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教学范文

时间:2023-06-02 11:08:26

基础医学教学

基础医学教学范文第1篇

1.1实施对象医学检验专业121班30名学生。

1.2优化教学内容构建知识体系以学校2010应用型人才医学检验专业培养方案和基础医学概论1教学大纲为依据,对基础医学概论1教学内容全盘把握,对相关学科的教学内容做到恰当地联系和衔接,对各章节知识点进行梳理,找准教学内容改革的突破口,把握与临床常见化验指标密切结合的知识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打破传统的教学思路,淡化学科界限,强调人体整体意识的原则,大胆调整,科学整合,形成一组织(基本组织)、三系统(运动系统、脉管系统、神经系统)、四模块(血常规、尿常规、常规、肝功能检测)的知识体系。

1.3组建学习团队培育团队合作精神遵循团队成员知识技能互补,担任不同角色,承担共同目标,保持负责的相互工作关系的原则,最大效度地发挥成员的交互作用和群体效应。以学习团队为形式,以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为目标,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1.3.1“同组异质,异组同质”原则根据学生各自的学业成绩、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方面组成学习能力相当的学习团队,5-6人一组。一般以异质为主,使小组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和个性化,同时保持组与组之间的同质,以便促进组内合作与各组间的竞争。

1.3.2“指定组长,双向选择”原则教师指定好各组组长,让组长和组员之间进行双向选择,便于小组管理,增强合作学习的效能,提高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

1.4目标任务驱动-合作研讨式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以临床常见化验指标为主线,根据不同知识模块,采取基础与临床、课堂内外结合,以项目为载体,任务为驱动,专业知识为主,课外知识为补充,实施目标任务驱动-合作研讨式教学模式,注重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充分体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达到由“教师如何教”转化为教师教给“学生如何学”,培养学生全面、多维的思维方式,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5多元化考核注重培养综合能力从考核方法、考核内容、考核形式上改变以往课程评价基本上以卷面成绩为主的考核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50%)与终结性评价(50%)相结合。过程性评价(50%)包括实验报告(10%)、实验能力考核(10%)和团队评价(30%);团队评价(30%)包括个人评价(10%)、团队互评(10%)、教师评价(10%),形成以能力为导向的基础医学概论1课程多元化评价体系。

2基础医学概论1课程教学改革的效果

采用盲法检测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效果,设计调查问卷,课程结束后对实施班级进行无记名调查,作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效果检测的一项指标。共发放30份,收回30份,回收率100%。调查结果表明,83.33%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对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对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表示赞同。采用目标任务驱动-合作研讨式学习,以项目为载体,任务为驱动,专业知识为辅助,课外知识为补充。以学习团队为单位,为共同目标相互学习,分工合作,最终达到了促进个人学习、大家共同提高的目的。85.71%团队有明确计划,团队会议能按照计划进行,得到满意的结果。73.33%的成员明确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能积极独立、按时地完成团队分配的任务,尽最大所能完成学习目标(50%)。围绕课程目标任务,成员们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研讨,自由表达、质疑、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和乐趣,学生主体价值得到了发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完成任务中获得成长;同时教师的主导和主体价值得到了展现,有利于教师高水平完成教学任务,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相促进、激活思维,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标和“授之以渔”的目的。

目标任务驱动-合作研讨式学习为每个学生提供了一个实现互动学习的平台和机会,是丰富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目标任务驱动-合作研讨式学习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目标任务驱动-合作研讨式学习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开阔思路,促进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目标任务驱动-合作研讨式学习有利于营造一个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素养的环境,在与他人交往的学习中不断完善自我,使学生学会与他人的交流沟通和协调,强化其团队意识。调查结果表明,93.33%的学生很喜欢目标任务驱动-合作研讨式学习,对学习过程(73.33%)和学习效果(66.67%)表示满意,80%的学生认为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学习效率和团队意识,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3.33%);通过目标任务驱动-合作研讨式学习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50%)。有的学生写道:“基础医学概论1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一改以往灌输性教育,让我们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上课所讲解的知识,而是让我们以团队的形式去合作探究化验单中所反映的问题及其与专业知识相关的知识点”。“通过教学改革,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普遍提高了,极大地激发了我们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合作意识”,“锻炼了我们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提高了我们协同合作、相互沟通、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我们受益匪浅,并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类似的改革”。

3基础医学概论1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点

3.1基础医学概论1课程教学新模式立足应用型医学检验人才培养目标,体现了“三个一致性”,即课程与培养目标的一致性;课程与培养方案的一致性;课程与全国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资格考试的一致性,凸显医学检验专业特色。

3.2基础医学概论1课程教学新模式以“临床常见化验指标”为主线,形成“一组织、三系统、四模块”的知识体系,注重“三结合”,即基础与临床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专业与人文结合。

3.3基础医学概论1课程教学新模式以学习团队为单位,实施目标任务驱动-合作研讨式学习,形成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为培养应用型医学检验人才提供了基本保证。

3.4基础医学概论1课程教学新模式以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资格考试为导向,注重实践教学,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使其与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资格考试相协调,对培养应用型医学检验人才、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就业率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突出医学检验专业特色对基础医学概论1课程进行改革,是深化医学检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合理地进行课程内容整合与优化,把握与临床常见化验指标密切结合的知识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强化基础医学知识在临床上的实用性,为学生尽早参加临床实践环节、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开辟新的空间,为培养应用型医学检验人才探索一条新途径。

基础医学教学范文第2篇

医学教育分为两个阶段: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形态学是低年级的课程,组织学与胚胎学、人体解剖学、寄生虫学、病理学、微生物学等都属于基础医学形态学范畴。对低年级医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而言,从高中到医学院校,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和老师教学方法都有很大改变,对他们来说这是一道坎,如何帮助低年级的医学生迈过这道坎是医学教育成败的关键。

1.1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低年级学生对新的教学方法不适应

我国中小学教学,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学,主要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以教师为中心,以考试通过率为目的的应付考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加上老少边山穷地区的社会发展历史和地理环境等因素,少数民族地区从学前教育到小学和中学,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方面都相对落后。少数民族地区的数学、物理和化学,特别是音乐、体育、美术和外语的教学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不小,有些地方的中小学老师还是“万金油”式,既上语文、数学,又上物理、化学,甚至还兼美术、音乐、体育,教学能力和教学精力都有所欠缺,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文化素质。虽然来自不同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拥有吃苦耐劳、礼貌、善良等诸多优点,但是家庭、环境等因素造成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知识面、学习能力和交际能力有所欠缺,有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因此,来源于经济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低年级学生综合素质较发达地区差。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从高中踏入大学大门,有许多问题需要面对与挑战,要求少数民族地区的低年级医学院校的学生从传统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会有更多的困难和更长的适应过程,需要老师、同学积极和主动的帮助。

1.2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基础医学形态学老师对相关病例临床知识欠缺

在强调培养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今天,作为基础形态学课程授课教师,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多思考,训练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因为“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使学生获得内化知识和独立工作的能力。要改变基础医学形态学教学与临床脱节的现状,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变以往的纯接受知识到自我获得、整合知识。首先是我们每一位基础医学形态学课程授课教师都应掌握相应临床基础知识,其次与临床医生联合教学。也就是说要学生联系临床实际,老师首先联系临床实际,要学生把基础与临床知识整合,我们老师首先把基础与临床知识整合。基础课老师案例教学课堂经验缺乏,也导致病例的搜集、整理和应用的能力不足,但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基础医学形态学老师外出进修机会少,与临床脱节的时间较长,因此对相关病例临床知识欠缺,影响案例教学法在基础医学形态学的教学效果。

1.3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相关医院病例档案建立不完善

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经济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相关医院病例档案建立时间较短,有些病例记录不够规范和详尽,病例来源不足,数量不多,病例种类不够丰富。电子病例档案建立时间较短且不完善,给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教师特别是基础医学形态学的教师对病例的寻找和筛选带来困难,而病例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案例教学法在基础医学形态学教学效果,这就需要基础医学形态学老师在临床医生帮助下花更多时间和精力收集和精选与各科基础医学形态学的相关病例。

