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茶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7 09:59:03

传统茶文化论文

传统茶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一)茶炊

俄罗斯对于茶具的要求十分讲究,不仅要求茶具漂亮还需要茶碟别具一格。有一部分人喜欢陶瓷的茶具还有一部分人喜欢玻璃的茶具但是都不及茶炊受人们的喜爱。俄罗斯人也最习惯于用茶炊来煮茶,俄语中有只用茶炊饮茶才算是饮茶的说法,由此可见,茶炊在俄罗斯人们心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所谓的茶炊就是一种带有把手和支脚的热水壶,可以用来喝茶的器具,而俄罗斯的茶炊出现在18世纪,是由于茶落户俄罗斯而盛行的,但是我们无法知道第一个茶炊是何时生产的,现在茶炊的工艺已经进一步的完善,茶炊的外形具有很多样式,形状也大有不同。提到茶炊就不得不说说它的产地,19世纪初期,莫斯科就有生产茶炊的工厂,年产量大约3000个,到了19世纪20年代,离莫斯科较近的图拉市成为了生产茶炊的基地,仅在图拉市就有几个生产茶炊茶壶的工厂,在1912和1913年俄罗斯的茶炊产业已经达到了巅峰的时期,年产量已经达到66万只,这足以证明了茶炊有着较大需求量。

(二)饮茶的味道

由于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导致俄罗斯的气候较为寒冷,俄罗斯人喜欢喝茶来取暖也是俄罗斯人喜欢喝茶的原因之一。俄罗斯人大多数都喜欢喝甜茶,伴着糖来喝。而有三种喝甜茶的方式:比较普遍的喝法是把糖放在茶水中融化在喝掉,还有一种是将糖含在嘴里然后喝茶,然而最后一种是在没有糖的情况下喝茶,需要喝茶的人在大脑中想着糖,然后品茶,似乎能够品出茶里的甜味,有一点望梅止喝的意味,俄罗斯与我国的品茶习惯不同,俄罗斯每次饮茶的时候都要有各种大碟小蝶的点心,作为饮茶的茶点。并且俄罗斯人更喜欢在喝茶的时候加入柠檬片和糖,有时候还会在茶里加入一些牛奶,因此,可以说俄罗斯的茶文化离不开糖,俄罗斯人喜欢用“Спасибозачай-сахар”对主人热情的款待表示感谢,也就是谢谢糖茶的意思,俄罗斯人常常在茶烧的滚烫的时候加上很多的糖和蜂蜜。

(三)沏茶的方式

俄罗斯较为传统沏茶方式是将干净的茶壶用滚动的开水涮一下使其快速的晾干,然后放入茶叶,并且倒入适量的开水并蒙上餐巾然后将其放在茶炊的壶托上,大概过个5分钟左右,加入一小块的砂糖,使茶叶能够完全的舒展开,释放出所含的物质。在茶叶泡好的时候,往杯中倒入半杯,在从茶炊加入适量的白开水。在饮茶的时候,始终保持茶炊的水处于沸腾的状态,俄罗斯人称这种加入沸水的喝法能够喝到最好喝的茶,因为这种方法可以使每一个人都喝到相同浓度的茶,因此,俄罗斯人泡茶都一般都是一遍,绝对不会超过两遍。

二、茶文化给俄罗斯人带来的影响

尽管俄罗斯人接触传统茶的时间相对较短,但是在俄罗斯民族的文化中却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茶文化渗透在俄罗斯人的日常生活中,并且在俄罗斯各种工艺、绘画以及雕塑中都体现了茶文化。大部分的艺术作品都是茶饮的静物画和以其日常生活相关题材的绘画和雕塑。在作品中,不管是早晨还是傍晚,田间还是集市,茶具都默默的陪在一旁,好像在陪伴着人们的喜怒哀乐。除了这些以外,明信片以及贺卡甚至是套娃的花纹也能使我们体会到茶文化。并且在最近几年当中,在莫斯科各大超市和商场里面,都设有茶叶专售的柜台。在这里顾客不仅可以买到产自中国的或者是日本的各种绿茶,并且还可以买到关于茶道类的相关书籍以及关于茶类的各种相关的工具等;在莫斯科,类似较为专业性的茶馆已经有了八家,如“铁凤凰茶道所”、“丝绸之路茶馆”以及“茶文化俱乐部”等饮茶场所,当您坐在餐桌前,看着眼前具有百年历史的茶文化,以及满目琳琅的茶点,您才会明白什么叫做真正的俄罗斯式的幸福。

三、结束语

本文主要对俄罗斯茶文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通过本文的分析和阐述使我们了解到,俄罗斯茶文化,所谓的茶文化就是在人类社会实践发展中创造的与茶相关的物质以及精神的财富。茶文化也是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茶文化主要涉及到选茶到饮茶的过程,并且茶文化还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生活习惯、性格和心理。通过对俄罗斯的饮茶文化了解,可以看出中国在茶道方面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中国的茶道已经影响到了世界各国的茶道文化。

传统茶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关于中国茶文化的起源说法不一,被普遍认可的一个版本要追溯到神农氏时期,神农氏将其作药用以解百毒。商朝时,茶只是作为祭品和贡品,寻常百姓无福触及。后来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茶叶产量大幅增加。至西汉,开始出现茶叶贸易,茶叶逐渐融入人们生活之中,成为一种日常饮品,深受青睐。而在六朝时期,茶文化与佛教结下渊源,对佛教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从佛教中吸取禅意,丰富了自身的底蕴和内涵。自唐宋开始,茶马贸易日渐兴盛,闻名世界的“茶马古道”由此得名,此时的茶叶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商品的范畴,而是承载了作为不同民族甚至不同国家经济文化交流以及政治军事发展载体的使命。至明朝,明朝政府甚至专门制定了“以茶治边”政策,茶在政治军事方面的作用被发挥到极致,且明朝时与茶相关的着作颇丰,为茶文化的发展传承以及制茶技术的积累和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清朝前期,茶文化还是有所发展,茶叶种类也不断丰富,中国“六大茶类”就是在当时成型的,但是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中国茶叶的产销均受到了致命的冲击,茶文化发展也因此受阻甚至停步不前。直至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重新认识到茶叶中蕴含的独特价值,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使整个茶叶产业以及茶文化得以持续向好发展。茶文化就是在茶叶的发展和演化过程中相伴而生的,慢慢沉淀、累积,最终自成系统。

2我国茶文化发展的历史特点

2.1多方关联性

我国茶文化走过悠悠数千年,其发展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其一,与历史相伴而生,共同发展。中华历史纵横几千年,历朝历代都不乏与茶相关的诗、书、画等各种形式的作品,题材多样,内容广泛,不管是制茶、喝茶还是对茶之深韵的体悟均有涉猎。其二,与茶叶贸易紧密相联。贸易往来越发达,茶文化的发展越迅速。通过贸易,茶文化的传播及交流得到了极大加强。其三,与社会文化发展相辅相成。茶文化的发展不只包括制茶工艺的进步和饮茶风气的普及,还随社会文化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自我完善。另外,人们的不同需求对茶文化发展也有重大影响,不同的饮茶需求及饮茶方式能够催生不同的饮茶文化。

2.2阶段性

纵观我国茶文化发展史,它是高低起伏、悠长而曲折的,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从神农氏发现茶叶并将其加以运用开始,茶文化便已经萌芽;两晋以前,是其形成阶段,茶文化体系在潜移默化中逐渐饱满;两晋以后则是其快速发展阶段,饮茶之风日益普及,茶文化内涵也在日积月累中愈渐深厚;至唐宋,茶文化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其对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影响空前绝后,茶叶贸易也达到了空前的繁荣;明朝时茶叶产业开始有转型趋势,明朝至清朝前期可谓茶文化的转型阶段,与茶叶相关的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茶叶类型及饮茶方式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几种,日趋多元化;清朝后期,由于外敌入侵、政治动荡,对茶文化的发展造成了致命的打击,茶文化迅速衰落;直至新中国成立,茶叶产业重新得到重视,茶文化得以重建和恢复,并以良好势头持续向好发展,茶文化发展进入复兴阶段。2.3筛选性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驰名世界的优秀文化之一,是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去粗取精、保留至今的文化精髓。世间万物都是良莠兼具的,具体到茶文化,不管[!]是制茶技术、茶叶种类还是饮茶方式,能流传下来的都是经受住时间的洗礼,在不断筛选中脱颖而出的精华部分。人们对茶叶运用方式的变化,从一开始的直接用其鲜叶,到之后的烹煮取汤,再到后来的冲泡饮用,并针对不同茶叶种类开发出与之对应的多种饮用方式,最终形成格调高雅、散发清幽芬芳的茶艺文化。正是这种在发展过程中的筛选性,保证了我国茶文化的优秀特质。

3我国茶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模式

3.1传播主体多元化

茶文化受众广泛,由于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从古至今遍布社会的各行各业及各个阶层。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另有文人墨客、僧侣隐士等,在茶文化的发展传播过程中,各自发挥了不同的重要作用。其中权贵人士由于身份地位的特殊性,对茶文化发展及传播的促进影响力度最大,甚至决定了其发展走向;而文人墨客取材于茶创作的大量佳作流传后世,对茶文化的传承意义深远;僧侣隐士将禅宗寓意融于茶中,丰富了茶文化的意蕴内涵;平民百姓除了作为茶的消费主体之外,也是茶的生产者,伴随他们的生产过程而产生的大量民歌、典故,极大地丰富了民间通俗文化,而对于制茶技术和产茶经验的积累,是茶叶产业进步及茶文化发展的基石。

3.2传播路径多元化

由于茶文化传播主体的多元性,不同主体对茶文化传播的影响各异,采用的传播途径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政要权贵可以从宏观入手,在制度制定、机构设置等方面发挥作用;而生活于不同的历史年代、地理环境,有着不同民风民俗的各族人民,则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提炼出风格各异的茶文化典型特色,从中观层面对茶文化的发展造成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将茶文化进行细分,比如对一个具体茶种产生历程的讲述,一次茶艺表演的深度展示,或者是一条茶品广告的独特诠释,都是茶文化传播过程中微观路径的不同表达。

3.3涉及领域多元化

茶叶产业是一个多环节的链条状体系,不同的环节涉及不同的专业领域。如种植生产阶段涉及农学、化学、生物学,经营销售阶段涉及管理学、经济学、工商学、社会学,运用阶段涉及医学养生、民风民俗,以及发展为茶艺表演时需要融入人文元素及艺术审美。另外,在茶文化的创造及传播过程中,不同领域的不同主/,!/体所采用的方式也是彼此迥异的,他们从各自的专业视角出发,从不同角度入手推动了茶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3.4成果表达多元化

我国的茶文化历经悠久历史传承至今,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这些成果正以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进行展现。比如以物质形态存在的茶楼古迹、优质茶种、茶具、茶书、茶画以及产茶设备、工具和工艺技术记录古籍;成为制度财富的茶叶政策、茶叶律法以及茶俗茶规;以文化艺术形态体现的茶艺表演、茶歌、茶舞、茶诗词以及体现在精神层面的茶道、茶德,以茶会友、颐养性情等。当今的茶文化已经渗透进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多元的文化成果也进行了多方融合,彼此促进,相辅相成。

4我国茶文化未来发展模式探讨

4.1着眼全球化发展视野

社会在发展,21世纪是全球文化信息竞争的时代。我国茶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全球文化竞争中占有绝佳优势,在发展过程中,既要吻合全球化文化的发展走向,又要符合我国的国情及各地状况,在凸显自身风格的同时扬长避短,提升国际影响力。如文化产业要结合自身特点对茶文化进行积极创新,并把握好经济结构的发展趋势,使之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基础上顺应时展规律及全球化发展走向。

4.2协调运用研究成果

对于茶文化的学术研究始于唐朝,初期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理论层面。虽然初期研究取得的成果为茶文化的后续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是对其实践价值的全面发挥有所局限。随着研究层次的逐渐深入,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且显示出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在当今茶产业中,茶文化研究的实践价值日益凸显,处处都需要茶文化研究成果的融入及应用。可以说,茶文化研究的理论价值及实践价值是其价值体现的不同侧面,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将两者和谐有机地进行融合,以理论研究成果为基础,推动研究价值在实践中的应用,才能促使茶文化的发展更上一个新台阶。

4.3打造良好发展平台

传统茶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一)教材编排

教师要结合阿坝州的地理环境、经济条件等具体条件来进行教材的编撰。由于茶文化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教学,因此,要结合已有一些教材作为基础,选择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的资料。教材:以王玲的《中国茶文化》为底本,《茶艺百科知识手册》,和其他茶文化相关教材为资料,学校专职教师根据茶文化的相关资料结合阿坝州的具体情况进行编撰,确保实用。

(二)教学设施

1.教学设施:多媒体演示配套设施、电脑、收录机、舒缓音乐等设备。

2.教学设备器具:茶具10套、玻璃杯若干只、各类茶叶若干、茶叶罐等。

3.教学场地:茶艺学多功能实训室、水磨映秀的羌芽基地、茶园、茶艺馆等。

(三)课程设置

茶文化的课程设置主要从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两个方面来考虑,课时的比例应该是1:1.茶文化理论讲解主要从茶的饮用和厚重的历史文化,茶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融合以及充分利用茶的自然性,结合当地的人文环境和羌族的特定的品茶方式等对茶艺和茶道的重点介绍。比如:客来敬茶,茶与民俗民风,茶与歌舞及楹联,茶会,茶馆与茶艺馆,茶的传说;茶与水,茶之具,茶的山水情结及旅游,品茶与茶艺,茶与茶艺,茶与文学,书画艺术欣赏等;茶性茶德,陆羽《茶经》的哲学思想诠释,茶道与饮茶,名家与茶,中日茶道史实比较;茶文化之当代实践,茶文化和东方文化与现代化,发展茶文化等。除了理论教学,实践操作也是该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毕业后是否能够熟练的掌握基本技能,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是否能够从容流畅的介绍茶文化的相关知识,旅游管理学生是否能够开发茶文化旅游品牌资源等都是重要的考量内容,因此学生在具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的同时需要到茶艺馆进行参观、学习各种茶叶的冲泡方法和茶艺的表演等技巧。学校还可以联系旅游公司让学生到相关场所进行顶岗实习,给学生充分接触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师资情况及学分计算

由于该课程的操作性很强,因此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活动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行为个性及交往中的表现形成对学生的认知,学生接受了教师行为中所暗含的信息,并根据期望的方向表现出相应的行为。在这种互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学校安排一个茶道方面专业技能教师与学生互动,教师对茶艺的欣赏水平和茶艺表演的展示会感染、带动学生的创造力,帮助学生创造自己的辉煌。该课程由于是新开设的课程,可以作为旅游专业的学生的选修课,在大二的时候开设,时间为一年,共72个学分。

