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学习管理范文

时间:2023-06-21 10:52:09

班级学习管理

班级学习管理范文第1篇

闲暇之余,我主动与其他班主任沟通,我才发觉编排座位的方式五花八门,各有千秋,这里面可是大有学问。具体方法有:

1、高低法。高的坐在后,矮的坐在前。这是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看到教师板书和演示的一种方法。

2、性别法。这是因学生的性意识编排座位的一种方法。到了初中以后,男女一般分开坐为好,以免双方行为不便和带来不应有的心理影响。

3、轮换法。一般是使学生左右轮换着坐,纵行每两周调一次。若坐椅、课桌能升降,也可前后轮换着坐。这是预防学生近视和斜视的一种方法。

4、带动法。这是以优带差的一种编排方法。一般是让学习态度好、成绩好的学生和与之相反的学生坐在一起,"一带一,一对红"。

5、相投法。让志趣相投的学生坐在一起,往往能收到"高山流水"的效果。这对于增进团结、相互合作很有好处。

6、互补法。当同一方面的优缺点在两名学生身上分别存在时,让他们坐在一起,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这要求具有优点的同学对对方缺点必须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在优点上必须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7、间隔法。为防止一学生对另一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可在二者之间插入一个能抵抗甚至能消除这种不良影响的学生。此法也适用于消弱或排除外界不良因素对教室内学生的影响,如可安排一些自制力强的同学坐在教室的窗口或门旁。

8、条件法。就是要对个别执意一定要坐或不坐某个位置的学生讲条件。针对其某方面的弱项提出合理的进步要求,满足要求,方可如愿。对这样的学生还应配以上述的思想认识教育。

了解这么多编排座位的方式,我的想法是,对以上的方法采取综合利用的方式,首先考虑到孩子的身体条件状况、学习态度等,“特殊”学生坐在前面。在安排座位时,体现小组学习的方式,即一个组长(优),两个组员(良+差),经常开展一些小组评比的活动,增强小组的凝聚力,从而实现带动法、互补法的最佳效果,即“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班级学习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态学;生态系统;虚拟学习班级;组织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4―0116―04

班级是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学校行政管理的最基层组织。自17世纪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以来,班级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历经几个世纪的发展,一直是学校教学最为有效的组织形式。进入21世纪,由于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依托网络平台开展的在线学习成为学校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同一个网络平台中,参与网络教与学的群体可以被看成是一种特殊的班级,即虚拟学习班级。从生态学角度看,虚拟学习班级是一个生态系统,班级中的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协调作用,不仅能够维持整个系统的稳定与发展,而且能够满足个体的需要,促进个体的发展。因此,建构一个和谐、健康、高度自治、富有凝聚力的虚拟学习班级生态系统是促进个体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 虚拟学习班级生态系统的构成

生态系统是指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彼此间不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及信息传递而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生态学功能单位[1]。虚拟学习班级是现实中的教师和学生为了开展教与学的活动,通过注册,登陆一个特定的虚拟空间(虚拟学习环境),以共同的主题(在线课程、在线论题等)活动为纽带、经过协商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学习群体(共同体)。从生态学角度看,班级是一个特殊的种群(population),是由诸多个体(教师和学生)组成的群体。班级不是个体的简单集合,而是个体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集体。班级中的个体之间(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班级群体与虚拟学习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就构成了班级生态系统。其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1 班级角色

班级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是指在班级活动过程中,各个主体所处的地位和所承担的功能,即所扮演的角色。传统意义上的班级角色主要包括教师和学生,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是班级中的权威;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处于从属地位。现代意义上的班级角色已经突破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划分界限,教师已经不是单一的知识传递者,学生也不是单一的知识接受者,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常常表现为民主平等、协商对话的伙伴关系。在虚拟班级生态系统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常常表现为互为教与学的关系、学生与学生的关系常常表现为互帮互惠的伙伴关系。这样,虚拟学习班级中的角色是建立在民主平等、互惠互利和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基础上而形成的合作者、支持者、促进者、组织者等多种角色。在虚拟学习班级中,班级角色是动态变化的,它随着各个主体在活动中作用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其在教学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都是多元的。

2 班级活动

班级活动是班级生态系统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途径,是班级成员个体生存与发展的手段,是保持班级生态系统稳定与发展的动力。班级活动是班级角色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通过班级活动,体现与形成各种班级角色、建立班级规范和班级文化。

3 班级规范

班级规范是班级活动的约束条件,是班级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行为准则,是维护班级生态系统稳定、有序运行的重要保证。班级规范既是班级生态系统“他组织”(外部力量)的外在手段,也是班级生态系统“自组织”(内在力量)的内在的“反馈”机制。这种反馈机制可以激励有利于班级成员发展的行为,也可以抑制不利于班级成员发展的行为。

4 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是在活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班风、学风、舆论和人际关系等共同的观念。班级作为一种社会生态系统,其社会性主要体现为个体之间经过一段时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相互作用与影响、相互学习与借鉴,逐渐形成被大多数个体所接受的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班级文化。班级文化也是班级活动的约束条件,是一种存在于班级生态系统中的“反馈”机制。

5 虚拟学习环境

虚拟学习环境是指由信息技术构建的、能够支持学习的空间,主要由学习资源、学习工具构成。虚拟学习环境通常是一个学习平台,如网络课程系统、学习网站、学习社区等。它是学生开展学习的空间和场所,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学习内容、学习工具,是一种能够支持学生成长(知识理解与建构)的给养环境[2]。在另一方面,学生也能够为虚拟学习环境提供信息资源,促进虚拟学习环境的发展。

