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档案资源整合范文

时间:2023-02-23 06:09:43

高校档案资源整合

高校档案资源整合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高等学校 档案资源 整合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对高等学校档案资源的整合进行立项研究,其动力源于安徽省档案管理模式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同时也结合多年从事高校档案资源建设的实践,特别是结合了对安徽科技学院档案资源建设现状的分析和思考。

1 安徽科技学院档案资源建设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档案资源建设现状

安徽科技学院创办于1950年,其前身是农业部直属的中专学校—农校,1964年安徽农学院农牧系下迁凤阳农校,更名为安徽农学院凤阳分院,开始举办本科教育。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5000人,管理档案逾3万卷,各类档案分布在校办、学生处、人事处、财务处、后勤处等多个管档单位。目前学校拥有档案库房总面积达200m2、空调5台,综合档案室和干部人事档案室还配有计算机、碎纸机、除虫防湿等设备。

1.2 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该校管档现状不难看出,尽管办学(管档)历史较长(超过60年)、管档规模较大(大于3万卷),但档案资源极度分散,学校既存在库房、计算机、空调等设备重复投资浪费现象,同时也存在设备老化、建设水平偏低的问题。另外,由于专职管档人员偏少,兼职管档人员力量分散,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导致管理手段落后、管理功能弱化以及提供利用水平不高等诸多问题。人员偏少还导致一些该归档的材料没有收集归档,许多档案业务未能正常开展。

2 高校档案资源整合的必要性

2.1 上级主管部门相关行政法规的要求

2008年9月1日起,由国家档案局和教育部联合颁发的《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27号令”)正式生效,这标志着全国高校的档案工作步入了法制性、科学性、先进性的新阶段。①按照该“办法”规定,高校档案工作应当纳入学校的总体规划,办学历史在50周年以上的高校或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在1万人以上,以及集中管档在3万卷以上的高校应当建立独立建制的档案馆。27号令的颁布实施,明确要求对档案工作组织机构进行整合,在加强档案机构建设的同时,要加大高校内部档案资源的整合力度,全面提升高校档案事业服务学校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逐步实现高校档案管理与学校事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发展,同时促进高校对地方文化的传承、引领与创新。

2.2 信息化时代的必然选择

信息化社会背景下,档案信息源扩大化,极大地丰富了档案信息服务的文献信息资源基础。②海量化的信息资源,涵盖了众多的学科、门类。从档案信息来源来看,有来自不同国度、使用不同语言的;提供档案信息的机构包括国有的、社会组织的还有个人的;网络信息的受众相当广泛,几乎是所有的网民,尽管具体的利用者在目的性、使用领域和方法等方面可能存在比较大的差异。信息化社会背景下,出现的这些新情况,无论是档案的收集、整理和提供利用等各个环节都必须有新的要求,新的措施,一个地方或一个单位档案工作“政出多门”、“多龙治水”的管理格局,不能够适应这种新形势和新要求,档案的集约化管理、档案资源的整合成为必然趋势。

2.3 高校档案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高校档案是指高等学校从事招生、教学、科研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学生、学校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载体的历史记录。其包括党群类、行政类、教学类、科研类、财会类等11个一级类目。随着高校事业的快速发展,档案产生的数量急剧增长,形式更加多样,提供利用的频率也大大增加(尤其在科研及服务社会产学研合作方面)。当前,不少高校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中由于资金、理念等主客观原因制约,投入不足且缺少统筹,科研、人事、教学等部门为了实现各自的管理职能,按照自己的思路从事馆藏数字化及数据库建设,校园内各个部门使用的管理软件不能做到兼容,形成各自的数据库,由于库结构不同,格式标准不同,其结果是共享性能很差。③建立健全档案机构、人员、功能和信息资源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成为高校档案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

3 高校档案资源整合的实现路径

3.1 和县档案管理模式改革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安徽省档案局在全国率先推行国家档案资源管理与利用的新模式,“徽式模式”的实质就是进行档案资源整合,创新体制机制和社会化服务,探索国家档案资源如何更好地服务经济和社会,充当市场经济的生力军和社会和谐的稳定剂。这项重大改革措施在推行之初进行了小范围的试点。2004年5月,和县被安徽省档案局定为档案管理模式改革试点县。经过一年多努力,试点工作取得了成功。④概括起来,和县模式集中表现在“三化”上:一是整合实体,集中管理,实现档案资源集约化;二是依托科技,提升能力,加快业务建设标准化;三是改进方式,强化服务,实现服务社会优质化。和县档案管理模式改革的成功为高校的相关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3.2 档案管理机构和人员的整合是前提

按照27号令,在条件成熟的高校建立档案馆和档案管理处(实行一个机构、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在加强对学校档案业务工作指导的同时,强化档案资源的统一管理,即强化管理职能。组织架构完成以后,紧接着就要完成对档案业务人员的整合。高校档案事业,必须走人才强档之路,这就要求各高校必须建立一支数量适中、高素质的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人才队伍。将原来分散在各职能部门的人员编制集中收归档案馆所有,挑选热爱档案事业、熟悉业务的人员作为专职管档队伍并不断加强继续教育,在此基础上,建立各单位(部门)兼职档案员网络,建立定期档案收集、整理制度;鉴于二级单位兼职管档人员的高流动性,经常化的业务培训制度也必须建立并有效实施。

3.3 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是基础

高校档案资源整合的基础性工作是进行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要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必须加大高校信息设备投入的力度,并做到统一规划、统一施工、统一建设标准,统一验收、统一管理。部门间在信息录入、信息加工、信息更新方面要实现“共享”,避免形成各自为政的“信息孤岛”。 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一是周期比较长,二是前期的投入会比较大。因而,27号令高度重视领导体制问题,并在“总则”中加以规定,明确了高校档案工作的主要责任者为校长。这些规定对提高档案工作在高校内部的重要地位,实现高校档案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各高校档案管理机构要以此为契机,制定好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规划和相关财务预算,扎实推进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工作。

3.4 制度建设是保障

任何一项事业的长远发展,不能指望领导的兴趣和一时的关心,必须依靠制度作为保障。因为领导人的更换、领导兴趣和工作重心的转移都是经常发生的事情,高校档案管理机构只有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相关行政法规并结合校情的基础上,出台系列科学性、可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规范档案管理工作,保障档案事业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

3.5 强化服务是目标

高校档案资源整合的终极目标是为师生员工、为社会大众提供优质的档案信息服务。档案提供利用是否得到加强,服务质量和水平是否得到提升,是检验高校档案资源整合(或称之为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高校档案管理机构要通过提高专业人员素质,推进精细化管理等有效途径,在档案提供利用的权威性、时效性、实效性、主动性和扩展服务面向等方面下工夫,实现高校档案工作从“有为”(有所作为)到“有位”(有地位,受重视)。

本文为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课题(批准号为:2010sk388)研究成果之一

注释

① 刘萍等.由27号令引发的对高校档案资源管理的新思考[J].兰台世界,2009(9).

② 单红生.新时期高校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2007(10).

③ 徐欣.整合高校档案资源实行“大档案”管理研究[J].档案学研究,2008(5).

