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范文

时间:2023-02-22 16:54:55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实验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连接池

中图分类号:TP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07-1710-03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Experiment Teach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MVC

LIU Peng-he, LI Ming-shuo

(College of Mathematics Physics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inhua 321004)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reform,ractice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link in university teaching. the administration and organization of laboratory system of colleges directly affect the building up of talents’ quality.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requirement of the experiment teaching, we research and develop a experiment teach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using database connection pooling , in which the instructor can define experiment and the student do experimental study as an active party to learn knowledge. So it has given a reasonable combination of student, teacher and laboratory, realizing networking and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idea.

Key words: experiment teach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database connection pooling

近年来,随着实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越来越重视对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这也促使高等院校在培养学生时更注重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实验教学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教学模式。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必需项目,是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1-2]。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教学计划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来让学生动手,可以加深学生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对客观世界进行观察、分析与发现问题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实验教学是需要通过软件和影响相结合,才能使这种教育理念发挥其作用。当今国外的高等院校中实验教学已经形成了非常完善的教育体系。与国外相比,虽然近几年国家对高校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高校的实验设备和器材等已经得到了更新,但是对实验教学的制定和设备的管理水平还是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没有成为一个完善的体系。特别是随着高校在校生人数的急剧膨胀,这个问题的存在显得尤为突出,为了改善这个状况,我们研究开发了实验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系统采用数据库连接池技术,主要实现了教师自定义编辑实验和学生完成实验、提交结果等功能。

1系统的总体框架

实验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为Web项目,采用面向对象的思想和J2EE多层次体系结构,其中后台数据库为:SQL Server2008。Java Web应用程序主要由JSP、Servlet和EJB组成,其中JSP作为管理信息系统的视图层、ServLet作为实验教学系统的控制层来实现的、JavaBean作为系统的模型层,架构设计就是把这些组件合理的组织起来。连接后台数据库运用的是JDBC的技术,JDBC是用于执行SQL语句的Java应用程序接口,由一组用Java语言编写的类与接口组成[3]。

本系统严格遵循了当今最流行的MVC设计模式来完成和实现,MVC即软件项目设计模式,开发人员将应用项目的程序输入、程序输出、程序处理方式转换为模型层、视图层、控制层三层编程方式,从而使整个系统责任明确,接口清晰,加快设计开发过程[4]。MVC设计模式结构如图1。

MVC的整个运行过程是:

1)用户向控制器提交请求。

2)控制器收到用户的请求之后,对请求进行分析决定调用相应的模型层中的方法完成相应的业务操作,模型层再将完成的数据转给控制层。

3)控制层负责选择合适的视图显示操作的结果供用户查看。

2系统的功能结构

实验教学信息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共分为三个主要功能模块:管理员、教师、学生,其中每个模块又进一步划分为更小的模块,系统总体设计框架如图2所示。

图1 MVC设计模式结构

图2系统总体设计框架

2.1管理员

系统运行初始阶段,只有管理员一类用户,管理员负责添加教师、学生信息和实验教学计划等信息的操作。管理员在系统的位置非常重要,因为管理员实现了授课教师和学生这两类用户的关联[5]。

2.1.1用户管理

用户管理包括管理员、教师和学生信息,管理员可以实现对学生信息和教师信息的添加、删除、修改和查询。教师与学生登录可以查看及个人信息修改,包括密码修改。

2.1.2实验项目管理

管理员登录后,可以添加、修改和删除实验室信息、实验课程信息、实验内容、上课时间、班级、实验老师、学生名单等消息,也可对每个实验添加实验介绍、实验说明和注意事项等实验信息。

2.1.3数据维护

系统通过数据库备份时常将一定量的数据备份。预防学生在做实验中出现错误操作后,可以通过数据恢复还原为初始状态,为实验教学提供保险。

2.2授课教师

2.2.1实验项目查询

教师用户登录后,可以按教师编号,课程名,教师名字,班级为关键字进行所有实验课表的查询。查询结果显示在时间列表内。

2.2.2实验报告批改

实验报告是学生通过完成授课教师编写的实验后给授课教师的一种交互。授课教师制定、上传实验报告模板。学生端下载实验报告,完成实验后上传实验报告,教师在这里批改实验报告,并结合学生实验成绩,给出一个综合成绩。

上传后的实验报告模板根据实验信息来绑定。因为实验报告和实验信息是多对多关联,绑定后该实验的id就与该实验报告模板的id一同插入实验模板关联表。学生端下载实验报告的时候是通过绑定的实验名称下载,完成后的提交也是根据该实验所关联的实验报告提交。

2.2.3考勤管理

本系统的考勤管理是根据学生的登录情况,统计学生迟到早退情况,考勤的标准共有:出席、未出席、迟到、早退、病假、事假六种。授课老师每次上课前登录系统对学生进行考勤登记,学生可以登录查看自己的出勤统计信息。

2.2.4成绩管理

成绩管理包括学生实验成绩的评分、查询等管理工作。授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实验报告分别进行评分,系统根据考勤成绩、实验报告等成绩给出最终总成绩。系统成绩后,学生可以登录查看自己的成绩。

2.2.5文件管理

系统的文件管理模块可以供教师上传一些实验的参考资料或文件,提供给学生查看或使用,学生端可以任意下载这些参考资料文件。

2.3学生

学生登录后,点击查看实验课表,可以查看自己所做实验的实验介绍、实验说明和注意事项等实验信息。

学生和教师这两类用户是关联的,几个主要功能模块与教师功能模块相对应。学生根据实验课程安排,按照要求下载合适的实验报告模板,并将完成的实验报告上传到服务器中,服务器自动将上传的实验报告放到指定位置。学生的实验报被分为已提交和未提交两种状态,学生在教师端确认后将无法提交,这一状态的标识根据实验报告表内一列标识列记录,教师确定后该状态变为1。教师批改后,可查看实验报告的成绩和实验报告评语,总成绩需要到“成绩管理”中进行查看。学生也可以登录系统查看实验报告成绩、考勤分数以及。当授课教师上传教学时需要的文件后,学生可以在文件信息列表中查看下载该文件。

3数据库连接池

在使用JDBC进行与数据库有关连接时,由于本系统要多次连接数据库,而每一数据库的开启与关闭对服务器会造成很大的开销,这一点在被多用户访问的网页web应用程序中显得尤为突出。如果某个程序出现异常而未能进行正常关闭释放,将导致服务器中此连接占用的系统资源永远无法进行正常回收,从而影响WEB服务质量和效率。介于系统的需要,我们通过建立一个数据库连接池,使得一个数据库连接可以得到高效、安全的复用,避免了频繁地创建数据库连接及关闭数据库。数据库连接池的基本思想就是为预先建立一些连接放置于一个“缓冲存储池”中,用的时候拿出来,不用的时候就放回池子内。也就是说数据库访问完成后并不真正意义上的关闭连接,只是将连接对象放回连接池,而连接的建立、断开都由连接池自身来管理。这项技术可以明显的提高应用程序的响应能力,从而改善了资源的利用。

在创建数据库连接池时池中应放置多少连接能使性能达到最佳,我们可以通过设置数据库连接池的最大连接数和最小连接数来控制,具体设置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6]:

1)连接池的最小连接数是当应用程序启动时连接池所创建的连接数,如果应用程序对数据库连接的使用量不大,而最小连接数设置得过大,则启动变慢,反而如果设置过小,最初使用用户因为没有足够的连接而延缓了执行速度。

