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验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9 16:16:44

会计实验总结

会计实验总结范文第1篇

首先要取得相关的原始凭证,然后根据这些原始凭证,将其登记记账凭证。在根据记账凭证,登及其明细账。期末,填写科目汇总表,进行试算平衡,最后才把它登记入总账。结转其成本后,根据总账合计,填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等。

现具体总结如下:

一、编织记账凭证。

首先要根据经济业务写出会计分录(会计循环的基石)。我原本以为有关的会计知识我都基本掌握了,但这些似乎只是纸上谈兵,当把这些理论性的东西搬上实际应用时,我却无从下手。于是只能把《会计学原理》搬出来,认真的复习了一下,把日常较多使用的会计业务认真读透。

然后是根据会计分录填写记账凭证。练习填写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帐凭证,了解掌握各种常见原始凭证的格式、记载内容以及填写方法。

二、登记帐簿。

其中开设有明细分类账户,现金日记账户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户,登记各种帐户的期初余额,总分类账户。

会计本来就是繁琐的工作。虽说机长看起来有点像小学生都会做的事,但在实习期间,我曾对着那些枯燥无味的账目和数字邓长等的错漏百出。愈错愈烦,愈烦愈错。因此会计工作没有一定的耐心和细心是很难胜任的,因为一出错并不能随便用笔涂、用橡皮擦、用刀片刮。每一个步骤会计制度都是严格要求的。比如说:

1. 写错数字就要用红笔画横线,在写上“作废”两字,这样才能作废。

2. 对于数字的书写也有严格要求,自己一定要清晰,按格填写,不能东倒西歪的。并且记账时要清楚每一明细分录及总账名称,而不能乱写,否则总账的借贷双方就不能平了。

因此,做帐切忌:粗心大意,马虎了事,心浮气躁。做任何事都一样,需要恒心、细心和毅力,那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三、编制报表。

首先在左上角天明编制单位、编制时间;然后根据账簿资料、年终决算资料编制财务报告,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等;还必须要使资产负债表保证左方金额合计等于右方金额合计,否则重填;最后还要编制人签名。

会计实验总结范文第2篇

手工实验与计算机实验相脱节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会计实验教学都包括手工实验和计算机实验两部分,以期能够相互补充,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这两部分的关系基本上被割裂了,计算机实验基本上成了学习财务软件的操作课,这使得手工实验的结果不能为计算机实验起到基石的作用,也不能通过计算机实验得到验证,无法让学生对会计理论和实务形成全面系统的认识。还有的高校则完全用计算机实验取代了手工实验,这对于从未接触过会计实务的学生来说,非常不利于他们对于会计理论知识的消化和吸收,更不利于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因为从本质上讲,手工操作和电算化只是会计核算手段不同,其账务处理过程以及之间的内部控制都是相同的,而手工操作最大的特点是直观性,并且与具体的账务处理紧密相连,更便于学生理解,而对手工操作的理解又可以使学生形象地认识会计电算化的实质。因此,对于会计仿真实验教学来讲,手工实验部分仍然必不可少。

实验指导教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

会计仿真实验教学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实验指导教师是保证会计仿真实验教学的关键。目前,高校会计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擅长会计理论教学而缺乏实际操作能力,据统计资料显示,目前高校会计教师队伍中只有少数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绝大多数会计教师并未亲身经历过具体的经济业务环境,这使得他们对具体经济业务的解释往往脱离实际,缺乏权威性。因此,实验指导教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也是导致实验效果不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实验教学考核环节单一

实验考核主要考察学生在仿真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态度及表现,是保证实践性教学成效的重要环节。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做法是对学生考勤情况和实验结果进行简单考核,而并没有把学生进行实验的工作态度、独立性和协作能力等作为考核内容,也很少有机会就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这样使得学生只注重实验结果而并不注重实验过程,从而可能出现抄袭等不良现象。因此,把过程性考核也作为教学考核评价的手段之一,才能真正起到培养学生综合技能的作用。

实验室建设不足

会计仿真实验室的建设,主要在于给学生创造一个仿真的研究环境,实现会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近年来,虽然许多高校都建立了会计仿真实验室,但是由于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多数高校实验室的资金投入不足,普遍存在着电脑难以更新,软件无钱购买等问题,使得会计仿真实验教学在场地和环境布置等方面与真实情况有很大距离。

高校会计仿真实验教学研究

(一)完善会计仿真实验教学课程体系

为了实现会计学专业培养目标,会计课程体系可以进行“模块化”建设,将基础教学模块,专业教学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充分融合,如图(1)所示。而其中的实践教学需要贯穿整个学制期间,形成多层次、多方式、内外结合和长短搭配的实践教学模式。多层次体现为基础型、综合型、应用型和创新型四个层次;多方式体现为学生观摩、体验、动手操作和案例研究等;内外结合是指不但要在校内设立会计仿真实验室,还要在企业设立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背景;长短搭配主要是指在实践的时间上采用灵活的搭配方式,实践时间少则一周多则一个月,主要是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减少未来工作的适应期和磨合期。另外,高校应明确会计仿真实验教学的目标与要求,确定会计仿真实验教学大纲,完善实验教材,统一实验考核标准。

(二)整合会计仿真实验教学内容

高校要以会计理论教学体系为基础,依据会计专业特色、知识体系、实验教学目标与要求,合理设置会计仿真实验教学的课程结构,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分阶段完成实验教学,形成层次明晰的完整的实验课程体系。同时,应按照会计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不断调整和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构建一个集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税收和金融等内容为一体的完善的会计仿真实验教学课程结构,逐步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综合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如表(1)所示。其次,要提高实验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适应培养各级会计人员的需要。

(三)提高会计仿真实验教学层次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只具备基本的账务处理能力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高校在会计仿真实验教学中需要调整思路,提高实验教学的层次,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如在仿真实验中,可以要求学生按照会计准则,结合行业实际,设计一套单位内部的会计制度,以达到提高学生业务操作能力的目的。同时,可以在仿真实验中适当增加会计监督的内容,比如,审核凭证是否合法合理,是否真实完整,要素是否齐全,分录是否正确等,或者可以设计一些有问题的业务,让学生自己进行判断并提出处理意见。此外,对于一些仿真实验中不好操作的职业技能,比如假钞识别、发票购领、网络报税和年报审计等,可以通过展示、讲座和电影等方式进行,以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增加会计仿真实验教学的仿真性

会计仿真实验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仿真性,包括:(1)资料仿真。资料仿真主要体现在实验教材的选择上,会计仿真实验教材的质量是制约和影响实验效果的重要因素。在选择实验教材时,首先应考虑教材内容是否全面、系统和新颖,尽可能选用真实企业的资料,经济业务类型要尽可能多样化,能够全面反映会计核算时可能遇到的各种经济问题。同时,实验教材要考虑手工操作与计算机模拟如何结合的问题。高校可以自己组织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和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会计人员进行教材的编写,同时适时地调整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仿真实验能够真正缩短理论与实际的距离。(2)角色仿真。在会计仿真实验中,对学生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培养的内容必须考虑进来。让学生分别充当出纳、会计、会计主管和稽核人员等,练习点钞、识别假币、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账簿记、编制报表以及审核签字等工作,增强会计仿真实验现场的真实感,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3)环境仿真。环境仿真方面,应主要考虑强化财务情景模拟教学,即模拟企业的工作环境、岗位设置和工作流程进行演练,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完全处于会计工作的职业氛围中。

