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管理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5 18:27:05

服务管理工作经验总结

服务管理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创新 以人为本 技术革新

中图分类号: U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当今的世界科技创新是评价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在企业经营中不断的创新也是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保证。在整个社会都大力提倡科技创新的大形势下。作为县级供电公司最基层的供电区域管理公司,管理基层的用电市场。了解最基层的用户需求,简单快捷安全地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安全提供电力产品的同时提供一流优质的服务。县级供电公司开展科技创新管理工作,根据实际业务范围和人员素质基本情况,实事求是、创新管理、以人为本、注重实用。

一、管理制度改革鼓励创新

科技创新管理是一个创造性的工作,原有的管理制度可能有制约人们科技创新的积极因素,适合的制度能够释放人们的创新意识,以结果和创意为导向的创新管理模式是世界一流科技创新型企业的管理趋势。县级供电企业在原有职能制管理模式下,等级分明职责明确,员工缺少创新的动力,不利于员工的创新意识培养。改革原来束缚创新发展的制度,采用更能有利于创新管理开展的管理制度。制定鼓励创新符合创新科学规律的管理制度,比如科技创新培育管理制度、科技创新实施工作办法、科技创新活动安排计划、科技创新奖励制度等,从制度上改革鼓励创新。创新合作管理模式,采用与高等院校和高科技企业联合起来搞创新研发,实施新技术的应用等工作。成立创新奖励专项基金,公司每年从销售收入中拿出一部分资金作为:技术革新,专利申请,论文写作,管理创新的专项奖励基金。

二、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推行科技创新管理工作

实事求是就是根据县级供电企业的基本业务范围和涉及的基本技术分类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县级供电企业的主要业务包括生产技术管理,营销服务管理,安全调度管理等,围绕这些主要业务开展科技创新管理。在生产技术管理中实施技术创新改造。例如营销科技手段的提升,办公大楼局域网络的升级改造,新的生产技术的实施应用,新的抄表系统的应用,新的营销系统的应用,新的营销稽查系统的运行等等。在管理创新方面例如新形势下农电工队伍的管理模式,农电工的培训模式等等。

因地制宜就是根据某个县级供电公司的具体管理强弱方面和创新人才多少情况和现阶段成熟应用的技术情况等具体现实的客观情况实施科技创新管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就是结合县级供电公司的具体业务范围,结合现在最成熟的应用技术。在公司整体管理战略指导下开展最需要科技创新管理的那部分业务。

因地制宜也是制定可行性高的科技创新管理项目,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尽量减少规避可能遇到的风险。尽量减少科技创新管理中的失败项目率,在项目实施的初期把好立项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全过程培育监督。在选用技术的过程中进行立项考察,选用最成熟的先进技术。结合供电公司的实际业务需要,和人员队伍的业务素质,制定可行性高的创新项目实施方案,已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三、以人为本人本管理

科技创新主要取决于有创新意识员工的发明创造,充分调动这部分人的创造积极性是创新管理的根本所在。人本管理根据不同的工作人员熟悉的业务范围不同,能够创新的领域不同。因才使用,因人而异。人才培养,人才开发,人才梯队建设,人才的挖掘和发现。人是在创新活动中最关键的因素。没有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很难成就创新成果。没有创新的思想成就不了创新人才。人才的培养其实就是创新人才的发现挖掘,创新思想的培养。人才队伍的培养主要在于培养重视尊重创新的企业文化氛围。在这个氛围中培育创新思想。具体结合公司的管理实际情况。培训青年毕业生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技能。发现挖掘经验丰富老员工的工作经验中的创新之处。新老结合一个有专业的知识体系一个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最易结合出创新成果。管理经验丰富的管理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出的行之有效的新的管理方法和新的管理手段。这些创新的管理形成说明性的文档,使之能够被别人理解,尽量能够被模仿复制。针对县级供电企业的高端人才匮乏,普遍综合素质差的实际情况。采取选派人员到省公司或高校进修学习。加大企业内部的业务培训人员范围。针对关键重要的人才实施尊重高薪的特殊政策。在整个公司上下形成以人为本,培养人才,发现人才,使用人才,重用人才,重奖人才,留住人才的企业文化氛围。

四、创新成果管理的归档以及后续应用实践

科技创新的管理作为一个企业的技术储备资源,历来被企业非常重视,创新成果及时申请专利,相关创新管理方法的学术。能够有条件的情况下适当的应用部分的创新成果,以检验创新实际应用的效果情况。等等这些都是科技创新成果管理工作的范畴。

技术革新发明创造管理创新,这些都要及时进行文字资料的整理保存并归档。技术革新的及时生成QC报告,上报省电力公司,参与专业评价。当成果有强的应用价值时及时推广应用,并总结应用的经验提高劳动生产率。发明创造及时申请专利保护,既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也是对创新劳动的一种肯定。

管理创新及时申请上级的公司评定,每年国家电网公司会有一个管理创新的调研,及时申请评定,并申请相关上级单位管理专家的评审,结合自身公司实际情况,分析预测应用前景。并根据公司管理的实际情况实施该管理创新用实践检验,是否真的能为公司带来效益和效率的提升。如果确实效益和效率有很大提升,总结应用的经验推而广之,将极大地促进公司的发展。

参考论文:胡宝民 王丽丽 李子凯 于新凯 河北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 《科技创新管理研究领域状况及展望》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2004.4

王宏杰 祝春红 华中农业大学 双汇集团 《双汇集团科技创新管理的成功经验分析》 中国科技论坛 2007. 3

服务管理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 离退休工作 离退休处

高校离退休教职工是高校建设发展的宝贵财富,如何激发老同志在学校建设中的积极性,增加学校发展中的和谐因素,成为高校离退休工作的重点与难点。我校离退休工作具有人员多、分校区、职称高等特点,只有深入了解、调查目前离退休同志的需求,不断改进离退休工作的方式、方法,拓展工作思路,才能让老同志在老有所养、安度晚年的同时,发挥作用,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随着形势的变化和离退休人数的增加,离退休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面临着许多新问题,管理和服务的水平也亟待提高。离退休工作不能仅仅满足于管理和服务具体工作的实践层面,还要卜升到管理和服务研究的理论层面,积极探索和研究适应离退休工作变化发展的新思路,创新管理服务工作的方式方法。要主动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善于总结好的做法和经验,发现问题和不足,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调研,把握规律性、增强实效性、富于创造性,不断提高离退休工作水平与服务质量。

一、中国农业大学离退休工作的理念与经验

针对我校离退休教职工队伍数量大、知识层次高、整体素质好、年龄跨度大、高龄人员多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四点一线三支队伍”的“四一三”模式,即围绕四点(即关注热点、研究难点、抓住重点、体现亮点)服务,贯穿一条主线,形成三支队伍。

1.秉承“以人为本'’理念,通过“四点一线三支队伍”模式,提高离退休工作质量

(1)围绕四点服务。深入了解老同志关心的热点问题,主动疏通,不断推动改革政策的具体落实。针对不同时期不同热点问题征求老同志意见和建议,努力使工作中的难点问题有所突破。体现亮点,充分发挥老同志“农业”方面的专长,在新农村建设、科技服务、村官培养等方面服务“三农”,老同志们在“老有所为”中体验参与的乐趣和奉献的快乐。分党委针对我校老同志的特点,抓住重点开展工作,通过学习参观、培训交流进行主题教育活动,不断丰富党支部的活动方式,以活动为纽带丰富老同志精神文化生活。采取“五个相结合”(即集中与分散学习、学习与座谈讨论、学习与报告、学习与开展活动、经常性学习和阶段性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好老同志学习和参观活动;坚持“三个一”,即每学期组织党员进行一次参观考察活动,每年组织党支部书记进行一次培训,每年“七一”进行一次慰问党员活动;不断丰富党支部的活动方式,各支部以诗朗诵、庆祝党龄纪念日、参观等多种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活动为纽带,“寓教于乐”丰富老同志精神文化生活。一方面开展固定的具有校园文化特点的活动,集思想性、娱乐性、趣味性为一体,如每年举办“迎新春联欢活动”、“迎七一党员联欢活动”、“九九重阳节金秋文化周”等活动,受到老同志的欢迎。另外结合时局开展阶段性的专题活动。如“奥运倒计时400天体育项目表演赛”、“迎奥运倒计时100天书画展”等。

(2)发挥党建“一条”主线作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主线作用,建立和完善如协会负责人、楼门联络员等多种联系群众的渠道,扩大和延伸服务范围。针对我校党员居住分散,部分党员高龄多病、行动不便等特点,在广泛听取党员意见的基础上,重新按居住地或原工作院系调整党支部,换届选举产生了48名党支部书记,在组织上保证了党支部主线作用的发挥。以2010年为例,“七一”前我校48个离退休教职工党支部的书记、副书记、支部委员90人会聚东区主楼四层报告厅,以工作论坛的形式研讨党支部活动开展及如何更好地开展“五好支部”建设活动。

(3)形成“三支”自我管理骨干队伍。我校离退休处搭建平台,初步形成三支离退休教职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骨干队伍。第一支队伍是离退休教职工党支部书记和党员骨干队伍,他们在开展老同志思想政治工作、了解老同志思想动态、化解矛盾、服务党员、联系群众等方面发挥了核心作用。第二支队伍是关工委、老年大学、老教授协会、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等涉老团体的老同志负责人队伍,他们凭借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经验,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无私奉献、忘我工作,面向学校、面向社会在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诸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支队伍是老年文体骨干。我校现有乒乓球、台球、门球、沙狐球、羽毛球、太极拳、摄影、书画院、老年大学、老教协、老科协等19个协会和涉老团体,具有人数众多、覆盖面广的特点,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力量,通过积极鼓励和支持他们开展活动和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带动更多的老同志老有所乐,欢度晚年。

