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研究生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2 07:08:31

国际贸易研究生论文

国际贸易研究生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疆;硕士论文;英文摘要

摘要是学术论文的浓缩与精华,是对论文的内容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一篇好的摘要能帮助读者迅速准确地了解原文所研究的主要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讲,一篇学术性论文能否引起读者的关注,摘要具有先入为主作用。国家标准GB7713-87指出:报告、论文一般均应摘要,为了国际交流,还应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我国类高校研究生撰写的学位论文,也都需按要求附英文摘要,英文摘要已成为新疆各类院校专家评审论文时的主要参数之一[1]。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新疆高校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英文摘要的写作水平较低,不仅影响了学术思想的传播,严重的还误导了读者(特别是西方国家读者)对中国民族政策的认识,对中国的国家形象造成了损伤。笔者借助中国知网(CNKI)从2011年度新疆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新疆医科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新疆财经大学毕业生中随机抽取了100份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每个高校20份)进行细致分析,针对100份学位论文英文摘要写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深入剖析形成这些问题成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新疆高校硕士论文英文摘要存在的共性问题

(一)地名翻译不准确

新疆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多民族聚集的自治区,许多地名的翻译应以当地少数民族的译名音为基准,如:乌鲁木齐、喀什、阿图什、吐鲁番、和田、阿拉山口的准确英文译名应该依次是Urumqi、Kashgar、Artux、Turpan、Hotan、the Alataw Pass。而许多学生对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政策了解甚少,在以上地名的翻译时往往凭经验将上述地名翻译为Wulumuqi、Kashi、Atushi、Tulufan、Hetian、the Alashankou Pass。更有甚者竟然图省事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翻译为Xinjiang Province(新疆省)而不采用标准译名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给许多别有用心的西方政客提供了供给中国民族政策的依据[2]。

(二)单词拼写错误频繁

在对100份新疆高校2011年度硕士学位英文摘要的认真检查中发现47%的学位论文存在不同程度的拼写错误,拼写错误主要表现为字母的缺失、替换、冗杂、颠倒、混淆以及拼写相近单词的混用。例如:goverment(government)——字母缺失;fedarel(federal)——字母替换;framenwork(framework)——字母冗杂;frist(first)——字母颠倒;advantace(advantage+advance)——单词混淆;ethnic(ethic)——单词混用。

(三)学术术语翻译不准确

由于中外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生活方式、道德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差异,造成中文和英文术语难以一一对应,在硕士学位论文英文摘要的写作中需要将许多中国特色的学术术语翻译成英文,而大多数学生很难恰当处理此类问题。例如:在国际贸易中经常出现“三来一补”这个术语,许多学生根据字面意思翻译为“three comings and one compensation”,但西方人看到后将如坠云里雾里,难以理解其中含义,准确的翻译应是在以上翻译的基础上在括号里以同位语的形式具体解释三来一补的具体含义(processings with client’s supplied material,drawing and assembling with supplied parts as well as making compensation trade);还有许多同学将一黑一白的发展战略,翻译为Black and White development strategy,而准确的翻译应该是Black(oil)and White(cotton)development strategy。

(四)语法错误较多文章逻辑性差

在对100份新疆高校2011年度硕士学位英文摘要的认真检查中发现78%的摘要写作存在或多或少的语法错误,其中较多的语法错误有:动词的时态和被动语态方面、人称代词方面、句式安排头重脚轻(主语过长)、句子缺主语、句子成分搭配混乱等方面。

许多学生撰写英文摘要时对上下文逻辑性重视不够,有11%的论文虽然语法错误较少,但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缺少连接词进行转折、递进、连续,整篇文章逻辑性很差,给读者不知所云的感觉。

二、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学生对国家民族语言政策不了解

新疆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和内地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每年硕士研究生招生都存在生源不足的问题,许多学校70%以上的生源要通过调剂来完成,而这些调剂生生源地及本科学习院校往往不在新疆,这些学生对国家的民族政策知之甚少,对新疆地名的翻译不准确就不足为奇了。

(二)导师对英文摘要写作重视程度不够

随着中国高校的不断扩招,新疆高校每个导师所带研究生的数量大幅上升,有些知名专家名下的研究生能达到数十名之多(包括MBA、MPA、高校研、研究生课程班),再加上许多研究生导师还担任学校的行政职务和在社会上兼任各种工作,每个导师用在研究生培养上的时间极度缩水,因而,导师对研究生论文英文摘要的关注度普遍很低,缺乏对英文摘要严格的审阅和认真的修订。

(三)研究生英文摘要写作训练不足

国际贸易研究生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贸易利益分配 机制 转变

传统分工与贸易中的贸易利益分配

古典贸易理论在严格的假定前提条件下,尤其是假定要素不能在国际间流动的前提下,分析了国际贸易的形成机理与贸易利益分配。由大卫·李嘉图在其《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中提出的相对优势理论认为,各国只要根据自身的相对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与贸易,即根据自身拥有的要素禀赋特点进行专业化生产,生产和出口本国相对成本较低的产品,进口本国相对生产成本较高的产品,就能通过国际分工与贸易增加产品总产量,给国内提供更加丰富的产品,扩大消费选择范围,从而通过本国的要素禀赋获得贸易利益。因此,国际分工与贸易对贸易国双方都是有利的。

新古典贸易理论通过建立H-O模型将李嘉图提出的单要素模型扩展为包含劳动力和资本两种要素的双要素模型,并提出,在技术水平相同和资源禀赋不同的条件下,如果参与分工与贸易的两国都能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生产并出口密集使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那么两国的国民福利水平将得到提高,通过参与国际分工与贸易,两国都能获得贸易利益。不过,各国国内的两种生产要素所获得的贸易利益是不同的。根据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Stolper and Samuelson,1941),参与国际分工与贸易会使出口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即本国的充裕要素的收入提高,而使进口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即本国的稀缺要素的收入下降。

新贸易理论突破了古典贸易理论中机会成本不变、新古典贸易理论的机会成本递增以及两者共有的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条件限制,并在此基础上引入不完全竞争、机会成本递减、规模经济及垄断竞争市场的假设条件,提出了即使两国生产和需求条件都相似,规模经济的存在也能够提高国家福利水平,促进企业生产率水平上升,使贸易对双方有利并可以继续进行。

虽然传统贸易理论对传统国际分工与贸易的阐述不尽相同,但是传统的贸易利益分配具有以下几个共性:第一,贸易国之间的贸易对象都是最终产品,国际分工形式表现为产品分工。如果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那么最终产品可能分布于两个国家的不同行业,即初级产品行业与制成品行业。第二,国际贸易能够增加世界总福利和各国福利,不过各国国内的贸易利益分配表现为各要素之间收入的分配。第三,贸易国对于贸易产品可以获得完整的贸易利益,不需要将其中的一部分利益分配给贸易国以外的其他国家(章丽群,2009)。

全球工序分工与贸易中的贸易利益分配

随着全球分工的发展和细化,实际的分工与贸易状况也在不断变化,全球工序分工与贸易逐渐替代传统分工与贸易形式,成为当今国际分工与贸易的主流。在这种形式下,贸易对象不再是最终产品,而是各个工序(或生产环节)生产的中间产品,国际分工不再是产品分工,而是工序(或环节)分工,相应的贸易利益分配也随之发生重大改变(曾铮,2009)。

(一)全球工序分工与贸易中以价值链上价值增值为依据进行利益分配

在全球工序分工与贸易中,贸易利益的分配不再仅仅依靠各国自身的要素禀赋比较优势进行分配,而是以工序分工中价值链上价值增值为依据进行利益分配。正如价值链中所描述的价值增值曲线或“微笑曲线”一样,在全球工序分工与贸易中,并不是每个环节都能创造出等量的价值,只有某些特定的工序(或环节)才能创造出更高的附加值。在工序分工形成的价值链中,朝上的两端体现出更多的附加值,也就是说处于技术环节和市场环节的工序能产生更多增值,相应的要素收入或获利最多;而处于价值链底端的生产环节,附加值最低,即处于生产环节的工序产生的价值增值最低,相应的要素收入或获利最少。

随着全球经济转型及产业结构的升级,发达国家逐渐将主要精力集中于科技研发与品牌营销等具有较高价值增值的环节,控制产品的核心技术与经营技巧,把加工制造等价值增值较低的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进行,通过生产链上劳动密集型环节的外包,把本国相对缺乏的低技能劳动力转移到国外生产来降低其生产成本;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技术、资金与核心品牌,只能承接发达国家产业环节的转移,通过劳动密集型环节的生产参与到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中,处于价值链中增值较低的环节。因此,在全球工序分工与贸易中,一种产品的价值中可能包含了多个国家多种要素的价值,产品生产不再完全是国内生产要素的函数,贸易利益不再是整个商品的获利都归一国所有,贸易利益的分配将更加复杂。

(二)全球工序分工与贸易中贸易利益的分配呈现非对称性

由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能够通过跨国工序分工充分利用发展中国家资源禀赋中的比较优势(如低廉的劳动力等),而使发展中国家仅仅从事如加工、装配等价值增值较小的环节的生产,在全球形成了跨越多个国家的价值链和贸易链,所以,贸易利益的研究较从前更加微观化,更加偏重于工序分工利益,贸易利益的分配取决于各参与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次,具体表现为在全球价值链中各阶段的增值,贸易利益的分配呈现出更强的非对称性。

第一,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获得高额的贸易利益。由于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掌握着资金、技术等核心生产要素,控制着整个产品价值链的生产和分工,掌握着更多经营信息,因此具有一定的垄断优势,能够通过利润的内部转移和歧视价格等手段获得较高的垄断利润。

第二,对于参与工序分工的其他国家而言,主要可获得税收收入。但是由于跨国公司对生产和分工具有极强的控制力和更多的内部信息,一般可通过其内部贸易的方式,运用转移定价等手段逃避税收,吞占参与国的部分贸易利益。

第三,参与工序分工的其他国家的企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技术溢出效应。但是由于跨国公司具有更先进的技术和对分工与贸易的控制力,这些企业在技术上一般难以与之抗衡,只能参与生产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同时,由于跨国公司的高工资、高待遇造成的本地企业人才的流失,本地企业经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也面临着极大困难。因此,本地企业获得的技术溢出效应具有极大的局限性。

