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算量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5 00:08:48

钢筋算量实训总结

钢筋算量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熟练运用广联达软件正确计算工程量,并进行招投标文件的编制。我院从08年开设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实训课程,安排在第四学期,时间为两周,学分为2学分。从对历届毕业生反馈信息看,识读施工图并进行工程量的计算是所有从事造价员岗位的毕业生的最基本的技能,而这恰恰是同学们的薄弱环节,不知道如何把学校所学的知识与岗位要求快速对接,拿到图纸感到无从下手。所以怎样提高学生们的识图能力和计算工程造价的水平,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是建筑类高职的专业骨干课程,我院建筑工程系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为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广泛开展企业调研,请企业的技术人员参与到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课程改革中来。利用辽宁省工程造价行业广泛使用的广联达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整体解决方案,根据图纸进行真题真做,最总形成工程造价文件。实训是建筑类高职高专的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计量与计价理论课的兴趣,是提高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有利保证。我院开设的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实训,主要是利用广联达图形算量软件、钢筋抽样软件和计价软件进行计量与计价工作。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熟练运用广联达软件正确计算工程量,并进行招投标文件的编制。我院从08年开设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实训课程,安排在第四学期,时间为两周,学分为2学分。从对历届毕业生反馈信息看,识读施工图并进行工程量的计算是所有从事造价员岗位的毕业生的最基本的技能,而这恰恰是同学们的薄弱环节,不知道如何把学校所学的知识与岗位要求快速对接,拿到图纸感到无从下手。所以怎样提高学生们的识图能力和计算工程造价的水平,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通过实际工程图纸使学生熟练掌握预算软件的操作方法、步骤及技巧,能够将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及预算软件应用等课程中的重要知识有效结合起来。

(二)能力目标:

1、运用图纸数据完成图形算量软件中基础、柱、梁、板、门窗、过梁等构件的绘制并汇总计算工图形程量。

2、运用图纸数据完成钢筋算量软件中基础、柱、梁、板、门窗、过梁等构件的绘制并汇总计算钢筋工程量。

3、运用图形算量软件、钢筋算量软件所得到的工程量,编制清单并运用计价软件进行计价。

(三)素质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行业社会责任的教育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判断问题的能力,严谨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以及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合作的优良品质。

二、课程实训周的内容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是建筑类相关专业的骨干课程,它包含理论教学环节,又要有实践环节作为支撑。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正真掌握相关知识,具备相应技能。通过理论教学部分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计算工程量、套定额、组合综合单价等能力。课程实训是为了加强学生对建筑工程概预算知识的系统掌握。我们采用的图纸为一个三层的框架结构的办公楼,具体内容及时间安排见表格。

本实训课程按项目法进行课程设计,分为三个项目,具体课程设计见下表。

项目一:图形算量软件操作

项目二:钢筋计算软件

项目三:计价软件

通过两周的实训,使学生具有较熟练操作广联达软件的能力,达到造价员的能力目标。

三、实训周质量保证模式

建筑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为了满足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期望,保证课程实训周的总体质量尤为重要。《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实训周在教学实践中建立并实施一套适合的运行模式,明显提升了实训课的整体质量和教学效果。

(一)监理完备的资料库

实训周需要的资料有工程图纸、建筑工程计价定额、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图集等资料。经软件公司推荐,我院教师和企业相关人员共同选定4套图纸作为实训周的基础资料。机房配备了60台电脑,能满足学生上课的需要,并配备了正版广联达整体解决方案,配有加密锁。相关工具书等能满足2个班同时做课程实训的要求,初步建立了本课程实训的资料库。

(二)分项目教学,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课程实训在机房进行,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分为“图形算量软件应用”、“钢筋算量软件应用”和“计价软件应用”三个项目进行。教师先演示基本操作方法,然后让学生根据图纸进行练习。并再发一套图纸做为学生的课后作业,动手能力强的同学还可得到第三套图纸,做到了因材施教。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教师在旁边指导。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的能力,又提高了其软件操作技能,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三)强化实训周纪律管理

良好的组织纪律是保证实训周顺利进行的前提,我院实训周对学生的管理采取自律与强制相结合的原则,效果较为理想。一般来说,绝大多数学生较重视这个掌握专业技能的机会,能够自觉的遵守纪律,保证出勤。但为了督促个别组织性纪律性差、甘于落后的学生,实施指导老师点名,督导老师抽查等手段,强制学生到机房接受指导。并使用机房的教室管理系统,让学生把每节课完成的项目行进提交,既督促学生出勤,在一定程度上又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四)要求学生做实训总结

实训周完成的同时,要求学生将实训周过程中的体会、收获等用文字记录下来,自拟题目进行总结。通过总结大部分同学能够从头到尾系统的梳理实训周获得的知识,总结经验教训,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指导老师也能从学生的总结中体会学生的动态,为下届课程实训周的指导工作积累经验。

(五)量化实训周成绩评定标准

实训周成绩评定标准为:

纪律及表现占15%;

利用工程造价软件绘制的图形占50%;

书面总结占15%;

工程量清单占20%。学生按照成绩标准先自评,指导老师再对学生做出综合评价。

四、结束语

钢筋算量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平法识图;钢筋算量;任务驱动教学法

我院通过对建筑行业现状的调查和毕业生反馈的信息,了解到由于识图能力的匮乏,很多学生毕业后无法立即胜任自己的岗位工作。针对这一现状,我院开设了《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课程,旨在加强学生识图、审图能力与钢筋下料能力。在近两年的《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课程教学中,通过课程组老师的不断摸索与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获得学生好评。

1.重构课程内容体系

图纸作为工程师的语言,读懂结构施工图是建工专业学生的核心技能,因此《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课程成为建工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建筑制图、房屋构造、施工技术、建筑结构、建筑工程概预算等前序课程的基础上。通过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能看懂平法表示的结构施工图,能手工计算钢筋工程量、熟练进行钢筋翻样。

通过召开专家研讨、企业调研,我院最终确定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内容体系。课程内容体系主要分为单项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其中,单项职业能力培养体系,针对施工员的岗位职责,对其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结合101图集,根据建筑施工工艺流程划分为多个学习领域,具体体现学习情境一:钢筋混凝土梁构件平法识读及钢筋计算;学习情境二:钢筋混凝土板构件平法识读及钢筋计算;学习情境三:钢筋混凝土柱、墙构件平法识读及钢筋计算;学习情境四:钢筋混凝土基础构件平法识读及钢筋计算;学习情境五:钢筋混凝土楼梯、雨篷等其他构件平法识读及钢筋计算。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是在学期末集中实训1周(28学时),教师提供一套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实践工程图纸,要求学生对其中的一榀框架- 剪力墙进行钢筋翻样计算。

2.任务驱动教学方法

为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在教学中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针对课程特点,我们将任务驱动教学贯穿整个教学并结合其他教学方法。通过小任务来驱动教学组织过程,以大任务来提升综合职业能力,整体上提高了学生的岗位技能。如在学习情境一:钢筋混凝土梁构件平法识读及钢筋计算中,将整个任务分解为多个小任务,见表一。

表一 钢筋混凝土梁构件平法识读与钢筋计算任务分解

其中任务1.1—梁的钢筋种类,梁的钢筋构造比较复杂,为了让学生有比较直观的视觉认识,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以采用现场参观法。首先布置任务,下发任务工单,学生明确任务后去现场参观,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在现场对每根梁内的钢筋进行认识并做好记录,完成任务工单。

