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课程建设范文

时间:2023-10-08 17:24:16

国际化课程建设

国际化课程建设篇1

关键词:国际化;本科全英语课程;建设举措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003-2738(2012)06-0018-02

全英语教学是指使用英语教材而且教师以英语授课的教学形式,使母语不是英语的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英语,同时学习和掌握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1]。高校建设全英语课程,是推进国际化进程,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举措,也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求。而高校本科阶段全英语课程建设,则更有利于学生从基础阶段就将专业知识与英语语言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有效阅读英语专业文献与借鉴国外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本文以武汉大学为例,探索如果有效建设本科全英语课程与本科专业全英语系列课程,发掘与培养高水平的本科全英语授课教师队伍,建立本科全英语课程激励保障机制,培育出既符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又能满足国际交流学生修读需求的高质量本科全英文课程。

一、武汉大学本科全英语课程建设基础

2007年,教育部启动了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工作。作为教育部直属高校,武汉大学一直高度重视双语课程建设,目前学校共有部级双语教学课程8门,数量位居全国第3;同时,学校也开设校级双语课程共144门,遍布武汉大学30个学院的相关专业。目前,部分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专业中的双语课程已达到较高比例,如数理金融国际班双语课程已占该班课程总数的51%,中西比较哲学国际班双语课程已占该班课程总数的23%,中法经济学、外国语言文学双学士学位试验班专业基础课双语课程比例达到33%,生物技术类专业基础课双语课程比例达到26%,世界历史试验班专业基础课双语课程比例达到17%。为保证师资水平,学校一方面充分发挥出国留学人员的作用,选拔出一批有过长期出国经历的教师组成双语教学骨干队伍,另一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开展双语教学教师培训,设立双语教学教师出国培训专项经费,择优选拔、重点资助了48名在教学一线开展基础课双语教学、英语基础好的中青年教师前往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进行课程研修。本科双语课程的广泛开设,为本科全英语课程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储备了大量优质师资资源,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武汉大学本科全英语课程建设举措

(一)开展前期调研。

为保证学校本科全英语课程建设质量,武汉大学教务部于2010年下半年面向全校各院(系)下发了《关于开展武汉大学全英文教学课程调研的通知》(武大教函〔2010〕069号),重点调研了各学院(系)实际已自行开设的本科非语言类全英文课程的课程名称、课程类别、课程学分及课程负责人姓名、职称、国籍等相关信息。在此基础上,汇编并印发了全英文版的《武汉大学本科全英文教学课程简介》,分学科详细介绍了分布于我校22个学院(系)共115门实际开设的本科全英语课程,为本校及国际交流本科生选修全英语课程提供了有效参考。

(二)做好制度保障。

为确保课程建设分步展开、有序进行,学校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切实保障本科全英语课程建设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学校在《关于印发的通知》(武大教字〔2010〕26号)中明确指出,为了指导学院(系)加强课程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决定分年度建设本科全英语课程。在《武汉大学“985工程”子项目——人才培养国际化推进计划(2010-2013年)》中又进一步强调,在现有本科双语课程基础上,大力推进本科全英语课程建设。2011年3月14日,学校下发《关于继续开展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武大教函〔2011〕010号),作为子项目之一,学校正式立项建设本科全英语课程,申报范围面向全校所有院(系)非语言类课程,涉及三个领域:1、反映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专业基础系列课程;2、反映学科发展前沿,拓展学生科研能力,提升学生专业素养的专业系列课程;3、传播中华文明与文化,展示中国改革发展与经济建设成果的通识课。同时,明确要求申报课程具有较好的建设基础。

(三)培育优质师资队伍。

与双语课程不同,全英语课程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仅只使用一种语言——英语,这就要求授课教师不仅有扎实的英语功底,流畅的口语表达能力,更需要授课教师具备一种能深入浅出、用简单易懂的英语来阐释复杂乃至晦涩的专业术语的能力。尤其当听众为专业基础知识尚不牢固、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本科生时,这种教学能力重要性就更为突出。没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本科全英语课程建设很有可能流于形式,其结果是学生既没有学好专业知识,也没有学好英语,同时还浪费了大量教育资源。目前,就我国诸多高校而言,师资问题已成为制约全英语课程发展的主要瓶颈。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英语授课师资队伍是全英语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2]。

国际化课程建设篇2

关键词:基础医学;研究生课程;国际化建设;研究与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3-0170-03

21 世纪是人才竞争的世纪。新形势新时期下研究生的培养也必将有新的要求。应对不同类型、多种规格和各种层次人才的市场需要,多样化研究生培养,研究生课程国际化成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必然趋势。

一 、研究生培养的改革之路

我国研究生培养的改革之路,主要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1]一是以学徒式培养为主,专业式培养并存的制度。在建立新中国以前,对于我国研究生的培养是学徒式培养与专业式培养并存,但那时主要还是以学徒式培养为主;二是专业式培养的制度。契合1978年改革开放的契机,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研究生数量也迅速增加,传统研究生培养方式已不再适应市场和社会的需求,专业式培养走向主导地位;三是两年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培养的制度。2004年学制的改革开启了研究生培养的新局面,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主选择的权利,并可以结合自身实际,灵活的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年制;四是硕博连读培养的制度,有机结合硕士阶段与博士阶段,重点培养研究型人才,2007年,1+4 硕博连读制度揭开了研究生培养改革的新面纱;五是课程体系国际化建设的制度。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迅猛发展,各国竞争日趋激烈,人才逐步国际化,对于研究生培养的新要求,促使了课程体系国际化建设的产生,也成为目前研究生培养改革的主要途径以及迫切需要完善的发展方式。

二 、基础医学研究生培养的经验总结

契合研究生培养改革的康庄大道,探索研究生培养的理论创新和改革实践,对于基础医学研究生的培养,主要有以下经验教训:[2]

调整培养目标,完善培养方案。当前医学研究生的培养已经由学术型人才向复合型应用型医疗人才发展,即医学研究生已经逐步走向从事医学科学研究到能够直接为医疗卫生事业服务的道路。

建设课程体系,培养创新能力。研究生培养的基础性工作就是建设研究生课程体系,优化研究生知识结构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基本知识平台的构建,覆盖了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以及专题讲座等;多种课程体系的建设,目前,我国比较推广的即是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种课程体系;优秀教材的选择,教材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医学动态,亲自操笔编写,完成高质量的研究生教材。

加大导师队伍建设力度,完善导师责任制度和导师资助制度。导师是影响整个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关键所在,因此,要建立研究生导师遴选制度,制定选拔导师的量化标准,完善导师审核机制,明确导师的要求和条件,重视导师地位,实施岗前培训,杜绝无经费、无课题、无成果的“三无导师”,并定期召开导师总结会议,加强导师与学生的交流,吸纳多方人才,借鉴国内外优秀学术资源,强化医学研究生师资队伍。