2.建设和谐服务型团队,做好服务与沟通工作

我校离退休处工作人员以努力提高老同志满意度为工作目标,以建设和谐服务型支部为重点,积极探索有效的组织活动方式,采取“一个结合、两个同步”、“请进来、走出去”的学习教育方式,以主题党日活动为活动载体,提出“在有限条件下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做好服务工作。

(1)探索“一个结合”的学习方式。即党小组学习与集中组织生活相结合。由于在职支部人员分两校区办公,为保证每月一次的组织活动,采取党小组学习与集中组织生活相结合的方式,按工作地点将支部分为两个党小组,针对不同主题,开展不同形式的学习讨论。

(2)采取“两个同步”的教育方式。一是要求在职党员与离退休教职工党支部书记培训同步;二是要求在职党员与离退休教职工党员学习教育同步,每年两次组织离退休教职工党员外出参观。要求在职党员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做好为老同志的服务工作。如2008年分三批组织近300名离退休教职工党员到天津参观学习,2009年分两批组织200名离退休教职工党员到承德、隆化烈士陵园参观学习,2010年分三批组织东、西区220名离退休教职工党员分别到河南红旗渠、云台山及安阳殷墟和北京房山霞云岭堂上村《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曲诞生地和圣莲山参观游览。在职党员与离退休教职工党员一起在纪念碑前重温入党誓词,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收到较好的效果。

(3)运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学习教育形式。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学习教育形式鼓励在职人员参加每年教工委组织的本系统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和学习交流。几年来,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11所高校同仁先后来我校交流座谈。2008年5月我们在职支部组织党员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10月到东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学校学习交流,学习先进校党建工作的经验,提高工作人员的政策水平和管理服务等方面的能力。

(4)通过主题党日活动,提高服务管理水平。为搞好支部活动,2008年在我们支部党员中开展了一次特殊党日活动――“七一”阳光行动,即“七一”前每位在职党员到家中看望慰问7位党龄在60周年以上老党员(我校近900位离退休教职工党员中有53位党龄在60周年以上),送去党组织对老同志的关心和祝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中国农业大学离退休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老同志共享学校改革发展成果的强烈需求与学校自身快速发展资金相对不足的矛盾

近几年学校在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学校领导―直非常关注离退休教职工收入偏低的问题,老同志要求共享学校改革发展成果的民主诉求非常强烈,如何准确掌握每个时期群众思想动向及具体要求,如何充分发挥党支部的主线作用,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成为目前我们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2.目前离退休工作人员结构与担负的工作任务不相适应

在9名工作人员中,大专及以下学历7人,平均年龄50岁,离退休教职工与工作人员之比达1:242,平均每位工作人员要承担240多位离退休教职工的服务管理工作,远超出北京高校1:170的平均比例。工作人员的学习、创新意识不强,平时忙于事务,工作凭经验。随着社会的改革与进步,面对我校离退休教职工在多元化、新标准、多层次需求,工作人员存在着―定程度的滞后性。

3.高龄老同志对日常生活服务强烈需求与学校资源相对不足之间存在矛盾

针对我校离退休教职工“双高期”(高龄期、高发病期)的特点,而工作人员存在“两低两高”(人员少、学历低、年龄大、任务重)的现实问题,我们在加强自身队伍建设的同时,需要加强与社区、居委会等部门的协调与沟通,及时了解北京市有关社区服务的相关政策,积极争取更多的社区资源为老同志做好服务工作。

三、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工作的对策建议

面对我校离退休教职工多元化、高标准、多层次的需求,我们更需要努力探索,积极沟通,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克服工作方法陈旧、工作滞后的现实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围绕建设和谐校园的主题,提出“以沟通促和谐,以实事为依托,以活动为载体,用服务暖人心”的工作思路,深入了解老同志关心的热点问题,主动疏通,不断推动改革政策的具体落实,以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目标,以办实事为切入点落实两项待遇,搭建平台,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主题实践活动,建设和谐服务型团队,要求工作人员在有限的条件下做出最大限度的努力,真诚热心、富有耐心、认真细心地为老同志做好服务。今后做好离退休工作的措施及建议:

1.加强调查研究,了解不同层次老同志的群体需求

实践证明,定期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的开展能够主动动态掌握离退休教职工的生活和思想状况,及时了解他们存在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倾听他们的心声,加强分析研究,从而实现为离退休工作的正确决策提供依据。当然,定期进行对离退休工作的经验总结以及与其他高校离退休部门的交流学习也十分重要,这些经验的分享与交流在共享资源的同时,也实现了离退休工作人员的自我反思与思考。

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加强调查研究,针对他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专题调研,一事一议,主动参与和组织情况沟通会、座谈会使各层次之间信息通畅,对老同志反映的问题做到下情上报、上情下达,耐心解释。关注空巢老人等特殊群体的困难和需求,建立特殊困难群体档案,探索为特殊群体服务的有效途径和形式。

2.加强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离退休工作人员应注重理论学习,加强政治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要熟悉政策,灵活运用政策,关心离退休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努力为他们办实事,力求创造性地做好服务管理工作。要根据离退休教职工的特点和生活规律,增强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畅通信息渠道,及时沟通情况,在提高服务管理水平上下功夫。要认真听取离退休教职工反映的各种意见和建议,适时与学校有关领导和职能部门取得联系,及时解决问题。要始终发扬奉献的精神,以自身真诚的服务,向离退休教职工传递党的温暖和学校的关怀。实践证明,只要我们潜下心来、伏下身子,真正把老同志当作家人、亲人,就一定能够把离退休工作做好。

3.加强与相关部门协调沟通,争取更多社会资源为老同志服务

针对我校离退休教职工“双高期”(高龄期、高发病期)的特点,而工作人员存在“两低两高”(人员少、学历低、年龄大、任务重)的现实问题,我们在加强自身队伍建设的同时,需加强与社区、居委会等部门的协调与沟通,及时了解北京市有关社区服务的相关政策,积极争取更多的社区资源为老同志做好服务工作。

4.发挥离退休党支部主线作用,增强党组织凝聚力

服务管理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基层;农机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D267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6.011

我国自1998年开始实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2016年的补贴资金更是超过了250亿元,为基层农机的普及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农机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磨损、老化以及各类故障问题,为了保证农业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需要基层农机站提供完善的农机管理服务,及时解决农机问题,基层农机管理服务的改革工作势在必行。

1基层农机管理的作用

基层农机管理服务组织是指以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为骨干的乡村农机服务组织。基层农机管理服务组织具有稳定、健全的乡镇农机管理服务体系,是农机化发展的基础,承担着农机管理、农机具和新技术的推广等社会化服务,根据主管部门的安排,利用农作物成熟期的时间差,组织农机跨区作业,以提高农机的作业效率。

2现阶段基层农机管理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管理体系尚不健全

受农村经济条件逐步提升和购机补贴力度增大的双重影响,近年来基层农机的保有量呈现上升趋势,在给农业生产活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直接增加了农机管理服务的压力。但是农机站的管理服务体系却并没有得到与时俱进的完善和优化,因此就不能为各项管理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通过调查发现,一些基层农机站的人员流动性较强,许多技术人员被抽调到其他业务部门,导致管理服务队伍人员数量不足。

2.2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

基层农机管理服务工作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周期性,往往难以引起基层政府的足够重视。例如在农忙时节,农机设备使用频繁,容易出现机械故障,农机管理服务的重要性得以体现。而在农闲期间,农机设备被搁置起来,加上大多数农户缺乏科学的农机养护和检修意识,因此农机管理服务工作也变得“可有可无”。基层农机管理机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由于地方政府的重视不足,农机管理服务机构难以吸引到更多的专业性人才,机构自身的发展也受到了影响。

2.3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农机设备的科技含量也在不断增加,出现了许多自动化的农机设备。这些高科技含量的农机设备固然能够极大地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但也对农机管理服务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出较高要求。如不能熟练掌握新型农机设备的操作方法,就很难提供正确的管理和服务。另一方面,农机站管理服务人员的年龄普遍偏大,虽然有着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但是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创新能力都相对较差。

3完善基层农机管理服务的具体对策

3.1提供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基层农机管理服务工作能否落实到位,对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现代化的实现都起到了关键性影响。因此地方政府应当切实加强对农机管理服务工作的重视,并结合地方实际,为农机管理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

3.1.1因地制宜出台支持政策 在农忙时节增设农机管理服务站点,适当提高农机管理服务人员的福利待遇等。在有了政策保障后,农机管理服务人员要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切实提高农机管理服务的实效性,不仅要在农忙时节做好农机设备的故障维修工作,还要利用平常时间,帮助农民完成定期检修和养护操作。

3.1.2增加农机管理服务的资金支持,拓展资金来源渠道 地方政府可以与当地的民营企业相结合,通过企业募捐的形式,增加农机管理服务的资金投入。同时,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方面,为地方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实现农企的协调发展。

