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法范文

时间:2023-03-11 08:39:00

宏观调控法

宏观调控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宏观调控法 宏观调控 问题 解决方法

一、宏观调控法的概念、原则、内容

(一)宏观调控法的概念及对象

“宏观调控法是调整国家在宏观调控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也就是说,“宏观调控法就是调整国家对社会经济宏观调控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把宏观调控法的调整对象即宏观调控的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称为宏观调控关系。关于宏观调控的调整对象,有的学者认为是宏观调控关系,宏观调控关系是指国家在国民经济运行的过程中发生的与受控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宏观调控主体之间的平衡协调关系。也是以国家宏观调控主体为一方的经济关系。宏观调控主体一方依法定职权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是宏观调控关系产生的根本动因。宏观调控关系管理与被管理、调控与被调控的行政隶属性质,实际上不全是平等和协商关系。

(二)宏观调控法的基本原则

宏观调控法的基本原则学术界有很多论述,有三原则说、四原则说、五原则说等。以经济法的社会本位原则作为宏观调控法的基本原则是比较合适的。首先,宏观调控法本身就是经济法中最重要具有普遍共识的一部分。鉴于理论体现的一致性,以尊重个体权益为基础维护社会整体为己任的社会本位原则是宏观调控法的基本原则。其次,从宏观调控法的立法目的看,它的出发点也在于保持经济总量平衡,维护最大多数人的公共利益,促进社会稳定。再次,从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来看,克服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最终目的也是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不受侵犯。

(三)宏观调控法的内容构成

现代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已形成以“国家计划―经济政策―调节手段”为轴线的系统工程。所以,“宏观调控法的内容应该包括计划法、经济政策法和关于各种调节手段运用的法律。”

“计划法是调整在制定和实施国家计划的过程中发生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计划具有的弥补市场缺陷、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功能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如何对计划进行约束,对计划主体进行约束,保证计划的合理、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则需要计划法的规制。

经济政策是连接国家计划和各种调节手段的中介。“经济政策法主要包括产业政策法、投资政策法,财政税收政策法、货币金融政策法等。”这些法律主要体现国家各项基本经济政策的实体性内容。经济政策以法律的形式出现,可使其内容更规范,以保障更好的实施。各种调控手段的法制化是保证宏观调控依法进行的必然要求。以法律的形式来规定调控权力的范围,行使程序及方法,可以防止宏观调控权力的滥用,做到依法调控。

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重要性与目标

(一)必要性

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弊端。如果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社会经济不稳定;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继而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又需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公有制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

(二)重要性

能够实现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它能更加充分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三)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

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增加就业,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三、我国的宏观调控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宏观调控业已取得初步成效,但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突出表现在几个方面:投资增幅仍然偏高,投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比较明显;基本建设贷款继续增加,贷款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还比较突出;煤电油运供求关系依然相当紧张,电力迎峰度的形势严峻;价格总水平上涨压力依然较大;粮食供求总量和品种结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粮食库存下降较快。

四、宏观调控实施的具体可行方法

要正确处理好投资和消费、内需和外需的关系,最根本的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当前工作的着力点,就是要合理控制投资增长,努力优化投资结构。坚持以增加居民消费尤其是农民消费为重点,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努力提高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要处理好进出口、利用外资与扩大境外投资的关系。在保持出口和利用外资合理增长的同时,积极扩大进口,积极有序地扩大境外投资合作;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强流动性管理,合理控制信贷投放和优化信贷结构;要注意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合理引导和有效调控;要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价格政策、土地政策和社会发展政策的协调配合,继续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五、结束语

中国市场化改革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的内涵之一。应该在未来的宏观调控中不失时机地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由市场这只无形之手去决定项目的生死,让行政审批制这只有形之手淡出经济活动。只有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市场和政府的角色和地位在经济运行中所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宏观调控也只有在动态变化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才能真正为经济发展引航指路。

参考文献:

[1].中国经济新思考[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8-10-01

宏观调控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斯密动力 布罗代尔钟罩 宏观调控 法治

当前,我国的主流经济法学者基本共享着一个理论逻辑:市场失灵导致国家干预,“纵观持干预论的学者的全部论述,都有一个共同的基点,就是强调经济法是为了克服市场失灵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而存在的”,“市场自身又无法克服市场失灵,这就必然产生对外力介入的需求,国家也就因此以其特有的优势成为介入主体,乘虚而入进行干预,而干预的基本法律形式就是现代经济法”(李昌麒,2008)。但是,这种工具主义的法律观无法解决“政府失灵”问题(彭江华,2011),也无法解决政府宏观调控的权力行使边界问题,它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寄希望于政府官员的德性。有鉴于此,本文试图从“斯密动力”—市场作用的发挥机制的角度探讨政府干预经济的主要方式—宏观调控的合理性问题。

“斯密动力”与“布罗代尔钟罩”

市场机制的高效率已经为西方发达国家的历史实践所证实,市场发挥作用的机制一般被称为“斯密动力”机制。所谓“斯密动力”,“按照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的见解,人类社会经济增长的动力有赖于劳动分工和专业化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换句话说,人类社会的经济增长说到底与市场的深化和扩展是一回事。从市场自发扩展的内在机制来说,市场交易是任何文明社会经济增长、人们收入增加,以及生活水平提高的原初动因和达致路径。市场交易源自分工,并会反过来促进劳动分工,而劳动分工则受市场规模大小的限制。市场扩大会加速和深化劳动分工,从而经济增长与市场的深化和扩展,实际上构成了一枚硬币的两面。这种劳动分工和市场扩展的相互促进,就构成了任何社会经济成长的‘斯密动力’”。

经济学家一般的观点是,交易导致了分工。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亚当·斯密就认为,交换是人类的天性,在自利心的指引下,交换刺激着分工(汪丁丁,2002)。既然人类、而非西方人的本性中有交易的倾向,那么,市场交易与分工,即“斯密动力”的因素在任何国家都存在。

经济史学者的研究表明,各个不同的国家之间之所以出现了差异巨大的经济绩效,并不是因为“斯密动力”的作用机制有所不同,而主要是因为“布罗代尔钟罩”的出现。所谓“布罗代尔钟罩”,是秘鲁经济学家狄索托在其名著《资本之谜》中所提出的一个概念。按照哈耶克的见解,市场经济是一种不断自我生长和自发扩展的人类合作秩序。在人类历史上,这一合作与扩展秩序常常被一些未知的社会因素和社会机制所制约,致使这一扩展秩序不能自我扩张而占据整个社会,因而历史上的市场经济就好像被困在一种与世隔绝的“钟罩”内。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制约和阻碍了人类合作秩序的自发扩展?这一问题被法国著名历史学家布罗代尔(Femand Braudel)视作一个一直没有解开的历史之谜。布罗代尔的原话是:“关键问题是要弄清楚那种我毫不犹豫地将之称为资本主义的社会部门为什么好像生活在一个与世隔绝的钟罩里?它为什么无法扩展而占领整个社会?……为什么资本快速形成只可能在某些部门中发生,而没能发生在当时的整个市场经济中?”根据布罗代尔的这段话,狄索托就把那种被哈耶克所称作的“人类合作的扩展秩序”的市场经济被种种社会因素和机制所阻断和隔膜的社会安排称作为“布罗代尔钟罩”(韦森,2006)。