塑造良好氛围,搭建科研舞台。突飞猛进的科学发展,日益涌现的新问题无不成为了难以解决的问题,即使知识渊博的导师也未必全部知道。因此,对于学术氛围的塑造,科研舞台的搭建必不可少,在讨论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并能充分发挥研究生的积极性以及创造性。

开拓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视野。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是我国需要贯彻落实的战略方针。建设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国际化是有效的举措,开拓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视野是行而有效的策略。建立国际交流、互通有无等等都是有效的渠道。

三 、我国与美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对

基础医学研究生课程国际化建设的启示1.我国与美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

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对于人才的培养,人才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国在地域文化和教育制度上与美国都有较大的差别。因此,对于人才培养的理念、方法等也存在着较大的不同。主要差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与借鉴。

招生原则的差异:“进门”指标不同,“出门”制度不一样。在“进入大学校门”方面,在我国高校招生基本实行的都是“全国统考,分数定成败”,而在美国要想进入名牌大学就必须“过五关斩六将”,主要体现在:SAT考试高中学分中学平均成绩推荐信大学个别面试;[3]对于“走出大学校门”,我国基本奉行只要没犯什么原则性的错误,都能顺顺利利地拿到文凭,获取学位;而在美国,就不能如此高枕无忧,美国实行严格的淘汰制度,进入大学就开始了优胜劣汰的竞争,学生要想顺利毕业就必须付出更多。

培养方式的差异:内部结构不同,专业“面积”不一样。本科教学为纵向,科学研究为横向,纵横交错是高校标准的内部结构。在我国基本是纵横相同,而在美国一流大学都是简单的纵向,丰富的横向;对于专业的界定和覆盖范围方面,我国专业划分精细,进入大学基本就确定了哪个学院、什么系别,而在美国,培养人才是首位,专业培训是次要,如哈佛的“七艺”,耶鲁的“通识教育”等。

管理学生方法的差异:大处抓,小处管。我国因为专业的细分,所以对于学生的管理也是分配到了院系,即使学位授予都按院系授予;而美国对于学生的管理,始终贯彻的是全校统一管理。

教育思想的差异: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区别。美国对于教育的国际化十分重视,甚至把学校国际化水平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标准之一,注重人才与技术的引进与吸收;而我国虽然目前也逐步走向世界,面对国际,但相对而言国际化的理念还比较薄弱,同时师资、经费等方面也相对缺乏,与美国还有相当大的一段距离。

2.加强我国基础医学研究生课程国际化建设的几点转变

扬长避短,基于美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思维和方式,实现基础医学研究生课程国际化建设,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一是实现录取指标多元化。打破传统单一的录取方式,综合考生个方面的素质,建立适当的竞争形式和淘汰机制,如可以结合考生高中三年具体的行为表现、社会实践、处事能力等,综合和考生高考成绩来确定最终的录取人员等;二是采取学科培养宽口径形式。社会是一个多元的错综复杂的社会,社会需要专业适应同时又社会适应的创新型人才,要调整改造现有相关专业,拓展专业口径,并可以尝试培养跨学科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三是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实施多元化、具体化、个性化方针。社会需要创新型的人才,而所谓的创新在一定意义上而言就是个性。因此,在培养共性精英的同时,还应当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鼓励个性化的发展;四是基于本土,走向国际。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的迅猛前进,人才不再是一个国家单独的人才,地球也逐步变为地球村,人才的培养要立足本土特点,放眼国际需求,培养世界通用的国际型人才。

四 、培养基础医学研究生导师对于基础医学

研究生课程国际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导师是研究生接触最多,影响最大的人之一。因此,基础医学研究生导师的培养对于基础医学研究生课程的国际化建设意义重大。培养基础医学研究生导师,建设基础医学研究生国际化课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4]

1.储备师资力量,建立导师队伍

基础医学研究生课程是对于本科知识的提升与应用,所接触所学习的都是医学的前沿科学。因此,建设基础医学研究生国际化课程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基础医学研究生导师的专业知识必须牢靠,科研水平必须高深;其次重视科研的同时,不能忽略了自身人文素质的培养;再者,学校方面还应该注意健全学校对于研究生导师的管理制度,[5]能够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

2.与时俱进,确定培养方向,放眼国际化基础医学研究生课程

何人只有确定了自己的目标,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才能行而有效地向之前进。因此,建设基础医学研究生国际化课程,应当放眼国际化基础医学研究生课程,学习和借鉴国际上关于基础医学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成功案例,并结合本土实际加以应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基础医学研究生国际化课程,明确每一个基础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方向。

3.与国际接轨,改革基础医学研究生培养对策,向世界靠齐,更新基础医学研究生管理办法

基础医学是一门重要并且实用的学科,单纯的书本培养肯定满足不了学科的要求,因此,对于导师知识结构体系的完善迫在眉睫,具体可以采取下列相关措施:邀请国内外知名基础医学专家、教授对基础医学研究生导师进行国际化培训或组织基础医学研究生导师去高校深造;组织或参与基础医学国际学术会议;注重实践,加强学以致用;加大基础医学研究生培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力度,可以共同研发、合作教学或采取国际交流生政策等。

4.任聘基础医学国际型教授,健全基础医学研究生导师遴选制度,贯彻落实基础医学研究生导师岗前培训以及导师助理政策

培养品学兼优的基础医学研究生应当聘请品学兼优的研究生导师,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健全基础医学研究生导师遴选制度,加大研究生导师岗前培训力度,并设置导师助理,协助导师的同时,完善自我。此外,要建设基础医学研究生国际化课程,任聘基础医学国际型教授也是必要的投资,并对于国际科技资源应该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努力营造“国际化”的育人环境。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间的竞争成为了人才的竞争。因此,对于研究生的培养就有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对于研究生基础医学的培养应从基础医学研究生课程开始,基础医学研究生课程国际化建设成为必然。

[参考文献]

[1]周兰芳.基础医学研究生培养改革的回顾与总结[J].医学信息,2011,24(07).

[2]周玲,丁云波.云南发展农科研究生教育对策探析[J].学术探索,2001(S1).

[3]龙大为.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中美高校比较引发的思考[J].学术探索,2005,(05).

[4]丁先琼,柳景,鲁平俊.云南省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导师培养对策研究[J].学术探索,2003,(S1).