3.2健全农机管理服务体系

基层农机保有量大增,管理任务日趋艰巨,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性日显突出。由此,顺应时展潮流,健全农机服务管理机构,是实现农机管理有组织依托的关键。在健全农机管理机构的基础上,建议有计划地在乡镇一级设置专属服务机构,明确其具体的职责要求,充分发挥服务机构在农机推广中的重要作用。设置服务机构,同时应按适当比例,派驻农机安全管理人员,具体负责技术推广、维修指导等工作。

3.3加强人员教育培训

服务管理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自备电厂;涉外培训;实践探索

作者简介:谌莉(1975-),女,湖南益阳人,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动力系,副教授,工程师。(广西 南宁 530007)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编号:2010JGA182)“立足广西,辐射东盟的发电厂运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究”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1-0088-03

2010年5月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承接了第一个海外培训项目――越南某自备热电厂的岗前培训。本次培训受广西第一安装公司委托,由我院根据受培方的要求组织、策划和实施。

此次培训的目的是使受培方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及岗位的基本技能,为该厂的生产试运做准备。因此在培训准备期间,我们随广西第一安装公司的生产技术人员多次进入越南的生产现场,与受培方的生产技术人员进行充分沟通,了解生产现场的生产安装进度及生产准备人员的基本情况(学历、专业、工作经验等),在经过充分地调研之后,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并完成教材编写15册,为培训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根据受培人员的专业基础及该自备电厂的实际情况,将培训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培训,第二部分为现场实习,第三部分为热电机组的仿真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锅炉运行及管理、汽机运行及管理、电气运行及管理、辅机运行及管理、煤气站运行及管理等理论课程、下厂实习及12MW循环流化床仿真机组运行。

2010年7月顺利地完成该培训项目,受到委托方及受培方的高度评价,体现了我院在电力类培训项目上的优势。通过此次培训积累了海外培训项目的一些经验,引发了对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的一些思考,为我们今后进一步开展与东盟国家的职业教育交流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在此次涉外培训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根据电力行业的职业特点,采取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模式,注重培训前期的准备,培训过程中的监督及培训考核制度,同时注重为外籍学员提供生活上便利,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为保证整个培训顺利地展开,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展开培训工作。

一、认真准备,精心组织,确保培训的顺利开展

在师资力量上,我院拥有强大且专业的培训团队,有着多年的办学历史,在热能动力、发电厂电气设备及运行专业教学上有着雄厚的师资及实训资源。由具有丰富现场工作经验并熟知电力生产准备人员培训规律的双师担当该培训教学总负责人,选派教学经验丰富的专业老师及教授担当培训讲师,通过较长时间的充分准备,完成了前期课件制作、培训教材的编订以及培训考核的出题工作。

同时为保证此次涉外培训的效果,我们提前半年启动了翻译的培训工作。由于培训的内容涉及到的基本上是电力类专业英语,因此我们首先对翻译进行了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主要是一些专业术语的讲解,在越文与中文对接不了的时候,我们将英文作为另外一种沟通方式,保证了翻译的准确性。之后组织教材编写人员与翻译一起进行教材的翻译工作,在教材翻译的过程中,翻译的专业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因此,在以后教学的同声翻译中翻译都能较好的把授课老师的内容传递给越南学员。

此外,为了做好此次培训学习、生活、纪律等方面的服务管理工作,我们还专门编写了培训班《学员指南》,为学员的培训学习、生活提供了帮助和指导。同时,为使学员的人身安全有所保障,在学员入境前还购买了相关保险,保证其在中国学习待得安心、放心。

二、理论教学贯彻实用性、针对性强的原则,保证学员学有所获

由于越南本土热能动力专业稀缺,本次来培训的27名学员中,没有一人的专业是与热动相关的,也没有相关企业的工作经验。他们对热电厂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建设单位交付的相关技术资料、图纸及设备说明上。因此,在培训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的这一特点,首先对学员进行相关的理论知识强化。

在培训开始之初,对学员进行了考试摸底,以便授课老师进一步精确掌握学员的专业基础,从而适时地调整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根据学员工作岗位的不同,将学员分别安排在锅炉、汽机、电气、辅机、煤气站五个班级里,实行小班上课。在教学方法上,讲师采取了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授课,并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既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又紧密结合岗位工作实际,将理论知识深入浅出地贯穿到教学实施过程中,令学员受益匪浅。

三、下厂实习有计划性、针对性,达到预期实习目的

(1)热电厂岗位的培训人员在田阳县广西银海发电有限公司进行生产岗位认识实训。首先结合学员自身工作的运行区域,对学员的实习岗位、实习时间进行了不同的设置与安排,分批次进入现场进行学习。

实习期间,由当天运行值班师傅对岗指导学员实习,对现场的设备进行巡检,对运行参数进行记录。学员们均表现出了极高的积极性,能主动向师傅提出各种问题,虚心向师傅请教;师傅们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能认真耐心地指导学员,与学员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实习按计划顺利开展,圆满完成了此次实习任务。

(2)煤气站岗位的培训人员在德保县广西华银铝业有限公司进行生产岗位认识实训。实习期间前两天主要进行“四级安全教育”及实习企业的企业文化、组织管理、生产情况介绍,使学员了解安全规程,掌握安全措施。跟班实习教学均能按每岗配一名技术人员,会同当班的班长作为主讲老师,通过现场讲解、现场操作观摩、现场技术分析会和专题讲座等形式进行生产技能的学习。期间分别安排由现场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分析、答疑会及主题为两票三制和岗位职责管理的专题讲座。之后组织由企业厂长、生产相关车间(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管理经验交流会。多方面、多形式的学习使学员巩固、加强和拓宽了运行管理知识,提高了运行技能,如期完成培训计划,确保了其效果。

四、仿真特色教学,彰显行业特点,教学效果突出

12MW循环流化床机组仿真机培训是本次越南林同培训项目的一个重要环节,学员们可以通过机组的仿真操作去了解和熟悉热电厂生产的整个过程:从厂用电的倒送到辅助系统的投运,到锅炉点火、汽轮机冲转、发电机并网接带负荷,锅炉压火、机组停运及机组的事故处理。这对于本次之前从未接触过热电厂运行岗位的学员来说是获取相关职业技能和经验的最有效的手段。

在学习中,学员们对仿真操作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经过了理论培训及下厂实习等环节后,仿真培训更凸显了其教学效果,这也是其他教学方法所不能替代的。学员们不仅从仿真机组运行中获取了循环硫化床机组运行的操作技能,同时在整个机组的运行中还能使他们更好的理解各自岗位的岗位职责,各岗位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关系,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有利于他们在今后生产试运中开展工作。

五、生活管理细心周到,为学员培训提供后勤保障

(1)饮食方面,考虑到卫生问题,我们安排学员在校内食堂就餐,并保证菜色丰富,营养均衡。此外还适时听取学员饮食习惯方面的建议,对饮食作出适当调整,学员整体反映饮食条件比在本国内好。

(2)住宿方面,为确保学员的人身安全,我们派遣两名保卫人员对学员所住宾馆进行安全巡逻。同时,负责生活管理的老师每晚10点都会对学员进行点名。

(3)为了丰富学员的课余生活,在校期间,学院组织了一次南宁夜景游,并利用周末休息时间,由各组翻译老师带领学员到南宁市各景点进行游玩,真正做到劳逸结合;在广西银海发电有限公司实习期间,厂方还安排厂部行政管理干部与学员举行了一场足球友谊比赛,加深了中越人民的感情与友谊。

(4)由于热电厂学员此次来华的签证办的是短期签证,需要在广西为他们办理续签,后勤保障组的老师及时到当地派出所办理学员的暂住证,并向教育厅、区政府外事办申请17名学员的访问批文,使本次培训得以顺利进行。

六、经验总结

总结此次培训,学员通过理论培训提高了专业的理论水平;通过下厂实习加强学员对热电厂及煤气站工作环境、工作岗位、性质及运行管理的认识;通过仿真学习使学员能在虚拟的热电厂运行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运行操作有效地结合,提高了学员们的专业技能及职业素养。

在培训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

(1)个别学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够强,因病请假不能正常参加学习,影响了学习效果;(2)某些学员不能及时调整角色、摆正心态,致使出现急躁心理而好高骛远;(3)实习过程中,由于所在厂里的机组运行正常,设备缺陷异常较少,因此在较短的学习时间内,学员无法在厂里观摩到电厂机组的启动和停运操作(当然这些知识在仿真机培训中得到加强),学习的重点主要是在机组的正常运行调整,参数记录及设备的巡回检查,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及经验需要在今后的生产试运中进一步积累。

通过此次培训项目的实践,可以知道,若想成功的实施一个涉外的职业培训项目,需做到以下几点:

(1)项目的前期需开展广泛的调研、做好完整的项目策划;

(2)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做到过程监控、过程质量管理并具有完善的考核制度;

(3)涉外项目的翻译工作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对翻译的专业培训必不可少;

服务管理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5篇

1、重点突出司法所建设。目前我区除杏滨司法所和后溪司法所已达350平,其他司法所场地面积均与全市司法所所均面积258.86平方米和《省司法所规范化标准》有很大差距。2014年,我区将进一步与各镇街主要领导沟通、征求意见,依据《省司法所规范化标准》文件要求和《区人民政府关于司法所用房建设协调工作会议纪要》专题会议精神,抓住各镇街调整办公场所的机会,争取其余四个司法所办公面积均达到350平。