二 虚拟学习班级的生态属性

虚拟学习班级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它具有一般生态系统的基本属性,也具有其独特的个性。虚拟学习班级是由人构成的一个“种群”,其基本功能是教与学;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每个成员之间“生态位”不是互为竞争的关系,而是互惠互利的关系;作为由人构成的生态系统,虚拟班级的自我管理的程度和自我运行的能力比生物界其他生态系统更高。

1 虚拟学习班级是“种群”

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空间内,同属一个物种的个体集合[3]。任何种群都是由一定数量的生物个体相互作用、相互依赖而构成的群体。种群的数量特征是指构成一个种群的个体的数量。生活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种群,其个体的数量都有一个相对的上限和下限。虽然不同的种群具有不同的数量特征,但是如果组成种群的个体数量太少(下限),或者太多(上限)都会给种群带来灾难。同样,由人构成的种群也具有这个特征。如果一个群体构成人数太少或者太少,都不利于群体目标的实现和个体的发展。虚拟学习班级是一个种群,它是由一定数量的学生依托特定的虚拟学习环境而构成的群体。

在自然界,生物个体难以单独存在,必须依赖群体才能生存和发展。种群是由个体组成的,但不是个体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有机整体,个体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内在关系。这种内在的关系不仅保证了个体的生存与发展,而且使得种群成为一个具有自组织和自调节功能的系统。

一个理想的班级应该是由个体组成的有机整体,班级中每个角色之间具有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关系。每个学生的发展都依赖于班级其他同学的影响和支持,都是与同伴相互作用过程(对话、合作)中获得的。一个班级作为一个种群,是由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而构成的一个群体,个体之间充分的作用以及和谐的关系,可以构成一个积极富有活力的班集体,同时,这个班集体又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如果没有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和谐的关系,就不是一个生态意义上的班级,同样,学生处在这样一个班集体中,个体的发展也会受到消极的影响。

2 互助互惠的“生态位”

生态位是指每个物种在群落中的空间和时间位置及其机能关系[4]。生态位是个相对的概念,对于一个种群来说,其生态位是指所占有的空间与资源等,对于种群内的个体来说,其生态位是指其所承担的角色、功能和作用等。

作为人类社会中的个体,每个人都归属于一个或几个特定的种群,每个人在其中都有自己的生态位,都具有其特定的角色、功能和作用。人类的种群不同于自然界的其他生物种群,个体在保持独特的生态位的基础上,更多的是生态位相互交叉、相互重叠,这种特征具体表现为个体间的互惠互利和互助的关系。如果个体的生态位完全相同,则不利于个体间的互动;如果完全不同,则不会形成一个种群;只有在拥有一定的共同生态位基础上,维持每个成员之间生态位的差别,才能使个体之间形成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关系。

学校中的班级是教育者根据教学的需要而把具有某些共同特征(年龄、知识等)的学生组织在一起而构成的一个群体。班级成员共同的“生态位”表现为某些共同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共同的目标追求、共同的行为规范和文化。班级成员在保持共同生态位的同时,每个成员在班级中还具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即生态位。这些个性化的生态位形成了班级内学生之间互助互利的稳定、和谐的关系。

3 自我管理与运行

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具有自我维持和调控的功能。生态系统通过自我维持和调控可以实现生态平衡。当环境中的个体与环境发生作用的时候,环境会对个体的行为给与回应,即反馈。生物个体根据反馈的结果调节或者固化自己的行为,即个体适应。反馈是生态系统自我维持和自我调控的机制。

虚拟班级生态系统中的反馈是建立在班级共同的行为规范和文化基础上的个体间、个体与虚拟学习环境间的互动。例如,一个学生的在线行为是否符合规范,需要其他人给予回应或者环境的反应来进行评判。

因为班级的行为规范和文化是在个体之间充分协商的结果、是个体间进行相互作用的行为模式,所以它是班级有效运行的约束,是班级自治的机制。班级的行为规范和文化作为一种班级环境会对班级中的每个成员的行为做出反应(反馈),班级成员以此为依据,调整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班级规范和文化的要求。一个生态化的班级应该是能够实现自我管理与运行、具有高度自治的群体。在这个群体中,每个成员都能够进行自我管理。通过自我管理可以实现自身的行为与群体其他成员的协调,进而实现整个系统的协调。

三 虚拟学习班级的组织与管理策略

虚拟学习班级是一个生态系统,为了维持其动态平衡,促进其和谐发展,应该依据生态学的原理对其进行有效地组织与管理。

1 建立内部反馈调节机制,实现虚拟学习班级的民主与自治管理

民主与自治不仅是现代管理的基本理念,也是生态系统的一个根本属性。虚拟学习班级作为一个生态系统,自治不仅是其基本属性,也是维持学习者有效学习的重要因素。Steven R. Aragon 指出,自治(autonomy)在促进学习者持久学习中具有重大作用 [5] 。因此,为了实现虚拟班级自我维持和自我调控的平衡状态,应该设计内部反馈调节机制。

(1) 制订在线学习规范,为虚拟学习班级自我调控提供标准

在线学习规范是学生开展在线学习活动的基本要求,是按照在线学习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的需要而制定的行为标准,它规定了学生在线学习活动的目标、内容、方式和标准。在线学习规范不仅包括在线学习活动的整体要求,例如,在线学习行为准则、礼仪等,也包括每项学习活动的具体要求,例如,一项在线活动的日常安排、评价标准等。有了这些规范,学习者个人就能够依据规范,反思自己的行为,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评判,进而调节自己的行为;有了这些规范,群体的每个人就可以依据规范进行互相监督和评判,每个人根据他人的评判可以调整自己的行为。因此,在线学习规范是虚拟学习班级实现民主与自治管理的基本前提。

