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种植技术范文

时间:2023-03-14 17:48:21

高效种植技术

高效种植技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生姜;高效;种植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32.5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2-0082-01

生姜属于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止呕、发散、祛风寒、健脾胃、治疗肠胃炎等药用效果,其原产地为东南亚等热带地区,目前在世界上栽培较为广泛。我国的南方和北方均可种植,且近年来种植规模逐渐增加。生姜在气候湿润、温暖的条件下生长良好,对霜冻等低温天气耐性不强,幼苗期在20~25 ℃之间生长较为适宜,温度低于15 ℃生长停止。因此,生姜适宜的播种时间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西畴县2015年生姜种植面积达到662 hm2左右,且还有增长趋势,有良好的发展态势。现结合西畴县生姜种植的现状,对生姜高效种植技术进行简单阐述,以期为当地生姜产量及品质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参考。

1 生长环境的选择

生姜的生长环境要求温暖,在24 ℃左右能够很快发芽,超过30 ℃的环境长出的芽长势弱。茎叶生长时期白天的适宜温度要求达到25 ℃左右,夜间维持在18 ℃左右,一定的昼夜温差,能够有效地积累更多的物质。生姜喜欢生长在阴凉的地方,对强光耐性不强,因此种植生姜时,需要适当地间种作物或者搭建荫棚,以对生姜起到一定的遮荫效果,防止阳光直射[1]。生姜的根系较浅,不发达,对干旱、涝灾等耐性不强,因此种植地块选择上要求土壤的水分含量适宜,排灌便利。

2 培育壮芽

播种前25 d左右,将作种用的生姜从储藏室中拿出,清理表面附着的泥土,铺在干净的地面上进行适度晾晒,切记不要在强光下曝晒,如果光线强度太大,可以适当盖上草垫,晾1~2 d后将种姜收回放在阴凉的室内2~3 d,并覆盖草垫。同时,要严格选种,将长势弱、肉质发软、颜色不正的姜块淘汰掉,选择未发生冻害、颜色鲜亮、长势肥大、质地较硬的姜块作种。然后将种姜放在25 ℃左右的环境下催芽20~25 d即可播种,此时幼芽长势健壮、饱满;也可选择在避风、向阳的位置造深1 m左右的阳畦进行催芽,长度结合种姜的总量而定,然后铺上干燥的草,厚度约为10 cm,最后将姜种放在其中,再盖上干草、搭建拱架、覆上薄膜,夜晚的温度较低,因此晚上要加盖1层草帘,使畦面的温度维持在22 ℃左右。一般达到播种要求的标准为芽长0.6~2.0 cm、粗0.6~1.2 cm。

3 精细整地与施基肥

选择土层肥沃、养分含量丰富、肥水保持能力强、排灌便利、土层疏松、透气性好、pH值小于7的土壤进行深翻,要求至少30 cm,并施入足够的基肥,可选择充分腐熟的有机肥75 t/hm2、过磷酸钙750~1 120 kg/hm2,充分将地块整平,将大土块敲碎,采用高畦栽培的方式,畦的高度超过20 cm,然后在畦的表面开深沟(10 cm左右)播种。

4 播种

姜种块的重量宜为50~75 g,每块上留1个长势健壮的短芽,然后将姜块浸泡在乙烯利溶液中,15 min后即可捞出播种。播种前为了便于操作,先浇适当的底水,使垄面土壤中含有一定的水分。播种方式可采取平播法,即在播入姜块时保持水平,并p轻用手将其按压到泥中,保证姜芽大致与沟的表面高度一致,播种结束后及时覆土,厚度在4.5 cm左右,然后将表面充分耙平。生姜适宜的播种量为4.5~7.5 t/hm2,折合10万~12万株/hm2 [2]。

5 科学施肥管水

生姜的发芽期,不需要进行追肥,当萌发新的分枝1~2个、苗的高度为30 cm时,施入硫酸铵300 kg/hm2左右作为苗肥,在立秋后生姜即进入膨大期,要加大肥料的施入量,施用饼肥1 125 kg/hm2左右、复合肥750 kg/hm2等,在此基础上培土1次,以后在浇水的同时再适当培土2次。9月中旬施入复合肥375 kg/hm2等作为追肥。

播种之前,先将底水浇下;幼苗期水分管理上,要坚持少浇、勤灌的原则,使土壤中的水分含量保持在65%~70%;夏季温度比较高,浇水以在早晨或者傍晚为宜,如遇到大雨,要及时做好排涝工作;立秋后,生姜生长比较旺盛,要求更多的水分,一般5 d左右浇1次,使土壤中的水分含量保证在75%~80%[3-4]。

6 收获与储藏

鲜姜适宜的收获时间一般在11月上旬,此时尚未发生霜冻;种姜可与鲜姜同时采收[5-6],也可在立秋时收获,但是一般尽量不要提前收获,以防感染病菌,影响生姜的品质。生姜的储藏过程中,首先要保证储藏窖周围的沟渠通畅,以便及时排水。

7 参考文献

[1] 任立红.生姜种植技术[J].北京农业,2014(15):20.

[2] 许杰.生姜栽培技术[J].农村实用技术,2002(3):13.

[3] 杨勇,吴金亮.无公害生姜栽培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09(13):10.

[4] 王凤英,王占魁.无公害生姜栽培技术[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7,22(2):23-24.

[5] 孙传应.生姜套种西瓜高产栽培技术 [J].现代农业科技,2005(4):9.

高效种植技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鲜食玉米;高效种植;种植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饮食的营养和健康。鲜食玉米具有甜、黏、香、嫩等特点,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其蛋白质含量在13%以上,氨基酸含量比普通玉米高出1倍以上,富含脂肪和维生素,易于消化吸收,有防止血管硬化和降低胆固醇含量等作用,是目前国内、国际市场上的新型的畅销食品。种植鲜食玉米主要是食用鲜果穗,一般可获得的利润是种植普通玉米的4~5倍,如果采取特殊栽培措施促其提早成熟、提前上市,还可获得更高的收益。鲜食玉米独特的遗传组成和特殊的用途决定了它的栽培措施不同于普通玉米,现将其种植技术详述如下。

1 鲜食玉米的种类

根据所含成分和色泽,目前生产上应用的鲜食玉米可分为甜玉米、糯玉米、黑玉米和花色玉米,市场销量较大的主要是甜玉米和糯玉米。

1.1 甜玉米

甜玉米为玉米属的1个甜质玉米亚种,可分为普甜型、超甜型、加强甜型、甜脆型和甜糯型。甜玉米籽粒在乳熟期含有较多的糖分,含糖量达10%~20%,为普通玉米的2~8倍,水溶性多糖为普通玉米的2.5~10倍,蛋白质含量在30%以上,还富含多种维生素和18种氨基酸,鲜嫩,所以又被称为“水果玉米”。

1.2 糯玉米

糯玉米又称黏玉米、蜡质玉米,其籽粒不透明、无光泽,胚乳全为角质支链淀粉。糯玉米黏软清香、皮薄无渣、内容物多、富有黏糯性,比甜玉米含有更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更好的适口性,且容易消化吸收,极具开发潜力。近年来,各地先后育出一批优质糯玉米杂交种,其产量和品质都有较大提高,如垦粘1号、垦粘2号、傲龙粘霸等。

2 鲜食玉米的种植技术

2.1 整地施肥

大部分鲜食玉米的种子瘦小、营养不足,幼芽顶土能力差,苗瘦弱,因此,要选择土质肥沃、不板结、保水保肥性好的地块,精细整地,做到土质疏松、平整无坷垃、土壤墒情良好。鲜食玉米生长期短、前期发育快、后期生长时间短,这一特性决定了它的施肥特点。总的施肥原则是:底肥以农家肥为主,重施底肥,提早追肥,氮、磷、钾配合使用。农家肥可以为甜玉米早发早生快发提供全价营养,还可以大大改善甜玉米的品质和提高对干旱、水涝和病虫害的抵抗力。为促使甜玉米早发早熟,田间管理要突出“早”字,即早中耕培土、早追肥、早浇水。一般中上等肥力的土壤每公顷施农家肥底肥45 000kg、磷酸二铵150~225kg、硫酸钾112.5kg做种肥,除施足底肥外,还要在拔节期结合中耕培土每公顷开沟追施尿素200~300kg、磷酸二铵450~525kg。

2.2 品种选择

鲜食玉米要选择皮薄无渣、口感好、甜度适中和黏性高的品质优良品种,以青嫩果穗作为水果、蔬菜上市或速冻加工为主要目的的,应选用口感好的甜糯玉米、超甜玉米或加强甜玉米;以制作罐头制品为主的,则应选用普通型甜玉米品种,这类品种果穗大、籽粒深、出籽率高。此外,还应注意早、中、晚熟品种搭配种植、陆续上市,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另外,要实行种子精选,应用种子包衣技术。