高校档案资源整合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档案;资源整合;途径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2.141

[中图分类号]G64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12-0-01

高校档案是不可忽略的信息系统,是学校各职能部门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也是学校进行现代科学管理的信息基础。特别是在学校的目标定位和现代科学管理中,档案工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现代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很多高校已经开始合并。在高校管理工作中,高校档能够案体现高校的教学、科研及管理活动,因此,对高校档案进行管理有着十分重要作用。在档案管理工作中,通过资源整合,能使档案管理更加合理有效,从而为高校教育及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本文就高校档案资源整合工作进行简单分析。

1 高校档案资源整合中应注意问题

1.1 防止整合工作片面性

在高校合并之后,整合高校内的档案资源,是一项十分庞大的系统性的工程。在档案资源整合过程中,要理顺全局,明确和学校档案资源卷宗管理有关的体系。对不同高校的而言,其存在情况也各不相同,要单独管理原来各个学校中的卷宗。对学校合并之后得到的档案资源,应确立新卷宗,进行统一的、科学化规范管理。这样一来,即能够保证学校合并之前档案的完整性及其延续性,也能够保证学校合并之后档案资源统一完整。

1.2 整合过程中不要操之过急,一步一步到位

整合高校合并之后的档案资源,工作量十分巨大,工作内容比较繁杂。因此,应依据实际情况,统筹规划,逐渐实施,在整合过程中,注意选择方式,保证一步一个台阶,稳妥踏实,逐步进行。对大多高校而言,在整合档案的过程中,由于任务紧,为争取更多时间,等不到相关制度及细则出台,便开始实施工作。由于缺乏经验,各部门要分工明确,发挥专业特长,避免职责分工不明,造成工作上的被动,浪费时间、精力、人力、财力、物力,且成效不明显。

1.3 整合过程中注意运行先进手段及形式

对高校档案资源整合而言,其目的就是使档案信息资源实现社会化共享,所以在管理过程中应当结合现代化手段。目前,传统的手工操作模式,已无法适应时代的需求,面临淘汰的局面。日常档案资源整合过程前期,很多高校过分强调对整合实体的占有性,从而严重脱离档案管理模式变革,仅选择实体整合模式,未尝试虚拟整合模式,跟不上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步伐,制约档案资源的信息化。

2 整合高校档案资源的有效措施

2.1 明确指导思想及工作目标

整合高校档案资源,属于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应依据高校内的实际情况,统筹规划,逐步实施。首先,应明确指导思想,在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整合的过程中,以学校事业的科学发展大局为核心,拓展档案服务渠道,使高校档案资源整合有效实现,从而保证档案事业健康发展。其次,应明确工作目标。以本校档案资源和管理现状为依据,以资源特色整合为入手点,规划建设档案资源的方案,实现深层次整合档案资源,使档案资源利用效益达到最大化。在管理档案信息资源方面,应建立起全校性职能机构,比如,可建立档案馆组织实施全校各个部门的档案信息资源,合理配置、优化整合、开发利用、统筹管理学校的档案资源,建立档案信息资源多级保障体系。

2.2 建立健全档案整合规章制度

在档案资源整合过程中,顺利完成工作的制度保障就是规章制度。保证规章制度健全、合法,能够保证档案资源依法整合、依规开展,同时能够提高各个部门的责任意识。对整合档案资源而言,其最终目的就是更好地利用档案资源。只有建立起可行的规章制度及细致的整合方案,明确指导思想,精确划分工作目标及职责分工,保证在整合过程中相关部门充分理解、大力支持,才能使整合档案资源工作由量变达到质变,做到精益求精。

2.3 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利用档案的工作效率

在档案资源整合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信息网络建设,选择合理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使其与学校实际情况相适应,并保证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系统。在收集、整理、编目和检索、利用等一些服务中,自动化管理主要功能,另外,将原本各个院系及部门中的档案管理的相关数据,向新档案管理系统中进行安全迁移。与此同时,随着校务档案管理一体化不断推进,网上开放档案与授权查阅得以逐渐实现,从而提高服务质量及工作效率。

2.4 加强馆库系统建设

整合档案资源之后,档案数量会有所增加,要扩充丰富的档案资源,让信息多样化,应有效改善档案馆库功能设置及库容,从而使其与今后工作需要相适应。加强馆库系统建设,并将其纳入高校整体规划中,重点首要考虑。

3 结 语

高校档案资源整合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档案工作;信息资源整合

当前高校各类职能部门的业务系统大多早于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这些业务系统在建设之初,往往只关注于部门自身业务需求的实现。如何利用现有元数据标准,对分散的数字化档案信息进行有效整合、集成,形成以元数据为核心的信息检索关联途径,使不同系统中的信息能为学校的发展做出支撑,是档案部门长期关注、努力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力求在分析高校档案工作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元数据理论的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思路和策略。

一、高校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现状和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校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化、网络化趋势给档案管理和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利用带来了新的要求。同时,由于高校内部各业务部门所处工作环境的变化和新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促使档案信息内容也发生了很大发展与变化。另外,元数据理论得到不断应用,先进的管理方法与管理理念不断形成并日益成熟,档案信息处理技术、档案信息的管理与组织方式等方面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档案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传统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工作观念、意识、技能、方法均有不同程度的滞后。主要表现在:

⒈档案信息共建共享意识薄弱

在高校整体管理工作中,档案工作经常被忽视,各部门的档案共享意识薄弱,不能在各项高校工作中贯穿档案管理思想,仅仅注重本部门或本系统中的应用。档案信息的跨部门、跨系统应用形成了阻隔,各自为政,这与档案工作在高校教学与管理工作中的弱势地位有关。高校在布置工作时候,主要以教学、科研、招生、学科建设和基本建设为主,往往把档案工作放在可有可无、无关紧要的次要地位。而且档案信息在本部门也不受重视,有的兼职档案员不重视原始档案资料的收集和整理,造成档案资料不能及时归档,这样就造成整体档案信息共建共享的条块缺失,造成档案信息的不完整;有的部门档案管理人员因考评机制不严格而责任心较差,推诿、拖拉现象严重,对别部门的信息共享有抵触心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因此,往往导致档案材料归档不齐全,不完整,不及时,部门间档案信息协作凝滞、割裂,各自为政,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工作难度很大。

⒉档案工作的“信息孤岛”现象严重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高校各业务部门建立了自己的信息系统,几乎有多少个主要职能部门就会有多少个不同的管理信息系统,档案部门与各业务职能部门之间缺乏良好、顺畅的文件流转通道,各业务系统只能各行其是,各自为政,形成系统之间、部门之间无法相互连接的“信息孤岛”,难于实现档案资源在信息化技术条件下本可以完成的整合与共享。当前高校的档案管理现状是信息资源难以达成认同和共享,每个部门使用这些信息时都要不断向其他一个或者几个部门索取,且不能随时更新,档案信息整合和利用过程凝滞。

⒊档案信息资源利用效率较低

由于受传统思想、思维定势以及现实状况等因素的制约,高校对待档案工作“重保管、轻利用”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

(1)传统档案思维影响档案信息提供利用。档案工作在有的高校管理者心目中,仍然是局限于“收完整”、“分好类”、“保管好”,不知道如何对其利用与开发;有的部门和主管甚至不知道档案部门的办公场所和工作具体内容,不知道档案管理有什么资料,可以查到什么资料,更难谈得上利用。部分高校也开展了一些档案资源利用的有效探索,诸如编撰年鉴、布置校史馆、展览馆等,但基本上停留在建档、管档上,忽视了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导致许多具有很高价值的档案材料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2)档案信息资源的加工程度影响档案信息提供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加工程度是影响档案利用的重要因素之一。档案信息资源加工质量高,分类逻辑清晰,则能更好地适应档案用户对档案信息的需求,档案信息的利用率和资源共享程度也会更高。

