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社会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14 05:04:55

会计专业社会调查报告

会计专业社会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效果低下,需要建立完整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就目前中职学校教学现状而言,在实践性教学过程中,教师仍旧采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上,重视理论知识的教育,忽视了会计实务对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需要;在教学方法上,“填鸭式”的理论知识灌输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在当前的教学中没有科学的启发式教学、应用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实验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学习积极性难以发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缺乏,学生在问题的分析上缺乏批判性思维,在面对实际问题时缺乏自主解决的能力。从另一方面看,学校的教学手段与教学观念滞后。在大多数中职学校的会计教学活动中,还是以教师板书等常规手段进行教学,缺乏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教师的教学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课程的设置上较多地偏重理论知识的教授,忽视应用型技能的培养与训练,与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偏离。

二、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建立思路

(一)在会计教育中体现人才教育理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当前知识经济环境下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学理念需要跟随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在人才的培养方面,需要以就业为向导,培养满足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会计专业要求,具有创新精神与开拓意识,知识全面且职业道德高尚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改变以往只重视理论知识灌输,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

(二)以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心理念

与普通高中与大学对人才的培养不同,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与大学教育在人才培养的知识深度与广度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更重要的是对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因此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应当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即立足于为中小企业培养中等专业应用型会计职业技术人才来进行课程结构的设计,其教学内容需要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应当以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为中心建立课程体系,打破传统观念的限制,以培养能力为核心,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实践性技能培养,将相关学科进行整合,使学生所学能够胜任社会岗位。

(三)改进教学方法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教学模式应当转变传统模式下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确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在会计教学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其作用是提供学生与教师交流沟通的一个平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思想,明确自身在教学中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地位,采用启发式、案例分析式、分组讨论式以及情景模拟式等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加教学活动的互动性与学生的参与性。

(四)多样化教学形式

为学生走向社会做准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安排任务,让学生了解企业中会计处理模式的实际情况,例如让学生在假期进行社会调查,在增加学生与社会交流的同时,加深学生对日后所要就业的岗位的直观印象。社会调查可根据其内容分成两个部分:其一是对被调查单位的会计核算进行了解,让学生对会计组织机构的岗位分工、处理会计信息的流程以及具体会计业务的核算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完成社会调查报告;其二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当前社会上会计领域中的热点问题为主题进行调查报告的编写。在被调查单位的帮助下,学生完成调查表的填写,并以调查结果为根据进行初步分析。这种方法的目的在于能够激发学生对于社会上时事热点的思考,帮助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交流沟通能力的形成。

(五)加强信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

当前是知识经济时代,高新科技手段在社会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中职学校会计教学中使用先进的教学工具不断能够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还能够让学生对会计领域高新技术成果与行业发展趋势有直观的认识。将多媒体技术引入中职学校会计教学中能够丰富授课内容,计算机以及先进财务软件的应用还能够提高会计教学的教学设施水平。

(六)规范课程

考核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建立,使以往“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型教学模式转变为重视学生素质和技能培养的新型教学模式,以此同时,教学过程在教学效果评判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传统教学模式中通过期中与期末两次考试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考核的模式已经难以在新模式中适用。建立综合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完成以及实践技能掌握等多元评价标准则十分必要。

(七)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实训基地

对于中职学校而言,校内的模拟室或者是校外实训基地都是其必要的基本设施,建立实训基地才能够保障实践性教学以及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顺利进行,尤其是当前社会对于会计行业从业者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学生在实训基地进行的技能学习与训练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目前中职学校实习、实训基地明显缺乏的现状,需要学校完善实训基地这一基本建设。

三、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对于从业者专业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劳动者需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以提升岗位胜任能力。在目前经济环境下,中职会计专业需要投放更多的注意力在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方面,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会计专业社会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高校政治课 教学过程与目标结合 服务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高等院校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长期以来,从事该课程教学的教师都觉得该课程理论性太强,在教学的过程中难以与实践结合,导致学生对该课程缺乏兴趣。那么如何突破这一难点是我们政治教师的当务之急。笔者以为该课程的教学不仅是把理论教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把该课程的理论形成的方法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这些理论的过程中的思维方式与学生所学的专业结合起来,更好的为专业课服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共鸣,从而在学习掌握该课程理论的同时解决好与专业课结合的实际问题。

一、明确目的,激发兴趣

理论教学目的要明确。《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理论性较强,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深入浅出。作为政治教师应把握正确课程导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了解该课程的基本理论体系,掌握该课程基本的内容和要求;通过学习,奠定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使学生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有一个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弄清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政策,更好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辉煌成就,了解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懂得自己未来的发展与国家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更加珍惜今天的学习环境,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社会主义建设建功立业。关心政治,学习政治,参与政治,也就是要告诉并让学生懂得政治在我们的社会生活当中无处不住,而且作用并影响着上至国家、民族,下至家庭、人生的命运,政治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二、政治专业融合 解决“两张皮”的问题

政治和专业课,不关联,重专业轻政治,“两张皮”的问题依然存在。在政治教学中,注重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专业内容。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分析,做好与专业的结合。第一,关于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如何在实践中的运用。一是要吃透理论,不仅要认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更主要的是把握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二是要弄清实际,不仅要有对中国实际的感性认识,更要上升到对其本质的理性把握。在授课时,一方面,把该课程的理论原理给学生讲清楚,联系所教学生的专业,引导学生学好自己的专业理论:譬如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一定要掌握自己专业课的理论,用理论指导实际。要求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课前查资料,弄清当今社会对会计专业有哪些方面的要求?同时我们可以引出问题:当下所学会计专业的在我国现状如何,要求学生的参与讨论。得出结论:理论不能脱离实际,否则,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实际中的应用。二是教会学生实事求是,用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精神教育学生不能眼高手低、好高骛远,要立足本专业的实际,规划自己的职业理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在中国化的精髓,这一精髓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产生不同的理论成果。这就要求当代大学生,很好的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明白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引出问题让学生一起课堂讨论。要求学生课前查资料,做好充分的准备,做到理论教学与专业很好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融会贯通 在实践中成长

当下的政治教学必须发挥实践教学的有效作用,实现实践教学与专业有机结合。近年来,在实践教学方面我们做了一些尝试,譬如:《每周要闻》、调查报告等,从学生所做的实践调查情况分析:《每周要闻》部分学生还是很认真的,并做了适当的点评,还有自己的感想,部分学生不认真;调查报告,可以说大多数同学都是为了完成任务,没有自己的东西。基于这样的现状,我觉得我们的实践教学可以不换方式,换个内容。使实践教学不再脱离实际,而是结合学生实际做专业调查形成适合自己专业发展的调查报告,给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一是内容的调整。我们平常要学生做的《每周要闻》,对其内容做适当调整,主旨不变:关注国内外、校内外大事;侧重点是:要求学生多关注与本专业(会电)专业、行业、以及关于本院系相关专业重大要闻和国家政策,了解学院对本专业(会电专业)、经管学院未来发展的设想和思路等,要求该班团支书每周收一次,签名,写日期,对好的要闻做评论,每个月做一次小结,评选好的要闻,给予鼓励并加分。强化社会调查学习。社会调查报告撰写内容的要求:标题:《关于本专业(会电)就业前景(或现状)的调查》,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可以利用已有《每周要闻》的相关资料,利用周末参加大中专院校举办招聘会、关注各大媒体关于就业的报道以及网络上近几年关于本专业的就业状况,通过调查分析得出结论:(1)自己所学专业就业优势所在;(2)本专业在就业中的不利因素;(3)社会对本专业的需求;(4)自己离社会需求的差距;(5)如何适合市场的需求。通过调查分析,学生能更好的找出自身的问题所在,为学生今后的发展起到指导性作用。二是与二级学院联合,设立评审组,组员由教师、优秀学生担任,设立奖项,评出优秀调查报告,并给予奖励,提高学生撰写调查报告的积极性,以便更好的服务专业。