(五)考核方式的设计

本课程采用的考核方法分两部分,一是理论考试。这部分考核可以从平时的学习状态、课堂展示、学习心得、考勤等方面来进行综合评定;另一部分可以根据期末检测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从茶文化的历史、茶的种类等方向让学生撰写论文或者开展课题研究。为确保论文的质量,提前四周布置论题范围,本人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为学生简要讲授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及规范要求,规定完成的论文不能少于五个参考文献。其次是操作考试,这部分的重点放在茶文化讲解和茶道茶艺实际操作的考核上。两种形式的考核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综合评定,以此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结论

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学习茶文化知识,不仅能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丰富专业知识,还能更好地为我国的旅游事业作贡献,确实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加上学校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阿坝州的羌茶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羌茶具有独特的品味和文化。人们充分利用当地大跨度海拔优势,把羌茶种植生产作为重要经济收入之一,因此,在与当地经济和文化有密切关系的高校开设茶文化与茶道艺术课程非常必要,对羌茶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茶文化课程的开设丰富了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也为学生从事茶艺相关工作,缓解就业压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传统茶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一)教材编排

教师要结合阿坝州的地理环境、经济条件等具体条件来进行教材的编撰。由于茶文化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教学,因此,要结合已有一些教材作为基础,选择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的资料。教材:以王玲的《中国茶文化》为底本,《茶艺百科知识手册》,和其他茶文化相关教材为资料,学校专职教师根据茶文化的相关资料结合阿坝州的具体情况进行编撰,确保实用。

(二)教学设施

1.教学设施:多媒体演示配套设施、电脑、收录机、舒缓音乐等设备。

2.教学设备器具:茶具10套、玻璃杯若干只、各类茶叶若干、茶叶罐等。

3.教学场地:茶艺学多功能实训室、水磨映秀的羌芽基地、茶园、茶艺馆等。

(三)课程设置

茶文化的课程设置主要从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两个方面来考虑,课时的比例应该是1:1.茶文化理论讲解主要从茶的饮用和厚重的历史文化,茶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融合以及充分利用茶的自然性,结合当地的人文环境和羌族的特定的品茶方式等对茶艺和茶道的重点介绍。比如:客来敬茶,茶与民俗民风,茶与歌舞及楹联,茶会,茶馆与茶艺馆,茶的传说;茶与水,茶之具,茶的山水情结及旅游,品茶与茶艺,茶与茶艺,茶与文学,书画艺术欣赏等;茶性茶德,陆羽《茶经》的哲学思想诠释,茶道与饮茶,名家与茶,中日茶道史实比较;茶文化之当代实践,茶文化和东方文化与现代化,发展茶文化等。除了理论教学,实践操作也是该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毕业后是否能够熟练的掌握基本技能,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是否能够从容流畅的介绍茶文化的相关知识,旅游管理学生是否能够开发茶文化旅游品牌资源等都是重要的考量内容,因此学生在具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的同时需要到茶艺馆进行参观、学习各种茶叶的冲泡方法和茶艺的表演等技巧。学校还可以联系旅游公司让学生到相关场所进行顶岗实习,给学生充分接触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师资情况及学分计算

由于该课程的操作性很强,因此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活动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行为个性及交往中的表现形成对学生的认知,学生接受了教师行为中所暗含的信息,并根据期望的方向表现出相应的行为。在这种互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学校安排一个茶道方面专业技能教师与学生互动,教师对茶艺的欣赏水平和茶艺表演的展示会感染、带动学生的创造力,帮助学生创造自己的辉煌。该课程由于是新开设的课程,可以作为旅游专业的学生的选修课,在大二的时候开设,时间为一年,共72个学分。

(五)考核方式的设计

本课程采用的考核方法分两部分,一是理论考试。这部分考核可以从平时的学习状态、课堂展示、学习心得、考勤等方面来进行综合评定;另一部分可以根据期末检测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从茶文化的历史、茶的种类等方向让学生撰写论文或者开展课题研究。为确保论文的质量,提前四周布置论题范围,本人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为学生简要讲授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及规范要求,规定完成的论文不能少于五个参考文献。其次是操作考试,这部分的重点放在茶文化讲解和茶道茶艺实际操作的考核上。两种形式的考核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综合评定,以此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结论

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学习茶文化知识,不仅能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丰富专业知识,还能更好地为我国的旅游事业作贡献,确实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加上学校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阿坝州的羌茶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羌茶具有独特的品味和文化。人们充分利用当地大跨度海拔优势,把羌茶种植生产作为重要经济收入之一,因此,在与当地经济和文化有密切关系的高校开设茶文化与茶道艺术课程非常必要,对羌茶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茶文化课程的开设丰富了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也为学生从事茶艺相关工作,缓解就业压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传统茶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一)培养茶文化人才是参与世界文化产业竞争的需要

知识经济时代,各种文化相互交流融合,优胜劣汰。茶文化可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名片之一,提高中国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舞台中的影响力。

(二)培养茶文化人才是社会沟通发展的需要

老舍先生在谈到其话剧作品《茶馆》时曾说到:“茶馆里人来人往,汇聚了各色人物、三教九流,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在古代,既有文人士大夫会友于茶馆,也有商贾老板谈生意于茶楼,更多的中下层市民将茶馆作为聚集休闲之所。近现代以来,人们通过茶馆聊天聚会、娱乐休闲,达到沟通交流、了解信息的目的。由此可见,茶馆成为社会交流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公共场所。

(三)培养茶文化人才是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需要

中国饮茶的历史源远流长,由茶圣陆羽所著的最早的茶专著《茶经》也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茶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与饮茶器具、民俗、行为、舞蹈和儒家思想相融合,形式推陈出新,内涵不断丰富。一方面,我们要继承传统茶文化,使其得以传承;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尝试让茶文化融入更多的近现代元素,使其发扬光大。

(四)培养茶文化人才是促进茶叶经济发展的需要

各种茶文化活动的举办,如茶文化节、茶艺大赛、茶具展览、茶叶博览会、国际茶文化交流会等文化活动,必然会吸引更多的人品茶、爱茶。这些文化活动能对茶文化起到交流、升华的作用,也可以把中国茶文化和茶叶推向市场,带动茶叶产业的经济效益。

二、传统茶文化人才培养的紧迫性

随着茶叶产业的不断扩大,茶文化日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但整体来讲,我国茶文化产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茶叶产业的发展。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茶文化存在着散、乱、杂的现象。一些地方、企业各自为政,唯利是图、恶性竞争,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茶文化的发掘和传承,随意杜撰、抄袭模仿,扰乱了市场环境,同时也降低了自身信誉。目前,我国茶文化人才培养存在以下问题。

(一)培养专业少

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专业设立了我国至今唯一一个茶文化本科专业,从2011年的招生计划来看,该专业每年招收六十名本科生。少数几个高职高专院校也在培养茶文化的专科学历人才。人才培养的数量显然不能满足茶文化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二)研究专著和论文少

从国内最大的购书网站当当网,以“茶文化”为主题搜索图书,只能找到113本图书;从CNKI上以“茶文化”为篇名搜索相关期刊论文,也只能找到2272条搜索结果,其中CSSCI中只有78条记录。

(三)茶文化高端人才少

与茶文化相关的职业目前仅限于茶艺师。茶艺师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五个等级。主要是对茶艺操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考查,而在茶艺方面创新性的高端人才在我国仍然缺乏生长的土壤。

三、茶文化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

(一)外部保障机制

1.政策支持

政府部门应该重视茶文化人才培养的战略地位,为茶文化专业人才培养创造有力的政策环境。从人才培养方面,在产茶大省的农业院校开展学历教育和应用科学研究,支持茶叶企业和研究院所定向培养茶文化专业人才。从人才应用平台方面,在旅游开发、外宾接待等场合弘扬中国传统茶文化,促进市场对传统茶文化人才的需求。

2.资金保障

从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方面讲,即使茶文化人才的培养在短期内看不到经济效益,也必须坚持和发展下去。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包括人才培养经费、课题研究经费和适当的企业补助等。只有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传统茶文化人才,才能正向激励茶文化研究人员和支持茶文化发展的企业。

3.社会支持

茶文化的研究和相关人才的培养不是自娱自乐,不能闭门造车。它的目的也不仅仅是单纯地实现文化传承,而是要走向社会、面向市场、实现价值,促进和推动茶文化产业以及茶叶产业的繁荣发展。所以,茶文化人才培养需要获得社会的支持。高等院校必须走出去,与茶叶企业或行业协会等进行深度合作,共建茶文化研究中心、课题小组,采取项目合作的形式,更好更快地把学校的学术成果转化为产品。

(二)内部保障机制

1.活跃茶文化的科学研究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茶文化研究严重缺乏学术性乃至严肃性,自科学者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茶文化方面,人文学者也没有把实践操作与学术研究联系开来,这就导致茶文化一直处于被动的传承阶段,而几乎没有学术创新。要培养传统茶文化的高层次人才,把高层次人才留在传统茶文化领域,就必须活跃传统茶文化的研究氛围,以学术研究带动人才培养。

2.创新课程体系

农业院校可以在茶学专业加大对茶文化相关课程的教育力度,将原有的选修课升格为必修课。也可以在全校开设茶文化和茶艺方面的公共选修课,让学生了解茶的故乡在中国,充分了解中国传统茶文化,学习茶艺。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创新能力的培养

茶文化属于应用学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但要注重理论的掌握,还要强调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多方位培养茶文化发展所需创意设计、茶艺表演、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复合人才。

传统茶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虽然我们在时间上界定了30年来的陆羽《茶经》研究,但并不忽视在这之前的学者所做的研究。目前可查的最早公开发表的陆羽《茶经》研究论文是庄晚芳先生《关于陆羽及其茶经的一二事》(载《茶叶通讯》1963年第1期),该文对陆羽生平的片断史料,以及陆羽撰写《茶经》的动机作了简要辨析。真正学术意义上对《茶经》进行比较全面而系统地研究的,开始于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时期,即1978年至今的30余年。这一时期的研究逐渐走出了传统茶学、茶业的界限,而在更为广阔的人文社会科学的视野当中对陆羽及其《茶经》进行考察和研究。众所周知,学术研究活动总是不可避免地受到所处时代(或时期)的影响或驱动,陆羽《茶经》的研究历程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概括地说,新时期以来的陆羽《茶经》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1978至1989年是陆羽《茶经》研究的复苏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拨乱反正和思想解放,随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茶叶工业的需要,随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追寻和回归,作为茶学、茶史和茶文化的经典著作,陆羽的《茶经》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传播茶叶知识、进入茶学以及传统中国茶文化领域的门径,此时在中国内地逐渐复苏并引起了关注。这一阶段出版了一些科普性或介绍性的图书和文章;同时也出现了不少专题性的研究论著,包括公开出版的《茶经》研究著作10部,陆羽研究专著6部,发表《茶经》与陆羽研究论文39篇。这些著作与论文对《茶经》的文献价值、陆羽的历史地位进行了研究,或对《茶经》的版本、成书进行考察,或加以译解注释,或对陆羽的生平进行史料方面的搜辑、整理与考辨等。这些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张芳赐的《茶经浅释》(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傅树勤和欧阳勋的《陆羽茶经译注》(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陆羽研究会编的《茶经论稿》(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都是产生了一定影响力的著述。傅树勤的《茶神陆羽》是早期出版的一部关于陆羽的传记。欧阳勋的《陆羽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寇丹的《探索陆羽》均为作者多年研究陆羽的集成之作。在香港,由内地学者陈彬藩撰写的《茶经新篇》可谓“海外最畅销的书籍”,此书一版再版,如今已发行第五版,书中收录陆羽《茶经》研究论文一篇,并附录《茶经》原文,加上注释和语体译文,此外还补充了有关现代茶文化交流的论文若干篇,是谓之“新篇”。在台湾,张宏庸编的《陆羽全集》、《陆羽茶经译丛》、《陆羽研究资料汇编》、《陆羽图录》、《陆羽书录》于1985年出版,这一系列著作汇辑了陆羽的生平史料、《茶经》的多个外国译本、以及相关研究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这一时期的权威著作是吴觉农主编的《茶经述评》,其富有新意的“且译且评且述”的写作方式至今仍被许多学者所沿用。该书初版于1987年5月,并于2005年3月再版,是茶学界公认的典范之作。这一阶段陆羽《茶经》的研究者主要是茶学和茶业界的学者,这些研究著作和学术论文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陆羽《茶经》研究的基础,对此后的研究所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二)1990至2002年是陆羽《茶经》研究的调整阶段

20世纪80-90年代之交,是新时期茶文化研究的重要转型期。一方面,中国茶文化的民间团体活动在此时活跃了起来,另一方面,一些颇具影响力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也陆续建立起来,全国各地种种国际性、全国性或专题性的茶文化活动及学术研讨会纷纷举行,极大地推动了茶文化研究的开展。在这股茶文化研究的热闹场景中,与其说陆羽的《茶经》研究是其中的一个分支,勿宁说是进入中国茶文化的一个端口,一个绝佳的、当仁不让的范本。因为研究陆羽不可能不涉及到唐代佛寺、唐代茶经济、文人心态、酬唱交游等文化范畴的内容,研究《茶经》也不可能不研究中唐以前的茶史。在某种程度上,陆羽《茶经》研究应该说是茶文化研究与发展的先导。1986年,湖北天门举行了首届陆羽研究学术讨论会,1990年,浙江湖州举办了陆羽茶文化研究会,两次会议都为陆羽《茶经》的中外学术交流与研讨提供了平台,但两次会议主题的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的,即从“茶学”(或“陆学”)向“茶文化研究”的转向。面对20世纪90年代新的契机和背景,陆羽《茶经》研究的调整和转向似乎是自然而且必须进行的。事实上,这一阶段出现的论著的确从一般性的普及、介绍性写作进入到较深层次的研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比如日本学者千宗室的博士学位论文《〈茶经〉与日本茶道的历史意义》1992年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专著从文化史和思想史的角度,着力考察了《茶经》对日本茶道的影响和意义,是中日茶文化交流的研究成果。与前十年相比,这一阶段的研究状况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探索与固守同在、冷寂与热闹并存。据笔者初步统计,出版的研究著作的数量减少了,只有5本;但发表的学术论文的数量则显著地增加了,共计113篇。这其中当然有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大背景方面的原因,但有两个直接因素值得关注:一是进入深一层次的和更加广阔的茶文化研究领域是这一阶段的大势所趋,在论著的选题上,表现为“面”的铺开甚于“点”的钻探,不少学者撰写和发表了许多有独到见解的茶文化论文与著作,一批颇有价值的资料性著作与工具书也在这一阶段先后编撰问世。这些论著发表和出版的背后,是学者们所付出的大量时间与精力。陆羽及其《茶经》虽然是茶文化研究必然会涉及的部分,但并不是这一阶段的研究重点,研究视野的拓宽使其成为研究茶艺、茶道、茶文化的载体或重要文献之一,因此研究专著的数量有所减少也就不足为奇了。二是这一阶段茶文化杂志与学术期刊对茶文化研究所起到的推助作用。茶文化的杂志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有所增加,但刊发论文数量仍然十分有限。直到1991年,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主办、陈文华主编的《农业考古》杂志推出《中国茶文化专号》,此后每年出版两期,成为国内唯一公开出版的茶文化研究刊物。据笔者有限的统计与分析,在1991至2002年公开发表的90余篇陆羽《茶经》研究论文当中,有60篇发表在《农业考古》,约占该阶段总数的65%,超过了半数。虽然这65%当中有相当数量只是平庸之作,但有一定学术影响的佳作大多都刊载在《农业考古》上,却是有目共睹的事实。陆羽《茶经》的研究论文能够成倍增长,与这份杂志所提供的平台是分不开的。这一阶段学界对陆羽《茶经》的研究除了继续对陆羽生平及行迹、陆羽的茶学等进行考察之外,尝试着将其与茶道、茶具、唐代经济文化等结合起来,对《茶经》的文化内涵以及陆羽的思想、形象、生平轶事也进行了初步研究。虽然有精微见解的作品罕见,但学界拓宽研究视野、转向茶文化研究的努力还是值得肯定的。