1.4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基础医学形态学案例版教材需要完善

教材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基础医学形态学案例教学法起步较慢,电子病例档案建立时间较短且不完善。病例数量、质量都有所欠缺,加上案例教材编者经验不足,所以基础医学形态学案例版教材需要在应用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

2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基础医学形态学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质量

2.1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低年级学生自学能力

为了克服学生自学能力不足的缺点,课前老师必须按教学大纲要求认真备课,根据讲授内容选择耳熟能详、通俗易懂,而且典型的病例,提出与教学相关知识点密切相关的问题,问题难易度和数量一定要适中,难度过大学生不能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授课老师必然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解答,一定会影响相关基本知识的讲解,问题数量太多学生难以消化,影响学习的效果。将病例、相关主要问题以及所需讲授的知识内容传到教学网络互动平台上,学生可以预习,并通过查找资料提前学习和思考有关问题。课堂上,老师通过现代信息化教学技术丰富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手段。视频播放导出案例,创造情境,幻灯片展示授课重点、难点,这样,既可节省宝贵课堂时间,又可使课堂讲授内容变得形象、生动,对学生的理解和记忆都极有帮助。课后,老师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沟通技术,比如,短信、QQ等信息反馈,与学生及时互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2解决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基础医学形态学案例相对匮乏问题

通过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附属医院电子病例档案规范建设,方便应用和共享有限病例档案,有利于基础医学形态学的教师寻找和筛选。同时,与临床实习医院共建完备的病例档案库,发动带教老师和实习学生积极收集病例为母校提供优质典型的病例,增加病例数量和质量,提高基础医学课程的授课老师对教学案例的收集、精选能力。此外,通过加强医学院校之间的交流,共享典型病例资源来解决案例相对匮乏问题。

2.3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基础医学形态学老师相关病例临床知识水平

虽然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基础医学形态学的老师绝大多数都是毕业于临床医学专业,但是临床经验不足,脱离临床实践时间太长,在病例的筛选、编写和对基础医学形态学的具体知识点的连接上都有所欠缺。基础医学形态学老师需要学习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临床知识,不断更新自己专业知识结构,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才能恰当应用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基础医学形态学的积极性,更好回答学生提出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2.4精心编写和不断完善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基础医学形态学案例版的教材

基础医学形态学案例版教材编写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好坏,因为教材是学生预习、听课和复习的依据;教材也是老师贯彻教学大纲进行教学、评估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之一。案例的选择要根据教学内容知识的需要,根据讲授内容选择常见、典型的病例,展示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病例。病例难易度和数量多少要适中,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同时案例版教材在使用过程中根据学生和授课老师反馈意见不断修改完善。(本文来自于《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基础医学教学范文第3篇

基础医学课程是医学生学习医学专业的基础,是为学生将来学习临床医学课程和临床工作服务的。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是医学知识体系中的两个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部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基础医学又被分为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免疫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毒理学、分子生物学和流行病学等课程,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大大增加。将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过度的分开甚至将基础医学课程割裂开来是不科学的;过细的课程分割、过分的强调某门课程,不利于学生建立整体的医学知识体系;基础医学课程中部分教材内容存在大量多次重复的现象,影响了学习效果,学生反映有些内容感觉上是听了五、六遍,但都未讲明白,建议相同的知识由某一学科的教师专门讲授,把知识讲明讲透,避免多而不精、不深的弊病,不要做无意义的重复[3]。浙江大学医学院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形态到功能、从正常到异常、从疾病到治疗药物”的原则,将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等六门基础医学课程整合为一门按人体器官系统进行教学的“基础医学整合课程(包括基础医学导论和基础医学各论1-4)”,教材的总字数由430.9万字下降到285.5万字,课时由405学时降为320学时。这样做避免或减少了相关课程内容的重复,节省了师、生的精力,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值得借鉴[4]。美国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ofMichigan)医学院的解剖学科和妇产科学改变传统上前基础后临床医学教育的教育模式,打破基础与临床的界限,将二者有机结合,创建了“临床解剖学和妇女健康(ClinicalAnatomyandWomen’sHealth)”课程[5]。目前我校将医学院基础医学部原来按课程的十几个教研室整合为五个学科群,加强了课程间的交流,我们以人体机能学实验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将生理学、药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的实验进行了有机整合,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提高了效率,效果良好。同时,也在加强课程内的改革,如生化课程将原来相关联的但分散的数个实验整合为一个生化大实验,对学生建立整体的思路有明显的帮助。

2结合临床实际,开展基础医学教育

医学院校的医学基础课教学目的十分明确,就是培养医学生。这和综合大学中的一些类似课程(如生理学、生物化学等)的教学目的不同,不能互相替代,基础医学不能脱离临床实践,而应与临床医学紧密结合。学科中要有既懂基础医学又懂临床医学的教师,美国一些学校40%以上医学基础课的教授是在职的临床医生。我国大多数医学基础课的教师毕业于医学院但不是在职的医生,这种状况在教学思路和实际教学及科研中限制了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联系和结合[6]。医学课程来源临床实践,医学基础课程是为临床服务的,体现在两个方面:是后续的临床课程的基础知识;也是将来临床工作的依据。但我们常常注意了前者、忘了后者,忘了或很少向学生介绍基础医学知识在临床中的应用。局部解剖学与外科手术学是基础与临床的桥梁课,是医学生进入临床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局部解剖学(Regionalanatomy)是从临床实际需要出发,阐述人体器官的解剖关系,局部解剖的熟悉程度决定一个外科医生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只有掌握局部解剖才能使外科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得心应手,避免不必要的损伤,减少并发症,使手术获得较好的效果。外科手术学(Operativesurgery)是专门研究手术的技巧、方法、条件的科学,是外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医科大学将上述两门课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局部解剖学与手术学”课程[7]。北京大学医学部的解剖学教研室将解剖与临床相结合,开设了“临床局部解剖学PBL专题(包括胸前壁、腋窝局解与乳腺癌手术,胸腔纵隔局解与冠心病,腹股沟区局解与腹股沟疝,结肠上区局解与肝移植,盆腔局解与直肠癌,四肢局解与骨关节损伤,腮腺区局解与颌面外科,颅脑的断层解剖与颅脑CT/MRI,颈部局解与甲状腺手术,心血管系统与心血管疾病)”[8]。让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病人,邀请临床大夫讲解基础医学课程中的一些章节,将临床的最新成果和临床经验带进基础医学课堂,不但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基础联系临床,而且还活跃了课堂气氛,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9]。密歇根大学医学院的“临床解剖学和妇女的健康”课程中,学生解剖尸体、参与了教学和关于妇科解剖与妇女保健的临床相关会议,该课程强化了基础和临床的结合,培养了学生在临床实践中使用基础学科概念和技能[5]。在部分局部解剖的教学中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给学生授课并示范性解剖,当学生感受到局部解剖与临床实际应用(尤其是外科手术)联系是非常密切的,明白“成功手术的过程应是没有错误动作与多余动作的解剖过程”时,他们的学习目的进一步明确了,枯燥的解剖学课程变得生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了,“要我学”真正变成了“我要学”[10]。

3合适开展PBL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1969年,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多伦多的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University)首创了以问题为中心(Problem-basedLearning,PBL)的研究性教学法,该教学法以“问题”为核心,通过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总结等过程,提高了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其实质是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体验科学原理的发现和应用科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11]。以临床实际问题为基础的研究性教学,增加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教学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把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基础医学的相关课程中采取适当的研究性教学,建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教师的的策划、 指导、促进、评价和鼓励下,通过学生个体的主动学习,小组内学生的充分交流与沟通,小组成员的协作与团队的集体智慧,解决学习过程中一个个问题,使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既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基础医学知识,又实现了基础医学各学科间以及基础与临床学科间知识的交叉,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以PBL教学法为代表的研究性教学法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1986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和西安医科大学将PBL教学法引入我国,目前我国许多医学院校的基础医学课程都开始尝试应用PBL教学法[12]。但我国的医学教育是在高中毕业后进行的,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大学后的精英教育有许多的不同,学生的知识结构、知识体系不完善,其医学知识几乎为零,这是在基础医学课程学习阶段开展PBL教学的困难。我们有计划的组织了相关教师在不同层次(课程组/学科群/基础医学部/基础与临床间)对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研讨,并在部分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学中开始了研究性教学的尝试与探索。我们的体会是,结合我校的实际,可以在基础医学的有关课程中选择合适的内容开展PBL教学。