市场机制是经济资源的基础配置机制,宏观调控只是经济资源配置的辅助机制,它不能影响市场机制基础作用的发挥,这是宏观调控的边界线。若非如此,宏观调控本身便会成为一种阻碍“斯密动力”发挥作用的“布罗代尔钟罩”。

宏观调控权的行使

(一)宏观调控的特征

1.宏观调控的宏观性。“宏观”一词源于宏观经济学理论,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生活中总量方面的问题。这些总量问题既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和国民收入之类的总量问题,又包括货币的供给与需求、国家预算的收入与支出、结余与赤字、社会商品服务的总供给与总需求、对外贸易的出口与进口、外汇收支的顺益与逆差和资本的流出与流入之类的总量及其对比关系问题(李长健,2005)。

这一特征决定了宏观调控不能针对微观领域,不能对具体的企业和个人进行所谓“宏观调控”。

2.宏观调控的间接性。在宏观调控中,间接性要求政府不应该直接通过权利和义务来规定市场主体可以从事何种交易活动、不可以从事何种交易活动;而是应该通过诸如货币、财政税收等宏观调控工具的运用和实施来诱导市场主体行为。简言之,宏观调控就是要改变市场主体决策函数中的自变量或某些自变量的权重,从而改变他们的行为。

(二)宏观调控权的行使机构

我国学者认为,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分为: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就是立法机关进行宏观调控所享有的手段。

1.立法机关。如前所述,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时必须要有法律的授权,这应当是宪法意义的授权,只有在宪法授权后才可能进行宏观调控,故而法律手段应当是指立法机关制定法律进行宏观调控的方法。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法律手段分为两个层次,第一,立法机关依据宪法的授权制定的宏观调控法,如《中央银行法》、《转移支付法》等;第二,立法机关的具体调控行为,如我国全国人大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人大常委会对某些税种的调整和税负增加等。

宏观调控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宏观调控;理论前提;方法分析

中图分类号:D92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01

宏观调控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改革而出现的一种国家经济行为,宏观调控法也是随着宏观调控这种行为而应运而生的。宏观调控法是经济法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经济法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部门法律。宏观调控法制约着宏观调控的行为,宏观调控的行为是受宏观调控法制约和规范的。宏观调控法是国家实行宏观调控行为的一种重要的规范,为国家的经济改革和经济调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史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现代国家经济方面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宏观调控,宏观调控法受市场因素、政府因素以及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有着其自身的理论前提和实施方法,文章就这两方面来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积极作用。

一、宏观调控法的理论前提

(一)市场方面。市场是社会资源的主要配置者。各种资源按照市场价格信号反映的供求比例流向最有利的部门和地区;企业是资源配置的利益主体通过市场竞争实现各项资源要素的最佳组合。其次市场是国家对社会经济实行间接管理的中介、手段和直接作用对象。除此之外,市场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直接导向作用。但是市场也存在着其自身的局限性,市场具有盲目性、滞后性和自发性,需要国家运用宏观调控来弥补市场的不足,这就为宏观调控法提供了一定的市场理论前提。市场的自发性会导致市场的效率低下以及市场资源的严重浪费,市场的盲目性和之后性,导致市场经济的信息不畅通,造成市场经济的不平衡。因而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法就是建立在市场在某些时候失灵的基础之上的,反过来讲,市场失灵就是宏观调控法的一个方面的理论前提。国家运用各种宏观调控手段,直接调节市场商品供求总量及其结构的平衡关系,通过市场发出信号,间接引导和调节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向,从而实现对社会经济活动全面、有效的控制。。

(二)政府方面。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弥补市场局限性的不足,来调整因市场调节不力而造成的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等现象,但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并不是面面俱到,也不能够完全做到万无一失。近几年来,会出现这样的一种情况,政府所制定出的宏观调控政策,有时候却起不到缓解市场调节弊端的情况,反而在一定的程度上加剧市场调节的局限性,起到一定的反作用。这就是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在有些时候,并不一定就可以完全避免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完全弥补市场调节的弊端情况。这种现象说明国家实行宏观调控政策并不一定在任何情况下都奏效,国家的干预政策并不一定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有效果的。所以,很有必要把宏观调控纳入到法律的范围之内,让国家的宏观调控行为走上法律的正确轨道,同时发挥更大的积极地作用。制定出宏观调控法,使得政府的宏观调控行为变得有法可依,避免了许多的偏差和错误。这是宏观调控法的有一个重要的理论前提,它与政府实行的宏观调控行为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同时,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宏观调控法作为一种法律,它是依托于一定的社会真实情况的,并不是凭空捏造的,是客观存在的一部经济法之一。

二、宏观调控法实施的方法

(一)宏观调控实施的最主要的主体就是政府。政府在实施宏观调控法的这一过程当中不仅要履行政府的经济职能,同时也要履行相应的义务,做到义务和权利的结合与统一。政府的这种行为就是法律上所要求的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原则。宏观调控法是基于各种理论前提上存在的一部经济法之一,政府在履行宏观调控法的过程当中不仅要享有一定的权利,同时也要承担在宏观调控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情况的责任,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遵循宏观调控法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切不可盲目地、过度地实施宏观调控。这样,国家才能够在法律的基础之上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二)宏观调控法实施的另一种方法就是注重公平的原则。政府在实施宏观调控法的过程当中不能够损害宏观调控主体的切身利益,要注重公平,从法律的角度出发,来保护宏观调控被控主体的直接利益和合法权利。同时这也是经济法的要求。这样才能够促进宏观调控法的顺利进行。才能够实现宏观调控的主体和宏观调控的被控主体之间的协调与平衡,来进一步促进现代国家经济的发展。

三、结语

文章从两个方面来研究宏观调控法的理论前提和方法分析,分别探究了宏观调控法的市场因素、政府因素以及法律因素,还有从权利与义务等方面探究宏观调控法实施的方法,具有极其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宏观调控作为现代国家市场经济的一种重要的职能,引起了各个国家的重视和研究。如何更好更有效地实行宏观调控是现代国家最为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现代国家市场经济改革中的一项重要的举措。宏观调控在近几年来已经成为现代国家市场经济中研究的一项重要的课题,所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国家实施宏观调控需要法律来逐步规范,这就产生了宏观调控法。宏观调控法在理论方面有一定的理论前提,为国家经济的宏观调控服务,同时,宏观调控法也是现代国家在法律方面探讨的重要的课题。时代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市场经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宏观调控法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从而来更好地为现代国家的市场经济来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建伟.变法模式与政治稳定性――中国经验及其法律经济学含义[A]\\冯玉军,主编.中国法经济学应用研究[C],法律出版社,2006,14(重庆大学法学院・靳文辉).

[2]杨紫煊,等.关于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宏观调控法的议案[A]\\杨紫煊,主编.经济法研究(第二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2.

[3]桑本谦.无政府状态下的合作与秩序[A]\\冯玉军,主编.中国法经济学应用研究[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170.

