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幻觉范文

时间:2023-02-28 17:56:36

货币幻觉

货币幻觉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奢侈品消费 货币幻觉

一、奢侈品概述

奢侈品广义上指带给消费者一种高雅和精致的生活方式,注重品味和质量并且主要面向高端和中高端市场的产品。当今国际上通用的奢侈品的概念是: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可称为非生活必需品。

中国在全球奢侈品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高盛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奢侈品消费高达65亿美元,连续三年全球增长率第一,销售量第一。

影响奢侈品消费的因素繁多,包括心理和社会因素,例如炫耀性消费、追求社会认同、从众性消费、情绪性消费、社会舆论、收入水平等等。其中,货币幻觉这一心理因素对奢侈品消费也有着重要影响。

二、货币幻觉概述

货币幻觉(money illusion)是指在经济交易活动中,人们因倾向于以货币的名义价值而非实际价值思考而对其消费和投资行为造成影响的一种认知偏差。名义价值是指货币票面上的数字,实际价值是指货币实际购买力,而人们更直接感知的是货币的名义价值,这样就产生了货币幻觉。Fisher在1928年第一次提出货币幻觉的概念,即人们想当然地认为“一美元就是一美元”,并未能察觉美元或者其他货币已升值或者贬值。

货币幻觉主要受个体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因素影响。包括:(1)情绪。有研究表明,人们在积极情绪中对货币名义价值估计产生的偏差比在消极情绪中更大,通俗而言,心情好时货币幻觉更加强烈。(2)消费经验。实验表明,对某一外国货币不熟悉的被试很容易受到货币名义价值的影响,相反,对使用外国货币有一定经验的被试将外国货币转换为本国货币时并不一定依靠货币的名义价值。所以,先前经验可以减弱货币幻觉的影响。(3)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导致货币贬值,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上涨的现象。由于货币发行增加,人们的收入水平也随之增长。名义工资上涨,人们在短期内会认为收入增长而产生货币幻觉。

三、货币幻觉与奢侈品消费的关系研究

目前的众多的研究表明,货币幻觉对个人和经济总体都产生重大的影响,会导致人们非理性投资和消费,例如奢侈品消费。Raghubir和Srivastava的研究表明,当商品属于奢侈品或者高价格商品,人们产生的货币幻觉比较强烈,当商品是日常消费品、低价格并且是经常性购买的商品,货币幻觉的程度相对较弱。

影响货币幻觉的因素,同样影响着奢侈品消费行为。例如,人们常常在积极情绪时购买奢侈品,作为对自己的奖赏或者纪念;目前全球奢侈品品牌大都为欧美品牌,消费时可能要使用外国货币,因此货币幻觉的影响会更加明显;当前,中国国内通货膨胀加速,物价上涨,货币货币幻觉更为强烈,而购买奢侈品会给人以保值的感觉,因此奢侈品消费再次增加。

综上所述,货币幻觉和奢侈品消费有着相互影响的关系。减弱货币幻觉,在奢侈品消费上能够更加理性。

参考文献:

[1]马明龙.中国奢侈品市场消费动机和策略研究.今日南国,2010(9)

[2]胡道锐,吴建飞.论中国奢侈品消费者购买决策影响因素.现代商贸工业,2010(20)

[3]黄宝珍,徐富明,王岚,文桂婵,于会会.货币幻觉的心理机制与影响因素.心理科学进展,2010(18)

货币幻觉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主观货币函数;传统货币函数;货币幻觉;显性数字;隐性数字;最优化分析;价格粘性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4)01-0023-05

一、文献回顾

传统经济学将其理论建立在一系列严格的假设之上,其中理性人假设处于核心地位。理性人具备高超的计算能力,可以准确、快速地完成数字计算,而不受备选项外在形式的迷惑。然而货币幻觉的存在却对理性人在计算能力方面的假设形成了挑战。费雪(1928)认为货币幻觉源于行为者忽视购买力变化的心理错觉;Haberler(1941)则认为货币幻觉是选择行为违反了里昂惕夫“齐次性假设”的结果;Marschak(1943)利用多元回归方法构造了需求函数,验证了货币幻觉的存在。Richard Dusansky和Peter J. Kalman(1974,1980)则把名义收入和价格同时引入效用函数,证明了需求函数的非齐次性;Ernst Fehr和Jean R Tyran(2001,2005)认为在给定的博弈中,即使行为者能够通过不断学习消除货币幻觉,但只要其他对手行为存在不确定性,那么货币幻觉仍将对均衡结果产生影响。在行为经济学领域中,Shafir,Diamond和Tversky(1997)认为人们脑中的 “决策框架”使其在选择时关注更加明显、简单的备选项。Gamble等(2002)则通过实验发现消费者普遍倾向于认为以大单位小数字货币计价的商品看上去更加便宜,以小单位大数字货币计价的收入看上去更丰厚。Raghubir和Srivastava(2002)发现,人们在对以外国货币标价的商品进行估值时,往往无法充分考虑汇率的影响。Desmet P和Jonas等经济学家(2002)通过实验发现,由于欧元的价值高于马克的价值,当商品价格用欧元来标识的时候,人们认为商品变得更便宜了。Mishra et al(2006)发现,相对于持有少量大面值的购物票,消费者在持有总额相等但数量更多的小面值购物票时的购物意愿更强。

尽管行为经济学家的实证结果表明货币幻觉源于人们固有的认知偏差,但缺乏相关的数理分析使其一直没有被纳入到经典的经济学分析框架中。本文通过构建“主观货币函数”,运用约束条件下求最优解的方法,实现了对这类认知偏差行为的数理化分析,为货币幻觉奠定了微观基础。

二、显性数字与隐性数字

在主观货币函数中,自变量不再是数量本身,而是表达数量的数字符号,它由显性数字和隐性数字两个部分组成,它们的不同组合构成了任意货币备选项。显性数字是指相对容易辨认的数字符号形式。例如:价格标签10.00美元中的“10.00”,购销合同20 000欧元中的“20 000”等。隐性数字则是指相对较难辨认的数字符号。例如:对于10.00美元和69.00元人民币的两种货币形式,隐性数字就是它们的汇率,其需要通过计算才能得到。如果假设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恰好为6.9∶1,那么隐性数字值分别是6.9和1(或1和1/6.9)。显性数字和隐性数字并不是两个绝对的概念,在某种货币形式中是隐性数字,在另一种形式中则可能变成了显性数字。两者的区分依赖于给定的表达形式是否便于行为者的理解和计算。如图1所示:22L中的“L”,在这里是隐性数字,因为它表达的数字含义不如“22”明显。但是,如果写成“贰拾贰L”时,L就成了相对容易识别的显性数字。

三、主观货币函数

六、行为实验检验

1. 行为实验的目的。第一,人们对于显性数字部分和隐性数字部分的弹性随着消费值的增大而递减;第二,对数量相等的备选项,人们对显性数字形式的敏感度大于对隐性数字形式的敏感度。

2. 行为实验的方法。有90名18~22岁的学生参加了该项实验。实验要求每个被试者都把自己设想成一个日用品零售商。一位知名洗涤液公司的营销人员来到他们的店里,告知被试者正在为公司的新产品进行容量定价调研。在调研的过程中,被试者了解到,该洗涤液公司将产品的容量设定在500毫升~3 750毫升,并且公司已经为500毫升的产品定价为10元人民币。他们需要做的就是为剩下的容量确定建议出售价格。问卷共分为2个类型:第一类问卷的数值用隐性数字来表达,即所有容量的表达形式都是以中国汉字的形式显示出来的,如200ml表示成“二百毫升”,2L表示成“二升”等;第二类问卷的数值则用显性数字来表达,即所有容量的表达形式都是以阿拉伯数字的形式显示出来的,如200ml、2L等。

此外,实验规定了以下4个方面:第一,90人分成两组各45人分别填写这两类问卷。第二,要求每个人在阅读完实验材料后,必须在规定的6分钟内填完。由于每份问卷一共包含12个子项,因此要求每个选项平均在30秒的时间内被填写完毕。第三,问卷里容量的数据是随机设定的,即容量不一定是按照从小到大或者从大到小等有规律的顺序列示的。第四,主观货币的弹性用价格变化的百分比除以容量变化的百分比近似表示。

3. 行为实验的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显性数字和隐性数字的弹性,图3呈现出明显的弹性下降趋势,并且大部分显性数字弹性高于隐性数字弹性。通过计算,显性数字平均弹性值为1.36,隐性数字平均弹性值为0.82。

分别对容量值和价格进行对数换算,以价格的对数作为因变量,容量的对数作为自变量,利用SPSS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得到线性回归后的系数,如表1所示。显性数字问卷的自变量系数为0.743,t=11.46,而隐性数字问卷的自变量系数为0.711,t=28.67。显然,回归得到的结果也表明,人们对显性数字的敏感度高于对隐性数字的敏感度。

运用方差分析,比较显性数字形式和隐性数字形式下被试者对各个容量设定的平均价格结果(如表2所示)。显性数字的洗涤液价格明显大于隐性数字的洗涤液价格(F(2,21)=7.488,p

七、结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建立主观货币函数并进行约束条件下最优化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货币备选项的不同表现形式会对人们的选择行为产生影响,对于实际值相同的不同收入形式,行为者偏爱显性数字较大的形式;第二,货币幻觉的程度取决于人们对显性数字和隐性数字敏感性的差异,当隐性数字弹性绝对值大于显性数字弹性绝对值时,差异越大,货币幻觉越明显。

未来的研究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进一步扩展:首先,当选择者面对表现形式更加复杂的备选项时,如复合货币形式?姿n1u1+(1-?姿)n2u2,?姿?塬∈(0,1),他们的行为将会表现出何种特征?其次,经济计量工作可以被用来估计特定环境下的主观货币函数参数,从而有针对性地定量分析人们在该环境下的行为。最后,主观货币函数也可以被纳入到现代宏观经济学的框架中,从而为价格粘性现象进行新的解释。

参考文献:

[1]Carole B. Burgoyne,David A. Routh, Anne-Marie Ellis.The Transition to the Euro:Some Perspectives from Economic Psychology[J]. Journal of Consumer Policy,1999,(22),pp.91-116.