(三)2003至2011年是陆羽《茶经》研究的提升阶段

进入21世纪以来,茶文化的当代认同与学术研究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在现实生活中,渐入小康的中国人在喝茶品茗之中,更注重审美的体验,作为茶文化重要载体的都市茶艺馆,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立了新的形象。相关学术活动仍在继续,如2010年,湖北天门成立了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陆羽茶经研究中心”。从学术成果的统计数据来看,这一阶段共116篇,研究著作12部,科普类图书及文献31部。此外,还有硕士学位论文及博士学位论文各一篇。(1)下表按年度列出2003-2011年间公开发表及出版的论文、研究著作、科普类图书及文献的目录,限于篇幅,论文一栏在此只标明当年发表的篇数。从上表可以看出,2003年可作为这一阶段研究整体水平提高的标志性年份,这一年21篇,出版专著3本,其他图书4本。这一年关于陆羽的生平史料的辑佚、年谱等文献研究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同样在这一年,陆羽《茶经》的学术研究和专业性的通俗读物也保持在一个稳定的增长状态。2006至2011年,《茶经》的通俗读物在图书市场更是有增无减,各种影印、精装、图解、茶话性质的《茶经》编译图书不断地推陈出新,可谓琳琅满目,作为传统的经典文献,近几年《茶经》有向常销书甚至是畅销书迈进的势头。这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在当时“国学热”的背景下,茶文化、茶知识的学术普及及市场需求情况。这一时期的著作有三个特点,一是在《茶经》的解读与译注方面有所精进,除了文字注解之外,还出现了不少图解类的图书。除了纸质出版物外,在互联网上还出现了电子版的《茶经集注》。第二个特点是将《茶经》与唐代以后的茶书,如《续茶经》、《意林》、《陶说》等合并呈现。第三个特点是深层次的研究探索著述少,普及性的编纂图书文字多。此阶段在《茶经》的校注上达到较高学术水准的学术著作有两本:一本是程启坤、杨招棣、姚国坤合著的《陆羽〈茶经〉解读与点校》;另一本是沈冬梅的《茶经校注》。

通过对新时期以来陆羽《茶经》研究历程的回顾,从整体上我们能看到一个比较清晰的行进履迹,即从最初的发现与关注,到注释与考证、版本与成书,以及陆羽生平史迹为主的文献学研究,到古茶叶、茶学研究,再到作者心理、时代背景、写作思想、文化意义及当代启示等等的综合性考察,研究者的视角在逐步扩大,研究重心也有所转移。纵观30年来陆羽《茶经》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大致可从五个方面来进行归纳:

(一)《茶经》的校注和考释

从文献学角度对《茶经》进行研究是治学的基础,是认识《茶经》文献价值的辅佐,也是进行其他深入研究的起始。《茶经》虽然篇幅不长,但毕竟在寰宇中流传了1200多年,它不仅文字精短简明,而且很多语词“奥质奇离”,还有不少异体字、简笔字、通假字,想读懂它并不容易。关于最早的现代《茶经》译注本,一般认为是台湾学者林荆南,于1976年据张宗祥刊本将《茶经》今注今译。近期,有学者对此提出异议,认为黎际明(1880-1956)是最早的《茶经》译注者。(2)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少专家学者做了大量的校订、注释、语体文翻译的工作。在众多的校译之作中,吴觉农先生编撰的《茶经述评》广征博引、校注严谨,并将《茶经》放在传统茶文化史的大背景下进行考释,获得了学界的高度赞誉,陆定一称其为“二十世纪的新茶经”。经过第二版修订,该书以十章为纲目,依次按照正文、校记、注释和译文的顺序逐章书写,并自绘相应图片,最后附录四则。这本书具有区别于其他校注之作的学术价值和创新意识,但是限于体例,《茶经述评》最突出的还是其中“述评”的部分,校记和注释两部分不得不删繁就简,这也给更为细密的校注与释译工作留下了空间。到了21世纪以后,有两本《茶经》校注的力作陆续出版,给学界提供了新的解读和有益的参照。一本是程启坤、杨招棣、姚国坤合著的《陆羽〈茶经〉解读与点校》,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出版,全书以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在收集研究陆羽《茶经》多种版本的基础上,对《茶经》进行了逐段逐句的解读,特别对原文中难以理解的词语和难读的字进行了注解和注音,同时还插入了大量的彩色图片,点校采用繁体字,并附有校注说明,目的是为国内外茶文化爱好者提供一本文字规范的《茶经》白话文本;另一本是沈冬梅的《茶经校注》,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出版,全书以现行所有《茶经》版本的祖本———国图馆藏宋刻百川学海本为底本,选用26种国内外藏本为校本,并参阅大量相关文献,同样采用繁体字对《茶经》作了认真的考释,书后附录陆羽传记资料和历代《茶经》序跋赞论。总的印象是该书的校勘做得十分严谨,并提出了许多前人所未发的独到见解,是一部相当出众的学术著作。除了上述公开出版物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一些茶学机构内部印行了对《茶经》进行校注的作品,也为不少学人所参考和使用。(3)此外,前面提到的电子版《茶经集注》在网络上也有很高的人气和点击量。这些为促进更多的人阅读理解《茶经》是有积极作用的。由于《茶经》在南宋之前并无刊本,在相当长的时间靠钞本流传,此后虽在官修、私修目录中均有著录,但即使是最早的百川学海本也有讹误,很显然,校订工作对《茶经》原文的释义和引用的正确性都会产生重要影响,细致的校注、点读是为后人解惑增益的基础。曾有学者对四库全书文渊阁本陆羽《茶经》进行了校订,这些校订有不少是正确的,有些则出现了理解上的偏差。(4)这也说明要圆满地解释原文,必需有深厚的文字学、音韵学方面的根底,同时还需要对茶知识的不断理解与深化,可见校勘的工作殊为不易。老一辈学人张芳赐先生早已指出,《茶经》前八章都有“原注”(指现存《茶经》版本中的文间注),特别是第八章的原注最多。这些原注,有的当非陆羽自注,有的难以辨明何人何时所注。对这些原注的辨析其实很重要,虽然囿于资料的限制,很难对所有的引文及原注进行辨析,但还是有不少学者进行了讨论与探究,并提出了不少独立的见解。邓乃朋对于《茶经•七之事》中记载的一则史料,即晏婴食“茗菜”一事表述了自己的看法,认为这一史事是后人羼入的,并非陆羽原文;(5)而游修龄则认为“茗菜”应是“苔菜”之误;(6)于良子对于《茶经•一之源》中“其字旧注”中的舛误作了文字上的辨析;(7)王家葵对《茶经》所引述的“苦茶”条目进行了考证,(8)王钟音对《茶经•三之造》中两段文字中若干形容词的涵意提供了一种解释的可能性。(9)这些文章为我们客观地理解《茶经》原文中的字词及部分史事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二)《茶经》的成书和版本研究。

《茶经》不仅文字古奥难懂,而且版本复杂,经历了多人多次传抄、校订、翻刻、印行,千百年来《茶经》的版本甚多,在传统四部分类当中又归类不明。厘清《茶经》的版本源流,能为学术界更好地使用《茶经》提供可靠的依据。对为数众多的版本进行研究,不仅可以解决《茶经》自身的文字内容问题,同时也可以梳理出相关的茶文化发展史。对于《茶经》问世的时间,学界一般认为在公元756-780年之间,但具体成书于哪一年,仍然众说纷纭,没有定论。争论主要聚焦三个问题:一是《陆文学自传》是陆羽自撰还是经他人篡改的伪作;二是陆羽著《茶经》是一次完成还是作过修改,有没有所谓的“初稿”和“修改稿”;三是短时期内陆羽获取《茶经》写作的资料来源问题。1958年,万国鼎在《茶书总目提要》中确定为乾元元年(758年)左右;傅树勤对美国和日本学者的研究结论做出的回应是:《茶经》初稿成于760年底或761年初,其后有两次大的修订,一次在764年,一次在774年;(10)杨浩认为《茶经》撰写于760年,成书于761年;钱时霖认为《茶经》的成书时间最迟是761年,不同意775年再度修改的看法;(11)沈冬梅在其著作《茶经校注》中分析了有关成书时间的三种看法,认为《茶经》经历了初稿和修改稿的过程,对于《韵海镜源》三条茶资料未入《茶经•七之事》的原因,沈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除了以上各种观点,还有不少学者撰文论述《茶经》成书时间,甚至引发了陆羽在何地撰写《茶经》的争论,表明了这一问题研究的分歧依然存在。从宋代至民国,历来相传的《茶经》大约有六十余种版本,迄今可见的五十余种版本,都是南宋以后流传的《茶经》版本,这其中还有不少在海外流传: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有卡本特儿《茶经》本;另有威廉•马克斯《茶叶全书》本;英国有大百科全书本;韩国有茶文化本、崔孔述韩国茶道本、韩国茶文化研究资料本、徐庭柱茶经刊本、金云学韩国茶文化本、李圭正茶经刊本、金明培茶经刊本、韩国茶书本;日本的《茶经》藏本更多,达到20多种,早在元禄5年(1692年)的《广益书籍目录》就有《陆羽茶经》两册,这恐怕是日本刊行《茶经》的最早版本。学界对可见的各种版本的《茶经》进行了爬梳、研究和一定的对比。有的学者曾将它们分为“四库全书本”和“桑繧庐藏本”两个大类;(12)后又在这两大系统之外加上一类曰“名家校勘本”;(13)有的学者将它们分为刊本、丛书本、附刊本和译注本;有的学者分为有注本、无注本、三是增本、删节本(14)。马晓乐、祝恩元对历代《茶经》及海内外版本的流变情况进行了考察;(15)此外,基于百川学海本的文献价值,沈冬梅撰文专门介绍了该本的概貌,并指出了国图宋刻百川本《茶经》与日本宫内厅书陵部百川本、民国陶氏景刊百川本的异同。(16)

(三)《茶经》本体研究

《茶经》本体研究,指的是在茶学和茶史的学科意义上对《茶经》进行的研究,它既要有令人信服的资料依据,又要关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联,应当引起重视。作为一部茶书,《茶经》总结了中唐以前关于茶的知识,论述了茶之源、茶之具、茶之造、茶之器、茶之煮、茶之饮、茶之事、茶之出、茶之名、茶之图等许多方面。按照现代科学划分,一部《茶经》几乎囊括了茶学和茶叶生产的各个方面。30年来,《茶经》本体研究不能说涵盖了陆羽茶学的所有面向,但是对其中有现实意义的重要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探究和研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对茶的产地起源、茶的形态特征、茶的采制用具和烹饮器具、茶的术语、茶的地名等与现代茶学相关问题的阐释、考辨与解析上。茶的起源是研究茶史无法避开的问题,《茶经》开篇的“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不仅是关于野生古茶树的生长环境和地点的最早记载,而且为我们寻找茶树的原产地框定了范围。在国内外各种茶树起源的假说中,以中国起源说最为有力,而在中国起源说中,有越来越多的证据倾向于认为西南地区(特别是云南)是茶树的原生地。不过,在讨论茶树原产地问题时,经常出现把茶树的原产地与饮茶文化的起源混淆起来的现象,如有学者就认为最早出现人工栽培茶的地区,和最早培植出茶文化的地区都是四川,(17)这就没有把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进行区分。还有学者发现《茶经》记述有与现实地理情况不尽相符之处,经过实地调研后认为,“巴山峡川”应不仅是指长江三峡一带,而应包括川渝南部、黔西北部。(18)我们认为,基于田野调查资料对《茶经》原文的存疑和新证,是应该加以提倡的。“一之源”从字义看是茶的起源,其实并不完全如此。陈椽先生认为这节研究的主要问题有二:一是茶叶品质与土壤和鲜叶性状的关系;二是饮茶与卫生的关系。(19)邓乃朋、戈佩贞在两篇重名文章中,联系现代茶叶生产的实际,对“一之源”进行了逐句的解析,说明《茶经》中的许多表述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20)丁俊之认为,陆羽对茶叶效用的评价虽有局限性,但提示了茶不仅可以健身体而且健心灵,“采不时,造不精,杂以卉莽,饮之成疾”一句对当今茶叶市场上出现的质级不符,农药超标等问题仍有启示作用。(21)林盛有调查了顾渚紫笋茶的生态环境、茶树品种与茶质特点,论述了其与“一之源”中有关“上”的一段文字的相关性。(22)这些都有一个共同的关注视角,即以满足现代茶业发展的需要为目的,实现对历史文献的有效利用。除了“一之源”外,不少学者还撰文对《茶经•四之器》进行了考察。如沈冬梅的《风炉考》、罗庆江对“风炉”和“漉水囊”的考辨;(23)殷玉娴、王峰还对“漉水囊”的佛教属性进行了一番讨论。(24)此外,一些学术争鸣颇值得关注。这里不妨举两个例子,一个是关于“四之器”中一段文字的理解,《茶经》原文是:“眊,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瓷不如越三也。”“邢不如越”的瓷评由此滥觞,影响着后代文人雅士对瓷的评品。李纪贤先生对这种所谓褒越贬邢之说提出反驳。作者以邢、越二窑系的历史遗留物和考古证明为依据,从烧造工艺到造型装饰、色彩等方面进行比较,甚而利用现代科学的条件,通过化学分析和物理鉴定来比较质量上的异同,以说明陆羽论断的偏颇和错误。(25)李砚祖先生则对此有不同的理解,他认为陆羽“邢不如越”所指界的实质内涵不是邢、越二窑瓷器在实际质量上、烧造上、造型上乃至装饰上有多大差异;而是包括陆羽在内的整个文人士大夫阶层的人文心理、审美意识和特定的工艺审美观。正是这种审美观所导向的内在文化心理,才是我们理解陆羽这一定论的钥匙。(26)另一个例子是对茶器的辨析,从《茶经》上下文和《封氏闻见记》等平行文献中可知,“四之器”中应列录陆羽煎茶二十四器,然今本《茶经》列有二十五器,到底误入了哪一“器”,学者似有不同的看法。丁以寿认为“繶”为采茶用具,而非茶器;(27)沈冬梅认为,文中有“以则置合中”,或许是陆羽将“罗合”与“则”计为一器;(28)而欧阳勋在一篇论文中认为“交床”应为附属器。(29)究竟哪些是言之凿凿的论据,哪些只是猜度,还有待学者明鉴。这两个例子带给我们某种提示,即要想真正理解和把握《茶经》的实质内涵,还需要进入深层次的、根本性的文化研究领域。