2)连接池的最大连接数是连接池中允许连接的最大数目,具体设置多少,要看系统的访问量,可通过反复测试,找到最佳点。

数据库连接池的管理策略是连接池机制的核心。连接池的管理是通过定时器定时地对每个连接的状态、连接的数量加以判断而进行相应操作。每当用户应用连接池请求数据库连接时,系统会先查看空闲池内有没有空闲连接。如果有空闲连接,通过容器的顺序存放实现进行分配,并做相应处理(设置该连接为已使用,引用计数加1)。如果没有空闲则先查看当前所开连接数是否达到连接池所允许的最大连接池。如果没有达到就重新创建一个连接给用户,如果达到,则返回空值。连接的合理分配、释放,大大提高了数据库连接的复用效率,从而加速了用户的访问速度。对于众多用户访问的实验教学信息系统,数据库连接技术的应用使系统在效率和稳定性上比传统的其他方式的系统要好很多。

4结束语

采用J2EE技术构建一个基于MVC模式的实验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具有良好的健壮性、可扩展性,可以与其他系统进行无缝连接。采用数据库连接池技术的实验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教师自定义编辑实验和学生完成实验、提交结果等功能,将学生、教师、实验室三者之间有机合理的结合起来,实现了实验教学课程的网络化、规范化管理。

参考文献:

[1]邓加聪,田其鑫.基于JSP技术的实验室管理系统开发[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10 (2) .

[2]肖利梅,李策,袁桂慈.开放式实验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0 (S2)

[3]高洪岩.精通Java Web使用开发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4]吴茂昌,阳玉琴.基于MVC模式的Java主流框架整合技术研究[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9(10).

[5]陈浪城,鲍鸿.高校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09 (1).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范文第2篇

【论文摘 要】高校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特殊的综合性管理信息平台,总体定位特殊,功能设置及内容特殊,模块架构特殊。

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状况直接影响科研与教学效果,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为实验室管理者提供服务,方便学生、教师与实验员交互与沟通,提高管理质量和水平,实现实验室管理的现代化。笔者略为分析这种信息管理系统的特殊性。

一、高校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特性

高校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综合性业务体系的管理信息平台,从系统通用的总体性能来看,安全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和稳定性是关键因素。系统应具较强安全保密性,应提供安全可靠数据存储服务,拒绝未授权人员访问、修改数据信息企图,只向被授权用户提供与权限相一致的数据服务。系统应具高可靠性,作为支撑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基础环境,系统中出现故障将直接影响实验室正常工作日程。系统应具开放,既要满足现有集成需求,又要为将来系统扩展预留接口,同时便于与其他系统实现数据共享。系统应易操作和维护,用户可方便地对系统管理,确保系统正常运行;维护系统服务及其服务正常工作所需的基础结构、工具以及管理员和技术人员[1]。系统的使用者一般都对计算机了解很少,因此系统的操作应尽量简单、方便,用户界面友好,使用户能易学易用。系统应具有科学的可行性,以最小代价在最短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可解;具有技术可行性,实现开放性实验室管理现代化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和共享网络信息和管理资源,进行科学和规范化管理,提高管理员素质和工作质量;经济可行性,当系统投入使用后可为实验室管理部门节约大量人力、物力;操作可行性,设计系统使用过程,要充分考虑管理员、教师和学生习惯。

二、高校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特性

实验室管理系统用户第一种角色为教师,第二种角色为学生,第三种角色为管理员,系统为不同角色提供不同服务。系统为教师提供服务:对资料进行管理,可查看、修改个人资料;对学院、专业、班级、实验室等信息进行浏览、编辑、删除等操作;可实验室课程公告,更新公告信息;可上传电子课件、视频教学资源等;管理学生班级开课实验课程;计划外实验课程预约管理,根据学生预约,进行实验课程确认、取消确认操作;可下载学生实验报告,对实验报告批阅,所授实验课学生成绩;系统为学生提供服务:对学生个人资料进行管理,可查看、修改个人资料;浏览实验室相关信息介绍;在一段时间只能参与一个实验课程项目,可打印课程表;预约实验课程,学生可网上进行预约实验,当通过预约审核,可进行实验操作;浏览实验室课程公告,浏览和下载电子课件、视频教学等;提交实验报告,可查看自己实验报告成绩。系统为管理员提供服务:可查看所有用户信息、增加用户和删除用户,对用户权限进行管理;管理实验室常规课程信息,安排实验课程;对课程进行查看、增加、修改、删除操作,对实验室使用情况进行管理,可查询实验室使用情况,并能对实验室动态进行管理和控制;可针对实验室课程,进行预约学生添加和删除;对实验室设备进行登记、运行维护和更新情况进行及时统计,可添加、修改、删除实验室设备信息。

系统具有实验管理需求的开发与满足最大化。实验室管理功能,用于处理实验室基本管理,含实验队伍、用房等业务。实验室建设管理功能,处理实验室建设申报、审批以及经费管理等内容。实践教学管理功能,处理实践教学各环节内容。实验选课功能,负责处理实验室选课管理等事务。实验设备管理功能,能够管理设备资产、物资采购、共享设备等事务。统计报表功能,能够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并按要求输出报表。系统能对各实验室设备资源信息,所开设的实验、实训项目等及时查询,对实验、实训教学任务和实验室信息数据进行统计,实时查询各实验等,方便教学和科研使用实验室设备,实现设备资源共享,提高实验室设备利用效率。

三、高校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的架构特性

系统架构是指灵活运用计算机技术及其相应组件来搭建应用程序基本框架,使得应用程序体系结构满足合理、灵活和健壮等企业需求[2]。应用程序设计开始就要考虑其体系结构的合理性、灵活性和健壮性,为今后系统调试和升级留有余地。体系结构将影响整个应用生命周期,减少系统开销和难度,给实验室管理带来最大利益。系统架构是一系列相关的抽象模式,主要用于指导大型软件系统各个方面设计。架构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的关键,系统构架模型选择的合理与否将决定系统的可维护性、扩展性和开发效率[3]。

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架构的特殊性缘于功能的特殊性,各模块应紧扣高校实验室管理的特殊需求。基本信息管理模块处理实验室基本信息,对实验室建制信息管理,包括实验名称、级别等;展示各实验室的基本信息资料;用于添加、删除、显示管理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实验队伍管理模块处理实验人员基本信息,方便实验室人员报表所需数据。用房管理模块处理实验室用房信息,建立用房体系,管理实验室用房信息,让每个使用者可清楚管理个人负责房间信息和处理相关维修业务。业务模块主要完成处理实验室安全管理、常规安全检查、事故处理方案等。教学基本信息管理模块用于完成实验课程、实验项目等相关内容管理。计划内教学管理模块处理教学计划和任务,根据实验教学计划生成实验教学任务,完成排课、开放选课等工作。成绩和评教管理模块完成对学生实验成绩的登录、成绩分析与教学管理的评教。学生系统管理模块主要用于学生在线预习、实验选课、课表打印等相关内容的管理。模块的搭建就是对现实高校实验室管理现代化的再现与展望。

参考文献:

[1]蔡明山等.高校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实验管理分系统的设计[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111-114.