(五)重视会计职业道德培养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会计仿真实验教学在重视学生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绝对不能忽视对学生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在进行会计仿真实验教学时,要多加入一些有关会计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在进行具体实务操作时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这也是高校会计专业学生最欠缺的一点。比如,可以设计一些合法不合理或者合理不合法的特殊业务,让学生去辨别和判断,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提高会计教师的整体素质构想:(1)高校应当充分挖掘现有教师的潜力,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实际工作,专职实习半年至一年,吸收实践经验,并去重点院校进行进修、交流和学习,以弥补他们没有实践经验的先天不足,使他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自如地驾驭会计仿真实验教学。(2)高校应积极聘请在职会计人员或者是经验丰富、时间充裕的退休高级会计人员作为会计仿真实验的指导教师,来学校授课和交流,他们可利用自己在会计工作中的经验,有针对性地解释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会计仿真实验教学的效果。(3)鼓励教师开展理论与实践调研和科研活动,通过研究提高教师的能力和素质。

(七)建立手工实验与计算机实验相结合的综合性实验

笔者认为,传统手工实验不但不能被舍弃,而且还应成为实验教学最主要的形式,将手工实验与计算机实验有机结合起来。在进行仿真实验时,可以使用同一套模拟数据,先让学生进行手工实验,手工实验结束后,再按照电算化的要求将相关业务再处理一遍,然后将手工实验和计算机实验的结果进行互查对比,相互校验,融会贯通,让学生感受到两种会计数据处理方法的转化是如何实现的,从而形成手工实验与计算机实验相结合的综合性实验模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1)手工实验。主要包括准备阶段、操作阶段和总结阶段三个过程,如(图2)所示。第一,准备阶段。首先由指导教师制定实验方案,包括实验的时间、人员、内容及要求,使学生对仿真实验有一个总体和明确的认识,然后由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动员和培训,并进行分组。第二,操作阶段。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各部分内容的练习,包括建账、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编制科目汇总表、登记账簿、计算成本、编制报表和进行财务分析等整个会计仿真实验的全过程,总学时不少于三周。第三,总结阶段。专业操作完成之后,学生需要按照会计工作操作基础规范的要求进行装订整理,成为“会计档案”,妥善保管。同时,学生需要撰写总结报告,及时对整个仿真实验过程作归纳整理,形成文字材料,将感性认识进一步提升为理性认识,提高学生对仿真实验的认知程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了确保仿真实验教学的质量,在实验结束后,指导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答辩。学生想要通过答辩,必须对仿真实验的内容非常熟悉,这可以促使他们认真思考和独立完成实验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实务操作水平。(2)计算机实验。计算机实验部分,约占总课时三分之一。学生根据与手工实验相同的经济业务上机操作,将手工编制的记账凭证输入计算机,并自动生成报表,然后将生成的报表与手工报表核对,既可以检验手工实验的准确性,又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对电算化的理解。

(八)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

为了配合会计仿真实验教学改革,需要完善相关的考核体系。(1)考核方法。高校应该根据会计仿真实验教学的特点,综合考虑学生在实验中的基本操作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打破以笔试为主的单一考核模式,采用多阶段和多方式考核,将笔试、口试与实际动手能力相结合,将知识考核、能力考核与素质考核相结合,将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将校内考核与校外考核相结合,将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和易于操作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以提高会计仿真实验教学的效果。(2)考核项目。会计仿真实验教学的考核项目主要包括实验纪律、实验笔记、实验操作、实验总结和实验答辩几个方面,指导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将每一项都评出优良中差,进行量化,最后结合各项的权重给出学生综合得分,如表(2)所示。第一,实验纪律。实验纪律主要包括对学生出勤情况和课堂表现两方面的考察,此部分约占总成绩的10%。第二,实验笔记。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记录实验笔记,通过记录实验笔记,提高对会计基本理论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指导教师主要考察实验笔记是否认真全面,此部分约占总成绩的10%。第三,实验操作。实验操作是会计仿真实验考核的核心内容,指导教师主要考察整个实验操作过程的规范性、准确性和独立性,此部分约占总成绩的40%。对于实验操作的准确性方面,要鼓励学生有多种答案,针对不同的答案与结论进行分析讨论,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化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第四,实验总结。实验操作结束后,学生需要提交总结报告,指导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总结考察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判断学生的实验效果,此部分约占总成绩的20%。第五,实验答辩。学生需要陈述自己仿真实验的过程和体会,指导教师可以就整个实验过程中的相关业务向学生进行提问,主要考察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流利性,此部分约占总成绩的20%。(3)考核总结。会计仿真实验的考核工作完全结束后,指导教师应对考核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形成总结报告,具体内容包括学生考核得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效果分析、仿真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等,在教师之间进行汇报交流,集思广益,以不断完善会计仿真实验教学,提高会计仿真实验教学的效果。

加强会计仿真实验室建设

会计仿真实验室的建设是进行会计仿真实验教学的基础,实验室的建设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因此,会计仿真实验教学的前提条件是需要学校对会计仿真实验室的重视,需要足够的资金投入。会计仿真实验室的建设主要在于各种实验设施,包括实验材料(如票据、凭证、账簿、报表、装订机等)、教学用具(电脑、网络管理服务器、投影仪、扫描仪等)、各种软件(如用友、财务实训系统、ERP、SPSS、SAS等)和具体的实验室等,而各种实验设施应随着经济环境和会计实务的发展不断更新。为了实现会计仿真实验室的功能最大化,还必须对仿真实验室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比如,指定专人负责实验室的日常事务,从而保证实验室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另外,可以建立网络实验室,使会计实验教学网络化,学生可以通过网上交流及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实验效率,提升学生实验水平,顺利实现复合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

校内实验与校外实习互相补充

会计实验总结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创新教育是以全面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价值取向的教育。会计实验创新教育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会计实验创新教学的内容及会计实验创新教育等。

在教育领域大力倡导创新教育的环境下,会计实验是否需要实施创新教育,怎样实施创新教育是面临的一个需要探讨的现实问题。

一、会计实验的考核程序

对会计的测量与评价采用会计实验考核方式。会计实验考核的程序:

1、实验总结

实验课结束后,学生要对实验课根据实验目标和要求进行总结,编写实验报告,说明实验过程、实验收获、在理论上和操作上的提高及新的认识、存在问题和建议,并将实验总结送交实验老师。

2、实验考试

实验课结束后,根据需要可以组织实验考试,对实验的内容和基本技能,采用笔试或口试进行考试。

3、实验考核

根据实验总结(实验报告)和实验考试进行实验考核。考核形式有:实验学生自我评定;实验老师评定;考核小组评定;相互结合评定。考核的方法:采用百分制或五级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按照创新教育的要求相应改革实验考核制度,以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

二、创新教育基本理念

把创造学运用到社会或学校教育上,则称之为创造教育。创新教育是伴随着人类的创造实践活动而产生,并逐步形成的。创造教育自20世纪初提出,进入21世纪,迄今已逾百年。创新教育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以全面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价值取向的教育。

创新教育是指学校的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价值取向的教育。创新教育首先是人生教育,是人的使命教育,也是人的动力教育。从不同角度说明什么是创新教育。应该说,创新教育既是包括中小学校和高等学校的创新教育,也是面向全社会国民的创新教育。

三、会计实验在创新教育工作中的要求

1、领导重视

领导重视是会计实验创新教育的关键。各级领导包括教育行政领导、学校领导和会计实验教学领导,都要重视会计实验创新教育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会计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

领导要端正认识,树立新的教育观念:一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二是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要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实现师生民主教学和创新教学。三是树立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价值观念,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

2、提高创新素质教育

教师是实施会计实验创新教育的关键,它要求:

①树立创新教育观念。包括: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树立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价值观念。

