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传承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7 02:18:10

传统文化传承论文

传统文化传承论文范文第1篇

一、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现状

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学工处就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现状做了一项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平均分69.30分,标准差为9.630。得分显著高于中分,接近于“比较符合”评价标准,表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评价呈积极意见。研究一种文化就应当重视“文化”概念本身主要特性:(1)历史性;(2)群体性;(3)影响性。调查中分别援用“文史文化”“民族文化”和“思想文化”来反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三个主要特性。值得深思的是,大学生在“思想文化”项目得分与年龄变量成反比,与其他要素相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思想文化”的提名相对较少,且很提名内容单调重复,多为耳熟能详的“孝道”“仁爱”等词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整体来讲,虽然其中的任何一项信息都是不可或缺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文化”部分博大精深,如此低数量、窄内涵的涉及警示着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把握,“思想文化”的忽视折射出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人生观与价值观的蜕变。高校一直是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领地和精神家园,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民族精神和灵魂,作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在引领社会、教育人民、推进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二、中国传统文化认同价值教育的合理性

中国传统文化认同价值具有独特的导向功能,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构建和谐校园、服务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承担着光荣使命。

1.构建大学生理性民族认同情感民族认同涉及国家政治和民族文化两个方面的特性。由于在政治领域中政治因素具有多变性的特点,而民族文化是民族认同感形成的根本和土壤,相对来说较为稳定。民族认同感表达了个体对文化浸润后的态度评价,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是本民族认同的文化价值观。民族认同对多民族国家具有重要意义,民族认同的状况既会对地区和国家稳定产生影响,也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及人格发展等造成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意识里具有强烈的感彩,它是国家认同心理的深层源泉,每个民族成员都生活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世代相传地承受着同一种文化传统,个人的价值观念就是在这种集体文化传统的潜移默化中构建起来的。中国新时代大学生思考的问题是爱国与责任,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身份认同的基本依据,“崇尚统一”是这个文化价值体系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民族认同是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的基石,没有民族认同固然无法产生华族文化认同,在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中国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国家应如何找到自己的独特之处从而谋求在世界舞台上的位置?我们很清醒地知道中国的独特不在于她的地大物博,更不在于她的人口众多和她是发展中国家,唯一的解释是回到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价值,其意义也就在于发展民族事业,巩固国家利益,振奋民族精神。国,必须理智去爱,用自己的辛劳与汗水,用自己的智慧与勇气使中国强大起来。

2.缓冲现代性对大学生的猛烈冲击文化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文化认同,她是凝聚民族的精神纽带,是民族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文化认同是指个体自己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与某个文化中多数成员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相同或相一致的程度。随着人类从原始文明经传统农业文明发展到近现代的工业文明,文化认同也由一种天然自在的形态发展到作为一个问题存在于人类的精神生活之中,它对于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具有特殊的功能:标识民族特性,塑造认同心理,是维系社会秩序的“粘合剂”,是培育社会成员国家统一意识的深层基础。文化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这已经是无法否认的事实,中国传统文化是唯一一个在完整意义上传承下来的文化模式。但在全球化影响下,我国传统文化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现代性在社会结构、交往范式、公共管理等各个方面冲击并解构着传统的一切方式,在十字路口传统文化将起到一种怎样的作用,这是祖国和历史交给我们中华儿女的无法逃避的使命。传统文化具有强大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当代的生活中依旧存在着有价值的传统文化片断,其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归根结底还是一种文化认同和归属,就不能不从青年大学生的行为、思想、观念和语言研究起,青年一代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语言等符号标识的了解,青年的关注程度会影响到人生价值观的构建,甚至会关联到国家的统一,政治的安定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繁荣昌盛。

3.塑造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人格人无时无刻不处在文化之中,作为一种文化意义上的存在,文化认同对于人的存在和发展意义重大。未来社会的人才应该是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比如心理健康、社会化程度高、具有健康的体魄等。但是在剧烈变动的现代社会中,个人经常容易“迷失自己”,感觉不到生活的意义和自己存在的意义,这是因为“现代生活的社会力量往往是一种导致不稳定的力量和从根本上进行摧毁的力量。在大学阶段,大学生的自我认同一方面表现出较强的个性化倾向和主体意识,强烈要求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价值和尊严,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这使得个性充分展示的同时,也导致群体内部的个体差异性越来越明显。如果缺少与他人的沟通和相互理解,就会导致心理孤独,形成心理障碍,影响自我认同。另一方面,大学生的自我认同寻求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相统一的高目标的自我实现,表现出重精神和重物质相结合的特点,并试图寻找二者的最佳契合点,但在实际生活中又因价值自我与现实自我的不协调性而往往达不到和谐和统一,进而也影响到自我认同。现代性的视野里,我们大学生该如何形成自我的确定性而又稳定性的认同呢?我是谁?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一种正处于个体自我意识形成发展、自我认同走向完善的重要飞跃大学时期,大学生们普遍存在着自我认同危机的问题,面临着角色冲突紧张、角色紧张、角色中断、角色扮演失败的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他们在压力、需求以及混乱中容易迷失自己,角色混乱一旦发生,就会在未来的几年中失去目标感,而如果缺乏稳定的价值观体系,他们就很难发展出成熟的、可以引导其生活的价值体系。可以说,自我同一性的人格是能够理智地看待并且接受自己以及外界,能够精力充沛,热爱生活,不会沉浸在悲叹、抱怨或悔恨之中,而且奋发向上,积极而独立,有着明确的人生目标,并且在追求和逐渐接近目标的过程中会体验到自我价值以及社会的承认与赞许。

三、大学校园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认同价值的基本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认同价值在大学校园中的建设应广泛而不失特色,兼容并包,和谐发展,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成为新一代接班人。

1.制定层次分明的认同价值教育目标认同发展是动力,基于这一点认识,认同价值应在关于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和自我认同的教育上提出具有科学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的发展目标。民族认同是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的基石,没有民族认同固然无法产生华族文化认同,但文化认同不足,也无法强化民族认同。因此,我们的民族认同价值教育目标可以注重培养民族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政治目标和最高利益,这种民族认同心理应沉积于我们每一个大学生的价值系统的最深部,主导着我们大学生一切的核心价值和行为准则。而信仰、价值观、规范、习俗等使大学生在文化认知上具有共同的心理情感和意识,从而塑造该民族成员的共同个性、行为模式、心理倾向和精神结构,即在这种共同的文化背景下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的民族心理。自我认同教育目标则着重强调学生为主体,使他们的理智活动与意志活动达到统一,使他们道德价值判断与道德价值选择趋于统一。通过如此针对性认同价值目标教育使得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有机融合。

2.构筑三位一体的认同价值校园文化一种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它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三位一体的认同价值校园文化应该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既有制度的,也有行为的;既包括学校校舍的设计规划、校园的绿化美化等物化形态内容,当然也包括办学理念、规章制度、师生价值取向、集体舆论、校风、学风、教风等精神文化形态的内容。通过大量的、丰富的认同价值观熏染,为和谐校园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促使学生更加自觉的接受熏陶。认同价值校园文化一旦形成,会使学校存在着一种强大的文化气场,这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校园心理现象,是一种学校精神文化现象,也是一个较高满意度的和谐校园。