任务1.2—梁的平法标注,教师借助二维和三维的效果以多媒体教学讲解梁平法标注的内容,再让学生分组识读梁的平法施工图来强化学生识图能力。

任务1.3—梁的钢筋翻样,学生通过查阅图集和规范,了解梁节点构造要求,在实训室内根据任务工单要求,根据图纸要求对指定梁进行钢筋绑扎。

任务1.4—梁的钢筋,学生分组根据梁平法施工图计算出钢筋用量。每次完成任务后,小组之间交换成果互评,互评完成后进行检查和小结。最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反馈和点评。点评过程既是总结所学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应该是学生学习和提高的过程。因此教师的点评总结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在点评中不仅要指出问题的所在及解决的方法,还要比较总结各组的特点引导学生改进不足提高能力。

通过这一过程,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专业技能都得到较大提高,同时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和协助能力得到加强。循序渐进的小任务,环环相扣,驱动了学生对单个构件进行识图和钢筋工程量计算,培养了学生对单个构件的识图能力和钢筋翻样能力。为了提升学生对整套图纸的识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大任务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识图和钢筋计算能力。在学期末最后一周对学生进行集中训练,由教师提供一套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实践工程图纸,学生对其中的一榀框架- 剪力墙进行钢筋翻样计算。这样不仅训练了学生的专业能力,还使其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得到整体提升。

3.改革考核方式

为了适应现在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更好的考核学生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我们打破了传统考核方式,在本课程上采取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其中过程考核以每次任务的完成情况来考核,占60%,过程考核由平时出勤40%+钢筋翻样30%+钢筋计算30%组成,期末的基本常识和基本技能考核占40%。采取开放式的考核方式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深化。

4.结语

综上所述,钢筋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课程的任务驱动教学实践真正实现了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向以任务为中心及以课堂为中心向以实践为中心的转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又体现了学生主体作用,这就需要我们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及手段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青来.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钢筋算量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结构模型;结构识图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1

建筑结构识图能力对于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是一项基本技能,在施工现场,读懂结构施工图纸是做施工员,监理员,资料员,安全员等岗位的必备基础。然而,高职院校中,对于结构施工图的识读,尤其是查阅平法图集相应构造图掌握构件节点钢筋构造要求和排布次序对学生来讲依然是难点,也是识读结构施工图的重点。由此可见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结构识图能力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因此教师要将其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一、现状分析

如何解决学生识读结构施工图的困难的问题,通过分析学生学习结构施工图的现状和课程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以下:

1.理论教学的局限性

课堂理论教学,仅通过实际工程图片和绑扎钢筋视频等辅助手段,展示的内容依然不蛲暾。虽然有钢筋模型教具,但只是单一构件,不能够涵盖各种节点的构造,覆盖面过小。实训中心的建设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理论教学的单一,提高学生识图能力,但是班级学生较多,难以组织。

2.学生学习效果较差

学生对于平法图集制图规则掌握不好,记忆不牢,不会根据图纸查阅图集中相应的构造详图;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较弱,很难根据平面配筋想象出空间中节点钢筋构造与排布。在图纸抄绘作业中只是机械的抄图,并没有理解构造要求。

3.学生的兴趣引导

对于动手的作业,更能激发学生尝试的热情,要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对《结构基础与识图》课程的兴趣,进而鼓励学生深入学习,提高学校效率。

二、结构模型制作实训

结构模型制作实训的引入,目的是学生通过完成模型制作的任务,能够熟练的识读结构施工图,能熟练的查阅平法图集,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的方式独立完成构件的钢筋算量、放样图绘制和钢筋模型绑扎的全过程。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结构施工图的识图能力,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结构模型制作作为《结构基础与识图》学期末的集中实训,实训时长为一周。

1.实训任务

背景:某实验楼建筑,抗震等级为二级,框架结构,独立基础,三层。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本项目要求学生在一周内完成实验楼的构件放样图绘制及基本构件的模型(梁板柱基础、楼梯)制作,并进行成果汇报。

2.实训过程

(1)复习和引导学生回忆结构施工图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利用多媒体演示,讲解梁、板、柱、墙、基础等构件平面表达形式、配筋信息等。分组布置任务和制定进度计划。让学生对本周将要完成的任务有大概的了解,并且在头脑中构建出钢筋骨架

(2)分组绘制各构件的构造详图,根据各构件的平面配筋图绘制梁、板、柱、基础、楼梯等构件的配筋放样图,此过程需要查阅平法图集以及其他相关规范,是学生制作模型的前提,也是反复熟悉图集的过程。在此过程当中,学生一方面巩固了结构施工图制图规则方面的基本知识,另一方面要考虑各构件节点构造要求,例如梁板柱节点钢筋排布和各构件在节点位置锚固长度的要求。通过这个重要的环节,加强学生对基础平面布置图,柱配筋图,梁配筋图,板配筋图和楼梯配筋图的识读方法和相关的构造要求的学习。

(3)根据绘制的构件配筋放样图准备材料制作结构配筋模型。根据绘制的放样图以及材料的总量,每组按照规定的模型比例,计算钢筋的下料长度,此环节建立在构造要求掌握良好的基础上。

(4)总结汇报。每组对实训周的成果和过程进行汇总展示,并定期汇报实训过程收获。

3.实训成果

每位学生独立完成上交一张A2幅面图纸的构件的配筋放样图、每组提交结构构件模型一个。

4.考核

每组提交成果并进行汇报,以答辩的形式考察每个学生在结构模型制作实训中学习的程度。教师进行点评和打分。

故模型制作是学生们边做边思考的实践过程,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空间思维创造能力。

三、建筑结构模型制作实训效果评价

建筑结构模型制作实训过程中发现,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了学生结构识图能力的提高

1.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结构模型制作弥补了图纸、照片、视频这些方式的不足,让学生接触到了实际的配筋和钢筋绑扎的过程,见证了由图纸到实物的过程,充分的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独立思考能力,在模型制作的过程中遇见的问题,也能够主动询问老师或者上网查阅资料。

2.增强学生空间理解力

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需要建立图纸与实物之间的关联性,从而更深刻的将G平法图集的构造知识融会贯通。在模型制作过程中,空间实物能够更加清晰全方位的表达节点构造也使得在模型完成以后,对结构施工图纸有了空间上的深入理解。

3.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

培养了学生遇到问题查找规范、图集,解决问题的习惯。

4.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实践证明,团队意识和个人自豪感在总结汇报当中尤为凸显。

四、小结

要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手段,通过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结构施工图的识读能力

高职院校就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同时,教师还要加强建筑结构识图课程与建筑材料课程、施工课程等先关专业课程的联系,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也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快速提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基础知识、实际工程图知识、职业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全新的思维和最大的效率焕发老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热情。

参考文献:

[1]郑晓丽.关于提高学生建筑工程识图能力的建议[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4).

[2]郑庆波.谈如何提高学生建筑工程识图能力[J].科汇,2011(06):61-62.

[3]马丹丁,张建军,吴学清.论建筑结构课程中平法识图教学单元的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1(18).