[4]冯玉军.北京市禁放法法规的社会―经济分析[A]\\冯玉军,主编.中国法经济学应用研究[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559,560.

[5]吴超林.宏观调控的制度基础与政策边界分析―一个解释中国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理论框架.中国社会会科学,2001(4).

宏观调控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经济法 宏观调控法 市场规制法

一、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的产生

(一)现实基础

市场经济是用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等市场机制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一种经济运行方式,具有竞争性、趋利性、自发性、平等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它是一个历史现象,是相对于封建经济而言的一种经济形式,是发达商品生产阶段的产物。随着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变化,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也相应地经历了早期市场经济体制、近代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三个阶段。

国家干预的出现具有必然性,各个国家的不同条件只会影响国家干预经济的时间、方式及程度,却不能排除国家干预。国家干预的程度和方式必须随着市场机制的发展而不断调整。

(二)理论基础

宏观经济调控法律制度的建立主要源于市场经济调控理论,其法理基础是脆弱的。目前法学界普遍从国家干预市场的角度,定位宏观调控,形成有限干预、适当干预和谨慎干预等不同观点,这些观点为宏观调控立法模式的创立提供了理论学说。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出现了与时代对应的几种不同的学说和理论,它们分别是:经济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后凯恩斯主义。

二、混合经济制度中的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

国家调节和市场机制调节的结合,可称为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调节,现代市场经济也可叫“混合经济制度”。根据市场与国家宏观调控在各国市场经济体制中的组合方式,混合经济又表现为三种具体的市场经济类型,在这三种经济类型基础上产生了三种经济法类型:

(一)市场主导型经济的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

绝大多数国家是介于纯粹统制经济和纯粹市场经济这两种极端模式之间的,英国和美国属于偏向纯粹市场经济。支配“自由的市场经济”的原则是:只要能不限制个人的经济自由,就不允许国家或文化因素去限制这种自由。

市场主导型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是:(1)经济调节强调多市场、少政府。(2)采用经济政策进行宏观调控。(3)以稳定增长为经济调控的目的。(4)宏观调控的透明度较高,政府、市场和企业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地位与活动,一般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二)社会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

社会市场经济的基本含义和理想目标就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上鼓励和发展自有竞争的市场经济,同时通过各种经济立法和经济政策等政府干预措施,来防止市场自有竞争可能引起的垄断、贫富分化和经济社会的无政府状态,以便达到经济的持续、均衡发展,币值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实现大众的福利。

社会市场经济的直接起因是对战争期间严厉的经济统治的反感。

联邦德国之所以把它的市场经济称为“社会”市场经济,是因为德国人认为他们的市场经济必须具有“社会意识”。他们力图在个性自有与社会公平、个人积极性与社会平等之间建立平衡,使市场经济具有“社会意识”。

(三)政府主导型经济的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

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强调企业与政府的合作,为此建立了二者直接对话和协调的机制,企业在政府调控的直接规范下自主程度相对较低。企业决策既受市场支配,又受政府影响,具有双重决策参数,而最终决策在长时间内与政府意图相一致。政策宏观调控直接指向企业时,实际上开辟了资源配置的另一通道,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有所下降。宏观调控手段侧重于经济计划和产业政策,追求力度和时间效应,由于存在政府对企业大量随机监督与指导的缘故,宏观调控的透明程度较低。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主要代表国家为法国和日本。

三、完善中国宏观调控与市场规制法律的构想

完善中国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的构想,应该从五个方面出发:

第一,立足国情借鉴西方成功立法经验。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特殊时期,中国市场经济的法律化进程更多地表现为对西方相关法律制度的移植。欧美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经历了数百年的时间,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也比较完善,如果吸收借鉴这些发达国家的成熟制度,正是研究西方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的意识所在。

第二,制定一部宏观调控基本法。

第三,按现代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晚上宏观调控专项法,包括:关于经济计划法、关于产业政策法、关于财税宏观调控法、关于金融宏观调控法。

第四,对反垄断执行机关的构架:反垄断机构设立应当遵循科学合理、精干高效、权威独立原则,以及专家化和专业化标准。我国应当设立类似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的准司法反垄断专门机构――“国家公平贸易监督委员会”与“证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相对应。

参考文献:

[1] 刘翠红.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研究[J].学周刊, 2011,(24)

[2] 何志鹏.西方国际经济法研究:重点、方法与立场[J]. 国际经济法学刊, 2009,(1)

[3] 叶秋华.西方宏观经济法与市场规制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01

作者简介:

邵文韬(1986- ),男,浙江省绍兴人,长安大学2010级政治与行政院硕士研究生。

宏观调控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宏观调控法;社会政策;区分又兼容;社会维度

一、问题的提出:我国宏观调控法与社会政策的关系

研究宏观调控法与社会政策的关系,首先得从法律与政策的关系入手。政策和法律是既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范畴。政策与法律都是国家意志的反映,但是二者的区别也是明显的。法律具有严肃性、稳定性,法律中的权利必须得到保障,有权利则必有救济;法律中的义务必须得到履行,有义务必须有责任;法律颁布必须经过严格的法律程序。而政策则具有灵活性、不稳定性;出台政策也具有随意性,不必经过严格的程序。政策与法律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社会事务,不能互相代替,但可搭配使用。正确使用政策与法律,使二者各得其所,就能加快实现社会管理目标。理论上有关政策和法律的关系非常清楚,但是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是在我国执行政策与法律的过程中,往往出现政策大于法律、地方政策优先于国家政策、下级政策优先于上级政策的非正常现象。

二、宏观调控法与社会政策的关系厘定:区分与兼容

(一)区分:两者的资源配置机制和作用领域不同

我国宏观调控实践中出现的宏观调控与社会政策之间的混同,使两者的独立性和有效性受到严峻的挑战,必须对其进行区分。

宏观调控是市场机制内的一种制度安排,它是在尊重市场作为资源配置根本手段的前提下,围绕着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对市场失灵进行的校正。没有市场机制就没有宏观调控,或者说宏观调控只有在完全竞争市场中才起作用。社会政策是“政府用于福利和社会保护的政策,特别是有关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住房的政策。围绕着国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展开,以公平公正为核心理念,强调权利的一致性和利益的公平性。

宏观调控与社会政策有着不同的资源配置机制,也有着各自发挥作用的领域,相互配合但不可替代。住房蕴含着开发商的成本,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属于一种商品,可以交易;同时,住房又是一国国民不可替代的必需的生活资料,是一种保障性质的商品,在人权的层面上是不可交易的。住房的商品性和保障性、交易性和不可交易性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单纯通过市场调节不能保证国民的居住权,因为市场调节只承认购买力,不承认居住权。这也决定了房地产市场的混合性。单纯以市场竞争为资源配置机制的宏观调控措施不能解决住房商品性和保障性之间的矛盾,必须要有类似于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等社会政策与之匹配。在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资源配置中,配置原则首要不是按照价格,而是按照需求条件。而我国的住房改革过分强调了我国房地产行业的产业发展功能,将其几乎完全交给了市场,完全忽视了其保障性的社会功能。

(二)兼容:对两者独立性的保障

从某种意义上说,宏观调控与社会政策都是责任主体运用资源区化解或防范风险的措施。两者相互独立但往往交织在市场经济的各个领域,必然涉及一个配合的问题。正如前文论述,缺乏社会政策配合的宏观调控是失灵的。但改革开放30年来,宏观调控与社会政策的混同尤其是社会政策被宏观调控消解的情形非常普遍。在房地产调控中,当2007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因开始注重住房保障政策而被誉为政府宏观调控思路转变的标志性事件时,值得思索的是:早在1998年,政府就已经意识到住房保障这个问题,国发[1998]23号文明确规定,低收入家庭租赁由政府或单位提供的廉租住房;中低收入家庭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其他收入高的家庭购买、租赁市场价商品住房,确立了以经济适用房为主多层次的城镇住房供给体系。为什么没有实施的社会政策也就谈不上独立性,如何才能保障社会政策的独立性,协调其与宏观调控的关系?