[2]David H.Krantz,R.Duncan Luce. Patrick Suppes and Amos Tversky,Foundations of Measurement[M]. New York:Academic Press 1971.

[3]Desmet P. A study of the potential effects of the conversion to euro[J]. Journal of Product & Brand Management,2002,(3):pp.134-46.

[4]Edmund Cannon, Giam Pietro Cipriani. Euro-Illusion:A Natural Experiment[J]. Journal of Money,Credit,and Banking,2006,(38):1392-1403.

[5]Eldar Shafir,Peter Diamond, Tversky,A. Money Illusion[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7,(2):pp.341-374.

[6]Ernst Fehr, Jean-Robert Tyran.“Does Money Illusion Matter?[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1,(5):pp.1239-1262.

[9]James S, Dyer, Rakesh K. Sarin Measurable Multi-attribute Value Functions[J]. Operations Research,1979,(4):pp.810-822.

[10]Jonas E,Greitmeyer T,Frey D,Schulz-Hardt S. Psychological effects of the euro-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the perception of salaries and price estimations[J].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02,(32):pp.147-69.

[11]Johnson EJ,Payne JW. Effort and accuracy in choice[J]. Management Science,1985,(31):pp.395-414.

[12]Kahneman D., Tversky A. On the Psychology of Prediction[J]. Psychological Review,1973,(80):pp.237-251.

[13]Kahneman,D,Amos Tverksy. Prospect Theory:An 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J]. Economitrica,1979,(47):pp.263-292.

[14]Kahneman D, Slovic P, Tversky A, Judgement under Certainty:Heuristics and biases[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nd the Russell Sage Foundation,1982.

[15]Kahneman,D. New challenges to the rationality assumption[J]. Journal of Institutional and Theoretical Economics,1994,(150):pp.18-36.

[16]Marschak,J. Money illusion and demand analysis[J].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43,(1):pp.40-48.

[17]Marini G,Piergallini A,Scaramozzino P. Inflation Bias after the Euro:Evidence from the UK and Italy[R]. Working paper. Centre for Financial and Management Studies,University of London,2004.

[18]Pria Raghubir,Joydeep Srivastava. Effect of Face Value on Product Valuation in Foreign Currencies[J].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2002,(29):pp.335-347.

[19]Pria Raghubir. 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review of the subjective value of money and prices[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6,(59):pp.053-1062.

[20]Ralph Roskies. A Measurement Axiomatization for an Essentially Multiplicative Representation of Two Factors[J].Journal of Mathematical Psychology,1965,(2):pp.266-276.

货币幻觉范文第3篇

关键词:货币幻觉;计量分析;调查法;拟自然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方法

中图分类号:F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56(2009)08―0084―06

根据经典的经济理论,如果实际值没有变化,仅仅是名义数量变动的话,并不会影响到人们的行为。人们是否可以揭开这层货币面纱(monetary veil),这是一个实证的问题。Shafir等认为,货币幻觉就是人们倾向于用名义货币价值,而不是实际价值进行思考。该假设的提出可追溯到Fisher。Leontief的定义更为正式,如果在名义价格的情况下需求和供给函数是零次齐次性(homogeneous of degree zero)的,那么将不存在货币幻觉。Patinkin的定义则是“如果他对于商品的超额需求函数不是单独地取决于相对价格和实际财富,这个人将会被认为存在这种幻觉”。早期关于货币幻觉的文献集中于劳动力供应与失业等领域。尽管货币幻觉很常见,但是经典经济理论一般假设经济个体是理性的,特别是理性预期理论假设人们是理性的,理性的个人不会表现出幻觉,所以没有研究的必要,于是货币幻觉假设几乎被经济学家所忽视。

随着行为经济学的兴起,近20年来货币幻觉又逐渐引起了学者的重视。经济学研究应该关注的是,人们实际上是如何做出经济决策,而不是他们应该怎样做。货币幻觉成为人类决策中众多潜在的“异象”(anomaly)之一。Akerlof认为,应该将包括货币幻觉在内的一些行为观点作为宏观经济学的基石,这是因为这些假设有助于解释真实世界经济偏离竞争、一般均衡模型的原因。

研究货币幻觉是否存在是一个实证的问题,学者们使用了多种方法来寻找货币幻觉的实证证据。应用比较早而且普遍的方法是基于经济理论模型,对经济现象进行计量分析,检验货币幻觉假设。最近兴起的方法包括Shafir等人、Svedsater等人的调查方法、Kooreman等人的拟自然实验法、Fehr和Tyran使用的实验室实验方法等。

一、基于经济事实的计量分析方法

货币中性(neutrality of money)抑或非中性,是经济学中一个具有根本意义的论题,当然也是一个很早就被经济学家所关注的论题。货币中性是指,货币数量的变动会影响商品价格并使价格总水平变动,但不会改变相对价格――从各种商品服务价格对比角度看的价格。货币是一层面纱的观点,反映了西方古典经济学的货币思想,20世纪早期的费雪方程式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理性预期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处于鼎盛时期,作为该理论的代表性人物之一的Lucas指出,如果行为主体是完全理性的,价格、工资等名义变量的变动都不存在任何的刚性(rigid),也不存在货币幻觉,等等,则货币的影响是中性的,以工资、物价上涨率为纵轴、以失业率为横轴的菲利普斯曲线是垂直的。而实际观察到的名义工资和名义价格看起来是刚性的(比如,Shafir et a.),实际的菲利普斯曲线,特别是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不支持Lucas的推断。

要验证货币幻觉假设,一些学者都是通过构造经济理论模型,对经济事实进行计量分析与检验。这种实证检验方法应用最早,也最普遍,目前仍然方兴未艾。《Science》杂志在2007年8月发表了一篇概述性文章《Money Illusion and the Market》,介绍学者们根据货币幻觉对股票市场、城市住宅价格影响的经验事实,对货币幻觉假设所作的实证检验结果,说明货币幻觉对经济体中行为人的影响引起了经济学、心理学界的广泛关注。在股市,通胀预期与红利一股价比率或盈利一股价比率的正向关系长久以来都被经验所证明,但是从理论上讲通胀的影响应该是中性的,这样的关系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如As―ness)。对于这两个现象,Modigliani和Cohn首先提出股市中的投资者存在一种特殊的货币幻觉形式使得价格显著地偏离基本面。他们认为投资者犯了两个通胀引致的判断错误:第一,投资者倾向于用名义利率而不是实际利率来对股票的实际现金流进行资本化;第二,投资者没有认识到公司的债务在实际条件下已经贬值。因此,在高通胀时期股票市场被低估;低通胀时期股票市场被高估。其后,许多学者都得出了支持货币幻觉假设的结论(如Cohen et al.,等)。与股票市场类似的,住宅的售价一租金比率随着名义利率而不是实际利率的变化而变化,显然,住宅市场中的投资者也可能存在货币幻觉。Brunnermeier和Julliard证明了英国和美国住宅市场都存在货币幻觉。Piazzesi和Schneider的研究与先前关于资产价格中货币幻觉的研究存在一个明显的差异,理性投资者与货币幻觉投资者之间对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的分歧导致住宅价格的狂涨,比如,在低通胀环境下,例如21世纪初,住宅需求的上升是由幻觉投资者所引起的,他们错误地认为低名义利率导致低实际利率,导致对住宅的超额需求,而理性投资者很乐意成为资金供给者,这样,低通胀会导致对住宅的超额需求,房价被高估。

近年来,国内学者根据我国经济主体中居民关注名义值而忽视实际值的现象来验证货币幻觉假设。在资产价格方面,国内有研究提出了货币幻觉可能存在于股票市场。刘仁和证明了在1991-2001年期间我国年度的名义无风险利率(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与市盈率的反向关系,这表明当名义利率高时,市盈率低,而当名义利率低时,市盈率高,将观测区间延长到2006年,与使用月度数据的实证结果一致。刘仁和还将研究拓展到房地产市场,发现我国城市住宅市场中投资者经常用租金与房价的比率与一年期储蓄存款的名义利率进行比较,以决定是否应该购买住房。通过研究租金收益率与通货膨胀、名义利率之间的关系,说明货币幻觉假设也存在于我国的住宅市场。彭志远使用名义收入与实际收入的差作为反映农村居民货币幻觉的变量,证明了货币幻觉在我国农户中是一个明显的现象,农户并不是完全理性的,却可能是短视的。彭秋莎等通过对投资函数和储蓄函数的估计,发现投资者存在货币幻觉,这一结论表明名义的贷款利率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有明显的影响。另一方面,储户不存在货币幻觉。

二、调查方法

Shafir等人提出了一个基于多种表述的货币幻觉心理账户(psychological account),通过个人水平(individual level)的货币幻觉调查问卷证据,证实货币幻觉在美国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现象,人们倾向于货币幻觉而且也预期货币幻觉影响其他人的行为。人们表现出货币幻觉,即倾向于按照货币的名义价值而不是实际价值思考,不是由于自发的战略或动机,而是由于这样思考省力以及交易价格表述为名义

条件的一般性和明显性。名义和实际表述的相对明显性、决策制定者的精明和经验,将会影响由名义估价引起的对经济交易实际价值估价偏差的程度和持续性。Svedsater等人通过三个调查证明了货币幻觉影响金融决策,当投资者在评估金融信息时可能受到股票名义价格的影响;Genesove和Mayer证明公寓所有者的行为方式显示出他们在出售公寓时不愿意承认名义上的损失。