3.创新与时俱进的认同价值教育理念大学生认同价值教育工作必须围绕“传承创新”这一高校的根本任务来进行,创新决定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创新是对传统文化最好的继承和认同,也是对文化糟粕最有力、最深刻的批判。我们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创新理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新机制,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把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放到全球化的大背景中去,在这种形势下的文化认同只能以文化创新的姿态出现,兼取各文化之长,并加以融会贯通,创造出新的中国文化。因此,高校教育一定要及时深入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主动权,加强引导,要积极拓宽教育渠道,切实全方位塑造大学生认同价值观。综上所述,要有效地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就要认真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充分利用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精华,通过多途径教育等方式,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营造健康环境。让大学生们在大学不仅仅要接受知识的传承、熏陶,更重要的是要传承一种精神,一种对待现实的态度,对国家、对人民有强烈的爱心;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强烈的责任感;对待人生,积极奋发;对学习勤奋刻苦,有创新精神,有自信心;奋斗目标明确,意志坚定;对他人情操高洁,易于合作的精神。

传统文化传承论文范文第2篇

传统音乐文化引入课堂对保护与传承音乐的贡献

在国际化的语境中,本土化问题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地处祖国边陲的黑龙江省并不因其偏远而在文化积淀及文化根源上有丝毫逊色,黑龙江流域地域广阔,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自然资源极其丰富。同时,这里又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域,这些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背景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黑龙江地方特色的本土民族音乐,而这些独具特色的本土民族音乐是我们应该认识并深入了解的。可是,就我国当前的音乐教育整体而言,仍是沿袭了学堂乐歌以来的“西乐”之路,对中国音乐,尤其是对种类繁多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就其深度与广度的研究可谓凤毛麟角,更极少被纳入音乐教育的课程体系之中。故此,这对推动本土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也带来极为负面的影响。中国音乐教育协会会长谢嘉幸曾提出“让每一个学生都会唱自己家乡的歌”的观点,但针对这一命题进行的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其“不知道”“没兴趣”现象严重。这一答案把一个严峻的现实摆在我们面前,使我们意识到,本土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传承与发展刻不容缓,认识和了解本土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已经成为当代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学校教育在传承本土音乐文化方面究竟具有什么样的责任、义务和功能?通过本土音乐赖以生存的原生态社会文化背景去理解、分析和感受此音乐,并从中了解、体验这种文化,是当前国内外贯彻于音乐教育中的重要途径之一。仅民歌这一种音乐类型就反映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劳动的、宗教的、游戏的、爱情的等。在如此浩如烟海的音乐类别中,学生可以针对自己的擅长和爱好,选择自己喜爱的种类,进行收集、学习、研究,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有音乐基本技能及知识的积累,更能形成自己的个性音乐与追求,进而在音乐实践中归纳完善对本土音乐的认识。

本土音乐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1.定位准确,方法得当建立一套研究型学科体系,把本土音乐在高校音乐课程定位在研究型课程上,使该课程与其他的学科相区别。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学习方式可以采用田野采风、分组学习、资料分析整理、分类汇总等多样学习方式。在师生共同实践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去认识各民族音乐的类别与其表现形式的各异。

2.积累素材,发展创新学生积累一定的音乐素材,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发展创新本土音乐。将本土音乐渗入到音乐教学中,加强本土音乐与其他相关教育课程的联系与结合,创作出一种将音响作为传播媒介,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形象、叙事、达意、娱情的艺术。直接诉诸观众感官的视听综合影像,是区别于文学(文字间接形象)、造型艺术(纯视觉形象)、音响,把音乐的视听语言的运动性和时空自由转换,又使它突破了同为“综合艺术”的戏剧和戏曲的舞台局限。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期安排田野考察的实践课。一方面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去民间采风,将所学知识与音乐实践相融合;另一方面,让学生对自己熟悉的家乡的某种音乐做田野调查,并收集相关资料。

传统文化传承论文范文第3篇

《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CN:10-1684/G4)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专注于传统文化教学和研究的学术期刊。本杂志致力于系统地挖掘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传统文化的教学和研究方法的交流与创新。旨在打造一个学术交流平台,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人员、学生以及对中华传统文化感兴趣的读者提供高质量的学术资源和研究成果。本杂志通过发表学术论文、研究报告、评论、学术资讯等形式,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该杂志关注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传统经典、文化传承、文化教育、古代文学、历史与文化、语言文字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探索。本杂志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将传统文化研究与教育实践相融合,探索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应用和发展。通过案例分析、经验总结等方式,为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指导。杂志积极与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学术机构、研究中心、教育机构合作,广泛征集和发表学术论文,拓宽传统文化教育与研究的国际视野。秉持服务读者的原则,通过优质的内容和多样化的形式满足读者的需求。除学术论文外,还定期提供重要传统文化活动、学术会议的报道和评论,为读者了解最新动态提供便利。

传统文化传承论文范文第4篇

古往今来,美术在人类文化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其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素养,是包括文化、思想在内的社会各方面进步的体现。发扬中国传统艺术文化是目前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任务,而教育改革背景下的美术教育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在美术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是十分重要的。高中美术教育应以保护民族文化为出发点,构建保护传统艺术文化的平台,在美术课堂中传承传统艺术文化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传统艺术与美术教育的有效结合对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美术教育 传统艺术 传承与发展 研究

美术在人类文化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影响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产物。美术作品集文化、道德、生活等因素于一身,在无文字时代占有尤其重要的地位。美术作品是文化的结晶,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人类文明与社会的发展。美术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需要对学生的审美素养进行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目前,社会大力提倡弘扬传统文化,通过美术教育,学生可对传统艺术文化有更多的了解,从而提高对传统艺术的兴趣。教师应使学生明确自身传承与保护民族文化的责任,这有利于传统艺术文化的重建与复兴。

一、美术教育中传统艺术文化讲解的意义

目前,人们越来越注重视觉、精神的享受。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因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美术馆中的传统艺术,并与学生交流,学生会被眼前的真迹感染,为之赞叹。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手段,如视频演示、幻灯片等,使学生可以直观地欣赏到更丰富的传统艺术作品。教师可将我国各个朝代的美术作品展示给学生,如瓷器、玉器、古画等。经过长期的传统文化教育,学生的文化保护意识显著增强,并且能够明确传统文化对我国的重要性,从而给予传统文化更多的热爱与保护。

二、组织专门人员开展民间工艺教学

教师以新课标为指导,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利用多种渠道,组织民间工艺人员进课堂,向学生传授传统民间工艺。民间工艺的传授可以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课程内容中包括民间工艺知识基础,以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带领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工艺景泰蓝,学生通过实际考察、参观,了解了景泰蓝的历史以及纯手工制作工艺的流程,并且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身参与景泰蓝的制作,经过制胎、掐丝、烧焊、点蓝、烧蓝、磨光及镀金等复杂工艺过程,最终创作景泰蓝作品。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通过认识与实践提高自身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同时也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与保护。