②增强基础理论。分为一般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理论。一般基础理论是指哲学和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它是会计专业学科的理论基础;会计专业基础理论是指会计原理,它是其他会计应用学科的理论基础。

③熟悉基本规范。分为:会计法规,包括会计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企业会计制度,企业根据国家会计法规制定的各种会计制度;会计职业道德,国家或行业制定的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实验制度,有关会计实验的组织、教学、考核、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制度。

④熟练掌握基本技能,主要有会计核算基本技能、会计管理基本技能、会计信息系统基本技能和会计实验教学管理技能等。

⑤创新教学方法。会计实验教学方法主要有仿真法、操作法、讨论法、研究法、比较法以及其他实验方法。在会计实验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尊重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鼓励敢于提出问题和意见的学生,提倡共同讨论。

四、会计实验创新教育的内容

通过会计实验创新内容达到会计实验创新教育目标,从实际出发,创新会计实验教学的内容。其内容包括:

1、实验设计创新

会计实践教学是一个系统,从整个教学过程分析,会计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堂习题、课堂案例、实验课、校内实习、校外实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等。其中会计实验课教学是核心。在会计实验创新教育中需要实验设计创新。

2、实验过程创新

会计实验过程是一个系统,要用系统方法分析并优化实验过程。会计实验教学过程体系是会计实验教学过程按其运行的阶段性划分的要素相互联系而形成的有机整体。实施会计实验创新教育,必须优化教学过程,构建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以学生为中心、以其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过程。会计实验课堂教学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基本技能的手工操作与现代技能的关系。

3、实验讲授创新

创新教育要强化课堂教学改革。会计实验课需要有老师指导,而指导老师需要讲授创新,营造思维活跃、畅所欲言的实验环境氛围,引导性地讲授会计实验的内容。

4、实验学习创新

学校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共有的教与学的课堂,创新教育还需要学生的学习创新,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性的学习。会计实验教学在老师引导下学生要自主地学习和操作。教师要创造性地教学,学生要主动性地学习。

5、实验知识创新

会计实验的一般认识,是通过会计实验学习与掌握会计的基本技能。创新教育会计实验知识要创新,要在会计实验过程中,在实验操作学习与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时创新学习更多的知识。

6、实验操作创新

会计实验实际上是财务会计核算与管理的操作过程。它由会计实验人员、操作方法、操作手段和操作对象等要素所构成。

总之,会计实验要实施创新教育是客观的需要。会计实验创新教育是创新时代的需要。发展知识经济由工业经济转入知识经济的世纪。知识经济以不断创新的知识为主要基础,其核心在于创新。

参考文献

[1]钟文芳.创造教育的历史沿革及发展趋势[j].上海教育科研,1999(1).

[2]于玉林.会计实验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会计实验总结范文第4篇

一、会计实验的考核程序

对会计的测量与评价采用会计实验考核方式。会计实验考核的程序:

1、实验总结

实验课结束后,学生要对实验课根据实验目标和要求进行总结,编写实验报告,说明实验过程、实验收获、在理论上和操作上的提高及新的认识、存在问题和建议,并将实验总结送交实验老师。

2、实验考试

实验课结束后,根据需要可以组织实验考试,对实验的内容和基本技能,采用笔试或口试进行考试。

3、实验考核

根据实验总结(实验报告)和实验考试进行实验考核。考核形式有:实验学生自我评定;实验老师评定;考核小组评定;相互结合评定。考核的方法:采用百分制或五级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按照创新教育的要求相应改革实验考核制度,以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

二、创新教育基本理念

把创造学运用到社会或学校教育上,则称之为创造教育。创新教育是伴随着人类的创造实践活动而产生,并逐步形成的。创造教育自20世纪初提出,进入21世纪,迄今已逾百年。创新教育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以全面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价值取向的教育。创新教育是指学校的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价值取向的教育。创新教育首先是人生教育,是人的使命教育,也是人的动力教育。从不同角度说明什么是创新教育。应该说,创新教育既是包括中小学校和高等学校的创新教育,也是面向全社会国民的创新教育。

三、会计实验在创新教育工作中的要求

1、领导重视

领导重视是会计实验创新教育的关键。各级领导包括教育行政领导、学校领导和会计实验教学领导,都要重视会计实验创新教育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会计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领导要端正认识,树立新的教育观念:一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二是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要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实现师生民主教学和创新教学。三是树立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价值观念,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

2、提高创新素质教育

教师是实施会计实验创新教育的关键,它要求:

①树立创新教育观念。包括: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树立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价值观念。

②增强基础理论。分为一般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理论。一般基础理论是指哲学和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它是会计专业学科的理论基础;会计专业基础理论是指会计原理,它是其他会计应用学科的理论基础。

③熟悉基本规范。分为:会计法规,包括会计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企业会计制度,企业根据国家会计法规制定的各种会计制度;会计职业道德,国家或行业制定的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实验制度,有关会计实验的组织、教学、考核、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制度。

④熟练掌握基本技能,主要有会计核算基本技能、会计管理基本技能、会计信息系统基本技能和会计实验教学管理技能等。⑤创新教学方法。会计实验教学方法主要有仿真法、操作法、讨论法、研究法、比较法以及其他实验方法。在会计实验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尊重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鼓励敢于提出问题和意见的学生,提倡共同讨论。

四、会计实验创新教育的内容

通过会计实验创新内容达到会计实验创新教育目标,从实际出发,创新会计实验教学的内容。其内容包括:

1、实验设计创新

会计实践教学是一个系统,从整个教学过程分析,会计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堂习题、课堂案例、实验课、校内实习、校外实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等。其中会计实验课教学是核心。在会计实验创新教育中需要实验设计创新。

2、实验过程创新

会计实验过程是一个系统,要用系统方法分析并优化实验过程。会计实验教学过程体系是会计实验教学过程按其运行的阶段性划分的要素相互联系而形成的有机整体。实施会计实验创新教育,必须优化教学过程,构建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以学生为中心、以其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过程。会计实验课堂教学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基本技能的手工操作与现代技能的关系。

3、实验讲授创新

创新教育要强化课堂教学改革。会计实验课需要有老师指导,而指导老师需要讲授创新,营造思维活跃、畅所欲言的实验环境氛围,引导性地讲授会计实验的内容。

4、实验学习创新

学校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共有的教与学的课堂,创新教育还需要学生的学习创新,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性的学习。会计实验教学在老师引导下学生要自主地学习和操作。教师要创造性地教学,学生要主动性地学习。

5、实验知识创新

会计实验的一般认识,是通过会计实验学习与掌握会计的基本技能。创新教育会计实验知识要创新,要在会计实验过程中,在实验操作学习与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时创新学习更多的知识。

6、实验操作创新

会计实验实际上是财务会计核算与管理的操作过程。它由会计实验人员、操作方法、操作手段和操作对象等要素所构成。

会计实验总结范文第5篇

对会计的测量与评价采用会计实验考核方式。会计实验考核的程序:

1、实验总结

实验课结束后,学生要对实验课根据实验目标和要求进行总结,编写实验报告,说明实验过程、实验收获、在理论上和操作上的提高及新的认识、存在问题和建议,并将实验总结送交实验老师。

2、实验考试

实验课结束后,根据需要可以组织实验考试,对实验的内容和基本技能,采用笔试或口试进行考试。

3、实验考核

根据实验总结(实验报告)和实验考试进行实验考核。考核形式有:实验学生自我评定;实验老师评定;考核小组评定;相互结合评定。考核的方法:采用百分制或五级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按照创新教育的要求相应改革实验考核制度,以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

