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会计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2 04:28:38

高校会计论文

高校会计论文范文第1篇

(一)学院内环境的改变

内环境发生的改变主要是教育、公共财政在体制上的改革以及筹资方式的改革。政府在过去的若干年中完全控制着高校的办学体制,但是近年来教育体制的改革已经驱使其倾向自主管理。社会化的改革已经在后勤全面开启,学费目前是全国各高校的重要经费,飞行学院由于扩招导致需要新校区的建设,贷款规模正在急剧的扩大着。部门预算近年来要求基本项目的收支以及后勤的预算都应独立的进行核算,零余额的账户信息需要设置相应的科目。政府的制度管理下的款项的采购及其预算要直接付给供应商,业务也有更改。

(二)学院的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1.学院需要准确的核算出相关的收入和费用过去飞行学院所用的的收付实现制已经无法准确进行,有些尚未支付的债务需要承担,但是报表以及账簿却无法明确的体现,这对于防范财务风险是十分不利的;应收的学费以及尚未收到的学费不能被提供信息,能提供的只是收入;有的收支是跨年度的,在实际首付现金时需要加以确认,但是无法分摊于不同的年度,这很容易导致结余不实或者是年中转事项的错误处理。

2.减值和折旧在现行的制度中不适用于固定资产但这却许多信息失真、相关的教育成本无法如实的被核算,固定资产被补偿十分困难,无法被后勤使用。曾有关于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的试行监审办法中提过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是作为教育培养成本的一部分的,这与现制度大相径庭。

3.事业单位相关的会计准则的一些规定导致飞行学院内部出现了两个会计主体,即事业经费的核算和基本建设会计,这十分不利于基建和自建的成本以及资产核算,期末时高校是需要编制两套报表的,每一套都无法反应资产、负债、收支的整体面貌。

4.会计的科目设置过于简单也十分影响工作进行。

5、财务报表的体系是十分复杂的,如果信息量始终过于简单也是影响报表质量的,导致报表不能完全纰漏信息。

二、预算会计与高校财务会计结合的具体模式

(一)会计制度和报告的分离

适当的分离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能更好地满足教育领域的要求,预算会计制度和财务会计制度的制定就需要分成两套,预算会计仍然是采用现金制,财务会计则是采用全责发生,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提供成本信息和绩效信息。报告环节需要分别提供,使用者对这两者的报告的信息要求不同。

(二)核算的融合

在学院日常核算中,需要设计一整套科目体系,其中包括预算科目和财务科目,当遇到两者有相同的业务需要处理时就按照财务会计进行核算,月末的汇总要结转到预算的账簿体系,当两者处理的业务有不同时就按各自的体系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理。月末编制预算报表。

三、预算会计和高校财会结合的具体路径分析

(一)预算会计体系的重构政府管理的现行规定

对学院预算会计的设置体系有明文规定。预算会计不需要在其体系下设置完整的账簿,只要按照现金制反应收支即可,因此,预算体系需要设置的总账科目有:收入、支出、结余、累计净结余。

1.预算收入在收付实现制下确认的收入,确认口径可以和财务会计的一样,这样一来报表编制轻松了很多。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对于高校的收益影响不大,是非财政性的,预算会计体系的收入可以按财务会计体系的收入直接确认,无须再做调整。在学院确认预算收入时借方可记“预算结余”,贷方可记“预算收入”。

2.两者在支出的确认中存在差异,其中包括:固定资产的确认支出、在建工程的确认支出、无形资产的确认支出等方面。在财务体系中不会将这些确认为费用,在预算中却不是。在固定资产的折旧和无形资产的摊销方面前者确认为费用,后者不再确认为支出。如果飞行学院的固定资产是融资租赁的形式取得的,应该在支付时认定为预算支出。

3.无形资产所应用的实际情况不同摊销方式不同,用于事业的价值一次摊销,用于经营活动的价值分期摊销。制度的改革后,统一了现有的会计政策,会计处理方法上与购置固定资产一致,无形资产的支出在预算支出中确认,确认后的预算支出应借记“预算支出”,贷记“预算结余”。

4.预算结余在预算体系中属于平衡性的,反应预算的收入和支出的差额,是在未来会计期间里可以使用的。5.累计净结余科目所表示的是累计净结余的数额。在年末学院应该讲预算收入和支出的余额转入累计净结余科目,借记收入贷记累计净结余,同时借记累计净结余,贷记支出。结转后收入和支出无余额。

(二)财务会计体系的重构

1.当购置固定资产时并不确认支出,而是需要资本化的相应处理,使用期间必须提折旧,记在当期的费用中。无论是用于什么性质的活动,取得无形资产不需要确认支出,直接进行资本化的处理。自行建造的固定性资产时需要进行资本化处理的,借方应记在在建工程,在工程结束时,需要转到固定资产,记在建工程在贷方。

2.关于资产类也有相应的调整,原来的各项基金综合的改为长期性、限定性、非限定性净资产科目。期末余额分别反映长期资产形态的净资产、有特定用途的净资产、无特定用途的资产。

3.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需要用权益法。

4.费用类的科目需要分类,分别表示不同的支出用途,科目记做某某费用。为了方便反映关于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折旧和摊销,总账下要相应的设置二级科目。

四、总结

飞行学院进行会计制度的改革已是大势所趋,这任务是双重的,不仅要构建学院财务会计系统,而且要完善预算会计的系统,加强预算会计的反应监督职能,重视预算执行能力。从国内各大高校的实践可以看出,两者有效地结合十分适应高校的改革和发展,相信在飞行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会计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学院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会更好的更恰当的融会贯通。

高校会计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会计毕业论文课题研究

毕业论文是属于习作性的学术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创见性和科学性,但目前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却每况愈下,一方面表现在盲目选题,应付了事;另一方面论文内容空洞。究其原因,供大于求的就业环境改变使得毕业论文的重要性降低;学校对毕业论文的组织工作过于简单、粗陋,如选题工作不够细致、分派给教师指导的学生过多等;教师方面的原因,如学生和老师沟通不够、教师本身的学术能力不强或缺少实践经验等。笔者认为,最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学生论文写作能力较差,会计毕业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不少高校却只是将“论文指导”作为独立的教学环节,割裂了与其他教学环节之间的必然联系,认为论文质量的提高可在短期内完成。事实上会计毕业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应是循序渐进的,仅靠教师短期突击指导是很难见效的。要改变这一现况,提高会计论文的质量,“研究性教学”势在必行。

一、研究性教学基本内涵及实践模式

“研究性教学”是教师通过指导学生选择和确定与学科相关的专题进行研究,使学生在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研究过程中吸收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实践活动。1988年,博耶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委员会发表了题为《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的报告,报告建议建立以“研究为本”的学习标准,使学生从入学第一年开始就在尽可能多的科目中,参与研究活动,将探索为本的学习、合作努力以及对书面语口头表达能力的要求,贯穿于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是相对应的,其核心就是最大程度地培养学生自觉学习、自主探索、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和能力。对会计专业学生实施研究性教学,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科研意识、创新意识的形成,对大学会计教学的最后环节――会计毕业论文写作有着重要作用。会计专业研究性教学的模式有很多种,笔者认为,提高会计毕业论文质量的模式大致可分为五种,如(图1)所示。

(一)专题讲座模式专题讲座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开阔学生视野的特点,其程序是:向学生搜集问题==>筛选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确定讲座课题内容==>确定主题报告人==>提出解决问题策略==>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在研究性教学中,针对学生在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学生学习与研究的需要,可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专题讲座。如在入学教育中,将毕业论文的写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加以强调,还可以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告诉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最能反映一个人的知识基础、理论修养、创新能力和文字素养,是其素质和能力在较高层次上的综合体现,因此必须重视毕业论文的写作。如果学生一开始就接受这种教育,思想上就会高度重视毕业论文。无论是在自主性学习中,还是在课程教学中,都会有意识地与毕业论文联系起来。再如针对学生不会查阅会计论文写作的支撑资料,举办“如何查阅会计‘及相关资料”的讲座;针对学生不会表述会计研究成果,举办“怎样写经济类研究报告”的讲座;针对学生缺乏某些专业知识或对某些问题有兴趣,举办“某一会计专题讲座”等。

(二)直接教学模式直接教学模式适用于讲授会计研究方法知识和技能,也可用于对研究性学习基本理论和方法的讲授。其程序是: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讲授研究方法知识==>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练习==>总结。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师生对其均普遍缺乏认识。为消除其对研究的恐惧和误解,了解有关的会计研前沿动态和科研课题,掌握研究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懂得如何进行科学研究,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诸如会计研究方法、会计模拟实验、经济类文献检索、科研报告与会计论文写作等方面的学习。教师在教学中不应局限于书本,要将会计领域中理论和实务的最新发展及其科研成果传授给学生,不断补充新的内容,如在每一讲结束后,补充一些与本讲有关的会计资料,提供重要的参考书和期刊目录等,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当前的实际问题,为毕业论文写作打下坚实基础。会计的研究性教学也对会计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一个问题的解决往往表现为会计、财务、金融、法律等知识的综合,同时还要利用边缘知识。这就需要教师保持旺盛的创新精神,强化终身学习的观点,密切跟踪当代会计、财务、金融等相关领域的最新成果,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保持很好的适应性。

(三)问题探讨模式问题探讨模式是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知识发展水平,借鉴前苏联的马赫穆托夫提出的理论总结出来的,即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学生提出问题==>涉及相关知识==>搜集相关文献==>探求解题方法==>得出科学结论==>运用新知识。这一模式首先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思考,使其产生问题,并激发其探索的动机。在问题解决模式的流程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设疑,激发学生质疑,指导学生解疑。在问题的驱动下,教师进一步引导研读教学素材、跟踪国外前沿研究热点,对现有会计技术进行实验、评价和比较分析等。具体到会计论文写作上,教师必须及时向学生介绍会计学科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和学术争鸣;提供有关会计文献资料,以供学生检索研究;合理推荐有关的会计学术著作与学术文章,不断鼓励学生向一些经典的、传统、名人的观点挑战。只有这样,学生论文写作的学术思路才会清晰,视野才会开阔,会计论题的选择、论点的提出、论据的占有和结论的得出才会有创新和突破。