综上所述,关于《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的教学如何与专业融合,必须把教学过程与教学目的相结合,正真做到教学为专业发展服务。

会计专业社会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会计;实践教学;实践环节

一、会计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会计是对会计单位的经济业务从数和量两个方面进行计量、记录、计算、分析、检查、预测、参与决策、实行监督,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核算手段,它本身也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专业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经济管理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就显得越重要。在2007年暑期,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下文简称“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团总支以会计专业为主线,针对已经毕业的02级会计专业学生进行调研和走访工作。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期一个月,时间比以往仓促一些。参加调研的同学走访了我校157名会计学专业毕业生及其所在单位。通过基本的问卷了解外,还同时运用了走访和平信的方式进行联络。运用第一手的真实数据分析我校会计学专业毕业生的基本情况、用人单位对我校会计学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我校会计学专业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的评价和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评价共四个方面的问题。

毕业生对学校教育及管理工作评价中的实践教育对实践操作能力的帮助这一部分的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图1中×轴上1表示学生认为实践教学对实践操作能力非常有帮助,2表示有所帮助,3表示说不清,4表示帮助不大,5表示毫无帮助。很明显,学校的实践教育对实践操作能力还是有所帮助的。在学校每学期期末进行的校内外实习,让同学们能够对整个会计环节了解并且进行操作,对整个知识系统进行梳理,能够对书本知识有所巩固。把书本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这样,我校的毕业生在踏上社会工作岗位之时,能够比较好地、比较容易地进入岗位。实践教育不仅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具有综合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会计这个专业更加注重实践的操作,单单有书本知识是不行的,需要的是“理论联系实践”。我校学生通过在校内的实践积累了经验,给今后的工作带来了方便。可见,学校的实践教育对学生就业后的操作能力是有帮助的,通过实践能够提高专业实践能力。使我校会计专业毕业的同学在个人竞争力方面有了很大优势。

二、会计实践教学的组成

会计实践教学系统是由各个教学环节要素组成的,从整个教学过程分析可知,实践教学环节要素包括实验课、校内实习、校外实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毕业论文等。

(一)实验课

会计实验课是在讲授会计专业主课程以后,按照会计实验课的内容和要求,组织学生在校内的会计实验室进行模拟实际会计工作的操作。会计实验教学是在辅导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按照实际会计工作的要求,自行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根据原始凭证编制和审核记账凭证,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日记账、明细账和总账,根据账簿资料和有关资料编制会计报表以及会计资料装订和归档等。在操作方式上。既要进行手工操作,又要进行计算机操作。

(二)校内实习

按照会计专业课的内容和要求,在课程学习到一定阶段或学习结束后,到学校的校办企业和有关职能部门(如财务处、审计处)进行实地操作练习。会计实习是对会计教学的总结和检验。会计实习可分为校外实习与校内实习,根据学校的条件,选择校内实习或校外实习。选择校内会计实习时,因校内实习单位对学校会计教学实习的内容与要求比较熟悉,有利于对学生的实习进行指导,能够较好地完成会计实习任务。应该指出,在学校进行会计实习,不是在学校的会计实验室进行会计实验,这是两种实践形式,不能混为一谈。

(三)校外实习

按照会计专业课的内容和要求,在课程学习结束后,到学校外部企业和有关部门进行实地操作练习。在学校有校外会计实习的条件下,一般在会计专业课(如会计原理或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和审计)的课堂学习结束后,按照会计实习的内容与要求,组织学生深入到企业和有关部门,进行会计工作的实习,一方面了解和熟悉企业和单位所处的环境和实际工作情况;另一方面,对生产经营过程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学习与掌握会计基本技能,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实践能力,从中进一步学习会计理论与方法。(四)社会实践

按照会计专业课的内容和要求以及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在学校课程学习结束后,组织学生到某个地区、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进行社会服务和社会兼职的实践活动。如:在假期,组织学生到某个地区或部门进行宣传、咨询服务,或协助工作;或学生利用假期,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兼职工作,如兼职记账工作、收款工作,或做一些服务性的工作。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提高思想品德、学会如何做人,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五)社会调查

这是根据教学与社会的需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采用一定形式对社会进行调查的实践活动。调查的内容,一方面是根据会计专业教学计划的安排,对有关会计教学和会计改革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调查;另一方面是按照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对相关的热点问题进行社会调查。社会调查的形式有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和网上调查等。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的主要形式,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让学生到某个地区、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以采访、蹲点、座谈、参观等形式。深入实际进行专项调查。通过调查,收集资料,实地观察,了解生产经营、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等实际情况,了解会计工作的组织、人员配备与素质、工作环境、会计核算与会计管理、存在问题等实际情况,了解社会经济改革、经济建设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拓宽视野,运用所学理论与方法,进行分析,揭示本质,加深对理论与方法的再认识,写出调查报告。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增长实践知识,锻炼社交活动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提高政治思想水平。由于其具有社会调查内容单一、时间较短、方式简便、联系面广、耗费较少和收获较大等优点,是会计实践教学中一种较好的形式。

(六)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是根据会计教学计划安排,在课程学习结束后,为综合检查知识水平和考核科学研究初步能力。由学生按照专业选题而撰写的论文。毕业论文要事前选好与专业相关的论题,题目要有实践性(与现实相关)、理论性(与综合认识相关)和创新性(与探讨新问题相关)。撰写毕业论文要拟定写作步骤,包括:选定论文题目、拟定论文大纲、搜集资料、展开社会调查。通过毕业论文的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走向实际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三、如何正确处理各实践环节的关系

在以上会计实践教学环节中,各个实践环节都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由于现实中各种因素的影响。从稳定性、保证性和效果性而言,最重要的是校内实践环节;而在校内实践环节中,最重要的是实验课环节。在制定会计实践教学计划时,要正确处理各实践环节的关系,发挥各个实践环节应有的作用。

(一)校内会计实验与校外会计实习的关系

在已建立会计实验室,可以组织校内会计实验的条件下,校外会计学习是不是就不需要了?答案是否定的。校外会计实习仍有其重要作用。在新的环境下,为克服会计实习的困难,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稳定的符合条件的会计实习基地,或根据实习内容选择实习单位,建立实习制度,采取相应措施,有效地组织校外会计实习。

(二)会计实验环节与其他会计实践环节的关系

会计专业社会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会计;实践教学;实践环节

一、会计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会计是对会计单位的经济业务从数和量两个方面进行计量、记录、计算、分析、检查、预测、参与决策、实行监督,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核算手段,它本身也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专业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经济管理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就显得越重要。在2007年暑期,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下文简称“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团总支以会计专业为主线,针对已经毕业的02级会计专业学生进行调研和走访工作。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期一个月,时间比以往仓促一些。参加调研的同学走访了我校157名会计学专业毕业生及其所在单位。通过基本的问卷了解外,还同时运用了走访和平信的方式进行联络。运用第一手的真实数据分析我校会计学专业毕业生的基本情况、用人单位对我校会计学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我校会计学专业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的评价和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评价共四个方面的问题。