(四)对《茶经》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探讨

《茶经》的出现不是偶然,它的存在也不是孤立的,作为一部承前启后的茶学巨著,它受到中国文化的形塑,也是中国文化的载体。如果以“古为今用”的标准去衡量,《茶经》中的很多茶科技方面的内容由于时过境迁,只能作为历史经验;但如果从文化史的角度来看,《茶经》中所体现的茶道精神、文人心态、民族意趣、饮茶习俗、以及生活方式等,却能跨越时空,散发出独特的魅力和价值。30年来,学界对《茶经》文化内涵的研究探讨主要涉及茶道精神、茶艺观、美学思想、宗教关系、以及唐代茶文化的社会思想根源等几个方面。如傅铁虹对《茶经》中的道家美学思想展开的论述,并初步讨论了道家美学思想对后世品水文学、对茶诗、对茶艺术创作、对现代饮茶情趣的影响;(30)寇丹关于《茶经》的诞生基础和文化内涵的论述,(31)钱大宇对《茶经》的人文精神所作的阐发,(32)徐荣铨对陆羽《茶经》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唐代茶文化的思想源泉的论述,(33)林瑞萱对陆羽茶道美学的讨论,(34)朱海燕等对《茶经》体现出来的“生态美”农业观、陆羽茶审美观的成因及其现实意义所作的阐释(35)等等。这些论文的最大特点是提出了新的问题与新的角度,其中不乏出色的论述,然而,继续深入展开的研究却罕见。对《茶经》的文化内涵讨论最多、争议最大、也是最核心的要目大概当属学界对“精行俭德”的解释了,对于该词在行文中如何断句、如何释义、浓缩了怎样的茶道精神等问题,学者们各抒己见,至今仍众说纷纭。据学者统计,仅该词在原文中如何断句,目前就有至少6种不同意见。(36)“精行俭德”这一主旨所反映的茶道精神,有的学者认为它代表的是一种儒家理想人格和儒家茶文化的理想,有的认为它受道教茶文化的影响更多,还有学者认为它主要是源于佛禅文化的影响。的确,陆羽作为一个早年与佛家分道扬镳、后又与这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与儒、道、隐各家均有涉猎的颇为传奇之人,他将自己置身于不同的思想与文化系统,并游走其间,这背后应当是相当复杂的文化交织与碰撞。因此,仅仅从字面意义来考察“精行俭德”语出何方,恐怕过于肤浅,在儒、释、道、隐等文化之间建立起相互联系应是认清这一主旨内涵的方向。陆羽所生活的唐代,儒、释、道、隐都有其自身固有的发展,但它们总是互相影响着,其方式时而十分微妙,时而又显而易见,这种微妙的交叉是研究“精行俭德”丰富性的重要构成部分。期待学界在这方面有新的观念和更有力度的阐释。

(五)对陆羽进行了多面向的研究

作为《茶经》的作者、茶学的开创者,陆羽被后世奉为茶神、茶仙、茶圣,享有崇高的地位。陆羽和《茶经》在学者们看来,已形成一种互为关系,这就意味着研究陆羽不可能不关注《茶经》,研究《茶经》也脱不开陆羽,两者成为统一体。因此,前述的《茶经》研究四个方面的论著几乎都涉及到陆羽的茶学。但这里的区别在于,既然是对陆羽进行全方位的研究,那么除了关注作为“茶人”的陆羽,也关注作为“文人”的陆羽。据笔者统计,从1980到2011年,公开发表的以“陆羽”为研究主题的论文有150余篇。这些论文基本可归结为六个方面:一是陆羽的生平身世,包括对他的名号、卒年、行踪遗迹、交游、著作存佚的考述;二是陆羽的形象,包括他丑陋的常人形象以及在民间信仰中光彩的“茶神”形象;三是陆羽的思想品格;四是陆羽的茶学观念;五是陆羽的文学创作,主要是他的诗歌创作、书法理论、方志编纂;六是陆羽研究的评论文章。可以看出,这些研究内容是多面向的,甚至是驳杂的。但实事求是地说,每个面向研究的学术水准并不均衡,而是有短有长,有高有低。其中持续时间最长、研究成果最多的,当属陆羽的生平研究与考证。关于陆羽生平最权威的考证是储仲君、陈耀东二先生作的《唐才子传•陆羽传》笺证,(37)但限于体例,他们对陆羽生平的重要问题未能作出翔实的考订,其中就包括陆羽的卒年问题。陆羽生平公元733年,学界对此没有意见,但对其卒年却有不同的说法。近几年随着研究的深入,在更广泛深入的史料发掘基础上,对陆羽卒年的认识基本明朗并趋于一致:陆羽卒于贞元十九年,即公元803年。对这一问题的争鸣及讨论,可参考殷玉娴的《陆羽卒年考述》(38)和竺济法的《陆羽卒年再认识》(39)。由于《新唐书》和《全唐文》所载陆羽传记简略,使人们对他的生平总有扑朔迷离之感,不少学者挖掘和增补了不少有关陆羽生平的史料。史念书对《全唐诗》中与陆羽相关的诗句及其中晚年的行止做了考述。(40)关于陆羽的生平著述,除了载于茶叶典籍之外,广泛散布在其他相关史料中。万国鼎曾据《梁繷漫志》作过考证,但增补不多。此后,欧阳勋、周靖民、朱自振等多位学者从诗集、方志中辑出有关陆羽的史料,(41)尹占华从唐宋诗集、文集、碑记中将陆羽的著作与佚文作了辑考,(42)周志刚撰述的《陆羽年谱》和《陆羽著述辑考》等等,这些学者在史料文献上作的发掘,为陆羽研究的深入、为更接近历史上那个真实的陆羽,提供了新的资料,铺设了新的地基。

我们已经详尽地评述了30年来陆羽《茶经》研究走过的历程和取得的学术成就,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研究者的知识背景和研究旨趣。回顾以往的学术得失,是为了理性而客观地加以省察与思考,从中得到些许对今后的研究者有益的提示,以促进学界在这一课题研究上有所提升,有所突破。

总的概括,30年来陆羽《茶经》研究呈现出一些特征:一,从研究者的学科背景来看,主要来自茶学、农学、史学、文献学、食品学等传统学科,大多数学者同时也是茶界人士。这就决定了陆羽《茶经》的研究成果基本上来自茶学、文献学和史学等几大领域。二,从研究方法来看,学界正经历从传统茶学、文献学、史学的观念方法到文学、美学、文化学的观念方法的转变,这一点在近几年表现尤为明显。进入21世纪以来,科技的突飞猛进、时空的流转变换使得《茶经》在物质与技术层面的现代价值日渐式微,然而在精神与文化层面所焕发出的价值却愈显珍贵。三,从研究模式来看,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研究多,观照问题与反思问题的研究少;理论性弱,功利性较强。这里也涉及到学界所乐谈的“问题意识”,体现在陆羽《茶经》的研究中,建立起学术前提和学术理念的论著寥若星辰,而基于学术意义上的真诚对话也不多见,因此难以碰擦出“火花”。除了这几个特征以外,陆羽《茶经》研究的不足之处也是比较明显的。如同大多数对历史经典的研究一样,虽然可以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对它们做一种“大问题,小切口”式的考察,但个案或专题研究难免存在支离破碎的问题,换句话说,微观研究、细部研究多,中观(或宏观)研究、系统(或理论)研究少。陆羽《茶经》研究也出现过这种现象,这里暂且以学界对陆羽行迹与交游所做的考察为例。我们知道,陆羽一生到过许多地方,结识了不少友人。考察陆羽的行踪、遗迹、交游、轶事,对于切入陆羽的文化身分、社会风貌、性情品格、以及当时文人雅士阶层的心理意趣等课题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但相关研究的某些方面却存在着一些误区,从对陆羽行迹研究的论文标题看,几乎都呈现出相似的“点对点”的简单套路,其中以“陆羽+地名(+宾语)”的格式为题的论文就有将近30篇。这多少暴露出在对一些问题的研究过程中,学术视野的狭窄和问题意识的缺席。此外,一些对于陆羽行踪的考证夹杂着比较明显的地方利益,强调现代行政区划的地理概念,淡化古代行政区划的地域及文化属性。这些问题都是在学术研究中应当尽量避免的。不管怎样,通过对陆羽《茶经》研究的成绩与不足进行反思,从中可以汲取一些对于未来的进一步研究有用的信息,简要地说,就是了解学界已经研究了哪些问题,哪些问题研究得还不够,哪些问题很重要却亟待学者去解决。到目前为止,学界已做了很多关于陆羽《茶经》的茶学、文献学、史料的考证与研究,在没有发现新史料之前,一些传统学科的研究已进入相对饱和的状态,而文化学层面的研究却刚刚开始,开辟了新的学术研究空间。新的空间有新的空白和新的挑战,还有待学界和更多学者的关注和努力。

陆羽的《茶经》把茶的学问和文化系统化了,这是一个开创性的贡献,研究陆羽和《茶经》也是中国茶文化研究的重要构成。目前,中国茶文化的学科地位尚未确立,这就更需要学术的积淀、方法的整合、理念的重构,来提高中国茶文化研究的学术水准,通过真正的学术影响力来带动整个学科地位的提升。余悦先生曾指出,“茶文化研究最有可能产生较强影响力的,大体有六个方面:一是与哲学相关的研究,即中国茶文化与儒释道及其他思想层面的探讨,中国茶文化精神的进一步探寻;二是与历史学相关的研究,如茶文化各个历史阶段和事项的研究;三是与文学艺术相关的研究,许多文学艺术形式都有关于茶的内容,都得得关注和探讨;四是与民俗相关的研究,这方面还有许多未被发掘的领地;五是与美学相关的研究,茶艺可以说是美的集中表现,但对这一形态的美学思想和审美情趣都缺乏有深度的成果;六是与文化学相关的研究。”(43)这六个方面的研究虽然时对中国茶文化研究的整体而发,但对于陆羽《茶经》研究的未来走向,同样是适用的。这里不妨根据陆羽《茶经》的研究实际,对一些可行性课题作一简要而初浅的抒发。

首先,不管是论《茶经》的物质还是论《茶经》的精神,不论是探寻陆羽的生平还是他的思想,把他们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去揭示《茶经》所诞生的时代与历史上其他时代所共同面临的饮茶、制茶、茶的习俗、茶的利用、茶的交流、茶的变化等问题,去剥开陆羽及其跟随者对茶的道德、茶的精神、茶的意义进行宣扬的层层包裹。这将与那些单纯地把陆羽和《茶经》作为至高无上的“茶神”和“百科全书”所作的理想化研究有着根本区别。

其次,从哲学的角度观照陆羽的茶道精神,既要从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意识形态出发,同时也要兼顾思想史的非主流因素。在对陆羽思想的研究中,儒、释、道因素已有所考量,有学者曾零星提及“隐”、“野”、“禅”等观念意识,这些主流与非主流思想之间的分别,以及它们曾对陆羽的内在文化心理产生了何种影响,和程式化的茶道研究相比,这种研讨或许更值得期待。

第三,《茶经》用有三分之一的文字记载了茶的史事,涉及故事、散文、诗歌、传说、寓言等各类文学作品,这些为数不少以茶为对象的文学艺术作品既需要史学的日常叙述,也需要文学的丰富想象。这些叙述和想象或许能激发《茶经》新的生命力。

第四,在民间,有不少关于陆羽的俗信、传说故事和茶事习俗。但30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屈指可数,仅见学者曾对双溪地区民俗遗风进行过考证,其中提到了记载陆羽的民间故事和民间自编书籍。(44)要想在这一领域有所开辟,则需要民俗学者做进一步的田野调查和实证研究。

最后,除了对已知领域的陆羽《茶经》研究应有掌握之外,对海外学者的研究情况作及时的了解,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在如今热热闹闹国际茶文化交流表象的背后,从学术层面进行的交流并不尽如人意,大多数情况下是“自说自话”,缺少学术观点的撞击和深入的探讨。因此,在国际茶文化学术对话中的陆羽及其《茶经》的形象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正待开垦的领域。

传统茶文化论文范文第7篇

我国饮用茶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神农氏,茶叶是中国的国饮,中国人有“来客敬茶”的传统习惯,“茶”属于“开门七件事”之一,在民间有“茶祖节”的习俗。茶文化正是中国树立文化产业特色,区别于其他各国文化产业的重要标志。然而,茶文化在中国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倒是邻国日本却将茶文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以免再次出现中华传统被别国剽窃的现象。

(一)培养茶文化人才是参与世界文化产业竞争的需要

知识经济时代,各种文化相互交流融合,优胜劣汰。茶文化可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名片之一,提高中国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舞台中的影响力。

(二)培养茶文化人才是社会沟通发展的需要

老舍先生在谈到其话剧作品《茶馆》时曾说到:“茶馆里人来人往,汇聚了各色人物、三教九流,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在古代,既有文人士大夫会友于茶馆,也有商贾老板谈生意于茶楼,更多的中下层市民将茶馆作为聚集休闲之所。近现代以来,人们通过茶馆聊天聚会、娱乐休闲,达到沟通交流、了解信息的目的。由此可见,茶馆成为社会交流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公共场所。

(三)培养茶文化人才是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需要

中国饮茶的历史源远流长,由茶圣陆羽所著的最早的茶专著《茶经》也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茶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与饮茶器具、民俗、行为、舞蹈和儒家思想相融合,形式推陈出新,内涵不断丰富。一方面,我们要继承传统茶文化,使其得以传承;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尝试让茶文化融入更多的近现代元素,使其发扬光大。

(四)培养茶文化人才是促进茶叶经济发展的需要

各种茶文化活动的举办,如茶文化节、茶艺大赛、茶具展览、茶叶博览会、国际茶文化交流会等文化活动,必然会吸引更多的人品茶、爱茶。这些文化活动能对茶文化起到交流、升华的作用,也可以把中国茶文化和茶叶推向市场,带动茶叶产业的经济效益。

二、传统茶文化人才培养的紧迫性

随着茶叶产业的不断扩大,茶文化日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但整体来讲,我国茶文化产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茶叶产业的发展。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茶文化存在着散、乱、杂的现象。一些地方、企业各自为政,唯利是图、恶性竞争,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茶文化的发掘和传承,随意杜撰、抄袭模仿,扰乱了市场环境,同时也降低了自身信誉。目前,我国茶文化人才培养存在以下问题。

(一)培养专业少

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专业设立了我国至今唯一一个茶文化本科专业,从2011年的招生计划来看,该专业每年招收六十名本科生。少数几个高职高专院校也在培养茶文化的专科学历人才。人才培养的数量显然不能满足茶文化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二)研究专著和论文少

