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11 14:29:51

桂林山水教案

桂林山水教案范文第1篇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学习课文1、2自然段,了解桂林山水总的特点和漓江水的特点。

3.对照课文观察图,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桂林山水》这一课。桂林是世界闻名的游览胜地。那里的山青,水秀,洞奇,石异,园美。“桂林山水甲天下”道出了她独特的美和人们对她的由衷赞叹。

1.出示书中插图(或投影);

2.播放《桂林山水》录像;

3.教师范读课文;

4.学生谈谈感受。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大家思考:文中哪些词语引起我们对桂林山水的向往呢?这一段在全文起了一个什么作用?

2.重点体会“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提示:这里的“都”字,道出了桂林山水在人们心中的位置。那么,桂林山水是不是人人赞美呢?还要我们在亲身感受后才能得出结论。“甲天下”就是天下第一,本段作者抓住了桂林山水总的特点,在文中起了总起的作用。)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

2.默读课文,用笔画出漓江水的特点,想一想课文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

3.交流讨论

静: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感觉)

清: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视觉)

绿: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想象)

板书:

3.体会词语和句子。

投影:“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是什么句?说说“无瑕、翡翠”的意思。

(这是比喻句,从色彩和质地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美。无瑕:没有一点斑点,非常纯净;翡翠:一种绿色的硬玉,有光泽。)

4.练习朗读,读出漓江水的美来,读出对漓江水喜爱赞美之情。

5.检查朗读,注意指导“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中“啊”的正确读法。

(四)作业

1.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2.朗读第三、四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第三、四自然段,了解桂林山的特点。

2.背诵全文。

3.检查生字、新词。

4.总结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读文,看桂林的山与别处的山有哪些不同?把桂林山的特点画下来。

特点:奇(拔地而起,形态万千)

秀(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

险:(危峰兀立,怪石嶙峋)

2.结合课文解释: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奇峰罗列、形态万千;屏障;危峰兀立、怪石嶙峋。

拔地而起:指桂林的水不像一般的山逐渐高上去,而是仿佛从地面上突然高出来的似的。拔:高出、超出。

各不相连:指桂林的山不像一般的山连绵起伏,接连不断。而是各自都平地崛起,互不相连。

奇峰罗列:罗列:排列。奇形怪状的山峰沿江排列。

形态万千:各有各的样子。有的像,有的像……

屏障:起遮挡作用的东西。指桂林的山像屏障似的遮挡着这一带。

危峰兀立:高高的山峰直挺挺地耸立着。危:高,兀:高高突起。

怪石嶙峋:奇形怪状的石头,重重叠叠的样子。

3.练习朗读(可小组中互相读)读出桂林山的特点和喜爱之情。

板书

4.小结:作者在观察桂林山时用了什么方法?描写时又用了什么方法?

观察:抓特点。观察时注意了山的形与色并进行了丰富的想象。

描写:运用比较的方法突出了桂林山的特点,比喻句、排比句式的使用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形美、色美,使人读起朗朗上口,富有诗韵。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朗读第四自然段。想象一下:“这样的山围绕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的一种景象?体会“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觉,然后说一说。

(三)检查生字预习。

漓lí

澜lán注意门里是“柬”

瑕xiá注意与“假”和“段”对比。

(凡韵母为“ia”的字右上应是;凡韵母为“an”的字右上应是

翡fěi上下结构

峦luán注意上半部“亦”不带钩。

障翘舌音字,不要误读为平舌音。

筏fá注意右下不丢撇。

绵与“棉”音同形近偏旁不同。棉,棉花。绵,绵长、绵延、连绵。

(四)指导背诵

1.朗读练习。

2.熟读后再练习背诵。背诵时先求熟练,后求有感情。

(五)指导课后思考·练习第三题。

(六)作业

1.抄写字、词。

桂林山水教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阅读教学;主题单元;学习效率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因此,要想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改革阅读教学首当其冲。采用主题单元教学法可以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我们围绕语文主题单元进行了课题实验,从主题单元突围,在提高语文学习效率方面做了积极的探讨,现从阅读教学说起,总结如下:

备课是搞好教学、上好课的基础和前提。有效备课,才能高效上课。根据主题单元的教材特点,我们先进行单元集体备课,再进行课时备课。

主题单元备课是提高教师的教材解读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通过集体备课,明确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教材特点、教学目标、训练重点和难点、学生的易错点及教学方法等,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同时,在学习每一单元前,一定要让学生明确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和要求,为课时学习做好铺垫。

以往的课时备课大多为教师怎样教而设计,而很少考虑到学生怎样去学,一堂课下来教师几乎是唱独角戏,学生偶尔捧捧场,这有悖于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这样的教学设计往往只注重一篇课文,而忽略了单元的主题性和整体性。因此,我们一改教师烦琐的讲解,把学生变为主体,备课时结合本单元教学重点和本课特点从备“教案”转为备“学案”,从“怎么教”转为“怎么学”。

以《桂林山水》为例,我们设计了这样的学案:

[方法提示\&学习内容\&浏览(抓重点,理层次)\&课文是什么结构?找出总写桂林山水特点的句子。\&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水有什么特点?分别是在哪段写的?\&品读(抓特点,学写法)\&第二段和第三段在结构上又有什么特点?\&画出打比方的句子,排比句、拟人句,对比和引用的句子。\&你觉得哪些地方写得好,值得学习?\&默读(抓感情,懂立意)\&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朗读(抓积累,巧训练)\&画出四字词语,找出本文多音字,及容易读错的字词,读准确。\&你喜欢文章的哪些地方?练习朗读背诵。\&]

桂林山水教案范文第3篇

一、拟定目标,逐层深入

基于本篇写景抒情散文的内容和特点,教学目标拟定为“三美”:欣赏奇异的桂林山水,感受大自然之美;品读清新、绚丽、凝练的语言,体会意境之美;聆听传说故事,感悟人性之美。

教学过程的设计,本人运用了余映潮老师提出的“板块推进式教学模式”。 在“走进杨朔的散文《画山绣水》,一起听山的歌唱,赏水的灵秀”主题的统领下,主要由“看山看水,话桂林(设置情境,导入新课)”、“聆听高山流水(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欣赏山姿水韵(赏读课文,赏析语言)”、“品味山水之魂(品读课文,感悟主旨)”、“写山写水,写感悟(讽诵得之,能力提升)”五个教学环节组成。由浅入深,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层层推进解读文本。

二、以生为本,彰显活力

新课程理念下建构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充满活力的课堂,这种活力体现为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此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引领下的学生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

(一)情境导入,整体感知

课前播放贺敬之《桂林山水之歌》配乐朗诵的视频,营造氛围,带领学生走近桂林山水。在此情境下,引导学生思考,与如诗如画的山水零距离,一定有许多美好的感受要一吐为快,要求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感受。播放课文配乐朗诵,学生在聆听桂林高山流水的天籁之音时,勾画出桂林山水异于其他山水的总体特征的语句,说说作者对桂林山水的情感。优美的情境导入是成功教学的一半,整体感知为赏读文本奠定基础。

(二)赏析语言,激感

杨朔这样自我评价:“我在写每篇文章时,总是拿着当诗一样写”,“常常在寻求诗的意境”,“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以诗为文”是杨朔自觉的艺术追求,作家诗一般的语言使桂林山水更添三分意境。

美文要美读,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欣赏对桂林“画山绣水”的景物进行描写的画面,给这些画面拟一个诗意的小标题,如“漓江水色图”、“鱼鹰捕鱼图”。学生品读清新绚丽凝练的语言,由此生发对桂林山水的热爱、赞美之情。学生怀着这份热爱、赞美,朗诵所喜欢的画面描写的语句,简要说明喜欢的理由。

(三)感悟主旨,拓展延伸

在欣赏奇山异水优美画卷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层次探究文章主旨,思考桂林不仅美在诗情画意的山姿水韵,更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因为桂林的山水凝结着劳动人民的生活感情,泛滥着劳动人民智慧的想象。

最美的石头会唱歌!教师设置一系列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逐层深入思考:作者介绍了从桂林到阳朔沿途的哪些岩石?这些岩石诉说了哪些美丽的传说?按文章的标题,重点表现的应当是桂林的山和水,而作者大部分篇目都在写传说故事,是否偏离了“山水”这一主题?作者为什么要在“画山绣水”的风景描写中插入这样凄惨的故事?