三、教师在教学中应将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有效结合

自20世纪以来,我国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学生的价值观念也有所改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对学生艺术审美方向的把握。目前最为提倡的应是将传统文化与先进科技相结合,使其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艺术。不论是现代设计还是绘画,当今世界现代艺术以传统艺术为参考的例子十分常见。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举出具体的例子进行讲解,如薄胎瓷与雕刻艺术结合制成的瓷器工艺品等。教师还可以将一些优秀的作品通过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分享给学生,从而带给学生传统文化的审美享受,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四、美术教育传统艺术文化教学应坚持选择、包容及创新的原则

我国历史文化博大精深,传统艺术文化种类丰富多样。由于我国文化种类具有多样性特点,因此,教师应坚持包容的原则,以宽容的心态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授,尊重艺术文化的多元化与多样性,积极承担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同时,教师在教学时还应坚持选择性原则,选取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教学。事实上,传统文化的内容本身层次参差不齐,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对其进行思考和选择,提炼出传统文化的精华。美术教学必须坚持创新的原则,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将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相结合,使传统文化具有现代气息。传统文化与时代结合可以有效促进传统艺术文化的长远发展。

结语

我国传统文化在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然而,随着现代文化的兴起,传统文化遭受冲击,其文化地位也受到影响。为使我国传统艺术文化得到传承与发展,必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将传统文化渗入美术教育就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在美术教育传统文化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民间工艺大师教授学生民间工艺品的制作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注意将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相结合,坚持包容、选择的原则,从而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也更有利于传统文化之花在现代主流文化中绽放。

参考文献:

[1]杨仁毐.如何在高中美术教育中渗透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美术教育研究,2011(10).

[2]王世霞.新课标下高中美术教育现状及其在素质教育中的价值研究.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3]张莹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美术课程资源系统的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4]李梦雷.高等美术教育中的教与学——写生采风与创造性思维培养.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传统文化传承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壮族 天琴文化 综述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天琴文化古已有之,最早的文献记载见《龙州纪略》(清嘉庆七年黄誉修编,1803年)、《岭表纪蛮》(刘锡蕃著,1934年)、《龙津县志》(1946 年)。书中提到龙州当地凡有疾病者,多请“仙婆”做法,天琴则是其做法时所用。仙婆手弹天琴,脚抖铁链,口唱巫词,以此驱鬼压邪。

当代学者开始关注天琴缘于2003年南宁国际民歌节上龙州天琴女子弹唱组合的一曲《唱天谣》。到目前为止,国内专门研究天琴的著作只有秦红增、毛淑章、宋秀波等合著的《“侬峒”天琴:金龙布傣壮族群的信仰与生活》(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该书分十章,分别从布傣族群概况、布傣人的天与天琴、天琴:人神交流的纽带、布傣族的天琴形制与改良、布傣天琴弹唱曲目的种类及音乐本体特征、天琴文化传承的载体、布傣族群天琴文化传播、布傣天琴文化创新探析、由外源及内发―民族传统文化重构反观、天琴文化传播中的涵化、濡化与创新等方面对龙州金龙镇布傣族群的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与阐述,以此为基础来讨论民族传统文化重构和族群认同的问题。书中对天琴的功能界定、布傣人两个常见仪式“桥”和“求务”过程的详细记录和文化解读为世人深入地了解天琴提供了参考。此外,由龙州县委、县政府组织编写的论文集《古壮天琴文化考》(四川民族出版社,2014)也已出版发行,该集总共收录了33篇论文,分别从天琴源流、天琴形制、天琴功能、天琴艺术、天琴发展、天琴传播、天琴传承保护、天琴“申遗”等八个方面进行编排,是研究天琴文化的方便有效的材料。

国内研究天琴的文章在2003年前比较少,2004年后逐渐增多,迄今为止已有上百篇文章公开发表,研究的角度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系统性研究

农瑞群、何芸的论文《天琴:骆越文化一朵不朽的奇葩――古壮天琴文化初探》从天琴源流、结构及弹奏方法、弹唱经书内容及传承方式四个方面系统地论述了天琴这一古老的壮族乐器,其中提到天琴起源的五个传说和十一类弹唱经书是作者深入民间、亲自收集整理所获,具有珍贵的学术价值。李妍的论文《世俗神器的艺术灵光――壮族天琴文化研究之一》把天琴当成一个完整的文化系统,从物质性、行为性和观念性三个层面系统阐述了壮族天琴的哲学内涵、宗教内涵、民俗内涵及审美内涵,并指出正是这些物质性、行为性和观念性文化要素,构成了壮族以天琴为载体,以弹唱方法、技巧、制作工艺及相关仪式、信仰习俗为重要内容的文化系列。

2源流探讨

曹军、潘木岚以天琴生存地区与越南的文化交融关系作为切入点,从仪式特点、族群关系等方面来考证天琴的源流,推测出天琴(壮语称其为“叮”)在汉代已经出现,流传范围在现今的越南境内,至明代(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左右),传入广西。李妍通过对文献和田野调查资料的分析,将天琴源流的研究划分为民间传说、巫信仰说、地缘说和族源说四种,初步认为壮族天琴的发源地在广西龙州县金龙镇(古为金龙峒),源自当地原住民族壮族布傣族群在祭祀活动中使用的礼器或法器“叮鼎”,其早期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两千多年以前的战国至汉代的骆越人。宋至清代流传至凭祥、宁明、防城等地,中法战争后流传到与广西相邻的越南地区。

3性能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对天琴形制及制作工艺、音乐、功能等方面的研究。

在形制及制作工艺方面,农瑞群的论文《壮族天琴形制及其文化信仰探析》通过对龙州壮族天琴形制结构、制作材料、制作禁忌、生产流程等的描述,探讨了天琴形制各个历史阶段中的不同文化信仰,认为各个历史阶段的天琴形制选取的葫芦、桃木、桐木、桑木、蚬木等材料,折射出了壮族人民不同历史阶段中的不同文化信仰,蕴含着不同的文化象征与文化内涵,体现了壮族人民“天”、“地”“人”和谐共处的朴实思想,表达了壮族人民向往幸福、憧憬美好未来的强烈愿望。黄新宇认为,天琴的形制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远古时代神话传说阶段、近现代具有辟邪镇妖作用的法器阶段和当代作为乐器及文化艺术品阶段),是一个从粗糙到精致、从实用到艺术的过程,它作为布傣族群的一个外在文化依托物,之所以能够延绵千年而不衰,是由于布傣族群恒久弥坚的文化心理、族群精神和族群信仰,以及不断培养族群文化传承人,在新生代当中培育族群精神。刘锐的硕士毕业论文《龙州天琴传统工艺及其保护研究》采用文献法与科技人类学调查法,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乡土社会及都市社会中的天琴制作人、当地村民、艺术从业人员及政府工作人员进行深入访谈,对天琴传统工艺的流程进行参与式研究,论述了龙州天琴传统工艺中文献记载与民间传说的历史来源、从制作选材到制作成型的全部过程、法器、乐器、礼器三重身份的变迁价值及天琴在都市社会与乡土社会中不同的传承方式以及它们背后蕴含的传统文化。