2、主推“一所一品牌”建设。近年来,我区在各级领导的指导和鼓励下,认真总结各司法所的独特优势及其发展的实际情况,逐渐摸索出一条“一所一品牌”发展之路。如杏林司法所在规范化司法所建设方面卓有成效,2012年被评为“省级规范化司法所”;灌口司法所在人民调解工作方面成效显著,其“警民联调”工作经验在全市警民联调工作现场推进会上被宣传推广;杏滨司法所在社区矫正方面成绩突出。2014年,我区将在全区推广这“三大”品牌,鼓励每个司法所都能突出自身特色,创造自身品牌。

3、深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完善街(镇)、村(居)、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调解网络建设,重点完善村级调委会建设,积极建立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着重加强企事业单位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探索建立面向社会服务的专业化、职业化调解机构;拓宽摸底排查渠道,在做好婚姻、家庭、邻里等常见多发民间纠纷排查化解的基础上,把调解触角延伸到社区、厂区、校区,延伸到商业中心、集贸市场、大型商场等,广泛参与涉及民生问题纠纷的调解,努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型矛盾纠纷;围绕重大活动、重大任务、敏感时期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活动,密切关注辖区内社情民意和舆情动态,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做到预防工作走在化解前。

4、创新管理机制,强化矛盾纠纷分流机制。一是深入开展“三调对接”工作,着力构建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位一体”大调解工作格局,积极探索完善一站式服务机制,针对矛盾纠纷类型,采取调解、引导行政处理或诉讼等多种方式和途径解决问题,实现咨询调解相结合、调解相结合、行政处理和调解相结合,实现矛盾纠纷合理有序分流;同时,不断推进与公、检、法的对接机制,发挥人民调解工作的优势,化解法庭之外的各类纠纷,形成调解诉讼衔接机制。二是加快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建设。进一步规范化运作已建好的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将其纳入区局调解补贴和区年度培训计划,确保提高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强化调解员的业务素质。进一步协调各方力量,积极推进筹建中的后溪工业集中区调委会、灌口物流园区人民调解委员会、杏林台商投资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等拟建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的建设。同时督促各司法所要在发展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上下功夫,新建2-3个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争取在全区实现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委员会的全面覆盖化,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调解网络模式。

二、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加强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确保实现社区矫正人员重新犯罪率、脱管漏管率控制在0.5%以内;刑释解教重点人员100%衔接到位、一般人员70%衔接到位,安置率达90%以上、帮教率达95%以上的工作目标。

一是继续推进规范场所建设。根据部署和安排,继续推进建设集监管矫正、信息处理、应急指挥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社区矫正中心,加快选址并开展前期工作,力争尽早开工建设。指导和推动各区新建一批依托企业的教育培训和安置基地,为“两类人员”回归社会提供更多的载体和途径。

二是加强社区矫正分类管理。根据《省社区矫正实施细则(试行)》的规定,要针对社区矫正人员不同的罪行、表现,将矫正人员分为不同的种类,实行严管、普管、宽管分类管理。要依法落实奖惩制度,对表现好的,服从监管的矫正对象,给予行政奖励、减刑等。

三是注重培育和树立工作典型。要认真总结经验,充分利用各类媒体,注重培育和树立一批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先进典型,通过各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的社会知晓度,形成全社会关注和支持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营造特殊人群重新做人的良好氛围。

三、深入贯彻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全面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努力打造“法治”建设,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不断开创依法治区工作新局面。

1、不断深化“法律六进”活动开展

一是深化“法律进机关”。组织领导干部法律知识考核和法律知识讲座。以“学用结合、普治并举”为核心,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为抓手,不断提升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用法能力,不断提升依法执政、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水平。

二是开展“法律进学校”。推广法制主题班会的好做法,通过举办法制夏令营活动,依托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基地,有针对性的进行校园普法依法治理经验总结和推广,进一步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网络,构建青少年成长的良好法制平台。

三是抓好“法律进企业”。在台企,私企各开展一场法律进企业知识竞赛。引导和促进企业认真遵守法律法规,提高依法治企、依法经营、诚信经营的意识和水平,依法维护企业及职工合法权益的能力。

四是推进“法律进村(居)”。召开“法律进村(居)”活动筹备会,在各镇(街)开展一场法律进农村普法大集,组织大型“送法下乡”活动,总结推广基层农村、社区法制宣传工作经验;加强载体创新,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在广大基层农村、社区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围绕基层自治、民主管理、维护基层和谐稳定等法律知识进行宣传。

2、持续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一是加快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区将尽快完成“区法治文化苑”项目的筹建工作,要将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推进,确保2014年建成“区法治文化苑”,各镇(街)、村(居)均建有一个制式法制宣传栏。

二是加大主题法制宣传力度。认真组织开展“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精心组织协调,积极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取得更大社会宣传效果。充分利用各专项法律颁布实施纪念日、综治宣传月、禁毒宣传月、送法下乡等主题,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宣传活动,努力扩大普法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和覆盖面,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三是加强主流媒体法制宣传。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和移动通讯等大众媒体在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积极与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联合举办专刊、专栏、专版等,开通普法微博或微信,利用电子网络平台普法,不断提升法治文化的创造、生产和传播能力,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引导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3、全力推进“法治”建设

一是推进依法行政。创新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考试方式,做好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工作。认真开展全区行政执法检查,继续深化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有关工作,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继续加强规范性文件的前置审查、备案审查工作,开展调研规范性文件的网上报件和网上审查工作。

二是扎实开展“法治”创建活动。要扎实推进基层法治创建,全区100%获评区级“法治镇(街)”,各镇(街)要力争入选市“法治镇(街)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各村(居)要力争入选市“民主法治示范村(居)”,不断夯实“法治”创建基础。

三是充分发挥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的作用。健全制度,明确职责,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优势,形成工作合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机构要发挥组织协调、指导监督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各项工作深入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机构每年至少召开两次领导小组成员会议,总结、规划年度工作,研究讨论有关依法治理工作事项。

四是充分发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队伍的作用。组织普法讲师团成员进行备课授课,组织大学普法志愿者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充分发挥普法讲师团成员、法制宣传教育志愿者、法制新闻工作者的作用,加强组织协调,发挥各自优势,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五是加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宣传。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加强宣传报道,确保法制宣传教育的蓬勃生机与活力。充分利用报、区政府信息公开平台、法治网、《法治》内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通讯等及时传播信息,加强学习交流和指导。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制度建设,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针对矫正对象、老年人、个私企业等特殊群体做深入的普法活动。

四、强化服务意识,创新管理途径,提升法律服务质量。

1、加大法律援助工作力度,进一步完善便民服务措施。扩大法律援助的影响力,在政策法规许可的条件下,做到应援尽援,为贫弱群体提供更多的法律服务;在完善法律援助部门的自身建设的基础上,建立高素质的法律援助队伍,加快推进服务窗口建设,进一步完善接待条件和设施。

2、认真贯彻执行新修改《刑事诉讼法》关于法律援助的规定。加强刑事法律援助队伍建设,提升辩护律师的服务能力和办案质量,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专业辩护。要密切与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相关业务庭、科处室的工作联系,建立沟通联络机制。做到应援尽援、应援必援、应援优援,依法维护和确保刑事案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3、进一步加强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管理。跟踪了解案件进展情况,指导监督法律援助人员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和执业规范,对法律援助人员承办案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对疑难复杂案件,可实行集体讨论、专家评议等制度,确保办案质量和效果;案件办结后,要认真审核案卷材料,按照统一标准对办案质量和效果做出评估,并做出相应处理。

4、优化服务,提高群众对公证法律服务的满意度。积极开展各类便民利民活动,为困难群众开辟绿色通道。加强公证质量管理,严把公证质量关,提高公证处的整体形象和整体业务水平。充分发挥公证预防纠纷、化解矛盾的职能优势,不断扩大公证的社会影响力,维护和提高公证的社会公信力。

服务管理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6篇

用心服务品牌真诚合作促双赢

随着保险市场的不断发展,保险业内竞争日益激烈,单纯的价格之争虽有一时之功,但绝非长久之计。通过特色的服务建立客户对保险公司的信版权所有任和支持,完善客户服务和大客户关系管理,保持与大客户稳定的合作关系,是促进公司业务规模持久上升、提升公司实力的重要条件。营业部自成立以来,注重永安公司的品牌形象,致力于客户服务的创新,特别是将大客户的服务与管理作为工作的重点,靠服务赢得了业务的稳定发展。

我公司于2003年11月正式与郑交集团合作开展保险业务,两年来共实现保费收入近4000万元。我们在合作中不断改进服务措施,提高服务质量,积累了一定的为集团客户提供专业承保和客户服务的经验,双方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协调关系和合作基础。现将营业部开展郑交集团大客户服务和管理的做法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措施得力

两年多来,分公司领导高度关注与郑交集团的合作进展情况,给予营业部大力支持。分公司总经理室成员经常过问郑交业务情况,听取营业部关于承保、理赔等方面的专题汇报,指导营业部确定工作思路,并亲自参加与郑交集团的高层座谈会。营业部经理室经常深入郑交集团进行公关协调,现场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目前已形成与郑交集团多个层面的沟通联系制,增进了双方的了解。

营业部围绕着郑交集团和客服工作的需要,加大对客服的投入和倾斜,保证了各环节的服务基础,通过创新的服务思路和特色的服务手段,提高客户的服务满意度,形成了自身的竞争优势。

