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范文

时间:2023-02-25 10:29:56

高校德育

高校德育范文第1篇

完善德育教育体系,建立和谐的德育机制;确立以学生为本的德育理念,提高高校德育的和谐度;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心性和谐;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和谐的育人环境,均是高校德育工作适应和谐社会建设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和谐社会高等院校德育工作

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既为高校德育工作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思路,同时也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和谐德育”的内在支撑,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群体成为和谐社会构建的十分重要的力量。为此,本文试图就和谐社会理念对高校德育的重要性和高校德育工作的应对进行探讨。

一、和谐社会的理念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意义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一个富有时代意义的新课题。对于发展了半个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飞跃。正如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十七大报告中,将“促进社会和谐”写入大会的主题;同时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它涉及人与人、人与社会、公民与政府、人与自然等多重关系,涵盖了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日常生活。只有真正走向社会和谐,社会才能够进一步发展。自古以来,我们一直渴望这个梦想的实现——政通人和、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有序、尚同一义、博爱互助等,这既是我国古人追求的大同世界,也是西方人向往的理想国;而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共产主义社会则更是人类迄今最理想的和谐社会。按照马克思的设想,在共产主义社会。阶级差别、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完全消灭,私有制和社会分工带来的不平等与社会冲突不复存在,人性得以完全解放,人们的自由个性获得充分释放。可见,使社会更加和谐,是人类共同的理想目标。一方面,政府和社会应当为不同的利益群体提供畅通的利益表达渠道,使得处于不同利益群体中的个人有机会申诉其愿望和要求;另一方面,政府必须协调各种利益矛盾,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个人与群体之间和睦相处,使社会趋于和谐,使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使社会公正处处开满自由之花。构建和谐社会,尤其要倡导宽容、谦让、奉献的社会公共道德,营造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社会氛围以及和睦相处的人际环境。社会生活的和谐,必须有稳定安宁的社会政治环境和有条不紊的社会生活秩序。社会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基石,社会公平就是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它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这样的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尺度。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厚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确立,不仅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而且也为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思路。每个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思考和谐精神,为高校的和谐发展添砖加瓦,实现高校德育教学的更加辉煌。思想道德素质是大学生最重要的素质之一,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灵魂,“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的提出充分体现了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性。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如何,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能否顺利实现的带有全局性的战略问题。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2004年加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见》所指出的那样: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事业,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梁启超说,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之于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青年中重要群体的大学生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负有重要的历史使命,大学生既是影响社会发展的一支潜在力量,也是建设和谐社会一支重要的力量,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二、和谐社会理念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回应

当代大学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社会成员,人们不仅注重他们的知识与能力水平,更注重他们的道德水准,他们在工作中的道德修养反映出他们在高校所接受的道德教育水平。所以,高校德育工作不仅要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的道德人格,更应该看到高校德育也为社会倡导高尚的道德精神和树立具有影响力的道德形象,使大学生的道德人格成为社会公德的中流砥柱。为了实现这一教育目标,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不断推广和实践和谐观念,培养大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塑造大学生的高尚道德人格。

(一)确立以学生为本的德育理念。提高高校德育的和谐度

德育工作者要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力加强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群体之间的和谐和关系。只有妥善协调和正确处理人们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而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必须首先保证自身的和谐,因为人自身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同时又是自然与社会和谐的产物。所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既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高校德育的最终目标。人的全面发展以个体的综合素质提高为基础,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要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首先必须使其各项素质和谐发展,从而促进学生们智力、体力、思想道德等方面获得极大的提高。由此可见,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使其各项素质均衡发展,而不能弱化甚至忽略其中任何一项素质的培养;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积极引导学生不断完善个性,而不是压抑甚至扼杀个性,限制人才的发展;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唯师是从的旧观念,建立起互相尊重、信任、理解、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学生获得自尊、自信的情感体验,最终提升学生自身的和谐度,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同时在这种平等的交往互动过程中,学生自身和谐度、教师的和谐度以及师生和谐度均不同程度地提升,促成学生的和谐、全面发展,并为构建和谐校园奠定坚实的基础。(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心性和谐

当代大学生要成为和谐发展之人,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已经成为大学生顺利就业和善于处理日常生活及人际关系的前提条件。当今社会,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困境、家庭环境和社会语境的影响、激烈竞争带来的压力、生活节奏的加快、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多元价值观的冲突、利益格局的调整、贫富差距的拉大等因素都可能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一项对全国22个省市的调查显示,大学生有心理障碍者占16%至25.4%,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容乐观。在这些大学生身上,高知识的光环与不健康的心理并存,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必要,这就需要我们工作者掌握大学生心理特点,遵循教育规律,研究制定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工作评价与督导指标体系和大学生心理素质状况评定量表,举办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骨干教师培训班,开展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监测试点工作。高校自身也要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和咨询队伍,选择有效的教育途径,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在提高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同时提高心理素质;并开设心理健康系列选修课程,向大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适方法;同时搞好心理咨询与服务工作,在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中,引导学生强化心理素质。孔子在《论语》中谈到教育思想的因材施教,现在学生的个体差异比较大,性格也迥异,这需要我们的因材施教的思路去关注。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方面:智力因素的差异表现为学生个体的智力特点以及智力发展水平的不同;非智力因索的差异表现在情商方面的差异和兴趣、理想、动机、意志、气质、性格方面的差异。此外,大学生个体在思想政治水平、生活方式、民族习惯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德育工作必须正视差异的存在,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从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健康人格。

(三)完善德育教育体系,建立和谐的德育机制

高校必须对“两课”教学、学生工作、校园文化、社会实践进行积极的探索,通过加大投入,优选载体,协调运作。构建起适应时代要求的德育教育体系。完善的德育教育体系包括德育教育内容体系和保证体系两个方面。高校德育教育的内容体系,应该以“两课”教学为主渠道,以学生工作、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为重要补充。所以,在德育内容体系建设方面,必须加强“两课”教学,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主渠道”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强化学生工作,把日常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补充,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德育教育主要载体的功能;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德育教育的延伸,使德育认知和德育实践很好地统一起来,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持续性。领导重视、环境优良、队伍精干是德育教学全面展开、德育教育全面实施的重要条件,只有建立德育教育保证体系,才能真正形成全员育人的德育氛围,使德育教育收到实效。这需要高校完善有效的领导体制,确保“两课”教学的有力实施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构建和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确保德育教育形成合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素质过硬的德育工作队伍,确保德育教育的良好效果。

当前高校德育工作效果差强人意,德育工作机制存在问题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从长期的德育教育实践来看,和谐的德育机制应该是一个相互衔接、补充、协同、配套的德育机制,应该是尊重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服务、关心、教育、引导学生全面素质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并坚持个性化教育和实践教育的德育机制。和谐的德育机制可以表述为:组织——主题——载体——评价。就组织而言,成立一个能够使德育教育的各种载体相互衔接、补充、协同、配套的指导性组织机构,起到协同、指导、检查的作用。主题应包括永恒主题和阶段主题两类,学风、诚信、健康人格、“三主义”教育应该是我国德育工作的永恒主题,阶段主题应根据工作需要和形势要求进行制定。德育载体包括“两课”教育、教书育人、管理育人、辅导员、党团组织、班级文化、校园文化、校园环境等众多形式,各种载体有各自的特点和功能,但均是品德教育和养成的工具和手段,共同承担着培养学生德育素质和全面发展的任务。任何工作机制都离不开评价,评价是德育机制的很重要的一个程序。在启动评价机制时需要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评价中注重定性、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为主,同时对于评价结论仅作为参考性依据。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和谐的育人环境

和谐的德育过程也是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过程,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除大师、大楼外,主要就是其文化环境,真正的大学应该是探索真理和自由成长的最佳处所,在这里充满着对人的价值与意义的理解与尊重,能够使置身其间的每个人感受到充满内心的庄严和被净化了的自我超越感,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大学生科学理想信念的树立,道德情操的陶冶,文化素质的提高,昂扬向上精神风貌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三个层面。良好的、富有个性的校园物质文化能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即环境育人,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说活。”校园制度文化是指学校的校纪校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校园管理、宿舍管理、奖罚等各种规章制度。校园制度文化体现在学校的日常活动、人际关系、教育观念、课程与知识、教学方法和技术、学校管理结构、发展规划、教育组织形式、传统习俗,乃至师生的心理氛围中,校园制度文化在构建学校和谐校园文化和和谐德育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规范师生行为、塑造高尚人格、培养高雅文化三个方面。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外的所有精神活动所形成的成果。主要是指学校领导和师生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及精神风貌。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也是校园文化建设所要营造的最高目标。和谐宽松的精文化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把外在要求内化为对学校师生的自我要求,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形成无形的强大精神动力,使学校的凝聚力得到最好的体现。所以高校必须不断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重视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管理机制;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唱响和谐主旋律,创造一个适宜师生发展的和谐育人环境。

三、结语

高校德育范文第2篇

高校德育途径大致可分为直接德育和间接德育两大类。直接德育是指利用专门的渠道和途径,进行直接、公开的思想政治教育;间接德育是以渗透的方式寓德育于非德育途径之中。

德育课程:重理论与重实际

中美高校都设置了相应的德育教育类课程,课程内容涉及人类的共同品质,并利用课堂教学灌输各自倡导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在德育内容、课堂组织和教育目标上差异显着。

我国高校德育课程统1、抽象化;美国高校德育课程自主、具体化。我国高校开设专门的德育课程。从2006年9月起,全国普通高校普遍开始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这些新课程比较注重理论体系的整体性、系统性,作为必修课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中国德育课程目标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方向性,学校德育把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4有”新人作为根本任务,德育为实现党的基本路线、纲领和政策服务。侧重于系统的教育,理论的灌输,道德知识传授,注重道德教育的统1性和规范性。

美国高校虽然开设了德育类课程,但主要是开设了历史、公民学类课程及有关专题。同时还开设美国总统制、欧洲政治思想、美国政治生活中的道德问题、政治与社会制度等有关专题讲座。美国德育目标的政治倾向相对隐蔽,侧重于实践的教育,将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学生的生活、学习、择业、交友等实际中,让学生自己分析和讨论各种道德问题,做出道德判断,并在判断过程中明确道德价值标准,逐渐树立公民道德观念和伦理观念。