在天琴音乐研究方面,卢克刚的论文《壮族天琴音乐的调式及多声结合特点》从专业的角度就天琴的音律特点、音的组合及调式及多声部组合的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吴金琳着重从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角度,结合自己在课堂教学与天琴舞台表演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对天琴改良及天琴音乐的普及和推广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在功能研究方面,秦红增、毛淑章、农瑞群的另一篇论文《中越边境广西金龙布傣族群的“天”与天琴》立足田野调查,从起源、仪式、诗经、“巫”身份等方面,系统剖析了中越边境广西龙州县金龙镇布傣族群的“天”信仰、“做天”仪式、“天琴”法师及法事操持者等内容。曹军、潘林紫2004年对龙州板烟屯、板池屯和梓从三地进行实地考察,发现天琴与当地的民间祭祀、巫道的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当地道公(道婆)做佛事或道事的法器,有严格的程式和禁忌,通过调查了解到,尽管三地的天琴音乐不一样,但本身的音乐及演奏手法较为简单,主要是唱的部分即人声部分的音乐元素较为丰富,而作为与宗教仪式密切相关的弹唱,音域不宽,多使用中低声区,除板池地方的旋律性格较为鲜明以外,旋律多平级进行,所摇的铜环串,三地均有“模仿骑马的感觉”之意。农瑞群通过调查发现,天琴与布傣峒节的“求务”仪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天琴作用下的“求务”仪式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寄托着布傣族群祈求天人相通、赐福禳灾的意志和愿望。农瑞群、黄柳菱《壮族天琴的喻天文化功能解析》中对天琴“喻天”仪式的分类、程序、所奉之神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并首次对“天琴文化”的进行了界定。

4传承变迁与传播研究

传承变迁侧重于纵向方面的研究,考察天琴文化的古今演变和发展。秦红增、毛淑章、秦琴的论文《中越边境布傣天琴文化变迁:喻天・娱人・族群标识》以中越边境广西龙州县金龙镇板池屯等地的田野资料为例证,描述了布傣人的天琴文化由喻天到娱人,再到族群标识的变迁历程,并就天琴文化成为族群标识后,因其可展演性及随之而来的利益可能导致对族群标识的掠夺或垄断,引发族群内外的矛盾冲突等问题进行了讨论。黄尚茂的硕士论文《龙州布傣天琴艺术传承与变迁研究》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力图从民俗学、文化生态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视野对天琴艺术进行探析,就天琴艺术传承的生态环境及其概况、乡土社会:天琴艺术的产生与传承、都市社会:天琴艺术的传播与变迁、天琴艺术的现状与发展策略,对天琴艺术传承的文化生态、产生与传承、传播与变迁、特点与功能以及在多元化语境下如何保护与发展等问题做了描述与分析。吴金琳的论文《天琴演变的文化思考》探讨了天琴从宗教仪式中的“喻天”法器演变为壮族“娱人”乐器过程中其文化内涵与价值的变化过程。秦红增、宋秀波的论文《由外源及内发:民族传统文化重构反观》探讨了天琴文化重构的模式和内在规律问题,将这一模式概括为“政府领导、学者引导、村民为主导、社区积极参与”,并指出这种由外源及内发、内外合力促重构的经验是有效并值得借鉴的。李妍通过田野调查发现,天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主要依赖于天琴世家、民间艺人、社会团体、学校以及政府组织等一些社会群体,这些群体对天琴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确实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群众保护意识比较淡薄;传承面较窄,流传范围受限;专业的天琴词曲创作人才奇缺;天琴表演艺术和制作工艺的“原生态”特色正逐步消失;民间多自发传承保护,政府措施较少;天琴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有待正确处理等,这些问题亟需采取有力的措施来解决。P颖的论文《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广西布傣天琴研究》通过对布傣族群信仰、民间宗教及仪式、娱乐与节庆活动的梳理,重点分析天琴的仪式功能与娱乐功能,再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视角审视天琴保护和传承情况,进一步对与天琴同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进行反思。

传播侧重于横向方面的研究,考察天琴在地域空间上的流传推广。黄新宇的论文《广西龙州布傣天琴文化传播研究》分析了布傣族群天琴文化传播的模式、途径及价值,提出:要想更好地传承、传播好族群文化,关键在于族群内部成员自身的参与和创造性传承,在全球化、信息化、国际化的背景下建立起自身独特的价值体系,积极投身文化间的合作与交流,为自身的进一步发展打造传播平台,进而拖长生命活力。秦红增、宋秀波的论文《民族文化的地方传播与区域空间》以天琴文化为例,对全球化时代下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地方传播与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天琴文化传播的三种模式:以天琴师为主体的乡土传播、以天琴表演队为主体的现代传播模式和以天琴商品为主体的市场传播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对区域文化整体观理论作了进一步探讨。黄新宇、梁航彬的论文《传播视角下的边境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以龙州黑衣壮天琴文化艺术保护为例》从传播学的视角揭示出龙州天琴在全球化、国际化和信息化洪流中能够蜚声内外,轰动民族乐坛的几个关键性因素:文字传播、实物保存、代际传播、群体传播、商旅传递和以艺术为媒介的传播等。何明智的论文《广西龙州天琴文化开发问题思考》与蒙元勇、农瑞群的论文《文化统战视角下的龙州天琴文化开发》对天琴挖掘和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改进措施和进一步推进天琴产业化发展的开发思路。

5对比研究

因壮族天琴与越北天琴的亲缘关系密切,学界偶将两者进行比较研究。黎珏辰的论文《龙州天琴艺术与越北天琴艺术之内在关系考察》以比较艺术学的研究方法,对龙州天琴和越北天琴的形状、弹唱着装、弹唱姿势、弹唱技法和弹唱内容进行全方位的比较,认为今日越北天琴艺术更多地传承了传统的天琴艺术,而当代龙州天琴艺术则大有创新,后者的影响力比前者更胜一筹。李亚楠通过对比中越两国的天琴音乐,认为两国的天琴音乐都善于使用伴奏,不断重复主音来保持调性的稳定,都具有“主音不主,相互流动,终止不终,动势无穷”的特征,曲式结构方面,两国的天琴音乐多为变奏曲式,两国天歌的人声和天琴伴奏声部的节奏、节拍和速度都各不相同,歌唱随意,伴奏规整。金北凤则从人类学和声乐学角度将龙州壮族与越南北部侬族、岱族天琴进行对比,发现两者有着共同的文化人类学特征,在演奏技法上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细微的差别,壮族更具乡野之气,侬族、岱族则更含蓄内敛;在演唱特征方面,两者则各具本土民族风情。李亚楠、胡馨怡的论文《越南天琴探微》运用民族音乐学的整体模式理论,从生存环境、历史溯源、形制构造、律制、定弦定调五个方面来论述越南天琴,以进一步发掘和研究这一跨国民族的同源乐器。

6结语

综上所述,近十多年来,我国研究者对天琴文化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天琴源流、性能、传承与传播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供了不少珍贵的民俗学和人类学研究资料。在中越天琴比较研究上也取得一定的进展,但由于两国间语言文字不同,翻译工作无法跟上研究的步伐,导致越南境内大量的天琴资料无法介绍到国内,两国间天琴对比研究受到一定影响,这不得不说是研究过程中的一大遗憾,这一瓶颈希望不久的将来能有所突破。

参考文献

[1] 农瑞群,何芸.天琴:骆越文化一朵不朽的奇葩――古壮天琴文化初探[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14-17.