二、成立专门机构服务郑交集团

在分公司领导和郑交集团的大力支持下,为了更好地为郑交集团提供及时周到的保险服务,体现永安公司的实力,营业部抽调8名工作经验丰富的业务和客服人员,组成郑交业务部和客户服务部进驻郑交集团,配备了查勘车、电脑、传真机、打印机等相关的硬件设施,为集团客户提供从签发保单、收取保费到出险报案、查勘定损、受理案件、理赔计算、赔款支付等一站式保险服务,统一了永安公司对郑交集团保险业务的管理,树立了永安公司在河南运输行业中良好的保险品牌形象。

营业部经理室带领驻郑交两部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对在承保或理赔工作中遇到有争议的问题协商解决,原则性的问题坚决不让步,同时耐心细致地做好沟通解释,双方本着“平等友好、实现共赢”的原则,通过长期的沟通与协作,建立了融洽的合作关系。

三、建章立制,狠抓落实

自郑交业务部和郑交客服部成立,就建立了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同时按照行业协会公布的保险服务标准,认真进行落实,并针对郑交集团的业务特点,制定了六项承保服务制度和八项客户服务措施。公开服务承诺,公布服务监督电话,自觉接受客户的监督。两部人员深知,工作地点在郑交集团,自身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了永安公司的形象,而且服务态度好坏、服务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客户对永安公司的满意度,因此更加注重对自己进行严格要求,自觉按照职业道德规范和内部规章制度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展现永安员工良好的职业形象。无论是承保或是理赔,重点突出“快捷”,用耐心、周到、热情的服务赢得了客户的普遍好评。

四、建立完善沟通协调制度

在与郑交集团的合作过程中,双方不断加强沟通协调,建立健全座谈会制度及信息制度,构建多层面的沟通平台,及时了解集团的保险动态,促进了保险工作的全面开展。

(一)营业部每季度和集团保险部联合组织召开由双方分管领导及郑交集团各专业公司领导参加的大型座谈会,互通合作情况,加强沟通理解。通过座谈会的形式,既加深了双方的了解,又及时解决了一些工作中出现的不协调问题。

(二)每年由营业部和集团保险部安排双方高层互访不低于两次,营造出高层领导重视沟通客户关系、维系客户关系的良好氛围,致力于创建长期合作的宽松环境。

(三)充分利用各类报表互通信息。驻郑交业务部每月2号前向集团保险部报送承保情况统计表,定期对集团的保险需求进行分析,给集团提供合理化的建议和承保依据。

驻郑交客服部每周向郑交集团保险部报送一次出险报案情况报表,通报理赔信息,每月汇总报送案件处理情况报表。对出险案件估损金额超过万元以上的,当日通报集团保险部。

(四)营业部不定期组织开展不同范围、形式多样的联谊活动,营造出和谐友好的合作氛围,增进永安公司和郑交集团双方的了解,促进合作持续稳定地发展。

五、不断提升全流程的特色服务

(一)驻郑交业务部实行全年无障碍服务,无论节假日或上下班,只要客户有需求,随时为集团的客户提供出单和咨询服务,让客户充分感受到永安公司热情、周到、便捷的服务;并根据郑交集团业务的特点,设计出固定的车型保费价格表,便于客户快速测算保费。郑交集团40多家分公司分布在郑州所辖12个县、市区,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都留下了郑交业务部人员上门送单及收费服务的身影。在今年元月份的一场大雪后,已经晚上8点多钟了,因为天气寒冷,加上一天繁忙工作的劳累,刚回到家的郑交业务部业务人员正准备休息,突然接到郑交保险部的电话,说有12辆车明天要跑长途须办理保险,我部人员接到电话后,二话不说,立即赶到公司为客户出单,等到业务处理完毕,已近夜里11点。像此类加班加点、毫无怨言为客户服务的情况还有很多,这种忘我的工作态度得到了集团客户的赞许。

(二)郑交集团的理赔工作得到了分公司领导的高度关注以及分公司理赔管理部的大力支持。营业部从受理案件、查勘定损、赔案理算、赔款支付等方面制定了完善的服务措施,实行“限时查勘定损、限时赔款理算”制度,加强各环节的衔接,实行对赔案处理时限的全程监控,明确责任人、落实责任追究制。对未处理的赔案,双方及时互通信息,根据集团保险部提供的未决赔案清单,由营业部主管副总督促处理,正常案件加快理赔速度,尽快结案;对有争议的案件,面对郑交集团保险部人员对条款较为专业的认识和理解,我部人员采取提高案件的第一现场查勘率、掌握第一手翔实资料、及时完善案件手续等方法,摆事实、讲道理,据理力争,本着公平、合理、实事求是地原则予以解决,得到了客户的理解。

(三)实行客户首问负责制。首问负责人按照业务流程引导客户办理相关业务手续,并将自己的工号明确告知客户,便于客户再次遇到问题时可直接找首接人进行处理,有效避免了同一问题向多人重复咨询的情况,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客户的满意度。

(四)多种形式地开展保险和防灾知识的宣传。我部人员经常为郑交集团《保险信息》报提供材料,介绍保险知识、索赔须知和事故处理程序等;利用走访基层和集团安全员座谈会的时机,对车主进行安全教育和保险知识的宣传,并注意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强化车主的保险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增加客户对永安公司的了解,真正成为客户业务上的伙伴,生活上的朋友。

(五)营业部一直坚持每案必访,并下发征求意见表、走访郑交集团基层各分公司安全科,收集客户意见,进一步了解客户的真正需求,及时进行整理分析和反馈,将客户意见看成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和信息加以利用,从客户意见中找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处理,便于我们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提高保险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

(六)根据集团保险部的需要,积极协助集团公司做好内部相关保险业务的各项工作,参与集团保险部日常安全值班管理,为郑交集团提供延伸和增值服务,深得集版权所有团公司信赖。

六、有效实施大客户管理,统一保险资源

(一)因郑交集团客户资源庞大,为全面管理大客户信息,郑交业务部和客服部利用客户信息管理系统,建立承保及理赔情况明细台帐。针对各分公司不同车型分类整理,以各分公司为单位统计到期续保车辆的情况报表,提前通知集团保险部,做好续保工作,对出现的漏保情况及时进行跟踪了解和反馈,促进集团保险业务的统保。

(二)针对保险管理,双方共同做到“统一集中”。一方面积极配合郑交集团维护集团保险资源的统一和集中,不断扩大集团公司保险的覆盖面;另一方面,在营业部系统内始终保持对郑交集团保险服务管理的统一和集中。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2005年客运公司正常营运车辆保险覆盖率达到100%。

(三)对新车入户郑交集团的保险业务,双方建立了联合审批制度,并达成协议,凡不在郑交业务部承保的车辆,集团公司不予办理入户手续,大大提高了对新增车辆保险的监控力度。

(四)为加强管理,最大限度地控制风险,目前郑交集团配备了先进的卫星定位系统和视频系统,加大对车辆行驶的全程监控,大大降低了事故的出险率,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达到了双方的共赢。

2005年底,郑交集团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2006年保险合作伙伴,先后共有人保、太平洋、华安、安邦、阳光等六家公司参与竞标,各家公司为争取业务均采取全方位的逐级渗透的公关手段。面对众多的竞争对手和强大的竞争压力,分公司及营业部领导高度重视,统一部署,成立专门的竞标小组,负责信息收集、研究对策、制定方案,确定投标报价,制作精美标书。面对六家保险公司的竞标,营业部凭借着永安保险的品牌实力、完善的客户服务管理、合理的报价和前期的合作基础,一举获得竞标的成功,继续成为郑交集团的保险合作伙伴。据事后了解,对此次投标报价,我公司在费率上不是最低的,费用不是最高的,但郑交集团最终选择了我公司,正是体现了我们搞好大客户服务与管理工作所带来的竞争优势。

两年多来,我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克服了重重困难,稳定了与郑交集团长期的合作关系,取得了相互信任与支持。我们深深体会到做好对大客户的服务与管理,不仅能促进我们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员工素质,提升服务品质,同时能带来业务规模的稳固增长,提升永安保险在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公司的实力。

服务管理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档案中介; 服务水平 ;项目管理 ;提升

运用项目管理的思维来提高档案中介的服务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档案中介服务公司,若因为管理能力不合格,使得与档案中介合作的干系人否定其管理的做法,那么档案中介公司的名声会被损害,如果被委托单位很久都无法完成,那么业内水平会被怀疑,若是用完成一个项目的态度来对待档案服务,那么将会不断地提升档案中介服务水平。

一、档案中介服务项目管理的要求

如今广东省出台了《广东省档案中介机构备案登记管理办法》,依照相关法则任职档案中介服务的工作人员要必须具备下面的条件:档案中介开展的有关的业务一定要符合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内所含有的内容;能有拥有相关档案鉴定、咨询、评估、整理、寄存以及数字化能力与资格;拥有不少于两位有着丰富档案工作经验的相关工作人员,其中至少要有一位获得了档案中级的职称。虽然在《广东省档案中介机构备案登记管理办法》里,清楚的规定有关档案管理人员应当具备怎样的能力,不过档案管理人员仍要时时刻刻努力提升自己,完善专业素养,掌握如今最优秀的档案管理情况,努力实现不与时代脱节。

二、档案中介服务项目管理过程以及意义

1.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指的是在项目的过程中运用到工具、技能、知识、以及技术作用,用来实现项目的所需的条件。