钢筋算量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按岗位轮训

“按岗位轮训”是《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 号)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中关于 “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重要体现,是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

1“按岗位轮训”的必要性

所谓的“按岗位轮训”是指以学生在毕业后可能会从事的职业为基础,在校内模拟响应的真实工作环境,然后让学生按照不同岗位来进行实际操作,通过亲身处理该岗位的工作内容等来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以及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

我国目前高校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进行实训的方法主要有两种,顶岗实习和认识实习,但是从认识实习直接跨越到顶岗实习难度很大,绝大多数的学生都不能适应并且良好的完成顶岗实习的工作,导致很多学生对于顶岗实习中自己需要做的工作很迷茫。一些建筑类的高校对部分的建筑岗位开展了校内实训,例如监理员、造价员、施工员以及测量员等岗位,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对于学生工作经验的积累有积极的作用,但是还处在初级阶段,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方案来进行岗位实训室的建设、师资力量配置以及学生管理等。

2 建筑工技术专业实训岗位的确定

我们通过分析建筑行业的发展情况,同时结合了建筑行业目前的人才需求情况,根据学科特点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进行了划分以便能更好的进行“分岗位实训”,同时说明了每个岗位所必需的知识以及技能,具体情况如表一所示。

3分岗位实训基地的具体建设情况

3.1建筑施工能力综合实训基地

根据施工人员、技术人员以及测量员等不同的岗位对于能力的要求,来模拟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保证岗位能力综合实训中的工程性以及仿真性,可以具体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实习基地、砌筑工程实训基地、砖混结构工程实习基地、钢结构工程实习基地、末班工程实训车间、钢筋加工实训车间、屋面工程实训基地以及基础工程实训场等八个是实训场所。学生在这些实训场所中掌握各种工程施工例如钢筋工程、模板工程、屋面工程、抹灰工程等的具体流程以及质量方面的标准;掌握一些基础的施工工艺比如如何进行混过凝土浇筑振捣、脚手架如何搭拆、模板安装流程等;数量掌握控制垂直度、对建筑物进行定位以及抄平放线等的方法;了解如何进行建筑变形观测,对于钢网架、钢绗架等其他的钢结构构件的拆装技术有所掌握,真正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工艺操作能力和具体的专项技术能力。

3.2建筑材料综合检测实训基地

根据市场上对于材料员等岗位的要求来制定相应的生产性教学标准等,通过建筑材料综合检测实训基地在生产实训中来培养学生的材料检测能力,具体可分为水泥检测室、混凝土检测室、钢筋检测室、砂浆检测室以及块材检测室等几个部分。学生在这个实训基地可以更多地接触到那些常用的建筑,并且了解它们的性能、质量标准以及适用范围等,同时还可以培养建筑材料的存放保管能力,熟悉这些常见的建筑材料相应的技术指标,掌握建筑材料检验报告单审查技能等。

3.3建筑质量综合检验检测实训基地

这一方面的实训主要是针对于质检员等相关的岗位来进行的,根据其岗位能力要求来进行生产性教学,建立起完善的建筑质量检验检测实训基地,具体可以分为混凝土工程质量检测室、钢筋工程质量检测室、桩基础工程检测室、石材质量检测室、防水工程质量检测室以及建筑工程测量实训室等。学生在这里可以对自身的建筑质量检测检验能力进行培养,了解到土建工程施工中相应的质量标准以及检测手段,熟悉主要的公众检验程序以及对于一般的质量缺陷如何处理,明白工程质量检验和验收表格怎么填写等。

3.4工程管理综合实训基地

工程管理方面涉及的岗位比较广泛,造价员、测量员、施工员以及制图员等的岗位要求都需要考虑,然后建立起工程管理实训基地进行相应的生产实训以满足对外服务的标准。工程管理综合实训基地包括工程管理实训室、模拟招投标实训室、制图室、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训室等,基地中的计算机上装有各项相关的辅助和造价软件等,例如鲁班造价软件、CASS测绘软件、神机妙算造价软件、PKPM建筑结构设计软件、建筑的CAD软件以及广年达造价软件等。通过这方面的岗位实训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建筑工程施工图和竣工图的识读以及绘制技能,学会使用计算机来对施工管理工作进行辅助;熟练应用各种建筑CAD软件、工程造价团建和南方CASS软件数字绘图等来辅助工程的招投标工作。

4 “按岗位轮训”的开展

4.1将学生进行分组

将同学们按照30人一组进行分组模拟一个建筑公司,并进行详细的岗位分工,包括建筑技术方面(混凝土工人、钢筋工、砌筑工、模板工、抹灰工)、施工人员、测量人员、制图人员、材料人员、造价人员、质检人员,岗位之间每天进行轮换。

4.2实训项目实施

学生每天根据自身分配到的岗位进行实训,在单项的实训结束以后提交作品给老师,在实训的过程中监事可以在现场巡视并且指导学生操作。

4.3技术交流过程

在进行“按岗位轮训”实训期间,每天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开一个交流会,通过大家彼此交流心得来更好地帮助学生吸取他人经验、取长补短,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的实训行为进行点评,好的地方予以表扬和肯定,不足之处要指出来及时解决。对于每一个建筑小组在实训中遇到的困难可以挤出来大家一起进行解决,让学生提高自身的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掌握岗位职业技能。

参考文献:

[1]李占军.“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实训教学模式探索[EB/OL].http://.cn/y- jyjs/sxjd/12320.shtml,2006- 10- 23.

[2]俞仲文,刘守义,朱方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吕鑫祥.新形势下对技术型人才的重新审视[J].高等技术教育研究,2002(3).

钢筋算量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软件;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城市建筑、道路桥梁的大量修建,使得建筑工程项目不断扩大,同时在管理方面的复杂性也不断提高,导致了建筑工程造价的传统手工计算方式完全无法满足现有建筑规模的需要而在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建筑工程造价软件自然而然的便应运而生,取代了原有的传统手工计算方式因此,培养新型建筑工程造价人才的专业课程也就水到渠成。

一、工程造价软件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工程造价软件更新较快

工程造价领域近年来正处于改革的重要时期,新的国家标准、规范频繁出台,新平法图集的颁布使用,再加上新的软件开发技术的不断应用,导致工程造价的软件也处于经常的更新升级中,软件的功能日益完善,三维表达的能力越来越强,适应新规范的模块的加入等等,软件版本的频繁更迭给软件教学带来了困难,也给授课教师提出了挑战。

(二)软件作业成果电子化易抄袭

工程造价软件课程的作业一般都设计为根据指定的图纸,在计算机上完成软件建模、钢筋工程量统计、各分部分项工程量计算以及工程计价等工作,作业成果是电子的,如果图纸相同,则结果可以相同,故会出现部分学生“搭便车”现象,自己不做,直接用别人的成果上交。这给软件课程的考核带来了不便,作业很难区分优劣,而且在学生中产生了消极影响。

(三)工程计价软件学生掌握难度大

工程造价软件包括图形算量软件、钢筋算量软件和工程计价软件3个主要模块,图形算量软件、钢筋算量软件都是对图纸建模进行工程量计算,有三维模型显示,比较形象直观,学生学习兴趣高,掌握得也好。但是工程计价软件比较抽象,学生没有实际工作经验,价差调整、费率修改等等不会操作,不理解计价流程,大多时候只是根据软件默认进行计价,缺乏根据实际情况计价的能力。

(四)教学任务设计缺乏有机联系

工程造价软件的图形算量软件、钢筋算量软件和工程计价软件3个模块,在教学中是分开讲授的,作业任务也是针对软件命令设计的局部图纸,学生学到的知识是孤立的,在实际工程面前往往束手无策,不能将3个模块有机联系灵活应用,缺乏工程造价整体流程的认知。

二、工程造价软件课程教学内容

(一)构建学习情境

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确定出学习情境,见下表1:

表1学习情境表

(二)确定学习任务

根据构建的学习情境的工作内容,将学习情境分解为若干个学习任务。

(三)实施课程教学

工程造价软件课程采用集中学习的方式,集中10天(共60学时)进行课程的学习。在教学中采用“四层次渐进式”的教学模式,即:“基础型”实训“提高型”实训“拓展型”实训“实践型”实训。