结合作品的写作背景和文章结尾,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明确文章的主旨。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杨朔是一位努力以自己的体验表现时代精神的作家,总是注意融入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本文这种写法带着时代的印记,表现了阶级情感,体现了时代的特征。

三、实践运用,提升能力

教师要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技巧策略,通过技能训练,最终为学生掌握运用。在发挥语文学科工具性、审美性的同时体现人文性的特点。

(一)朗读指津,传情达意

学生如果能有感情地朗读优美的语段,传达那份对桂林山水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其他学生也会深受感染,那么怎样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呢?

例如:阅读“漓江水色图”,感受一下哪些词语能表现漓江水的平静、清澈和作家的赞叹之情。

如果你不嫌烦,且请闭上眼,随我从桂林到阳朔去神游一番,看个究竟。最好是坐一只竹篷小船,正是顺水,船稳,舱里又明亮,一路山光水色,紧围着你。假使你的眼福好,赶上天气晴朗,水面平得像玻璃,满江就会画着一片一片淡墨色的山影,晕糊糊的,使人恍惚沉进最恬静的梦境里去。

教师提示学生小声地试读,注意重读、语速舒缓、语气柔和、投入感情。指名一到两名学生展示朗读风采,也可进行男女生朗读比赛,师生进行点评。在此基础上总结朗读美句佳段的方法:感知写了什么(对象),怎么写的(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将体现作者感情的词做重读、语调、语速、语气的处理。投入自己的感情,将文中语言化为自己的心声。

(二)口语表达,实在管用

赏析传说故事时,要求学生从四个传说故事中选择最为感动的一则,展开合理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将故事进行创造性复述,并说一说感动的理由。从学生感动的诸多理由中,可以归纳出这几个传说的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劳动人民牺牲自我、乐于助人的人性之美。

“今后呢,人民在崭新的生活里,一定会随着桂林山水千奇百怪的形态,展开他们丰富的想象,创造出新的神话,新的故事。你等着听吧。”那么在改革开放的美好时代,桂林山水会讲述怎样的新神话、新故事。学生从文中所描绘到的岩石或漓水中任选一个,展开想象,创作故事。

教师展示桂林漓江和奇石的组合图,播放张也的歌曲《走进新时代》,激发学生口语表达的欲望,通过学生互评、教师点评,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抒写感悟,一文一得

景美、人美、情更美,欣赏如此优美的散文,学生不仅有话要说,并且还应有抒写读后感悟的欲望,本课教学设计围绕桂林奇山异水的美景和传说故事中的人性美要求学生抒写感悟。

例如:人类的智慧是多么令人赞叹,他们用丰富的想象赋予世间万物以无限神奇。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一江一湖,都因了那些美丽的故事而变得鲜活动人,一代又一代装点着人们多彩的生活。人类通过丰富的想象赋予自然的这些神奇,想表达哪些感情呢?要求学生写一小段话。

写作角度如: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愿望;记录艰难苦恨的生活;表达对美好、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对黑暗社会的不满等。

四、雕琢板书,浓缩精华

新颖美观的板书,不仅给学生带来视觉的享受,而且能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板书设计时力求突出三点:(1)体现本文《画山绣水》的描写对象,即桂林的奇山异水。(2)通过“水”和“山”的象形字形象地反映山水的主要特点:山的怪奇、峭拔;水的清澈、碧绿、如诗如画。(3)浓缩课文的结构、内容和主旨,借助山水泛滥想象,凝结感情,要求人们牢记过去、珍惜现在、畅想未来。形象直观,一目了然。

五、反思

教案设计过程中在“教方法”的同时,也给学生适当“留白”。留白就是在教学中给学生思维、创造等自主活动预留充足的空白和时间。留足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感受、去观察体验、去发现规律;留足生生对话的时间,多给他们提供交流分享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留足师生对话的时间,不马上给答案;留足自由创造的时间,提升感悟和能力。

教学设计时本人明确了要在听说读写的基础上让学生亲近文本,感悟文本,有层次地进行教学设计。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朗读赏析和品味感悟文本上,让学生入情入境,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达到与文本和作者深入对话的境界,实现“吟哦讽诵而后得之”的单元目标,践行“美文美教”的教学追求,追求审美与技能并重的“美文美教”的有效课堂。

桂林山水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设计;策略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1-095-02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是对整个教与学过程的一种规划或实施步骤的一种预设,是展示教师个性化创造过程的真实记录,是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精心安排。好的教学设计是一幅蕴涵师生人文素养、观念想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立体风景图。那么,怎样才能使教学设计具有上述特征和功能呢?

一、了解学生的语文经历、语文现状

1、了解学生的语文经历

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不是在零起点上接触母语的。因此,教师在预设教学目标前需要了解学生目前已经具备了哪些相关语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比如,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大致阅读过什么样的书籍,参加过什么样的语文活动,获得过什么样的奖励,他们大致有着怎样的语文经历,都需要教师具体把握。

2、了解学生的语文现状

教师给一个班级的学生上课,要知道学生们当前感兴趣的阅读、写作范围是什么。正在进行的有关语文的学习活动有哪些,一个班级中的学生之间语文学习程度的差异怎么样。什么样的问题适合哪种层次的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根据学生的现有发展基础及实际状况来确定教学目标。这可以通过课下与学生的交流来完成,同时也要注意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反应。

比如,在阅读《背影》的过程中,学生对父亲爬月台的背影哄堂大笑。那么,教师就应该依据学生现有的情感体验层次,将消除这种消极体验,唤醒他们对亲情的感恩作为必须预设或达成的目标。

二、把握三维目标,进行教学目标有效设计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精美的教学预设必须首先“定标”。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目标设计呢?经实践,我们认为:第一,要认真研究所定目标与上位目标的关系,把握教学目标的科学性、操作性;第二,要处理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关系,确定目标的重点;第三,要深入研究学生,研究教学内容,分析可获得的教学资源,以便挖掘教学潜在的教育意义;第四,要清楚预设目标与生成目标的关系,把握教学效益的底线。在具体的操作中应特别做好以下两点。

1、在目标中体现方法论知识和价值性知识

作为素质教育的“学校知识”,大体应包括三个侧面:知识技能、方法论(即学习方法)、价值性知识。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一个标尺就是关注“方法论知识”和“价值性知识”。如何在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中体现方法论和价值性知识是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三个侧面的知识要明确,并体现出语文个性和课时特点。

例如,《桂林山水》的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学会“抓重点词句列提纲”的方法,当堂背诵课文;

(2)学会9个生字,运用联系上下文、查资料等方法理解 10个词语的意思;