2.3 隔离种植

鲜食玉米的特殊性状多由隐性基因控制,种植时须与其他玉米隔离,以尽量减少其他玉米的干扰,否则将失去或弱化其原有特性,影响品质,降低或失去商品价值。鲜食玉米如果和普通玉米或其他玉米串粉,就会产生花粉直感现象,生成的籽粒就会失去甜味和糯性。生产上,隔离距离应保持在300m以上,或利用树林等自然隔离和利用授粉时间差进行时间隔离。

2.4 调整播期

因鲜食玉米主要是采收鲜嫩果穗,采收集中、季节性强且短时间内就要上市,因此,要根据种植类型、品质特性、自然条件及市场需求和加工需要确定不同的播种时间和采取相应的种植形式。一是根据市场行情确定播期,可春播或夏播,春播要在地温稳定通过10℃时播种;二是采用地膜覆盖或育苗移栽形式,这样可以提早上市,从而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覆膜玉米播种期可比露地栽培提早1星期左右,过早容易遭到低温冷害。播前浸种催芽,胚根突破种皮时即可播种。另外,为使新鲜果穗错开时间上市,可分期播种。选用早熟品种配合早熟栽培措施,可使鲜食玉米提前15~20d上市;欲延迟收获的可选择晚熟品种配合延迟播种技术。春播每晚播7d,收获可延迟1~2d,夏季每个播期可以错开4d左右,这样可以保证连续收获和加工。

2.5 合理密植

以鲜食为主的玉米一般在乳熟期采收,要根据市场商品需求、经济效益大小来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尽可能使单位面积取得更高的经济收入,一般每公顷留苗65 000~75 000株。

2.6 加强管理

鲜食玉米的管理和普通玉米基本相同,差别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要结合铲地去掉分蘖。甜、糯玉米具有分蘖特性,会使主茎果穗变小,降低青果穗的商品质量;第二,因甜、糯玉米具有多穗性,可去掉下部果穗而仅留上部1~2穗;第三,因甜、糯玉米含糖量高,极易招致玉米螟虫和金龟子等害虫的为害,所以应采取有效的防治方法,主要是苗期防治地下害虫,大喇叭口期注意防治玉米螟。为防止食物中毒,鲜食玉米在授粉后采用生物或生物农药防治,尽量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更不能使用残留期长的剧毒农药。

2.7 适时收获

高效种植技术范文第3篇

收等方面介绍了糯玉米、生菜、辣椒高效复合种植

技术,以期为该栽培模式的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糯玉米;生菜;辣椒;套种;种植技术

2005―2011年,射阳县合德、陈洋、藕耕等镇

区成功示范了“糯玉米一生菜一辣椒”高效栽培模

式,2011年示范面积达到50hm2。该模式667m2

产鲜食春糯玉米1200kg,夏生菜1500kg,秋延

后辣椒2000kg,667m2产值12000元,纯收入

8000元左右,经济效益较高。

1种植方式

种植畦面宽7m(不包括墒沟),钢架大棚跨度

6m,大棚中央走道宽40cm。糯玉米于2月底制

钵育苗,3月下旬移栽,行距65cm,株距25cm。

667m2栽4100株左右,6月上中旬采收鲜穗;结球

生菜于5月下旬播种育苗,6月底移栽,株距25cm,

行距33cm,667m2栽8000株左右,8月中旬采收;

