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3 06:34:22

分析化学实训总结

分析化学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分析检验岗位;分析化学实验;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1-0273-02

分析化学实际上是一门治理专业、环境监测、化工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它具有很强实践性特点,教学基础是实验实训,主要培养目的就是大量培养技能型、高素质分析检验岗位人才,所以,需要重视和关注分析化学实验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确保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规范学生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责任、敬业、诚实、守信的综合素质,有效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实践能力、学习能力,毕业前需要专业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以便于充分满足实际岗位需求。

一、分析检验岗位的分析化学实验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必要性

传统分析化学实验主要包括两大部分,第一,定量分析,没有很强综合性的实验内容,不能充分了解和反应实际分析检验的情况[1]。第二,定性分析以硫化氢为主线,存在很多复杂内容,是验证性实验,无机化学中已经对许多离子反应进行了实验。传统实验方式比较重视“菜谱式”操作,教师完成所有试验仪器的调试和药品的配制,甚至交代清楚所有试验注意事项以及实验细节,学生仅仅只是依据实验课本进行操作就可以,完成称量、标定、测定的基本操作后,甚至不进行实验也可以完成报告。上述教学方式缺少创造性和思维训练的影响和激励,导致学生不能充分认识实验操作和内容实用性以及重要性,导致学生对化学实验不感兴趣,形成不规范的基本操作,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实践操作能力不是很高,不能及时解决岗位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近年来,国家开始大力改革分析化学实验实践教学,主要就是不断培养学生能力和技能,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改革经验,但是从理论到理论、从课堂到课堂还是会出现问题。高等院校不断扩大招生范围,学生之间存在很大差距,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应用人才,为保证能够学以致用,逐渐朝着应用型人才方向改革分析化学实验教学[2]。

二、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问题

传统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主要模式是教师讲课,学生操作,教师指导,教师会讲解好试验中需要的一切事宜,一般都是验证性试验,很少进行综合实验和设计实验,单一、机械的实验方式,学生只能得到单一的结果,不能激发学生积极性,限制学生发展和培养创造性思维,并且也会限制教学师资力量和教学力量,大大降低实验课时,导致实验项目和内容都相对简单,学生实际操作机会很少,不少学生不能充分认识实验的重要性,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实验能力,实验的时候不规范、不严谨的操作,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不是很高,不少学生在考试的时候还不具备基本操作技能,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企业实际岗位需求。如,不少学生实验的时候不能规范使用天平,天平里散落药品、称量时不关天平门、随处乱记数据;不少学生在实验的时候不能正确使用锥形瓶和滴定管,锥形瓶不摇晃就实验;读取滴定管数据的时候,学生不能在垂直地面的时候从滴定架上取下滴定管行读数[3]。不少学生不清楚有效数字的概念,试验中实际应用的时候,不能正确记录滴定管数据;分光光度实验的过程中,分组进行,不少学生不亲自实验操作,或只进行一次试验,促使不能合理应用实验设备等,此外,不完善的实验考核制度,评定学生实验成绩的方法比较简单,考核学生成绩的时候,存在很大主观性,不能全面考核每一个学生。

三、分析检验岗位的分析化学实验实训教学改革措施

(一)开设单独实训课程,提高实验实训教学内容和学时

对于现阶段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比较少的实验项目和实验学时,不能符合设计职业需求以及社会发展需求。不少大学开始大力改革应用化工技术的学科,在不降低教学内容和分析化学实训项目的前提下,单独开设化学检验职业技能实训课程,包括三种实训课和三十学时理论课,从而提高教学实训内容和学时,教师授课的时候尽可能选择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对实训教材内容进行精选,单独对实验内容进行考核,为进一步研究和获得分析检验职业证书和学生技能提供基础,为学生创造就业条件[4]。

(二)加强实训过程控制以及基本技能操作训练

分析化学实验实训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三周实训,提高实训过程控制和训练基本技能的力度,需要教师不断规范基本操作技能,精心辅导、亲自示范、严格要求,并且对试验中可能会出现的错误及时进行修正,技能训练始终贯穿在实验中。为了能够提高学生规范实验操作的能力,快速掌握实训技能,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把实验中容易出错的部分变成顺口溜,边朗读、边操作,从而有效提高和方便学生记忆以及实际操作。如,滴定操作的时候基本口诀是,右手拿瓶,左手握塞,肘部固定,转腕摇晃。操作移液管的时候,右手持管按食指,吸取溶液先润洗,放溶液45度器壁,放完再停15秒。依据上述操作口诀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模仿以及反复练习来逐渐完成试验的基本操作,并且实验中需要正确记录试验数据,如在分析万分之一天平的时候,需要在小数点第四位记录称量数据,记录常用滴定管数据的时候,需要在小数点第二位进行记录[5]。实验过程中由于学生思维能力、心理素质、知识水平以及操作技能等存在一定差距,促使教师实际教学中需要合理控制实训过程,并且分别指导学生不规范实验操作行为,集中分析和点评学生共性问题,保证可以在课堂上解决学生的问题。教师需要启发和引导解决问题的时候应用理论,激发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思考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独立思考、主动学习的技能。完成实验以后需要及时总结和分析学生的错误操作,对课堂知识进行巩固,避免以后出现类似错误。

(三)全过程分析检测实训,增加学生的创新能力

基本完成实验实训操作规范以后,还需要全过程分析学生化学实验实训的内容,从而可以有效增加学生创新能力,保证学生可以完全符合岗位实际需求。基本的方式就是,实训中对所有学生进行分组,正式实验之前把实验需要的题目分给每组,学生需要依据每组的实际题目来查阅相关文献和标准,独立设计化学检验方案,主要有分析试剂、分析实验方法、分析仪器、分析计算公式、分析步骤,等老师修改审批一会,实际对实验进行具体全程操作和检验,对比分析老师的计算结果和每组学生的计算结果,看哪组拥有更高准确率和小的误差,通过试验中学生的表现和结果,来合理、公平、客观的分析和评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能够提高学生创新能力[6]。

(四)树立量的准确概念,培养学生诚信敬业、严谨求实的作风

树立量的准确概念,培养学生诚信敬业、严谨求实的作风,不断规范、正确的记录化学实验数据是分析实验实训的基本目的。所以,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准确记录试验数据的习惯,不可以随意记录,并且还需要老师确认和签字,要求一些不符合误差规范的学生重新进行实验,此外,培养学生敬业和诚实精神,保证具备真实可靠的处理数据,不能为了实验对数据进行造价。报告中需要合理分析和讨论实验现象,准确分析实验结果和误差原因[7]。

(五)量化考核制度,提高通过率

考核分析化学实验实训是相关部门要求持证上岗、技能考试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实际操作和理论知识两部分,卷面满分100分,及格标准是60分。理论考试试卷是闭卷考试,总共100道题,都是和实际操作和理论知识相关的判断和选择。实际操作就是量化以及细化考核制度,在规定时间内要求学生进行实验,主要包括正确使用酸度计、滴定管、容量瓶、天平、分光光度计等,准确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以及结果,教师依据实际规定排现场量化测定结果和操作步骤,对所有操作都进行打分,不仅需要规定时间,还需要有规范需求,每个老师对二十个学生进行考核,保证能公正、公平的考核,对于伪造数据、不认真操作实训过程进行扣分,重新操作不合格的过程[8]。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分析检验岗位的分析化学实验实训教学需要符合够用为度,实用为先的基本原则,实际操作的时候,应该注重展现分析检验岗位和基本操作。大学生就业的时候,尽可能体现职业证书的作用,能够获得相关企业的好评,也就是说分析检验岗位的分析化学实验实训教学改革能够符合社会需求。由于不断进行教育改革,提高改革实训教学的力度,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复合人才,达到逐渐提高人才整体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乔月纯,郭红霞.基于分析检验岗位的分析化学实验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9(3):103-105.