国际化课程建设篇3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课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6-0199-02

党的十明确提出“国际化”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目前,国际化课程的设置与优化已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战略,也是衡量高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1]。近年来,为提升办学水平,优化培养模式,国内各高校纷纷探索国际化课程的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在课程设置、授课组织、学生准备等环节出现一些问题[2]。在总结前期暑期国际化课程建设经验的基础上,2015年9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首次面向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设全英文国际化专业课程《金属科学与工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获得了一些经验。

一、《金属科学与工程》国际化课程的开设背景及特点

为有效实施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自2013年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每年聘请国外知名大学的外籍教师,集中在7―8月开设暑期国际化课程。2013年暑期,来校教授国际化课程的外籍教师19人,分别来自7个国家,开设19门国际化课程。2014年暑期,来校授课的外教包括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47位教师,开设48门课程。通过暑期国际化课程的建设,学校在制订管理办法、聘请外籍教师、组织学生选课和课程教学、教学质量保障措施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实施和管理办法,积累了办学经验。然而,由于暑期天气炎热,课程时间紧,学习强度高,教学效果尚有很大提升空间。为此,2015年9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学院聘请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外籍教授为本科三年级的学生单独开设《金属科学与工程》专业国际化课程。汲取暑期国际化课程的教学经验,课程的设置和实施具有以下特点。

1.授课对象选取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的本科三年级学生,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调整和优化。暑期课程的实施中,国际化课程采取了全英文教学和考核,对授课学生未做区分。一些学生的基础过于薄弱,影响了授课效果。此次国际化授课,选择已完成专业基础课《材料科学基础》学习的本科三年级学生作为授课对象。同时,在对《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效果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和优化。例如,针对学习难度较大的“固态相变原理”和“晶体缺陷运动特点”增加了授课学时;对一些难于理解的机制、机理,制作了三维演示动画。

2.考核形式多样化,保证公平性,体现挑战性。为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采取了“Quiz+Assignment+Final Examination”多样化的考核形式,在保证公平的同时,更注重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授课前,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该课程的参考书目(Additional Readings)和课后作业(Assignment)。Assignment侧重材料工程专业实践问题的分析,鼓励学生自己阅读思考,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占总成绩的30%。授课过程中,每完成一定章节后,课上随即开展测验(Quiz)。Quiz可提升学生的听课效率,主要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形式主要为单项选择题,占总成绩的20%。授课结束2周后,组织课程的闭卷考试(Final Examination)。Final Examination除涵盖课程的重点外,一部分试题难度较高,需要学生结合所学,创造性地予以回答,占总成绩的50%。该考核形式兼具公平性和挑战性,保证了课程的通过率,同时,有利于启迪优秀学生创造性的学习。

3.降低授课强度,教学进程与实验课程互为辅助,提升教学效果。由于暑期授课时间紧,国际化课程的授课频率较高,学生反映学习强度高。为保证教学效果,《金属科学与工程》每周三、周五授课,每次授课2学时,给予学生更多课前准备和课后复习时间,课程总学时增加至32学时。为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将《金属科学与工程》与《材料试验》实验课程的教学进程统筹交叉进行。实践证明,这一组织模式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课程出勤率较暑期国际化课程明显提高。

二、《金属科学与工程》国际化课程的建设经验和启示

1.注重学生的“主体性”特点,更好地、切实地尊重和理解学生。《金属科学与工程》教学过程中,外教对学生的尊重和课堂的包容性令人印象深刻。课前除将课件、参考资料和习题等学习资料及时分发给学生外,对于学生的电子邮件,均能够在24小时内及时予以答复。即使是一些不属于课程范畴的问题,也能够中肯回答,并未敷衍。授课中,对于每位应答问题的学生都首先给予感谢,师生互动频繁,气氛和谐融洽。面对学生的课后提问,外教能够不厌其烦,坚持在教室解答完毕。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得师生间建立了尊重、理解和信任,极大促进了教学过程。研究表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主体地位。学生的主体性是否充分发挥是检验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点之一[3]。现在校的本科生大多为90后,个性突出,渴望被理解和尊重。在国际化课程的建设中,我们应更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特点,更好地、切实地尊重和理解学生,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2.国际化课程的建设应结合“国情、校情、学情”,“借鉴”而非“照搬”国外教学方案。前期暑期国际化课程的教学中,部分外教直接照搬本国教学大纲,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金属科学与工程》国际化课程开课前,我们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外教提供的教学方案进行了优化和完善。同时,在课程的组织上采取了较为灵活的方式。将该课程类别订为专业选修课,学生可自主选择是否将该课程成绩计入其平均学分绩点。对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允许中途退选。另外,课程的考核方式注重多样化。Quiz侧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Assignment侧重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Final Examination难度较大,侧重考查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果表明,这些措施既消除了部分学生对国际化课程的“恐惧”,减轻了学习压力,又有利于一些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金属科学与工程》国际化课程的建设经验表明,开课前应与外教充分沟通,结合“国情、校情、学情”修订教学大纲,“借鉴”而非“照搬”国外教学方案。

3.尊重认知规律,在开设专业国际化课程前应首先开设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英语课程。由于选取了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的本科三年级学生作为授课对象,《金属科学与工程》国际化课程的教学效果较暑期国际化课程有了明显提高。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专业英语词汇的匮乏是学习的主要障碍。课程成绩的统计分析也表明,一些选修过材料专业英语课程的学生成绩明显优于未修过该课程的学生。因此,应当大力推进专业英语课程的建设,建议在培养方案中将专业基础课程安排在专业国际化课程开设之前,大力推广专业英语课程建设。

4.提供充分的师资配备,关怀外籍教师。前期暑期国际化课程的建设中,一些外教是首次来中国,语言不通,饮食起居难以适应,影响了教学效果。国外大学开设国际化课程时普遍为教授配备助教。此次开设《金属科学与工程》全英文国家化课程,学院特别为《金属科学与工程》国际化课程成立了教学指导小组,并为外教配备了1名助教,2名研究生助手。实践表明,由于采取了“Quiz+Assignment+Final Examination”多样化的考核形式,工作量非常大,这些措施是完全必要的。此外,学校为外籍教师提供了公寓,并配备生活秘书1名,生活的保障也使外籍教师能够潜心教学。

参考文献:

[1]惠悦,曹顺仙.高校国际化课程优化的途径[J].教育艺术,2013,(10):359-360.

[2]陈和太,单胜江.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国际化的策略[J].教育探索,2014,(10):36-37.

国际化课程建设篇4

【关键词】“一带一路”战略 铁道类专业 国际化课程建设

一、引言

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这是我国职能部门就“一带一路”议题的首个官方文件,引起国际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一带一路”是我国提出的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宏观和长远的战略构想,沿线涉及的国家有几十个,人口达到40多亿,包括了中华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和其他各种文明在内的多种文明相互交融,共同发展,是新形势下沿线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和愿望。“一带一路”是和平与合作发展的新理念、新倡议、新创举。在现今的区域合作平台的基础上,实现各国和地区之间的平等对话,加强合作,相互增进友谊,了解彼此的价值观、社会结构、指导思想和风土人情,主动发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关系,旨在谋求经济融合、政治互信、文化包容等方面的共同发展,平等互惠。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列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高速铁路是互联互通的重要基础设施,我国的高速铁路发展迎来了重要战略机遇期,成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国际化课程建设的依据

