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管理范文

时间:2023-08-08 16:57:52

红色旅游管理

红色旅游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管理体制资金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2005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2004年~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在其精神指导下,我国红色旅游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红色旅游产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本文认为,红色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以政府为主导),其问题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管理不当而致。研究红色旅游管理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对我国红色旅游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红色旅游管理的问题

1.管理体制不合理

我国红色旅游景点都由文化部门与旅游部门一起管理,由于各自职责的不同往往产生冲突。旅游部门有开发景点的积极性,却要受到文化部门的限制。而文化部门为事业单位,缺乏发展红色旅游的内动力,即便有开发的想法,但经验和能力又有限。同时,文化部门出于对文物资源保护的考虑,也不愿放手让旅游部门来开发。这种管理体制造成了部门间的利益冲突,使其难以形成合力,对我国红色旅游发展极为不利。

2.资金管理乏力

我国红色旅游资金大多数是由政府拨款扶持的,商业投资较少。尽管政府设立了红色旅游专项基金,一些景点也有上级主管部门的拨款,但由于资金管理不力,一些景点的改扩建工程往往都因受资金数量、使用方式和资金到位时间等方面的限制而搁浅。由此导致红色旅游景点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开发利用不足、建设档次低、陈列馆陈旧甚至破烂等一系列问题。资金管理乏力成为制约我国红色旅游发展的瓶颈,使红色旅游资源优势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3.质量管理老套

红色旅游质量管理主要指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式。我国多数红色旅游景点目前仍以传统的参观、观光等游览方式为主,缺乏参与性项目。此外,景点强调教化功能,开发的内容形式、展示方法和导游词的设置都只基于让游客了解历史。然而,红色旅游作为一项旅游活动,亦是以休闲为目的的。红色旅游质量管理的这些方式不能为旅游地招来更多游客,更不能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

4.人力资源管理不到位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我国红色旅游从业人数不断增加,但整体素质偏低。虽有调查显示这种现象是由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不愿从事旅游行业而致,但是人力资源管理不到位,对在业人员培训意识不强,对人员招聘重视程度不够也是造成红色旅游人才缺乏的一个重要原因。二、红色旅游管理问题的对策

1.理顺管理体制

针对红色旅游多头管理的现象,要尽快理顺管理体制。可借鉴其他景点的成功经验,如四川华蓥山“国家拥有资源、民间投入资本、委托专家管理”模式,它实现了所有权、开发权和管理权的分离,并使国家利益的长期效益、企业开发项目的经济收效和专家管理的品牌效益达到了和谐统一。另外,景点所在省市要建立统一的红色旅游景区管理机构,对红色旅游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以使红色旅游真正成为驱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助跑器和动力源。

2.强化资金管理手段

资金管理手段有效与否是红色旅游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各景点除积极争取国家、政府的各种资金外,还要树立市场意识,广泛吸纳社会投资(包括投资商、当地居民、社会团体等)参与景区建设,包括采取招商引资、股份制开发等方式,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另外,要成立专门的红色旅游资金监督与调查委员会,以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同时,为了确保专款专用,要把资金的利用情况适时公布,以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

3.创新质量管理方式

在红色旅游质量管理的思路上要努力贴近生活、贴近老百姓的现实需要,要体现时代感,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以完善旅游产品结构,增强旅游产品的综合吸引力。在具体操作时要充分挖掘红色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做到深度开发与创新开发相结合,以提升红色旅游产品的品位。同时,红色旅游景点应与其他景区和其他旅游形式结合起来进行开发,以拓展红色旅游的市场空间。为了改变教化式的讲解方式,可设计开发吸引游客参与的互动节目,以丰富游客的身心体验,避免枯燥与单调。

4.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对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增强景区的吸引力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市旅游局要组织专家编写相关教材,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专项培训。要定时组织人员到旅游发达地区学习,吸收外地的先进管理经验。同时,实行导游人员竞聘上岗,让游客选择自己喜爱的讲解员,进而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另外,应从高校相关专业中吸收优秀的毕业生,在全国甚至是全球范围内公开招聘优秀旅游营销人才和旅游高层管理人才。

三、结论

红色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其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管理不当而造成的。本文分析了我国红色旅游管理中的四个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归纳如表。

参考文献:

[1]张广瑞刘德谦魏小安:2004年~2006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19

[2]冉燕:红色旅游的理论及实践研究——以四川红色旅游开发为例[D].四川大学,2005

红色旅游管理范文第2篇

1.管理体制不合理

我国红色旅游景点都由文化部门与旅游部门一起管理,由于各自职责的不同往往产生冲突。旅游部门有开发景点的积极性,却要受到文化部门的限制。而文化部门为事业单位,缺乏发展红色旅游的内动力,即便有开发的想法,但经验和能力又有限。同时,文化部门出于对文物资源保护的考虑,也不愿放手让旅游部门来开发。这种管理体制造成了部门间的利益冲突,使其难以形成合力,对我国红色旅游发展极为不利。

2.资金管理乏力

我国红色旅游资金大多数是由政府拨款扶持的,商业投资较少。尽管政府设立了红色旅游专项基金,一些景点也有上级主管部门的拨款,但由于资金管理不力,一些景点的改扩建工程往往都因受资金数量、使用方式和资金到位时间等方面的限制而搁浅。由此导致红色旅游景点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开发利用不足、建设档次低、陈列馆陈旧甚至破烂等一系列问题。资金管理乏力成为制约我国红色旅游发展的瓶颈,使红色旅游资源优势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3.质量管理老套

红色旅游质量管理主要指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式。我国多数红色旅游景点目前仍以传统的参观、观光等游览方式为主,缺乏参与性项目。此外,景点强调教化功能,开发的内容形式、展示方法和导游词的设置都只基于让游客了解历史。然而,红色旅游作为一项旅游活动,亦是以休闲为目的的。红色旅游质量管理的这些方式不能为旅游地招来更多游客,更不能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

4.人力资源管理不到位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我国红色旅游从业人数不断增加,但整体素质偏低。虽有调查显示这种现象是由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不愿从事旅游行业而致,但是人力资源管理不到位,对在业人员培训意识不强,对人员招聘重视程度不够也是造成红色旅游人才缺乏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红色旅游管理问题的对策