[2]李桂英,支国,武文涛等.工学结合模式下分析化学实验实训教学改革探索[J].广东化工,2014,41(1):193-194.

[3]丁淑娟.关于高职高专化学实验实训教学的改革思考[J].科技信息,2011,(24):583.

[4]杨勇,吴方评,杨宏健等.药学大专天然药物化学实验实训教学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6):93-94.

[5]邓新云,刘小忠,胡彩玲等.有机化学实验实训现状调查与有效教学策略分析[J].广州化工,2015,43(3):163-166.

[6]杨晓峰.高职化学实验应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J].科技视界,2014,(30):241-241.

[7]于瑞雪.远程教育支持下的化学实验教学探索[J].吉林画报(教育百家B),2014,(6):347-347.

分析化学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分析化学;项目教学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1-0083-02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Project Approach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Curriculum//Zhang Li1, Liu Feng2

Abstract The project approach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a good learning environment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but also reflects the featur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an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to promot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combination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in teaching practice, the authors made a number of exploration and summary of the project teaching.

Key words analytical chemistry; project approach; reform

Author’s address

1 Jining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Jining, Shandong, China 272000

2 Thirteenth Middle School of Jining, Jining, Shandong, China 272000

1 前言

分析化学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高职院校应用化工技术、生物技术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项目教学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工作任务为依托组织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开展工作过程系统化、工作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笔者针对分析化学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同时,采用项目教学法对分析化学进行课程改革和探索,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 以项目为载体,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

2.1 项目的选取——分层次的项目设计,逐步提高学生的分析实验能力

分析化学的基本组成部分为酸碱滴定、配位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以及重量分析五大模块,每一个模块可以再细分为若干个实训项目。具体到每个项目的选取,考虑企业对人才的需要,以及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其已掌握的理论知识,选择既能完成分析化学实训教学目标,又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项目,如自来水总硬度的测定、化肥中氮含量的测定等,让学生感到所学知识、技能可直接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有效地激发主动完成项目的兴趣。

项目教学法是让学生学会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知识,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最终能独立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评价计划的一种教学方法。设计入门项目、主导项目、自主项目、综合项目等多种层次的项目来反复训练学生,培养学生获得整体行动能力。例如,在酸碱滴定这一模块中设计项目有醋酸中总酸度的测定、混合碱的分析、化肥中氮含量的测定以及鸡蛋壳中碳酸钙含量的测定4个层次的项目。入门项目的选取以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术,熟练使用实验常用仪器为主。如天平的使用、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等,要求学生掌握操作技术,熟练使用分析化学实验常用的仪器,为进一步实验奠定坚实的基础。主导项目则在规范操作基础上,学会如何着手解决所面对的工作任务,教师给出概要的指导性问题和提示,用部分课堂时间予以点评、实施与评价。自主项目则以3~5人一组,进行自主式探索研究,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综合项目为设计研究性跨课程的大型综合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根据所学的知识和操作技能,设计实验课题,写出设计方案,在教师论证其可行性后准备实验,进行实验,写出实验小论文。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又可以提高创新能力。

2.2 项目的实施——结合实际,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注意结合项目内容和学生的特征,形成以学生自我形成工作能力为指导思想,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的项目实施方法。

1)问题探究法。在拟定分析检测方案时,指导教师通过问题引入,启发学生带着问题去讨论,比如什么条件下的化学反应能用于滴定分析;溶液浓度及其配制方法,分析结果如何计算。以“自来水硬度测定”实训项目教学为例,结合实验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如为什么测定的pH定在10左右,为什么自来水回滴可以检验终点等,要求学生通过查阅书籍、资料来解决;学生用所学理论指导实践,进一步提高滴定操作技能,加深对相关的理论知识的理解。

2)分组讨论法。将班级分成若干个工作小组,每个工作小组有4~6位成员。每个成员各有分工,每个项目的完成都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查阅资料收集信息,小组讨论制定工作计划,然后一起实施,共同完成工作任务,组内学生轮流担任项目负责人,轮流分工。对项目完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大家共同讨论,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共同解决。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使项目教学有效进行,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到项目教学中,将很难用语言描述的分析化学理论、原理、过程等以动画和录像的形式清晰形象地展现给学生,使教学过程直观明了,给学生以深刻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同时,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中项目学习的相关信息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帮助;制作多媒体网络交互式平台,方便学生与教师直接沟通,学生在这里可以自主学习,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可进行讨论和交流,及时解决学生自主学习中的问题。

2.3 项目考核——采用多形式的考核评价方式

改革以考核知识的积累、记忆为目标,以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命题的单一的考核方式,考核评价突出“全过程考核原则”,采用闭卷笔试、操作考试、演示考试、课业相结合等多种考核形式,既注重结果又注重过程。理论知识考核采用课堂提问、课堂练习、作业、研究性习题,辅助以学习态度考核等多种形式组合,其中考核内容以应用为主,着力避免“死记硬背才能得高分”的局面出现,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实验考核采用百分制,由实验理论考试(20%)+平时实验情况(30%)+实验报告(20%)+实验操作考试(30%)构成。通过对实验教师严格的要求、实验教学内容的优化、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及实验考核机制的不断完善,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 项目教学应用于分析化学教学取得的成效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在分析化学课程中开展项目化教学,加强了教学的技能针对性,有效利用了实训资源,充分体现了以技能为基础的职业教育特点,加强了学生基础化学理论和实验技能,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初步科研能力。

分析化学教学的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从事分析化学教学的工作者努力探索、不断实践,才能不断提高分析化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江丽.理实一体化模块教学在《分析化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8):239-240.

[2]路海萍.课程项目化:高职院校课程改革走向的选择[EB/OL].www.省略/list_667/3097.aspx.

[3]杨兰,陈红杰,郭利平.浅析项目教学法在分析化学实训改革中的运用[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0(2):53-54.

分析化学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这几年我校加大了校企合作的力度,其中订单式培养和冠名班的成立说明了用人单位对适合企业自身发展人才的渴求,但同时也让我们意识到学校教学内容的相对陈旧和局限。职业技能鉴定是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技能标准和任职资格条件进行的认证,是现代社会规范专业人才、劳动者职业行为的标准。要培养符合医药行业需求的具有综合素质的学生,就必须将教学内容与岗位要求和职业标准相结合,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我们根据药物检验岗位工作人员必须明确国家标准检测方法中文字内涵,熟练准确进行分析检验操作,能够进行常规检测数据处理及出具正确的检验报告的要求把分析化学理论教学分为分析检验的基本流程、分析数据处理与结果计算基础、化学分析法基础知识和仪器分析法基础知识四大模块。强化数据处理能力的培养,弱化对分析理论的推导论证,突出岗位需求。实践教学分为称量操作技能、滴定分析操作技能和基础仪器分析操作技能三种技能,分基本操作,单项实训、综合实训三个层次组织教学内容,实行进阶式教学,从基本技能掌握和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两个方面进行。具体的教学内容以药物检验岗位需求改革传统分析化学教学内容,参照药品行业、国家标准组织教学内容。例如:查阅药典,完成EDTA标准溶液的标定后,直接测定葡萄糖酸钙含量;在学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引入维生素C注射液的颜色检查。将国家、行业标准和分析化学传统知识进行有机结合,涵盖药检工技能鉴定有关分析化学部分的相应知识点,以药物分析检验为中心,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实践教学内容往往来自药检工作一线,但在顺序编排上又注意考虑基本操作技能训练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包含了实际工作中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教学方法的优化