从国内最大的购书网站当当网,以“茶文化”为主题搜索图书,只能找到113本图书;从CNKI上以“茶文化”为篇名搜索相关期刊论文,也只能找到2272条搜索结果,其中CSSCI中只有78条记录。

(三)茶文化高端人才少

与茶文化相关的职业目前仅限于茶艺师。茶艺师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五个等级。主要是对茶艺操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考查,而在茶艺方面创新性的高端人才在我国仍然缺乏生长的土壤。

三、茶文化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

(一)外部保障机制

1.政策支持

政府部门应该重视茶文化人才培养的战略地位,为茶文化专业人才培养创造有力的政策环境。从人才培养方面,在产茶大省的农业院校开展学历教育和应用科学研究,支持茶叶企业和研究院所定向培养茶文化专业人才。从人才应用平台方面,在旅游开发、外宾接待等场合弘扬中国传统茶文化,促进市场对传统茶文化人才的需求。

2.资金保障

从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方面讲,即使茶文化人才的培养在短期内看不到经济效益,也必须坚持和发展下去。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包括人才培养经费、课题研究经费和适当的企业补助等。只有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传统茶文化人才,才能正向激励茶文化研究人员和支持茶文化发展的企业。

3.社会支持

茶文化的研究和相关人才的培养不是自娱自乐,不能闭门造车。它的目的也不仅仅是单纯地实现文化传承,而是要走向社会、面向市场、实现价值,促进和推动茶文化产业以及茶叶产业的繁荣发展。所以,茶文化人才培养需要获得社会的支持。高等院校必须走出去,与茶叶企业或行业协会等进行深度合作,共建茶文化研究中心、课题小组,采取项目合作的形式,更好更快地把学校的学术成果转化为产品。

(二)内部保障机制

1.活跃茶文化的科学研究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茶文化研究严重缺乏学术性乃至严肃性,自科学者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茶文化方面,人文学者也没有把实践操作与学术研究联系开来,这就导致茶文化一直处于被动的传承阶段,而几乎没有学术创新。要培养传统茶文化的高层次人才,把高层次人才留在传统茶文化领域,就必须活跃传统茶文化的研究氛围,以学术研究带动人才培养。

2.创新课程体系

农业院校可以在茶学专业加大对茶文化相关课程的教育力度,将原有的选修课升格为必修课。也可以在全校开设茶文化和茶艺方面的公共选修课,让学生了解茶的故乡在中国,充分了解中国传统茶文化,学习茶艺。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创新能力的培养

茶文化属于应用学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但要注重理论的掌握,还要强调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多方位培养茶文化发展所需创意设计、茶艺表演、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复合人才。

传统茶文化论文范文第8篇

一虽然我们在时间上界定了30年来的陆羽《茶经》研究,但并不忽视在这之前的学者所做的研究。目前可查的最早公开发表的陆羽《茶经》研究论文是庄晚芳先生《关于陆羽及其茶经的一二事》(载《茶叶通讯》1963年第1期),该文对陆羽生平的片断史料,以及陆羽撰写《茶经》的动机作了简要辨析。真正学术意义上对《茶经》进行比较全面而系统地研究的,开始于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时期,即1978年至今的30余年。这一时期的研究逐渐走出了传统茶学、茶业的界限,而在更为广阔的人文社会科学的视野当中对陆羽及其《茶经》进行考察和研究。众所周知,学术研究活动总是不可避免地受到所处时代(或时期)的影响或驱动,陆羽《茶经》的研究历程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概括地说,新时期以来的陆羽《茶经》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1978至1989年是陆羽《茶经》研究的复苏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拨乱反正和思想解放,随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茶叶工业的需要,随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追寻和回归,作为茶学、茶史和茶文化的经典著作,陆羽的《茶经》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传播茶叶知识、进入茶学以及传统中国茶文化领域的门径,此时在中国内地逐渐复苏并引起了关注。这一阶段出版了一些科普性或介绍性的图书和文章;同时也出现了不少专题性的研究论著,包括公开出版的《茶经》研究著作10部,陆羽研究专著6部,发表《茶经》与陆羽研究论文39篇。这些著作与论文对《茶经》的文献价值、陆羽的历史地位进行了研究,或对《茶经》的版本、成书进行考察,或加以译解注释,或对陆羽的生平进行史料方面的搜辑、整理与考辨等。这些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张芳赐的《茶经浅释》(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傅树勤和欧阳勋的《陆羽茶经译注》(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陆羽研究会编的《茶经论稿》(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都是产生了一定影响力的著述。傅树勤的《茶神陆羽》是早期出版的一部关于陆羽的传记。欧阳勋的《陆羽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寇丹的《探索陆羽》均为作者多年研究陆羽的集成之作。在香港,由内地学者陈彬藩撰写的《茶经新篇》可谓“海外最畅销的书籍”,此书一版再版,如今已发行第五版,书中收录陆羽《茶经》研究论文一篇,并附录《茶经》原文,加上注释和语体译文,此外还补充了有关现代茶文化交流的论文若干篇,是谓之“新篇”。在台湾,张宏庸编的《陆羽全集》、《陆羽茶经译丛》、《陆羽研究资料汇编》、《陆羽图录》、《陆羽书录》于1985年出版,这一系列著作汇辑了陆羽的生平史料、《茶经》的多个外国译本、以及相关研究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这一时期的权威著作是吴觉农主编的《茶经述评》,其富有新意的“且译且评且述”的写作方式至今仍被许多学者所沿用。该书初版于1987年5月,并于2005年3月再版,是茶学界公认的典范之作。这一阶段陆羽《茶经》的研究者主要是茶学和茶业界的学者,这些研究著作和学术论文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陆羽《茶经》研究的基础,对此后的研究所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二)1990至2002年是陆羽《茶经》研究的调整阶段

20世纪80-90年代之交,是新时期茶文化研究的重要转型期。一方面,中国茶文化的民间团体活动在此时活跃了起来,另一方面,一些颇具影响力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也陆续建立起来,全国各地种种国际性、全国性或专题性的茶文化活动及学术研讨会纷纷举行,极大地推动了茶文化研究的开展。在这股茶文化研究的热闹场景中,与其说陆羽的《茶经》研究是其中的一个分支,勿宁说是进入中国茶文化的一个端口,一个绝佳的、当仁不让的范本。因为研究陆羽不可能不涉及到唐代佛寺、唐代茶经济、文人心态、酬唱交游等文化范畴的内容,研究《茶经》也不可能不研究中唐以前的茶史。在某种程度上,陆羽《茶经》研究应该说是茶文化研究与发展的先导。1986年,湖北天门举行了首届陆羽研究学术讨论会,1990年,浙江湖州举办了陆羽茶文化研究会,两次会议都为陆羽《茶经》的中外学术交流与研讨提供了平台,但两次会议主题的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的,即从“茶学”(或“陆学”)向“茶文化研究”的转向。面对20世纪90年代新的契机和背景,陆羽《茶经》研究的调整和转向似乎是自然而且必须进行的。事实上,这一阶段出现的论著的确从一般性的普及、介绍性写作进入到较深层次的研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比如日本学者千宗室的博士学位论文《〈茶经〉与日本茶道的历史意义》1992年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专著从文化史和思想史的角度,着力考察了《茶经》对日本茶道的影响和意义,是中日茶文化交流的研究成果。与前十年相比,这一阶段的研究状况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探索与固守同在、冷寂与热闹并存。据笔者初步统计,出版的研究著作的数量减少了,只有5本;但发表的学术论文的数量则显著地增加了,共计113篇。这其中当然有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大背景方面的原因,但有两个直接因素值得关注:一是进入深一层次的和更加广阔的茶文化研究领域是这一阶段的大势所趋,在论著的选题上,表现为“面”的铺开甚于“点”的钻探,不少学者撰写和发表了许多有独到见解的茶文化论文与著作,一批颇有价值的资料性著作与工具书也在这一阶段先后编撰问世。这些论著发表和出版的背后,是学者们所付出的大量时间与精力。陆羽及其《茶经》虽然是茶文化研究必然会涉及的部分,但并不是这一阶段的研究重点,研究视野的拓宽使其成为研究茶艺、茶道、茶文化的载体或重要文献之一,因此研究专著的数量有所减少也就不足为奇了。二是这一阶段茶文化杂志与学术期刊对茶文化研究所起到的推助作用。茶文化的杂志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有所增加,但刊发论文数量仍然十分有限。直到1991年,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主办、陈文华主编的《农业考古》杂志推出《中国茶文化专号》,此后每年出版两期,成为国内唯一公开出版的茶文化研究刊物。据笔者有限的统计与分析,在1991至2002年公开发表的90余篇陆羽《茶经》研究论文当中,有60篇发表在《农业考古》,约占该阶段总数的65%,超过了半数。虽然这65%当中有相当数量只是平庸之作,但有一定学术影响的佳作大多都刊载在《农业考古》上,却是有目共睹的事实。陆羽《茶经》的研究论文能够成倍增长,与这份杂志所提供的平台是分不开的。这一阶段学界对陆羽《茶经》的研究除了继续对陆羽生平及行迹、陆羽的茶学等进行考察之外,尝试着将其与茶道、茶具、唐代经济文化等结合起来,对《茶经》的文化内涵以及陆羽的思想、形象、生平轶事也进行了初步研究。虽然有精微见解的作品罕见,但学界拓宽研究视野、转向茶文化研究的努力还是值得肯定的。

(三)2003至2011年是陆羽《茶经》研究的提升阶段

进入21世纪以来,茶文化的当代认同与学术研究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在现实生活中,渐入小康的中国人在喝茶品茗之中,更注重审美的体验,作为茶文化重要载体的都市茶艺馆,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立了新的形象。相关学术活动仍在继续,如2010年,湖北天门成立了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陆羽茶经研究中心”。从学术成果的统计数据来看,这一阶段共116篇,研究著作12部,科普类图书及文献31部。此外,还有硕士学位论文及博士学位论文各一篇。(1)下表按年度列出2003-2011年间公开发表及出版的论文、研究著作、科普类图书及文献的目录,限于篇幅,论文一栏在此只标明当年发表的篇数。从上表可以看出,2003年可作为这一阶段研究整体水平提高的标志性年份,这一年21篇,出版专著3本,其他图书4本。这一年关于陆羽的生平史料的辑佚、年谱等文献研究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同样在这一年,陆羽《茶经》的学术研究和专业性的通俗读物也保持在一个稳定的增长状态。2006至2011年,《茶经》的通俗读物在图书市场更是有增无减,各种影印、精装、图解、茶话性质的《茶经》编译图书不断地推陈出新,可谓琳琅满目,作为传统的经典文献,近几年《茶经》有向常销书甚至是畅销书迈进的势头。这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在当时“国学热”的背景下,茶文化、茶知识的学术普及及市场需求情况。这一时期的著作有三个特点,一是在《茶经》的解读与译注方面有所精进,除了文字注解之外,还出现了不少图解类的图书。除了纸质出版物外,在互联网上还出现了电子版的《茶经集注》。第二个特点是将《茶经》与唐代以后的茶书,如《续茶经》、《意林》、《陶说》等合并呈现。第三个特点是深层次的研究探索著述少,普及性的编纂图书文字多。此阶段在《茶经》的校注上达到较高学术水准的学术著作有两本:一本是程启坤、杨招棣、姚国坤合著的《陆羽〈茶经〉解读与点校》;另一本是沈冬梅的《茶经校注》。

二通过对新时期以来陆羽《茶经》研究历程的回顾,从整体上我们能看到一个比较清晰的行进履迹,即从最初的发现与关注,到注释与考证、版本与成书,以及陆羽生平史迹为主的文献学研究,到古茶叶、茶学研究,再到作者心理、时代背景、写作思想、文化意义及当代启示等等的综合性考察,研究者的视角在逐步扩大,研究重心也有所转移。纵观30年来陆羽《茶经》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大致可从五个方面来进行归纳:

(一)《茶经》的校注和考释

从文献学角度对《茶经》进行研究是治学的基础,是认识《茶经》文献价值的辅佐,也是进行其他深入研究的起始。《茶经》虽然篇幅不长,但毕竟在寰宇中流传了1200多年,它不仅文字精短简明,而且很多语词“奥质奇离”,还有不少异体字、简笔字、通假字,想读懂它并不容易。关于最早的现代《茶经》译注本,一般认为是台湾学者林荆南,于1976年据张宗祥刊本将《茶经》今注今译。近期,有学者对此提出异议,认为黎际明(1880-1956)是最早的《茶经》译注者。(2)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少专家学者做了大量的校订、注释、语体文翻译的工作。在众多的校译之作中,吴觉农先生编撰的《茶经述评》广征博引、校注严谨,并将《茶经》放在传统茶文化史的大背景下进行考释,获得了学界的高度赞誉,陆定一称其为“二十世纪的新茶经”。经过第二版修订,该书以十章为纲目,依次按照正文、校记、注释和译文的顺序逐章书写,并自绘相应图片,最后附录四则。这本书具有区别于其他校注之作的学术价值和创新意识,但是限于体例,《茶经述评》最突出的还是其中“述评”的部分,校记和注释两部分不得不删繁就简,这也给更为细密的校注与释译工作留下了空间。到了21世纪以后,有两本《茶经》校注的力作陆续出版,给学界提供了新的解读和有益的参照。一本是程启坤、杨招棣、姚国坤合著的《陆羽〈茶经〉解读与点校》,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出版,全书以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在收集研究陆羽《茶经》多种版本的基础上,对《茶经》进行了逐段逐句的解读,特别对原文中难以理解的词语和难读的字进行了注解和注音,同时还插入了大量的彩色图片,点校采用繁体字,并附有校注说明,目的是为国内外茶文化爱好者提供一本文字规范的《茶经》白话文本;另一本是沈冬梅的《茶经校注》,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出版,全书以现行所有《茶经》版本的祖本———国图馆藏宋刻百川学海本为底本,选用26种国内外藏本为校本,并参阅大量相关文献,同样采用繁体字对《茶经》作了认真的考释,书后附录陆羽传记资料和历代《茶经》序跋赞论。总的印象是该书的校勘做得十分严谨,并提出了许多前人所未发的独到见解,是一部相当出众的学术著作。除了上述公开出版物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一些茶学机构内部印行了对《茶经》进行校注的作品,也为不少学人所参考和使用。(3)此外,前面提到的电子版《茶经集注》在网络上也有很高的人气和点击量。这些为促进更多的人阅读理解《茶经》是有积极作用的。由于《茶经》在南宋之前并无刊本,在相当长的时间靠钞本流传,此后虽在官修、私修目录中均有著录,但即使是最早的百川学海本也有讹误,很显然,校订工作对《茶经》原文的释义和引用的正确性都会产生重要影响,细致的校注、点读是为后人解惑增益的基础。曾有学者对四库全书文渊阁本陆羽《茶经》进行了校订,这些校订有不少是正确的,有些则出现了理解上的偏差。(4)这也说明要圆满地解释原文,必需有深厚的文字学、音韵学方面的根底,同时还需要对茶知识的不断理解与深化,可见校勘的工作殊为不易。老一辈学人张芳赐先生早已指出,《茶经》前八章都有“原注”(指现存《茶经》版本中的文间注),特别是第八章的原注最多。这些原注,有的当非陆羽自注,有的难以辨明何人何时所注。对这些原注的辨析其实很重要,虽然囿于资料的限制,很难对所有的引文及原注进行辨析,但还是有不少学者进行了讨论与探究,并提出了不少独立的见解。邓乃朋对于《茶经•七之事》中记载的一则史料,即晏婴食“茗菜”一事表述了自己的看法,认为这一史事是后人羼入的,并非陆羽原文;(5)而游修龄则认为“茗菜”应是“苔菜”之误;(6)于良子对于《茶经•一之源》中“其字旧注”中的舛误作了文字上的辨析;(7)王家葵对《茶经》所引述的“苦茶”条目进行了考证,(8)王钟音对《茶经•三之造》中两段文字中若干形容词的涵意提供了一种解释的可能性。(9)这些文章为我们客观地理解《茶经》原文中的字词及部分史事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二)《茶经》的成书和版本研究。