三、教学组织

(一)理论教学组织

将工程造价和工程招投标和合同管理安排在同一学期教学,有利于工程造价知识体系的构建,将工程造价中涉及的招投标程序、工程变更、价款结算和索赔的相关知识放在招投标和合同管理课上教授,不重复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课程开始前,每位学生发教学工程图纸一份,提前熟悉图纸。

在工程计量部分,将%计量规则教师讲解’和%图纸算量学生操作’紧密结合。在计量规则讲解中,采取%讲解清单计量规则为主,比较清单计量规则与计价表计量规则不同之处为辅’的方式,着力点放在教学生%会读计量规则’、%读懂计量规则’进而会使用计算规则计量。在定额原理部分,在教学过程中避免简单重复课本,可以利用造价员、建造师的历年真题中关于工程定额原理这部分的题目,选取其中适合的题目辅助理论讲解。

(二)实践和实训教学组织

在掌握工程计量的理论知识以后,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以广联达软件为教学实践的课程实例,向同学介绍广联达图形算量以及钢筋算量软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掌握的要点,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对计价软件进行实际操作,在输入工程量与选取定额之后,调出相应的计价表格。根据这一实践过程,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对所学的理论知识有一个把握。

另外,可以与合同管理中的相关知识相结合,组织学生开展“工程招投标模拟实训”。将学生分为相应的几个招标队伍和投标队伍。招标队伍使用广联达软件编制招标工程量清单,然后编制文件。投标对使用该软件,依据招标要求中的工程策略,编制投标文书。老师组成评标方,观看学生的演习。通过这种模拟,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的去了解造价软件,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工程造价软件在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一)算量软件与算价软件紧密结合

通过同时引入工程算量软件和工程算价软件,并保证算量软件和算价软件系统的有效衔接,实现了工程造价软件的完备性,学生可以在实验室里系统地应用工程算量软件和工程算价软件,完成工程项目造价的建模,达到全面掌握工程造价软件操作目的。

(二)工程案例操作和实际工程项目紧密结合

在工程造价软件实践教学过程中,以工程案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训练过程中采用实际工程项目进行练习,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和实战能力,使学生毕业时即能直接上岗工作,实现零距离就业的目标。

(三)教师教学和专家指导紧密结合

在工程造价软件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师教学和专家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专业教师主要指导学生熟悉工程造价软件,掌握工程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聘请软件公司的专家为学生作进一步实践指导,传授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快捷操作方法及疑难问题的解决方法,学生在掌握基本操作方法的基础上,得到软件专家进一步的实战性指导,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五、广联达软件在教学中运用

广联达软件是在新时期下顺应工程造价电算化形势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计算机软件技术,它能够在工程造价中进行应用,使工程造价核算工作变得更加简单,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工程概预算速度,使工程造价工作效率加倍提高。

教学实例:

(一)熟悉图纸

引导学生回忆所学过的识图知识指出图纸中需要重点注意的部分带领学生一起熟悉图纸。例如框架柱的结构尺寸,与轴线的位置关系等。

(二)新建构件

首先在左侧“模块导航栏”中选中“柱”构件然后在构件列表中单击“新建”下拉菜单选择“新建矩形柱”。

(三)属性定义

在柱的“属性编辑框”中很据图纸实际内容,填写KZ1的属性值。

单击右侧“查询匹配清单”下拉菜单,选择相对应的柱清单。构件做法漏套是实践操作中学生常犯的错误之一。此时河以提示学生在新建KZ2,不套用做法,最后汇总计算时,对比两者的区别。

(五)绘制柱

进入绘图界面在构件列表中选择KZ1层标左键单击“点”画法技照图纸中KZ1所在位置单击相应轴线交点。绘制过程中,学生自然会发现“点”画法只能绘制居中的柱。

(六)汇总计算并查看计算式

KZ1绘制完后单击工具菜单中的“汇总计算”汇总完毕后,可点击任一构件意看计算式。由于学生已经学过手工计算工程量河以引导学生对比手工算量的方法加深理解。当学生绘制完全部柱类构件后要求学生查看三维视图并总结回顾本次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结束语

工程造价软件课程教学是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软件操作能力是社会用人单位比较看重的一项业务能力。如何提升教学效果,将能力培养落到实处,是教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将工程造价整体工作流程贯穿在软件教学中,同时,制定个性化作业,激发学生学习软件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照叔.浅谈职业技术教育对于“公路工程造价”课程教学方式的转变[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07:124-125.

[2]马旭,张向辉.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探索,2013,07:68-70.

钢筋算量实训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职;综合实训;实训基地建设;

中图分类号:D52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校内综合实训基地建设背景

随着基础建设的加快,全国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建设规模的高增长给建筑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机会,但是随着建筑市场的开放,建筑企业要想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主导作用越来越突出。同时随着我国建筑产业的快速发展,企业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建设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建设类企业培养高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当前建筑业紧缺型人才需求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如何培养适应建筑人才市场发展变化、动手能力强、掌握最新工程技术的企业和社会急需人才,是每一个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教育部【2006】16号文“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的精神,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与职场氛围相一致的工作环境,综合实训基地的建设犹为重要。

综合实训基地是实现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支撑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必不可少的平台。在实训基地建设中,通过校企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培养目标构建能力培养体系;根据能力培养体系的需求提出实训条件。最后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形成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综合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二、校内综合实训基地建设的目标

针对提高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对高职实训基地进行定位,按照行业和职业岗位需求,以真实的建筑工程项目为依据,创立专业综合实训,实施全过程的综合实训,努力营造真实的工作场景和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形成建筑工程专业的基本能力、综合能力、顶岗能力,让学生达到“零距离”就业。

通过综合实训基地的建设,建成以工程承揽、工程实施、竣工验收等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全真模拟”建筑工程技术实训中心,包含专项技能实训场地。以满足本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的提高,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具体目标如下:

1、建成能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综合实训基地。

2、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的综合实训基地。

3、建成区域建筑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及岗位资格认证培训基地。

4、建成区域建筑施工新技术推广研发基地。

通过综合实训,使学生掌握实际职业岗位所必需的职业技能,初步达到具有利用所学知识指导施工或现场管理的能力。

1、通过工程承揽训练,了解招投标工作的全过程,熟悉招投标中各方的职责、工作任务及工作内容。

2、通过图纸会审,了解图纸会审的组织过程,掌握建筑施工图的识读方法和技巧,掌握图纸会审纪要的编写。

3、通过砖混结构、框架结构工程全真模拟实践训练,了解工程实施工作步骤与程序,通过工程实施中不同管理岗位角色的扮演,熟悉各角色在工程实施中的地位、作用、职责要求及工作内容。

4、在实训的基础上,体现教学评价内容,从学生自评、互评到老师评验,让学生从中找到差距,提高职业素养。

三、校内综合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思路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在相关文件与精神的指导下,综合实训基地建设是以全真模拟,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全过程体现人才培养的职业岗位要求,反映人才职业能力生成的规律,实现知识学习与强化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综合实训基地的建设思路可以是:

1、校企合作

以校企合作为依托,通过校企共建的真实或仿真的实训基地,创造一个真实的职业环境。

2、任务驱动,项目导向

以具体工程为背景,根据建筑产品生产过程,让学生在典型任务的驱动下,在全真模拟的建筑工程职业氛围中实现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的“做中学,学中做”。