毕业生对学校教育及管理工作评价中的实践教育对实践操作能力的帮助这一部分的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图1中×轴上1表示学生认为实践教学对实践操作能力非常有帮助,2表示有所帮助,3表示说不清,4表示帮助不大,5表示毫无帮助。很明显,学校的实践教育对实践操作能力还是有所帮助的。在学校每学期期末进行的校内外实习,让同学们能够对整个会计环节了解并且进行操作,对整个知识系统进行梳理,能够对书本知识有所巩固。把书本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这样,我校的毕业生在踏上社会工作岗位之时,能够比较好地、比较容易地进入岗位。实践教育不仅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具有综合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会计这个专业更加注重实践的操作,单单有书本知识是不行的,需要的是“理论联系实践”。我校学生通过在校内的实践积累了经验,给今后的工作带来了方便。可见,学校的实践教育对学生就业后的操作能力是有帮助的,通过实践能够提高专业实践能力。使我校会计专业毕业的同学在个人竞争力方面有了很大优势。

二、会计实践教学的组成

会计实践教学系统是由各个教学环节要素组成的,从整个教学过程分析可知,实践教学环节要素包括实验课、校内实习、校外实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毕业论文等。

(一)实验课

会计实验课是在讲授会计专业主课程以后,按照会计实验课的内容和要求,组织学生在校内的会计实验室进行模拟实际会计工作的操作。会计实验教学是在辅导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按照实际会计工作的要求,自行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根据原始凭证编制和审核记账凭证,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日记账、明细账和总账,根据账簿资料和有关资料编制会计报表以及会计资料装订和归档等。在操作方式上。既要进行手工操作,又要进行计算机操作。

(二)校内实习

按照会计专业课的内容和要求,在课程学习到一定阶段或学习结束后,到学校的校办企业和有关职能部门(如财务处、审计处)进行实地操作练习。会计实习是对会计教学的总结和检验。会计实习可分为校外实习与校内实习,根据学校的条件,选择校内实习或校外实习。选择校内会计实习时,因校内实习单位对学校会计教学实习的内容与要求比较熟悉,有利于对学生的实习进行指导,能够较好地完成会计实习任务。应该指出,在学校进行会计实习,不是在学校的会计实验室进行会计实验,这是两种实践形式,不能混为一谈。

(三)校外实习

按照会计专业课的内容和要求,在课程学习结束后,到学校外部企业和有关部门进行实地操作练习。在学校有校外会计实习的条件下,一般在会计专业课(如会计原理或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和审计)的课堂学习结束后,按照会计实习的内容与要求,组织学生深入到企业和有关部门,进行会计工作的实习,一方面了解和熟悉企业和单位所处的环境和实际工作情况;另一方面,对生产经营过程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学习与掌握会计基本技能,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实践能力,从中进一步学习会计理论与方法。

(四)社会实践

按照会计专业课的内容和要求以及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在学校课程学习结束后,组织学生到某个地区、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进行社会服务和社会兼职的实践活动。如:在假期,组织学生到某个地区或部门进行宣传、咨询服务,或协助工作;或学生利用假期,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兼职工作,如兼职记账工作、收款工作,或做一些服务性的工作。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提高思想品德、学会如何做人,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五)社会调查

这是根据教学与社会的需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采用一定形式对社会进行调查的实践活动。调查的内容,一方面是根据会计专业教学计划的安排,对有关会计教学和会计改革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调查;另一方面是按照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对相关的热点问题进行社会调查。社会调查的形式有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和网上调查等。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的主要形式,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让学生到某个地区、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以采访、蹲点、座谈、参观等形式。深入实际进行专项调查。通过调查,收集资料,实地观察,了解生产经营、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等实际情况,了解会计工作的组织、人员配备与素质、工作环境、会计核算与会计管理、存在问题等实际情况,了解社会经济改革、经济建设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拓宽视野,运用所学理论与方法,进行分析,揭示本质,加深对理论与方法的再认识,写出调查报告。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增长实践知识,锻炼社交活动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提高政治思想水平。由于其具有社会调查内容单一、时间较短、方式简便、联系面广、耗费较少和收获较大等优点,是会计实践教学中一种较好的形式。

(六)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是根据会计教学计划安排,在课程学习结束后,为综合检查知识水平和考核科学研究初步能力。由学生按照专业选题而撰写的论文。毕业论文要事前选好与专业相关的论题,题目要有实践性(与现实相关)、理论性(与综合认识相关)和创新性(与探讨新问题相关)。撰写毕业论文要拟定写作步骤,包括:选定论文题目、拟定论文大纲、搜集资料、展开社会调查。通过毕业论文的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走向实际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三、如何正确处理各实践环节的关系

在以上会计实践教学环节中,各个实践环节都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由于现实中各种因素的影响。从稳定性、保证性和效果性而言,最重要的是校内实践环节;而在校内实践环节中,最重要的是实验课环节。在制定会计实践教学计划时,要正确处理各实践环节的关系,发挥各个实践环节应有的作用。

(一)校内会计实验与校外会计实习的关系

在已建立会计实验室,可以组织校内会计实验的条件下,校外会计学习是不是就不需要了?答案是否定的。校外会计实习仍有其重要作用。在新的环境下,为克服会计实习的困难,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稳定的符合条件的会计实习基地,或根据实习内容选择实习单位,建立实习制度,采取相应措施,有效地组织校外会计实习。

(二)会计实验环节与其他会计实践环节的关系

会计专业社会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职教学;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建立思路

一、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第一,会计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这一特点决定在教学中需要加强对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由于会计学科的部分专业技术知识更多地需要通过实践才能够较好地掌握,只有经过实践教学,在足够的练习之后,会计专业的学生才能透彻地了解会计学基本理论、技能以及原则。会计学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实践教学在会计学科的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教学的基本途径,是会计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有机部分。实践性教学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对已学习的专业知识进行巩固,检阅、修正当前形成的理论体系,培养会计学专业思维,树立职业伦理道德观念。与此同时,实践性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利用会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培养科技专业人才的有效手段。

第二,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目标要求建立实践性教学体系。中职学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会计专业的初中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同时,这也是中职学校的办学特点。为达到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目的,要加强学生在会计职业方面的判断能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在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方面,应当将教学重点放在应用性知识上,同时以理论联系实际,强化专业性技能训练,增加实践性教学在教学总课程中的比重。

第三,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效果低下,需要建立完整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就目前中职学校教学现状而言,在实践性教学过程中,教师仍旧采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上,重视理论知识的教育,忽视了会计实务对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需要;在教学方法上,“填鸭式”的理论知识灌输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在当前的教学中没有科学的启发式教学、应用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实验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学习积极性难以发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缺乏,学生在问题的分析上缺乏批判性思维,在面对实际问题时缺乏自主解决的能力。从另一方面看,学校的教学手段与教学观念滞后。在大多数中职学校的会计教学活动中,还是以教师板书等常规手段进行教学,缺乏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教师的教学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课程的设置上较多地偏重理论知识的教授,忽视应用型技能的培养与训练,与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偏离。

二、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建立思路

(一)在会计教育中体现人才教育理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当前知识经济环境下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学理念需要跟随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在人才的培养方面,需要以就业为向导,培养满足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会计专业要求,具有创新精神与开拓意识,知识全面且职业道德高尚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改变以往只重视理论知识灌输,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

(二)以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心理念

与普通高中与大学对人才的培养不同,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与大学教育在人才培养的知识深度与广度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更重要的是对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因此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应当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即立足于为中小企业培养中等专业应用型会计职业技术人才来进行课程结构的设计,其教学内容需要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应当以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为中心建立课程体系,打破传统观念的限制,以培养能力为核心,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实践性技能培养,将相关学科进行整合,使学生所学能够胜任社会岗位。