辣椒于7月中下旬播种育苗,8月下旬至9月初采用

宽窄行起垄栽植,宽行50cm,窄行30cm,株距25~

30cm,667m2栽4000株左右,翌年元旦至春节期

间上市。

2栽培技术

2.1糯玉米栽培技术

2.1.1品种选择

糯玉米可选择长势强、抗性好、口感优的品

种,如苏玉糯1号、浙糯玉1号。

2.1.2培育壮苗

选择土壤疏松、肥沃的地块作苗床,每平方米

苗床施入过磷酸钙50g、氯化钾25g、稀粪水5kg,

在播前10 d预先翻土拌匀待用。一般于2月下旬制

钵,1钵1粒播种,播后采用地膜、小拱棚膜、大

棚膜进行多膜覆盖保温育苗。

2.1.3适时移栽

3月上中旬,大棚内每667m2施腐熟鸡粪1000kg、

45%三元复合肥30-40kg,翻匀搂细做畦。3月下旬

玉米秧苗4叶左右时移栽,行距65cm,株距25cm,

地膜覆盖栽培,1棚栽10行,667m2栽4100株左

右。定植时浇足活棵水,保温促长。棚内白天温度

控制在25-28℃,夜间15℃左右。5月上旬撤去

大棚膜,以增加光照,促苗稳健生长。

2.1.4精细管理

2.1.4.1及时追肥秧苗长到8-9叶时施壮秆肥,

667m2施尿素8~12kg、氯化钾14~16kg,并进

行中耕培土和适当灌水,促进气生根生长。在大喇

叭口期(约12叶时)施穗肥,667m2施尿素14-16kg。

2.1.4.2植株调控糯玉米在零星抽雄穗时,每

667m2用25mL玉米健壮素对水50kg,对准玉米

上部叶片进行喷雾,以控高、壮秆、增产。

2.1.4.3防治病虫害苗期蝼蛄、地老虎为害常常

会造成缺苗断垄,可用50%辛硫磷800倍液喷雾防

治;大喇叭口期以后玉米螟比较严重,可用菊酯类

农药或BT乳剂药液灌心防治。

2.1.4.4适期收获一般于6月上中旬采收鲜穗,

3-5 d采收完毕。

2.2生菜栽培技术

2.2.1品种选择

夏季栽培结球生菜要选择耐热、不易抽薹的凯

撒、皇帝、意大利生菜、红帆等品种,在5月下旬

播种。

2.2.2培育壮苗

2.2.2.1浸种催芽生菜种子小,宜采用育苗移栽。

育苗床要整平耙细,667m2需用种25g,苗床面积

10m2。播种前浸种催芽,首先用20℃左右的清水

浸种4-6h,控干水分后,把种子用纱布包好,在

5℃的冰箱中放置24 h,再将种子置于室内阴凉处

保湿催芽,待种子露白后播种。播种前苗床需浇足

底水,水渗下后,将种子与细沙混匀后撒播,播后

覆盖过筛细土0.3~0.5 cm,并覆盖遮阳网。

2.2.2.2苗床管理苗期要保持土壤湿润,覆盖物-

在小苗吐心时于傍晚揭掉,并浇小水1次。为了防

止秧苗因幼根被冲出而倒伏,待水干后再盖一薄层

细土稳苗。当幼苗长出2片真叶时定苗,同时拔除

苗床内杂草,浇1次水。待幼苗长到4-5片真叶时

及时定植。

2.2.3高畦定植

于6月中下旬定植。定植前结合整地做畦,每

667m2施45%三元复合肥25kg,翻匀。夏季一般

采用小高垄定植,以利排水降渍。垄向与大棚中央

走道一致,一般垄宽55cm,垄沟宽15cm,每个垄

面定植2行,垄内行距33cm,株距25cm,1棚可

种植8垄16行。定植选在晴天下午或阴天时进行,带

土定植。定植深度以不盖住心叶为宜。定植后及时

浇缓苗水,并覆盖遮阳网降低温度。遮阳网要掌握

白天盖、晚上揭,雨天盖、阴天揭的原则,创造适宜

生菜生长的温度,防止雨水冲刷和烈日暴晒。

2.2.4田间管理

2.2.4.1中耕定植后3-5 d及时浅中耕保墒,封

垄前一般进行1~2次浅中耕,以促根早发。

2.2.4.2浇水在生长期浇水要均匀,小水勤浇,保

持畦面湿润,不能过干或过湿。

2.2.4.3追肥因生菜以生食为主,追肥不宜使用-

粪肥,主要以化肥为主,一般追肥1 2次,团棵期

1次,包心期1次,每次每667 m2施尿素5~8kg,

在垄沟中随水冲施。生长期叶面可适当喷施磷酸

二氢钾,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和食用品质。

2.2.4.4病虫害防治在结球前主要注意蚜虫、病

毒病、霜霉病的防治,结球后不宜再喷药。

2.2.4.5分批采收一般在8月中旬(定植后35~

40d)即可陆续采收松散叶球上市。

2.3辣椒栽培技术

2.3.1品种选择

辣椒秋延后栽培过程中,前期高温多雨,后期

低温寡照,因此必须选择早中熟、抗逆性强、产量

高、商品性好的品种,如苏椒5号、洛椒4号。

2.3.2培育壮苗

2.3.2.1苗床准备种植667m2辣椒需要苗床6~

8m2。苗床应选择富含有机质且近几年未种植过茄

果类蔬菜的田块,播前15d左右每平方米苗床施

腐熟鸡粪1kg、45%三元复合肥50g,翻匀搂平做

成1.0-1.2m宽的畦,畦面高出地面5~10cm,疏

通排水沟,以利排水降渍。

2.3.2.2精细播种秋延后辣椒播种期应掌握在7

月中下旬,播种过早植株易感染病毒病,播种过晚

植株坐果少、产量低。每667m2大田用种量为120

150g。为防治苗期病害,每平方米苗床在播种前用

9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5g或50%多菌灵10-15g

加2kg细土拌匀,均匀撒入床内并浅搂一遍。播种

前先用55℃的温水将辣椒种子浸种15 min,接着

再浸种8h后捞出,然后用10%磷酸三钠溶液消毒

20min,沥干表面水分后保湿待播。播前要给苗床

浇透底水,再把种子均匀撒在苗床上,覆土厚度

0.8~1cm。播后苗床上要覆盖湿稻草保湿,育苗棚

必须覆盖遮阳网,做到防止暴晒和暴雨冲刷。

2.3.2.3苗床管理底水浇透后苗期一般不再浇水,

以防幼苗徒长。因辣椒的主根不发达,根系再生能

力弱,一般于2叶1心时进行一次性问、定苗,株

间距以8 cm×8 cm为宜。苗床管理的核心是防止

高温时干旱和暴雨冲刷,出苗后尽可能加大昼夜温

差,以培育壮苗。

2.3.3合理密植

2.3.3.1整地施肥秋延后辣椒基肥以有机肥、磷

钾肥为主。在定植前15d,每667m2施腐熟干鸡

粪1500kg、三元复合肥50kg、磷酸二氢钾10kg,

将肥料均匀深翻入土中,耙细搂平后做定植垄。垄

向垂直于大棚走道,垄面宽50cm,垄沟宽30cm,

采用垄面双行定植,按行距30cm,株距25~30cm

开定植穴,在垄面铺好地膜后再移栽。

2.3.3.2及时定植在8月下旬至9月初,苗龄35d

左右,株高17 cm,8~10片真叶时定植为宜。定植

时1穴1株,按定植穴带土移栽,栽植后浇足活棵

水。定植前喷施l遍杀菌剂和杀虫剂,可用2.5%敌

杀死1500倍液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混合喷施,做到移栽时带药下田。

2.3.4精细管理

2.3.4.1温度管理秋延后辣椒栽培需遮阳降温、

避雨减湿,利用覆盖大棚薄膜和遮阳网的措施来

调节大棚内的温、湿度。当白天气温高于30℃时,

对花芽分化不利,应将棚膜四周卷起并调节遮阳

网的覆盖面积,以达到遮阳、降温的目的。当白天

温度稳定在25~28℃时,可揭掉大棚外的遮阳网。

10月上中旬,当夜温降至15℃以下时,夜间需关闭

棚膜,白天注意通风,降温降湿。11月上中旬,寒

流到来之前,大棚内要及时搭设小拱棚,加盖二层

膜,以保持辣椒生长所需的温度(白天25-28℃,

夜间不低于15℃)。进入11月下旬后,当夜温降

至5℃以下时,应及时加盖草帘保温。12月以后,

当最低气温降到0℃以下时,在草帘外再盖一层薄

膜保温保苗。大棚膜一定要用土压紧,防止漏风冻

苗。采用这套保护设施,在气候正常的年份辣椒可

以安全过冬,但在管理上要保持每天见光,即使阴

雨天也要揭去小拱棚膜和草帘见光,一般在上午8

时前后揭去小拱棚上的覆盖物,下午5时左右盖棚。

2.3.4.2肥水管理定植缓苗后浇1次稀粪水,水

分涸干后封好。结果期每隔15d左右结合浇水

每667m。追施尿素5-7.5kg。12月挂果中后期,随

着气温的下降,一般不再浇水,以防出现低温高湿。

2.3.4.3植株调整门椒以下的腋芽全部摘除,长

势较弱的植株,第1~2层花蕾也要及时摘掉,以

促进植株生长。秋延后辣椒一般以每株保果16个

左右为宜,初霜后(10月下旬)应摘除嫩梢、无效

枝条和花蕾,以减少养分消耗,促进已挂果实生长。

2.3.4.4病虫害防治秋延后辣椒常见的病虫害有

蚜虫、病毒病、疫病、灰霉病等,应使用低毒农药

对症用药,及时防治。

2.3.5适时收获

秋延后辣椒的采收要视行情而定,应尽量延

后,适时收获,以提高单位面积效益。一般青椒在

11月中旬后可陆续采收;若以采收红辣椒为目的,

高效种植技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甜糯玉米;高效;安全;种植制度

无锡市种植鲜食甜糯玉米已有多年历史,它对提高当地种植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起到积极作用。为进一步提高糯玉米产量,实行无公害、高效种植,改善品质,提高商品性,笔者进行了高效种植技术和种植模式探讨,总结如下。 

1 良种选择,隔离种植

甜糯玉米品种应具有甜糯适中,香味纯正,质地柔嫩,营养丰富,外观好,果穗大小均匀一致,苞叶长不露尖,结实饱满,籽粒排列整齐,种皮较薄,种子发芽率高,苗期长势强。生育期90~100 d,鲜穗单产10 500 kg/hm2以上等特点,在无锡市可选用苏玉糯、沪糯、南农紫玉糯等。

由于甜糯玉米与普通玉米串粉杂交后,易失去原有玉米品种的种性(甜味和糯性),品质下降,隔离条件越差,品质下降越明显。因此,种植甜糯玉米要与普通玉米隔离。隔离方法:①采用空间隔离,在种植甜糯玉米田块周围300~500 m内,不种与甜糯玉米同期开花的普通玉米或其他类型的玉米。②采用时间隔离,即同一种植区内,提前或推后甜糯玉米的播种期,使其开花期与邻近地块其他玉米错开20 d左右,甚至更长。③通过山岭、树林、果园、村庄、高山、河流等自然屏障,阻挡外来花粉传入,实现隔离。

2 分期播种,均衡上市

为提高鲜食玉米的商品价值,可采用反季节栽培,争取早日上市或延迟上市时间,也可开展全年种植均衡上市。因此,在鲜食玉米生产中,无锡市从3月中旬到8月初可采取大小拱棚、地膜覆盖、育苗移栽、盘育小苗移栽,甚至大棚栽培等设施栽培技术,以保证连续采收上市或加工利用,提高经济效益。 

3 合理密植,促进壮苗

鲜食甜糯玉米商品性的好坏与种植密度密切相关,多数甜糯玉米品种都有多穗性的特点,即1株能长2个或2个以上果穗,稀植果穗更多。因此,生产中种植甜糯玉米的适宜密度一般为6万~7.5万株/hm2,早熟品种密度稍大,晚熟品种密度稍小,为了使养分集中供应主茎果穗,保证果穗的商品性和改善田间的通风透光条件,针对其分蘖特点,必须及时除去分蘖,剔除弱株。

鲜食甜糯玉米宜选择肥力较高, pH值6.5~7.0,地层疏松,保水透气性好的沙壤土或壤土种植,在雨水较多的地区应采取垄作。播种前,搞好种子处理,选用发育健全、发芽率高的种子,通过精选分级,去除虫籽、坏籽、霉籽,按大小分级浸种。同时,播种前施氮磷钾复合肥(10∶8∶7)525~675 kg/hm2,硫酸锌7.5~15 kg/hm2作基肥,保证种子发芽出苗有足够的养分供应,并促进壮苗早发。播种时,要控制土壤含水量,采取大小行种植(大行距80~90 cm,小行距50~60 cm),株距视密度而定,播种深度3~5 cm即可,每穴2~3粒,用种量15~18 kg/hm2,确保全苗。播种后如遇干旱,可覆盖秸、草,以防止土壤失水导致种子落干回芽而不能齐苗;同时,遇暴雨也可有效防止土壤板结而造成闷种、烂芽。精细播种能够确保全苗、匀苗、壮苗,建立较好的苗群基础。 