在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中,可以根据每堂课的具体教学目标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分析化学课程中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在教学中应多采用将两者有机结合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演示教学法就是其中应用较广泛的一种。例如,药物检验工技能鉴定对规范性操作要求很严。以滴定操作为例(见表1)。学将规范操作动作采用录像、照片等直观的形式加以演示。在播放过程中随时按下暂停键,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讲解和现场示范,启发学生思考不规范操作可能导致的误差。而在实际操作练习中,要求两人一组,一人操作,一人观看,互相纠错,并鼓励同学们把在实训中出现的典型问题拍成录像,给予再现和纠正;也可以任命几个掌握得又快又好的同学为“小老师”,辅导其他同学的操作,这些措施增强了趣味性,满足了学生渴望参与的心理,从而有效地调动起学生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成绩,进而形成一种良好的操作习惯和职业素养。收集与专业、课程相关的案例,关注社会热点事件,采用案例教学法组织教学。例如:每种分析方法都可以结合《中国药典》中的常用药物进行说明;在讲解配位滴定法时,引入《水的总硬度测定》这一案例,根据我国《生活用水卫生标准》结合当地水质和学生家乡水质进行教学;也可以在讲完化学分析法后,通过三聚氰胺事件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提前布置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阅搜集相关资料,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通过调研、讨论、提出问题(为什么三聚氰胺可以在蛋白质含量测定中以假乱真);进而分析凯式定氮法优缺点(从而引申出化学分析法的特点、总结四大滴定的异同点);最后引导学生讨论解决方案(借此引申出仪器分析法的优点)。这种通过案例引导进行的探究式、发现式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两大类分析方法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对信息的识别、归类、解读、综合和表达的能力,小组学习形式又强调了学习过程的合作与交流,非常有利于其今后的职业发展。

三、技能水平的强化

目前,我省职业院校在校生申请参加相关专业中级职业技能鉴定时,如果理论课成绩合格可视为鉴定理论考试合格,只需进行操作技能考核。可见,技能操作部分是当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我们在强化技能训练上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调整原有教学计划,增加实训课的学时数,将理论与实训学时比例调整为1∶1。技能训练反复进行,以达到职业教学要求的熟练程度。其次,增加技能考核的次数,由原来仅有的期末考试改革为阶段性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电子天平的操作技能、滴定分析基本操作技能和药品含量测定技术。其中,滴定分析基本操作技能考核包括滴定管的使用、移液管的使用、容量瓶的使用、滴定操作、定量转移操作、准确稀释溶液操作等,药品含量测定部分选取药用硼砂的含量测定和维生素C注射液的颜色检查作为项目考核内容。第三,开放天平室和分析化学实验室。学生有时间、实验室没课时。学生可在遵守实验室规则和仪器使用规则的前提下,到天平室和分析实验室进行基本操作练习。管理相关实验室的实验技术人员每天例行检查仪器和实验设备,以保证实验教学正常运行。也鼓励学生将实验室的滴定分析器皿借出,利用课外时间用自来水练习基本操作。另外,在分析化学课程即将结束前组织相关学生参加分析化学技能竞赛,由分析化学课程组教师组题并出任考评员,取前六名(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进行物质奖励,同时结合分析化学技能考核成绩给予加分奖励,一等奖加7分,二等奖加5分,三等奖加3分。以此强调掌握分析化学基本操作技能的重要性,引导学生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考核标准的统一

为了使培养的学生即能满足药物分析检验岗位的不同能力需求,又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技能,应建立科学的评分标准和完整的考核方法,将教学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统一起来。鉴于药检工技能鉴定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包括技能笔试和技能操作)两部分,我们也将分析化学考核分为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理论考核中平时成绩(包括课堂提问、作业和考勤)占20%,考试成绩占80%,考题结合药检工考核大纲拟定。技能考核包括平时成绩、实训笔试和操作考核三部分。平时成绩占25%,包括考勤、预习情况、实训报告。在实训报告的评定上更多地强调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对于实训中的异常现象及出现的问题、甚至对于失败的结果只要能够做出合理的解释,也应判为一份合格的实训报告;实训笔试占15%,主要考查实验室基本知识、实验原理以及基本技能操作的关键环节与注意事项,这是在与职业技能鉴定结合以前的课程教学中常常被忽视的项目;操作考核占60%,采取分阶段考核的方法,选择典型实训项目做考核内容,从仪器药品选择、仪器洗涤、操作、整理、科学作风、操作时间、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等方面制定评分标准,以工种考核的形式进行。通过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考核学生的职业道德。对于实训过程中修改伪造数据、违反实训室规章制度等行为实行倒扣分。事先公布考题和评分标准细则,使学生的操作有章可循,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训练。每一次的成绩都登记在册,取各阶段成绩总和作为操作考核成绩。以上是我们在分析化学常规教学与药检工技能鉴定的衔接方面进行的一些研究与探索,与真正的“双证课程”尚有距离。影响课程建设的因素有很多。理论上有技术进步、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和政策法规方面的影响,但在实施过程中如师资、场地、教学设施、学生条件等学校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此外,学校的行政工作、支持系统的状态无疑也会影响课程建设的活力。但我们在向“双证课程”迈进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综合素质确确实实得到了较大提高,教学改革所带来的成果是前所未有的。我们应该将课程建设深入地开展下去,更好地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分析化学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无机及分析化学》是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也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为找准课程定位,明确课程培养目标,并为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及课程建设提供充分的依据,《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团队于2013年9月至12月在西安北方惠安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渭南海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和3所同类职业技术院校从企业生产、质量管理、分析检验等方面进行了调研,为该课程的定位和课程建设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2课程调研基本情况

2.1调研背景和意义

2.1.1课程发展历程

《无机及分析化学》是由《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两门课程整合形成的[1]。《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①整合前,《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分别强调无机化学的理论性和基础性、分析化学的实践性。②整合后,《无机及分析化学》强调无机内容与分析内容的有机结合和融汇贯通。③工学结合、行动导向下的《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模式。

2.1.2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要求

2010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的《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即教高〔2010〕8号文件和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2-3]。因此,深入行业、企业调研,了解企业的岗位设置归纳岗位职业能力,找准课程定位,明确培养目标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2.2调研思路与方法

本课程的调研思路是:从生产实际出发,调研企业关于分析检验等岗位设置,人才的需求,并分析岗位与能力的需求关系,再基于工作过程设计课程的学习单元,制定课程标准。课程组到精细化学品生产企业、同类高职院校考察,采用问卷调查、座谈、专家探讨等形式对分析检验及相关岗位设置和人才能力等方面开展市场调研;收集整理调研及专家讨论的材料,分析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确定企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

2.3调研企业

西安北方惠安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渭南海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江苏大和氯碱化工有限公司、陕西渭河煤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宝塔山油漆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天宏硅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宝鸡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甘肃银光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西安高科理化技术有限公司、西安唐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彩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安瑟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西安万邦制漆有限公司、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兰州、承德职业技术学院。

2.4调研内容

调研的内容主要包括:需要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岗位有哪些、需要具备的知识是什么、需要具备的能力有哪些、本课程主要欠缺的方面、学生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重要性、本课程的意见和建议等。

2.5调研对象和方式

与企业负责人、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生产一线单位负责人、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同类高校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访谈;参观精细化学品生产企业现场,在精细化学品生产企业质量部顶岗实习,填写《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调查表等方式了解企业基本情况、企业生产组织情况、岗位设置、人才需求情况以及对课程知识的要求等信息。共发放问卷139份,回收有效问卷128份,有效回收率为92.09%。