(四)自主探究模式自主探究模式就是学生独立从事和完成某项课题的整个过程,其基本程序是:学生发现问题==>确定题目搜集资料并制定研究计划分析资料并实施研究计划==>撰写研究报告。在这一模式中,问题涉及范围较广,可以是学生在学习理论时发现的新问题,也可以是其在社会实际中发现的新问题。这一阶段可与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相结合。大学生参与科学训练被普遍认为是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途径,国内外许多知名大学已经取得了成功经验。上海财经大学启动了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主要是资助本科学生根据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理论及政策课题研究,学校每年鼓励学生自行选定研究项目,并资助一定经费。支持学生开展项目研究,各院系指派有科研能力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并组织学生成立讨论小组,让学生共同参与一项科研项目研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训练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和发展学生收集文献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发现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和推导论证、分析与综合能力;科学实验、发明创造的能力;写作能

力等。在整个过程中,指导教师不会直接参与其中,更不会将其观点强加给学生,只是在学生需要的情况下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在论文写作训练和练习中,在选择自主研究模式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完成,必要时多给予学生指导和咨询,以便形成学生自觉自主、严谨探索的习惯和作风。

(五)课题参与模式课题参与模式是指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从中进行科学学习、科学探索和科学实践的活动。其基本流程:教师在研课题汇总:=>介绍课题背景知识:=>介绍相关文献资料:=>学生选择感兴趣课题参与==>承担部分任务或子课题一>参加小范围研究式讨论一>总结。因为大部分高校教师都有自己的科研项目,大至部级重点课题,至校级项目。这些研究不仅紧跟学术发展的前沿,而且其成果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如若让学生参与其中,学生可以获得在传统教学中得不到的宝贵经验。在论文写作训练指导中,教师可结合自己的科研主攻方向给学生有针对性的题目,并给予指导,同时还要允许学生阐述和发表一些与自己观点不一致的看法。也可吸收学生参加自己主持的科研课题和项目,给他们分配一定的任务或者分担子课题的研究,不仅可以为课题组增添新生力量,而且可以让学生在参与协助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增加求知欲和探索欲,使他们逐步熟悉从事科研的过程、方法和作风,为其将来真正从事科学研究打好坚实基础。

二、研究性教学指导会计论文写作的阶段性设计

要想改变会计本科毕业论文的现状,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就要从源头上对会计本科教学的全过程进行改革。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的知识基础及专业接受能力,建议采取以课题研究为主线的研究性教学来提高会计毕业论文的质量。阶段性设计如(表1)所示:

三、研究性教学模式下的毕业论文指导建议

(一)从培养目标上和课程体系设置上重视学生科研与写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培养有独立见解的学生应是培养创新能力人才的落脚点,而培养思想和见解的最有效途径就是科研和写作。从目前绝大多数高校课程体系的设置看,通常会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大学语文,专业课学习中偶有学校会开没财经应用文写作的选修课,然后在最后一学期设置毕业论文写作环节。这样没有统一指导思想的、不连贯、不系统的写作训练环节的设置,很难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整个课程体系中并没有从根本上重视对学生科研与写作能力的训练。要培养学生的科研写作能力、提高会计毕业论文的质量,应该首先自上而下的从观念上进行更新,充分重视对科研和写作能力的训练,并以此作为重要培养目标之一,科学、系统地设置大学的课程体系,将这一培养理念和目标贯彻到所有核心课程的学习中去。首先增加训练学生论文写作能力的专门课程和教学环节,如在中级专业课程结束以后,增加学年论文的学习环节,由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可以结合实际问题或者理论前沿的一些问题展开研究。由于是对会计论文写作的初次练习,因此应以培养写作方法和思路为主,字数不宜太多,要求不宜太高,题材可以是论文写作、案例分析、调查研究等多种题材的一种,主要在于使学生了解规范科学的程序,为毕业论文写作打好基础。同时从财务会计课程以上的专业课程均应有小论文写作的要求,让学生从日常的课程学习中重视写作能力的培养,增加写作能力的训练。教师应该在授课的过程中对一些相关的论题展开讨论,并引导学生作进一步的探索,帮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和题目,这样平时的思考日积月累下来就会形成一定的沉淀,学生才会在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写作阶段有自己的方向和想法。

(二)加强对师资的培养力度,实施对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激励措施负责指导毕业论文的老师应从道德素质上和专业胜任能力两个层面提出要求:一方面由于毕业论文的指导是项较为繁琐、费时费力的T=作,需要指导教师有着强烈的责任心和耐心,能够全程认真负责地完成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另一方面由于毕业论文要求具有一定的专业深度和创新要求,因此,对指导教师本身的专业知识水平要求也较高。这不仅要求专业教师要注重对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和钻研,学校也应实施各种措施鼓励教师外出参加全国性或者区域性的各种学术研讨会,鼓励教师结合自己的学术专长和研究领域开漫相关选修课和讲座。这可以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引导有兴趣的学生进人教师的研究领域,对相关的论文指导教师有一定的了解,使学生选择指导教师时不盲目,有利于保证师生双方的沟通。应尽量让教师通过各种方式使学生较早的接触各种理论前沿和实践中的课题,有一定的思考和积累后再选择研究方向,在选择指导老师时也尽量做到双向选择,以避免学生和老师研究的专业方向存在“信息不对称”。

(三)严格要求学生,培养其严肃认真的科学研究态度通过毕业论文环节对学生进行科研道德观的教育。扩招给高校带来的影响不仅是数量的扩张,更重要的是学生质量的参差不齐。这给教师的教学和指导带来了难度和挑战,学生会由于主观上不重视,客观上能力不够,面临就业时间紧心浮气躁等问题,对毕业论文采取应付的态度,但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一定要对学生从严要求。虽然对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并不高,但是论文从选题、查找资料、思考提纲到撰写论文却都是一个相对崭新的训练过程,这一系列的训练需要学生付出艰辛的劳动,有时还会遇到一些预想不到的困难,然而正是这一有难度的综合训练过程更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校会计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会计专业 毕业论文 教学改革 过程监管

计本科毕业论文是学生在学习完所有的会计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后,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实践活动,它是培养和锻炼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毕业论文要符合一定的质量要求。高质量的毕业论文不但文章排版格式要规范,而且论文立论要正确,观点要有创新性,论据要严密。会计毕业论文质量高低可以衡量一所高校会计办学水平高低。但近年来各高校会计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很大的下滑,已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关注。因此分析影响会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探索提升会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应是当前高校强化会计教学改革和加强教学监管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毕业论文写作现状

(一)写作马虎、抄袭严重。尽管学校会就毕业论文格式、论文要求等下发文件反复强调毕业论文的重要性,但从学生交来的论文一、二和三稿来看并不令人满意,字体大小、文章排版不规范,错别字多和语句不通顺等现象非常普遍。不仅如此,文章抄袭现象很严重。

(二)学生文献检索能力差。很多学生只会使用Google、Baidu网络查询工具检索文献资料,对于专业性的搜索工具,如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万方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不会运用。所以收集和查询的文献资料学术性、前沿性和权威性不大,影响了毕业论文的写作。

(三)很多学生不知如何正确选题。学生在写毕业论文前,很多人从来没有看过会计论文和论著,对于会计的热点、难点问题一概不知,因此无从谈正确选题。为了交差只能盲目从学校公布的相关论文题中选,结果题目要么偏大,论文写不出深度;要么题目偏小,无从展开,论文缺少宽度。

(四)写作能力较差。从交来的开题报告、任务书和论文初稿来看,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撰写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有的学生可能了解学术论文的格式,同时也收集了一定的材料,但由于写作能力较差,最终无法写出满意的论文。

二、影响会计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主要因素

各高校经过了这么多年的会计教学改革,应该说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为什么检验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毕业论文每况愈下,质量不尽人意呢?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

(一)学生对毕业论文重视不够。目前各学校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取决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打分,导致教师对学生不敢严格要求;学校也会担心因学生拿不到毕业证而影响学生就业和前途;少数学生因不能按时毕业而闹事时有发生,造成指导教师和学校对学生有时会有所迁就。这样学生不端正写作态度,毕业论文出现错字连篇,文章东拼西凑甚至严重抄袭等现象就不足为奇了。

(二)过多考证、考研等严重影响了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学生本来课程负担就不轻,但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学生不仅要参加4、6级英语、托福、雅思以及计算机等级考试,还要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证、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理财规划师等名目繁多的考试。除了上课,学生平时绝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考证上,根本没有时间去阅读会计专业期刊和学术专著。没有平时的专业理论的积累,只凭毕业前一小段时间怎么能写好毕业论文。此外,毕业班最后一年,学生面临就业、考研和考公务员多重压力,而无法顾及毕业论文的事。

(三)少数教师指导论文不力。多数教师都能按要求对学生指导论文写作,但也有少数教师或由于承担了繁重的教学任务,或工作责任心不强,或自身科研能力不强,疏于对学生论文的指导,加上目前会计教学还是停留在传统教学方式上,这种情况下,自然无法有效指导学生写出好的论文。

三、提升会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途径

(一)改传统会计教学为研究和创新式教学。多年来我们一直采取传统的会计教学模式,这种教学的主要特点是应试教育,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差。改革为研究和创新式教学后,教师每讲完一、二章会计专业课后,应就这部分内容的理论热点问题要求学生查阅相关会计专业资料,随后学生在课堂上互相讨论,形成新的观点。比方说,教师在讲授完《中级财务会计》中的投资性房地产相关内容后,就要布置学生查阅投资性房地产会计核算有关理论探讨问题,在课堂上学生讨论,形成新的观点,并让学生撰写。又比如,在教师讲解《审计学》中内部控制内容后,让学生大量阅读有关内部控制方面的材料,提出不同观点,鼓励学生撰写内部控制相关论文在省部级以上刊物发表。凡的学生,该门课程考核成绩可加分。这种教学模式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研究式学习的习惯,学生就能在日常的教学中积累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和锻炼科研能力。

(二)要开设毕业论文写作专题课并计算学分。该课程可开设在大三第二学期,主要由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的教师来讲授。专题内容应包括:(1)如何使用专业性的搜索工具。如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CAMAR证券财务年报股票市场研究数据库、CSMAR期货股票分析高频数据库、国外ASP、BSP全文数据库等的使用。(2)如何选题。(3)如何收集和整理资料。(4)如何写开题报告。(5)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格式。(6)如何撰写研究报告和专业论文。教学时要边教边练,学练结合,以提高教学效果。