课外教育:重正面引导与重文化渗透

除德育课程外,中国高校还有两种行之有效的直接德育途径:党团组织活动和个别思想工作。党组织是学校直接德育的领导核心,团组织是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党的助手。我国高校从校级到系级再到班级,设有完备的党、团组织体系。该组织通过业余党校、团校、理论学习小组、积极分子培训班、各类文体活动等形式对青年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管理,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个别思想工作是我国高校的传统直接德育形式,它有助于高校德育在普遍教育的基础上,有效地针对德育对象的思想问题、道德状况、素质基础、个性特征,通过谈话方式深入细致地解决学生的个别思想问题,达到共性与个性的统1。

美国高校道德教育注重心理辅导和宗教活动。美国许多高校都设有专门的、相对独立的咨询指导机构,负责全校的学生咨询工作,在组织、人员组成、活动经费、活动场地方面都有妥善的安排。如田纳西州立大学就设有训导长领导的“学生咨询处”,对学生活动、新生入学、就业选择等方面给予咨询指导。同时,也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进行广泛的心理健康宣传、教育,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中美两国高校德育在专业教学科研上的渗透程度有很大差异。美国高校不仅重视在文科教育中渗透德育,通过开设语言和人、艺术与社会、宗教、伦理等有关的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使学生从中获得某种道德熏陶,提高道德判断力和选择的自觉性,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同时,也注意在理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使传授自然科学知识与道德培养结合起来。他们要求对每1门主修专业,都要从历史、社会、伦理学的角度学习研究,要求学生对任何1门课程的学习都要回答3个问题:这个领域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它所涉及的社会和经济的问题是什么?要面对哪些伦理和道德问题?中国高校虽然也主张在各科教学中发挥德育的功能,但各科教学特别是理工科教学过程中很少渗透德育内容,德育功能的发挥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观念和能力。

中美两国高校的课外活动大体上包括社团活动、科技活动、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都主张在校园生活中渗透德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不同的是:美国高校特别重视联合社会力量开展德育活动,形成“教育”共“震”。美国许多高校成立了“家长——教师协会”或“联谊会”,通过召开会议,交流学生情况和学校教育设想,共商包括德育在内的教育大计。并不惜花费巨资进行人文社会环境、媒介传播环境等的建设,通过环境熏陶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中国高校历来将社会实践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经过长期的积累,形成了有专门机构组织管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正规化的社会实践体系。主要有军训、社会调查、组织科技、文化、卫生“3下乡”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公益劳动和勤工俭学活动等。

学校管理与服务:重群体管理与重个人关怀

从目前现状来看,中美高校管理服务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以学生宿舍工作为例:中国高校禁止学生使用“违禁电器”,学生不能夜不归宿,晚上到点就要熄灯,宿舍卫生要保持清洁,管理人员忙于各类检查,规范学生具体行为,无暇关注学生个体思想的引导。在美国,宿舍管理着眼于学生的个体需要,给予学生必要的生活指导。此种生活指导涵盖心理咨询、升学就职、图书馆、课外学习、卫生保健、俱乐部、休假指导等多个方面,让宿舍区成为学生德育的“第2课堂”。

总之,中国高校德育途径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国家对德育工作极为重视,德育课程标准化程度高、理论性强,党团组织和个别思想工作富有成效,社会实践已初成体系。但我国德育课程缺乏自主性,德育形式以说理和灌输为主,具体化程度低,实际渗透性弱。

针对以上不足,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1些做法,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拓展德育途径:

积极推进德育课程改革。建立融知识性、活动性、隐蔽性、渗透性为1体的高校德育课程体系。在“概念阐释、历史考察、内容分析、联系实际”的“两课”教学4步曲中,要突出“联系实际”的环节,科学评价德育效果。

争取各方面支持,开展“生活德育”。可以通过环境熏陶、榜样示范、诱导启发、师生互动、开展道德问题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道德需要,产生良好的道德情感,从而真正成为道德教育的主体。

增强心理辅导力度。大学生自我认知、学习、就业、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高校应当引进心理辅导方面的人才,成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和行为指导机构,把心理咨询与个别的思想工作的优良传统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咨询模式,更好地为大学生提供心理方面的指导服务。

高校德育范文第3篇

一、当代大学生道德缺失的主要表现

1.追求享受,拜金主义严重

市场经济强调物质利益,追求最大利润,市场经济的重利性轻易滋生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大学就像一个浓缩的社会,市场经济的大潮也同样冲击着大学校园。面对现实环境,不少大学生受功利至上价值观及拜会主义、享乐主义人生观的影响,错误地把市场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原则运用在道德上、感情上,把名誉地位、当官发财作为人生幸福的标准,把奢侈,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标。金钱的诱惑使他们认为“理想理想,见钱就想”,“前途前途,有利就图”。这些功利主义价值观使一些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追求发生动摇,在道德价值观念方面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困惑和焦虑。一旦精神防线被击垮,理想的天平发生倾斜,便会做出错误的道德行为选择。

2.个人本位,功利主义滋长

在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大学生价值取向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他们越来越多地从现实生活中寻找他们认为正确的价值观念。他们注重自我、注重功利,把理想追求和现实功利结合起来,从注重奉献的理想主义转向注重实惠、实用和物质享受的“现实主义”,倾向于奉献与索取并重;从注重知识的价值、理性的追求,到注重金钱的价值、感官上的享受,认为即使在追求理想和知识的同时,也需要金钱和物质享受,于是,合理利己主义,成为大学生中比较普遍的价值取向,大学生的“现实主义”引起对社会责任感和公共道德的疏离;大学生的功利意识导致了人际关系的冷漠、价值取向的“庸俗化”和“功利化”:物质、金钱、地位对传统统价值和人文精神的挤压、诱惑、正消解着一些大学生应有的品质和德行,社会上的一些腐败现象和丑恶行为正侵蚀着他们纯洁的心灵。

据有关调查显示,有部分大学生过于注重自我,在涉及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时,总是过分强调个人利益,遇事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他人和集体利益,缺少人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漠视生命的尊严和价值。这与他们肩负的历史责任是极不相当的。

3.中西、新旧道德冲突中道德多元化带来道德困感

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得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跨度对外交流。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新旧经济制度不断产生矛盾,东西方文化经常发生碰撞,促使当今青年学生在思想行为请方面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西方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很轻易使人们产生迷茫、困惑和疑问,尤其是因社会利益分配不公和价值观念的扭曲面带来一部分人的心理与行为失衡,趋利意识渐渐占据人门的头脑,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潮正在滋生蔓延,这些都给学生的思想带来负面影响。加上现代社会网络所带来的负面信息,对青年学生的行为规范,人格形成,心理适应等方面均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使他们受到了伪科学与“黄毒”及多元生活方式的挑战。他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相对性和世俗化,对自我的熟悉和评价趋于主观,危机及竞争意识强烈,但在成长过程中焦虑与压力在增加,身心健康水平下降。由于价值取向中自身原始要求与社会现实在校园中的折射之间的矛盾,不少大学生已不再恪守一种道德观,而是具有多种道德观,相应在道德判定和道德选择时轻易陷入道德情感困惑和迷茫,道德观念模糊和易变、道德行为多面和叛逆的误区,在价值判定与选择上存有“关心与冷漠相容,希望与困惑并存,进取与仿徨相伴,认同与失落交错”的心态。如大学生都都知道诚信的重要性,但考试舞弊在不少大学生的心目中不再是那么不光彩的事;大学生都不齿于见死不救的行为,但在紧要关头却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大学生都会谴责婚姻家庭中缺乏道德责任感的行为,但不少大学生在恋爱中抱着“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的心态,寻求感官刺激,行为轻率。

4.道德中性,价值观模糊

大学生价值观模糊,一方面表现在他们的道德评价十分宽容、模糊,该赞美的不去赞美,该批评的不去批评,还冠之以“理解万岁”;另一方面表现在道德评价上存在双重标准,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不乐于助人;只求权利,不尽义务;看望别人尊重自己,却不能以礼诗人;对社会要求高,对自己要求低。他们往往以集体主义的价值标准要求别人,对自己却采取利己主义的价值标准;对学雷锋,见义勇为等行为虽在观念上认同,但却不能积极转化为自己自觉的行动等等。这说明,当前大学生在重注评价中,理论认知的标准和实际践行的标准存在不一致性,采用双重评价标准的认知方式看待道德问题。

5.在知行关系上,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脱节

经过小学,中学、大学阶层的思想品德教育,大学生基本上形成了正确的道德熟悉和道德信仰,也就是说基本上内化为道德信念。然而在内化为信念的过程中,却在外化为行为时出现了脱节现象。

在理论上认同的道德规范,经常不能变为大学生实实在在的道德行为。不能从自己做起,是大学生道德上知行脱节的一个突出表现。大多数大学生在观念上认同甚至崇尚先公后私,但在行为上却表现为“先己后人”或“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有的甚至以自我为中心;在观念上认同“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崇尚“舍生取义”的壮举,但在行为上表现为价值取向功利化和实用化;在观念上熟悉到有修养是安身立命之本,应该加强修养,完善人格,但在行为上却难以做到“慎独”,有时甚至无视社会公德;在观念上认为应该仁爱为礼,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但在行为上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别人采取一种冷漠的态度,有时甚至自私自利;在观念上认为大学生应开拓创新,成就事业,但在行为上却表现为毅力、恒心不够,奋斗精神较弱;在观念上向往纯洁甜蜜的爱情,幸福美满、白头情老的婚姻生活,但在行为上却表现为爱情的随意性,并对婚前持宽容态度;在观念上认为应孝敬父母,勤俭节约,但在行为上却往往无视家庭状况,盲目攀比消费:在观念上认为应自尊自爱,行为上却爱慕虚荣:等等。矛盾性和双重标准,充分反映了处在社会经济体制转型期大学生的复杂心态。

二、目前我国高校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应试教育的功利化,使学校无暇顾及学生人格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现在的大学教育,还未能够真正实现素质教育,无论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评价体系等都带有明星的应试教育的色彩——功利性。应试教育的存在,使得各个学校教学的安排都围绕着考试进行,学校教育成了单纯的知识传授教育,其德育功能受到很大的影响。大学生们也很难改变为考试分数面学习的习惯,而“成绩”又和奖学金,保送研究生的资格以及找到一个“好工作”的期望紧密挂钩。有相当多的大学生不是为了某一门课程本身而学习,而是为了这门课程的成绩才费心。另有一些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无心学习,专门盯着各种获奖的机会和所谓“锻炼能力”的机会,他们巧言令色,八面玲珑,为的是积累评优选先、升学就业的资本,关心的是一个个看得见、懂得着的利益。大学校园里不时出现的因为感情、奖学金,学生干部评选、出国机会等问题而伤人和自伤的事件。

2.德育目标的理想化,使学校德育工作变得“务虚”

