能作为绿色建筑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建筑节能技术》便义不容辞地成为专业绿色建筑改革的先驱,经过教研组的讨论后并一致赞成将《建筑节能技术》更名为《绿色建筑技术》,在原有课程内容基础上,对绿色建筑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进行了更新和拓展,期望能达到以点带面、逐步渗透到本专业其中设计课程中的效果。

3课程改革整体思路及框架

3.1岗位知识技能分析

通过对历届学生就业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该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的主要岗位为助理建筑师,那么符合市场需求的助理建筑师应该具备的绿色建筑相关的知识技能呢有哪些,带着这个思考,对目前市场上的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的工作流程进行了详细剖析,具体如表1所示。

通过表1的分析,得出《绿色建筑技术》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应包括绿色建筑技术措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室内外声光热风环境模拟以及绿色建筑经济性分析等方面的内容。经过教研组的多次研讨,并充分结合该专业长期的任务驱动式教学的特色,总结出了“专题授课+模拟实操+专用周课程设计”三大教学模块的课程框架。

3.2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

《绿色建筑技术》这门课程开设在建筑设计专业二年二期,共计60课时,周课时为4节,采用“专题授课+模拟实操+专用周课程设计”三大教学模块的课程框架,表1绿色建筑设计岗位知识技能分析

序号设计流程具体内容需具备的绿色建筑岗位知识技能点1方案设计阶段编制《绿色建筑设计方案书》,对设计方案进行绿色优化:

①从项目具体的实际条件出发,罗列出可采取的绿色建筑技术措施。

②针对项目设定的绿色建筑星级设计标识级别,确定绿色建筑六大指标体系中的各项目标,明确对应的技术策略。

③对室内外环境进行计算机模拟,如声光热风环境,分析得出最优化结果,协助设计院优化设计方案。

④以上技术和方案优化都需要权衡考虑成本造价,并征求建设单位的意见。①绿色建筑技术措施

②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③室内外声光热风环境的计算机模拟

④绿色建筑经济性分析2初步设计阶段编制《绿色建筑初步设计报告》,优化方案设计后的初步设计报告:完成初步设计文本中绿色建筑设计专篇。绿色建筑技术措施3施工图阶段编制《绿色建筑设计技术措施》,深化初步设计后的技术落实:

①精确绿色建筑措施技术用量,并有效地落实于施工图,且符合标准规范。

②完成施工图中的《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及《绿色建筑设计审查备案表》等相关工作。绿色建筑技术措施

其中专题授课与模拟实操模块交替进行,专用周课程设计进行集中强化训练,具体安排如下。

3.2.1模块1――专题授课

目前,绿色建筑知识在该专业课程体系中不够深入和系统,首先得安排专题理论授课,课程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纲领,总共设置了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与运营管理6个专题,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吸收和掌握要领,针对每个专题都设置了重点小任务,供课后完成,以巩固所学的知识点。具体课程安排如表2所示。

3.2.2模块2――模拟实操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各国学者便开始了建筑环境模拟技术研究,发展至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并且涌现了大量的模拟软件,以辅助绿色建筑设计。目前,市场上常用的建筑环境(建筑内外的风、光、热、声环境)模拟分析软件主要有英国IES软件、生态大师Ecotect、北京绿建斯维尔建筑环境性能分析软件等。通过对本地各设计院调研(该专业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就业岗位为湖南省内各大小设计院),显示采用北京绿建斯维尔建筑环境性能分析软件辅助绿色建筑设计的设计院占湖南省内各大小型设计院总数的80%以上,其主要原因是北京绿建斯维尔建筑环境性能分析软件为国内开发软件,界面通俗且简单易学,而英国IES软件、生态大师Ecotect等国外分析软件的英文界面较为晦涩,学习时间较长。经过教研组的多次研讨,并结合实际情况,一致同意对学生教授北京绿建斯维尔建筑环境性能分析软件。具体课程安排如表2所示。