(三)改进教学方法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教学模式应当转变传统模式下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确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在会计教学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其作用是提供学生与教师交流沟通的一个平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思想,明确自身在教学中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地位,采用启发式、案例分析式、分组讨论式以及情景模拟式等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加教学活动的互动性与学生的参与性。

(四)多样化教学形式

为学生走向社会做准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安排任务,让学生了解企业中会计处理模式的实际情况,例如让学生在假期进行社会调查,在增加学生与社会交流的同时,加深学生对日后所要就业的岗位的直观印象。社会调查可根据其内容分成两个部分:其一是对被调查单位的会计核算进行了解,让学生对会计组织机构的岗位分工、处理会计信息的流程以及具体会计业务的核算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完成社会调查报告;其二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当前社会上会计领域中的热点问题为主题进行调查报告的编写。在被调查单位的帮助下,学生完成调查表的填写,并以调查结果为根据进行初步分析。这种方法的目的在于能够激发学生对于社会上时事热点的思考,帮助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交流沟通能力的形成。

(五)加强信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

当前是知识经济时代,高新科技手段在社会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中职学校会计教学中使用先进的教学工具不断能够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还能够让学生对会计领域高新技术成果与行业发展趋势有直观的认识。将多媒体技术引入中职学校会计教学中能够丰富授课内容,计算机以及先进财务软件的应用还能够提高会计教学的教学设施水平。

(六)规范课程考核

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建立,使以往“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型教学模式转变为重视学生素质和技能培养的新型教学模式,以此同时,教学过程在教学效果评判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传统教学模式中通过期中与期末两次考试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考核的模式已经难以在新模式中适用。建立综合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完成以及实践技能掌握等多元评价标准则十分必要。

(七)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实训基地

对于中职学校而言,校内的模拟室或者是校外实训基地都是其必要的基本设施,建立实训基地才能够保障实践性教学以及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顺利进行,尤其是当前社会对于会计行业从业者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学生在实训基地进行的技能学习与训练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目前中职学校实习、实训基地明显缺乏的现状,需要学校完善实训基地这一基本建设。

三、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对于从业者专业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劳动者需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以提升岗位胜任能力。在目前经济环境下,中职会计专业需要投放更多的注意力在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方面,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参考文献:

[1]张瑞梅.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初探[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17).

[2]郑中文.大力加强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9).

[3]张惠英.加强中等职业教育会计电算化实践性教学的探析[J].中等职业教育,2010(12).

[4]程春秋.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研究[J].科技信息,2011(03).

[5]王印芳.关于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04).

会计专业社会调查报告范文第6篇

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知识的吸收过程,但吸收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知识的输出——将所学的各种知识转化为能力,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解决社会实践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我们所解决的问题越多,社会就会更多地承认我们的价值。反之,很难接受我们。完成毕业论文,正是我们对社会所提出的问题的回答,是我们接受社会检查的最佳途径。一篇文章的写作无非是两个问题:一是写什么,二是怎么写。应如何去进行会计专业的毕业论文的写作?这是我们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特别是对于那些初次提笔写文章的同学来讲,毕业论文的写作往往使他们感到手足无措,在此,我们针对会计专业的毕业论文写作,提出一些参考意见,以利于毕业论文写作顺利完成。

一、毕业作业的形式

总的来讲,会计专业的毕业作业的文体形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是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学研究成果的文章,对于会计专业来说,学术论文主要是阐述作者在研究会计理论、方法等方面所获得的新见解。若只是重复别人的观点,就不称其为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在写作上要求很高,它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严密的逻辑性,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应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因此,它需要具备较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占有较详细、充足的第一手资料。

2、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根据调查研究成果写出来的反映客观事物的书面报告。它通过对某一工作、事件、问题、经验、教训等进行周密的调查,在占有充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引出正确的结论。选择此种形式的毕业作业文体,是以占有较充分的实际资料为前提条件的,同时写作时还应注意:

⑴所调查的单位或事项应具有普遍代表性。

⑵调查报告必须要反映问题,总结出经验教训。

写调查报告时,不仅要叙述某一单位在某一方面是如何去做的,更要总结出有什么先进经验值得推广,有什么教训值得吸龋若只是叙述流水账,那么,该调查报告是没有意义的。

3、经验介绍

经验介绍类似于调查报告,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作者阐述的角度不同。调查报告通常是以第三者身份进行阐述的。经验介绍通常以当事人的身份进行阐述,可以介绍成功的经验,但要进行总结,也可以介绍失败的教训,但要找出原因,并探求对应的措施。至关重要的是,经验介绍具有启发性和指导性,切忌空洞、无意义。

二、写作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1、要以三个代表思想理论为指导

在写作毕业论文时,应探讨中国特色的、适合我国国情的会计理论和方法。

2、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在写作中应注意克服下面几种倾向:

⑴缺乏正确理论的指导,只是对实际情况的罗列。

⑵缺乏以实践为基础的理论空谈。

⑶理论与实际的简单相加。

3、应具有严格的科学性。

⑴在立论上不能带有个人的好恶偏见,不能主观臆造,而应老老实实地从实际出发,得出符合实际情况的结论。

⑵论据要建立在周密观察、充分占有各种所需材料的基础上,以此做为立论的依据。

⑶在论证上要经得起推敲,使其严谨而富有逻辑性。

4、要有一定的创建性。

在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时,我们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和借用别人总结的现成资料,但应当注意:借用并不意味着照抄照搬,而是要灵活运用,有所继承、有所舍弃,要有一定的创见性。即在毕业论文之中要有自己的见解,其出于所学的理论知识,源于借用的各种资料,但又有独到之处。

5、要保证真实性。

真实性是完成毕业论文的必要保证。这里所讲的真实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⑴各种资料必须要真实可靠,不能自己编造。

⑵切忌照搬抄袭。

三、毕业论文的选题

确定怎样的论文题目,即选定一个什么样的论题,这是撰写毕业论文时首先会碰到的一个问题。

确定一个论文的题目寥寥几个字,该是非常容易的吧?也不尽然。不要小看那几个字、十几个字的题目,它是论文的“眉目”,能够显精神、传神韵,见水平。作者研究的方向、成果、文章的内容、意义,全篇的格调、色彩等,在好的论文题目上就大体都反映出来了。一般来说,先研究后定题则“易”,先定题再研究则“难”。

既然论题来自研究,是研究之后的必然结果,那么,平常的学习和研究就要得其法,要善于发现问题。思维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问题装得多,思索、钻研得深,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看法——“论文”的“论题”自然就产生了。

那么,我们应当怎样选择毕业论文的题目呢?