二、创新教育基本理念

把创造学运用到社会或学校教育上,则称之为创造教育。创新教育是伴随着人类的创造实践活动而产生,并逐步形成的。创造教育自20世纪初提出,进入21世纪,迄今已逾百年。创新教育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以全面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价值取向的教育。

创新教育是指学校的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价值取向的教育。创新教育首先是人生教育,是人的使命教育,也是人的动力教育。从不同角度说明什么是创新教育。应该说,创新教育既是包括中小学校和高等学校的创新教育,也是面向全社会国民的创新教育。

三、会计实验在创新教育工作中的要求

1、领导重视

领导重视是会计实验创新教育的关键。各级领导包括教育行政领导、学校领导和会计实验教展迅猛、运转良好的私营企业,也应当包括一些有显著教育意义的公益、基础设施。通过组织大学生参观、走访这些企业、设施,能够有效实现他们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双重拓展,弥补课堂理论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差距,廓清他们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长期性、艰巨性的认识迷雾。

会计实验总结范文第6篇

一、理论基础——情境认知理论

情境认知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形成的重要的学习理论。1987 年,瑞兹尼克在美国教育杂志 《教育研究》上发表了《学校内外的学习》的论文。开始了对情境认知理论的研究。1989 年,约翰·西利·布朗、阿伦·柯林斯与保尔·杜吉德发表了论文《情境认知与学习文化》,系统、完整地论述了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20世纪90年代之后,情境认知理论开始渗透到教育研究的各个领域,包括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以及成人教育。当前西方对情境认知理论的研究非常深入,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视野中,情境认知理论已经成为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情境”即Context,原意为上下文、文章脉络之意,即教学应让知识成为可循之脉络,以改善学习效果。情境认知已理论是一种能提供有意义学习并促进知识向真实生活情境转化的重要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学校内学习有个体化、抽象性等特征,所学的知识是呆滞的,学习者只是知道了这些知识,出了校门却不会用。他们通过研究认为,人的知识经验离不开它产生的情境,并且受到情境中各种特征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强调理论和原理的情境,将情境与学习知识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该理论不是把知识作为心理内部的表征,而是把知识视为个人、社会或物理情境之间联系的属性以及互动的产物。而知识是情境化的,通过活动不断向前发展,参与实践能促进学习和理解,而在特定情境中获得的知识比书本知识更有用。学习不仅是为了获得事实性知识,还要将学习置于知识产生的特定物理或社会情境之中,要求学习者参与真正的文化实践。学习包含着建立一个对“他们在其中使用工具的世界,和对工具本身进行日益丰富的内在的理解”。情境认知理论具有情境性、真实性、实践性等特点。

二、基于情景认知理论的“角色轮岗实验教学方法”体系设计

(一)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 《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通常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以及案例教学法。通过这几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学生基本能掌握操作方法,但总体来看,存在以下问题:(1)“机械”记忆,导致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所学内容。传统的讲授法、演示法全靠教师调动学生主动性,学生不是认知的主题,缺乏探索原动力,仅仅依靠上课时教师演示结果进行“机械”记忆和“机械”操作,不能很好的理解所学内容,更不可能将全部内容融会贯通。虽然可以通过实验教学和案例教学进行一定程度地弥补,但目前的实验教学大多数是顺序操作,在操作中通常不注重“角色转换”,不要求学生进行分工合作,每名同学之间没有差别,都是从头做到尾,学生感觉流程众多,关系混乱,仅凭机械记忆通过期末考试。(2)顺序讲述,顺序操作,不区分角色,导致学生没有重点,“胡子眉毛一把抓”。该课程的现有教学方法和教材通常强调完整性,从实验一做到最后一个实验,内容包括总账、工资、固定资产、报表、供应链等,在强调完整性的同时却忽略了人员的差异性以及每个模块的差异性。实际工作中,每个模块的工作是由不同的人员完成的。所以,在教学中,应该考虑,如何强调不同“角色”在什么时候应该“登场”,什么时候应该交接,等等实际问题,这样,学生才可能有所重点的理解角色和任务。(3)现有教学方法和实践相脱节。实验教学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帮助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目前,在会计工作大都会采用信息化软件的情况下,单位会更加强调学生的会计信息系统使用能力。但是仅仅通过演示操作的实验方法,学生不能清楚地理解实际中的某个岗位应该完成哪些工作,造成教学和工作要求脱节。工作后,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适应。

(二)基于情景认知理论的“角色轮岗”实验教学体系总体设计总体思路:随着教学工作的顺序进行,可不断的设置情境,使得学生在学习中,都以实践中的某种情境下的某种角色出现在具体情境里。在教学中,每个模块可顺序讲述,在教师讲解完毕主要内容后,要求每个学生小组亲自动手总结角色,每次实验担任一种角色。在众多的流程当中,通过总结分析不同人员角色,在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工作,例如,在采购系统,当到货后,首先应当库管人员入库,这时,本轮充当库管人员就应当明白现在应由他来做入库工作。然后,如果单据齐全,由材料会计人员记账,这时,本轮充当材料会计(如不详细区分,也可以是库管人员)人员就应当明白现在应由他根据系统自动传递来的单据做记账工作,生成记账凭证,传递到总账。当总账系统出现这张凭证时,总账会计角色人员对该凭证审核记账。所以,学生可以很清晰的明白什么时候干什么工作,可以清晰的理清处理流程,也可帮助学生掌握实际工作。(1)“角色重组”。要继续发挥实验教学的优势,将学生分组完成实验。但是,要改变传统的按部就班的顺序讲述,将实验教材进行“角色重组”,打破学生一次实验体验全部角色的办法,重新整理材料,根据“角色”这个主线分析整理实验材料。例如:总账系统中总账会计角色要完成的工作有:某年某月填制记账凭证,某年某月进行对账工作等。(2)轮岗设计。在小组完成本轮实验后,要求学生总结评价本轮实验。然后小组内进行轮岗,实验同学重新选择“角色”,和上一轮同学进行交接实验,完成本轮实验。这个过程是轮岗过程。具体方法:将学生分组,每个组根据角色需要配备5到8名同学,每轮工作每名同学各有分工,分组完毕后,要求小组分析整理全部角色资料,重组角色档案;小组内选择角色,小组内每名同学选择一种角色,每名同学各有分工,各有侧重。真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性、创造性;小组共同完成本轮实验,本小组内,和其他同学所担任的角色共同完成本轮实验,这样的设计,可以帮助同学真正理解数据流程,帮助同学切身感受到实际工作中的某种角色的实际业务,以及和他存在工作关系的其他工作岗位角色;本轮实验总结,一次角色轮岗完毕后,必须要求学生对本轮所承担的角色进行总结和评价,要做到头脑清晰,工作投入,更要对实验中的错误情况进行总结,分析错误原因和解决方法;轮岗,进行下一轮实验角色选择,角色交接,开始下一轮实验工作,这样的设计可以帮助同学们理解在实际工作的内部控制的必要性,更切身感受会计岗位实际交接工作的具体过程;小组内完成全部角色轮岗工作后,要对全部角色进行总结评价,当全部角色都完毕后,将各种角色融会贯通,要求学生画出操作流程图和系统数据流程图,将实验结果和理论相结合。

三、基于情景认知理论的“角色轮岗实验教学方法”体系优势

(一)强调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自主认知,主动学习 在这种基于情境认识理论的实践教学设计,从情境入手,注重理论和原理的情境,将情境与学习知识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在特定情境中获得的知识。从而提高实践能力和认知能力。

(二)丰富教学内容,在会计信息系统流程中增加“人”的因素 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的流程是这部分教学重点。但是,单纯的流程图和流程说明枯燥且不够形象,不便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增加“角色”和“轮岗”教学内容,可以时刻使学生思路清晰,理解教学内容,理解流程图。

