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工作范文

时间:2023-02-24 02:43:22

档案工作

档案工作范文第1篇

档案部门畅谈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视点

观点集锦

在全国档案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立足实际做好档案工作

立典型促规范创示范上水平——创建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活动全面启动

奏响新农村建设的和谐乐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验收成果巡礼

动态

档案工作不同步新农村建设就不完整——就创建活动采访民政部和农业部相关负责人

实施电子公文和档案信息共享工程

档案文化不能走向胡同文化——全球变革趋势下的档案文化建设

省级档案网站网上展览情况评述

社会责任与档案文化建设

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体制发展及创新研究

档案馆与图书馆信息化业务外包比较

综合档案馆特色建设

企业特殊介质档案档号编制探讨

对工程档案整理规则改革的思考

档案仿真复制中进行图像处理的几点体会

国际档案宣言

视点

2010年度国家档案局优秀科技成果奖拟授奖项目

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确保数字档案安全——在国际档案圆桌会议上的专题发言

锐意创新科学发展

《广东电网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工作规范》出台并实施

纪念《中国档案》创刊60周年活动启事

第42届国际档案圆桌会议暨2010年度大会在奥斯陆召开

历史档案的抢救与保护

“这件事情我们没有理由停下来”——访沈阳市档案局局长荆绍福

推动档案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思考

“档案监督审计”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世博会中国馆项目档案通过验收

恪守天职

湖南为档案行政处罚裁量权定基准

提高制度建设质量,为档案事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感恩东莞畅想未来万维博通十周年庆典隆重举行

以“关键词”取代“主题词”检索公文信息之我见

涉民档案建设应处理好五个关系

高校档案资源建设的思考

学习刘义权

视点

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关于开展向刘义权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平凡中的伟大生命里的华章——记我军优秀档案专家刘义权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把中央企业档案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在中央企业档案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理顺体制加强管理——访国家档案局副局长、中央档案馆副馆长李和平

动态

档案工作要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访广东省从化市副市长温洁夫

中国档案第十二届宣传工作会议在呼伦贝尔市召开杨继波要求各地继续做好国家档案局一报一刊的宣传发行工作

2007—2009年度《中国档案》宣传工作光荣榜

方寸票证见证历史

由共和国决策层倡导读书想到的

模式改革促进档案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完善全民医疗保障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

谈几种档案保管期限的划分问题

业务监督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高校档案馆长战略思维的构成要素

新农村建设中乡镇档案工作模式

新农村建设中民间文化档案的管理

档案工作范文第2篇

乡镇档案是指乡镇党委、政府、人大主席团、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在工作、业务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二)乡镇档案的来源

乡镇档案来源广泛。乡镇一般分设党委、政府、人大主席团等机关和人武部、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其中党委下设组织、宣传、纪检。政府下设农业生产、农技、经贸、计划生育、民政、农财等办公室。县级业务机关在乡镇也设置了财政所、税务所、工商所、城建环保土地管理所、司法所、公安派出所、文化站、教办、广播站、畜牧兽医站、卫生院等派出机构。因此,现在乡镇档案的来源十分广泛,既有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又有集体、私营企业,还有村委会、社区居委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业示范户等其他组织。

(三)乡镇档案的内容

乡镇档案内容丰富。乡镇档案涵盖农村政治经济社会活动的各方面,涉及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内容丰富。有乡镇党代会、人代会、行政村两委换届、党建等基层组织建设档案;有干部、党团员、复转军人、农业示范户等组织人事档案;有农村土地房产、山林确权、土地流转承包、经济协议、集体财产处置招投标等权属合同档案;有新农村建设、征地拆迁、农田水利设施、路桥建设等基本建设档案;有抗灾救灾、弱势群体救助等民政优抚档案;有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标准化生产等农业科技档案;还有涉及村民生产、生活的诸如粮食补贴、合作医疗、社会保障、婚姻登记、户籍、宅基地审批、计划生育、村民信用等专门档案。总之,包括了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标准化生产、经济发展、城镇建设、文化、教育、卫生等农村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

(四)乡镇档案的载体

乡镇档案的载体和记录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乡镇档案信息的载体形式主要有纸质、照片、胶片、磁带、磁盘等。乡镇档案信息的记录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手写、打印、晒制、摄影、录像、激光扫描等载录形式;二是有文字、图表、图像、声音等表达方式。

(五)乡镇档案的种类

乡镇档案通常分为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会计档案、专门档案、特殊载体档案五种。

二、什么是乡镇档案工作

(一)乡镇档案工作的内容

乡镇档案工作是国家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完整地保存和科学地管理乡镇行政区内各单位形成的档案,以充分发挥乡镇档案作用为目的的各项管理活动的总称。乡镇档案工作是乡镇党委、政府工作必不可少的环节,是乡镇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乡镇档案工作包括乡镇档案工作的行政管理和档案管理两项基本内容。

乡镇档案的行政管理,是以乡镇档案的行政管理活动为内容的乡镇档案管理工作。其任务是:制定乡镇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监督指导乡镇机关和所属单位及村民委员会的档案工作并协调乡镇档案工作的各种问题和关系,从总体上优化乡镇档案工作。

乡镇档案的管理,是以乡镇档案为对象的档案管理工作,由乡镇档案机构承担。其任务是:乡镇机关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和开发利用。

(二)乡镇档案机构的设置

《乡镇档案工作试行办法》第七条指出:“加强乡镇机关综合档案室的工作,有条件的乡镇可建立乡镇档案馆。接收、保管乡镇直属机关单位永久、长期档案,按规定逐步开放档案,为社会各方面和农民提供档案资料利用。乡镇建馆条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制定。”乡镇机关档案室(馆)是集中统一保存和管理乡镇档案的内部机构,也是整个乡镇机关的组成部分。从全国档案工作来说,乡镇档案室(馆)又是国家档案工作组织体系中最基层的业务机构,是整个档案工作的基础。

(三)乡镇档案机构的类型

目前,主要有三种类型的乡镇档案机构

1.综合档案室

综合档案是对乡镇各个机关的文书、科技、会计、专门等门类和载体的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的机构。设置乡镇机关综合档案室,便于集中整合和统一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2.乡镇联合档案室

乡镇联合档案室是对乡镇机关与其所属的“七站八所”形成的档案全部集中管理的机构。联合档案室可以对乡镇各站所的档案实行集约化管理,减少重复归档,有利于进馆档案的优化,有利于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