任何的认识或理念,最终都要通过具体的法律操作规则来实现。在人们对经济发展只有片面认识的情况下,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是保障宏观调控和社会政策双重独立性的有力武器。而我国却没有做到这一点。宏观调控和社会政策分属两个独立的系统,应该有两个独立的法律系统对两者的独立性加以保障。但是,宏观调控缺乏基本法,至今在程序、责任以及救济制度上都远远没有实现法治化;社会法刚刚起步,一部《劳动合同法》在实施中出现许多问题。同时,宏观调控与社会政策的兼容关系要求宏观调控法与社会法之间应有所兼容,宏观调控法从理念和制度上都应该兼顾社会政策对它的影响。因此,从宏观调控法完善的角度讲,必须将两者兼容的理念贯穿于宏观调控立法始终,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角度对宏观调控法进行新的解读。

三、赋予宏观调控以社会的维度

任何法律问题首先是社会问题。宏观调控和社会政策之间区分与兼容的关系要求宏观调控的法律制度设计要考虑社会政策的影响,建立宏观调控法与社会政策之间的兼容机制,因此应赋予宏观调控法以社会的维度,对宏观调控法进行新的解读和更新。

例如,德国学者认为,在资源日益稀缺和环境压力日益增大的情况下,应增加经济稳定法的第五大目标——“生态标准”或“绿色标准”;美国的《充分就业与平衡增长法》第11条规定“适度考虑国家的优先利益”的内容应包括国家的资源与环境利益。而我国也有学者提出:“在宏观调控目标上,既注重经济发展,又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社会和谐,既注重内部均衡,又注重对外均衡。”这隐含着宏观调控法对社会因素的吸纳。 “十一五”规划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求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是对现实的迫切回应,资源环境问题的解决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近年来,环保部门地位的提升为其参与宏观调控提供了政治保障。“绿色金融”、“绿色财税”的成功实践也为法律制度的设计提供了可操作路径。将环境资源目标纳入宏观调控法目标之中,是发展的趋势和可行的选择。

四、小结

宏观调控法与社会政策之间既区分又兼容的关系,给我们分析宏观调控有效性不足提供了一种分析路径,同时也启示我们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角度对宏观调控法进行解读,值得我们反思和考量。(作者单位:兰州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大洪:《经济法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宏观调控法范文第6篇

【关键词】金融法;宏观调控权;完善

金融法律关系主要包括作为平等主体之间的金融交易关系和不平等主体之间的国家金融监管调控关系。前者属于民商法范畴,后者属于经济法范畴,金融调控法的调整对象只有金融调控关系。金融调控主要以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的货币政策为主导而展开的,因此,中央银行是重要的金融调控主体。

一、我国金融宏观调控权法律控制之现状

我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对于金融宏观调控权设定、行使以及责任追究等主要法律制度进行了较为完善的规定,关于“金融宏观调控权之设定”、“金融宏观调控权之行使”、“违法行使金融宏观调控权之责任”的法律规定主要体现如下:

(一)涉及“金融宏观调控权之设定”的法律规定

首先,关于中国人民银行性质、地位等基本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法》在总则第2条就明确确认了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我国中央银行之地位,并且阐明了其主要任务在于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其次,关于中国人民银行组织机构的基本规定。中国人民银行的组织结构可以分为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两部分。从外部结构来看,其属于一元中央银行制。从内部结构来看,主要决策机构为货币政策委员会,在我国宏观调控以及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行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最后,关于中国人民银行职责的基本规定。第一章“总则”第4条的规定了中央银行所具备的主要职责。

(二)涉及“金融宏观调控权之行使”的法律规定

“金融调控权之行使”,通常是指“金融调控权”主体对于被调控主体所实施的关机金融结构和运行调控,以及经济利益再分配方面的法律行为。《中国人民银行法》中主要从法律地位和货币政策机制两个方面实现“金融宏观调控权之行使”的正当性。

(三)涉及“违法行使金融宏观调控权之责任”的法律规定

“金融宏观调控权”违法的责任,作为一种法律责任,是指由于违反了有关法定义务,行使“金融宏观调控权”的权力主体应当受到谴责,并为此而承担法律上的不利后果。我国的《中国人民银行法》单独设立了第7章“法律责任”,共十条内容,是《中国人民银行法》中条数最多的一个章节,足见其重要性。

二、我国金融宏观调控权法律控制之不足分析

(一)金融宏观调控权设定之法律供给缺失的问题

首先,我国金融宏观调控缺少基本法的规制。金融宏观调控的立法现状为单行的《中国人民银行法》等法律法规行政规章所形成的一个集群,各个法律法规之间由于立法原则和实施细则不统一,执法冲突时有发生,整体效能发挥不理想,需要制定一部宏观调控基本法来指导各个法律法规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强化金融调控法律制度体系的整体协调性。其次,我国当前的金融宏观调控法律制度体系中,还有很多重要的金融宏观调控单行法并未到位。

(二)金融宏观调控权行使之法律控权不足的问题

首先,从独立性角度考虑。虽然依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中国人民银行独立于财政部、独立于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独立于社会团体和个人,可以说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是与美联储等独立相对来讲较高的中央银行来说,其独立性涉及还是存在一定不足的,例如:中国人民银行隶属于政府而不是全国人大。其次,货币政策机制方面。货币政策工具规定不明确。《中国人民银行法》在第23条就规定了中国人民银行执行货币政策,但是并未就如何选择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程序等具体内容做出规定,并且其他配套法律法规也未作规定,这些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

三、我国金融宏观调控权法律控制之完善分析

(一)宏观之金融调控权规制之完善

1、金融调控模式之选择

国际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最理想的金融调控模式可以在全球应用。而且不同国家现行的不同调控模式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各国都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自己的历史传统、金融业发展状况、法制环境等因素而具体确定的。反观之,我国对于金融调控具体模式之选择也应当要符合我国的国情。

2、金融调控方式之选择

我国金融调控之方式选择应当走法制化道路,尽量减少行政政策指令,而应当依据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适当对中央银行法律制度进行调整,通过颁布具体法律法规等完善和实现中央银行法律制度之宗旨。