[2]屈泳.混合架构的开放式实验室管理系统的设计[j]. 科技广场,2007(3):165-167.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关键词:B/S;Visual Studio ;;实验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11010102

0引言

随着近年高校实验室建设的快速发展,高校实验室逐渐开放,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实验室教学管理的要求。因此,迫切需要设计一套开放型实验室管理系统,简化实验室开放管理流程、提高实验室使用效率,使学生、教师和实验员都可方便、快捷地共享实验室信息资源。

笔者以VisualStudio2010为开发平台,采用B/S体系结构,以SQL Sevrer2005为数据库设计并开发了一个实验室管理系统,实现了基本用户信息管理、学生实验预约流程管理、自主实验项目的提交及审核、资料上传下载等功能。

1实验室教学管理平台设计

1.1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系统可以配置实验环境、管理班级、老师、学生的基本信息可以查看学生的实验报告,学生可以通过该系统做实验,提交实验报告。

(1)学生管理模块:学生可以上传实验报告和查看相关信息。

(2)教师管理模块:上传实验要求、给予学生考试成绩、预约实验以及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指导。

(3)实验员管理模块:管理员可以修改老师和学生的信息、审批老师上传的实验、添加老师班级以及学院名称。

实验室教学管理平台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

1.2主要功能模块

(1)注册登录模块:用户经过注册便可登录该系统,但是系统管理员会根据注册用户的实际信息来判断,只有注册ID和实际ID符合,才可进入系统。

(2)学生模块:①修改信息:学生可以修改自身的资料信息;②实验模块: 学生可以下载实验要求上传实验报告,还可以查看自己实验的成绩。

(3)教师模块:①实验管理:教师可以添加相关的实验信息以及图片和视频资料,对其进行归档,并设置关键词查询和组合查询功能以供有需要的用户进行搜索。

4结语

为实现工程项目的进度管理信息系统,需要涉及许多相关技术,本文结合SOA技术体系的优势,分析了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在此基础上对系统所涉及到的重点实现方式进行了研究,包括网络进度图的展示、数据库访问、信息实时刷新等,最终结合工程管理的实际需求设计出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包括项目施工进度管理模块、项目组合进度管理模块、项目进度资源管理模块、进度系统安全管理模块、项目进度文档管理模块,为类似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方案。系统充分利用了SOA的设计理念, 建立了一套可伸缩性高的系统开发架构,以提高进度管理的服务质量。用面向服务的思想来对系统进行建模,将对工程项目按期、高效完成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马楚仪,张廷锋.基于Web的实验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2).

\[2\]吉章伟,王福田,罗培新,等.铁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J\].中国铁道科学, 2011, 27(6): 109112.

\[3\]祁立君,李录平. Ajax结合VML在基于B/S模式的实时监测系统中的应用\[J\].微计算机信息, 2007 (27): 258260.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范文第4篇

根据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的教学思路,我们以会计学专业学生为主要对象组织教学。在教师安排上充分考虑课程设计的特殊性,以既懂专业知识又懂计算机应用的教师为骨干,实行老中青相结合进行教学指导从而保证了课程设计目标的实现。在教材方面则根据教学目标组织编写了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任务指导书,较详细地说明了课程设计的内容、任务、步骤及要求,并指定配合课程设计的相关教材及参考资料,使整个课程设计规范、有序和可操作。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是在对专业特点、设计工作量及要达到的目标等进行仔细考虑的基础上选择确定的。为此我们选择会计信息系统作为课程设计的对象,便于学生对已学专业知识进行综合运用达到巩固和提高专业技能的目的。本课程设计的具体任务要求如下。

1.绘制子系统的数据流程简图使学生搞清楚系统的物流和信息流,把握系统的总体功能,明确系统的目的和特征。

2.分工完成业务子系统相应的数据文件、功能程序、输入/输出程序设计。

.3撰写相关业务子系统课程设计的报告书包括系统概述、系统分析、子系统数据流图本人承担部分的数据文件、Io/设计图表、子功能程序等课程设计经验与收获体会。

二、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的实施

1.课题的选择。本课程的实践性非常强因此在上第一节课时就应该讲清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宣讲课程设计的基本过程和考核方法。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创造性关键还在于课题的选择。课题要大小适中只求“五脏俱全”使学生受到应有的培养和锻炼。课题一般由教师提出供学生选择。学生也可以提出建议经教师审核、明确范围后也可作为课程设计的实验选题。

2.课题组的组织。在课程开始时,以3一5人为一组对学生进行分组,明确各组所负责的实验项目和小组负责人并通过“实验指导书”的形式明确组长和小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组长任务是制订实验具体计划和计划实施保证小组的任务按照要求完成。教师只起到指导、协调和监督的作用。

3.项目管理技术和“原型法”的应用。通过“课程设计”这门课学生不仅要完成实验设计本身这个内容也要学习如何进行项目开发和管理,以适应实际需要。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全面实行项目管理负责人制度。小组长负责进行计划制订、进度安排、过程监督和协调、实验绩效考评等工作全面负责项目的实施和综合管理,对实验任务是否完成领导负责扮演主要角色。指导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旁观、指导完成这个目标起辅助作用。

4.绩效管理与目标管理的导入。为了全面训练学生、完成实验任务,除了给予足够的压力和方法指导之外还应该给学生足够的约束和激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主动性、创造性和协作精神。因此,学生课程成绩拟取决于三个部分:实验报告完成情况、实验任务完成情况、组长评价情况(组长评价依据之一是成员的协作精神)。

5.加强监控和指导严格实验报告的撰写。在实验过程中指导教师必须加强监控和及时指导解决出现的问题。对学生的阶段性成果如实验报告必须严格要求,不合格的一律要求重写。因此,实验指导书必须具体明确,既“放权”让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又“集权”进行严格的要求、控制和考评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课程设计的启示

1.学生对实际的事物了解得越深越有利于有关理论的掌握学生实践的机会越多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越强。计算机应用和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应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途径进行。只有通过课程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计算机技能并将其应用到经济分析与事务管理的实践中去。

2.教学的内容和教师的要求必须适合学生的水平并在这一水平上向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样学生的能力才将受到锻炼危造力才能被激发出来。

3.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让学生认识到在实际工作中不可能有谁代办一切,应该督促其独立完成设计任务。对确有困难的学生要进行帮助但应以启发为主不可包办。通过课程设计教师能够较方便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及时发现问题肩针对性地进行现场指导并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因此课程设计的设置有利于教学方法及内容的改进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4.要加强教学实践环节。教学实践环节对学生素质培养的作用是全面的。这是因为面对一项实际任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会受到全方位的考验,“填鸭式”的课堂教学不具备这种条件。应该说教学实践环节对目前的高校教学来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5.在课程设计中,学生们不但对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分析与设计有了较深入的认识,提高了编写和调试大程序的能力而且还加强了专业理论知识及方法运用培养了协作精神。总之,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于教与学两方面都是有成效的。济南大学管理学院几届学生课程设计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这也是我们不断改进提高的动力和目标。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信息管理专业;信息系统;实践教学;考核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8-0215-0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综合运用信息科学、管理科学、系统科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及工程方法,解决社会、经济、工程等方面信息管理问题的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该专业要求学习经济管理、信息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开设了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工程、数据库系统概论、程序设计等多门专业课程。信管专业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叉、科学与技术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体现在教学的实践环节上。我校的信管专业的实践教学包含多个实践教学环节:课内实验、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而不同实践环节又包含不同的实践教学内容。