(3)档案信息资源的来源和利用渠道影响档案信息的提供利用。目前,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来源和利用渠道较为单一,较多局限于传统的来源渠道,对于新兴的电子档案收集较少,这就造成了信息档案的来源尚不够宽广;另一方面,档案信息的利用渠道也较为单一,多数局限于纸质档案,审批程序繁琐,过程冗长,严重影响了档案信息的整合和利用。

⒋档案服务高校发展的意识和手段相对滞后

因未实现档案信息的互联互通和网络化管理,服务发展大局的手段有限,服务过程较为繁琐,因此,大多数高校档案工作人员采取了“坐等上门”的服务方式,缺乏主动服务意识,有人查找就定向找一下。同时,服务手段较为单一,只能定向查找,不能触类旁通找到更多的有价值的档案信息,从而大大影响了档案的利用效率。

⒌队伍素质不高

在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工作中,档案工作者是最具活力、最关键的要素之一。档案工作者能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不仅取决于档案工作人员之间的协调,同时还取决于档案工作队伍的知识结构和人员素质,包括档案工作者的学历层次、专业知识、工作经验等,同时还包括文化素质、技能素质及职业道德等水平。首先,档案从业者要有良好的知识素养,要了解高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才能准确鉴定档案价值。其次,档案从业者要有熟练的信息处理能力,不仅要适应网络信息技术操作的要求,还要具备运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手段进行档案信息管理等能力。

当前,由于高校对档案工作重视不够的原因,在档案管理人员队伍的配备上存在着整体水平偏低的现象。同时,网络化、信息化的发展对档案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档案管理人员缺少知识更新,难以适应新形势、新技术的工作变化,同时,各业务部门的兼职档案员对档案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往往应付差事,人员变动快,不能保证档案工作的稳定性。

二、高校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新策略

当前高校档案信息资源整合需要对症下药。元数据的出现,能够让档案部门克服电子档案管理过程中的这些困难。元数据通过对电子文件的内容特征、载体的环境特征以及电子档案形成过程中的环境和背景信息的描述,记录电子档案的相关属性和背景信息。元数据本身是一个系统,它在电子档案管理中所存储的信息与电子档案的信息内容、背景、结构等是一一对应的,是电子档案的原始状态的纪录。研究基于元数据基础的信息资源整合方案,更新观念意识,加强部门间协调,持续提高人员培训和能力,形成与各项业务协同推进、考核激励机制健全、队伍能力持续提高、管理手段丰富、技术手段与时俱进的档案信息管理新局面,应从以下几项措施入手。

⒈加强对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和利用的高度认识,提高档案工作地位,做好基础工作

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是对现有档案资源空间布局和组合方式的调整,目的是使档案资源的布局更合理、结构更优化,更有利于保存、开发、利用,使档案资源效益的最大化。整合档案资源是加强资源管理的需要,是提高利用效率的需要,是确保档案安全的需要,是强化综合档案功能、提高综合档案地位和职能的需要。因此,高校应充分认识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和利用对高校整体发展的支撑作用,将档案信息工作提高到与其他业务同等重要的地位,加强档案信息整合的基础工作,主要应从以下措施入手。

(1)全面核查,去粗存精,提高档案加工的效度。由于归档阶段的不规范,或因历史背景的变化等原因,有些档案信息资源是重复的或者失去保存价值的,这些信息资源在整合中应该首先剔除,以免在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中再次形成浪费。

(2)重新梳理、分类、组卷,提高档案信息的规范程度。对档案信息重新梳理,分类逻辑不清晰的要重新分类,案卷组合不规范的、组卷过厚、内容混杂的应进行重新组卷,尽可能将相互存在联系的文件组合在一起,对无标题或无页码的重新加工填写。这样不仅可以实现纸质档案的高质量保存,同时也为下一步档案信息整合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整合利用的效率。

(3)加强各部门归档质量,从源头上提高档案信息资源整合质量。加强对高校各部门兼职档案管理员的培训,执行规范统一的收集、整理加工、分类、归档标准,使各部门的档案信息形成统一、标准的接口,增强信息的共建共享利用程度。

⒉建立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协调机制,利用元数据方案解决“信息孤岛”问题

(1)破除信息资源整合的壁垒,形成档案整合联动机制。加强部门间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协调机制,建立一种联动机制,改变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和利用工作由单一的档案部门进行的现状,使档案部门的管理工作向业务部门延伸,加强对于业务部门开展档案工作的指导,与业务部门联合进行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实现互惠互利和优势互补。

(2)档案信息整合工作前移,实现前端控制。档案工作应有前端控制思维,提前介入,防止出现各类业务系统与档案系统的割裂,减少档案信息的壁垒。应对各业务部门的信息工作进行指导、参与、评价与验收,从信息整合的源头上把关,形成规范、统一的档案信息,增强档案的规范性。

(3)利用档案数字化信息元数据方案,消除信息孤岛的技术壁垒,收集各系统内相关元素。为了打破档案信息的“孤岛”问题,高校研究制定档案数字化信息元数据方案,利用已的元数据标准制定出高校文件实体、管理信息、流转信息等元素的元数据方案,作为捕获档案数字化信息元数据内容的重要依据。开发档案数字化信息元数据封装功能,对收集到的元数据内容进行批量封装。

(4)利用元数据作为信息检索媒介,应建立起一定规模的联机档案信息检索系统。元数据由于其对著录信息的改善使得著录的信息更加丰富和全面,同时,元数据是在电子档案的形成、使用等过程中形成的,所以元数据在电子档案的管理过程中具有动态的功能。元数据可以通过相关元素建立关系,丰富了电子档案的检索途径。检索功能的增强会给档案用户查找和利用电子档案节约成本,并且提高查准率和查全率,使电子档案的利用更加优化。以往各个业务系统形成的档案信息有一个相对独立的检索界面,有一组适合系统又简捷的检索命令,有一定的检索入口。通过元数据媒介,可以把高校的各自独立的业务系统中的档案信息整合起来,实现利用率最大化的目标。

⒊强化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主动服务意识,让档案工作深入一线

为了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力度,档案管理工作部门应切实改变“坐等上门”的意识,强化主动服务观念。对于业务部门的重要工作和项目,应于启动之初即开展主动咨询、指导和督促,加强对各项工作在策划阶段的档案工作部署,抢先一步,稳占先机,增强档案工作的主动性;对各业务部门的信息系统建设,应于立项时即介入,确保该系统中档案信息生成、保存、收集、上交等功能的全面实现,增强信息系统与档案信息系统的对接,形成业务信息与档案信息的共建共享;加强对各业务部门原始档案的收集收缴,定期督促,及时归档;加强档案信息利用的主动服务工作,对重要工作、重要项目要主动向业务部门提出档案信息查询和借鉴建议。通过这些措施,让档案信息实现共建共享,真正走进一线。

⒋建立和完善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考核考评激励机制,让档案工作由“要我做”变为“我要做”

为了促进档案信息资源整合,高校应逐步建立和完善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考核考评及激励机制,增加档案信息工作人员的动力和成就感。为此,高校应将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工作纳入到半年、年终绩效考核指标中,加强对各部门、档案管理员的考核力度,并形成退出机制,及时更换不称职的兼职档案管理员。同时,要强化激励措施,以奖为主,提高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档案工作由“要我做”变为“我要做”。

⒌加强档案信息人员培训,促进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技术手段的与时俱进

对于元数据方案需要聘请专门档案软件公司予以开发设计,并通过对全校专兼职档案人员的培训,实现档案技术的与时俱进。加强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工作的合作与交流,加强与相关高校档案工作的交流,充分发挥档案工作的协同作用,提升本校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工作的水平。

综上所述,当前,高校档案信息共建共享意识较为薄弱,“信息孤岛”现象较为严重,档案利用率较低。为此,高校档案工作者应提高认识,做好基础工作,形成档案信息整合的协调机制,使档案工作前移,实现前端控制。利用元数据方案整合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以元数据媒介开发档案信息检索利用系统。从管理上、技术上消除壁垒,强化主动服务意识,促进高校档案信息整合,切实使档案信息成为业务发展与加强管理的有力助手。

参考文献:

[1]郭红.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略论[J].兰台世界,2008(4).