3.乡镇档案馆

档案工作范文第3篇

工会档案工作的重要性

一、档案工作是工运事业发展的历史凭证。工会档案和其它部门的档案一样,同样是历史的真凭实据,具有一定的法律效用。工会档案之所以具有凭证作用,是因为它是工会组织在履行职能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保留了维权、组建、举办活动等各项工作中的通知、报表、记录、签名等原始文件,详实记录了每项工作从筹备、开展、结束到取得成效等整个过程,反映了工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是工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工运事业真实面貌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档案工作是工运事业发展的需要。档案资料不仅是工会组织履职过程的真实写照,也是广大职工需求、需要和心声的如实记录,因此完整的工会档案资料在各项工作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对档案的查找和利用,可以清楚地看到工运发展的足迹,看到各个时期取得的成绩、荣誉和存在的不足,为今后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同时,还可以促进各级工会组织之间的信息交流,提升工会工作水平,推动工会工作的创新发展。

三、档案工作是宣传教育的生动素材。 工会宣教工作是工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会档案中大量的资料和文件,保存了各级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职工群众中技术能手以及工会组织适应形势需要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等方方面面的历史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整理、归纳,可以成为生动的素材,对工会工作进行大张旗鼓在宣传,形成有工会特色的宣传报道,扩大工会组织的影响力。

新形势下工会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工会档案工作既是对工会工作的真实记录,也是对未来工作的信息参考。但是,由于新形势下工会工作不断变化,加之工会组织自身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造成了工会档案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工会档案工作的健康发展。这主要表现在:

一是没有认识到工会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有些工会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对工会组建、维权、经费收缴、开展活动等各项工作都十分重视,要求标准也较高。但是工会档案意识比较淡薄,没有认识到档案工作对工会工作的重要性,所以对工会档案工作要求偏低,甚至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导致了工会档案工作的相对滞后,难以提高为工会工作和职工群众服务的水平。

二是档案工作库房建设相对落后。有的工会组织没设立正式的档案库房,而是与储备室合用;有的工会组织档案房相对简陋、潮湿,导致档案资料因长期受潮发霉而纸张变质、字迹模糊,或是由于受到虫蛀、鼠咬,致使档案资料残缺不全,无法发挥档案参考作用。

三是工会档案专职人员配备不全。一些工会组织没有配备专职档案人员,往往由办公室人员兼任;有的即使配备了专职人员,也是安排的老、弱、病、残。由于档案工作人员力量薄弱,导致了工会档案收集、整理、归档等工作不熟练,有档案分类不清、不细,归档文件漏收现象,给工会档案工作带了许多麻烦,造成了不少工会文件资料的流失。

加强工会档案工作的措施

做好工会档案工作是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需要。各级工会组织要加强档案工作,提高工会档案的服务和利用水平,为服务工会工作大局发挥作用。

一是狠抓《档案法》的宣传教育。把《档案法》宣传教育工作纳入考核内容,专门举办培训班,加强对工会干部的档案业务知识培训,也可以聘请档案部门专业人员进行讲课和指导,在提升工会干部做好档案工作能力的同时,通过学习提高工会干部的档案意识和档案法制观念。

二是建立建全档案工作机构。各级工会组织要成立相应的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工会组织档案工作的领导,强化责任分工,明确目标责任,推进各级工会档案工作的开展。同时,要结合各级工会组织的实际情况,制定《档案借阅利用制度》、《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等各项规章制度,使档案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科学化管理轨道,为档案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配备配强档案人员。工会组织要挑选有事业心、和良好职业道德,并且热爱档案事业的人员从事工会档案工作。通过加强对档案人员的业务培训,让档案人员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增强做好档案工作的信心和能力。同时,也要避免档案人员工作的频繁调整,以免影响档案工作的连续性和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档案工作范文第4篇

【中图分类号】G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1―0333―01

社会发展的脚步已经逐步深入到信息时代,档案管理工作也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而与时俱进。面对已经悄然变化的客观环境,人们对档案工作的要求也产生了新的变化,档案工作的领域在拓宽、档案业务建设中各个环节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尤其正逢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改制分流、重大改革的非常时期,使档案的需要量不断增加,覆盖面越发广泛。企业档案编研工作必须走在档案信息化工作前列,企业档案编研及其产品已成为档案信息化需求的重要手段。

我们现在面临的档案是一种原始形态的庞杂而散乱、零落的记录材料,档案资料的客观状况同人们利用需求之间存在的矛盾以成为档案编研工作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必须对档案进行收集、整理、加工,这既是档案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主动提供利用档案方式之一。由“整理、加工”限定了档案编研工作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投入。它本身有两种含义:一为“编”,二为“研”。“编”为汇集,即整理。“研”是探究其性质,即加工。合者谓成果。二者互相依存,缺一不可。“编”为“研”的基础,“研”为“编”之前提、结果。编研工作不仅是一项专业性与知识性较强工作,也是开发利用档案资源为企业“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重要手段。而档案编研的学术成果,彰显和提高了档案作为现代信息应有的社会地位,所以其重要性已愈来愈多为人们所认识。

近几年,我们企业档案编研工作逐步开展起来,有了一定进展,但其编研成果多为原始档案的“翻版”和“集合”,说白了,只是汇编和选编之类的初级产品,精品成果的确不多,更无“研”字可言,只限于层面,不重视理论研究,甚至把其它部门的成果在封皮上冠上档案室,以求数量。没有真正坐下来认真分析一下档案编研工作目的、作用。不知不觉中把档案编研工作引入死胡同,造成这种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企业档案编研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来讲,企业档案编研工作起步普遍比较晚,在一定程度上远远滞后于档案的实体和基础管理工作。上至领导,下至具体工作人员,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企业档案编研工作在认识上存在着偏差,档案编研工作长期得不到重视,甚至可以说是被忽略了。有一个习惯性的观念:认为有实体档案在垫底,编研工作似乎意义不大。因而在意识上,还未形成开拓性的工作思路,认为档案编研可有可无,缺乏创新意识。由于各企业专业特点不同,利用要求不同,加之没有一个系统的理论指导,也无实践经验可被借鉴,因此多数企业档案编研工作从实际意义上讲没有真正开展起来。其成果总体上存在规模小、层次低、科技含量少的窘竟。编研工作大多都是从编写参考工具和参考资料做起,且编研成果形式单一。如大事记、文件汇编、组织机构沿革、档案馆指南等基础性材料。即使深度大一点,也不过是编纂分类资料汇编、科技成果汇编等介绍性材料,所谓的编研成果,仅是档案汇集,根本没有在“研”字上下功夫,那么其成果多是档案专题、数字上的集中,远不能满足企业生产建设、经济发展需要。其利用价值与档案原件最多等同,甚至不如。其产品成果远不如利用档案原件更可靠,更踏实。

