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年度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10 12:00:47

会计年度报告

会计年度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会计年度营业周期会计法

一、引言

年度财务报告是投资者了解企业情况的一个重要途径。有些人在阅读中国企业年报时喜欢找寻同行业国外企业的年报进行比较分析,尤其是美国上市公司的年报。在比较分析时会发现,中国企业年报中的期间报表(包括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股东权益变动表)的表头标示会计期间的方式是“XX年度”(如“2016年度”),而美国企业年报中期间报表标示会计期间的方式是“截止于XX月XX日的XX年度”(如“截止于1月31日的2016年度”)。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会计法》统一规定了企业的会计年度与公历年度一致,因而“XX年度”就是指从该年的1月1日到12月31日这个期间。而美国对于企业没有统一规定会计年度,是由企业自行选择,因而必须要标示清楚是截止于哪一天的年度,如“截止于1月31日的2016年度”是指从2015年2月1日到2016年1月31日这个期间。自1999年我国第二次修订《会计法》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会计行业的日常工作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因此,再一次对《会计法》进行修订被提上议程:2015年国务院了《国务院2015年立法工作计划》,将《会计法》(修订)列入立法研究项目。那么,是否仍然要统一规定企业的会计年度与公历年度一致,是此次修订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本文以美国企业会计年度的2017年第10期国际视野GlobalVision选择为研究视角,力图为我国《会计法》的修订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美国企业会计年度选择现状

(一)基本情况概览

在美国,企业所要遵循的会计规范统称为一般公认会计原则(GAAP),主要包括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制定的《财务会计准则公告》和《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解释》、《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技术公报》,以及FASB之前的两个组织即会计原则委员会(APB)和会计程序委员会(CAP)制定并仍然有效的一些《意见书》和《会计研究公报》,另外还包括一些公认的会计惯例。GAAP受到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证券交易委员会等权威组织的支持认可。在GAAP中,并没有对企业的会计年度(美国称为财务年度)进行统一规定,但是要求企业必须对外报送年度财务报告,并通常要在财务报表列报时提供至少一年的比较会计信息。Sinha和Fried(2008)基于美国普查局1997版的北美产业分类体系(NAICS),对美国8006家不同产业的公司2005年会计年度的截止情况进行了统计。其中总共有73%的公司会计年度截止于12月份,6%的公司会计年度截止于6月份,会计年度截止于3月份和9月份的都是5%,另外还有3%的公司会计年度截止于1月份,2%的公司会计年度截止于10月份,会计年度截止于2月份、4月份、5月份、7月份、8月份以及11月份的公司都是1%。Smith和Pourciau(1988)对于会计年度截止于12月份和非12月份的两类公司的财务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会计年度截止于12月份的公司比非12月份的公司规模要大,而且在某些行业有较为集中的将会计年度截止于12月份的现象,这在受管制或者刚解除管制的行业较为明显,而零售业公司一般都是将会计年度截止于非12月份。笔者根据2016年7月20日的最新《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对位列500强内的美国企业进行了统计。位列500强内的美国企业总共有134家,其中91家企业的会计年度截止于12月31日,另外,还有3家企业的会计年度截止于12月最后的周六,2家企业的会计年度截止于距12月31日最近的周六(例如2016年的1月2日,2015年的1月3日,2013年的12月28日),1家企业的会计年度截止于距12月底最近的周日。也就是说,共有97家企业的会计年度截止于12月31日附近,占比72.39%。其余的43家企业,会计年度选择相对集中的是1月31日,共有11家企业的会计年度截止于1月31日附近,占比8.2%,具体而言,2家企业的会计年度截止于1月31日,1家企业的会计年度截止于1月份最后一个周六,6家企业的会计年度截止于距1月31日最近的周六,1家企业的会计年度截止于距1月31日最近的周日,1家企业的会计年度截止于距1月底最近的周五。共有9家企业的会计年度截止于9月30日附近,占比6.7%,具体而言,5家企业的会计年度截止于9月30日,2家企业的会计年度截止于距9月30日最近的周六,1家企业的会计年度截止于9月份最后一个周六,1家企业的会计年度截止于9月份最后一个周日。共有6家企业的会计年度截止于6月30日附近,具体而言,4家企业的会计年度截止于6月30日,2家企业的会计年度截止于距6月30日最近的周六。共有3家企业的会计年度截止于5月31日。还有3家企业的会计年度截止于8月31日附近,具体而言,2家企业的会计年度截止于8月31日,1家企业的会计年度截止于8月份最后一个周日。共有2家企业的会计年度截止于10月31日附近,具体而言,1家企业的会计年度截止于10月31日,另外1家企业的会计年度截止于报告期最后一个周日,但出于列报的方便,报表上的截止日是10月31日。另外,会计年度截止于3月31日的企业有1家。会计年度截止于7月最后一个周六的企业有1家。还有1家企业的会计年度截止于距2月29或3月1日最近的周六。

(二)几个典型案例

由上述的基本情况描述可见,美国大多数企业选择会计年度截止于12月份,但是也有企业选择其它月份截止会计年度。这些企业在年度财务报告中往往会对会计年度进行说明,举例如下。(1)苹果公司。苹果公司(AppleInc.)是全球知名度相当高的一家美国高科技公司,在2016年财富500强中名列第9名。在其2015年的年度报告中,在财务报表附注的第一条中就对该公司的会计年度进行了说明:“本公司的财务年度是截止于9月份最后一个周六的52或53个星期所构成的期间。本公司2015、2014和2013财务年度分别截止于2015年9月26日、2014年9月27日和2013年9月28日。大约每隔六年,在第一个财务季度中会包含一个额外的星期,从而将财务季度与公历季度重新校准。2015、2014和2013财务年度每个都是52个星期。除非另外说明,提及特定年度、季度、月份和期间时,是指本公司截止于9月份的财务年度和相应的那些财务年度的季度、月度及期间。”(2)塔吉特公司。塔吉特公司(TARGET)是美国第四大零售商,在美国47个州设有一千多家商店,在2016年财富500强中名列第97名。该公司2015年年度报告的财务报表附注中对会计年度说明如下:“我们的财务年度截止于距离1月31日最近的周六。除非另有说明,在本报告中提及的年度都是指财务年度而非公历年度。2015财年截止于2016年1月30日,包含52个星期。2014财年截止于2015年1月31日,包含52个星期。2013财年截止于2014年2月1日,包含52个星期。2016财年将截止于2017年1月28日,也将包含52个星期。”(3)西斯科公司(SYSCO)是北美最大的食品服务销售企业,为三十多万家餐厅、饭店、学校、医院等提供餐食,在2016年财富500强中名列第188名。该公司2015年的年度报告中对会计年度的说明是:“西斯科的财务年度截止于距离6月30日最近的周六。这就导致2015财年是截止于2015年6月27日的52个星期的年度,2014财年是截止于2014年6月28日的52个星期的年度,2013财年是截止于2013年6月29日的52个星期的年度。对于2016财年,将会是一个截止于2016年7月2日的53个星期的年度。”

三、美国企业会计年度选择的影响因素

美国企业会计年度选择的影响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营业周期

营业周期是企业从外购发生付款义务开始,直到收回因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而产生的应收账款的这段时间。不同行业的营业周期往往不同。在美国,多数企业会选择与本企业营业周期相符的会计年度。例如,一些从事教育行业的公司往往把学年作为它们的会计年度。又如,许多零售企业会选择1月底作为会计年度的截止日,根据笔者统计,会计年度截止于1月31日附近的2016年500强中的11家美国企业,有10家是零售商。而1月底正是美国民众12月份圣诞节大采购后零售企业的应收账款收回的时间,也即营业周期末。正如塔吉特公司2015年年度报告的财务报表附注中的说明:“年度收入和盈利中的一大部分惯例地发生于第四个季度,因为该季度包括11月份和12月份的高峰假日销售。”Sinha和Fried(2008)对美国2003年至2007年间会计年度发生变动的近百家公司的公告进行梳理,发现发生变动的原因除了那些进行企业并购的情况外,为了更好地符合营业周期或者与同行领先者保持一致,是最常见的发生变动的原因。