2.通过项目管理提高档案中介公司管理水平。

2.1在项目开启阶段,提高档案中介公司的工作效率。某档案中介服务项目,能不能合作,要通过商业来证明,重点是对成本的效益以及业务的需求的讨论,讨论该项目是否具有合理性,预估该项目档案的中介是不是有实力完成,所具备的业务水准以及公司的业务水准有没有达到要求,是不是和公司的发展的目标相同,所预估的报价能不能让公司获得收益等等,都影响着档案公司的水准,因此必须思考周全,是提高档案中介服务水准最根本要求。项目签订了合同之后,接下来就是认识项目干系人。了解干系人即要寻找与项目行动、战略或成果相关的组织、群体或者是个人。这就必须立刻寻找到有关的干系人,迅速设立工作关系。由于早期阶段的工作尤为紧要,若是到了往后的阶段,没合有关的干系人意,或者是有关干系人拒绝走档案里的部分程序,这会让委托方不断反复地改正甚至重做,使得成本提高,同时让委托的一方感到不合心意。项目管理的概念里,最为主要的是干系人是否符合心意,项目的圆满完成,不但减少了很多成本,加大了工作的效率。若干系人感到不合心意,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

2.2在项目规划阶段,提高完善干系人管理水平。计划不单单是管理进程里的内容,最主要是将管理进程综合成一个相应的规划,用作制订规划过程组。在新开启的档案项目中,第一思考和明确它的管理的范畴,在这个范畴内的有哪些,不在这个范畴内的又有哪些?明确了范畴,就可以估算出它会用到几个工作人员,需要什么的时间可以做好该项目,它的成本又是几多,所要求的技术水平等等目标。明确项目范畴后,就可以明确该项目需要花费的时间,按照委托单位进程方案,明确该档案中介项目方案,然后设定项目计划进程标准。制定进度计划的原因是什么?这是由于档案中介服务公司大多数不会单单接手某个项目,大多数都是几个项目档案管理一起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档案管理人员容易因为资源而产生矛盾,无法做到项目所要求的“成本最小化,利益最大化”的指标。计划了档案中介所要求服务的质量管理目标,制定了质量需求,应该能完成怎样的程度,怎样的专业工作人员才是档案中介所具备的。完成沟通方案,应该和怎样的工作人员交流,创建工作联系关系。完成风险管理方案,分辨风险,进行风险判断,完成风险相应举措,防止当意外事件发生时不能解决的情况,在购买有关商品先要做好购买方案。完善干系人管理工作,其中含有委托方以及委托方的直系上司。将制定完成的子计划,整理合成一份综合的项目管理方案,规划过程组算是正式完工。

2.3在项目执行阶段,提高对中介公司员工的管理水平。完成方案以后,必须仔细根据方案来实施,这是档案中介服务中最主要的内容。执行过程组,不单单依照方案实施,还包含众多主要的工作,例如实行质量的保障,这需要在项目当中实行质量审计,实行阶段解析,明白实行阶段是不是遵守方案的要求。比如档案管理阶段有没有根据中介公司的需要实行分部、单位以及分项归档,有关的质量文件考核要求和权限有没有和规定的相同。执行过程组里的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部分,含有创立项目团队、完善项目团队以及管理项目团队,它是档案中介服务管理之中非常主要的内容,档案管理简单说来就是管理人,所以人力资源管理实际上是档案中介服务工作的最最重要的一点,依照人力资源方案创立项目团队,依照预计招聘、分配等对团队实行完善,记下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段,保证项目能够按时完工。团队的创立不过是作为工作的前提,广泛意义的团队还含有所委托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当他们将工作完满完成,才可以说档案中介服务公司的工作圆满完成了。

2.4在项目监控阶段,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档案中介服务在监督的阶段里,若是发生进程、质量、范畴、成本、购买、风险等超出了临界值,则必须依据制定的风险管理实施风险措施,例如委托单位的档案资料进程一直延后,则必须马上让业主单位对所托的单位计量实行监控,档案资料进程若是一直延后,计量就不允许批准。若是档案的质量非常糟糕,改善之后的结果依旧非常糟糕,则必须马上告知质量监督单位,质量监督单位这时会根据降低信用评价的手段来实施处理,使得所托的单位负责人开始注重档案工作。

2.5在项目收尾阶段,总结项目经验。目最终不单单是转移档案资料,最主要的内容还是审核项目结果、收集过程、收集经验总结以及存档项目信息,让档案中介服务公司能够在接下来的时间很好的利用。项目过程中得到的总结,是档案中介服务公司的最重要的经验,让它在接下来的项目里,更好的做出风险判断,做好风险措施,提升项目的圆满完成的几率。

三、通过项目管理提高档案中介公司自身价值

通过项目管理,可提升档案中介公司规范化管理程度。档案中介公司在其工作过程中的每一项管理活动都将记录在文件、档案之中,利用对各项目所形成文件的考核、检查,可提升档案中介公司管理的规范化程度。将项目管理的思维运用到档案中介服务之中,经过项目管理的各个阶段,总结、收获管理经验,并且不断改进,从而提升了档案中介公司的自身价值。

四、结语

依据以上描述,项目管理的思维应该贯彻到档案中介服务的方方面面,它不仅让项目工作在范围内得到最好的效果,还能在管理过程和完结之后得到宝贵的财富,从而得到不断改善以及最好实践经验,得到最后的圆满成功。

参考文献:

[1]贺吉元.关于档案中介机构的几点思考.[J].湖南档案,2000(03):18.

[2]郑金月.档案中介服务机构存在的问题及.[J].其对策,中国档案,2000(03):8.

[3]张淑强.档案中介服务机构存在的成因及管理.[J].山西档案,2003(06):18.

服务管理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零售业;经营成本管理;打折送券;账务处理;避税;问题;措施

一、零售业促销活动中关于打折送券的账务处理与避税问题的现状

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零售业为了谋求更快更好的发展,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纷纷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提高自己的销售量,而通过促销活动来增加自己的销售量是现阶段零售业尤其是大型百货公司最常采用的方法,而打折送券是促销活动中最常用的方式之一。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发现,打折送券等促销活动确实能够迎合消费者的心理,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自己商品的销售量,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做好相关的经营成本管理是获得更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键。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发现,虽然零售业通过打折送券等促销方式提高了相关商品的销售量,也使零售业获得了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现阶段零售业对于打折送券活动中的账务处理和避税工作依旧不够关注,由于人为素质不够高、相关的制度不规范、不健全等问题出现偷税漏税的现象;除此之外,还会利用发票采用不正当的方式偷税漏税,折让是发生在销售实现的时候,在发票上注明或另开一张红票反映的销售方式。按照税法规定,在发票上注明折让数额的,按实际收款记收入。另外开具红票的,不允许冲减收入。而在实际工作中,纳税人往往是用红票冲减收入,将冲减的收入以现金方式给购货员,购货方不记价外收入,造成少缴税款;还有就是已开具的增值税发票丢失,又开具普通发票,不记收入,从而影响了相关的财务处理和合理避税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运行。

二、现阶段零售业经营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在社会经济的环境下,经济活动变得日益频繁和复杂,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不断增长的同时对商品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所以零售业正在面临着更多的风险和挑战,加强零售业经营成本管理是大势所趋,然而由于零售业和相关的供应商没有建立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对消费者的服务管理不够完善、相关商品的物流配送管理工作不够完善、没有科学合理的信息化系统以及专业人才缺少等原因造成零售业经营成本管理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不足。就以零售业最常用的打折送券的促销活动来看,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做好财务管理和税务处理工作,从而降低零售业经营成本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工作质量的现象十分常见。

1.打折

简单的讲打折就是在商品原有的基础上给予一定的折扣来降低商品的价格,增加购买量,达到薄利多销,获得更多经济效益的目标。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好多零售业在记账和核算过程中不够严谨,随意性比较大,导致商品实际销售的价格和录入的价格不一致,影响了零售业后期的财务审计和评价的工作,使零售企业的管理者不能及时有效的了解企业的财务动态,不利于下个目标的策划和制定。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确认零售业所得税收入若干问题的通知》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显示,对于零售业涉及商业折扣的商品,需要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而好多零售企业对这些制度规范的理解认识不够深入,好多零售企业为了避免赋税的压力,就会加大对一些商品的打折力度,这样一来虽然减轻了税务负担,但是商品的零售价也在降低,净收入同样会降到很低,甚至出现亏损,还有一些零售企业弄虚作假,欺骗消费者,虽然获得了短期的经济效益,但是丧失了消费者对其的信任,不利于零售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2.送券

送券是现代零售业为了留住更多的客户,实现良性循环,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采取的促销方式,然而大多零售企业将送出的购物券当做“销售费用”进行处理,在返券率比较高的情况下,就会增加零售企业的赋税,进一步减少了企业的净收入,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进步。例如,某个大型商场举行了一场满“200送200”的返券促销活动,其中商场90%的专柜参加了这样活动,抽成率为20%,而对厂商按含券销售额进行计算,抽成率为45%,在活动期间该商场的含券销售额为6510(3510+3000)万元,其中现金收入为3510万元,发出购物券3000万元,回收购物券2341万元,通过计算可以得出商场需要付给厂商的费用为3217.5万元,而商场的销售成本为2750万元,增值税为467.5万元。如果商场将购物券当做销售费用来计算,商场的实际利润为-90万元。很显然不利于商场的发展和进步。