[2]邢欣欣.信息化视野下我国高校教学档案管理探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2).

注:本文为安徽省高校档案协会基金项目阶段成果,项目编号:2014gr17。

高校档案资源整合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档案资源整合;科技档案;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2-0250-01

进入21世纪,随着网络的迅速扩展,网站、网页的大量涌现,以及信息服务的潮涌而至,特别是党的十七大总书记提出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思想,给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和挑战。信息化浪潮,为高校档案信息管理工作的资源整合提供了新的发展途径。

一、高校档案网络化的必然性

高校档案工作本身的特质决定了网络化趋势任何一项工作都是应需要而产生与发展的,那么高校的档案管理就显得特殊。从高校档案管理的特点来说。由于高校具备了学科繁多,人员数量大,流动性强,内容更新快,档案价值高等特点,就直接导致了高校档案工作的高负担,同时也间接促成了档案工作中的高失误。所以说,符合高校档案特点,而且能最大限度的体现档案效益的,就只有档案的网络化。

二、世界档案大环境的普遍联姻造就了高

校档案网络化趋势

首先,硬件软件的完善为高校档案网络化建设提供了基点。越来越成熟的我国网络资源,应用越加广泛;而高校档案馆自动化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开发出数百个自动化专用软件。许多档案部门均采用比较成熟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已基本实现了收集、整理、编目、检索、利用等主要服务功能的自动化管理。自动化建设大大改善了档案馆的服务手段,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促进了各项标准的制定和完善。

其次,国家政策的辅佐也缓解了经费问题,让档案网络化得以成为现实并逐步成熟。通过In.met、CERnet网看到,网络化的优越性和作用是巨大的,作为学校信息服务中心的档案馆,其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所以档案馆自身通过多种创收渠道增加收入,才能增强造血功能。

三、通过数字化平台强化管理是整合高校档案资源

及提高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

高校档案资源整合的关键在于管理。因为强化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效益,从管理出效益来看,应该用最少的投入产出更多的管理与服务,注重档案信息资源的应用和效益,其产生的效益应当有益于档案对学校教学管理、科技进步、领导决策以及师生服务所起的作用。

随着高校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的地位的确立,高校所生产的以学术论文、专著、专利等形式存在的知识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呈逐步扩大的趋势。如何有效发挥高校已经获得的科研成果,提高高校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加强高校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改进科技档案服务方式,充分挖掘科技档案的信息资源,已经成为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高校档案工作的快速发展是高校档案信息管理的内在因素

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高校档案的发展必须跟上时代潮流,高校档案在数量和内容上都发生了变化。在人才培养方面,为了加快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扩招,增加了学生的学籍档案质量。科研方面,每年全国高校的研究课题有几万项,形成的科研成果有几千项,这样就积累了大量的科研档案信息。在高校的文件方面,每年全国许多高校规模扩大,增加了许多应运而生的文件,从而增加了文书档案信息。高校办公自动化软件在高校普遍运用,这样就产生大量的电子文件档案信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全国高校大量应用高校校园网的建设,促使高校由单一的档案室,发展成为档案馆。

(二)实现高校档案信息管理应具备的条件

1.重视应用软件的规范化管理引进、开发一个档案计算机网络系统,不同于购置一台计算机,也不只是简单地将计算机用网卡等连接起来,它与单机系统比较,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需要考虑各方面的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因而应从现有资源出发,统一规范,确定近期和中长期目标,分阶段实施,最终建立一个高效、实用、安全的网络软件。要使研制出来的应用软件具有很好的灵活性,能应用于不同规模、不同性质、不同工作流程、不同工作方式的档案馆。软件开发单位和维护机构要相对稳定,有一定的技术基础。软件开发过程符合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规定。如:要求开发技术资料归档完整、规范,说明细致、准确,程序安全,使整个软件过程不受开发人员更换的影响,使用软件的质量、技术更新和后继服务有可靠保证。要重视软件系统的推广工作。商品化软件必须有一定的用户数量,保证足够的市场回报率。重视软件的小时维护和版本更新。

2.建设有特色的广泛实用、丰富的各类档案数据库,为档案信息网络提供信息源,为资源共享提供基础我国已经建成的数据库还不到世界总数的1%,所以导致其利用率低。首先,我们要真正重视数据库建设。其次要统一数据库格式,有了统一交换格式,馆与馆之间数据才能共享,才能进行数据交换。采用sybase oracle或irformix等关系型开放性数据库管理系统。从应用系统的底层,保证网络数据库操作的安全性,形成有特色的广泛、实用、丰富的各类数据库,建设一个可供资源共享的先进联机网络。所以,通过数字化平台强化管理不仅是整合高校档案资源而且也是提高其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管理不仅可以使档案学界互通信息,共谋发展。而且对于进一步推动高校档案信息管理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崔海燕.整合档案资源服务和谐社会[J].档案学通讯,2007(6)

[2]饶永.中国档案.机关档案工作.2003(7).

[3]冯江.鲁行经院学报.2001(2).

高校档案资源整合范文第5篇

>> 医学院校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整合构建研究 信息化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资源整合与共享研究 探究偏远地区中小学信息化教育资源整合与共享 虚拟化技术在信息化资源整合中的方案探究 信息化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实现策略研究 政府信息化进程中的信息资源整合研究 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图书情报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研究 虚拟化技术于信息化资源整合中的方案研究 学校信息技术与教学资源整合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信息化的农务资源整合浅析 探析信息化在档案资源整合 中小学信息化教育资源整合的4.0时代初探 新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资源整合研究 江苏省防汛信息化资源整合与共享技术研究 基于体育信息资源整合与数字化平台建设探讨 分析云计算在高校信息化教学资源整合中的应用 网络学术信息平台建设与数字资源整合应用的研究 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管理对高校档案资源整合的效用研究 信息化资源与低年级看图作文整合教学模式探究 高校教育管理信息资源整合的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6] 王婧.网络协同环境下化学学习成果管理和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应用[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7] 闫芳.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模式研究——高校精品课程共建共享的探索[D].开封:河南大学,2010.

[8] 张轶洪.电子政务环境下档案资源的整合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07.

[9] 关于运用“数学互动工具”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究性学习的若干问题探讨[EB/OL].http://.cn/Article_Show.asp ArticleID=332.