(二)企业所处行业的竞争程度

虽然企业营业周期是影响美国企业进行会计年度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有些企业会出于其它因素的考虑而不选择与本企业营业周期相符的会计年度,尤其是那些处于高度竞争行业中的企业。例如,苹果公司和微软公司,都是高科技企业,在软件开发行业占有重要地位,但它们所选择的会计年度差异很大,苹果公司是截止于9月份的最后一个周六,微软公司是截止于6月30日。而软件开发行业最常见的是截止于12月份。由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要求上市公司在财务年度截止后及时披露年度报告(对于公开发行股票在7亿美元及以上的公司,要求在财务年度截止后60天内披露;对于公开发行股票在7.5千万美元及以上,7亿美元以下的公司,要求在财务年度截止后75天内披露;对于公开发行股票少于7.5千万美元的公司,要求在财务年度截止后90天内披露),那些选择会计年度与企业营业周期不一致的企业,可以从那些同行业选择与企业营业周期一致的企业所披露的年度报告中获取行业的相关信息,这在高度竞争行业中尤为重要。

(三)企业内部管理需要

企业在编制年度财务报告之前,要对一些跨期收入、费用等进行合理的分摊,以确保该年度会计信息的真实和公允。这些信息对于企业管理者进行管理决策也是很重要的。如果企业的会计年度与企业营业周期相符,那么,企业管理者可以得到关于企业营业周期生产经营情况的完整及准确的信息,有利于进行管理决策。但是,如果企业管理者可以从其它渠道获得企业营业周期收入、费用等信息,那么,很多企业就倾向于选择会计年度与营业周期不一致,以便管理者获取更多额外信息。另外,一些跨国公司在选择会计年度时也是从内部管理的需要出发。例如,作为在国内外拥有较多分支机构、从事全球性生产经营活动的公司,一些跨国公司选择会计年度时会考虑内部统一管理的方便,而采用绝大多数子公司或分公司所在国所要求的会计年度。

四、研究结论和启示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大多数美国企业选择会计年度截止于12月份,但也有企业选择截止于1月到11月中的某个月份。在会计年度选择时所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企业的营业周期、企业所处行业的竞争程度以及企业内部管理需要。因此,即使是同一个行业的企业,会计年度也可能不一致。另外,还要注意的是,税收、统计等因素并不是影响美国企业选择会计年度的因素。美国政府的财年是从10月1日到下一年的9月30日,但选择和美国政府的财年保持一致的企业并不多。原因主要在于美国很早就实现了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相分离,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税务会计体系。企业自主选择会计年度的好处在于可以符合企业的实际,注册会计师年度审计的工作也不会过于集中。如果我国要修改《会计法》,不再对会计年度进行统一规定,财政部和证监会等有关部门就要考虑到企业选择会计年度的影响因素,科学地引导企业进行选择,出台配套的规范,对企业选择会计年度及变更会计年度的行为进行适当约束,要求企业及时披露选择或变更会计年度的理由,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也应对会计年度变更所可能引起的会计处理问题研究制定相应的规范。另外,我国也应加强税务会计的建设,从而保证企业灵活的会计年度不会影响国家的财政税收。*本文系财政部与共建高校联合研究课题“《会计法》修订相关问题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陈辉 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1]马贤明、邓传洲:《会计年度研究:来自实务界的证据》,《会计研究》2005年第5期。

[2]徐世琴:《公司会计年度的国际比较》,《财会学习》2010年第11期。

[3]范新华:《对统一会计年度问题的思考》,《中国注册会计师》2005年第1期。

会计年度报告范文第2篇

1999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通过了新修订的《会计法》,于2000年7月1日正式实施。其中第十一条规定:“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也许很多人认为,会计年度理所应当就是日历年度,或者即使不是,也无非是挑个日子而已,不会有什么大差别,其实不然。法定会计年度不仅危害会计信息质量及其披露的及时性,而且还会导致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首先,最佳会计年度的选择,应当与公司的生产周期相一致,以使财务报表能够完整地反映一家公司的完整生产经营周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会计信息质量,取决于很多因素,但会计分期,无疑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假设一家公司从开门营业到关门大吉,中间没有会计分期,那么用公司清算后获得的现金扣除公司开业之初投入现金后的差额便为该公司盈利或者亏损,这是最准确的会计计量。可一旦把一家公司持续经营过程人为分期分段切开来计算盈利,由于收入和费用的确认、计量、分配都会存在诸多人为因素,计量的结果就不一定那么准确了。

例如,饮料生产企业,其生产和销售旺季是在每年的6~11月,12月以后渐入淡季,直至次年4月,开始准备下一个旺季,所以为了完整的反映它一个周期的盈利或亏损情况,最好的会计年度划分就应当是4月1日至次年的3月31日。对很多商业零售类公司来说,农历春节,往往是一年的高峰,而春节过后就转入淡季,因此会计年度选在3月1日到次年2月28日也许正好合适。这样按照生产经营周期计量的相关收入、费用和利润,显然就会比人为的日历年度分期要来得更准确。现实中很多企业的生产周期都可能与日历年度不同,因此强制性的以日历年度为会计分期,人为地就会把企业生产周期切割得支离破碎,从而致使会计信息不能准确表述公司一个完整生产周期的盈利水平和盈利能力,进而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

其次,法定会计年度影响审计质量。由于中国所有上市公司的会计年度被人为限定在了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所以所有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都必须在次年的4月30日前完成审计和信息披露。这样的规定就使得会计师必须在每年4月30日之前完成本该一年做完的公司年报审计工作。工作高度集中在前四个月,而剩下的八个月基本无事可干。或者换过来,如果把这些上市公司的年度均匀分散在年度内各个月份,那么现在四个会计师干的活也许只要配备一个会计师就可以做了,这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本来就缺高质量会计师的国家来说,意义至关重大。

第三,法定会计年度影响董事会决策质量。由于上市公司既要赶年报,又要赶审计,还要赶董事会和年度披露的日程安排,再加之如果这期间恰逢公司的业务高峰,那么很多工作流程便会流于形式。按照证券监管机构的规范要求,董事会会议材料至少需提前10天送达与会人员,但实际的情况是,绝大部分公司在董事会的前一天晚上仍在赶做年报。如果与会董事不能在会前充分消化这些年报资料,董事会的决策质量可想而知,而公司的治理水平和管理水平也不得不受影响。

第四,法定会计年度影响信息披露质量和证券市场规范。年度报告是公司信息量披露的最大报告,国内国际,概莫能外。因此,各国证券监管机构对公司年报的监管是慎之又慎。因为证券市场本身就是一个信息博弈的市场。防止信息提前泄漏,提高信息坡露的及时性,是各国证券监管机构努力的方向。但由于所有公司年报披露都集中在前四个月,这就难免使部分公司的年报披露时间拖到了一个季度之后而不能及时公布。所谓夜长梦多,年报披露耽误的时间越长,那么年报内容被提前泄漏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从而影响市场公平。另外,把所有公司的年度报告都集中在1~4月份来披露,这也会导致市场对公司信息的消化不良,而接下来市场又出现7~8个月的信息真空。这种暴饮暴食,显然也不利于证券市场的健康与稳定发展。

人为划分会计年度的弊端已被业界认知多年,可是迄今为止仍未看到进行改革的提案。更为严重的是,目前无论监管机构,还是投资者,抑或会计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似乎对此都已司空见惯,甚至麻木。将这一问题提上议程,真正的完善解决,我想这也许是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的重要一步。

会计年度报告范文第3篇

本文主要通过对国际会计准则以及主要国家和地区企业会计年度的分析,为我国将来的会计年度改革提供借鉴。

一,国际会计准则的会计年度规定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在其1997年8月修改的“国际会计准则(IAS)第1号”一“财务报告陈述与披露”(Presentationof Financial Statements)中没有对企业的会计年度起讫日期做出任何规定,只是要求企业在会计年度结束后6个月内向其股东披露年度财务报告。与我国香港、印度和澳大利亚相关会计准则一样,“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也允许企业的会计年度长于或短于1年。另外,也要求企业披露如下两个事项:

(1)所用的会计年度不是一年的原因;

(2)可比项目或金额不可比的事实。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也在其1995年1月修订的“国际会计准则第27号”――“台并会计报表与对子公司的投资会计处理”(Consolidated Financial Statementsand Accounting for Investments inSubsidiaries)对母子公司的会计年度作出了相关规定。该准则要求所有集团成员企业的会计年度与母公司一致。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就有一定的难度,比如说国外子公司的会计年度遵循当地法律规定造成了与母公司的不一致。“国际会计准则第27号”提出了两个解决方案:

(1)编制与母公司会计年度一致的中期财务报告;