(二)微观之金融调控法律制度之完善

1、独立性之加强

加强中国人民银行之独立性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一、如前文所述我国中国人民银行隶属于国务院而非全国人大,加强中国人民银行之独立性;二、内部机构设置之完善。应当依照国际惯例在《中国人民银行法》中明确货币政策委员会在中国人民银行内部最高权力机构的地位,并对其性质、地位等做详述规定;三、改革我国央行内部货币政策委员会之构成。

2、货币政策机制之完善

货币政策工具作为中央银行金融调控的主要手段,对于实现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不仅仅需要中国人民银行充分认识到货币政策工具的重要性,并在实际操作中实现其功能,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我国货币政策工具之实质功能并未充分发挥,并受限于我国还未成熟和发展起来的金融市场,因此,我国应当努力建设一个相对发达的金融市场,为相关业务和政策的实现提供一个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漆多俊.经济法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314320

[2]漆多俊.宏观调控法研究[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277278

[3]张辉.宏观调控权法律控制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137139

[4]陈建华.金融监管有效性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149152

宏观调控法范文第7篇

一、问题的提出

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是现代国家重要的经济职能。现代经济法也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可以说,宏观调控是经济法首要的内容,这是由经济法作为国家经济干预之法所决定的。因为,国家的干预首先是宏观层面的干预。但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法律表现形式是什么?我国学者对这个问题往往是从单纯所谓的经济法角度来看的,比如认为表现为金融调控法、财政调控法、价格调控法等。这些认识并非不正确,他们都在一定意义上看到了宏观调控的法律外在表现形式和复杂性,因而从立法角度有利于相应宏观调控法的出台和制订。但是,通过法律规范宏观调控,不仅意味着要制订一部相应的立法,更重要的是,如何能够通过法律保证宏观调控的有效进行。宏观调控是现代国家的一项基本职能,它不仅涉及政府是否有权以及如何进行经济的宏观调控,而且还深深地影响到公民、企业等个主体切身的利益。可以说,宏观调控不是一个政府的普通行政职能,而是现代政府的基本职能,因而,它首先是一个宪法层次的问题。

二、经济宪法的含义

经济宪法是德国学者在研究经济法理论的过程中提出的概念,该国学者伯姆最先把经济宪法定义为一种有关经济与社会的合作程序的种类与方式的综合决定。豪依塞尔认为,经济宪法是一个国家与其经济的整体关系问题,二者之间的关系构成了法律秩序的基本内容,所以其基本原则立场需要通过宪法加以规定。基于此,德国学界作了进一步的研究,认为上边所说的经济宪法还只是从狭义角度而言的,除此之外,还有广义上的经济宪法,即不仅包括宪法中的规定,还包括具有宪法性的法律规定。如有学者认为,广义经济宪法是指那些不受其法律部门范围制约的,能够从根本上长期决定经济生活流程的规范的总和(施托贝尔,28)。而对经济生活特别重要的法律规范或能够从根本上长期决定经济生活流程的规范包括营利事业法、卡特尔法、经济稳定发展法。这些法律已不是一般的基本法律,而是现代民主国家根本性的规范。因为从内容上看,它们并非简单规定行政机关与公民或企业等个体之间的关系,而更是规定保护个体基本自由(如营业自由、自由竞争)和制约政府的东西,所以,它们事实上是规定国家与整体经济的关系的法律,是经济宪法。经济宪法包含以下含义。第一,它是规定国家与其整体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也就是说,经济宪法是对一个国家基本经济关系的规定。所谓基本经济关系是指一个国家中涉及公民基本经济权利与国家经济调控权的经济关系,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涉及公民基本经济权利的社会经济关系,二是国家或者说是政府的经济调控权的经济关系。前者是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和保护,后者是宪法对政府经济权力的赋予和限制,二者统一于宪法之下的以权利为中心的权利与权力的架构与平衡。第二,其重点在于国家的经济调控权,即主要规定国家基本的经济权力。尽管经济宪法理念在于平衡公民基本权利与国家经济权力,但其目的是赋予政府相应的经济调控权,以推动政府的经济行为,充分发挥政府的经济能动作用。第三,它以规范和制约政府经济调控权为己任,即经济宪法在赋予政府相应经济调控权力的同时,也要在的框架内规范和约束其经济调控行为,防止政府不当的经济调控行为,其理念就是首先要充分保护个体的基本经济权利。所以,我国有学者指出,经济宪法就是按照市场经济的原理和规律确立起来的,保障公民经济权利与自由、制约国家经济权力的根本法规,以及据此形成的宪治经济秩序(赵世义,21)。经济宪法最早源于德国1919年的魏玛宪法,其第151条就规定,经济生活秩序要符合正义的原则,其目的在于满足人类生存价值的要求。在这一界限内,单个主体的经济自由应受到保护。法律强制只可以行使于恢复受害者权利及维持公共幸福的紧急需要。工商业的自由,应依国家法律的规定予以保障。这一条被认为是经济宪法的先驱。二战后,德国的5基本法6中也有相应规定。可以说,2世纪5年代以来,宪法史上发生的重大变化,就是宪法价值的重心和基点从传统人权和政治领域转变到经济领域,开始由所谓政治立宪向经济立宪转化。后者是指在这一历史阶段,有关国家通过制定或修改宪法,以引导和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为中心内容,即将侧重点放在经济建设上,因而呈现出所谓宪法之经济化,或由政治宪法至经济宪法的发展态势。美国宪法主要是通过经济正当程序和平等保护条款等来保护公民自由和制约政府经济行为的。美国大法官波斯纳谈到,在19世纪3年代后期之前的5年里,依据联邦最高法院所解释的美国宪法第四和第五修正案,契约自由一直是正当程序的一个关键因素;而且,契约自由原则是联邦最高法院废除(虽然并没有一直这么做)许多管制经济活动的州和联邦法律的理由。美国特有的司法审查机制对于保护公民个人自由,防止政府滥用权力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以布坎南为首的公共选择学派认为,只要政治人心目中不存在公共利益,同时缺乏宪法约束,则无论是哪种政治过程,都会产生不好的经济政策。因此认为应该有合理的宪法规则约束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所以,经济宪法已成为现代宪法学中重要的内容,成为一个包括经济生活中有关国家与整体经济关系规定的法学问题。可以说,经济宪法的出现是国家对经济干预发生质的变化的必然结果。对国家经济干预上升到相应立宪层次,一方面使得国家经济干预取得宪法的认可,一方面则使得国家经济干预限制在相应的度内,即不得因此侵犯公民的基本权利。如果没有这个基本界限,国家干预经济就会成为侵犯公民权的代名词,自由权力取消了自由权利。