《茶经》不仅文字古奥难懂,而且版本复杂,经历了多人多次传抄、校订、翻刻、印行,千百年来《茶经》的版本甚多,在传统四部分类当中又归类不明。厘清《茶经》的版本源流,能为学术界更好地使用《茶经》提供可靠的依据。对为数众多的版本进行研究,不仅可以解决《茶经》自身的文字内容问题,同时也可以梳理出相关的茶文化发展史。对于《茶经》问世的时间,学界一般认为在公元756-780年之间,但具体成书于哪一年,仍然众说纷纭,没有定论。争论主要聚焦三个问题:一是《陆文学自传》是陆羽自撰还是经他人篡改的伪作;二是陆羽著《茶经》是一次完成还是作过修改,有没有所谓的“初稿”和“修改稿”;三是短时期内陆羽获取《茶经》写作的资料来源问题。1958年,万国鼎在《茶书总目提要》中确定为乾元元年(758年)左右;傅树勤对美国和日本学者的研究结论做出的回应是:《茶经》初稿成于760年底或761年初,其后有两次大的修订,一次在764年,一次在774年;(10)杨浩认为《茶经》撰写于760年,成书于761年;钱时霖认为《茶经》的成书时间最迟是761年,不同意775年再度修改的看法;(11)沈冬梅在其著作《茶经校注》中分析了有关成书时间的三种看法,认为《茶经》经历了初稿和修改稿的过程,对于《韵海镜源》三条茶资料未入《茶经•七之事》的原因,沈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除了以上各种观点,还有不少学者撰文论述《茶经》成书时间,甚至引发了陆羽在何地撰写《茶经》的争论,表明了这一问题研究的分歧依然存在。从宋代至民国,历来相传的《茶经》大约有六十余种版本,迄今可见的五十余种版本,都是南宋以后流传的《茶经》版本,这其中还有不少在海外流传: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有卡本特儿《茶经》本;另有威廉•马克斯《茶叶全书》本;英国有大百科全书本;韩国有茶文化本、崔孔述韩国茶道本、韩国茶文化研究资料本、徐庭柱茶经刊本、金云学韩国茶文化本、李圭正茶经刊本、金明培茶经刊本、韩国茶书本;日本的《茶经》藏本更多,达到20多种,早在元禄5年(1692年)的《广益书籍目录》就有《陆羽茶经》两册,这恐怕是日本刊行《茶经》的最早版本。学界对可见的各种版本的《茶经》进行了爬梳、研究和一定的对比。有的学者曾将它们分为“四库全书本”和“桑繧庐藏本”两个大类;(12)后又在这两大系统之外加上一类曰“名家校勘本”;(13)有的学者将它们分为刊本、丛书本、附刊本和译注本;有的学者分为有注本、无注本、三是增本、删节本(14)。马晓乐、祝恩元对历代《茶经》及海内外版本的流变情况进行了考察;(15)此外,基于百川学海本的文献价值,沈冬梅撰文专门介绍了该本的概貌,并指出了国图宋刻百川本《茶经》与日本宫内厅书陵部百川本、民国陶氏景刊百川本的异同。(16)

(三)《茶经》本体研究

《茶经》本体研究,指的是在茶学和茶史的学科意义上对《茶经》进行的研究,它既要有令人信服的资料依据,又要关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联,应当引起重视。作为一部茶书,《茶经》总结了中唐以前关于茶的知识,论述了茶之源、茶之具、茶之造、茶之器、茶之煮、茶之饮、茶之事、茶之出、茶之名、茶之图等许多方面。按照现代科学划分,一部《茶经》几乎囊括了茶学和茶叶生产的各个方面。30年来,《茶经》本体研究不能说涵盖了陆羽茶学的所有面向,但是对其中有现实意义的重要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探究和研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对茶的产地起源、茶的形态特征、茶的采制用具和烹饮器具、茶的术语、茶的地名等与现代茶学相关问题的阐释、考辨与解析上。茶的起源是研究茶史无法避开的问题,《茶经》开篇的“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不仅是关于野生古茶树的生长环境和地点的最早记载,而且为我们寻找茶树的原产地框定了范围。在国内外各种茶树起源的假说中,以中国起源说最为有力,而在中国起源说中,有越来越多的证据倾向于认为西南地区(特别是云南)是茶树的原生地。不过,在讨论茶树原产地问题时,经常出现把茶树的原产地与饮茶文化的起源混淆起来的现象,如有学者就认为最早出现人工栽培茶的地区,和最早培植出茶文化的地区都是四川,(17)这就没有把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进行区分。还有学者发现《茶经》记述有与现实地理情况不尽相符之处,经过实地调研后认为,“巴山峡川”应不仅是指长江三峡一带,而应包括川渝南部、黔西北部。(18)我们认为,基于田野调查资料对《茶经》原文的存疑和新证,是应该加以提倡的。“一之源”从字义看是茶的起源,其实并不完全如此。陈椽先生认为这节研究的主要问题有二:一是茶叶品质与土壤和鲜叶性状的关系;二是饮茶与卫生的关系。(19)邓乃朋、戈佩贞在两篇重名文章中,联系现代茶叶生产的实际,对“一之源”进行了逐句的解析,说明《茶经》中的许多表述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20)丁俊之认为,陆羽对茶叶效用的评价虽有局限性,但提示了茶不仅可以健身体而且健心灵,“采不时,造不精,杂以卉莽,饮之成疾”一句对当今茶叶市场上出现的质级不符,农药超标等问题仍有启示作用。(21)林盛有调查了顾渚紫笋茶的生态环境、茶树品种与茶质特点,论述了其与“一之源”中有关“上”的一段文字的相关性。(22)这些都有一个共同的关注视角,即以满足现代茶业发展的需要为目的,实现对历史文献的有效利用。除了“一之源”外,不少学者还撰文对《茶经•四之器》进行了考察。如沈冬梅的《风炉考》、罗庆江对“风炉”和“漉水囊”的考辨;(23)殷玉娴、王峰还对“漉水囊”的佛教属性进行了一番讨论。(24)此外,一些学术争鸣颇值得关注。这里不妨举两个例子,一个是关于“四之器”中一段文字的理解,《茶经》原文是:“眊,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瓷不如越三也。”“邢不如越”的瓷评由此滥觞,影响着后代文人雅士对瓷的评品。李纪贤先生对这种所谓褒越贬邢之说提出反驳。作者以邢、越二窑系的历史遗留物和考古证明为依据,从烧造工艺到造型装饰、色彩等方面进行比较,甚而利用现代科学的条件,通过化学分析和物理鉴定来比较质量上的异同,以说明陆羽论断的偏颇和错误。(25)李砚祖先生则对此有不同的理解,他认为陆羽“邢不如越”所指界的实质内涵不是邢、越二窑瓷器在实际质量上、烧造上、造型上乃至装饰上有多大差异;而是包括陆羽在内的整个文人士大夫阶层的人文心理、审美意识和特定的工艺审美观。正是这种审美观所导向的内在文化心理,才是我们理解陆羽这一定论的钥匙。(26)另一个例子是对茶器的辨析,从《茶经》上下文和《封氏闻见记》等平行文献中可知,“四之器”中应列录陆羽煎茶二十四器,然今本《茶经》列有二十五器,到底误入了哪一“器”,学者似有不同的看法。丁以寿认为“繶”为采茶用具,而非茶器;(27)沈冬梅认为,文中有“以则置合中”,或许是陆羽将“罗合”与“则”计为一器;(28)而欧阳勋在一篇论文中认为“交床”应为附属器。(29)究竟哪些是言之凿凿的论据,哪些只是猜度,还有待学者明鉴。这两个例子带给我们某种提示,即要想真正理解和把握《茶经》的实质内涵,还需要进入深层次的、根本性的文化研究领域。

(四)对《茶经》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探讨

《茶经》的出现不是偶然,它的存在也不是孤立的,作为一部承前启后的茶学巨著,它受到中国文化的形塑,也是中国文化的载体。如果以“古为今用”的标准去衡量,《茶经》中的很多茶科技方面的内容由于时过境迁,只能作为历史经验;但如果从文化史的角度来看,《茶经》中所体现的茶道精神、文人心态、民族意趣、饮茶习俗、以及生活方式等,却能跨越时空,散发出独特的魅力和价值。30年来,学界对《茶经》文化内涵的研究探讨主要涉及茶道精神、茶艺观、美学思想、宗教关系、以及唐代茶文化的社会思想根源等几个方面。如傅铁虹对《茶经》中的道家美学思想展开的论述,并初步讨论了道家美学思想对后世品水文学、对茶诗、对茶艺术创作、对现代饮茶情趣的影响;(30)寇丹关于《茶经》的诞生基础和文化内涵的论述,(31)钱大宇对《茶经》的人文精神所作的阐发,(32)徐荣铨对陆羽《茶经》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唐代茶文化的思想源泉的论述,(33)林瑞萱对陆羽茶道美学的讨论,(34)朱海燕等对《茶经》体现出来的“生态美”农业观、陆羽茶审美观的成因及其现实意义所作的阐释(35)等等。这些论文的最大特点是提出了新的问题与新的角度,其中不乏出色的论述,然而,继续深入展开的研究却罕见。对《茶经》的文化内涵讨论最多、争议最大、也是最核心的要目大概当属学界对“精行俭德”的解释了,对于该词在行文中如何断句、如何释义、浓缩了怎样的茶道精神等问题,学者们各抒己见,至今仍众说纷纭。据学者统计,仅该词在原文中如何断句,目前就有至少6种不同意见。(36“)精行俭德”这一主旨所反映的茶道精神,有的学者认为它代表的是一种儒家理想人格和儒家茶文化的理想,有的认为它受道教茶文化的影响更多,还有学者认为它主要是源于佛禅文化的影响。的确,陆羽作为一个早年与佛家分道扬镳、后又与这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与儒、道、隐各家均有涉猎的颇为传奇之人,他将自己置身于不同的思想与文化系统,并游走其间,这背后应当是相当复杂的文化交织与碰撞。因此,仅仅从字面意义来考察“精行俭德”语出何方,恐怕过于肤浅,在儒、释、道、隐等文化之间建立起相互联系应是认清这一主旨内涵的方向。陆羽所生活的唐代,儒、释、道、隐都有其自身固有的发展,但它们总是互相影响着,其方式时而十分微妙,时而又显而易见,这种微妙的交叉是研究“精行俭德”丰富性的重要构成部分。期待学界在这方面有新的观念和更有力度的阐释。

(五)对陆羽进行了多面向的研究

作为《茶经》的作者、茶学的开创者,陆羽被后世奉为茶神、茶仙、茶圣,享有崇高的地位。陆羽和《茶经》在学者们看来,已形成一种互为关系,这就意味着研究陆羽不可能不关注《茶经》,研究《茶经》也脱不开陆羽,两者成为统一体。因此,前述的《茶经》研究四个方面的论著几乎都涉及到陆羽的茶学。但这里的区别在于,既然是对陆羽进行全方位的研究,那么除了关注作为“茶人”的陆羽,也关注作为“文人”的陆羽。据笔者统计,从1980到2011年,公开发表的以“陆羽”为研究主题的论文有150余篇。这些论文基本可归结为六个方面:一是陆羽的生平身世,包括对他的名号、卒年、行踪遗迹、交游、著作存佚的考述;二是陆羽的形象,包括他丑陋的常人形象以及在民间信仰中光彩的“茶神”形象;三是陆羽的思想品格;四是陆羽的茶学观念;五是陆羽的文学创作,主要是他的诗歌创作、书法理论、方志编纂;六是陆羽研究的评论文章。可以看出,这些研究内容是多面向的,甚至是驳杂的。但实事求是地说,每个面向研究的学术水准并不均衡,而是有短有长,有高有低。其中持续时间最长、研究成果最多的,当属陆羽的生平研究与考证。关于陆羽生平最权威的考证是储仲君、陈耀东二先生作的《唐才子传•陆羽传》笺证,(37)但限于体例,他们对陆羽生平的重要问题未能作出翔实的考订,其中就包括陆羽的卒年问题。陆羽生平公元733年,学界对此没有意见,但对其卒年却有不同的说法。近几年随着研究的深入,在更广泛深入的史料发掘基础上,对陆羽卒年的认识基本明朗并趋于一致:陆羽卒于贞元十九年,即公元803年。对这一问题的争鸣及讨论,可参考殷玉娴的《陆羽卒年考述》(38)和竺济法的《陆羽卒年再认识》(39)。由于《新唐书》和《全唐文》所载陆羽传记简略,使人们对他的生平总有扑朔迷离之感,不少学者挖掘和增补了不少有关陆羽生平的史料。史念书对《全唐诗》中与陆羽相关的诗句及其中晚年的行止做了考述。(40)关于陆羽的生平著述,除了载于茶叶典籍之外,广泛散布在其他相关史料中。万国鼎曾据《梁繷漫志》作过考证,但增补不多。此后,欧阳勋、周靖民、朱自振等多位学者从诗集、方志中辑出有关陆羽的史料,(41)尹占华从唐宋诗集、文集、碑记中将陆羽的著作与佚文作了辑考,(42)周志刚撰述的《陆羽年谱》和《陆羽著述辑考》等等,这些学者在史料文献上作的发掘,为陆羽研究的深入、为更接近历史上那个真实的陆羽,提供了新的资料,铺设了新的地基。

三我们已经详尽地评述了30年来陆羽《茶经》研究走过的历程和取得的学术成就,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研究者的知识背景和研究旨趣。回顾以往的学术得失,是为了理性而客观地加以省察与思考,从中得到些许对今后的研究者有益的提示,以促进学界在这一课题研究上有所提升,有所突破。总的概括,30年来陆羽《茶经》研究呈现出一些特征:

一,从研究者的学科背景来看,主要来自茶学、农学、史学、文献学、食品学等传统学科,大多数学者同时也是茶界人士。这就决定了陆羽《茶经》的研究成果基本上来自茶学、文献学和史学等几大领域。