(3)学习作者抓住桂林山水的特点,按“总―分―总”进行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

(4)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景,为祖国而自豪,产生去桂林山水一游的美好愿望。

如果我们把目标(1)表述成“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就缺少了“方法与过程”的体现。如果把目标(3)表述成“了解漓江水的静、清、绿和桂林山的奇、秀、险的特点”,就缺失了语文的学科个性。

因此,诸如“增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美好感情” “积累课文中优美词句、精彩句段”等表述,其实都是某一个学段的目标,不是课时目标。

2、重视教学设计三个领域目标的整合

在教学目标设计的上述三个领域中,前者重视的是脱离现实生活实践、抽象性的学习,实现的是基础性目标,极少兼顾个体差异;而后两者重视的是真实情境的学习,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实现发展性目标。因此,通过目标的整合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三、教学流程是教学设计的关键

1、教学流程要从传统的程序化的线性设计,向新课改理念设计转变。

以《田忌赛马》为例(这是一篇传统课文,是一个有关人生智慧的故事。文章以田忌赛马转败 为胜的历史故事,揭示了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

下面是传统的程序化的线性设计:

A、导入课文,介绍文中人物和历史背景;

B、教师范读课文,指导学习生字新词;

C、学生自读课文,给文章分段; 解x教材,学生跟着教案走

D、逐段讲解课文,弄清两次赛马过程;

E、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

简析:从上述教学流程看,教师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充其量是对教材的解读;学生是被动听会的,被教师讲会的,而不是自己学会的。

下面是新课改理念下设计板块设计:

A、 导读板块:纸牌游戏,初涉文本。

B、 初读板块:动画配音,进入文本。

C、 精读板块:辩论比赛,深入文本。 活用教材,教案跟着学生走。

D、 拓展板块:给齐王写信,超越文本。

简析:从以上设计的教学步骤可以看出,按这样的设计实施的教学进行过程是充满智慧、连接学生生活的 生态课堂。在这样的课堂里,教师不再是教材的解读者、教案的执行者,而是一个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富有教学机智、充满教育智慧的人;在这样的生态课堂里,教师不再是单单给予学生以知识和技能,更多的 是学习动机的唤醒、学习习惯的养成、思维品质的提升、综合素养的增强。

四、教学反思是教学设计的延伸

一个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因为,通过反思,教师会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通过反思,教师能在学生的“错误”中寻求发展,在自身的“失败”中找到出路,在教材的“局限”中谋求进步;通过反思,教师可以从冲动的、例性的行为中解放出来,以审慎的、意志的方式实施教学行为;通过反思,还可以使教师从教学主体、目的和工具等方面,从教学前、中、后等环节获得体验,变得更加成熟。所以,反思是教师取得特定实践成就、走向解放和专业自主的工具。因此,我们每位教师都应当强化反思意识、知晓反思内容、掌握反思策略、形成反思习惯。

桂林山水教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旅游资源文化属性旅游业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作为“阳光产业”的旅游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成为不少城市或地区的支柱产业。在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中,把握其文化属性,弘扬民族文化精神,是旅游事业振兴的重要因素。

要理解旅游资源的文化属性,首先必须明确文化的涵义。“文化”一词在我国出现较早,《易经》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强调了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对“文化”仍然见仁见智,但有三点应当是共有的:其一,文化是人创造的,包括人创造的物质产品、精神产品,没有人的行为,就无所谓文化;其二,文化能影响人,人都是一定文化的产物,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其三,文化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开放性,任何文化都是民族的文化,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区别,就在于它独特的文化。任何文化要想发展,都要与时俱进,否则就没有生命力。文化的开放性,即指文化可以相互借鉴、相互融合。

旅游,顾名思义,包括旅行与游览两种行为。通常认为,旅游是个人或团体离开自己的居住地到他乡异国去从事观光的活动,以此为获得物质上的满足或精神上的放松。可见,旅游是人们有目的、有价值的活动。在现代社会中,从旅游者的角度来说,有观光型旅游、度假型旅游、生态旅游、特种旅游(包括滑雪、登山、探险、狩猎等)、专项旅游(美食、修学、医疗保健等)。

自旅游活动产生以来,它就与文化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上许多有名的人物,其文化上的巨大成就,或多或少与旅游活动有关系。孔子周游列国,传播儒家思想、治国理念,成为万世师表;司马迁走遍大江南北,逢人便问,写成《史记》名著;诗人李白写出“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等千古名句,没有亲身的体验,怎会有如此优美的诗句。地理(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学家徐霞客,到处出游,细心观察,撰成《水经注》一书。近代的康有为、谭嗣同,本来熟读经书,茫然于外部世界。但当康有为从广东到北京、从北京到上海,又到香港游历,看到西人治国有术,则激起变法之决心;谭嗣同游览各地,体察民情苦难。在上海,他看到化石标本,认为天地都在变,社会也应当随时而变。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明旅游在开阔视野、增长见闻的作用。固然,今天的我们,有电脑、互联网,信息来源与古人相比,其条件不可同日而语,但代替不了人们自身的体验和感悟。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涉足于自身文化相同或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受到有形或无形的文化熏陶,并在这些活动中得到身心的享受。人们看山,山各有不同;人们看水,水各有其状;带给不同的人不同的感受、体验,赋予了文化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旅游是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提高其生活质量的必然选择,也是旅游向深层次发展的必然。据专家调查,英、美、日、德、法、澳等国的旅游者,无一例外地把“与外地人交往,了解当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当作出境旅游的重要动力之一。在各国去欧洲的旅游者中,有65%的人是进行文化旅游。可以断言,旅游是是一种文化行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21世纪将是一个文化旅游的世纪。

既然,文化旅游是现代社会旅游主体,或者说旅游就是一种文化旅游,那么,形成文化旅游的物质条件,即旅游资源的文化属性,应当成为我们深入了解和研究的重要问题。对某个城市或地区的旅游业来说,能否快速发展、繁荣兴旺,主要取决于其旅游资源是否丰富,是否具有价值。总的来说,凡是能吸引旅游者的以山水名胜、自然风光为主的自然资源和以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古迹、文化遗址、革命纪念地、名人遗迹为主的人文资源,均是旅游资源。除了自然风光外,人文景观、民俗风情资源、传统饮食资源,以及都市和田园风光资源,都以文化为主体。也就是说,都以一定的文化形式表现出来,如古战场遗址、古城墙、古庙寺塔等。以山西平遥为例,虽然只是一个4.2万人口的、名不见经传的小城,但却是全国保护最完整的古县城。1997年底被联合国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后,致力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大力发展旅游业,“黄金周”期间,曾有每日游客突破五万人次的记录。

旅游资源所具有的文化属性,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产生美感、和愉悦感。人们把自己作为旅游资源的一部分融入其中,把人的躯体和意念融入自然之中,使人也具有自然本性。许多人文资源本身就是一种精神寄托与意念的产物。如苏轼写的《赤壁怀古》,所称“三国周郎赤壁”。他当然没有见到“周郎”,但想象到周瑜当年的英姿,感叹自己的命运。这就是旅游的文化,它使人受益匪浅。人们通过观光活动,可以得到新的知识,许多书本上不曾记载的知识,烙在游人的脑海里。