高校档案资源整合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校;档案资源;“大档案”;管理对策

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势必会造成信息传播以及信息资源的速度有所加快。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高校的信息资源整合现象越来越明显。档案资源作为高校非常重要的资源之一,其本身对高校的教学质量以及学校的整体发展产生了非常大的形象。如何针对高校档案资源进行整合,实现科学有效管理,将成为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者的工作重点。同时,档案资源管理水平也将直接影响高校的管理制度改革,对高校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一、当前高校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首先,当前我国高校档案管理制度比较落后,并不符合未来高校的发展要求。比如许多高校新增加了许多档案资源,其中包括电子档案等,都没有列入到高校的档案管理范围当中。只是分散的散落在个别的职能部门,所以许多时候档案会存在严重分散现象。甚至无法为相关的人员使用提供便利,造成档案的大肆浪费。

其次,高校所进行的档案管理内容范围过于狭窄,只是涉及到学生的基础信息、入校登记以及体检信息、成绩信息这类基础资料。其他的综合性档案内容以及学生的动态资料,这会造成档案内容缺失,不能起到很好的档案管理效果。

再次,高校的档案管理部门现存结构存在严重的不合理现象。许多高校虽然已经开始意识到大档案管理的模式,可是并没有真正将档案管理工作归纳到行政管理过程当中。故而,档案管理部门并不能够真正享受行政管理的权力,同时也无法尽相应的义务。

最后,则体现为高校的档案管理部门并没有适应大档案管理制度实行之后,档案管理业务增加的趋势。高校由于没有合理分配档案,使得管理者在进行档案管理的时候,往往会出现比较混乱的局面,造成档案管理水平偏低。

二、未来整合高校档案资源且实行“大档案”管理模式的对策

(一)提升档案管理的效益

在大档案管理的大背景之下,高校的档案资源整合与管理必须要不断改进。通过提升档案管理水平,可以有效提升档案管理效益。作为高校的相关负责人,应该充分意识到档案资源本身所具有的效益,并且将其应用在档案管理过程当中。一方面可以有效整合本学校的档案资源,另一方面也可以将档案资源的效益充分发挥出来,帮助相关的领导人员进行决策,为高校进行长远战略制定提供有效依据。比如高校的档案管理可以借助于网站平台,通过网站建设或者间接建立起与某些网站之间的联系,可以使得档案用户针对档案进行及时的查询。同时还可以有效建立起档案信息共享平台,有利于整个高校对档案信息的管理和提取。

(二)对高校档案资源进行合理集中和统一分配

大档案管理要求高校将所有的档案进行科学规划和整理。通过将学校的档案资源库档案进行丰富,可以有效实现资源的共享。并且,还可以将高校的许多实体资源与信息实现全面融合。这样,许多资料都可以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被科学记录,信息资源也可以通过档案的管理,录入到网络平台当中。高校在对学生信息进行统计或者进行某一决策的时候,可以轻松对信息进行查询。满足高校对档案信息的应用要求。

(三)提升相关人员及其校内所有人员对“大档案”管理的认识

在高校进行大档案管理的过程当中,不仅需要相关的档案管理人员意识到大档案管理的优势,同时更需要全校内部所有的人员针对大档案管理进行全面认识。通过支持大档案管理,使得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可以进行革新。比如高校可以通过宣传栏或者横幅等形式,针对大档案管理制度进行选换。还可以举办“大档案管理制度介绍会”,让全校师生针对大档案管理有更为直观和全面的认识。这样一方面吸引了全校师生的注意,另一方面也真正加强了高校的档案管理能力,为高校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提供帮助。

(四)注重对档案管理者专业素质的提升

在进行大档案管理的过程当中,应该格外重视高校内部档案管理者专业素质的提升。加快培训速度的方式o疑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通过对档案信息资源的提取和开发,可以有效将专业人才聚集起来,组织开展培训。尤其在近些年来,我国的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社会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电子化以及网络化发展使得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更为科学。所以档案管理人员应该对基础的信息搜索以及信息检索方式进行了解,逐步将自身打造成为复合型、专业性人才。高校可以通过给予档案管理人员晋升的机会和权力,这样可以有效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为后续高校制定科学的档案管理计划奠定基础和保障。

结束语:

在高校实行大档案管理制度,有利于高校将原有的档案资源进行丰富。同时也可以有效对档案管理方式进行革新。一方面可以使得高校的档案管理更为科学有效,另一方面也可以在高校利用档案资料进行决策的时候,真正起到有效的依据作用。所以,从长远角度分析,整合高校的档案资源,对其实行大档案管理,确实有利于提升高校的整体档案管理水平,对于促进高校的优质化、长远化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徐欣. 整合高校档案资源 实行“大档案”管理研究[J]. 档案学研究,2008,05:28-31.

[2]郭怀珍. “大档案”管理体制下高校档案资源整合途径研究[J]. 兰台世界,2013,14:42-43.

[3]柯友良. 教育信息化环境下高校档案资源的整合与共享[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18:15-16.

[4]谢王艳. 高校档案资源整合工作探析[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02:129-130+154.

高校档案资源整合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校;档案资源;大档案

我国高等学校在自身办学的实践过程中,毫无疑问,都会积累大量有关的档案资源,如何对这些庞大的档案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是档案管理部门面临的重要任务。随着我国高校的发展和其它事业的进步,档案资源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然而目前我国的高校在档案资源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严重阻碍着高校的健康有序发展。在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条件下,加快整合高校档案资源,实行大档案管理是目前迫切需要应对的问题。

一、整合高校档案资源的重要意义

(一)推进高校事业的发展

档案资源的管理工作与高校的事业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高校的教育教学就是档案资源的中心工作,通过将学校师生的档案材料进行集中的分类和管理,能够加快档案集合体的形成,同时能够将有特色和有价值的档案资源提供给档案的需求者。此外,高校的档案资源与教学评估和学生就业等问题息息相关,只有将这些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整合,才能形成完善和系统的档案库,从而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便利。不仅提高了档案部门人员的工作效率,还推进了高校的档案管理体制的完善和发展。

(二)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

众所周知,档案资源不仅是高校的记录册,更是学校教师和学生自身的人生经历书,档案所与生俱来的权威性和真实性使它与其它资料区别开来,并且是其它资料所无法取代的。档案对于高校学生来说,档案是记录他们生命轨迹的证明,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和学习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必须要加强整合档案资源的水平。

(三)加快档案服务的现代化

高校档案资源管理部门在其自身的发展中,要始终以加快实现档案服务的现代化为目标。在当今的信息时代,现代化技术已经成为高校档案整合的前提,只有形成一个档案信息资源的集合体,才能对档案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通过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和使用,将会加快高校投入现代化设备的进程,从而有助于实现高校档案资源的共享,最终有效解决高校的信息需求问题。这一点不仅能够对高校的特色服务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更能够实现档案资源的信息化和现代化。

二、目前高校档案资源整合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的档案管理体制不完善

近些年来,由于高校招生的规模不断扩大,且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高校的各类档案资源越来越多,由于部分高校在档案管理体制上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了高校档案资源利用率不高和资源的极大浪费。在体制上存在的原因首先是高校的档案管理的职能不明确,在具体的档案管理工作中未能真正落到实处。部分高校虽然在表面上承认档案工作的重要性,但却未能设置独立的档案管理结构。其次,高校档案管理体制的单一性也限制着档案资源的有效整合,不利于充分发挥档案资源的作用。

(二)高校的档案整体管理理念淡薄

由于高校档案管理体制的不健全,使得高校的档案管理缺乏统一的科学规划和科学的管理理念。虽然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具备自己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但是由于各个部门之间的管理职能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从而使部门职能之间出现了分离的倾向,最终形成信息孤岛。此外,高校的档案部门与其它部门之间由于相互隔离,使得在档案信息化进程中缺乏协调,从而造成信息建设的重复和资源的浪费。