在我国高速铁路“走出去”,服务“一带一路”战略的重大背景下,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我国西南五省(市)区唯一一所具有铁路背景的高等职业院校,同时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高职学院、广西特色高校建设项目单位、首批广西高端应用型本科人才联合培养改革试点单位,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不失时机地加快轨道交通类专业的发展,从而推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部署。2015年9月,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加入了中俄交通大学校长联盟,广泛参与轨道交通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与俄罗斯乌拉尔国立交通大学共同签署了两校合作办学协议,联合举办“中俄丝路学院”,与泰国大城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泰国班普工业社区教育学院、那空是坦玛叻府技术学院、彭世洛府技术学院、华富里府技术学院、春武里府技术学院、博仁大学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其中,泰国大城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已于2016年3月、8月派出了两批教师到我校进修,5月我校组织领导和老师到该校互访和交流展开良好合作,且该学院并将于2017年派留学生到我校学习高速铁路信号控制、铁道车辆等专业。我校与上述国外学校将会互派留学生和教师进修,广泛开展轨道交通领域专业的交流与合作,其中,高速铁路信号控制、铁道车辆是重点专业。因此,可以优先考虑对高速铁路信号控制、铁道车辆专业的国际化课程体系进行研究,培养各国来华留学人才,推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部署,最大限度地促进高速铁路相关专业发展。

三、国际化课程建设的意义

在“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面对国际高速铁路建设和企业急需用人,而铁道类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相对缺乏的情况,为有效服务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快速培养高速铁路相关专业具有较强职业能力的实用型人才是我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的国际化办学水平、教学质量、人才培养、专业特色与课程体系的开发紧密相连,息息相关。我校要提升高速铁路相关专业服务“一带一路”战略的能力,就要全面深入研究来华留学生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利用在铁道类专业的资源和优势,顺势而为,调整已有的专业课程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开发国际化课程体系和配套的教材、实验实训指导书、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等,从而满足国外高速铁路相关专业相关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已有60年的铁道类相关专业的办W经验,具有较好的教育教学实力和学科研究基础。但是高速铁路作为国际化办学的专业学科,所面对的人才培养对象不同,所应用的教学理念、培养目标和方式也应随之改变。国际化办学培养的学生除了需要具备高速铁路相关专业的知识外,还需要加强人文教育,拓展课外及社会实践,培养综合能力。这些需要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课程体系作为支撑。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作为高职院校,在服务我国“一带一路”战略中,要在遵循职业技术教育基本规律的基础上,研究出一套科学有效的高速铁路不同专业课程体系,且对与之相配套的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与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研究。这将对规范轨道交通类学校的高速铁路相关专业国际化教学、专业未来发展前景以及为国际高速铁路相关企业培养出高技能的专业应用型人才,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四、国内国际化课程体系研究现状

进入21世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与世界的联系愈加紧密,在适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之中,“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已与国家教育影响力、国家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等因素构建了更为直接的联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将扩大教育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中国教育国际化水平,提升中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培养大批国际化人才。

为实现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落实课程国际化的相关政策要求,不少中国高校开展了课程国际化的探索和实践。这些实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调整课程设置,增设具有国际性倾向课程;二是重视和加强外语教学;三是重视国际区域研究学科的建设;四是加快引进国外先进的原版教材。简单来讲,调整课程设置,增设具有国际特性的课程,使整个课程体系呈现明显的国际性倾向。

国际化课程建设篇5

[关键词]:《国际贸易业务分类和资质管理》 应用型本科 “模块化”课程体系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与精英教育偏重学术型人才培养不同,大众教育则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这就要求高校的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也应按照应用型体系来进行建设或设置。

GB/T 28158-2011《国际贸易业务的职业分类和资质管理》推荐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中将国际贸易业务人员职业类别分为国际贸易业务运营类、单证类、财会类和翻译类四种,并对各职业类别规定了相应的职业资质要求和管理机制。该“标准”不仅为国贸专业的人才培养指引了方向,也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设计提供了指导依据。应用型本科是将新型的本科教育和新层次的高职教育有效结合的教学培养模式,与传统的普通本科教育相比,它更注重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而相比高职教育,它培养的人才又有更高的学历层次。“模块化”教学是教学模式的一种有效形式,已成为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趋势。本文基于“标准”构建了国贸专业应用型本科“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二、应用型本科国贸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按照“标准”中职业资质对业务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应用型本科国贸专业的培养方向应具备专业化、实践性与应用型的特征。在学科课程体系建设与设计中应注重学生的基础能力、职业能力和专业能力三种能力的培养。“模块化”课程体系以课程模块为基本单元,通过建立科学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来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该课程体系内容包括以下4个模块。

1.基础能力模块

基础能力模块主要以素质教育为主,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主要培养以下能力和素质:

(1)职业道德与政治思想素质。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与法律基础知识应用能力,设置的课程主要有:思修、毛邓、形势与政策等。

(2)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以运动和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对学生机体进行科学的培育,包括的课程主要有:大学体育等。

(3)心理素质与自律能力。培养心理素质和抗压、受挫能力,课程主要有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等。

(4)语言及人际能力。培养学生人际沟通和交流能力,课程或活动主要有:大学英语、各种讲座及社团活动等。

(5)安全与环保意识。培养学生拥有高度的安全与环保意识。设置的课程或活动主要有:消防演练、环保讲座等。

(6)计算机应用能力及经济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熟练应用计算机,具备将经济问题量化为数学的能力,包括的课程主要有:计算机应用、经济学、经济数学等。

2.职业能力模块

职业能力模块以基础职业能力培养为主,兼顾岗位专业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能力有:

(1)商务沟通能力。使学生具备现代商务信息的获取、与客户及对手有效沟通、商务谈判、理解国际商务文化、现代商务礼仪、化解矛盾与危机的能力,课程主要有商务礼仪、国际商务谈判等。

(2)外贸英语应用能力。使学生具备利用外贸英语函电建立业务关系、获取订单、进行交易磋商的能力,课程主要有商务英语读写、商务英语口语、外贸函电等。

3.专业技能模块

专业技能模块以职业专业能力的培养为主,主要目标是力求符合“标准”国际贸易职业资质管理中的岗位要求,为学生“零距离”就业打下基础。

(1)国际贸易单证操作能力。使学生具备交易磋商、订立外贸合同、信用证及外贸单证阅读翻译与缮制能力,课程主要有:国际贸易单证实务、国际贸易单证实训等。

(2)办理国际货物运输、报关报检及物流管理能力。使学生具备为进出口货物选择合理运输方式、签订运输合同的能力,货物运输的能力,为进出口货物合理投保的能力,报关报检能力,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理论与方法、精通国际物流业务、具有国际物流运作组织能力,包括的课程主要有:国际运输与保险、国际海运运输实务、国际空运运输实务、现代物流概论、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报关与报检实务等。

(3)国际(外贸)结算能力。使学生具备对国际贸易业务进行核算、分析、预测和控制的能力,具备出口退税及相关核算的能力,包括的课程主要有:金融学、国际金融学、国际结算、会计学、外贸会计等。