三、经济宪法与国家经济宏观调控

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主要是指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从法学角度看,宏观调控意味着国家和政府从大的方面对现有社会经济利益的重新分配和调整。因此,宏观调控并不是说是一个简单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利益调整机制。这种利益的调整和重新分配是国家利用其强力和掌握的庞大的公共资源而进行的,因而这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即如何有效或者说最大限度地保证国家利用其强力和掌握的庞大的公共资源而进行的经济调控的成功,并因而不会损害公民和企业现有的基本权益。对这个问题,应该首先分析宏观调控的基本框架,即从宏观调控的主体、内容和客体上着手。由此才能清楚地认识和了解宏观调控中相应的社会关系,并因而看出宏观调控的法律要求。第一,从宏观调控的主体上说,其主体是国家。前已述及,宏观调控事实上是在重新分配社会利益,显然,这种对社会利益的重新分配和调整是涉及到一个全社会的问题,而并非简单地对某个人或某个具体问题。因而,宏观调控是一个应由立法、行政、司法三机构的共同的协同机制,由此,才能产生宏观调控的合理、合法和可执行性。现代民主社会中,任何人包括任何行政机构都不能随意决定重新调整或分配业已形成的合法利益配置。第二,从宏观调控的内容上说,它是国家为了实现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之间的平衡,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运用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对社会经济实行的调节与控制。可以说,宏观调控的内容极其复杂,涉及经济生活的很多方面,但其根本特点是其总体性或者说宏观性。因此,宏观调控不是一个简单的一时一地的问题,而是涉及国民生活现在和未来福祉的重大课题。这就必然对宏观调控提出严格的要求,要求确立科学合理的宏观调控原则、手段和合理的调控权力配置体系。第三,从宏观调控的客体上看,其是国民经济的宏观运行,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国民经济,二是运行中的国民经济。也就是说,宏观调控针对的是动态中的国民经济,而非静态意义上的国民经济。因此,宏观调控绝不针对具体的人或事,而且,宏观调控的对象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这就为宏观调控增加了难度,宏观调控要求对被调控对象有深刻的认识并有科学的经济理论。即使如此,宏观调控的难度也是非常大的,这是因为,宏观调控往往是基于以往信息的认识进行的,它带有预测性,其前景并不确定。其需要国家有关机构与广大人民合力在一个稳定的基础或框架内进行,而绝不能简单地由一方主导。从以上对宏观调控的主体、内容和客体的简单分析中可以看出,宏观调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并非说是政府部门简单地运用相应手段影响经济运行的问题。特别是,宏观调控事关一个国家、公民和企业现有经济利益的维护和变动,其实质是一个宪法性问题。所以,宏观调控首先是一个经济宪法的问题,它为宏观调控架构了基本的结构。第一,经济宪法通过规定国家的宏观调控权,从根本法角度解决了国家宏观调控的合宪性。宪法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明确界定国家与普通民众的权力与权利,使得国家与普通民众在宪法框架内各有其合适的位置,因而达到国家与普通民众的相互依赖与相互均衡。在这种相互依赖和相互均衡的框架内,一方面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这是国家和政府存在和开展活动的基点;一方面是国家和政府基本的权力,这是公民基本权利的政治延伸。在一定意义上,宏观调控权体现了公民基本权利的要求。所以,通过宪法赋予国家的宏观调控权,对于实现普通民众的基本权利,是一种质的飞跃。第二,经济宪法通过界定国家宏观调控的界限和范围,在法律上真正解决了国家经济干预的度的问题。经济宪法一方面规定或者说赋予了国家相应的宏观调控权,其实是通过宪法框架约束和制衡其宏观调控权。这是因为,经济宪法同时是规定和赋予公民基本权利的法律,它在经济宪法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家宏观调控权尽管从理论上说是服务于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和延伸的,但其天生的权力扩张和侵害权利性使得其必须得到有效的制约和平衡。经济宪法正是通过公民基本权利与国家、政府经济权力的平衡和相互制约来达到这一目标的(诺伊曼,21)。第三,经济宪法通过规定公民和企业基本的经济权利和自由,在根本法上和宪法性的法律中明确肯认了公民和企业在国家干预时的毫无疑问的应受尊重的法律地位,因而使得经济民主成为现实,并最终有利于国家与公民等个主体良性互动关系的实现。公民和企业等个主体永远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所在,在市场经济中,他们具有一些必然的、基本的经济权利和自由,如私有财产权、营业自由权,这些权利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石。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权必须基于公民的基本经济权利而进行,否则其调控权就必然是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

四、作为宏观调控基本架构的经济宪法的基本内容

经济宪法,其内容共同构成国家经济宏观调控的基本框架。该框架一方面通过宪法典架构了宏观调控的主体、基本内容以及相应权力制衡,并同时严格而明确地指出了公民在其中的基本权利和地位。另一方面,该框架通过宪法性的经济立法比较具体地规定了宏观调控的基本程序、方法、原则以及宏观调控中应该遵守的其他法律规则。(一)宪法典中的宏观调控架构各国宪法典中宏观调控的法律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确定公民基本的权利,包括财产权和人身权,其中往往明确肯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人格尊严应受到应有的尊重。公民的基本权利,特别是经济权利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基础,国家和政府的一切行为均应在充分考虑和尊重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基础上进行,即国家和政府的调控行为不能违宪。在1937年以前,美国最高法院利用其宪法修正案第14条所谓的正当程序条款对政府通过的有关调控措施进行了有力的控制(黄卉,29),如从1934年到1936年,最高法院作出了12个判决,宣布新政措施无效,其中包括新政时期著名的5国家工业复兴法6和5农业调整法6两个法案。第二,确认国家和政府的宏观调控权。这里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确认国家的宏观调控权,即国家有权对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在这一点上,宪法往往是通过赋予国会以较大的立法权进行的。如美国宪法第1条第8节第18项,规定联邦政府在行使宪法所赋予给的各项权力时,国会有权制定一切必需的和适当的法律。这就是有名的必需及适当条款。正是这个条款,使得宪法中所列举的联邦权力,在日后适应社会客观需要而运用的时候,有了极其惊人的弹性(荆知仁,1984),从而成为美国国会制定经济法的法律依据。二是确认政府的宏观调控权。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主要是由政府代表国家进行的,政府是宏观调控的主要承担者。各国宪法都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政府的宏观调控权。如美国宪法中的必需及适当条款,使得政府在行使宪法以明文列举方式所授予其权力时,可以因行使该项权力之必需,而衍伸出其他适当的权力。通过委任立法,政府的宏观调控权得以灵活有效地以法律法规的名义实施,从而使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够权威地推行下去。第三,确立宏观调控的宪法监督机制。宪法监督是指宪法确立的专门机关对国家的立法机关的立法活动,以及行政机关的行政活动所实施的监督,其实质是对广大公民的基本经济权利和国家、政府特别是政府的宏观调控权之间的平衡。宪法监督的内容主要包括确立宪法监督的机关、对象、原则和方式。实施监督的机关各不相同,如美国由最高法院实施,法国则由专门的进行。(二)宪法性经济立法中的宏观调控架构宪法性经济立法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宏观调控立法,主要是经济发展促进法、财政预算法;一类是保障自由竞争的根本法,主要是反垄断法、营业自由法。这些法律之所以称之为经济宪法,是因为它们在现代社会中对国民生活具有长期重大影响而对于公民和国家而言具有根本性的意义。这些法律中宏观调控的法律架构主要表现为:一是宏观调控立法直接规定了政府的宏观调控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其中,经济发展促进法规定了宏观调控的目标、方式、决策程序及有关独立的机构。财政预算法则通过中央事权与地方事权的划分及有关预算程序规定了政府能够据以宏观调控的财权及支出范围。正是这些法律,使得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的法律框架更加具体,而宪法典的规定则更为原则。二是其他经济宪法为国家和政府搭建了宏观调控的基础和界限。如果说,上边所说的宏观调控立法为国家和政府提供了一个宏观调控平台的话,那么,反垄断法、营业自由法则为其搭建了宏观调控的基石和边界。这就是说,国家和政府的宏观调控不得因此损害公民等个体的基本自由权,自由竞争和在法律范围内自由进入社会从事社会经济活动是市场经济的核心规律和要求。可以说,现代各国经济中基本的经济公共政策是促进和维护竞争,以此作为最理想的资源分配手段。德国学者欧根(21)认为,应该把现代经济政策的核心问题作为核心问题来处理。把建立完全竞争的、功能正常的价格体制作为各种经济政策的主要标准。这是经济宪法的基本原则问题。