1.理顺管理体制

针对红色旅游多头管理的现象,要尽快理顺管理体制。可借鉴其他景点的成功经验,如四川华蓥山“国家拥有资源、民间投入资本、委托专家管理”模式,它实现了所有权、开发权和管理权的分离,并使国家利益的长期效益、企业开发项目的经济收效和专家管理的品牌效益达到了和谐统一。另外,景点所在省市要建立统一的红色旅游景区管理机构,对红色旅游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以使红色旅游真正成为驱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助跑器和动力源。

2.强化资金管理手段

资金管理手段有效与否是红色旅游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各景点除积极争取国家、政府的各种资金外,还要树立市场意识,广泛吸纳社会投资(包括投资商、当地居民、社会团体等)参与景区建设,包括采取招商引资、股份制开发等方式,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另外,要成立专门的红色旅游资金监督与调查委员会,以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同时,为了确保专款专用,要把资金的利用情况适时公布,以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

3.创新质量管理方式

在红色旅游质量管理的思路上要努力贴近生活、贴近老百姓的现实需要,要体现时代感,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以完善旅游产品结构,增强旅游产品的综合吸引力。在具体操作时要充分挖掘红色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做到深度开发与创新开发相结合,以提升红色旅游产品的品位。同时,红色旅游景点应与其他景区和其他旅游形式结合起来进行开发,以拓展红色旅游的市场空间。为了改变教化式的讲解方式,可设计开发吸引游客参与的互动节目,以丰富游客的身心体验,避免枯燥与单调。4.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对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增强景区的吸引力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市旅游局要组织专家编写相关教材,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专项培训。要定时组织人员到旅游发达地区学习,吸收外地的先进管理经验。同时,实行导游人员竞聘上岗,让游客选择自己喜爱的讲解员,进而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另外,应从高校相关专业中吸收优秀的毕业生,在全国甚至是全球范围内公开招聘优秀旅游营销人才和旅游高层管理人才。

三、结论

红色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其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管理不当而造成的。本文分析了我国红色旅游管理中的四个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归纳如表。

参考文献:

[1]张广瑞刘德谦魏小安:2004年~2006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19

[2]冉燕:红色旅游的理论及实践研究——以四川红色旅游开发为例[D].四川大学,2005

[3]钟先丽:对江西红色旅游发展的战略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7,(51):232~233

红色旅游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管理体制资金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2005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2004年~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在其精神指导下,我国红色旅游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红色旅游产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本文认为,红色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以政府为主导),其问题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管理不当而致。研究红色旅游管理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对我国红色旅游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红色旅游管理的问题

1.管理体制不合理

我国红色旅游景点都由文化部门与旅游部门一起管理,由于各自职责的不同往往产生冲突。旅游部门有开发景点的积极性,却要受到文化部门的限制。而文化部门为事业单位,缺乏发展红色旅游的内动力,即便有开发的想法,但经验和能力又有限。同时,文化部门出于对文物资源保护的考虑,也不愿放手让旅游部门来开发。这种管理体制造成了部门间的利益冲突,使其难以形成合力,对我国红色旅游发展极为不利。

2.资金管理乏力

我国红色旅游资金大多数是由政府拨款扶持的,商业投资较少。尽管政府设立了红色旅游专项基金,一些景点也有上级主管部门的拨款,但由于资金管理不力,一些景点的改扩建工程往往都因受资金数量、使用方式和资金到位时间等方面的限制而搁浅。由此导致红色旅游景点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开发利用不足、建设档次低、陈列馆陈旧甚至破烂等一系列问题。资金管理乏力成为制约我国红色旅游发展的瓶颈,使红色旅游资源优势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3.质量管理老套

红色旅游质量管理主要指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式。我国多数红色旅游景点目前仍以传统的参观、观光等游览方式为主,缺乏参与性项目。此外,景点强调教化功能,开发的内容形式、展示方法和导游词的设置都只基于让游客了解历史。然而,红色旅游作为一项旅游活动,亦是以休闲为目的的。红色旅游质量管理的这些方式不能为旅游地招来更多游客,更不能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

4.人力资源管理不到位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我国红色旅游从业人数不断增加,但整体素质偏低。虽有调查显示这种现象是由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不愿从事旅游行业而致,但是人力资源管理不到位,对在业人员培训意识不强,对人员招聘重视程度不够也是造成红色旅游人才缺乏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红色旅游管理问题的对策

1.理顺管理体制

针对红色旅游多头管理的现象,要尽快理顺管理体制。可借鉴其他景点的成功经验,如四川华蓥山“国家拥有资源、民间投入资本、委托专家管理”模式,它实现了所有权、开发权和管理权的分离,并使国家利益的长期效益、企业开发项目的经济收效和专家管理的品牌效益达到了和谐统一。另外,景点所在省市要建立统一的红色旅游景区管理机构,对红色旅游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以使红色旅游真正成为驱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助跑器和动力源。

2.强化资金管理手段

资金管理手段有效与否是红色旅游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各景点除积极争取国家、政府的各种资金外,还要树立市场意识,广泛吸纳社会投资(包括投资商、当地居民、社会团体等)参与景区建设,包括采取招商引资、股份制开发等方式,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另外,要成立专门的红色旅游资金监督与调查委员会,以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同时,为了确保专款专用,要把资金的利用情况适时公布,以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

3.创新质量管理方式

在红色旅游质量管理的思路上要努力贴近生活、贴近老百姓的现实需要,要体现时代感,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以完善旅游产品结构,增强旅游产品的综合吸引力。在具体操作时要充分挖掘红色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做到深度开发与创新开发相结合,以提升红色旅游产品的品位。同时,红色旅游景点应与其他景区和其他旅游形式结合起来进行开发,以拓展红色旅游的市场空间。为了改变教化式的讲解方式,可设计开发吸引游客参与的互动节目,以丰富游客的身心体验,避免枯燥与单调。

4.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对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增强景区的吸引力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市旅游局要组织专家编写相关教材,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专项培训。要定时组织人员到旅游发达地区学习,吸收外地的先进管理经验。同时,实行导游人员竞聘上岗,让游客选择自己喜爱的讲解员,进而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另外,应从高校相关专业中吸收优秀的毕业生,在全国甚至是全球范围内公开招聘优秀旅游营销人才和旅游高层管理人才。

三、结论

红色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其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管理不当而造成的。本文分析了我国红色旅游管理中的四个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归纳如表。

参考文献:

[1]张广瑞刘德谦魏小安:2004年~2006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19

[2]冉燕:红色旅游的理论及实践研究——以四川红色旅游开发为例[D].四川大学,2005

红色旅游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管理体制资金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2005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2004年~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在其精神指导下,我国红色旅游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红色旅游产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本文认为,红色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以政府为主导),其问题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管理不当而致。研究红色旅游管理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对我国红色旅游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红色旅游管理的问题

1.管理体制不合理

我国红色旅游景点都由文化部门与旅游部门一起管理,由于各自职责的不同往往产生冲突。旅游部门有开发景点的积极性,却要受到文化部门的限制。而文化部门为事业单位,缺乏发展红色旅游的内动力,即便有开发的想法,但经验和能力又有限。同时,文化部门出于对文物资源保护的考虑,也不愿放手让旅游部门来开发。这种管理体制造成了部门间的利益冲突,使其难以形成合力,对我国红色旅游发展极为不利。

2.资金管理乏力

我国红色旅游资金大多数是由政府拨款扶持的,商业投资较少。尽管政府设立了红色旅游专项基金,一些景点也有上级主管部门的拨款,但由于资金管理不力,一些景点的改扩建工程往往都因受资金数量、使用方式和资金到位时间等方面的限制而搁浅。由此导致红色旅游景点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开发利用不足、建设档次低、陈列馆陈旧甚至破烂等一系列问题。资金管理乏力成为制约我国红色旅游发展的瓶颈,使红色旅游资源优势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3.质量管理老套

红色旅游质量管理主要指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式。我国多数红色旅游景点目前仍以传统的参观、观光等游览方式为主,缺乏参与性项目。此外,景点强调教化功能,开发的内容形式、展示方法和导游词的设置都只基于让游客了解历史。然而,红色旅游作为一项旅游活动,亦是以休闲为目的的。红色旅游质量管理的这些方式不能为旅游地招来更多游客,更不能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

4.人力资源管理不到位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我国红色旅游从业人数不断增加,但整体素质偏低。虽有调查显示这种现象是由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不愿从事旅游行业而致,但是人力资源管理不到位,对在业人员培训意识不强,对人员招聘重视程度不够也是造成红色旅游人才缺乏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红色旅游管理问题的对策

1.理顺管理体制

针对红色旅游多头管理的现象,要尽快理顺管理体制。可借鉴其他景点的成功经验,如四川华蓥山“国家拥有资源、民间投入资本、委托专家管理”模式,它实现了所有权、开发权和管理权的分离,并使国家利益的长期效益、企业开发项目的经济收效和专家管理的品牌效益达到了和谐统一。另外,景点所在省市要建立统一的红色旅游景区管理机构,对红色旅游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以使红色旅游真正成为驱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助跑器和动力源。

2.强化资金管理手段

资金管理手段有效与否是红色旅游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各景点除积极争取国家、政府的各种资金外,还要树立市场意识,广泛吸纳社会投资(包括投资商、当地居民、社会团体等)参与景区建设,包括采取招商引资、股份制开发等方式,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另外,要成立专门的红色旅游资金监督与调查委员会,以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同时,为了确保专款专用,要把资金的利用情况适时公布,以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

3.创新质量管理方式

在红色旅游质量管理的思路上要努力贴近生活、贴近老百姓的现实需要,要体现时代感,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以完善旅游产品结构,增强旅游产品的综合吸引力。在具体操作时要充分挖掘红色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做到深度开发与创新开发相结合,以提升红色旅游产品的品位。同时,红色旅游景点应与其他景区和其他旅游形式结合起来进行开发,以拓展红色旅游的市场空间。为了改变教化式的讲解方式,可设计开发吸引游客参与的互动节目,以丰富游客的身心体验,避免枯燥与单调。

4.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对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增强景区的吸引力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市旅游局要组织专家编写相关教材,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专项培训。要定时组织人员到旅游发达地区学习,吸收外地的先进管理经验。同时,实行导游人员竞聘上岗,让游客选择自己喜爱的讲解员,进而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另外,应从高校相关专业中吸收优秀的毕业生,在全国甚至是全球范围内公开招聘优秀旅游营销人才和旅游高层管理人才。

三、结论

红色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其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管理不当而造成的。本文分析了我国红色旅游管理中的四个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归纳如表。

参考文献:

[1]张广瑞刘德谦魏小安:2004年~2006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19

[2]冉燕:红色旅游的理论及实践研究——以四川红色旅游开发为例[D].四川大学,2005

红色旅游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管理体制 资金管理 质量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2005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2004年~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在其精神指导下,我国红色旅游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红色旅游产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本文认为,红色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以政府为主导),其问题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管理不当而致。研究红色旅游管理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对我国红色旅游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红色旅游管理的问题

1.管理体制不合理

我国红色旅游景点都由文化部门与旅游部门一起管理,由于各自职责的不同往往产生冲突。旅游部门有开发景点的积极性,却要受到文化部门的限制。而文化部门为事业单位,缺乏发展红色旅游的内动力,即便有开发的想法,但经验和能力又有限。同时,文化部门出于对文物资源保护的考虑,也不愿放手让旅游部门来开发。这种管理体制造成了部门间的利益冲突,使其难以形成合力,对我国红色旅游发展极为不利。

2.资金管理乏力

我国红色旅游资金大多数是由政府拨款扶持的,商业投资较少。尽管政府设立了红色旅游专项基金,一些景点也有上级主管部门的拨款,但由于资金管理不力,一些景点的改扩建工程往往都因受资金数量、使用方式和资金到位时间等方面的限制而搁浅。由此导致红色旅游景点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开发利用不足、建设档次低、陈列馆陈旧甚至破烂等一系列问题。资金管理乏力成为制约我国红色旅游发展的瓶颈,使红色旅游资源优势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3.质量管理老套

红色旅游质量管理主要指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式。我国多数红色旅游景点目前仍以传统的参观、观光等游览方式为主,缺乏参与性项目。此外,景点强/!/调教化功能,开发的内容形式、展示方法和导游词的设置都只基于让游客了解历史。然而,红色旅游作为一项旅游活动,亦是以休闲为目的的。红色旅游质量管理的这些方式不能为旅游地招来更多游客,更不能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

4.人力资源管理不到位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我国红色旅游从业人数不断增加,但整体素质偏低。虽有调查显示这种现象是由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不愿从事旅游行业而致,但是人力资源管理不到位,对在业人员培训意识不强,对人员招聘重视程度不够也是造成红色旅游人才缺乏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红色旅游管理问题的对策