3课程调研结果与分析

通过行业企业调研,取得到了第一手调研资料,通过对这些调研资料的整理,掌握了课程岗位方向和能力需求。

3.1岗位对相关知识和技能的能力要求

通过调研,确定了生产操作、分析检验、质量管理三个岗位需要用到《无机及分析化学》相关知识和技能,如表1所示。

3.2胜任工作岗位需要的相关知识或技能

①气体和溶液性质;②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③物质结构;④定量分析基础;⑤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⑥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⑦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滴定法;⑧配位平衡和配位滴定法;⑨吸光光度法;⑩元素及其化合物。以所选项目的数量按降序进行排列,依次为:④、⑨、③、⑤、②、⑧、⑦、⑥、⑩、①。

3.3胜任工作岗位需要的相关技能

①滴定分析;②仪器分析;③无机物制备;④物质分离、鉴定;⑤其他。以所选项目的数量按降序进行排列,依次为:③、①、④、②、⑤。

3.4课程在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上的不足方面

①基础知识;②基本理论;③基本技能;④基本能力;⑤综合素质;⑥整体协调发展;⑦综合能力提高;⑧特长培养;⑨其他。以所选项目的数量按降序进行排列,依次为:⑤、⑥、⑧、⑦、④、③、②、①、⑨。

3.5在课程中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最有效方式

①加强社会调查;②增大实践性教学环节比例;③增加实验、实训;④举办专题讲座;⑤增加现场实习;⑥开展技能竞赛;⑦举办相关知识竞赛;⑧教学做一体化;⑨其他。以所选项目的数量按降序进行排列,依次为:⑧、⑤、②、③、①、⑥、④、⑦、⑨。

3.6课程改革应主要从哪些方面进行

①加强课程整合;②使课程模块化;③搭建课程平台;④使课程“小”学时化;⑤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⑥增设专题讲座。以所选项目的数量按降序进行排列,依次为:②、⑤、③、④、⑥、①。

3.7实训内容安排

①让学生自己设计,分组讨论,确定实训方案,老师归纳总结,任务实施;②保持现有模式;③任务驱动,学生自主完成,老师检查辅导。以所选项目的数量按降序进行排列,依次为:③、①、②。

3.8在学习中哪些教学资源对你帮助最大

①主教材;②辅导教材;③实验教材;④参考资料;⑤直播课堂;⑥网络课程;⑦CAI课件;⑧网上动态资源。以所选项目的数量按降序进行排列,依次为:①、⑧、⑦、⑥、⑤、③、②、④。

3.9在学习中哪些方面可以提高你的学习动力

①老师的表扬;②同学的认可;③疑问解决时的快乐;④无论怎么样都不喜欢学习;⑤其他。以所选项目的数量按降序进行排列,依次为:③、①、②、④、⑤。

3.10学生学习评价应该怎样确立

①老师根据平时表现自主确定;②老师和部分同学讨论后共同确定;③其他。以所选项目的数量按降序进行排列,依次为:②、③、①。

3.11对《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意见或建议

经对128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有以下几点建议:1)课程主要欠缺和应增强的方面是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查阅一般无机及分析化学书刊、选择分析方法以及正确判断和表达分析结果的能力也有待加强。2)《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应该增强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专业实操技能、实践检验的数据处理能力。3)建议《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将实践内容大幅增加,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同时采取更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使课堂内容更加生动有趣。4)通过本课程和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取得中级分析工职业资格证书是必要的。调研结果表明:《无机及分析化学》是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该课程的教学对学生掌握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起到重要的作用,是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的重要部分,是衔接学校教育与精细化学品生产企业人才要求的关键课程。课程应在课程的定位以及课程目标的确定、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选择合适的教材及教学手段等方面加强建设,通过建设,将本课程建设成为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灵活有效,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特色鲜明,工学结合的示范性精品课程。

4《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建设建议

4.1课程的定位以及课程目标的确定

4.1.1课程定位

《无机及分析化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其中分析化学内容更强调实践性,偏向于专业岗位技能的拓展[2-3]。本课程主要包括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两门分支学科的基本内容,是一门阐述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应用性的综合性基础课程。

4.1.2课程性质

《无机及分析化学》是精化专业进行岗位能力培养的一门基础课程,本课程针对精化人才需求组织教学内容,按照工作过程设计教学环节,为化工分析岗位需求提供职业能力,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提供保障。

4.1.3课程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近代物质结构理论的基本知识;掌握化学变化及水溶液中四大平衡的基本规律;熟悉常见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与作用;掌握滴定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及在相关岗位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具备认真、严谨、务实的职业素质,为取得《化工分析工》职业资格证书打下良好的基础。

4.2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

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构建全新的课程方案,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开发教学项目;加强实训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4-5]。

4.3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充分利用我院教学资源,进一步改革、完善、充实实训内容。重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充分发挥“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职能。

4.4选择合适的教材

在教材的选择上充分考虑岗位任务、岗位能力的要求,选择按照项目化教学改革编写的教材,如果没有合适的则建议在教学实践中自行编写相关教材。

4.5改进教学手段

4.5.1多媒体教学手段

尽量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6-7]。多媒体技术所展示的图、文、声、像并茂,生动活泼,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兴趣,活跃思维。

4.5.2网络教学手段

课程教学中教师制作该课程的电子课件、电子教材、习题、教学素材库、试卷库等教学资源,形成网络课程,使之具备助教系统、助学系统、自测系统。教师利用助教系统进行网上备课、网上教学、网上答疑。学生利用助学系统进行课后复习、完成作业、网上答疑、进行学习测试等。这一教学手段的应用将提高学生课后灵活学习、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4.5.3情境教学手段

课堂教学以任务(项目)为载体,以工程过程为导向,引入职业活动训练项目,进行情境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进行课堂教学,将课堂时间让给学生,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采用任务形式,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热情,教师只作引导,让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分析化学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后示范时期;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4-0322-02

《无机及分析化学》是我院生物技术及应用、食品营养与安全、生物制药和农产品加工与品质管理(茶叶深加工与经营管理方向)等专业学生必修的职业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是《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加深分析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理解,训练动手和学习基本操作技能,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学生由学习知识到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转变[1]。2012年6月,我院的省级示范项目验收结束。在示范建设期间《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进行了深入的课程改革,但是在实验教学方面还有不足之处亟待解决。

1 实验教学改革的基础

1.1 示范建设后的有利条件

随着省示范建设项目任务的完成,我院进入了后示范发展时期。在示范建设过程中,课程改革过程中搭建了一个包括《无机及分析化学》在内的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库网站。按照校级精品课程建设要求,网站有教学课件、理论课程视频和经典实验视频等内容,能极大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规范性。学院拥有网络中心和电教中心,学生在电子阅览室或多媒体教室,通过校园网能进入其他院校的精品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网站,还可通过互联网进入部级精品课程网站学习[2]。

学院有省级示范基地——生物与食品综合实训基地。基地建成了基础实验中心、校内生产性实训车间和职业资格证培训中心三大实验实训中心。在基础实验中心有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室2个,并能定期申报化学试剂、仪器设备及仪器维修计划,保证实验正常开出。为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中按常规仪器每人1套、大型仪器4人1套配置。基础实验中心有专门的称量室,现有全自动电光分析天平11台,电子天平14台。实验室工作人员认真维护实验仪器和设备,保证了实验教学的正常运转和部分开放实验的需要。仪器完好率在95%以上,实验开出率达到100%。课程教材一直选用的是由化工出版社出版、张星海主编的《基础化学》和《基础化学实验指导》,笔者参与了《基础化学实验指导》的编写工作。

1.2 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生物技术及应用、食品营养与安全、生物制药等专业生源主要来自普高生、三校生。这2类学生在中学期间化学内容不统一,实验实训少,而且由于女生比例高,普遍动手能力弱。农产品加工与品质管理(茶叶深加工与经营管理方向)专业有部分文科生源中学化学基础差。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设置在大学1年级的第1学期,由于开学晚和军训的原因,总共只有52学时。虽然经过前期的课程改革,课程的实验与理论课时比达到1∶1,但是课时实在太少,不能很好的掌握基本操作。