4加强人文社会科学、行为科学同医学学科的结合

按理说,有精湛的技术和高尚的医德,就可以做一个合格医生了。但一个成功的医生还应是一个活跃的社会活动家,通过参与社会活动,向人们传达健康知识,还须具备丰富的人文知识和与人打交道的能力。美国哈佛医学院(HarvardMedicalSchool)的“病人、医生”课程、约翰?霍普金斯大学(TheJohnsHopkinsU-niversity)医学院“病人、医生和社会”课程都强调人文社会科学、行为科学同医学学科的结合,这是因为医学兼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双重属性,在医学实践中,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技能的应用是密切结合、难以割裂的;同时,学习期间的情境如与今后运用知识的情境相同,学生可以更好地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13]。医生的工作基础就是和患者沟通合作,医生手中的手术刀和处方只是工具,而与患者的成功沟通并赢得患者的配合,是一个成功医生最重要的技能。除了专业知识,医学生还需要有良好的社会交际和合作能力,美国的医生除了看病、手术,还广泛参加社会活动,向社会各界的人们传达健康知识,同时也赢得了人们对医生职业的尊敬[14]。

5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估体系

基础医学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双语教学;专业知识;基础医学

[中图分类号]R33;G642.0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1(b)-108-02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我国越来越需要能够将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和一门外语结合起来运用的新型人才,双语教学便应运而生。它是为了适应时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目前这种新兴的教学模式正在全国推广并展开[1]。那么何谓双语教学,如何有效实施及其意义何在?本文以基础医学课程为例从上述几方面展开讨论。

1 什么是双语教学

根据目前国内界定,双语教学(Bilingual Teaching)是指将母语以外的另一种语言直接应用于非语言学科的教学,使第二语言学习与学科知识获取同步,即教师用外语(主要是英语)编写外语类以外的其他学科课程的讲义,进行板书,同时用汉语和外语进行讲解并组织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2]。笔者的体会是双语教学就是教师以各种方式(包括课堂讲授、文稿演示、课后讨论等)运用一定量的非母语(一般是英语)进行教学,达到使学生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与之相关的外语的效果。

2 基础医学专业进行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2007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鼓励开展双语教学工作,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要积极聘请国外学者和专家来华从事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工作,鼓励和支持留学回国人员用英语讲授专业课程,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能力”。根据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专业五年制培养目标,基础医学专业以顺应医药卫生事业现代化建设、适应现代化生物医学科学技术和现代高等医学教育事业发展所需为前提,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一定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科研型人才,能够进行基础医学教学和相关科学研究。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有较高的专业英语水平,能够通过阅读国内外科技文献获取相关领域的最新信息和动向,为今后科学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基础医学专业课程中实施双语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3 教师如何开展双语教学

结合近几年高等医学院校双语教学的效果评估和学生们反馈的情况,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双语教学的确有助于学生对专业英语的掌握且效果显著。例如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从2000年开始改革了教学模式,对基础医学五年制的学生开展组织胚胎学双语教学,使他们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相应的专业英语,实践证明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得到了提高[1]。但是,有些研究认为,理想双语教材的匮乏、师资力量的不均衡性和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等因素大大限制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3],要使双语教学在高等医学院校卓有成效地开展并非易事。进行双语教学一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教师不仅要有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还要能够用一门外语熟练清晰地表述出来;另一方面双语教学也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学量的英文专业词汇。所以这对师生双方来说都是一个挑战。下面笔者着重从“教”的角度谈谈如何开展基础医学双语教学。

3.1 提高师资力量

本学院每年都会选派一些教师到国外访问交流,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师自身口语表达能力,而且通过观摩国外医学教学课堂,也培养了教师用英语思维来传达医学信息的能力。此外,一年一度的中青年教师双语教学优质课评比大赛也积极促进了教师优化双语教学课堂,提高双语教学质量。

3.2 因“科”施教

不同科目的讲授需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在讲授形态学科目如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等时,提倡用以英文为主中文为辅的讲授方式,因为形态学的科目较易理解,教师在必要时用中文加以总结就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而在讲授医学免疫学、生理学等偏重理性思维的科目时,以中文为主英文为辅的讲授方式最优,例如可以用英文幻灯片、中文讲授,总之,合理选择讲授方式才能兼顾专业知识和相关英文词汇,避免顾此失彼。

3.3 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

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要讲究中英文字的比例,切忌全版的英文或全版的中文,应多选用一些中英文双语注释的图示,它们能够在强化中文信息的同时给予英文提示,反复地刺激学生对中英文的理解记忆。又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分小组给予一定时间的自由讨论,然后请一个同学上来用简单的英文代表小组总结发言,这种方式不仅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和师生互动性,也使讲的同学和听的同学都得到一次基础知识和专业英文词汇的强化。再如在课堂上放一些自带英文讲述的教学视频也可以达到上述目的。

3.4 完善双语教学评估体系

设置适当的双语考试题目,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和良好的激励机制,把现行的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重视学生的能力提高和潜能发展,可以促进医学专业的学生双语学习的热情[4]。比如可以根据学科的特点采用英文试题或者中英文结合试题的方式;同样答题也可以要求用全英文或中英文结合的方式。

4 学生怎样应对双语教学

前面在如何开展双语教学这一问题时从教师的角度谈了一下,这里笔者结合自身学习经历从学生的角度谈谈怎样学习基础医学双语课程。

初次接触双语课程的医学生很容易走入一味专注于专业英语学习的误区,这是必须要避免的。有人认为医学英语语言的学习不能以牺牲医学专业学习质量为代价,双语教学中第二语言是教学的语言和手段,而不是教学的内容或科目,不能本末倒置[5]。那么怎样平衡好两者的关系呢?

4.1 做好预习工作

这一步最好使用中文教材。预习要达到两个目的:其一,理解教材上讲解的基础知识,找出重难点做上标记,这样课堂上我们才能跟上老师的节奏且有的放矢;其二,在对下节课老师讲授的内容建立了一个大致的框架后,重点关注中文教材上标注有英文注释的专业词汇,尽量记忆,因为中文教材中的英文注释一般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词汇,老师上课时也是会经常提到的,预先对这些单词有个印象,上课时就会轻松许多。

4.2 重视听课质量

专心听讲,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把握重难点是老生常谈了但也是最基本的要求。但是大多数学生往往不能在课堂上很好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对于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来说这一点表现得尤为突出。相反,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勇于用英文发言的学生,他们无论是专业基础知识还是医学英语词汇方面都掌握得比较好。听说结合可以不断地刺激强化你的专业知识和英文词汇。因此,在课堂上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提高听课效率。

4.3 课后及时巩固

听完课后的当天或者最迟不超过两天应该对课堂上讲授的内容进行回顾。我们可以以老师的课件为主线进行复习、整理和小结。用英文写病案讨论、实验报告等可逐渐培养我们用英语思维的能力。若有余力,阅读与该章节相关的英文文献或英文原版教材也可以起到巩固和补充的作用,同时也可以训练阅读英文科技文献的能力。总之,应发挥多种感官功能多渠道多方式地增加听觉、视觉的接触量来反复强化医学专业知识及英文词汇,长期坚持下来收效甚大。