二,从研究方法来看,学界正经历从传统茶学、文献学、史学的观念方法到文学、美学、文化学的观念方法的转变,这一点在近几年表现尤为明显。进入21世纪以来,科技的突飞猛进、时空的流转变换使得《茶经》在物质与技术层面的现代价值日渐式微,然而在精神与文化层面所焕发出的价值却愈显珍贵。

三,从研究模式来看,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研究多,观照问题与反思问题的研究少;理论性弱,功利性较强。这里也涉及到学界所乐谈的“问题意识”,体现在陆羽《茶经》的研究中,建立起学术前提和学术理念的论著寥若星辰,而基于学术意义上的真诚对话也不多见,因此难以碰擦出“火花”。

除了这几个特征以外,陆羽《茶经》研究的不足之处也是比较明显的。如同大多数对历史经典的研究一样,虽然可以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对它们做一种“大问题,小切口”式的考察,但个案或专题研究难免存在支离破碎的问题,换句话说,微观研究、细部研究多,中观(或宏观)研究、系统(或理论)研究少。陆羽《茶经》研究也出现过这种现象,这里暂且以学界对陆羽行迹与交游所做的考察为例。我们知道,陆羽一生到过许多地方,结识了不少友人。考察陆羽的行踪、遗迹、交游、轶事,对于切入陆羽的文化身分、社会风貌、性情品格、以及当时文人雅士阶层的心理意趣等课题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但相关研究的某些方面却存在着一些误区,从对陆羽行迹研究的论文标题看,几乎都呈现出相似的“点对点”的简单套路,其中以“陆羽+地名(+宾语)”的格式为题的论文就有将近30篇。这多少暴露出在对一些问题的研究过程中,学术视野的狭窄和问题意识的缺席。此外,一些对于陆羽行踪的考证夹杂着比较明显的地方利益,强调现代行政区划的地理概念,淡化古代行政区划的地域及文化属性。这些问题都是在学术研究中应当尽量避免的。

不管怎样,通过对陆羽《茶经》研究的成绩与不足进行反思,从中可以汲取一些对于未来的进一步研究有用的信息,简要地说,就是了解学界已经研究了哪些问题,哪些问题研究得还不够,哪些问题很重要却亟待学者去解决。到目前为止,学界已做了很多关于陆羽《茶经》的茶学、文献学、史料的考证与研究,在没有发现新史料之前,一些传统学科的研究已进入相对饱和的状态,而文化学层面的研究却刚刚开始,开辟了新的学术研究空间。新的空间有新的空白和新的挑战,还有待学界和更多学者的关注和努力。

陆羽的《茶经》把茶的学问和文化系统化了,这是一个开创性的贡献,研究陆羽和《茶经》也是中国茶文化研究的重要构成。目前,中国茶文化的学科地位尚未确立,这就更需要学术的积淀、方法的整合、理念的重构,来提高中国茶文化研究的学术水准,通过真正的学术影响力来带动整个学科地位的提升。余悦先生曾指出,“茶文化研究最有可能产生较强影响力的,大体有六个方面:一是与哲学相关的研究,即中国茶文化与儒释道及其他思想层面的探讨,中国茶文化精神的进一步探寻;二是与历史学相关的研究,如茶文化各个历史阶段和事项的研究;三是与文学艺术相关的研究,许多文学艺术形式都有关于茶的内容,都得得关注和探讨;四是与民俗相关的研究,这方面还有许多未被发掘的领地;五是与美学相关的研究,茶艺可以说是美的集中表现,但对这一形态的美学思想和审美情趣都缺乏有深度的成果;六是与文化学相关的研究。”(43)这六个方面的研究虽然时对中国茶文化研究的整体而发,但对于陆羽《茶经》研究的未来走向,同样是适用的。这里不妨根据陆羽《茶经》的研究实际,对一些可行性课题作一简要而初浅的抒发。

首先,不管是论《茶经》的物质还是论《茶经》的精神,不论是探寻陆羽的生平还是他的思想,把他们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去揭示《茶经》所诞生的时代与历史上其他时代所共同面临的饮茶、制茶、茶的习俗、茶的利用、茶的交流、茶的变化等问题,去剥开陆羽及其跟随者对茶的道德、茶的精神、茶的意义进行宣扬的层层包裹。这将与那些单纯地把陆羽和《茶经》作为至高无上的“茶神”和“百科全书”所作的理想化研究有着根本区别。

其次,从哲学的角度观照陆羽的茶道精神,既要从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意识形态出发,同时也要兼顾思想史的非主流因素。在对陆羽思想的研究中,儒、释、道因素已有所考量,有学者曾零星提及“隐”、“野”、“禅”等观念意识,这些主流与非主流思想之间的分别,以及它们曾对陆羽的内在文化心理产生了何种影响,和程式化的茶道研究相比,这种研讨或许更值得期待。

第三,《茶经》用有三分之一的文字记载了茶的史事,涉及故事、散文、诗歌、传说、寓言等各类文学作品,这些为数不少以茶为对象的文学艺术作品既需要史学的日常叙述,也需要文学的丰富想象。这些叙述和想象或许能激发《茶经》新的生命力。

传统茶文化论文范文第9篇

一.国内研究概况

目前,我们可搜集到的中国研究者与茶爱好者完成的图书与著作有3000余种(包括茶具类)。通过“读秀”搜索引擎,以“茶”为标题关键字,可得到1832种图书(截至2011年3月22日),说明多于一半的图书被一些学术引擎纳入其中,促进了传播与利用,但也有少数仍处于沉默状态。总体而言,这些图书可分为以下类别:综合茶文化类(如《茶海之梦足痕心迹:茶文化、茶生态、茶经济研究》,张顺高、梁凤铭著,2007)、茶的种植加工类(如《种茶和制茶》,刘佩娥等编,1983)、茶贸易类(如《官营茶马贸易研究》,王晓燕著,2004)、经营管理类(如《茶业经营管理》,姜爱芹编著,2005)、茶道茶艺类(如《非常茶非常道》,林清玄著,2008)、茶具类(如《图说茶具》,唐译主编,2009)、养生保健类(如《中国茶与养生保健》,朱永兴、张友炯、黄永生编著,2008)、工具书辞典类(如《中国茶典》,中国茶典编委会编,1995)、小说散文类(如《国茶恩仇记》,赵宗琳著,2007)、人物介绍类(如《回甘人生:世界茶王李瑞河传奇》,蔡慧菁著,2003)、茶馆文化类(如《中国茶馆的流变与未来走向》,刘清荣著,2007)、茶马古道类(如《茶马古道上的民族文化》,木霁弘著,2003)、古代典籍介绍、翻译与选读类(如《中国茶文化典籍选读》,陈文华主编,2008)、生活哲学类(如《一杯茶的生活哲学》,池宗宪著,2005)等等几大类。

从交叉学科的视角开展的研究涉及到了美学、管理学、营销学、经济学、贸易学、生物化学、文化学等诸多方面。主要的代表作品有:《中国茶美学研究:唐宋茶美学思想与当代茶美学建设》(朱海燕著,2009)、《茶叶生物化学》(宛晓春主编,2003)、《茶业经济学》(杨江帆主编,2010)、《茶业管理学》(杨江帆主编,2010)、《茶叶市场营销学》(姜含春主编,2010)、《茶叶经济管理学》(陈椽著,1992)、《唐宋茶业经济》(孙洪升著,2001)、《茶文化学》(徐晓村主编,2009)、《茶文化学》(刘勤晋主编,2001)、《茶叶经济管理学》(杨江帆、管曦编著,2004),等等。

社会学与茶、茶文化相关联的著作并不多,主要有《茶文化的传播及其社会影响》(王家扬主编,1992)、《茶、糖、樟脑业与台湾之社会经济变迁》(林满红著,1997)、《杭州茶馆:城市休闲方式的社会学分析》(徐明宏著,2007)、《茶与宋代社会生活》(沈冬梅著,2007)等。

《茶文化的传播及其社会影响》是一部研究论文集,收录了1992年5月在湖南常德召开的第二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论文40篇,内容涉及茶文化的内涵发展、社会功能、饮茶习俗与茶艺、茶道等诸多方面,从社会学视角的研究特色并不明显,主要集中于对个别性的茶与茶文化的社会功能的分析。

《茶、糖、樟脑业与台湾之社会经济变迁》是一本从茶、糖、樟脑业研究台湾社会和经济变迁的作品。1860-1863年,台湾在天津条约及其附属条约下,正式对外开放淡水、基隆等地,1895年,台湾被日本人统治。在此期间,茶、糖、樟脑是台湾的三大出口品。该书分析了1860-1895年间三者的出口市场、生产及产销组织,探讨了三项产业对晚清台湾社会及经济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社会学特色。

《茶与宋代社会生活》对茶与宋代政治、社会生活、宗教文化、中外交往等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对宋代茶艺做了系统梳理与历史比较,对宋代贡茶和赐茶的政治意蕴、茶与宋代社会生活、茶与佛教、茶与中外文化交流、宋人茶观念、宋代茶书、茶与宋代诗词书画等都进行了细致的考辨和剖析。全书更注重社会史的研究,并在其中穿插社会功能分析。

《杭州茶馆:城市休闲方式的社会学分析》以杭州茶馆作为切入点,从社会学的视角较为详细地描述了“茶馆”作为一种休闲方式在杭州市的存在状态,考察了茶馆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各类社会角色及发挥的社会功能,同时分析了茶馆休闲中存在的社会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杭州茶馆休闲的未来,社会学研究特色明显。关于从社会学视角来研究茶产业与茶文化的论文情况,我们在“中国期刊网”上进行了搜索。以“茶”为“主题”字,可得到115400多条记录(截至2011年2月28日),其中包括了硕博论文与报纸文章。但以“茶社会学”为“主题”、“题目”、“内容”进行检索,均未得到有效的文章。可见,茶与社会学并没有在学术论文中被直接联系在一起,至少在论文题目中反映了这一情况。但这也并不能说明我国研究者没有开展社会学视角的茶产业或茶文化研究,相关的论文主要涉及:茶的社会功能研究(成青,1995;徐永城,1997)、茶文化的社会特征研究(邹明华,1994;沈海宝,2006)、茶与社会机体关系(卢祺义,1994)、茶与精神文明的关系(朱云松、江平,2007;邹跃光、余玉荣,2006)等。总体而言,中国的研究者更多的是关注茶产业的发展与茶实体的应用、茶文化的传统视野(茶艺、茶道、茶疗等等),这与茶产业、茶文化实践情况相匹配,为中国茶产业与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与现实基础,是中国茶产业在世界茶产业竞争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的必不可少的要素。在我们讨论的研究中(著作与论文),社会学视野已经有了明显体现,多以文化分析的方式表现出来,并未形成系统的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茶产业与茶文化应该具有更为广泛的视野与包容力。尤其在中国社会建设的关键环节中,茶与茶文化必须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职责。因而,从社会学与茶产业、茶文化的交叉视角开展深入的研究势在必行,意义深远。

二.国外研究概况

在茶、茶文化和与茶相关的研究领域中,除了中国的研究者外,英、美、日、韩、印等国的研究者开展的研究也相对较多,研究成果丰富;同时,这些国家都具有较为深厚的饮茶文化与习俗,饮茶的历史也较为久远;另外,考虑到英语在学术研究中应用的广泛性,一部好的研究作品势必会有英文版本。所以,我们在进行外国文献的梳理时,更多的是注重英文作品。在梳理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许多日本、韩国、印度以及其他国家研究者的著作均有英文版本,这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我们选择的可行性。另一点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的梳理是相对的,是对茶学及以其他学科视角开展的对茶与茶文化的研究的一种总体把握,在此基础上发现国外对茶与社会关系研究的总体情况,尤其是茶研究与社会学的关系。我们首先对国外与茶、茶文化有关的图书、著作进行大致分类,并列出一些主要代表作品,进而再对这些研究中与社会学有关的著作进行简要介绍。

第一,科普类。主要介绍一些茶的种类,茶饮(餐)知识与方法,不同国家的茶文化,茶具、茶道、茶俗等等,如《Tea》(LydiaGautier,Jean-FrancoisMallet,2006)、《AlltheteainChina》(KitBoeyChow,IoneKramer,1990)、《TeaandEtiquette》(DorotheaJohnson,JamesNorwoodPratt,2002)、《TeaforAllSeasons》(ShellyRichardson,BruceRichardson,1996)、《TheTeaCompanion》(JanePettigrew,2004)、《Japaneseteaculture:art,history,andpractice》(MorganPitelka,2003)、《TeaandCeremony》(DianaSaltoon,2008)、《TeaCuisine:ANewApproachtoFlavoringContemporaryandTraditionalDishes》(JoannaPruess,JohnHarney,2006)、《CulinaryTea:MoreThan150RecipesSteepedinTraditionfromAroundtheWorld》(CynthiaGold,LiseStern,2010)、《Theteaceremony》(SenōTanaka,SendōTanaka,2000)、《Chadō:thewayoftea:aJapaneseteamastersalmanac》(SanmiSasaki,ShaunMcCabe,SatokoIwasaki,2001)、《TeaTimeEntertaining:ACollectionofTeaThemes&Recipes》(DoloresSnyder,2004)、《AnintroductiontoJapanesetearitual》(JenniferLeaAnderson,1991)、《TheUltimateTeaDiet》(MarkUkra,SharynKol-berg,2007)、《ThebookofKoreantea:aguidetothehistory,cultureandphilosophyofKoreanteaandtheteacere-mony》(Yang-SeokYoo,2007)、《TheSpiritofTea》(SenSoshitsu,SōshitsuSen,2002),等等。

第二,专业性较强的对茶的发展史及茶文化影响的形成和扩散过程的研究类。如《Tea:thedrinkthatchangedtheworld》(LauraC.Martin,2007)、《Atimefortea:women,labor,andpost/colonialpoliticsonanIndi-anplantation》(PiyaChatterjee,2001)、《Tea:cultivationtoconsumption》(KenC.Willson,MichaelN.Clifford,1992)、《PassionforTea:ItsHistory,ItsFuture,ItsHealthBenefits》(BeverlyRorem,2008)、《Theempireoftea:theremarkablehistoryoftheplantthattookovertheworld》(AlanMacfarlane,IrisMacfarlane,2004)、《ForalltheteainChina:howEnglandstoletheworldsfavoritedrinkandchangedhistory》(SarahRose,2009),等等。

第三,以茶为名、主题或线索的文学作品和纪实作品类。如诗集《Tea》(DouglasA.Powell,1998)、《TeaPartyToday:PoemstoSipandSavor》(EileenSpinelli,KarenDugan,2006),小说《Tea》(StaceyDErasmo,2001)、《Thetea-planter》(FEPenny,1906),纪实作品《Threecupsoftea:onemansmissiontopromotepeace———oneschoolatatime》(GregMortenson,DavidOliverRelin,2006)、《TheMeaningofTea:ATeaInspiredJourney》(ScottChamberlinHoyt,PhilCousineau,2009),包括了历史、宣传、文学作品介绍的《Anecessaryluxury:teainVictorianEngland》(JulieE.Fromer,2008)、《DrinktheTea:AMystery》(ThomasKaufman,2010),等等。