德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构筑精神支柱,发掘创造潜能,但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习惯性地把德育目标定位在理想化的虚幻境界中,试图建立一个“世外桃源”式的环境培养学生成长。学校的德育目标普遍脱离学生的思想实际,德育教师不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内在需求,只重视远大理想的树立;不顾学生的个人利益和主体需要,只求学生的思想风干浪静。脱离社会生活的德育目标,学生不好理解,更难于在心理上接受。过于理想化、至善化的道德与人格究竟不会成为社会生活中普遍的道德现象,因此,学生只能肤浅地唯心地理解各种道德要求,这就直接导致了德育目标指向的负载过重、过空、过高,德育内容的大而不当,宽而无边。过高过空的德育目标轻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出现名义上的“加强”而实际上的“淡化”和名义上的“落实”而实际上的“落虚”现象,最终影响了德育的实效性。

3.德育内容的空泛,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因脱离现实而被弱化

在德育实践中,一方面是“大德育”(即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在不断得到强化,另一方面又存在“小德育”(即道德教育)在不断被弱化的问题。我们强化的往往是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最基本的人伦道德方面的教育却在不断地被弱化。“两课”教育是高校德育的主要途径,但“两课”教育的授课内容大多以上思想政治教育为主,教师的教学又脱离社会实际、脱离学生实际,教师在课堂上教条地灌输社会主义具有无比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等空泛的结论,而没有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去说明和印证这些理论,使学生厌倦、厌学,这样的课堂教学难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和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目的。德育目标的“假、大、空”,德育内容的教条化,德育方式的成人化,是导致高校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长期低迷的主要原因。

4.德育方法的机械灌输,导致了德育实效被削弱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的德育方法过于简单陈旧,缺乏新意,只注重强调理性知识,新没有把理论与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相结合;习惯于对学生进行外在的强化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忽视受教育者对真善美的真实体验;习惯于对教育层面的一刀切,却不认同学生的多样性,差异性。这种教学方法,即使学生背的条条再多,熟悉再高,假如不去实践,没有内化的过程,也是镜中花、水中月,它会造成学生课上课下两个样,课内课外“两层皮”的后果。传统的“两课”教学时效性差,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忽视了教育对象精神方面的需要。这种脱离实际的教学方式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征不适应,也不符合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

5.德育评价体系的滞后性,导致了德育的知、行脱节

当前对德育的评价,缺乏科学的制度和体系。大学德育的评价体系实际上还是一种应试教育模式,以“分”定优劣,以成绩论成败,考试成绩成为对学生评价的唯一尺度,它是学生能否评优、能否升学、能否毕业的主要依据,而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修养却显得无足轻重。这样的评价制度极大地削弱了德育的实效,并造成知与行的脱节:第一种表现为知而不行,对各种道德规范内容很熟,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可就是不能很好地体现在行动中;第二种表现为知而不完全行,不能做到“慎独”,有人在场和无人在场不一样,正规场合与平常生活不一样,高风格有修养是做给别人看的;第三种表现为“知而己不行却要他人行”,批评他人头头是道,“马列主义装进手电筒——照人不照己”。

三、提高我国高校德育有效性的对策

1.优化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的优化,包括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评价体系等各方面的科学合理的构建与实践,体现在德育目标的具体性、层次性和现实性。德育内容的可操作性和可接受性,德育方法以学生为本的学生道德主体性,以及动态的、学生主动参与的道德评价体系等几方面。德育的出发点须由“泛政治化”转向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德育目标应该具有现实性,应以帮助个体实现社会化为目标,培养适应社会的人。高校德育应紧紧围绕基本的道德品质开展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义务感、自信心、效率感,创新性,合作与竞争精神。在德育目标的现实性的基础上,德育内容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可接受性和富有时代特色。科学价值观和科学道德教育、生态伦理教育和环境道德教育,经济伦理教育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教育、信息道德教育、现代人的心理素质教育等,都应该成为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导下的学校德育内容。德育载体必须适应新的变化,从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出发,合理运用传媒、网络等现代技术手段,冲破传统的道德灌输模式,注重培养学生道德主体意识,实现德育手段、方法、方式的变革,增强德育的说服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只有把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政策和载体由虚变实,由抽象交具体,并赋予时代特征,才能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

2.提高“两课”教育的实效

国务委员陈至立在北京高校调研大学生思想教育和公共理论课教学工作时指出: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增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要改革创新,加强工作的时效性和成效性:要贴近大学生的思想、贴近大学生的情感、贴近大学生的实际,使我们的工作布满生气和活力。高校开设的“两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要提高“两课”教学的实效性,必须改革教学方法,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两课”教育新理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和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性。同时要实行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多层次教学,积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接触社会,观察社会,思考现实问题,密切联系社会实际,提高举生的实践能力和思想熟悉,以达到“两课”教育“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为”的最终目的,使学生最终达到知行合一。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在社会处于转型期间,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生必须有很强的心理适应和承受能力,才能迎接来自各方面的挑战。《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明确提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强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和体系;要积极创造条件,运用具有较高信度与效度且适合我国国情的心理评估工具;要充分利用高等学校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校刊、校报、橱窗、板报等宣传媒体,多渠道、多形式地正面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要重视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适应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学习成才、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4.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思想教育体系

从目前来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思想教育体系尚未真正形成。学校教育是大学生道德观念形成的主要形式,但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有效的社会教育对大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也有重大的作用。中国的家庭教育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有的家长甚至在孩子品德教育方面反其道而行之,向子女灌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有钱使得鬼推磨”等个人主义,金钱至上的思想。另外,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入,人们的功利意识比较突出,社会上也确实存在着诸如权易、权色交易、权权交易等有悖于社会道德的腐败现象,这就使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效果出现了“52=0”的现象(星期一到星期五在学校里接受了五天的品德教育,星期六、日被社会上的不道德现象耳濡目染,效果就没有了),严重地影响了学校教育的实效性。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应当重视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把青年学生的德育工作纳入整个社会的大系统、大环境之中,空间上向社会发展,时间上向课外延伸,从而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网络,实行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教育,取得综合整体教育效应。在三位一体的思想教育网的建立过程中,要发挥学校德育主渠道的作用,坚持教书育人,落到实处;同时要健全学校、家庭联系制度,形成育人合力;建好德育基地,强化德育效果;聘请校外德育辅导员,开发德育资源;严厉批判一些社会丑恶现象,用学校小环境积极影响大环境;坚持揭露和抑制格调低下的影视、报刊、书籍,大力宣传其危害性,从而使学生在接触社会实际的政治事物中受到积极的熏陶。

5.建立科学的道德评价体系

思想道德评价对调节青年学生的思想与行为有重要的作用。评价体系的确立,不但使德育目标、德育任务有了一个明确的定位,使广大学生明确应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追求什么,克制什么;肯定什么,否定什么;什么是善美,什么是丑恶。评价标准确立之后,可以对学生的道德水平、道德行为进行评价,井将评价结果反馈给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教育者可以根据评价结果发现受教育者哪些方面还存在着缺点,以便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作出相应对策,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被教育者可以根据反馈结果修正自己不符合社会要求和规范的言行,提高自我熟悉,自我教育、自我治理的能力与水平。

高校德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德育;人本理念;个性化理念;生活化理念;责任理念

Abstract:Theideasofmoral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arepeople''''s

basicconceptsonessence,valueandactivityofmoraleducation.Theyarerelatedwiththequalityofmoral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Underpresentsocialandhistoricalconditions,moral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shouldhavesuchideasashumanism,individuality,lifeandresponsibility

.Onlythesenewideasofmoraleducationaresetupandthedifferentrequirementsofeachideaareobeyedcanthemoral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havethefunctionforimprovingcollegestudents''''moralquality.

Keywords:moral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ideaofhumanism;ideaofindividuality;ideaoflife;ideaofresponsibility

德育理念是人们对于德育的本质、价值及活动的基本观念,它来源于人们对于德育的基本认识和总体设计。由于它把握了德育的本质和德育的最主要方面,因此,德育理念一方面成为了德育理论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或者说,德育理论是德育理念的升华和理论表现形式),另一方面又是德育活动的标准和准则,从而具有规范德育活动的模式和价值取向的作用。可以这样说,只要存在着德育活动,就一定会有相应的德育理念。可以肯定,不同的德育理念所产生的德育效果是明显不同的。因此,德育理念问题是关系到高校德育质量的根本问题,“德育理念创新是大学德育创新的先导”[1]。在当今社会历史条件下,高校德育需要树立起不同于以往高校德育模式所奉行的德育理念。只有树立了新的德育理念,高校德育才能起到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作用。

一、人本理念

人本理念即以人为本的理念,它是产生于现代社会并反映了现代社会的本质的核心理念。就高校德育而言,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以大学生为本的理念。

人本理念主要有着三方面的要求。首先,应该以大学生为目的,而不应该以其为手段。高校德育乃至整个教育的目的不是别的,而是为了学生。它要求高校德育从大学生出发,以大学生的成长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作为判断高校德育工作的最高尺度,以大学生的成才为最终目的和归宿。不应该只从完成某一社会任务出发,甚至从老师的主观臆想出发去模塑大学生,将其培养成为如马尔库塞所描绘的那种因崇尚科学技术而丧失了批判精神的“单向度的人”,或者成为不具有道德选择能力而只知道服从他人意愿、无条件地遵循某种固定的外在道德准则的人。

其次,应该尊重大学生的权利和尊严。高校德育具有工具性价值,是一座教育和培养大学生的“桥”,它应该尊重大学生的人格独立、主体性和道德选择意识,不应该出于防范或者束缚的考虑而采取强制性或者威胁性手段向大学生灌输道德知识。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道德的产生是有助于个人的好生活,而不是对个人进行不必要的干预,道德是为了人而产生,但不能说人是为了道德而生存,道德的本质在于它是人探索、认识、肯定和发展自己的一种重要方式。”[2]高校德育应该重视和遵循道德的这一本质,教师应该肯定和帮助大学生“探索、认识、肯定和发展自己”的精神和努力,只有这样,大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才能真正地培养起来。

再次,应该注重大学生的发展。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应该是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同时又应该是以能力为中心的发展。高校德育只有注重了大学生的道德能力尤其是道德选择能力的发展,才真正抓住了大学生道德发展的根本。

二、个性化理念

当今社会的迅速变化、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主体活动的自主性及所导致的道德观念的多样性,要求社会控制的方式、手段和程度发生某种变化,于是,个人在社会生活有序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和重要。这就决定了个性化理念必定会成为高校德育的一个重要理念,也决定了德育个性化应该成为高校德育所追求的目标。