(2) 培育虚拟班级文化,为虚拟学习班级自我调控提供动力

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之间经过一段时间的交互而形成的一套班级成员共同的价值体系,是班级活动的约束条件,具体表现为班级凝聚力、学习氛围、舆论、行为习惯等。它是一种隐形的班级成员行为的评价标准,是班级系统进行自我调控的内部力量。一方面,班级中的个体在班级文化的驱动下,开展各种在线学习活动;另一方面,如果某些个体的行为,存在“反”班级文化的现象,就会受到班级其他成员的干预纠正。因此,培育班级文化是实现班级民主自治管理的一条重要途径。

2 制订共性与个性统一的行为规范,培育求同存异的集体文化

无论是班级行为规范还是班级文化,除了具有约束个体行为的功能外,还有促进个体发展的功能。班级中的每个成员都是具有个性特征的“生命体”,作为群体中的一员,他们为了更好地发展,在拥有群体共性的基础上还必须保持个性,按照个性特点生存和发展。

(1) 共性与个性统一的行为规范

共性的班级行为规范是面向班级每个成员所提出的要求,是为了维护班级有效运行,班级成员应该在充分讨论协商的基础上,制订在线学习行为的共同标准,例如在线学习礼仪、在线合作学习章程等;考虑到个性特点和个体发展的个别需求,班级成员应该在共同的行为规范基础上,制订激励和支持个体发展的富有个性的行为标准,例如创新活动与作品的评价标准、在线学习活动参与性的标准等个性化的条款。

(2) 求同存异的班级文化

在班级运行之初,班级成员可能对班级目标没有充分的共识,还没有形成班级整体文化和行为规范。这个时候,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就需要引导班级成员理解班级的目标,并使班级目标成为每个成员行动的指南,成为每个成员共同的追求。在追求共同目标的过程中,要使每个班级成员形成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的思想,形成具有高度包容和相互理解的班级氛围。这样,整个班级就能在共同目标基础上,理解并包容具有个性特点的个体和个性化的行为,能够鼓励和支持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生态化的虚拟班级在保持、尊重和鼓励个性化发展的同时,必须形成群体的共同行为规范和文化。

3 设计具有“多样性”的虚拟班级生态系统,保持班级活力

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稳定与平衡的基础,也是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的多样性、资源与环境的多样性、相互关系(系统)的多样性等。虚拟学习班级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其多样性主要表现为角色、活动和资源三个方面的多样性。因此,为了保持虚拟学习班级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保持其活力,应该设计多样性的班级角色、活动和资源。

(1) 设计多样性的班级角色

虚拟学习班级是一个“人工”设计的生态系统,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各种各样的角色。为了体现现代教育理念中关于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可以突破现实世界中的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把教师和学生看成是虚拟班级生态系统的成员,依据两者在班级生态系统的具体功能来设计班级角色。这种设计可以改变传统班级中以教师和班干部为权威的组织结构,实现多权威、多中心的自由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可以满足学生交往和表现自我的需要,可以促进班级组织内的意见沟通[6]。如果把虚拟学习班级看成是一个信息生态系统,那么按照班级成员所承担的功能,可以把班级角色划分为信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按照其在信息生态系统中所承担的功能充当信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如果把虚拟学习班级看成是学习生态系统,那么按照班级成员所承担的功能,可以把班级角色划分为组织者、协商者、合作者和促进者。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按照其在学习生态系统中所承担的功能充当组织者、协商者、合作者和促进者。这种多样化的角色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个体的特长,另一方面可以促进虚拟班级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多样性,保持班级活力。

(2) 组织多样性的班级活动

班级角色只有在班级活动中才得以确定。多样性的班级角色需要多样性的班级活动。不同的班级活动,会体现不同的班级角色。一个班级成员在不同的班级活动中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班级角色。因此,为了体现每个班级成员的功能,应该设计多样的学习活动,使每个班级成员都有机会自我实现,体现自身的价值,形成集体归属感。例如,在“以知识共享为主的学习资源共享共建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可以承担信息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多重角色;在“合作学习活动”中,一些具有组织协调能力的学生可以充当活动的“组织者”;在“协作对话学习活动”中,一些学生可以充当活动的“促进者”角色。总之,多样化的活动不仅可以为学生展示自己、体现自我价值提供更多的机会,而且可以保持班级的活力。

(3) 设计多样性的学习资源

学习资源是虚拟学习班级形成的基础,是吸引班级成员聚集在一起成为一个种群的重要因素。如果一个虚拟空间没有学习资源,那么虚拟学习班级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如果一个虚拟空间学习资源匮乏、单一,那么虚拟学习班级就会失去其活力和生机。班级中的每个成员都具有独特的个性,都有独特的学习需要和学习风格。因此,为了满足每个成员的多样化的需要,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支持,应该为其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四 结语

生态学视野中的虚拟学习班级是由班级角色、班级活动、班级规范、班级文化和虚拟学习环境等生态因子共同构成的一个生态系统,具有其显著的生态属性。依据其生态属性和生态学的基本原理组织和管理虚拟班级可以维持其生态平衡、保持其活力、促进其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4] 林文雄.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75、97.

[2] Sasha A Barab,Wolff-Michael Roth. Curriculum-Based Ecosystems: Supporting Knowing From 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 [J]. Educational Researcher,2006,35(6-7):3-13.

[3] 戈峰.现代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72.

[5] M.Gail Derrick. Creating Environments Conductive for Lifelong Learning[J].New Directions for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2003,100:5-18.

[6] 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283-284.