第四,参与工序分工的其他国家的就业者而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资收入。外资企业尤其是大的跨国公司为了竞争得到更优秀的人才,一般给出的工资要比同行业公司的工资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国内就业者的工资。

有关统计数据也证实了,近年来虽然一些参与工序分工与贸易的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数量大增,但是只能获得出口利益中的极少部分,绝大部分贸易利益都被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获得。原本由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说明的本国丰裕要素通过贸易能够获得较高报酬的说法,在全球工序分工与贸易中,却成了本国稀缺要素由跨国公司通过国际投资在本国获得较高收益。比如发展中国家缺少资金和技术,跨国公司通过国际投资在本国进行生产,本国丰裕要素—低廉的劳动力只能参与加工工序生产,获得最低的价值增值和要素收入,而跨国公司自身的资金和技术却可以参与微笑曲线两端工序的生产,获得丰厚的回报。

贸易利益分配机制的转变

传统的贸易理论假定要素是不能在国际间流动的,各国按照自身的比较优势生产相应产品并参与国际贸易,因此,贸易利益是贸易国通过发挥本国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而获得的。在全球工序分工与贸易条件下,随着分工的深入和细化,生产要素特别是资本要素可以通过跨国投资的方式实现全球流动和全球配置,贸易利益的分配机制发生了极大转变。此时,贸易利益的分配标准不再是销售额,因为一个产品的销售额中涉及到多个国家和企业,销售额并不能代表各自的利润所得,各个环节的价值增值才是此环节的分工与贸易利益,因此,贸易利益表现为各国在全球分工工序(或价值链)上的位次,具体表现为各产品工序中的价值增值。

(一)利益分配的前提发生改变

传统分工与贸易中假设要素不能在国际上自由流动,而在全球工序分工与贸易中,放弃了要素不能自由流动的假设前提,认为生产要素特别是资本要素可以通过跨国投资的方式实现全球流动和资源配置。

(二)利益分配的内容发生改变

随着国际分工形式由产品分工转向工序分工,贸易对象也随之由传统的最终产品转向工序分工对应的中间产品,所以,原本根据最终产品的一站式贸易利益分配也不再存在,贸易产品中开始包含多个国家或企业的价值贡献,利益分配的内容更加复杂。

(三)国家获得的贸易利益发生改变

在传统分工与贸易中,贸易国可以凭借自身的要素禀赋比较优势获得完整的最终产品的贸易利益,不必分配给贸易国以外的其他国家;而在全球工序分工与贸易中,由于贸易产品由多个国家或企业的多个工序生产,产品的价值本身就包含了多个国家多种要素的价值,因此,此时的贸易利益或产品生产收入不再完全是国内生产要素的函数。

(四)要素获得的贸易利益发生变化

在传统分工与贸易研究中,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表明,本国的丰裕要素可以通过贸易获得较高的回报,这是因为H-O模型告诉我们一国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要出口密集使用本国丰裕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通过要素价格的均等化,本国原本丰裕的要素其要素收入会相应提高;而在全球工序分工与贸易中,本国丰裕要素并没有获得较高报酬,本国的稀缺要素由跨国公司通过国际投资的方式在本国获得较高的收入,比如中国丰裕的劳动力在国家开放的经济政策下依然只能获得较低的劳动收入,而本国稀缺的技术和资本是中国引进的主要内容,在经济发展中获得了相对较高的回报。

(五)贸易利益分配的机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传统的凭借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获得的互利互惠的贸易利益形式从根本上发生变化,转变成在工序分工与贸易中以工序(或价值链)上的分工位次和价值增值量为分配标准的利益分配形式。上述转变可以由表1清楚地展示出来。

基于以上贸易利益分配机制的变化,中国呈现出出口贸易数量大增、但出口利益并不理想的局面,国内技术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仍有待改善,建立在此贸易利益分配机制上的绝大部分贸易利益都由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直接获得,贸易利益分配呈现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非对称性。

参考文献:

1.曹明福.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利益分配[D].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2.代中强,梁俊伟.分工与贸易利益:理论演进与中国经验[J].当代财经,2007(9)

3.顾磊.国际产品内贸易的模式、效应与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4.梁碧波.工序贸易及其影响效应—一个基于工序分工的贸易模型及其政策含义[J].国际经贸探索,2011(12)

5.罗琳.国际分工、利益集团与贸易摩擦[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6.曾铮.全球工序分工与贸易研究—基于新兴市场国家视角的理论和中国经验[D].中国社科院博士学位论文,2009

7.章丽群.中美制成品产业内贸易与利益分配[D].上海社科院博士研究生论文,2009

国际贸易研究生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课程结构

专业课程体系是专业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它直接反映了各专业人才培养的宗旨与目标,是高等教育的核心环节。尤其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不仅要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更要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因此,很多地方性的本科院校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但是,目前很多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未能充分体现出现代国际贸易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不利于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这就需要我们不断调整和革新教学内容,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不断进行优化和完善。

一、应用型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课程结构不尽合理

课程体系是培养专业人才的主要载体,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的核心环节和关键内容。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结构过于专和窄, 即专业主干课偏专, 专业选修课过窄。在专业主干课方面, 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主干课基本为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统计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等课程,专业课程过分偏重于国际贸易领域和英语领域,国际经济领域的课程偏少,比如只有世界经济概论等课程;在专业选修课方面,专业选修课的面过窄, 可选的选修课不仅数量少, 而且涉及的课程也主要涉及国际贸易领域, 可供学生选择的余地小, 缩小了学生的知识面, 削弱了该专业毕业生未来的工作适应能力[1]。

(二)课程内容交叉、重复和过分理论化

在设置课程时贪多求全,导致许多课程的内容有所交叉和重复,但学生对重复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有厌恶感,导致上课不注意听讲,使教师也难组织教学。例如:国际经济学课程中的国际金融知识与国际金融课程重复,国际结算课程中的单据知识与国际单据理论与实务课程重复等。除此,部分教材内容陈旧老化、更新慢,有些教材的内容落后国际贸易新知识几年,甚至十几年,根本跟不上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发展的新形势,而老师在课时分配上,受传统旧体系的影响,难于舍弃。

另一方面,现在的毕业生就业压力特别大,在“以就业为中心设置课程”,“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指导下,部分院校依旧过分侧重于对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实用技能的培养[2]。

(三)实践教学课时数占教学总课时数的比例偏低

和国外大学生相比,我国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能够获得的实践机会很少,导致毕业后学生从事国际贸易实务操作的能力较为欠缺。例如:在英美等发达国家的大学教育中,学生在大学三年级时,可以到相关企业实习一年,然后再重返校园继续深造。学校也有专门的职能部门负责帮助学生联系实习企业,并在实习企业开设专门课程帮助学生学习,帮助他们解决在实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也有的国外高校开设专门课程让学生熟悉国际商务环境,甚至让学生到国外去熟悉该国市场。

目前,我国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还无法实现这种实践教学方式,一般只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导致实践教学课时数占比低。以作者工作的邵阳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理论课时数占比为77.84%,实践课时数占比为22.16%,其中实习时间总共才8周,即使全部在企业实习外贸具体操作,一般也很难走完一笔交易的全部流程。

(四)建立校外实习(训)基地困难重重

高校连年扩招,使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人数激增,但实习(训)基地的数量严重不足,远远跟不上学生数量的增加,造成了学生在校外实习(训)比较困难。一方面,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到底应该建设什么样的实习(训)基地,要建几个、几种类型等问题,在建设过程中考虑欠周,也没有建立校外实习(训)基地的详细计划。另一方面,有些实习单位受规模、场地、办公条件的限制,又要确保员工的正常工作不受影响,因此,留给学生的实习空间就很小,校外实习(训)也难见成效。

二、优化应用型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

(一)优化课程体系

建立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课程体系,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目标。因此,要强调“基本经济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基本技能”三位一体,每门课程都要根据其在专业培养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整合, 强调各门课的相互协调, 加强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 体现课程之间的主次关系、层次关系及内在联系, 以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课程体系的优化需要体现在广和深两方面。广的方面, 要做到课程涵盖的内容能够满足国际贸易发展对经贸人才的基本要求, 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和初步的分析研究能力[3]。深的方面, 要做到使学生能够较为深入地掌握国际经贸理论的由来与演变, 跟踪国际经贸理论的最新发展, 了解国际经贸的最新发展趋势, 掌握国际贸易法律与规则的最新变化。

(二)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

用人单位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的要求是具有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导向,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能够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积极性的现代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式教学,可以让学生分成几个组,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和总结经验教训,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情景模拟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就是把工作中的实际情景搬到教室来,让学生身临其境,培养学生兴趣,促使其主动学习。例如在国际商务谈判课程中,把学生分成5-7人一组,其中一组为出口商,另一组为进口商,让学生充当不同的谈判角色,把教室布置成谈判场所,让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易磋商,最后达成交易,并模拟签订国际贸易合同。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增强对外贸职业岗位的兴趣和感情,缩短其毕业后适应工作环境的时间。3.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是一种以构建主义教学理论为基础,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法。在项目训练中选择 1-3 个工作任务,完成任务的同时,通过知识链接、案例分析和任务练习等方式来巩固学生的职业能力[4]。

(三) 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课时数比例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是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在培养扎实基础的前提下,加强实践教学,尤其要突出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实践教学重点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确保学生大学毕业后具有从事实际操作的能力。职业技能训练包括实验、实习和职业能力训练,就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来说,加强实践教学不仅体现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衔接,更重要的是校内实习和校外实习的有机结合。

通过校内实验室模拟实习,能够保证学生了解并熟悉国际贸易业务具体操作的各个主要环节,掌握各个业务环节的基本操作程序,为学生到校外企业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在校外实习中,不仅可以锻炼其业务能力,了解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的运用,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锻炼学生基本的语言沟通能力、社交能力、英语应用能力和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是对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考核[5]。但校外实习也有主要的缺陷,学生无法接触到所有业务环节,特别是一些核心业务,企业从商业秘密角度考虑,不愿意让实习的学生参与和了解,剩下的业务环节只有通过校内实习来弥补。

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训练,可以适当采用以“毕业证书+技能证书”的培养模式,即要求学生拿到毕业证书的同时,又要通过国家有关部门或行业组织的国际商务单证员、外贸跟单员和报关员等各种技能考核,取得其中的一个或者二个资格证书。