一、信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名信管专业的任课教师,在担任相关实践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对当前信管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总结。

1.实验教学手段单一。在现存的实践教学模式中,学生在教师统一的思路下,根据实验指导书上的步骤按部就班进行,写实验报告时摘抄实验指导上的内容,拼凑出来的实验报告大同小异。这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压抑了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少数学生抱着敷衍了事的态度,甚至抄袭复制实验报告。

2.实验课过于依附理论教学,不成体系。由于教学大纲制定的实践学时有限,难于安排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实验教学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3.实践教学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教师在实验课上做完讲授之后,由学生自己进行实验,对于实验过程缺乏引导和监督,这种实验方式无法保证实验效果。

4.目前的实践教学考核方法不能准确反映学生实践技能的掌握状况,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目前的实验课成绩考核多是以学生上交的实验报告为依据,结合平时学生的出勤率评定出最终成绩,却忽视了相对重要的操作过程,这样会影响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不能反映学生的操作技能。

二、实践教学的改革措施

(一)改革实践教学模式

1.重视调研环节。调研环节往往被忽视,被认为是实验内容以外的铺垫工作。其实,对信管专业的实践教学来说,调研环节是信息系统设计和开发中需求分析环节的重要体现。我们以《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的实践教学为例,可以在实践教学中设置“专题调研环节”,目的是通过参观有关组织已建成的MIS,让学生直观了解MIS的结构和功能,帮助学生回顾以前所学知识,对将要学习的新内容有个感性认识,提高学习本门课程的积极性。具体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进度开展如下三项专题调研活动:(1)认识管理信息系统。教学目的:帮助学生建立对MIS的感性认识,了解MIS给组织或个人带来的影响。教学内容:寻找自己所在组织中的信息系统,例如,学生选课系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等。详细了解这些信息系统实现了哪些功能;了解这些信息系统给自己的生活、学习带来了什么影响;分析这些系统是否还有什么不完善之处,应该在哪些方面加以改进。总结形式:课堂上选取小组代表交流。(2)调查参观组织信息化建设中的软硬件平台。教学目的:深入理解MIS 建立的软硬件平台,对信息化建设的软硬件平台有个直观认识。教学内容:联系一个组织(如所在学校)调研该组织硬件系统如计算机网络是如何部署的,运行了哪些软件系统。总结形式:绘制软硬件平台部署图。(3)参观调研软件开发企业。教学目的:深入理解MIS开发的方法及流程;对软件开发有个感性认识。教学内容:分组到相关软件开发企业进行参观访问,并调研一个软件开发团队,了解该团队的开发流程、人员分工、岗位职责、使用的开发工具、质量控制标准等。总结形式:撰写小组调研报告。

2.有效运用模拟实验软件。目前市场上已经开发出一些适合于信管专业教学的实验软件,这些软件大部分都是模拟操作的,比如“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模拟教学软件”、“MIS模拟演示系统”等。通过这些模拟软件的运用,可以使学生巩固理论,也可以使学生了解一些最基本的操作流程,对信管专业实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另外,在学生们运用了模拟软件后,可让他们自己去摸索软件的设计思路、分析软件的系统结构、总结软件的不足及改进意见。通过这样的过程,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思维,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建立实习基地。作为信管专业的学生,不拿出相当一部分精力投身于活生生的、一线的专业实践,不从一线的实践当中学到东西,光靠书上的东西是非常不足的。所以,有必要建立一个学院与企业之间密切交流、合作的机制,给学生提供实践(实习)的机会。近期,我院与绵阳富临百盛公司合作建立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现了校企合作,拓展了学生实习实践的途径,为信管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具体的实践平台。

4.加强对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在实践内容中适当安排分组项目,要求各小组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实践项目。将个人的实践课成绩与小组整体表现挂钩,激励小组成员之间团结协作,互助互学。鼓励学生团队根据提出一些能解决实际工作、生产中的问题的创新性选题。

(二)改革实验教学考核方法

对学生成绩的考试、考核不能只看最后的结果,应当注重过程,将考核贯穿于整个学习的过程。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是统一的,从这种统一关系出发,将考核过程与教学过程相统一,应当增加在学习过程中考核的分量,而不是仅以学生最终上交的实验报告为考核依据。教师应在实践中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表现,监督实验进程,并根据实验内容完成情况提出问题由学生解答等,作为平时成绩评定依据。以此敦促学生注重平时的积累,培养一种良好的学习心态和行为习惯,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在课程设计的成绩考核上,要做到多层面、多渠道,使考核本身也成为学生的学习环节。可以采用答辩的方式进行考核,考核成绩由答辩成绩(40%)+报告成绩(30%)+平时成绩(30%)构成。答辩成绩:每个小组成员都要准备PPT进行汇报演示自己的设计成果,在汇报中,教师和同学都可以进行提问,根据答辩的情况由教师和同学给予答辩成绩,其中教师占70%、学生占30%,二者之和作为答辩最终成绩;报告成绩:学生的课程设计报告质量由教师评定;平时成绩:根据设计工作量的大小、态度、小组成员之间合作情况等在小组自我评价的基础上由教师进行评定。

三、结束语

总之,实践教学不同于理论课程,应充分体现“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认知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重视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在考核阶段,把能力和技能的考核放在第一位,加强对实践过程的监控,加大平时考核的力度,从多方面综合地、科学地评定实践教学成绩,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郭伟光,李道芳.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23):105-107.

[2]张小川,李梁,等.信管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实践教学,2008,(8):19-20.

[3]章蔚中,张兴旺,等.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8,(2):35-37.

[4]赵卫东,郭琳.实践教学环节考核方法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08,(11):153-154.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范文第6篇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经管类专业;教学改革

0 引言

管理信息系统,简称MIS,是一门综合了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行为科学、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的多学科融合及交叉的新兴学科[1],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内容也在不断的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同时,管理信息系统又是我国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本科生的基础核心课程,是集成现代企业管理与信息技术应用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旨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与各种形态,理解管理信息系统对企业管理各层次的支持,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与开发方法、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各阶段的任务与内容,以及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与运用等,为培养复合型信息管理人才打下基础。但是,多年来该课程在我国高校管理类专业该课程的教学效果较差。

管理类本科学生普遍认为,该课程教材的内容抽象、深奥、复杂难懂,不知道学了后有什么用,甚至很多学生在课程结束时都不知道有什么收获。而MIS课程授课教师普遍认为,该课程涉及面宽,备课难度大,案例寻找更难,学生缺乏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运用的感性认识,即使是拥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在MIS课程教学上也很有挫败感。

而为了能够提高MIS课程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学期兴趣,本人与本课程组成员一起展开了一系列探讨,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实验环节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1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现状

通过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以及对本校中该课程相关师生进行深入调查发现,主要存在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影响了MIS课程的教学效果。

1.1 基础知识欠缺影响学习效果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交叉融合了多门课程的内容,因此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常常需要开设一些先修课程,如“管理学”、“运筹学”、“数据库”、“计算机网络”、“程序设计语言”等,以作为学习该门课程的基础。但是,在我校经管类课程体系结构设置中,管理信息系统开设于大二上学期,而在学习该课程时某些支撑类课程如“运筹学”、“数据库”等先修课程还未开设,因此,在学习该课程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基础知识,导致学生学习困难,影响学习效果。