4 平衡施肥,科学管理

鲜食玉米以采食早、嫩穗为目的,生长期短。因此,管理上要早定苗,早中耕,早除草,早施肥。根据甜、糯玉米生育期短的特点,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保肥能力,提高籽粒的养分积累。施肥上要根据不同地力水平和不同品种的需肥特性进行配方施肥。一般肥力田土施N、P2O5、K2O分别为240~300 kg/hm2、150~225 kg/hm2和225~300 kg/hm2,且氮肥中的30%作基肥集中施于播种穴内;10%~20%作苗肥,在幼苗3~4叶时追施,施肥时注意大苗不施或少施,小苗多施以提小苗促平衡;用40%~50%作穗肥,在7~8片叶展开时施下,以促进穗位叶的生长和穗的分化,主攻大穗。甜糯玉米在乳熟期即可摘穗收获,因此在灌浆初期视前期肥料用量及苗情,酌情施用粒肥,也可叶面喷施生化制剂以促进灌浆,实现穗大粒饱,提早上市,提高商品的外观性。追肥应结合中耕除草深施10~15 cm。磷钾肥应一次性作基肥施入促进壮苗早发。同时鲜食玉米要注重补施玉米微肥,以提高品质和产量。 

5 病虫害防治

应实施无公害防治以提高玉米的食用安全性和外观品质。鲜食玉米外观的好坏与价格紧密相联,对病虫害要推行无公害防治,提高食用安全性。玉米的主要病虫害为病毒病、粗缩病、玉米螟及部分地下害虫等。

生产中,根据不同播种时间和不同栽培方式,在防治上,采用相应的农业防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方法。1 农业防治 首先通过耕翻、灭茬等方式降低虫源基数,尽量少用或不用农药,优先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生物农药。也可采用小苗移栽、地膜覆盖等方式有效避开早世代螟虫的危害。2 药剂防治 对地下害虫如蝼蛄、蛴螬、地老虎等可用

辛硫磷或90%晶体敌百虫250 g对水5 kg溶解后喷于100 kg切碎的杂草上制成毒饵,傍晚撒施于地头进行诱杀;也可在低龄幼虫高峰期用25%快杀灵乳油1 000倍液或52.5%农地乐乳油1 000倍液进行全面喷雾防治。玉米螟可在大喇叭口期接种赤眼蜂卵块进行生物防治最为理想,或采用高效无残留的生物药剂灌施防治;也可在抽雄吐丝期,用5%锐劲特悬浮剂1 000倍,或25%快杀灵乳油1 000倍液,或48%毒死蜱100 ml进行防治,防效在90%以上。开花授粉期如遇阴雨低温天气,易造成雌雄穗生长不协调或授粉不良,要及时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增加籽粒,减少秃顶,提高产量和果穗的商品性。

6 适时采收

鲜食甜糯玉米的营养品质和产量,还决定于采收期的早晚,不同品种、不同播种期玉米适宜的采收期也不同,只有适期采摘,才具有甜、糯、香、脆、嫩、营养丰富、加工品质好的特点。不同品种的应根据其品种特性、当季气温和加工利用要求,确定适宜的采收期。鲜穗上市时间,普甜玉米在开花授粉后17~23 d,超甜玉米在20~28 d,加甜玉米在18~30 d,晚熟品种可适当延长3 d左右。糯玉米的适宜采收期以玉米开花授粉后18~25 d为宜。还可用实践经验方法察看是否可收,如通过看花丝变化,手指掐嫩籽粒,品尝甜味等经验性方法来判断。但春播情况下,采收期正值高温季节,适宜的采收期很短。秋播情况下,采收期正值凉爽季节,适宜的采收期相对较长些。鲜食玉米还应注意保鲜,短期保鲜注意不要剥去苞叶,运输途中尽可能摊开降低温度;超甜玉米从采摘到上市的时间尽量控制在2 h内;糯玉米可稍长一些,但也要控制在24 h内。 

7 茬口安排

为提高全年经济收益、改良土壤性质,种植户可根据当地市场、地理特点,合理安排茬口,提高复种指数,选择相应种的植制度。种植模式有以下几种:

①蚕豆-玉米-水稻。蚕豆10月底前播种,5月初上市;玉米3月中旬大棚育苗,3月底4月初套种玉米,6月下旬上市;水稻6月15~20日播种,7月上、中旬移栽。全年纯收入可达30 000元/hm2以上。

②玉米-玉米-蔬菜。玉米在3月中旬前后大棚育苗,3月底4月初地膜移栽,6月底上市;6月底套种或7月上旬移栽第2茬玉米,10月上旬上市;冬季种蔬菜。全年纯收入在34 500元/hm2左右。

③玉米-水稻-蔬菜。此种模式是结合前两种方式,一般纯收入可在30 000元/hm2左右。

④玉米×西瓜-水稻-蔬菜。有种植西瓜传统和优势的地方可采用该模式。以上几种模式,以玉米-玉米-蔬菜和玉米×西瓜-水稻-蔬菜种植模式的效益最高。玉米-水稻-蔬菜模式比 较适合以稳粮增效为目的的生产要求,值得提倡。蔬菜面积较多的地方,在玉米行间间作小青菜、苋菜、长豆等耐荫作物效果也较好。

参考文献

[1] 滕宏飞,狄广霞.鲜食玉米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4):489-492.

[2] 毛诗友,何烨,陈志翔,等.夏秋糯玉米、胡萝卜套种高效栽培技术[J].耕作与栽培,2007(3):57.

高效种植技术范文第5篇

1.配料。种植银耳的培养料,根据当地资源,因地制宜选择主要原料,并配合其他辅料制成。阔叶树如杨、柳及各种果树的木屑均可用。也可将这些树的枝条切成薄片,晒干,再粉碎成粉状的木屑。棉籽壳是种植银耳的好原料,单产比木屑可提高20%~30%,此外玉米芯、甘蔗渣、花生壳、葵花籽等,晒干后粉碎成细屑均可用于种植。

配方一:木屑100千克,麸皮25千克,石膏粉4千克,尿素0.4千克,石灰粉0.4千克,硫酸镁0.5千克,水100-110千克。

配方二:棉籽壳100千克,麸皮25千克,石膏粉4千克,尿素0.4千克,石灰粉0.4千克,水100-200千克。

配方三:甘蔗渣40千克,棉籽壳20千克,木屑40千克,麸皮30千克,石膏粉3千克,过磷酸钙2千克,尿素0.5千克,水100-110千克。

选定配方后,把主要原料同麸皮、石膏粉等干料倒在水泥地上,把蔗糖、化肥、硫酸镁等放入水中溶化后,倒进干料中,经三次反复搅拌,过筛,打散团块,拌匀,含水量掌握55%-65%。配料要选择晴天或阴天上午进行,雨天不宜。

2.装袋。拌好的培养料必须抓紧时间装入种植袋。银耳种植袋,应选择低压高密度聚乙烯筒膜,直径扁宽12厘米,薄膜厚度3.5-4丝米,长50厘米,每千克筒料可裁制成220-240个种植袋。也可用罐头瓶作种植容器。一般农户采用手工装料。装一半时抖一抖,压实后再装。大面积生产应采用食药用菌专用装袋机,每小时可装400袋。装袋要求装紧装实,袋口用塑料绳绑扎。在料袋璧上打4-5个接种穴,直径1.2厘米,深1.5厘米,然后擦去袋面沾的木屑后,用3.3×3.3厘米的方块纸胶带贴封,即成种植银耳的培养基。从拌料到装袋结束最好不超过5小时,以防培养基发酸变质。

3.灭菌。在大锅灶上放蒸笼,把袋子叠于蒸笼内,胶带一面要朝上。大面积生产建造砖砌的专用灭菌灶,一灶装1000袋为适。灭菌要注意三个关键:一是袋子进灶后,必须旺火猛攻,并防止漏气,使其在4小时内上到100℃;二是在100℃保持14-16小时,使袋内杂菌杀死;三是达到灭菌温度和时间后,要趁热取出,防止胶布受湿。

4.接种。经过灭菌的料袋,待料温降到30℃以下时,方可进行接种。接种前先做好接种室消毒,并把菌种表层薄薄挖去一层老化菌丝,然后往下挖将菌丝搅拌均匀。接种时先打开袋子上的胶布,用接种器提取蚕豆大小的菌种,集中迅速地通过酒精灯火焰接人穴内,并顺手贴封好胶布,防止杂菌侵入。菌种处要比胶布凹1-2毫米,有利于原基形成。每瓶种植种可接种植袋25-30袋。

5.发菌。银耳的发菌与出耳可同用一室,利用民房即可。有条件的专业户可以建造专用的发菌室与种植室。要求地势稍高,靠近水源,便于清洗场地,门窗通风,光线良好。也可以在庭院内搭简易耳棚。不论是住房或是简易耳棚,内部均要设置排放种植袋的架子。架层可用竹木做骨架,架高2.5米左右,宽一般为50厘米,架子分为8层,层距30厘米。每层架子用竹木铺平,便于排放菌袋。室内四周可用塑料薄膜围罩,使保温保湿性能好。种植室要用来苏尔和敌敌畏药液喷洒消毒。