⑴会计专业的毕业论文题目,应在本专业的范围以内选择,否则难以检验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在会计专业范围以内可供选择的题目很多,我们应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及占有的资料来选择,因为对于自己感兴趣的题目,平时学习所花的时间较多,内容也比较熟悉,而且兴趣可以引发出创造性的见解,这是写作毕业论文的先决条件。否则,光凭兴趣而无资料占有做保障,文章也不会成功。

⑵结合自己的能力,选择大小适中的题目。只有选择与自己的能力相适应的题目才能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如果好高骛远,脱离了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题目过大过难,很可能半途而废。当然,过分保守,也是无益的。本来自己已经占有了一定的资料,专业基础知识也比较厚实,又有较好的研究能力,甚至对某些问题已有一定的见解,但由于选择了一个较系小偏易的题目,这势必影响自己真实水平的发挥。

⑶充分考虑客观条件的影响。如:能否搜集到充足、有用的资料、调查场地、指导教师的专业水平等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也都影响着毕业论文的写作。

四、会计论文材料的重要性及如何搜集材料

详细地占有材料,这是一切研究工作的起点。科学研究本质上是一种发现:发现事物内在的规律,揭示其蕴含的真谛。而规律总是存在于大量的现象之中的。真谛,总是 蕴含在纷繁的材料之内的。因而详细地占有材料,从这些材料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结论,这就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宗旨。因此,首先是占有材料,然后从材料中引出结论至关重要。

既然材料如此重要,那么如何搜集材料呢?搜集材料的方法很多,象剪贴书报,上网浏览,写笔记、札记,实地社会调查,实验操作等,都是很好的方法。但最方便、最灵活的方法还是制论点摘要卡片。它内容单一,使用方便,利于保存。做的时候摘要要规矩,作者篇名、出处(书名、出版年月、页码或刊名,期数等)要逐项写出,不能短缺,内容要忠于原文,准确无误。

五、会计论文的基本格式与要求

论文的结构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谋篇布局,是有规律可循的。规范的会计论文结构一般应有论文的前置部分(多数要求中英文对照)、论文的主体部分、论文的文尾三大部分构成。前置部分主要包括标题、内容摘要、关键词,主体部分包括绪论(或引论)、本论、结论,文尾部分包括致谢、附注说明、参考文献。

㈠标题

标题又称题目、题名。它是以最确切、最简洁的词语反映文中最重要的特定的内容的逻辑组合。论文标题一般要满足:一是准确概括论文内容,力求题文相符;二是标题要有创新、引人胜;三是尽量简明扼要,使读者一目了然,容易记祝

㈡内容摘要是对会计论文内容以第三者的独立角度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一般应有陈述的对象、方法、结论等,但侧重于结论。内容摘要自身要能够独立成篇,是一篇可独立使用的完整短文,以不超过300字为宜。

㈢关键词

摘录关键词是为了便于文献标引与检查,揭示出论文将围绕哪些方面展开论述的。一般应选取3——8个词作关键词。

㈣正文

1、绪论或引言

它是毕业论文的开场白(或)前言,一般只是交代清楚写作的缘由,提出论证的问题,引出本论,所以提出论证的问题是绪论的核心部分。提出问题要明确具体、开门见山,不要离题万里,更不要用很长的篇幅去写自己的心得与感受,这部分在整篇论文中所占的比例要校

2、本论

它是毕业论文的主体,是展开论题、表达作者成果的部分是内容最丰富、最集中的地方。这部分对绪论中提出的问题要进行具体的阐述和论证。它要求材料要丰富、典型、新颖,观点和材料要高度统一;论证要符合逻辑规律。本论的结构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并列式,二是推进式。

3、结论

结论是毕业论文通过严密论证得到的结果,是全文的收束部分。这里必须十分强调的是:结论应该是绪论中提到的、本论中分析论证的,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必然结果。结论的措词,要严谨科学、恰如其分,它既与绪论中提出的、本论中论证的内容完全一致,又不能在文字上重复。

会计专业社会调查报告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

会计电算化是把电子计算机和现代数据处理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中的简称,是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和报账,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的过程。随着计算机在会计领域应用的日益深入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会计工作岗位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学会熟练使用专业财务软件,进行日常会计业务的处理,已成为会计从业人员的一种基本技能要求。电算化是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好坏关系到会计专业毕业生能否胜任未来的工作岗位。如何加强中职学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学呢?

一、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主要以计算机和会计专业理论与实践为基础,必须加强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教学,才能使学生充分理解、掌握该门课程的设置原理及学习该门课程的重要性。课堂教学不应仅仅局限在会计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几个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还需要以某一通用财务软件为例讲授,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分析基本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的理念。通过采用财务软件公司的多媒体教学光盘,将更多的理论知识以丰富多彩的形式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学生通过上机操作具体软件,增强了实际操作能力、在采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学生边学习边操作,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二、重视案例教学和社会调查

会计电算化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可以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案例教学法、逆向思维教学法、作业设计教学法等多种方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诱导、决策等功能的新型教学法。所谓会计电算化案例教学法即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剖析案例,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会计电算化中去的“实践活动”。它可以分为三个步骤:首先,由教师根据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目的编制一定案例;其次,案例在课堂上由学生讨论,教师引导、提示、总结;最后由学生撰写报告,对案例的认识和所学到的知识等进行总结。已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扩大和提高学生表达技能、知识运用技能、人际交往技能以及信息技术运用技能等综合技能。

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社会调查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应该将其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调查报告可作为学生课程考察的一个方面。调查内容由教师根据课程所学内容进行宏观上的安排,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具体选择。不管是会计电算化的系统管理方面,还是具体操作方面,只要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工作,都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高,同时可以提供一些好的教学案例,充实教学资源。

三、加强会计电算化模拟训练,实现课堂教学与岗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要加强会计电算化实训,对学生进行实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操作技能和职业能力,培养学生完成某个或某些岗位工作所具备的综合能力,即在职业岗位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实训应尽量做到全方位地模拟日后的工作流程、工作环境、职能岗位,按照岗位需求进行模拟训练,真正实现课堂教学与岗位需求的零距离贴近。

不少软件供应商看中学校的培训资源,会主动和学校联合搞培训。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和社会职业培训相辅相成,通过社会培训可以及时反馈社会需求,以便及时调整学历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促进特色课程和教材的完善,并推进专业结构的优化和新专业的设置。学历教育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可以不断提高社会培训的职业教育层次,使学生不仅掌握熟练的职业技能,而且具备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四、教、学、评有机结合

会计电算化理论和上机实验是学生学习内容,上机实验是本课程学习的重要环节,是区别其他会计专业课程的标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要进行电算化会计理论的学习,还要进行上机实验操作。可以将课程考核嵌入到学生学习过程中,分阶段对课程的理论和实验操作进行测试,做到教学活动、学习活动、学习测评的有机结合,即全过程的考核,考核贯穿整个学习过程,表现为边学习边考核。具体来说,考核由平时训练考核和考试考核两部分组成,比例为40∶60。考试考核分为了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期中笔试占20%,期末笔试和机试各占20%。在本课程学习之初,教师就跟学生说清楚,让学生学习起来能有的放矢。

总之,在中等职业学校的会计专业,要重视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重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将学生培养成能适应工作岗位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焦永梅.新时期高校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探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01期

[2]赵芳.数学知识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01期

[3]张莉.网络环境下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内部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01期

会计专业社会调查报告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职会计;实践教学;考核评价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3-0154-02

1 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1.1 校内实训

(1)课堂实训。课堂实训是指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讲练结合、当场指导的实训,重点围绕会计基本应用能力、财务分析应用能力等课程,有计划地设置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财务分析、审计等课堂实训课程。

(2)基本技能训练。基本技能是指职业岗位最基本的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养成的基本要求,属于专业共性技能,主要包括数字书写技能、点钞技能、电脑操作技能,进行会计核算所需的账户开设、填制与审核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的技能等。

(3)专业技术实训。专业技术是指能胜任职业岗位的专业能力所必需的专业经验技术和操作技能,是完成职业岗位所必需的技术,属于专业方向性技术。如出纳核算、往来款项核算、存货核算、工资核算、薪金核算、财务成果核算、总账报表核算的技术,涉税业务处理、纳税申报的训练,财务软件应用能力的训练等。