Discussion About the Virtual Learning Class and its Management

ZHANG Li-xin ZHANG Li-xia

(Teacher Education College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 The virtual learning class (VLC) is one of the basic organizations of online learning. A harmonious, healthy and autonomous VLC plays a key role in improving personal development .The elements of VLC are analyzed on the ecology view, the roles, activities, norms, culture and the virtual environment are considered as the elements of the VLC ecosystem. The ecological characters of VLC are discussed from the aspects of population, Ecological niche and mechanism; constructing regulatory mechanism\formulating general and customized norms, designing diverse VLC ecosystems are presented to be the main strategies of managing VLC.

Keywords: Ecology, Ecosystem, Virtual Learning Class, Management

*基金来源:本文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生态化虚拟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开发”(课题编号:BCA080040)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班级学习管理范文第3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及学校工作思路为指引,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省市区文明委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切实加强领导,精心安排部署,强化工作措施,狠抓任务落实,有序推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以“博爱、求真、和谐、发展”为主旋律,以师生健康发展为根本,构建和谐、平安、文明、书香的校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二、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该班共有学生49人,其中男生27名,女生22名。本班大多数学生积极上进,具备较强的集体主义观念,能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开展的各项活动,表现出了较为主动的参与意识。具有了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和学习责任感,同学间通过两年的相处已相互了解,懂得如何与同学友好相处,懂得如何帮助他人,如何交朋友,对自己也有了较清楚的认识,初步具有了爱国、爱党、爱人民、爱校、爱班的感情,懂得尊重他人,孝敬父母。但是,本班学生几乎都来自农村,且部分学生父母不在身边,家庭条件都不太理想,性格内向、自信心不足在本班很多学生身上都存在,尤其是女生更为严重,转变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自信,是本期班级建设的一个重点。此外,本班学生有三十人以上住学校寝室,这部分学生的食宿、安全管理,也是本期班级管理必须抓好的工作。

三、本期工作目标

1、继续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爱人民、爱校、爱班的感情。

2、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做到“自强、自信、自律、自理、自护、自学”。

3、培养一批学习优秀、能力过硬的班干部,尽量做到面广、量多,让大多数学生在组织能力上得到锻炼。

4、和科任老师一起共同努力,抓好班级中后进生的转化、中等生的提高、优等生的巩固工作,促进班级的整体提高。

5、做好住校学生的食宿、安全管理,让家长能放心,学生能安心。

6、营造轻松、温馨的班级学习氛围,让孩子在集体中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同窗情、朋友情,建立正确的班级舆论,鼓励大家发表心中所想,关爱班级中的留守学生,形成乐观、积极、有特色的班级管理模式。

7、继续加强班级的文明礼貌教育、安全教育、卫生管理和健康教育。

四、具体工作措施

1、强化学生干部的职能。将班干部周例会制度化;进一步明确干部的职责,明确分工,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加强干部工作能力和方法的指导,让每位干部充分发挥工作潜能,最大限度的为班级服务,为同学服务,为老师分忧;培养干部的正义和正气,让正气充满班级。

2、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建设环境文化,做到窗明几净,桌椅物品摆放整齐,做无声的老师;重点建设思想文化,让刻苦、勤奋、进取、团结、勤俭、节约、互助、友爱、宽恕等精神和品质在教室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3、规范行为。建立行为规范监督岗,采取盯班盯人的方式,对同学的行为规范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及时纠正。

4、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讲,读书要求学生放开声音,作业要求书写工整、按时完成,课前要求学生及时预习,课后要求学生认真复习,学习任务当天完成。

5、给学生更多的关爱。远离家庭的学生需要关爱,作为班主任要及时和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和沟通。坚持每天找一个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给他们以关爱。特别是对那些问题学生,要关怀备至。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帮助,让他们始终保持学习的信心。对学生要即使鼓励,让每个学生都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

6、同学校保持高度一致,组织开展好各项活动,唯旗是夺。

7、班级工作中,做到腿勤、嘴勤、眼勤、脑勤、耳勤、手勤。班级工作多请示、多汇报,上令下达,不折不扣;多到教室、宿舍、餐厅等走走转转,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每次会议、班会、个别谈心都做好记录,及时总结;注意同学生们交流,虚心听取同学们的建议和意见,不断改进班级工作方式及工作思路。从而增强了班级集体的凝聚力,使班风有改观,为大家学习创设了良好的环境。

8、认真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本学期重点做好“早恋”专项主题教育活动,净化教育环境,使同学关系健康发展。

9、加强家校联系,电话联系不断,家访活动经常。让家长了解学校,了解班级,了解学生,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

10、加强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思想上多了解,生活上多关心,学习上多关心,不良习惯上多纠正。对他们言语上给多一点,眼光多投向一点,在他们课桌边多站一会,对他们的鼓励多一点。力求真心、细致的工作使他们能有长足的进步。

11、加强科任老师间的联系,及时沟通情况,为科任老师的工作分忧解愁。

班级学习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学习小组 班级管理 探索与尝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64-01

合作学习、小组管理已不是新鲜的名词,它经常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用“学习小组”的主形态开展班级管理,是班级管理的一次尝试和探索,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它有值得肯定的方面,也具有推广的价值。

一、“学习小组”式班级管理出现的背景

让学生真正进入班级管理主动者,实现学生自主管理、自我管理、自觉管理,一直是我班级管理中所推崇和追寻的。能达到这样境界的班级,它一定在纪律、学习等方面均有不俗的表现。“小组学习式”的班级管理方式,是实现学生“三自”管理的较好途径和平台。

其次,不同层面的比较、评比是班级持续发展一种动力。学校通过“日检查、周评比”对班级的日常管理进行了量化和督导,它对班级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学校的规模和现状对班级间的“全方位、多角度”性评比有天生的不足。同一年级平行且质同的班级太少或没有,班级间的横向等同对比就不可能进行,不同年级间的纵向对比的作用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班级内的“学习小组”就很好的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有对比,才能发现班级管理中的进步与不足。