接种后的菌袋,头4天室内保持温度28%,不超过30℃为好,5天起室温25℃较适。经过5天培育,菌丝向扩展,此时应进行一次翻堆检查,发现杂菌污染种穴时,用福尔马林注射杀灭。菌袋在室内的排列,开头按每4-5袋井字形重叠成堆,使其增加袋温,加快菌丝发育。第5天起应把袋子逐袋地排放于架床上,以卧式顺排,袋与袋间距1厘米左右。冬季温度不足,可用煤炭火增温,但要注意排除二氧化碳,以免损害银耳菌丝。

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为70%以下,在保持室温的前提下,每天打开门窗通风换气1-2次,每次30分钟,若气温已达上述要求时,可长时间开窗使气流新鲜。

揭布通风:通过10天左右的培养,袋内菌丝已向接种口的四周蔓延,形成圆状。待菌丝长到直径10厘米,即穴与穴的菌圈形成连接时,要把胶带掀起黄豆粒大小圆形孔隙,让氧气透进料内,加快菌丝生长发育,但在揭口之前,应先用敌敌畏农药轻度喷雾袋面及空间。胶带揭后12小时,要以清水喷雾,每天3-4次,但不要直接喷到穴内,并结合通风。经过4天后,穴中逐渐出现突起的白色绒毛状菌丝团,俗称“白毛团”,此时室内温度20-23℃为宜,相对湿度为80%-85%。随着菌丝生理成熟,白毛团上出现浅黄色水珠(菌丝新陈代谢的分泌物),此时可把袋子朝倾斜,让黄水流出穴外,室温调到25℃,使黄水收缩。一般接种后15-16天,穴内逐渐出现白色碎米状的幼耳时,就要把胶带全部撕开去掉,并在各个菌袋上面覆盖整张报纸,并喷水于纸上,保持湿润。

6.出耳管理。银耳由原基分化为子实体,一般在18天左右。出耳期管理的具体办法是:①扩穴增氧:用刀片沿着出耳边缘割去薄膜大约1厘米左右,扩大,增加袋内的氧气。

②喷水加湿:出耳阶段每天喷水1-2次于所盖报纸上,经常保持报纸湿润为适,当子实体长到3厘米时,为避免烂耳,应把覆盖的报纸取下,放在阳光下曝晒一天,再收回使用,每隔3-5天都应进行一次,每次取下报纸应隔12小时,让子实体接触氧气,然后再覆盖,继续喷水保湿。幼耳阶段喷水多,天气阴湿应少喷,多通风;子实体生长中期,吸水量较多,天气晴而干燥,应多喷少通风。

③注意通风:银耳子实体长到24-29天是生活力最强阶段,袋温较高,若室温超过27℃以上,应整天打开门窗,长时间通风,并配合喷水管理防止通风后耳片干燥。

④停喷待收:接种后30天左右时,子实体已长到12厘米左右,应停止向报纸喷水,防止耳片过湿霉烂。停湿5-7天后,耳片增厚,转入采收期。

高效种植技术范文第6篇

[关键词] 白芝麻 高产高效种植技术 措施

[中图分类号] S56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8-0144-01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些省时省工、节本高效的农作用物很受农民欢迎,白芝麻就是其中的一种。沈丘县白芝麻远近闻名,常年面积40多万亩。芝麻全身都是宝,叶子可以加工成干芝麻叶、芝麻可以加工成芝麻酱、小磨香港油很受欢迎。芝麻产业优势明显,常年出口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等许多国家。市场比较紧俏,目前国际价格已超过1500美元/吨,发展白芝麻生产效益可观,但由于管理不规范、连年重茬、病害发生严重、品质产量下降,严重影响其大规模发展。结合多年经验简单介绍一下其高产高效种植技术以供大家参考。

一、基地选择

选择远离工厂、矿业、“三废”污染企业;大气无粉尘、土壤、水质等重金属含量不超标、无污染、地势略高平坦、土层深厚、土地肥沃、水利条件好排灌方面的田块。

二、品种选择

选择质优丰产、抗异性好、高抗枯委、叶斑病的“豫芝8号、11号、中芝11、12号、鄂芝3号”等白皮芝麻品种。

三、主要栽培措施

1.精细整地

芝麻粒小、含油量大,吸水力弱,出苗能力差。播种前要进行精细整地,做到土壤细碎、平整无坷垃。

2.轮作倒茬

芝麻对养份的需求有一定的特殊性,连年种植容易造成硫钾及中微量元素缺乏,而且土传病害加剧,造成成大量减产。它的根系分泌物,对禾本作物有利,对大豆、花生、芝麻等油料作抑制,易发生土传病害。因此,应与小麦、高粱、玉米或谷子进行合理轮作,最好2~3年轮作1次。

3.合理施肥

基肥:芝麻根系较浅,施肥宜浅。随种下肥或浅施基肥增产效果很好。籽麻需磷和硫量较大,适当多施。一般底施过磷酸钙50 公斤,硫酸钾8~10公斤。饼肥与有机30~40公斤。种肥可与种子同播,也可条施或穴施。

追肥:五叶期、初蕾期和盛花期应适当追肥,亩追复合肥15~20公斤(15-15-15),做到苗肥要稳,蕾肥要准,花肥要狠,一般盛花初期一次追肥15~20公斤。

叶面喷肥:盛花期间,晴天下午四点以后,或上午十点以前喷施“喷施宝”、“金碘钾硼”或“0.2﹪硼砂和0.4%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每隔6~7天喷1次,连喷2~3次,遇雨重喷,以增花、增蒴、增粒、加粒重,提高含油量。

4.适时下播、药剂拌种、搞好土壤处理

春芝麻以4月上中旬,终霜期过后10天;夏芝麻以6月上旬麦收后,立即精细整地或贴茬抢种,五叶后灭茬中耕。播期不宜超过6月20日,每亩播量500克,以条播为好。播前用高锰酸钾、特普隆、扑力猛等药剂拌种或辛硫磷50克、甲基立枯磷50克掺细土或麦夫10公斤耙前撒施,灭虫、灭菌、防病效果很好。播种深度以1~2厘米为宜。播后轻耱压,以利出苗。

5.合理密植

薄地宜密,肥地宜稀、以株距20~25厘米、行距35~40厘米为宜,平均每亩留苗1.2万株,缺苗处可留双苗,断垄处可以移栽,应本着移大苗留下小苗、带土移移栽的原则,要灌透水,使幼苗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以便成活,苗情一致。。

6.田间管理

6.1间苗定苗:幼苗出现两叶一心时应及时间苗,3对真叶时定苗。

6.2中耕灭茬、化学除草。一般在1~2对真叶可以中耕灭茬除草、3对真叶期中耕1次,若遇到高温多雨天气,需采取化学药剂,防止草荒,但要做到选择药准确、用量要合理、水量要足,喷施均匀、不重喷、不漏喷。结合最后一次中耕划锄,进行培土封根,防止倒伏,以利排水和灌水,防治盐害渍害。

6.3打顶、摘心控制旺长,抑止无效花。盛花后期,摘除顶部及边枝生长顶心。打顶后立即喷施1次1500倍的百菌清、配适量硼砂、磷二氢钾混合液或“农都乐”、“金碘钾硼”,可以从上部补充营养、延缓叶面衰老,减轻病害,提高叶片光合效率、延长光合时间,提高粒重,增加产量。

6.4病虫害综合防治。结合整地,清除田间杂草,捕杀害虫成虫。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诱杀飞蛾,减少虫卵量、虫害高峰期叶面喷施高效低毒农药吡虫啉、氯氢菊酯立枯灵、绿勃康叶面肥可以防治青虫、棉蛉虫,玉米螟同时防治枯黄委病、斑点病。收获前10天禁止使用任何药剂,以防农残超标。

6.5适时收获。当大田植株叶片基本脱落完毕,部分植株下部有三分之一植株1~2个蒴果微裂,整体中上部蒴果微黄,剥开达种子原色时,应及时收割、打捆,收获时用镰刀近蒴处收割,不要带根以免带土影响质量。

6.6堆闷后熟。收获后同品种根部朝外堆积成垛,上盖雨棚堆闷8~0天,蒴杆变黑,水分排出便是通过后熟。集中晾晒、倒置敲打脱粒,省时省工。不同品种要单脱、单藏,以防混杂、色泽不一,影响质量。一般亩产150~00公斤,比普通大田产量高80~10公斤,增产效益显著。

参考文献

[1] 凌冬. 出口型白芝麻高产高效种植技术[J]. 农村新技术,2008,01:6-7.