(4)外贸跟单能力。使学生具备根据外贸订单对货物从生产到出运进行全程跟踪的能力,包括寻找客户、设定目标、传播信息、推销产品、提供服务、收集信息、分配产品及承担各类单证的运转,包括的课程主要有:外贸跟单理论与实务等。

(5)营销策划及管理能力。使学生具备从事市场调研和分析的能力,营销策划、市场开拓、直接销售的能力及客户管理等能力,包括的课程主要有:应用统计学、市场调查与分析、国际市场营销等。

(6)电子商务能力。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电子商务的业务流程及运营特点,具备维护电子商务网站、网络营销、网络运营及电子商务创业的能力,包括的课程主要有电子商务、跨境电商工作实战等。

(7)专业综合能力。使学生具备寻找客户、贸易磋商、签订合同的能力,组织履约、报关报检、制单装运、核销退税、处理争议,办理进出口实务操作和管理全过程的综合性工作的能力,包括的课程有国际贸易流程模拟等。

4.专业提升及拓展模块

由于应用型本科教育在知识结构上具有知识面较宽、基础较扎实、应用型较强的特点,因而需要精简理论课程,突出理论教学的应用性,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向应用型培养模式转变。可探索性的对传统的、偏重理论的本科课程(如中国对外贸易、国际经济合作、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投资等)进行“改革试水”,根据培养目标和职业要求适当精简教学内容,缩减教学课时,并转换教学方式,如采取讲座、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写论文等形式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验。部分核心课程如国际贸易实务等可根据学生的意愿及英语水平,开设双语选修课。此外,还可通过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或设计等环节,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完成上岗前的训练,最终形成“零距离”就业的能力,从而真正体现应用型本科教育重视应用、重视实践的特点。

三、结语

教育部在2014年度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要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高校转型。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基于《国际贸易业务分类和资质管理》标准的国贸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体现了新形势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对应用型本科的教学改革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郑建仁.以就业为导向创新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2013,(5).

[2]罗明.衔接国贸资质管理国家标准的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探索.大学教育,2013,(10).

[3]宋蔚.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研究.科教导刊,2012,(08).

国际化课程建设篇6

【关键词】高校;日语;课程体系;问题;对策

2001年《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将成为21世纪日语教育的重要目标”。中国学者陈学飞教授(2002)曾经提到郭高等教育国际化指的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面向国际发展的趋势和过程,是把国际的、跨文化的全球的观念融合到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和服务等诸项功能中的过程。陈俊森(2008)也在《大学日语教育的发展》一文中指出:未来的大学日语教学改革既要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也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要走综合化的道路,转变传统的能力培养观念,要真正实行综合运用能力的均衡发展。

因此,日语教学体系建设也要顺应时代的要求,从知识全球化的角度出发,立足于本国国情和本国的教育理念,走国际化路线,将国际化的、跨文化的观念融入到课程体现建设中去,从而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国际化日语应用型人才。

一、日语课程体系国际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各高校已经认识到了进行国际化日语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都在《大纲》方针的指引下,积极开展了教学改革,提出了各种改革措施,但大多侧重于教材以及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本文将从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三方面分析目前高校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目标脱离实际

课程目标是高等学校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是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设置中的具体反映,是课程体系建设的灵魂。在我国高等教育理念和方针的指导下,各高校日语专业认真研读大纲要求,纷纷制定出符合自己学校定位的课程目标。但是,有的课程目标过于完美缺乏可行性,如:“要培养具有高水平日语综合应用能力、初步的英语交际能力、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有比较全面的知识结构的外向型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高级日语人才”,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实现上述目标中所体现的培养需求是很难的。而且对于“高水平”、“较好地”、“比较全面”等词语的界定也有待考究。此外,有的课程目标忽视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有的课程目标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内容过于陈旧

课程国际化要求课程内容的国际化。首先,在教材使用方面,由于购买和印刷的难度,目前,绝大多数高校所用日语教材为国内出版的教材,而且是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没有更新过的老教材。这样的教材提供的内容一定是陈旧的,不能实现国际化教育的目标。其次,日语基础课程基本都是小班授课,很难实现每次课都用多媒体教学,所以教师使用的教学资源也仅局限于黑板和录音机,这样呈现出来的知识枯燥乏味,使学生对日语学习失去兴趣,不能从更全面的角度去理解日本文化,从而导致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成为空谈。正所谓,一个学科如果只是体现本国经验,而排斥其他国家的经验,就是欺骗学生,反映出一种愚蠢的沙文主义。

二、日语课程体系国际化建设的对策研究

在建设日语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要明确课程体系设置应遵循的原则。首先,课程体系建设要以国际化背景为前提,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语言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为主线,一切课程都要服务于这一宗旨。其次,课程体系建设要符合阶段性原则,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初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理论到实践,循序渐进逐渐展开。再次,课程体系建设要具有关联性,避免重复教学与各自为政现象的出现。

(一)明确课程目标

首先,日语课程国际化要求确立国际化的课程目标。在国际化日语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要体现国际精神,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日语人才。因此,笔者认为日语课程目标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想在国际社会中生存下去,除了牢固掌握本国文化外,还应该对日本及各国文化和传统加深理解,要具有较强的国际意识;第二,要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基本功和实践能力,具备良好的运用日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懂得跨文化交际的规则和技巧;第三,要求学生掌握至少一门专业知识(如:会计、旅游、物流等);第四,要能够运用世界通用语言英语进行日常的沟通与交流。

(二)优化课程内容

日语课程体系国际化的落实,还应该体现在优化课程内容上。课程内容国际化包括教材和教学资源的国际化。

1. 教材选择多样化

教材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应该在推进国际化发展、借助国际资源的同时,建立起地域性的合作机制,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区域高等教育国际化。首先,继续坚持引进日本原版教材、引进日本特聘教师。使用日文原版教材并使用日语进行教学,既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译几方面基本功,又拓宽了学生知识面。其次,要建立起区域合作的机制,与区域内高校共同合作开发符合地区特色的优质教材。教材编写必须做到“立足前沿”、“放眼全球”与“融会贯通”。要在发挥本土化优势的基础上,吸收最新研究成果及充实不同国家的案例。同时,要在教材中增添跨文化的和国际领域的内容。

2. 教学资源国际化

国际化课程建设篇7

关键词:人才培养;产学研一体;研究性学习;校企合作;多学科融合

近年来,计算机学科自身的内涵、外延和发展的动力与源泉都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计算机在不同领域中的创新技术与工程应用已经成了计算机学科发展的重要源泉,计算机学科的知识体系也逐渐呈现学科融合的趋势,人才国际化竞争趋势越来越明显。针对这些变化,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根据自身长期积累的教学基础和在技术与工程应用研究方面的优势,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锐意改革,建立了以工程型、复合型、国际化为特色的产学研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

多年来,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利用自身的学科研究特色,针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工程人才培养需求,整合计算机、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工业设计(信息产品设计方向) 4个专业的资源,围绕“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目标,以能力培养为导向,以精品课程推动课程群建设,并以课程建设为基础[1-2],构建了多层次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3]、多方位的国际交流能力培养体系、多学科融合的人才培养知识体系,在计算机类工程型、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4]。