(4)专业综合实训。专业综合实训是指能胜任职业岗位的职业能力所必需的综合经验技术和操作技能,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专业后续发展能力而将多门课程的知识点融合在一起所进行的实训,属于专业拓展性技术实训。综合实训是轮岗方式下的会计综合实习,设置出纳、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与分析、内部审计等职业岗位,通过一整套会计处理方法,培养学生在实际会计职业岗位中的会计处理、操作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模拟或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培养职业综合应用能力和素养。

1.2 校外实习

校外实习包括暑假认知实践、社会调查、毕业顶岗实习等形式。暑假认知实践是组织学生利用暑假时间参观企业经营场所、财务机构,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和组织结构情况,初步了解企业财会机构的设置,认知会计的基本资料,使学生对专业岗位进行实质性接触之后,能了解并热爱专业。社会调查是学生利用假期或校外实习的机会实地从事一些专题调查,调查完毕,让学生根据调查的目的、内容和结果并结合自己的观点撰写调查报告,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顶岗实习是校内教学的有效延伸,最能体现“工学结合”、“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等教育特色,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科学创新精神和熟练专业技能人才的最好方式。学生带着毕业设计任务进行校外顶岗实习,提供真实情境下的技能演练机会,实现技能运用的“零距离”。

2 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考核评价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考核评价内容不够全面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卷面考试成绩优秀只代表专业知识掌握得不错,其他的如合作能力、创新能力、方法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等则很难用传统的考试方法考出。这些考不出的能力却正是用人单位和社会需求的。所以如何培养和考核学生的这些“考不出”的能力,成为当前高职会计专业教育中必须解决的问题,然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实践安排相对较短,考评的内容主要采用阶段式考核模式,考核内容不可能包含改阶段教学计划的全部内容,只能从本阶段学习内容中选取部分,而且考核内容的随机性使得考核项目的难易程度无法很好地把握。

2.2 考核评价方法比较单一

会计专业学生现行的评价标准,往往采用一次终结性考试评价。考核方式模式化、形式化。这种考试评价又是以笔试为主要形式,以分数为标准,以卷面成绩为依据。这种单一形式难以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另外不利于学生平时知识量的积累。导致学生对平时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过程的要求不严格,实践教学考核流于形式。

2.3 考核评价给分较为随意

由于会计专业的特殊性,多数高职院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较少,甚至没有,只能让学生自己找单位实践实习。这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方式没有教师进行指导,有的实习单位不让学生上手,只有旁观而已,甚至有的单位根本不让学生接触会计岗位,但几乎所有的实习单位给学生的成绩都为优秀;更有甚者,有的学生没有参加过一天实践教学,找熟人随便在某个单位出具一个实习表现的成绩,以至于校内指导教师没办法相信校外实习企业的实习鉴定。学生最后的实习成绩校内指导教师也只能凭感觉给分。

2.4 考核评价时间相对滞后

会计实践教学涉及部门及人员较多,因此大多以事后即实践教学结束后回收的实践报告为考核依据。会计实践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考核的滞后,无法形成实践教学的及时反馈和互动,使学生在学习期间不能够及时得到矫正性信息;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达不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预期效果。

3 对高职会计专业多元化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的建议

3.1 改革考核评价内容,加大对技能的考核

由于实践时间少,传统的考核内容大多只是选取部分项目进行考核,难以实现会计课程循序渐进、由浅及深的实践性教学的目的,对学生掌握实践性知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应当突出对学生会计岗位技能的培养,考试内容的变化,可以起到导向教学的作用,促进在一般课堂教学中贯彻实践性教学的思想,重视技能教学,改善教学模式和方法,注重全面内容的考核。另外,实践教学成绩考核内容应与职业资格考试挂钩,在毕业之前,让学生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电算化证书、数码字书写证书、小键盘输入证书、点钞证书、办公软件的应用等证书。规定这些证书与毕业证书挂钩,让学生持多证迈出校门。

3.2 拓宽考核评价内容,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在评价内容选择上,向多样化和综合化方向探索,采用无标准答案的问题,着重评价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自学能力、与人沟通合作能力、解决不足和完成任务能力、知识迁移能力、信息的截取能力,以及参与意识、自信心、主动性等,突出跨学科、跨领域,强调考核内容的综合性。实践教学中除了要关注学生实践成果外,更要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获取完成任务所需的信息,如社会调查、上网搜索、去图书馆查找、走访调研等,锻炼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设计多元化考核方式,突出会计职业胜任能力设计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和方法。根据实践项目的不同特点,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法

设计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和方法,根据实践项目的不同特点,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将结果评价、课堂记录、学生座谈、统一考核、卷面考试、调研报告、课后作业、项目设计、综合成果展示、口头提问、知识竞赛、情景模拟实操等方法进行组合,综合评价,以引导和促进学生的自我培养能力。评定成绩的时间应灵活多变,不以学期、学年为限制,以实际课程中所含职业技能内容的具体情况而定;变原有的阶段式考核为过程考核,做到实践教学考核全程化。为了激励学生参加各种技能考试,可以实行证书置换课程,凡是通过专业有关证书考试的,相关课程成绩可直接评定为合格。

3.4 转变教师单一评价,延伸评价主体

评价学生成绩的主体应包括授课教师、实践指导老师、学生在实训小组的同学,这样可以比较全面地考查学生的职业技能。在这众多的考核主体中还是以每个实训环节的专任教师为主,其他评价主体为辅,全面考查学生“称职”情况,以评定学生职业技能的高低。此外,还应该参考学生的自我评价,要求每个情境的学习任务完成后,学生必须完成类似述职报告的作业,对完成的这段实训工作进行总结,这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在自我总结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

3.5 校企共同制订考核标准,建立多元化实践评价体系

长期以来,高职会计教育与其他形式的教育一样,是学校本位的。在教学内容方面虽然也有实践教学,但基本上都是在学校里进行。因此,学校本位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与实际的企业会计实务及需要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在欧美发达国家,职业培训都是以企业为主的。企业为学生提供了完备、真实的工作及实训环境,充足的实训耗材,完善的实训设施、使学生职业技能鉴定所需的训练、考核得以充分落实。职业能力评价由学校根据学生所开设课程,在学生参加与课程有关的劳动岗位培训后,由学校及培训单位的相关人员共同对学生进行考核,重点测试学生是否已达到课程所确定的职业能力目标。学校在制订会计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时,应争取得到企业的参与与支持,将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的机制与学校评价体系结合起来,共同制订出合理的评价学生会计职业能力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李晓红.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研究[J].财会通讯,2009(6).

[2]林松池.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会计实践教学的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2).

[3]李银珍.浅析如何构建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评价体系[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12).