个性化理念的主要要求是:首先,应该注重大学生之间的道德差异性。每个大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观念、道德标准方面都存在着某些差异。这种差异性是大学生基于其特殊经历和理想及对整个社会生活的独特感受而形成的,高校德育不应该对此予以忽视甚至否定,尤其在主体意识被强调和价值观念多样性的条件下更应该合理地对待它。为此,高校德育应该改变过去那种无视大学生道德个性发展的要求,期望通过整齐划一、程式化、命令式的说教来模塑所有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德育模式,尊重所有大学生所作出的道德选择。要符合这种要求,高校德育过程就必须实现人性化,因为,“只有人性化的教育过程,才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3]。

其次,应该注重大学生的道德主体性。大学生的道德主体性是指大学生在道德方面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它表明大学生能够自主地选择外界所施加的道德影响,合理地解决内在的道德冲突,主动地探索、发现和建构内在的道德准则,从而成为康德所说的“自我立法”者,有效地启动和控制其道德行为。它对高校德育提出了两方面的要求:一是应该尊重、激发和利用大学生的道德个性,以使其道德选择能力得到提高;二是不要将大学生视为机械地接受道德知识的客体,而要将他们置于与教师同等的地位,让他们自觉自愿地参与高校德育这一互动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

三、生活化理念

正如高校是整个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一样,高校德育也是整个社会生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这决定了高校德育应该与整个社会生活密切联系,应该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也决定了高校德育应该树立生活化理念,构建生活化的德育模式。这一理念是一个有助于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理念。

生活化理念的主要要求是:首先,高校德育应该立足于生活。这意味着高校德育主要不是一种发现和揭示道德世界本身规律的学术探究活动,其目的不是为了培养学术精英型人才,而是在大学生与实际社会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了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选择社会生活,为了大学生的道德实践。在此前提下,高校德育应该立足于生活还有三重涵义:一是高校德育离不开生活,离不开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也离不开更为丰富多彩的个人生活,否则,它将会变得不可理解,没有任何价值。正如杜威所说:“学校既与社会隔离,学校里的知识就不能应用于生活,因此也无益于品德。”[4]二是高校德育的价值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得到实现。对此,英国学者约翰•威尔逊在其《道德教育新论》中明确地指出:“德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成为真正的教育。”三是高校德育的最终价值指向是为了让大学生选择和实现美好生活,或者说,“道德教育作为对个体行为规范的教育,实际上承担着批判与改造生活世界的使命”[5]。

其次,高校德育的内容应该根据生活来确定。人们所面对的生活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现实生活,它决定了高校德育内容的时代性和现实性。只有内容反映了现实生活需要和符合时展趋势的高校德育,才会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才会被大学生所自觉接受和一致认同。如果人们是根据主观臆想或者纯粹理想性的道德要求来进行高校德育,那么,它就会发挥不了任何积极作用,相反,还会被大学生所拒斥。

再次,高校德育应该在生活中进行。高校德育要产生良好的效果,没有别的途径,只有在生活过程中进行。在此意义上,高校德育即是生活教育。“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现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6]这种意义上的高校德育,不只是要求大学生走向现实生活,适应既有生活,而且是通过用美好生活去观照现实生活、用应有的生活去反思实有的生活的方式来培养大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指导大学生选择生活。这样一来,高校德育实际上就是一种生活指导。“生活指导是指帮助学生加深个人对自身的认识,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与兴趣,圆满地适应自身所在的整个环境内的种种事态,发挥能够作出明智的决定、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社会做出自己特有的贡献”[7]。正是在对大学生生活的指导、引导过程中,高校德育起到了培养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的作用。

四、责任理念

高校德育的责任理念集中表现在对社会和大学生的责任两方面。就其对整个社会的责任而言,高校德育不应该我行我素、自娱自乐,更不应该与社会的需要背道而驰,相反,它“首先是用来实现某一社会目的的一个社会手段,社会需要借助这一手段保证自身的生存”[8]。高校德育要承担起自己对整个社会的责任,就应该关注社会的需求,研究社会发展的趋势及其对人才所提出的要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就其对大学生的责任而言,高校德育不仅仅是向大学生灌输道德知识,让其在校表现良好,更为重要的是帮助大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这就是弗洛姆所说的:“教育的社会功能是使个人具备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起到应起的作用的资格,也就是说,把他的个人个性塑造得极为接近社会个性,使他的欲望符合他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需要。”[9]在这两重责任中,由于社会的生存发展是由人来实现的,因此,高校德育对大学生的责任就更为突出。胡弼成认为,高等教育的质量实际上是高等教育产品的质量,具体说来,就是教育服务与学生产品的质量,后者则是高等教育产品质量的最重要方面,因此,高等教育产品的质量具有主体性,在此意义上,高等教育的质量实际上就是主体性教育的质量。作为人的根本属性,主体性本身就包含着道德主体性这一内容[10]。在此意义上,对大学生的责任集中表现在对大学生道德主体性的责任上。

[参考文献]

[1]杜向民.论大学德育理念创新[J].长安大学学报,2003,(3):68.

[2]威廉•K.弗兰克纳.善的求索——道德哲学导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47.

[3]肖凤翔.教育个性化观念之管见[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1,(5):36.

[4]杜威.民主主义教育[M].北京:人民教出版社,1990.78.

[5]龙柏林.道德教育:在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之间[J].伦理学研究,2003,(5):83.

[6]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4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428.

[7]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现代教育学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383.

[8]涂尔干.道德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467.

[9]埃里希•弗罗姆.对自由的恐惧[J].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203.

高校德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德育;对策

高校德育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思想保障,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关键举措。近年来,高校德育呈现出效力弱化,地位边缘化等趋势,出现这种情况的外部因素是新形势下社会大环境的变化让大学生思维转变巨大,学生思维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内部因素是高校德育的课程建设和改革与大学生现实生活的需要脱轨、分离以及德育实践环节的薄弱等。在当前形势下如何让德育在高校内切实有效地发挥思想引领的作用,让学生主动地把德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已经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对高校德育教育的对策进行了一定的思考:一是强化师生德育意识、巩固高校德育地位;二是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三是从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角度出发,推进德育课程改革;四是强化德育师资队伍,打造精英教辅德育团队;五是树立和发挥优秀学生德育先锋模范作用。

一、强化师生德育意识、巩固高校德育地位

高校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高尚品德、良好行为习惯、拥有正确三观等复合型高素质的社会所需人才。高校党委、行政应该高度重视德育教育的目标、手段和效果。围绕“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环境熏陶、社会合作”的模式来开展贯彻德育教育。所谓“学生主体”即德育的目标、手段和效果都是针对学生而言。在德育的教育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改变以往“灌输式”和“填鸭式”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在学习德育理论知识的同时主动内化,转变为实际的行动效果;“教师主导”即以德育专业教师、全体学工人员为主导,把德育教育和德育实践相结合,共同引导和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德育专业教师是学生德育知识的授课教师,学工人员(即辅导员)是引导和规范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生活老师,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环境熏陶”即高校在党委、行政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高度重视德育教育、从宏观战略上把握好德育教育的方向、加强对德育教育的重视、巩固德育教育的地位、打造德育教育精英团队、营造一个具有良好德育氛围的校园环境;“社会合作”即是补充德育实践薄弱的一个重要措施,学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学校接受了充分的德育知识后有一定的场地来让知识通过实践转化为成果,让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互相印证,完整地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

二、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德育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应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想结合。教师应该把学生摆在平等的地位,改变以为被动接受的情况,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引导思想为主,传授知识为辅,扮演思想上的引领者角色。在德育教育中一味地采用说课式的教学方式只会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被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会让学生产生学习上的误区,即学生认为德育学习是以接受老师的知识传授为主,以课本教材参考为辅,通过考试就是德育教育的目标效果,把德育教育的目标以分数量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忽视了德育是改变人道德品质的目标,德育的教育也就流于形式,成了摆设。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学习德育的目的是什么,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内化德育理论知识,激发道德上的需要和认知;高校培养具有优秀品德的人才最终是要给社会提供需要,学生学习德育不是孤立的,最终是要与社会相联系的,即德育的实践环节要突出对德育理论教育的印证,德育教育是满足了社会的需要和学生个体的需要,学生应充分认识到集体主义价值观和个人主义价值观,让学生自行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认识到对于今后个人的成长有什么帮助和意义。没有理论做指导思想的德育则无目标化和指向化,没有实践印证的德育则显得空洞化和失真化。

三、从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角度出发,推进德育课程改革

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德育课程的设置应以生活为本、课程为中心、实践为着力点。所谓生活为本即德育课程内容应该围绕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和需要来的设置,结合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创新创业、生活发展、时事要点等元素。高校德育课程的设置不能是凭空臆造,也不能脱离大学生实际生活,德育教育的效果应该是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和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有机相结合的。所以,德育课程的设置应该是让大学生感兴趣的,能主动接受并内化的。以课程为中心即课程是联系教师和学生的纽带,有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教师要改变以往在课程中“填鸭式”和“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改变和学生相对立的情况,在课程教学中要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程教学中共同进步;以实践为着力点即理论是实践的指导,实践是对理论知识的印证,学生学习德育不能单纯地学习理论知识,还要在实践中得到印证,最终转化为个人的道德行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成为符合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德育实践是高校德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过去很多高校都是重知主义突出,忽视德育的实践,造成行知脱节,这种情况往往容易造成学生品行脱节,表里不一。重视德育的实践不仅仅是德育学习的必须过程,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具体的德育实践方式上高校应该大力支持和关注高校德育坛的建设和发展、在校级层面上开展中华传统美德辩论大赛、当今社会上出现的一些关注程度较高的现状(如热心助人后反被无赖,碰瓷等现象)等等。