再一,编研工作中盲目性比较大。没有详细实用的编研计划。为什么编研?大家都很清楚是为了提高和扩大档案利用率。那么我们的编研成果在现实工作中是否真正有用,不去落实甚至不管,纯粹地为编而编,不是为用而编,“研”字上更是无从下手,不知怎样去做,仅有的是“量”的概念,急功近利思想严重。特别是近几年企业档案各式各样的管理升级、检查考核活动不断,对企业档案编研工作的“量”有严格要求,许多单位为了顺利申报等级应付检查考核,往往不顾客观条件,抢时间搞突击式“编研”,挖空心思凑数量。有些单位为了应付检查,档案室的人员加班加点赶在检查之前弄出几本所谓的“编研成果”,这些东西除了拼凑就是堆砌。在“量”上的确是达标了,可是根本无“质”可言,编而无用,编而不看,浪费精力、财力,做了大量劳而无功,表面差事的工作。导致了我们的“编研”成果只是形式上的存在,实际工作中无任何用途。

第二,企业档案编研力量不足,人才严重匮乏。档案编研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和知识性很强工作,要求拥有能够胜任此项工作的专业人才,这是提高编研工作水平的前提。但我们企业档案人员专业过于单一,偏重于档案实体基础的管理工作,而面对大量的经济、生产技术档案材料,往往不知如何精选,更不能很好缩编、分析、综合,其编研成果广度、深度无法保障。尤其近几年企业和上级主管部门在档案培训方面仅侧重于管理技术工作,几乎没有档案编研方面的知识培训,因此,造成编研工作中“编而不研”的现象严重。

第三,企业档案编研工作没有立足于本企业的生产建设,在为企业经济、生产建设服务方面存在着差距。当前我们正面临着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股份制改革、产业转型、结构调整等一系列重大课题。这就需要大量有价值的档案信息,而档案编研则是最好的手段和最佳途径。可是,我们在此方面就明显滞后,究其原因:一是长期形成了档案编研方面依赖性、被动性,不能密切和及时跟踪本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主动意识差;二是上级主管部门在编研工作考核内容上,存在着“求量不求质”的现象,致使编研工作简单化、任务化,缺乏档案资料的深入研究;三是业务开放性差,找不准,甚至是找不到课题的切入点和立足点,加之,又缺乏与公司相关部门建立长期的协作关系,由此,就必然会出现目的上的盲目性,选题上的局限性,研究上的随意性,应用上的不适应性等弊端。

二、搞好企业档案编研工作。为企业生产服务

企业档案编研工作是一种主动服务形式,是直接为企业生产建设和经济发展服务的。如果不顾企业需要,必然会导致编研成果严重脱离企业需求,对企业决策和生产经营工作没有作用或作用不大,从根本上讲也就失去了编研的意义。目前摆在我们广大编研工作者面前的一系列问题就是:企业在哪些方面需要编研?在哪些地方急需编研?如何进行编研等等。也就是说编研工作要紧紧抓住用户需求,并在编研内容选择到编研成果的形式上进行改变和创新。选题必须依据两个条件,一是客观需求,二是档案资料的基础。二者缺一不可。客观需求应来自本企业、来自利用者。我们可以请编研成果的使用部门出题目、提要求,这样可以保证编研工作的针对性和成果的使用价值。充分利用企业档案资源,启动一些新的编研项目,使编研工作紧扣时代主题,紧跟企业建设发展进程,档案才能在企业生产中有所作为。

总之,企业档案编研工作应根据本企业生产实际及企业档案的特点,走“小而精”、“小而专”的路子,即可以对某个具体事件、单个问题进行横向的剖析,也可以对某个局部、侧面进行纵向的研究,遵循“科学规划,量力而行,宁缺勿滥,去粗取精”的原则,以求达到整体“专而精”的目的,打造体现专业特点和地方特色的产品,走出一条具有企业特点、馆藏特色、专业特色鲜明的编研路子。

参考文献

档案工作范文第5篇

第一、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维护好城建档案的完整与安全,馆内网站已经建立,不断做好日常数据库的建立和管理工作做好网站内容和信息的补充工作。版权所有!

第二、抓好馆内的基本建设工作为主要目标。保证各信息系统的软、硬件设施工作运行正常,做好馆内各项业务的信息化管理。在馆内已建成使用的局域网和城建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辅助完成好城建档案收集、审核、接收、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和利用等日常业务工作。

第三、加强验收与指导,提高基础业务工作效率。在实行建设工程档案竣工验收备案管理制度中,一如既往的严格推行《城市建设工程档案资料验收合格证制度》、《建设工程竣工档案整理报送制度》。在验收审核、接收、整理工作环节中,坚持履行国家建设部颁布的《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城市建设档案著录规范》、《城市建设档案案卷质量规定》坚持实行多次指导、跟踪服务、上门服务等主动服务形式来提高工程档案资料的入馆质量。

第四、在认真执行和落实好各项管理法规和制度的同时做好城区建设工程档案审核和接收。要求馆内人员在不断学习业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好工作开展过程中的法制、法规的实施和应用,以及其它业务相关的条例、制度,依法治档,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加快档案的审核、归档、整理、输入、入库的速度,完成好年度的岗位责任制任务。版权所有!