会计专业社会调查报告范文第9篇

[关键词] 会计信息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10. 010

[中图分类号] F232;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0- 0018- 03

会计信息化是现代会计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它是指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计算机、网络通信为主的信息技术对其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应用等处理,为企业经营管理、控制决策和经济运行提供充足、实时、全方位的信息。纵观20多年来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虽然信息系统的功能不断增强,应用也越来越普及,尤其是大、中型企业目前已程度不同地实现了会计信息化,但从总体来看,我国会计信息化还处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问题,更是亟待解决。从我国人才供给调查报告来看,我国中低层财会人才供给饱和,甚至过剩,而高尖端信息技术与会计相结合的专业人才却极度缺乏,供不应求,能够完成手工记账式的人才比比皆是,而真正能够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会计,能够满足会计信息化需要,推动会计信息化发展的人才却十分欠缺,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适应会计信息化环境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现实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严重脱节,信息化环境对会计人才的这一基本要求,必然导致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和思路的改革。

1 信息化环境对会计人才能力的要求

1.1 会计知识应用能力

财会人员作为会计信息录入的指导者和监督者,需要有丰富的会计专业知识作支撑。一方面,专业知识可为财会人员提供实务操作时推理、分析和制订具体会计流程的依据;另一方面,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经营管理系统,有很多难以确定的因素,会计人员必须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结合企业的具体实际情况,对那些不确定因素做出合理的解释,找出其中的原因,确定对策。

1.2 财务预测分析能力

财务预测分析是根据单位过去一段时期财务活动所形成的历史资料,结合单位现在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和自身状况,考虑单位的发展趋势,由专门人员通过主观判断或定量分析,对单位未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作出判断、预计和估计的行为,其核心是对单位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较为精确的估算,做好财务预测分析,能为单位进行财务决策提供依据,为编制财务预算、进行财务控制提供资料,为单位进行价值评估奠定基础。Burns发现,在英国的企业中,虽然财务预算还是会计的工作,但是一线经理需要自己来做滚动预测和年终预测,而且,随着管理者成为企业经营运作信息的真正使用者和提供者,越来越强调会计信息的预测功能。Cooper提出,财会人员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实施环境下,不再只是提供历史报表,而是积极提供即时的成本信息,根据动态的会计信息更好地做各种预算。

1.3 沟通能力

财会人员作为财会信息的指导者和监督者,需要有较强的沟通能力,作为辅助决策者和业务流程重组的指导者,其沟通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而且,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使会计与其他部门进行沟通的时间越来越多,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是以业务流程为中心,前一工序的业务对后一工序的业务虽然可能归属于不同的部门,但是相互依赖性非常高,打破了传统的职能部门边界,单个部门的个人必须去理解其他部门的业务,跨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显得非常必要。

1.4 财务管理能力

财务管理能力的应用过程贯穿于企业战略管理的全过程,财务管理不断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并将企业的战略意图延伸到各个部门、员工,最大限度地开发企业资源的潜在价值,具体表现在财务管理的经营计划统筹能力、经济资本调控能力、财务预算达成能力、绩效考评引导能力、财务资源支撑能力、财务核算管理能力等方面。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强调资源的不断优化,会计处理流程与业务流程紧密结合、相互渗透,财会人员的财务管理能力高低决定着基层乃至高层管理者对企业资源的了解程度,决定着优化企业资源的走向。

1.5 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一方面,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是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软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财会人员必须有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才能满足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实施的要求;另一方面,财务信息的分析和预测都需要借助信息技术,以提高信息输出的快速反应。比如,可把决策者所需要的信息按使用动机不同划分为若干专用信息,设计相关的过程程序模型,当决策者需要某种信息时,只需根据不同情况,驱动相应的过程处理程序,就能为其提供相应的信息。

2 会计信息化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其培养目标

会计信息化人才是指既懂会计审计专业,又懂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人才。会计信息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应确定为“适应国内经济技术环境与管理要求,既懂信息技术,又懂会计审计业务,了解国际标准及其发展趋势,有较强应用能力的会计信息化人才。”

3 会计信息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3.1 课程体系及其教学内容

基于会计信息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 “公共基础课+专业课 +实践课程” 的课程体系。公共基础课设置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及计算机基础应用的能力,主要包括计算机基本知识、Office基本应用、网络基础应用等;专业课设置中需要设置新的信息化课程,包括XBRL的应用、会计软件应用、电子数据获取与应用等;实践课要在传统实践内容基础上,融入信息化的内容,实践内容必须与时俱进。企业业务与财务一体化的处理模式已经到来,会计数据的实时采集、实时处理、会计信息的实时报告已经成为现实的要求。为培养会计信息化人才,其教学内容和培养模式必须适应社会进程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环境下会计专业各主要课程整合的、贯通的综合实训平台,使会计专业的学生在这个实训平台上针对典型企业的一套典型业务案例实践各门课程涉及的业务处理内容,以感知和体会企业业务与财务一体化高度融合与协同的全新的处理模式。该平台首先要具备微机局域网硬环境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软环境,然后基于某成功实施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企业的业务流程、业务活动、数据文档提炼、整理一套业务实验数据,这些业务活动和业务数据应能反映企业业务流程,应能体现业务财务一体化,应能解决各主要课程实习内容的整合与贯通。

3.2 实践教学

3.2.1 支撑平台

校园网建设为开展会计信息化教学和网上模拟实验提供了支撑平台和应用要求。首先高校都有自己的校园网,这为开展会计信息化教学提供了方便的物质基础。学校的校园网将校园网络中心和各院、系实验室综合考虑进去,将光纤布线到院、系实验室,形成校园网中心与院、系实验室正常的节点关系,提供模拟实验室到网管中心的宽带传输通道,这样,不需要投入就具有了基本的硬件基础设施;其次结合校园网建设,对现有的机房进行扩容和改造,对现有的计算机进行升级和更换,使其符合网上实验教学的需求,同时,将校园网布线到教师家庭、学生宿舍和上课的教室,扩大实验教学的覆盖范围。

3.2.2 教学软件

多媒体与数据库技术日益成熟,奠定了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的基础。多媒体技术及一些基于Web的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已经成熟,利用这些工具可以既简洁又方便地开发财务教学软件,这样就可以实现在网络财务环境下,抛弃传统财务系统所采用的小型数据库,而使用网络财务所采用的MYSQL、Oracle、SQL Server等,为运用用友V8.X和金蝶等企业级网络财务软件提供数据库环境。利用网络版会计软件进行实验教学,应选择那些功能强、安全性好、可靠性高、有代表性、功能全的网络版的会计软件。

3.2.3 实验课的组织

实验课的组织要考虑两方面的要求,①要求学生对实验的知识点全面掌握;②要求学生掌握如何以特定的角色在会计信息系统中完成相应的实验任务。具体做法:将用友V8.X 、For SQL Server或金蝶等企业级网络财务软件、模拟企业的会计资料文件安装在服务器上,将诸如总账系统、报表系统、薪资系统、固定资产系统、应收应付系统、资金管理系统、财务分析系统等分别安装在不同的工作站上,实验教师按照会计实务和实验教学的要求,设计多个实验角色,比如系统管理员、财务主管、出纳、会计等,采用分组的形式组织学生,每组模拟建立各自企业的账套,通过上网在各自的工作站完成诸如薪资、存货、固定资产等方面的核算,将各自系统产生的凭证,通过网络传递到总账系统,再由使用总账的同学完成审核和记账。期末处理时,可由总账系统完成结账,报表系统完成报表的编制。在每次模拟实验过程中,同组的同学进行角色互换,使得每一个同学都能体验财务软件的所有的操作,从而掌握此软件的所有功能。利用网络财务软件进行模拟集团公司跨地区、跨公司的管理,学生通过模拟使用合并报表系统可通过网络直接调用若干个自己建立的企业账套数据,再进行汇总计算,完成汇总报表的编制,进行财务分析。

3.2.4 模拟实习

课程模拟是以当前的课程为对象,按课程内容的先后顺序,进行单元模拟、阶段模拟、综合模拟。岗位模拟是按网络化会计的岗位进行模块划分,分组进行实习。课程模拟与岗位模拟相互渗透、相互交叉。

(1)基础模拟。会计信息化基础模拟是在课程中进行的,属于课程模拟。基础模拟的内容主要是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分析、系统设计、账务处理系统、其他业务系统、报表系统的设计框架以及实施,这是会计信息化其他有关课程模拟的基础。