(2)使用子公司自己最近期间的财务报告。不过第27号准则要求子公司资产负债表日必须在母公司会计年度结束日前三个月内。

另外,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1998年9月修订“国际会计准则第28号”――“对企业的长期投资会计处理”(Accountingfor Investments in Associates)中对公司对外长期投资所涉及的会计年度作出了相关规定。该准则要求被投资企业的会计年度应该与投资企业一致。但是由于投资企业的投资比例往往低于51%(如果高于5l%,应该适用“国际会计准则第27号一合并会计报表与对子公司的投资会计处理”),因此投资企业不太可能改变被投资企业的会计年度,所以可以采用被投资企业的中期财务报告。如果中期财务报告也不能采用,投资企业应该采用被投资企业最近的财务报告,并且投资企业在合并报表中要披露从被投资企业资产负债表日至母公司会计年度结束日之间与被投资企业之间的重大关联交易。

最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1998年9月修订“国际会计准则第31号――合资企业利益的财务报告”(FinancialRep0 rting Of Interest s in JointVentures)中对公司所投资的合资企业所涉及的会计年度作出了与第28号准则相似的规定。

二、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会计年度规定

世界各国的会计年度起讫日期,由于受国情和历史原因的影响而有所不同。不过很多国家是政府公布一个指导的会计年度,但实际上允许企业根据自己所在行业和经营情况来灵活选择自己的会计年度。

世界主要国家的会计年度有以下几种分布:

1 采用历年制(1月1日~12月31日)的有:中国、德国、西班牙、俄罗斯、自俄罗斯、奥地利、比利时、瑞士、希腊、匈牙利、冰岛、爱尔兰、挪威、波兰、葡萄牙、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芬兰、罗马尼亚、乌克兰、墨西哥、哥斯达黎加、多米尼加、萨尔瓦多、危地马拉、巴拉圭、洪都拉斯、秘鲁、巴拿马、玻利维亚、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塞浦路斯、约旦、朝鲜、马来西亚、阿曼、阿尔及利亚、叙利亚、中非帝国、象牙海岸、利比里亚、利比亚、卢旺达、塞内加尔、索马里、多哥、赞比亚等。

2 采用3月制(3月1日~次年2月28日为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土耳其等。需要说明的是,如遇闰年,3月制的会计年度则在次年的2月29日结束。

3 采用4月制(4月1日~次年3月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卢森堡等。

4 采用5月制(5月1日~次年4月30日为一个会计年度)的有:中国香港、英国、印度、日本、丹麦、加拿大、纽埃岛、印度尼西亚、伊拉克、科威特、新加坡、尼日利亚等。

5 采用7月制(7月1日~次年6月30日为一个会计年度)的有:中国台湾、瑞典、澳大利亚、菲律宾、埃及、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冈比亚、加纳、肯尼亚、毛里求斯、苏丹、坦桑尼亚等。

6 采用10月制(10月1日~次年9月30日为一个会计年度)的有:美国、海地、缅甸、泰国、斯里兰卡等。

7 采用11月制(11月1日~次年10月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的有:阿根廷等。

8 受宗教及传统文化的影响,也有其他一些国家不以传统的月初月末为起讫日期,这些国家主要有:阿富汗、伊朗:3月21日~次年3月20日;埃塞俄比亚:7月8日~次年7月7日;尼泊尔:7月16日~次年7月15日;沙特阿拉伯:10月15日~次年10月14日。

三、公司会计年度的国际比较

正如前文所述,虽然各国政府大都规定了自己国家会计年度的起讫日期,但公司或企业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则是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周期,灵活选定自己的会计年度。我们主要以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香港以及印度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50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来分析其会计年度日期的分布情况和特征。这50家公司都是随机从其2004年8月以前上市的公众公司中选择的,因此不存在抽样偏差的问题。

1 美国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 Board,FASB)在其财务会计概念、财务会计准则公告及其解释中,并没有对企业的会计年度起讫日期做出任何规定。纽约证券交易所则规定了美国本土上市公司必须在会计年度结束后120天内向其股东披露年度财务报告(10-K),而非美国上市公司则须在225天内(20-K)。

在50家样本公司中,有27家(54%)公司会计年度采用的12月31日,有5家(10%)公司

会计年度采用的9月30日。总体来看,美国公司倾向于在年底披露年度报告。

2 英国

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ccounting Standard Board,ASB)在其1992年的“财务会计报告准则第3号(FinancialReporting Standard,FRS3)――财务业绩报告”(Reporting FinancialPerformance)中,同样也并没有对企业的会计年度起讫日期做出任何规定。伦敦证券交易所要求上市公司必须在会计年度结束后6个月内,向其股东披露年度财务报告。

在50家样本公司中,有24家(48%)公司会计年度采用的12月31日,有12家(24%)公司会计年度采用的3月31日。与美国上市公司相比,英国的公司也倾向于在年底披露年度报告。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50家样本公司中,有4家公司的会计年度结束日不是月底,而分别是3月29日,5月3曰,9月28日和12月28日。有趣的是,Dixon集团(家电连锁销售公司)和Marks&Spencer(日用品连锁销售公司)每年的会计年度都不一样,并且各年的会计年度长度有时也有差异。Dixon集团2004年度以5月1日结束(52周),2003年度以5月3日结束(53周),2002年度以4月27日结束(52周),2001年度以4月28H结束(52周),2000年度则以4月29日结束(52周)。Marks&Spencer 2004年度以3月28日结束(52周),2003年度以3月29日结束(52周),2002年度以3月30日结束(52周),2001年度以3月31H结束(52周),2000年度则以4月1日结束(53周)。这表明英国上市公司在选择会计年度时更加灵活,更具有弹性,他们往往根据自己公司所在行业和公司经营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

3 加拿大

加拿大“会计准则委员会”(AccountingStandards Board,AcSB)在其公布的“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手册第1010号”(CanadaInstitute of Certifled AccountantHandbook)关于年度财务报告中,同样也没有对企业的会计年度起讫日期做出任何规定。多伦多证券交易所在其“公司手册”中则规定了上市公司必须在会计年度结束后140天内向其股东披露年度财务报告。

在选取的50家样本公司中,有21家(42%)公司会计年度采用的12月31日,有6家(12%)公司会计年度采用的3月31日。总体来看,加拿大公司在会计年度的选择上比较分散,尽管不少公司倾向于在年底披露年度报告。另外,我们发现也有一家样本公司(Premium Brands Inc.)的会计年度采用的是12月25日。

4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会计准则委员会”(Australia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AASB)在其1999年10月公布的“AASB会计准则”第1034号“财务报告陈述与披露”(FinancialReport Presentation and Disclosure)中,没有对企业的会计年度起讫日期做出任何规定,只是要求企业的会计年度必须是12个月,如果低于12个月必须披露原因和相关事实。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在其“上市规则”中规定公司必须在会计年度结束后2个月内向其股东披露年度财务报告。

另外,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也允许除采矿业以外的上市公司其会计年度可以长于12个月。在选取的50家样本公司中,有高达31家(62%)公司会计年度采用的是7月1日~次年6月30日,有12家(24%)公司会计年度采用的是1月1日~12月31日。总体来看,与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相比,澳大利亚上市公司在会计年度的选择上比较集中。

5 中国香港

香港会计师公会(Hong KongIn stitute 0f Ce rtified PublicAccountants,HKICPA)在其1999年5月颁布的“会计实务准则”(Statement ofStandard Accounting Practice,SSAP)第1号“财务报告披露”(Presentation of Financial Statements)中没有对企业的会计年度起讫日期做出任何规定,在其2004年3月颁布的“香港会计准则”(HongKong Accounting Standard,HKSP)第1号――“财务报告披露”(Presentation of Financial Statements)中,则对报告期限作出详细规定,在HKSP第1号49段中,允许上市公司的会计年度长于或短于一年,不过与澳大利亚“第1034号”准则一样,要求企业必须披露相关原因与事实。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其财务会计概念、财务会计准则公告及其解释中,并没有对企业的会计年度起讫日期做出任何规定。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规则”第13章则要求上市公司必须在会计年度结束后4个月内向其股东披露年度财务报告。

在选取的50家样本公司中,有26家(52%)公司会计年度采用的12月31日,有15家(30%)公司会计年度采用的3月31日。总体来看,与其他国家相比,在我国香港地区上市的公司在会计年度的选择上比较集中在年底,这可能是由于越来越多的大陆公司在香港上市的缘故。

6 印度

“印度会计准则委员会”(India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IASB)在“财务报告编报与披露框架”(Frameworkfor the Preparation and Presentationof Financial Statements)中,同样也没有对企业的会计年度起讫日期做出任何规定。孟买证券交易所则规定了上市公司必须在会计年度结束后4个月内向其股东披露年度财务报告,并且允许公司的会计年度长于12个月。