4.4 注意学习方法

在基础医学的双语学习过程中,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进行理解性记忆可提高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多同学反映医学专业词汇生僻难记。的确,医学英语中相当一部分单词是由拉丁文衍化而来或直接采用拉丁文,生词量大且不太常见,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其实掌握医学英语的构词规律特别是词根词缀的使用就可以化难为易轻松应对。笔者从解剖学词汇中试举几例:表方位的前缀有antero-,postero-,supero-,infero-等,因此遇到带有方位的名词的英文表达时再相应地加上方位词就可以了;又如词根optic表示“视”,记住它就可以记住有关“视”这个家族的词汇,像optic chiasma, supraoptic nucleus, medial preoptic nucleus等;此外记住简写也能帮助我们回忆起英文单词,如SCM就表示sternocleidomastoid,仔细看这个看似很长的单词实际上是由sterno-(胸), cleido-(锁骨), mastoid(乳突)三个词根构成,记住这三个词根很容易就记住这个词了。

5 总结及展望

学习了三年的基础医学双语课程,笔者自身最为真切的感受就是前期的大量专业英语词汇的积累对于笔者后期双语课程的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同时阅读英文科技文献的能力也大幅提高,平时读一些生物医学方面的英文期刊,至少在语言这一关上是不成问题的。这些都得益于基础医学课程的双语教学。双语教学在基础医学专业的实行是顺应基础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的,是实现医学教育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措施。积极推广基础医学课程双语教学将是大势所趋。

当然,目前双语教学工作尚未完全成熟,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特别是对基础医学五年制学生开展双语教学仍然处于探索阶段。但笔者相信提高师资力量,重视课堂教学,增进师生信息反馈,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基础医学课程的双语教学一定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丁艳,周雪,章为,等.组织学与胚胎学双语教学对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影响[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8,10(4):476-477.

[2]俞阿勇,颜笑健.高等医学院校双语教学的思考[J].健康研究,2009,29(2):169-171.

[3]刘学红,张泳,张金萍.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实施双语教学的思考[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6,8(2):115-117.

[4]赵兴利,刘春明.医学专业双语教学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3):119-121.

[5]陈洪,农晓琳.医学中英双语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策略[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9(23):74-75.

基础医学教学范文第5篇

卫生部科教司《关于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状况分析和加强护理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作的建议》中指出“加快推进护理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基础课中应减少医学基础性知识的比重,增加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的内容,以突出护理的内容和特色”[1]。随着护理教育改革的深入,护理专业的医学基础课学时逐渐减少,而社会和人文知识课程增多,这是顺应社会发展,培养护理行业,实用性人才的发展趋势。目前从国际护理教育改革来看,在新加坡国立大学采用“面向临床”,注重解剖学在临床护理的运用,将护理专业不常用的血管神经的小分支、一般肌的起止点等内容在教学中省略。英国的半岛医学院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不用任何的尸体材料,而是采用活体表面解剖和图象获取解剖学知识,这是基于“医护人员所接触的都是活体以及由各种成像技术提供的人体图像”的理念[2]。这些都说明了基础医学的改革趋势是学以致用,与临床结合,与专业运用联系。

2基础医学课程教学现状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护理操作技术建立对人体形体本身了解基础之上,基础医学课程是护理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作为护理教育的主干课程,是护士最先接触的医学课程,基础医学主要包括了《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原生物学》、《免疫学》、《病理学》和《药理学》等课程这些课程间有着广泛密切的联系。学生对人体形态学知识掌握得如何,对其后续的其它护理学专业基础课程和临床护理学课程的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2.1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

目前的高职护理在教育上基本是本科的压缩,课程体系上基本是临床医学专业课程的压缩和翻版,很多内容已超出了护理学的实际需要。同时,各门课程都为了强调系统性、完整性,忽视了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忽略了与专业的相关性和实用性。

2.2教学方法

由于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和新兴学科的不断涌现,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在日益膨胀,要在有限的课程计划内完成繁重的教学内容,致使教师教学多采用灌输式,以教师为中心,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性,忽视了对学生的智能和创造精神的开发。纯粹的专业知识传授,只僵化于固定教材、大纲,重视生物、医学护理,而忽视了社会、心理护理,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只会从事眼前的工作,缺乏做人的意识,不利于良好医德的形成,不能满足社会对高层次护理人员的需要。

2.3实验教学

绝大多数高职教育的学校是由中专卫校升格,实验室结构、功能、内容单一,只能以验证性、简单性实验内容的开设为主。由于学科间长期缺乏横向联系,很少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忽略了实验学对学生基本技术与方法、整体技能训练的主要任务,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实验课时明显偏少,安排欠合理,无暇顾及实验教学的改革,学生不愿意或者没机会动手参与实验操作。结果造成实验教学多年来基本停留在反复做几个固定的实验,没有多大的改进,并且只强调实验课的上课率,实验质量无法保证。因此,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差的现象一直困扰着护理教育。

3对基础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近年来我国医学院校陆续进行了基础医学课程整合[3,4],主要是如下2种模式:一是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形态到机能,从正常到异常”的原则,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将《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学》和《病理学》等课程分别按人体器官系统进行整合,以人体系统逐一进行基础医学知识教学。从宏观到微观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记忆,从形态到机能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对功能的理解,从正常到异常的教学可以加强比较,增加对疾病病变认识,从而为学生学习医学专业课程打下系统坚实的基础。二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learning,PBL)。是以问题为引导、学生 自学讨论为主体的一种教学法,于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在加拿大麦克斯特大学首创。目前,已成为国际上一种流行的教学模式,它以模块式教学为构架,强调多学科的渗透融合,有利于高素质医学生的培养。对于我们高职医药院校,对于优化高职护理基础医学课程体系应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据,以理论教学的应用为目的,以必要、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突出特色的原则对其进行整合。

3.1转变基础医学课程教学理念

基础医学教学的重点应该是整体优化课程结构,淡化学科界线,重视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强化知识的整体性和实用性,做到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与护理专业相呼应。护理专业一直提倡理论知识须以“必需、够用”为度,随着发展,其对教学改革的要求更加迫切。针对专科层次的护理专业,应压缩基础医学中有关疾病表现、诊治方面的内容,增加与护理程序、整体护理、健康教育、护理操作等有关的内容。如人体解剖学数学中可针对护理专业的特点,将最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归纳为3类,即注射类:如臀大肌、三角肌注射等;穿刺类:如股静脉、锁骨下静脉穿刺等;插管类:如胃插管术、导尿术等。通过详细介绍这些常用操作技术的解剖部位、特点、操作方法以及可能出现的损伤、并发症等为临床应用莫定坚实的形态基础,从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用性,使学生对解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和启蒙作用。教学内容按专业需要进行精选,着眼于实际运用,压缩基础医学各门课程的学时,如有需要可增加选修课。

3.2创新基础医学教学方法

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即抛弃传统的知识灌输型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加大课堂信息量和直观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将教学过程作为学生对知识的再发现过程,创造更多的师生交流空间,激发学生独立思考与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动手能力,使学生成为持续发展的个体。同时,将人文素质、健康教育和相应的社会课程贯穿于基础医学教育的全过程,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协调发展。

3.3突出基础医学实验

实验课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理论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一定的科研能力[5]。增加实践教学时数,使实践与理论比真正成为1∶2,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实践探索调整实验内容,顺应课程整合改革,优化重组实验项目,删除重叠、陈旧性实验,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探索性、综合性及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的应用性实验,突出学生实践技能的一体化培养,把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根据护理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调整实验教学内容,选择性的弱化与护理应用相关性不大的知识,比如解剖学实验中可适当增加人体表面解剖的相关内容,并加入临床护理应用知识,实现系统解剖学内容和护理应用解剖学内容的有机结合,对护理专业学生将来学习输液、注射和常用穿刺等操作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3.4完善实践操作考核

完善实践操作技能考核,根据实验实训教学大纲的要求分阶段进行操作技能考核(即认识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实验结果分析考核(学生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同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实验,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客观、准确、科学地评价学生成绩,引导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基础性实验的考核主要依据:实验预习与报告,实验操作,实验考试;综合设计型实验的考核主要依据:选题的合理性和难度,设计方案的完整性、合理性、正确性,测试结果和设计报告;创新研究型实验的考核主要与项目作品、论文、答辩情况以及竞赛结果相结合。