Stefan等人使用的数据来自于一个广泛而且有代表性的居民调查而不是实验的学生人群,发现货币幻觉不存在。通过使用1993-2003年的GSOEP(German Socio―Economic Panel)调查数据,他们避免了使用假设性的问题与框定效应(framing effect),而且使用的信息是回答者的实际情形。需要注意的是,他们通过将居民收入满足感作为个人效用函数的变量来检验货币幻觉,他们的结论不支持货币幻觉的存在。不存在货币幻觉的情况下,物价和名义收入同比例同方向的变化,居民的收入满足感(income satisfaction)不会受到影响。换句话说,满足感取决于实际而不是名义的变化。但是,如果物价变化,而名义收入同比例同方向的变化导致居民的主观福利发生了变化,那么我们就有理由相信货币幻觉的存在,而且这个比例(系数)是可以通过计量的方法计算出来的。

正式地,假设一个间接效用函数v(y,p)可以近似表示为:

v(y,p)≈β0+β1lny+β2lnp

y代表收入,p是近似定义的价格水平。如果没有货币幻觉意味着β0=-β2,即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变化对于人们收入满足感的影响相互抵消。在两个固定效应的模型中,在任何常见的显著性水平下,对数名义收入的系数与对数价格的系数之和为零,因此不能拒绝零假设,即货币幻觉不存在。

在我国还没有学者做过关于货币幻觉的调查,但是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调查结果,可以发现我国储户可能存在货币幻觉。中国人民银行每个季度在全国50个大、中、小城市进行城镇储户问卷调查,城镇储户问卷调查中有一统计项为“在当前物价和利率水平下,认为‘更多储蓄’最合算的居民占比”,显然,如果居民的储蓄行为考虑了当前的物价和利率水平,那么储蓄意愿应该取决于实际利率。但是我们发现,2003年第二季度至2007年第四季度的“更多储蓄”最合算的居民占比与实际利率(季度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减去季度同比通胀率)的变动并不一致。如图1所示,例如2003年第二季度至第四季度的实际利率大幅下降,但居民觉得当季“更多储蓄”最合算的占比却连续上升;又如2007年第四季度实际利率虽仍为负值,走低的态势不变,但居民觉得当季“更多储蓄”最合算的却显著上升,可能是受到了当时名义利率提高的影响。

三、拟自然实验法

仿照自然实验(natural experiment)的研究方法,Kooreman等人为货币幻觉检验提供了一个新的检验方法――拟自然实验法:荷兰引进欧元,影响该国一个慈善组织募捐款额的对比研究。2002年1月1日荷兰规定以2.20371荷兰盾换成1单位欧元,将欧元作为国家货币。他们对比在其他情况都相同的背景下,引进欧元前后荷兰的一个慈善组织募捐款的变化,来判断是否存在货币幻觉现象。

他们提供证据证明货币幻觉影响慈善捐款。该慈善机构的捐款在币种变更为欧元后上升了11.1%。如果货币幻觉不存在,捐款收入的年度变化应该如观测的引入欧元之前的年份一样大约等于通胀率(表1),因此除了币种的改变外没有其他明显的原因可以解释这个现象。当时荷兰盾与欧元之间的汇率为2.20371,如果捐献者希望与他们之前的捐献水平保持一致,但是为了节约认识的成本,人们可能以2而不是2.20371作为汇率,即运用了经验法则,1欧元大约等于2荷兰盾,这样就解释了为什么2002年的捐款相对于前几年的大幅度上升。

四、实验室实验方法

通过比较人们在名义和实际框架下的行为,可以分析出货币幻觉的影响。可是,现实生活中似乎并不存在相同的背景下,有时表述为名义条件,有时表述为实际条件的例子。检验货币幻觉假设的一个最严格的方法是进行自然实验,研究一个外生的、完全预期到的货币冲击所造成的影响。在Fehr和Tyran看来,即使这样的实验不是不可能,也是很难做到的。他们认为,实验经济学的技术手段要做到外生的、完全预期到的名义冲击实验完全可能,而且实验员能够完全控制名义价格在冲击前后的均衡价值。采用实验室实验的方法能够找到货币幻觉对名义惯性(nominal inertia)影响的证据。他们认为,他们的实验方法是直接观测在名义冲击之后,个体和总体行为的演变,不同于Shafir等向被访者提出假设性问题的研究。

Fehr和Tyran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是建立在一个定价博弈(priee-setting game)的实验基础上,实验将货币幻觉与其他对名义惯性的潜在决定变量相隔离。他们的结论表明,许多经济学家相信货币幻觉的直接影响不大而得出货币幻觉是不重要的结论是不正确的。他们将货币幻觉的直接影响定义为个人最优化时出现错误而产生的直接结果。货币幻觉的间接影响定义为由于一些人预期其他人倾向于货币幻觉,他们从而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所产生的影响。货币幻觉的直接与间接影响之间的差异是重要的,这是因为许多经济学家似乎相信货币幻觉在个人水平上不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货币幻觉的直接影晌是小的。在他们的实验中,虽然货币幻觉对于名义惯性的直接影响相当小,但总的影响非常大。这个结论支持以往研究所强调的小规模个人水平的非理性可以导致对总体水平的重大影响,如Akerlof和Yellen等等。

大部分经济学家的直觉认为货币幻觉对经济的影响不会很大。这是因为,毕竟幻觉对于人们的福利来讲是有害的,那么他们就有强烈的动机做出无幻觉的决策。如果人们最终会做出无幻觉的决策,意味着至少从长期来讲,货币幻觉对总产出(aggregate outcomes)的影响不会很大甚至是没有。Fehr和Tyran证明了这种观点存在严重的误导性,原因在于忽视了货币幻觉战略反射(strategic repercussions)的影响。他们的结论是基于一系列的实验,通过执行一个具有三个帕累托等级均衡(three pareto-rankedequilibria)的战略定价博弈。实验的设计是基于货币幻觉作为框定效应的特征。当支付表述为名义条件时,84%的实验参与者最终集聚于帕累托次优均衡(inferior equilibria),而98%的参与者在支付的实际表述下最终达到帕累托有效均衡。结论证明了货币幻觉对行为的影响,名义支付在均衡选择中占据主导地位,影响战略环境中的行为。他们在实验上也证明了尽管个人在最优化问题中通过学习最终可以消除货币幻觉的影响,但是货币幻觉在战略环境中有持久(permanent)的影响。由于存在货币幻觉的人群在次优均衡上调整,他们一旦被锁定在一个坏均衡中将无法逃脱,这意味着他们相对于有效均衡而言将经历持久的经济损失。因此,尽管个人水平的货币幻觉仅是个人最优化过程中暂时出现的现象,但是它可以通过协调人们达成非有效的均衡,导致在战略环境中持久的实际影响。

五、简要评述

检验货币幻觉假设的文献回顾表明,由于思考时为了省力以及交易价格表述为名义条件的普遍性等原因,人们习惯于按照货币的名义价值而不是实际价值进行思考。通过上述的国内外实证证据(尽管有不支持货币幻觉假设的证据),我们可以总结如下:一方面,尽管名义和实际数量的差异是明显的,货币幻觉仍然是个普遍的现象。人们在决策时似乎经常忽视通胀的影响。正如Akerlof所指出的,“……包括‘货币幻觉’在内的这样的经验法则不仅仅是平常的而且是合理的(sensible)――既不是愚蠢的也不是难以置信的:相信这样的法则的损失是非常小的。”另一方面,忽视货币幻觉对于个人成本的影响尽管是很小的,但是对于总体经济的影响却是巨大的,而这一点在股票市场和住宅市场上得到的证明则更为明显。将货币幻觉纳入到经济学研究中,重视经济人的非理性,将能更好地解释经济现象。

货币幻觉范文第4篇

谁都知道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从来都不可能有天上掉馅饼的事情!任何经济政策都是双刃剑,人民币升值也不例外。如果从短期来看,升值对老百姓是有好处的。但是如果从长期来考虑的话,人民币升值会给国家宏观调控带来许多不确定性,甚至给就业带来困难,个人财富很有可能会缩水。

道理如下:我国是高外汇储备的国家,其中绝大部分又是美元储备。如果人民币币值上升,将会面临经济增长减缓甚至通货紧缩的隐忧。以日元为例,1985~1995年日元的不断升值,导致了1987~1990年日本房地产和股市的泡沫,泡沫的破裂使日本陷入了20世纪90年代的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之中。另外,人民币升值将导致进口需求的急剧下降,而出口产品则会在国际市场上会涨价,使其竞争力减弱,将殃及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企业及个人的对外净资产缩水。

所以,我们要特别关注人民币升值对我们经济的长期影响,这样才能明确人民币升值对理财生活的真实影响。

外汇理财获利机遇犹存

目前市场上的外汇理财产品多是与美元和欧元挂钩的期权产品。期权产品的投资对象主要是那些不满足于低收益率普通理财产品的人群,这些人愿以承受风险为代价来获得更高的收益。但令人遗憾的是,人民币升值后,有些已经购买外汇理财产品的投资者非但没有获得预期的收益,还有可能承受一定的损失。因为理财产品到期后,支取出来的美元兑换成人民币后,至少要贬值2%。那么,外汇理财产品已失去往日的风光了吗?情况也并非如此。

人民币升值后,由于非美元货币迅速走强,如欧元、英镑、瑞郎很快都有了1%左右升幅。其中亚太货币受益最多,日元涨幅高达2.2%。因此,购买中国银行“1年期亚太货币篮子汇率挂钩”外汇理财产品的投资者,由于其中的“篮子货币”由日元、新加坡元、韩元和澳大利亚元组成,而这些货币兑美元的升值,使得投资者获利颇多。