二、“学习小组”式班级管理的具体措施

1.合理的分组是前提

小组的正确合理分配是开展“学习小组”式班级管理的前提。“组间同质、组内异质”是小组分配的基本原则,分配小组时一般采用如下步骤:第一步,通过广泛调查摸底,从思想品行、学习态度、学习能力、自我约束能力和课堂表现五个主要方面,将全班学生分成五大类,再把五大类学生分成优秀、良好、一般三个层次。第二步,把不同层次的学生分成八个小组,每个小组间同层次人数和男女生人数基本相同。第三步,合理对小组内学生进行分工。思想、学习和纪律均优秀的学生担任组长,有偏科倾向的学生担任该学科课代表。也可以采用学生自愿的方式,选择担任某个角色,在小组内贡献自己的力量。第四步,定期对组间进行成员合理调配,以便把组内萌生的不良习惯消灭掉。高二(1)班分组如下表:

2.正确的排布座位是保障

传统的座位排布方式不利于“学习小组式”管理的开展,它有小组的管理思想,却难凸显小组管理的形式。有了合适的形式才能有效的贯彻思想,所以,“学习小组式”管理必须对座位做出变化和调整。根据实际情况,我班分别采用了“T式”、“I式”和“H式”三种排布形式(如图所示)。期中,“T式”是最合适的。它具有以下优点:首先,每组成员可以明显体会到自己是小组中的一员,可以最大限度的增强小组的凝聚力。其次,组员间可以观察到其他同学的学习状态,起到相互监督、相互帮助,共同提高。第三,利于老师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型的课堂教学,也利于老师在课堂上观察到每位学生的学习状态,因为学生都“”在老师的视线中。但是,“T式”、“I式”都有明显的缺陷――部分组别不便于注视黑板。班级人数的严重“超员”使我不得不采用“H式”。

3.及时而合理的导向性评价是保证

评价的基本目的是指导和要求小组向班级整体发展的目标靠近,引导小组成员朝着小组合作和竞争的目标努力,逐步提高小组的管理效能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为小组的正常和持续发展提供服务。在具体管理中,我一般这样处理:首先,注重小组的整体性评价。每一各小组每一周的原始分值是一百,小组的每一项表现都用分值的形式体现出来,只扣分不加分,小组间的差距就会以不同的成绩体现出来。对每周排名后两位的小组进行座谈,可与组长谈,可与组员谈,也可与全组成员一起沟通,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和相应学生,帮助他们在后期的日常中表现中做好调整。对连续一月排名后两位小组打散,并与其他优秀小组做适当调配。其次,关注小组内的个体评价。每周小组的表现必须落实到具体的人员身上,每位组员对小组的贡献和影响也从分值上体现出来。这样既强化了小组成员间的互相监督,也能增强成员个体的集体意识。小组和个人的表现是一致的,小组的表现差了,就能很快查询到对应的学生表现,为及时教育、具体教育提供了依据。

三、“学习小组”式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经过近一学期的实践,“学习小组”式的管理大大提高了班级管理效率,逐渐体现出了学生自主、自我和自觉管理的强大效能。每件新生事物或许都是一把双刃剑,好坏兼备。“学习小组”式管理也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暴露出了如下问题:

1.学生人数限制“学习小组”式管理的开展

最科学的分组是每组4-6人,每班6-8组。高二(1)班有54名学生,按每组6人来分,需要9组,但教室有限的空间致使该方案泡汤。所以只能8人一组,分成7组,教室可勉强排布下。

2.学生的自觉、自律和自主性影响着“学习小组”式管理的持续发展

传统的“面朝黑板、背向脸”式的座位排布可以大大降低学生交流的机会,新型的“T”、“I”式座次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利于相互学习。但也最大限度的“激发”了小组成员之间的闲话、影响课堂秩序。所以,自律性较高且喜爱学习的班级适合这种方式,只要加强监管和引导就能杜绝大肆说闲话的几率。

“学习小组”式的管理方式是一次班级管理的尝试,在实施过程中体现的是利大于弊,它比较适合高二(1)班的学生特点和发展要求。我希望把它坚持下去,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中让它逐渐走向成熟,形成一套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班级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江太文《合作学习:关键是团队建设》 人民教育 2010.19期

班级学习管理范文第5篇

从班级管理的实际状况来看,最能体现班级管理是否有序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这个班级的自习课状况如何。自习课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能够发挥其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和自律性,以及学习的创新能力。自习课的管理是班级教育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能体现班级管理的实际效果。一个管理有序、组织得当的班级体,无论班主任与任课老师是否在班,其自习课必然是井然有序的。

因而,从加强班级管理的角度出发,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打造自主学习的自习课堂,有必要从班级管理的细微处落手,制定好班级考核的量化细则。

一 量化考核,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常说“成材要成人”,在班级里的学生首要的不是学习而是要有人情味、要有责任感。班级量化考核要从班级的细节入手,层层分工、责任到人,量化考核。

班级是个大家庭,通过每日的细节,不论是学习、卫生、纪律、课堂表现进行量化,给予奖励,加强集体凝聚力。比如,将班级分为四大组,12小组,有组内负责人将学习、卫生、纪律、课堂表现的任务进行人员分工,让人人有事做,责任到人。做到及时反馈和多种反馈相结合的形式,以每日组内反馈、每周班级反馈、每月班级奖励,多向互动和透明公开,而每组则根据量化分值的得失,追究其个人责任。在全班形成了一个快速高效的教育、监督、管理网络体系和全反馈系统。通过老师的及时教育和交流有利于帮助学生自觉矫正自己的思想行为,有了自我教育的机会和空间,增加了自律性。有利于逐步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主管理、自我完善的能力。