4结语

基础医学教学范文第6篇

构建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目的在于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体制,实现资源共享,统管共用,合理调配,为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提供有效的体制和制度保障。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不断深入,基础医学各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要求医学实验教学理念也应随之转变。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融合多学科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已成为当前医学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构建新型实验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可使开设融合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成为可能,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有利于使学生建立初步的科研意识和创新思维,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总之,有利于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有能力、敢创新的应用型医学专门人才。

二、建立新型管理模式的基本目标和思路

根据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和实验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建立新的实验室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基本目标是在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合理配置的基础上,努力构建能促进学科之间相互交融的实验教学平台,不断深化实验教学内容改革,为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提供条件保障,更好地促进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水平和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层次,保证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基本思路是:在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根据学科和实验内容分群建设,统管共用,全面开放,采取多样化灵活有效的手段,鼓励各学科课程负责人之间进行学术交流,共同探讨跨学科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的开设,同时基础医学实验中心也要引进高学历的专职实验教师,促进跨学科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的开设,最终形成以实验中心牵头,各学科参与,共同完成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实现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基本目标。

三、基础医学实验中心的结构体系、人员配置与职能分工

三峡大学基础医学实验中心包含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平台和科研平台两部分。目前教学实验室平台分为病原学、机能学、化学与生物化学、形态学四个功能实验室模块。每个实验室模块按课程配备有专业的实验技术人员,共12人,主要负责全院的实验教学准备工作,模块内的实验技术人员在实验教学准备工作中相互协作,实行既有专业分工,又有相互合作的工作模式。同时每个实验室有一个负责人,负责实验室的日常实验教学管理工作,包括安排各课程的实验准备、实验材料请购计划的制定以及实验室管理等相关工作。科研平台目前分为2个部分(见附图),一部分是部级中药药理三级实验室与省级药理学实验室研究平台,该平台设有独立的实验室主任,受医学院直接管理;另一部分包括省级免疫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平台、形态学研究平台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平台,由基础医学实验中心管理,配备有3名专职的实验技术人员,负责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以及实验室的安全、卫生等日常管理工作。主要职能是为学校所有教师、研究生和学生的科研需要服务。同时也对外单位的科研需要提供服务,发挥服务地方的社会职能。

四、新型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管理模式的初步成效

基础医学实验中心成立以来,新型管理模式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传统管理模式下的诸多困难,解决了实验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初步显现了新模式管理的优势。首先是在教学实验室的建设方面体现了优势。新的管理模式可以集中财力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实验室建设;可以对现有的资产进行实质性整合和统一再分配,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减少浪费,杜绝重复建设,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开支,使有限的教学经费得到了充分利用,极大地改善了实验教学条件。比如通过集中财力一次性解决了解剖学骨标本严重不足的问题;一次性购买了实验教学急需的病理学和组胚学切片、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涂片等等,改变了以往凑合着用的局面,解决了实验教学的燃眉之急。随着教学实验室的不断建设与发展,这也必将导致实验教学改革步伐的加快,有利于我院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水平上台阶。其次,新的管理模式对科技工作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实验中心成立之后,在充分论证和调研的基础上,对实验室进行了大的调整,将原来各学科分散的科研用房集中,腾出6楼、7楼和部分3楼实验室作为科研平台,并按学科和功能分区,建立了药理学与中药药理学研究平台、免疫学研究平台、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平台、形态学研究平台以及肿瘤研究平台等,所有科研平台均对全校的科研需要者开放,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便利的科研条件和管理有序的研究平台,极大地促进了我院的科技工作发展和研究生教育教学水平。此外,由于实验室用房的有效利用,在很大程度上还有效改善了科研用房和教师 办公室用房,使医学院原本紧张的用房条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五、基础医学实验中心目前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人才和人员结构问题。实验室建设离不开实验系列人才队伍的建设,只有建立一支学历和职称结构合理的实验系列人才队伍,才能实现实验中心自身的可持续发展[2]。而一个合理的实验系列人才队伍,既需要可以参与实验教学,并能牵头进行实验教学改革有高学历、高素质的实验教师,也需要有扎实专业知识和过硬实验操作技能的实验技术人员和能够根据实验教学需要,自行制备实验用材、教学标本、简单修理仪器的专业技工。多个不同层次的人才,可以各尽其能,合理分工,使实验中心的各项工作都有最合适的专业人员去完成,以保障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正常、有序地运行。然而,目前我院基础医学实验中心共有18人,其中实验中心的主任由1名主管教学的副院长担任,2名副主任来自教师系列,主要负责实验中心教学和科研的日常管理工作,其余15个实验技术人员中高级实验师5人,中级6人,初级3人,技师1人。而硕士研究生学历仅1人,本科学历4人,专科7人,中专及以下3人。50岁及以上3人,45-50岁7人,35-45岁2人,35岁及以下3人。可见人员结构现状是职称较高,但学历较低、年龄偏老化,知识结构和技术水平很难适应现代高新技术发展的要求。因此,实验中心在多个岗位都急需引进新人,尤其是高学历实验系列教师。此外,有些特殊岗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如解剖学实验员也极度缺人,因为学校的人才引进政策限制了愿意从事该岗位的低学历人才进入,以致有些工作甚至无法有序开展,严重制约了学科的发展和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其次,是实验室建设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

基础医学教学范文第7篇

卫生部科教司《关于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状况分析和加强护理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作的建议》中指出“加快推进护理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基础课中应减少医学基础性知识的比重,增加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的内容,以突出护理的内容和特色”[1]。随着护理教育改革的深入,护理专业的医学基础课学时逐渐减少,而社会和人文知识课程增多,这是顺应社会发展,培养护理行业,实用性人才的发展趋势。目前从国际护理教育改革来看,在新加坡国立大学采用“面向临床”,注重解剖学在临床护理的运用,将护理专业不常用的血管神经的小分支、一般肌的起止点等内容在教学中省略。英国的半岛医学院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不用任何的尸体材料,而是采用活体表面解剖和图象获取解剖学知识,这是基于“医护人员所接触的都是活体以及由各种成像技术提供的人体图像”的理念[2]。这些都说明了基础医学的改革趋势是学以致用,与临床结合,与专业运用联系。

2基础医学课程教学现状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护理操作技术建立对人体形体本身了解基础之上,基础医学课程是护理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作为护理教育的主干课程,是护士最先接触的医学课程,基础医学主要包括了《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原生物学》、《免疫学》、《病理学》和《药理学》等课程这些课程间有着广泛密切的联系。学生对人体形态学知识掌握得如何,对其后续的其它护理学专业基础课程和临床护理学课程的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2.1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

目前的高职护理在教育上基本是本科的压缩,课程体系上基本是临床医学专业课程的压缩和翻版,很多内容已超出了护理学的实际需要。同时,各门课程都为了强调系统性、完整性,忽视了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忽略了与专业的相关性和实用性。

2.2教学方法

由于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和新兴学科的不断涌现,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在日益膨胀,要在有限的课程计划内完成繁重的教学内容,致使教师教学多采用灌输式,以教师为中心,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性,忽视了对学生的智能和创造精神的开发。纯粹的专业知识传授,只僵化于固定教材、大纲,重视生物、医学护理,而忽视了社会、心理护理,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只会从事眼前的工作,缺乏做人的意识,不利于良好医德的形成,不能满足社会对高层次护理人员的需要。

2.3实验教学

绝大多数高职教育的学校是由中专卫校升格,实验室结构、功能、内容单一,只能以验证性、简单性实验内容的开设为主。由于学科间长期缺乏横向联系,很少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忽略了实验学对学生基本技术与方法、整体技能训练的主要任务,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实验课时明显偏少,安排欠合理,无暇顾及实验教学的改革,学生不愿意或者没机会动手参与实验操作。结果造成实验教学多年来基本停留在反复做几个固定的实验,没有多大的改进,并且只强调实验课的上课率,实验质量无法保证。因此,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差的现象一直困扰着护理教育。