四、强化德育师资队伍,打造精英德育团队

从目前现阶段的情况来看,德育专业课教师保障学生德育的理论知识,学工队伍教师则保障学生德育知识实践方面。在德育教育中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的作用,这个主导不仅仅针对课程上教师的授课,更重要的是在于教师在教导学生理论知识和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过程中以其独有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引导和改变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这就要求德育教师本身具有高尚的品格和端正的行为习惯,从而让学生以“人”为镜,把德育教育和实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主动地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首先,学校党委和行政要高度重视德育师资队伍的发展和建设,改变高校德育边缘化的现状。学校党委和行政要把高校德育团队发展和个人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如有针对性地开设德育教师培训课程,加强和改进德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方法。开设学工队伍培训班,增强学工人员对学生管理的水平和改进引导学生品行的方式方法。对德育专业教师和学工人员的招聘要严格把关,所谓术业有专攻,德育团队的建设和发展不是随意性、偶然性的,必须要有一定的规划性和计划性,德育教育要良好发展离不开相关人才的吸收和培养。当今高校普遍存在一种重知轻德的现象,认为德育教师从事的课程教学不重要,学生学会知识才是重点,认为学生工作是谁都可以从事的,不管专业符合与否,这种错误的认知必须纠正,让德育团队在跟随高校的发展而发展,让德育教育在高校切实地发挥作用;其次,高校要建立起德育团队完整的保障体系。要建立起德育团队完整的保障体系就要把保障切实地落实到德育教师的个人生活、学习、发展上去,要多点多面全方位地覆盖。要保障德育教师的薪酬待遇,让其能够安心地在高校德育建设和发展上作出一些成效;要在德育方面针对性的大力开设科研课题,保证德育教师在引导学生的同时能把自己的经验得到升华和凝练;要保障德育教师的个人发展,如个人待遇的提升,职务的晋升等等,高校德育的建设发展离不开德育教师团队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承,所以高校要把德育教育的发展和德育教师团队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五、树立和发挥优秀学生德育先锋模范作用

高校德育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党员、团员、学生干部队伍等在德育方面发挥先锋模范的作用。学校中W生是主体,也是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以普通本科院校为例,一个学校1万人,德育教师充其量也不过80人左右,从比例上来说一个教师对应的学生远远超过了1:200的比例。课堂教学只占据了学生每天时间很小的一部分,剩余的时间之中学生是自行安排生活和学习,树立优秀学生德育先锋模范作用就是要让普通学生以优秀学生的良好行为作为典型,在课堂教学之外的时间来发挥德育教育的作用,让德育外化于行从学生的角度落到实处。这就要求德育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老师互相配合,尤其是以辅导员老师为主。辅导员在学生的党建和团建方面要严格要求,优先发展品学兼有的学生,对入党、团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团员在考察期内要严格考察其品行并做好相关记录,同时,在学生入党方面要加强党课的培训和建设;学生干部是老师的得力助手,同时也是普通学生学习的榜样和模范,在学生干部的选拔和任用方面也要以德为先,要求学生干部首先必须品行端正,对人、事有正确的认识态度和观念。这一部分优秀的学生在德育理论教育和实践的双重作用下,往往能把德育教育中外化于行的效果很好地展现出来,给广大的普通同学形成一个模范先锋榜样,他们以自己的言行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周围的同学,让众多的普通学生在日常生活行为中逐渐地改变自身的品行和行为,向德育教育的目标逐步靠拢。

总之,高校德育的发展和建设离不开全校师生对德育的正确认识、课程的改革和建设要回归学生的生活本源、在德育的学习上教师要以引领学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在德育团队的建设上党政领导要齐抓共管,高度重视、在学生中树立优秀学生德育先锋模范的作用等多方面齐头并进,创新高效德育建设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郑永廷 张艳新.高校德育主导性与多样性发展的失衡与成因.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2008(01):1-5

[2]沈壮海.论高校德育的人本追求.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2009(11):85-90

[3]郑永廷.论高校德育领域与功能发展.清华大学学报[J],2001(01):10-14

[4]李大健.人性化动态化多元化高校德育评价体系改革研究.中国大学教学[J],2007(11):71-74

[5]卢军霞 卢益东 刘翔.通识教育:高校德育的有效促进.高等工程教育研究[J],2013(04):150-154

[6]石书臣.现代德育理念与高校德育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研[J],2011(08):18-21

[7]孙宝云.我国高校德育模式分析.高教探索[J]2005(06):4-8

高校德育范文第6篇

摘要:社会转型期;价值多元化;德育改革;求同存异

一、价值多元化的产生

价值多元化是指在同一个社会同时存在两个以上的价值观念体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原来计划经济中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高度整合的,关系破打破,出现了多种经济成分、多种政治因素、多种文化价值并存的局面。传统的以社会为本位的“主流价值”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社会价值体系开始由封闭、绝对,追求共性的一元化价值向开放、相对、答应个性共存的多元化价值转化。面对社会转型期引发的意识形态的嬗变和价值多元化的趋向,思想活跃但缺乏辨别力的大学生群体受到来自四面八方各种思想的冲击,处于迷惘困惑的状态,这使得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严重的挑战。这种形势下,如何才能做好高校德育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解决这一新问题,首先需要对高校德育工作加以改革的社会根源——价值多元化进行思索。下面笔者具体分析价值多元化产生的原因、目前状况和各方面的影响。

(一)经济体制转型使大学生价值取向向多元化发展

价值是一种外显内隐的看法,它影响着人们对行为方式、手段和目的的选择。在价值背后,是一整套有关人对自然、对人在自然的位置、对人和人的关系以及处理人和人、人和环境关系时值得做或不值得做的看法构成的系统,美国人类学家Kluckhohn称之为“价值取向”。价值的基本新问题是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新问题,价值取向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人们对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关系的不同看法和现实选择上。

市场经济的利益原则、等价交换原则和竞争机制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传统道德规范对人们的制约功能被削弱。如“注重实用,追求功利”的价值观开始取代传统的“重义轻利,默默无闻”的价值观,并在人们的思想中占了上风。在全社会改变了过去只讲集体发展、讳言个人利益的大环境下,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的大学生开始对传统的人生价值体系进行批判性的思号,在对纷至沓来的新思想、新观念选择、接受的过程中,他们将重新定位自己的价值取向。在“讲奉献还是讲索取”这一基本新问题上就有多种不同的选择,例如摘要:只奉献不索取,多奉献少索取,少奉献多索取,不奉献不索取,不奉献只索取等。这种价值取向由一元向多元的变革是社会转型带来的必然结果。

(二)思想领域的复杂目前状况是多种价值观并存的重要原因

大学是青年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但受外界因素影响,大学生对于嬗变中的真善美、假恶丑现象不仅缺乏正确的识别标准,也缺乏相应的识别能力。面对错综复杂的现实,不同的思想观念在大学生头脑中互相撞击,又都未能完全占领大学土的思想阵地,于是就形成了多种价值观并存的状态。大学生在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树立科学世界观的同时,并未彻底摆脱封建意识和迷信思想的束缚,其中一些大学生在西方资产阶级拜金主义、享受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腐朽没落生活方式的诱惑面前难以果断抵制,因而在各种思想观念并存的影响下,一些大学生在人生目标上出现了迷失或偏离、此外,西方哲学思潮的输入和传播,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功能。如西方人生哲学的自我至上价值观和大学生膨胀的自我意识,在反传统、反主流文化的轨迹上汇合在一起,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根本道德准则的社会本位价值观日趋淡漠,甚至形成自我中心的个人本位价值观。这种由于社会转型期思想价值多元化带来的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上的复杂目前状况,对于高校德育工作者来说是一个不容忽视、必须解决的新问题。

二、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现实困境

价值多元化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挑战,诸多的冲突和挑战也是由社会转型期的思想发展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造成的。在此,笔者对目前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现实困境分析如下。

(一)传统德育和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学校要培养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合作日趋加强,国内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日新月异的今天,作为未来国家建设者的大学生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和人格特征,是高校德育工作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重要新问题。传统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基本上以“书生型”为主,具有内向、谦虚,长于逻辑思维,重义轻利、不善交际等特征-这些虽然对于把握科学知识,深入钻研书本有—定帮助,但限制了他们自身其他重要能力的发展,如创新能力、自主能力及社会活动能力等。市场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动摇了“书生型”模式的教育基础。现代社会更需要思想开放、精神独立、讲究合作的新型人才。过去高校德育一味强调人的社会价值,湮没了个人的自我价值和个性发展,这些狭隘观念已远远落后于社会发展。而大学生自身也从实际生活中感受到“走出书斋,实现自我价值”的迫切性,商品意识、价值规律以及合理的利益观念逐渐成为其价值观的基本组成要素。面对上述变化,高校德育要更新观念,倡导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价值观.如新型的金钱观、消费观、就业观和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等。然而,我国当前的高校德育内容体系对此却缺少应有的回应。

(二)强制式德育方法和学生主体需要不相符合

德育方法是实现德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师和学生相互影响、相互功能的媒介和桥梁。传统德育方法是强制式的,即教师在教学中居于中心地位,学生处于从属地位,通过由教师制定道德规范、向学生灌输唯一价值准则的方式进行。这一崇尚一元化的价值观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仍以此种方法从事德育工作似乎就难以奏效了。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的主体需要大大增强了。

当代大学生处于一个多元、开放、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他们在道德发展、价值和人生取向等方面都面临着多元的选择。学校德育不可能无视社会的复杂变化,强行向大学生灌输其中任何一种价值观念。而大学生的思想变化异常活跃,他们热切关注市场经济的进程和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独立地观察社会、审阅人生,他们对绝对化、结论性的观点经常产生怀疑,他们大多是多角度分析、解决新问题,乐于接受新思想。正是受这种崇尚个性、崇尚自主的自我意识的驱动,大学生日益表现出思想主体化特征。可以说社会转型、价值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张扬个性、突显自我价值的舞台。当前大部分高校仍沿用强制式的德育方法,忽视了学生强烈的主体需要,阻碍了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道路。

三、对高校德育改革的几点建议

通过上文分析,我们了解了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突出病症,对此笔者提出几点改革的建议。

(一)面对现实,引进多元化价值体系

目前高校德育工作所表现出来的对价值多元化的种种不适应,是由于教师尚未接受价值多元化的思维方式,价值多元化的取向未融入其工作实践中。要摆脱困境、赶上时展,高校德育工作必须面对现实,大胆引进多元化价值体系。具体来说,就是高校德育工作要打破落后、封闭的一元化价值体系,在平等的基础上、开放的环境中,自觉接受、引进多元化价值,积极促成学生对高校德育工作的理解和配合,使学生在自我判定和自主选择中树立健康开放的现代多元化价值观。

首先,平等是引进多元化价值的前提和基础。在一元化价值的社会背景下,在将道德作为知识、将知识作为标准答案的学校德育中,很难做到真正的平等。而在价值多元化的前提下,教师权威受到挑战,学生主体性突显,师生平等已成为必然。价值多元化冲击着“主流价值”观念,社会各种价值取向已不存在“主流”、“非主流”之分。在新旧思想观念的激烈冲突、嬗变中,人们不再用单一的、绝对的观点去评判事物和社会现象。反应灵敏又不受传统观念束缚的大学生,价值观也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分化。再加上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教师想要继续凭借其权威,灌输已失去支配地位的“主流价值”或其他任何一种价值取向,无沦如何都是行不通的。因此,教师只有放下高学生一等的道德权威观念,真正做到师生平等.才是面对现实、自觉进行教学改革的正确态度,这也为学校德育引进多元价值体系提供了可能。