第五、按照自治区建设厅月日下发的新建办号文“关于贯彻全国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规划与实施纲要的意见”的通知,我馆已根据通知要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近三年的发展计划及目标,根据《通知》精神的统筹规划,贯彻城建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颁布后的实施,全面实现档案管理计算机化,积极落实好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信息化管理目标。

第六、执行馆内制定的岗位责任制,落实到人,做好份内的日常工作。坚守机关各项工作纪律和工作制度,认真参加和完成机关的政治学习任务,完成好局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配合和协调好与其它业务部门关联的工作。

档案工作范文第6篇

关键词:档案服务;档案工作;关系;区别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档案工作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尤其是在事业单位中,档案管理工作是办公室工作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社会服务的一部分,能够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社会的发展和建设有着积极作用。我们应认识到档案服务与档案工作的关系,使档案管理工作发挥出其重要作用。

一、对档案服务与档案工作关系的认识

档案工作主要是将人类各种活动的真实信息进行保存,并向下一代进行传播,其职能主要是为社会职能提供服务,并不断进行质量上的改进。事业单位中的档案工作不仅是为党和国家服务,也是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可以说,档案工作是一项比较广泛的工作,而档案服务指的是为档案工作进行服务,是档案工作的本质体现,指的是档案部门以及档案管理系统对档案进行控制以及合理运用档案资源,它的服务对象是党、国家、社会和人民,通过加强档案服务工作,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概念上我们可以看出,档案服务与档案工作是从属关系,档案服务是档案工作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我们应注重加强档案工作管理,使其能够发挥出更好地作用,进一步为党、社会和人民服务。

二、如何提高档案工作管理效果

(一)转变认识,明确档案工作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处速发展过程中,每个省、每个城市都面临着非常大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认识到档案工作的重要性,顺应时展的潮流,将档案工作的重心转变到档案服务上来,认识到档案工作的服务职能,从上级领导一直到基层工作人员,都应将“服务”当作档案工作的核心人物,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使服务水平得到提升。由于档案部门的一切权利都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因此,在履行服务职能的时候,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武装我们的头脑,将建立和谐社会作为档案工作的发展方向,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水平来对档案进行管理,面向社会和群众,采取最佳的服务方式,满足受众的需求。

(二)加强对档案管理服务人员的培养

为了能够使档案工作更加符合事业单位的需求,提高其服务功能,我们应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并对原有档案工作人员进行培养,使每个档案工作者都能够迎接时代的挑战。首先,我们应大规模吸收档案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并对人才的综合素养进行考察,使其即具备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也能够具备较高的文化水平和计算机操作水平。尤其是当前信息技术在档案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我们应有针对性地吸收相关方面的人才。其次,应为档案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定期选择一部分人员参与培训,使不同层次的人才都能够实现专业水平的提升,并且挑选优秀人才进行岗位晋升,有机会可以让档案工作者走出原有单位,深入到国外学校、国内学校、其他企业去进行深造,积累丰富的经验。最后,应在单位内部形成浓厚的学习气氛,使整个单位成为“学习型团队”,为了能够使自己的工作能力适应新的形式,不断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创新,对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行优化,使自己在提升档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补充其他各个方面的知识,成为综合型的人才。

(三)建立并完善内部管理机制

档案工作的有效性与管理制度有着直接的关系,为了能够提高档案工作的服务质量,我们应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从而使档案工作有章可循。为了子啊档案工作上保证严谨性和公平性,对于表现优秀的档案工作者M行奖励,对于工作存在失误的档案工作者进行惩罚。制度建立上,应注重档案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在档案工作中制定有利于创新的相关制度,使档案工作逐步由传统工作方式向创新工作方式进行转换。同时,在各个制度制定的股从而宏观那种,应实现内部发展与外部发展协调,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内部关系和外部环境进行梳理,对各项制度进行调整和规划,从而使得档案管理制度体系更加完善、科学。

(四)促进档案工作的信息化发展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也是现代档案管理的基础,是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为此,在档案管理中,应采用计算机等现代化办公设施,收集、处理、传递、利用档案信息资料,提高档案的服务质量。先进的设备是提高档案管理服务水平的基础,也是档案管理质量的重要保障。把档案设施建设列入单位基本建设的总体规划,配置足够的档案库房,库房内可适当配备空调、去湿机以及防虫、防火、防盗等基本设备。应该配置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数码相机、摄像机等现代化办公设备,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杨红英.浅谈档案服务与档案工作的关系[J].办公室业务,2013(15):48+50.

[2]肖向明.浅谈企业档案工作的服务意识[J].人江,2012(01):87-89.

[3]秦晓珍,靳志锋. 浅谈文书工作与档案工作的关系[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25):297-298.

档案工作范文第7篇

一、乡镇档案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档案管理体制不完善。档案管理达标时,各乡(镇、区、处)都设立了与政府办公室合一、合署办公的综合档案室,并明确了一位乡级领导分管档案工作,制定了档案工作发展计划,指定了档案员和档案网络员,建立了相关的管理制度,确立了档案管理体制,形成了档案管理网络。但由于所设综合档案室没有经过有关部门的批准,没有人员编制,没有专职档案员、给乡镇领导干部误认为乡镇档案工作不多、难度不大,不管领导或科室负责人需要抽人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档案员,档案员成了“突击队员”,长期从事着其他工作,档案工作的时间越来越少,甚至没有。档案整理任务日积月累,无法按期完成归档任务,更谈不上做好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工作了,到头来领导不理解,其他干部也不理解,久而久之,没有人愿意干档案工作,指定的档案员也想方没法离开档案工作岗位,所拟定的计划无法实施,建立的制度也未能很好落实,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体制问题没有很好解决。

2.基础没施较薄弱。档案库房、档案箱柜、灭火器、温湿度显示仪、档案整理所需用具等是档案室最基本的设施。但由于各种原因,绝少数乡镇的档案库房面积狭小,该调整的没有调整,需更换或添置档案箱柜的也没有更换或添置,有的灭火器没能保持在能工作状态,温湿度显示仪成了摆设等,这些问题的产生很大程度上除乡镇档案管理意识有待提高外,与档案员未能履行职责有很大的关系。

3.业务建设有待于规范。档案业务建设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单位乃至一个地区档案管理能否实现科学化、标准化和现代化的问题。由于乡镇档案员更换频繁,新手多、业务生,再加上没能保征充裕的时间让档案员去学习专业知识、钻研业务和实践锻炼,档案员的业务素质不适应档案工作的需要,履行其职责,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分类、编目等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问题,归档质量难以保征,档案的保管保护也只能做到锁好门窗、避免火灾,对破损档案和字迹扩散、褪变的档案没能及时修复,库房温湿度的记录和调节也断断续续,档案信息的开发工作特别是深层次的加工也没能开展,乡镇档案业务建设令人堪忧。

4.提供利用工作需加强。档案整理的最终目的是提供利用。但乡镇档案信息的提供利用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反映存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检索手段单一。档案检索手段单一是乡镇档案室存在的共性问题,由于没有编制专题检索目录和参考资料,也没有或没能使用档案现代化管理设备,只能通过全引目录以手工方式进行查阅,检索档案信息达不到快捷、准确的目的。二是被动服务。由于各种原因,多数乡镇档案员采取你来我查、你要我给的坐等服务方式,不能主动出击,“上门”服务,档案信息的作用没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三是缺少必要的登记和信息反馈记录。档案查借阅登记和利用效果反馈记录是提供利用档案信息的历史记录,是档案工作的最终成果。