1.2 重视程度不够,存在畏难心理

信息管理是一门融合了经济、管理和计算机技术的边缘性科学,本校将其设置于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而经管类专业开设于经济与管理学院,这就使得很多经管类专业的学生产生了一种错觉,认为自己的专业学习重点应该在于经济类和管理类课程,学习管理信息系统不会对以后发展有太大的帮助,因此而放松了该门课程的学习,正是由于这种认识错误,才使得学生对“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进而缺乏学习动力。甚至很多学生会将管理信息系统与计算机类课程等同起来,认为该课程重在讲解信息系统软件的开发设计过程,对计算机技术要求较高,而经管类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技术基础相对薄弱,因此,在该课程学习之前就产生了一种畏难心理,这就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3 教材内容技术性较强,不适合经管类专业

目前,国内的管理信息系统教材种类很多,但是多数教材中,讲述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开发技术的章节较多,偏重于对技术性问题的讲解,而对于经管类专业学生而言,他们将来要从事的并不是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而是管理岗位的工作,将来工作后可能面临的是与系统开发中技术人员的沟通工作,表述对信息系统的功能需求等,因此,其学习目的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是不同的,在教学中应该突出管理在信息系统开发中的应用,从而,在教材的选择上也要加以区别。

1.4 案例教学与实践环节薄弱

案例教学法是现代教育实践中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方法,通过典型实例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可以提高学生识别、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课堂的生动性和互动性。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往往过分注重于理论方法的介绍,缺乏案例的补充与引导,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倍感枯燥,无法与实际管理活动相结合。

2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基于以上经管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不仅要调整经管类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注重其先修课程的学习,而且还要调整教学内容,加入典型案例,对传统考核方式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2.1 调整教材,加入案例教学

针对教材内容技术性强,不适用经管类专业学生学习的问题,应选取恰当的教材,研制适合经管类专业特点的教学内容。讲授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师不能各自为政,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讲授课程内容,而应与其他课程组成员一起展开深入讨论,学目标、教学内容、各章节要点,以及经典教学案例的选取。在理论知识讲解的同时,引入经典案例,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来完成案例分析,以此来提高学生识别、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使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另外,在管理信息系统开课之初,就要使学生明确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及主要教学内容,纠正经管类学生对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程的错误认识,并在讲述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和开发过程的教学过程中突出管理在信息系统开发中的应用,适当弱化信息系统开发技术难度,使学生逐步克服对该课程的畏惧心理,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2.2 改革考核方式,加强学习过程控制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理论性较强,主要采用以书面试卷为主的考核方式,这使得很多学生认为只要在考试前花几天时间背背概念就可以了,而课程考试结束后就通通丢到脑后,没有什么收获。因此,经过本课程组成员讨论对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了一定的调整,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30%)+实验报告成绩(30%)+书面试卷成绩(40%)构成,通过提高平时成绩比例,增加实验环节的考核成绩,加强了对学生平时学习过程的控制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引入了一个完整的案例贯穿始终,锻炼了学生在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以及实施中用到的一些基本技能,如组织结构图、功能结构图、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E-R图等绘制方法的掌握,使学生学会利用信息系统开发工具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另外,为了强化学生信息系统分析、设计过程的规范化意识,要求学生按照统一编写的格式规范完成相应实验报告内容,并撰写系统需求分析说明书与系统设计说明书,使其了解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主要文档的编写格式及主要内容。

3 结束语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而且,其相关理论也是处于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我们只有针对不同专业特点、不断地调整教学内容并改进教学方法,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MIS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要武.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2]刘学林.基于协同教学理念的MIS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研究,2014(9).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范文第7篇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经管类专业;教学改革

0引言

管理信息系统,简称MIS,是一门综合了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行为科学、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的多学科融合及交叉的新兴学科[1],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内容也在不断的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同时,管理信息系统又是我国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本科生的基础核心课程,是集成现代企业管理与信息技术应用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旨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与各种形态,理解管理信息系统对企业管理各层次的支持,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与开发方法、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各阶段的任务与内容,以及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与运用等,为培养复合型信息管理人才打下基础。但是,多年来该课程在我国高校管理类专业该课程的教学效果较差。管理类本科学生普遍认为,该课程教材的内容抽象、深奥、复杂难懂,不知道学了后有什么用,甚至很多学生在课程结束时都不知道有什么收获。而MIS课程授课教师普遍认为,该课程涉及面宽,备课难度大,案例寻找更难,学生缺乏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运用的感性认识,即使是拥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在MIS课程教学上也很有挫败感。而为了能够提高MIS课程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学期兴趣,本人与本课程组成员一起展开了一系列探讨,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实验环节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1管理信息系统教学现状

通过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以及对本校中该课程相关师生进行深入调查发现,主要存在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影响了MIS课程的教学效果。

1.1基础知识欠缺影响学习效果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交叉融合了多门课程的内容,因此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常常需要开设一些先修课程,如“管理学”、“运筹学”、“数据库”、“计算机网络”、“程序设计语言”等,以作为学习该门课程的基础。但是,在我校经管类课程体系结构设置中,管理信息系统开设于大二上学期,而在学习该课程时某些支撑类课程如“运筹学”、“数据库”等先修课程还未开设,因此,在学习该课程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基础知识,导致学生学习困难,影响学习效果。

1.2重视程度不够,存在畏难心理

信息管理是一门融合了经济、管理和计算机技术的边缘性科学,本校将其设置于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而经管类专业开设于经济与管理学院,这就使得很多经管类专业的学生产生了一种错觉,认为自己的专业学习重点应该在于经济类和管理类课程,学习管理信息系统不会对以后发展有太大的帮助,因此而放松了该门课程的学习,正是由于这种认识错误,才使得学生对“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进而缺乏学习动力。甚至很多学生会将管理信息系统与计算机类课程等同起来,认为该课程重在讲解信息系统软件的开发设计过程,对计算机技术要求较高,而经管类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技术基础相对薄弱,因此,在该课程学习之前就产生了一种畏难心理,这就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3教材内容技术性较强,不适合经管类专业

目前,国内的管理信息系统教材种类很多,但是多数教材中,讲述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开发技术的章节较多,偏重于对技术性问题的讲解,而对于经管类专业学生而言,他们将来要从事的并不是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而是管理岗位的工作,将来工作后可能面临的是与系统开发中技术人员的沟通工作,表述对信息系统的功能需求等,因此,其学习目的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是不同的,在教学中应该突出管理在信息系统开发中的应用,从而,在教材的选择上也要加以区别。

1.4案例教学与实践环节薄弱

案例教学法是现代教育实践中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方法,通过典型实例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可以提高学生识别、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课堂的生动性和互动性。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往往过分注重于理论方法的介绍,缺乏案例的补充与引导,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倍感枯燥,无法与实际管理活动相结合。

2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基于以上经管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不仅要调整经管类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注重其先修课程的学习,而且还要调整教学内容,加入典型案例,对传统考核方式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2.1调整教材,加入案例教学