3、服务区域,资源共享

实训基地的社会化,有利于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更早接触社会,熟悉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在思想上与行动上有利于学生社会意识的养成,提高综合素质。避免重复建设,增强职业教育的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地区其他职业学校的发展。同时面向社会开放,开展各种类型的培训,将施工建造实训中心建设成为砌筑工、抹灰工等工种鉴定中心及施工员等资格认证中心和企业的职工培训中心,提高设备利用率。

四、校内综合实训基地的建设内容与实践

1、以任务驱动、工艺过程为主线,建设全真模拟综合实训项目,构建专业综合实训模块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综合实训模块包括:

(1)工程招投标训练;

(2)图纸深化、施工交底训练;

(3)建筑工程施工样板模型;

(4)施工组织设计训练;

(5)施工图预算编制训练;

(6)施工质量进度成本管理训练;

(7)文明施工现场及验收结算训练等。

2、以综合实训为目的,构建学生综合训练实操区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综合实操区包括:

(1)混合结构综合训练实操区(见图1);

(2)框架结构综合训练实操区(见图2);

(3)建筑装饰综合训练实操区;

(4)钢结构综合训练实操区等。

图1 混合结构综合训练实操区图2 框架结构综合训练实操区

3、以全真模拟、培养能力为目的,设置功能分区

学生履行不同工作岗位的职责,通过轮岗作业达到完整体验的目的,综合实训基地主要功能划分如下:

(1)项目教学区:设置能进行工程承揽训练的理 实一体化实训教室,可以进行招标文件的编制、投标书的编写和开标过程的实施;

(2)项目管理区:设置项目经理部、工程技术部、成本核算部、材料管理部;

(3)材料加工区和堆场:设置钢筋下料与制作区、钢筋堆放区、模板堆放区、钢管脚手架堆放区等;

(4)操作区:分别设置砖混结构工程和框架结构工程实施操作区。

4、以工程全真模拟实践训练为例,介绍综合实训实施过程

场地要求:全真模拟实训基地

具体实训过程如下:

(1)准备工作组建项目经理部、各种资料准备、现场准备。

(2)砖混结构施工训练图纸会审、定位放线、施工方案、技术交底、脚手架搭设、砌体结构实操、构造钢筋制作与安装、模板拼装、资料填写与整理、质量检验与安全管理、资料填写整理与归档。

(3)框架结构工程训练图纸会审、定位放线、施工方案、技术交底、脚手架搭设、钢筋翻样与下料、钢筋制作与安装、模板设计与拼装、质量检验与安全管理、资料填写整理与归档。

(4)工程拆除训练拆除方案编写与确定、拆除实操、现场清理。

考评成绩由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验评三部分组成,其中学生自评占20%,学生互评占30%,教师验评占50%。

最后进入反馈阶段,对整个实训训练过程进行总结与答辩。

五、结语

校内实训基地建成与应用,能为学生创造职业岗位的实践环境,提供了由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场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为学生走向职业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利于提高“双师”教师的整体水平,使教师能够将教学、科研、生产与新科学、新技术与应用紧密结合,提高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此外实训基地除了每年培养本校在校学生以外,还可对周边大专院校提供实训教学服务;还可对企业职工进行培训、社会转岗再就业培训等,也可以成为高水平的职业技能鉴定场所,为职业教育和社会人员提供职业资格技能鉴定。

本文仅对校内综合实训基地建设背景、建设目标、基本思路、基地的构成及实践进行了探讨,而对于如何科学评价实训效果,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如何进行实训基地的科学管理,如何加强实训教师与实训指导教师的培训等问题都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与实践。

钢筋算量实训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楼梯 钢筋工程量 计算技巧

中图分类号:TP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3(c)-0103-04

楼梯作为楼层间垂直交通的构件,是建筑物中最具有功能性的要素之一,其造价也占零星节点造价中举足轻重的部分,方便快捷且准确计算出楼梯工程量,是研究归纳零星、复杂节点钢筋工程中的一个重点及难点。通过软件自有的计算方式与手工计算方法的结合,分析计算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并总结出基于软件的钢筋混凝土楼梯钢筋工程量的3种计算技巧。

1 基于软件的楼梯钢筋工程量计算技巧

1.1 单构件输入法

单构件输入适用于可依据图集进行修改的楼梯构件,尤其是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以楼梯甲为例(平面图图1、剖面图2)介绍单构件输入法。

(1)新建构件LT甲,根据图纸及配筋信息,在图集中选择双网双向CT型楼梯,修改基本信息及配筋信息,根据结构设计说明,修改钢筋锚固长度及保护层厚度;根据楼梯结构和建筑图纸,修改其他信息(图3)。

(2)修改配筋信息。上部纵筋:C8@180,下部纵筋1和2:C10@120;梯板分布筋:C6@200; 梯板下部纵筋:设下部纵筋根数分别为n1和n2,记N=max{n1,n2}。梯板下部纵筋1和2数量修改为ROUNDUP{N/2,0};增设梯板下部纵筋3和4,梯板下部纵筋3和4数目为INT{N/2}。

梯板分布筋:图集中分布筋取消了180°弯钩,记分布筋数量为X1,增设梯板分布筋2(实为板顶分布筋),分布筋数量改为ROUNDUP{X1/2,0},图号为1,其他信息不变;再次进行参数输入,将配筋图中分布筋信息修改为C8@250,计算退出,梯板分布筋数目为X2(实为板底分布筋),将数量X2改为ROUNDUP{X2/2,0},结果如表1所示。

1.2 自定义线绘制法

自定义线绘制适用于异形截面,结构稍复杂的楼梯,同样以楼梯甲为例,自定义线绘制方法步骤如下。

(1)绘制楼梯截面。

将要绘制的楼梯构件在CAD中围成完全闭合的截面,从钢筋算量软件的CAD草图中添加图纸并手动分割所绘制构件;再从分割后的CAD草图中设置比例,输入实际尺寸应与图纸尺寸相同,新建异形自定义线并从CAD中选择截面;定义网格:水平方向为260×10,1 310,竖直方向为300,175×10;最后根据图纸设置标高。

绘制点筋,楼梯甲截面中仅有一条斜向的线筋自定义线,但所绘制的双层双向楼梯中应有2条(结构比较复杂的异形楼梯一般都有2条及以上纵筋)。此时有2种处理方法。

一是将斜向自定义参考线偏移值手动设置为h-bhc-dp/2,板顶分布筋可以绘制在这根参考线上;二是找出斜向板底分布筋的起点和终点,再进行绘制;板底分布筋的起步距离分为50、S/2、bsk/2三种,这里取S/2。(k为(bs2+hs2)/2)。

如按第二种处理方法,即起点:以最后一级台阶自定义参考线为基准,设置偏移值,找出起步点筋的准确位置。由图4可知,竖向参考线偏移值为S/2,所求纵向参考线偏移值即为X。

a=(bhc+dp/2)k,b=(S/2)hs/bs,c=hk,则:X=c-a-b=hk-(bhc+dp/2)k-(S/2)hs/bs

终点:如图5所示,以第一级台阶自定义参考线为基准,设终点偏移量为Y。

f=(bhc+dp/2)hs/bs,e=(bhc+dp/2)k,则Y=bs/hsd=bs/hs〔c-f-e-(h-bhc-dp/2)〕,偏移完成后c筋如图6所示。