其次,开放带来了价值多元化,那么在价值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高校德育了作就应该且必须树立开放理念。在这个开放的年代,许多传统道德品质受到质疑,各种“非主流”价值取向纷至沓来。对此,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的学校德育工作不能因为其违反传统而将这些价值观念拒之门外,而必须连同传统的价值取向一起介绍给学生。教师应联系特定事件让学生作出思索,学会自我判定,这在价值多元化的社会是至关重要的。尤其进入网络时代,各种信息渠道畅通,各种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生活方式更加清楚地呈现在人们面前,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网络的开放性、无约束性和虚拟性在给思想尚未成熟的学生极大诱惑的同时,也为学生理解、接受多元化价值提供了途径。高校德育工作应该抓住机遇,趋利避害,最大限度地保证网络交流的自由、开放和民主,使学生在复杂多变的信息环境中自主表达、充分交流,逐渐形成道德判定和选择能力,最终树立健康开放的现代多元价值观。

(二)求同存异,引导学生学会共同生活

引进多元化价值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共同生活。在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中,具有不同价值取向的人怎样开展工作,共同生活呢?多元化价值社会同样追求社会和个人发展的和谐统一。这就意味着个人在价值取向指引下的发展要有一个公众的尺度,以使得每个社会成员的发展和其他成员的发展共同组成的整个社会的发展相协调,使人们在冲突中共同生活。其实,前人早就对在相似的情况下作何选择提供了答案,那就是求同存异。

高校德育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全国学分制的推行为改变大学德育责任不明和实施不力的局面提供了契机。本文从学分制的推行给高校德育带来的机遇出发,提出了包括建立以导师制为核心的德育指导制度,以德育学分制为内容的德育评价体系,以学生生活园区、学生社团、“特征群”等为单位的德育新载体三个方面的德育新策略。

长期以来,党委抓德育、行政抓智育的组织体制使大学德育在实施中缺乏坚实的组织基础,从而使育人工作面临责任不明和实施不力的困难,德育沦落到道德说教的地步。目前,全国学分制的推行为我们改变这一局面提供了契机。学分制以选课制为基础,以学分作为学习的计量单位,以取得规定数量的学分作为准予学生毕业和获得学位的标准。学分制具有学习内容的选择性(选课制)、培养过程的指导性(导师制)、学习时限的灵活性(弹性学制)、考核结果的目标性(学分绩点制与重修重考制)等特点。本文从这些变化给高校德育带来的机遇出发,提出了包括建立以导师制为核心的德育指导制度,以德育学分制为内容的德育评价体系,以学生生活园区、学生社团、“特征群”等为单位的德育新载体三个方面的德育新策略。

一、建立以本科生导师制为核心的德育指导制度

在学分制的推进下,各大学都采取了培养过程中的导师制,在高校本科生教育管理中,由业务教师但任指导教师,给本科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指导意见。鉴于我国长期以来业务教师不负责育人的情况,以本科生导师制为核心的德育指导制度建设的重点应加强导师的育人职责,通过关心学生日常生活和思想状况,教育学生遵纪守法,培养学生良好品德;通过指导学生学习、选课、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进行科学研究,培养学生自主、自律意识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工作内容上,导师要负责学习辅导、生活辅导、职业指导三个方面的工作。具体为:①指导学生选课,负责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介绍选课的规定和要求,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安排学习计划,审核学生的选课表,在学生选课单上签字;②定期与学生见面,交流思想,掌握情况;③为学生提供阅读书目,针对学生的学习研究领域,指导学生阅读;④对学生的作业、读书报告、论文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⑤定期参加学生的活动,加强与学生的联系;⑥为学生的就业与今后发展提供指导性意见。在指导形式上,导师既可以通过课堂加强对学生的学业进行指导,也可以深入学生公寓谈心、咨询、座谈,深入教室组织学生举办读书报告会、专题辩论会、研讨会,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资料检索、查阅,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等。通过对学生的日常活动及思想行为进行指导,真正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使导师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引路人。

由于我国高校连年扩招,本科生数量增长迅猛,高校师资严重不足;再加上导师又承担着大量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时间和精力毕竟有限。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要求导师做好德育工作,势必使导师的德育工作和完成教学科研工作量在时间和精力上发生矛盾。而且目前各个高校都非常注重学科建设,强调学术论文和著作,强调科研课题,并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强制性要求导师重视德育指导工作,也只会在实际中出现导师应付了事、盲目指导的状况,不能实现导师对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

因此,如何充分调动教师做好导师工作的积极性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它,有赖于我国高等教育整体环境的改善。但从目前的现实出发,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这一制度:第一,认真做好本科生导师的选拔、考核和培训工作,积极鼓励具有中级以上教师职称、责任心强的专业教师出任“学生导师”;第二,对导师的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应发挥的功能给以明确的界定,对其绩效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记入教师档案,作为教师晋级的重要依据,以调动导师的积极性,确保导师制落到实处;第三,针对目前业务教师紧张的现状,实行导师制与专职学生管理干部队伍相结合,或辅以研究生、高年级学生为副导师的制度;第四,在实行导师制的同时,学校一定要引导学生确立自立、自信、自强意识,形成以指导教师为主导,注重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为特色的思想教育体系。

二、建立以德育学分制为内容的德育评价体系

学分制条件下的高等教育,学生以获取学分为直接目标,一切学习内容只有纳入学分制管理之中,才会引起学生的重视和关注。因此,实施以德育学分制为内容的德育评价体系是更好地进行德育的必然选择。

德育学分制是融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和德育载体于一体,并以学分的形式加以规范的高校学生德育管理体系。它着重于建立一种有助于总体发挥目标、活动、载体和管理的作用与价值的机制,将学校德育考评的结果与奖惩政策相挂钩,努力使日常的由学校提出的德育要求以及德育学分的具体内容和具体科目成为学生追求发展、提高素质的德育导向。

在德育学分制的实施中,每位学生每学期只有接受一定量的专题理论学习和实践教育活动才能获得必需的基本分,少数优秀学生还可以通过选修一定量的发展性专题学习和实践活动来获得一定的附加分。德育学分可具体分为基本学分和奖励学分两个方面。基本学分为学生评定各种奖励的基本要求,即学生参与各种奖励评定的“德育入门线”。它通过对学生的基本德育要求、德育活动和德育方式,以科目化、活动化的方式加以规定。具体内容包括参加政治学习活动情况、参加团组织活动和集体活动情况、参加志愿者活动及公益劳动情况、日常行为等项目,每一个项目都有明确的量化要求。奖励学分,就是在达到基本学分的基础上,对学生形成各种内容的奖励指标。它以奖励先进为目的,鼓励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发挥作用。实施过程中可采用明确目标与实施目标相结合,辅导员工作与学生的努力相结合的方法,要求每一位学生根据自身参与德育活动的实际,登记活动内容与活动效果,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并由此建立目标、活动、管理与成效一体化的德育机制。这样既鼓励和倡导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又可将学生在课余时间开展的科技、文化、艺术及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分制管理。

在具体实施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德育学分反映了一个大学生品德素质的一部分或者是大部分,但不是全部,如何使量化的学分运用得合理是必须加以研究的。在德育素质中,有规范伦理和德性伦理之分,前者的状况可以通过具体的尺度加以量化,例如许多禁止性规范就属此类,一个人在这方面做得如何,用量化的标准进行考核是可取的。但如果涉及到德性伦理,例如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个体内心世界塑造的问题,简单的量化就难以胜任。所以,在实施学分制德育中,主要是把规范伦理纳入进去,而对德性伦理就不宜太多地纳入。实行德育学分制,其目的是加强教学管理,合理安排学科分类和课程内容,改变重分数轻能力,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淡化考试分数的作用,注重考察学生平时的学习成绩以及综合素质。这就要求我们要建立一种科学的开放式动态测评量化系统,故不能仅靠传统的综合测评结果来划分学生的优劣,滋长学生急功近利的思想。

三、构建以学生生活园区、学生社团等为单位的德育新载体

在学年制的条件下,班集体是对学生日常管理和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班集体的建设和以班级为基础的各种集体活动是对大学生进行德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学分制改革打破了班级的稳定性,冲击了传统德育运作的重要组织基础,同时,也会造成大学生对缺乏团体归属感和群体依恋感的危机。构建以学生生活园区、学生社团等为单位的德育新载体,可以为德育寻找到新的组织基础。

(一)学生生活园区

由于班级的名存实亡,学生作为一个固定群体活动时间最长的是学生生活园区,大学生相互之间的思想交流更多地在此进行,因此,德育工作可以借助这一载体展开指导。首先,以地域临近为原则建立学生生活园区,藉此开展日常管理及教育工作,以学生生活园区为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载体,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来促进群体规范、舆论、目标以及凝聚力的形成,增强学生对社区的归宿感、认同感。第二,在学生公寓建立学生党、团组织,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扩大党、团组织的覆盖面和渗透力,增强辐射力,充分发挥其引导人、团结人、凝聚人的作用。如以宿舍为单位建立学生党团小组,开展“多位一体”文明宿舍建设;通过组建由驻楼辅导员、公寓管理中心以及学生共同参与的“公寓团总支”,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在空间上延伸到学生宿舍。第三,把学生在公寓的表现纳入德育考评、学籍考核的内容,作为评优、评定奖学金和助学金的依据。考评中吸收公寓管理部门参与。第四,在学生生活园区建立学生自我管理组织,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目标。如可以组建学生自律委员会,负责检查公寓中的学生秩序、文明卫生、违纪情况,负责向学校和公寓管理部门反映学生的要求、意见,协助辅导员和宿舍管理员排解矛盾。第五,在学生生活园区建立各种咨询服务机构,面向学生提供生活、心理、卫生、学习等咨询服务,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帮助学生排忧解难结合起来。

(二)“特征群”

“特征群”是指根据学科、兴趣、特长发展目标把学生分为若干个具有相同特征的群体,并以此作为德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大学生的学科、经历、兴趣、特长、性格、心理素质、个人发展的目标等等,都是有差异的,不可能有一种德育模式,对所有这些存在着差异的学生都产生同样的效果。因此依据学生的学科、兴趣、特长、个人发展目标等方面划分为若干个具有相同特征的“特征群”,可以成为实施学分制后开展德育工作的基本单位。学分制背景下,学生的特征差别逐步显现,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报考的学科选择自己的专业,并按照专业方向选修课程,以专业方向形成一级“特征群”,以选修课程形成二级“特征群”。学校要加强对各种“特征群”的教育和管理,明确不同“特征群”的培养目标,按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培养和塑造,并为其配备导师,同时发挥学生自身力量,在“特征群”中建立党、团小组,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