[2] 李妍.世俗神器的艺术灵光――壮族天琴文化研究之一[J].广西民族研究,2010(4):102-108.

[3] 曹军,潘木岚.广西龙州天琴源流初探[J].中国音乐,2005(2):76-79.

[4] 李妍.壮族天琴源流探微――壮族天琴文化研究之二[J].广西民族研究,2012(2):95-105.

[5] 秦昆,王方红.古壮天琴文化考[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14:61-62.

[6] 黄兴宇.从天琴形制的三个发展阶段看族群文化传播[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2(12):21-25.

[7] 刘锐.龙州天琴传统工艺及其保护研究[D].昆明:云南农业大学思想政治考研部,2013.

[8] 卢克刚.壮族天琴音乐的调式及多声结合特点[J].民族艺术,1985(0):140-152.

[9] 吴金琳.天琴改良与天琴音乐发展的思考[J].民族艺术,2008(2):113-115+65.

[10] 秦红增,毛淑章,农瑞群.中越边境广西金龙布傣族群的“天”与天琴[J].广西民族研究,2012(2):87-94.

[11] 曹军,潘林紫.广西龙州“天琴”调查与研究――广西龙州“天琴”调查与研究初探之一[J].中国音乐,2007(1):150-152+164.

[12] 农瑞群,黄柳菱.壮族天琴的喻天文化功能解析[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5):45-48.

[13] 秦红增,毛淑章,秦琴.中越边境布傣天琴文化变迁:喻天・娱人・族群标识[J].民族研究,2008(1):39-47+108.

[14] 黄尚茂.龙州布傣天琴艺术传承与变迁研究[D].南宁: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2011.

[15] 吴金琳.天琴演变的文化思考[J].广西社会科学,2009(11):112-115.

[16] 秦红增,宋秀波.由外源及内发:民族传统文化重构反观[J].吉首大学学报,2012(1):19-23.

[17] 李妍.壮族天琴文化传承与保护现状调查――壮族天琴文化研究之三[J].广西民族研究,2012(3):98-105.

[18] 黄新宇.广西龙州布傣天琴文化传播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院,2011(5):120-124.

[19] 秦红增,宋秀波.民族文化的地方传播与区域空间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3(2):56-62.

[20] 黄新宇.传播视角下的边境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以龙州黑衣壮天琴文化艺术保护为例[J].歌海,2009(3):120-124.

[21] 何明智.广西龙州天琴文化开发问题思考[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6):1-4.

[22] 黎珏辰.龙州天琴艺术与越北天琴艺术之内在关系考察――以比较艺术学为视角[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2):101-103.

[23] 李亚楠.中越天琴音乐形态的共性特征[J].艺术探索,2014(3):55-56+75.

[24] 金北凤.壮族天琴弹唱与越北侬族、岱族天琴弹唱的异同[J].黄河之声,2010(9):22-25.

传统文化传承论文范文第6篇

【论文摘 要】古代汉语教材中含有大量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有益营养,古代汉语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也存在大量的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良好机会。作为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好这个优势,想方设法,为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提升学生人生境界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

古代汉语作为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历史学、中文秘书学、教育学、哲学等许多文科专业都需开设的一门重要的社会科学课程,它在承担起培养学生古书阅读能力的同时,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也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我们的教学自然应当充分发挥其学科优势,找到正确的途径和方法,肩负起育人的职责。

一、古代汉语教学的传统文化传承作用

(1)促进华夏文明生生不息。古代汉语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具有非同寻常的社会作用,一方面在现代社会,从事古代文化典籍研究的人已日渐减少;另一方面古文化距离我们又比较遥远,古代文献资料又是用文言写成的,这种语言对现代人来说已日渐陌生,这更增加了文化传承的难度。古代汉语是学习、传承传统文化遗产的基础所在,要使文明延续,没有捷径可走,唯有掌握古代汉语文言这把开门的“钥匙”,才能让我们领略无限风光,在阅读、思考、传承和创新中继承文明,使源远流长的华夏文化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2)构建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家园。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的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下来的文化。传统文化是针对文化的传承而言的,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遗产,是迄今为至中华民族经过筛选、淘汰,不断丰富又不断增长的人文精神的总和。百家争鸣是中国思想史上伟大的高峰,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因此传承文化时,对那些缔造过我们民族精神,价值趋向的核心思想必须继承下来,它是我们精神的家园。

(3)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学生作为一名合格社会公民,主要应解决做“人”的问题。古代汉语教学,要在着眼字、词、句教学的同时,更注重领会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人文情怀,在堂堂“君子之文”中,重德修能,体味中华文化的精神魂魄。时展到今天,多元文明渗透到许多领域,传统文化正在经受着不同程度的冲击。为了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保护文明的成果,我们寄希望于有识之士的倡导,寄希望于普通民众的热爱,更寄希望于对古代汉语教学的更上层楼,因为它在继承传统文化方面,有着其他专业无可比拟的优势。

(4)发挥传承文化的载体作用。古代汉语课要发挥文化载体的作用,担负起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职责,以传承传统文化为己任,因为这关系到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繁衍。学习古代汉语,有助于掌握古代优秀文化遗产,提高全民族的道德修养,坚定民族自信心,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民族的凝聚力。倾注了无数先哲心血的这笔财富是由文言文这种语言形式写成的,要了解这些文化,必须具备阅读经典作品的能力。

(5)发挥文化在传承过程中的鉴别作用。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深邃厚重。漫长的岁月里,祖先为我们留下了璀璨夺目的文化典籍,这些遗产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天文、地理、医药、卫生、服饰、礼仪、典章制度等诸多领域,它们都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而这一切都是以古汉语文言的形式保存下来的。因此,我们要学习、继承和研究它,要去粗取精,为今天服务,就必须扫除语言文字障碍。这就必须熟悉古汉语的语词、语言、语法构造,以做到游刃有余。

二、古代汉语教学实现传统文化传承功能的措施

通过古代汉语教学来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具体措施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传统的古汉语教学中,教师将这门课仅仅视作学习其他课程打通语法、扫除文字障碍的工具。新时期的教学改革首先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正确引导。要求学生多记诵名诗名文,从而加大对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的力度。还可以适时地结合传统节日,渗透传统文化观念。其次,选取好的教学内容。近代着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中仁、智、勇以及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崇高道德标准就存在于我们的古汉语教学内容中,这就要求我们根据教学需要进行选择。再次,改革教学方法。古代汉语教师不能一成不变地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而应及时地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多样化的教学活动,精心组织古汉语教学,注重弘扬民族精神。比如,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文化解读的教学模式、生动活泼的图片等再现古文字、历史、诗词画面,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准确地理解古代文化知识的积极意义,从而受到美的熏陶。