五、构筑我国的经济宪法体系,完善国家宏观调控法律架构

宏观调控法范文第8篇

【关键词】宏观调控;宏观调控法;金融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3-044-01

根据经济学原理,市场机制并非完美和万能的。由于外部性、信息不对称、不完全竞争等问题的存在,市场会出现失灵。需要政府进行干预,纠治市场失灵。宏观调控是政府干预的重要内容和方式。

金融在现代经济活动中的地位毋庸置疑,现如今,经济安全与稳定,很大程度上已经依赖于金融市场和秩序的稳定,而宏观调控法就是国家基于对经济的有效运转而加以制定的相关法律规定之总和。

一、宏观调控法对金融的规范作用

金融宏观调控的主要内容是央行通过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应量,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进而影响整个经济的发展走向。这几年我国经济发展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经济局部过热”,具体表现为固定资产投资过度、部分行业(比如房地产业)的过快发展存在泡沫风险等。

(一)金融调控关系内容的特殊性

金融调控关系内容的特殊性在于一方面双方权利与义务具有不一致性。一方主体享有实施金融调控政策和手段的职权,而另一方必须承受接受金融调控政策和手段之义务。调控主体之权利包括金融管理规范制定权、金融经营管理权、处罚强制权、行政司法权等。受控主体的权利是指其在金融调控法上实现自己利益的意志力量,包括在调控主体的宏观框架下的经营自、经营管理权、保障、申诉、控告权等。而其义务是必须接受和协助调控主体的调控行为,必须服从调控主体的处罚、强制决定等。另一方面,调控关系双方主体权利与义务不对等。由于调控主体与受控主体并非居于同一层面的平等主体,没有对等的权利与义务。总体看来,金融调控法赋予调控主体的权利要多于其负担的义务;而赋予受控主体的权利则少于义务。

(二)宏观调控法关于金融活动相关的规范内容

宏观调控法体系的建立,使金融活动得以有序的、于法律的框架内开展,宏观调控法对于金融活动的规范表现在:

1.金融宏观经济信息的搜集、分析、判断程序。在对金融宏观形势的判断上,应采取首长负责制。2.决策程序。为了适应金融宏观调控及时性的要求,亦应实行首长负责制。3.金融宏观调控措施的批准、备案程序。有些金融宏观调控措施的出台应当由立法机关批准,或报送有关机关备案。4.金融宏观调控信息的保密、程序。强调只有以正当程序的信息,才是合法有效的。5.金融宏观调控决策机关的自由裁量权。决策机关行使自由裁量权,以达到既保障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应对瞬息万变的宏观经济问题,又防止滥用权力。。

二、宏观调控法对金融活动的保障

宏观调控法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对金融活动进行适度引导,当这种引导对金融活动产生不良影响时,应规定相应的责任承担机制,为金融活动保驾护航。以下从宏观调控的法律责任承担和宏观调控的可诉性的角度来观察宏观调控法对金融活动是如何予以保障的。

(一)宏观调控的法律责任承担

宏观调控法律责任是宏观调控主体违法进行宏观调控行为应当承担的不利后果和补救责任。违法宏观调控行为主要包括宏观调控不作为、宏观调控程序违法行为和宏观调控决策失误行为。宏观调控不作为是指决策主体违反宏观调控法的规定,在经济总量失衡时不行使或者怠于行使其依法享有的宏观调控权,不为市场配置资源创造总供求均衡条件的行为状态。宏观调控程序违法行为是指调控主体在宏观调控过程中不遵守法定程序而任意进行宏观调控的行为。宏观调控决策失误行为是指调控主体在调控决策过程中,因违法或严重失职导致决策产生重大失误而应当承担的不利后果。

在我国,责任追究形式中已建立了引咎辞职和罢免制度,作为宏观调控主体未尽法定义务的责任追究方式。引咎辞职是指“党政领导干部”本人主动提出辞去现任领导职务的行为。引咎辞职明显是自我追究责任的一种形式。罢免是由选民或原选举单位以投票方式撤免其职务的一种制裁方式与责任形式。

(二)宏观调控行为可诉性问题

可诉性不是对不当的宏观调控行为进行责任追究的唯一形式。宏观调控法律责任的追究并不一定要求宏观调控法具有可诉性,可诉性不是法律的本质属性,同时,在我国目前的司法制度和环境下,宏观调控法不具有可诉的现实性。

我国《宪法》中规定的质询与询问、以及《宪法》和《立法法》中规定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它的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不适当的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国务院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各部、各委员会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规章以及如前文所论的辞职、罢免等都属于广义的责任范围,都可以作为对宏观调控行为的制约和对违法、不当行为的补救和制裁。

三、结语

宏观调控法范文第9篇

【关键词】宏观调控;宏观调控法;金融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7-060-01

根据经济学原理,市场机制并非完美和万能的。由于外部性、信息不对称、不完全竞争等问题的存在,市场会出现失灵。由此就产生了需要政府进行干预,纠治市场失灵的问题。宏观调控是政府干预的重要内容和方式,主要用于纠治社会总体供求失衡、大规模失业、经济萧条、金融危机等市场失灵问题。

金融在现代经济活动中的地位毋庸置疑,现如今,经济安全与稳定,很大程度上已经依赖于金融市场和秩序的稳定,而宏观调控法就是国家基于对经济的有效运转而加以制定的相关法律规定之总和,相关的规定怎样才能使得金融市场更加稳定、更加有序发展,是法律制定和实施的目标。①

一、宏观调控法对金融的规范作用

金融宏观调控的主要内容是央行通过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应量,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进而影响整个经济的发展走向。这几年我国经济发展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经济局部过热”,具体表现为固定资产投资过度、部分行业(比如房地产业)的过快发展存在泡沫风险等。最近几年的金融宏观调控尤其是对“经济局部过热”的调控总体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存在着不少问题,各种乱象一度丛生。