(三)学生社团

学生社团是学生自发或自觉地凭借共同的兴趣和爱好而组成的群众性业余团体,共同的兴趣和爱好成为社团接纳成员、开展活动的纽带。在学分制的条件下,随着班级体制的削弱,大学生社团理应成为学生群体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近几年来高校经过合并和重组,综合型、多科型大学比重已大大增加,这使许多高校内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的资源更为丰富,为大学生社团的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充分依托、利用、发挥这些资源,加强大学生的社团建设,可以使德育工作更有效地开展。

由于社团组织属于自发性群众团体,因而党团组织只能指导其开展工作,而不能硬性对社团活动加以党团化,党团组织只能在指导的基础上引导社团在合法合理、符合学校校纪校规的轨道上运行。但是,在条件允许、社团自愿自发的基础上,可以在社团内建立特色型的党团组织,以更好地指导社团开展活动。这一方面使社团的内部的党员、团员有组织的归属感;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对社团工作的指导和规划,使他们的工作更具方向性,更好地维护校园稳定和发展。团支部可定期开展主题团日活动,积极寻找社团自身建设与团支部建设的有效结合点,选派优秀团员参加学校团校和党校的学习,提高社团骨干的素质,增强社团内部共青团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社团成为共青团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

(四)各种指导、咨询机构

学分制下,德育“专家化”是必然趋势。学校应针对大学生所处的特殊环境和特殊年龄阶段,对大学生的学业、人际关系、恋爱与性、职业发展、心理健康和经济困难等问题提供指导性意见。指导与咨询机构既是一种服务机构,又是一种研究机构,其主要功能是: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提出可行性的引导方案,让学生了解学校责任范围、学生自我约束范围和职能机构责任范围,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学生的选课和学业指导,学生的就业推荐和就业指导,学生的勤工助学帮助和助学贷款等工作。它与导师制相辅相承,相互补充。指导与咨询机构主要是针对团体为主,导师制则以针对学生个体为主,两者相辅相成。

参考文献:

〔1〕蔡楷有.高校实行学生导师制初探〔J〕.思想·理论·教育,2002(2)

〔2〕郑永廷,李萍,钟明华等.粤港澳台高校德育比较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89~94

〔3〕杜公卓、楼军江.大学生德育学分制管理新构想.思想·理论·教育〔J〕,2001(1)

〔4〕祖权等.关于学分制条件下新校区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4(10)

高校德育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德育叙事 宏观 微观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的功利化、实用化思想不断加深,德育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不断拉大,如何有效提高社会思想道德水平成为德育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德育方法“由于教育方式单一化和僵化等而受到强烈的批判”,研究者无一例外地要求“改变德育方法,更新德育手段”[1]。德育叙事作为一种新的德育教学方法,有利于实现德育教学与现实生活的直接对接,通过行之有效的德育叙事,可以促进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推动学生建立道德认知结构。

一、德育叙事相关概述

(一)德育叙事的缘起

中外古代的道德教育大多是以道德叙事的方式作为传统道德教育的基本手段,这是“一种古老的教育方式”[2],只不过以前被称为“故事法”。德育叙事“在我国德育研究者的研究领域里,经历了一个从故事法到德育叙事方法,再到德育叙事模式的演变过程”[1],它缘起于教育叙事在我国的蓬勃发展,教育叙事研究在上世纪80年代兴起,90年代被系统引入我国,教育叙事在价值教育领域有广泛应用,其有丰富的社会背景,适应了德育教学发展的需求。随着教育叙事研究的不断深入,德育叙事逐渐从中得到启发,利用具有鲜活气息的德育事件,开展学生的道德、思想和政治教育等。

(二)德育叙事的内涵及特征

叙,即叙述、讲述、叙说;事,即事情、事件。德育叙事即叙事主体运用口头或书面的语言表达方式,对生活实践中平凡又具有意义的道德故事进行深入挖掘,结合道德知识对其中内隐的道德精神与内涵进行叙述,启发个体道德体系的建构,促进受教育者健全人格的形成发展。德育叙事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真实性。德育叙事注重事实,强调从真实的事件出发,挖掘事件内涵的道德意义,正是因为坚持从真实的现实社会出发追寻道德的意义,所以德育叙事更有信度和效度,避免因故事脱离真实世界、夸大德育价值,而扭曲或异化道德事件或德育叙事本身的价值。

生活性。生活是道德根植的沃土,从生活中取材德育教学,让受教育者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道德价值与自身的密切关系,有利于促进受教育者将德育知识投入生活实践。

启发性。与传统德育方法相比,德育叙事更注重通过受教育者的领悟达到德育教学的目的。不是所有的生活实践都可以作为道德叙事的素材,作为德育叙事内容的事件必然蕴含丰富而深刻的道德教育意义,教育者的责任就是要有意识地用其中内隐的德育价值启迪受教育者,从而在教学实践中引发受教育者的思考,获得道德启发。

潜移默化性。德育叙事是一个叙述、倾听、思考与交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德育叙事“承载着知识、价值、信仰等要素,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功能”[3]。受教育者通过不断了解、分析、评价叙事中的道德判断与道德选择,日积月累地形成自己的道德知识建构,挖掘道德潜能,将叙事中蕴含的道德启示外化为社会实践行动。

二、高校德育叙事发展现状

高校德育工作的低效是目前德育工作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道德教育越来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德育叙事这种道德教学方式贴近现实生活,契合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但是由于发展的不健全,德育叙事出现宏观叙事与微观叙事无法恰当融合、两极分化的现象。

(一)过于依赖理论的宏大叙事

长期以来,我国德育教学领域“见长于理论化、概括化和普适性、推理性的研究,这对于道德宏观理论框架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4],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德育叙事忽视与社会现实的结合,侧重抽象的宏观叙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追求普遍性规律性的德育叙事。一些叙事主体惯于“以既有的程序、固定的框架、一贯的做法”安排德育叙事教学[5],对叙事进行模式预设,缺少挖掘贴近当前生活实际的事情中蕴含的道德教育价值,容易导致受教育者在道德知识与社会现实的衔接中脱节,无法更好地实现道德行为的转化。

其次是以绝对性理论范式统筹教学课程。按照固有的知识经验和理论模式教学,缺乏自主创新的灵活性,不仅无法有效实现德育教学的价值目标,反而会挫伤学生德育学习的积极性,遏制学生的道德探究意识,造成叙事活动陷于被动僵化的境地,阻碍德育教学的创新发展。

再次是偏重抽象化的知识体系。传统德育教学偏好依靠教科书中的知识理论体系教化学生,德育叙事教学对抽象化知识体系表现出一定的依赖,“教科书基本上是以原理、原则、理论要点、概念、范畴等构成的理论体系,其优点是可以让人比较快地把握宏观的规律性的东西,但是也容易让人们远离具体的社会历史现实,因为即使这些教科书中我们看到的点滴具体事例也常常是给定的规律的附着物和注脚”[6]。德育叙事不应是抽象的理论说教,而是通过叙事这一形式,用具体的道德事件加强情感引导,使抽象的道德思想更具体可感。

(二)叙事内容过于依赖个体经验

高校德育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校德育 困境 对策

一、高校德育现状

(一)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

由于时代的不断进步,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主体还是很积极向上的,好的道德认同,有一定的真善美的辨别能力,在重大事件面前表现爱国,尤其是近期的在针对问题上,也能够有所体现。他们希望祖国强大,渴望社会公平公正,厌恶,每个人身上都充满正义的鲜血。但是随着时代价值观的不断变化,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与思想道德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他们更加现实,社会责任感轻,以自我为中心,功利化更加明显等。大学生道德发展随着多元文化及经济环境等的冲击正朝着矛盾化和复杂化的方向走去。

(二)高校德育工作现状

由于学生本身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比较大,再加上复杂的德育教育工作环境,导致很多高校在德育工作上的成效并不是很高,甚至有些高校不重视学生的德育教学,使得德育工作成为一种形式,欺上瞒下的走过场。一般高校的德育目标大而空,没有实质性的内容,教学内容与时代严重脱轨,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实践性。作为高校的德育工作者本身的素质与综合能力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大学生对学校的思想政治课程不是很满意,甚至产生一些抵触情绪。高校的德育工作面临着很多困境。

二、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困境

(一)高校德育教学方法落后

大学德育问题也相当严重,突出的问题是德育理念陈旧,方法落后。当前的主要实施教学的方法是由老师安排上各种政治课和思想品德课程,或者是在其他文化课上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或者是相关的辅导老师与行政人员等组织德育教学活动等。这些德育工作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起到的效果甚微,很大程度上都走了形式化的道路,使得高校德育工作高投入、低成效,无法真正高效的实现德育教学工作。

(二)高校德育课程内容失宜

德育无法深入到学生心灵,得不到认同,德育成了教学工作者的管理工具,老师们不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反而把那些与时代脱节很久的政治的、道德的东西强加给学生,教学内容大多为古人古事,一般与历史涉及,新时代的学生很难对历史产生积极的兴趣。或者在内容的编制上多以理论为主,让学生学起来感觉到枯燥无味,这样无法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因此很难达到对学生很好的激励作用。

(三)高校德育评价体系不完善

高校德育工作者德育理论研究不够,研究的成果实践不足,理论和现实不相符合。在其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或者是考核机制都无法做到全面。虽然德育评价的数量是越来越精确,但是很难真正检验学生对德育内容的体悟程度及内化程度。德育工作者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心血在德育评价与考核工作上,却忽视了德育教学的本体学生的心理感受,只是盲目采取一些强制性的手段,无法真正的做到高效的德育教学工作。

三、提高德育效力的对策

(一)高校德育教学方法多样化

要想提高高校德育教学的实际作用,就必须坚持推进德育教学方法改革,树立学生是主体的思想观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和创新。德育教学理论课要贴近大学生的思想、情感和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行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多方位教学,正确引导学生面对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客观思考现实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认识水平。借助网络、校园宣传渠道等对德育知识进行普及和宣传,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组织比赛例如征文、演讲、辩论赛等形式,提高对学生的吸引力,在潜移默化中想学生传递思想教育等。

(二)创新高校德育教学内容

德育教育内容是高校德育实施的依据,也是实现德育教学目的的重要保证。德育教学的作用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是用来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的学科。因此德育教学要走出传统的说教内容,而应该多与现实接轨,利用现实实力来说明问题,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可以把教育者的要求内化为学生的需要,形成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信念。

(三)建立科学的道德评价体系

为了更好的实现高效的高校德育教学工作,必须建设一支强有力的高素质德育队伍,优化选人机制,培养潜力、道德品质好、乐于奉献、热爱德育工作的人。让他们参与高校的道德评价体制的制定,改进学生的评优评奖体制,改变不合理的评审办法,实行学生申报制,并辅之以公正的奖惩制度来建立。使得学生可以根据评价结果纠正自己的言行,提高自我认识、自我管理的能力与水平,同时老师也可以根据评价结果及时准确地制定相应对策,完善教学管理工作。使老师们对德育目标与任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也可以对大学生产生巨大的督促和激励作用。

四、总结

高校德育课程对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具有很深刻的意义。因此高校必须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学生文本,把德育工作融入现实社会的环境中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促进高校德育工作的健康发展。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政道德素质,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靳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刘瑞复,李毅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冀学锋.当代高校德育基础[M]. 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

[4]潘柳燕.高校主体性道德教育模式探讨[J].现代大学教育,2004(2).