3对基础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近年来我国医学院校陆续进行了基础医学课程整合[3,4],主要是如下2种模式:一是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形态到机能,从正常到异常”的原则,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将《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学》和《病理学》等课程分别按人体器官系统进行整合,以人体系统逐一进行基础医学知识教学。从宏观到微观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记忆,从形态到机能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对功能的理解,从正常到异常的教学可以加强比较,增加对疾病病变认识,从而为学生学习医学专业课程打下系统坚实的基础。二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learning,PBL)。是以问题为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为主体的一种教学法,于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在加拿大麦克斯特大学首创。目前,已成为国际上一种流行的教学模式,它以模块式教学为构架,强调多学科的渗透融合,有利于高素质医学生的培养。对于我们高职医药院校,对于优化高职护理基础医学课程体系应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据,以理论教学的应用为目的,以必要、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突出特色的原则对其进行整合。

3.1转变基础医学课程教学理念

基础医学教学的重点应该是整体优化课程结构,淡化学科界线,重视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强化知识的整体性和实用性,做到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与护理专业相呼应。护理专业一直提倡理论知识须以“必需、够用”为度,随着发展,其对教学改革的要求更加迫切。针对专科层次的护理专业,应压缩基础医学中有关疾病表现、诊治方面的内容,增加与护理程序、整体护理、健康教育、护理操作等有关的内容。如人体解剖学数学中可针对护理专业的特点,将最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归纳为3类,即注射类:如臀大肌、三角肌注射等;穿刺类:如股静脉、锁骨下静脉穿刺等;插管类:如胃插管术、导尿术等。通过详细介绍这些常用操作技术的解剖部位、特点、操作方法以及可能出现的损伤、并发症等为临床应用莫定坚实的形态基础,从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用性,使学生对解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和启蒙作用。教学内容按专业需要进行精选,着眼于实际运用,压缩基础医学各门课程的学时,如有需要可增加选修课。

3.2创新基础医学教学方法

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即抛弃传统的知识灌输型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加大课堂信息量和直观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将教学过程作为学生对知识的再发现过程,创造更多的师生交流空间,激发学生独立思考与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动手能力,使学生成为持续发展的个体。同时,将人文素质、健康教育和相应的社会课程贯穿于基础医学教育的全过程,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协调发展。

3.3突出基础医学实验

实验课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理论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一定的科研能力[5]。增加实践教学时数,使实践与理论比真正成为1∶2,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实践探索调整实验内容,顺应课程整合改革,优化重组实验项目,删除重叠、陈旧性实验,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探索性、综合性及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的应用性实验,突出学生实践技能的一体化培养,把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根据护理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调整实验教学内容,选择性的弱化与护理应用相关性不大的知识,比如解剖学实验中可适当增加人体表面解剖的相关内容,并加入临床护理应用知识,实现系统解剖学内容和护理应用解剖学内容的有机结合,对护理专业学生将来学习输液、注射和常用穿刺等操作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3.4完善实践操作考核

完善实践操作技能考核,根据实验实训教学大纲的要求分阶段进行操作技能考核(即认识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实验结果分析考核(学生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同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实验,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客观、准确、科学地评价学生成绩,引导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基础性实验的考核主要依据:实验预习与报告,实验操作,实验考试;综合设计型实验的考核主要依据:选题的合理性和难度,设计方案的完整性、合理性、正确性,测试结果和设计报告;创新研究型实验的考核主要与项目作品、论文、答辩情况以及竞赛结果相结合。

4结语

基础医学教学范文第8篇

基础医学课程是医学生学习医学专业的基础,是为学生将来学习临床医学课程和临床工作服务的。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是医学知识体系中的两个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部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基础医学又被分为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免疫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毒理学、分子生物学和流行病学等课程,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大大增加。将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过度的分开甚至将基础医学课程割裂开来是不科学的;过细的课程分割、过分的强调某门课程,不利于学生建立整体的医学知识体系;基础医学课程中部分教材内容存在大量多次重复的现象,影响了学习效果,学生反映有些内容感觉上是听了五、六遍,但都未讲明白,建议相同的知识由某一学科的教师专门讲授,把知识讲明讲透,避免多而不精、不深的弊病,不要做无意义的重复[3]。浙江大学医学院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形态到功能、从正常到异常、从疾病到治疗药物”的原则,将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等六门基础医学课程整合为一门按人体器官系统进行教学的“基础医学整合课程(包括基础医学导论和基础医学各论1-4)”,教材的总字数由430.9万字下降到285.5万字,课时由405学时降为320学时。这样做避免或减少了相关课程内容的重复,节省了师、生的精力,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值得借鉴[4]。美国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ofMichigan)医学院的解剖学科和妇产科学改变传统上前基础后临床医学教育的教育模式,打破基础与临床的界限,将二者有机结合,创建了“临床解剖学和妇女健康(ClinicalAnatomyandWomen’sHealth)”课程[5]。目前我校将医学院基础医学部原来按课程的十几个教研室整合为五个学科群,加强了课程间的交流,我们以人体机能学实验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将生理学、药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的实验进行了有机整合,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提高了效率,效果良好。同时,也在加强课程内的改革,如生化课程将原来相关联的但分散的数个实验整合为一个生化大实验,对学生建立整体的思路有明显的帮助。

2结合临床实际,开展基础医学教育

医学院校的医学基础课教学目的十分明确,就是培养医学生。这和综合大学中的一些类似课程(如生理学、生物化学等)的教学目的不同,不能互相替代,基础医学不能脱离临床实践,而应与临床医学紧密结合。学科中要有既懂基础医学又懂临床医学的教师,美国一些学校40%以上医学基础课的教授是在职的临床医生。我国大多数医学基础课的教师毕业于医学院但不是在职的医生,这种状况在教学思路和实际教学及科研中限制了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联系和结合[6]。医学课程来源临床实践,医学基础课程是为临床服务的,体现在两个方面:是后续的临床课程的基础知识;也是将来临床工作的依据。但我们常常注意了前者、忘了后者,忘了或很少向学生介绍基础医学知识在临床中的应用。局部解剖学与外科手术学是基础与临床的桥梁课,是医学生进入临床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局部解剖学(Regionalanatomy)是从临床实际需要出发,阐述人体器官的解剖关系,局部解剖的熟悉程度决定一个外科医生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只有掌握局部解剖才能使外科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得心应手,避免不必要的损伤,减少并发症,使手术获得较好的效果。外科手术学(Operativesurgery)是专门研究手术的技巧、方法、条件的科学,是外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医科大学将上述两门课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局部解剖学与手术学”课程[7]。北京大学医学部的解剖学教研室将解剖与临床相结合,开设了“临床局部解剖学PBL专题(包括胸前壁、腋窝局解与乳腺癌手术,胸腔纵隔局解与冠心病,腹股沟区局解与腹股沟疝,结肠上区局解与肝移植,盆腔局解与直肠癌,四肢局解与骨关节损伤,腮腺区局解与颌面外科,颅脑的断层解剖与颅脑CT/MRI,颈部局解与甲状腺手术,心血管系统与心血管疾病)”[8]。让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病人,邀请临床大夫讲解基础医学课程中的一些章节,将临床的最新成果和临床经验带进基础医学课堂,不但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基础联系临床,而且还活跃了课堂气氛,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9]。密歇根大学医学院的“临床解剖学和妇女的健康”课程中,学生解剖尸体、参与了教学和关于妇科解剖与妇女保健的临床相关会议,该课程强化了基础和临床的结合,培养了学生在临床实践中使用基础学科概念和技能[5]。在部分局部解剖的教学中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给学生授课并示范性解剖,当学生感受到局部解剖与临床实际应用(尤其是外科手术)联系是非常密切的,明白“成功手术的过程应是没有错误动作与多余动作的解剖过程”时,他们的学习目的进一步明确了,枯燥的解剖学课程变得生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了,“要我学”真正变成了“我要学”[10]。