三、强化零售业经营成本管理的措施

通过上述的论述和计算研究发现,如果不能正确的处理商场打折送券等促销活动中财务管理和税务问题,很容易造成商场经济和财产的损失,不仅不能使零售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还降低了零售业的竞争力,不利于零售业的长远发展和进步,所以及时的发现零售业打折送券等促销方式中成本管理和税务处理的问题和不足,加强零售业的成本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所以,笔者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和工作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强化零售业经营成本管理的措施。

1.完善零售业的财务处理方法

完善的财务处理方法能够有效的避免过重的赋税,降低零售业的经营成本,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上述举行送券活动的商场来说,通过优化自己的财务处理方法来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即在商场发出购物券时不做账务处理,回收购物券时直接在销售发票上列出折扣,仅对现金销售部分确认销售收入,通过相关的计算可以得出,仅在增值税一项就可以为公司节省340万元,促进了零售业的发展和进步。

2.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减少零售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键,所以就要求鼓励相关的工作人员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增强自己的责任意识,加强创新意识,在减少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不必要的资金损失和成本浪费的基础上提高零售业经营成本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工作质量,提高零售业的核心竞争力。

3.提高信息管理力度

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提高零售业信息管理的技术能够通过减少零售业商品流通过程中的成本来提高零售业的成本管理的的力度,实现零售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沃尔玛就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通过积极的引进和使用网络技术、EDI、人工智能等各种先进的技术减少了零售业流通过程中不必要的税务压力和财务损失,使得零售业获得了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了零售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提高零售业经营成本管理的能力能够使零售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基础上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促进零售业的长远发展和进步,所以及时的发现零售业经营成本管理中的问题和不足,减少零售业打折送券过程中出现的财务风险、避免不必要的税务负担是十分重要的,因此一定要根据零售业的实际运营能力和战略目标以及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不断的完善相关的制度法规,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为实现零售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而共同努力。

作者:余红旗 单位:张家港曼巴特购物广场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孙润良.我国现阶段零售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建议[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06).

服务管理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9篇

同志们:

这次全市“四民社区”创建活动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对我市“四民社区”创建活动进行动员部署。会前,同志们分别参观了市中街道办事处的老城社区和太平社区创建工作,实地了解了两个社区的创建情况。刚才,市中办事处的负责同志作了经验交流发言,值得大家认真学习借鉴。组织部、民政局、文明办的负责同志分别就“四民社区”创建工作讲了很好的具体操作意见,希望大家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开展“四民社区”创建活动的重大意义

2003年以来,我市按照“以人为本、资源共享、管理有序、责权统一”的整合原则和“理顺社区关系、加强社区管理、完善社区功能、拓展社区服务、抓好组织建设”的社区建设要求,全面开展了社区整合和建设工作,整合建立的22个城镇社区,在办公阵地、组织建设、队伍建设、管理服务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太平社区、红岭社区被命名为遵义市示范社区,为全市社区建设树立了榜样。

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社区建设在我市起步较晚,整体水平还不高,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主要表现在:一是个别乡镇和部门对社区建设认识不够、措施不力,社区关系未完全理顺、发展不平衡;二是部分社区办公条件不能较好地适应工作需要,少数社区“四自”职能未落实,社区工作者还需进一步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增强能力;三是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尚未健全,公共设施比较薄弱等。社区是城市的基础,加快城镇的发展,必须全面加强社区建设。近年来,我们在农村抓“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和基层组织建设,使农村的面貌显著改观,缩小了城乡差别,促进了协调发展。但社区建设工作相对薄弱,发展相对滞后,我们要以“四民社区”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促进建设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社区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组织建设、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社区环境、社区卫生、社区治安以及社会保障等,每一项都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当前,社区群众最关心的有四件事:生活安全,居住便利,精神愉悦,身体健康。因此,在全市开展以“安民、便民、乐民、康民”为主要内容的“四民社区”创建活动,是适应形势,顺应民心,满足社区群众需要,提高社区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决策,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有效途径,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必然要求,是维护城市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事关城镇改革、发展、稳定,事关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我们一定要统一思想,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

二、突出重点,扎实开展“四民社区”创建活动

“四民社区”创建活动是全面推进我市城镇社区建设的新载体,我们要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把创建活动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1、以维护社区稳定为重点,建设安民社区。社区群众最关心的是安全问题。只有群众生活有了安全感,才能把心思放在干事业、谋发展上,才能创造幸福生活。要坚决打击以“两抢一盗”为重点的影响社区居民生活的各种刑事犯罪活动,打击“黄、毒、赌”和各种活动。广泛开展创建“安全文明小区”和“安全文明楼院”活动,建立社区长效防范机制,搞好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要加大社区警务室建设力度,做到“一区一警”或“一区多警”,警务人员要沉得下去,发挥作用。要做好人民调解和帮教工作,充分发挥社区调解委员会、居民小组的作用,加强对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和流动人口的管理,及时消除各种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有条件的可探索建立社区帮教站。同时,要加强社区治安群防群治网络和队伍建设,配备专职社区治安管理人员和联防队员,组建自愿者巡防队伍,充分发挥社区内单位组织的作用,尤其是单位保卫组织,构建群防群治网络,在社区民警的统一协调下开展联防,把综治工作延伸到社区内各个单位、各个角落,提高社区群众安全感。

2、以拓展社区服务为重点,建设便民社区。社区群众迫切需要便利的生活条件,群众出行是否通畅,生活是否方便,是衡量一个地方居住条件好坏的重要标准。要以健全社区服务功能,方便居民生活,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完善服务设施,充实服务内容,改进服务手段,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要真正实现驻社区单位规范有序地向社区群众开放文化、教育、体育等非经营性设施。要面向不同的社会群体,积极开展社会保障服务,开展面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贫困户、优抚对象等弱势群体和特殊对象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服务,为社区群众生活创造便利条件,实现“小事不出社区,难事不出街道,好事办在家门口,温暖送到人心头”。要做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发放等相关工作。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切实帮助下岗职工和困难群众就业再就业。如兴办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社区物业服务、家政服务、卫生保健服务、文化娱乐服务、楼院管理服务,开发托幼托老、配送快递、家庭护理、修理维护等便民利民服务岗位。要逐步建立社区就业服务中心,加强对社区服务工作人员的岗位技能培训,提高再就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逐步形成以社区服务中心为主体、社区内各服务站(点)为基础、社区志愿者组织为补充的社区服务网络,积极开展“一站式”服务和“一条龙”服务。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有关扶持社区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推动社区服务业发展。

3、以繁荣社区文化为重点,建设乐民社区。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区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要进一步加强阵地建设,建好用好文化站、社区图书阅览室、老年人活动室、休闲广场等设施,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科普、教育、娱乐活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供条件。要充分利用社区内的教育资源,大力推进社区教育工作,普及科学知识,努力提高社区群众的整体素质。要组建社区业余文体活动团队,经常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和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不断丰富社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努力营造文明和谐的社区文化氛围。

4、以优化社区环境为重点,建设康民社区。健康是人的第一需求。要切实加强社区环境治理,建立社区卫生管理体系和责任机制,深入开展“卫生与秩序”创建活动,坚持不懈开展治理乱说、乱倒、乱搭、乱涂、乱行为主要内容的治“五乱”活动,认真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净化社区环境。要加大城市卫生设施建设和小街小巷整治工作力度,规范小商小贩的经营活动。积极发展社区医疗保健服务,深化社区卫生体制改革,完善相关政策措施,规范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动员各级各类卫生机构、人员、志愿者,积极开展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服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逐步做到小病不出社区。要规范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工作,可以通过公开招标等方式,打破部门垄断和所有制界限,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等多方力量兴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鼓励国有医院到社区建立延伸卫生服务机构,并将经过批准准入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要广泛开展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和计生优质服务,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做好社区计划生育工作。

三、完善措施,为“四民社区”创建活动打牢基础

一是抓好社区组织建设。社区党组织建设,是城镇党建工作的基础,是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按照《关于开展街道社区党的建设“五个好”创建活动的意见》,切实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进一步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要充分借鉴“五个好”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创建的成功经验,超前谋划,周密部署,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扎实抓好社区党组织“五个好”建设。同时,要把社区党组织“五个好”创建和“四民社区”创建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特别是要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协调和调动各方力量参与创建,为“四民社区”创建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是抓好社区队伍建设。加强社区队伍建设,是开展好“四民社区”创建活动的关键。社区队伍建设的重点是专职工作者队伍和志愿者队伍。要通过法定程序,将那些政治素质好、热心居委会工作的人员,充实到社区居委会领导班子。要进一步改善社区工作者的工作、生活待遇,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三办各社区每年的办公经费要保证在5000元以上,社区居干的最低工资标准为:支书、主任每人每月450元,一般居干400元,由市和各街道办事处按4:6的比例承担。在职社区居干养老保险,参照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的方式办理,集中部分由市和街道办事处按现行财政体制分别予以解缴,个人负担部分在个人工资中扣缴。社区居干离职后的养老保险,按有关社保政策办理。各乡镇要做好思想工作,也要尽可能改善社区办公条件。要把热心社区工作的积极分子组织起来,引导和鼓励他们从事志愿者服务活动,逐步建立、壮大志愿者队伍。要教育和引导居民发挥自身特长,把从事志愿服务作为居民的义务和良好的道德风尚来提倡。