(四)建立长效机制,加强校外实习(训)基地建设

校外实习(训)基地是学生与职业技术岗位的“零距离”接触,是学生巩固理论基础知识、训练职业能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实践性学习与训练的平台。基地除了作为实训教学、职业素质训导、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等平台外,还是开展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就业指导、服务社会等工作的多功能场所[6]。同时,建立校外实习(训)基地,必须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相互服务的原则进行,一味依靠企业,希望企业无偿提供实习(训)条件的做法,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是不可能持久的。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发挥自己专业优势,在享受企业提供的良好实习(训)条件时,利用自身的专业特点,积极为企业服务,从而达到双赢的效果。

总的来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优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集基础知识、职业技能、职业素质“三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的需要。科学的课程设置,不仅使学生熟悉掌握外贸实务的具体操作流程,增强感性认识,更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巩固与深化国际贸易理论和方法,不断提高学生发现、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宣烨.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析[J].教育创新,2008,(2):153-154

[2] 李玉.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研究[J].商业经济,2010,(2):111-112

[3] 李靖波.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针对地方本科院校[J].北方经贸,2012,(10):13-14

[4] 陈楠.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编制应遵循职业能力取向[R].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12:34-35

[5] 张宇馨. 对应用型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体系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0,(2):225-227

[6] 魏格坤,梁荔. 地方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以梧州学院为例[J]. 梧州学院学报,2012,(2):86-89

作者简介

国际贸易研究生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化学化工 英语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7.051

Abstract Professional English in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emistry Teaching in University, along with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has already become a college students into the community, enhance the employability astepping stone to success, is more advantageous to the part you want to continue their studies the students academic research. Professional English in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is based on the original English learning based on extension, basic English an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chemical combination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students for the first time contact the world frontier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nd in the further study of the western professional knowledge related to take its essence to its dregs, the students themselves but also for China's chemical industry professional toward high, fine, sharp direction create more opportunities.

Key words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English teaching; strategy

随着国际间交流与合作的日益频繁,英语作为世贸组织中重要的官方通用语之一,在世界经济与贸易合作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另外,在学术方面,国际上大型学术会议大多以英语为主,因此,英语学习有助于进一步促进学科领域内的交流,并使得学者们第一时间接触世界相关领域的前沿知识。化学化工作为科学领域的重要分支,其专业英语的学习也是十分重要的,掌握化学化工专业英语知识一方面有助于同学们阅读相关领域资料,为自身的学习提供知识给养,另一方面,对一些有夙愿继续深造的同学来说,化学化工专业英语是其深造的前提与基础。因此,进一步提高化学化工专业英语教学已成为必然的趋势。

1 化学化工专业英语学习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对各专业人才都处于渴求状态,化学不仅是大学校园内的重要分支学科领域之一,也是国家发展过程中支柱性产业的亟需专业,因此近些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化工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各大高校也加大了对化工专业的重视程度,希望为国家的发展输送专业型人才。伴随国际化脚步的不断加快,除了化工专业知识本身以外,对化学化工专业英语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对于化工专业本科直接就业的学生来说,大多选择化工公司,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多数化工公司都有国际贸易部,因此公司对新引进的人才一般要求在日常工作中要精通化学试剂的英文名称,并且在公司进行对外贸易期间,要能用流利的英语与外国人进行口头交流或邮件的日常往来,这不仅需要扎实的基础英语,更需要化工专业英语做依托;另外,对于选择本科毕业继续深造的同学来说,化工专业英语同样必不可少,研究生论文撰写及课题研究期间要参考大量的化工专业英文文献,并且在读研究生期间要发表相关专业的英文文章,这就使得化工英语成为学历获取的必备条件。因此,无论是选择本科就业抑或是继续深造,在校阶段对化工英语的学习都是十分必要的。

2 化学化工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从上面的分析中不难发现,化学化工专业英语对学生在校继续深造及未来就业的重要性,但综观目前化学化工专业英语教学现状不难发现:首先,学生对专业英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其次,化学化工专业英语的教学模式因循守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加之教材标准参差不齐,教学内容并不统一,这使得化学化工英语教学开展得步履维艰。

2.1 专业英语的重要性,学生认识不足

随着就业形势的不断严峻,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已然成为就业时的硬性要求,这就使得学生越来越重视英语四、六级考试,对于专业英语来说,主要以考核形式为主,也就是在专业课中修得相应学分,因此并不受到重视。甚至大部分学生将专业英语简单理解为专业词汇与英语语法的组合,并没有意识到系统的专业英语学习对于专业知识的进一步提升以及综合素质有效提高的重要作用。

2.2 教学模式因循守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综观目前化学化工专业英语的教学可以看出,虽然专业英语教师都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以及极强的英语教学能力,但就其教育方法来说,依然停留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中,也就是教师充当课堂的主角,课前精心建立知识结构,课堂上一股脑地向学生传授,整个专业英语课堂呈现教师讲,学生听的状况,授课全程几乎零互动。教师采取单词讲解、课文阅读并翻译以及课后练习这样的三段式教学法,对于专业英语的格式要求、句型特点以及文章风格等很少涉及,本就干瘪抽象的专业英语越发显得枯燥,学生学习过程中也会渐渐失去学习兴趣,致使专业英语教学效果甚微。

2.3 教材标准参差不齐,教学内容不统一

教材是教师任教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要参考资料,对教学方向以及学生的学习目标定位起决定性作用。近些年来,随着各大院校自行编撰书籍,全国高校专业英语教材呈现五花八门的态势,且多数英语教材一直沿用经典的“单词-A课文-注释-语法-练习-B课文”这一模式,这些精选的课文等知识中虽然也包含相关的化学化工知识,但多数未能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技术发明等涵盖其中,学生很难在课堂上接触到前沿知识。另一方面,多数教授专业英语的教师不仅对教师的专业知识要求很高,且对其英语水平也有很高要求,因此教师多数为教学经验的老教师,这些经验丰富的教师习惯性讲解自身熟悉的内容,因此在教学内容上没有同意的标准,各专业教师各自为战,没有统一的教法和教学内容。

3 化学化工专业英语教学策略

3.1 激发学习兴趣,明确教学目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自身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是其学习过程中的源动力。外界的强行驱使力往往适得其反,即便是能起到一定作用,不从学生的主观意识上激发起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收到的效果也是微乎其微的。比起东方的教育理念,西方的教育就十分重视学生的兴趣开发和个性培养,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自身兴趣爱好特点追寻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东方的教育则更重视对学生后天的兴趣培养。当然,二者都有其可取之处,也各有弊端,因此,可以将东西方的教育理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探寻一条适合中国学生的发展之路。经过多年的教育经验,各大院校专家学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研究经验以及我国学生的学习特点,综合教材、教育方法、教师自身素质等多方面因素,加大对教学教法的重视,从根本上消除学生对专业英语学习的恐惧心理,在课程进行前期即让学生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以及专业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在教师的帮助以及学生自身的努力下,查阅国际先进的化学化工资料,使学生在前沿技术中寻找学习乐趣,获得学习成就感,鼓励学生进行日常听说训练和相互之间的专业英语信息交流,长此以往的练习会增加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兴趣及学习欲望。

3.2 结合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开设专业英语课程时,多数学生面临找工作的和考研的压力,对专业英语学习的精力不足,积极性也不高,这会严重影响本学科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开课以及教学过程中应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他们在学习本门课程之前充分认识到专业英语的重要性,以积极的态度面对这一学科,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专业英语课程的开设并不是为毕业之前凑学分取得学位学历证的,它对日后的工作以及继续深造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例如,在开课之前,教师首先要向同学们讲明开设此课程的必要性,这一课程的特点如何以及如何学好这一科,让同学们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可以向同学们简要介绍历届师哥师姐找工作或考取研究生期间专业英语所起的重要作用,让同学们在生活的实际案例中获得学习动力。

3.3 采用互动式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专业英语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仅扮演被动的接受者的角色,较之大学英语,专业英语有其自身的抽象性,因此在教学法上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将学生带入课堂并自觉自愿地走进课堂,采取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互动模式,以此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教师在授课前尽量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不自觉地跟着教师的引导走进专业英语课堂,消除学生对专业英语的恐惧心理;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选材上不能一味地因循守旧,总是借助多年前的经典案例进行讲解,教师要抓住当今学生的性格特点,选取与时俱进、具有强烈时代感的教学内容;加之在知识导入过程中通过设问的方式逐渐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例如在讲授化合物命名时,让学生根据结构相似物质的英文名称进行分组式的总结,给出各自的对这些物质命名中的规律,这样不仅会使学生在问题思考及讨论中加深对本节知识的印象,更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及主动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师同时可以利用毕业在即的机会,让同学们大量查阅相关的英文资料,并在课堂上进行简要的英文文献报告,提出自己所选课题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给出自己论文的研究方向和创新点,这不仅使学生在英语资料搜寻和阅读中提高专业英语阅读能力,更能在口头汇报中提高口语能力。加之目前先进的教学技术,如多媒体教学工具已然走进大学课堂,教师可以根据课堂需要随时查阅课上遇到问题的中英文资料。诸多的互动式教学模式的采取必然使专业英语教学摆脱以往的沉寂,使其呈现出一片积极学习的新气象。

4 总结

总而言之,随着世界经济与贸易合作的不断频繁,专业英语的学习已然成为势不可挡的趋势,它是基础英语学习的进一步延续,真正将基础英语与相应的专业学科有机结合。对于化学化工专业的学生来说,无论是即将走入工作岗位抑或是打算进一步深造学习,其专业英语学习都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将化学化工专业英语教学作为研究议题,指出目前化学化工专业英语教学尚存的不足之处,并对本专业的教学提供相应策略,希望为更加有效的化学化工专业英语教学提供参考性意见。

参考文献

[1] 付小兰,彭游,高恩丽,叶志刚.化学化工专业英语教学策略[J].广东化工,2012(11):225-226.

[2] 尹晓燕.化学化工专业英语教学方法之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6(1):157-158.

[3] 杜攀.化学专业英语教学初探[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11(4):63-65.