3合适开展PBL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1969年,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多伦多的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University)首创了以问题为中心(Problem-basedLearning,PBL)的研究性教学法,该教学法以“问题”为核心,通过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总结等过程,提高了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其实质是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体验科学原理的发现和应用科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11]。以临床实际问题为基础的研究性教学,增加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教学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把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基础医学的相关课程中采取适当的研究性教学,建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教师的的策划、指导、促进、评价和鼓励下,通过学生个体的主动学习,小组内学生的充分交流与沟通,小组成员的协作与团队的集体智慧,解决学习过程中一个个问题,使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既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基础医学知识,又实现了基础医学各学科间以及基础与临床学科间知识的交叉,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以PBL教学法为代表的研究性教学法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1986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和西安医科大学将PBL教学法引入我国,目前我国许多医学院校的基础医学课程都开始尝试应用PBL教学法[12]。但我国的医学教育是在高中毕业后进行的,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大学后的精英教育有许多的不同,学生的知识结构、知识体系不完善,其医学知识几乎为零,这是在基础医学课程学习阶段开展PBL教学的困难。我们有计划的组织了相关教师在不同层次(课程组/学科群/基础医学部/基础与临床间)对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研讨,并在部分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学中开始了研究性教学的尝试与探索。我们的体会是,结合我校的实际,可以在基础医学的有关课程中选择合适的内容开展PBL教学。

4加强人文社会科学、行为科学同医学学科的结合

按理说,有精湛的技术和高尚的医德,就可以做一个合格医生了。但一个成功的医生还应是一个活跃的社会活动家,通过参与社会活动,向人们传达健康知识,还须具备丰富的人文知识和与人打交道的能力。美国哈佛医学院(HarvardMedicalSchool)的“病人、医生”课程、约翰•霍普金斯大学(TheJohnsHopkinsU-niversity)医学院“病人、医生和社会”课程都强调人文社会科学、行为科学同医学学科的结合,这是因为医学兼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双重属性,在医学实践中,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技能的应用是密切结合、难以割裂的;同时,学习期间的情境如与今后运用知识的情境相同,学生可以更好地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13]。医生的工作基础就是和患者沟通合作,医生手中的手术刀和处方只是工具,而与患者的成功沟通并赢得患者的配合,是一个成功医生最重要的技能。除了专业知识,医学生还需要有良好的社会交际和合作能力,美国的医生除了看病、手术,还广泛参加社会活动,向社会各界的人们传达健康知识,同时也赢得了人们对医生职业的尊敬[14]。

5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估体系

基础医学教学范文第9篇

一、抓好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

(一)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提高教学质量可以通过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这一有效途径来实现[1]。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是示范性课程,必须有很好的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在建设过程中,教师队伍会不断优化,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同时通过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体系的建立,也会示范带动其他课程建设的发展,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二)提高教师授课质量

教师的授课质量是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2]。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就必须加强自身学习,认真研读教材并学习相关知识,既要熟悉本领域的最新信息,也要熟练掌握其他领域的相关知识。应制定集体备课制度,使教师之间能够相互学习,扬长避短。还要完善理论教学评估体系,这不但可以对教师的授课情况给予公正的评价,激励教师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充分调动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使两者之间形成良性循环。

(三)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主动学习,要想使学生主动学习,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注重采用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开展课外研读小组等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质疑、探究、合作中自主学习,形成师生间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教学空间。教师要通过介绍典型案例、先进前沿发展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所学知识的价值,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充满责任感和荣誉感,从而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

(四)注重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整个教学活动的效果[3]。注重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是对学校基础医学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资源储备。要通过业务交流、资助服务、人才引进等多种方式,促进骨干教师队伍快速成长,造就一批水平高、业务精、素质强的医学教学、科研队伍。

二、强化实验课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医学学科的实践性很强,实验教学是医学教育、医学人才培养中的基础环节。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药卫生的进步,深入开展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实验课程,对解决目前医学教育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基础知识掌握欠佳、技能操作薄弱、动手能力不强、不善于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等现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

(一)改进实验教学的方法内容

传统的实验教学课程大多是简单的验证理论教学内容,这种方法已不适用于当今的医学教育。随着医学教育的深入改革,对医学学生的培养已经从填鸭式教育转向问题性、综合性教育。实验教学也应顺应这一改革趋势,摒弃传统实验教学项目中一些过时落后的单一实验项目,加入一些动手性强的综合性、开放性实验。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加入设计性实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二)加强实验教学教师队伍的培养

一直以来,由于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处于次要地位,实验教学的师资不被重视,实验课大多是由青年教师来担任,对于实验教师的培训也是少之又少,导致实验教师的水平一般,很难提高。为了提高实验教学的教学质量,应该重视实验教学教师队伍的培养,让骨干教师参与实验教学,并定期对实验教师进行培训,使他们在实验技能和操作方面不断提高。

(三)完善实验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应该完善实验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加强对实验教学的监管,注重制度化建设,力求使实验教学更加规范、合理、有效。定时进行常规教学检查,并不定时地进行抽查。全面了解实验教学的相关信息,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实验教学的质量不断提高。

三、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为更好地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绝对不拘泥于某一种方式,要结合实际,多种方式统筹使用,提高医学教学质量[5]。

(一)传统教学模式

当前医学教学的主要模式,它系统完整、条理清晰、知识面广、信息量大,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知识。此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减少和避免了学习中的弯路。但它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处于被动接受位置,学习能力的培养不足,知识应用和创新思维受到禁锢,与当前医学前沿知识的结合不够。可用于基础理论的掌握学习。

(二)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以讨论为主要方式,注重知识的维度,以及多学科之间的联系,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分责,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可以营造轻松主动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同时锻炼学生资料查询、总结归纳、综合理解、系统推理、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实现由教科书思维模式向提高解决临床问题能力的转变。但是此模式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做前期准备工作,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不足,可在系统学完一部分内容后总结性地使用。

(三)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小组讨论的模式实施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自主性、独立性,从而使学生新知识的获取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有利于整合运用基础医学知识,锻炼了学生多学科的整合运用能力,可使学生很快进入临床实践环节。但它也会出现知识的掌握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上也应和其他教学模式结合使用。基础医学的学习对于医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只有熟练掌握了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才能在临床医学学习中得心应手,才能将基础及临床学科有机结合,形成以疾病为主线的知识体系。这样的医学生,才是真正合格的医学人才。

基础医学教学范文第10篇

医学发展高度的社会化,疾病谱和死因谱的逐渐转变,人类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医学多学科之间以及与相关领域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等诸多因素促使现代医学模式发生了巨大转变。探索生命奥秘、揭示疾病本质、保障人类健康,已经不单单是生物医学问题,同时也是涉及社会、心理、环境等因素在内的复杂系统问题。医学科学已经进入了多视角、全方位、立体化的整合医学时代[4],传统高等医学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医学模式对医学人才培养的要求[5]。因此,依据医学发展规律和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趋势,以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合理建立医学教育标准,构建科学的医学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整合和设置医学课程体系是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关键。国内诸多高等医学院校在这一方面已经进行了长足的探索[6-8]。我校也在教学改革实践中,进行了大胆尝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标准要求为纲领,以基础医学课程系统整合为试点,打破原有的以学科专业分类的课程体系,加快学科间、单位间的合作与协作,推进以“器官,系统,疾病”为主线的深度课程优化整合,围绕知识、技能、素养环节,逐步构建更科学的医学人才培养方案和基础医学课程体系[9]。比如,把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和药理学相关知识按人体器官系统分类,重新整合教学内容,构建器官系统模块化课程体系。使学生从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整体水平,熟悉和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正常运行规律和疾病状态下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形态学改变以及相关治疗药物作用机制和合理使用,了解相关学科的发展现状,为进一步学习临床医学课程打下坚实基础,并为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建立基础医学教学病例库,推进PBL教学方法改革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执业医师考试和高等医学教育内容也正日趋深入和全面,执业医师考试试题内容不仅仅是涉及某一学科的知识,也不单单是临床技能本身,还包括医师自我学习、创新思维、有效沟通等知识、能力和素质一体化的多重要素,考试更加注重的是考查考生综合运用医学相关知识,发现提出问题、系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专业能力和素养。这一发展趋势的导向给高等医学教学方法和教育模式改革提出了较高的要求[10]。当前,世界诸多国家公认的解决这一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模式,让学生早期接触病人、尽早接触临床,着力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在基础医学课程教学阶段,建立基础医学教学病例库,大力推进基于病例的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方法改革,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式。PBL教学法即基于问题学习的方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典型教学方法,强调把学习置于复杂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员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决复杂实际的问题,从而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促进解决问题、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目前认为,以问题为导向的PBL教学形式和跨学科多知识点融合的PBL教学特色符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特点。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以执业医师考试为导向,我们建立了基于基础医学教学病例库的PBL课程模式,加强了以问题为线索的小班教学和研讨教学。首先,按照基础医学课程标准和执业医师考试大纲,由各学科高年资教员集体搜集、整理和编排贴近常见病、多发病疾病谱、覆盖医师考试大纲、体现课程教学重点、符合临床诊疗流程的典型病例,建立基础医学教学病例库。每个典型病例的内容均包括患者的详细病史、查体过程、实验室检查结果、临床诊断以及药物治疗。病例库的编写和建立,其目的是大力推进基于病例和问题的PBL教学方法和模式改革。为此,我们编写了基础医学器官-系统模块《基于问题的学习指导手册》,分学生用书和老师用书。根据教学需求,选择一定数量的典型病例开展PBL教学。具体实施时,将学生分组,采用小班讨论方式,由一名老师组织引导PBL教学过程。每个案例的PBL教学均分两次课进行,第一次课先由学生针对病例发展进程、患者的信息和诊治过程,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课堂上由同学们运用已掌握的相关知识自己分析、解决其中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再总结出一些相对复杂且值得讨论的问题。第二次课是在学生充分搜集查找相关书籍、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主要解决第一次课总结出来的尚未解决的问题。整个教学环节,教员不参与问题的提出和回答,只是起到不让讨论过多偏离主题,并进行一些适时地点评作用。学员通过病例的讨论学习,可从机体的生理过程、解剖特点、病因机理、病理特征等方面阐述患者的临床表现,分析探讨疾病的治疗思路、合理用药的原则,初步了解健康教育、医患沟通等相关知识与技能。基于临床病例的PBL教学的实施,实现了由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科为基础的传统基础医学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贴近临床实例,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医德品质、自我学习、创新思维、有效沟通、系统分析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和素养的多学科整合医学教学模式转变。