三是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要纳入城市发展建设规划,列入城市改造、建设的内容,做到在城市发展、建设规划中有位子,在城市改造、建设上有项目。我市社区建设起点较高,城区多数社区办公用房基本符合150平方米的示范社区建设标准,个别不落实的社区要抓紧完善。今后在新建设小区和城镇新区设置的社区办公用房,按不低于遵义市级示范社区标准,纳入新建小区和城镇新区建设规划,同步建设、无偿提供给社区使用,产权归社区所有。要认真抓好城区社区小街小巷的整治,大力实施硬化、亮化工程,力争用三年时间,使全市社区基础设施缺乏、简陋状况得到根本解决。

四是抓好社区资源整合。社区要调查摸清本社区的资源情况,研究资源利用的可能性,合理利用有关资源,形成社区工作的优势。驻社区的单位要规范有序地开放文化、教育、体育等非经营性设施,真正做到资源共享、共驻共建。要进一步理顺工作关系。目前,社区存在牌子多、任务多、检查多等“三多”现象,要认真加以规范,减轻社区负担。民政部门等要进一步明确社区干部的工作事项。各级政府和各类专业管理部门要按政企分开、政社分开、责权利一致的原则,实行权随责走、费随事转,避免出现社区行政化的倾向。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福利性和经营性并举,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拓展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渠道,广泛吸收本地社会资金,鼓励社会各界捐赠,积极引进外资,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与社会相结合的多元化投资机制。

四、加强领导,确保“四民社区”创建活动取得成效

到2007年底,我市要创建省级示范社区8个,县市级及其以上示范社区14个。为此,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切实加强领导,整合力量,狠抓落实,确保创建活动扎实有序推进。

第一,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要建立市委统一领导,创建活动领导小组组织协调、政府部门分工负责、各方面积极参与、全社会合力推进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级各部门要把创建活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创建活动取得成功。本次创建活动的重点是城市社区,各乡镇要因势利导、量力而行,力争创建一批高质量、上档次的示范社区。凡是创建成为遵义市级以上示范社区,市级财政按1.5万元标准实行以奖代补,用于改善社区办公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市“四民社区”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创建活动的指导协调、督促检查、经验总结、信息反馈、考核评估工作。组织、宣传、政法、民政、财政、建设、城管、教育、科技、卫生、文化体育、环保、林业、人劳社保、计生、公安、司法等部门要对照创建目标任务,制定参与和支持创建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将工作重心下移,认真履行各自职责。工、青、妇、科协、残联、工商联、文联等群团组织要找准工作切入点,努力在创建活动中发挥好各自的作用。各个社区的驻区单位,都要承担对该社区创建活动的帮扶任务,积极参与和支持创建。

第二,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创建工作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各街道办事处和乡镇要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制定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城镇“四民社区”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的具体办法和措施,抓紧启动并扎实工作,力争年内取得阶段性成效。要大胆探索,注意总结经验和教训,创出我市社区特色。

第三,典型引路,逐步推开。我市“四民社区”创建活动规划三年完成,今年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要注意先抓好试点,树立典型,取得经验,再在面上推开。要不断总结各阶段的工作经验,以指导面上工作。市“四民社区”创建活动领导小组要定期调度创建工作,确保创建工作按时有序推进。

第四,强化宣传,营造氛围。要加大群众宣传、社会宣传和新闻宣传的力度,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参与创建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舆论引导和氛围。要大力宣传创建典型,推广成功的创建经验。新闻单位要多采编专题,开辟专栏,多发通讯,增强宣传效果。

服务管理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内部机构;绩效管理;探讨;

高速公路已成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一个主要的构成部分,高速公路的日常运营管理涉及收费管理、养护维修管理、辅助作业管理、预算投入管理等多方面的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管理体系。由于我国早期高速公路管理实行的是国家投资,政府分权管理的政策,这样就造成了目前高速公路管理理念、机构设置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情况发生。为了适应现代化的高速公路管理要求,实现的高速公司运营管理模式的有机转化,就应实现各内部机构的现代化绩效管理。

1、绩效管理概述

所谓绩效管理,实际上就是通过组织绩效目标的合理设计,运用最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方式方法,对组织结果、效率等进行全面的掌控制。其中,又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长期、短期绩效管理模式。对于长期绩效管理而言,其主要依赖于战略规划来实现;而短期的绩效管理则是通过经营计划、检讨以及工作经验总结等,最终实现管理目标。

2、高速公路实施绩效管理的价值

第一,有助于全面提高各机构的运转效率,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高速公路机构内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于高速公路单位而言,在全面落实绩效管理考核机制过程中,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对个别违章乱纪、表现较差的人或者机构,进行适当的处理、扣分,对于存在着连带责任的机构和个人,也应当接受一定的连带性处罚。实践中,对于那些表现较好的工作人员来说,应当给予其适当的奖励。总之,就是通过建立奖罚分明的管理机制,来充分激发和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他们端正态度。因此,要想提高高速公路内部机构的工作效率,就要结合高速公路单位的长期及短期经营目标,制定各机构的目标,各机构再根据机构目标,制定出各岗位的目标,并且进而制定出针对绩效实现的奖惩措施,实现目标实现的奖惩落实。

第二,对提高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和理论水平有很大帮助。对于路政部门而言,创新意识显得至关重要。通过对工作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可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工作人员的热情和实践创新积极性。在绩效考核过程中,对于那些已经取得创新成果的工作人员,应当给予其适当的加分、或者物质奖励。通过绩效考核机制的运行与落实,可在很大程度上引导工作人员快速进入创新工作状态,集思广益,积极开展各项工作。

3、当前国内高速公路内部机构管理问题分析

从实践来看,当前国内高速公路内部机构管理过程中,所采取的管理模式、管理方式和方法相对比较落后。尤其是较之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当前国内高速公路管理工作还出现起步阶段,管理机制较为僵化;多数情况下沿袭着传统事业单位的内部机构管理模式,虽然部分单位已经进行了企业改制,但其管理机制依然比较落后,与当前国内管理需求不相符。内部的机构设置上还存在事业化的风格,机构臃肿,人员浪费。

4、构建高效管理绩效评价体系

(1)加强思想重视和自身建设

对于高速公路内部机构而言,建立高效的绩效考核评价管理体系,最主要的就是要严重遵循绩效管理体系的真实性原则、一致性原则、独立性原则、稳健性原则。建立科学的高速公路营运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要因地制宜,结合各机构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实践证明,高效、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主要依赖于公路部门经营管理团队自身的主观努力状况,同时还一起管理效果为重要的考核标准。这体现了公路管理出效益的价值取向。实践中,应当通过尽可能地降低客观因素的不良影响,或者干脆不将其作为主要的考核指标。虽然公路网络结构变化、车流量的不断丰富和增加,会直接促进收入的快速增长,但着并不意味着能够反映主观努力成效,仅仅是在某一程度上对劳动强度的实际增长状况予以体现而已。针对该问题,上述讨论是在人员量不变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因车流量不断的增加而导致人员数量也在增加,则其劳动强度基本上不会有太为明显的改变,因此其难度系数不必累加。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通行费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车流量增加,后者主要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从本质上来讲,这属于客观因素,仅仅通过主观上的努力是难以实现的。

(2)因地制宜,实事求是

实践中可以看到,不同的高速公路其地质条件、地理位置、结构型式、投资规模以及技术标准等因素,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因此,一味地盲目套用竞争性行业,比如工业企业的绩效考核标准并不科学,同时也缺乏合理性。对于高速公路部门而言,要想真正的实现高效化管理,体系其公平、公正性,就应当依照客观情况,立足实际,严格按照科学合理之原则,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比如,四川省高速公路目前已经实现了高效的一体化经营管理模式,今后该区域的山区高速公路桥隧比例将变得更高一些,而且道路结构也会变得更加的复杂、管理和养护难度更大一些。

(3)强化高速公路内部机构管理意识。实践中可以看到,因长期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模式和理念的影响,导致政企不分,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行政性垄断特征。在这样的情况下,管理人员的绩效意识显得非常的淡薄,因此必须转变政府的角色定位,明确公共管理之垄断地位。尤其在服务管理领域,更应当适当地引入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式方法,从而将绩效考核与员工的实际收入结合在一起,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4)确保管理制度化,制定多样化的管理目标

作为一种非常特殊的管理活动,公路部门内部绩效管理与其他企业的管理模式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尤其是要在制度保障下才能有效的开展。对于高速公路内部机构而言,绩效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是健全和完善的管理机制,即只有在制度保障条件下,才能确保其连续性。同时,还要强化立法,在其中体现当前国内高速公路的实际运行特性,并对其绩效管理进行科学、准确的定位,从而确保高速公路内部机构责权利的对称性。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只有确保管理制度化,制定多样化的管理目标,才能保证我国高速公路内部机构管理的高效性。

除以上策略外,实践中还有不断地完善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指标,其中行政业务考核项目主要有收费车次、征收额、发卡数、销票数、车型小改大、长(短)款以及报表差错等。同时,行为规范项目主要有行为和业务扣分;而综合评议则主要是指请假、基础扣分、调班以及班长和站长评议等内容。

结语:高速公路内部机构的管理绩效考核,是高速公路内部机构有效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实现现代化高速公司企业转化的基础,绩效管理对于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提高各高速运营单位的利润率和服务质量,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做好内部机构的管理,就要先建立起绩效管理体系,做好各机构及岗位的绩效考核工作,以确保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作者单位:辽宁省高速公路管理局盘锦管理处)

参考文献:

[1]许静.对高速公路内部机构管理的探讨[J].知识经济,2012(15)

[2]敏.关于对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管理的几点思考[J].商业经济,2011(2)

上一篇:基建造价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下一篇:学校献血工作经验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