高效种植技术范文第7篇

关键词:芦笋;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1 育苗

由于芦笋种子的皮厚而坚硬,水分很难渗透种皮,播种前一般需用25~30℃温水浸泡4~5d。发芽温度控制在25~30℃。生产中常用的育苗方法有阳畦育苗、小拱棚育苗和露地育苗。山东省芦笋露地定植季节在3月中旬至9月上旬,育苗期70~100d为宜,育苗时间应根据定植茬口确定。

1.1 建立苗床

先根据地理位置,建成一定长、宽的苗畦,深翻、耙细、整平后按每10m2施用腐熟圈肥100kg、三元复合肥1.5kg的用量铺于地面,翻入畦田15cm深处拌匀、整平、灌满水,待地表放白即可开沟播种。

1.2 播种

播种前将种子用25~30℃的温水浸泡5d,每天换水1~2次,让种子充分吸足水分。播种深度为3cm,播种时要在畦田造墒的基础上二次开沟浇水,水渗下后单粒将芦笋种播入。播种密度为:行距15~20cm,株距为5cm,播后覆土2~3cm,第2天轻踩镇压,让种子与土壤密接,以利吸水和保墒。为防止地下害虫,可在播种沟内施放毒饵。

1.3 播种后的管理

芦笋播种后一般经10~15d可齐苗,在这段时间内如墒情不足应浇水;如地温不足,注意不要浇大水,以防地温下降影响出苗,一般喷水湿润即可。幼苗出土高10cm可浇1次水。齐苗后,杂草也随之长出地面,一定要将幼草拔除掉,防止与芦笋幼苗争夺阳光、水分和营养。移栽前10~15d应控水炼苗,起苗时应无幼芽为好,以提高移栽成活率。

2 定植

2.1 定植地的选择

定植芦笋的地块除要求土层深厚、疏松、肥沃、透气性和渗水性好、地下水位较低和有灌溉、排水条件外,还应注意不要选择老果园、桑园地,这些地易使芦笋感染紫纹羽病。

2.2 定植时间

春季一般在芦笋苗萌动前进行,选用头年6~7月份育的苗,进行移栽;夏季可选用当年3~4月份育的苗;秋季无保护措施,最晚不能低于9月15日定植,可选用当年4月份以后育的苗。

2.3 定植密度

绿芦笋栽培无需培土,密度可加大,以3.75~4.50万株/hm2为宜,即在确定行距1m的情况下,株距20~25cm为宜。

2.4 定植方法

芦笋喜疏松、肥沃的土壤环境,定植前要将土壤深耕1遍,耕后耙细、整平,按行距1m开沟,沟深30cm、宽40cm,将开沟土回填至15cm后,用圈肥30~45t/hm2、三元复合肥(N∶P∶K为15∶15∶15)600kg/hm2施入沟内,将施入的肥料与沟内15cm的土拌匀,再回填1次土,使沟深7cm左右,然后浇水沉实。在沟中间用镢头开1道浅沟,将芦笋苗按预定株距定植,芦笋定植后的总深度应低于地面10~15cm,定植时根系要舒展,边定植边浇小水。

3 定植后管理

3.1 定植第1年的管理

3.1.1培育植株。此期的植株培育,以促进植株和根系发育为中心、使其迅速成园为目标。芦笋刚定植因根系小,其吸收能力差、抗逆能力弱,若遇干旱会延缓生长,遇涝土壤缺氧,会影响根呼吸,致使根系腐烂,植株生长不良甚至植株死亡。因此,土壤干燥时必须及时浇水,遇涝则要及时排水。

3.1.2 施肥。夏季定植,施足定植肥后,一般不需再追施速效肥;秋季定植,可在定植沟内,结合培土施入一定量的圈肥;春季定植,要在7月中旬再追1次肥,用量为追施尿素450kg/hm2、氯化钾150kg/hm2。肥料施入后要随时浇水,最好选择雨前追肥。

3.2 成园管理

芦笋的春季产量来源于头年根系的贮藏养分,根系养分积累多少决定于头年秋季地上茎叶的繁茂程度和同化期长短。因此,成园的管理措施应有利于根系养分积累。

3.2.1 控制采笋。每年春季,经过采收,根株中贮藏养分不断消耗,使其中许多肉质根因贮藏养分枯竭而逐渐萎缩衰亡,有些老的肉质根本身也要新陈代谢,根株上的鳞芽因贮藏养分供应不足,变得瘦小。因此,每年芦笋嫩茎变细,产量为盛产期的25%时,必须停止采收,转入植株的培育管理,使其恢复重建根群。

3.2.2 地上茎控制。如果过早形成繁茂的茎叶群体,田间通风透光不良,不仅易遭病害,而且易引起植株早衰,影响养分积累,从而影响产量;如果茎叶形成太晚、茎叶正值同化盛期即因霜冻死,也会造成养分积累不足,影响产量形成。

3.2.3 中耕与土壤改良。芦笋根系的发育极需疏松透气的土壤环境,1年中应结合追肥和除草进行中耕。因芦笋根损伤后不会再生,中耕最好用锨浅翻,以春季进行,深15cm为宜。特别是芦笋定植多年后,土壤变得紧密坚硬,且缺少养分。因此,每2~3年应在行间开沟施肥,以深30cm、宽30~40cm为宜,在沟内施入圈肥37.5~45.0t/hm2、石灰粉7.5t/hm2,以改良深层土壤的理化性状,促根系发育。

3.2.4 灌溉与排水。芦笋是耐干旱、忌田间积水、易受涝的作物。一些芦笋田常因植株生长季节雨量集中,田间积水难排出,使笋园毁于一旦。但水分供应不足,又会抑制鳞芽萌发,减少嫩茎产出,在芦笋收获期应满足嫩茎抽发的水分供应。芦笋生长前期,可通过控制水分,控制茎叶生长,秋季可通过水分来促进茎叶形成。

3.2.5 植株的调整。为避免植株生育过旺、过早形成繁茂的群体,必须对前期地上茎形成加以控制。一是春季停止采收后不要任其自然生长,而是根据不同的笋龄留出一定量的母茎,将其他笋芽采掉。一般成园笋每株母茎数量为3~5枝,直径为6~8mm。二是母茎打顶。打顶不仅可防止侧枝,而且可控制茎叶生长,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预防病害蔓延。但打顶过度,枝叶太小,同化养分不足,影响根系发育。一般母茎高度以120cm为宜。

3.2.6 整枝。夏季高温多雨,受控制的母茎会发出一些新的嫩枝条,这些嫩枝条不仅消耗养分,而且极易染病。因此,必须除去。

3.2.7 疏果。7月前留母茎,雌株上极易结果实,这些果实会夺走大量的同化养分,影响产量,应将其及时摘除。

3.2.8 支架保护。母茎在田间生长时间长,且数量少,难以相互依靠,极易倒伏。为防止倒伏,要设立支架,将母茎拢在架上,既可保护母茎正常生长,又便于采笋及防治病虫害作业。

3.2.9 防除杂草。芦笋的行距大,容易滋生杂草,栽植初年,由于株丛发育缓慢、枝叶覆盖小,草害更为严重;采收时,又有一些芦笋种子落地后形成小苗,这些小苗极易染病。因此,都应及时去除。

3.2.10 施肥。施肥是夺取芦笋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肥料不仅可以提供芦笋生长所需要的养料,而且可以改变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状。生产中有很多轻视有机肥、重视化肥、过多施速效氮肥的现象。由于施肥不科学,严重阻碍着芦笋产量和质量的提高。

芦笋在不同的生长期对各种养分的吸收量不相同,在采收期对氮和钾的吸收显著高于磷,从秋季留苗_始,钾的吸收量超过了氮,对磷的吸收集中在植株生长缓慢时。在施肥中,不仅要注重氮、磷、钾的配比协调,而且还要求有恰当的施肥量,若盲目加大施肥量,往往会发生相反的效果。速效肥施入过量,会阻碍其他一些元素的吸收,扰乱植株正常的新陈代谢功能,导致减产或不能正常生长,这时只能补充一些其他元素。为保证各种元素均衡供给,每年必须施入37.5~45.0t/hm2圈肥;否则即使施入更多的氮、磷、钾速效肥,也不能增产。

5 采笋

高效种植技术范文第8篇

关键词:半夏;三叶半夏;马玉国;高效种植

中图分类号:S567 文献标识码:A

半夏别名三叶半夏、三步跳、麻玉果。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以块茎入药。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作用,生用消疖肿。