1.理顺管理体制

针对红色旅游多头管理的现象,要尽快理顺管理体制。可借鉴其他景点的成功经验,如四川华蓥山“国家拥有资源、民间投入资本、委托专家管理”模式,它实现了所有权、开发权和管理权的分离,并使国家利益的长期效益、企业开发项目的经济收效和专家管理的品牌效益达到了和谐统一。另外,景点所在省市要建立统一的红色旅游景区管理机构,对红色旅游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以使红色旅游真正成为驱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助跑器和动力源。

2.强化资金管理手段

资金管理手段有效与否是红色旅游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各景点除积极争取国家、政府的各种资金外,还要树立市场意识,广泛吸纳社会投资(包括投资商、当地居民、社会团体等)参与景区建设,包括采取招商引资、股份制开发等方式,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另外,要成立专门的红色旅游资金监督与调查委员会,以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同时,为了确保专款专用,要把资金的利用情况适时公布,以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

3.创新质量管理方式

在红色旅游质量管理的思路上要努力贴近生活、贴近老百姓的现实需要,要体现时代感,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以完善旅游产品结构,增强旅游产品的综合吸引力。在具体操作时要充分挖掘红色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做到深度开发与创新开发相结合,以提升红色旅游产品的品位。同时,红色旅游景点应与其他景区和其他旅游形式结合起来进行开发,以拓展红色旅游的市场空间。为了改变教化式的讲解方式,可设计开发吸引游客参与的互动节目,以丰富游客的身心体验,避免枯燥与单调。4.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对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增强景区的吸引力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市旅游局要组织专家编写相关教材,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专项培训。要定时组织人员到旅游发达地区学习,吸收外地的先进管理经验。同时,实行导游人员竞聘上岗,让游客选择自己喜爱的讲解员,进而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另外,应从高校相关专业中吸收优秀的毕业生,在全国甚至是全球范围内公开招聘优秀旅 游营销人才和旅游高层管理人才。

三、结论

红色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其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管理不当而造成的。本文分析了我国红色旅游管理中的四个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归纳如表。

参考文献:

[1]张广瑞 刘德谦 魏小安:2004年~2006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19

红色旅游管理范文第6篇

[摘要]在我国红色旅游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本文认为,问题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管理不当所致。文章分析了我国红色旅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旨在促进我国红色旅游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管理体制资金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2005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2004年~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在其精神指导下,我国红色旅游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红色旅游产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本文认为,红色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以政府为主导),其问题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管理不当而致。研究红色旅游管理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对我国红色旅游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红色旅游管理的问题

1.管理体制不合理

我国红色旅游景点都由文化部门与旅游部门一起管理,由于各自职责的不同往往产生冲突。旅游部门有开发景点的积极性,却要受到文化部门的限制。而文化部门为事业单位,缺乏发展红色旅游的内动力,即便有开发的想法,但经验和能力又有限。同时,文化部门出于对文物资源保护的考虑,也不愿放手让旅游部门来开发。这种管理体制造成了部门间的利益冲突,使其难以形成合力,对我国红色旅游发展极为不利。

2.资金管理乏力

我国红色旅游资金大多数是由政府拨款扶持的,商业投资较少。尽管政府设立了红色旅游专项基金,一些景点也有上级主管部门的拨款,但由于资金管理不力,一些景点的改扩建工程往往都因受资金数量、使用方式和资金到位时间等方面的限制而搁浅。由此导致红色旅游景点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开发利用不足、建设档次低、陈列馆陈旧甚至破烂等一系列问题。资金管理乏力成为制约我国红色旅游发展的瓶颈,使红色旅游资源优势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3.质量管理老套

红色旅游质量管理主要指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式。我国多数红色旅游景点目前仍以传统的参观、观光等游览方式为主,缺乏参与性项目。此外,景点强调教化功能,开发的内容形式、展示方法和导游词的设置都只基于让游客了解历史。然而,红色旅游作为一项旅游活动,亦是以休闲为目的的。红色旅游质量管理的这些方式不能为旅游地招来更多游客,更不能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

4.人力资源管理不到位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我国红色旅游从业人数不断增加,但整体素质偏低。虽有调查显示这种现象是由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不愿从事旅游行业而致,但是人力资源管理不到位,对在业人员培训意识不强,对人员招聘重视程度不够也是造成红色旅游人才缺乏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红色旅游管理问题的对策

1.理顺管理体制

针对红色旅游多头管理的现象,要尽快理顺管理体制。可借鉴其他景点的成功经验,如四川华蓥山“国家拥有资源、民间投入资本、委托专家管理”模式,它实现了所有权、开发权和管理权的分离,并使国家利益的长期效益、企业开发项目的经济收效和专家管理的品牌效益达到了和谐统一。另外,景点所在省市要建立统一的红色旅游景区管理机构,对红色旅游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以使红色旅游真正成为驱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助跑器和动力源。

2.强化资金管理手段

资金管理手段有效与否是红色旅游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各景点除积极争取国家、政府的各种资金外,还要树立市场意识,广泛吸纳社会投资(包括投资商、当地居民、社会团体等)参与景区建设,包括采取招商引资、股份制开发等方式,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另外,要成立专门的红色旅游资金监督与调查委员会,以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同时,为了确保专款专用,要把资金的利用情况适时公布,以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

3.创新质量管理方式

在红色旅游质量管理的思路上要努力贴近生活、贴近老百姓的现实需要,要体现时代感,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以完善旅游产品结构,增强旅游产品的综合吸引力。在具体操作时要充分挖掘红色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做到深度开发与创新开发相结合,以提升红色旅游产品的品位。同时,红色旅游景点应与其他景区和其他旅游形式结合起来进行开发,以拓展红色旅游的市场空间。为了改变教化式的讲解方式,可设计开发吸引游客参与的互动节目,以丰富游客的身心体验,避免枯燥与单调。

4.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对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增强景区的吸引力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市旅游局要组织专家编写相关教材,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专项培训。要定时组织人员到旅游发达地区学习,吸收外地的先进管理经验。同时,实行导游人员竞聘上岗,让游客选择自己喜爱的讲解员,进而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另外,应从高校相关专业中吸收优秀的毕业生,在全国甚至是全球范围内公开招聘优秀旅游营销人才和旅游高层管理人才。

三、结论

红色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其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管理不当而造成的。本文分析了我国红色旅游管理中的四个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归纳如表。

参考文献:

[1]张广瑞刘德谦魏小安:2004年~2006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19

[2]冉燕:红色旅游的理论及实践研究——以四川红色旅游开发为例[D].四川大学,2005

红色旅游管理范文第7篇

[关键词]管理体制资金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2005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2004年~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在其精神指导下,我国红色旅游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红色旅游产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本文认为,红色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以政府为主导),其问题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管理不当而致。研究红色旅游管理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对我国红色旅游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红色旅游管理的问题

1.管理体制不合理

我国红色旅游景点都由文化部门与旅游部门一起管理,由于各自职责的不同往往产生冲突。旅游部门有开发景点的积极性,却要受到文化部门的限制。而文化部门为事业单位,缺乏发展红色旅游的内动力,即便有开发的想法,但经验和能力又有限。同时,文化部门出于对文物资源保护的考虑,也不愿放手让旅游部门来开发。这种管理体制造成了部门间的利益冲突,使其难以形成合力,对我国红色旅游发展极为不利。

2.资金管理乏力

我国红色旅游资金大多数是由政府拨款扶持的,商业投资较少。尽管政府设立了红色旅游专项基金,一些景点也有上级主管部门的拨款,但由于资金管理不力,一些景点的改扩建工程往往都因受资金数量、使用方式和资金到位时间等方面的限制而搁浅。由此导致红色旅游景点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开发利用不足、建设档次低、陈列馆陈旧甚至破烂等一系列问题。资金管理乏力成为制约我国红色旅游发展的瓶颈,使红色旅游资源优势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3.质量管理老套

红色旅游质量管理主要指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式。我国多数红色旅游景点目前仍以传统的参观、观光等游览方式为主,缺乏参与性项目。此外,景点强调教化功能,开发的内容形式、展示方法和导游词的设置都只基于让游客了解历史。然而,红色旅游作为一项旅游活动,亦是以休闲为目的的。红色旅游质量管理的这些方式不能为旅游地招来更多游客,更不能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

4.人力资源管理不到位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我国红色旅游从业人数不断增加,但整体素质偏低。虽有调查显示这种现象是由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不愿从事旅游行业而致,但是人力资源管理不到位,对在业人员培训意识不强,对人员招聘重视程度不够也是造成红色旅游人才缺乏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红色旅游管理问题的对策

1.理顺管理体制

针对红色旅游多头管理的现象,要尽快理顺管理体制。可借鉴其他景点的成功经验,如四川华蓥山“国家拥有资源、民间投入资本、委托专家管理”模式,它实现了所有权、开发权和管理权的分离,并使国家利益的长期效益、企业开发项目的经济收效和专家管理的品牌效益达到了和谐统一。另外,景点所在省市要建立统一的红色旅游景区管理机构,对红色旅游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以使红色旅游真正成为驱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助跑器和动力源。

2.强化资金管理手段

资金管理手段有效与否是红色旅游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各景点除积极争取国家、政府的各种资金外,还要树立市场意识,广泛吸纳社会投资(包括投资商、当地居民、社会团体等)参与景区建设,包括采取招商引资、股份制开发等方式,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另外,要成立专门的红色旅游资金监督与调查委员会,以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同时,为了确保专款专用,要把资金的利用情况适时公布,以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

3.创新质量管理方式

在红色旅游质量管理的思路上要努力贴近生活、贴近老百姓的现实需要,要体现时代感,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以完善旅游产品结构,增强旅游产品的综合吸引力。在具体操作时要充分挖掘红色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做到深度开发与创新开发相结合,以提升红色旅游产品的品位。同时,红色旅游景点应与其他景区和其他旅游形式结合起来进行开发,以拓展红色旅游的市场空间。为了改变教化式的讲解方式,可设计开发吸引游客参与的互动节目,以丰富游客的身心体验,避免枯燥与单调。超级秘书网

4.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对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增强景区的吸引力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市旅游局要组织专家编写相关教材,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专项培训。要定时组织人员到旅游发达地区学习,吸收外地的先进管理经验。同时,实行导游人员竞聘上岗,让游客选择自己喜爱的讲解员,进而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另外,应从高校相关专业中吸收优秀的毕业生,在全国甚至是全球范围内公开招聘优秀旅游营销人才和旅游高层管理人才。

三、结论

红色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其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管理不当而造成的。本文分析了我国红色旅游管理中的四个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归纳如表。

参考文献:

[1]张广瑞刘德谦魏小安:2004年~2006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19

[2]冉燕:红色旅游的理论及实践研究——以四川红色旅游开发为例[D].四川大学,2005

红色旅游管理范文第8篇

关键词:井冈山;红色旅游;深度开发

井冈山红色旅游资源的由来有一定的历史故事。1927年秋,等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新中国成立之后,井冈山有了“天下第一山”的称号。

一、井冈山红色旅游资源深度开发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为著名的红色旅游胜地,井冈山受到很多人的欢迎,但是就目前来看,其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并不彻底。下面,笔者就井冈山红色旅游资源深度开发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介绍。

(一)文化资源价值挖掘较浅

文化资源价值挖掘较浅是井冈山红色旅游资源深度开发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众所周知,井冈山留下的最关键的文化就是所谓的井冈山精神。井冈山作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其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我党的奋斗史,表达了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和革命精神。但是实际上,井冈山的红色资源开发价值极为有限,其文化开发仅仅停留在表面,文化品位没有得到升华,其文化精神内涵没有得到展现。

(二)与少数民族文化的整合力度不够

与少数民族文化的整合力度不够是井冈山红色旅游资源深度开发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井冈山是客家族这一少数民族的集中地,如果将井冈山文化与客家这一少数民族文化结合起来,也是一种资源开发。但是目前来看,井冈山红色旅游资源仅仅是靠红色资源出名的,其并没有结合客家文化,可以说发展中的一个弊端。

(三)旅游产业结构不完善

旅游产业结构不完善是井冈山红色旅游资源深度开发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旅游产业结构不完善的主要问题是井冈山地区的旅游互补项目匮乏。就目前来看,井冈山地区除了红色旅游资源之外,其他的旅游项目较少,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无法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另外,井冈山红色旅游在购物、娱乐、休闲等方面井冈山也没有自己的特点,都不利于当地旅游的发展。

二、解决井冈山红色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存在问题的对策

为了进一步推动井冈山旅游的发展,笔者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就解决井冈山红色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存在问题的对策进行阐述。