参 考 文 献

[1]张雪辉.重视传统文化传承的理念与语文教学转向[J].基础教育参考.2006(8)

传统文化传承论文范文第7篇

>> 论党史文化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异同 浅谈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共鸣 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和途径 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奥林匹克运动文化重构的影响 浅谈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理解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传承 语文教学应传承与发展中华传统文化 文化社会学视野下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以高中语文教学为载体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路径的探索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路径 浅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幼儿教育的结合 国学与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色 中华传统文化与大学民族预科语文教学 “无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和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在幼师语文教学中强化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论小学语文教学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借助语文教学,传承传统文化 在语文教学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教育 > 论幼师语文教学要以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己任 论幼师语文教学要以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己任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传统文化是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文化,它既是一个知识体系,也是一个价值体系,它是整个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在对幼儿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学前教师无疑担负着最为重要的责任。语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渠道。语文教学要以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己任,在学生人格塑造、思想启蒙、人生导向、精神修养方面都要有所作为。【关键词】语文教学中国传统文化文化素养培养高素质人才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高素质人才应该是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深厚的人文素养的结合嫩应当是知识全面、灵魂高尚、胸怀博大、全面发展的人。而我们伟大祖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为造就既具有专业知识又具有内在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提供了无比丰富内容。

一、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形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它是中华民族在特定的地理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世代形成、积淀,并为大多数人所认同而流传下来的中国古代文化,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J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中国传统文化是包括中国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古代典籍、道德价值、人生理想和礼仪习俗等要素在内的文化概念。

二、对幼师生传统文化素养培养的意义

1.幼师生对传统文化认识不足

幼师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缺乏足够的认识,不能正确认识我国的传统文化的价值,有的学生缺乏起码的常识。对于流行文化、外来文化的兴趣远远超过了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有着明显的“去中国化”。许多学生不知道元宵节在正月,也不知道端午吃粽子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中秋节已不敌外来的情人节、圣诞节;传统食品汤团、粽子、水饺不如肯德基、麦当劳。她们追赶潮流,追求时尚,却把汉字写得东倒西歪,对汉语的名著经典一问三不知。

2.幼师生传统文化道德缺失

有调查还表明,幼师学生存在一定的传统道德缺失,主要表现在:责任感缺失,过分看重个人利益,缺乏感恩意识,心灵脆弱、受不得挫折,出口成脏,厌学逃学、打架斗殴。诚信缺失,恶意拖欠学费、考试作弊、旷课、学生求职简历弄虚作假的现象存在很多。

3.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幼师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丰富,既包括爱国情感、民族精神、伦理观念、包容意识、责任态度、道德标准,还包含仁爱、诚信、感恩、共处等传统美德。丰富的民族文化结晶,是幼师教育的生动教材,它在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包容意识;仁爱、诚信的民族品质;“正己”“修身”的道德标准;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提高,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4.幼师生承担着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

幼儿园教育是人的一生的“底色教育”。很多长大后成名成家的伟人。总结门一生的教育过程,都不约而同的说过,幼儿园的教育影响了他们的一生。

幼儿园的教育是幼儿形成对这个世界初步感知的黄金时期。

在对幼儿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学前教师无疑担负着最为重要的责任。作为为学前教育输送师资的幼儿师范学校,对在校幼师生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不容忽视。

三、幼师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

1.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因素

语文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的选文是中华几千年的文学中的精品,蕴涵的是最优秀的民族文化精神。因此,幼师语文课要充分发掘语文教材中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因素。尤其要重视深刻反映历史和社会现实生活中人们所密切关注的问题,表现真挚的思想感情、智慧理陛、感同身受地教,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并最终积淀成为价值观和人生观。

2.提供传统文化阅读书籍与资料

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仅学习教材中的内容是不够的。因此,幼师语文教师要根据幼师生的职业特点,引导她们阅读一些传统文化书籍与资料。

3.营造传统文化氛围

3.1教师自身情绪感染

在学习每一篇古典文章时,教师必须要钻研教材,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只有当教师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的时候,学生才能受到真正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点点滴滴的积累,潜移默化的渗透使学生精神得到贯注,人文素养才能提高。

3.2环境的创设

精心打造学校文化阵地。

3.3利用多媒体营造气氛

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配乐朗诵古诗文,或制作精美画面配合古典名著的讲解,品味语言的意蕴美,文章的意境美,思想的崇高美,以此来感染学生的心灵。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课外活动,提高幼师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4.1课内练讲

利用语文课课前的三五分钟时间,让学生轮流介绍有关传统文化知识,如—句古典名言警句、—个成语、古代名人故事等。

4.2古诗同摘抄、诵读比赛

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我国民族语言运用的典范。进行古诗词摘抄、诵读比赛,有效地调动学生学国优秀文化遗产的积极性,使他们喜爱这些经典的语言文字。而学生不断接触古诗词,自然而然的可以慢慢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表现出成熟、知书达理、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这对他们的一生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灿烂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也因此而得到传承、发扬。

4.3举办传统优秀文化讲座

每学期可以举办两次讲座。以讲座为平台,扩大学生的视野,而且增长了历史文化知识,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4.4开展“寻访家乡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活动,继承和弘扬乡土文化

引导学生调查了解家乡特有节庆、传统习俗;广泛阅读有关家乡的文选典籍;考察家乡的名胜古迹与由来;考察家乡的历史名人和遗迹;考察家乡的饮食文化特点等。

4.5精读传统经典,写读后感

名著的阅读使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也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断加深。利用寒暑假让学生精读一至两部传统经典名著,并写出2000字的读书笔记,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增强传统文化素养。

传统文化传承论文范文第8篇

卫东 “中华名城行”活动组委会副秘书长

《小康》杂志上期刊发的“寻找文

>> 保护文化遗产的全球行动 故宫:需要被尊重的文化遗产 保护文化遗产 这个时代更需要文化 文化遗产与保护 民族文化遗产需要有滋长的土壤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重在行动 许明谈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贵州行动 改革更需要“行动起来” 《锄禾》不只是诗,知辛苦,更需要行动! 关注新型文化遗产――文化线路遗产的保护 如何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遗产保护应由政府主导 中韩文化遗产保护 农业文化遗产及其保护 文化遗产保护的动态浅析 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 建设传承体系 保护文化遗产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医学 > “文化遗产”保护需要情怀 更需要行动 “文化遗产”保护需要情怀 更需要行动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本刊编辑部")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专家点评