二、几点对策

1.进一步完善档案管理体制。为认真贯彻依法治档、科技兴档、强化服务、发挥效益的工作方针,使乡镇档案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法制化的轨道,需对现行乡镇档案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和完善,即确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承上启下、步调一致、发挥效能的科学管理体制。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乡镇档案工作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改善档案保管保护环境,是档案保管保护的客观要求;是保护国家档案的重要举措,乡镇政府设置必要的符合要求的档案专用库房、档案阅览室和档案员办公室,购置必要的档案箱柜、灭火器、温湿度显示仪和档案整理所需用具等;有条件的还应购置去湿机、加湿器和现代化管理设备。为有效保管保护国家档案和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创造条件。

3.强化档案管理监督与指导。当地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根据档案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的规定。加强对乡镇档案工作的领导,协助乡镇人民政府结合各乡镇工作实际和乡镇档案工作的规律、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对所属单位的档案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定期不定期地对其档案工作进行行政执法检查。特别是对其文件材料的归档、档案的安全和利用进行重点检查或抽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加快档案干部培训步伐,规范档案业务建设。一是加强档案法制教育。通过档案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学习,使乡镇档案员充分认识到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明确乡镇档案机构和档案员的职责。掌握有关档案工作的法律规定,学会依法治档。二是加强档案业务培训。当地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根据乡镇档案的不同门类。用联系实际、通俗易懂的教学方法分门别类地对乡镇档案干部进行业务培训。逐步提高其工作技能。三是加强计算机技术的学习。

档案工作范文第8篇

1.档案管理体制不完善。档案管理达标时,各乡(镇、区、处)都设立了与政府办公室合一、合署办公的综合档案室,并明确了一位乡级领导分管档案工作,制定了档案工作发展计划,指定了档案员和档案网络员.建立了相关的管理制度,确立了档案管理体制,形成了档案管理网络。但由于所设综合档案室没有经过有关部门的批准.没有人员编制,没有专职档案员、给乡镇领导干部误认为乡镇档案工作不多、难度不大,不管领导或科室负责人需要抽人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档案员,档案员成了“突击队员”,长期从事着其他工作,档案工作的时间越来越少,甚至没有.档案整理任务日积月累,无法按期完成归档任务,更谈不上做好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工作了,到头来

领导不理解,其他干部也不理解,久而久之,没有人愿意干档案工作,指定的档案员也想方没法离开档案工作岗位,所拟定的计划无法实施.建立的制度也来能很好落实,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体制问题没有很好解决。

2.基础没施较薄弱。档案库房、档案箱柜、灭火器、温湿度显示仪、档案整理所需用具等是档案室最基本的设施。但由于各种原因,绝少数乡镇的档案库房面积狭小,该调整的没有调整,需更换或添置十当案箱柜的也没有更换或添置,有的灭火器没能保持在能工作状态,温湿度显示仪成了摆设等,这些问题的产生很大程度上除乡镇档案管理意识有待提高外,与档案员未能履行职责有很大的关系。

3.业务建设有待于规范。档案业务建设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单位乃至一个地区档案管理能否实现科学化、标准化和现代化的问题。山于乡镇档案员更换频繁,新手多、业务生,再加上没能保征充裕的时间让卡当案员去学习专业知识、钻研业务和实践锻炼,档案员的业务素质不适应档案工作的需要,履行其职责,梢案的收集、整理、鉴定、分类、编目等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问题,归档质量难以保征,档案的保管保护也只能做到锁好门窗、避免火灾,对破损档案和字迹扩散、褪变的档案没能及时修复,库房温湿度的记录和凋节也断断续续,档案信息的开发工作特别是深层次的加工也没能开展,乡镇档案业务建设令人堪忧。

4.提供利用工作需加强。档案整理的最终目的是提供利用。但乡镇档案信息的提供利用工作电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反映存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检索手段单一。档案检索手段单一是乡镇档案室存在的共性问题,由于没有编制专题检索目录和参考资料,也没有或没能使用梢案现代化管理设备,只能通过全引目录以手工方式进行查阅,检索档案信息达不到快捷、准确的目的。二是被动服务。由于各种原因,多数乡镇档案员采取你来我查、你要我给的坐等服务方式,不能主动出击,“上门”服务,档案信息的作用没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三是缺少必要的登记和信息反馈记录。档案查借阅登记和利用效果反馈记录是提供利用档案信息的历史记录.是档案工作的最终成果。通过其可以发现档案工作的不足,能依据其改进和完善档案工作方法,遗憾的是能坚持做好这方面工作的档案室不多,有的乡镇甚至没作任何登记和记录。

二、几点对策

1.进一步完善档案管理体制。为认真贯彻依法治档、科技兴档、强化服务、发挥效益的工作方针,使乡镇档案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法制化的轨道,需对现行乡镇档案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和完善,即确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承上启下、步调一致、发挥效能的科学管理体制。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乡镇档案工作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改善档案保管保护环境,是档案保管保护的客观要求;是保护国家档案的重要举措,乡镇政府啦设置必要的符合要求的档案专用库房、档案阅览室和档案员办公室,购置必要的捎案箱柜、灭火器、温湿度显示仪和档案整理所需用具等:有条件的还应购置去湿机、加湿器和现代化管理设备。为有效保管保护国家档案和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创造条件。

3.强化档案管理监督与指导。当地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根据档案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的规定。加强对乡镇档案工作的领导,协助乡镇人民政府结合奉乡镇工作实际和乡镇档案工作的规律、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对所属单位的档案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定期不定期地对其档案工作进行行政执法检查。特别是对其文件材料的归档、档案的安全和利用进行重点俭查或抽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加快档案干部培训步伐,规范档案业务建设。一是加强档案法制教育。通过档案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学习,使乡镇档案员充分认识到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明确乡镇档案机构和档案员的职责。掌握有关档案工作的法律规定,学会依法治档。二是加强档案业务培训。当地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根据乡镇档案的不同门类。用联系实际、通俗易懂的教学方法分门别类地对乡镇档案干部进行业务培训。逐步提高其工作技能。达到学以致用、学了会干的目的,同时做好继续教育工作,适时更新他们的专业知识:乡镇政府要创造条件,鼓励乡镇档案干部多渠道、多方式去参加档案专业的学习或进修,全面提高其档案学理论水平。三是加强计算机技术的学习。随着办公自动化的推广和应用。电子档案的大量产生,电子计算机技术成了当代档案于部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乡镇档案干部应参加各有关部门举办的计算机技术培训,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并应用于档案工作中.逐步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