(一)进一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价值

进一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价值是解决井冈山红色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存在问题的重要对策。挖掘井冈山的红色旅游资源文化价值主要是进一步深化井冈山精神。很多游客都知道井冈山的来源,知道井冈山的历史价值,但是井冈山所赋予的精神知道的人并不多。在这种情况下,身为井冈山旅游管理人员,需要进一步挖掘红色文化的资源,让更多人知道井冈山精神以及其对中国的发展起到的关键性作用。

另外,我们也要进一步加强井冈山红色文化资源的宣传,充分利用各种纪念日对其进行文化层面的宣传,吸引众多游客。不仅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宣传,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力量进行网络营销与宣传,这样可以创新井冈山红色旅游资源开发营销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推动井冈山旅游行业的发展。

(二)加强与少数民族文化的整合力度

加强与少数民族文化的整合力度是解决井冈山红色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存在问题的主要对策。客家文化是相对稀少的民族文化,如果井冈山红色旅游资源能够与客家文化结合起来,在倡导红色旅游资源的基础行,以古色和客家来拓展市场,打出客家风情与韵味是吸引游客的关键。这样,能够真正实现旅游的目的,使红色旅游不仅成为革命精神实践的旅游,更是心灵健康、放松身心的旅游。

(三)完善旅游产业结构

完善旅游产业结构是解决井冈山红色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存在问题的关键对策,更是完善井冈山地区红色旅游区域的规划。完善井冈山地区的旅游产业结构就是要树立大市场、大旅游的理念,打破行政壁垒和地区封锁。从理论上来说,区域旅游合作是提高旅游价值和质量、实现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依托之一。在今后的规划中,井冈山旅游管理者可以从方便游客的角度考虑,认真完善基础设施,真正做到能够提供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

另外,作为井冈山地区可以与周边地区的旅游联合起来,完善交通、餐饮等基础设施建设,真正能够构建出吸引游客的、有井冈山自身特色的旅游项目,真正从本质上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在完善旅游产业结构的同时,需要保护好当地的生态环境,红色旅游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资产可以世世代代被流传,但是如果生态环境受到破坏,这会对井冈山红色旅游的发展产生一定的阻碍影响。

三、总结

井冈山红色旅游资源是我国红色旅游资源的经典,进一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价值、加强与少数民族文化的整合力度、完善旅游产业结构,是做好井冈山红色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工作的关键所在。作为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地,井冈山红色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势必会为其旅游行业的发展带来动力。

参考文献:

[1]邓许红;贵州毕节地区红色旅游资源深度开发探讨[J];乌蒙论坛;2010(01)

[2]吴黎宏;发展红色旅游是弘扬井冈山精神的重要途径[J];党史文苑;2008(16)

[3]欧阳椿陶;井冈山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16)

[4]卢丽刚;井冈山红色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

红色旅游管理范文第9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红色旅游;低碳旅游;对策

当前,全球变暖已经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由于全球变暖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损失,所以,应对气候变暖,建设环境友好型的低碳经济模式,受到了各国政府认可和青睐。低碳经济模式不仅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还有利于化解因全球变暖所产生的国际压力。

一、陕西省红色旅游概况

陕西省的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主要分为三个板块:陕北、关中、陕南。其中主要为陕北地区。1935年率领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11月7日中央机关到达瓦窑堡;1937年1月10日又迁驻延安,13日等中央领导进驻延安,从此延安就成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指挥中心和战略总后方。因此可以说在陕北地区有着大量的红色旅游资源。关中地区最为出名的是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逼迫联合抗日抵御外敌这一著名事件对我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产生了重要影响。陕南地区最为出名的是汉中市川陕革命纪念馆。在陕西的红色旅游资源还有很多未开发的或者是开发力度不足的,政府部门应当深入挖掘这些红色旅游景点,为陕西省的旅游事业增砖添瓦。

二、陕西省发展低碳红色旅游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落后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低碳红色旅游的发展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到当地以及周边的经济发展。比如,在开发低碳旅游时需要对其通达性加以改善,陕西省就开通了西安市到汉中、延安等地的客运专线,使周围的百姓受益出行更为方便,也带动了经济的流动性。加之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会建立住宿、购物场所,这也就使周围的人民多了谋生之道,旅游景区工作的需要也会使周边人民有了新的工作发展机会;外来的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将先进的思想带到当地,打破了传统的观念,使当地的发展更加与时俱进。低碳红色旅游的发展还会使当地人民更加重视红色旅游文化的教育,使落后地区也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有利于发挥红色精神的教育功能

红色旅游中所蕴含的文化和精神财富对于我们来说是十分有价值的,值得我们传承和学习;它续写着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的艰苦历程。枣园革命旧址共展出文物815件,其中的中央书记处小礼堂,、、、刘少奇等的旧居,为人民服务讲台,中央医务所等景点已成为全国传统革命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西安事变纪念馆是以“西安事变”事件中的张学良公馆、杨虎城止园别墅为基础建立的博物馆。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逼迫抗日,中国由此实现了从国内战争到全国抗战的伟大转变,实现了共同抗日抵御外敌,推动了国共的再次合作。凤凰山革命旧址是中共中央1937年1月13日到达延安后的第一驻地,在革命期间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历经长征艰辛到达凤凰山脚下才使得革命得以继续。延安革命纪念馆所陈列的照片、文物、蜡像深切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使我们被深深打动。

(三)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科学发展观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低碳红色旅游应当遵循科学发展观进行,围绕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红色旅游需要做到与城乡链接与国内外相互学习交流,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协调各方面之间的发展与平衡。发展红色旅游能使陕西省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尤其是在环境恶劣、经济发展单一的延安地区。

三、陕西省发展低碳红色旅游的对策

(一)相关部门的对策

红色旅游要想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发展是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的,只有在国家财政政策的支持下才能更加快速地发展。陕西省红色旅游业的发展也需要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政府部门应加大资金投资力度,并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使其在发展中摆脱盲目,有法可依、有法可用,为其发展扫除障碍。

1.整合资源统筹规划

陕北板块“红黄结合”。陕北地区也拥有大量的黄色旅游景点如黄帝陵、黄河壶口瀑布,我们在发展红色旅游时也可将其相互结合,开发新的旅游线路。关中板块“红古结合”。关中地区的旅游业主要为古代文物的展示等,在西安一带有许多已开发的景点,其中有许多拥有红色文化内涵。相关部门应当深入挖掘其红色文化内涵,突出红色事迹在民族团结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将红色旅游与历史文化旅游密切结合,建设精品的旅游游览线路,推动关中旅游的发展。陕南板块“红绿结合”。陕南地区环境优越,且是国家计划的川陕渝红色旅游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部门应在陕南地区深入挖掘旅游资源,把红色旅游和陕南优越的生态旅游相互结合。