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性,旅游资源的文化属性不同。人文景观千差万别、各具形态,对游客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人们离开居住地,前来感受不同的文化特征。这种旅游资源的文化属性,同其他物质资源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它的观赏性。众所周知,不论旅游者的动机如何,也不论旅游地在何处,观赏都是不可缺少的内容。旅游资源只有具备观赏性才能吸引游客,观赏性越强,对旅游者吸引力越大。如万里长城、桂林山水,古朴典雅的文物古迹,别具一格的民族风情,甚至土特产、旅游商品,也无不具有观赏价值。观赏性是一种文化特征,也显示经济效益。旅游资源必须具有吸引旅游者的功能,才具备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旅游资源的价值是通过观赏来实现的。观赏性越强,所取得的经济效益越大。同时,旅游资源具有地域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上。所谓地方特色,指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景观。不同的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经济、宗教和文化,也都能显示出旅游资源的地域性。由于旅游资源是在一定地理(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环境和社会环境下发生、发展的,其空间分布必然受到环境的制约。由此可见,地域性旅游资源划分的标准,其中的文化属性为主要因素。

旅游资源的文化属性,构成了城市旅游的主体。我国有许多优秀旅游城市,基本上以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文化名城著称,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文化内涵丰富。在这些城市的资源中,地面和地下保存有重要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价值、艺术价值和科研价值的文物、建筑、遗址,再加之优美的环境。我国的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文化名城分为六类,即古都、纪念名人名城、园林、文化城市,少数民族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文化名城,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重要港口和手工艺中心城市。不言而喻,对一座旅游城市而言,注重旅游资源的自然风光非常重要,但同时要大力挖掘其中的文化载体。比如桂林,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如果到了这里不去看山中的水,水中的山,那就不算到了桂林。但桂林既然这么好的山水,一定会吸引大量的名人、诗人、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家、文学家等前来,他们的足迹,他们的诗词赋画,桂林的民族风情。游人至此,亲身体味前人描述,“愿做桂林人,不愿做神仙”,心中顿生无限的惬意。还有,靖江王陵、阳朔古街、恭城孔庙,这些都是桂林的文化。值得一提的是,著名导演张艺谋等人编导的《印象:刘三姐》,将桂林的山、水、人、景、情融为一体,不禁让人想起“山川人物熔在一炉内,精灵腾踔有万千,彼此游戏相爱怜”。这种宏伟、壮观、几近完美的文化场景,让人浮想联翩,叹为观止,为桂林旅游增添更加迷人的魅力。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灿烂的文化,融入山水之间,构成天人和谐。当我们登山涉水,旅游其间时,会处处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我们有京派文化、海派文化、湖湘文化、齐鲁文化、岭南文化等,而这一切恰恰是突出旅游重点,形成旅游特色的必要条件。实践证明,文化属性是旅游资源的实质,大力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无疑是推动旅游业走向兴旺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张国洪.中国文化旅游[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2]邓爱民,刘代泉.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0.

[3]杨英杰.中国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文化[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桂林山水教案范文第6篇

一、有助于深化新课程改革

新课改“新”在哪里?亦即新课改与之前的教学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这是新课改首先要弄清的问题,因为它关系到新课改的方向。而方向的问题是根本性的问题:方向不清则歧路亡羊,课改就无法进行;方向错了则南辕北辙,课改就会误入歧途。

那么,新课改之“新”,亦即新课改与之前的教学不同的本质在哪里呢?

如前面文中所述,我以为,新课改的出新之处,是三维目标的提出,因为这是明确地给目标分类,且这个分类是以认知心理学的目标分类为基础的。

什么是教学目标?依认知心理学,学习是通过后天经验引起的变化,变化的结果就是知识、能力和态度。而教学目标,就是预期的教学结果;教学效果,就是已经实现的教学目标。

为什么要给目标分类?目标分类了才能明确:应该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目标明确了有什么好处?目标明确了就能指导教师的教,指导学生的学,指导对学生学习的测评。(这些下文还要涉及到)

所以,从备课,到上课,到对教学的评价,都要以目标为指归。毫不夸张地说,教学目标,就是教学的灵魂,没有目标的教学是没有灵魂的。怎么能想象教学可以没有目标?

但是,在新课改之前,我们的教学论都是哲学取向的,没有明确的目标分类意识。以语文学科为例,只1950年的教学大纲提到教学目标,其他的多只有教学目的、教学要点,与现在的教学目标小有联系而大不相同。老师们备课,对此也没有明确要求,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要点、教学目标混着使用,教学目标的分类当然无从谈起。

新课改启动后颁布的新课标,虽然在认知心理学的影响下对目标进行了分类,但由于文本所限,三维目标的分类仍然不够明确:知识有哪几种?能力有哪几种?不同的知识之间不同的能力之间有什么不同?这些都未作交代。而新课改以来对教师的培训仍然集中在哲学取向方面,相关部门并没有对教师进行目标分类的培训。所以,三维目标提出后,很遭非议。专家说不科学、不准确,这且不去说它。广大的一线教师,如我,也很是排斥,因为老师们不清楚三维目标的由来,不了解认知心理学的目标分类。三维目标与老师们备课时自发的把教学目标分为知识、能力、品德三个方面又很相似,所以,以为新课标是在搞名词游戏――我们已经这么做了,为什么还要别出心裁搞什么三维四维?所以,他们设计的教学目标(说“设计”也名不副实,多数情况下无所谓设计,只是根据教师用书和教辅用书在教案上生吞活剥而已)与课改前并无二致。新课标中的三维目标实际上是纸上谈兵,亦即,新课改以来,教学目标仍然是不够明确的。

看下面的《桂林山水》教案片段(摘自网络,撰写时间不详),从风格上看,应该是课改前的。

一、教学目标

1.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思想感情,陶冶爱美的情趣。

2.基础知识: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写法。

3.能力培养: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理解第二、三自然段,了解漓江水和桂林山的特点。

2.学习在默读中边读边想象。

三、教学难点

理解排比句。

四、教学方法

1.教法:情境教学法、语言描述法、“教――扶――放”相结合等方法。

2.学法:“总――分――总”的写作结构方式和抓住特点先概括后具体描述的方法。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课改前的教学目标是如何地不明确:

1.三条教学目标,没有一条是学生学习后变化的结果,没有一条可以表现出教者要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也即没有一条具备导教导学导测评的功能。

这样的目标是不是形同虚设,可有可无?

2.教学目标中并未涉及“了解漓江水和桂林山的特点”、想象、排比句等,但这些却成了教学的重点难点。难点且不说它,因为它来自学生,可连目标都不是却成了重点,岂不是笑话?

3.教学目标中,“描写景物的写法”是基础知识(正确与否是另当别论),但在教学方法中,“描述的方法”却成了学习方法,是不是自相矛盾?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前后不一甚至矛盾的现象,是不是就是因为目标不明确,没有作用,教师对目标并不重视导致的?