(三)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 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对于学生今后适应岗位需求有很好的现实意义。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以适应将来的岗位需要,使学生成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状态,真正实现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与教学有机结合,以培养出专业技能突出、适应社会能力强的学生。

(四)改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对会计信息系统的深入理解 设计教学方法能够很好地设置仿真情境,极大限度的消除学校教学和实际工作的距离,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将学生完全地引入到一个现实情境中,在过程中实现课程教学,教学效果会得到明显改善,同时促进了学生对会计信息系统的深入理解。

四、角色轮岗实验教学方法执行中注意的问题

(一)设置合理情境,强调学生参与 任何的实验课都要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角色轮岗同样要以调动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根本出发点,合理的情境方能使得学生在情境中积累知识,总结经验。

会计实验总结范文第7篇

目前,高等院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都开设了基础会计课程,此方面的会计教学已成为高等院校教学的重要内容。但从现有的相关资料来看,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学研究成果较少,针对高职高专院校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实验教学的研究成果更少。因此,开展高职高专院校管理类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实验教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明确教学的目标

高职高专院校管理类非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应用型管理人员;基础会计课程是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会计知识在管理类学生的知识体系中起支撑作用,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的重心应是管理,要从管理的角度来认识会计、学习会计。因此,基础会计实验教学的目标应是:缩短会计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了解会计的职能、会计工作的组织形式、会计领域特有的理论和方法,理解财务资料的含义及其形成过程、懂得如何获取和使用会计信息,提高运用会计信息进行科学管理和决策的能力。

二、校内实验室及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会计理论知识与会计实际工作存在着差异,无论是对于会计专业还是对于非会计专业,会计实验通过模拟真实的、不同会计主体的环境,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能够缩短会计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使学生对会计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深刻、全面。只有通过会计实验,才能真正懂得何谓会计,才能认识到会计对经济业务的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才能体会会计信息的产生过程,为未来的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会计实验教学必不可少。要搞好实验教学,必须要加强校内会计模拟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在校内建有必要的会计模拟实验室,实验室内要求使用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挂图等资料要齐全。校外实习基地可提供参观学习的机会,使学生能够了解到企业内真实的会计工作组织形式、会计工作流程、会计的岗位牵制制度等。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可以充分利用各个专业的对口实习基地,比如:旅游管理专业可以到旅游实习基地的企业财会部门参观学习,物流专业到物流实习基地的企业财会部门参观学习,这样做既能节约经费开支,又能使会计实验落到实处。

三、实验教材的建设

教材规定了教学的内容,是教师授课的依据和参考,也是学生求知复习之本,教材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的教学效果,而目前尚无专门针对高职高专院校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实验教材,所以迫切需要大力加强教材建设。在实验教材内容的设置上,笔者根据多年的财务会计工作及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实验教学经验,认为应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会计基本技能;二是专题实验;三是综合模拟实验。

(一)会计基本技能。包括点钞与验钞、会计数字的书写规范。会计专业的学生有专门的会计技能训练,而高职高专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只开设一门基础会计课程,增加会计数字的书写规范是为后面的填制凭证与登记账簿准备的,是会计手工记账的前提条件,同时也能够解决学生今后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开票等需要书写的问题,会计数字的书写规范安排在填制凭证之前。点钞与验钞是针对管理类专业学生毕业后常常与钱币打交道而设置的,点钞与验钞可以安排在学期初进行,虽然此项实验对会计理论的学习没有什么影响,但能够提高学生学习会计的兴趣。

(二)专题实验。围绕基础会计教材的内容而设置,主要有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简单的成本计算、账簿的登记、存货的计价方法、银行存款调节表的编制、编制会计报表、简单的会计报表分析,增加会计报表分析的重点在于培养非会计学生利用会计信息的能力,体现会计教学的目的。专题实验内容用于在相应的理论课讲解之后作为随堂训练使用,加深对课程的理解与消化吸收。

(三)综合模拟实验。模拟企业一个月的会计业务,会计业务的选取既要典型又要全面,业务量以50笔左右为宜。综合模拟实验安排在基础会计理论课程结束后,使学生完成从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会计报表分析这样一个过程,能够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能力。在模拟材料的选择上要结合管理类不同的专业,使用不同会计主体的会计实务内容进行实验,体现专业特色。如旅游管理专业选择旅游企业的会计实务、房地产营销与管理专业选择房地产企业的会计实务进行实验,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专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还可以缩短学生的学校学习与就业后实际业务的认识距离,快速适应从学校到管理工作岗位的角色转变,对其未来将要从事的专业管理工作起到促进和提高作用,从而达到会计实验教学的根本目的。

四、实验教学应注意的事项

在实验内容的侧重、实验教学的组织形式、实验考核等方面应紧紧围绕非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来设计,要与会计专业相区别。

(一)实验内容的侧重。会计专业侧重于“生产”会计信息,侧重于使经济业务的核算得到正确的核算结果,非会计专业侧重于“消费”会计信息,懂得会计信息的产生过程,体会经济业务的核算特点与财务结果。在专题实验中,会计专业侧重于会计业务操作的训练,非会计专业侧重于验证会计方法的选择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如制造费用分配方法的选择对产品成本的影响,进而对产品的定价、销售决策的影响等;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对利润的影响等等。在综合模拟实验中,会计专业要求既要分工协作、又要岗位轮换完成对综合模拟资料的操作,非会计专业只需要通过小组分工协作来完成模拟资料的操作即可,不需要进行岗位轮换。教师在指导实验过程中还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组织管理方法等等。

(二)实验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组织不拘泥于学生的操作,而是将业务操作、小组讨论、专题分析、总结报告等形式结合运用,灵活多样。例如:实验结束后的实验总结,采用先小组讨论、后班级内汇报的形式,既要讨论分析本人在实验过程中取得的成绩与不足,也要讨论分析本组核算出的数据的准确程度,核算速度的快慢及其原因,通过实验对会计的认识,感悟等,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会计实验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 会计实践教学; 案例教学; 模拟教学

一、引言

会计教学倘若离开了实践过程和实践环节,就会使整个会计教学变成呆板机械的说教,会扼杀会计教学的生命力。然而,由于受师资力量、教学场地、教材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会计实践教学改革的效果一直不尽如人意。教师授课方式单一,学生被动学习,跟着教师和教材亦步亦趋,不去主动思考,更谈不上创新。会计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如何用会计专业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以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及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将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综合运用的教学方式。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本文试图从会计实践教学的几个重要环节入手,对会计实践教学的组织程序进行设计、探讨,以求提供不同环境下会计实践教学的组织程序,使会计实践教学更具可操作性。

二、会计实践教学程序组织

会计实践教学主要包括案例教学、实训教学、模拟教学、实习及社会实践教学等环节,不同类型的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不同,分配的顺序和时间安排也不完全相同,关键是要符合教学目标和培养目的的要求,适度把握、灵活运用,与相应的课程相匹配、协调。

(一)课堂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教师依据教学内容的要求,精心选择相关案例,通过引导、启发,使学生对教学活动有实质性的参与,成为真正的教学主体;通过案例分析,实现和达到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的要求。

1.确定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

案例教学并不是适合所有的课程或所有的教学内容。对于会计这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来讲,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案例教学,能使学生深入理解会计理论知识,并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对于教师来讲,首先要明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的的要求;然后分析达到教学目标应采取的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即是否适合采用案例教学。