第四,从不同视角对茶的诸多功能进行专门研究与介绍的著作类。如关于茶的医药功能研究的有《Tea:bioactivityandtherapeuticpotential》(Yong-suZhen,2002)、《Greentea:healthbenefitsandapplications》(YukihikoHara,EbooksCorporation,2001)、《Protectiveeffectsofteaonhumanhealth》(NarenderKumarJain,MaqsoodSid-diqi,J.H.Weisburger,2006),关于茶与人生修养和人生智慧的《MeditationswithTea:PathstoInnerPeace》(DianaRosen,2006),关于茶与宗教的《TeaTimewithJesus》(LauraSanders,2008),等等。

第五,以茶为线索的政治、经济史的研究类。如《Tea:Addiction,Exploitation,andEmpire》(RoyMoxham,2004)、《TheBostonTeaParty》(MattDoeden,2005),等等。

第六,以社会学的视角进行的研究类。主要有:《Asocialhistoryoftea》(JanePettigrew,2001)、《TeaplantationworkersinaHimalayanregion》(KhemrajSharma,2003)、《SociologyofIndianteaindustry:astudyofinter-ethnicrelationships》(KhemrajSharma,2005)、《Socio-economicandpoliticalproblemsofteagardenworkers:astudyofAs-sam》(ShyamNarainSingh,AmarendraNarain,PurnenduKumar,2006)、《ThetealabourersofNorthEastIndia:ananthropo-historicalPerspective》(SarthakSengupta,2009),等等。

《Asocialhistoryoftea》对17世纪到21世纪(2001年)茶的社会历史进行了社会视角的综合研究,尤其是对茶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发挥的功能以及与这些角色、功能相对应的社会背景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如茶舞蹈、茶的社会礼仪等等。该书主要谈了英国和美国的许多城市的茶社会历史,还涉及到了日本、印度、德国、意大利,对中国的城市涉及不多。该书对茶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做了较为深入的调查与研究,是一部较为综合的从社会学视角来考查茶的功能的著作;但显然,其主要集中于对社会历史中这些功能发挥的考查,没有系统化地运用社会学的视域来分析茶的社会性。

《TeaplantationworkersinaHimalayanregion》重点讲述了印度、锡金的喜玛拉雅山脉地区的茶农的生存状况:该书认为,那些来自不同地域的人一旦受雇于种植园,便成为工薪阶层,但从社会角度而言,他们是一种异质的结构。即使有着不同方言的两个部族间难以达成有效互动,但尼泊尔社会的异质性有助于维持这种种植园系统的封闭状态。该研究基于2000-2001年对TemiTeaEstateofSikkimHimalayas进行的调查。他首先进行了家庭统计(householdcensus),共设计了15个问题;然后,他又针对茶农(工人)开展了社会文化方面(socio-cul-turalaspects)的调查,共设计了60个问题。通过这些数据收集来深入考察这些茶农各方面的生存状况。这是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研究茶产业的一个典型代表,但尚欠缺交叉学科的特色与高度。

《SociologyofIndianteaindustry:astudyofinter-ethnicrelationships》主要是以社会学的视角对来自不同地区的迁移人口与当地人口在印度茶产业内的融合与整合问题开展的研究。全书共分为五大部分:介绍、背景与范围、工人的经济生活、工人的社会生活、外来文化群体关系(inter-ethnicrelationships)。作者首先收集了相关数据,包括对家庭情况的调查和个人情况的调查。在数据收集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在背景与范围部分,分别讨论了劳动力的固有限制、ArunachalPradesh地区劳动力的演化、劳动力结构、工人的年龄结构、ArunachalPradesh地区劳工的迁移、工人的出生地情况、工人与出生地的关联、工人的教育、人口统计情况等等方面。作者进而以社会学的视角研究了工人们的经济、社会生活,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对印度茶产业内人口融合与整合的研究。如同作者的另一部作品一样(《TeaplantationworkersinaHimalayanregion》),本书也是采用社会学的方法与视角以茶产业中的某一构成(人口)为研究对象。这带动了印度学术界以社会学的视域对茶农研究的热潮,如ShyamNarainSingh,AmarendraNarain,PurnenduKumar(2006)的研究以及SarthakSengupta(2009)的研究。我们以SarthakSengupta的研究为例再简要介绍一下。

《ThetealabourersofNorthEastIndia:ananthropo-historicalPerspective》是一本以人类社会学视角对印度东北地区茶农为研究对象的论文集。该书共收入了22篇针对茶农的学术文章,研究内容涉及茶农们各方面的生存状况,如生活状况、社区、身份认同、女性工人、居住及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状况、教育设施、童工的雇佣、发展问题、茶农的人口统计、健康卫生等等,茶农们的生存状况与社会结构形成了一种相互的反衬状态。该书以人类学与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对茶农开展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对印度茶产业的良性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由于该书是研究论文的集合,必要的系统性尚不具备,没有形成交叉学科成果。

以上图书与著作只是从不同时段、不同方面做的简要介绍,是对茶进行研究的各类图书的冰山一角。我们根据有关资料发现,在2008年出版的关于茶的各类图书达350余种,2009年全年出版的图书达300余种,2010年达340余种。可见,英语世界对茶的关注近来一直处于较活跃状态。但同时,我们很清晰地发现,这些图书与研究多集中于科普类,真正从学术的视角开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医药生物类。以印度研究者为主开展的社会学方面的研究则主要关注了茶园、产茶区的人口问题。从交叉学科的视角或系统全面地研究茶在社会生活中的社会学特征的著作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国外关于茶的学术论文以对茶的医药研究为主导,成果丰硕。我们使用Google学术搜索引擎,以“tea”为标题包含的关键字,可得到101000余条结果。2006年有2200余条,2007年有2400余条,2008年有2500余条,2009年有2900余条,2010年有1600余条。可见,国外关于茶的研究在2009年达到了一个高峰。我们以“sociology”和“tea”为题目中的关键字进行搜索,没有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

传统茶文化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茶文化;社会体育教学;思路;应用

茶文化理论是我国生活艺术的一个重要的分支领域,是一种探寻文化结构的分析方法和技术,近年来,茶文化的研究越来越成为国内外社会学领域研究的热点。社会关系是指个体或团体之间的关联,是社会关系网络、互惠性规范和由此产生的信任,是人们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给他们带来的资源,大量研究表明精神文明越丰富、社会关系网越庞大,工作效率就能事半功倍。在这些之外正有一种既健康又能提高成功率的茶文化方式正在悄然兴起,即体育参与。体育活动的参与既能使人获得身体健康,又能使人们在参与的过程中扩大人际交往圈,增加茶文化的理解。

1茶文化对体育教学的作用

茶文化观念融入了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中的谦让、礼仪等一系列优秀品质。因此将其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将为丰富和提升体育教学效果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健康第一”理念逐渐成熟,培养学生形成必要的体育修养,实施完善的体育教学方案,优化体育教学改革就更加迫切。所谓体育修养,实际上指的是通过自身努力和相应体育教学活动所形成的素质,其主要包括自身体质状况、体育技能、体育品德和思维意识等非先天因素的综合素质、修养。

1.1茶文化内涵

茶文化是人们长期饮茶过程中所逐渐形成的。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变化,饮茶从一种习惯,逐渐融入各种文化,并深化发展成为中国传统茶文化,而茶文化中有关道德、礼仪、规范的内容,就形成了茶文化观念。饮茶过程中所伴随的礼仪、规范也就形成了茶文化。而能够与整个教育活动相结合的就是茶文化理念。实际上,茶文化观念是整个茶文化体系中最突出、最有价值的内涵。

1.2茶文化对体育教学的作用

结合茶文化观念的具体内涵,我们可以看到以茶文化观念是茶文化的核心,也是整个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礼仪规范,正是茶文化观念中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和精髓,因此,其应用过程中将更具有影响力。通过有效融入茶文化观念,能丰富学生认知,提升学生对茶文化观念的理解和自身行为的规范。其次,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不同文明都形成了统一的茶文化观念,无论其形式如何不同,茶文化中所包含的优良道德观念,都能为学生成长树立良好形象。通过将茶文化观念有效融入体育教学活动中,能够为学生学习体育提供有益借鉴。在帮助学生掌握优异价值观的同时,传承民族文化。最后,将茶文化观念融入体育教学,能够有效推动体育被传承、发展。当前教育的最大功效就是不同文化能被继承。因此在继承过程中,需要融入当前时代特点和丰富元素,实现更大发展。

2茶文化在社会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茶文化作为社会学、经济学及管理学的相关领域当中的研究重点也在社会的经济活动当中演绎着重要的变量和角色。受社会学、经济学及管理学各大相关领域关于茶文化理论研究的影响,在最近十几年以来,体育活动及茶文化理论的研究也慢慢地被体育学研究界所广泛聚焦。茶文化理论与社会体育教学直接相关的应用存在于五个领域:分别为体育相关企业领域、社区体育发展领域、健身参与领域、运动员成长领域和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领域。

2.1茶文化应用于体育企业领域

将茶文化相关理论成果当中的社会关系理论运用在体育企业研究领域是茶文化相关理论宏观方面的一种研究方式,主要是采取了茶文化理论当中社会支持网络和社会关系网络的相关内容。北体大的著名学者易建东教授则是能够比较早的把茶文化相关理论与体育相关领域相互结合并且进行深入调研的研究者,易建东教授在他的博士论文《茶文化与当代中国体育用品企业成长》中,完整而又系统地描述了茶文化理论对我国体育用品公司的广泛影响。他认为我国的体育用品企业需要尽快建立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企业茶文化可分为三类:纵向依属茶文化、横向连带茶文化、多向辐射茶文化,其中我们的多向辐射关系是中国体育用品企业所得到的茶文化最重要的途径,其次便是我们的纵向依属关系,最后便是我们的横向连带关系。刘河旺等研究学者们在他们的《基于企业茶文化的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文章当中,将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企业的茶文化与体育产业集群的内部联系进行了深刻广泛的调研,指出体育用品制造企业中的茶文化充分展现了体育用品产业集群的区位优势和发展,与此同时体育用品的产业集群化又增加了体育用品企业之间的茶文化,并且能够非常有效地优化了企业内部之间的茶文化组织结构,为体育商品化产业的进步提供了更加优势的外部环境和机会。

2.2茶文化应用于社区体育发展领域

将茶文化理论与社区体育的发展领域研究和茶文化理论中观层次的研究相结合,绝大部分是采用了茶文化理论中社会关系网络、社会支持、社会参与和社会信任的内容。刘艳丽、苗大培在《茶文化与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文章中从多角度描述了茶文化理论与社区公共服务体育的关系,表示在中国这样一个现有的文化背景、制度环境下,在建立社区体育及建立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制度、体育公共服务组织等相关方面需要进一步使用茶文化理论。武建文研究员在他的文章《论茶文化在我国社区体育发展中的作用》当中指出,茶文化应当充分结合物质和人力资源,茶文化理论视域下的社会关系支持网络促进着社区体育机构的生存和发展。茶文化通过明确与社区体育机构这个共同体的认同感,帮助加快我国社区体育机构的成长。在武建文研究之后刘红存也发表了观点类似的文章,表示茶文化理论各维度中的社会信任和社会支持网络都可以加快社区体育进步和发展。张宪丽研究员在他的《社区体育对茶文化的构造》文章中表示过,社区体育发展不但可以满足社区成员间的基本体育需求,而且促使社区体育群体之间的茶文化的增加。社区体育发展对社区成员之间茶文化的组成和构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建立人格性网络、削弱人们集体行动困难、发挥茶文化资源配置属性和形成社区互惠规范。

2.3茶文化应用于健身参与领域

将茶文化理论应用于健身参与领域结合茶文化微、中观层次的研究,大部分采用了茶文化理论中社会支持、社会关系网络、社会参与和社会规范的相关研究成果。李洪君在他的《从茶文化的视角看村庄生活中的休闲体育》文章中研究指出在中国农村群众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的同时,农村居民们也逐渐参与各种休闲体育活动,这也是村民们的一种茶文化形式,促进其向上层社会流动是非常有利于的。赵栩博和张洪顺在他们的《从茶文化视野审视学校体育场地开放》文章中指出,不同的学校要解放思想认识到开放学校体育场地是具有相当重大的意义,利用学校的场地可以更加方便的为在校学生和周边社区居民提供体育服务场所,与此同时学校也需要积极增加自身的茶文化,寻找自身茶文化当中的社会支持,建立健全信任合作机制,进一步解决学校在体育场所开放利用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2.4茶文化应用于运动员成长领域

将茶文化理论应用于与职业运动员成长领域中的研究和茶文化微观层次的研究相结合,研究则采用了茶文化理论中个人自身社会关系网络的获取和社会支持的相关内容。厦门大学的徐延辉教授在她的《运动员职业声望的社会学分析》的文章中,进一步分析了职业运动员的成功与否与其职业声望和茶文化当中的联系,她表示人力、茶文化互为先决条件,是职业运动员们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并且这个研究发现对其他相关联职业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此外他还在《茶文化在辽宁省运动员成长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的文章中,明确表示出了茶文化理论的有效利用对运动员的长远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运动员们拥有良好的自身社会关系网络帮助其有效利用社会关系中的力量促进运动员们个人事业的发展和自身的成长。

2.5茶文化应用于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领域

将茶文化理论结合体育专业大学生们的就业研究是茶文化理论在其微观层面的研究,研究中采用了茶文化理论中社会支持、社会信任和社会关系网络的相关内容。河南大学卢曙光在他的硕士毕业论文《茶文化与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关系及对策研究》中对235名体育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们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后指出,茶文化的有效利用对体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茶文化的有效利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着学生就业机会、信息的获取,尽管普通毕业学生的社会关系十分薄弱可是体育专业的毕业学生相比较而言社会交往能力较强技巧较好,能够充分构建自身社会关系网络且发挥好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3结语

当前,针对茶文化在社会体育教学应用的研究成果很少,即使寥寥无几的几篇研究文献,中心也主要集中在对社会人亚健康问题的关注及社会体育生活方式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而体育活动与绩效相关联的文献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本课题致力于从茶文化的视角去分析社会人的体育参与行为,于理论界来说不仅是一个新兴课题,也是茶文化理论与体育相结合的更深入探索。于现实考虑,从体育参与的入手去探讨社会人增加茶文化的方式也是为制定员工健身社会支持服务体系提供依据和参考。

作者:王怀华 廖文豪 单位:成都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黄迎春.实施健美操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思考[J].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5(3):282-284

[2]梁兰颖,陈芳.对高校体育保健课教学中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的几点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5(4):114.

[3]许娇,江志鸿.独立学院体育保健课的现状与教学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1):162-163.

上一篇:排水施工技术论文范文 下一篇:科技信息技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