再举一个例子,这个例子是我旗的,确定是新课改以后的。教案写得极为认真,且有修改要点、教后反思。按传统观念,这是一篇优秀的教案,可见,该教师也是一名优秀的教师。但从目标分类的角度看,这篇教案仍然有比较大的改进空间。

《桂林山水》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2.积累课文优美的句段,初步体会排比句式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初步认识分号;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通过看图、学文,感受桂林山水的独特风景,感受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难点: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及清晰的结构布局。

这篇教案比之前那篇要好一些,但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1.前后不一致。

(1)目标中没有的后面却有。

文章的结构布局在目标中未涉及,但却成了难点。漓江山水的特点是教学过程的重点(两课时),但目标中却未涉及。

(2)目标中有的后面却没有。

目标中有关于排比句式的学习,但在教案的教学过程中没有,是在教案修改要点中补充的:“……比较两个句子有什么相同句式(排比)。”在教后反思中又写道:“引导学生发现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让学生谈对排比句子的感性认识……)”

2.目标不够明确。

“初步感受”“初步认识”“体会……”都缺乏可操作性,不能起到导教导学导测评的作用。

可见,我说课改后教学目标仍不明确并非向壁虚造。

由于目标不明确,不但备课上课目标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评价课堂教学时,目标更不能发挥作用。我看过很多评课案例,没有对教学目标的评价,没有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掐头去尾,只评价过程:在某个节点上,教师的设计如何地匠心独运,学生表现得怎样主动积极……如《针对〈界碑〉说课议课》,四个小标题:“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新颖的教学模式”“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对教材的科学处理”,没教学目标什么事。(《说课、磨课、观摩课的理念与实践策略》)

我知道新课改的出新之点有很多,有课程编排方面的,有师生关系方面的,有学习方式方面的……又有新理念说,不要把学生看作认知体,要看作生命体。新课改提倡自主探究等即与此有关。但正如维特根斯坦所说:我们要贴着地面步行,不要在云端跳舞。无论如何,教学目标方面的变化应该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至少,是不应忽视的。教学目标不明确,学生动起来又有什么意义?除非有关专家和部门放个响爆仗:教学可以不需要教学目标,或只要学生动起来,有没有教学目标无所谓。

所以,为了能够深化新课程改革,我们还是应该学习目标分类的学习理论。

二、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如上所述。教学目标分类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因为它能够使教学目标明确。

(一)能够明确教什么

依目标分类的学习理论,知识有陈述性的、程序性的。程序性知识是规则、是原理,是要转化为技能的,教学要以程序性知识为重点。这就涉及目标分类。为什么大家都说理科好教语文不好教呢?因为理科的规则原理在教材中是非常明确具体的,而语文的规则原理隐藏于文章中,需要教师自己去辨别,这就很难。大致来说,关于写了什么的,就是陈述性知识,不是教学重点,学生自读大致就能解决;关于怎样读怎样写的,就是程序性知识,这才是教学的重点。

还以《桂林山水》为例,“桂林山水有什么特点”就是陈述性知识,不是教学的重点;在阅读中抓住关键的词句,通过比喻、排比描写景物,就是程序性知识,这才是教学的重点。

由于不了解目标分类,以前的乃至现在的语文教学多是把文章写了什么即陈述性知识作为重点的教学内容,如《桂林山水》,大都把桂林山水的特点作为重点的教学内容。这就等于是本末倒置:该教的东西没教,教的是不该教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动起来又有什么意义?语文教学效率低下,这是重要的原因。

(二)能够明确怎么教

依目标分类的学习理论,学习(目标)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学习(目标)有不同的规律,从教学的角度说,就要有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以,教学目标明确后,教学策略乃至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才能明确。

譬如,朗读到底需不需要讨论呢?

按目标分类理论,朗读属动作技能。(皮连生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第五版117页)动作技能的教学策略是“观察记忆操作步骤重复练习执行自动化”。以朗读而论,“观察记忆操作步骤”就是听老师或音频怎么朗读;“重复练习”就是模仿老师或音频反复练习朗读;“执行自动化”就是形成朗读技能按要求朗读。与此相适应的,朗读的教学方式应该是学教并重,教学方法应该是以体验为主的示范教学法,即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所以,怎样朗读不需要讨论。

再如,认识生字需不需要讨论呢?

按目标分类理论,字属于符号,认识生字属于符号学习。符号学习的策略分两个阶段:连接生成阶段和反应检测阶段。就认识生字而言,“连接生成”就是教学生读,把字音和字形连接起来;“反应检测”就是让学生自己读,老师监测学生读得是否正确。

所以,认识生字也不需要讨论。

可是,在对目标分类不了解且新课改的精神被简化为“自主探究”后,这些也免不了要“探究”一番。即以朗读为例,我曾经在课堂上看到这样的场景:某生读得本来不错,教师问,他(她)读得好不好?有学生就嚷“不――好――!”问为什么不好?答声音大或小了。教师便说“你读读吧”。结果,他读得还不如刚才那个。教师又问学生他读得怎么样?其他学生想他都说别人读得不好了,那他自己读得想必不错,就嚷道“好――”老师便说:“那给他鼓鼓掌吧!”于是教室里就一片“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这样的探究有意义吗?

(三)能够明确教到什么程度上

依目标分类的学习理论,不同的教学目标有不同的教学水平的要求。如言语信息(陈述性知识)要能够理解记忆,但智慧技能、动作技能(程序性语言)要能够运用。

所以,技能的教学有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同陈述性知识一样,要能够理解记忆;后半部分,要进行变式练习即运用练习。一定要到能够熟练运用,亦即达到程序性水平。

而如果不了解目标分类,程序性知识的教学最容易出现半截子课的现象。或者缺前半截,学生对知识还没能理解记忆,就让学生做变式练习。学生怎能做得上?所以,现在作业怪相迭出,有的学校要求家长辅导孩子作业,有的家长辅导不了,作业辅导班就应运而生。或者缺后半截,只是让学生对知识进行了理解记忆,而没有进行变式练习,这样,技能就很难形成。语文学科的作文教学水平低下,主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对写作的规则讲得多(或学生探究得多),而学生练得少。

如果教的是半截子课,譬如作文教学缺后半截,学生动起来了又能怎样?

三、有助于开展教研活动

目标分类的学习理论,能够为教学提供理论指导,当然也能为分析教学现象亦即进行教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无论是听课评课说课还是写论文,目标分类理论都能够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限于篇幅,我们只举一个评课的例子。

某教师这样执教《精卫填海》(《意外的收获》,出自《备课新动向》一书):

学完《精卫填海》一课,我让学生归纳并引出主题――勇敢。

师:你们喜欢精卫吗?

生:喜欢!

师:你们喜欢她的什么?

生:我觉得她很勇敢!

生:精卫即使遇到困难也不放弃!

生:我不喜欢精卫,我喜欢大海!

师:你为什么不喜欢精卫?有理由吗?

生:精卫的方法根本不对嘛!她怎么可能填平大海?

师:你怎么知道不能?

生:我做过一个实验,瓶子里装满水,往里面扔石头,水就会漫出来。精卫用石头和树枝填海,不仅不能填平,反而还会使海水越涨越高,淹没更多的田地村庄。

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的思维火花被点燃了,都跃跃欲试,一场讨论会就此展开。

“大海可能不是故意要淹死精卫的,是那天风太大,掀起了波浪,精卫才掉进去的。”

“精卫为什么要报复大海呢?要是大海没了,地球不就变成沙漠了吗?”

“要是大海填平了,我们用的电从哪里来?”

…… ……

教室里的气氛空前的活跃,学生的眼睛里闪现出前所未有的神采,他们没有遵从课本上的提示,他们用孩子特有的童心来感受课文带来的思考。这不正是富有个性、富有创造力的体现吗?

我迅速调整剩下的半节本来安排好写字任务的课。

“如果你是勇敢的精卫,运用21世纪小学生的智慧,你会怎样来减少灾害的发生?”

学生热烈地讨论起来:

“我们要设计一个大型的吸水管,水涨高就吸进水,这样海水就不会漫出来。”

“我们准备在海边贴一些‘注意安全’的告示,提醒人们小心。”

…… ……

在原书中,这是一个正面的例子,但我们用目标分类的理论来分析,就会发现,这恰恰是一个反面的例子。

1.这个片段的教学目标,是言语信息――理解《精卫填海》的主旨。《精卫填海》这则神话的寓意是要为实现目标而坚韧不拔地奋斗到底,这堂课的后半部分却抛开了这一主题,就因为一个学生一句偶然的发言,研究起减少自然灾害的问题来,是不是偏离了教学目标?甚至,是不是已经远离了语文学科?这是好课吗?是好的语文课吗?