3.2.3模块3――专用周课程设计

为了更好地巩固理论知识和模拟技能,在专题理论课程和软件实操课程完成后,在学期末设置一个绿色建筑专用周课程设计,以本学期完成的公共建筑设计课程作业为对象,进行绿色建筑优化设计。学生通过对自己作品的优化设计,从而学会将低能耗的绿色理念植入建筑设计的全过程中,并且整体掌握绿色建筑相关技术措施的应用,以及达到对模拟软件的强化训练的效果。具体课程安排如表2所示。

4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4.1师资团队

在原有《建筑节能技术》课程团队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绿色建筑多专业综合性,积极吸纳暖通专业、擅长软件及企业经验丰富的老师加入。

4.2教材选取

初步选用《绿色建筑概论》(董靓和孙世钧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以及《绿色建筑分析软件实操手册》(由课程教学团队与软件公司共同编制完成)三本教材。

4.3硬软设施

多媒体教室、配备AUTO CAD和斯维尔绿色建筑分析软件的学生机房。

5结论

通过对基于建筑节能的绿色建筑课程改革,可总结出以下几点。

(1)不论从国家形势政策方面还是从市场需求方面来看,在建筑设计专业开展绿色建筑类的课程改革是势在必行且刻不容缓的。

(2)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学生,应在学校阶段加强对数字技术的学习,除了掌握传统的AutoCAD、SketchUp以及PhotoShope等软件外,还要引导学生学习环境分析软件,并在设计课程中加以运用。

(3)绿色建筑类课程对设计理念、技术措施与实际操作的结合要求较高,需要整个专业的各个课程老师积极参与,并将绿色低耗的理念融入到整个专业的课程体系之中。

(4)绿色建筑涉及了建筑设计专业以外的多个学科专业知识,因此绿色建筑课程团队需吸纳多专业领域的教师和专家加入进来。

参考文献:

[1]宗德新,曾旭东,王景阳.基于建筑性能模拟技术的绿色建筑设计教学实践与思考[J].室内设计,2012(4):13~17.

[2]徐黎明.建筑类高职院校绿色建筑人才培养的研究[J].职业与教育,2014(8):125~126.

[3]鲍丽.绿色:回归设计――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绿色建筑设计教学探索[J].中国建筑教育,2011(1).

[4]王雪松,周铁军.绿色建筑教育实践与思考―以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为例[J]. 中国建筑教育,2011(4):10~14.

[5]丁以喜.绿色建筑趋势下高职土建类专业建设改革探究[J].职业与教育,2012(9):107~108.

[6]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土建施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高等职业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育标准和培养方案及主干课程教学大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建筑环境专业论文篇7

关键词: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人才需求;暖通空调

早在1998年,教育部就已经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列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的学习课程中,这门课程是将"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和"燃气工程"两大专业调整、合并及拓展而成立的一个新的专业。自此之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把该专业作为重点建设专业,为了把专业更好的建设与推广,为社会提供更多优秀的人才,其专业的培养方案和培养途径更是学者们研究的焦点,因此,本文就该专业人才的需求及培养模式展开深入的讨论。

1 "暖通空调"专业人才的紧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高性能的建筑设备的需求量也是逐渐增多,而在建筑设备生产销售安装企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人才的需求也是愈演愈烈。经调查统计,在我市及其所属县市区现有的建筑施工企业中,其中与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有关的大约60%左右,需要这方面的人才量也是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由此可知,对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人才的培养势在必行。

2 "暖通空调"专业人才的培养

(一)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

"暖通空调"课程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学科,学生可通过学习该门专业课,熟练的掌握暖通空调课程能系统,并运用到实践中去,能够达到卫生标准或特殊要求,其中所采用的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技术是学生们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民有与工业建筑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等系统的设计能力,以及将设计完的系统运用调试到实践中的基本技能。"暖通空调"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室内负荷计算、空气调节系统、洁净空调系统、供暖系统、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通风系统等。

在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的专业培养体系建立中,其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即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要想培养出该专业的优秀人才,学校必须将两者紧密的结合起来。其中理论教学是培养人才的基础,通过理论课的学习,让同学们熟练的掌握与该门学科相关的专业知识,为以后的工作做铺垫,再者,学校通过实验教学部分可使学生们更深刻的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去,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