国际贸易研究生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学术型研究生 汉语言文字学 科研能力 培养机制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准备阶段,因此,其科研能力的培养机制至关重要。鉴于此,我们特就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提出一点粗浅的建议,以就教于方家。

一、学术型研究生科研能力应具备的基础

(一)文化素养

我们所说的文化素养,即指基础理论。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的硕士,其本科专业应该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或对外汉语等相关专业。他们在本科阶段,已经系统学习了语言方面包括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课程,文学方面有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文艺理论等课程,即语言的有关基础知识与理论都具备了。

(二)专业基础

在本科文化素养的基础上,经过研究生阶段的专业训练,学生还应当具备必要的专业基础,此时所学较本科时“专”而“深”。首先,在课程设置上,研究生阶段学习的全部内容都应与语言相关,不再开设文学方面的课程,这比本科要“专”;在语言的学习方面,也不再如本科一样统言“古代汉语”,而是细分为“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语法学”,每一门课程都比本科深入,而且,有些课程是本科未开设的。这就要求研究生在本科素养的基础上,进一步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这个基础,务求赅广、深厚,为培养科研能力作好准备。

专业基础除了上面所讲到的课程之外,还应当包括一些经典原著,如《说文解字》《尔雅》《广韵》及此类书的诠释校勘之书。特别是《说文解字》,对于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的学习与研究均有重大作用,不可不读。

二、浙江财经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学术型研究生生源构成

浙江财经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从2007年开始招生,至2012年,已招收57人,其本科专业分布如下表:

年级 本科专业分布 各年级人数

07级 汉语言文学3 英语1 日语1 广告1 6

08级 汉语言文学1 英语4 对外汉语1 旅游管理1 7

09级 汉语言文学4 生物1 英语1 对外汉语2 广告1 新闻编辑出版1 翻译1 11

10级 汉语言文学1 对外汉语2 英语2 日语1 旅游管理1 社会保障2 工商管理2 国际贸易1 12

11级 汉语言文学4 对外汉语2 英语4 日语1 市场营销1 12

12级 汉语言文学7 日语1 数字媒体艺术1 9

从上表可以看出,浙江财经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研究生的生源专业分布较杂。其中08级和10级的学生中本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只1个,这导致了授课中的两难境遇:既要有一定的深度,又要照顾外专业考入的学生,注重普及。有一些课程,即使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本科生,接受起来都比较困难,更何况是根本没有专业基础的学生?这就大大阻碍了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同时,研究生的学习态度也是培养科研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仅仅是抱着拿文凭的态度,听课、学习的努力程度可想而知,因此,在加强专业知识讲授的同时,还应当大力加强学风建设。

三、多途径培养学术型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一)强化授课以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意识

1.有科研意识的授课

研究生课程教学是研究生培养的基本环节,其显著特点是把科学研究引入教学过程,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锻炼其自主研究、探索的能力;不仅要研究生“学会”,而且要研究生“会学”。因此,研究生课程教学必须坚持传授知识与培养探求知识能力相结合的原则。教师在传授基础理论和系统知识的基础上,采用自学答疑、讨论、指导撰写小论文等具有研究特点的教学方式,引导研究生逐步学会自主探究。教师在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应注意教学方式和效果,研究生管理部门有必要采取相应的管理激励机制,比如推行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召开研究生反映课程教学情况的座谈会、奖励课程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师等,以此来促使研究生课程教学中不良倾向的转变,使研究生研究问题的能力逐渐得到锻炼,科研意识和能力获得提高。

2.介绍学术前沿

研究生教学不同于本科生教学。研究生不仅学习知识,更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培养科研能力,获得科研信息是一个方面。因此,教师在授课中,要加强科研信息的介绍,带领学生了解科研动态,紧跟学术前沿。教师要想介绍学术前沿,自己必须了解学术前沿,了解学术动态,了解当今学术研究的热点。当然,教师介绍是一个方面,学生也可以主动去了解与掌握,比如经常阅读本学科的各种刊物,浏览学校图书馆的网页等等。

(二)开展读书报告会以培养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

读经典、读名著,这当然没错。但我们认为,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的学生还应当读一些学术史、概论性的著作。如何九盈《中国古代语言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何九盈《中国现代语言学史》(商务印书馆,2008);邵敬敏《新时期汉语语法学史(1978~2008)》(商务印书馆,2011);向熹《简明汉语史》(商务印书馆,2010);王云路《中古汉语词汇史》(商务印书馆,2010);方一新《中古近代汉语词汇学》(商务印书馆,2010);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严修《二十世纪的古汉语研究》(书海出版社,2001);温端政、周荐《二十世纪的汉语俗语研究》(书海出版社,2000);袁宾等《二十世纪的近代汉语研究》(书海出版社,2001);董志翘《中古近代汉语探微》(中华书局,2007)等。

我们特别提倡阅读研究对象相同的著作,如:张双棣《吕氏春秋词汇研究》(商务印书馆,2008);殷国光《吕氏春秋词类研究》(华夏出版社,1997);张美兰《祖堂集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曹广顺《祖堂集语法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11);叶建军《祖堂集疑问句研究》(中华书局,2010);林新平《祖堂集的动态助词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6);苏杰《三国志异文研究》(齐鲁书社,2006);王彤伟《三国志同义词及其历史演变研究》(巴蜀书社,2010);吴金华《三国志校诂》(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王能宪《世说新语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吴金华《世说新语考释》(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张叔宁《世说新语整体研究》(南京出版社,1994);张振德等合著《〈世说新语〉语言研究》(巴蜀书社,1995);蒋凡《世说新语研究》(学林出版社,1998);范子烨《世说新语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等专著。阅读此类著作,一是学习其写作思路,二是学习其不同的研究角度,这类著作可以最大限度地开拓思路。

在阅读以上著作时,应当特别注意:学术源流、学术争议、学术方法、学术突破口即薄弱环节。在此基础上,写出读书报告,组织学术沙龙进行交流与讨论。

此外,研究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学善于笔记。记笔记包括以下方面:

1.详细的书目资料:

(1)作者;

(2)书或文章的名称;

(3)最初发表的时间、发表的刊物及所使用的版本;

(4)出版者、出版地、页码;

(5)期刊名称及页码;

2.记录图书的索书号,以方便再次查找;

3.它是原创性的还是对别人研究的评论?(使用的是一手材料还是二手材料)

4.它使用了哪些研究方法?

5.引用了哪些理论?

6.作者的结论是什么?

(三)开设科研方法课程以培养科研设计能力

方法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无需赘言,因此,开设科研方法课程,并结合实例来向学生示范是很有必要的。这种课程应当由导师来讲授,采取轮流讲座形式,每位导师就各自的研究领域进行专题介绍,重点是研究方法,同时还可以介绍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种模式中,教师和学生双方都会受益,教学相长。对教师而言,自己熟悉的领域自然能驾轻就熟;对学生而言,所学到的是老师亲历的,即经过实践检验的方法,有方法,更有实例,现身说法,说服力大。总而言之,身教胜于说教。

(四)设立研究生科研项目以锻炼实际科研能力

学校应设立与培养研究生相结合的专项课题,增加结合课题研究培养研究生的机会,申请对象可限定为一年级第二学期以上的学生。对于某些一时难以获得科研资助的学科,学校可以考虑设立一些专项课题,让导师以专项课题为依托来指导研究生,并完成相应的科研内容。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通过多方面途径进行课题研究,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索知识,并从中熟悉研究步骤,学到研究方法。这对研究生今后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报告的写作亦有好处。同时,要早作准备,除了申报学校的课题外,还可申报更高级别的课题,如2007级王晓丽同学的《“二拍”称谓语研究》因为准备得早,论证充分,且有一定的新意,2008年获省新世纪创新课题,得到1万元的资助。对于像浙江财经学院这样以会计、金融、经济管理为主力军的学校来说,汉语言文字学科的学生能获得省级课题,是很不容易的。2010年,2009级叶晨同学申报的课题,获得省新苗课题,同样获得1万元的资助。

(5)鼓励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以获取学术信息

晋葛洪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积极参加相关学术研究活动是锻炼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学术研究活动中,研究生可以获取前沿的科研信息、拓宽科研视野、活跃科研思维,从而增强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为此,学校应当做到:

1.要求研究生内部定期开展学术研讨。

2.积极组织研究生听取学术报告。

3.开设研究生交流学术信息的平台。

语言学界有很多鼓励研究生参与学术活动的做法,比如参加某某会议研究生免会务费、欢迎研究生旁听等等。教师应提供这方面的信息,完善专业领域内的学术活动信息共享平台,鼓励研究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参与。这方面,本学科已经取得成效,如崔山佳教授带领2007级学生王晓丽参加在江苏常州召开的第五届国际吴语会议(2008),王晓丽同学在会上交流论文《浙江江山方言音系——兼与罗杰瑞先生商榷》,该文得到与会学者好评,论文入选《吴语研究》(第五辑);2010年,崔山佳教授带领2009级学生叶晨参加在浙江温州召开的第六届国际吴语会议,叶晨同学在会上交流论文《台州方言中的量词重叠“ABA”式》,该文也得到与会学者好评,论文入选《吴语研究》(第六辑);2008级学生吴慧敏的论文《略论概数形式“三五”“五七”》入选第七届全国近代汉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后因种种原因未与会。硕士生的论文能入选高质量会议,从中也可以说明我们学生的论文质量。此外,何华珍教授带领07级学生方国平参加国际汉字学术研讨会,在会上交流论文;汪化云教授带领学生陈东刚、刘颖等参加国际官话学术研讨会,同样在会上交流论文。2008年9月,第十三届全国近代汉语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2008级研究生王晓丽、方国玉作为会议正式代表与会,在会上交流论文。2012年3月,近代东亚语言接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2010级研究生余园园、凌素梅作为正式代表与会,在会上交流论文。随着本校汉语言文字学成为省重点学科,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学术研讨会的机会会越来越多。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同时也增加了学校的知名度,可谓一举多得。研究生参加会议的费用,可由重点学科解决,也可以在指导教师的课题经费中报销,这样的做法应该多多鼓励。

人文学院开展的每年一次的研究生学术报告会,对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也有积极的作用。

四、学术型研究生论文的写作

论文是衡量研究生科研能力、综合能力最重要的指标,而每一位研究生在毕业前,必须写出合格的毕业论文才可毕业。因此,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写毕业论文既是重要手段,也是检验其科研能力的最好方法。

(一)汉语史的大背景

汉语史,着重是古代汉语,包括两个系统:文言与古白话(近代汉语)。文言的研究比古白话的研究要成熟、全面、深入。比如先秦典籍,不论是历史著作还是诸子著作,都有人研究过,但对一些古白话小说的研究却相对较少,如《古本小说集成》中的小说。另外,古代汉语又细分为文字学、音韵学、词汇学、训诂学、语法学,每一分支学科仍可进一步细分如下:

古代汉语 文字学 文字的形成

汉字的性质

形体演变

汉字的类型即文字理论(六书)

古文字 断代研究

今文字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通假字、汉字规范化

俗字 中日、中韩、中越(汉字文化圈)

词汇学 单音词

复音词

词义问题 演变、引申、同义、反义……

语源、同源词

口语俗语词汇

分领域词汇 动物类、植物类、食品类、经济类、法律类、称谓语

外来词

音韵学 古音学 声韵调(分时分地)

今音学 《切韵》音系性质、声韵调、专书

等韵学

北音学 声韵调、专书

训诂学 训诂实践 各代的注释

训诂理论 各代的理论

训诂学史

语法学 词法 实词

虚词

短语(词组)

句法 处置式

判断句

叙述句

疑问句

被动句

语序

双宾语

否定句

存现句

述补结构

以上每个细分的学科以及其下的子目,均可作为选题的研究方向。

汉语史基本上分为上古期(上古汉语)、中古期(中古汉语)、近古期(近代汉语)、现代汉语四个阶段,总体而言,这四个时期的研究都不深入,但相对而言,中古、近代汉语研究较为薄弱。蒋绍愚先生(1994:15)认为:“对近代汉语的研究在以前相当薄弱。20世纪,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有一些进展,但也仅仅是个开始,要把近代汉语研究好,任务还很艰巨。”王云路(2010:27)也指出:“整个中古汉语研究就显得相当薄弱了。”可见,中古、近代汉语的研究需要加强,这可作为我们选题的大致方向。就雅言与方言俗语而言,方言俗语研究相对较弱。很明显,雅言的研究要比方言的研究深入,因为自古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方言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致使东汉即已产生的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语言学著作——扬雄《方言》后继乏人!就书面语与口语而言,书面语的研究较为全面、深入,而口语的研究则较为薄弱。我国的传世文献中,基本上都是书面语的记录,而甚少口语,即使有,鉴别也是相当困难的,因此,对书面语的研究要比口语的研究深入。口语词与俗语词多数情况下是一致的。就文献的地域而言,本土文献研究较多,域外文献研究较少。传世文献研究多,出土文献研究少,对出土文献进行分域研究也相对较弱。就领域文献而言,传统文献研究较多,佛教文献、道教文献等研究较少。“从东汉至宋,汉文佛典总数达2148部,8736卷,中古时期的汉语佛典约960部,2990卷,2400万字。与这一时期的中土口语性文献相比,这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董志翘,2007:6)因此,分领域研究亦是一突破口。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点的近代汉语力量很强,崔山佳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近代汉语词汇、语法;谭耀炬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近代汉语词汇;何华珍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中日汉字词(近年转向中韩、中越汉字词);叶贵良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敦煌道经词汇研究;杨建忠博士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上古楚方言研究,兼及明方以智《通雅》的研究,这也是近代汉语音韵的内容;汪化云教授主要研究汉语方言,同时也涉及语法化,这与汉语史特别是近代汉语有很大关系。就汉语研究的所谓“三足鼎立”来说,近代汉语研究成果最少,这也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舞台。2011年,又引进了王云路先生的高足,充实学院的队伍,师资力量中也有中古汉语的研究者,既为这个学科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也拓宽了学术平台。

(二)可供研究的语料列举

方言俗语与口语多数是一致的,因此,二者可合并研究。在扬雄之后,出现了许多记录方言俗语的著作,如东汉服虔《通俗文》、相传东汉崔寔《农家谚》、唐李义山《杂纂》、宋王君玉《杂纂》、苏轼《杂纂二续》、明代杨慎《古今谚》、明代陈士元《俚言解》、清翟灏《通俗编》、清钱大昕《恒言录》、清陈鳣《恒言广证》、清钱大昭《迩言》等等。研究方言俗语的著作有宋末元初胡三省《资治通鉴注》、宋丁度《集韵》、明方以智《通雅》等。敦煌变文中也有很多记录口语词的专书,如《俗务要名林》《字宝》,其中《字宝》亦可用来研究语音(关于近代汉语俗语口语词的研究,可参考蒋绍愚《近代汉语词汇研究概况》第五章“近代汉语词汇研究”)。《齐民要术》中亦有重要的语料。还有一些语料,如人文学院资料室有全套的《古本小说集成》(689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全敦煌诗》(20册,作家出版社,2006)。佛教道教典籍也值得注意,有大量的处女地等待我们的学生去开垦。何华珍教授在日本早稻田大学访学期间,与该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早稻田大学赠予学院1万4千多册图书,为研究日本语言文字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人文学院资料室最近购买了《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30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韩国汉文燕行文献选编》(25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为中日韩越汉字文化俗字的进一步研究打造了良好的平台。韵书当中的词语释义也有很多研究空白。此外,王力先生《汉语史稿》第一章第四节“汉语史的根据”详列现代方言、历代字书、甲金文字、汉字本身的结构、韵书韵图、历代韵文、姓氏地名、古人之名与字、外语中的汉语借词及汉语中的外语借词九种材料作为研究汉语史的根据,也为研究生研究题目的选择指明了方向。

(三)论文选题的原则

选题如挖井选址,挖井首先要通过调查勘测,找到水脉,否则即使费九牛二虎之力,最后也会滴水未见。以下几点,是选题当中应当注意的:

1.选择前人未做过的题目;

2.从平时学习的“疑惑”处入手;

3.从有争议的问题入手;

4.从新角度新方法入手,老题新做;

5.选择新材料。

选题不宜过大,亦不能过小。大了自己不易把握,且易流于空疏;小了又不利于成篇。所以,一定要选择合适的题目。选题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但研究生自己在平时的学习中也要勤思考,勤动手。有时,导师给定的题目可能不是自己喜欢或感兴趣的,自己无兴趣而难以动笔或无写作动力,最终仍不能完成论文。

当然,导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因人而异帮助学生选好、选准论文选题。如何华珍教授要求日语专业的学生把中日汉字词作为选题方向。崔山佳教授指导的2009级学生中有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的,学生又是河南人,就要求她选择清代河南人李绿园的《歧路灯》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对象,对《歧路灯》的经济类词语进行研究作为论文的选题。同时,导师也要考虑学生的地域特点。山东大学著名语言学家冯春田先生的好多博士生以山东籍作者的作品,如《金瓶梅词话》《醒世姻缘传》《聊斋俚曲集》作为选题对象,一些博士生系统地研究了这三部作品的代词、助词、词缀、句式等。受此启发,崔山佳教授也要求河南籍学生选择《歧路灯》作为论文选题的对象,如《歧路灯》述补结构研究、《歧路灯》詈骂语研究,还有上面所说的《歧路灯》经济类词语研究。有的学生还与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结合起来,如谭耀炬教授指导他的学生分别撰写了《五代史平话》的程度副词研究,《五代史平话》的被动句、述补结构研究就是很好的例证。

(四)文献综述的撰写

在论文题目选定后,文献综述的撰写是对论文题目进行论证的一环,也是了解学术动态、与论文题目相关信息的重要手段,因此文献综述的撰写十分必要。

文献综述是针对选题,在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国内外在该领域或专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最新进展、研究动态、前沿问题等进行综合分析而写成的,能比较全面地反映这一领域或专题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的综合性文章。“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加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则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评述。

在文献综述的撰写中,应当有针对性地对各种观点进行比较分析。根据需要提炼材料,如按主题的密切程度进行综述;按年代顺序进行综述;按问题不同进行综述;按观点进行综述(赞成,反对,中立)。

在评述特别是评论他人观点时要引用原文,并要注明他人观点、模型、图表、数据的出处,指出前人的不足,说明论文研究的必要和价值。最后做出简要总结,准确反映主题的内容,这也是对前人工作的肯定。

文献综述的撰写是论文写作的第一步,类似于开题报告,涉及以下几个步骤:

1.搜集资料

首先是利用图书馆,其次是利用网络。具体而言,主要应当关注以下几类材料:论文集、论文索引、争鸣文章综述、报刊复印资料(人大复印资料)、年鉴(按学科或门类编纂的编年性资料)、文摘资料、刊名目录预告、各种目录书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音韵学论著指要与总目》及各种数据资源与数据库,特别是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论文数据库等等。

2.鉴别资料

接下来必须心平气和、坐得稳冷板凳。古人云:板凳甘坐十年冷。狠下功夫,扎实研究,才能取得突破。通过搜集资料,我们会有很多材料,且现在资源、信息的获得已经十分便捷,可利用的网络资源也越来越多。搜集资料只是论文写作的一部分,也是科研能力培养的一部分。在众多的资料当中,哪些资料是有用的?用处有多大?哪些材料应该用在什么地方?这些都需要认真、细致地鉴别。鉴别的原则,一是要看与论文题目的相关度,二是要看材料的新颖性,三是要看材料的真实性,四是要看材料的可信度。

3.结构成篇,完成论文

一篇论文,一般由绪论、本论、结论组成。绪论也称引言、引论、绪言,即开头部分,一般是介绍背景,引出问题或提出论点;本论即正文,是整篇论文的主体;结论也叫结语或结束语。

论文动笔之始,一定要有提纲,在写作提纲的过程中,可以自己给自己提问题,比如郭锡良先生《再谈马建忠和〈马氏文通〉》这篇文章,就给自己提了三个问题:第一,马建忠是什么样的人?第二,怎样评价《马氏文通》?第三,怎样看待百年来汉语语法研究?因此,对于自己的选题,有些地方肯定是自己不清楚的,那么,就把这些不清楚的地方设成若干问题,再对这些问题进行回答,这样一来,问题回答了,论文也就写成了。

论文的层次性在写作时也应当引起我们足够重视,这是学术论文最基本的要求。论文层次清楚了,一是说明作者自己思路是清晰的,二是读者阅读时也较易把握作者的思路。

通过以上措施,教师和研究生共同努力,即使是非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也会逐渐培养起对本专业的兴趣,乃至培养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相应的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温端政,周荐.二十世纪的汉语俗语研究[M].太原:书海出版

社,2000.

[3]严修.二十世纪的古汉语研究[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1.

[4]袁宾,徐时仪,史佩信,陈年高.二十世纪的近代汉语研究[M].