孟买证券交易所还规定,如果公司的会计年度长于12个月但少于15个月,那么公司应该有5个季度,如果会计年度长于15个月但不超过18个月,应该有6个季度,并且公司应该向证券交易所和指定报刊充分披露财务结果。另外,对于会计年度不超过15个月的公司,应该编制第l、第2个季度的财务报告,并接受审计师的“有限审核”。对于会计年度超过15个月的公司,应该编制前4个季度的财务报告。

在选取的50家样本公司中,36家(72%)公司会计年度截止日采用的3月31日,有8家(16%)公司会计年度采用的12月31日。总体来看,与前面5个国家和地区相比,印度上市公司的会计年度是最为集中的,灵活性较差。

四、对我国的启示

本文对公司会计年度作了一个详细的国际比较。研究发现,世界各国的会计年度起讫日期,由于受各自国情和历史文化原因的影响而有所不同,公司可以根据自己行业特点和经营状况的要求,灵活选择会计年度,有些国家和地区甚至允许企业的会计年度长于或短于一年。国际会计准则在会计年度规定上也非常灵活,允许企业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会计年度,同样也允许企业的会计年度不等于一年。而我国在企业会计年度的规定上保持全国统一的口径,要求所有企业法人采用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的会计年度。这主要是为了与我国的财政、税务、计划、统计等年度保持一致,从而便于国家宏观经济管理。

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加入WTO后,企业产权形式、所有制结构、经营区域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统一会计年度这一规定对一些经营周期带有明显季节性特点的企业会计核算尤为不便,并且一些外资企业也因与母子公司的会计年度起止时间不一致而需对会计报表进行相应调整。对于上市公司来讲,统一会计年度再加上中国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在每年的4月30日前必须披露年度财务报告,这无疑给公司、投资者、交易所、监管部门、中介机构等各方造成了年初的“年报高压”。会计年度统一导致年报集中披露,注册会计师开展审计工作集中在年初,对于某些受季节等影响较大的上市公司,如以供热、种子、捕鱼类等为主营业务的公用事业类、农业类等公司,往往因为统一的会计年度,造成注册会计师对有关财务数据无法进行真实的、准确的审计。更重要的是,实行统一的会计年度,使财务报告的审计工作都集中在每年的1~4月,造成审计工作量过于集中,在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力量相对不足的情况下,难免会影响审计质量。而4月份以后,又显人力冗余,因为大多数上市公司的季报和半年报不需要审计,这又严重影响了会计师事务所的人力资源配置和费用控制。另外,对于监管部门来说,要在短短4个月内审察众多上市公司的年报,压力之大可想而知。虽然采取了均匀披露措施,但还是只能治标。因此,对我国会计年度的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应该说,我国企业会计年度的改革是个当务之急,但应从长计议。有人认为重新修改一下《会计法》,允许企业灵活选用就行了。其实,由公历年度改为灵活的企业经营年度,不仅单纯是会计技术上或法律修改上的问题,更多的可能会给政府有关部门如税务、统计、工商等部门对会计信息使用带来障碍,造成诸如企业所得税清缴、经济运行统计数据采集混乱等问题。但从长远看,随着企业年度财务报告审计制度的广泛实行以及上市公司的日益增多,年度会计报表的审计工作量将显著加大,从保证和提高审计质量的要求出发,以及适应外资企业统一会计核算的需要,对企业会计年度做出灵活规定将为时不远,特别是随着统计方法的逐步改革,改变企业会计年度不会造成宏观管理所用会计信息的不便。

会计年度报告范文第4篇

笔者对沪深主板上市公司和深圳中小板上市公司2009年年报预约披露时间进行了统计,结果发现2009年我国上市公司年报预约披露时间的分布与以前各年上市公司的年报实际披露时间分布相似,沪深主板上市公司和深圳中小板上市公司预约在1、2月份披露较少,预约披露时间集中在3、4月的公司很多,分别占88.13%和84.72%,预约在2010年4月的最后10天披露的分别占25.69%和15.10%,预示着仍有大量的公司在最后时间段才披露。可见2009年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时滞仍然明显。

如果公司的利益相关者把公司的年报作为其主要信息来源,那么理想地看最好年报披露时滞为零,因为时滞越短则披露越及时、越相关。可是年报披露时滞必然存在,因为第一,针对于公司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完成时点,会计核算具有滞后性。年底发生完成的经济事项以及帐项调整不得不到下年初进行会计处理,而且最后年度报告的编制也要花时间。第二,我国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在对外披露之前必须接受审计。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对上市公司编制的年度报告进行审计所花时间也是年报披露时滞的根源之一。第三,出于种种动机,公司管理层尽量延迟年报的披露,也会造成年报披露时滞。因此不可能彻底消除年度报告披露时滞。

但是结合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实际,从另一角度考虑,年度报告披露时滞又具有合理性。目前,上司公司信息披露主要有招股说明书披露、上市公告书披露、定期报告披露和临时报告披露等形式。公司上市之后各年度的信息披露以定期报告披露和临时报告披露为主,其中定期报告主要包括年度报告、期中报告(半年报)和季度报告。从报告披露时序看,临时报告发生在各季度报告之前,季度报告发生在年度报告之前,第二季度报告和第四季度报告不单独编制,而是被分别并入半年报(期中报告)和年报中。临时报告、季度报告和半年报不要求审计,而年度报告必须接受审计。因此临时报告、季度报告、半年报披露的可信度比不上年度报告披露的可信度。由于临时报告、季度报告、半年报发生在年报之前,它们反映的信息会体现在随后公布的年报中,那么年报披露的信息绝大部分是“已知的历史信息”,对上市公司的价值、股价不会产生实质性影响。因此年报披露的主要目的应该不是向投资者提供信息,而是对以前披露的临时报告、季度报告、半年报起“证明作用”。 LUNDHOLM, R. J. (2003)认为财务报告“历史性”能起到对过去及时的自愿披露进行事后核对的作用,这种核对足以确保大部分时间内自愿披露是令人可信的。GIGLER, F. ,AND T. HEMMER (1998)分析认为审计过的财务报告能被用来评价管理层过去的自愿性披露的真实性,财务报告的披露起着一个证明作用时,增加要求报告的频率对投资者获得信息的质量有害。在允许财务报告准备实质性滞后时,财务报告披露对投资者非常有用。如果年报的披露证明以前的报告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以及信息披露不满足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性要求,那么由此给公司利益相关者造成的损失,必将引起利益相关者公司、公司管理者。公司及公司管理者将面临巨额的诉讼成本、声誉成本,该惩罚机制对公司及其管理者将起到“威慑”作用,可确保临时报告、季度报告、半年报符合法定要求。由此可见,当审计过的年度报告起着“证明作用”时,年度报告披露时滞存在合理性。

然而,我国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时滞存在“过度时滞”的问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2007年1月30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40号)第二十条规定:年度报告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4个月内,中期报告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的上半年结束之日起2个月内,季度报告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第3个月、第9个月结束后的1个月内编制完成并披露。按照逻辑本年的年度报告应在下一个年度的前4个月内披露,下一个年度的第1季度报告应在当年的第4个月内披露,且上一年度的年报披露时间不得晚于本年第1季度季度报告披露时间。朱晓婷等(2006)统计分析发现在第4月披露年报的样本公司比例高达45.54%。高宏霞等(2008)实证发现,如果将年报最后五天披露看作最后一刻披露,那么2005年年报有10.79%的公司最后一刻披露(2004年年报为12.88%)。这意味着有大量公司的年报披露与该公司下一年度第1季度季度报告披露重叠在第4月进行,且有超过10%的公司年报披露和该公司第一季度季报披露同时发生在第4月的最后5天。表明这种年报披露和第一季度季报披露的时间分布不合理。因为第一,年报披露的过于延迟披露直接造成第一季度季报披露滞后,影响了第一季度季报披露的及时性。第二,虽然年报披露的“证明作用”表明年报披露适度时滞的合理性,但由于年报是公司对本年度生产经营活动的总结,且公司第四季度报告不单独编制而被并入年报编制中,故而年报中含有“新增信息”需要及时披露,年报披露的过度延后丧失了新增信息的时效性,不利于公司利益相关者决策。笔者认为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年度报告披露的及时性,有效缩短年报披露时滞,使所有公司的年度报告披露在下一会计年度前3个月内完成,避免影响第一季度季报的披露及时性。

那么怎样提高年报披露的及时性,有效缩短年报披露时滞,维持适度的年报披露时滞呢?笔者认为首先,应持续完善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提高其增加公司价值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其次,应该将先进的IT系统和优化的会计核算流程及审计流程结合起来,有效缩短年报披露准备时间。再次,确保审计对年报的审计质量,强化年报的“证明”作用。再次,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安排,力争临时报告对公司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实时信息披露,减少决策者对“过时” 的定期报告的依赖。最后,形成对公司高级管理者的信息披露的激励机制,对其信息披露违法行为实行“严刑峻律”,让其承受高昂的惩罚成本,确保公司信息披露的及时、完整、真实、准确和公平。