针对教材内容技术性强,不适用经管类专业学生学习的问题,应选取恰当的教材,研制适合经管类专业特点的教学内容。讲授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师不能各自为政,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讲授课程内容,而应与其他课程组成员一起展开深入讨论,学目标、教学内容、各章节要点,以及经典教学案例的选取。在理论知识讲解的同时,引入经典案例,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来完成案例分析,以此来提高学生识别、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使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另外,在管理信息系统开课之初,就要使学生明确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及主要教学内容,纠正经管类学生对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程的错误认识,并在讲述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和开发过程的教学过程中突出管理在信息系统开发中的应用,适当弱化信息系统开发技术难度,使学生逐步克服对该课程的畏惧心理,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2.2改革考核方式,加强学习过程控制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理论性较强,主要采用以书面试卷为主的考核方式,这使得很多学生认为只要在考试前花几天时间背背概念就可以了,而课程考试结束后就通通丢到脑后,没有什么收获。因此,经过本课程组成员讨论对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了一定的调整,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30%)+实验报告成绩(30%)+书面试卷成绩(40%)构成,通过提高平时成绩比例,增加实验环节的考核成绩,加强了对学生平时学习过程的控制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引入了一个完整的案例贯穿始终,锻炼了学生在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以及实施中用到的一些基本技能,如组织结构图、功能结构图、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E-R图等绘制方法的掌握,使学生学会利用信息系统开发工具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另外,为了强化学生信息系统分析、设计过程的规范化意识,要求学生按照统一编写的格式规范完成相应实验报告内容,并撰写系统需求分析说明书与系统设计说明书,使其了解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主要文档的编写格式及主要内容。

3结束语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而且,其相关理论也是处于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我们只有针对不同专业特点、不断地调整教学内容并改进教学方法,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MIS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要武.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2]刘学林.基于协同教学理念的MIS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研究,2014(9).

[3]赵美林,郑悦林.“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探讨[J].科技视界,2013(9).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范文第8篇

关键词: 《管理信息系统》 课堂教学 实验教学 改革

《管理信息系统》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MIS)已成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门核心和特色课程,我根据近几年从事MIS的教学,针对该专业的特点,并结合教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在本文中对该课程的课堂教学,特别是实验教学作了一些探讨。

一、基本思路

在进行该课程的教学和实验教学的研究过程我们认识到,要使管理信息系统实验课程的开设真正适应社会需求,首要的任务是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革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调查了管理信息系统的社会需求、高校教学和学科发展的要求,充分认识到学生通过学习好管理学系统这门课程,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就要做到以下几点。(1)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删减陈旧冗余的内容,增加新颖实用且符合社会需求的实验。(2)加强相关多学科知识整合的综合实验教学,加强设计性、研究性实验教学。(3)实验教学应用结合学生课外研究、实习、毕业设计等相关环节。(4)实验教学中必须加强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的交流总结,应在教师、学生、教学资源站点之间广泛开展互动交流。(5)实验教学的方法和体制必须革新,网络教学势在必行,必须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效率引导和辅助学生学习和实践的体制。

二、研究情况简介

根据上述思路及其考察分析,在充分调研和掌握资料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新的《管理信息系统》课堂及实验教学大纲和教案,并据此进一步确定了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验教学目的、教学要求,以及教学课件的内容和形式。下面分别进行论述。

1.研究审定了实验教学的方法及内容

对原实验教学内容做了仔细的斟酌,紧密结合社会需求、高校教学和学科发展,力求做到新颖实用。具体办法就是将学生分组(5到6人一组)做实验课堂,将每一个实验分成5到6个阶段,要求每一个学生要承担相应的工作内容。一个完整的设计需要从调研分析到程序设计等多个环节,工作量大,需要学时多,多数学生一个人往往在课程结束时难以完成,反而导致学生敷衍了事或下载抄袭,使课程设计流于形式。改革后以5―6人对学生进行分组,具体明确各组设计题目内容、小组负责人、小组成员分工。小组长承担项目负责人的角色,负责计划制订、进度安排、过程监督和协调等工作,全面负责项目的实施和综合管理,对实验任务是否完成领导负责,扮演主要角色。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小组成员有权利重新制定小组长,以实现民主化。指导教师的主要工作是起指导作用完成这个目标,起辅助作用。

(1)各小组制定计划和进度安排

依据每个实验课题的要求,在教师指导下,采用甘特图制订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明确各阶段的进度、成员的任务分工和各阶段的目标要求。

(2)各小组依据项目实施计划(甘特图)进行实施

课程设计主要分为调研、分析、设计、实现等阶段,也有不少工作是并行的,其中团队内部监督和协调尤为重要。项目管理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团体努力的结果,团队中成员的平时成绩实现互评。

(3)设计过程中,各小组首先要对项目进行深入和充分的调研

针对调查所了解到的业务流程,提出新的业务过程模式。这就要求学生要综合运用所学的管理知识,否则就无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提出管理模型或业务流程改造之后,学生考虑采用何种信息技术和手段来构造新的信息系统。教师在此过程中要给予适时指导。

(4)系统实现时,采取分功能模块、自由组合

以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和积极性,负责同一模块的学生必须分工合作才能完成设计,各模块设计完毕后,分别进行调试。通过后,全体再进行系统联调,直至全体通过。在合作设计和调试过程中,学生的团结精神和协作能力得到了锻炼,由于各模块间存在密切联系,因而学生必须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分析自己模块在整个系统中的地位,以及与其它模块的关系,这样才能顺利完成设计。

小组必须在计划的指导下,分头负责、团结协作,这样才能完成实验。如果某个人的任务不完成,不仅其个人成绩受到影响,小组进度也会受到影响。从试验情况看,这种组织形式,比单独一个人完成设计的形式更接近实际环境(团队工作是实际信息系统开发的一个特点),不仅可以完成实验,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协作、协调能力和竞争精神。实验之所以这样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得到较为真实和有效的训练,全面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和素质。通过课程设计这门课,学生不仅要完成实验设计本身这个内容,而且要学习如何进行项目开发和管理,以适应实际需要。

2.课程设计的过程管理

课程设计的指导要做到全程、多方位,并保证给学生留有足够大的自主和创新空间课程。设计过程控制,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老师指导,另一方面学生自己监督,负责。变依赖教师管理为学生自我管理为主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坚持做到严而不死、放而不散。为了全面训练学生、完成设计任务,除了给予及时的指导,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之外,还必须加强监控,对学生的阶段性成果如需求分析、设计报告必须严格要求,中期检查也采取答辩汇报形式,不合格的一律要求重写。因此,课程设计指导书要事先做到具体明确,一方面要“集权”进行严格的要求、控制和考评,防止过去那种无人管无人问,让学生完全自由设计,到时间随便交个报告就行了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要更多地“放权”让学生加强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通过让学生参与课程考核,保证学生能在自我管理乃至自觉行动中,按质按量地完成各项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3.课程设计的考核