2 实验教学改革设想

鉴于以上《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基本情况,对本学期的《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过程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

2.1 实验单独开课

将《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理论课与实验课分离,实验单独开课,单独考核,独立计算学分。实验课学生分小班训练,由学生独立操作,强化实验课教学,加强学生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训练。

2.2 优化实验项目

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专业对人才的要求,以及学生的知识水平,对原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减,并补充部分讲义。建立以实验技术要素为主线的实验教学体系,开出了适合我院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验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个性发展,开发其潜能以及为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2]。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以及高职教育的目标,实验课程内容重在基本技能训练,具体内容见表1。

2.3 更新教学手段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运用的不断成熟,以多媒体技术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丰富课堂内容。实验教学以化学分析技术和技能训练为核心和重点,强化基本技能训练、强调系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3]。在保持传统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

2.3.1 统一授课PPT。以教材为蓝本,以教学大纲为指导,制作统一的PPT供教师在课堂上使用。课件一目了然,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教学效率,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2.3.2 开设仿真实验室。实验教学坚持“绿色化学”理念,通过开设仿真实验室不仅大量减少了化学试剂和药品的消耗,节约了实验消耗费用,而且提高了实验的安全性,加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4]。

2.3.3 利用精品课程和网络课程资源。现阶段的学生网络运用技术娴熟,在课程开始之前,把所开设实验相关的精品课程和网络课程网站列在参考书目里,便于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精品课程和网络课程是院校教师的教学智慧结晶,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拓宽学生知识面的高效学习资源。

2.3.4 构建在线交流平台。利用QQ网络平台和微信网络平台构建师生交流渠道,可以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交流。课余时间开放实验室,使一些不能在课堂上完成的实验得到补充,同时学生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设计实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

2.4 注重实验教学过程管理

学生在进入实验室前须提交预习报告,通过撰写预习报告,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验前,结合教师讲授、演示和反复观看录像等方式讲解关于分析天平的结构和使用、滴定管的使用及滴定分析、移液管的使用、容量瓶的使用等内容的基本操作,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操作方法、基本原理和实验注意事项[6]。学生开始实验后,由主讲老师和教学辅导老师全程跟踪,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根据课堂表现打分(表2),每次实验都是一次考试,以考促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操作结束后,学生要完成数据处理并写出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要注重实验数据原始性、完整性以及实验数据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每次实验前讲评上次实验的内容及实验报告,强调实验操作的规范化,原始数据的正确记录,有效数字的修约,对分析结果的计算、误差的分析等内容进行总结[7-8]。

2.5 改革考核方式

实验考核主要考察学生对常规仪器的使用和维护能力、数据的记录与处理、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准确度[9-10]。考试题是以做过的实验为题库,每人随机抽取一题。考试总分数为100分,课程成绩由实验课成绩和实验考试成绩2个部分组成,各占50%。

3 结语

后示范时期,要巩固好示范建设成果,还要不断深化改革。《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在教学中还存在各方面的问题,要始终坚持探索,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才能实现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4 参考文献

[1] 陈建民.“后示范”学院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0):44-47.

[2] 钟国清.无机及分析化学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2):20-23.

[3] 黄高凌.“无机及分析化学”精品课程的实践与探索[J].集美大学学报,2009,4(10):71-75.

[4] 左玲霞.高职《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考核办法的探索[J].中国西部科技,2013(9):103-104.

[5] 孙成.《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11):102-108.

[6] 张长水.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2(31):63-67.

[7] 倪哲明.强化精品意识,打造精品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精品课程建设[J].高教与经济,2007,20(3):16-17,61.

[8] 杨正亮.无机及分析化学动态需求耦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高教前沿,2011(8):57-58.

[9] 王冬梅,周俐军,纪蓓.无机及分析化学网络立体课程的建设实践[J].教学研究,2012,35(2):100-102.

分析化学实训总结范文第6篇

【论文摘要】本文结合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分析高职院校水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4点教学改革,主张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实验方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提高实验水平。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以岗位要求的技能、知识为出发点,按照社会人才市场的要求,以训练职业能力为本的教育,其最大的特点是注重对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水分析化学实验是高职给排水专业的必修课。水质监测、分析作为给排水专业学生就业岗位方向之一,决定了水分析化学实验课就应以培养水质分析化验的实际工作能力作为教学目标。把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作为水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目标时,应从实际出发选择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实验教学环节,注重学生综合职业技能能力培养,实现课程与岗位对接零距离的要求。本文结合我院当前水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不足,谈谈对高职水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水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1、基本操作实验内容过少

实验内容一般以常规检查项目设定,且所用实验试剂、实验仪器均由实验室教师准备好,实训工作面铺开不广,基本操作也得不到充分训练,造成学生实验时出现操作不规范、测定速度较慢、误差较大等现象,且体现不出学生综合技能操作能力。

2、激励机制在考核方法上得不到体现

受实验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观念的影响,实训考核没有得到重视,主要以学生预习、实验操作规范化和试验报告三方面内容进行考核,考核主观性大,不利于学生重视该门实训教学。

3、实验教学手段单一

现在水分析化学实验普遍存在这样一种教学模式:内容原理步骤操作要点注意事项学生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总结填写实验报告。教师讲实验“照本宣科”,没有新意,学生操作“照方抓药”,存在实验兴趣不高,实验作风不严谨等现象。

4、实验班次人数较多,教师难以全面指导

每班次基本上都为50人左右,教师的巡回指导难以全面纠正隐蔽的操作错误。课末小结时,由于学生认知水平和动手能力的差异,难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同步完成,提前做完的想走不愿听,未做完的来不及听,想听的也受他人干扰未必听得清楚,总结难达预期目的。

5、不适应现代科学发展的需要

现代分析仪器设备缺乏,实验项目开设主要以经典分析为主,主要涉及四大滴定分析和吸光光度法,学生对现代大型精密分析仪器感到陌生,不利于工作后的进一步掌握。

6、实验室教师素质水平难以适应教学发展要求

实验室教师很多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学历偏低,几乎没有参与相关工作实际操作的经历,很难要求他们能够传授给学生很多的操作经验,以及分析比较新仪器新方法的优劣,深入阐述各类实验参数的理论影响和实际作用。

二、改革水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途径和策略

1、教材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取舍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故选择教材十分重要。一般来说,按教材的内容,编排及适应性来选择。针对专科给排水专业学制较短、学时有限等局限,首先须对现有教材内容及其编排进行必要的调整。加大水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在实验内容安排上应由浅入深,由部分向整体逐步展开,在保证学生操作规范的基础上,开展职业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职业技能素质。从高职教育培养目的出发,实验、实训教学内容应以“需用为准,够用为度,实用为先”为原则,因此在实验内容安排上应重视基础性、普及性和体现职业岗位综合技能性。实验内容大体可分为三个部分进行,一是分析基本操作的训练,如玻璃仪器洗涤、药品称量、试剂配制、移液、定容、终点标定训练等;二是方法掌握训练和认识,要求掌握滴定分析、分光光度分析、电位分析方法及认识大型紧密仪器法(如原子吸收光谱法,气相、液相色普法等);三是按职业岗位要求完成水质指标测试全过程操作,即教师提供的是需测定的水样(可为自来水厂的水源水),可选择的测定项目(如COD、碱度、氯含量、硬度、铁含量、溶解氧等[2])、所需的仪器、药品和实验场所,要求学生通过查阅国家标准方法选择测定的方法,并进行玻璃仪器洗涤准备、试剂制备、方法测定、数据记录处理及标准评价等的全过程。通过这样层层深入的技能要求训练,并将学生置于职业岗位角色,使学生职业技能综合能力得到提高。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实验水平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开展多手段实验教学,这不但能减轻老师的工作强度,改善授课环境,又能使教学直观,简单明了,缩短学生理解消化的时间,大大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和提高学习热情。在传统的课堂演示教学中,往往受空间分布影响,造成音效或视觉不够清晰。通过利用多媒体课件及演示录像的演示,可以多角度进行,还可以放大、回放等,使演示的效果得到大大的改善,也可以减少学生每次实验进行的时间,便于实验教学的安排。在制作、播放安排上,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量大,音、图、文并茂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如实验课前组织学生观看实验基本操作和安全知识相关的课件,向学生讲解正确操作的理由和违反操作对个人和环境的危害,使学生做到操作规范,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及对环境的污染;又如原子吸收光谱仪,气相、液相色普仪等,这些仪器较为贵重和精密度要求高,难以满足学生普及使用,通过多媒体的演示教学,可以使学生认识这些大型精密仪器及其操作方法,为今后进一步掌握提供有利的条件。