而对炒汇者而言,市场上人民币远期汇率一直维持在7.6~7.8元之间。所以,目前人民币仍然是外汇市场关注的焦点,入市存在机会。如果操作得当,的确可以大赚一把!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境内商业银行美元、港币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随人民币汇率上调同时调高,加之美联储处于升息周期,新发行的外汇理财产品收益率都会有一定幅度的增加。所以,我们要更加关注新的短期外汇理财产品。

货币幻觉范文第5篇

【关键词】通货膨胀 货币幻觉 非理性消费

消费函数是宏观经济学研究中最重要理论之一,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了著名的凯恩斯消费函数。其消费函数建立在三个假设基础上:边际消费倾向在0-1之间;边际消费倾向随着收入增加而减少即边际消费递减;消费由收入决定。

(一)异方差检验

(二)自相关检验

三、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文研究了在通货膨胀背景下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通过对数据分析得出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存在非理性因素,表现为“货币幻觉”。

(一)完善政府披露制度

政府应定期向公众宣布CPI指数,尤其是经济过热,通货膨胀较为严重的时期,更应该向公众通报通货膨胀率等相关指数。定期公布CPI指数,能够起到提醒居民关注货币实际购买力的作用,从而从根本上降低居民的货币幻觉程度。

(二)加强对于相关宣传和报道

“货币幻觉”是消费者的一种心理错觉,如果能够让消费者接受更多的关于“货币幻觉”教育,他们会做出理性判断的能力就会更高一些。因此,政府机构可以借助媒体的作用,加强“货币幻觉”相关报道和宣传,让消费者从心理意识到名义量与实际量之间的差异,则他们的消费行为会慢慢趋于理性。

(三)不应把提高工资作为解决通胀的长期有效的方法

在较为严重的通胀情况下,提高居民收入可以暂时抵消通胀带来的福利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但是,由于提高了产品生产成本,导致商品的价格进一步上升,形成工资和通胀率轮番上涨。从货币幻觉角度看,提高工资使人们原本由于高通胀率而降低的货币幻觉,重新恢复,加剧了当期的通货膨胀,因此提高工资只能作为应对通货膨胀的应急策略,而不能作为解决通胀的有效政策手段。

参考文献:

货币幻觉范文第6篇

关键词:网络虚拟货币兑换率 实际消费金额 货币幻觉

1、前言

在上世纪30年代。由Fisher等人提出了“货币幻觉”这一基本的概念。他们认为,现在的消费者的思考一般会基于货币的名义价值,而不是以货币的实际价值为基础。这就是货币幻觉,货币幻觉的存在会造成人们忽视通货膨胀的影响,形成无形的损失。货币幻觉的存在会造成个人水平的决策出现偏差,并且也直接影响着总体经济水平。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可以知道在以下几个领域均存在着货币幻觉:股票投资、慈善捐赠、房地产投资等领域[1]。

2、货币兑换率会直接影响到消费者行为

货币幻觉会受到通货膨胀率的影响,与此同时还会受到货币兑换率不同的影响。相关研究者在外国货币影响消费行为的基础上,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依据既定兑换率。如果1人民币元=12.08日元。也就是说外国货币的表面价值是本国货币表面价值倍数的时候,消费者在这个条件下形成的消费就较少。但是,1人民币元=0.16美元时,也就是说外国货币的表面价值是本国货币的分数值时,消费者在这个条件下形成的消费就较多,甚至会出现明显的过度消费。如果消费者在使用一种不熟悉的外国货币的时候,虽然票面价值可以看见,但是难以正确的掌握外国货币的真实价值。所以,以票面价值为基础,向着自己熟悉的货币进行适当的调整。在进行调整的过程中,如果只是单纯的进行兑换,那么调整就难以全面和充分,造成该兑换率下的商品价格明显上升,最后达到花费节制。

货币兑换率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是无法一概而论的,如果消费者除了考虑商品本身的价格还要考虑到预算以及收入等方面。但是还有一些学者得到相反的概念,他们认为,如果外国货币的表面价值是本国货币倍数的时候,消费者愿意花费的越多,相反就越少。按照数目启发式,被分割的刺激物越多,那么被估计的价值越大规模越大[2]。那么久是说,外国货币的表面价值是本国货币倍数的时候,使用外国货币来代表预算或者是收入得到的价格是使用本国货币的倍数,其中剩余的货币量也是倍数形式。如果被剩余大量的货币量,那么消费者片面价值估计就会越高,之后就会相应的提高花费量;如果被剩余少量的货币量,那么消费者片面价值估计就会越低,花费量会降低。

3、价格估定方法

消费者进行价值的估定时候一般会使用以下两者方法,一种是逢对基准形式,逢对基准形式最典型的是差额估定;另一种是相对基准形式,相对基准形式最典型的是比率估定。差额估定一般重点关注商品价格跟预算的差额。比率估定一般重点关注商品价格在预算中的比例,消费者会根据给定的预算来进行选定购买。消费者在给定预算的前提下,购买了选定商品所剩余的金额。在上世纪40年代,人们会使用比率估定方法,同时也会选择使用差额估定方法。之后还有的研究者验证了以下原理:消费者的决策一般指的是差额估定跟比率估定两者的加权平均。

4、研究假设

4.1、基本假设

设定三种兑换比率,也就是将一个单位的本币兑换成为一单位的外币、分数单位的外币以及倍数单位的外币。却没有重视不同倍数单位兑换比率因为兑换比率上涨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力。在进行网络游戏消费分析中,不同国家之间的真实货币兑换比率是不一致的,真实货币跟虚拟货币的兑换比率也是不一致的,大部分的文献只关注于兑换比率的不同,没有进一步研究虚拟货币兑换率对消费着行为造成的影响[3]。

4.2、研究的方法以及相应的研究结论

因为新设计的游戏不能够在短时间内就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为了找到最真实,最符合实际的实验效果,本次研究就选取QQ秀(腾讯公司)作为实验的场景。总所周知,QQ秀是一个典型的网络个人虚拟形象的装扮系统,通过这个系统QQ用户可以任意的选取自己喜欢的个性服饰来展现自己,一般的服饰可以免费装扮,但是其他的服饰则需要进行QQ币支付,QQ币是由人民币兑换得到的。本次假设被试者处在一个假设的场景里面,事先规定好获取QQ币的兑换比率,之后进行QQ服饰的选择以及购买,事后填写相应的调查问卷。因为QQ游戏中的QQ服饰分为男女服饰两者,为了减少因为性别的不同导致选择偏好的不一致所形成的影响。就需要在实验之前就设计相应的前测实验,选取数名大学生对服饰进行选取,在大学生中有22例女性以及22例男性。通过设计好的网络问卷进行调查,依据用户性别的不同进入相对应的选择界面。在假面上显示服饰的帽子、上衣、裙子以及裤子等。被试者按照自己的购买意向对所展示的服饰进行1分指7分的评分,1分表示不愿意花费QQ币去购买,7分则表示非常愿意购买。在实验完成之后,选出无显著差异的同价格男女服饰进行以下实验:

本次实验维持10min,通过相应的组间设计,依照兑换比率的不一致进行分组,实验材料则为上述选取的无显著差异的同价格男女服饰。

第一步指导被试者想象自己处在以下的场景,手上拥有30元人民币,通过这30元来进行QQ服饰的购买。

第二步前往QQ充值中心进行QQ币充值,30元人民币兑换成30QQ币,按照1元人民币可以兑换的QQ币数量分别为以下几组:0.5,1,1000,10000,1000000,所以,这30元可以兑换到的QQ币为:15,30,30000,300000,30000000,兑换成功。

第三步指导被试者前往QQ秀中心进行服饰购买,指导被试者对服饰产品进行1分至7分的评价,并且进行相应的标注,产品的价格高低就依据组别的不同进行相应比率的兑换。

第四步指导被试者在目前手上QQ币数量的基础上来购买相应的QQ秀服饰,在此过程中需要被试者认为各种帽子、上衣、裙子以及裤子等服饰均为限时限量发售的。将被试者的购买决策详细的记录下来,之后计算出准确的消费金额。

本次研究的结果是,在兑换比率上升的前期,兑换比率跟实际消费的真实货币数额呈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随着兑换比率的不断上升,实际消费的真实货币数额也会逐渐上升,但是当兑换比率上升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促使实际消费的真实货币数额下降。兑换比率为 1:1000的组别所消耗的金额明显高于其他组别,其富有程度感知也存在相似的趋势。进一步验证了在兑换比率以及实际消费金额两者之间富有程度感知起着非常重要的中介作用,也就是说把兑换比率以及富有程度感知对实际花费真实货币数额的回归,得到的结论是兑换比率不显著,但是富有程度感知为显著。

5、总结

本次研究主要分析了国家间货币兑换率的不一致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兑换比率的范围较为广泛,从简单的分数到一个单位、倍数以及更大倍数不断递增,实际消费金额也呈现一个倒U型的趋势。也就是说,本次研究不再局限于在真实生活中出现的货币兑换活动,而是进行了进一步的拓展,实现网络中虚拟货币的兑换,改变了以往的消费环境以及支付方式,进一步深化了货币幻觉理论[4]。

根据结果得到,兑换比率的增长会提升实际花费金额,一定时期之后则会促使实际花费金额下降,呈现出一个到U型趋势,也就是说在某一个点可以达到花费金额的最大值,这一点的花费金额个其他点的花费金额相比较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5]。所以,游戏厂商需要找准这个点,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虚拟货币兑换率,通过货币兑换率的调节进行最大值的定位,以此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实现盈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姬智敏,吴洪,尚文敬.网络经济背景下虚拟货币发展及兑换博弈分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8(06):154-155.

[2]朱兆坦.王大伟,刘永芳.虚拟货币的地位探究[J].信息网络安全,2010,01(08):112-113.

[3]刘秀光.赵兴玮.李进龙.胡媛媛.“货币幻觉”与房价虚涨实涨――质疑“房价虚涨论”[J].开放导报,2010,14(03):444-445.