课程设计的考核,做到多层面、多渠道,使考核本身也成为学生的学习环节。为了全面训练学生、完成实验任务,除了给予足够的压力和方法指导之外,还应该给学生予足够的约束和激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主动性、创造性和协作精神。因此,学生课程成绩拟取决于三个部分:实验报告完成情况、实验任务完成情况、团队人员互评价情况。这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根据小组的进度要求、个人目标的进度要求进行自我激励和自我管理(控制)。同时,小组实验目标必须实现的压力要求学生进行充分沟通和协作,从而培养其团队和协作精神。这样设计的实验管理和绩效(成绩)考核体系,不仅支持和保证实验的完成,而且让学生从中体会到项目管理技术和目标管理原理的具体运用,达到双重学习的目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主要采用答辩的方式进行考核。考核成绩由答辩成绩(40%)+报告成绩(30%)+平时成绩(3O%)。答辩主要是针对需求报告文档进行汇报,然后针对程序运行情况进行回答老师的问题,要求程序运行演示。答辩成绩给定标准,每个小组成员都要准备PPT进行汇报演示自己的设计成果。在汇报中,教师进行提问,同学也可以进行提问,根据答辩的情况由教师给予答辩成绩;要求每个学生必须轮流回答问题,回答问题次数不得少于一次,减少学生“搭顺风车”的现象。报告成绩,根据学生交来的报告质量由教师评定。根据完成设计工作量的大小、态度,小组成员之间合作情况等进行评定。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那种“一人包办”或“分工不明确,责任相互推诿”的现象。这样学生在平时和最终考评的过程中,经历一个有意义的学习环节,对自己学习是一个很好的促进和帮助。

三、结语

管理信息系统(MIS)课程设计是学生通过比较系统、全面的实际训练,实际地接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实践课。在课程设计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从企业战略管理的高度和角度来理解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对增强企业竞争力、培植和形成新的竞争优势的作用,而且可以从微观的角度进一步认识、理解和掌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建设的方法和手段,也可以比较全面地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当然对于这门课程还在进一步的探讨过程中,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有少部分同学在做自己应该做的那部分需要同学来帮助,答辩的时候就无法准确的描述清楚相关内容;还有老师本身的知识也需要不断更新,需要进一步的学习新东西,新内容。所以我们还需要很多方面的支持和协助,这样才能把这门课程真正的教好,让学生学好,以便在相应的岗位上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参考文献:

[1]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王瑞梅,张建林等.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改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0,No.5:14-17.

[3]张,彭小珈.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模块化教学法”的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3(8):101-102.

[4]吕永林,师薇.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验项目的构建与设计[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3(11):118-119.

[5]任剑锋,魏庆.实践教学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教育,2010,No.9:118.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范文第9篇

[关键词]服务器动态服务器主页信息管理系统

一、系统简介

目前许多高校已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这些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建立,为进一步提高我国高校实验室的现代化管理水平,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系统应该分为前台和后台两个部分均运行在ASP环境中。底层完全基于一个关系数据库,由MicrosoftAccess实现。系统由WEB服务提供良好的用户界面,同时由基于WEB的后台管理系统提供系统管理和系统维护功能。

由于来自于安全方面和访问量的压力较低,我们采用MicrosoftIIS作为Web服务器,系统的ODBC数据源采用ACCESS数据库,动态网页则采用编程成本较低的ASP(ActiveServerPages)来完成。整个系统基于Windows2000+IIS5.0+ASP+ACCESS架构,采用”学生-教师-教学管理员”的用户体系,囊括了实验预约、指导书上传、成绩提交、报告提交、信息查询等。后台管理同样采用相同架构,主要供教学管理员使用。具有较高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二、系统的设计思想和特点

1.本系统构建在Internet上,任何一台连网的计算机都可以通过Internet访问本系统。

2.完整的网上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其中包括:学生登录和资料管理;实验时间预选;网上答疑和讨论;实验报告提交、批改和查询等。

3.实验教学和指导主要通过教师提供的实验指导书、在线答疑完成。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方便地查阅有关的实验教学内容,也可以对某部分反复复习。

4.教师可对实验完成情况进行查询,并可打印输出统计报表。

5.实验设备在同一时间只能由一个实验者来控制,所以,系统的控制权限管理模块负责根据学生预选的实验时间来分配实验器材的使用权,并且在实验者结束实验后,通知下一个排队的实验者进行实验。

三、系统设计

1.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在Internet/Intranet上建立基于Web的管理信息系统有以下几个关键问题:www服务器平台的选择;数据库服务器的选择;www应用的开发与调试。鉴于校园网已连通至各个院(系、所),其下属的各计算机机房基本上建有局域网。由于各院在地理位置上的分散性,从用户端界面的一致性和局域网的应用出发,该系统采用B/S结构,即由浏览器、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组成多层次结构,用户使用浏览器经由Web服务器对数据库进行访问。

2.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

本系统使用ASP技术框架和ACCESS网络数据库,程序在IIS服务器端运行,以大大加快了数据的处理速度和安全性。为了满足网站经常更新的需求,系统设计应采用模版方式,界面的修改完全不影响处理程序流程。设置网站维护系统,方便对整个系统进行管理。通过此管理系统,所有的管理动作都可以不限时间地点地通过Internet网络完成。本系统用户为3类,系统管理员、学生和教师。根据每个不同类型的用户分别为其制作了独立的管理或者是操作页面,以便区分和提高系统安全性。学生系统只提供实验的查询、实验的预约、实验报告提交、成绩查询、实验指导查询功能、密码修改功能和在线答疑的登录权限。

出于安全考虑人员、成绩和实验用不同的表分开保存。同样是因为本系统所管理的内容涉及学生学籍问题,所以在本系统中的人员信息,包括老师、学生和管理员,均应由学校教务管理部门成员以系统管理员身份录入。而学生不具有修改自己除身份认证以外的数据,老师有成绩提交功能,但是不提供成绩修改功能。而整个实验的具体时间等内容也应该由系统管理员统一录入。

3.功能模块设计

(1)模块分析

通过对用户需求的分析,实验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开放性实验室的设想大致可以分为以下模块:用户登录管理模块、系统总控模块、学生基本信息模块、教师基本信息模块、实验排课模块、实验预约系统模块、信息模块、指导书上传模块、报告提交模块、成绩管理模块、信息反馈模块、系统维护模块。由于分为3类用户,所以每一类用户的各个模块的操作权限各有所不同。

(2)模块设计

根据前述设计思想,学生可以进行实验的查找、详细资料的浏览,这个将调用“实验”模块。在进行实验预约的时候需要调用“实验预约”模块进行记录预约的实验。在确认预约的时候需要使用“实验预约”将数据放入实验安排中,就要调用“实验课表”模块进行查看,同时需要学生使用“学生管理”模块登录并完善相关资料。最后可以通过“预约管理”模块查看,并修改预约状态。实验报告提交使用“文件上传系统”。教师可使用“文件上传”模块进行实验指导书的更新、删除、修改。可以使用“实验管理”模块对已预约学生进行查看和预约答复。可以使用“评分管理”模块对所有预约学生进行实验报告查看、打印、评分和成绩提交。使用“在线答疑”模块交互消息。

参考文献:

[1]马美娴.建设开放性实验室的设想[J].榆林学院学报2006,(16).