植物特征:多年生草本,高15~30cm。块茎球形或扁球形。叶着生于块茎顶端;幼苗时常为单叶,卵状心形;老株的叶为三小叶复叶,小叶椭圆形至披针形,中间一片比较大,两边的较小,先端尖锐,基部楔形,有短柄;叶柄下部内侧生一白色蛀牙,有时叶端也有一枚,肉穗花序;基部一侧与佛焰苞贴生,上生雄花下生雌花,花序先端有鼠尾状附属物。浆果熟时红色。花期5~7月,果熟期6~9月。

生长习性:半夏野生于池塘旁、水田边、山坡林下,灌木丛中肥沃的沙质土壤或腐殖质土。喜温和湿润气候,能耐寒,在北方可露越冬;耐荫蔽,不耐干旱。可与林间或果树林种植,也可与玉米间作。在壤土、粘壤或砂壤土都可生长。栽培时宜选疏松肥沃的砂纸壤土,但在砂土地、沟渠旁、山坡地上也能种植,粘重土壤不宜栽培。

种植地点为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皂郊乡东沟村,N34°35′,E105°43′,最高气温35℃,最低气温-19℃,无霜期170d,降雨量640mm。

1 选地

前作为豆科作物和玉米地,选择向阳,水、电、路方便,5~10°的缓坡砂质壤土地。

2 肥料的堆制和腐熟

播种前一年7~8月,按每667m2需羊粪1800kg,鸡粪1800kg,粉碎成面状的油籽饼150kg,充分混合,堆成宽2.0m,高0.5m,长度依地形而定的长方形堆上面覆盖塑料薄膜,7d之后,温度可以达到60~70℃,开始翻堆,上面的翻到下面,里面的翻到外面,再堆起,上面盖上塑料薄膜,这样一共翻堆8次,直到羊粪、鸡粪细碎、熟化,堆起盖膜以防雨淋,播种时待用。

3 整地

播种前一年玉米、豆类收获过后,秋耕土地,将清除的杂草晒干归堆烧除,翌年开春,土壤刚解冻后,将上面堆制的有机肥和45kg史丹利化肥全部均匀地洒在土壤上面,用旋耕机开始旋耕,使肥料和土壤混合。

4 放线

床宽1.2m,长10m,步道0.4m,床的走向依地形而定,做到易于排水、不积水为好,也就是床的一头高,一头低。

5 喷灌

用1.1km的潜水泵,直径0.032m的软管抽水人工喷灌。

6 播种

6.1 块茎处理

处暑至白露期间,将当年生的小块茎带泥取下,在水泥地上覆两层遮网,把小块茎摊开在上面,阳光下晾晒2~3d,以防出芽消耗养分。晾晒完成后装入麻袋,放在干燥通风处;要经常检查,发现块茎返潮,按上述方法处理。

6.2 点播

播种用种为10m2的床12.5kg,直径10mm块茎计算,步道土不动,将第一床的床土翻到边上,作成深0.1m的播种床,将块茎均匀撒在上面,然后将第2床的床土翻出覆盖在第1床上,覆土厚度为0.1m,播种第2床,将第3床的土覆在第2床上,依次类推,最后1床播种的覆土用第1床翻到边上的土。

6.3 灌水

点播完成后,应进行灌溉,以达到水渗到种子周围,促进提早发芽出土。

6.4 搭小拱棚

灌水完成后,用4m长的竹板,竹板的间距为0.5m,4m宽的塑料薄膜搭建成小拱棚,1棚为2床,2床中间为步道,棚的四周用土围好,做到棚顶不积水,必要时在步道中间做支架,将竹板顶住,以防春季雨雪压塌。

7 田间管理

7.1 拆棚

4月下旬前后看天气预报选阴雨天气拆棚,拆棚后,经过几天的阴雨天气,半夏渐渐地适应棚外的生长环境。

7.2 喷灌

半夏出苗后亦须经常浇水,干旱季节每10d左右浇水1次。

7.3 除草

每月拔草不少于2次。结合拔草把花葶摘去,以提高块茎产量。

7.4 病虫害防治

7.4.1 叶班病

6~7月发生,叶上生有紫褐色病斑。

防治方法:发病前和发病初期开始喷1:1:100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每7~10d 1次,连续喷2~3次。

7.4.2 立枯病

7.4.2.1 药土处理

在栽植、播种之前条施或缺穴施40%的五氯硝基苯粉剂与80%的代森锌可湿粉剂等量混合均匀,每平方米地面用8~10g。用0.03~0.06%恶毒灵(土菌消)水剂药液浇灌土壤防治立枯病。

7.4.2.2 喷浇药剂

幼苗出土后喷施160等量式波尔多液,每隔半月喷1次,连续2~3次。如已发病,可在病株周围喷洒铜铵合剂,喷洒后隔1周再喷洒1次。或用45%的代森铵水剂300~500倍稀释液或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粉剂700~800倍稀释液浇灌,可达到灭菌保苗的作用。

7.4.3 红天蛾

属鳞翅目天蛾科,学名Deilephila elpenor L。7~8月发生,幼虫为害叶,咬成缺刻或把叶子吃光。

防治方法:幼龄期,喷40%毒死蜱1000倍液。

8 收获加工

10月间用2齿耙挖起块茎,用清洗机具洗净,除去外粗皮,放在席上于阳光下曝晒,不时翻动,晒干,或建烘干炕干燥。

9 效益分析

高效种植技术范文第9篇

关键词 大棚;瓜果菜;多茬次;高效;种植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5-0086-01

农业是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产业支柱,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随着现代农业种植技术的深入探究,在现代农业种植中,大棚瓜果菜多茬次高效种植模式是绿色农业发展技术的主要趋势。聊城市是中国蔬菜第一市,发展大棚瓜果菜种植有着独特的地域优势,现对该模式及其栽培技术进行总结。

1 大棚瓜果菜多茬次高效种植模式概述

大棚瓜果菜多茬次高效种植模式是指在大棚种植中,将农产品种植的相关时间因素、嫁接因素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科学的把握,从而实现多种种植产品可以在成长期处于最佳成长状态,提高大棚种植的整体产量,实现我国农业种植收益水平达到最佳状态,实现现代农业种植技术的科学性探究与创新发展。大棚瓜果菜多茬次高效种植模式符合农作物生长的最佳成长规律,符合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特征[1];此外,大棚瓜果菜多茬次高效种植模式的实现,可以提高农业种植的产量,发挥大棚种植的农业发展优势,可以为农民提供直接的经济效益,具有经济性特点。大棚瓜果菜多茬次高效种植模式的开展,必须坚持一定的实施原则:一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必须进行合理的土地应用,实现农业土地应用技术水平的综合分析,实现现代农业种植技术水平进一步拓展;二是坚持绿色化发展原则,从农业种植的基本律出发,做好农业种植技术的整体种植次数和种植质量的提高,是现代农业探索发展的新方向。

2 大棚瓜果菜多茬次高效种植技术

2.1 茬口安排

大棚多茬次种植要与现代市场的需求之间建立联系,把握不同季节消费市场的需求情况。以西瓜的种植为例,一般西瓜的第1茬种植时间为3―4月,此时处于初春季节,气温逐渐升高,西瓜的销售市场广阔;第2茬为5―8月,此时是西瓜成长的应季时期,西瓜的销售市场大,但为了在同领域中发挥优势,必须保证西瓜优质;第3茬为9―11月;第4茬为11月至翌年1月,此时西瓜为反季节水果。把握好作物的大棚种植时间,可以促进多茬次高效种植模式发挥实际作用。

2.2 育苗

我国现阶段的大棚种植育苗水平直接对后期蔬菜的成长造成影响。首先,应用溶液比重为10%的磷酸钠溶液对种子进行浸泡杀毒,经过30~40 min的清洗后,将种子放入清水中浸泡,促进种子快速发芽,清水浸泡时间以10~12 h最佳,浸泡时剔除浮于水面或者腐烂的种子,从而保障大棚种植期间瓜果菜的质量。此外,要善于把握大棚瓜果菜种子育苗的温度,一般最佳温度为12~16 ℃[2-3]。

2.3 播种

我国大棚种植的播种时间一般为1―3月、4―6月、7―9月以及10―12月4个时间段。南方气温较高,在进行大棚种植中,也可以划分为每2个月为一个阶段,则全年分为6个时间段。农民进行大棚瓜果菜多茬次高效种植期间,要善于合理把握不同因素之间的关系,实现大棚瓜果菜多茬次高效种植的植物得以成长,并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实现现代农业种植整体水平全面升级提高。以西瓜种植为例,西瓜的应季种植时间为5―8月,其他时间则为反季种植。