三、在大档案管理背景下不断整合高校档案资源的措施

(一)加强对档案管理的整体认识

在大档案体制的背景下,要想不断提高高校档案的整合水平,首要措施就是要对其进行整体的把握和分析。高校领导要牢牢树立档案资源是高校的第一信息资源这一理念,对档案资源的重要性给予充分的重视,并且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对自身的档案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和传承。在对档案资源进行整体的把握后,要把整合的目标进一步的明确,设置学校的特色资源,使档案资源的利用率发挥到最大。

(二)提高档案资源的管理水平

管理工作是高校进行有效整合档案资源的关键,通过不断加强档案资源的管理水平,促进效益的提升,整合现有的资源。因此,在高效的档案资源的整合过程中,首先就应该以档案信息的管理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而通过网络信息化等技术实现信息的及时查询和传输。此外,还应该将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重点放在数据资源库的建设上来,不仅能够有效保护珍贵的档案信息,还能实现最大程度上的资源共享。

(三)加大人才培训力度

要想真正落实档案资源的整合工作,还需要一支具备较高信息专业化素质的人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日益更新,档案资源的整合工作对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不断优化档案部门的人才结构。因此,在推进档案资源整合信息化的过程中,要加大对档案业务和计算机业务复合型人才的引入,同时,对在职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信息技术培训,切实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素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加快对高效的档案资源进行科学的整合,在大档案管理体制下不断推进档案资源,是完善高校管理体制的重要举措,有助于高校的提高学科教育的同时不断深化管理制度。总之,面对大档案的管理体制,如何对档案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是高校档案部门需要面临的一个挑战。笔者相信只要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始终做到统筹兼顾,积极发挥创造性和主动性,就能够对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做出相应的解决。

参考文献:

[1]邓小红,张开敏.整合高校档案资源实行大档案管理探讨[J].才智,2013(36)

高校档案资源整合范文第8篇

【关键词】网络化;档案信息资源;整合

0 引言

“十一五”初期,国家档案馆向全国的各个档案部门发行的“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中明确指出,国家档案馆的主要任务是: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分级建设,在保证安全和保密的前提下,加快档案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推动数字馆藏和数据库文件的建设。力争到“十二五”初期,全国各省,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各事业单位的档案部门要努力建设并投入运行的一些内部信息资源局域网,使得文献记录管理和办公自动化等的现代化管理功能基本实现,依托当地电子政务建设项目,创建一个文献目录信息中心,依托公共信息网络,建立档案网站,逐步构建全国档案信息网络。

档案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和网络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和共享信息资源的文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档案信息资源在各级的重新整合,使非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能够满足网络文件建设的需要。较高学术层次的高校档案馆作为国家档案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也面临着信息集成文件的问题,文件信息的网络问题。这需要思考如何构建大学档案馆馆藏文献大纲,如何实现文件信息服务,如何规范文件服务功能,如何更好的整合与利用现有资源,如何更加充分地体现文献价值,如何更好的落实国家档案政策的要求。然而,就目前来看,高校信息的收集和管理任务还远远大于国家所规定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文件处呈现更分散的管理状态,档案信息管理相对落后,大多是纸质文件,没有以数字形式或电子形式归存,并没有形成网络化和科学化的管理。

(2)仍在使用单一文件管理,服务手段依旧落后。由于尚未构建文件管理的信息网络,依然在等待使用方上门,采取被动式服务的模式,管理与服务还处于传统的手工操作阶段。

(3)重要文件信息的缺乏,广大教师和学生只了解一点点档案知识。有相当一部分人不知道什么信息资源,更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利用档案资源,甚至不知道如何处理查询,如何利用有效查询来分析整理档案中的数据,严重制约了档案信息资源的归档效率。

档案信息资源的归档大多以文件的形式或文件中的数据统计分析的形式,深加工的文件对档案信息归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科学高效的利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尽快实现高校档案信息网络化管理和服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

1 加强网络建设,促进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

目前,中国的电子商务网络工程已开始全面的覆盖各个行业领域,标志着社会信息化,互联网业务,家庭网络三个项目进入良性循环和有机互动的过程。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高校校园网络建设, 在现有的网络办公系统,网络教学系统服务平台的基础上, 构建校院文件档案信息管理平台,加大投入软硬件设施,促进高校与IT产业的技术合作,开发与之兼容的管理软件,将档案信息内容按照文件数据标准和文件数据规范进行科学管理, 系统管理。对于文献资源整合中的大学而言,加强源文件规范的数据数字化进程管理,改善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基本条件,可以采取以下步骤来实施。

(1)文献档案管理应加强与高校其他行政管理部门的沟通与交流,保证各种信息文档,处于一个完整的存档接收范围。

(2)加强研究各种特殊的文献信息,我们要掌握其共性的方面,还要注意控制数据和信息的储备,制定和完善各种文献档案信息的管理制度。

(3)根据研究的类别,将各种文献档案信息相关联的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其它信息有机的结合,编辑整理成各种需求形式的信息资源。

(4)管理和教学方面,数码照片,幻灯片,光盘,录像带,录音带等媒体文件,可以通过译多媒体文件来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

(5)建立完善编译团队,基于文件信息网络管理标准基础上编译档案文件,既提高了文献管理效率,又方便管理人员有效地开展网络服务。

根据上述几种措施进行实施,高校档案管理部门接收的文献信息可以逐步实现数字化电子化,图书馆等其他文献信息部门可以借用成熟的网络搜索技术,建立自己的网上档案信息检索系统,政府网,企业网,家庭网通过互联网接入校园网。电子商务服务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用户可以方便地访问到自己所需要的各类档案文献信息。 2 统一管理规范, 实现高校档案信息的标准化

信息系统的统一和技术标准的规范,是完成文献系统之间的共享的必备条件。因此,文献管理的现代化和网络化前提是实现标准化,整合信息资源也是在标准化的基础上进行实施。国家“档案编目规则”等标准的出台是对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提供技术支持, 以确保使用标准化质量体系来管理系统数据。文件数据结构的标准和数据库的结构标准是一致的,确保了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合理共享。目前,国内的各种文献信息管理类软件没有统一的平台和文件数据库的结构标准, 建议进行统一协调与规范。

3 加强技术合作, 促进文献档案网络建设的发展

高校文献档案网络是一个将已经完成了网络上的电子文件集合的数字档案馆, 以某种方式,使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服务,来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 充分利用网络传输功能来实现档案信息整合的在线服务。网络传输已经改变了传统的文献信息收集与归档,通过校园网中相应的系统软件履行必要的手续就可以将需要的存档文件转移。每一个部门或个人的电脑都可以成为数字化档案馆的“用户终端”,使用这种终端,可以快速轻松地访问相关目录和文件的全文本索引。便捷的网络打破了传统档案管理服务时间的限制和约束, 保证了服务工作的连续性,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你可以利用整个网络的数字档案信息资源,这就是潜在的优势,也就是说它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网络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首先于各种纸质媒介的资料信息需要进行数字化处理,分类和检索,然后编辑,创建一个综合文献信息数据库。关于数据库的建设,还应考虑到用户的需求,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数据库文件信息资源丰富,功能齐全,如文献目录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等等。此外,您还可以发挥各相关职能部门的特点,建立具备不同特色的资源库,如教师数据库,学生数据库,影像数据库,专利数据库,各类科技成果考试数据库等等。另外,还可以有序的开展电子档案编研工作,加强网络系统维护与系统评价,各类用户的培训等工作。