2.依教学内容选择适当案例

确定了教学内容需采用案例教学,接下来就应搜集、选择相关案例,并精心挑选最能体现教学内容要求的案例。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及审计等会计专业课,都可以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由于我国目前缺乏相关的案例教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逐步搜集、积累会计教学案例,为案例教学提供“素材”。案例的选取:要特别关注国内、国际会计领域发生的重点“事件”,要体现其典型性和与教学内容的适应性。

3.分析案例,设计应讨论和解决的问题

选好案例后,指导教师首先应详细了解该案例的背景知识以及“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在此基础上对案例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依教学内容的要求提出应讨论和解决的问题。提出问题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及组织教学的时间要求等方面。如选取的是较大的案例,或是影响较大的“会计事件”,应提前让学生搜集、了解与该事件有关的情况,以有助于学生对案例的深入分析。

4.组织讨论,进行启发、引导

教师依据案例设计好相关的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讨论的形式灵活多样,可以是分组讨论、课上讨论、课下讨论,也可以是师生共同讨论等。教师应根据所讨论问题的实际情况,随时进行引导、启发,打开学生的思路,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其中,并承担相应的问题。通过提出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而不是急于给出答案。

5.汇总讨论结果,进一步启发、引导

通过讨论,学生对案例提出的问题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与解决方式,教师应发挥其作为一个“组织者”的作用。可以安排学生代表阐述自己的观点,并以论据支撑自己的观点,教师也可以与学生一起探讨,并作最后“点评”。教师最后要阐明会计案例分析和评价的重点、难点,给出案例分析的整体思路,指出学生在分析问题的各环节存在的不足等,使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学会如何思考、如何学习。

(二)实验室模拟实训教学

会计模拟实验,是通过模拟特定单位生产经营过程的经济活动和业务事项,要求会计专业的学生充当其中的会计角色,依据所学会计理论知识对该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分析,深入理解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将会计理论运用到会计实际工作中去,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会计实际操作技能。多年来,会计模拟实验教学对提高我国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何合理组织设计模拟实验教学程序,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值得探讨。

1.设定教学目标

会计模拟教学(这里仅指综合模拟实验教学)是在学生完成会计相关专业理论课的学习后开设的,旨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会计理论知识指导会计实践;要求学生站到一定的高度,从全局出发考虑模拟单位的会计核算与管理问题,综合驾驭所学知识,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综合运用,避免简单机械地模仿,就“会计论会计”。

2.模拟单位情况介绍

会计主体的性质、规模等实际情况不同,所选择的会计核算方法也不尽相同。因此在组织会计模拟实验时,指导教师应指导学生了解模拟企业的有关情况,如企业的性质、规模、生产类型的特点、工艺流程以及内部规章制度等;如果有条件,尽可能地带领学生深入相同企业进行实地考察,真正了解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增强学生对企业的直观感受,为下一步的会计模拟实验操作奠定基础。

3.会计用品、参考资料准备

会计模拟实验过程中,需要使用与企事业单位相同的会计核算用品,如各类记账凭证、账簿和报表等,以增强实验的真实性。此外,会计模拟实验是对会计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了确保实验的顺利实施,需准备必要的参考资料,如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及会计法律法规条例等。实验开始前,要求学生备好各类必需的实验用品及参考资料,有助于会计模拟实验的顺利进行。

4.模拟实验指导

(1)会计模拟实验目标确定:会计模拟实验的目标之一是提高学生会计操作技能,但绝不仅仅是“操作”,更重要的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将各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各类知识融会贯通,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加深对会计核算规程和方法的深入理解与把握,增强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将来尽快胜任会计工作奠定基础。

(2)会计核算整体程序设计:会计模拟实验,尤其是综合实验,在实验前引导学生根据所学专业理论建立会计核算程序,打开学生的视野,避免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就事论事”,不能将企业的整个经济活动统筹规划、合理安排;会计核算程序也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账务处理程序,了解账证之间、账账之间和账表之间的关系,以进一步进行财务分析。

(3)不断提出“假设”:会计模拟操作虽然是对一个个具体经济业务事项的会计处理,但指导教师应带领学生进入“实战”状态,分析每一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并不断提出“假设”。因为企业总是处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环境中,有的业务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也会发生变化,而模拟企业的环境处在相对固定的状态,这种“假设”能够帮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开阔思路,逐步提高职业判断能力。

(4)实训资料补充:目前市场上的模拟实训教材可谓“五花八门”、“参差不齐”,在选择质量较高的教材的前提下,以教学内容和实验目标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补充,以提高模拟实验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5)操作细节指导:会计工作要求会计人员具备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在具体的业务操作过程中,对于没有任何实践操作经验的学生来讲,他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指导教师在业务指导过程中,注重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通过会计模拟实验,使学生经历一次品格的磨砺,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在今后的会计实际工作过程中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

5.模拟总结、成绩评定

成绩考核是会计模拟实验系统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模拟实验质量、促进实验过程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为此,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易于操作的实验考核体系。实验考核项目的确定,取决于实验的要求、环节和具体内容。

(1)实验态度考核:常言道,“态度决定一切”,将学生的实验态度作为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学生对实验的重视。

(2)过程考核:过程考核包括实验纪律、实验进度、实验日记等环节。实验过程考核是保证实验有序进行及实验质量的关键。

(3)实验技能考核:实验技能是整个实验的核心,体现在实验操作的各个环节,如凭证的填写、账簿的登记、报表的编制及实验用品的装订等。

(4)实验报告考核:实验报告是完成会计模拟实验的书面总结,该环节主要考核学生能否依据实验内容,结合相关制度及标准,提出问题,并联系实际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等。

(三)实习(包括社会调查)

1.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实习单位,避免“放羊式”

实习,是学生了解社会、走向社会的必要准备。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讲,通过实习,可以真正了解企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况,包括工作环境、人际关系、专业运用等。而眼下,大多数学校将学生的实习选择在最后一个学期。这一时期,学生面临找工作、考研等诸多问题,大多数学生难以落实实习单位,实习往往流于形式,几乎成为“放羊式”。基于此,学校合理安排实习时间,尽最大能力帮助学生联系实习单位,使学生透过实习单位这个“窗口”了解社会,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2.实习过程“遥控”指导

学生实习时应带着“任务”。实习前,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好实习的准备,安排好实习任务,使学生带着问题实习、有目的地实习;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除亲临现场进行指导外,还要不时地进行“遥控”,跟踪学生的实习情况并给予必要的指导,避免放任自流。

3.实结、实习报告

学生实习结束后,要以实习报告或实结的形式上交实习“成果”。实习报告或实结的形式可以是口头的、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加书面的。指导教师通过与学生面对面交谈,了解学生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给予必要的建议与指导,使学生通过实习,真正获得一些必要的“社会经验”,使实习成为学生正式走向社会前的一次“尝试”。

(四)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总结与提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

1.毕业设计(论文)的类型

会计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要与所学专业及岗位需求紧密结合,尤其是高职高专学生的毕业设计,可以采取岗前实践和毕业综合实训等形式,由指导教师与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指导,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进行选题,鼓励学生撰写应用研究型毕业论文。

2.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管理

毕业设计(论文)是会计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会计实践教学的延伸。因此,加强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管理非常重要。

首先,教师在选题上要进行专业指导,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专业特点的要求,在学生的能力范围确定题目。其次,在时间的要求上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调研、搜集整理资料。再次,在学生的写作过程中,指导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管理与考核,建立必要的学生记录卡,对学生进行跟踪指导,确保论文的正常进行及按时结题。

3.毕业设计(论文)的考核

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评定除加强答辩环节的成绩外,还要重视学生过程环节的成绩考核,如将学生的选题、开题报告、资料的获取渠道、调研过程、中期报告、成果的实用性等都纳入考核的范围,以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有效避免论文、设计“走过场”。