3、改革实验教学考核办法,完善实验评价体系

水分析化学实验进行单独考核,考核内容可分两部分进行,一是平时实验表现(学生预习、实验操作规范程度和试验报告)占40%,二是综合实操考核占60%。按实验内容的安排,基本操作训练和方法掌握训练按固定的时间安排进行分组训练;按职业岗位技能要求选择水质指标的测定要求至少进行两项,一项作为平时的训练,一项作为综合实操考核内容,具体项目可通过提前抽签获得,采取开放实验进行,即学生们在限定时间内准备好,然后跟实验指导老师约时间进行,每次十六人进行(所配试剂以够用为准,尽量少配的原则进行配备)。考核水样采用自来水厂源水进行,制定评分表根据不同的操作步骤和测定结果进行分项评分,适当增加考核的难度,引起学生的重视并加强平时操作的自我管理能力,保证学生综合技能操作水平的真正提高。

4、重视实验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使教师的指导真正到位

高职教育要实现“产、学、研”结合,实验室教师应该成为中坚力量。一个高素质的实验室教师,除了完成日常的实验室管理工作,上所开设的已有实验课外,还应该主动熟悉和开发现有仪器的其他功能,研究在本实验室的配备条件下,如何增加新的实验内容,而不应该墨守常规,数十年不变。但当前实验室教师属教辅人员之列,并不受重视,实验室教师存在层次比较低以及难以获得出去进修或培训机会的情况,获得晋升的机会少,导致实验师资队伍综合素质及地位降低,队伍难于稳定,使得实验教学真正与社会接轨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应该加大鼓励实验室教师进修和培训的力度,或有计划地聘请公司、企业实验能力强的专家指导实验室工作,积极鼓励和引导实验室人员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和最新研究成果,参与“产、学、研”,参与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从而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另外还可以借鉴东北大学的做法:拟聘有较高学术造诣、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担任实验中心负责人,且规定三分之一的教授、副教授从事实验教学工作。这样也为实验室的项目研发提供了充分的人力资源,促进实验教学团队的不断学习和发展,进而使实验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高职分析化学实验的现状及改革[J].科技信息,2007,5.

[2]李国辉.水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湖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

分析化学实训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 分析化学 教学做一体化

导言

中等职业教育是不同于高等教育的一种教育类型,它的教育对象也不同于高等教育的教育对象。这些学生不适应高等教学模式,更适合中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主,以理论知识够用为准则,其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为企业提供准员工。为此我们进行了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专业建设和改革,本文以《分析化学》为例,说明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分析化学课中的应用。

一、梳理教学内容,使之与职业岗位要求紧密结合

我们采用的教材是中等职业学校规划教材分析化学(第三版)姜洪文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我们根据食品质量监督检验职业毕业生调研、企业需求调研以及食品检验工考纲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了调整,删除了定性分析、称量分析法、仪器分析基础三部分,并对内容进行整合,根据模块教学法将全书内容分为四大模块:酸碱滴定分析、配位滴定分析、沉淀滴定分析和氧化还原滴定分析。每个模块包括几个项目,每个项目包含几个任务,最终实现教学目标。在这个模块中将分析基础操作、实验室安全、定量分析概论、试样分析步骤等部分内容根据需要纳入到相应模块当中,使理论知识和实操训练有机结合,做到理论知识够用,且有效地指导了实践为原则,训练学生实践能力,掌握实验技能。比如在讲解酸碱滴定法时考虑到学生将来毕业从事食品检测方面的工作,我们将分析化学应用方面的实验设计的与食品检测内容密切相关,比如白米醋总酸的测定,就是利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来滴定总酸,并进行计算。这里就涉及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分析天平的使用和称量知识,碱式滴定管的使用,移液管的使用,白米醋样品处理时用到容量瓶的使用,实验结果的计算用到误差、相对误差、有效数字位数的保留、可疑值的取舍等知识,在实验之前,还要讲解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的知识,然后才能实验。这样安排就比单纯按照教材编写顺序讲解更有意义,使知识点不再孤立,而是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在你需要的时候,想知道怎么做和为什么的时候,适时地提供给学生,或者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适时地给予解决,或者由学生自己查书解决。各个模块的应用内容都与职业岗位需求紧密结合,例如酸碱滴定法的应用实例选择白米醋总酸含量的测定,配位滴定法的应用实例选定自来水总硬度的测定,沉淀滴定法应用实例选择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氧化还原滴定法应用实例选择高锰酸钾法、重铬酸钾法测定COD,碘量法测定葡萄糖含量。

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一)教学做一体化的内涵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就是将教学场所直接设在实训室,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真正变成了学习的主人,而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或答疑解惑者,可以培养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对加强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很大好处。

(二)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1.职业教育特点决定了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

德国菲利克斯·劳耐尔提出的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是当前世界上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之一,许多国家都在学习借鉴并进行本土化应用,这一教育理念与我国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以能力为先的目标是一致的。对如何将职业能力培养与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有机结合,主动适应职业岗位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以实现从学校到就业的“零距离”对接。

2.《分析化学》课程性质要求一体化教学

《分析化学》是我校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培养化学检测类人才,培养学生化学检测技术和手段的一门实践性基础课,这门课程的学习质量直接关系到该专业学生未来的就业。该门课程性质决定了它很适合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因为我们在以往的教学基础上,结合调研情况,对该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有效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使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更容易,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4]。

三、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分析化学课程中的教学实施

(一)进行情景教学,解决实验场地和教学场地相统一的问题

教学做一体化就需要有实现一体化教学的场所,我校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专业有良好的实验实训室,能够满足学生实验需求,而且每个实验室都配备了投影仪、幕布、电脑等设备,可以在实训室进行教学,指导实验过程。

(二)教师要有机整合知识和技能,做有效引导

以前我校分析化学是按照教材编排内容讲解的,知识和实践结合不够紧密,讲理论的时候学生都认为没有用,学习都够认真,当做实验的时候,这些理论知识又都忘得差不多了,实验之前还需要教师重复讲解,没有做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尝试进行模块化教学,将理论知识和实验实训内容紧密集合,用理论指导实践。例如第三章分析基础操作,讲的是移液管的使用、分析天平的使用、容量瓶的使用、称量、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和灼烧等孤立的基本技能,这些基本技能我们都融入到项目教学中了,是为了完成一项大任务必备的小技能,有的是样品前处理的知识,有的是溶液配制的知识等。还有第四章是实验室管理、安全与标准化,这个我们现在都没有孤立地去讲解,而是在完成一个个项目的过程中应用到的时候很自然的就都讲到了,学生也真正用到并掌握了。还有第五章定量分析概论的内容涉及误差与偏差、分析数据的处理等知识,我们也在纳入到一个个任务当中去的,让这些知识有了灵魂,有了用处,学生觉得非常有必要学习这部分知识,因为他在任务的完成中是有用的,是必须的,学起来没有抵触情绪,而是很乐意地接受了,教学进行非常顺利。比如我让学生标定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的时候,学生计算到最后就会问,老师,这么长的数值都要写下来吗?我自然而然地就引出了分析数据处理和有效数字取舍的知识了,他们马上就应用了,还有的同学问,“老师,我的平行实验不平行,能够直接求平均值吗?”我马上就讲可疑值的取舍问题,他们就立刻应用并掌握了。