会计年度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上市公司信息;不及时;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1

信息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地披露会计信息是资本市场有效运作的基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其中,及时性是评价会计信息披露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也直接影响信息决策的有用性。

会计信息披露的不及时主要是指上市公司对发生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对上市公司股价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事件,不及时披露;在公共传媒中出现的对上市公司股价产生误导性影响的传言或消息,不及时公开澄清;在资本市场上出现股价异常波动情况时,不及时披露原因。及时性要求上市公司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披露定期报告、临时报告和重大事项,不得提前或推后。定期报告包括:年度报告和中期报告。

一、我国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及时性存在的问题

1.披露时限过于宽松

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可以分为证券发行信息、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定期报告包括年度报告、中期报告和季度报告。证监会规定,年度报告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4个月内,中期报告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的上半年结束之日起2个月内,季度报告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第3个月、第9个月结束后的1个月内编制完成并披露。年报披露时限与第一季度报表披露时限在四月底重叠,某些上市公司就会利用这一时间差,同时披露年报和第一季度季报,利用这一时间重叠降低信息在资本市场上造成的股价波动,如先在上一年的年报中披露坏消息,同时公布本年度第一季度报表,给出一个盈利的好消息,降低市场对上一年度财务坏消息的负面波动。

2.上市公司自身利益原因

会计信息及时性具有信息含量,会计信息披露的前期市场的反应远远大于后期披露的反应。有的上市公司人为的推迟信息披露,是为了可以使上市公司内部人员比外部信息使用者更早获取有利信息,可以从中获取额外收益。有的上市公司当年经营状况不好,害怕披露出来的会计信息会影响其公司股票价格,选择迟迟不披露,甚至冒着被通报批评的风险,违反证监会的规定。

3.证监会监管力度不够

出于上市公司自身利益的考虑,上市公司不会主动披露信息,只有通过严格的约束机制,使其被动披露,才能达到及时披露会计信息的目的。我国对年报信息披露中违规行为的处罚做了法治层面的规定,但具体细则不够具体清晰,导致其可操作性不强,各上市公司不能有力实施,责任落实不明确。证券交易所对违规行为的处罚手段有限,力度不够,现行监管部门对违规披露的惩罚只是证监会警告和交易所谴责公告,导致上市公司不及时披露信息的成本较小。

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及时性的解决对策建议

1.缩短上市公司年度报告的披露时间限制

随着计算机的升级、网络的普及和企业ERP系统的广泛应用,大大的提高了企业会计工作的效率,缩短了会计信息产生、报告的时间。监管机构可以适当缩短年度财务报告的披露时限,消除年报与第一季度季报披露时间的重叠,减少上市公司的任意选择行为。

各国对信息披露时间规定不同,美国规定上市公司年度报告对外披露的最长时间是90天,并针对加快披露公司有特殊的规定,越大型的公司披露时间越短。我国可以把年报披露时间减少为会计年度结束后90天,区别不一样的公司分别规定,较大型的上市公司披露时间应该适当减少,提高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披露的及时性。

2.修改年报披露的具体编制指引

我国目前年度报表披露的具体编制依据是证监会制定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2007年修订)》,这是格式准则与内容准则合一的指引,而英、美和香港年报编制的准则都是格式准则与内容准则分开的编制指引。从我国年报披露的质量和出现的问题来看,把年报披露指引的格式和内容分开来可能更有利于加强对年报披露信息披露工作的指导。

3.拓展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途径

由于市场管理及投资者行为等原因,导致我国资本市场风险相比成熟市场风险大,股价暴涨暴跌的情况普遍存在。保证资本市场信息的公平是保证市场有效运行的基础,管理部门应该确保会计信息在传播过程中时间的公平性。拓展信息披露的途径,使外部信息使用者也能及时获取重要信息。可以设置专门信息披露处理机构,专门处理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这样能使会计信息更公平更及时的披露出来。

4.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体系,加大对年报披露违规的惩罚力度

会计年度报告范文第6篇

关键词:创业板;上市规则;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4-0151-08

1 创业板上市标准

与主板上市规则相比,创业板的上市标准只作了如下两点改变:一是降低了“公司总股本”门槛,即公募发行后总股本不低于3000万元,这明显低于主板门槛5000万元;二是增设了“公司股东人数”门槛,即公募发行后股东人数不少于200人,而主板上市标准中则没有这一规定。

2 大小限锁定期规定

在“大小限”锁定期上,创业板与主板规定完全相同:

(1)发行人公开发行股票前已发行的股份,自发行人股票上市之日起1年内不得转让。

(2)发行人向本所提出其首次公开发行的股票上市申请时,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应当承诺:自发行人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其直接或者间接持有的发行人公开发行股票前已发行的股份,也不由发行人回购其直接或者间接持有的发行人公开发行股票前已发行的股份。自发行人股票上市之日起1年后,转让双方存在实际控制关系,或者均受同一控制人控制的,经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申请并经深交所同意,可豁免遵守上述承诺。如果发行人在向中国证监会提交其IPO申请前6个月内(以中国证监会正式受理日为基准日)进行过增资扩股的,新增股份的持有人除需遵守上述规定外,还需承诺:自发行人股票上市之日起24个月内,转让的上述新增股份不超过其所持有该新增股份总额的50%。笔者认为,创业板大小限的锁定期过长,不利于扩大流通股比例,不利于风险资本(VC)的及时退出。

3 公司高管持股限制

在公司高管持股上,创业板与主板规定也是完全相同的: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1年内和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其所持本公司股份。1年锁定期满后,拟在任职期间买卖本公司股份的,应当按有关规定提前报本所备案。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持有公司股份5%以上的股东,将其持有的公司股票在买入后6个月内卖出,或者在卖出后6个月内又买人,由此所得收益归公司所有,公司董事会应当收回其所得收益,并及时披露相关情况。

4 进一步强化独立董事的权责

与主板上市规则相比,创业板增设了独立董事的权责条款,希望能改写独立董事的“花瓶”角色,真实发挥独董作用。

独立董事选举应实行累积投票制。这样,有望抑制“一股独大”的不利格局。上市公司应当保证独立董事享有与其他董事同等的知情权,提供独立董事履行职责所必需的工作条件,在独立董事行使职权时,有关人员应积极配合,不得拒绝、阻碍或隐瞒,不得干预独立董事独立行使职权。深交所建立独立董事诚信档案管理系统,对独立董事履行职责情况进行记录,并通深交所网站或者其他方式向社会公开独立董事诚信档案的相关信息。

5 强化保荐机构的持续督导作用

与主板上市规则相比,创业板对保荐机构的持续督导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

(1)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持续督导期间为股票上市当年剩余时间及其后3个(而主板规定为2个)完整会计年度上市后发行新股、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持续督导期间为股票、可转换公司债券上市当年剩余时间及其后2个(而主板规定为1个)完整会计年度;申请恢复上市的,持续督导期间为股票恢复上市当年剩余时间及其后1个完整会计年度。持续督导期间自股票、可转换公司债券上市或者恢复上市之日起计算。

(2)对于在信息披露、规范运作、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等方面存在重大缺陷或违规行为,或者实际控制人、董事会、管理层发生重大变化等监管风险较大的公司,在法定持续督导期结束后,深交所可以视情况要求保荐机构延长持续督导期,直至相关问题解决或风险消除。

(3)保荐机构应当督导发行人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公司治理制度、财务内控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以及督导发行人按照本规则的规定履行信息披露及其他相关义务,审阅信息披露文件及其他相关文件,并保证向本所提交的与保荐工作相关的文件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保荐机构对上市公司的年报、中期报告及重大临时报告信息(涉及募集资金、关联交易、委托理财、为他人提供担保等重大事项)要作出分析,并在指定网站发表独立意见。保荐机构应当对上市公司进行必要的现场检查,以保证前款所发表的独立意见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6 增加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约束条款

为进一步强化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约束,除类似于主板上市规则中已有的对证券服务机构及其相关人员监管和处分措施之外,创业板上市规则又增加了另一条约束性规定:“负责上市公司定期报告审计工作的注册会计师,应当严格遵守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不得因任何利害关系影响其客观、公正的立场或者出具不当、不实的审计报告。不得无故拖延审计工作影响公司定期报告的按时披露”。