依据点筋绘制横筋:上部纵筋输入C8@180,下部纵筋输入C10@120,进行绘制,对于一次不能绘制的纵筋可以分段绘制,最后编辑钢筋端头和弯钩。

1.3 其他构件替代法

针对螺旋形楼梯的钢筋,若结构不太复杂,两侧没有旋转梁,在钢筋算量软件中,可用螺旋板构件定义布置螺旋楼梯及其钢筋,汇总计算后,在钢筋编辑界面中修正,其中异形平台板也可用板替代绘制。

以03J402《钢筋混凝土螺旋楼梯》图集中BLT3015B12(表2)为例。

(1)新建并定义螺旋板构件。

修改螺旋板信息:输入宽度、厚度、内半径、旋转角度、旋转方向、顶标高、底标高、保护层厚度。

输入钢筋信息:输入梯板段板顶配筋和板底配筋,图7中板顶配筋分跨中、上支座、下支座3种,搭接长度为40d。(纵向受力钢筋锚固长度取La=33d,搭接长度取1.2La≥40d)可将板顶配筋假设为通长筋,最后在钢筋编辑时,加上搭接长度。板顶配筋和板底配筋同为10B14。纵向底筋和纵向面筋均输入B14@85。

在“计算参数设置”中修改板底钢筋伸入支座的长度和面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33d);梯板连接做法要求中规定:梯板两端为固接,梯板的纵向主钢筋一定要伸过支座;主钢筋伸出楼板(或基础)内不少于半支座;3D模型如图8所示。

(2)板侧配筋。

两侧上下各2根钢筋的长度与已进行计算的板顶配筋长度相同,修改钢筋信息。两侧中间配筋,根据上下2根钢筋进行钢筋信息输入,按底筋1长度增设2根板侧配筋。

(3)梯段箍筋:4A10@200,在“编辑钢筋”中输入。图集中明确:搭接范围内的箍筋应加密,间距不大于纵向钢筋直径的5倍,并且不应大于100 mm。根据构造要求,令搭接范围内加密箍筋间距为100,即4A10@100/200。相对于楼梯外侧而言,箍筋在搭接范围内(40d)的加密箍筋间距为100,设置4道,其他部位间距为200。由此可知:箍筋长度为:(900-35×2+200-35×2)×2+18.5×10=2 105;拉筋长度:(200-2×35+2×10+2×11.9×10)×2=776;最外侧纵向底筋长度为10 421;加密区为4×40×10=1 600;箍筋根数:ROUNDUP[(10 421-1 600)/200]+ROUNDUP(1 600/100)=61;拉筋根数:61×2=122,据此,输入箍筋及拉筋长度、根数。

2 结语

目前,单构件输入绘制法是进行楼梯钢筋工程量计算最简便并且准确的方法之一,随着施工技术的进步与设计者大胆创新,楼梯不再局限于简单规则的形状,因此只有对算量软件的操作、钢筋算量的方法与建筑识图等方面进行知识储备,对已有知识融会贯通、提炼与拔高,才能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 黄英,兰定筠,孙继德.建筑结构[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 赵杰,刘芳.工程管理综合实训[M].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3] 陈国平,王旭峰,施永雷.浅谈复杂几何形状构件的钢筋算量应用[J].建筑,2009(16):98-99.

钢筋算量实训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职 工程造价 教学体系改革 创新

我院在面向市场需求的办学思想指导下,为了实现“零距离上岗”的教育目标,重新修订了我院的工程造价教学体系,对原有教学经验总结、分析、修订、更新,使新课程体系在设置和实施的过程中,体现高职特色,使开设的各门核心课程与支持课程与整个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相适应。

一、理论课程体系的创新改革

(一)教学模式改革

首先我院对本专业创新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将高职三年的教学过程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为集中理论课讲解阶段。第二阶段为实践阶段,该阶段又分为院内教学实训阶段及集中顶岗实习阶段。其中,在第一阶段本着必须、够用为原则,着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在该阶段就逐步地将专业知识渗透到教学中去,使学生树立专业意识,明确专业发展方向。在第二阶段,组织学生在学院内部建设的实训基地内参与某项建筑工程从招投标、综合施工管理、工程图预算、施工组织设计到预决算计算机软件上机编制工程量清单及综合单价的全过程,并到建筑工程工地现场顶岗实习,鼓励学生在建筑工地兼职,承担职责,初试身手,经受锻炼。

(二)教学方法改革

在新一轮专业教学方法改革中, 我们以工程项目为载体,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 构建以工作过程知识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思路, 在对执业范围、职业能力、工作过程知识分析的基础上, 将原有课程进行解构重构整合, 设计了新的工程造价专业学习领域,对课程体系进行了学习情境设计, 尽可能保持项目的连贯性, 在不同的学习领域中选择相同的项目来完成不同的工作和学习内容。例如,以框架结构办公楼的建设项目贯穿建筑识图、测量、施工、房屋建筑学、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施工组织设计、招投标、工程造价控制等课程。在项目教学过程中, 以项目为主, 但又不局限于项目, 要求适当拓展有关知识, 以弥补项目内容的不足。

(三)课程体系改革

在课程体系改革中,我们将整个建筑工程的初始到其建筑功能的投入使用的全过程都相应设立了核心课程与辅助课程来帮助我们的教学,加深学生的理解,掌握相应的知识点。例如:在项目设计阶段设立核心课程为建筑制图与识图、建筑力学工程经济、辅助课程为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经济法与法规三门课程,在项目招投标及施工阶段设立核心课程为工程项目招投标、工程计量与计价(含土建、安装、装饰),施工组织设计,辅助课程为合同管理、施工技术、工程测量、建筑力学四门课程,在项目竣工及后评估阶段,设立项目管理课程为核心课程,会计学为辅助课程,并且在整个学习计划的安排过程中计算机辅助教学贯穿始终,便于学生理解。

二、实训课程体系的创新改革

在实训课程体系的创新改革中实训实习条件是保证教学质量与提升学生层次的关键因素。我院先后为工程造价专业建立了建筑CAD制图实训室、广联达、神机妙算实训基地、招投标模拟实训室使,我们的实训培养模式可以分立认识实习、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四个阶段,使专业教学按照 “全过程连续进行”的思路开展,使学生通过实习来获得第一手的实践资料。具体实训课程安排如下:

(一)建筑制图与识读实训

在这一环节中包含四大块内容:①制图: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一建筑物的建筑施工图纸以及该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图的测绘,将测量实训与建筑制图实训相结合。②建筑施工图读图:该阶段目的是要学生能独立完成读图的工作,为后续的土建预算工作奠定知识基础。③建筑结构图识图:完成一个工程项目结构施工图的读图任务,使学生学会钢筋图的读图知识,尤其是将平法制图消化理解。④设备施工图识图:完成相应项目水施、暖施、电施、通风空调施工图的读图任务,让学生读懂安装施工图纸。

(二)工程预算的编制实训

在工程预算的编制实训这一环节中包括五方面内容:①建筑工程在定额计价方式下土建预算造价编制,锻炼学生土建、结构、安装工程的手工算量、套定额、取费的基本能力。②清单工程量表编制,使学生掌握工程量计价方法与计价原则;③清单组价工程(包括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工作,在这一环节将招投标模拟实训安排其中,让学生参与到具体项目的招投标全过程中,了解掌握清单组价的内容;④工程中间结算和竣工决算文件的编制,掌握预算、结算与决算的差别;⑤预算软件的使用,使学生通过上机操作,将以前的手工计算的工程量转化为电算成果,利用神机妙算、广联达软件进行电算、套价,目的是锻炼学生电算水平,为工作上岗做充分的知识准备。