教师一定要认真研读现有教材,牢记教学目标,认真备学生,合理设计教学内容,使之适应学生的学习发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编写一体化教材,建立教学资源库,包括讲义、教学设计、教学评价、教学视频、教学案例等。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促进一体化教学

1.演示教学法

根据实验内容,可以采用视频演示或者实验室现场演示。如果采用视频演示就需要教师事先录制好教学视频,并进行后期配音等处理,做好教学视频,上课备用。如果采用实验室现场演示法教学,实验室应该有一个专门为演示实验准备的实验台,试验台要足够高,能让全体同学看清演示,试验台旁边有上下水,方便教师演示。

2.以小组为单位,用任务驱动法贯穿教学做一体化过程

在模块教学中我们设计与工作实际以及职业岗位要求密切相关的实验内容,以任务驱动法应用所需知识和技能。例如在白米醋总酸的测定实验中,教师提出任务:测定两种白米醋总酸含量,并判断哪个产品是合格产品。这就要求各小组的学生共同制定实验计划,这个过程中他们就主动掌握了白米醋的测定步骤,计算所需试剂的量,自行配制所需试剂,进行白米醋样品的处理,进行结果计算,最后给出一个完整的实验报告。整个过程需要自己设计、实施、总结。

(四)食品检验工职业技能竞赛强化一体化教学模式

结合食品检验工考纲要求以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目标要求,设计职业技能竞赛的内容,通过实验技能比赛,考核实验技能,使学生所需实验技能得到发挥和应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职业感。

(五)培养双师型教师,为一体化教学保驾护航

要实现一体化教学,教师就应该既会讲实验也会做实验,更会指导实验。我校教师都是高校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有很强的理论功底和实验能力,也具备了教师的职业素养,多年来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基本满足一体化教学要求。随着教育新理念的不断提出,可以通过让教师到国外职业院校参观学习、参加国内学术研讨会、参加检测设备培训、参加技能大赛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更好地满足双师型教师的要求。

四、与“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相适应的考核方式

分析化学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后,以实验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实施教学过程,考核也应该与之相适应,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经过多方讨论,我们采用笔试和实验各占50%的方法评分。平时实验过程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分,三项求平均值作为这个实验的总分,一学期下来所有实验求平均分,作为实验成绩,占学期成绩的50%,另外期中笔试成绩占20%,期末笔试成绩占30%。实验成绩也能体现出勤情况,目前该方法有效地考核了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显著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分析化学》课上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学生们的问题多并能及时询问,然后我们一个接一个解决的,这样就把完成这项任务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都掌握了,也就是以实验/项目为主线,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掌握了必备的理论知识,做到了知识够用,技能过硬。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教师由原来的教转变为“导”,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极大地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而且以小组为单位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小组的协调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在实验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参考文献】

[1]邢文卫.分析化学(中职中专)[M].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2]李桂春.浅谈“教学做一体化”的研究与实践[J].

[3]严希清,陈红艳.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 2009(4).

[4]张文斌,魏丽丹.分析化学实验中任务引领型教学模式的应用[J].科技教育,2011(26).

分析化学实训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模式;分析化学;教学效果

如何上好中职分析化学课,一直困扰着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先上理论课,再上实训课;课堂上讲理论,实训室进行操作。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非常不合理,因中职学校的学生基础比较薄弱,学习主动性不强,理论看不懂,操作不会做。如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我校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

一、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

一体化教学指的是整体融汇教学环节,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将实践和理论结合在一起,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单独进行教学计划以及教学大纲的制定,制定合理的职业能力整体培养目标体系,并通过教学的相关环节来落实,确保制定的目标能够真正实现。

1.要实现教师一体化,要求教材一体化。职教教师的一体化,对职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断学习,采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摸索出最适合学生的学法。教材要求一体化,原有的教材一概不能再用,我校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编写了适合本专业的一体化教材。

2.这种教学模式动手与操作性很强。通过一体化教学能够在实习场地中学习理论课,不但进行理论讲解,还需要同时进行操作训练,在训练操作的过程中,理论知识也能够得到巩固。所以,这种教学方法在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和理论知识巩固方面作用很大,实践性很强,教学效果会更好。

3.这种教学模式的综合性很强。在实训场所中进行课堂教学,教学条件比较丰富,将课本上枯燥无味的知识变成了实物,切实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理论知识。想要做到这点,仅仅通过一种教学方法很难做到,必须将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在一起,教学任务才能更好地完成。

二、实现一体化教学的方法

分析化学课程采取一体化教学,首先要准备学案,对学生做充分的分析,有针对性地制订学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要以实践为主线,除了理论知识要运用讲授法以外,应积极采用现代的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并且要穿插演示法、练习法、评价法、展示法、总结法等。总之,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更加轻松地掌握知识。

三、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途径

1.大力培养一体化教学的“双师型”教师

想要做好一体化教学,必须保证教师的质量。“双师型”教师指的是教师将实训和理论有机结合在一起,教学效率也比较高。为了培养“双师型”教师,我校采取以下办法:以老带新,以传、帮、带方式;积极组织参加国家中职骨干教师培训;加强校企合作,组织青年教师下厂实训等多途径培养方式,使他们能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编写适合一体化教学的校本教材

中职院校以前所使用的教学大纲只适用于分段式教学模式,而一体化教学采用的是模块化的教学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改进和创新。我校根据分析化学课程的特点,以及学生本身的知识层次、教育人才培养定位,进行适合学生教育教学教材的编写,进行校本教材模式的建设。我校编写的相应的校本教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配备足够的教学设施

为了做好一体化教学,学校在进行教学实习岗位安排时,尽量做到一人一岗,配备必要的教学设施,切实做好理论、多媒体、演示教学,将其与练习法、提问教学法相结合,从而提高教学的实际质量。

四、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取得的教学效果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确保学习成效

教学安排是在一体化教学的教学场地中,通过一体化的师资进行的一体化教学,能够确保每个课题都能一起进行示范、讲授和训练,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理论,学生很容易熟悉相关的设备生产,也有限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2.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教学对学生的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小组互助以及组间竞争学习等方式要求较高,要求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切实发挥出来。项目实例来自生产、生活,对于出现的相关问题,教师应该交代给学生,并且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让其掌握正确的处理办法和问题解决的步骤、方向。通过多个实例学习和经验积累,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3.通过一体化教学模式,提升教师综合素养

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教师自身的工作量和压力都有明显的增加,在这个过程中,也起到了培养教师、锻炼教师的目的,能够提高教师的责任心、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准。

分析化学实训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分析化学 药学教育 改革与建设

前言:分析化学,是药学教育中的基础课程,也是药学和中药学专业课的基础,在医药卫生、国民经济、科学研究等多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医药卫生事业而言,药品鉴定、新药研究、体内药物分析、临床检验等,都离不开分析化学。可以说,分析化学是工业生产的“眼睛”,也是药品质量和人体健康的重要保障。