2.加大宣传力度

首先红色旅游的发展时间不长,人们对其认识还远远不够,要使红色旅游具有更好发展就应提高其知名度,加大宣传力度,首先要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宣传,扩大影响力。其次是组织一些新闻会、研讨会、精美小册子、光盘、参加国家旅游展会等,以吸引游客;还要结合建国建军建党等重大纪念活动及其他重要节日,更好地组织红色旅游宣传工作,加大红色旅游宣传力度,并提高知名度。

(二)政府的对策

旅游业的发展是一个大投入事业,必须拥有政策的支持与配合,想要更好的发展红色旅游我们必须在资金上大量投入,在交通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上需要有大量投入,以及在旅游相关人才的培养上离不开政府的支持,陕西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政府部门应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业提高陕西的经济收入。

1.加快对景点周围的交通网络建设

陕西省政府应当在国家对红色旅游发展的支持下建设旅游交通线的道路设施建设,主要建设以延安为中心的旅游路线,使陕西交通路线贯穿南北,加快全省主要城市和其他省份的扩张,尤其是沿海省份城市和铁路运输能力。航空路线应对延安,汉中等地区进行扩张,使旅游线路链接更加通畅,让陕西的旅游事业不受交通的阻碍,红色旅游事业也能更好更快的发展成为旅游者首选的旅游目的地。

2.加强对红色资源的保护和维修,进行健康开发利用

对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可以看到的一些革命旧居或革命旧址,以及革命纪念物,我们应对其进行妥善的维修以及保护,比如用玻璃隔开以防氧化,或者规定时间闭关休养等;另一方面是看不见的,比如红色经典故事、革命战争口号、红色精神内涵等,在开发时不能盲目追求发展瞎编乱造扭曲史实,或者对口号等进行乱解释使其失去本质含义。对于未开发的景点更是要加强保护管理,深入挖掘潜力,使之早日得到健康有利开发,使红色旅游资源在健康的状态下可持续发展。

3.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防止红色旅游产品商品化、异质化

旅游目的地的投资建设不可避免地给当地居民在很多方面带来影响,有积极影响,但也有负面的,如投资商为了尽快收回成本而破坏性开发旅游区,游客的言行也会对当地居民带来文化冲击。一旦过度开发破坏了当地红色旅游资源和文化影响,那么以后的红色旅游也很难继续进行。旅游目的地的政府部门应该主动承担对红色旅游资源保护重要任务,扮演一名指挥者在红色旅游发展中引导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

4.提升旅游区的管理服务人员素质

旅游管理人员的素质决定了旅游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加强旅游管理的质量主要解决的是,一要加强现有的管理服务人员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满足旅游区的实际需要;二是通过向外招聘经验丰富的管理服务人才,以取代现有的不称职管理人员,提高整个景区的管理服务质量。教育部门也应对相关专业的人员加强管理,政府更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使工作人员文明、有效、健康地为旅游者提供讲解与服务。

(三)旅游者应做的努力

1.学习红色文化知识,提升自身对红色文化内涵的理解

红色旅游是以革命实践为基础的,作为公民的我们应当努力学习革命历史,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文化知识,还可以让我们在参观红色旅游景点时感触更深,使我们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在进行红色旅游游览中不应是盲目的,我们对红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后再参观时收获会更多,会更加深切地体会红色精神。

2.保护旅游景点

文明旅游在旅游过程中应减少对景点雕塑等的触摸,以减少氧化使其失去本来面目。在旅游过程中不要乱丢废弃物,保护景点的卫生。在旅游时人们通常喜欢拍照,在照相时应文明拍照,不乱爬树木或雕塑等。红色旅游景点大多数会陈列着革命时期的遗留物品,大都会用隔离线或者用钢化玻璃隔离。旅游者应当在参观时遵守纪律,不仅要严格要求自己,也要监督身边的人,共同保护旅游景点,为我国的旅游景点做出贡献。

四、结论

陕西省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优势独特,相关部门应当在低碳背景的前提下充分开发红色旅游路线,深入挖掘红色旅游文化内涵,加大对红色旅游资源的进一步经济投资和政策扶持,将陕西省的红色旅游发展提到日程上来,发挥红色旅游的潜力。同时要健康全面发展,不能只图发展,采取恶劣手段歪曲事实、瞎编乱造,使旅游景点失去文化价值和文化内涵。要尊重历史,做到全面促进陕西省旅游业的全面发展。并要对旅游景区周边交通、住宿、购物等基础设施进行完善,促进旅游业的发展。逐步使陕西从一个红色旅游大省转变为红色旅游强省,促进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并发挥其独特的文化价值,使红色旅游更具有意义。

参考文献:

[1]屈小娥,曹珂.陕西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2).

[2]李少聪.低碳经济下京津冀发展路径研究[D].石家庄:河北经贸大学,2015.

[3]夺应军.“红色旅游”发展探讨[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5,(1).

[4]尹晓颖.红色旅游产品特点和发展投式研究[J].人文地理,2015,(2).

红色旅游管理范文第10篇

随着游客数量的不断增涨,延安红色旅游的人力资源开发问题日益凸显。只有做好人力资源开发,才能更好地推动红色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一)延安红色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红色旅游人力资源开发是指通过学习、教育、培训、管理等有效方式,为实现红色旅游发展战略与目标,培养、利用、改造与发展人力资源的活动。延安的红色旅游起步较早,经过近些年的发展,红色旅游业规模不断扩大,旅游队伍不断壮大。随着全国旅游院校建设的快速发展,延安大学也于2000年设立了旅游管理专业,专业设置以旅游管理和服务为主,涉及旅游行业的多个领域,不仅为延安红色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优秀的旅游专业人才,也推进了延安红色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建设。另外,延安市的资格考试和认证体系初步形成,推行了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导游人员等级考试、旅游经济专业技术资格等相关资格考试,促进了旅游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延安市出现了一批优秀的旅游企业,都有各自有效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这些旅游企业每年都从西安、榆林等地招聘旅游专业毕业生,有效地保证了人才素质。