(三)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毕业论文写作是一项科研工作。科研能力的提高不是仅凭一时就能提高,而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对学生较长时间的培养、训练和指导。目前大部分指导教师平时都承担了横向和不同级别的纵向课题。提高学生科研能力的最有效办法就是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工作中来,科研团队里要有学生成员。教师可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分配学生不同的科研任务,每年的寒暑假要根据学生的研究领域安排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撰写研究报告。学校要给教师配置教师工作室,科研任务在教师工作室里由师生共同完成。在学生具备一定科研能力时,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进一步训练和提高学生科研能力,为今后做毕业论文打牢基础。

(四)毕业论文开题时间适当提前。目前会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开题一般安排在大学四年级第一学期末,收集资料、调研和实质性写作在大四第二学期,前后不到三个月就要提交论文定稿。这种安排,时间上不是很妥当的,因为很多学生要报考研究生,而研究生考试是每年的元月份。选题、开题时间正好是学生考前冲刺的关键时段,学生这时根本不会把精力放在选题和开题工作上。而到了毕业班的最后一学期,考研已上线的学生会要把主要精力用在应付考研的面试上,其他学生有的要备考公务员,有的要去落实工作或顶岗实习,一事接一事,学生往往认为目前的考试和求职更重要,而无法顾及毕业论文的事。建议把选题、开题提前到大三第二学期末,这样不但能加长论文写作时间,而且能有效避开因就业、考研造成的时间冲突,也能与毕业论文专题课相对接。此外,学校还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考试规划和教育,比如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可安排在大一的第二学期。但人力资源师、物流师等考试,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就业作用不大,学生可以不报考这类考试。有了充足的写作时间,毕业论文质量才有保证。

(五)要切实加强毕业论文的质量监管。第一,各学院(系或教研室)要成立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具体负责毕业生论文的论题的遴选、确定毕业生的选题、安排论文指导教师、审定开题报告和任务书、检查毕业论文、指导毕业论文的答辩等工作。第二,各学院(系)要制定具体的会计专业毕业论文管理细则,并在指导委员会具体监督下对实施管理细则和加强毕业论文的质量进行监控。要规定学生从开题报告到任务书,再到毕业论文的定稿,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至少要经过三次修改;明确规定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要全程记录。记录过程可作为评选优秀毕业论文和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重要依据。第三,对毕业论文电子稿进行检测。会计本科毕业论文重复率不能高于20%,重复率高于20%的论文要再次修改。所有学生要求答辩,通过答辩进一步确认论文的真实性,答辩后要求学生根据答辩意见再作最后的修改。这样论文经过检测前的三次修改、检测后再次修改和答辩后最后一次修改,才能有效杜绝论文抄袭现象,确保会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第四,建立评优激励机制。每年开展毕业论文的评比,评选出优秀毕业论文,并推荐在学校的学报上发表。对获得校级、省级优秀会计毕业论文奖的指导教师给予奖励,从而进一步调动教师指导毕业论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避免因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的指导不力而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周国海,杨美霞.大学生毕业论文与教师科研课题相结合的探索与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03).

2.李红.高校毕业论文质量问题刍议[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10).

3.厉敏萍,熊璋琳.经管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亟待提高[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01).

4.林丽琼.金融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管理探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

5.肖鹏,康红霞.提升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教学探索与实践[J].杨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10) .

6.马中,屈波.基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本科生毕业论文训练体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高教研究版),2008,(01).

作者简介:

高校会计论文范文第4篇

会计实践性教学是指通过会计模拟实验或到单位实习等手段,将会计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教学形式。目标是使学生体验会计工作环境,从中得到技能的培养和对理论的进一步理解,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与能动性,为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服务。会计实践性教学包括课内实验教学、模拟综合实训、校外专业实习、撰写论文等,教师应结合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形式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结合我校会计系的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作者认为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建设可从以下几个实践教学环节的完善着手。

一、课内实验教学

课内实验教学是指通过实验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务,教师将实践技能传授给学生的教与学过程,它融合在日常专业课的教学之中,其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和了解技能,并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素质。课内实验教学是实践和理论联系最紧的交汇点,这一环节是实践教学的开始,也是实践教学的关键一环。

在课内实验阶段应大力提倡案例式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围绕某教学案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推理,提出解决方案。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并通过课堂讨论等学生主动参与的方式,使学生获得实际动手能力,能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同时案例教学又能包含尽可能多的信息,激发学生发散式思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案例教学应融入各专业课的学习中,一般在会计实务操作的有关理论、程序内容结束,都应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际财务案例。例如在成本会计学课程的教学中,可结合成本核算方法的介绍,穿插企业的案例,使学生理解方法的实际运用,并了解企业的成本管理状况。

二、模拟综合实训

会计模拟综合实训是让学生在模拟的会计工作环境下,运用会计实务的操作方法对虚拟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的实践教学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将教与学、学与用紧密结合起来,学生不但能获得对会计学的感性认识,还能从中掌握会计人员进行实际操作的技巧。模拟综合实训是建立在掌握基本理论方法之上的技能训练,是通过较集中的训练使学生达到熟练掌握专业技能的目的,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模拟综合实训包括会计综合业务实训、会计软件应用实训、成本会计业务训练、公司理财技能训练、管理会计业务训练、审计业务训练等会计专业技能训练。教师在此阶段,主要起提示作用,向学生介绍模拟实习的目的、要求和任务,解说实习的操作过程。

为了较好的开展会计模拟综合实训,应该在校内建立会计的模拟实验室。会计模拟实验室的硬件构建要尽量做到仿真,包括实验室的布局、实验数据贴近实际。应建立以企业生产经营基本业务为基础的核算体系,通过一整套真实的会计凭证、账簿、报表,模拟企业会计实务处理以及相关的财务管理、审计等实务流程。同时软件建设要尽量做到突出会计流程中各岗位操作要领与技巧,而不是企业财务软件的流程演示。使学生在模拟实验过程中,如同置身企业的真实业务环境中,达到巩固理论知识,锻炼实战应用能力的目的。

三、校外专业实习

校外专业实习是一种直接让学生到企业单位参加会计实务工作的实践性教学形式。校外专业实习属于综合性实习,其实习内容涉及广,包括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审计、税收等诸方面的业务,实习目的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锻炼和培养。具体做法是由学校统一制订实纲和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持学校介绍信联系实习单位,完成大纲要求的实习任务,回校后提交有关实习材料及实习报告,由学校组织统一考核确定成绩。为了保证校外专业实习的质量,高校应挖掘潜力,广泛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聘请企业相关人员担任实习导师,全程督导学生的实习过程,保障实习效果。

我校会计系安排了三次校外专业实习,分别在第一、二、三学年后的小学期进行,由于不同阶段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程度不同,对各阶段的实习要求也不一样。例如第一阶段学生刚初步接触了基础会计学知识,因此这一阶段的实习目的是使学生在了解实习单位组织形式、经营特点、生产规模等内容的基础上,侧重了解会计主体各个职能部门与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之间的关系。第二阶段的实习是学生在学习了相关会计理论及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目的在于通过实习了解会计理论与方法在实际工作单位的应用,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际操作动手能力。第三阶段的实习是在学生已经基本学完会计专业课程的基础上进行,因此要求学生通过实习对所学的专业课程有一个完整的实践认识,在实践中锻炼会计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业务素质,为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以及毕业论文写作奠定实践基础。

四、撰写论文

撰写论文是一种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开展学术研究的实践性教学形式。在大四学年最后学期进行,一般在校外毕业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毕业论文的撰写。撰写论文一般包括选题、收集资料、确定研究思路、撰写论文等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对知识获取、信息选择的过程,即综合知识、综合技能运用和发挥的过程。通过论文的撰写,学生能得到研究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锻炼。

高校会计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课题研究 会计学毕业论文 研究性教学

毕业论文写作过程是本科学生完成大学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学士学位论文的设置充分体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是引导学生形成优良的工作作风和协作精神的极为重要的环节,也体现了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目前,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每况愈下,需要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以提高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

一、目前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部高教司《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手册(管理卷)》对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是:学生根据所掌握的管理学、经济学和会计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围绕会计理论与实践问题撰写毕业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创造性和科学性。但目前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却参差不齐,主要表现在。

1、学生茫然选题,应付了事

毕业论文的选题需要学生抓住会计发展中的热点问题,根据学习体会和能力选题。但是,很多学生面对众多的参考选题茫然不知所措。笔者对湖北经济学院会计专业2007和2008届本科生毕业论文随机抽取200份作为样本,分析得之:企业管理论题占34%;会计选题占38%,其中传统课题如会计舞弊、会计政策等占一半,新兴领域选题如国际会计等仅11篇;审计、电会方面论题占16%;会计实务方面论题仅占8%;其他分布在金融等领域。企业管理论题多是因为该部分论题资料多,部分学生抄袭拼凑了事。财会新领域的论题少是因为这方面的论题很难联系案例进行创新设计,因此会计专业本科生较少选择与本专业有关的具有挑战性的论题。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原因在于不少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欠缺,对会计理论与实务中存在的问题不关心也不了解,更谈不上有自己独立的看法。

2、学生重视程度不够,教师认真程度不够

会计专业毕业生要拿出极大的精力去联系工作和备考研究生,导致投入毕业设计的时间有限,查找资料、与指导老师的沟通都成问题,更不用说认真实践调查了。同时,毕业论文只是相当于一门课程,对就业和考研影响不大,因此有不少同学视毕业论文如“鸡肋”,临阵磨枪,应付了事。会计毕业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仅仅靠教师两三个月的突击指导是很难见效的。而且,有些学校对毕业论文的组织过于简单,另外,近年来由于高校的会计学本科专业招生急剧扩大,而教师人数,特别是科研能力强的教师人数并没有增加,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过多的矛盾日益突出,教师精力有限,与学生沟通不够;有些教师本身科研能力也比较欠缺。

3、学生完成过程草率,论文质量堪忧

不少高校只是将“毕业论文”作为一个独立的教学环节,割裂了它与其他教学环节之间的必然环节,导致学生平时在论文写作方面的训练较少,普遍缺乏基本的写作技能和基本功,调查显示:有55%的论文存在不同程度的格式问题,主要表现在对文献的引用、标点符号的使用、图表绘制的编号、字体与大小、行间距与缩进、中英文标点等方面。现在,会计理论界和会计实务界正面临着广阔的改革空间,论文写作素材和案例是极为丰富的,但很多学生的毕业论文是空话废话居多,没有实践意义。如果我们的教学模式还是以教师为主的教学型模式,学生的会计论文写作能力难以提高。