一、分析化学概述

1.概念

分析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门针对物质的组成、结构、含量和形态等化学信息进行分析和研究的科学,其主要任务,在于对物质的化学组成进行鉴定,对物质的结构成分以及不同成分的含量进行测量,以及对物质的存在形态进行分析。

2.作用

分析化学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极大地推动了物质文明的发展。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地质勘察、冶金、化学工业、农业、医药、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其作用也是极其巨大的。以药学教育为例,分析化学的理论知识和试验技能在药物分析学、药剂学、药理学等学科均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说是药学教育的必修基础。

3.存在的问题

这里主要针对其在药学教育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就目前而言,分析化学在药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实际人才培养的目标,教学体系、课程设置为本科的压缩版,存在严重的学科痕迹;

②一味注重知识的培养,而忽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与职业岗位实际需要存在脱节现象,导致实践操作无法完全满足工作需求;

③沿用传统的“三段式”教学模式,专业课教材缺乏应用性、职业性、综合性和适应性;

④实训设备落后,不能满足人才能力培养需要。

二、分析化学在药学教育中的改革和建设

针对当前分析化学在药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改革和建设,以切实提高分析化学教学的有效性,推动其作用的充分发挥。结合某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阐述。

1.理论教学的改革

(1)教学内容的革新

首先,针对该院校的实际情况,重新制定了分析化学的教学大纲,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充分反映出学科的新进展;其次,对教材进行了重新选取。为了加强基础理论课的教学,使用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分析化学》及配套的《分析化学实验》,以及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分析化学》作为教学的参考书。然后,对教学资料进行了合理安排。分析化学教学的课程组在教学过程中,一直没有忽视对教学资料的收集和积累。因此,在目前,已经具备了极为详实的教学资料,可以满足教学改革的实际需求。

(2)教学方法的改进

为了切实提高分析化学的教学质量,采用以下方法对教学的过程进行了优化和改进:

①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增加教学内容;

②采用互动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加深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③建立相应的激励制度,如奖学金等,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实践教学的改革

(1)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

分析化学教学中,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需要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为了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院校课程组对教学课时进行了调整,增加了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由原来的1∶2,变更为现在的接近1∶1的比例,并且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搭配,便于进行操作,方便学生对于所学知识进行实践和巩固。

(2)强化实践教学力度

首先,对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了专业技能的培训,并采用老教师带新教师的策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确保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其次,加强了对学生的培训,在实践教学前,使得学生可以对试验中的基本操作,如量测、勾兑、加热等有一个全面地了解;然后,实行项目教学法,为学生布置相应的课题,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和自主动手能力,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从自身的认知角度,完成项目的要求和目标,切实提升教学的效果;最后,为了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还可以安排学生到工厂和企业进行实习参观,加深学生的印象。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下,分析化学的作用是十分重大的。教育工作人员要针对分析化学在药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建立“分剂分期、学研结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学的改革和建设,构建高职学生能力培养的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不断的总结和完善,推动分析化学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汤道权,印晓星,赵卫,王健慧.浅谈分析化学在药学教育中的改革与探索[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6):1102.

分析化学实训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分析化学;理实一体;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徐铮(1983-),男,河北保定人,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辅控教研室,讲师。(河北?保定?071051)周雪(1987-),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华北电力大学环境工程与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河北?保定?071003)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8-0092-02

高职高专教育在中国整个教育体系里有着重要的意义。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作为一所有特色的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合格职业技术人才的重任。电厂化学专业是我校动力系的一个有特色的新兴专业,主要负责培养电厂化学化验以及水处理值班运行的相关人员。

“分析化学”是我校电厂化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不仅是分析科学的基础,也是从事生物、环境、医药、化学其他分支学科以及化学教育等相关工作的基础。[1]“分析化学”与化学专业其他基础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分析化学”基础理论是化学专业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化学”的研究方法与检测原理在使学生建立起严格的“量”的概念上,培养学生从事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及严谨的科学作风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分析化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分析化学”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如何上好该课程就是电厂化学专业教师的首要目标。

现阶段的“分析化学”课程采用理论教学与实验相结合的传统形式进行。这样的教学方式固然有其优势,如理论讲解比较透彻,公式的推导以及案例分析相对而言比较具体。但是这样的教学也存在一些矛盾:实验课时和理论教学课时的矛盾,学生人数多与实验室资源有限之间的矛盾等等。由此如下的问题: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相对较好,但动手能力上稍有欠缺;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独自思考较少,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等等。

通过分析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方案和现阶段现场用人要求发现,“分析化学”的授课不能仅仅参照本科院校的模式。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是使学生成为具有很强动手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水处理值班员或水处理化验员。而现在学生动手能力弱,分析能力不强成了摆在教师面前的难题。因此要通过思考和分析找到一条解决的途径,理实一体化教学就是可选途径之一。

二、“分析化学”理实一体教学改革

针对实验较少、理论讲解比较充分的现状,计划将“分析化学”课程调整为实训的形式。

1.理论授课

将理论课程中的重点筛选出来,把常用的公式和计算方法重点强调。把分析的原理讲透彻,实验现象强调到位。对于关键的知识点讲解透彻,不强调理论的体系化和深度化,更多地只求够用,实用就好。不仅如此,还大胆地打破了原本“分析化学”的教学体系和顺序。把原本的知识点重新梳理整合成14个模块项目。在布置任务的同时引起同学们的思考并通过翻阅资料和教师的讲解来找到自己需要的知识工具解决问题。

新的教学体系如下:

一是分析基础。标准溶液配制与标定;配制缓冲溶液;指示剂的配制。

二是酸碱滴定。水中碱度的测定;水中二氧化碳的测定。

三是配位滴定。水中硬度的测定。

四是沉淀滴定。水中氯化物的测定。

五是吸光光度法及电位分析法。pH计、pNa计和电导仪的使用;721分光光度计的使用;磷、硅测定仪的使用;铜、铁测定仪的使用。

六是氧化还原滴定。水中溶解氧的测定;废水中COD的测定;水合肼的测定。

这些项目基本包含了分析化学中常见的4大分析方法和基本的仪器分析,在教授的过程中强调实用性。进行项目前把所需要的理论知识点都一一布置给学生,在自学和统一讲授结合的基础上具备实验的理论条件,再统一实验,加强学习效果。

2.实践教学

理论授课后,学生经过短暂的思路整理随即进入实验室,针对讲解用实验来验证理论。这样的安排强化学生对于理论的掌握、对现象的记忆和对操作的熟悉。在实验后组织实验总结和讲评。

在实践的教学中不仅侧重知识的传授,还特别强调团队合作精神和遵纪守则。结合企业的6S管理,要求学生在实验室实习时服装统一,交流时要保持低分贝,实验台上的物品要有固定的摆放位置,废物的处理要得当,及时清洁,安全操作等。对于违规者,采用一票否决制,该模块的得分为零,从制度上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

3.成绩评定

不再是统一笔试作为唯一评判标准,而是将每一项的笔试、实操、报告和平时成绩都考虑在内,综合地评定学生的成绩。评分标准和所占比例示意如表1所示(共有14个项目):

4.教学效果

通过在“分析化学”课程中开展理实一体化模块教学,加强了教学的技能针对性,充分用了实验室资源,体现了以技能为基础的职业教育特点,对于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都有所顾及,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端正了学生学习工作的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习惯。

三、教学过程中关键点分析探讨

1.授课时间

“分析化学”由理论课变为理实一体课程后,授课时间将会较为集中。每天的上下午分别安排不同的项目练习。课程时间要把握好,突出实用性和简洁性。一切围绕着实验进行,对于试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各种现象要进行讲解。每项任务大体的时间分布如表2所示:

2.授课地点及形式

上一篇:钢筋算量实训总结范文 下一篇:机床拆装实训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