(三)施工组织设计实训

在最后一环节,将施工组织管理、项目管理、施工技术三门理论课程相融合,提供一典型案例,让学生选择施工方法与相应的技术组织措施,编制施工总进度图和进度计划,编制施工平面总图,对施工现场进行平面布置;编制施工网络图并编写有关劳力、施工机具、建筑安装材料、施工用水、电、动力及运输、仓储设施等建设工程的需要量及其供应与解决办法。

钢筋算量实训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 平法识读;钢筋算量;教学方法与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平法(“建筑结构平面整体设计方法”的简称)是将各个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等信息,由传统结构施工图中的剖面钢筋构造转变为国家标准构造,使其更具有专业性和统一性,形成一套新型的结构设计表示体系,即G101平法图集。平法仅供从事结构设计与施工的专业人员看阅,其技术含量较高。

2 建筑工程类专业开设《钢筋平法识读》课程的必要性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学生对知识的需要从原来的系统性转变成现在的直接应用性,原有学科体系课程已不适合高职教育的发展。那么平法的推广和应用是我国结构施工图表示方法的一次重大改革,它重新规定了结构施工图的表示方法。对于建筑工程类专业而言,学生毕业后只要是从事与建筑工程相关的工作,几乎都要接触施工图纸。所以学生在校的学习过程中,对于结构施工图表达方法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2.1平法制图规则,即是设计者完成结构施工图的依据,也是施工、监理人员准确理解和实施平法施工图的依据。结构设计师在结构设计完成后,要按照“平法”的制图规则把设计意图表达出来,绘制结构施工图;而施工现场的监理、技术员、施工员要掌握“平法”的制图规则,才能看懂结构施工图纸,然后按照施工图表达的内容,建成各种建筑物、构筑物等。在房屋设计和建造过程中,结构师的工作是将房屋设计的理念和意图表达在图纸上,也就是“制图”,结构师的培养目标是“知识目标”;而技术员、施工员、监理员的工作是将图纸的内容变为现实,也就是通过 “识图”而建造,技术员、施工员和监理员的培养目标是“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有机结合,蓝图变为现实,学生的培养目标得以实现。

2.2 开设《钢筋平法识读》课程的必要性

首先,教学思维模式要变,随着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必须探索新的课程开发模式―以工作过程系统化开发课程。在原来的教学过程中,上《建筑构造与识图》的平法部分时,学生反映学习了构造要求和识图后,还是不知道有什么用和怎么用,以后具体要做什么等,到学习《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的钢筋部分时,又不记得以前看图时的具体构造要求了,又得重复再讲一遍且效果不理想。另一方面,由于结构施工图长期使用的是传统设计图纸,思维与认识被传统模式所束缚。因此,要从源头变革这种传统的过时的表达方法,就要从学校抓起、从学生抓起,培养出能够胜任运用平法表达方式的人才,为日后能够顺利地与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沟通和交流创造有利条件,就必须开设《钢筋平法识读》这门课程。

其次,认识钢筋构造很重要。对于建筑工程类专业而言,学生毕业后无论是从事现场施工管理、工程监理还是工程造价工作,认识钢筋构造都是一项最基本、也是一项最重要的工作。比如,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钢筋下料长度的确定和数量的选择,要以看懂结构施工图为前提。对工程造价来说,钢筋在工程上是用量多、价格昂贵的材料,钢筋工程量能否准确计算,直接影响能否准确计算工程造价。计算钢筋工程量要以平法结构施工图为根据,而平法识图则主要是介绍钢筋的布置规则。所以,学生只有学懂了《钢筋平法识读》相关知识,在实际工作中才能准确确定钢筋算量。建筑工程类专业也必须开设这门课程。

再者,平法本身信息较为复杂和集中。传统的图纸简单直观明了,有些人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与培训,也能看懂图纸,按照自以为是的方法进行钢筋算量。平法采用标准化的设计制图规则,结构施工图表达国家化、数字化、符号化,单张图纸的信息量高而集中,这也增加了读图难度。非系统学习或者偶尔培训讲座很难达到学会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的目的。因此,必须开设《钢筋平法识读》课程,让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与训练,做到熟练而准确地看图识图。

通过《钢筋平法识读》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们的专业技能,加快学生就业后适应、胜任本岗位角色,在当今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让我们的学生毕业时多一些就业的筹码和机会。

3 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方法联系

《钢筋平法识读》这门课程具有抽象性、专业性、实践性等特点,高职院校部分学生学起来感觉比较吃力。《钢筋平法识读》既是建筑工程类专业的职业技能课,且对后续课程具有奠基性作用。针对该课程的这一实际情况,本人总结了几点教学方法。

3.1 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本课程的总体教学设计采用3本图集(11G101)+1套完整的平法结构施工图纸(武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图册),教学部分分为梁、板、柱、墙、基础及楼梯6个模块,每个模块进行3个阶段教学。

第一阶段,讲授结构件平法识图的基本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结构件平法的意思表达。基本教学思路是:先对结构件的平法表达通例进行讲解;后结合实例进行识图练习,掌握各个数值及符号的意义;最后结合完整的平法结构施工图纸进行对应类型结构件识图训练。例如:KL4(7) 250×600 Ф8@100/200 2Ф25,KL4(7)表示楼层框架梁4,7跨,Ф8@100/200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为8,箍筋间距加密区为100,非加密区为200,双肢箍,2Ф25为2根梁上部通长筋。

第二阶段,讲授结构件钢筋构造的基本理论知识,使学生在掌握结构件平法的意思表达的同时能够掌握结构件的钢筋构造,对结构件进行钢筋翻样。基本教学思路是:通过以前学过的课程,利用多媒体等手段明确结构件具体实物,通过结构件的作用分析钢筋所放置的位置及形式;明确细部构造(比如起步距、保护层、端部锚入长度、向跨内延生长度、搭接长度等等),绘出不同种类钢筋的“钢筋分离图”;最后结合完整的平法结构施工图纸进行对应类型结构件绘制“钢筋分离图”训练,为钢筋的算量做好铺垫。

第三阶段,根据第二阶段讲授的“钢筋下料长度”,针对实际工程进行施工图的钢筋算量。基本教学思路是:在“钢筋分离图”的基础上,进行钢筋算量,这时的“钢筋分离图”可以被看成是“已知间距求根数”和“已知线段求长度”进行思路转化,将工程问题转化为基础数学问题;最后结合完整的平法结构施工图纸进行对应类型结构件钢筋算量练习。

这种教学模式最显著的特点是它将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以行动为导向,采取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等多种教学方法,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也体现了高职院校以“理论够用,注重实践”的宗旨。所以,本课程的项目教学瞄准了岗位需要,以真实的项目图纸为中心进行教学。

3.2 课程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方法有很多种,我将这些方法归纳为:

3.2.1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及软件

运用多媒体、互联网和数码摄像等技术手段,将《钢筋平法识读》所涉及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及构造要求制作成直观、动感的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丰富生动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增加直观效果,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更有兴味地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如在讲框架梁钢筋构造时可以将框架梁平法图和框架梁钢筋构造的实物图片相结合,让学生有直观的视觉认识,增强教学效果。并且结合11G101-1图集举一反三自己领会,这样一来,学生对结构件钢筋构造的理解和归类,就显得容易一些了。而且教学过程贯穿了基本原理讲解―实际操作训练―软件操作讲解―软件操作训练全过程, 理论讲授力求讲清基本原理, 概括共性, 把握重点, 破解难点, 全课程应以学生实际操作为主, 在操作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2.2 绘“钢筋分离”图