[4]钟无涯,沈靓.周虹,王鲁滨.浅析虚拟货币的产生及特征在流通领域影响[J].中国商贸,2011,17(08):124-125.

货币幻觉范文第7篇

关键词:外汇储备 人民币升值 财富幻觉 通货膨胀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770(2011)02-08-03

伴随着人民币持续升值和升值预期的长期存在,在我国特定的外汇管理制度和货币政策情况下,在我国产生了一系列的财富幻觉,需要我们理性认识和正确处理。

一、外汇储备快速积累带来的财富幻觉

在我国目前特殊的外汇管理制度下,国家净出口一批货物可以形成两笔等值于出口货物价值的货币资金,即出口企业得到的结汇收入(人民币)和国家央行结汇所得的外汇储备。相当于我国企业和居民赚取一美元结汇时被复印成两美元,正本保持在国家手中,副本交给企业和居民在国内流通。从表面上看,我国净出口一批货物可以带来两倍于净出口货物的货币资产,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国人造成了财富泡沫的幻觉,即政府和出口企业都很有钱。但在这种情况下,国内企业和居民要对外购买商品,必须拿人民币向国家购买外汇,外汇储备的规模大小代表着某一时点我国对外购买能力的大小。也就是说国内企业和居民的对外购买力要通过外汇储备转换才能实现,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外汇储备是国内企业和居民购买力的备付和暂存。但是我们从表面上看,出口企业觉得出口货物已经取得了人民币报酬,国家认为取得外汇储备已经支付了购买成本,都是货款两清的买卖。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把外汇储备和国内发行的人民币视为没有区别的财富,认为国家的财富总和就是国内人民币资产总和加上外汇储备总额。

随着我国近几年外贸顺差持续维持高位,给我国带来了明显的财富效应,国内居民和国际社会认为中国政府很有钱,因为中国政府手中掌握了两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国内企业出口也赚取了应得的利润,也显得很有钱。这种财富效应给中国政府和企业带来了幸福感和进一步扩大出口的动力。

现实中能带来外汇储备增加的不仅仅是外贸顺差,而且包括国际直接投资净流入、国际游资、个人汇入款等。所有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渠道流入的外汇,在国内外形势发生变化的时候,还是有可能以各种形式流出,外汇净流出会带来我国外汇储备和国内等值人民币财富的同时消失。外汇流出时需要国内外投资者拿人民币来买外汇,人民币回流到央行就意味着退出流通领域,这是一笔财富的消失,外汇储备流出国内,这也是一笔财富的消失。所以外汇净流入时,国内似乎产生了两倍于净流入外汇价值的财富产生,但外汇净流出时,也会产生两倍于流出外汇价值的财富消失。从这个意义上讲,外汇储备和与其对应发行的人民币资产应看作是一笔财富,其价值应等于净流入的外汇储备,而不能看作是两倍于后者,否则我们就会陷入财富幻觉中。因此我们不能只沉浸在外汇净流入时期的财富膨胀的幻觉中,而且要看到外汇储备净流出时巨额财富灰飞烟灭的可能性。

由于外汇储备在我国和货币发行捆绑在一起,所以不少学者认为外汇储备不属于资产,而是属于债务,因此政府和央行不能像处置普通国家资产那样处置外汇储备。任何想处分资产而不同时带走负债的做法都是不可能的,因此甚至引出了外汇储备“无用论”。这种看法具有一定的道理,但也有些偏颇。举个极端的例子,如果我国的外汇储备被敌对国家冻结并宣布废除,外汇储备下降为零,那么对应于外汇储备发行的人民币也不会自动消失,只不过是丧失了巨额的对外购买和支付能力,可能会引起人民币汇率暴跌而已。我们可以认为结汇时投放的人民币是对传统货币发行渠道的替代和挤占,这部分人民币是和社会财富的自然增长部分相对应的,和外汇储备并没有严格的捆绑关系,具有相对独立性。

因此国内民众和国际社会认为外汇储备是中国一笔巨大的财富,从政府的做法看,也是把外汇储备作为资产开展了战略性投资。但考虑到外汇储备担负的功能,国家在战略性使用外汇储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值增值,避免重大亏损,否则会影响我国的对外购买和支付能力,影响人民币币值的稳定。

当然这种财富幻觉是在我国人民币不能完全兑换情况下的一种情形,即人民币的对外购买力必须通过外汇储备在体现。在当前的外汇管理制度下,如果人民币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国际化和完全可自由兑换,则对国家而言,是有可能存在投机收益机会的。在人民币没实现国际化和自由兑换之前,中国的整体对外购买力受制于外汇储备的规模,因为此时国内只能拿人民币向中国政府购买外汇完成对外支付,而不能直接拿人民币到国际金融市场直接购买外汇或在国际商品市场购买商品。而一旦人民币短期内实现了国际化和完全可自由兑换,则国内的人民币不仅可以向中国政府购买外汇,也可以直接到国际金融市场购买外汇或者在国际市场购买商品,则中国整体上的对外购买力不再局限于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也就是说人民币的国际化可以赋予人民币对外直接的购买力,其财富价值和国际购买力不再依赖外汇储备来间接实现,那么目前按我国政策把1美元分解为对外和对内各1美元来使用的做法有可能转化为真正的2美元的对外购买力。从表面上看,我国政府将会拥有巨额的额外财富,可支配性进一步增强。从这个角度看,我国实行强制性的结售汇制度是有可能获得人民币国际化的巨额红利的。当然这种红利的大小取决于国家对结汇发放人民币的冲销程度,如果冲销力度很大,那么这种红利就较小。

二、通货膨胀带来的财富幻觉

近几年伴随着我国GDP快速增长,我国经济地位捷报频传,连续超越法国、英国、德国和日本,2010年已经跃居世界第二经济大国。2004年的时候我国的GDP还只有136515亿元,居世界第六位;到了2009年,预计我国GDP已经达到了300670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17.1%,远高于国家公布的实际经济增长率,这其中除了实际的经济增长率之外,人民币升值、通货膨胀和国家统计数据调整等因素都对我国GDP规模的提高发挥了重大作用,也就是说人民币对内贬值和对外升值对我国经济地位的提升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在人民币升值和预期升值的背景下,外汇储备快速增加,人民币投放快速增加,并不会引起人民币汇率下跌,即会出现人民币对内贬值和对外升值的情况,如果国内通胀率不是很严重,维持较高的通胀率,那么在人民币完全可兑换和国际化之后,在国内贬值政策中发行的人民币的对外购买力会得到一次性承认,中国将会由于实行较高的通胀率而增加本国对外的总体购买力,提高国家经济地位。当然这要取决于人民币国际化之后的汇率稳定,否则将会以汇率下跌的方式调节通货膨胀虚增的财富。

由于存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人民币汇率还没有完全市场化,因此国内货币的增发不会立即引起人民币汇率下跌,这为国内实行宽松货币政策创造了条件。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为了刺激国内经济增长,我国的货币供应量持续维持在高位,国内始终面临着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

从货币供应量来看,1990年的时候,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还仅为1.53万亿元人民币;2003年7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20.62万亿元;2007年1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40.34万亿元。2009年1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60.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7.7%)。2010年截至8月末,M2余额已经高达68.75万亿元。货币供应量的超额供给,曾经一度引发了国内严重的流动性过剩,造成国内房价和股市的高涨,当然也造成了政府宏观调控的困难,例如房价已经超越大多数居民的购买能力,成了一条“悬河”,一旦泡沫破裂,必将给银行和国家造成大量坏账。

伴随着宽松的货币政策,我国经济地位逐步上升和国家财政收入屡创新高,尤其是伴随着房价快速上涨和股市连创新高,国家和居民沉浸在财富快速膨胀的幻觉之中,如同当年日本民众的感觉。货币超量发行造成了我国物价连番上涨,造成了房价调控的困难,使我国呈现出越来越像日本泡沫经济破裂前的特征。而这种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伴随着人民币升值和升值预期的加强,会吸引国际投资和国际游资加速进入我国,进一步增加我国的基础货币投放,进一步催生资产泡沫和孕育金融风险。

在全世界主要大国都在实行通胀和贬值政策情况下,我国实行适度的通胀政策是有必要的,但要适度,防止对国内经济运行造成严重的冲击和扭曲,并且要严防人民币升值预期逆转。只有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我们实行通货膨胀而增发的货币才能在人民币完全可自由兑换时被赋予按当时汇率计算的对外购买力,否则现有的财富泡沫将灰飞烟灭。

三、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情况下的宏观政策建议

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很容易造成超额货币的供应,如果有合理的政策相配套,理顺和解决各项主要矛盾,也许不会造成重大冲击,否则将会带来严重的资产泡沫和结构扭曲,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在货币供应增加,国家经济总量快速膨胀时期,国家财政力量也会比较雄厚,需要重视处理以下问题。

首先要处理好收入分配问题,让居民和劳动者的收入保持适度的增长速度,完善社会保障,使得社会的消费能力适度增长,以便和增长的生产能力以及增长的物价水平相适应,保证居民的实际消费水平不下降或有所上升,以便维持国民的满意度。目前我国居民的工资总额不足国民生产总值的10%,而发达国家的工资总额一般在50%左右。我国的这种总体分配格局注定我国消费难以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主要作用,采取任何强度的消费刺激措施都不会有很大的效果,至多是透支未来的消费能力而已。

其次,国家应该把增加就业问题作为重要的问题来推进。国家财富快速增长时期,社会有实力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水平,否则增加的财富得不到最大程度的共享,新增财富将按原有分配格局流入垄断企业系统,进一步加大社会的两极分化程度。国家可以通过对增加就业的企业减税来鼓励企业增加就业,以税收买就业。从2004年我国GDP膨胀了两倍多,以美元计算膨胀更多,但我国居民的人均收入,特别是实际收入并没有增加很多,不少人感觉是不升反降的,如果经济增长成果不能被大多数人共享,那么这样的经济增长一定是出了问题。增加就业是推进财富共享的最基础机制,国家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应该把增加就业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来推进。