7 公司信息披露要求更严格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分为两类:一是定期报告;二是临时报告。创业板的信息披露,除了满足主板规则的全部要求外,还增加了以下规定:

(1)预计不能在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两个月内披露年度报告的公司,应当在该会计年度结束后两个月内披露业绩快报。上市公司应当在每年年度报告披露后1个月内举行年度报告说明会,向投资者真实、准确地介绍公司的发展战略、生产经营、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投资项目等各方面情况。公司年度报告说明会应当事先以公告的形式就活动时间、方式和主要内容等向投资者予以说明,年度报告说明会的文字资料应当刊载于公司网站供投资者查阅。上市公司可以在中午休市期间或下午3点30分后通过指定网站披露临时报告。

(2)在下列紧急情况下,公司可以向本所申请相关股票及其衍生品种临时停牌,并在上午开市前或者市场交易期间通过指定网站披露临时报告:公共媒体中传播的信息可能或者已经对上市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种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需要进行澄清的f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种交易异常波动,需要进行说明的;公司及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发生可能对上市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种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事件(包括处于筹划阶段的重大事件),有关信息难以保密或者已经泄漏的。

8 风险警示处理“升级”

风险警示处理分为“退市风险警示处理”(*ST)和“其他风险警示处理”(ST)。

与主板规则相比,创业板对上市公司股票*ST新增了4种情形;(1)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显示当年经审计净资产为负;(2)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年度报告或者中期报告’(3)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被注册会计师出具否定意见或者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4)公司股票连续120个交易日通过本所交易系统实现的累计成交量低于100万股。其中,前三种情形原本属于主板的ST标准,现在却升级成为创业板的*ST标准。上市公司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深交所则有权对其股票交易实行ST处理:(1)撤销退市风险警示的公司或者恢复上市的公司,其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审计结果显示主营业务未正常运营或者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负值;(z)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严重影响且预计在3个月以内不能恢复正常,(3)公司主要银行帐号被冻结;(4)公司董事会元法正常召开会议并形成董事会决议。

9 暂停上市新变化

与主板规则相比,创业板上市公司暂停其股票上市增加了以下新标准:(1)公司净资产连续2年为负;(2)在被*ST后,公司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注册会计师出具否定意见或者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10终止上市新突破

会计年度报告范文第7篇

创业板上市标准

与主板上市规则相比,创业板的上市标准只作了如下两点改变:一是降低了“公司总股本”门槛,即公募发行后总股本不低于3000万元,这明显低于主板门槛5000万元;二是增设了“公司股东人数”门槛,即公募发行后股东人数不少于200人,而主板上市标准中则没有这一规定。

大小限锁定期规定

在“大小限”锁定期上,创业板与主板规定完全相同:

(1)发行人公开发行股票前已发行的股份,自发行人股票上市之日起1年内不得转让。

(2)发行人向本所提出其首次公开发行的股票上市申请时,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应当承诺:自发行人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其直接或者间接持有的发行人公开发行股票前已发行的股份,也不由发行人回购其直接或者间接持有的发行人公开发行股票前已发行的股份。

(3)自发行人股票上市之日起1年后,转让双方存在实际控制关系,或者均受同一控制人控制的,经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申请并经深交所同意,可豁免遵守上述承诺。

(4)如果发行人在向中国证监会提交其IPO申请前6个月内(以中国证监会正式受理日为基准日)进行过增资扩股的,新增股份的持有人除需遵守上述规定外,还需承诺:自发行人股票上市之日起24个月内,转让的上述新增股份不超过其所持有该新增股份总额的50%。

笔者认为,创业板大小限的锁定期过长,不利于扩大流通股比例,不利于风险资本(VC)的及时退出。

公司高管持股限制

在公司高管持股上,创业板与主板规定也是完全相同的:

(1)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1年内和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其所持本公司股份。1年锁定期满后,拟在任职期间买卖本公司股份的,应当按有关规定提前报本所备案。

(2)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持有公司股份5%以上的股东,将其持有的公司股票在买入后6个月内卖出,或者在卖出后6个月内又买入,由此所得收益归公司所有,公司董事会应当收回其所得收益,并及时披露相关情况。

进一步强化了独立董事的权责

与主板上市规则相比,创业板增设了独立董事的权责条款,希望能改写独立董事的“花瓶”角色,真实发挥独董作用。

(1)独立董事选举应实行累积投票制。这样,有望抑制“一股独大”的不利格局。

(2)上市公司应当保证独立董事享有与其他董事同等的知情权,提供独立董事履行职责所必需的工作条件,在独立董事行使职权时,有关人员应积极配合,不得拒绝、阻碍或隐瞒,不得干预独立董事独立行使职权。

(3)深交所建立独立董事诚信档案管理系统,对独立董事履行职责情况进行记录,并通过深交所网站或者其他方式向社会公开独立董事诚信档案的相关信息。

强化保荐机构的持续督导作用

与主板上市规则相比,创业板对保荐机构的持续督导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

(1)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持续督导期间为股票上市当年剩余时间及其后3个(而主板规定为2个)完整会计年度;上市后发行新股、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持续督导期间为股票、可转换公司债券上市当年剩余时间及其后2个(而主板规定为1个)完整会计年度;申请恢复上市的,持续督导期间为股票恢复上市当年剩余时间及其后1个完整会计年度。持续督导期间自股票、可转换公司债券上市或者恢复上市之日起计算。

(2)对于在信息披露、规范运作、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等方面存在重大缺陷或违规行为,或者实际控制人、董事会、管理层发生重大变化等监管风险较大的公司,在法定持续督导期结束后,深交所可以视情况要求保荐机构延长持续督导期,直至相关问题解决或风险消除。

(3)保荐机构应当督导发行人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公司治理制度、财务内控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以及督导发行人按照本规则的规定履行信息披露及其他相关义务,审阅信息披露文件及其他相关文件,并保证向本所提交的与保荐工作相关的文件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4)保荐机构对上市公司的年报、中期报告及重大临时报告信息(涉及募集资金、关联交易、委托理财、为他人提供担保等重大事项)要做出分析,并在指定网站发表独立意见。

(5)保荐机构应当对上市公司进行必要的现场检查,以保证前款所发表的独立意见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增加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约束条款

为进一步强化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约束,除类似于主板上市规则中已有的对证券服务机构及其相关人员监管和处分措施之外,创业板上市规则又增加了另一条约束性规定:“负责上市公司定期报告审计工作的注册会计师,应当严格遵守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不得因任何利害关系影响其客观、公正的立场或者出具不当、不实的审计报告,不得无故拖延审计工作影响公司定期报告的按时披露。”

公司信息披露要求更严格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分为两类:一是定期报告;二是临时报告。创业板的信息披露,除了满足主板规则的全部要求外,还增加了以下规定:

(1)预计不能在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两个月内披露年度报告的公司,应当在该会计年度结束后两个月内披露业绩快报。

(2)上市公司应当在每年年度报告披露后1个月内举行年度报告说明会,向投资者真实、准确地介绍公司的发展战略、生产经营、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投资项目等各方面情况。公司年度报告说明会应当事先以公告的形式就活动时间、方式和主要内容等向投资者予以说明,年度报告说明会的文字资料应当刊载于公司网站供投资者查阅。

(3)上市公司可以在中午休市期间或下午3点30分后通过指定网站披露临时报告。

(4)在下列紧急情况下,公司可以向本所申请相关股票及其衍生品种临时停牌,并在上午开市前或者市场交易期间通过指定网站披露临时报告:公共媒体中传播的信息可能或者已经对上市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种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需要进行澄清的;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种交易异常波动,需要进行说明的;公司及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发生可能对上市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种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事件(包括处于筹划阶段的重大事件),有关信息难以保密或者已经泄漏的。

风险警示处理“升级”

风险警示处理分为“退市风险警示处理”(*ST)和“其他风险警示处理”(ST)。

与主板规则相比,创业板对上市公司股票*ST新增了4种情形:(1)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显示当年经审计净资产为负;(2)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年度报告或者中期报告;(3)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被注册会计师出具否定意见或者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4)公司股票连续120个交易日通过本所交易系统实现的累计成交量低于t00万股。其中,前三种情形原本属于主板的ST标准,现在却升级成为创业板的*ST标准。

上市公司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深交所则有权对其股票交易实行ST处理:(1)撤销退市风险警示的公司或者恢复上市的公司,其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审计结果显示主营业务未正常运营或者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负值;(2)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严重影响且预计在3个月以内不能恢复正常;(3)公司主要银行账号被冻结;(4)公司董事会无法正常召开会议并形成董事会决议。