二、课题研究模式的内涵和在会计毕业论文设计中的运用

研究性教学法是用类似于课题研究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以突出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为最终教学目标,以知识的学习为手段的一种素质教育方法。笔者认为,课题研究模式是研究性教学法的具体实践模式之一,该方法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会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

1、课题研究模式的意义

课题研究模式是指学生自主进行课题研究,或者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科学学习、科学探索和科学实践的一种活动。目前,大部分高校大学生科研活动的开展都是由学校或者院系的团委来负责,难以纳入到教师的科研教学体系中去,活动开展的好坏局限于学生和团委老师的科研水平。而高校硬件设施完善,如图书馆、网络资源、期刊等,课题研究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学科综合、教学资源和人才的优势,尽大效率的利用高校资源。

2、课题研究模式实施的条件

高校教师一般都肩负着某些科研项目,为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提供了可能。让会计学生课题研究,一方面可以带来新的思想火花,帮助教师顺利完成课题研究;另一方面,学生可以获得在传统教学中得不到的宝贵经验,对会计理论研究前沿和会计实务有基本的涉及,对会计论文的选题、写作流程有基本把握。当然,为保障该模式的顺利进行,学校应该通过经费划拨、个人捐赠和企业赞助的方式全方位的予以赞助;制定相关政策,对相关指导教师给予工作量上的认定,对于指导学生获得成绩的老师给予额外奖励,以此吸引优秀教师的参与。

3、课题研究模式实施的经验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从1969年就开始对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给予支持,几十年来培养出一大批出类拔萃的人才。一些高校也已经将研究性教学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效果明显。如:清华大学的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tudents Research Training);上海财经大学的“本科生科研学徒计划”和“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等等。湖北经济学院也早在2006年即开展团委主办的“科研实践”和“大学生科研立项计划”,本科生参与教师为主的研究小组,担任研究助理,其实质就是课题参与模式的实践形式,但这些计划大都针对工科和金融、劳保等与社会调查联系紧密的专业学生,会计专业学生参与较少。

通过本次对会计本科生的调查显示:65%的学生认为自己在科研活动中最大的困难是相关专业知识和相关科研方法的缺乏;25%的同学认为主要困难是在选题和提供科研条件上,90%的学生认为平时科研活动欠缺是造成毕业论文质量低下的主要原因。由此看出,课题研究模式的运用显得尤为必要。

三、课题研究模式的程序设计

课题研究模式应根据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知识基础及专业能力,进行相应的实施方案,以完成相应的实施目的。

1、第一学期:入学教育阶段(启发阶段)

学生入校后,教师可以以借助参观会计模拟实验室、会计师事务所或者其他活动,让新生初步了解会计专业的社会作用,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在此阶段,可以将会计毕业论文的写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加以强调,让学生明白毕业论文的写作最能反映一个人的会计知识根底、理论修养、创新能力和文字功底,是素质和能力在较高层次上的综合体现。学生接受了这种教育,就会从思想上重视它,有意识地将自己的学习与毕业论文的写作联系起来。同时,可以邀请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的老生畅谈科研体会,激发低年级学生的科研信心。

2、第二学期到第八学期:专业知识学习阶段

在该阶段,学生要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法学、会计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在主干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1/3学时采用公开讨论课、分组讨论或案例教学的形式,围绕课程内容讨论经济社会中的热点问题或会计的前沿问题,强化会计理论知识的应用,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查找文献资料,对学生的观点加以适当的提示、指导和总结,培养学生研究性的思维能力。经常不定期举办学术讲座,也可以引导学生自我充电,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3、第五学期开始:课题选择与导师确认阶段

选题是课题研究成败的关键。学校可以组织会计专业教师统计自己的在研课题,也可收集其他可供用于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或者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研究课题,与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相结合,课题的选择应适当浅显。在论文写作训练指导中,教师可给学生有针对性的题目,并加以指导,也可吸收学生参加自己主持的科研课题和项目。让学生们在参于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增加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使他们逐步熟悉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方法和作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训练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

4、第六学期:课题开展及专业课补充阶段

在本阶段,教师针对课题的研究方向,进一步有目标性地指导学生选择与课题相关的专业课程的学习,指导学生收集课题研究必要的相关信息,了解课题的研究目标及必备的专业知识,指导学生通过上网、去图书馆、去科研部门,了解课题的研究目标,前人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进行社会调查与实践,引领学生将课题研究和专业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并对课题必需的专业知识,提前自学,让学生参与课题时感受专业学习的乐趣。指导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课题开展情况,适当调整研究的进度与计划,允许学生根据个人的能力及兴趣修改课题的研究方向,甚至重新选定课题或自定课题。

5、第七学期:课题研究阶段

指导老师引导学生深入地研究课题时,要注意阶段性检查研究的进度,及时调整研究目标,对于重点难点部分,给予更多的指导意见。该阶段非常强调研讨交流模式,研究小组首先确定研究讨论题目进行小组讨论,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在美国的研究型大学中,在本科一、二年级的课程中大多开设“seminar”(研讨会)的课程。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定期举办研讨会,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进行讨论,找到解决疑难问题的最佳途径。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使其互相学习,互相启发,取长补短,提高课题研究质量。

6、第八学期:结题及撰写毕业论文阶段

研究完成后,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讨论或其他形式交流研究成果,并对不同意见进行探讨。作为研究的一个总结性环节,对学习成果的展示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外显化,在这阶段,通过讨论,学生可以感受到观点的冲突,从而可以更好地进行反思和评判。最后,要求学生把课题研究的全过程以及所获得的成果用文字完整地表达出来,要求研究报告要有理论、有实践、有数据、有新的学术观点或分析研究结论。学生在总结课题研究各阶段成果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完善,就可以形成毕业论文。

当前,经济的发展使会计专业表现出了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特点,这就要求加强对学生研究素养的培养。课题研究模式给会计专业本科生提供了科研训练机会,使学生尽早进入专业科研领域,明晰学科的发展动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工作能力、师生团队合作精神。这样,会计毕业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就能“水到渠成”。

(注:本文为湖北经济学院教学研究项目《课题研究模式在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的运用》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阎华红: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环节的改进[J].会计之友,2009(1).

[2] 陈兵:论研究性教学的本质、特征与要素[J].教育与职业,2009(3).

[3] 杨任尔、曾兴斌、黄青年:毕业论文过程中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1).

高校会计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会计教学;高等职业院校;问题;策略;探讨

当前,为了迎合现代教育的发展与改革,许多高等职业院校开设了会计专业,会计教学在院校中进行的如火如荼。对于这些开设了会计专业并进行会计教学的高等职业院校来说,怎样培养迎合社会发展的会计毕业生,是当务之急。作为高等职业院校会计学的一门主要课程,加上会计本身具有着极强的实践与应用性,会计教学的质量好坏就直接关系到了高职院校会计毕业生能否很快适应工作环境,能否迅速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本文就从当前高等职业院校会计教学的现状出发,指出会计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积极的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

一、高等职业院校会计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理念陈旧,实践不足

在当前的高等职业院校会计教学中,传统教育的思想观念仍停留在会计教学当中,教师主动的教,学生机械的学,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学生过分依赖教师的传授和教材,失去了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加上会计学本身的实践性和知识性较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大大降低,学生在对会计知识的掌握上就趋向于死记硬背,遇到问题的时候对所学知识生搬硬套,缺乏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灵活运用的能力。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重视理论教学,忽视了传授学生怎样利用所学到的会计知识进行应用的实践能力,如遇到编制会计表等问题时,学生只能“望题兴叹”,在实际的业务处理中也不知道怎么下手,导致了学生在学校毕业后不能很快的进入到工作之中。

(二)课程分散,模式老套

目前,许多高等职业院校的会计课程设置主次不分,课程分散,在内容上多存在重叠与重复的现象,从而造成了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比如,很多高等职业院校都开设了流通企业财务会计和财务会计两种课程,学生在学习这两种课程的时候由于内容重复繁琐,没有一定的针对性,与学生的需求与教育的培养目标相去甚远,往往会顾此失彼。学校开设的会计专业课程与其他的专业实践课程相分离,学生在掌握课程知识的时候相对比较独立,缺乏一定的整合性。比如,当前高职院校基本上都把《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作为主修的课程,但是,与《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相结合的《纳税会计》与《会计报表的编制分析》这两种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没有进行开设,导致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不相符合,在以后的社会中不能很好的运用和解决问题。同时,学校对课程的设置模式也比较老套,基本上是沿袭会计文化课、会计专业基础课和会计实践课这三种形式进行教学,在这三种模式下进行的课程不是照搬照抄,就是“依葫芦画瓢” ,缺乏创新性,三种模式分离开来,导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学生主要依附理论学习,而忽略了实践能力。

(三)师资力量弱,知识结构老化

当前,高等职业院校的会计师资力量薄弱,尤其是拥有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缺乏比较严重。会计教师的来源渠道也相对比较单一,应聘的会计教师基本上都是从高校的应届毕业生中录取,这些应届教师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经验和实践经验,在进行学生实践教学的时候,往往会不知所措,甚至有些应届毕业生虽然是从事会计专业的,但是却对会计工作的实务了解的很少,也从未从事过会计工作,这样的教师怎样能较好学生呢?同时,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知识结构老化,跟不上教育发展的潮流,致使许多会计教师对教学提不起兴趣,对学生也缺乏应有的耐心,教师只把会计教学当成一种谋生的手段,对会计教学的定义未能真正理解。再者,教师的教学方法落后,没有随着教育的变革而转变教育观念,跟不上时展的脚步,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求。

二、高等职业院校会计教学问题解决的相关对策

(一)以转变教育理念为基础

随着现代教育观念的不断发展与更新,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教育变革的需要,会计教师要逐渐将现在的教育理念融入到教学过程当中,首先就树立起创新型的教育观念,把培养创新性的会计人才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从实际出发,加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模式。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强调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础。教师要积极主动的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合理引导学生进行探索研究,发散思维,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和实践能力。最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公平合理的评价,让学生树立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师生互动交流,教师因材施教,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