第三,国家应该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减少政府投资,逐步降低外贸依存度。国家新增的资源和财富在分配上只有更多地向消费者倾斜,通过消费者的货币选票,才能逐步形成需求导向型资源配置,培养经济长远增长的推动力,减轻政府投资的浪费和低效率。2009年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下降到了29%,而投资的贡献率达到67%,这种经济增长结构与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作为在特殊的经济环境下采取的特殊措施还可以理解,但不应该常态化。

最后,国家在货币供应量超常增长时期,一定要严格控制资产泡沫的过度膨胀,防范资产泡沫破裂的风险。货币供应量大很容易生成资产泡沫,资产泡沫膨胀时期会给部分行业带来高收益率,会吸引实体经济部分资金,影响实地经济发展,资产泡沫破裂会形成大量坏账,造成经济长期萧条。在这方面日本就是前车之鉴,而对货币升值时期资产泡沫问题处理较好的德国则值得我国学习。

总之,人民币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将在相当长时期内成为一个趋势,如果处理得当,有可能成为我国大国崛起的两个杠杆。当然人民币升值幅度和国内通货膨胀幅度都必须是适度的,即不能严重冲击我国的产业竞争力和国际收支平衡,否则将会适得其反,倍受其害。

参考文献:

1.从央行资产负债表看分外汇储备的戏剧性[N/OL].中国经济时报.2009-3-24(2009-3-24)[2009-04-14].finance.省略/roll/20090324/09112747282.shtml。

2.刘崇献.我国外汇储备的性质及其使用问题探讨[J].新金融,2009,(6).

3.刘崇献.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4.王光伟.货币、利率与汇率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货币幻觉范文第8篇

1816年5月,英国议会通过《铸币法》,英国首先实行金币本位制度;1871年,德国开始实行金币本位制;1879年,美国恢复金本位制,同年奥匈帝国也实行了金本位制,此时一个国际金币本位体系基本形成,稳健的运作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中断,战争一方面让法币走进历史舞台,一方面改变了黄金存量的分布,实为国际金本位消亡的开始,从1879年到1914年,“黄金时代”持续了35年左右,稳定、健全的货币制度至今都让人们魂牵梦绕。

在国际金本位体系中,世界上各个主要国家几乎全都实行金币本位货币制度,金币自由铸造,自由兑换,自由流通,黄金成为国际货币,黄金跨国的自由流动可以解决国际收支失衡问题(黄金储备也解决部分问题),也保障着各国相对稳定的汇率(汇率投机进一步加速了汇率的稳定),自由流动的黄金通过对世界物价水平调节而调节黄金的供应量,例如世界货币供应量过剩,物价水平上升,黄金的开采费用增加会导致黄金产量降低。

一切不均衡因素都将在自发的调整状态中实现均衡,且均衡一旦实现便有持续自我维持的内在动力,然而稳定健全的贸易发展被急速蔓延的战火所替代,政治和文化的差异最终瓦解了这种国际货币制度,战争使物资的消耗达到极限,政府印制法币筹集物资成为必然,而战争最大的破坏在于黄金存量的分布,黄金从此不能再自由流通,一切自我调节的机制失效,金本位的根基已经被动摇,其消亡也就指日可待了。但战争加速物资消耗的同时,物资的生产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货币的需求量随之提升,黄金的供应保障成为问题,法币便顺理成章。如果没有战争,只有贸易,英国因经济实力最强,英镑的地位等同于黄金,其他国货币将与英镑挂钩(呈现出布雷顿森林体系类似的格局)。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资的丰富,人口的增长,通货紧缩在货币幻觉下演变为经济危机,此时法币便呼之欲出。

《绿野仙踪》(弗兰克·鲍姆1900年的童话巨作《绿野仙踪》影射了自己当时银币自由铸造的经济主张)中的陶丽丝转动鞋跟,在互敲三下之后就飞回了魂牵梦萦的家园,而金本位的家园早已物是人非。

2真假金本位

2.1自由主义与黄金之锚

自由主义者弗里德曼支持无锚的货币制,认为政府不应该把国家货币表示的黄金价格固定,赞成放弃各国货币之间的固定汇率,主张用市场决定的浮动汇率制度,任何固定之价,都是金本位制。另外一种甄别真假金本位的思想为哈耶克的黄金之锚,国家货币表示的黄金价格必须固定下来,政府的任务是维持这个固定比价,政府没有钉住黄金便是伪金本位。两种看似完全相反的思路,却可以解释同一种现象,可惜两种不同的货币制度无法在人类社会里进行试验,来检验哪种交易费用更小,以下从理论上做出简单的推演。

由弗里德曼的思路出发,笔者称之为自由市场的金本位,假设一国黄金供应量上升,通过市场出清,黄金的本币价格下降,物价水平的黄金价格上升,本币对外币的汇率上升,引发黄金的外流(黄金输送点的幅度不大,这里假定一种金币替代另一种金币的费用为0),黄金供给下降,黄金的本币价格回升,物价水平下降,此时汇率及物价水平都存在一个自我调节的机制,政府仅仅要保障的是黄金的自由流动。

本国商品急速发展,速度超过黄金供应,黄金供应相对的减少,黄金本币价格上涨,物价的黄金价格下降,黄金流入,如果各国都如此的话,引发全球性的通缩。通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通缩下的货币幻觉引发的政治问题、社会问题,政府此时多发本币,所导致的是自由市场上黄金的本币价格上涨,物价的黄金价格下降,黄金流入,各国都如此的话,便在自由市场上解决了黄金产量短缺的问题。政府要解决的是货币幻觉引发的社会问题,如果没有货币幻觉,政府是不用出面的,但政府一旦尝到多发货币的好处,便会不断地干预自由市场,可能会引发全球范围内的通胀,而非恶性通货膨胀的货币幻觉又是人们愿意接受的。

从哈耶克的思路出发,本文称之为黄金之锚的金本位,黄金本币价格固定(政府要么买卖黄金,要么政府调节货币发行量,或二者皆施),如果黄金存量上升,一国政府就应该同比增加货币供给,本币对外币的汇率稳定,但物价水平的黄金价格及本币价格同比上涨,出口商品价格上涨导致黄金外流,政府为了固定黄金本币价格,货币供应相应下调,物价水平下降,此时物价水平存在一个自我调节的机制,政府要固定黄金本币价格并维系政治上保障黄金的自由流动。

黄金之锚的金本位也会遇到黄金的软肋,黄金产量无法跟上商品增长的速度,黄金总会相对不足,造成全球性的通货紧缩。由于工资的刚性,政府此时难以守住黄金的本币价格,如果依旧恪守黄金本位,政府只能一次性宣布,守住更高的黄金本币价格,一方面无法把握货币供应量的提升幅度,另一方面导致黄金向政府集中,本币对外币汇率降低,在各国相继完成这一过程中,固定汇率制度将无法维持,而各国完成以新比价与黄金挂钩时,即可在新的水平上恢复固定汇率制,这样也能解决黄金产量短缺的问题。

可见,只要是严格遵循真金本位制,不管是何种真金本位,都能解决其自身的问题。自由市场的金本位依靠的是市场自发的调节能力,政府根本不用插手,只需管住自己的货币发行量,黄金之锚的本位制依靠的是政府的调节能力,政府需紧紧锚住黄金。让政府洞察市场的变化,让政府把握这种权利,其交易费用应在市场自我调节之上,个人认为黄金之锚的金本位方法简单,操作较难,自由市场的金本位虽在危机时会显得冷酷无情,在多数情况下应胜出一筹。

真假金本位实质上很容易辨认,当战争改变黄金分布后,黄金又无法自由流动的时候,金本位即已经开始消亡了,这里具体的理论推演,是在分析真金本位下调节的机制,以便可以解释金块本位,金汇兑本位,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及推测世界货币体系发展的方向。

2.2伪金本位与大萧条

战争加重了世界黄金分配的不平衡,黄金的流动受到限制,恢复全面的国际金本位不可能,1922年西方主要国家在意大利热那亚召开世界货币会议,建议实行金汇兑本位制,除美、英、法三国实行金块本位制外,其他国家相继采用金汇兑本位制,本币与美元、英镑或法郎挂钩,通过这三种货币与黄金挂钩,也因此锁定了危机的传导渠道。这里主要谈与黄金挂钩的美、英、法的金块本位制度,金块本位制以银行券充当本位币流通,黄金输出的情况下,银行券才可以兑换黄金且存在兑换限制。

自由市场金本位认为固定黄金本币价格,成为一种价格管制,是一种伪金本位,自由市场金本位可以理解为政府不要管,让自由市场自我协调;黄金之锚金本位认为政府没有尽力去维持固定的黄金本币价格是一种伪金本位,黄金之锚金本位可以理解为政府要管就必须一定管好,显然两者的共识为政府的失误导致运行着一个伪金本位,这种伪金本位失去自我调节的能力,必然自我灭亡。