1建立多层次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长期以来,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以课程建设为基础、产学研合作为平台,积极探索教学科研互动、校企互动、课内外互动的实践教学模式,针对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不同阶段,建立了基础实践、工程方法实践和创新体验等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1) 引导研究性学习,以课程综合型实验为基础,培养学生基础实践能力。

在本科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教学中,大力推行课程设计(俗称大作业Project),通过团队式合作、研究式分析、工程化设计完成较大型的系统或软件的设计题目。课程设计也为教师提供了一种从科研中提炼综合性、设计性实践内容,将科研成果转换为教学内容的有效途径。

目前我们已在80% 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中设置了课程设计教学环节,如在3门国家精品课程中分别开设不同类型的综合实验:“操作系统”――Linux系统分析、“软件工程”――典型金融软件设计、“程序设计基础”――趣味游戏设计。在实施课程大作业十

作者简介:陈刚(1973-),男,教授,博士研究生,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软件;何钦铭(1965-),男,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陈越(1967-),女,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软件;陈丽(1970-),女,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教管理。

多年经验的基础上,组织编写了国内第一套涵盖13门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课程设计系列教材。

2) 加强校企合作,将主流技术和工程方法引入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工程方法实践能力。

我们与企业建立战略技术联盟,与知名企业合作,包括:共建专业方向和模块课程、聘请企业教师授课、共同指导毕业设计和学位论文、共建工程训练教学基地等,将主流技术和工程方法引入教学实践中。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对若干相关热点问题进行研讨,作正式的技术报告,将项目实践引入课堂教学,鼓励学生将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进行技术化、工程化。让学生在接触学科前沿、体验新技术的同时,培养科学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目前有9门课程获教育部-微软(IBM、Intel、SUN)精品课程,其中嵌入式系统、软件工程、并行计算与多核程序设计3门课程获国家精品课程。

我校已经与浙大网新和美国道富银行共建了金融信息技术方向的课程体系,与阿里巴巴公司共建了电子服务技术方向的课程体系等。开设项目实训课程10个左右,同时与Intel、微软、IBM、网易、网新、道富等著名国内外IT企业建立了稳定的企业实习基地30多家。

3) 以学科竞赛和科研训练为手段,激发学生自主创新兴趣,培养其创新实践意识。

我校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探索课内外互动的实践机制,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主要包括鼓励学生参与科技竞赛、科研训练和创新俱乐部(社团)活动等。

一年一度的“浙江大学学生电脑节”已举办,每一届电脑节直接参与学生人数均达到2000余人次,成为浙大最有影响力的学生科技活动之一。学院还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国际竞赛,包括ACM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国际顶级设计大赛等,并频频获奖。近5年共有100多位学生获省级以上各类竞赛奖,其中国际大奖50多项;利用学校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和自主设立支持的SRTP项目,使SRTP的学生参与面达90%;先后创建了IBM技术俱乐部、Intel技术俱乐部、腾讯创新俱乐部等近10个与专业技术相关的创新型学术俱乐部,成员超过500人。

4) 以高水平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大项目为平台,培养学生的工程创新研究能力。

我校将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中心作为工程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并结合近年承担的面向国家产业发展需求的重大工程技术性项目,吸引一批高年级的本科生进入工程技术型研究基地和课题组,从事高水平的工程技术创新研究工作。

现有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道富技术中心(金融软件)、嵌入式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计算机辅助产品创新设计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视觉感知教育部-微软重点实验室等,每年吸收本科生150位以上。其中,道富技术中心几乎参与了美国道富银行所有的核心金融系统研发项目,成为国际化金融信息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也是吸纳毕业生就业的大户。

2建设全方位的国际交流能力培养体系

我校以双语课程建设为基础,大力推行全英语教学,通过营造国际化教学语言环境、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师资等方式,构建多方位的国际交流能力培养体系,提升国际化教学的质量。

1) 推进双语教学,营造国际化教学语言环境,培养国际化交流基础。

大力推动双语教学,开展全英文教学,为本校学生和国际生源创造必要的国际化教学语言环境。

目前,我们有46门本科专业课程采用英文教材并实施双语教学,开设了全英文双语教学课程共27门,其中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两门课程获国家双语示范课程;另外我们还聘请外籍英语教师为学生开设高级英文写作、高级英语口语等实用语言课程。

2) 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跨文化国际交流能力,探索国际合作教学的新模式。

通过形式多样的海外高校短期交流、中加双学位项目等,加强学生跨文化国际交流能力的培养,在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内容建设、海外师资队伍的聘任和教师国际交流等方面全面提升国际化教学的质量。

目前,我院已与加拿大、法国、爱尔兰、荷兰、新加坡、日本、德国、瑞士、瑞典、澳大利亚等地的19所高校实施本科学生交流。全部项目每年涉及本科生约100余名,达到单届学生总人数的25%。

2005年开始我院与加拿大西门菲莎大学(Simon Fraser University,简称SFU)合作,启动了中外学生共同参加的双向“2+2”计算机本科双学位项目,不仅在培养方案上融合两所优秀高校的特色,而且在双方教师的互派、两国学生的融合教育方面创立了新的模式。接下去,将继续探索研究生双学位项目,发挥两校优势,积极组建国际化团队联合培养研究生。

3) 引进国际师资,拓展国际生源,建设具有国际吸引力的人才培养环境。

我院聘请了一批国际知名大学的学者和国际著名IT公司的高级技术人员参与课程教学,并积极拓展国际生源,形成了具有吸引力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环境。

近五年来,我院邀请了24位外籍专家学者讲授本科专业课程32门次,接受来自加拿大、美国、法国、爱尔兰、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留学本科生89人(其中2009年接受22人),分别在我院进行课程学习、工程实践、毕业设计等专业训练,其中33人为攻读本科学位的全日制学生。

3创建多学科融合的人才培养知识体系

根据计算机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我院发挥学科研究优势,以计算机技术课程为核心,课程叉为基础,创建了多学科融合的人才培养知识体系。

在专业建设中,我院突出学科交叉融合的特色,催生了新的交叉学科研究方向,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的良好互动。

1) 以“宽、专、交”的知识体系为目标,建立融合多学科知识的模块化课程群。

围绕“宽、专、交”的目标,我院整合计算机、软件工程、数字媒体、工业设计(信息产品设计方向)4个本科专业的教学内容,并通过模块化的课程群和交叉课程实现多学科知识体系的融合。

软件工程专业以计算机核心技术为基础融合了软件工程方法、金融信息技术、软件开发技术、电子服务工程等;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以计算机核心技术为基础融合了多媒体技术、艺术设计等;工业设计专业(信息产品设计方向)[5]以设计方法与技术为基础融合概念创新设计和计算机嵌入式系统技术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则围绕系统设计与分析的培养目标,融合数字媒体、金融信息技术、人机交互设计等多个应用领域方向。