二 自主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平时,在与家长的交流中,有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回家写完作业就没事做,不会复习。这是一个普遍现象,也是一个必须解决的现象。学生之所以有这样的情况,那是因为学生不知道回家学什么和自控能力差、注意力常分散。

对于这两个问题,从班级管理角度出发,可以采取培养学生高效自修课和自主自习课的措施。例如,每周选择两节课,由小组长选择科目,带领组员复结当天所学的重点。学生自修是一个有老师在的情况下的自修课,在纪律上是可以得到保证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于复习什么、怎么复习得到了一个锻炼,时间长了,学生也就知道在家怎么复习了。

自主自习课的打造首先要让学生在如何上自习课上达成共识,就是如何上自习课和如何量化考核自习课。提高自习效益很重要的方法是统筹安排自习课学习任务,比如文理科目间隔进行,按习惯的顺序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较长时间上学习的注意力,增强学习动力是自主学习之本。这个问题用量化分值可以有效的解决。

班级学习管理范文第6篇

1.1幼儿园班级管理的重要性

班级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基本要素,是促使学校管理工作得以有效开展的关键所在。班级与年级、院系以及学校共同构成了我国传统学校的组织管理模式。由此可见,班级管理在学校管理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班级管理的重要性对于幼儿园来说也不例外,因此,幼儿园学校应重视班级管理工作,从而完善幼儿园学校管理的运行机制。幼儿园班级管理是孩子得以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孩子的成长环境与班级管理体制息息相关,完善的班级管理体系更有益于教师自身的管理与孩子的自我管理。此外,这对于幼儿园良好的班级学风建设也大有裨益。加强幼儿园班级管理,对于提升幼儿园班级整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于提高孩子的整体素质水平以及幼儿园未来的整体发展进程都有着良好的作用。

1.2幼儿园班级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幼儿园教师对班级管理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误区。如:一些幼儿园的老师缺乏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与经验。有些老师将幼儿园孩子当做成年人来管理,采取中小学的班级管理方式来严格要求孩子,因而没有对孩子形成正确引导,无法充分发挥班级管理应有的效力。此外,还有一些幼儿园老师,忽视了孩子的身心发展差异,不论是哪个孩子对采用一样的管理方法,这种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幼儿园发展的需求,孩子无法发挥出自身的主动性,导致整个班级向心力不强,对班级的整体凝聚力也产生了不良影响。

1.3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创新模式

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应正确引导孩子进行自我管理。孩子自我管理适合孩子发展的需要,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孩子更容易有针对性地发现与改善自身问题,从而有效增强孩子的管理经验。孩子作为班级管理中的被管理者,同时也应该是班级管理的管理者。幼儿园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调动孩子的自我参与意识,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意识,强化孩子的自我决策意识。此外,幼儿园创建优良的班级氛围,可以使孩子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不断克服困难,不断成长、不断进步。如:部分幼儿园老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候,孩子可以寻求教师的帮助,此时,教师应该对班委会进行正确引导,帮助孩子解决困难。幼儿园班级管理应充分培养孩子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管理班级时,老师对于孩子的主体地位给予充分肯定,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和自主性,从而使孩子能够投入到班级管理工作中。同时,教师进行班级管理工作充分细化,从而及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中遇到的各种事情,并进行有效地引导。此外,班级教师还应该充分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挖掘孩子的创新潜能,激发孩子的探索意识,从而促进班级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2幼儿园新型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策略

2.1学习共同体的内涵

学习共同体简单来说是由学生群体和家长、教师等共同组成的团体。学习共同体的核心要素是文化、知识与学习者。学习共同体各成员大都是为了一个相同的目的,或为了解决同一种问题而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他们之间相辅相成,是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型式。

2.2构建幼儿园新型学习共同体的意义新型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可以积极推进幼儿园校园文化的创建。新型学习共同体中,每一位孩子所懂得的东西都深刻影响着学习共同体,反过来学习共同体也积极促进着幼儿园校园文化的创建。新型学习共同体中,每一位孩子都可以将自己的长处与其他孩子交流、互补与完善,这对于创建丰富多彩的幼儿园校园文化有着积极作用。新型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可以促成新型师生关系的形成。新型学习共同体有别于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孩子与教师有着平等的地位,有着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孩子和教师可以适时的进行交流,从而形成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这更有益于促成幼儿园班级和校园的和谐文化。

3结束语

总之,班级管理模式的创新以及新型学习共同体的构建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幼儿园如何顺应时展的浪潮,完善自己的教育体系应该是每一位幼儿园教育工作者都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班级学习管理范文第7篇

关键词:自主学习 自我管理

为了转变学生的学习和管理观念,更好的完成三年的中专生活,2005年起,本人作为班主任,就开始在班级尝试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班机管理模式,通过长期的探索实践达到了较好的预期目的,也逐渐成为本人的班级管理理念。

一、自主学习的认识,方法和手段

(一)对自主学习的认识

自主学习其主要特征是: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是内在的或自我激发的,有自我教育与管理的能力;学习者能制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自己制订学习计划;能合理支配学习时间;能自我监控学习过程、自主选择学习策略,并有效地加以运用,在解决问题中学习;能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评价,并能据此做出自我强化;能有效地处理各种信息;当学习遇到困难时能主动寻求他人的帮助。

(二)培养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手段

1、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动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因此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在学习过程中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因此本人在学生入学时对社会就业现状分析,指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是我省紧缺人才之一,尤其是我省是制造业大省,机电产品很多,发展较快,技术含量很高,因此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和学生一起制定班级、个人的发展规划,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要求学生做到毕业时,争取本班有多人继续深造,技能等级证书的通过率达到100%。同时精心挑选比较负责、有责任心的同学担任班级的班干部,并同他们商量制定班级工作计划,力争获得一些班级荣誉,为班集体争光。