暂停上市新变化

与主板规则相比,创业板上市公司暂停其股票上市增加了以下新标准:(1)公司净资产连续2年为负;(2)在被*ST后,公司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注册会计师出具否定意见或者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终止上市新突破

与主板规则相比,创业板上市公司终止其股票上市增加了以下新标准:(1)公司连续2年半净资产为负值;(2)公司连续2年净资产为负数后,未能在法定期限内披露暂停上市后首个中期报告;(3)在公司股票被暂停上市后,公司首个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注册会计师出具否定意见或者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创业板不仅引入了“净资产为负”和“审计报告意见为否定或无法表示意见”的退市标准,而且规定在公司终止上市后将直接退市,不再像主板一样要求必须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但公司退市后如符合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条件,可自行委托主办券商向中国证券业协会提出在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进行股份转让的申请。

ST、*ST、暂停上市及终止上市条件的严格规定,既能较好地适应创业板高风险的退出机制要求,同时,它又能有效地抑制创业板的“垃圾股”爆炒与过度投机。

会计年度报告范文第8篇

2007年初中国证监会正式《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该办法是证监会自1993年颁布现行信息披露细则以来第一次对其进行全面的修改, 旨在强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 保护投资者合法利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促进股市健康发展。该管理办法重点对临时报告的有关内容做出规范, 要求信息披露义务人应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地披露信息, 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其中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已成为规范信息披露的重中之重。由于管理层和外部股东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冲突, 为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 减少双方利益冲突, 产生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

本文采用我国上市公司2008年年度报告披露时间的实际数据,对我国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披露的及时性作初步分析。

一、年报披露及时性的定义

我国证券法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有效性提出四个标准,即真实性、全面性、及时性、准确性。其中信息披露的及时性是指向公众投资者公开的信息应当符合时效性要求,披露信息和交付披露信息资料的时间不得超过法定期限。我国《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试行)》第14条规定,中期报告应在每个会计年度前6个月结束后60日内编制完成,并立即向证监会报送;第15条规定,年度报告应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120日内完成,并立即向证监会报送;第18条规定公司发生无法事先预测的重大事件后一个工作日内,应向证监会做出报告;同时应按挂牌的证券交易场所的规定及时报告该证券交易所。《证券法》第60条、第61条作了类似的规定,只是将60日、120日的期限分别改为2个月和4个月。这些规定确立了信息公开的事件期限,公开的信息只有符合上述时间期限的规定才算得上及时。

二、上市公司年度报告预约披露制度

1997年12月16日中国证监会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有关工作的通知,规定上市公司公布年度报告摘要应遵循以下原则:1、按照均衡分布披露的原则,在年度报告摘要的规定时期,每日最多安排10家上市公司在指定报刊上公布年度报告摘要;2、凡于当年上半年拟向中国证监会申请实施配股方案的公司,应于3月20日以前完成上年度年度报告摘要的披露工作;3、证券交易所按照上市公司中期报告公布的资产规模从小到大排序,确定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摘要公布顺序;4、所有上市公司完成年度报告摘要披露的期限是4月30日,确有困难不能按证券交易所排序公布的,可以向证券交易所申请安排在4月30日以后公布,但最迟不能超过6月30日。

上市公司应向交易所申报年报预约披露时间,交易所在各公司申报时间的基础上,按照均衡披露原则加以平衡和调整,最终确定所有公司的年报预约披露时间表,并予以公开。上市公司年度报告预约披露制度是我国信息公开化方面的有益措施。这一预约披露制度使得市场对上市公司的年报披露时间形成了一定的预期,减少和避免了利用年报披露时间的不确定性进行恶意炒作的行为。当然,年报预约时间并不必然是实际披露时间,上市公司还会发生预约披露时间变更的,但变更后的时间也不能超过规定的4月30日。

三、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及时性的实证分析

为了检验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颁布后,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及时性是否有所改善,我们选取我国上市公司2008年度报告披露时间实际数据作为样本来研究。根据以前的研究,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披露的及时性一般通过年度报告的时滞长短来考察。年度报告的披露时滞为年度报告实际披露时间离开每年第一天的天数。例如,某公司2006年度报告披露日期为2007年2月20日,则该年报披露时滞为51天。本文选取的样本分别是上证所和深交所上市公司中股票代码的前150和500代码号的公司。本次研究共有样本数为176家,相关统计数据见下列表格。全部样本时滞均值为88天,最大值为120天,最小值为20天。本次样本研究中上市公司报告时滞主要集中在80到120天,时滞的均值为88天。而先前的对我国上市公司1994―1999年年报公告及时性的研究发现,在1997年出台预约披露制度后,上市公司报告及时性得到一定强化,1994―1996年时滞为102天,1997―1999年时滞为85天;而2003―2005年时滞为92天。

本文研究样本得出2008年年度报告披露时滞平均为88天,比2003―2005年提前了4天,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到我国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及时性得到一点改善。从证监会1997年出台预约披露制度后,上市公司年报的及时性的确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最近几年年报的时滞还是比1997―1999年的时滞推迟了3―7天。这意味着年报预约披露制度的执行效力持续性不高,使上市公司年报的时滞有出现推后的趋势。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关于我国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及时性特征,我们发现:第一,随着监管机构对信息披露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及时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多数企业在会计年度结束后三个月以内完成年报披露工作。因为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的平均时滞都在90天左右,这一研究发现为适当缩短年报披露的限定报告期提供了事实证据。第二,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在进度方面依然存在严重的非均衡性,“前松后紧”现象突出;在披露时间选择上存在明显的“挤末班车”的偏好。虽然由于监管部门的干预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和,但基本并没有改变这种偏好。我们建议国家的监管部门要继续加强对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及时性的检查,提高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使投资者更快更及时地获得投资信息,促进我国证券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会计年度报告范文第9篇

【关键词】会计分期 公历制 国际准则趋同

一、世界各国会计年度之比较

各国政府大多规定了自己国家会计年度的起讫日期,但公司或企业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则是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周期,灵活选定自己的会计年度。徐世琴(2010)对不同国家的会计年度进行了比较,她从每个国家分别选取了50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来观察。如英国公司倾向于年底披露年度报告,但有的公司每年的会计年度都不一样,并且每个会计年度长度也有差异,这表明英国上市公司在选择会计年度时更加灵活,更具有弹性,他们往往根据自己公司所在行业和公司经营的状况来进行选择;澳大利亚除采矿业以外的上市公司其会计年度可以长于12个月,总体来看,澳大利亚上市公司在会计年度的选择上比较集中,采用的是7月制;印度采用的是四月制,与其他国家相比,印度上市公司的会计年度最为集中,灵活性较差。Huberman and Kandel (1989) and Smith and Pourciau (1988)检验了企业选择十二月与非十二月作为财政年度的原因――是否与非系统性特点,如规模和行业相关。Kamp(2002)探讨财政年度的国际多样性时发现,在将12月作为年终方面,欧洲大陆的大部分国家超过美国;相反,在国家如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将非十二月作为财政年度的结束时点也比美国流行,这些差异主要是由于不同国家报告或税收条例的差异。传统观点认为,这一选择受季节性、法规或纯粹约定的影响。他按行业划分,观察不同行业财政年度结束的时间,数据显示大部分行业仍是将12月31日作为财政年度结束时间,但余下的的30%选择不同的时间作为财政年度的终止日期。文中还提到,公司战略因素、披露信息成本和业内同行的报告日期也影响着公司报告期的选择。综上,世界各国的会计年度起讫日期,由于受国情和历史文化原因的影响而有所不同,公司可以根据自己行业特点和经营状况的要求灵活选择会计年度,有些国家或是地区甚至允许会计年度长于或短于一年。

二、对我国启示

会计分期的重要性无可置疑,问题是如何结合企业的特点来应用最合适的会计分期。对此,我们可借鉴世界不同国家对于会计分期的规定并对其加以调整,使其更加符合国际惯例。

(1)将会计分期的选择权留给企业。美国准则允许各行各业根据自身的企业特点和生产周期选择适合自己的会计分期,这样更有利于会计核算。如零售行业,一般选择一月作为会计年度的结束日期,因为此时圣诞节已过,库存量是最小的;而学校则将6月30号当作截止日期,这时学期刚好结束;而那些将政府作为客户的企业则选择与政府财政年度保持一致。我国也可效仿此举,给予企业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如前所述的饮料生产企业,为了完整的反映它一个周期的盈利或亏损情况,最好的会计年度划分就应当是4月1日至次年的3月31日。对于零售业来说,会计年度选在3月1日到次年2月28日也许正好合适。这样按照生产经营周期计量的相关收入、费用和利润,显然就会比人为的日历年度分期要来得更准确。