[2]陈英学.深入编程.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1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范文第10篇

1项目管理信息化

1.1项目管理信息化基本概念信息是有用、可识别和能够减少不确定性的知识,由具有一定结构的数据来表达。信息技术是关于信息的采集、传输、接收、存储、转换、识别、控制等应用技术的总称[4]。工程项目在全生命周期会产生各种信息,其复杂程度超出决策者人工处理能力,因此,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来挖掘以各种数据为载体的工程项目建设与管理信息。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本质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对项目整个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各种数据,及时、准确、高效地进行一体化集成管理,为项目的关系方提供必要、优质和更加客观的决策和控制信息[5]。项目管理信息化具体而言是具备上述内涵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该类系统由最初实现项目管理基本功能的单机版项目管理软件(如MSProject,P3,梦龙PERT等)发展到实现多项目管理、多用户操作、远程控制、决策支持等功能的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6],马智亮等[7]研究开发并应用于国家体育场项目施工管理的在线项目信息管理系统;李东云[8]构建的上海交大体育馆工程项目管理项目门户网站;纪晓东等[9]利用WebGIS技术开发了可视化的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国外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开发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10,11,12]。2010年上海世博会项目管理是一个典型的,迄今最为复杂的项目群管理。其前期建设阶段由同济大学研发的基于Web的项目管理系统为该项目群成功实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2项目管理信息化技术体系由项目管理信息化内涵及其外延讨论可以看出,项目管理信息化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项目管理科学理论和信息技术应用在工程项目实践中的高效化信息工具平台[5]。项目管理信息化成功依赖于信息技术的支持,支撑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技术体系如图1所示。在该体系中,数据库技术通过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实现信息数据化、结构化、共享化并保持数据在操作中完整、准确;计算机与网络通信技术实现了信息采集、加工处理、存储和和跨地域瞬时传输;决策控制技术是面向决策支持的智能化管理信息系统不可或缺的支撑技术;另外,考虑项目信息安全性,还应纳入信息系统安全与维护技术。

1.3项目管理信息化对项目管理工程硕士培养的要求项目管理思想和方法在我国推广多年,并广泛应用,但与国外先进企业比,当前国内项目管理总体水平不高。主要是管理理念、方法、手段方面存在较大差距[5]。项目管理信息化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整合项目生命周期管理,从而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益。因此,项目管理工程硕士培养要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项目管理信息化课程教学体系来加强学生信息化意识,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这是项目管理信息化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2项目管理信息化核心课程构建

2.1《项目管理信息化》课程地位、目的与结构体系我国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方案常以PMBOK中九大知识领域为依据,设置《项目质量管理》、《项目计划与进度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人力资源与沟通管理》、《项目采购与合同管理》、《项目风险管理》等专业核心类课程。如今需将《项目管理信息化》作为项目管理工程硕士培养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新的核心类专业课程体系。其设置目标可分二个层次:①使学员深刻理解项目管理信息化本质,树立信息化意识;对信息技术如何重塑项目管理模式、内容和手段有一定认识;使学员能够熟练地利用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从事项目的全过程管理。②在第一层次的基础上,使学员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够开发不同功能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或者能够对已有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二次开发,使其在具备通用的项目管理功能基础上,满足某个项目独特性要求。《项目管理信息化》课程体系应包括信息技术原理、技术与应用三个模块,这三个模块又可细分十项教学内容,共同构成该课程体系,如图2。

2.2《项目管理信息化》课程教学内容根据工程硕士生的在职背景、本科专业背景差异,同时考虑其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我们以《项目管理信息化》课程体系为基础,设计了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构成了该课程的教学体系。

2.2.1第一层次目标下的教学内容按照该课程体系,第一层次目标下的课程模块是按照大平台课程设置,也就是所有方向的学员须学习该部分内容。其中:①信息科学基础子模块主要讲授信息基本概念、信息的基本表达方式等理论知识;管理信息系统子模块主要讲授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管理信息系统一般功能结构以及各个功能的信息处理流程等理论知识。②技术模块,按照第一层次目标,我们设置数据库原理及应用、通信技术和信息系统安全与维护三个教学内容。其中,数据库原理及应用主要讲授关系数据库基本原理(包括关系数据模型、关系数据运算、范式等)和SQLServer2000(集成开发环境介绍、T-SQL语言);通信技术主要讲授基本通信原理、现有的通信网络以及Internet、VPN和无线局域网通信的基本知识;信息系统安全与维护主要讲授基于Internet的安全体系、安全协议和安全技术,如防火墙技术,并给出一个基于防火墙的VPN实例。③应用模块强化学员的实践能力,主要安排相应课程内容的上机操作,比如通过基于Web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模拟一个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实习环节主要安排学员参观长庆油田的数字油田系统运行和ERP系统。按照第一层次目标,该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偏重基本理论、应用,不强调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环节。

2.2.2第二层次目标下的教学内容在第一层次目标基础上,我们在技术模块中加入了计算机网络技术、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其中计算机网络主要讲授基于企业局域网络和基于TCP/IP协议的Internet,网络拓扑结构和组网技术等基本知识;面向对象编程语言主要讲授一门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如Delphi或VB)。这些教学内容偏重于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主要为我校项目管理工程硕士培养方案中三个方向之一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学员开设。在第一、二层次目标的教学内容上,我们大量引入具有鲜明石油行业特色的项目管理信息化案例,如本校合作企业长庆油田股份公司的数字油田系统,中石油的ERP系统等。这些案例促使学员非常深刻地理解项目管理、石油工业和信息化三个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从而增强了学员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2.3《项目管理信息化》课程教学方法Stoyan[14]在项目管理教学研究中,提出了分组学习的教学模式,通过组员教授组员从而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项目管理教学。Divjak和Kukec[15]针对研究生层次项目管理教学,提出并讨论了实践教学和互动教学两种教学范式,并认为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就是实践中角色扮演学习。国内外大量教学实践表明,以小组为单位,以问题为导向,进行角色扮演学习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效果。为实现《项目管理信息化》课程体系既定目标,可采用多种教学范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体系,如小组讨论模式、问题驱动模式、案例分析模式、角色扮演等,其中小组讨论、问题驱动和角色扮演属于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特别地,我们在技术部分教学中主要采用问题驱动与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具体体现如下:

2.3.1对于第一目标层次所涉及的教学内容,理论部分可采用传统的课堂集中讲授模式;技术部分采用小组讨论与问题驱动模式;应用部分采用实践中角色扮演教学模式;

2.3.2对于第二目标层次所涉及的教学内容,理论部分亦是采用传统课堂集中讲授模式;技术部分采用研发小组和虚拟现实教学模式,因为这一部分主要达到开发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目的,所以可把学习过程当作一个信息系统开发过程来组织教学。应用部分与第一目标层次相同。

2.4《项目管理信息化》课程教学手段工程管理硕士学员都是受过本科教育并在实际领域工作多年的技术与管理人员,他们熟悉本领域专业知识且经验丰富,但对非本专业的知识和技术接受起来的确有些困难。有鉴于此,首先,我们在该课程体系的教学中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作为课堂授课的主要的教学手段,将枯燥的理论和技术机理通过图片、动画和视频形象且直观地表达出来,同时,通过与他们所从事的专业领域有关的实例,使他们从心理上认可并接受这些新的知识和技术,然后进一步深入了解和理解。其次,充分利用我院已有的专业实验室项目管理沙盘模拟系统和ERP模拟系统作为实验环节教学手段;最后,借助校企合作平台,让学员亲自参与石油企业的信息系统运行管理,以此作为实践环节的教学手段。

2.5《项目管理信息化》课程考核一个完备有效的教学体系中,课程考核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是衡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成效的重要手段。相应于《项目管理信息化》课程体系两层次目标,我们设置了两层次考核方式。第一层次考核方式又可分闭卷考试、实验报告与实习报告三部分,各占总评成绩的50%、25%和25%;第二层次考核可分闭卷考试、设计报告、实验报告和实习报告四部分,各占总评成绩的25%。除闭卷外,其余以小组为单元进行考核。

3结论

上一篇:材料力学实验报告范文 下一篇:静电场的描绘实验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