(2)行业模拟。会计信息化行业模拟是实习阶段完成的,属于岗位模拟,是实践的重点。学生从建账套开始,完成初始化、输入记账凭证、审核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的全过程操作(完成手工和计算机2套账务处理) 。此模块可划分为3个二级模块,即网络化会计岗位实习模块、企业会计综合模拟实习模块、行政事业会计综合模拟实习模块。网络化会计岗位实习模块,主要按会计信息化的岗位分别提供相关的经济业务。企业会计综合模拟实习模块,可按几个主要行业分别设置模拟实习内容,如工业企业、商业企业等,以工业企业为主,其他企业为辅,提供一个小型企业一个月的常见经济业务。行政事业会计综合模拟实习模块,可按不同单位设置模拟实习内容,如行政单位、学校等,提供不同单位一个月的常见业务,由学生完成全过程的操作,此模块可作为选修内容。

(3)财务管理模拟。财务管理模拟内容可在上述会计核算基础上,补充提供相关的基础资料,由学生利用会计软件进行财务分析。

3.2.5 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有社会调查、基地实践、顶岗实习3种类型。

(1)社会调查。在会计信息化教学中,社会调查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调查报告可作为学生课程考查的一个方面。调查内容由教师根据课程所学内容进行宏观上的安排,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具体选择。社会调查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同时可以提供一些好的教学案例,充实教学资源。在时间安排上,社会调查可放在节假日进行。由于目前网络版会计软件或相关软件在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中使用得已经比较普遍,所以学生做这样的社会调查是完全可行的。

(2)基地实践。实践基地应选择会计信息化比较规范、应用比较成熟的企业,与之建立比较稳定的联系。学生分批分期到会计信息化实习基地参观学习,了解企业实施信息化会计的过程,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真实的条件下得到针对性极强的业务技能训练与感受。

(3)顶岗实习。结合毕业实习,安排一定时间的顶岗实习,将校内模拟实践课运用到岗位实践中,使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前,就具备了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对已签订就业协议的学生可离校顶岗实习。

3.3 教学方法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选择的教学方法应包括演示与实践法、情境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等。比如,在《会计软件应用》课程中,介绍用友软件的操作员权限时,教师可以先讲授该功能的基本含义,并演示一下其操作及操作结果,然后,由学生动手操作。在学生掌握该功能的基本含义及操作后,提出新问题,由学生思考、解决并动手操作。

3.4 教学实施和教学管理

(1)教师队伍建设与培养。对于会计信息化教师队伍来说,当前最大的问题就是既懂计算机又懂会计审计的教师少,因此,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培养除了传统的自学、本专业的进修等之外,还需要加强对教师知识的培养、能力的培养、以及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培养等。比如,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计算机教师与会计审计教师的交流、项目合作、课题合作等。

(2)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由于教学管理人员不懂计算机或是不配合,而使得教师放弃好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方法,去选择次优的或并不适合课程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因此,应加强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提高其素质,应将教学管理人员的计算机能力及与教学的配合作为考核的内容之一。

(3)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对于学生的考核除了传统的期末笔试考核之外,需要将学生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等处理会计审计问题的能力作为考核内容之一。对教师的考核除了传统的完成规定的工作量之外,应将教师教学过程信息化内容的讲解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等也作为考核的内容之一。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庆春,黄培.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改革思路[J].经济师,2008(1).

[2]马廷奇.我国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新进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9(4).

会计专业社会调查报告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成本会计 教学 实训 操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6-0175-01

一 综合提高成本会计专业教师的实践操作技能

职业学校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要求教师自身要具备实践操作能力,这样才能有效地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专业实践。成本会计是一门综合应用型课程,也是一项综合技能,其专业实践操作性很强,这不仅要求专业教师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要具备扎实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以及成本会计的系统流程思路。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1)熟练掌握成本会计各个业务流程的操作,并且能够解决业务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2)熟练掌握成本会计业务操作过程中相关会计资料的填制和传递等工作。这些业务操作技能是作为一名职业学校成本会计专业教师必须具备的技能。笔者认为,老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专业教师要认真准备好实训课相关教学内容。但长期以来,专业教师一般只重视理论课的准备,对专业实训课普遍缺乏充分认真和完善的备课过程,导致自己对业务操作过程不够熟练,对业务操作过程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无法做出准确的答复,从而造成实训课程执行效率不高。教师要较好地准备实践课,关键是不能脱离业务实践。(2)要求成本会计的专业教师定期接受成本会计的业务操作培训、专业进修和学历提升。(3)专业教师应该深入行业企业的工作实际,调查掌握成本会计在企业中的实际操作情况和市场需求。

二 应用项目教学法,落实理实一体化教学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实际操作、业务流程综合教学等功能的新型教学法。所谓成本会计项目教学法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成本会计综合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际的成本业务项目,让学生将所学的综合知识运用到成本会计中去解决实际问题。成本会计项目可以大面积地应用在成本会计的实践教学中。(1)将教师所提供的成本会计项目,在手工会计操作过程中完成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实践过程,从而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同时,通过不断发现和解决成本会计相关问题,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2)要把成本会计实训中所用到的成本会计项目,利用财务软件进行操作,实现电算化操作。成本会计项目的选择,应根据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会计项目教学法的特点进行综合选定,主要考虑从会计事务所中获取,要遵循针对性和实用性、典型性和综合性原则,使学生达到真实的业务操作。

同时,在成本会计教学中,社会调查要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会计调查报告可作为学生课程考察的一个方面。调查内容由授课教师根据课程所学内容进行宏观上的安排,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具体选择。不管是成本会计的流程管理方面,还是具体操作方面,只要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工作,就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既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又可以提供一些好的教学案例,充实教学资源。在时间安排上,社会调查可放在节假日进行。

三 提高会计实践训练要求和力度

成本会计作为一门业务实用性、针对性很强的课程和技能,始终要以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为中心来设计其课程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特别针对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相关专业的教学,要加强成本会计课程业务实践环境的建设,满足各项业务训练的需求,强化实训教学和模拟操作教学过程,通过适当增加实训教学课时量,通过校本化成本会计实训教材建设,达到既注重会计上岗前的培训,也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

四 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中拓宽教育教学的办学思路

拓宽教育教学的办学思路,扩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途径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和一些规范的会计培训机构合作。通过统筹学校的教育资源和实训基地,做好项目规划,施行成本会计初、中、高级业务培训。中职学生的生源除本校学生外,还可面向社会招生。(2)和一些规范的大中型生产型企业合作。通过学校安排专业教师深入企业工作实际,进行专业综合调研,掌握生产过程中的真实情况。及时了解成本会计在实际操作中的现实问题和热点问题,以更好地组织成本会计的实践教学。另外,教师可将搜集到的资料编写成项目手册,推广项目教学;或以一个企业全套成本会计核算业务为项目实例,编写系统的项目实训教材。(3)学校可定期聘请企业中的能工巧匠,组织进行专家讲座和实训教学实践指导,或提供一些来自用人单位的工作需求信息,以利于专业教学和学生日后的就业选择。

具体到成本会计的实践性教学中,校企合作有利于学校了解企业对成本会计人才的需求状况,进一步有目的地培养人才。对成本会计课程实践性教学的探索和实践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成本会计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总结、完善和提高,从而更好地指导成本会计实践教学,培养出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综合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杨成贤.小企业实用会计[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0

[2]王静、赵京菊.做好会计管好账[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9

[3]陈企盛、赵志峰.小工业企业实用会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

上一篇:道路交通事故调查报告范文 下一篇: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