4 科学合理规划, 把握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特点与方向

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是档案管理网络一体化发展的方向。目前,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是依靠数字技术将文献档案,文字图像和声音转化为电子存储媒介,以数字化的形式进行传输和处理,实现信息资源和文件管理的数字化采集功能。档案信息的网络化管理应采用国际标准和国际规范实现与互联网互通共享,实现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的现代化管理模式。高校档案部门需要组建符合国家,省,市档案部门要求的兼容信息数据库, 保证各系统之间的相互匹配性和兼容性,真正意义上实现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防止了不同建设的分化。在文献共享和信息资源整合方面,高校档案部门都有自己的定位和特点,在文献资源的共享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为了适应当前新的形势,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必须抓住机遇,加大力度调整内部组织结构和人员,找准自身发展的定位,突出业务重点,坚持实用性,经济性和共建共享的指导原则,找出各类文献资源整合的融合点, 构建一体化信息网络建设。为此,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应加快结构调整与资源整合,建立专业定位的文献信息资源数据库,提高文献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点,推动文献信息资源的网络化建设工作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志云.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趋势及整合措施浅议[J].档案学研究,2005(1).

[2]何振才,李广都.浅析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构成与管理[J].山西档案, 2012 (2 )

[3]杨丽娟,孙海燕.论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模式[J].济南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2.

[4]李春兰.浅谈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攀登,2011.

[5]卢慧军.数字化时代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J].宁波电大学报,2007(5).

[6]陈楠.档案信息数字化与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23).

高校档案资源整合范文第9篇

邓君在《档案学通讯》2011年第4期撰文指出,档案载体随着时展而不断进化,同时,又与社会政治制度息息相关,承载着人类文明的轨迹。纵观几千年档案载体发展,其演变规律有以下几点:一是档案载体存储容量递增率;二是档案载体寿命递减率;三是档案载体与政治经济发展的一致性;四是档案载体与科学发展的同步性;五是档案载体人工可直接识读的递减性。档案载体发展的上述演变规律,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对档案载体演变规律进行探讨的目的在于:正确把握档案载体的发展方向,为未来档案载体保护提供理论基础。

论档案信息专题数据库的选题

王鸣鸣在《中国档案》2011年第8期撰文指出,档案专题数据库选题是一个战略性问题,选题确切与否,直接关系到建库成败。如何选题呢?作者认为:

首先,要围绕社会需求选题。关注民生问题是专题数据库选题的重点。要把选题工作置于社会的大环境中审视,有针对性、有目的地考虑选题项目,使其既贴近社会、贴近公众,又具有独创性和开拓性,让档案信息在服务中实现最大的社会效益。其次,要配合政务信息公开把握选题。一方面,要紧紧把握时代脉搏,瞄准中心工作和社会新闻信息,通过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点与热点的分析把握选题;另一方面,要学习研究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了解国家、地方、行业的中长期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来把握选题。最后,要突出馆藏资源特色准确选题。为了突出专题数据库的馆藏资源特色,一是要找准定位;二是要科学分析;三是要突出个性。

四个范式:欧洲档案学的观念和战略变化

――1840年以来西方档案观念与战略的变化

特里•库克在《档案学研究》2011年第3期撰文指出,在与记忆和证据的斗争中,档案认同已经经历或正在经历四个范式或框架或心态的转移。这四个框架为:证据、记忆、认同、社会/社区。这四个框架是超越时间的,它们没有互相取代。

法国大革命之后,作为国家公共机构的档案馆开始在欧州并最终在其海外属地或前殖民地出现,馆藏档案可以提供给公民利用。这些档案馆中的多数重视国家较早的官方档案。因此,职业档案人员最初的角色被确定为政府机构司法证据的守护者或保管者。当时的档案学者及其建立的档案管理原则――来源和原顺序原则,都要求档案人员以守护这种“自然”的档案遗存证据为中心,对司法遗存按上下文关系进行整理、编目和保管。证据是这一范式的关键词。

随着两次世界大战、大萧条以及大量新的社会计划的实施,国家产生的文件数量呈前所未有的爆炸式激增,迫使重新塑造档案范式。这一时期的档案学者(如谢伦伯格们)及其理论著述显然关注作为历史资料的档案的鉴定,关心历史学者型的档案员怎样主观地创建文化记忆资源,如何运用现代业务工具和方法有效地管理不断增长的馆藏。这样产生的档案仍然是人类事业和组织活动的证据,但形成、鉴定、收集、著录以及理解这个证据的背景发生了深刻的转型。这个记忆范式,在上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十分盛行。

随着档案工作者在大学设立档案学研究生计划和档案学术刊物、档案专业人员培训及专业活动的举办,他们逐步获得独立,并建立了本专业的认同。他们越来越多地吸纳其他各学科以及各类利用者的见解,并以专家身份,从服务广泛的利用出发,去辨别、鉴定、收集和著录社会资源。档案从支撑学术精英的文化遗产转变为服务于认同和正义的社会资源。档案工作者作为专家,引领社会借助基于证据和共同记忆的档案找到社会的认同。上述三个范式,在21世纪初期达到顶峰并相互交合。第四个范式――社会/社区:参与式档案及辅导员型的档案范式正呼之欲出,西方档案界已经感觉到再次出现了方向性的转变。

高校档案在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作用

卞昭在《档案与建设》2011年第6期撰文指出,充分利用高校档案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作者认为:

高校档案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作用主要有四:一是高校档案蕴含着独特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资源;二是高校档案蕴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教育生动教材;三是高校档案蕴含着激励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真实素材;四是高校档案蕴含着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丰富营养。高校档案服务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途径主要有四:一是建立高校档案服务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领导机制;二是挖掘档案内涵,丰富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资源;三是优化服务氛围,营造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环境;四是加强档案队伍建设。

弘扬档案文化彰显档案价值

――对江山市档案文化建设实践的思考

徐青在《浙江档案》2011年第6期撰文,介绍了浙江省江山市档案局(馆)在档案文化建设方面的做法,总结了加强档案文化建设的经验。

江山市档案局(馆)在档案文化建设方面的主要做法:首先是申报档案文化遗产,打造档案文化品牌。2000年以来,该档案局(馆)先后申报入选的部级档案文献遗产两项:一是《清漾毛氏族谱》,二是《浙江抗日军民救护遇险盟军档案》。省级档案文化遗产一项,即《清代江山长台地方田地山场产权登记、买卖及纳税档案》。其次是挖掘特色档案资源,服务地方文化建设。多年来,该局(馆)依靠《清漾毛氏族谱》不断挖掘其文化内涵,参与相关活动。最后是拓展档案利用方式,激活档案潜在活力。基本经验:一是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融合;二是加强重要档案征集;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四是发挥档案工作者主体作用。

当前我国档案资源整合实践的比较研究

孙丽炜在《山西档案》2011年第3期撰文,就当前我国档案资源整合四种(顺德、浦东、和县、深圳)模式的产生和发展情况进行梳理,提出了今后我国档案资源整合的建设性意见。

从背景上比较,顺德、浦东、深圳市的档案资源整合,都是为配合政府机构改革由政府主导而展开的;和县的档案资源整合,则是在应对档案资源建设面临的实践问题,由安徽省档案局在报经省委、省政府同意下,而形成的“县委总揽、政府领导、档案部门实施、专业部门配合支持”的工作格局,大刀阔斧地对档案资源的整合。从对象上比较,顺德实行的是档案馆、城建档案室、房地产档案室三者档案实体的整合;浦东新区是分阶段、逐步实现“从管理体制、工作职能到档案资源的全面整合”;深圳也是将城建档案馆与综合档案馆进行整合,并增添了一些新的职能;和县则不仅包括城建档案馆与综合档案馆的整合,还包括对房产、国土等其他部门档案的整合。