太原:书海出版社,2001.

[5]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董志翘.中古近代汉语探微[M].北京:中华书局,2007.

[7]王云路.中古汉语词汇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8]向熹.简明汉语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国际贸易研究生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FDI 环境效应 环境污染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外商直接投资总量与日俱增,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随着FDI的进入,环境污染问题也进一步加剧,因此产生了FDI是否导致了环境污染,污染程度又有多大的疑问。以下将围绕这一疑问展开,并进行相应分析。

一、文献综述

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国内学者逐渐意识到经济增长与环境之间的紧密关系,并且从中国层面或是地区层面开展相关研究。福建省作为对外开放的沿海重要省份之一,随着FDI的大量引进,环境也不断恶化,FDI的环境效应问题开始受到广泛关注。

现有研究成果中,方苑(2009)运用1985-2007年福建省的时间序列数据,对福建省FDI实际利用量和工业“三废”排放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FDI的实际利用量和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之间分别呈现倒N型、U型、倒N型曲线关系。章贵军、付志刚、李妙萍(2010)利用福建省2000-2008年的面板数据构建模型,采用面板单位根检验和面板协整分析的方法实证检验外商直接投资对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福建省的FDI对环境质量影响效果各异。吴幼华(2009)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发现出口增长是福建省环境污染的格兰杰成因,但外商直接投资序列与福建省环境污染序列存在伪相关,因此不能确定FDI与福建省环境污染的相关性,“环境污染避难所”假说在福建不成立。林美顺(2011)利用1985-2009年的福建省时间序列经济数据,构建了包含能源消费方程在内的四方程联立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的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工业整体污染之间都存在着 “倒U型”的曲线关系。

由于研究方法、研究数据选取不同,学者们关于福建省FDI环境效应的研究尚无统一定论。这些研究大部分是宏观层面的实证分析,较少涉及微观行业的研究,因此为了更好反应外商投资对环境的影响,以下将利用FDI集中的污染密集型行业的数据,通过对工业废水、废气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与FDI额进行相关性分析,从微观的行业层面来研究FDI对福建省环境状况的影响,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二、FDI与福建省环境污染现状

1.外商直接投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在利用FDI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其历程大致分为:第一,起步阶段(1979-1990),改革开放后福建省成为对外开放的第一批省市之一,从设立厦门经济特区开始相继开放各县市,但初期合同FDI额和实际利用FDI额都很小。第二,高速发展阶段(1991-1993)全省以经济特区为龙头,各类开放区为辐射,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开放开发格局,1993年合同FDI额达到113.66亿美元。第三,后退阶段(1994-2000)长三角、珠三角的崛起使得福建省拥有的政治优势不断弱化,加之基础设施落后,经济腹地狭小等原因,对外资吸引力开始下降,同时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也严重影响了其招商引资的发展。2000年合同FDI额只有1993年的37.95%,而实际利用FDI额为1993年的75.70%。第四,稳定增长阶段(2001-2008),入世后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外商投资额大体呈上涨趋势。但2008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使得东南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经济受创,而这些地区正是福建省吸引FDI的主要来源地,因此FDI额在2008年出现下滑。第五,再次高速发展阶段(2009年至今),2009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标志着海西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福建省迎来了一个新的战略发展机遇期。至2012年3月底实有各类外商投资市场主体2.53万户,其中总投资在1000万至5000万美元之间的外商投资企业有2288户,5000万美元以上的外商投资企业431户。同年国家发改委《中国区域对外开放指数研究报告》,首次公布了大陆地区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对外开放度的得分和排名,福建省位居第五位,实现又一次的飞速发展。

2.外商投资产业结构分布

与国内其他发达省份相比,福建省FDI产业结构十分不均衡。第一产业投资规模很小且无上升趋势,而第三产业近几年来开始呈现明显增长,外商投资比重由2002年的11.77%调整为2011年的36.42%。FDI集中投资于第二产业,2000年~2011年规模有所浮动,但第二产业合同FDI额所占比重均超过50%,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显然外商在福建省的投资存在着明显倾斜,三次产业发展很不平衡。

从外商投资企业工商注册资本金来看,外商集中投资于制造业,2009年~2011年制造业在外商投资工商注册投资总额中的比重相当高,分别为67.2%,67.9%,66.6%。同时制造业中比重较高的12个行业基本都是污染密集型行业,如纺织,服装鞋帽,塑料,通信机械,化学原料等。2011年外商投资于污染密集型行业的企业达到9448家,占企业登记注册总数的52.99%,创造的总产值达到FDI工业总产值的71.2%。这说明污染密集型行业是外商投资的重要产业,可以初步判断FDI对福建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当地环境污染。

3.环境污染的情况

(1)总体情况

随着FDI额不断增多,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二氧化硫、工业粉尘等工业废气以及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物成为福建省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从整体上来看,1999年~2011年福建省工业废水、废气排放量以及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随合同FDI额的增加而增加,大体呈上升趋势,而工业固体废物由于综合利用率的提高,其排放量逐年下降。为了进一步分析FDI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利用spss软件对1999年~2011年福建省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与合同FDI额进行简单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工业废水、废气排放量与合同FDI额在显著性系数为0.00下,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890、0.889,显示很强的相关性,同时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与合同FDI额的相关系数为0.723,同样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因此可以推断外商投资与福建省的环境污染具有很强的关联性。

(2)地区分布

从环境污染的地区分布来看,福州、三明、龙岩、泉州、漳州四市污染较严重,2011年泉州工业污染情况最严重,工业二氧化硫、工业粉尘排放量均居全省第一,分别达到10.25万吨、5.06万吨;漳州工业废水排放问题较突出,排放量占全省比重的48.89%,这一情况与当地对外开放早,吸引外商投资多有密切的关系。厦门市也是属于对外开放早,吸引FDI多的市区,但由于在工业污染治理投入较大,整体污染较少。

(3)产业分布

FDI在福建省集中投资的纺织,服装鞋帽,塑料,通信机械,化学原料等行业产生了大量污染物,从2009年~2010年工业二氧化硫、烟粉尘排放情况来看,除了纺织、皮革、金属、非金属、通用设备四个制造业污染排放量略下降外,其他制造业污染排放均逐年上升,甚至是大幅度上升。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对环境污染最大,平均工业粉尘排放量达到全省的72.5%,此外纺织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工业二氧化硫、烟尘排放数量也占全省很大的比例。2010年污染密集型行业总体排放的工业二氧化硫、工业烟尘、工业粉尘占全省排放总量的比重分别为33.56%、53.02%、63.75%,F二氧化硫的大量排放造成酸雨污染普遍,2010年第一季度福建全省23个列入统计的城市中,20个城市均出现酸雨,酸雨频率大于50%的城市有9个,而工业粉尘、烟尘的大量排放使得福建省空气质量不断恶化。

三、启示及政策建议

综上,FDI在促进福建省经济增长的同时对其环境确实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恶化了当地的环境,据此给出如下政策建议:

1.积极引导产业结构升级

FDI在福建省投资存在明显的倾斜,集中投资于污染密集型行业,这种投资结构的不平衡造成了环境的破坏,因此有关部门应积极引导FDI更多的进入第一和第三产业,减少在污染密集型制造业特别是非金属矿物制造业等行业的投资,推动福建省产业结构的升级。

2.提高利用外资质量

引进外资时应避免保量不保质的问题,对那些资源利用率低下、高污染的企业坚决不予引进,对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小的外资项目则优先考虑,通过对引资结构的调整,引导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

3.加强污染治理

建立健全相关的环境保护法规,对重点污染企业进行监控,全面控制工业三废的排放量,加大对超标排放企业的惩罚措施,同时对环境治理情况好的企业予以税收减免等政策支持,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参考文献:

[1]方苑.FDI对福建省环境质量影响的实证分析[J],中国林业经济,2009,(3)

[2]章贵军,付志刚,李妙萍.外商直接投资与环境污染的实证分析―基于福建省2000-2008 年面板数据[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研究生论文专刊,2010,(37)

[3]吴幼华.国际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对福建省环境影响的实证研究[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 学学报,2009,(5)

国际贸易研究生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调控;价格型与数量型手段

中图分类号:F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65(2016)11-0026-08

一、引言

国际经验表明,正常的跨境资金流动是促进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在各种因素影响下,跨境资金的大进大出可能对一国经济产生较大冲击,一定条件下还会触发货币、银行、债务等危机。20世纪70―80年代的拉美金融危机、20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俄罗斯和巴西货币危机,以及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无不与跨境资金短期集中大规模流动密切相关。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逐步加快,跨境资金流动规模迅速扩张,尤其是在加入WTO后,我国跨境收支长期表现出净流入特征。跨境资金年净流入对我国经济增长发挥了显著的推动作用,促进了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但跨境资金长期保持净流入导致外汇储备持续增加,央行被动投放流动性,进而削弱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增加了宏观调控的难度。同时,货币错配风险、短期套利资金流入等给我国经济金融安全埋下隐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金融改革进程。跨境资金流动管理是金融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跨境资金流动的均衡管理,促进和维护国际收支平衡,是保证货币政策自主、有效发挥作用的基础。随着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和宏观审慎监管理念的深化,原有货币内外供求隔离的现状已开始向内外供求趋同发展,传统数量型调控工具正逐步被价格型工具替代。如何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管理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宏观审慎的跨境资金流动控制框架,并根据这一框架,基于外汇管理政策和货币政策控制工具,探索设计前瞻性的宏观审慎调控工具成为研究的重点。

国外对跨境资金流动的宏观审慎管理的研究较早,主要围绕跨境资金流动的利弊、管理、宏观调控等几方面展开。米德(Meade,1957)就短期跨境资金大幅波动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危害,提出了三种可供选择的政策操作方案:第一,为防止资金外流采取外汇管制措施;第二,释放国家外汇储备,抑制短期资金投机;第三,发挥汇率机制的调节作用,允许汇率下降。托宾(Tobin,1972)首次提出了托宾税的构想,即应通过对国内证券和外汇即期交易进行统一的国际税收,提高短期投机资金跨境流入、流出的交易成本,降低跨境资金的流动性及其导致的汇率波动性。当托宾税推广到全球范围时,就成为监管全球跨境资金流动的政策之一。萨潘(Sphan,1996)认识到异常跨境资金流动对金融稳定的危害,对托宾税进行了重新设计,提出在对金融交易征收较低税率税收的基础上,对异常跨境资金流动征收临时性、惩罚性的高税率。萨金特和华莱士(Sargent和Wallace,2007)分析了在不同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下宏观经济稳定性所表现出的差异,发现数量型政策存在单一均衡,而选择价格型的利率政策则可能使经济步入多选择的非均衡,因此在宏观调控上数量型工具更有优势。