2、指导学习方法

我们都知道学习效果的好坏与学习方法有密切的关系,好的学习方法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平时工作中,本人经常和学生一起寻找、总结适合每个人的学习方法,并把它应用到平时学习中去。要求他们要养成预习的习惯,认真做好复习工作,独立完成作业,激发他们的学习自觉性,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3、指导参加大专自学考试

自学考试是培养自学习惯、检验自学成果的一个有效的手段,通过自学考试,不仅能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得到提高,还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针对社会对人才学历要求的提高,建议学生在入学之初,准备参加大专自考,并给予一定的指导。现在全班有多位学生报名参加了自学考试的辅导班,准备参加自学考试。

4、重视任课教师的工作

任课教师在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平时注意和任课教师多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在各科学习中的状况,并要求各任课老师配合做好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工作。

二、自我管理的认识、方法和手段

(一)自我管理的认识

自我管理是指在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参与意识,体现学生的主体行为,让学生真正觉得自己就是班级的主人。在管理中体现学生主体性,使学生做到自我认识、自我激励、自我调控,树立自我管理的思想,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义务和学习目的,提高自觉性。让学生学会做主人,教师必须先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加强学生自身主体意识,通过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来展示学生主体人格,教师不仅要自己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更要帮助学生摆脱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真正成为教育主体。

(二)培养自我管理的方法和手段

1、学生参与班级日常事务管理

(1)赋予学生选举权和任免权

班委会、团支部是班级民主管理的领导核心,是班级思想教育、学习、文体、劳动,卫生等各项集体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评价者,赋予学生选举权和任免权,是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的保障。本班的班委就是学生通过选举产生的,这使得班委的威信增强,能深入群众,办事效率提高,使得本班的各项工作可以有条不紊的开展起来。

(2)赋予学生“立法权”

学生反复讨论,共同制定班规,使它成为班级集体意志的体现,成为自主教育的依据,成为规范自身言行的准绳。如请假制度,惩罚奖励制度。

(3)赋予学生监督权

在班级委员会外,另外本人还公布了我的邮箱和手机号码,以监督检查班委会工作,学生对班委会工作有意见,可向本人投诉,由本人和班委共同调查处理,并做出汇报,这样,使学生在行使班级管理权力时,切实感到了一种责任,一种制约,一种监督,进而不断完善工作。

2、共同努力,构建班级精神文化

(1)全班同学共同制定班级发展目标和班级口号。我们的目标是:做高技能高素质人才;我们的口号是:永争第一。

(2)充分发挥主题班会作用,每周班会由学生轮流主持,在组织讨论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发现分析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交流了同学间的思想感情,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

(三)总结

班主任不应该长期靠人来管人,而应该依靠一种风气来管理人,从而使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都能体会到这种良好风气的影响,起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要培养良好的班风,首先要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充分发扬民主,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其次要充分发挥班干部的榜样作用,班干部是教师管理班级的左右手,其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这就要求班干部不但要严于律人,更要严于律己;再次,要形成良好的班风,光靠管、压是不够的,也起不到持久的作用,最有效、最持久的管理是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这就要让学生明白“自律”与“他律”的区别,中职学生已初步具备了这方面的能力。

三、实践探索结果

一年多实践探索,本人获益良多,对中等职业教育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主要如下:

(一)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进了师生的感情

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和课后的作业来看,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明显的提高,师生感情得到增强,已经形成学生之间互相竞争,互相学习的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自主学习意识逐步形成

一年多的实践,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方法与能力得到了培养与提高。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多思考,多提问,多去图书馆已在大多数学生之间形成了共识。

(三)学生树立了终身学习的观念

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认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逐渐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

(四)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通过一年多的管理,本班学生的学习成绩比对照班的学生好很多,例如本班两个学期的不及格率相对于对照班来说好很多,同时本班的平均成绩也比对照班高很多。

经过长时间的尝试,本班自我管理的能力得到提高,参与意识和组织能力大大加强,班级实现了无人管的好现象,学生踊跃参加各项集体活动并经常自发组织各类活动,纪律、卫生、学习均居年级前列,被学校评选为学校先进班集体的荣誉称号;有多位同学被选入学校学生会,成为骨干成员,在我校的大型活动中,积极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今后目标方向

由于探索实践的时间较短,学生形成的意志品质还不够稳定,易反复,但本人有信心有决心继续加强研究和实践,为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意识、方法,能力而再创新路。

参考文献:

[1]谭顶良.高等教育心理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班级学习管理范文第8篇

在一个班级中,如果全班同学都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那么没有什么事情是不能办到的。同时,在这样的氛围中,也将更容易调动大家的学习积极性以及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

鉴于此,我认为,班级工作应从集体凝聚力中入手。这一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所以,我这学期的工作目标是以下3点:

1、增强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增强集体凝聚力。

2、学生以学为本,力求班级整体成绩更上一层楼;同时丰富课余文化生活。

3、在上一届班委工作基础之上,树立班级形象、争创院级、校级先进班级

具体工作计划:

1、实行班务公开。设立班务公开日(一月一次),是班级事务更加公开化、透明化,使班级里的同学人人都可以参与到集体事务中来。同时,广泛采纳同学们对班级事务的意见,集思广益,争取使班级工作更上一层楼。

2、在已建立班级群的基础上,创建班级校友录或主页,在网络上展现班级的风采。班级校友录或主页也可以作为同学们心与心交流的无限空间,让大家更好地溶入到班级体这个大家庭中。还可以建设成为宣传班级形象的阵地,提高班级影响力,方便今后组织交流及活动通知,并有利于先进班级的评定。还要建立个人档案、个人简介,向来访者展示水政班每位同学的独特魅力。可能的话,还将成为日后用人单位认识本班同学的窗口。