2.依目标分类的学习理论,学习要引起学生的变化,有变化才有学习,没有变化就没有学习。这堂课的后半部分,学生有变化吗?没有。学生既没有获得新的知识,又没有形成新的技能。学生确实动起来了,而且很热烈,但是没有变化,连学习都不是,动起来又有什么意义?只不过是浪费师生的口水而已,所以,我称这样的课堂是“口水课堂”。

可不可以这样认为?教学目标是皮,其他自主探究什么的都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教学离开了目标,什么都是浮云。

桂林山水教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新课程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新课标的首要特点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知识与能力。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意境导入法的运用:教师就是激发学生的热情,点燃学生的求知火花,张扬学生的个性,从而使其一直走向成功。课堂的前几分钟导课就有含有相当高的艺术成分。用艺术语言描述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面,借助形象的描绘,让学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使其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比如在讲授《桂林山水》一文时,我设计如下导语,创设教学情境:“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大好河山壮丽多姿,有数不清的胜景,有描不完的神韵。广博无垠的草原牛羊如云;白雪皑皑的冰峰,树立壮观;千万条涓涓细流与星罗棋布的湖泊纵横交错,奇山险峰,怪石嶙峋,又是那样玲珑剔透,千奇百怪,祖国的版图,简直就是一幅迷人的画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写景散文《桂林山水》,看作者是怎样用他那细腻的笔,描绘出桂林山水的神奇特点的。”这样的导入,把学生的思路迅速引入到寻觅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之中,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产生了“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奇特功效。

把握提问技巧:提问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思维、技能、情感等的重要手段。引导学习参与讨论、发表意见,具有评价功能、反馈功能。教师都应当精心设计每一个提问,做到恰如其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但是,提问不是课堂教学唯一的手段。现代教育思想强调学生的主动发展,所以提问的前提应当是学生充满兴趣、信心的自主学习,质疑解疑。例如:《小英雄雨来》一课的中心句是: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根据这个句子设问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在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作者为什么要多次强调这句话?通过这几个问题的探讨,学生就能准确地把握雨来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从而深刻体会出作者的意图:即表现雨来是一个爱国的小英雄。

多媒体优化语文教学:多媒体教学以其形、光、声、色等多种功能作用于学生多个感官,创设教学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它能化虚幻的形象为实在的形象,使学生在视觉审美愉悦中体验课文内容,领悟其中的深意,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乐于接受所学知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中所描绘的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物变化及其丰富的物产。教学时,可根据各个教学重点环节,利用录像分别再现春、夏、秋、冬等季节的景物特征及其重点词语的定格画面。像这样运用录像资料来展现其真实画面,学生才有身临其境之感,教学重难点的解决才有破竹之势,学生的能力才能有更进一步的提高。

阅读教学的展开:在新课标教学中,我们尽可能以读为本,让学生从阅读中获得乐趣、得到知识。《语文课程标准》里讲到,朗读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言语的阅读活动,是眼、口、耳、脑并用的心智活动,是能发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是最重要的、最经常的阅读训练,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首先采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提高阅读兴趣及阅读能力无不有益。“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在起点,是培养探索精神的直接动力。”从而改变学生的阅读观念,更好地提高其阅读能力。如设计《乌鸦喝水》一课的教案时,课前可以先制作一个乌鸦的模型,准备一个瓶子和水,另外可以准备一些石子,这些教具准备是为了给学生演示乌鸦喝水的过程,在演示的同时可以提出问题,乌鸦为什么喝不到水?乌鸦是用什么方法喝到水的?让学生在课文中找答案并把它朗读出来。下堂课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讲乌鸦喝水的故事或者类似的故事,让学生想想自己在生活中曾经遇到过的难题,自己是怎样解决的?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深化作文教学:作文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以张扬学生个性,尊重学生的个体要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新的有效教学方式,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从而让学生习作时变被动为主动,从“要我写”向“我要写”转变。要让学生知道作文的重要作用。报纸、杂志、电视新闻都在传递着信息,日常学习、生活,都需要准确地表达自己,作文正是锻炼表达的有效方法。教师要运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作文素质,使他们乐于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聂亚敏.小学语文导入技巧初探[J].2008-8.

2.曾宪波.浅谈阅读教学[J].2009-10.

3.吴冬梅.新课标下如何引导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2009-4.

桂林山水教案范文第8篇

一、教学目标――简洁明了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小学语文教学中三维目标的制定。现在,一些教师往往把三维目标写在教案的最前面当做新课程理念的装饰,以为这样就是突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了。那么,是不是每一堂课都需要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完整呢?其实不然,一堂课四十分钟是有限的,如果教学目标面面俱到就会导致课堂教学的虚浮,有效的教学目标应该是简洁明了的。

例如,窦桂梅老师的主题式教学,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的整合,留给人的是心灵的震撼。她的《秋天的怀念》,让每一个学生和听课教师都领略到了“好好儿活”的意蕴;她执教的《晏子使楚》,让我们记住了“尊重”。如此简约,而又如此不简单。正如她自己所说的:“当一个主题愈有意义,愈被深入或精致地处理,愈能置于情境脉络,愈能根植于文化、背景、认知以及个人的知识中,学生便愈容易学习、记忆和生成。”

一篇课文,它的筋脉在哪里,它的精髓是什么,需要教师有一双慧眼,能够拨开云雾见天日,能够透过现象抓本质,能够取舍得当。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研读文本,对教材内容进行新的筛选整合,大胆舍弃那些非本质的信息,去“掏”出文本中极宝贵的东西,而决不能让那些看似细小却又有血有肉的一个词、一个字乃至一个标点溜走。如在教学《密林怪客》时,抓住“啊,猴子”这句话;在讲授《浅水洼里的小鱼》时,把握住“在乎”这个词;在执教《背篼》写“小院里”这段话时,细细品味山里孩子的两次“笑”。通过精心设计,突破一点,带动全文,把蕴涵在语言文字内的思想、情感挖掘出来,传递给学生,就能使学生内心为之一颤,脑中豁然开朗。

诚如巴尔扎克所说:“艺术家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的思想。”把复杂的内容变得简单了,把教学的目标变得明确、集中了,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语文教学更精炼、更精彩。

二、教学环节――简化自然

现在,一些教师在语文课上设计的教学流程环节繁琐,教师总是在教案中把自己的教学过程详细地写下来,生怕学生在课堂上学不会。于是,教学成了一种堆积。在这样的设计下,教师总是不停地给学生的语文学习“搭好桥,铺好路”,生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跌倒”。还有,很多的学习环节,学习障碍、陷阱都是教师事先故意设置好的,还变着法儿让学生去钻。因此,教学过程变得冗长拖沓,教学方法显得复杂多样。其实,新课程特别强调课堂教学的生成性,特别强调板块式的教学设计。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预设时,应该把教学过程删繁就简,主要突出语言文字训练这一语文教学的核心,追寻简化自然的教学过程,该简的地方就简,要根据文本内容抓一个点来拓展学习内容,拎一条线去挖掘文本的主旨,这样的教学过程才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