(二)以完善课程体系为手段

在当前的高等职业院校会计教学中,需要进一步的对会计的课程体系进行完善和设置,使课程与课程之间可以更好的互相融合,使这些课程能最大限度的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综合能力。要充分的把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结合起来,通过合理的重组、科学的精简、有效的增设等方式优化会计教学课程,完善会计课程体系,去除那些陈旧的、不适合教育发展的会计课程,积极迎合教育的发展,适当增设一些素质教育的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迎合会计毕业生的就业出路,拓展会计教学的专业途径,把会计教育与德育教育、科学人文教育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同时,增强会计课程的综合性,从整体上培养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创新意识,以能够很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会计工作的需要。

(三)以优秀的师资力量建设为前提

在会计教学中,教师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会计教学的质量高低,要想培养出素质教育需求的专业人才,就必须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学校要积极的加强会计教师的理论专业水平,打造教师的专业继续教育,适当的对会计教师进行专业培训,鼓励教师参加一些会计学术研讨会和财会理论研究等活动,并在一些专业的报刊和杂志上发表专业的会计论文。高等职业院校要把培养“双师型”教师作为提高学校师资力量的首要任务,倡导教师从理论知识型向专业技术型和实践能力型转变,充分为教师的实践活动提供帮助。学校要利用业余时间和寒暑假期间组织教师到大型的专业会计公司进行强化实践技能,从本质上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在引进师资力量上。学校要积极的扩宽渠道,对那些拥有“双师型”的教师要大力引进,提高他们的工作待遇,让他们能够自觉的为学校服务。同时,学校要注重加强教师的道德教育,努力让教师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合理的机制评价人,以良好的政策引导人,以有效的监督约束人,真正提高教师的师德教育,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结语:

从目前的高等职业院校会计教学现状来看,从实际的需要出发,积极提高会计专业的实践水平,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是当前高等职业院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学校要大力加强会计的实践教学,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同时,积极引导教师转变旧观念,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通过完善课程体系,整合教材内容等措施,不断的尝试新的教学思路,力求在会计教学中达到师生共同进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高等院校会计教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莉.高级财务会计教学方法的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03)

[2] 潘红燕.中职会计教学中关于存货短缺问题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3(01)

高校会计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会计理论 研究性课程 会计学

一、引言

大学教育的使命是文化的传授、专业教学、进行科学研究和培养未来的科学研究人员(奥尔特加・加赛特,2001)。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就需要推进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而研究性教学是高校教学改革的趋势,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能力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学专业也得到长足的发展,正所谓“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然而在会计学本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着专业培养方案雷同、课程体系设置相近问题。近几年来,随着会计本科教学改革的深入,各高校已经逐渐意识到在会计学本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过多偏重于会计实务的教学,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传授,各高校纷纷采取措施来增加会计理论课程的开设。据笔者不完全统计,70%左右设有会计学专业的本科高校现在已经开设了会计理论课程,但课程名称并不统一,大致可归纳为三类名称:第一类称为会计理论,第二类称为会计理论专题,第三类称为会计理论基础。尽管名称不统一,但是其教学内容有共同之处,那就是都涉及会计基本理论的讲授。根据笔者近几年的跟踪调查发现,在开设会计理论课程的高校中,有些教师仍然像会计实务课程一样,采用较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因此我们可以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研究性课程的形式来开展教学活动。

二、会计理论研究性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标

(一)会计理论研究性课程的性质

会计理论课程主要是面向高年级会计学本科专业学生开设,重点介绍会计理论的发展历史、会计理论研究方法、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会计准则理论、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财务报告理论、会计前沿理论、管理会计理论等内容,旨在培养学生较为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探索研究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毕业论文写作以及升学深造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它一般设置为选修课,也有高校设置为必修课。通常一周安排2―3课时。

(二)会计理论研究性课程教学目标设置

对本科生而言,学习专业知识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学习会计理论有助于其对会计实务的理解、分析,并对会计实务进行合理的预测,从而加深对会计实务的掌握,因此开设会计理论研究性课程不但能向学生传授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和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根据这一思路,可将本课程教学目标设置为以下几方面:

1.帮助学生系统掌握会计基本理论知识,巩固已学会计实务知识。学生前期所学的专业课程大多数是实务性课程,包括会计基础、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通过会计理论研究性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得学生学习到系统的会计基本理论,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先实务后理论,先简后难,不断拓展实务的范围,启发学生探究在其他可能情况下该如何处理类似问题,总结提升理论知识,使学生具有更高的应用会计基本知识的能力和处理现实会计实务的能力。亨德里克森(1992)指出,会计理论是一套逻辑严密的原则,能够使实务工作者、投资者和债务人、经理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当前的会计实务,提供评估当前会计实务的概念框架,指导新的实务和程序的建立。可见会计理论对于提升学生专业理论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2.训练学生文献资料的搜集和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会计研究方法。在会计理论研究性课程的设计上,可以围绕某一理论专题进行课堂研讨。由教师布置研讨专题内容,再由学生搜集和整理文献资料,利用课堂时间由学生来展示其研究成果或观点并展开讨论,在课堂讨论中,教师可以结合文献资料向学生介绍会计的主要研究方法,比如规范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使得学生在掌握文献资料搜集方法的同时了解会计研究方法,这为今后学生进一步深造或毕业论文的写作打下一定的研究基础。

3.提升学生逻辑思辨能力和实务处理能力。会计理论课程的内容之间逻辑性是非常强的,比如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理论就是一个理论较为严密的逻辑体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得理论与实务之间有了一个联系的桥梁,据笔者多年观察发现,在学生学习会计理论课程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变得清晰了,特别是遇到较为新颖的业务,学生能够运用一定的理论来进行解答。学生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其专业课程成绩也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三、会计理论研究性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材选取

(一)会计理论研究性课程的教学内容

会计理论的内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会计理论主要是指财务会计理论,广义的会计理论包括财务会计理论、审计理论、管理会计理论。作为研究性课程的教学,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可将会计理论按照内容划分为会计基本理论、会计应用理论和会计理论前沿三个部分。

1.会计基本理论。这部分主要是围绕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体系的内容,包括会计目标的内涵及主要观点、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财务会计概念框架(CF)内涵及国际比较。这部分内容是会计理论的主体内容,也是比较重要的内容。

2.会计应用理论。这部分主要是有关会计准则理论的内容,包括会计准则产生的背景和历史渊源、各国会计准则的制定、会计准则的制定导向问题、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评定标准问题。这部分内容与现在的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与协调密切相关,也是各国规范会计实务的主要依据,与当前实际联系紧密。

3.会计理论前沿研究。这部分内容主要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涌现出的新的会计问题和热点问题,会计理论需要对其做出解释,比如会计行为理论、社会责任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碳会计等,这一部分内容可以根据教学需要作一定灵活的安排,也可以学术报告的形式来开展教学与研究。

(二)会计理论研究性课程的教材选取

教材作为高等学校教学的一个重要参考,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提供必要的依据,尤其对本科生来讲,选择合适的教材对他们的专业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综观国内高校会计本科会计理论课程的教材,下面选择以下几本有影响力的著作:

1.《会计理论》,葛家澍、杜兴强著,复旦大学出版社。该著作较早地引进了西方会计理论,并且注重结合中国会计的实际和作者自身的观点来撰写,创新发展了我国的会计理论,是一本会计理论的经典著作,其主要内容如上页表1所示。

2.《会计理论》,汤云为、钱逢胜著,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该著作引用、吸收了美国亨德里克森《会计理论》的研究成果,依照西方会计理论内容和结构撰写,侧重于财务会计理论,其主要内容如表2所示。

3.《会计理论》(第四版),魏明海、龚凯颂编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该著作按照财务会计理论、成本控制理论和管理会计理论三部分进行撰写,其特点是内容由浅入深,教材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能够做到及时更新。其主要内容如表3所示。

根据对三部教材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当前的会计理论相关著作既存在相同或相近的内容,也存在不同之处,作为研究性课程,我们在选择教材时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其中一部作为教材,其他相关著作作为教学参考,博采众长,使得学生既能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又能关注当前理论前沿的动态和中国特色会计理论的发展。

四、会计理论研究性课程的教学方法

会计理论是对会计实践的一种理性认识,它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会计理论与实践相互作用,并不断发展。鉴于在讲授会计理论时,学生已经学习完了会计基础、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等实务性课程,因此在讲授会计理论课程时要突出其理论性与研究性,一方面要系统介绍会计基础理论,另一方面又不能拘泥于现有的会计实务,笔者认为可以通过综合运用以下几种研究性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来提升课程教学的效果。

(一)案例导入式教学方法

在每一章节讲授理论之前,给出简短的案例来引导、启发学生。例如通过安然事件,引出高质量会计准则问题。这种教学方式一方面可以使得学生以问题导向来学习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也使得学生有更为广泛的知识面。

(二)合作互动式教学方式

现代教学不应该是教师一个人讲到底的单项信息传递,而应是师生间、学生间的双向交流与多向交流活动。教师可以提前布置需要讨论的专题,由班级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研讨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归纳总结凝练成为研讨小组的观点,到课堂上进行讲解、展示。例如在讲授会计准则国际比较这一专题内容时,笔者就把授课班级分成10个小组,每一小组负责某一国家会计准则制定情况资料的搜集,然后制作成PPT在课堂上进行演示,教师在他们讲解的基础上对不正确的地方给予纠正,接着再进行国际比较分析,这样使得学生对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定都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同时对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与协调也会有更深的理解。合作互动式的教学达到了师生互动、合作学习、共享学习成果的效果。

(三)名作名篇评析课堂

教师先向学生介绍精品力作或专业权威期刊最新的名作名篇,比如《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会计研究》等杂志上发表的会计类论文,由学生事先进行仔细阅读,并且撰写读书笔记,教师再利用课堂时间为学生进行一定的评析,主要围绕论文的选题、论点以及论证方法等几方面展开,这样使得学生对会计论文有一个比较直观的感性认识,同时也使学生了解到了最新的理论前沿动态和创新观点,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为今后学生的论文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结语

会计理论课程以研究性课程形式来进行教学是一次尝试,也是一个逐步探索的过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会计实务的变化,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会有所变化,因此我们在其课程教学中应该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加注重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传授,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举一反三,从而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实现创新性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永泽,孙光国.我国会计教育及会计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对策[J].会计研究,2004,(02).