国内研究普遍认为,在跨境资金流动管理和调控中,应构建市场化的制度基础,充分发挥市场化手段的作用,并针对宏观审慎的时间和横截面维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工具。巩志强(2012)指出,近几年来在市场化制度的基础上,在应对国际资本冲击时,新兴经济体主要运用宏观经济调控和金融审慎管理的综合平衡手段。郑杨(2010)认为应通过运用市场化手段来规范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管作用,提高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在制度设计上,一些学者提出应借鉴国际经验,应通过金融交易税或存款准备金等手段,建立制度防火墙,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陈西果(2011)认为应建立流动性冲击的预防和控制机制,建立国际“热钱”防火墙,借鉴新兴经济体中已实践成功的巴西等国家针对从国外获取的短期贷款和国际债券征收交易税的经验,控制国际“热钱”流入。基于银行在跨境资金流动中的关键地位,一些学者认为应通过加强银行业务管理来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晏丘(2012)、巩志强(2012)指出通过提高银行的短期外债管理和银行外汇头寸管理两个外汇调控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短期资本的流入,减少银行业货币错配和期限错配的风险。综上可以看到,关于数量型与价格型的货币政策国内学者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我国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商业银行授信仍是货币政策作用于经济运行的主要传导途径,因此数量型工具仍然是最有效的(盛松成和吴培新,2008;黄宪等,2012;盛天翔和范从来,2012)。第二种观点认为,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加速,价格型工具作为货币价格信号功能日益突出,金融宏观调控正从偏重数量型工具运用向价格型工具变化(周小川,2013)。第三种观点认为,数量型与价格型的货币政策对于不同宏观经济调控目标以及同一目标不同成因的作用优势不同(卞志村和胡恒强,2015)。

从文献中可以看出,当发生跨境资金流动异常时,国外学者倾向于采取汇率机制、控制交易成本、征收税费等宏观调节政策来降低跨境资金流动的波动性,国内学者更倾向于从加强金融系统业务管理、征收金融交易税、管理外汇等方面对跨境资金进行管制。从以上管理方式的特征来看,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数量型调控手段,包括准备金、总量限制、头寸限制、比例限制等;另一种是价格型调控手段,包括特别费、交易税等。本文立足于资本流动全过程及分析框架,尝试根据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形成过程和动态机制构建“跨境资金波动压力指数”,更加强调从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各经济主体行为角度判断是否发生跨境资金失衡的情况,并根据现有的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调控理论,建立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调控模型,重点探索不同宏观调控手段的效果,从而提出合理化建议。

二、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的系统性风险评估

(一)风险点识别

实施宏观审慎政策的关键是要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系统性风险监测框架,需要有效评估和识别跨境资金流动的风险点。

一是境内外经济金融环境压力差风险。境内外资本压力差是资本流动风险的宏观驱动力,不同于商品、服务贸易项下跨境资金流动特点,跨境资本流动并非由国际贸易中的对价交换所引发,而是由资本的逐利特性或是避险需求所致。即由境内外宏观政策、制度、市场不同所产生的差异,包括境内外利差、本币的汇价差、投资收益差、投资环境的风险差异、税负轻重等所驱动。

二是总量不平衡风险。在国际收支顺差的情况下,由于资本大规模流入加剧了总量顺差式不平衡,进而可能引发汇率升值,加大通胀和资产泡沫压力;在国际收支表现为逆差的形势下,资金大量流出将会进一步增大逆差规模,进而大概率引发汇率贬值或货币危机。

三是银行债务期限和比重错配风险。例如过于依赖短期融资进行长期贷款而产生期限错配,作为风险应对,可以采用资本管制如外部借款限额、储备金要求等。

四是汇率风险。汇率波动过大对进出口、金融市场价格造成冲击,同时,汇率波动过大会形成汇率单边升值或贬值预期的自我强化,进而对跨境资金波动形成顺周期的扩大作用。

五是银行体系风险,资本流动对银行信贷和货币供给造成冲击,进而对利率、经济增长、资产价格产生影响。

六是人民币资产池风险,人民币资产池是资本流入的终点和资本流出的起源,可以看作“人民币卖出头寸”的积累,在境内资产配置和抛售行为中跨境资本将对境内金融市场价格、实体经济投资造成冲击。

(二)构建“跨境资金波动压力指数”

基于跨境资金流动风险点的识别,构建“跨境资金波动压力指数”,旨在刻画跨境流动异常现象。考虑到价格型与数量型跨境资金流动协调监管模式和本外币一体化监管两个方面,综合理论基础和经济资本市场运行的典型事实,构建“跨境资金波动压力指数”,包括:外汇储备、实际有效汇率、利差、通货膨胀率。

由于对跨境资金流动的监测需具备实时有效性,上述指标均采用2010―2015年的季度数据,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外汇管理局、芝加哥期权交易所、OECD和万得数据库等。基于各项指标缺口值构建“跨境资金波动压力指数”,参考大多数文献的做法,采取H-P滤波法(lambda=1600)求取各指标趋势值,并以各指标对趋势值的偏离(缺口值)来表示正向或负向失衡程度。由于各指标之间存在不可公度性,需对各指标缺口值进行标准化。根据指标的安全阈值,设置相应的风险阈值,并按映射函数公式(1)转换。

其中,[b1、b2]分别为各指标警戒状态下限及对应风险状态下限,[a1、a2]分别为各指标警戒状态上下限差值及对应的风险状态差值,[x]为各风险指标值,[y]为映射后的分数值。风险阈值区间按照偏离程度分别分为正常、轻度偏离、中度偏离、重度偏离四个区间,每个区间又可分为正向偏离和负向偏离(见表1)。

基于CRITIC法构建“跨境资金波动压力指数”。考虑到各风险指标的对比强度和冲突性,对于能够提供较大信息量和存在较小冲突性的指标赋予较高权重。采用CRITIC客观赋权方法构建综合指数既可以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又可以避免各指标重复提供信息(见表2)。

(三)“跨境资金波动压力指数”评估

构建“跨境资金波动压力指数”旨在寻求反映资本市场跨境资金流动失衡程度的指标,将其作为识别跨境资金流动异常、检测系统性风险的参考变量。“跨境资金波动压力指数”作为一种风险提示指标是否具有先行性,是否为后续研究提供可靠信息有待进行评估。基于这一研究设计,通过对“跨境资金波动压力指数”与反映国际资金波动的主要经济事件进行对比分析,检验该指数作为变量的有效性。

结合实际资本市场运行状况对“跨境资金波动压力指数”进行评估。从时间视角来看,跨境资金流动呈轻微波动变化态势,领先于利差水平和实际有效汇率且相对波动幅度较大(见图1)。轻度偏离状态主要集中在三个阶段:一是2011年第四季度和2012年第一季度,这一阶段“跨境资金流动指数”呈正向偏离状态,国际游资流入态势明显。具体分资金项目来看,2011年第四季度,直接投资项下的净流入491亿美元,资本流入比前三季度同比增长30%。二是2012年第四季度左右, 2012年跨境资金流动呈双向变化形势,第四季度资金明显外流。三是2015年第四季度,从2015年后半年开始国际资金呈外流形势。从银行结售汇数据的时间变化来判断,2015年第一季度发生逆差914亿美元,第二季度逆差收窄至139亿美元,第三季度逆差扩大至1961亿美元,第四季度逆差下降至1644亿美元,2015年全年跨境资金总体表现出逆差波动扩大的态势。综上所述,“跨境资金流动失衡指数”的变化形势与实体经济运行状况基本吻合。

三、中国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调控的实证分析

(一)研究方法和指标选择

1. 研究方法。考虑到经济系统的动态性,在外汇市场实行官方管制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汇率制度下,相应的汇率政策、货币政策等传导机制会产生资金波动;跨境资金流动又可以通过汇率、利率、价格等渠道影响国内资本流动,可能导致国内资本市场出现失衡现象;波动下的国际游资又将对资金结构产生影响。基于以上考虑,各变量的时间序列之间存在系统性经济联系,本文运用VAR模型构建跨境资金流动风险生成机制,进一步研究跨境资金流动失衡的影响机制。

2. 指标的选择。从实证角度对“跨境资金波动压力”指数的经济内涵和性质进行系统性评估。测度“跨境资金波动压力指数” 与主要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系统性关联、相互影响和作用方式,在此基础上研究数量型和价格型的宏观审慎操作作用机制。

(1)跨境资金波动压力指数(EMP)。对跨境资金进行宏观审慎调控的政策目标就是熨平跨境资金大幅波动,维护跨境资金基本平衡,故此对前期定义的跨境资金波动压力指数进行标准化,用其量化跨境资金监管有效性的政策目标。

(2)国际市场需求(W)。国外需求的变化会带动出口增加,使得交易性跨境资金收入增长,进而影响跨境资金流动,同时也可反映国际市场经济发展的水平。本研究用G20国的GDP同比增长率来代表国外需求水平。

(3)国内通货膨胀率(p)。通货膨胀率是衡量物价水平变动的指标,选择消费者价格指数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以此反映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程度。

(4)境内外利率差(LL)。梳理和总结对国内外跨境资金流动监管有效性评估的实证检验方法,借鉴利率平价法对跨境资金监管有效性进行评价。引入三个月Libor-Shibor利差作为评估监管有效性的指标。

(5)价格型手段(JG)。在对现有宏观调控手段进行梳理后,以客观性、代表性、可公度性为原则,选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中间价(HL)作为价格型管理手段的代表。

(6)数量型手段(SL)。2013年5月起,货币当局发文将外汇贷存比与银行结售汇头寸下限挂钩,对当时防范热钱流入短期内起到了良好的抑制效应,故选取外汇存贷比作为比例数量型调控手段的代表。