播种应注重土壤因素、种植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进行反季西瓜种植时,通常采用覆盖地膜的形式进行播种处理,以期创造适宜的温度,控制大棚封闭环境中阳光的照射时长,做好大棚果菜多茬次种植的播种管理。

2.4 施肥管理

施肥阶段的管理不是某一阶段性的任务,而是伴随着大棚种植的整个过程。由于大棚种植是采用人工制造环境进行蔬菜与水果的种植,土地的营养自然循环水平低。为了保障大棚种植中多茬次的整体种植效果,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不同大棚果蔬种植中的营养需求,既要保障对种植作物的营养供应,又要防止大棚内部土地板结的情况发生。管理人员在大棚种植期间,要做好种植计划,依据我国大棚瓜果菜多茬次高效种植模式的研究分析,一般在幼苗种植初期以施用含有氮、磷、钾的化合肥料为主,当果蔬幼苗长大后,以经过处理的农家肥为主,这种综合性施肥技术,不仅可以保障大棚种植作物的营养供给结构完善,同时避免了单一使用化合肥料造成土地板结的情况发生,是现代农业技术种植与分析结构的综合种植技术手段[4]。

2.5 病虫害管理

大棚瓜果菜多茬次高效种植中,病虫害防治也是现代种植技术中主要应用措施,果菜多茬次病虫害防治主要在幼苗成长阶段。此外,也要重视果蔬作物成长中后期的病虫害防治,此时,果蔬成长环境紫外线直射时间短,气温适宜,

为不少细菌的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应当积极做好大棚果蔬种植中对土壤和生长环境的定期消毒,提高大棚果蔬种植中产品的质量,实现我国大棚瓜果菜多茬次高效种植模式的合理性实施与发展,降低大棚瓜果菜多茬次高效种植模式开展期间病虫害的危害。

2.6 采摘与茬口对接

保障大棚瓜果菜多茬次高效种植模式的顺利开展,最后一步要做好果实的采摘和茬口的对接。进行大棚果实采摘,要做到采摘中保障果实的完整;同时,果实采摘中要保障采摘的果实成长的根茎部分不受损坏,如果果实采摘的时间为冬季,要注重保障果实采摘的储存,实现现代大棚种植多茬次种植模式的果实供应得到保障;另一方面,做好果蔬的茬口对接,如第1茬的收获时间为3月,那么就要将下一次的种植时间定为5月左右,为大棚提供土壤的缓和期,保障大棚瓜果菜多茬次高效种植模式实施开展的整体循环结构得到科学性应用[5]。

3 参考文献

[1] 邓殿新.大棚瓜果菜多茬次高效种植模式[J].吉林蔬菜,2014(7):15-16.

[2] 廖兴勇.重庆丘陵山区土地整理模式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3] 徐文慧.浙江省稻田“千斤粮万元钱”农作模式技术探讨[D].杭州:浙江大学,2016.

[4] 孙乃奎,王京波.大拱棚瓜果菜一年四种五收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J].吉林蔬菜,2015(3):10-11.

高效种植技术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山区魔芋;高效种植技术;气候;土壤

中图分类号:S562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壤肥沃,且成微酸型,水分充足,所以非常适合魔芋的种植。但是要想充分利用这些有利因素,提高魔芋的产量与质量,需要更好的种植技术来进行辅助,本文就对其做出研究,以供参考。

1 山区魔芋种植注意事项

魔芋是现在市场上流通的经济作物,所以在种植技术的研究方面应该加以重视。首先来说,魔芋最适合在雨量充沛、气候适中、云多雾大的环境中生长;其次,它在1800m左右高度的山区最适合生长发育,这样的高度对其快速繁育有着重要的帮助;魔芋需要的土质肥沃、不易渍水、透气性好的地块来培育。有了以上几种条件,可以种植出较好质量的魔芋,为山区的农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的山区基本符合这些条件,但是山区内部的状况参差不齐,需要慎重选择种植地块,加强种植技术,才能换来更好的经济成效。

2 山区魔芋高效种植技术分析

2.1 种植地块的选取

魔芋喜冷凉气候,耐阴湿。土质以深厚的轻沙质土壤为宜,重粘土、冷沙土不宜种魔芋。忌重茬地和前茬是辣椒和烟叶的土地。土壤pH值6.5~7.5为宜。其中以低山南坡,坡度为5~10°的山坡疏林地带最佳。如选择云多雾大的地块,就需要对山区的天气状况进行研究,让阳光与云雾能够“配合”好,保证选取的地块能够“尽其所能”。宁化县山区的土壤属于微酸性,非常适宜魔芋的生长,但是在种植之前对选定的地块还是需要进行监测,选择更好的地块来种植,以便使魔芋的产量更高。

2.2 土壤消毒

选择好地块之后,将此地块上的土壤深翻30cm,每667m2施农家肥5000kg,50kg的复合肥、1kg的生物钾肥。施肥的目的就在于将魔芋的生长基础打好,给予充分的养料,再配合阳光、雨水的作用,还可以使土壤的性质提高,不断供给养分。另外,更重要的是给土壤消毒,防治病害,使土壤中的养分、水分能够更好地流通开来,及时将地块中土、肥能够更好地融合,产生作用,使土壤更加肥沃。每667m2撒新鲜的石灰粉50kg,将地块中的土壤整碎铺平,混和土肥的时候,保证其均匀、融合,可以使土壤更加有“活力”。

2.3 种芋大小分级种植

在山区种植魔芋,就需要对种芋的选择进行大力关注,不能让质量差、有病斑的种芋被种植。选择无损伤、无病斑、芽子壮的魔芋为种芋,然后根据种芋的大小,来分级种植。在3月的中下旬进行抢墒早播,可以保证其及时的收获,生长出来的魔芋质量高。另外,可与玉米进行套种种植,玉米起到遮荫的效果,从而取得更好的种植成效。种芋播种前要日晒1~2d,并用(500~1000)×10-6农用链霉素来浸种消毒30min,保证其不易出现病害现象,打好基础,使种芋能够健康、快速的生长,然后再种植。

种芋分大小,应该根据其不同型号的种子进行分级播种,确立不同的种植数量,使种植面积能够与种子配合好。较大的种子应该每667m2种植2000~3000株,150~250g的种芋应该每667m2种植4000株,100g以下的种芋应该每667m2种植4000株以上。将种植种芋的技术与土壤、地块的性质相结合,使其能够更好地生长发育,才是科学的。

2.4 播后盖草

在一定高度的山区,温度不高,即使在夏季也会出现温差加大的现象,宁化县恰好处在亚热带季风气候中,温度变化明显,所以在播种之后加盖稻草等材质,可以起到保温、降温的作用。所以在山区的魔芋播种之后,及时加盖3~4cm的稻草、松毛或秸杆等,可以起到防晒降温、防止土壤板结、冬季保温的作用,加盖稻草等物,使种芋的生长有一个更好的环境,温度与湿度保持在平衡状态,克服亚热带季风气候带来的诸多“不便”。选取较好的稻草、秸秆等草质,还可以起到保肥、保墒、抑制杂草的作用,使种芋的生长不会受到较多阻碍。

2.5 病害预防

给土壤、种芋消毒,是保证其不出现病虫害的重要防御手段,但是宁化县的山区地貌复杂,病害在不同天气状况下出现,所以不能对病害的防御技术采取单一化的方法来进行,必须按照正确科学的方法来帮助其对病害的防御能力增强。在遇到阴雨天气的时候,要做田间的渍害,保证水分不会将病害“引入”到种芋中去;遇到高温干旱的时候要进行喷水降温,保证其温度适中,不宜出现大面积的病害现象。如果发现魔芋发病,在早期的时候用敌克松或移栽灵溶液进行灌注,保证其病害不再往里发展;中后期的时候喷绿乳铜来进行杀毒,确保其病害不再蔓延,使魔芋的生长更好。

3 总结

本文主要将宁化县的山区魔芋种植技术进行了讲解,从当地的土壤、气候状况上入手,按照科学的种植方法,将地块选取、种芋选取、消毒、盖草等内容做出了研究,希望能够给山区魔芋种植农户带来更多的技术经验。

参考文献

[1] 周燚,严顺,鲁红学,等.魔芋软腐病近年持续流行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中国植保导刊,2008(07).

[2] 钟刚琼,盛德贤,滕建勋.魔芋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农业科技通讯,2008(01) .

[3] 郭菊馨,张精华,卢俊,等.富源特色农业魔芋栽培的气候环境分析[C].2008年滇黔桂三省区七州市气象协作区交流会特刊.2008.

[4] 李松,费甫华,尹宏喜,等.魔芋主要病害生态防治新技术初步研究[C].湖北省植物病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 .

上一篇:农村经济范文 下一篇:特色文化建设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