(2)注重“以人为本”。每年年末,恰逢年终决算最为繁忙的时候,也正好赶上中国最重要的节日―春节。会计人员面临两难选择:是加班工作还是回家团聚。我国可借鉴日本的做法,选择4月1日到次年3月31日作为一个会计年度,这样可避免两者的冲突。

(3)可再增加一个会计年度,减轻注册会计师压力。集中的年初审计会带来诸多问题,如审计团队的安排问题;由于审计时间没有弹性,在客户提出审计安排上的要求时,对客户的适应性差;审计业务过于集中, 从而在一至四月疲于奔命,从而可能影响审计客户的拓展也可能影响了咨询业务的拓展;由于存在审计高峰期,加班可能增加事务所成本,其原因可能在于上市公司业务审计的要求较高,从而导致的加班要更多一些。同时,有上市公司业务的事务所认为年报集中审计严重影响了审计业务拓展,即使有新的业务也要考虑时间安排。为了解决此问题,可再增加每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的会计年度,对于注册会计师而言,年报出具时间分别在年初和7月,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年报集中审计的压力,且审计业务相对分散,更有利于时间安排、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事务所的业务拓展。

(4)信息用户更充分获取所需信息。对于债权人、投资者而言,年报在两个时段披露,他们获取的企业信息就更加充分、完整,避免了信息真空的存在。同时给予信息用户足够的时间去消化、理解信息,更有利于他们从中提取和分析财务信息,增强了财务报告的可用性。

(5)借助科技手段,完善会计分期。在会计电算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可靠的会计软件实现工作中的效率提高和理论上的科学完善。借助会计电算化软件我们可以在企业中实现不等距会计分期,以便企业内部的管理工作;也可以借助会计电算化软件实现对外的符合国家会计分期要求的报表,便于投资者、财政、税务等多方面的要求。这又要求我国会计软件设计力量的配套支持。

为了与国际准则进一步趋同,我国可将不同国家关于会计分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运用到企业中去,为完善会计准则添砖加瓦。另外,对于会计准则的其他方面,我们应“积极主动地”推动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趋同, 而不是“消极地”强调我的特殊情况, 回避与国际准则的趋同。

参考文献:

[1]马贤明,邓传洲.会计年度研究:来自实务界的证据[J].会计研究,2005,(5).

[2]葛家澍,杜兴强.财务会计理论:演进、继承与可能的研究问题[J].会计研究,2009,(12) .

会计年度报告范文第10篇

一、现行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滞后性

信息的最大特点就在于时效性,及时有效的信息能为商家带来滚滚利润,而延迟滞后的信息则可能导致商家丧失商机。现行财务报告是按照会计期间假设定期编制和披露的,无法满足会计信息质量的及时性要求,披露的周期、时限过长。在信息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任何与未来相关的信息,若获取不及时,也会变成无用的信息。现行的财务报告体系已跟不上现代社会的发展步伐。同时,较长的报告周期为企业进行各种幕后交易创造了时间条件。如,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资产重组、关联交易现象一般发生在年底编制报表前。依据过时的、经过调整的信息做决策,成功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再次,会计信息系统是由会计人员具体操作的,在会计技术应用过程中主观的估计、判断在所难免,不同的会计人员由于业务水平等原因可能会对类似的经济业务作出有差异的估计、判断,而且对信息加工耗费时间,降低了及时性,再加上金融工具的创新等原因,企业很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因一笔交易而使财务状况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目前财务报告的披露水平来看,这种变化是无法及时使决策者获悉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一切追求高速、高效,财务会计报告的滞后性已成为它的“致命”缺陷。

二、我国相关制度对财务会计报告披露的规定及存在的问题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季度中期财务会计报告应当于季度终了后15天内对外提供;半年度中期财务会计报告应当于年度中期结束后60天(相当于两个连续的月份)对外提供;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应当于年度终了后4个月内对外提供。”中国证监会《关于〈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3号――季度报告内容与格式特别规定〉的通知》中规定:“2001年第一季度结束后,股票交易实行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应尽量编制并披露季度报告,鼓励其他上市公司编制并披露季度报告;2001年第三季度结束后,股票交易实行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必须编制并披露季度报告,其他上市公司尽量编制并披露季度报告;2002年第一季度起,所有上市公司必须编制并披露季度报告。”规定“公司应在会计年度前三个月、九个月结束后的三十日内编制季度报告”、“无需披露完整的财务报表,但应披露简要的合并利润表与合并资产负债表”。上述规定只是原则性地规定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报出日期,并没有考虑需要编制合并财务会计报告的企业实际需要。如果编制合并财务会计报告的企业,其纳入合并财务会计报告范围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报出日期较晚,如在4月初甚或4月中下旬报出,则其就没有足够时间编制合并财务会计报告,这些单位就难以在规定时间对外提供合并财务会计报告;即使在规定时间对外提供合并财务会计报告,也难以保证信息的准确、及时、全面、完整的披露。

另外,《企业会计准则》和《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3号――季度报告内容与格式特别规定》关于季度中期财务会计报告编制报出时间存在矛盾,前者明确指出“季度财务会计报告应当于季度终了后15天内对外提供”,而后者则指出“公司应在会计年度前三个月、九个月结束后的三十日内编制季度报告”。可见,二者需要进一步协调统一。

三、几点建议

(一)调整不同行业的会计年度,缩短财务报告报出时间。我国《会计法》规定,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针对企业财务报表的注册会计师审计也集中在年末至来年年初进行,从而造成每到年底会计师事务所业务繁忙,而平时则相对清闲的局面。为改善这种状况,笔者大胆设想,可以针对不同行业规定不同的会计年度起止日期,如借鉴国外做法,规定一些行业的会计年度可以从每年的3月份开始。这样做不仅可以缓解会计师事务所年报审计的压力,提高审计质量,而且从客观上缩短了财务报告期,加快了信息的披露。

另外,可以针对企业不同情况,规定不同的财务会计报告报出日期,以保证信息的全面、完整、准确、及时。对于不需编制合并财务会计报告的企业,季度中期财务会计报告于季度终了后7天内对外提供;半年度中期财务会计报告于年度中期结束后30天对外提供;年度财务会计报告于年度终了后2个月内对外提供。对于需要编制合并财务会计报告的企业,季度中期财务会计报告于季度终了后15天内对外提供;半年度中期财务会计报告于年度中期结束后60天(相当于两个连续的月份)对外提供;年度财务会计报告于年度终了后4个月内对外提供。

(二)重视中期财务报告的作用。使用者通常关心企业的最新消息,并依据这些信息定期对企业前景作出预测。年度财务报告往往显得过于滞后,因此,为提高信息的及时性,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要求上市公司提供按季或每半年编制中期财务报告,甚至还要求选择一些重要的季度信息作为年度报告的附注。我国《证券法》及相关信息披露制度均规定,上市公司必须提供包括以会计年度前6个月为会计期间的公司财务会计报告在内的中期报告;从2001年开始,中国证监会进一步要求上市公司提供季度报告。

中期报告克服了年度报告编制周期过长的缺陷,提高了信息的及时性要求,但相对于年度报告,中期报告比较简要,包含更多的财务资料的估计数,一般不需要经注册会计师审计。这种制度规定大大降低了中期报告的可靠性。我们知道年末报表是建立在中期报告的基础上,重视中期报告的作用,提供经过审计的中期财务报告,可以缓解年报审计的压力,缩短审计的时间,更进一步讲可以缩短报表报出期。

(三)建立电子联机实时财务报告系统。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信息的生成成本大幅度降低,而且在计算机随机寄存功能的支持下,也使得财务信息的日常披露成为可能,甚至可以进行实时报告。可以设想,未来的财务报告应该是在网络上转输的、表式信息与音像化信息相结合的,更为简明易懂的一种实时报告。也就是有些专家指出的电子联机实时财务报告系统。它是指企业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网络实时将企业发生的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和事项反映在财务报告上,并将其存储在可供使用者查询的数据库中,供使用者随时查询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以及其他重要事项,从而使财务信息在满足使用者信息需要的基础上真正实现“多、快、好、省”。

这种实时财务报告系统有效地解决了信息的时效性问题。它通过提供实时的财务信息,为经营决策者和信息使用者作出正确的判断服务。这里所讲的“实时”有相对实时和绝对实时之分。企业可以根据成本效益原则,视企业自身的情况而定,可以每发生一笔交易就报告一次,实施绝对的实时报告,也可以一天、十天、半个月、一个月报告一次,实施相对的实时报告。

上一篇:个体工商户年度报告范文 下一篇:公司半年度报告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