档案工作范文第9篇

科技档案工作是为了完整地保存和科学地管理科技档案而建立起来的科学管理系统。与其他信息资源管理系统一样,科技档案工作的目的是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因此,必须将科技档案工作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1.科技档案的开发利用必须与科技档案工作在工作内容上和工作程序上保持一定的整体性和有序性

科技档案工作是以科技档案为管理对象,以科技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统计、保管和开发利用为构成要素的工作系统,这些构成要素围绕着科技档案这个管理对象,承担着不同的工作任务或管理职能,它们彼此关联和协调,构成了完整的科技档案工作内容;同时,它们还彼此依存和有序排列,构成了系统的科技档案工作的过程。

整体性是系统的基本特征,也是系统论的一个主要原理,它强调系统中各要素与系统的依存关系,强调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合理组合和有序排列对于系统总体效能发挥的重要意义。科技档案的开发利用作为科技档案工作系统的一个有机构成要素,必须符合与遵循系统的整体性物征和原理。一个具体的科技档案工作系统应当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管理体系,它的完整性主要体现在构成要素的功能对于系统总体功能的发挥是不可或缺的。第一,科技档案的开发利用是科技档案工作系统的根本目的;第二,科技档案的开发利用是科技档案工作系统价值实现的直接手段;第三,科技档案的开发利用是一项具有特定的方式方法、特定的工作要求和特定的工作规律,并带有一定独立性的活动,这种独立性是相对于系统构成要素的其他要素而言的,因此也只有在科技档案工作系统中才能有所体现。所以,科技档案的开发利用只有在科技档案工作系统中才具有实际意义,而科技档案工作系统也只有具备了科技档案开发利用这个要素,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完整的、科学的和有效的工作系统。

科技档案工作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建立在各构成要素之间有机联系的基础之上的。如果各构成要素之间不存在有机联系,或者各构成要素在系统中的分布与排列不能体现出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那么,即使是某个要素的功能发挥得再好,也不会使系统整体功能提高,甚至还有可能使其下降。在科技档案工作系统中,科技档案的收集、科学管理和开发利用等要素,必须按照资源的积累――资源的整理、鉴定和存储――资源的开发利用的顺利进行排列。科技档案工作系统的这种要素排列是符合系统整体目标的要求的,没有科技档案的积累,就不可能进行对科技档案的科学管理;有了积累而不进行科学管理,科技档案的开发利用就没有高质量的物质保障。

2.科技档案的开发利用必须与科技档案工作在工作要求上保持一致性和相关性

科技档案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档案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党和国家所制定的有关政策和法规,是科技档案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依据,而且,其基本精神必须具体地、有针对性地纳入科技档案工作的每项工作要求之中,才具有实际的指导作用。因此,科技档案的开发利用也必须突出与科技档案工作各项工作要求的一致性和相关性。

2.1服务性的工作要求

服务性是科技档案工作的基本性质,也是科技档案工作的一项主要工作要求。科技档案工作是为科技职能提供信息服务的一项基础性管理工作,其管理职能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技术服务来实现的,它寓管理于服务之中,而技术服务本身就是科技档案的提供利用。它通过提供科技档案信息,为科技人员了解、熟悉并掌握专业技术,提高科研、设计水平等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技术咨询服务;通过提供科技档案信息,为科技活动的管理者做出正确合理的决策,进行准确的科技生产指挥和有效的协调控制,进行决策和参考等。由此可见,科技档案开发利用过程中的主要工作内容,都是围绕着服务这个根本的工作要求和任务而进行的。

2.2科学性的工作要求

科学性的要求,实质上是对服务性要求的一个补充,即科学性的工作要求是满足服务性工作要求的一项具体内容。在当今的科技活动中,服务必然包含着高质量、高效率等因素,因而只有采用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才能使服务达到高质量和高效率。在科技档案开发利用的具体工作过程中,“开发”本身就含有科学性的要求。它包括对科技档案使用价值的挖掘和揭示,要依据逻辑学的原理进行信息分类、著录和标引;开发还包括对科技档案的提供服务方式或途径的开后与发展,必然也要根据科学的原理进行,依据心理学的原理进行设计与布置等等。科学性是科技档案开发利用的一项重要要求。

2.3政策性的工作要求

科技档案是国家机密的组成部分。政策性的工作要求在科技档案的各个业务环节中都有所体现,比如,如何确定科技档案开放范围与保密范围的界限,如何选择对科技档案的传输范围具有控制能力的提供利用手段或途径等等,都必须依据国家的有关法令和政策制定具体的要求和措施,并协调好开发利用总体目标的关系,使政策性的工作要求有利于促进服务性工作的最大满足。

3.科技档案信息必须借助于有效的传输扩散手段,才能达到开发利用的目的

信息只有通过扩散和传输才真正具有完整的信息意义。科技档案信息也是如此,它的扩散与传输首先是以科技档案的门市提供服务为基本途径的;此外,由于信息可以从一种形态转换为另一种形态,经如,物质信息可以根据需要转换成语言、文字、图像等形式,同时,由于信息传输工具日益现代化,传输渠道日益多样化,因此,决定了科技档案信息的提供利用可以利用信息的转换特征和相应的扩散、传输手段,在更为广泛的区域内进行服务,以作为对门市提供服务的补充和扩展形式。

4.科技档案是客观物质运动与人类思维运动相互作用成果的记录,具有独立的可开发利用价值

信息来源于物质,来源于物质的运动。科技档案充分体现了信息的这一特征,它的许多信息成分都是描述和记录自然界物质形态或物质运动过程的。比如,在地质地貌地勘探勘测、天文气象的观测和预报、物质结构的分析研究等活动中,都要形成大量的直接记录自然界、记录物质变化过程的档案材料。客观存在的物质和物质运动,是科技档案的一种重要的信息发生源,但是,科技档案并不是一般物质本身,也不同于一般物质。作为记录和描述物质的存在、运动状态和运动规律的科技档案,可以脱离物质即信息源而独立存在,它是科技信息及其载体的统一体。