一战后,美国实行的扩张政策导致价格上涨,黄金外流,为了阻止黄金外流,联邦储备系统从1919年后期开始,后来又于1920年1月及5月更大幅度地采取了严厉的通货紧缩措施,这些措施先是导致了货币存量增长的减慢,后来又导致了货币存量的急剧下降,由此批发价格崩溃,进入严重的经济紧缩。用自由市场金本位来考虑,黄金的外流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自由市场的力量,外流速度将减缓直至回流,而政府的货币政策干扰了其自我协调,按照黄金之锚金本位来考虑,政府的紧缩的货币政策过渡,没有维持黄金的本币价格。英国1925年4月28日在丘吉尔的强烈支持下,宣布以战前平价恢复金本位制,但这种恢复不同于McKinnon的“恢复原则”(当一个国家无论因任何原因或方式暂时中断黄金兑换时,其前提假定是在危机或突发事件过后,最终这个国家将以传统的黄金平价恢复自由兑换),当战争改变世界格局,所有国家都无法恢复战前平价的时候,这种“恢复”不是复归,而是脱离,英国是在新的水平下调整它的本币黄金价格,致使英镑高估,为了稳定战前平价,英国通货紧缩严重。20世纪20年代末期的法国的做法完全相反,实行了“普恩加来改革”的贬值政策,即法国维持了战后平价。法国与美国的黄金封存使得英国的通缩压力更大,英国的地位发生动摇,1931年放弃黄金本位。

同样的错误美国犯了第二次,1931年,当美国脱离金本位,且美国正经历着黄金外流时,联邦储备系统再一次地改变方针,对黄金外流作出了过度的反应,而这次的通货紧缩正值经济周期的复苏阶段,它极大地加剧了这次衰退,也大幅度地延长了这次衰退周期。

3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

1945年12月27日,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的22国代表在《布雷顿森林协定》上签字,正式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从此,开始了国际货币体系发展史上的一个新时期。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则与美元挂钩,并可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在战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确实带来了国际贸易空前发展和全球经济越来越相互依存的时代。而固定的黄金美元价格,及各国要坚守的固定美元本币价格又给各个国家的政府出了难题,美国如果坚持固定的黄金美元价格,特里芬难题是不存在的,也就是在黄金之锚的金本位下,美元的发行量严格地守住黄金量,美元的信心来自黄金,而不是以美国的继续贸易顺差来保证各国对美元的信心,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石油危机使得美国政府无法坚守固定的黄金美元价格的:一方面膨胀的美元,一方面缩减的黄金,固定的黄金美元价格就成为价格管制。而各国钉住美元,无法利用汇率的变动调节国际收支平衡,传导了通胀。

伪金本位下,各国对美元便失去了信心,1971年8月15日,“新经济政策”停止了履行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1974年4月1日国际协定正式排除货币与黄金的固定关系,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瓦解。

4构建世界货币的遐想

不管怎么样,历史之中政府还是频频出手,通缩很少发生,通胀是较容易的事,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的牙买加体系,黄金完全非货币化,国际储备是各国可信任的任何货币或物资,汇率制度多元化,成为一个无体系之体系,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与蔓延,使人们再一次渴望一种能保持全球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国际储备货币,即寻找一种黄金的替代品。

4.1构建世界货币——特别提款权

2009年3月,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中借鉴凯恩斯Bancor的思想,将IMF发行的SDR作用进一步扩大,并以此重构国际货币体系。黄金的分布不均,使得回归金本位无法实现,SDR纸黄金替代黄金,能解决黄金的分布不均,但美元曾替代黄金分布到各国的储备货币中,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各国外汇储备之中的外币是否应该全部兑换成SDR,SDR的分配成为问题,是采取自由市场本位还是采取固定SDR本币价格的本位?最理想的状态是SDR为单一外汇储备增长比率与全球经济增长同步,采取自由市场本位,实现浮动汇率制度;次理想的状态是各国政府以SDR为锚,固定SDR的本币价格,实行固定汇率制度,SDR无法实现国内流通的话,次理想状态实行的可能性较高,但不管哪种理想状态,政府依旧具有贬值的动机,任何一国都有可能不遵守“君子协定”,然后进入一种伪金本位状态,这种伪金本位状态又是国际投机所期待的,就像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中泰铢由于本国的政策而无法钉住美元,本币将因为自己的贬值而无法钉住SDR,会成为国际投机的目标。

政治与文化的未融合,国界依旧树立,世界公币的自我调节机制终会自我瓦解于各国的博弈之中。

4.2一篮子商品为锚

一篮子商品为锚,就是黄金之锚中的黄金换为一篮子商品,由张五常提出来。固定一篮子商品的价格范围,要么政府买卖一篮子商品,要么政府调节货币量。政府买卖商品不太可能,此思路最大的问题便是时滞,也就是从货币量的调整到影响一篮子商品价格指数的时间,这时滞不管什么思路都会遇到的。一篮子商品为锚实际就是货币发行之量与商品数量要挂钩,与货币数量理论的思路是一样的,稳定国内物价,放开汇率。货币发行之量与商品数量挂钩,即为一国货币之强势,也就是一国货币对外的信用保证,如果各国都以此为锚,放开汇率也是无妨的,这样一个国际货币体系下,不需要世界货币,因为彼此国家的货币具有信用保证,且储存一定的外汇可作为本国的应急处理(如缩短经济周期中的萧条期)。完美的钉住一篮子商品价格有难度,一篮子商品价格上涨(上一次的货币调整过度),上涨幅度不大,政府可以适当趁机换锚,以解决商品数量高于货币量,但大约钉住也可以维持相应的稳定状态,此思路从各国国情出发,值得一试。

5结语

货币幻觉范文第9篇

关键词:价值;财富;财富效应;股市财富效应;财富幻觉

中图分类号:C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1-0191-02

1 财富的含义

经济学上,财富是指物品按价值计算的富裕程度,或对这些物品的控制和处理的状况。财富的概念包括货币、不动产以及拥有所有权的物品,甚至还包括些无形的财富。在许多国家,财富还包括对基础服务的享受,如医疗卫生,以及对农作物和家畜的拥有权。

在经济学上最早给财富下定义的是古希腊著名的史学家、思想家色诺芬(Xenophon,约430-354B.c.)。他在其著作《经济论》一书中写道:财富就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他认为诸如马、羊、土地等有实际用处的东西才是财富。

其后,古希腊另一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384―322B.C.)进一步指出:“真正的财富就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在对财富性质的论述上,他认为物品具有使用和交换两种属性,只有以使用价值为目的的商品交换才是合乎自然的,而无限度地追求货币的货值则是违反自然和不合理的。可见,上述两种定义基本局限于财富的有用性方面,即使用价值方面。

然而,在世俗的观念中,人们历来把商品交换过程中的货币因素看得异常重要,并不看重什么商品的使用价值,以至于人们进行商品交换的动机都由最初的对另一种商品使用价值的需要演变为对纯货币形式的追逐和占有。比如早期的重商主义者就认为财富就是由货币或金银构成的,这一观点可以说影响相当深远。就是现代社会的大多数人们依然相信“金钱就是财富”。

其后作为西方经济学的奠基人物亚当-斯密(AdamSmith,1723-1790),将财富既理解为价值即社会财富,又理解为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他指出:“一个人是富还是穷,依他所能享受的生活必需品、便利品和娱乐品的程度而定”,人们“用来最初购得世界上的全部财富的,不是金或银,而是劳动”。在这里,斯密把一切物质产品都看作是财富,但却忽略了自然因素也是物质财富的一个源泉。

自斯密以后,关于财富定义的争论仍然十分广泛。例如穆勒、麦克库洛赫、托伦斯、马尔萨斯等,或明确地或含糊地认为,财富所指的是其生产或占有要花费人力的那些物品;而另一些人如李嘉图,则认为在财富中还含有不是由人力取得的一些物品。

最新版汉语《辞海》对财富的定义是:具有价值的东西。英国著名经济学家戴维・w・皮尔斯主编的《现代经济词典》中对财富(Wealth)下的定义是:“任何有市场价值并且可用来交换货币或商品的东西都可被看作是财富。它包括实物与实物资产、金融资产,以及可以产生收入的个人技能。当这些东西可以在市场上换取商品或货币时,它们被认为是财富。财富可以分成两种主要类型:有形财富,指资本或非人力财富;无形财富,即人力资本。”这被认为是西方经济学对财富的典型而通用的定义,或者说是经济学意义上的财富的定义。

2 财富的分类

2.1 个人财富分类

如果个人的财富足够维持他数月或数年的生活时,他就自然希望这笔财富中的一大部分能够赚取收入,而将其中的很小部分留作目前的生活需用。这样,他的全部财富就分为两个部分:提供收入的部分和维持生活的部分。其中,前者用以赚取收入的部分,称之为资本。后者供目前消费的部分,又包含三种情况:一是原先留作消费的财富;二是逐渐得到的收人;三是以前购买但尚未用完的物品。所以,提供目前消费的财富,应包含其中一项、两项或者三项都有。

资本可用来生产、制造或购买货物,然后再卖出去,从而获得利润。就这样,商人的资本不断以一种形态投入,又以另一种形态回收,并且只有依靠这种连续不断的交换来赚取利润的资本,就叫做流动资本。资本也可用来改良土地,购买机器设备,或用来置备不需要流通就可以提供利润的东西,这样的资本就叫做固定资本。

就农业而言,购买农具的部分属于固定资本,支付工人工资的部分属于流动资本。购买牲畜的价值或价格,属于固定资本,饲养牲畜的费用,类同于维持工人的工资,也属于流动资本。

2.2 社会的财富分类

全体居民财富的总和,称为国家或社会的总财富。依其不同作用,可划分为三个部分:留作目前消费的部分、固定资本部分、流动资本部分。

留作目前消费的财富,其特点是不提供收入和利润。譬如,消费者以前购买,现在还仍在使用的食品、衣服、家具等物品,就属于这一类。仅供自己居住的房屋,都要看作是目前消费的费用。

固定资本。其特点是不必经过流通就能提供收入和利润。它又包含四项,一是一切有利于节约劳动的机器和工具;二是一切能取得利润的商店、货栈、场地、库房等建筑物,不仅对出租人能提供收入,对承租人也能提供收入;三是通过开垦、灌溉、修建围墙等方式改良土地所留下的基本设施,都能够便利劳动;四是人们通过进学校、受教育、当学徒所掌握的技术和有用才能,都是社会财富的一部分。