目前,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共建设完成12个课程群,所有课程群均涉及2个以上专业,如图1所示。2门学科交叉型课程获国家精品课程为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信息产品)整合与创新设计。

图1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多学科融合知识体系

2) 发挥学科研究优势,突出专业建设特色,催生学科研究新方向。

我院工业设计专业是国内唯一一家设立于计算机学科内部的该专业,已形成了“工业设计+嵌入式系统+机电一体化”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特色,培养了一批信息产品创新设计人才并形成了富有优势的信息产品创新设计研究方向。软件工程专业则依托学科在工程技术研究方面的优势,在金融信息学培养方向上具有很强的特色,形成了金融软件系统优势学科研究方向;并充分利用我校在计算机图形学和多媒体技术研究方面的优势设立了国内第一家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目前所有3个拓展专业都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其中工业设计专业被评为第一类特色专业;软件工程专业的软件开发技术、金融信息技术、服务科学与技术3个专业方向被评为第二类特色专业(方向)和国家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数字媒体技术被评为第二类特色专业,同时也已成为部级动画教学研究基地。

3) 综合多学科知识,实践创新体验,建立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示范基地。

目前我们已有2个教育基地成为浙江省首批研究生教育创新示范基地,分别是浙江大学―网新国际金融信息技术与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示范基地、浙江大学―杭州亿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信息产品创新设计研究生教育创新示范基地。

网新国际金融信息技术与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示范基地与金融等专业的学科交叉,注重计算机软件、金融学、工程训练以及外语能力的培养。通过提供研究生的国际化科研实践基地,实战性的国际合作项目,不仅可以让研究生掌握产业动态,融入全球理念并拓展其研究视野和实践领域,还可以充分发挥研究生的积极性,实现理论研究与国际商业需求的无缝对接。每年选拔的基地研究生不仅可获得3个月的海外研究和实践机会,而且有经验丰富的企业科研人员作为实践导师并制定以国际化为特色的实践计划。同时,合作企业网新国际还将为出访学生提供与国际专家的合作科研项目,以真实的银行金融历史数据为基础,从事金融数据分析与挖掘方面的研究。

杭州亿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信息产品创新设计研究生教育创新示范基地,以“工业设计+嵌入式系统+机电一体化”为创新模式,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与形式化的视觉表达相结合,通过功能创新、行为方式等创新模式整合多学科知识,将“设计+技术+商业+用户”紧密整合在一起,由内而外,真正地将概念设计转化成生产力,为我国传统产业的提升作出贡献。在教学上,引入研究型、应用型课题到专业课教学,推行学科间互动,构建围绕学科发展的开放式创新教学平台,建立国际化互动的指导教师团队,以及建立国际竞赛和知识产权成果推进平台。

4结语

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需要有相应的组织与政策

保证。学院十多年前就开始建设以课程群为基础的课程小组,并以院级教改项目为驱动,教师评价政策为保障,全面推进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目前,已建立了14个本科课程小组(含12个课程群)和9个研究生课程小组,每年投入教学经费近100万元,同时设立了教学骨干教师岗位,以确保教师从事教学的积极性。

建立产学研一体的工程型、复合型、国际化计算机人才培养体系,有力地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的学生以其扎实的专业基础、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在就业市场中广受好评。近年来,本科生就业率在99%以上,研究生就业率100%,毕业当年起薪保持全校第一。50%以上的就业学生到全球500强企业、国际一流企业工作。2008年48%的本科生出国深造或国内读研究生,其中出国深造比例13%。近年毕业生中,涌现了许多耀眼的“新星”,如浙江省十大“创业之星”、“手机备备”的发明人方毅,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的核心设计师章俊,被美国商业周刊称为TopCoder程序设计竞赛“大赢家”并据此要重新评估中国软件工业水平的吴嘉之等。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干红华,何钦铭,陈德人,等. 工程型国际化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8(13):30-34.

[4] 陈根才,何钦铭,陈越,等. 与时俱进的计算机本科教育[J]. 计算机教育,2008(13):26-29.

[5] 孙守迁,应放天,罗仕鉴,等. 多学科知识渗透的创新型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计算机教育,2008(13):35-37.

Engineering and Compound Oriented Internationalized Computing Talent Training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Education and Research

CHEN Gang, HE Qin-ming, CHEN Yue, CHEN Li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7, China)

Abstract: The experiences in training senior engineering and compound oriented internationalized computing talents in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ST) at Zhejiang University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education and research is discussed in the paper. CST has gradually explored a new way to train senior computing talent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education and research through a multi-level training system for engineering ability, setting up diversity training ways fo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skills and integrating the multi-disciplinary knowledge.

国际化课程建设篇8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理念;国贸实务课程群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及在文化领域的深化

“可持续发展”原是从生态发展角度提出的理论,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明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而坚持可持续发展是坚持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绿色发展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不仅涉及环境领域,还与经济、文化等领域息息相关。我国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是我国在国际社会彰显大国风度,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表明我国愿为本国乃至全球经济、文化、社会等的可持续发展尽力。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今天所做的经济决策要着力于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从长远来看不能以牺牲生物多样性、气候、食品、社区和公民的利益为代价。从2000年开始,全球开始逐渐接受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如联合国全球公约就鼓励把商业运作和策略与人权、劳动力、环境和反腐等十个普遍接受的原则联系起来。最初的动机是认识到商业在全球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旨在确保市场、商业、技术和金融的发展有益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早已在全球商业界成为主流。具体到文化领域,美国学者Pesonen(2003)认为关注商业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可以培养未来商界领导,使其具备在混乱的经济乱流中把控局势的技能。因此,对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高校负有将高等教育具有的文化传承功能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并将社会实践经验反馈于教育体系,引导高等教育进一步反思与改革,形成经济和文化的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的义务和责任。

二、可持续发展理念与高校国贸实务课程群建设的联系

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在高校国贸实务课程群建设中,它要求不同的研究和教学方法与之相适应。可持续挑战要求学生学会敏锐的批判思考技能,培养建立在体系基础上的独特视角,并且致力于对必要的价值的讨论。它要求深入思考新的为大众所接受的范式和假设,并要经常改变该思考方式以保持新鲜性。如Stubbs 和Schapper(2011)建议社会责任课程的学习要配套相关的内容,并要有合适的学习过程,要有益于批判性分析和评估商业及其与社会的联系。具体来说,社会责任主题教学的内容应旨在为学生提供根据市场、工作地点、社区和它们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分析社会责任的技能。