[2]艾尔登.S.亨德里克森,王澹如,陈今池译.会计理论[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3.

[3]葛家澍,杜兴强.会计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4]汤云为,钱逢胜.会计理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5]张悦.我国会计理论研究轨迹综述及评价[M].商业会计,2015,(18).

高校会计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浅论高校成本会计的改革当代经济的发展对企业的内部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加强成本管理又是企业内部管理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为企业培养应用型成本会计人才尤为重要。成本会计是会计学科体系的主干课程之一,是高校会计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系统性强、方法体系相对复杂且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性,是一门集知识与技能为一体的专业性较强的课程,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成本会计传统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代企业的成本管理需求,为了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企业输送应用型的会计人才,提高教学质量,成本会计现有的教学模式必须进行改革。现结合本学校成本会计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浅显的看法。

一、成本会计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成本会计是一门集知识与技能为一体的实用性较强的学科,现在大部分高校的教学内容都以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为主。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都主要以教材为主,虽然课前都会花大量时间查找资料认真备课,并且会对教材中的重点内容进行耐心细致的逐条讲解,但往往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上课打瞌睡,听课不耐烦,并且有的同学虽然书本知识掌握较好但实际工作中仍不会操作的局面。究其原因,还是现行的成本会计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成本会计教材中公式繁多,学生难以理解并消化。

在成本会计众多的职能中,成本核算是最基本的职能,作为学生在学习此课程中,重点就是理解并掌握各种费用的分配方法以及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而不同费用分配的方法有好几种,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相对应的计算公式和操作流程,当学生在看到这些公式时,往往缺乏学习兴趣,由于没有理解公式的涵义,只能机械地死记硬背,可这却事倍功半,经常会把各种方法和各个公式乱搭配。

(二)成本会计教学方式守旧

现在大部分高校的成本会计教学仍然不能冲破应试教育的束缚,教学方式还都是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不论是板书教学还是多媒体教学,都只是以所用教材内容为依据,针对考试要求掌握的重点和难点对书本知识进行讲解,虽然授课的老师会尽职尽责、耐心细致的讲解,并结合不少例题,但课堂时间有限,短时间内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所学内容是非常难的一件事,而且学生很难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他们也只能是机械性的把考试的重点与难点记录下来,应付考试而已。

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从学校进入学校,根本不了解工业企业的生产情况,而成本会计核算是在不同的行业会计环境中进行的,如工业企业成本核算要将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划分为不同的成本项目,按生产工艺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这对于毫无实际工作经验的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因此,渐渐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只是为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试想一下,这种教育方式下培养出的大学生如何适应当代企业的成本管理要求。

(三)实践环节问题 ,理论无法很好的与实际相联系学生实习机会有限,成本会计实践不足。企业会计部门通常是一个单位的机密部门,尤其成本会计的资料,更不宜外漏,学生到单位实习,很难了解一个单位的整个会计系统,更难全面了解企业成本会计的核算和管理机制。而且目前存在着很多单位都拒绝接受前来实习的会计学生,因此,学生的实习更多的就只能选择在会计模拟实验室实训来完成。

实习基地建设跟不上。随着高校的扩招,学生人数的增加,学校只能应付校内的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远远跟不上教学的需要。

加上学生对认知实习环节的重要性不甚了解,到企业参观时往往是被动的“走马观花”,下来后对企业的生产组织和工艺流程,产品的生产技术过程等不能充分了解。

(四)成本会计教学手段限制教学容量

成本会计主要是通过成本数据的前后勾稽关系来反映成本核算流程的,这种数据的来龙去脉又主要是通过成本核算的有关表格反映的。目前成本会计教学手段绝大多数停留在自然媒体阶段,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课时和媒体等的限制,使得教学效果欠佳。可见,传统的自然媒体的教学手段限制了教学容量,很难体现成本会计树状的非线性的知识结构,不便于按成本会计知识的内在实质进行结构化教学。教学手段落后。

二、改革成本会计教学的措施

(一)加强专业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应从以下方面着手提高会计教师素质:第一,鼓励教师继续学习深造,参加学术交流会议,增强知识积累,提高理论水平,第二,积极开展教学比赛与交流,有条件的可组织教师去名校听会计名师授课,学习名校名师的授课技术与方法;第三,鼓励教师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相关岗位挂职锻炼,鼓励教师除具有教师证外。还应考取会计师、

税务师、审计师等职业资格证书,并到企业进行锻炼,熟悉成本会计岗位,掌握成本会计实务操作技能,才能更好地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二)理论教学与实践课程相结合成本会计这门课应用性强,对于不熟悉企业实际生产情况的学生而言学习难度大。多年来,成本会计教学一直采用最古老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教学效果相对较差,因此教师要冲破传统教学方法的禁锢,勇于创新,当前最好的做法无疑是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课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授课教师要结合当前企业管理的需求,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比如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到管理比较完善的企业实习或进行实地参观学习,这样,学生可以深入生产一线,了解企业真实的生产情况。资源条件有限的学校如果不能组织学生到企业实地实习,那么校内实训也是一个比较不错的选折,通过校内实训,学生可以系统地进行各种成本核算方法的实验,强化其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学生还可以进一步理解成本会计课程中各种业务的操作程序和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动手能力,这样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且实现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操作技能训练的统一。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反映复杂的钩稽关系成本会计主要是通过成本数据的前后钩稽关系来反映成本核算流程,数据的来龙去脉关系主要是通过成本核算的有关表格来反映。由于表格的理解不如文字理解直观,教师授课时、黑板等传统教学手段的限制,不可能将所有的成本表格一一展示在黑板上。所以多针对书本上的表格解释某些数据的来源、计算方法及相互关系,这种单向灌输式教学方法学生听起来枯燥、乏味,时间一长,易产生厌烦情绪,教学效果不理想。采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利用计算机把教学内容以人类联想的方式,把多媒体信息如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有机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信息媒体的多维化以及多重感官刺激,强化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使繁杂问题条理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扩大了课时内的信息量,教学效果极为理想。

(四)构建合理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由于成本会计是在学习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的一门专业课程。它融入了多学科的知识,因此在设计培养方案时,应该从整体发展与综合性出发,合理构建成本会计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使学生意识到基础课程的重要性,掌握基础课程的基本理论、方法,为成本会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要注重其它学科知识在本学科领域中的应用,搞好整体优化。在课程内容的确定上,确立为满足不同的目的而提供成本信息的思想,结合现代成本管理的需要,增加成本预测、决策、预算、控制、分析和考核的内容,适当增加非制造业成本核算内容的讲授,在保留成本会计传统体系中的理论与方法的同时,简化过多涉及其他管理领域的内容,扩充成本控制战略等成本管理领域的新概念和理论与方法,使成本会计的体系内容更具科学性、实用性和前瞻性。会计请点击【参考文献】

高校会计论文范文第9篇

众多企业将在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直接投放到自然环境中,,严重污染了环境。环境成本会计自20世纪90年代起便以不同形式在企业中,开始运用。但其在具体运用中,并没有披露环境破坏、环境恢复成本信息,而这些信息却与企业发展战略息息相关,且材料成本与能源成本构成了企业成本的很大组成部分。物料流量成本会计将大量数据与物料流转联系起来,使得物料流转过程透明化,对环境损害进行核算,为企业降低环境负担提供了有效信息。

一、物料流量成本会计引入

(一)实例选取口本在2007年指南中,将运用物料流量成本会计步骤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准备阶段,在准备之初需要事先明确物料流量成本会计应用的产品、生产线及流程,进而分析适用对象并以此来确定物量中,心、应用模型、数据采集期间和数据采集方法;其次是数据收集与整理阶段,此时需要依靠财务部提供的财务数据和制造部提供的生产数据,将企业生产中,所发生的成本分为材料成本、能源成本、系统成本和配送及处理成本。最后阶段是将采集到的数据运用到物料流量成本模型i}i。因此,结合案例企业,实例选取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明确适用对象。企业首次引进物料流量成本会计,实施对象为单一生产线的产品、在后期会产生大量损失的产品及使用多种材料的产品。本文以我国某船用设备制造公司为研究对象,详细阐述物料流量成本会计在该企业中,的具体应用。本文选取的船用设备制造公司,成本管理制度不够完善,造成了许多浪费,_I几要原因有:一是不合格产品在生产工序中,的材料损失;二是切割工序过程中,由于工艺不足所造成的残留材料;三是辅助材料的消耗;四是在生产工序中,,由于不可抗力导致的不可使用材料。在使用物料流量成本会计时,可以单独核算以上的浪费和损失,以此便利于管理人员认清环节中,的利用率,从而加强控制;同时,将物料流量成本会计与生命周期评价相整合来核算其成本,从而使得企业能够将未来发生的成本事先确认,并且减少环境风险,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的发展。本文选择船舶舱口盖建造为实施对象。船舶舱口盖工艺流程如图1所小:第二,确定物量中,心。物量中,心是物料流量成本会计核算的理论单位。在选择物量中,心时应根据如下步骤确定:首先列小出制造现场的工作流程;其次对每个流程进行描述;再次记录各流程中,所投入的材料、动能源成本,并在本流程结束后记录产成品、在产品和废弃物;最后决定采用的物料中,心。第三,选择数据采集期间及方法。企业在确定数据采集期间时应能清晰分配系统成本,通常为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等,但若企业产品本身带有明显的周期性,则可以根据企业具体情况来设置。本文选择其自身的生产周期为归集成本的期间。数据收集的方法有两种:一种对原始数据的记录;另一种是现场采用物量测定方法来实测确定。本企业调研过程中,使用前一种方法。

(二)数据整理数据整理步骤包括:先收集、整理每一工序中,的物料类型数据及其投入量与废弃物数量;然后收集、整理材料成本、系统成本、能源成本、配送及处理成本;再次确定系统成本、配送及处理成本的分配原则;最后收集、整理每一工序上机器运行状况的数据。物料能源流物量流转表能反映每一工序中,的物料类型的数据及其投入量与废弃物的数量。案例企业在核算成本时应当该按照前述分类方法进行归集,具体包括:一是材料成本,分为_i几要材料、辅助材料;二是系统成本,包含人工工资、设备折旧费用、检测等间接费用;三是能源成本,包含企业用水、用电、用气等发生的费用;四是配送及处理成本,_i几要是)一内运输费、案例公司至码头之间的运输费及废弃物处理成本。以上的成本乘以各物量中,心合格率和废弃率的占比,便可以得到对应的成本矩阵表,如表2,表3,表吐所>}:

二、物料流量成本会计应用计算

(一)材料成本核算物料流量成本会计法下材料成本投入量的核算口径是取自企业生产过程中,所投入的钢材、油漆、焊材等的耗用量与以上材料采购单价的乘积。废弃物成本是以废弃物的重量乘以废弃物的单价得到的。同时,根据品保部提供的质量统计表得到了各物量中,心施工队实施生产的完工情况,其中,预处理、涂装两个工序的合格率为91.73%。切割工序的钢材利用率超过90%率,剩下为合理损耗。小组立、中,组立和大组立的合格率分别为82.01%,96.12%,82.75%。综上所述,得出如下结论:第一,选定材料成本为物量流转过程中,重点改善对象。_i几要材料构成了案例企业成本的绝大部分。研究负产品材料成本的构成发现切割中,心是产生该成本的_i几要物量中,心。改善途径_i几要集中,在技术部对钢材的工艺切割设计以及制造部、仓库对余、废料的管理。第二,能源成本、系统成本也是构成案例企业负产品成本的_i几要原因。案例企业在剔除了切割中,心的情况下发现能源成本与系统成本也是构成案例企业负产品成本的重大诱因。本文中,在对能源成本与系统成本核算时均采用了作业成本法的思想进行分配,因而物量中,心的选择以及动因分配比率的确定对正确计算能源成本和系统成本起着重大影响。第三,大组立物量中,心是负产品产生较多的中,心。同样地在剔除了切割物量中,心以后发现案例企业大组立物量中,心的系统成本都高于其他儿个物量中,心的负产品成本。因而,案例企业应该对大组立工艺流程进行分析,以此来确定该工序是否有改善的可能性,同时管理人员应当以提高正产品的产出、降低损失成本为目的,严格监督大组立施工队作业完成的合格率。另外,案例企业也可以制定出各物量中,心的理想状态,并将其与实际成本构成进行比较,以此来分析理想状态与现实状态之间的差距,制定工序改进的方案。值得注意的是,企业也要注意正产品的改善空间。企业本环节材料的投入中,大部分是来自于上一环节合格半成品的转入。此时若上一环节转入的半成品未能处于最佳状态,则可能会影响到该环节产品的合格率,继而将上一环节的潜在缺陷转换在本环节中,体现出来,最终成为本环节的负产品。因此,企业只有不断的提高产品的质量,才能使得那些不能实现价值的物料消耗得以有效利用。

三、结论

本文引入了一项新的成本核算方法—物料流量成本

会计,通过对制造企业数据资源的分析,表明物料流量成本会计能够很好运用于制造业企业。同时,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寻找相关办法降低企业生产过程中,废弃物产生以及对环境的影响,进一步推进了物料流量成本会计进入企业。 成本会计论文范文二:成本会计教学改革探讨

一、成本会计课程的特点

成本会计是职业技术学校会计专业不可缺少的必修课程之一,它是一门实践和应用性强、理论体系复杂的系统性专业课程。这门课程能让学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和企业产品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方法和技能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对企业的产品成本进行核算和分析等,也能为今后学习《财务管理》等课程打下结实的基础。

二、成本会计的教学现状

1、成本会计的教材内容陈旧并与实际脱节。首先是有的学校没有根据财政部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和要求对所用教材及时更新。还有的学校虽然启用了新财务会计的新教材,但没有及时更新成本会计教材的内容,这些都会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带来很大的不便,尤其是教学过程中的考试与实践更给学生带来了许多误解与困惑,最大限度地影响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其次,当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企业的内部管理提出的新要求与挑战,企业的成本核算的内容与成本管理方法也随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目现在大多数学校所用的成本会计教材的内容只停留在企业生产工艺的过程和生产的耗费上,对现代企业所采用的新方法、新理念很少提及或只做初步介绍。造成不少教材内容与当今企业的生产成本管理内容严重脱节。

2、成本会计教学的方法陈旧,教师缺乏实践教学经验。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成本会计教学仍然受应试教育的束缚,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根据考试内容和要求对书本中的例题进行细致的传授,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理解并掌握所学内容,学生更本没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只是机械地把考试的重点和难点记下来应付考试。而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从一所学校进入另一所学校,根本不了解企业的生产情况和成本会计的核算,这些知识对于没有一点工作经验的学生来说,是非常抽象的。为此,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就不会很高,不少学生只是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其次,教师的素质和教学经验、教学水平对学生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想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必须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经验。然而,现在不少成本会计教师都是由一所高校的学生直接进入另一所高校进行从教,只是有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严重缺乏实践经验,?无疑在这种教育方法下培养出来的学生肯定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成本管理需求,终究会被社会淘汰。

三、成本会计教学的改革措施

1、选择合适的成本会计教材,使理论教学和实践课程相结合。首先,学院要结合目前企业管理的需要以及本院的办学模式来选择适合的成本会计教材,对学院不同类别学生的教材都要有所区分,而且要采用财政部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和要求的教材。另外,还可以让教师对教材中的部分内容结合本院的实际进行合理的调整和修订,特别是要加入一些便于学生实践方面的内容来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其次,成本会计这门课程的实践应用性较强,对于不熟悉企业产品生产情况的学生来说学习难度较大。而成本会计一直采用最古老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效果较差。因此,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善于探索和创新,采用理论与实践课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上课时教师要结合目前企业管理的需求,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渗透到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和应用能力。如:定期组织学生到管理比较完善的企业进行实地参观和实习,使学生能深入第一线了解产品的生产情况。没有实习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对学生进行各种成本核算方法的系统培训,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成本会计课程中各种业务的操作程序和方法,以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实现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操作技能训练的统一,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高校会计论文范文第10篇

在顾准五十九年的生命历程中,会计生涯占据了近乎一半的“刻度”,并且取得了足以和思想层面与经济学层面相媲美的研究成果。因此,也就有人这样评价说:“除了思想巨子和经济学家,顾准还是一位冠盖绝伦的会计大师。”

2009年。顾准先生已去世整整三十五周年了,让我们在深切缅怀的同时,也拨开历史的云雾去关注一下他那“充满传奇且颇有建树的会计生涯”吧。

家道中落人早慧

1915年7月1日,上海南市陆家浜附近的顾家湾。在一所陈姓的生意人的大宅院里,一个煞是可爱的男婴呱呱坠地了――因外家无子嗣,便从了母亲顾庆莲的姓并被取名“顾准”。

在此之前,顾准的父亲陈文纬开着一家棉花行,而且经营得有声有色,因此顾准的幼年生活也过得甚是优裕。然而,随着时局的恶化。生意开始难做了,陈文纬只得歇了业,后来又开了一个“小花号”,但没维持多久就倒闭了。如此一来。陈家人的生活也就一天天地拮据起来。

随着家庭的破产与没落。小小的顾准渐渐地开始懂事了。

五岁的时候,顾准被送进小姑母的私塾里开蒙。顾准的小姑母,早年曾在沪上著名的教会学校――清心女中上学,深受西方先进思想的感染与熏陶,因而办起学来也就与传统的私塾大不一样。在小姑母的精心引导下,顾准很快学会了识字断文,而且还一点点地显露出了过人的才华与聪颖。于是,两年后,在同龄孩子的艳羡中,顾准插班转入了离家不远的留云小学上三年级。

留云小学是佛教寺庙“海潮寺”创办的私立正规完小。在这里,顾准靠他的优异成绩和聪慧头脑,赢得了校长王志莘和国文教员殷亚华的青睐。尤其是国文教员殷亚华,除了隔三差五地给顾准做额外辅导之外,还常常把他的作文评为优等,然后拿到班里当众宣读,末了总会“点缀”上一句:“都瞧着吧,顾准将来绝对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1925年,顾准的家庭状况愈发地捉襟见肘了。在这种情况下,才小学毕业的顾准只好中断了学业。好在,殷亚华老师获悉之后,赶紧找到已转至中华职业学校任职的王志莘说情,请学校对顾准给予适当的照顾。这样,顾准也就得到了“学杂费减半”的优惠,拿着外祖母和母亲七拼八凑的’二十元钱,来到中华职业学校攻读初级班(也就是现在的初中)。

顾准选择的是商科。商科花钱少,但考虑到就业后需要和外国人打交道,因此对英语的要求特别高。这对于之前没有接触过英语的顾准来说,着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他只好摸起课本起早贪黑地“狂啃”,没想到很快就可以流利地与人对话和阅读英文报刊、图书了。除了英语,商科还注意产学结合、学用结合,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至于文体活动和“爱国主义教育”,更是每一天的“必修之课”,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这一切,对少年顾准的成长都是大有裨益的。

初涉会计露头角

1927年夏天,顾准从中华职业学校初级班毕业了。因为实在无力继续支付学费,就经人推介来到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当练习生。

这一年,顾准才十二岁。正值白天无忧读书、夜晚偎依父母的年龄,但为了生计只好提前进入社会,着实让人心酸不已。

还好,对于这个新来的伙计,老板潘序伦给予了父辈一般的关爱与照顾,第一个月就给顾准开付了四元薪水,第二个月提高到了六元,以后逐月增加两元。至于在做事方面,潘序伦更是对他悉心调教。

当时,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刚刚成立,各方面事务繁杂但人手却远远不够,因而每一个人都是身兼数职。当练习生的顾准也不例外,每天除了接待应酬、给来所联系业务的客人让座倒茶、到银行送缴款子等杂事,还需要协助其他人办理诸如公司登记、代办商标注册之类的“专业活”。如此,常常把顾准累得“手脚抽筋”,但他却一声不吭地咬牙坚持着。直到数月之后,事务所步入正轨和人员分工细化了,顾准才脱开身来。专司一些抄写、跑腿等的轻松工作。

1928年开春,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把此前已经开办了一期的簿记训练班正式定名为会计职业补习学校,每天晚上上课,授课两个小时,每期单科专修半年。在潘序伦的鼓励下,顾准念了一期簿记,不想竟对会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常常利用业余时间埋头看书和找人请教,慢慢地也就对会计有了初步的了解。随后,他学以致用,很快又掌握了大量的会计学科知识。