3加强辅导答疑与带教,培养学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基于病例的PBL教学方法改革,一方面实现了以学员为中心,全面提高学员综合能力和医学素养的目标,同时由于总课时限制,理论课教学课时比例大幅度减少,学生理论课程学习中常会产生大量的问题。为了解决好这一矛盾,在鼓励学员查资料自行解决的同时,加强多途径的课后辅导答疑,给学员更多的启发和引导,非常必要。首先,我们在基础医学理论课教学的同时,大力加强了课后辅导,每个学科每周安排教员晚自习时间至少跟班辅导一次;其次,每天安排教员进行网络值班,利用网络课程平台中的答疑功能,及时解决学员在学习中碰到的具体问题。再次,由网络值班老师在网络课程平台中的论坛专栏里提出学员感兴趣的讨论专题,吸引学员结合理论课程所学内容展开广泛讨论,以巩固课堂所学。另外,对一小部分学员的探索性问题,教员给予引导启发,指导学员设计课外科研课题,在老师的支持和帮助下,完成实验操作,分析实验数据,对研究较深入的课题,由教员指导学员撰写科研

论文。对于学员而言,课外科研的实施,增加了学习兴趣,开拓科研视野,开阔了科研思维和眼界,拓展了医学基础知识,提高了动手能力和科研素养,也培养了学员综合运用知识,发现问题、系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探索创新的能力。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员知识水平与能力

以执业医师考试为导向的基础医学课程体系的优化整合和以学员为中心基于病例的PBL教学方法的改革对授课教员知识结构、能力技能和专业素养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器官系统模块纳入了传统的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和药理学4门主干基础医学课程,病例式PBL教学中,代课教员在授课、辅导、答疑过程中会遇到学员各种各样跨学科、跨领域的问题,已经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各学科相互独立的框架结构,甚至打破了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课程的界限,授课教员必须破除根深蒂固的传统教学观念,也必须具有通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和药理学等多学科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素养。因此,必须采用有效的措施加强教员综合教学技能全面满足课程整合需求[23]。在实践中,我们加强对教员基本教育理论学习的引导,使教员充分认识当前高等医学教育特点,教学改革方向与措施,建立科学的基础医学教学理念;通过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师资教育培训、常态化的精品课教员评选和课堂授课质量评估等具体措施,加强教学技能培训,促使教员基本教学技能显着提高;为教员提供外出学习交流机会,鼓励教员积极参加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为导向的相关教学科研和学术活动;依据执业医师大纲,有计划地组织教员进行专题学习,参加临床实践教学听课和观摩,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强化综合能力。采用以上系列措施,有效地提高了教员基本教学技能和跨学科专业综合能力,确保了以学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法的顺利实施,保证了基于病例和问题的PBL教学质量和效果。

5加强针对性练习强度,合理设置考试方式

  基础医学课程涉及面宽、知识点多,很多课程内容综合性强、概念抽象,不易理解记忆和全面掌握。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参考兄弟院校先进经验,采用多种方式,加大针对性练习强度,合理设置考核方案,引导学员紧抓知识要点,理解与记忆相结合,夯实医学基础。依据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按照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题型,组织教员逐单元、逐细目、逐要点地编写了覆盖全知识点的《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基础课程考点习题与精解》,建立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基础课程试题库。在课堂上,教员根据课时安排,每节课结合授课要点从编写的书籍中或者从历年真题中选择几道相关习题进行详细地讲解,以便学员紧扣大纲,把握重点;课后通过网络课程从习题库中选择适量习题作为作业布置给学员,再由老师批改评分,促进学员通过完成作业达到学练结合,查漏补缺,综合理解所学内容;在单元或系统内容完成后,通过网络课程给学员安排模拟测试。经过多阶段的练习,学员不断看书复习,熟能生巧,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提高了综合分析能力。课程考核是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一个重要组成部,是促使学生对基础医学课程全面、系统再学习的有效手段,也是检查学员掌握知识程度的重要方法。在基础医学学习阶段,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从知识、技能、态度、行为、能力等方面对学员进行全面考核的理念已经逐渐被接受。在实践中,我们注重合理设置考核方案,让考试内容综合化,考试方式多样化。考试内容涵盖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方法和提出问题、系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等方面。考试方式采用笔试、实验操作,讨论表现、书面报告等综合方式,有效避免了考试中的偶然性和变异性,减少了考试的主观性,增加了客观性。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为导向,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加强课堂练习、布置课后作业、开展阶段测试、历年真题讲解和基础医学综合考核等环节,查漏补缺、夯实基础,全面提高了学员的综合素质和实战能力。

6加强信息化教学手段的研究与应用

网络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是医学基础教育改革与时俱进的方向。我们在实践中把网络信息技术与医学专业的特点相结合,尝试了基于网络课程教学平台的基础医学教学模式。相关教学活动,如教学信息的,教学资源(幻灯、教案、课程标准、授课视频等)的扩展,课后辅导答疑,作业布置批改,阶段测试考核,专题论坛讨论等环节都离不开网络课程平台。网络课程教学平台的应用充分调动了学员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增加了教学过程的灵活性,有效弥补了教学资源不能满足学习需求,传统教学方法手段单一,辅导答疑、作业布置、测试考核手段落后等问题,显着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另外,笔者日前参与的国家医学电子书包项目,也是网络信息化发展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型数字化综合教学系统。“国家医学电子书包”在教学内容、方法等多方面都有突破,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优势,融合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及动画等多种元素,契合高等医学教学的直观性、示范性和实践性特点。此外,大数据时代悄然而至,已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给医学教育模式的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将网络信息化数据应用于个性化学习体验的做法正在引起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教学中,启发学员利用网络信息化资源,如Pubmed,ElsevierScienceDirect文摘或期刊全文等相关数据库,开展在线学习,鼓励学员持续追踪和深入挖掘分析数据,发展更具互动性和灵活性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保持学习积极性,倡导高质量与独特性的学习体验,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与兴趣。

7小结

上一篇:支农资金监管范文 下一篇:医师培训教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