[5]郑秋艳.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体系[J].理论学习,2005(1).

[6],进一步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7]彭定光,高校德育的困境与提高德育效力的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2

高校德育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校德育 实效性 再思考

高校德育实效性问题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热点,许多的专家、学者对此发表了自己的见解,目的就是希望在不断的讨论中寻求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的方法和途径。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即特定环境条件下的高校德育的实际运作对高校目标的实现程度。[1]

一、高校德育低效归因

分析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从德育外部寻找症结,即高校德育的实际运作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二是从德育自身来找原因,即高校德育的实际运作系统自身的构成要素与德育目标的关系。

(一) 德育外部环境造成德育低效的归因

有学者指出,高校德育实效性弱化的根源正在于传统的德育模式在新的德育生态中功能的钝化。[2]任何德育效用的发挥都与其外在的环境息息相关,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必然引起德育者和德育对象思想观念的不断冲击和更新。变化了的环境给既有的高校德育模式带来更多的挑战,增加了德育的难度。当德育对象不仅受到高校德育的影响,而且受到各种社会力量的影响时,德育对象的道德品质实际上就是这些力量交互作用所产生合力的结果。我们不妨先把来自高校的德育称为可以代表主流道德要求的主流德育,那么,与此相对应的现实社会中的各种因素或者说是没有经过主流德育“筛选”的社会消极因素都会把德育对象拉向另一边,即德育与环境影响力的向性不一,使德育无法产生更大的合力,甚至在很大程度上会抵消或削弱主流德育的积极效应。

(二) 德育自身造成德育低效的归因

高校德育的低效也源于高校德育内部因素。首先,对高校德育定位存在偏差。有学者认为:高校德育力图把学生理想化为“道德人”,学生就有无条件服从集体利益的义务……也就必然导致了学生反感抵触的情绪……于是学生纷纷戴上了“有道德”的面具,他们成为了一个否定自我、压抑个性的“道德人”……从而逐渐形成了表里不一的两面性道德人格。[3]其次,高校德育实践的整体性倾向存在偏差。有人认为,当今高校德育实践整体表现为泛政治化倾向、功利化倾向等。把德育等同于政治或者以政治教育替代德育,都将大大缩减德育功能。高校德育的功利化倾向表现在“求快、求见效”,社会需要什么,德育就抓什么,德育今天抓什么,明天就要什么见效,从而导致德育目标设置的短视,德育实施过程的盲从甚至疲于应付。最后,高校德育内容存在偏差。有学者认为过于理想化的德育内容设计已经“与快速变迁的社会实践严重脱节,再不作相应的调整与改革,必将贻误21世纪新人的培养”。[4]还有学者认为德育内容设计相对保守,有些内容甚至于严重滞后社会发展。德育内容的确有它必须稳定的一部分,但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内容应能及时地反映社会变革所引发的道德新观念、道德新现象。

二、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再思考

(一) 对高校德育低效归因的思考

综上所知,大家无论是从高校德育外部环境层面还是高校德育自身存在的问题层面都对高校德育低效给予了科学的分析和论证,得出的大多数结论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着高校德育的科学化进程,也从理论层面为高校德育走出低效、增强实效性提供了参考依据。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讨论中应该注意的一些地方。比如,大家更多地关注高校德育的外部环境带来的挑战,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外部环境的变化,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也给高校德育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大家更多地感慨德育应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如今社会发展经济,那么德育就应该培养“经济人”而遗弃“道德人”,但是,社会瞬息万变,到底高校德育是志在培养紧跟时代变化、时时顺应社会发展的人,还是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去培养具有引导性价值且最终意在能实现自我价值的人呢?有很多人主张德育应该“从天上回到地上”,认为理想人格只是统治阶级或上层文人提出并极力推崇的一种道德,注重理想化德育的培养目标只会更让人感到德育的空洞和无力。但是,道德本身就是源于现实同时又是高于现实的,它具有客观现实性和超前引导性相结合的特征。它不只是对现实的阐释和说明,更是对个人和社会发展具有前瞻和预测的功能。

(二)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再认识

结合专家、学者的讨论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思考,笔者从宏观层面对高校德育实效性的提高提出以下几种再认识。

1. 内外结合的高校德育定位

首先,高校德育相对于外部环境,应准确把握自己的德育成效能定位在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如今,当整个社会的风气出现许多的不尽人意之处时,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了学校,特别是高校,进而质疑高校培养了什么样的人,高校能培养什么样的人,高校德育的作用发挥在何处。但是,高校德育也仅仅只是教育的一部分,它更多地体现在理论的层面。高校也没有更多的精力和能力把社会中的形形照搬进校园,让学校成为一个“小社会”,让学生在“小社会”中去探索“大社会”的生存法则。所以,相对于外部环境,高校德育也不必去盲从、去逐流,而应该以清醒的头脑、科学的判断与外部社会良好地沟通,当然,绝不能封闭、保守。高校自始至终保持一个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状态,去面对外部环境的冲击,并且能够在接受挑战的同时,适时地抓住发展的机遇,认清发展的方向。

其次,高校德育相对于高校内部,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各育中的地位。关于德育在这个层次的定位,人们已基本达成共识,即“将德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重要位置”,但是,这是一种模糊的界定。其实德育最不同于智、体、美、劳等其它几育的重要之处就在于它不可能脱离其它几育而单独存在,或者说,其它几育都是实施德育的有效途径。如果仅仅从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来谈有效性,囿于德育而谈德育,反而会使德育孤立,形成不了德育所需要的合力。这样,德育的重要位置根本无从体现。由此可见,德育在其内部的准确定位是在于一方面加强、改进德育队伍建设,使其有别于其它几育的独特性能够更好地体现,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其它智、体、美、劳诸育的育德功能。

2. 层次分明的高校德育目标

在文章的前面提到过“道德人”和“经济人”,这可以看作是两个对立的道德培养目标。但是,高校德育的目标难道仅限于非此即彼的限定中吗?中国传统的德育理论中,把“圣人”作为一种理想人格,这里的“圣人”就相当于“道德人”,“人必能斡旋乾坤,利济苍生,方是圣贤”[5],但是中国传统的德育目标不仅仅只是培养圣人,他们在强调“圣人”这一最高理想人格的同时,也把德育目标分层细化,“可欲之为善;有诸之为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6]由此可见,德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要求人们去统一达到某一个目标,不管是“道德人”也好“经济人”也罢。美国著名学者罗尔斯将个体伦理道德目标分为三个层面:自然义务、职责义务和份外义务。这里的自然义务是人之为人的最基本要求,职责义务是制度对生活在这个制度中的人的要求,份外义务是较高层面的人类美德追求。在德育的某个阶段人们会预想设定一个理想的状态,这种理想状态是略高于大家的道德水平但又是大家努力就可实现的。

3. 权责分明的高校德育实践

无论高校德育如何定位,目标如何设置,高校德育工作有很大部分都落实在了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德育的具体实践。离开课程,学校教育无法全面地标显它的系统性和计划性;离开课程,学校教育也就丧失了人才培养所必须依托的基本形式。所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其地位是不可动摇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种理论课其功能和作用主要是围绕其课程的理论性质展开,学生首先只有掌握理论知识才有可能获得能力进而规范自己的价值取向。但理论的讲解必是枯燥乏味的,并且,理论注重提高人的思想政治意识,而在人的实践能力的提高作用是有限的,理论规范着我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但正确的认识并不必然能带来正确的行为。正确行为能力的形成,更多地依赖于一定制度的约束,以及外在环境的长期熏陶。

4. 清晰明确的高校德育者的主体意识

德育者作为高校德育实施过程中重要因素,是高校德育活动得以有效开展的基本条件。德育者是德育活动的组织、实施与调控者,而德育者的主体性的发挥空间的大小将决定着德育者能否确定以及多大程度上确定活动中德育主体与对象的关系,即在何种程度上将德育对象作为活动中真正对象予以认识和引导;决定着能否将整个德育的客观过程作为自己的认识和作用的对象予以定向、调控和推进。德育者在这里所要凸显的就是其“主体意识”。也就是说,德育者能在德育活动中意识到自己到底能发挥什么作用,应该发挥什么作用,承担什么责任。那么,作为教师,面对外界关于高校德育实效性的质疑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有待改进的地方。但是,德育包括其德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都有其区别于其它诸育以及其它课程的独特性,最明显的特征是理论性和长期性。理论课的讲解必定会枯燥乏味,笔者这里的意思不是说这门课就该枯燥,而是意在提醒大家课程本身所具有的不可回避的特性即理论性,而且理论本身就是站在一定的高度且具有一定的难度。更关键的是,无论是作为这门课还是更为广泛的德育过程,它们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人的品德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一个漫长、反复的过程,因此,它的效果也不可能立竿见影,德育的前瞻性和个人品德形成的过程性决定了它的长期性。作为德育者应该卸下思想包袱,认清德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坚定自己的德育方向。

参考文献:

[1]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88.212.331.

[2]沈壮海.简论高校德育观念的变革[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2001,(2).

[3]许锋华,杜时忠.从“道德人”到“经济人”――关于德育实效性问题的根源探讨与视角转换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6):54-57.

[4]劳逊.世界道德演进视野里的中国学校德育[J].当代青年研究,1996,(5).

[5]颜渊集・习斋言行录.

上一篇:高校师德范文 下一篇:高校档案文化建设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