档案工作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文化艺术;档案工作;历史;管理;发展

中图分类号:J0文献标识码:A

艺术档案是文化艺术单位和艺术工作者在艺术创作、艺术演出、艺术教育、艺术研究、艺术交流、社会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等工作和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实物等不同形式的历史纪录。艺术档案工作就是通过科学的办法,正确地运用各种管理方法,对艺术档案材料进行收集、整理、鉴定、编目、保管、检索、利用、统计,直接为艺术生产活动服务,丰富国家档案藏量。艺术档案工作是整个国家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档案工作中一项重要的专门事业,是进行各项艺术生产活动、文化历史研究的重要条件。它不仅是当前文化艺术工作的需要,而且也是继存文化艺术财富的重要事业,是实现维护国家档案完整的重要保证。

我国的艺术档案工作从1982年起步至今,已有整整30年的历史。1982年10月,文化部、国家档案局组成联合调查组,对文化部17个不同类型的直属院(团、厂)艺术档案管理工作作了专门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提出了存在的问题——艺术材料众多但缺乏规范整理、没有统一的规章制度、缺乏起码的工作和保管条件,提出了加强艺术档案工作的建议,要求提高各级领导对艺术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制定全国艺术档案工作的规章制度,培训艺术档案人员,抢救珍贵文化艺术遗产,这是艺术档案工作的起点。1983年11月9日,文化部、国家档案局印发了《艺术档案工作暂行办法(文厅字 [1983]第2175号)》,明确提出艺术档案的归档范围、管理方法、工作内容、服务对象和提供利用的方式,全国艺术档案工作有了第一个法规性指导文件,该暂行办法对以后全国艺术档案工作的发展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1984年6月,文化部、国家档案局在烟台召开了《九省市艺术档案工作座谈会》,具体检查《艺术档案工作暂行办法》在全国各地文化艺术单位的实施情况。198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转批〈文化部关于艺术表演团体的改革意见〉的通知(中办[1985]20号)》中强调:“文化主管部门和艺术表演团体要重视艺术档案工作和各种艺术资料的积累,要有人专司其事,以利于总结经验,促进艺术事业的发展。”为了贯彻落实中办、国办(中办[1985]20号)文件精神,同年5月和6月,由文化部艺术局在北京和上海召开了“‘北方片、南方片’全国专业表演团体艺术档案工作经验交流会”。1986年11月,文化部在河南郑州召开了全国表演团体艺术档案工作汇报会,会上提出了以行政大区为单位,成立艺术档案工作协作组,加强各兄弟省市之间的横向交流。1988年6月,浙江省率先举办了华东地区第一次艺术档案工作协作会议。从1988至1995年,浙江、上海、福建、山东、安徽、江苏、江西、河南、湖北、广东、湖南、内蒙、山西、陕西、青海、新疆共16个省举办了华东、中南、华北、西北地区艺术档案协作会议,开展大区协作与交流,推动了全国艺术档案工作的开展与普及,在此期间上海、江苏、江西、内蒙古陆续成立了省级的文化艺术专业档案馆。1987年9月和1988年6月文化部办公厅在安徽合肥、辽宁沈阳召开了两次《艺术档案整理规则》研讨会,听取各地意见,并于1989年1月正式印发《艺术档案整理规则》。1991—1992年,文化部办公厅档案处成立专门的编委会和编制工作小组编写《中国档案分类法-文化档案分类表》,1994年3月经国家档案局批复实施,该分类表获得文化部文化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996年,文化部办公厅档案处组织编写《文学艺术档案国际指南(中国部分)》一书,并承担了在北京举办的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的文学艺术档案展览工作,这是我国文化艺术档案工作首次参与国际档案界的学术交流活动。2000年、2004年,文化部组织相关省市艺术档案工作者参加了在西班牙和奥地利举行的第十四、十五届国际档案大会,与国外的同行建立了业务工作交流的平台。1999年,文化部办公厅机要档案处组织编写全国艺术档案统一培训教材《艺术档案管理教程》,历经8年,2007年该教材终于定稿成册。2001年12月,文化部、国家档案局以部(局)长令的形式颁发了《艺术档案管理办法》,并于2002年2月1日起正式实行,该办法是经文化部部务会议和国家档案局局务会议通过,以文化部国家档案局令的形式颁布,是更高层次颁布的两部门的行政规章,是指导艺术档案工作、加强艺术档案法制建设和科学管理的最重要的法规性规章。2006年,文化部办公厅组织了部分省市艺术档案座谈会,完善了中国艺术档案学会组织。2007文化部办公厅组织了对10余个省市的艺术档案工作调研并于2008年9月颁发《文化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化艺术档案工作的意见(文办发[2008]37号)》,总结了各地文化艺术档案工作实践经验艺术档案工作取得的成绩,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对新形势新任务下如何加大推进艺术档案工作力度,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意见。2008年11月文化部办公厅编写的《艺术档案管理读本》一书由文化艺术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全国艺术档案工作自此有了较为详尽的指导和规范依据。2007至2010年,文化部分别在广东、上海和江苏组织了多次全国艺术档案培训班。

回顾艺术档案工作的发展历史,可以说这30年来,艺术档案工作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完善规章制度,依靠广大艺术档案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国内走向国际不断发展、壮大,全国艺术档案事业取得了不平凡的业绩,呈现出难得的良好发展势头。随着我国文化艺术事业的不断繁荣发展和各地艺术档案管理实践的不断深入,艺术档案工作正稳步推进,有序开展。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文化艺术档案工作起步较晚,各地发展不平衡,艺术档案工作中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1.领导档案意识淡薄,重视程度不够,发展不够平衡,各地各单位或多或少还存在一些艺术档案“空白点”。

广大的艺术档案工作者多年来做了许多富有成效的工作,积累了文化艺术工作者在艺术创作、科研、群文、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大量珍贵资料,文化部历来对艺术档案管理工作高度重视,但各地开展工作的力度很不平衡,目前各地对艺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有很大的差异。一些地方和单位的艺术档案管理工作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甚至一些地方文化部门的领导还不清楚这项工作的意义。在这些地方,艺术档案管理工作难以列入文化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目前许多艺术档案部门,包括已建的一些省级艺术档案部门,人员缺乏,设备陈旧,没有事业经费,处境十分困难。一些省市文化厅局在行政机构编制精简人员减少的情况下,难以履行对艺术档案进行业务指导的职能,不少地方和单位放松了对艺术档案工作的管理,使艺术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滑坡。