1.抓一个点,拓展学习内容。所谓抓一个点,就是教师要根据文本内容,抓住文本中最重要的词、句、段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并以此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内容。这样,学生的学习过程就会重点突出,阅读涵盖量大。例如,薛法根老师执教的《爱如茉莉》一课,那过程与方法便可谓是“简”得不能再“简”。薛老师仅靠一个点(读课文,从哪个词、哪句话,从哪个眼神、哪个动作……捕捉到了这种“爱”),用三个环节(默写词语――交流细节――仿写)就拴住了这朵茉莉花,不露痕迹地将这朵茉莉花种在了孩子们的心中,并且馨香四溢。以简驭繁,突出重点,学生才有时间去探究,才有兴趣去发现。

2.拎一条线,把握文章主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一般都是线索清晰、结构突出的,并且在文本中都蕴涵了一定的文本主旨。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的课文内容,拎出文本的一条线,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例如,窦桂梅老师在教学《珍珠鸟》一课时,当学生通过初读明白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大意以后,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同学们,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信赖,能创造出美好的世界’,那么作者是怎么取得珍珠鸟的信赖的?”这样,就拎出了这一篇文章的主旨思想,以此为线就能引导学生通过有效阅读感受到文本蕴涵的思想价值。

可见,真正的好课都是简洁的,主要教学流程往往也就只有几步,而最为执教者所看重的则是预设的每一步能否真正有效地加以落实。

三、教学手段――简单实用

现在,一些教师特别注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课件,这也确实有效地提高了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但每一次课件的制作往往都把执教老师、电脑老师忙得苦不堪言。我不禁思索,如此伤财劳命的事情,究竟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什么帮助呢?花这么多的时间精力,值得吗?确实,现在不少教师上课都不把劲用在“教什么”上,而是花在了“怎么教”的技术性问题上。他们热衷于选用最“好”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希望教学能够出彩,于是课堂犹如一场高科技产品展示会,热闹非凡。

例如,有一位教师执教《桂林山水》一课,为了让学生形象直观地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丽,一开始即在大屏幕上展示出桂林山水的美丽照片。当学生看到一张张漂亮的图片时,“哇……哇……”的赞叹声此起彼伏,却完全忘记了课文内容。

这样的公开课很常见,有教师认为,《桂林山水》一课借助生动形象的课件,学生学得非常轻松愉快,课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达成也较好,是非常成功的课堂。但是笔者却在思考,几千年来,承载着语言文字的是白纸黑字,而如今,我们却在语文课堂上欣赏音乐、欣赏图片、欣赏动画、欣赏五彩斑斓的色彩。可是,语言文字在哪?借助生动形象的课件,学生将桂林山水的画面美深深地印在脑海中,但这美丽的画面是通过大屏幕演示直接传递给学生的,是否会削弱学生从文字中发现画面美的能力呢?此外,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注意到文章结构的对称美、语言文字的节奏美了吗?

我在引导学生学习《桂林山水》一课时,没有音乐,没有图片。我设计了这么一个环节 :辨析生字“峦”,引出 “孪生兄弟”。

我向学生抛出一个问题:“同学们,如果我们把屏幕上的这一些词语看做人的话,那么‘静、清、绿’就是三个孪生兄弟,‘奇、秀、险’也是三个孪生兄弟。你觉得老师说得有道理吗?”(学生说)

当学生们说了自己的想法以后,我又追问:“同学们,在这一篇课文中,还有很多词语和句子可以看成孪生兄弟,你们自己能找一找,并读一读吗?”

接着,学生找出了文本中的相似词、对仗句与结构相似的段落,更加深刻地体验到了课文的语言美与结构美。

简单的设计,饶有趣味地寻找“孪生兄弟”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了文章用词用句的特点,明白了文章的结构特点。在朗读指导上,没有配乐,没有图画,我把课文第二段分行以诗句的形式展示出来,学生通过停顿、轻重,体会到了文字诗一般的节奏美。之后,我再让学生闭上眼睛,听教师朗读,想象桂林山水的画面美。

简简单单的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在课堂中,我们要减弱多媒体演示,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在对话中自由想象,发现画面美、节奏美、对称美;在对话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总之,语文教学“简约化”是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需要指出的是,语文教学“简约化”并不是要我们完全否定原来的一些教学思想与设计,而是在原有思想基础上的重新建构,打造完美的课堂。

桂林山水教案范文第9篇

一、语文课堂是求“简”的课堂

(一)以简洁的线条拉动课堂

叶圣陶先生曾在《教学二十韵》中说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这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我们在教学预设时,就应该“主干分明、枝叶茂盛”;操作时,就能“删繁就简,轻装上阵。”因而,语文课上,我们要在深入钻研文本和准确把握学情的基础上,舍得“忍痛割爱”,以简洁的线条拉动最丰富的语言材料,使课堂教学成为一首流畅的诗。

(二)以简约的过程牵动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在深入上下工,在浅出上做文章

准确地把握教材,创造性地处理教材,科学地补充教材,善于使用教材中最具价值的地方,合理剪裁,大胆取舍,而不是面面俱到、蜻蜓点水。

一位教师在处理教材《可爱的小蜜蜂》中,发挥敏锐的教学智慧,以最简约的过程表达最丰满的内容,让学生置身于优秀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课始,出示“假如生命只有180天……”,猜想这个人会做些什么?以此体验生活在光明中的人,如何看待人生。课尾,让学生换位思考(出示):“假如生命只有180天……你准备怎样度过?”并写下心中倾吐的话语。以此,升华学生的情感,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唯有此,才能使语文课堂注入具有人文化的生命灵性。

这种教学过程的简约,决不是思路的平庸和内容的简化,而是教学的高效和境界的理想。真可谓是“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

二、语文课堂是求“实”的课堂

语文教学要着力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给学生打下“语言发展的底子”,进而培养学生的言语智慧,为学生打下“精神发展的底子”。于是,语文课上,我们要给学生留下最质朴、最本真的――语言。

(一)以简要的“规范语言”引导

语文教学的价值就是让学生经历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从不规范到规范的学习过程,并在这样的过程中获得真切的体验。

深入课堂教学现场,不难发现学生在“表达”时出现的困惑:思路闭塞、三言两语;思路不清、乱了方寸;思路清晰,冗长瞎编。缺乏教学经验的教师在课堂上只把焦点集中在自己的教案中,很少关注学生的语言规范与否,更谈不上如何引导学生学会“表达”。具有丰厚文化底蕴、拥有高超教育智慧的优秀教师,讲课条分缕析,点拨清晰明了。这无形中为学生讲“规范语言”作了示范。如在写字教学时,师让学生先仔细观察字形,再说说在书写时哪里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学生在观察后说:“‘种’字在书写时应左窄右宽。‘禾’字作偏旁时,‘捺’笔变成‘点’。”师随即作引导:“是啊,左右结构的字,相接部位要收敛、避让。”一年级的学生能说得这么规范,是老师长期熏陶的结果。从小培养学生说规范话,写规范文,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这为学生终身语言发展打好基础。语文课就应该追求这份平实。

(二)以精简的“诗意语言”熏陶

1.诗化的导语笔者在《课堂呼唤感悟型教学用语》一文中提及:教师的一句句富含诗意的教学导语,为阅读小高潮的叠起营造了蓄势,为学生走进文本、感悟语言的韵味开通了渠道。如《桂林山水》一文教学,课始,作了如下导入:“云中的神啊,雾中的仙,仙姿仙态桂林的山。情一样深啊,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优美的小诗,为课堂弹起幻梦般的前奏,引领学生畅游素有“甲天下”之美誉的桂林山水。当学生感悟了桂林山水的美景后,师作了这样的引入:“绿水倒映桂林山,秀山映翠漓江水;江上竹筏行碧波,画中游人赏美景。”精练的诗化导语,不留痕迹地为学生感悟“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神韵纳入了思维的主流。这样的导入,成了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的载体。