利用一套完整的平法结构施工图纸为辅助资料。以平法表达的梁、板、柱和基础构件结构施工图作为实例,从中抽取每一种类型的钢筋,依据平法图集确定出每种钢筋的构造形式。让同学把每种钢筋的构造形式用线段画出来即为钢筋分离图,而不是急着算量。在进行过多次“钢筋分离”练习后,再计算其长度和根数即算量。其中框架梁、楼板、框架柱(中柱和角柱)、楼板、独立基础各举一例。

3.2.3 采用实际操作教学法

一般情况下,通过实训室实训,学生还不能完全完成对建筑结构的认识。对于有些构件,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不易直观感受;还有些结构件在施工过程中要及时掩埋和隐蔽,也很难见到实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利用铁丝做钢筋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在老师的指导下对照图纸扎制简易的钢筋模型,把“教室”设在学生宿舍的楼顶,使“教、学、做”融为一体。如框架结构梁、柱在屋面节点的配筋构造,首先要求学生对照图纸自己动手扎出节点实物模型,然后老师和学生对着实物找出错误的地方,这样可以让学生对结构件的配筋有更直观的感受。不少同学主动参与扎钢筋和进行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的交流,了解钢筋翻样下料的工序,实现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加深了学生对各个结构件钢筋构造的认识。以真实的作业环境感染学生,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增强了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动手能力。

(学生经过一个月努力,完成整个柱、梁、板的构建模型)

3.2.4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为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验证理论,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专业知识,熟练掌握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建筑工程学院在每届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中举办“扎钢筋识平法技能比赛”, 钢筋绑扎技能大赛从钢筋下料长度计算、箍筋外观尺寸、箍筋平整度、箍筋间距、箍筋封错布置、钢筋节点构造、钢筋绑扎牢固等方面进行锻炼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技能大赛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风建设,打造专业特色,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是推动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办法。

4结语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相关高职院校为适应建筑行业的要求,面向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建设工程监理等专业开设《钢筋平法识读》十分必要的。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上述教学方法行之有效,这些方法注重提高学生的岗位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择业竞争力,并且也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提前进入职业岗位工作状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了做中学、学中做,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也为学生后续学习和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11g10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2011.8.

[2] 姜献东.基于工作过程的工程测量课程内容体系及教学模式改革[J].四川建材,2010,(5):148-149.

钢筋算量实训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平法识图;课程教学;反思

一、教学设计

对于高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毕业后不管是从事现场施工、工程监理还是工程造价等工作,钢筋永远都是主要的学习内容:在设计阶段,优化配筋既能保证结构安全又能降低造价;在投标阶段,准确计算钢筋是确定建筑成本的前提,提高中标率;在施工阶段,钢筋属于隐蔽工程,要严格按照图纸和构造要求进行施工,稍有疏忽就会留下隐患;在造价结算阶段,如果能精确计算钢筋用量就能更好维护委托方利益。尤其是平法诞生后,结构施工图采用标准化制图规则,图纸表达符号化、数字化,增大了识图难度,《混凝土结构与平法识图》[1]课程的设置就是适应学生就业岗位的需要,培养学生在钢筋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力:第一,平法识图能力,在掌握平法图集知识的基础上能看懂施工图纸;第二,钢筋翻样能力,根据施工图、相关规范和图集和计算规则计算钢筋长度、根数,确定钢筋形状和排列图形;第三,钢筋制作能力,在钢筋识图和翻样的基础上,按照图纸要求准确制作钢筋。

本次教学设计是围绕“框架梁箍筋翻样与制作”实训项目开展。框架梁是框架结构的主要构件之一,要求学生在正确理解梁的钢筋平法规则和构造要求的基础上进行钢筋识图、钢筋翻样和钢筋制作,该项目在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高等职业学校工程造价、施工技术等专业学生所必备的知识,也为学生今后从事工程造价、施工、监理等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反思

1.以学生为本,多采用鼓励、期望的教育方式

“以学生为本”的标语虽然我们平时老在提,但我们真正做到了吗?我们老师的教学任务一般都安排得很重,能够花在学生身上的时间比较少,但就自己的亲身体验来讲,学生如果能多受老师们的一点关注,学习的积极热情也会高很多,因为他们会相信他们的学习是受到赞赏的,这也许就是著名的“皮格玛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 “皮格玛利翁效应”留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皮格马利翁效应被总结为: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教学是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的,是一项育人工程,学生在课堂中不单单是学会认知,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工作中具备的一些素质。这里我也深深地明白了,课堂中学生的问题就是我们探究的主题,教师在课堂上不是教书匠,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他重新认识自己、寻找到自信、并确立生活目标的一个过程。

2.注重从“学生”到“职业人”的培养过程,提升学生的个人素养

院校是一个对人才加工的场所,我们的产品就是人才,就是一个职业人。主要的内容就是从“学生”到“职业人”,进入学校时他还是一名刚毕业高中生,通过三年培养希望他成为企业的职业人。我们都认为高职院校应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这一点大家是有共识的,但是在高素质方面我们花的时间太少,比如教室的卫生,如果每名同学课后能把垃圾带走,那教室可以很长时间保持干净,然而有的班级上完课以后教室一片狼藉,教学楼也是随处可见随意丢弃的纸屑、瓶子之类。另外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集体意识也势在必行,我们学生往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愿意去学习别人的优点,有些自我为中心,这给我们提出了两点反思:第一,我们花了多少时间和心思去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呢?第二,我们作为院校的成员,我们本身在日常工作里又表现出多少团队协作精神呢?还有我们的学生以后大多数都要从事建筑工程一线岗位工作,对工程质量不能马虎,在课堂中通过“瘦身”钢筋、浙江奉化居民楼等案例提高同学们工程质量意识。

学生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真的要通过任课教师的一言一行、学校生活的点点滴滴、所有教育工作者的齐抓共管、在校三年的坚持不懈,我们才能培养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

三、教学改进

1.继续采用分组任务驱动教学法,“大载体”+“小任务”明确教学目标[2]

采用分组任务驱动教学法,以一套完整施工图纸为“大载体”,并明确每次课的 “小任务”。在教学过程注意采用讨论式与启发式,采用“提出问题―讨论―解决问题―教师总结”这一模式,力争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坏境,让大家争着发言,激发学生思维,让大家从师生、生生交流对话的每一个细节感悟课堂,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大家的课堂。

2.对小组成员进行差异化目标培养,重视学生的需求

该课程教学目标其实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识图能力,第二个层次是钢筋翻样的能力,第三个层次是按图纸制作钢筋能力。对于不同的学生学习要求可以不同,对于接受能力好的学生要全面掌握这三个层次的能力,对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要重点考核学生识图能力并注重在课堂上对其进行关注和鼓励,他们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对他们要求而言,态度比能力更重要,我们的课堂要尊重他们的需求,给他们带来快乐。

3.精心设计课堂使学生能真正合作,让每名学生都体会到成就感

首先项目任务可以按任务的难易程度分层设计,这样可以照顾到个别差异,使小组中每个人都有事情可做。其次,需要在小组成员间建立积极互依的关系。教师可以给学生制订共同的目标(小组中每个人都达到了基本目标时,他们才能实现个人目标)、共同的奖分制(如果小组中所有成员都按标准完成了任务,每个人都可以得到同样多的奖励分)、给每个组员分配互补的角色(如:组长、总结者、检查者、记录者、提问者等)或组织小组间的竞赛等方式,在小组成员之间建立积极互依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司道林,郭永亮.《钢筋混凝土结构与平法识图》教学改革浅谈[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

上一篇:制图测绘实训总结范文 下一篇:分析化学实训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