高校商科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一个与外向型企业组织密切联系的课程体系。其课程教学内容包含进出口业务中的国际商务谈判、外贸函电、合同履行、进出口报关、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国际结算等相关知识及实践操作。该专业旨在培养外向型和应用型人才,与外向型企业的发展密切相关。而国贸实务课程群实际上是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规范与整合,当然它不是简单的重新归纳整合,而是根据外向型企业对国贸实务人才的需要进行资源优化组合,提升课程建设质量的过程。在高校国贸实务课程群建设中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是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的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说,高校负有为外向型企业培养中高端人才的任务,同样外向型企业有为高校提供平台,共同培养人才的任务。按高校教育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应达到专业课程群的技能要求,同时要兼修企业社会责任与商业伦理、商业道德类课程,而外向型企业承担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培养其在商业运营中遵循企业社会责任原则的任务。

三、高校国贸实务课程群建设现状

“课程群”这个概念在我国是北京理工大学于1990年首次提出的。目前,业界大多数人认可的课程群指的是为完善同一施教对象的认知结构而将本专业或跨专业培养方案中若干在知识、方法、问题等方面有逻辑联系的课程加以整合而形成的课程体系。

目前开设国贸实务课程群的院校主要以一些职业高校为主,少部分一、二本院校也开设了国贸实务课程群。其中,一些高职院校,如上海海洋大学,认为国际贸易实务的专业性质决定了构建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群的必要性,因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因此,要探索既适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特点,又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改革方案。在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对软件操作的考核和注重对双语语言的应用,在教学实践环节应注重加强和校外企业的合作。温州大学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群主要以一个中心课程“国际贸易实务”作为本专业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其内容包括国际贸易方式、国际惯例和国际贸易合同。此外,以“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和“国际结算”两门课程作为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细化,将“国际经贸函电”课程作为对国贸实务课程的深化,而在实践环节开设了“进出口业务模拟实验”课程。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商务学院和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注重将“课程群”的理念融入到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教学中。根据高职院校的教育特点,教师在系列课程教学中要有整体意识,把各门课程看作大课程体系的一个有机环节。宁波大红鹰学院对民办本科院校的定位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按企业岗位设置国贸实务课程群,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正德职业技术学院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紧密联系江苏省外贸行业发展现状,立足外贸行业职业岗位的要求,建设了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经济法、外贸英语、拓展课程(报关、报检、国际货运)四大课程群,形成了“以国际贸易实务技能培养为主体,以国际经济法基本技能培养和外贸英语应用能力培养为两翼,向报关、报检、国际货运三个方向拓展”的课程群结构体系。九江学院合理利用课程群促进学科发展,使学生具备更为科学的知识结构,使其成为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国际经贸人才的良好途径,并从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优化、优秀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进、模拟仿真教学软件运用和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进行探讨。

开设国贸实务课程群的本科院校主要有: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以“课程群”模式进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在全国属首创,根据他们制定的2006级及以后各级的人才培养方案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群教学分为原理教学和实践(实验)教学两个层次,8门子课程共计176学时,其中“国际贸易合同”32学时、“国际贸易货物运输与保险”16学时、“国际贸易单证”16学时、“报关与通关”16学时、“国际结算”32学时、“国际贸易实务专题”32学时、“国际贸易交易流程仿真实验”16学时、“国际贸易公司模拟”16学时。该课程群内容完善,重点突出,有效整合了课程间的重复内容,节省了教学资源。国际贸易实务实践教学采取实地实习和仿真实验两种模式,理论与实践并重。该课程群建设注重课程体系的持续优化与调整,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群教材和师资队伍建设。

山东财经大学建设的国际经贸学院课程群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同一专业内课程组合的课程群形成“3+2”课程体系,“3”是“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国际经贸函电”三门基础理论课,“2”是“国际商务单证”和“国际贸易综合实训”两门应用课。该大学从整合优化课程资源、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开发利用教学资源、夯实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革新教学方法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组建教学团队、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科学评价学习和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

兰州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针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群建设开设了国际贸易实务系列课程,包括“国际商务单证实务”、“世界市场行情分析与预测”、“报关实务”、“经贸英语函电”及“国际货运”等。为加强实验实训教学,还开设了“国际商务实践模拟”和“外贸综合模拟实习”两门课程。该学院围绕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商定和履行,即以市场行情调研、交易磋商、签订合同和履行合同为主线,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群,涵盖了9门课程,主讲教师达11人。

四、高校国贸实务课程群建设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思考

(一)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课程设置中

课程群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群中课程的设置可根据进出口业务流程兼顾企业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将国际贸易课程群中的课程设置根据市场调研、商务谈判、签订合约、履行合同及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等环节,分为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群1(侧重国际贸易实务理论),包括“国际贸易合同”、“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国际结算”三门课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群2(侧重国际贸易实务操作),包括“外贸函电”和“国际贸易单据和模拟实训”两门课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群3,包括“商业伦理学”、“国际商法”(侧重企业社会责任教学)和“国际贸易综合模拟实验”,以培养学生的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和国贸操作综合技能。具体构想如下:

(二)通过教学及多种形式启发学生进行可持续一体化学习

一方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中应采用讲授、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和引导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理论知识和技能,结合行业(专业)技能水平测试,将教学内容融入考试大纲以利于学生未来就业。在实践教学方面,通过开设实训课程,让学生学习单据填制和进行业务流程模拟等;使用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室使教学手段现代化、网络化,使学生对业务内容和流程有较清晰的认识。另一方面,教师还应在各门课程教学中将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和商业道德规范渗透到学生的课程学习中,使其认识到外向型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只有履行社会责任才能有更好的可持续性。此外,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可以与企业合作积极开展横向研究,使高校学生、企业和社会更好地理解企业社会责任,并通过诸如讲座、专题等让学生参与研究,组织学生参与一些社会公益事业等,并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国贸实务相关课程的热情。

(三)相关企业与高校对接,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

外贸企业有义务为高校培养具有企业社会责任的国贸实务人才提供支持,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大学通过使企业与高校紧密合作,让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平台,高校教授为企业提供经营策略和企业社会责任规则指导,为培养企业的管理精英作充分准备。此外,高校也可以通过为企业作咨询、对企业管理人员进行短期培训、组织教师和学生去企业进行调研等形式,帮企业提高其社会责任意识。我国高校可借鉴美国校企合作的宝贵经验,使高校与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企业可以为学生和教师实践设置相应的岗位,并吸引具有良好专业素质和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学生到企业工作,共同实现高校国贸专业、外贸企业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勇.创新“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群建设,提高专业教学质量[J].科教导刊,2015(2).

[2]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群的构建与实践――以温州大学“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群为例[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2).

[3]张照玉.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务类课程群建设与实践[J].科教文汇,2013(10).

[4]阳艳,唐纯翼.可持续发展观在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1(9).

[5]刘颖,张海平,赵建夫.可持续发展理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教学研究,2011(5).

[6]Aber J.,Mallory B.,Kelly T.The Sustainability Learning Community: One University’s Journey to the Future.University Press of New England, Lebanon, 2009.

[7]Bridges C.M., Wilhelm W.B.Going Beyond Green: the “Why and How” of Integrating Sustainability into the Marketing Curriculum[J].Journal of Marketing Education.2008,30(1):33-46.

上一篇: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范文 下一篇:环境保护整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