2.艺术档案归档问题复杂,缺少有力的收集手段。

艺术档案中的声像、实物档案的创作者往往认为这些档案归属个人所有,在各类比赛、展览中产生的艺术档案往往散落在各创作者手中,经常会出现不愿意移交单位档案管理部门的现象,尤其是当今社会,人们的商品意识逐渐增强,不少艺术工作者认为上交艺术作品会使自己受到经济损失,同时还担心自己的作品存放不当,会成为“永不见天的废品”,而档案管理人员认为艺术档案收集、保存起来难度大,存在畏难情绪,从而使艺术档案收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这一系列的因素,大大影响了艺术档案的归档工作。

3.保管条件较差,艺术档案难以长期保存。

许多文化艺术单位保存了大量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很高的艺术档案,包括一大批珍贵的音像档案,但由于缺乏技术设备和合格的保管条件,这些珍贵档案面临着日渐损毁的严峻局面。一些地方保存的珍稀剧种录像资料,已经成为无法播放的废带,过去花费巨资收集的珍贵艺术档案资料即将消逝。艺术档案中的声像、实物档案由于其载体的特殊性,必须具备恒温、恒湿、防虫等保管条件,但很多单位均未能达到该要求,由于保管条件不理想,往往会影响了艺术档案的长期保存,如防潮防霉工作未做好,会使书画作品等受潮、起皱、发生霉变,音像磁带磁粉脱落,破坏作品本身的完整性,以致部分艺术档案无法利用。

4.从事艺术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缺乏专业培训,专业人才青黄不接。

艺术档案工作人员大多数是从其他文化艺术业务岗位转岗而来的,其中不乏艺术骨干。一些单位把艺术档案工作视作二线工作,加大了与一线演职人员在工资、待遇上的差距。在职称评定上,这些转岗的人员与长期从事档案、图书管理的专业人员相比处于劣势,且受档案管理规模的限制,很难评定为正、副高级职称。而从事艺术档案工作的人员业务水平也参差不齐,从艺术表演工作岗位转到艺术档案工作岗位,其优势是熟悉艺术工作,劣势则是缺乏档案专业知识,没有艺术档案管理经验。而专业培训的缺乏,也加剧了艺术档案专业人才的青黄不接。

艺术档案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档案工作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文化的基础性工作,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一项伟业。全国艺术档案工作经过30年的发展,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已初具规模。我们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艺术档案工作。

1.依法治档,增强档案意识,提高管理水平。《档案法》是档案工作的法律依据,也是《艺术档案管理办法》的法源。每一个文化艺术单位和所有的艺术档案工作者都要学好、用好《档案法》、《艺术档案管理办法》、《著作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不断加强档案宣传工作,提高全体文化艺术工作者的档案意识,各级领导应始终把档案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在平时的工作例会、业务会议中加强宣传,强调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要把艺术档案工作列入年度工作并结合年终考评,由软指标转为硬指标,加以落实。

2.建立健全单位艺术档案管理制度。艺术档案工作由于工作要求高,涉及部门广,很多人员都是兼职,要想把档案工作完全管理起来,必须有制度作为保障,把各项工作具体化、程序化。艺术档案人员要充分利用《档案法》、《艺术档案管理办法》赋予艺术档案管理人员的权力,依法制定和完善单位的艺术档案管理制度,如《艺术档案归档范围》、《艺术档案归档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度》、《档案借阅利用制度》、《档案保管制度》、《档案库房管理制度》等。制度的形成无疑为艺术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提供依据,特别是艺术档案归档范围、艺术档案归档要求的制定可针对不同艺术门类的业务干部制定不同的归档范围,真正体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确保艺术档案齐全完整安全。

3.重视珍贵文化艺术档案的征集和抢救。各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和文化艺术单位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以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的高度,切实加大各地文化艺术界名人名家、民间老艺人文化艺术档案、资料的收集力度,全面收集和妥善保护他们在长期的文化艺术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照片、音像、实物、电子、出版物等不同形式和载体的档案、资料,不断丰富和优化文化艺术档案的种类和内容。切实加强珍贵、重要及濒危文化艺术档案特别是列入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档案的征集和抢救工作,通过各种渠道,采取不同方式,征集和抢救散存在社会上的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地方戏曲、民间手工艺品、口述文化、民俗活动等珍贵、重要及濒危的文化艺术档案和资料并妥善保管,使之成为传承民间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为子孙后代积累宝贵的文化艺术遗产。

4.抓好艺术档案人才培训,提高队伍素质。艺术档案工作是一项艰巨细致而且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艺术档案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业务水平以及艺术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各级领导要重视艺术档案人员的素质培养,加强艺术档案工作人员的选配和培训,可采取集中授课、现场培训、以老带新、在岗自学、交流参观等多种形式,加强档案人员的文化艺术理论、艺术档案业务知识和现代化科技设备操作技能的学习和提高。还要关心艺术档案人员的工作、生活,包括职称、待遇等问题,保证艺术档案队伍的稳定。

5.加强艺术档案资源开发,实现艺术档案的有效利用。各级文化管理部门和文化艺术单位应切实加强文化艺术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充分发挥艺术档案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紧紧围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工作重点,结合重大文化艺术活动,深入挖掘、整理库(室)藏文化艺术档案、资料,通过举办专题文化艺术展览、开展专题文化艺术档案编研等,为领导决策和单位工作提供参考,为繁荣文化艺术事业、打造文化品牌提供服务。要紧紧抓住社会和公众的需求,积极探索文化艺术档案开发利用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大众,提供有价值、高品位的文化艺术档案编研产品,开展高效、便捷的文化艺术档案利用服务。

6.推进艺术档案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现代化管理。各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和文化艺术单位要主动顺应档案信息化管理新趋势,抓紧制定艺术档案的信息化建设规划,有序推进艺术档案信息化工作,努力提高艺术档案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一是要加强库(室)藏艺术档案的数字化进程,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现有的纸质和模拟信号载体的艺术档案进行处理,借助扫描仪、数码相机、光盘等手段,将其转化为电子数据,实现艺术档案数字化处理,尤其一些较为珍贵艺术档案更要抓紧处理,尽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保存其原貌,为高效、便捷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奠定良好基础。二是要选择采用成熟的档案管理软件等现代化手段对档案目录进行著录,建立艺术档案目录数据库,便于艺术档案的检索和查阅,最大程度上实现艺术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共享,发挥和提升艺术档案的作用。

上一篇:技工院校范文 下一篇:社会秩序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