(二)延安红色旅游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人力资源培训缺乏主动性和系统性

红色旅游区的人力资源培训对政府机构有依赖性,一直以来以大规模集中教授、课堂培训为主,培训形式相对单一,学员自主学习积极性不够,且对很多现有的教学资源利用效率低,加之陕北比较闭塞,培训工作与外界交流比较少,不能很好吸收优秀的培训经验。缺乏职业道德教育、理论研究成果教育和中长期培训规划,未能建立一套完整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

2.高层次管理

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延安处于革命老区,教育资源相对不足,本地人才培养有限,对外部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不够且极易流失。延安大学和延安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培养了一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但是只有极少部分毕业后从事旅游行业,留在延安专门从事旅游相关工作的更是少之又少,当地景区从业人员以本地中青年为主,学历偏低。

3.薪酬管理

环节薄弱当地红色旅游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工作未能跟上旅游业迅猛的发展速度,绩效考核有失公平、编制员工和合同员工收入两极分化,物质和精神激励机制尚未建立。

4.忽视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优秀的外部氛围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结果

发挥其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是厚积薄发的过程。目前,当地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处于无组织无规划的混乱状态。从大环境来看,大旅游格局没有形成,与外界的有效合作少,群集效应无法发挥,致使大量人力资源浪费。从小环境来看,部分旅游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只重挖人不重育人,注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一些旅游相关产业的经营者只看重个人利益无视集体利益,抱着“游客是过客”的思想,做一次性买卖,宰一个是一个,破坏了老区人民的淳朴形象。

5.红色旅游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意识缺乏

一直以来,红色旅游的相关工作以神圣严肃为基调定位形象。政府通常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采用刚性管理模式,主导人力资源的招聘、甄选、培训、劳动关系管理等各个环节。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不断深入,产业不断融合,旅游业综合性强、关联度高、产业链长的特点更为凸显,继续沿用以前的开发方式已经不切合实际。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应顺应时展的大潮,变革经营管理模式,面向市场,实现产业化经营,提升旅游产品的品质和影响力,让红色旅游在新时期更好地发挥其政治教育、经济发展、文化传播功能。然而长期以来,许多相关部门和企业的领导者、管理者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与战略性,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旅游业发展规划依赖政府指导,导致对红色旅游人力资源的开发缺乏创新意识和战略意识,滞后了延安红色旅游业人力资源的培养、教育、管理工作。

二、延安红色旅游人力资源开发对策

(一)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培训体系

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首先,政府部门要引导当地培训中心、旅游院校、旅游行业协会和旅游企业积极参与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形成整体开发的合力,提高培训效果。加强对红色旅游从业人员个人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思想道德教育,考虑全面、注重持续、切合实际,不断完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建立一套培训成果考核机制。其次,对原有的培训内容和方法进行变革和创新。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加大与同行交流、参观学习、继续教育的力度。培训工作要结合当地实际开展,融入更多当地历史文化内容,充分运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自我学习的方法,融入拓展训练等优秀的培训形式,使旅游从业人员能够在培训活动中提升从业能力,开发个人潜能。

(二)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实施人才建设工程

1.未雨绸缪,及早作出对紧缺型人才的吸纳和培养规划

积极参加当地高校以及西安、榆林等地高校的招聘会、宣讲会,吸纳挖掘一批紧缺型人才。与延安大学和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委托两所高校根据用人需要举办短期人才专业研修班,将一部分有潜力的工作人员向紧缺人才方向转型。

2.在制定延安红色旅游人力资源开发规划时

要将各个层次人才培养计划纳入其中,注重人力资源开发的长期效果,合理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在开发过程中,注重培养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既懂外语又熟悉历史、既熟悉红色旅游业务又具备专业技术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中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采用各类激励和淘汰机制留住现有的骨干管理人才、科研人才,淘汰一批不合格的相关从业人员,尝试聘用管理经验丰富的优秀管理团队。

(三)完善人力资源薪酬管理体系

首要工作是在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按劳分配这一根本性分配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薪酬管理体系。员工基本工资标准的制定要参照延安当地居民消费水平和其他相关行业员工的基本工资水平,并辅以有力薪酬保障制度。基本实现职位相同,工作性质相同,报酬也大致相同。建立科学合理全面的绩效考核机制,综合考核员工各个阶段的表现和贡献,使表现优秀、贡献大的员工薪酬水平更上一个台阶。为员工增加休闲娱乐设施,舒缓其工作压力。同时,增加员工福利,增强其幸福感。建立合理的奖惩升迁制度,对各层次的员工一视同仁,为工作能力强、表现突出的员工提供优质的发展平台。

(四)营造良好的环境

1.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有利因素

整合各方资源,形成人力资源开发的合力。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都要为营造良好环境贡献力量,扬长避短,相互支持,优势互补。相关机构要加强当地红色旅游人力资源开发跨区域合作,与井冈山、韶山、重庆、遵义、西柏坡等相近的红色旅游地相关部门和人员互相指导、相互学习、经验共享,努力搭建红色旅游企事业单位与各类培训教育机构深入沟通的桥梁。

2.正确引导广大群众参与红色旅游

引导群众主动参与红色旅游,并不是指单纯参与相关的经济活动。旅游地民众热情友好的待客态度和淳朴善良的精神品质不仅有利于提升红色旅游的精神内涵,还有助于树立旅游品牌形象。可以通过教育培训正确引导群众参与红色旅游活动,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红色旅游地居民身为革命圣地人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帮助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财富观。与此同时,有关部门也要积极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抵制欺诈、宰客行为。

(五)政府转变职能

树立红色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意识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真正转变职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主要负责制定红色旅游人力资源的发展规划,指导红色旅游人力资源培训工作;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平台,为当地旅游企业整合人力资源信息,提供专业化的优质服务;加强与全国各地人力资源平台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促成延安红色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的跨区域合作;政府由直接控制转化为间接指导,真正将红色旅游人力资源开发推向市场化;聘请经验丰富、创新能力强的管理团队,重新制定当地红色旅游发展的中长期发展战略,不断创新和丰富旅游产品的内容和形式,迎合游客对旅游产品的新要求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延安红色旅游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影响力遍及海内外,但人力资源开发仍然有很多欠缺之处。要找准现阶段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薄弱环节,尽早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开发机制,为红色旅游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推动延安红色旅游产业科学化、可持续化、健康化发展。

上一篇:新型医学技术范文 下一篇:小班教育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