卫东 “中华名城行”活动组委会副秘书长

《小康》杂志上期刊发的“寻找文明密码”封面专题,让我又一次看到了这本新闻期刊多年来坚持的人文情怀、社会责任和媒体行动力。今年中国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联系我们最近联合举办的“中华名城行”大型公益活动,我觉得文化遗产的发掘和保护,不仅需要一种人文情怀,更需要行动力,因为行动有着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传承和传播这些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挖掘民族优秀文化基因,是快速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的捷径。“中华名城行”活动将从文化遗产中寻找力量,扛起中华传统文化传播传承的时代大旗,组织权威专家学者对百座中华历史名城进行深入发现研究、挖掘阐述,努力实现中华文明密码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中华文明密码解读出来,以此凝聚全球华人力量,助力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重塑“一带一路”的辉煌。

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众多优秀的文化元素,深入挖掘和呵护这些鲜活的素材,是生动讲述中国故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之不竭的宝库。

传统文化传承论文范文第9篇

论文摘要:古代汉语是高等院校中文类专业的主干课和基础课,承担着培养学生的古代汉语素养和古代典籍解读能力等教学任务。这门课程沙及到哲学、历史学、文学、语言学的内容,甚至包括天文、律历、姓氏名号、职官等文化常识,可谓内涵丰富、外延广阔。而以上这些内容,正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在当前传统文化复兴的大背景下,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改革更应该侧重于观照传统文化的解读方式,将传统文化的传承视作其重要任务之一。

和我国高校的其他课程一样,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古代汉语的教学改革也刻不容缓。新时期的古代汉语课程改革,我们认为在发挥其“工具性”作用的同时,更应该提倡在古代汉语教学中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人文素质教育、审美情操培养等多方面的功能,对此,笔者已撰文讨论。本文就古代汉语教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及相关问题试做讨论。

一、从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目的谈起

我们到的教学材料表明,古代汉语这门课,在1958年以前,不同高校在不同的时期,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各有不同。据王力先生说,“有的当作历代文选来教,有的是当作文言语法来教,有的把它讲成文字、音韵、训话,有的把它讲成汉语史。目的要求是不一致的”。

1958年的教育革命以后,学者们重新考虑这门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以提高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效果。从.此,古汉语的教学改革开始,并大有一发而不可收之,势。自从王力先生于1962年主持编写并出版适用于全国高校文科专业的第一套古汉语教材以来,古代汉语课有了较为确定的内容,即采用文选、常用词、古汉语通论三结合的原则,并以这三个方面作为古汉语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从此,古代汉语课程也有了比较明确的教学目的,即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培养这一能力就是为学生更好地学习中国古代的哲学、历史学、文学、文献学等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以上这些哲学、历史学、文学、文献学知识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因此,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应该观照传统文化的传承,并将其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本身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

我国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它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其内涵包括睿智的哲学宗教思想、完善的道德伦理体系、辉煌的文学艺术、独特的语言文字形态、浩瀚的文化典籍等诸方面。古代汉语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它的内容就是以上传统的优秀文化内容的复合体。现行古代汉语教材大多以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作为参照,学者们或采用文选、常用词、通论“三结合”的编排原则,如郭锡良等主编的《古代汉语》、朱振家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或主要突出文选和通论两部分,如易国杰主编的《古代汉语户。但他们的教材都彰显了我国灿烂多彩的传统文化。下面以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为例(以下简称王本),仅就文选部分和通论所承载的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加以讨论。

王本《古代汉语》在文选部分选取了《左传》、《战国策》、《史记》、《汉书》等经典的史学作品,还有《诗经》、《离骚》、唐宋古文、唐宋诗词等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及诸子百家的哲学作品(尤其是正统的儒家作品),这些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至于儒家的道德观念,在古代汉语教材的课文中比比皆是。有反映个人修养的,如《论语·学而》,讲到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说明古人非常重视个人修养,作为古汉语的教学内容,必然使学生通过学习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有反映教与学关系的,如《礼记·教学相长》:“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一观点到现在也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又有反映个人对社会责任的,《论语 ·微子》:“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这是孔子面对隐者的讥讽叹息时所说的话,意思是个人对社会是有一定责任的,人不能逃避现实。另外教材所选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其中的名言:“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集中体现了古人心系天下,先于民忧,后于人乐的传统道德观念。以上这些都是古人优秀的品质,也是传统文化的精华,通过古代汉语教学,可使学生受到熏陶,起到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作用。

通论是现行古汉语教材都非常重视的不可或缺的内容。王本《古代汉语》“通论”涉及到文字学、训沽学、音韵学的诸多内容,还涉及到文体、修辞等语言学知识,古代的姓氏名号、车马宫室、职官、乐律、天文历法等丰富的文化知识。以文字学知识来说,包括“汉字的构造,古今字、异体字、繁体字”等内容,给我们揭示了汉字和汉文化的密切关系。汉字的书体有甲骨文、金文、篆书(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对学生来说,从汉字人手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这是最直接的途径。我国历史上对汉字较系统的研究,开始于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可以说汉字本身及许慎依据汉字形体结构阐释字义的过程,都积淀着丰富的古代传统文化信息。《说文解字》通过说解汉字展示给我们的传统文化内容,陆宗达先生将其归纳为四个主要方面,即古代社会生产、古代的科学、古代医疗学、社会制度等,包括范围很广阔。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时,已经不单是简单地将其作为古汉语知识学习,而是观照到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知识空间扩大了很多。

还有一些关于古代的姓氏名号、服饰、车马、宫室、天文等方面的内容,给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空间就更大了。比如,我们通过学习“古代的姓氏名号”,就知道古人有名有字,“冠而称字”,所以,称别人的“字”以示尊重。我们知道了古人还可以有“号”,如陶渊明自称“五柳先生”。古人去世以后还有谧号,而溢号往往根据此人生前品行业绩而定,如陶渊明溢号“靖节先生”,显然是依据其高洁之行得来的。学了天文律历,我们得以了解古人善于将音乐中的十二律对应岁时的十二月,再读陶渊明的《自祭文》“岁惟丁卯,律中无射”,就知道“律中无射”实际指的是9月份,是用乐律名称表达时序,因为“无射”刚好和“季秋”时节相对。学生学习这些内容的过程,就是对传统文化接纳、传承的过程。

三、当前的文化大背景决定了古代汉语课堂应该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主阵地

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我国曾一度出现了文化“向西看”的情形,且势头不小。曾有人盲目地仿效,不论是非,不辨美丑,置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于不顾。就拿节日习俗来讲,人们迷恋于“圣诞节”、“情人节”,不管是否符合国情,只要是西方的,就很乐意“拿来”,使传统文化备受冷落。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高,我们高兴地看到我国传统文化有了回归的趋势。如,2008年的奥运会开幕式,充分展示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四大发明、中国画、武术、中国戏曲、皮影戏、古代音乐等等。开场戏《击击而歌》,更向全世界展现了我国古老而热情的迎接贵宾的喜庆仪式,表达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意蕴。2009年,我国颁布了国家传统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要传统节日和春节一同作为法定假日,这将有利于弘扬我国的优秀民族文化。因为中国每个传统节日背后都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们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还有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汉语热,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中国留学,“孔子学院”在许多国家的建立等,都为我们弘扬传统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平之如。