(二)两类调控手段协调配合模型的情景分析及效果评估

1. 跨境资金流动协调监管模型。构建VAR模型分别在数量型手段、价格型手段、数量型和价格型手段共同作用三种情景下对“跨境资金波动压力指数”进行系统性评估。按照标准理论,在构建VAR模型前需进行平稳性和协整性检验。对六组数据进行ADF平稳性检验并得出结论,各序列均在一阶差分后达到平稳标准。在此基础上进行协整检验,如果各项指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见表3),则可说明这些变量之间存在一种长期稳定关系。

Johansen协整检验的结果显示,各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意味着某一变量的变化可以通过若干经济变量影响另一变量的变化,可以建立VAR模型进行分析。

2. VAR模型和情景分析。在平稳性和协整检验的基础上,通过LR(似然比)、AIC(赤池信息准则)、SC(施瓦茨准则)等统计量检验,确定滞后二阶的VAR(2)模型。回归模型所估计的系数大多数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且经单位根检验后,所有特征值均落在单位圆内,表明VAR模型是稳定的。由于VAR模型的系数通常难以解释,因此建立脉冲响应函数,继续探讨各变量之间的动态联系。通过未来10期的脉冲响应,重点考察JG、SL手段分别作用以及共同作用时对LL、EMP的动态响应路径。

情景模拟一:将代表数量型调控手段的SL作为外生变量引入模型(以数量型调控为主)。

(1)EMP受到SL冲击的响应(见图2)。EMP受到SL的单位正向冲击后,在第一期产生最大的负向影响,然后开始逐渐衰弱,在第三期逐渐趋于零。这表明跨境资金有较大幅度波动现象时,实施数量型的调控手段有助于短期内起到较好的效果,可以有效缓解资金的波动,但随着时间的变化,开始逐渐衰减,在第四期趋向于零。

(2)LL受到SL冲击的响应(见图2)。LL受到SL的单位正向冲击后,当期及随着时间的变化,数量型调控手段对境内外利差起作用的效果均没有对EMP的作用大,相比较而言,数量型调控手段对平衡跨境资金流动的作用短期内较为显著。

情景模拟二:将代表价格型调控手段的JG作为外生变量引入模型(以价格型调控手段为主)。

(1)EMP受到价格型调控手段冲击的响应(见图3)。当受到JG单位正向冲击后,当受到JG单位正向冲击后,EMP脉冲响应值在当期产生负向影响,第三期开始呈现正向波动,随后出现反向变化。这一特征表明跨境资金流动对结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较容易受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

(2)LL受到价格调控手段冲击的响应。LL受到价格型手段的单位正向冲击后,当期的作用较小,后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开始逐渐增强。

情景模拟三:将代表价格型调控手段的JG和数量型调控手段的SL共同作为外生变量引入模型(以价格型调控手段和数量型调控手段共同作用为主)。

(1)EMP受到JG和SL冲击的响应。当受到JG单位正向冲击后,EMP脉冲响应值在当期达到负向最大值,随后开始出现正负波动;当受到SL单位正向冲击后,EMP脉冲响应当期值负向最大,随着时间的变化,影响作用在第三期达到正向最大,随后交替波动变化。

(2)LL受到JG和SL冲击的响应。当受到JG的单位正向冲击后,LL第一期产生最小的正向影响,然后开始负向递增,在第五期达到最大,随后逐渐收窄;当受到SL的单位正向冲击后,LL出现负向波动且在第二期达到最大值,之后开始逐渐衰减,在第五期转正,随后有正向增大趋势。

脉冲响应结果显示,在以数量型调控手段为主的情景模拟中,数量型调控手段对跨境资金压力指数的短期效应较为显著,但对境内外利差收窄效应较弱;在价格型和数量型调控手段并存的情景模拟中,对跨境资金压力指数和境内外利差的作用均有所放大,效应期有所延长;在以价格型调控手段为主的情景模拟中,价格型调控手段对跨境资金压力指数的作用要弱于数量型调控手段的作用,但其对境内外利差收窄效应更加明显,说明价格型调控手段更遵循市场规律,对资金跨区域的充分流动具有较好的引导作用,但由于国内市场制度建设不完善、价格型调控手段尚不健全,其对跨境资金压力指数的影响作用相对有限,数量型调控手段效果更加突出,当前仍应以数量型和价格型调控手段并存为主,并逐渐向价格型调控手段过渡。

四、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调控手段的协调配合使用

(一)跨境资金宏观审慎管理框架探索

1.日常管理中,应加强资本流动系统性风险的多层面监管。宏观层面,聚焦资本流动的驱动力视角,全面评估系统性风险,防范大量信贷资金跨境、跨币种投机,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中观层面,着重监测非居民以及居民所持有的“卖出头寸”资金存量、资金盘的变化和在境内金融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实时评估资本流动对金融系统可能造成的潜在冲击性;微观层面,监测市场中资金流动的微观主体是否发生大范围单边预期或非理性情绪的群体传染,谨防引发集体性趋同行为,也就是所谓的“羊群效应”。

2. 危机应对中,应根据资本流动的反馈类型采取不同措施。应防范由顺周期性出售资产和货币进而导致资本流动出现非理性失控,尤其要警惕“资本大幅流动―本币汇率大幅波动―外债风险敞口大幅增长―国内信用等级下降―货币供应量增长―国内资产价格下跌”这一循环所造成的连锁式正反馈效应。当预评估可能会形成这种正反馈效应时,应提前实施逆向审慎措施来增加资本流出入环节的阻力作用,使系统性风险头寸积累有所缓解。

3. 从长效机制来看,对资本流动所造成的系统性风险进行有效防范的根本保障是有效的制度保障和健全的市场环境,具体体现在健康运行的境内经济金融体系以及具有系统监测和良好监管能力的货币当局。当前应逐步扩大境内金融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和衍生性发展,提高金融市场对跨境资本流动冲击的承压能力,提高金融市场的理能力,进而使货币价格不易对短期资本流动的冲击发生过激反应;应提高市场的层次结构,推进市场主体多元化,完善市场风险对冲工具。

(二)跨境资金调控手段的选择与协调使用

合理应用宏观审慎工具能有效缓解资本流动对一国经济体的负面冲击(见图5)。

1. 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对跨境资金的流入和流出均有作用):国内企业和金融机构按风险加权计算可借款余额,风险加权余额不得高于一定比例的资本或净资产,目前净资产的估值当中充分体现出了逆周期监管的思路,在其中纳入了跨境融资杠杆率和宏观审慎调节参数,参数的设定与跨境资金宏观形势密切相关。在我国面临跨境资金流出压力较大的阶段,宏观审慎监管参数和跨境融资杠杆率的设定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容忍度,充分体现了逆周期管理的基本思路。

2. 存款准备金管理(对跨境资金的流入更有效):为有效抑制境外资金对人民币投机行为、营造境内外金融机构相对公平的市场环境,应对境外金融机构在境内同业存放执行正常的存款准备金率政策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投机者在离岸市场进行短期、大额人民币融资的成本。

3. 外汇售汇风险保证金管理(对跨境资金的流出更有效):金融机构需根据远期售汇的签约额一定比例缴存准备金,银行为适应政策要求需对其资产负债结构进行调整,通过价格传导来抑制非实需的远期售汇顺周期集聚发生,该政策的实施能够补充和完善跨境资金宏观审慎管理的框架。

4. 银行结售汇头寸与银行结售汇顺差挂钩(对跨境资金的流入和流出均有双向作用)。设定年度银行结售汇顺差调控基点数,与银行结售汇综合头寸挂钩,按季度调整。超过基点数额则要求银行增持相等数额的外汇头寸,不超过的不做调整,如果超过季度目标值,则将超过额度按各家银行对结售汇顺差的贡献度来增持相应头寸。

5. 外汇兑换交易税(对跨境资金的流入和流出均有双向作用):外汇兑换交易税隶属价格型调控手段的范畴内,通过市场化价格的传导,对系统性风险进行有效防范,最终起到逆周期调控目标,来补充微观审慎监管层面和当前一些传统的资金流动管理措施在预防资本流动冲击方面的不足。在当前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初始阶段,需综合权衡人民币国际化和跨境资金流动的风险,在跨境资金流动风险容忍度范围内,可将外汇兑换交易税的初始税率设为零,通过设立该交易项目,起到震慑和警示资金投机者的作用。外汇兑换交易税项目的设立,其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增加短期投机资本大规模异常流动的成本、影响短期投资者的投机预期,从而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1]Meade J.E. 1957. The Balance-of-payment of A European Free-trade Area[J].The Economic Journal,(267).

[2]Tobin J.1978.A Proposal for International Monetary Reform[M].Eastern Economic Journal.

[3]Sphan P.B.1996. The Tobin Tax and Exchange Rate Stability[J].Finance and Development,(2).

[4]Sargent,Thomas J. and Neil Wallance. 1975. Rational Expectations,the Optimal Monetary Instrument and the Optimal Money Supply Rule[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 83.

[5]巩志强.构建我国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的思考[D].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13.

[6]赵文兴,孙蕾. 宏观审慎理念下的跨境资金流动调控:框架设计与工具选择[J].南方金融,2015,(8).

[7]巴曙松,王Z怡,杜婧.从微观审慎到宏观审慎:危机下的银行监管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10,(5).

[8]郑杨,刘明志,毛志豪,陈小五,白当伟,吴鸣,黄燕卿,何念如,廖一榕,张睿锋,朱磊.推进外汇管理体制简约化市场化改革研究[J].上海金融,2010,(5).

[9]陈西果,陈建宇.当前国际政府债务问题的特征、影响及警示[J].当代经济管理,2011,(6).

[10]晏丘.外汇管理中的中国均衡[J].中国金融,2012,(1).

[11]盛松成,吴培新.中国货币政策的二元传导机制――“两中介目标,两调控对象”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2008,(10).

[12]黄宪,王露璐,马理,代军勋.货币政策操作需要考虑银行资本监管吗[J].金融研究,2012,(4).

[13]盛天翔,范从来.信贷调控:数量型工具还是价格型工具[J].国际金融研究,2012,(5).

[14]周小川.宏观调控的经济描述与工程描述――在首届“金融街论坛”上的讲话[J].金融研究,2013,(1).

[15]卞志村,胡恒强.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数量型还是价格型?――基于DSGE模型的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5,(6).

[16]洪昊.我国“热钱”跨境流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10.

[18]陈雨露,马勇.构建中国的“金融失衡指数”:方法及在宏观审慎中的应用[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1).

上一篇:国际经济与贸易论文范文 下一篇:国际贸易的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