(二)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中开设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的专业中,其中大部分的"暖通空调"课程以试验课程较多,因为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学校主要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但在培养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因此,学校应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改进:

(1)实验设备条件的限制

近年来,学校在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培养的实施中,注重学生生产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学校内设立了实验室供学生们锻炼实践,但有的学校因为实验经费的有限,导致实验台的简单,没有完善的调节能力、缺乏真实的实际空调设备及供暖设备等,只在模拟的教学试验台上就完成了,使得同学们没有更深入的实践经验,导致学习、理解能力的不深入。

(2)原有课程体系的限制

该课程早在1998年教育部就已经建立了该门学科,在实验的设计上跟不上时代的需求,原有的实验条件比较简单,而且在实验课程的安排上也是较少的课时,学生们不能在短时间内理解课程所学内容,需要通过自己的课余时间来完成学习工作。因此,在以往的实验设计中我们应借鉴经验,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大实验课程的开设,增加实验课程的课时,及时向老师请教的教学模式。

(四)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监管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在培养人才方面有较宽的服务领域,如:全国各大设计研究院、安装公司以及与之相关的装修公司等等,学校在为怎样培养出优秀人才方案的同时,也应注重培养体系的监管工作,由于该门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学校应首先想到校企联合政策,将即将面临实习的学生,有组织的分批送到相关企业进行实践操作的训练,一方面,学校在实验教学部分中可以节省实验经费,减少实验器材的购买;另一方面,对于企业而言也是受益颇多,在安排实习生进企业实习的同时,企业可以节省开支,教会学生的实践基本技能,培养优秀人才,等待优秀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留在企业工作,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受益;最后,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学生本身也是受益匪浅的,实施校企联合政策可以使学生在真正的实验环境中得到成长,为以后步入社会工作提供了实践经验,也为成为优秀的、复合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3 结语

本对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人才需求的探讨,通过对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实施及监管的阐述,为我国培养更多高素质、有能力、应用复合型人才奠定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高彬.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人才需求探析[J].四川水泥,2014(08).

[2]张新桥,吴兴应.地方院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研究--以湖南城市学院为例[J].中国建设教育,2013(02).

[3]王晏平.基于市场需求的建环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暖通空调》课程教学改革与学生能力培养[J].中国西部科技,2013(03).

建筑环境专业论文篇8

关键词:区域性高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程海峰(1966-),男,安徽休宁人,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张虎(1962-),男,安徽天长人,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副教授。(安徽 合肥 230022)

基金项目:本文系建设部“高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本科教育与注册执业知识体系衔接培养方案的研究”子课题“区域性高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3-0120-02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作为课题主持人单位之一,承担建设部“本科教育与注册执业知识体系衔接培养方案的研究(区域性高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课题的研究。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结合国情和区域的特点,经过多次调研讨论,不断深化对课程体系的认识,探讨适应国家工程教育国际化、满足国家工程教育要求、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和建设要求,兼顾注册执业资格(注册机电建造师、注册安装造价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所需知识的课程体系,为今后该专业改革打下一定的基础。

一、区域性高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现状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以下简称环设专业)四年制本科是1998年由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城市燃气工程、供热空调与燃气工程三个专业调整组合而成。2003年10月全国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颁布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四年制)培养目标与毕业生基本规格、培养方案、主干课教学基本要求、主要必修课程或任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等四个文件,全国设置环设专业的高校均按照上述四个文件实施该专业的人才培养。

根据某区域性高校环设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发现,近五年来环设专业毕业生中在机电工程建造、安装工程造价、安装工程监理等岗位上工作的人数超过本专业就业总人数的63%,并呈逐年上升的势头。毕业生在工作中明显缺乏机电工程建造、安装工程监理、安装工程造价等方面的相关知识,不能够很好地胜任工作。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更好地为工程建设服务,环设专业学生在高校本专业课程体系中须获得与注册执业资格相关的知识。因此探讨完善现行的环设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是区域性高校责无旁贷的责任。