(一)金融调控关系内容的特殊性

金融凋控关系内容的特殊性在于一方面双方权利与义务具有不一致性。一方主体享有实施金融调控政策和手段的职权,而另一方必须承受接受金融调控政策和手段之义务。调控主体之权利包括金融管理规范制定权、金融经营管理权、处罚强制权、行政司法权等。如中央银行对设立金融机构的审批行为既是在行使其权利也是履行其职责。受控主体的权利是指其在金融调控法上实现自己利益的意志力量,包括在调控主体的宏观框架下的经营自、经营管理权、保障、申诉、控告权等。而其义务是必须接受和协助调控主体的调控行为,必须服从调控主体的处罚、强制决定等。另一方面,调控关系双方主体权利与义务不对等。由于调控主体与受控主体并非居于同一层面的平等主体,因而不能象民商法那样有对等的权利与义务。总体看来,金融调控法赋予调控主体的权利要多于加之其上的义务;而赋予受控主体的权利则少于义务。

(二)宏观调控法关于金融活动相关的规范内容

宏观调控法体系的建立,使金融活动得以有序的、于法律的框架内开展,宏观调控法对于金融活动的规范表现在:

1.金融宏观经济信息的搜集、分析、判断程序。在对金融宏观形势的判断上,应采取首长负责制。2.决策程序。为了适应金融宏观调控及时性的要求,亦应实行首长负责制。3.金融宏观调控措施的批准、备案程序。有些金融宏观调控措施的出台应当由立法机关批准,或报送有关机关备案。4.金融宏观调控信息的保密、程序。强调只有以正当程序的信息,才是合法有效的。5.金融宏观调控决策机关的自由裁量权。应当就自由裁量权的主体、作用对象及范围等问题做作出明确规定,以达到既保障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应对瞬息万变的宏观经济问题,又防止滥用权力的境界。②

二、宏观调控法对金融活动的保障

宏观调控法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对金融活动进行适度引导,当这种引导对金融活动产生不良影响时,应规定相应的责任承担机制,为金融活动保驾护航。以下从宏观调控的法律责任承担和宏观调控的可诉性的角度来观察宏观调控法对金融活动是如何予以保障的。

(一)宏观调控的法律责任承担

宏观调控法律责任是宏观调控主体违法进行宏观调控行为应当承担的不利后果和补救责任。而违法宏观调控行为主要包括宏观调控不作为、宏观调控程序违法行为和宏观调控决策失误行为。

宏观调控不作为是指宏观调控决策主体违反宏观调控法的规定,在经济总量失衡时不行使或者怠于行使其依法享有的宏观调控权,不为市场配置资源创造总供求均衡条件的行为状态。宏观调控程序违法行为是指宏观调控主体在宏观调控过程中不遵守宏观调控法定程序而任意进行宏观调控的行为。

宏观调控决策失误行为是指调控主体在宏观调控决策过程中,因违法或严重失职导致宏观调控决策产生重大失误而应当承担的不利后果。

在我国,责任追究形式中已建立了引咎辞职和罢免制度,应当作为宏观调控主体未尽法定义务的责任追究方式。

(二)宏观调控行为可诉性问题

可诉性不是对不当的宏观调控行为进行责任追究的唯一形式。宏观调控法律责任的追究并不一定要求宏观调控法具有可诉性,可诉性不是法律的本质属性,同时,在我国目前的司法制度和环境下,宏观调控法不具有可诉的现实性。

但《立法法》规定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国务院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各部、各委员会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规章以及如前文所论的辞职、罢免等都属于广义的责任范围,都可以作为对宏观调控行为的制约和对违法、不当行为的补救和制裁。

三、结语

宏观调控法是现代经济法的核心部分。现代法治理念与市场经济的缺陷决定了宏观调控法的重要性。我国现行的宏观调控法治尚未完全建立,宏观调控实施机制存在较大缺陷。为了保障宏观调控的制度化、法制化、体系化,必须抓紧时间,调查研究,结合实际情况,尽快出台一系列宏观调控法实施方面的规定。

注释:

①蔡磊.宏观调控法若干基本概念辨析[J].河北法学,2010(4).

宏观调控法范文第10篇

1.美国。美国是世界上市场经济最发达、对经济宏观调控的间接化程度最高,政府干预经济较少的完全市场经济国家。1929~1933年美国爆发严重经济危机,罗斯福总统主张在经济领域实行政府干预。例如政府为了加强对银行和金融系统的监管,先后颁布了《1933年银行法》和《1935年银行法》;为了加强对农业和工业的控制和调节,实施了《1933年农业调整法》和《1933年全国复兴法》。这些法律制度的建立不仅使美国基本形成政府宏观调控的框架体系,而且使美国经济从危机走向繁荣。

2.日本。日本在宏观调控方面主要采取经济手段,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经济政策,根据国民经济计划,制定相应产业政策。政府重点将企业和产业作为直接干预对象,重点针对产业结构、资源配置进行宏观调控,以实现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3.德国。二战后,前联邦德国选择市场经济为其主导经济模式,迅速克服了战后的混乱,让经济实现高速发展,被称之为“德国的经济奇迹”。这种模式主要特点一是经济活动以市场为基础,二是强调国家对经济的指导与调节功能,认为国家对市场活动应当进行一定的干预和协调。联邦德国为了对社会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相继出台了《联邦银行法》《稳定与增长促进法》《财政管理法》《德意志联邦银行法》等相关法律,规范社会经济行为,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促进了德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总之,各国虽然在宏观调控模式、宏观调控手段与方法上各有不同,但它们都是依据不同的国情存在的,都对国家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我国宏观调控法的产生与发展

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经济体制大都照搬苏联50年代初的经济体制。这种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与我国建国初期的经济状况相适应,符合当时国内经济形势,有利于集中有限的力量发展重点项目,并且可以保持经济平衡,避免经济盲目发展,在宏观上对经济发挥了极大的调节作用。但这种经济体制,弱化了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降低了社会经济组织的生产积极性与主动性,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这种经济体制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急需进行经济体制改革。1978年改革开放,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商品经济的理论与思想逐渐为社会公众所接受,人们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政策。1984年10月又进一步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至此,在我们的经济生活中,不再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对立。并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经济。1992年春天,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些思想与论断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指明了方向。同年10月,党的十四大,正式确定未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强调市场在社会宏观调控中的基础性作用。宏观调控的地位也由此得到确立。同时宏观调控法的建立与完善也得到进一步加强。1993年3月29日,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这一规定进一步表明宏观调控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也为制定我国宏观调控法提供了法律依据。通过以上历史推演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市场经济与西方国家还存在极大的不同点。最关键是形成方式的不同,一个是在政府主导下所进行的经济改革,一个是通过市场自发形成的。因此,在我国市场经济全面确立之前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宏观调控,只是对国民经济的计划管理。当前要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体系就必须考虑国际、国内经济运行情况,就必须做到宏观调控的方式既符合国内情况又符合国际规则。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到2002年,我国已经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宏观调控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建设全面深入展开,宏观调控体系日趋完善,政府职能发生了根本改变。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将成为我国今后宏观调控的长期工作目标。当前,国家宏观调控体系正在健全和完善,为了规范和保障国家宏观调控行为,我国先后颁布实施了一系列相关法律如《中国人民银行法》《预算法》《中小企业促进法》《价格法》等。从社会经济生活可以看出,当前、国家宏观调控职能日益加强,调控手段不断完善,调控对我国经济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同时宏观调控法的理论研究与立法进程也在不断加快。

上一篇:空调控制范文 下一篇:房价调控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