看着顾准如饥似渴地钻研学习,潘序伦高兴得合不拢嘴,也就更加用心培养他:先让顾准干会计员,再让顾准干查账助理员,然后把顾准提拔至文书科工作:到了秋天的时候,又把顾准提拔为补习学校的助教,为学员解答疑难问题和批改作业。如此,顾准的智能和办事能力也就得到了极大的锤炼,自然不再是先前的练习生了。

不久,潘序伦又给顾准指派了一项重要的任务:协助主编《高级商业簿记教科书》。该书的草稿是潘序伦在教学过程中随写、随印的讲义,顾准的工作就是对其进行抄刻钢版。这样,在每天抄刻二张、总计三千字的过程中,顾准也有了细嚼慢咽的学习机会,一来二去就对商业簿记日益熟稔起来。到了年底。在书稿收尾的时候,顾准已经从头到尾、比较系统地掌握了这门新的学科知识,于是得以升任为助理编辑,一边誊正定稿,一边联系出版事宜。很快,商务印书馆把这本书稿列入“大学丛书”进行出版。于是,随着该书的一炮打响和持续畅销,顾准也结结实实地在众人面前小露了一把脸。

年轻教授美名传

别看顾准只有十几岁,但在潘序伦的眼里,却已经是一个可以独立担纲的人物了。

1931年下半年,立信会计职业补习学校招收了更多的学生,使得班次也随之大大增加,授课教师立时紧缺起来。略作思索,潘序伦让人把顾准叫了过来,开门见山地对他说:“我准备让你担任一个班级的教师。”看顾准一副呆呆的模样,潘序伦以为他害怕了,就赶紧给他“减压”:“你也不用有啥思想负担,只是负责一个人数较少的班级而已。”这下子。顾准终于回过神来了,结巴着应道:“我这样子。咋能当得了教师?”也是的,这个时候的顾准,才刚满十六岁,年龄实在太小,再加上一脸的稚气,站在讲台上多半还压不住阵脚。果不其然,顾准硬着头皮走上讲台之后,还不到一个星期就被年龄远远大过他的学生们给轰了下来。不过,潘序伦还是赞叹道:“不错。不错。虽然只讲了几天的课,但已经了不起了啊。”最后嘱咐他好好准备,以便重新登台讲课。顾准不负所望,在一年之后再度担任一个班级的教师的时候,不但稳稳地站住了脚,而且还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

久而久之,立信会计学校赢得了更加良好的社会效果和声誉,而顾准本人也在精益求精的教学研究中一步步地攀上了会计学术的高峰,不但深

受同仁的钦佩和同学们的爱戴,而且还声名远扬,先后被上海圣约翰之江大学、沪江大学和上海法学院等多所大学聘为兼任教授。

在这种情况下,1934年,顾准编写出了自己的第一部会计学专著――《银行会计》,被商务印书馆列入“大学丛书”出版,从而填补了国内会计专著的空白。从此,他一发而不可收,一部部会计著述和一篇篇会计论文宛若钻透了洞眼的油井一般汩汩地喷涌而出。

对税两局一肩挑

在旧时的中国,像顾准这样斩获名利之后,完全可以去过悠闲的生活了。然而,他没有就此“止步”,而是针对复杂动荡的社会现实思考起了中国出路的问题。

一番苦苦思索之后、顾准终于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为此,他开始接触进步人士、发起救亡运动、组织进步社团,最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毫不犹豫地舍弃优越的生活条件开始了辗转大江南北的革命工作。

时光流逝,已是1949年的春天了。此时,华东大地解放在望,中共中央和华东局开始酝酿如何接收特大城市上海,正任山东省财政厅长的顾准因其资历也被遴选人接收上海市财政经济系统的精英干部队伍之中,并被任命为接收总队总队长。

1949年5月26日,顾准一行进人上海,拉开接管序幕。三天后,由财政兼税务局长顾准起草、经和粟裕签署的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财字第一号布告在街头显要之处张贴开来。

由于连年战祸和人为原因,上海早已经变成了一个“生产停顿、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的烂摊子。面对严峻的形势,顾准多次阐述了组织财政收入的指导思想:“尽快扶植民族工商业,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培育税源,打击偷税漏税等不法行为。”为此,他带领财政和税务两局的干部同志,有条不紊地开始了整顿旧税制;推行新税制的繁复工作。仅仅两三个月,上海市的生产就得到了初步的恢复:到了8月份,上海市的财政税收也基本实现了收支平衡,随后开始有了节余。这样一来,上海支撑三分之一的中央财政收入也就慢慢地有了保障,同时也在财力上保证了上海各项事业的发展。对此,后来有人这样撰文评价说:“共产党坐天下,顾准确实功不可没。”

在狠抓财税业务的同时,顾准还十分注重财税人员的队伍建设。有一次,在工作期间,他突然对身边的一位工作人员说:“我总觉得自己一个脑袋实在不管用,接触面不广,考虑问题的局限性很大。我们能不能想个法子,把全局员工调动起来,号召大家面对严峻形势。都来动脑、动口、动手。”说完,他拧着眉毛、咬着嘴唇。忽地,伸出左手使劲地往下一劈,说道:“嘿嘿,咱可以来一个‘大脑袋’活动嘛。”见人家一脸的迷惘,顾准笑了起来。解释道:“集中所有人的脑袋,融汇所有人的智慧,不就是个‘大脑袋’吗?”自此,每到星期六的下午,所有的员工都要聚集在一起交换意见、谈论工作。而每当此时,顾准也总会像个勤奋好学的小学生一样,时而侧耳倾听,时而积极抢答,然后像发现了宝贝似的把大伙儿的“巧言妙语”飞快地写在笔记本上。还有一次,在听完顾准的一场报告之后,有些从旧财税机关转过来的员工开始坐卧不安起来,更有甚者还嘟囔开了:“局长不是常说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吗?怎么还称我们是‘留用’呢?”“说我们是‘留用人员’,就是给我们划了条界限。”有人听到了,赶紧跑去找顾准说了说。顾准听了,先是一惊,继而自责起来:“唉,我没有注意,太不注意了。伤了群众的自尊心,我应该向他们检讨。”果然,在接下来的一场报告中,顾准专门就“留用人员”的称呼做了检讨:“同志们、作为一个领导、我曾错误地称呼你们,我向你们道歉。你们是旧社会走过来的人,为了养家糊口不得已才到旧机关工作。但在新社会,你们用自己的劳动证明了你们和我们一样都是社会主义的劳动者,我们就是革命队伍中的战友,我们是平等的,我们是同志。‘同志’是我们革命队伍中最光荣的称呼,我们应该互称同志才是。”听着这些诚挚的话语,台下的财税干部纷纷流泪了。

就这样,在顾准的殚精竭虑下。上海市的财税工作愈来愈见起色。

年近天命著华章

然而,一场灾难却悄无声息地突然降临了。1952年2月29日,在上海市委召开的党员干部大会上,顾准被当做恶劣分子免去了职务。随后,3月4日,上海电台播发了新华社的一份《纯洁党的队伍,严肃党的纪律,上海市委处分八个党员》的电讯稿:……市委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顾准,一贯地存在着严重的个人英雄主义,自以为是,目无组织,违的方针政策,屡经教育,毫无改进。决定予以撤职处分,并令其深刻反省……瞬间,消息传遍了整个上海,人们感到震惊和困惑。

与大家的震惊相比,顾准的内心倒是平静多了。是的,多年的革命生涯,早已使他养成了处变不惊的习惯。简单收拾了一下,顾准就回家“深刻反省”去了。对于接下来的岁月,顾准在《顾准自述》中这样写道:“……闭门家居两三个星期,除写成一份检查报告而外,别无他事。两三个星期之后,市委决定撤职的高级干部一律集中沧州饭店居住,那里人多,市委没有派人组织学习,就竞日下棋,消遣时光。沧州饭店住了一月,又回到家中,找到几本初等几何开始学习数学。自此以后,直到1955年,进中央高级党校为止,除工房工程处和洛阳工程局两段,又朝夕投身工作而外,业余时间全用在学习数学上……”但一年的党校学习之后,顾准的厄运并没有彻底终结,仅仅在新的岗位上工作了一年多一点,就在随之而来的整风运动中被打成了“”,被迫开始了长达四五年的“下乡劳动”。

1962年5月,顾准摘去了“”的帽子,应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孙冶方的邀约,担任会计研究任务。

到底是自己的看家本领。即便是多年没有摸会计方面的书本了,但早已烂熟于心的会计理论和会计技术还是犹如干透的柴火一样――“碰着火星立刻就燃烧”了起来。在这里。顾准一边广泛涉猎中外会计文献,一边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开展学术研讨活动,很快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顾准对“会计”有了新的认识,心里也愈发地认为有必要编著一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会计学专著。

事情也很是凑巧。就在这个时候,顾准从获得的实施苏联会计制度的第一手资料中,感到从中国经济建设的实际出发,“无论在理论上实践上都不能同意苏联这一套制度”,于是就着手撰写《社会主义会计的几个理论问题》。

数月的奋笔疾书之后,顾准终于在1963年11月的时候完成了《社会主义会计的几个理论问题》的初稿。

与此同时,顾准还顺带撰写着另外一本书――《会计原理》。写作此书的初衷是这样的:在接触企业会计实践和高校会计教学的过程中,突出地感觉到到处都弥漫着一种从苏联“拿来”的极端恶劣的教条主义学风――学制长,课程多,内容繁琐重复,而且严重脱离实际。因此,必须对其进行纠正:会计作为一种工具、一种方法,只有在实际操作中才能掌握。只有在实际操作的训练中才能逐渐掌握贯穿其中的为数有限的原则。简而言之:写作《会计原理》,是为了对会计教材和会计学制进行改革。

遗憾的是。1965年年初,就在《社会主义会计的几个理论问题》修订到三稿和《会计原理》才写作了部分篇章的时候,顾准又被划为“”,也就失去了研究写作的自由。

1974年12月3日凌晨1时,北风呼啸,大雪肆虐,饱受摧残的顾准在肺癌的折磨中溘然长逝,两部付出了诸多心血的会计专著由此永远地“搁浅”下来。

历史的长河千回百折,但终究是趋向光明的:1984年8月,上海知识出版社出版了《会计原理》;1987年5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社会主义会计的几个理论问题》。

上一篇:工程项目财务审计论文范文 下一篇:电大会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