三、结语

总之,会计实践教学是提高会计教学质量,培养国家经济建设所需实用型经济人才的关键。改革传统会计教学方法,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校企联合及实践教学场地,为实践教学提供必要的条件;编写实用案例教材、模拟教材、实训教材,为教师顺利开展实践教学提供保障;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从根本上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等,不仅需要学校加大实训实践教学的改革力度,同样也需要全社会的支持,为学生的实习实践提供必要的条件,政府也应在此方面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从制度上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陈德萍.财务会计实验教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会计实验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会计实践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

一、引言

会计教学倘若离开了实践过程和实践环节,就会使整个会计教学变成呆板机械的说教,会扼杀会计教学的生命力。然而,由于受师资力量、教学场地、教材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会计实践教学改革的效果一直不尽如人意。教师授课方式单一,学生被动学习,跟着教师和教材亦步亦趋,不去主动思考,更谈不上创新。会计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如何用会计专业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以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及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将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综合运用的教学方式。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本文试图从会计实践教学的几个重要环节入手,对会计实践教学的组织程序进行设计、探讨,以求提供不同环境下会计实践教学的组织程序,使会计实践教学更具可操作性。

二、会计实践教学程序组织

会计实践教学主要包括案例教学、实训教学、模拟教学、实习及社会实践教学等环节,不同类型的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不同,分配的顺序和时间安排也不完全相同,关键是要符合教学目标和培养目的的要求,适度把握、灵活运用,与相应的课程相匹配、协调。

(一)课堂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教师依据教学内容的要求,精心选择相关案例,通过引导、启发,使学生对教学活动有实质性的参与,成为真正的教学主体;通过案例分析,实现和达到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的要求。

1.确定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

案例教学并不是适合所有的课程或所有的教学内容。对于会计这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来讲,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案例教学,能使学生深入理解会计理论知识,并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对于教师来讲,首先要明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的的要求;然后分析达到教学目标应采取的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即是否适合采用案例教学。

2.依教学内容选择适当案例

确定了教学内容需采用案例教学,接下来就应搜集、选择相关案例,并精心挑选最能体现教学内容要求的案例。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及审计等会计专业课,都可以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由于我国目前缺乏相关的案例教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逐步搜集、积累会计教学案例,为案例教学提供“素材”。案例的选取:要特别关注国内、国际会计领域发生的重点“事件”,要体现其典型性和与教学内容的适应性。

3.分析案例,设计应讨论和解决的问题

选好案例后,指导教师首先应详细了解该案例的背景知识以及“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在此基础上对案例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依教学内容的要求提出应讨论和解决的问题。提出问题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及组织教学的时间要求等方面。如选取的是较大的案例,或是影响较大的“会计事件”,应提前让学生搜集、了解与该事件有关的情况,以有助于学生对案例的深入分析。

4.组织讨论,进行启发、引导

教师依据案例设计好相关的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讨论的形式灵活多样,可以是分组讨论、课上讨论、课下讨论,也可以是师生共同讨论等。教师应根据所讨论问题的实际情况,随时进行引导、启发,打开学生的思路,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其中,并承担相应的问题。通过提出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而不是急于给出答案。

5.汇总讨论结果,进一步启发、引导

通过讨论,学生对案例提出的问题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与解决方式,教师应发挥其作为一个“组织者”的作用。可以安排学生代表阐述自己的观点,并以论据支撑自己的观点,教师也可以与学生一起探讨,并作最后“点评”。教师最后要阐明会计案例分析和评价的重点、难点,给出案例分析的整体思路,指出学生在分析问题的各环节存在的不足等,使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学会如何思考、如何学习。

(二)实验室模拟实训教学

会计模拟实验,是通过模拟特定单位生产经营过程的经济活动和业务事项,要求会计专业的学生充当其中的会计角色,依据所学会计理论知识对该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分析,深入理解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将会计理论运用到会计实际工作中去,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会计实际操作技能。多年来,会计模拟实验教学对提高我国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何合理组织设计模拟实验教学程序,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值得探讨。

1.设定教学目标

会计模拟教学(这里仅指综合模拟实验教学)是在学生完成会计相关专业理论课的学习后开设的,旨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会计理论知识指导会计实践;要求学生站到一定的高度,从全局出发考虑模拟单位的会计核算与管理问题,综合驾驭所学知识,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综合运用,避免简单机械地模仿,就“会计论会计”。

2.模拟单位情况介绍

会计主体的性质、规模等实际情况不同,所选择的会计核算方法也不尽相同。因此在组织会计模拟实验时,指导教师应指导学生了解模拟企业的有关情况,如企业的性质、规模、生产类型的特点、工艺流程以及内部规章制度等;如果有条件,尽可能地带领学生深入相同企业进行实地考察,真正了解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增强学生对企业的直观感受,为下一步的会计模拟实验操作奠定基础。

3.会计用品、参考资料准备

会计模拟实验过程中,需要使用与企事业单位相同的会计核算用品,如各类记账凭证、账簿和报表等,以增强实验的真实性。此外,会计模拟实验是对会计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了确保实验的顺利实施,需准备必要的参考资料,如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及会计法律法规条例等。实验开始前,要求学生备好各类必需的实验用品及参考资料,有助于会计模拟实验的顺利进行。

4.模拟实验指导

(1)会计模拟实验目标确定:会计模拟实验的目标之一是提高学生会计操作技能,但绝不仅仅是“操作”,更重要的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将各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各类知识融会贯通,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加深对会计核算规程和方法的深入理解与把握,增强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将来尽快胜任会计工作奠定基础。

(2)会计核算整体程序设计:会计模拟实验,尤其是综合实验,在实验前引导学生根据所学专业理论建立会计核算程序,打开学生的视野,避免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就事论事”,不能将企业的整个经济活动统筹规划、合理安排;会计核算程序也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账务处理程序,了解账证之间、账账之间和账表之间的关系,以进一步进行财务分析。

(3)不断提出“假设”:会计模拟操作虽然是对一个个具体经济业务事项的会计处理,但指导教师应带领学生进入“实战”状态,分析每一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并不断提出“假设”。因为企业总是处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环境中,有的业务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也会发生变化,而模拟企业的环境处在相对固定的状态,这种“假设”能够帮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开阔思路,逐步提高职业判断能力。

(4)实训资料补充:目前市场上的模拟实训教材可谓“五花八门”、“参差不齐”,在选择质量较高的教材的前提下,以教学内容和实验目标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补充,以提高模拟实验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5)操作细节指导:会计工作要求会计人员具备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在具体的业务操作过程中,对于没有任何实践操作经验的学生来讲,他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指导教师在业务指导过程中,注重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通过会计模拟实验,使学生经历一次品格的磨砺,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在今后的会计实际工作过程中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

5.模拟总结、成绩评定

成绩考核是会计模拟实验系统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模拟实验质量、促进实验过程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为此,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易于操作的实验考核体系。实验考核项目的确定,取决于实验的要求、环节和具体内容。

(1)实验态度考核:常言道,“态度决定一切”,将学生的实验态度作为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学生对实验的重视。

(2)过程考核:过程考核包括实验纪律、实验进度、实验日记等环节。实验过程考核是保证实验有序进行及实验质量的关键。

(3)实验技能考核:实验技能是整个实验的核心,体现在实验操作的各个环节,如凭证的填写、账簿的登记、报表的编制及实验用品的装订等。

(4)实验报告考核:实验报告是完成会计模拟实验的书面总结,该环节主要考核学生能否依据实验内容,结合相关制度及标准,提出问题,并联系实际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等。