2.诗意的练笔让“练笔”进入课堂已是课改形成的共识。要提倡让学生情趣盎然、诗意弥漫地与文本对话,或拓展训练,能提升学生的文学品味。

如:《四个太阳》的教学,师在课堂上让生以想象练笔表达心中的愿望。

生1:我想画个彩色的太阳,送给小动物,让它们快乐生活;

生2:我想画绿色的太阳,送给地球,还地球妈妈青山绿水;

生3:我想画个心形的太阳送给灾区儿童,让他们感受爱的温暖。

串成学生的心灵话语,便是一首优美的诗。多好的心愿,多美的诗句!学生的思想在舞蹈、学生的生命在跳跃。

桂林山水教案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随着社会的进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在教育中,计算机正逐渐进入核心教学领域,不断与各课程进行整合。所谓课程整合,就是要把各种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中(就像在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自然、流畅),以更好地达到教学的效果实现教学目的。教师掌握了技术后,能力就会被大大扩展,可以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交流,而不必担心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可以从光盘数据库中快速地查找所需的内容,而不必去图书馆;可以方便地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手段进行演示;通过让学生在计算机上自主地操作,可以组织学生的探索和学习活动;通过学生成绩跟踪系统,可以持续地跟踪学生的学习状况等;通过模拟软件,可以使机械工作状况、情景再现,可以使仪器、设备等展示清晰透彻的切面图等。然而,要使计算机成为教师的真正工具,不能要求各学科教师自己从头设计,自己制作课件。“要花费数十小时编制一节课的课件,那么我们的工作究竟是编制课件还是进行教学?”有相当多的教师则更加直截了当:“光是编课件所需的那么多时间,也使得我们根本搞不起计算机辅助教学。”这个问题不解决,计算机就不可能成为教师的真正工具,课程整合就无从落实,计算机辅助教学就会是“装点门面”。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存在问题

(一)硬件设备和软件问题

学校应该加强硬件设备的建设,提供必要的教学开发用的计算机、媒体采集设备、多媒体展示设备,以及网络信息通讯、教学资源数据库服务器,等等。而这些并不是每个学校都具备的,这给计算机的应用和开发带来很大的难度。

有的学校具备了这些条件,为了上“计算机辅助教学课”,教师要自己开发软件,而作为教师个人甚至个别学校是很难开发出能充分发挥计算机作用和体现学科教学思想的教育软件的。因此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不在于开发软件,而是如何应用软件。

近年来,国内出现了一批教育教学应用软件。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软件,在课程中实现计算机辅助教学。而要熟练地使用这些软件,就必需对教师就如何使用这些软件,进而与课程的整合进行培训。

(二)教师培训问题

要达到“课程整合”的目标,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要深刻了解教育的本质,了解本学科教学的根本目的,了解教学中的难点所在,主要解决计算机的现代教育手段实现教学目的,这就对教师的综合教育水平和技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只有具备了这些基本素质后才能很好地进行课程整合。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考

(一)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阶段,重点是建设畅通的信息渠道和丰富的信息资源,大规模地培训教师,以及通过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教会学生使用信息技术,为应用信息技术营造良好的环境。

培训工作应该包括三方面:计算机意识、知识、技能与态度;学科教育理论与学科最新发展;教育技术和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第一方面主要解决教师操作计算机的问题,使教师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真正把计算机当作自己备课、授课、组织学生活动的工具;第二方面主要是加强教师的学科修养,并且帮助教师更进一步地把握学科教育的目的和本质;第三方面主要解决如何用计算机的现代教育手段实现教学目的。这三个方面不解决,计算机辅助教学就不可能真正搞好。

(二)第二阶段是从技术应用的初始阶段转向整合阶段,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

利用多媒体软件和编写程序代码,可组织和建构复杂的任务;利用一些工具软件,可模拟复杂的科学、经济和历史事件及现象,从而探讨构成这些现象的变量与关系。再例如:Powerpoint软件可用来制作教学像册和卡片,AutoCAD软件可用来进行机械制图的课程设计,Excel软件可用于班级成绩的分析,Flash软件可用于制作语文课的一段情景动画,用媒体播放软件可用来播放一段教学实况、专家讲评,等等。这就需要教师对所教学科的知识、数据、实验、提问、分析、探索、讨论等,利用计算机进行很好的组织,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方法。这种综合课程的教学,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

实例1:数学行程问题。

首先,教师事先设计好几个行程路线,让学生在互连网上查找如汽车、火车等各种交通工具的时刻表,了解各种交通工具的速度、到达目的地所用的时间、到达目的地所走的路程等资料,让学生如临其境,亲身感受;其次,观察分析网上查到的速度、时间、路程及费用等多个数量关系,设计出行程问题;然后,将搜集到的数据及计算的结果记录在表格内,小组通过讨论并运用所学知识来进行计算,从而决定乘坐何种交通工具最省时、何种交通工具最省钱、何种交通工具行程最短,在完成之后让学生思考计算时运用了哪些数量关系,并且说明理由;最后由教师运用事先已做好的如“图表”等,更直观地对各种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并穿插事先做好的动画显示每一种结果运算中所用到的数学知识。

实例2:信息技术与汽车发动机理论课程整合。

在传统的汽车发动机理论课堂中,主要通过挂图、书本和实物等形式对学生传递信息。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后,通过计算机的图、文、声、像等多方位信息制作的课件,可使教学内容更丰富生动;通过三维动画虚拟现实等方法,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发动机工作的原理。整合,涉及面更广,能够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师生还可以实现教学互动。

实例3:语文课“桂林山水”。

1. 通过投影,播放《桂林山水》风光片,让学生认识一下桂林山水的特点,初读课文。

2. 登陆“桂林旅游网”,进一步介绍桂林山水。

3. 用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说说对漓江水的印象。

4. 谁能把一个字和一个句子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新的句子。出示例句: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总结句式特点:赞叹――描述。

5. 通过“你对漓江的静有什么体会?”配乐进行朗读。同法学习漓江的“清”、“绿”。

6. 浏览网站上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见识桂林的山。

7. 用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说说对桂林山的印象。

8. 拿出预习时完成的桂林山小贴画,把它们拼到黑板上,全班完成“连绵山景图”,让学生讲讲体会。

9. 朗读指导“桂林山”一段。

10. 总结学习最后一段。

11. 浏览网站,了解更多桂林山水的信息。

12. 读写结合:写写自己对桂林山水的感受。通过校园网班级论坛交流体会“桂林山水甲天下”。

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的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高强度的训练,在平等、安全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个性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它已超越了过去单纯传授知识的层面,而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把教材作为凭借,使学习者最大限度地升华出激发创造性的动机。

四、总结

本人认为,教师的主要工作不应该是花大力气去设计编制课件,需要花大力气的应是研究如何应用现有的软件才能发挥计算机的优势,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软件”,不是指一个个具体的课件,而应是面向学科的工具型软件,包括带有学科特色的平台和多媒体资料库。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使得教案多媒化、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使学生在学习某一内容时,可跳转到和该内容相关的任何知识点和资源。目前,很多教师和教育研究人员已经开始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验、探索过程,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财富,但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个漫长的、历尽艰辛的过程,需要所有教育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和追求。

参考文献:

上一篇:题西林壁教案范文 下一篇:春天来了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