从措施上比较,顺德、浦东、深圳采用的是成建制归并,和县主要是行政推动并辅之以地方法规的规制。借鉴以上经验,今后,我国档案资源整合,应以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探索档案部门大系统管理的机制;以资源整合为抓手,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馆藏资源;以法律建设为措施,减少争议和实践操作的难度。

国家档案资源建设的途径,问题与策略

陈姝在《北京档案》2011年第6期撰文认为,从目前各地的工作实践以及学术界的理论研讨来看,国家档案资源建设的途径主要有七个方面:一是前端控制;二是档案接收;三是档案征集;四是主动记录;五是全面采集;六是资源整合;七是资源监控。共性问题主要有:一是急速增长的数量难掩历史档案欠缺的遗憾;二是馆藏档案门类和载体形成结构比例失衡,内容单一;三是缺乏特色档案资源。加强国家档案资源建设应采取以下策略:一是从国家层面上讲,应完善档案馆网结构,切实保障综合档案馆作为所在区域的档案保管和利用中心的地位不动摇,并带动其他各类档案馆的发展。二是从档案资源建设的七个途径上下工夫:积极实施档案资源的控制,将各种门类和载体的档案及相应的电子文件收集齐全,按时归档;依法开展档案接收工作;灵活开展档案征集工作;踊跃参与主动记录工作;全面采集档案资源;科学实施档案资源整合;通过立法或其他行政手段,切实监控重要档案资源。

基层档案局、馆长的角色定位

章华明在《档案》2011年第3期撰文认为,目前,我国从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到基层档案局、馆,基本实现了局、馆合一,但局、馆人员的待遇却有所不同。这种局、馆合一的体制,不利于档案事业的发展。基层档案局、馆呈现以下基本特征:一是实际地位低,硬件条件差;二是队伍青黄不接,处于转型期;三是守成有余,进取不足。对于局长兼馆长甚至兼地方史志办、党史办主任的局、馆长来说,其工作重点应在行政方面,是“行政”干部,和普通档案馆长有所区别;从档案的日常管理、查阅利用服务和档案编研来说,档案馆长应是管理学兼历史学方面的专家;档案馆长应利用资源和时间优势,鼓励其同事一同参与档案编研、历史乃至文化研究,共同培养成某一方面的专家、学者。务必成为基层档案局、馆真正的核心人物和事业发展中的代表人物。

推动档案文化发展和繁荣

高校档案资源整合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校档案;档案管理;信息资源共享;社会价值

1 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概述

高校档案是高校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是高校科研、教学、管理活动的真实记录,高校档案的开发利用对学校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最大限度的发挥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是档案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热点。通常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主要形式包括基本目录数据库、专题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几种,在信息网络发展和普及的今天,依托网络技术实现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十分必要。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强化了信息的可获知性或获取性,是社会组织与公众平等的拥有对高校档案信息资源获取权与获取条件,最大限度的发挥了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价值。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共享需设置一定的权限,只有可向社会公开的范围才具有信息资源共享的权利。

2 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与现状

(1)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

从高校档案管理自身的特征属性来看,信息化背景下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是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实现的基础,而前提又是信息资源的整合。依托网络技术建立统一的信息交换和共享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强化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动态性、可控性,以及信息的融合集成性。实现资源共享的前提下,高校档案信息资源整合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一是信息资源的标准化、规范化原则,二是序化、全面、系统原则,三是系统功能完善、简单易用原则,四是档案信息安全原则。

(2)高校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实现

高校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实现需要一定的基础条件,首先从环境基础条件来看,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信息环境逐渐成熟,这为高校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提供了技术支持;其次从政策基础上来看,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对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信息法律法规不断完善,这能够全方位的保障信息资源共享的实现;再次从工作基础条件来看,高校对档案数字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数字档案馆、档案网络建设已经成为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的重心和趋势;最后从人才基础条件来看,高校档案管理高水平人才培养力度逐步加大,越来越多的高素质档案管理人才引入到管理队伍中,使高校档案管理实现了高素质人才的合理配备。

(3)高校档案信息资源问题分析

在众多档案门类中,高校档案集综合性与专门性于一身,具有较高的价值,而且潜在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较高,被社会广泛视为优质特色信息资源。通常来说,高校档案的组成内容多样,但并非所有信息均可公开化,必须设定有限的利用空间。从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前仅有不到20%的教学与科研档案能够被社会公众所利用,而利用的途径通常只有教学或科研人员主动对外公开和教师或科研人员公开发表两种途径。高校档案信息资源长期以来为走向“共享”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传统档案观、价值观对高校档案管理主体的影响,二是档案服务成本与管理效益之间的矛盾,三是知识产权保护与信息安全问题。

3 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社会价值实现路径

(1)档案信息服务多元化方式的实现与拓展

高校档案信息服务多元化是信息资源共享实现的基础,应从目前单一的档案服务情形下拓展服务模式,解决档案信息分享与定位不对称的问题。首先,高校应从档案信息共享的视角创新档案提供利用服务的方式,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与作用,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或档案网站,开展丰富的网络档案服务;其次,适当扩大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覆盖力度,并从整体层面扩大宣传,积极宣传高校特色档案资源的社会功能;再次,搭建高校与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信息交流的平台,主动推送档案信息服务。

(2)建立档案信息标准体系与服务体系

档案工作标准是以档案工作领域中的重要性的事务和概念为对象而制定或修订的各种标准的总称,档案信息标准体系的构建是档案信息标准化建设的核心。在高校档案管理中,结合高校自身特点,构建档案信息标准体系需遵循以下个重要原则:一是做好顶层设计,确保档案信息标准体系的科学性,二是优先制订档案应用标准,三是立足国情与国际接轨并重。

对于高校档案管理中的信息服务体系建设,需要向用户提供全方位、便捷快速、高效的信息服务。首先需要对档案用户信息需求进行分析,结合实际需求设计有针对性的服务模式。在用户需求调查中发现,用户信息需求主要呈现三个方面的特点,即用户信息需求的层次性明显,用户信息需求多样化与个性化,用户信息需求强调实用性;其次对档案信息服务方式进行变革,拓展服务内容,比如档案主业服务、档案信息数字咨询服务、在线信息检索服务等;最后,构建档案信息服务系统,实现档案服务线上功能。

(3)高校档案联盟机制的建立与实施

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及社会化服务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遵循高校档案信息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从目前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现状来看,实现社会化资源共享而实现档案信息最大价值的客观条件相对薄弱,需要高校之间、高校与社会之间构建联盟机制,形成资源互补的动态联盟。横向协作关系来看,积极构建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的“三馆合一”体系,纵向协作关系来看,地区高校进行合理规划,借助网络优势形成档案信息交流合作平台,覆盖社会实践的方方面面,这样有利于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社会价值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何秀清.基于信息资源共享的高校档案管理模式探讨[J].皖西学院学报.2013.12

[2]黄小忠.建设区域性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机制和途径研究[J].山西档案.2015.7

[3]张灵.网络环境下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探析[J].档案管理.2015.5

[4]孙细妮.基于SWOT分析法的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模式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3.11

上一篇:高校审计范文 下一篇:高校财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