(三)实习(包括社会调查)

1.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实习单位,避免“放羊式”

实习,是学生了解社会、走向社会的必要准备。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讲,通过实习,可以真正了解企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况,包括工作环境、人际关系、专业运用等。而眼下,大多数学校将学生的实习选择在最后一个学期。这一时期,学生面临找工作、考研等诸多问题,大多数学生难以落实实习单位,实习往往流于形式,几乎成为“放羊式”。基于此,学校合理安排实习

时间,尽最大能力帮助学生联系实习单位,使学生透过实习单位这个“窗口”了解社会,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2.实习过程“遥控”指导

学生实习时应带着“任务”。实习前,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好实习的准备,安排好实习任务,使学生带着问题实习、有目的地实习;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除亲临现场进行指导外,还要不时地进行“遥控”,跟踪学生的实习情况并给予必要的指导,避免放任自流。

3.实结、实习报告

学生实习结束后,要以实习报告或实结的形式上交实习“成果”。实习报告或实结的形式可以是口头的、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加书面的。指导教师通过与学生面对面交谈,了解学生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给予必要的建议与指导,使学生通过实习,真正获得一些必要的“社会经验”,使实习成为学生正式走向社会前的一次“尝试”。

(四)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总结与提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

1.毕业设计(论文)的类型

会计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要与所学专业及岗位需求紧密结合,尤其是高职高专学生的毕业设计,可以采取岗前实践和毕业综合实训等形式,由指导教师与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指导,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进行选题,鼓励学生撰写应用研究型毕业论文。

2.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管理

毕业设计(论文)是会计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会计实践教学的延伸。因此,加强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管理非常重要。

首先,教师在选题上要进行专业指导,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专业特点的要求,在学生的能力范围确定题目。其次,在时间的要求上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调研、搜集整理资料。再次,在学生的写作过程中,指导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管理与考核,建立必要的学生记录卡,对学生进行跟踪指导,确保论文的正常进行及按时结题。

3.毕业设计(论文)的考核

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评定除加强答辩环节的成绩外,还要重视学生过程环节的成绩考核,如将学生的选题、开题报告、资料的获取渠道、调研过程、中期报告、成果的实用性等都纳入考核的范围,以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有效避免论文、设计“走过场”。

三、结语

总之,会计实践教学是提高会计教学质量,培养国家经济建设所需实用型经济人才的关键。改革传统会计教学方法,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校企联合及实践教学场地,为实践教学提供必要的条件;编写实用案例教材、模拟教材、实训教材,为教师顺利开展实践教学提供保障;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从根本上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等,不仅需要学校加大实训实践教学的改革力度,同样也需要全社会的支持,为学生的实习实践提供必要的条件,政府也应在此方面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从制度上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陈德萍.财务会计实验教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会计实验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实践式教学;会计电算化;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8747(2012)01-0090-01

一 在会计电算化采用实践式教学法的可行性

会计电算化和其他会计专业课程相比,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特点。 在传统方式下,每个会计电算化教师无一例外对此都深有体会: 仅进行课堂教师讲授教学,学生由于缺乏对会计信息系统的感性认识而感到有关理论很空洞,不知理论源于何处有何意义。但如果仅就上机实验而言,教师学生都会陷入穷究操作步骤等细节性的问题中去,而和学生真正应掌握的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联系不大,理论和实践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出现脱节的矛盾。

为解决一矛盾,我们采用了新的教学模式:实践式教学。会计电算化课程实践性强: 由于会计电算化是从计算机技术的角度来看待会计信息的收集、输入、处理、输出, 因此上机实验必然成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上机实验部分采用实践式教学法可以避免以上提到的穷究细节性操作问题的情况,因为操作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在自主操作的时候,由他们通过讨论、查找资料自行解决。通过自主上机操作获取有关系统的感性认识,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讨论自行归纳总结出有 关理论性、规律性的东西。从而将理论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结合在一起。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学生自主实践了实验过程,观察了实验现象,归纳实验结论,总结操作方法,培养学生驾驽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实际会计工作中,自觉用足、用活现存的计算机及其网络资源,促进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发展。

二 会计电算化实践式教学模式的建立

与传统的实践式教学法类似,在会计电算化实践式教学中, 应该经历计划、实践和应用三大环节。

1.计划在会计电算化实践式教学中,虽然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主地去感知实践,但并不意味着教师无事可做,相反,教师必须要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详细的计划。 教学内容设计本科层次的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以下内容构成: 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相关概念,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分析与开发,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内内部控制与审计和一些常用的财务软件的使用。这些教学 内容由于实践性较强,都可以实施实践式教学。但不能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学顺序。

在进行教学时,我们往往将教学内容的顺序作一调整,将财务软件的使用放在最前面,在实践认识了什么是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及其如何操作运行的基础上, 进一步让学生自行分析 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是如何进行信息的处理的。 让学生在已经获得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由其自行归纳总结出有关的概念性、规律性的理论内容,自行设计一系统的内容控制措施。教学活动背景设计 针对不同的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教师应事先详细设计的一个虚拟的企业环境,以供学生置身其中,利用自身的知识,在同学的协助与教师的帮助下,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在教学活动背景的设计,应既应注意真实,又应尽量将课程中的知识点融合于其中。教学时间设计根据各教学内容的重要性与难度的不同,适当地对使用时间进行规划。

2.实践在会计电算化实践式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帮助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和体会。例如,在财务软件的使用环节,教师应设计一套完整的上机数据,根据所使用的软件不同,将学生进行分组,各组内人员分工协作,完成上机运行数据。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归纳实验结论,总结操作方法,如在会计电算化系统维护实验中,不能仅着力于个别故障的排除,而应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故障现象,了解屏幕提示信息的含义,归纳其方法。 有意识地点拨他们加强对计算机硬件的电路图和计算机专业英语的知识拓展;在上机运行过程中,学生为主要角色,细节性的问题主要由学生自行解决,教师可作适当的提醒。在使用一到二个财务软件后,由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不同财务软件的特点及共通性,为以后的学习内容作准备。

3.应用环节是学生将在会计电算化实践式教学中所得的启示和所获 得的能力应用于将来的具体会计工作中去。

三 会计电算化实践式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及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法

对于综合性较强的保险公司财务会计难点问题,通过精选案例的演示与讲解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案例教学法

对于保险会计的流程分析和财务处理中心的构建部分,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中,大量采用案例教学,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掌握基本的处理流程和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模仿或借鉴相关的案例内容来完成实务工作。

3.实验原型法

教师根据教学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准备保险会计模拟实验需要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和财务会计报表等实物原型,并将原型中涉及的主要业务流程向学生讲解清楚,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通过阅读实物原型资料理解公司业务框架并加以熟练。同时,可以由教师提供几种实务中存在的财务处理中心模型,并分析其优缺点,然后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与创造力来完善、改进和丰富原有模型,最终形成自己的作品。

4.过程考核法

在实训课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好考试这个指挥棒,取消一次性的期末书面考试,以对平时的实训作品考核为基础,综合评定学生的考试成绩,使学生在学习中注重学习过程和综合能力的提高而不是死记硬背。同时,实现考核主体多元化,即个人考核与小组考核相结合,学生考核与教师考核相结合,共同评定成绩,并以学生的评定为主,教师评定为辅。这种灵活的考核方式能够极大地发挥学生平时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武慧洁. 浅析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2] 耿晓霞. 对我国会计电算化问题的思考.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7

[3] 董金艳. 浅析会计电算化在我国的发展. 黑龙江对外贸易, 2007

上一篇:初级会计总结范文 下一篇:会计个人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