流动资本,其特点是要经过流通才能取得收入。它也包含四项,一是货币;二是即将出售的所有食品;三是各种工匠手中待售的原材料或者半成品;四是还没有转到消费者手中的各种制成品。这么说来,流动资本就包含商家手中的食品、材料、制成品和货币,其中货币是周转与分配的媒介。

社会上的一切资本,都要从土地、矿山、渔业的产品中得到补偿,并且要获取利润。加工制造者需要的食品和材料,要靠农民为之提供,农民需要的工业品,要靠制造业补充。渔业和矿业都得和土地的产品相交换,不能进行物物直接交换时,他们就都需要货币。在自然状态下,从土地、矿山、渔场得到的产量大小,与投资额和资金使用方法的优劣成正比。

3 财富效应的基本概念

3.1 财富效应的含义

根据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1992)的解释,财富效应(The Wealth Effect)通常是指:货币余额的变化,假如其他条件相同,将会在总消费开支方面引起变动。这样的财富效应常被称作庇古效应(Pigou's Effect)或实际余额效应。其实,广义的财富效应包括所有资产(含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价格变动对消费等实体经济活动的影响。不过当前,狭义上的财富效应,通常是指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即由于股价上涨(或下跌),导致股票持有人财富的增长(或减少),进而产生扩大(或减少)消费。影响短期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MPC)变动,促进(或抑制)经济增长的效应。其中,股市促进消费增长的效应称之

为正的财富效应;抑制消费增长的效应称为负的财富效应。

3.2 财富效应实现途径

人们的财富及可支配收入会随着股价的上升而增加,这时人们更愿意消费。财富效应说明的是资产(如股票、债券、不动产)价格的变化如何影响消费,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两个方面实现的:

(1)资产价格的上涨使得公众持有的资产的名义总额增加,财富的增长会促使公众增加对商品和劳务的消费,从而消费增加。

(2)资产价格的上涨使得公众对未来的收入的预期增加,按照永久收入假说,未来收入的增长也会促使公众增加对当期产品和劳务的消费。

3.3 财富效应的原理

财富包括两种形式: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财富的增加或减少意味着两种资产总额的净增减,而不是某一种资产的增减,因而公众手持货币资产的增加或减少也并不意味著其持有财富的增减。当中央银行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利用公开市场操作,向私人部门购进政府债券,这样会使得社会现金资产增加,债券资产减少,这改变的只是财富的构成,但财富持有总额未变。同样,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也会得出相同的结论。

3.4 财富效应的作用

通过这种效应有可能影响总需求的扩大或缩小。当财富持有者为偿付其他债款或为筹资购买急需品而向商业银行借贷时,总资产和总负债依然没有发生变化,货币存量的增减也并没有带来公众持有财富的变动。但是,这种财富效应肯定会引起总需求的变化。当财政部为了弥补财政赤字采取印发新的钞票或者以财政部有价证券为交换,为在银行取得新的存款而增加货币供给时,货币存量增加。此时,由于财政部将钞票支付给公众或者将存款转交给公众,其结果是公众手持货币量增加,但未失去其他资产。这种财富效应会直接带来商品需求的上升。货币存量变动的财富效果大多数情况下是构成财富的各种资产的结构变化,只有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才会产生财富的增减。但无论哪一种效应,都会带来总需求的改变,这也正是某些西方经济学家赖以说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一个论据。

3.5 财富幻觉和影子财富

货币幻觉是指人们忽视货币的实际购买力,而仅仅根据货币的名义价值(即面值)对货币的价值进行估计时所产生的一种错觉。在这种错觉的支配下,消费者的消费主要决定于其货币收人,而主要不是决定于其实际收入。在货币收人上升时,即使物价水平也同比例地上升,从而实际收人不变,甚至物价水平上升的幅度大于货币收入上升的幅度,从而实际收入下降,货币幻觉的存在也会使消费者的消费支出增加;反之,则反是。

根据行为金融理论,消费支出不仅仅取决于收入水平或购买力的高低,还取决于人们对收人变动的心理预期因素。当股价波动时,投资者股市财富随着变动,这种虚拟财富从股市套现后才能变成实际财富,两者存在一定的差额,差额部分就是“财富幻觉”。从心里预期的角度分析,我们把股市财富预期的价值称为“影子财富”,影子财富和财富幻觉常常放大和缩小影响投资主体的行为,随着股价的波动,导致消费需求波动,从而对于经济波动会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

3.6 制约财富效应的因素

制约中国股市财富效应的因素:

3.6.1 股市规模制约了财富效应影响的广度

股市规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股市的总市值,主要用市值占GDP的比例来衡量,一是指股市的参与面,即持有股票财富的家庭占社会总家庭的比重。没有足够的规模,财富效应的影响面相当有限。

3.6.2 股市投资不确定性制约了财富效应的影响深度

不确定性是一种普遍的存在,是证券投资的天然属性,这直接影响到财富MPC的大小。一般来说,在股市趋势不明朗的情形下,股市中的收入最多只能是暂时性收入,它将不与持久性消费发生固定比率,对消费的影响也仅是暂时的。如果股市波动幅度大,或者投资者趋向于短期投资,其影响将更多的表现为财富的结构调整,而不是总量的增加。

3.6.3 股市的“挤占效应”削弱了财富效应的影响力

股市上涨,对消费产生两种效应,一是通过增加财富,减少储蓄,扩大消费的效应,即财富效应。一是因股市持续攀升而产生的赚钱效应,使原本用于即期的消费转化为股票投资,或者因股市长期下跌,投资者被套牢,导致当前消费被迫减少,即所谓的“挤占效应”。

另一方面,股市对生产性资金的挤占效应间接影响了财富效应。

参考文献

[1]张晨曦,我国股市的财富效应分析[J].经济论坛,2009,(8).

[2]张云.我国股市“财富效应”传导机制初棵[J].商业研究。2006,(7).

货币幻觉范文第10篇

投机性市场总是容易受到幻觉的影响。但看清市场中的愚蠢,并不能为预见结果带来明显的优势,因为幻觉力量的变化难以预测。

在美国,最近金融市场中有两个重要的幻觉:一是一种精心培育的感觉:当选总统特朗普是位商业天才,能够用其做交易的技能让美国再次伟大;二是一个自然发生的幻觉:道指逼近20000点,这将对市场产生心理冲击。

特朗普从未对如何当总统有过明确且一致的想法。减税显然在其日程中,刺激则可能带来资产价格上涨。降低公司税将推高股价,而降低个人所得税可能导致更高的住房价格。

但貌似合理地影响市场心理的,不光是特朗普的税收改革方案。美国从未有过像特朗普这样的总统,他不仅像罗纳德・里根一样是位演员,还是一位鼓动人心的作家和演说家、知名地产商、强硬的交易推手。如果他果真公布他的财务信息,或他的家庭能利用他作为总统的影响力让财富更上一层楼,那么他甚至在商业上也是成功的。

与特朗普最相似的美国前总统也许是卡尔文・柯立芝。柯立芝是极端亲商的减税派,其名言是“美国人民的主业就是商业”,而其财政部长安德鲁・梅隆(美国富豪之一)鼓吹为富人减税,声称这将让好处“渗透”给穷人。

柯立芝执政时期,美国经济非常成功,但1929年柯立芝一下台,繁荣便戛然而止,股市崩盘,大萧条开始。与特朗普不同,柯立芝和梅隆头脑冷静、举止温和。

但在特朗普的影响之上,再加上人们对道指20000点的关注,就集齐了强大幻觉的要素。2016年11月10日,特朗普当选后两天,道琼斯平均指数创出历史新高。

这听起来像是特朗普的大新闻。事实上,道指在大选前人们预测希拉里・克林顿将胜出时,便已九次创下新高。但这些数字都是幻觉。美国有整体通胀的国策。美联储制定的通胀“目标”是,个人消费支出平减指数每年上涨2%。这意味着所有价格每年应上升2%,或每十年上升22%。

2000年以来,道指的真实涨幅(经通胀调整的)只有19%。17年上涨19%的成绩平庸无奇,而凯斯和我所编制的全国住房价格指数的真实值较2006年前高仍低了16%。但很少有人关注这些经通胀修正的数字。

与世界其他央行一样,美联储正在实行货币稳步贬值,以制造通胀。图书搜索引擎Google Ngrams显示,“通胀目标”一词的使用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呈现指数增长趋势,当时通胀目标往往远低于实际通胀。

我们其实想要温和正通胀――“物价稳定”而非零通胀――这一理念似乎从1990年-1991年衰退期间开始在政策圈成形。拉里・萨默斯认为公众会“不理性”地抵制名义工资下降,而在零通胀机制中,必须有人承受名义工资下降。

许多人似乎不理解通胀是衡量单位的变化。不幸的是,尽管2%的通胀目标主要是一项令人愉悦的政策,但人们总是从中汲取过多灵感。欧文・费雪在其1928年的同名著作中将这种对名义价格增长的痴迷称为“货币幻觉”。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每天刷新投机市场的纪录。股价波动倾向于接近经济学家所谓的“随机游走”,反映日间微小冲击的价格上涨和下跌的可能性差不多。当价格远低于前一高值时,“随机游走”倾向于发生较长时期;考虑到价格需要上涨的幅度,立刻创新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一旦价格真的创出新高,继续创出新高的可能性就会大幅增加。

在美国,特朗普和资产价格频创新高的组合――称之为“特朗普平方”(Trump-squared)――维持着支撑当前市场乐观情绪的幻觉。对于那些没有因为仓位过重而焦虑不安的人来说,观察幻觉如何演变为新观念,从而让投机市场发生剧烈涨跌,是一件饶有兴味(甚至有利可图)的事情。

上一篇:货币互换范文 下一篇:结算货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