在以上大的文化背景下,作为高校的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加人到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行列中,更应该走在弘扬祖国传统文化队伍的最前列。从这个方面讲,高校古代汉语教师应义不容辞地将古状汉语课堂作为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主阵地,这是责任也是义务。

四、古代汉语教学实现传统文化传承功能的措施

通过古代汉语教学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对教师是严峻的挑战,不仅要求古汉语教师要有专业献文化素养,还要有好的教学方法。我们所说的“专业的文化素养”主要指古汉语教师不仅要具有深厚的专业功底,还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面,对我国古代的政治、历史、天文、教育、哲学、风俗习惯等文化知识都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住教材,更深人地理解教材,才能有效地进行古代汉语教学。“好的教学方法”贝组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各种方法或者技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唤起学生对古代汉语的兴趣,导他们去探究优秀的传统文化,使之加人到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创新的队伍中来。具体来说,通过古代汉语教学来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具体措施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传统.的古汉语教学中,教师将这门课仅仅视作学习其他‘课程打通语法、扫除文字障碍的工具。新时期的教学改革首先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正确引导。如讲到《论语》时,教师应结合现实,引导学生感受古人为人处事的准则、教书育人的方式方法、高尚的道德情操等。要求学生多记诵名诗名文,从而加大对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的力度。还可以适时地结合传统节日,渗透传统文化观念。

其次,选取好的教学内容。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中仁、智、勇以及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崇高道德标准就存在于我们的古汉语教学内容中,这就要求我们根据教学需要进行选择。

再次,改革教学方法。古代汉语教师不能一成不变地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而应及时地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多样化的教学活动,精心组织古汉语教学,注重弘扬民族精神。比如,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文化解读的教学模式、生动活泼的图片等再现古文字、历史、诗词画面,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准确地理解古代文化知识的积极意义,从而受到美的熏陶。

传统文化传承论文范文第10篇

一、对康藏文化的研究

本次会议中收到16篇涉及本次会议主题――康藏文化的相关论文。这些论文根据研究视角的不同,可以分为:

1、对康藏文化理论的研究

学者们对康藏文化的内涵、特点、地位及研究理论方法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四川省社科院任新建的《从历史地理角度看康藏文化的特点》,主张从历史地理角度研究康藏文化,并从地理、政治、经济、民族与宗教等方面阐述了康藏文化的特点。四川大学石硕的《我们应当如何认识康区?》一文,着重讲了认识康区的三个角度及康区的地域与人文特点。他认为,康区具有跨区域、农牧混合区、多民族互动区、语言独特、文化多样、宗教与世俗生活兼容、政治多元等特点。西南民族大学根旺的《藏族传统精神文化的内涵、特点与传承》一文,认为藏族传统精神文化是指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思想观念与精神心理,具有多元性、相对开放性与宗教性等特点,其传承要依靠寺院、家庭、社区学校三个场域。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洛桑灵智多杰亦分析了藏族山水文化与游牧文化的特点。大学许广智的《试论文化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从宏观角度分析了文化内涵、特点及其历史作用。西南民族大学益西邓珠还用藏文分析了康藏文化发展中区域文化的意义。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亚洲研究所彭文斌教授主张采用“新边缘理论”从事“藏边”研究。即采取边缘中心化的视角,去研究康区和安多在汉藏关系史上的能动作用及其对帝国、国家与族群边界构建的作用。

2、康藏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

格勒的《藏区文化保护和现代化战略几点思考》中分析了藏区文化现代化的历程,并认为藏文化保护与现代化离不开人,而当前提高藏区人民的素质是其关键。四川省社科院徐学书的《统筹藏区特色文化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的道路和机制探讨》一文,主张统筹藏区特色文化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走传承中发展、发展中传承的“发展性保护”道路。四川农业大学窦存芳的《康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之现状调查》一文,分析了康区特色文化产业的特点、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康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之路。四川大学徐君在《世界自然遗产陷隐蔽下的地方文化发展与保护:以九寨沟为例》中指出,附着旅游业的发展,九寨沟原居民的社会圈子被打破,生产生活方式被改变,传统习俗与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另一方面也使九寨沟原居民文化同质化。因此,应当通过挖掘与保护本民族的原著民文化来提升九寨沟的品牌。甘肃省民族研究所杨勇的《甘肃藏族文化发展保护与文化产业》一文,对甘肃藏文化作了梳理,并分析了改革开放以后甘肃藏区各级政府在发掘、保护与利用民族文化资源方面取得的成就,从而进一步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大学美郎宗贞在《藏区特色文化保护与现代化战略研究》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的冲击及国家社会对藏区传统文化的弘扬,使当前藏区传统文化呈现出复兴、衰退和变异并存的状况。他提出正确对待衰退、引导健康发展及促进全面繁荣等建议。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杨军财博士在《文化保护与藏区社会稳定的辩证关系》中,分析了藏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内容及其结构、特点,对藏区社会稳定进行了历史回顾,分析了传统文化特征对藏区社会稳定的积极作用,总结了国家保护传统文化的政策与取得的成就,并探讨了文化保护与藏区社会稳定的辩证关系。

二、对康藏民族与宗教的研究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杜永彬的《当代康区藏传佛教实地调查与研究――以甘孜州为例》一文,以对甘孜州藏传佛教的实地调查为依据,从现状与格局、变化与适应、问题与挑战、原因与动力、作用与影响等方面对当代甘孜州的藏传佛教进行了深入分析。中山大学刘志扬在《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带的族群与社会变迁》中对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范围与民族、研究内容、意义进行了分析。西南民族大学梁艳对安多藏区宗教人类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回顾,从文化变迁、民间信仰与宗教社会三个视角对中国学者对安多区域的研究作了梳理和评价。也从宗教仪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宗教复兴三方面对西方学者的研究作了介绍和评述。中央民族大学郭志合在《多元共生:多民族散杂居地区宗教存在模式微――甘南合作市藏回汉多元宗教调查研究》一文,探讨了甘南合作市的佛教、伊斯兰教等多元宗教和谐共生模式的形成、发展及其意义。西南民族大学白玛措的《康区噶陀寺古鲁羌姆仪式结构》依据藏文典籍与田野调查,对“古鲁羌姆”进行了阐释,并探讨了古鲁羌姆仪式的缘起、类型以及古鲁金刚法舞程式的结构、六大仪式内容与意义。根呷翁姆以道孚为个案,分析了道孚地区的宗教格局、格鲁派两大寺院在道孚的创立情形及其影响。同美的《苯教寺院教育与管理模式的当代价值》,对苯教寺院教育的类型、内容、管理及其当代价值进行了分析。嘎・达哇才仁的《当代藏区社会中的面面观》认为,随着市场化的发展,当代藏区日益世俗化、商品化、媒体化。此外,还格吉还对藏族大学生的状况作了调查分析。

三、对康藏历史、方志与文献的研究

1、康藏史研究

上一篇:西方文化史论文范文 下一篇:中外饮食文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