二、相关注册执业资格对环设专业毕业生掌握知识的要求

1.注册机电工程建造师资格的取得要求环设专业毕业生应掌握的专业知识

2002年12月国家人事部、建设部联合颁布《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人发[2002]111号)》,明确指出对建造工程项目总承包和施工管理岗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在该执业资格考试的专业科目《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的考试大纲中明确要求:掌握机电工程项目中电气工程、管道工程、通风与空调工程、动力设备工程、建筑智能化工程、建筑消防工程、电梯工程、防腐绝热工程等施工程序、施工技术及调整的要求,掌握机电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如招投标管理、项目合同管理、采购管理、施工资格管理、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与实施、施工进度管理、施工质量管理、施工成本管理及试运行管理)。

2.注册安装造价工程师资格的取得要求环设专业毕业生应掌握的专业知识

1996年8月国家人事部、建设部联合颁布《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人发[1996]77号)》,该文件指出凡从事于工程建设活动的建筑设计、施工、工程造价咨询、工程造价管理等单位和部门,必须在计价、评估、审核(查)、控制及管理等岗位上配备有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专业技术人员。该执业资格考试的专业科目《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安装工程部分)》及《安装工程造价案例分析》的考试大纲中明确要求:掌握管道工程、供热、供水、通风、空调及燃气专业工程、电气专业工程、自动控制及仪表专业等安装工程常用的材料;掌握上述安装工程的施工技术;掌握上述安装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和工程量计算规则,熟悉上述安装工程量计算方法;掌握上述安装专业工程计量实务;掌握建设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管理。

3.注册监理工程师资格取得要求环设专业毕业生应掌握的专业知识

1996年8月建设部、人事部联合颁布《建设部、人事部关于全国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工作的通知(建监[1996]462号)》,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规定,“国家推行建设工程监理制度”,“建设工程监理应当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及有关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建筑工程合同,对承包单位在施工质量建设工期和建设资金等方面代表建设单位实施监督”,从而使建设工程监理制度进入全面推行阶段。该执业资格考试的相关专业知识内容前面两个注册师考试大纲中已完全覆盖。

三、某区域性高校环设专业(四年制本科)课程体系的完善

注册机电建造师、注册安装造价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执业制度的实施对区域性高校环设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针对注册机电建造师、注册安装造价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执业所需的知识,区域性高校现行的环设专业课程体系须进行必要的完善,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程方面增加与之衔接的相应知识内容。现对某区域性高校环设专业(四年制本科)课程体系的完善进行探讨。

1.基础课方面

在原设置的主要课程:马列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大学英语、大学体育、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基础上增设必选课“建筑法律法规”。

2.专业基础课方面

在原设置的主要课程: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机械设备基础、自动控制原理、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建筑环境学、流体输配管网等基础上增设“动力设备工程概论”课程。

3.专业必修课或限选课方面

在原设置的主要课程:空调工程、供热工程、通风工程、建筑给排水、燃气输配、建筑设备自动化、建筑环境测试技术、建筑设备预算、建筑设备施工技术等基础上增设建筑消防工程、建筑设备安装工程、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经济等课程。在原“建筑环境测试”课程中增加设备试运行调试的知识内容;在原“建筑设备工程预算”课程中增加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建筑设备工程造价的编制内容,并突出其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在原“建筑设备施工技术”中增加动力设备工程、电梯工程、建筑智能化工程等施工程序、施工技术方面的知识内容。

4.实践性教学方面

将原环设专业中课程设计、课程大作业的性质改为小型综合设计,增加综合设计学时数;增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的学时数,同时充分利用校外的实习基地要求学生进驻建筑设备安装施工、监理、造价咨询等现场;毕业(论文)设计期间鼓励学生到拟用人单位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的过程,将参与工程的项目管理、施工监理过程中的方案优化、先进施工工艺新工法采用等方面的总结作为毕业(论文)设计的成果参与答辩;提倡毕业(论文)设计多方向:建筑设备工程设计、建筑设备安装施工、建筑设备安装监理、建筑设备安装造价咨询等。

上一篇:评中级工程师论文范文 下一篇:世界建筑赏析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