3、在工作方面,班长、团支书及副班长、副团支书既要分工明确又要相互配合,坚持每周开班委会,针对班内出现的新问题制定新的对策。班委会由班长或团支书主持召开,应积极准备,保证开会效率。另外,对于班会负责人要做好纪录,以便开展工作。

4、在学习方面树立学习第一的观念,培养良好学习氛围。本学期课程较多,英语三级考试亦有人没有通过,很多同学准备考英语四级及专升本考试,学习压力不减,但仍有少数同学未能重视起来。针对这种情况,结合此次的班风学风教育活动,我班将举行学风建设为主题的班会,号召大家继续保持大一的学习和竞争氛围。使大家将学习和考试重视起来,提高大家学习的主动性,督促大家抓紧课程学习,避免不及格现象的发生。

以上就是我作为班长在本学期的工作计划。总而言之,在这个学期,我要好好工作,努力为同学们服务,使同学们更加团结、友爱,使我们的班级更加优秀。

小学班级学习管理部署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共51人,其中男生27人,女生24人。他们思想淳朴,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集体,乐于为班集体做事。班干部能主动协助班主任开展班级工作,做事认真负责,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良好、专心听课。但还有几个学生学习态度散漫,基础差,书写马虎,常需要老师教育、督促。本学期我班的基本目标是:建立一支有进取心、能力较强的班干部队伍,全体同学都能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弘扬正气,形成守纪、进取、勤奋的班风。

二、指导思想

积极响应上级的指令,坚持以思想品德教育为重点,以学生校内、校外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根本,以新编《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指针,结合学校教育主题全面开展“三礼”教育(“三礼”指礼貌、礼仪、礼节),培养学生有礼貌,礼仪端正,礼节高尚的良好习惯。继续开展各项树榜样评选活动,培养学生人人争先进、人人为学校争光的意识,增强集体凝聚力。抓好学生思想教育,做细班级管理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争创先进的班集体。

三、工作重点

1、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重点从学生的校内、校外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出发,认真、深入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学生根据学校的主题教育分阶段学习,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让学生学会对己讲仪表,对人讲礼貌,学习讲勤奋,社会讲公德,在家讲孝顺。

2、注重交通安全教育,防火、防水安全教育;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加强“自护”能力的培养,杜绝意外事故的发生。

3、加强班干的培训;做好优生思想指导,学困生的思想转化工作;利用“争先进创特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集体凝聚力,从而形成人人为班争光的良好班风。

4、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四、转变学困生措施

1、以学校制定的扶困措施为根本,把转“困”工作作为工作重点,利用课余和辅导时间进行个别辅导,多与他们谈心,定期召开“学困生”会,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纠正其思想歪路,促其进步。

2、与家长密切联系、沟通,共同约束、监督孩子们的行为表现。

3、在班级中多表扬他们,树立他们在同学面前的好形象,建立他们做人的自信心。

4、针对班里“学困生”的个性特点,设立“一帮一”小组,让好带困,教师也配合帮教,尽量帮助他们解决思想障碍,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尽快跟上大队。

5、多安排他们参与班级管理工作,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集体责任感,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关注。

五、少先队工作

1、根据学校少先队大队部的工作计划,具体制定中队活动计划,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具有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的中队活动。

2、抓好少先队的常识教育工作,树立先进队员榜样,重视提高队员素质,培养好队干,让他们自理策划队务及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中,培养全体学生成为优秀的少先队队员。

3、紧抓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抓紧文艺节目的培训,培养学生各项素质全面发展。

六、文体卫生工作

1、上好每节《卫生与健康》、《心理健康》课,宣传生理与心理卫生知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卫生习惯,确保身心得到健康地成长。

2、抓好“两操”保健落实工作,教育学生注意眼睛的保护,配合体育老师做好学生的队列、出操训练。

3、强化“文明班”评比要求,凝聚集体力量,完善班级管理机制,从卫生、仪表、纪律等方面约束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七、努力的目标:

班同学能讲文明话、做文明事,看见有困难的人会主动帮忙,全班的同学都能主动与老师、家长、同学打招呼、鞠躬问好。

大二班级学习管理部署

一、班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问题:

从上学期末测试的情况归纳,班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学生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程度不够。

2.对学生干部的满意程度不够。

3.班级学生遵守纪律不够。

4.一些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方法不够科学。

(二)原因:

1.学生对集体目标管理的参与度不够:(1)以前当过,而今未当主要干部者有失落感、自卑感;(2)学生参与管理的成功体验不够。

2.学生干部以身作则不够。

3.自律程度不够:(1)科任教师纪律要求宽严不一致,课堂纪律表现不一;(2)有些学生视学习为"交作业账",上课时赶做其他作业,自修课又感到无事可做,不认真自修;(3)学有余力者自修完成作业后不抓紧时间复习、预习,也放松纪律;(4)有的学生尊师不够。

4.学习方法不够科学,一些学生缺乏追求巧学的思想,预、复习工作较差。

5.一些学生不能刻苦磨炼自己的思想和意志:(1)学习满足于完成作业,完成作业后就不认真自修和复习、预习;(2)锻炼耐力时怕苦畏难,训练不够。

6.任课教师在纪律要求、预习、复习和作业布置等方面协调不够。

二、班级的主要目标及措施

(一)目标:

1.学生为实现目标而经常努力者人数增多。

2.学生对学生干部全满意和多数满意者人数增多

3.学生反映班级课堂纪律较自觉者的同学人数增多;反映科任教师与班主任上课纪律的差别没有和很少者人数上升。

4.学习态度优秀和良好者由67.3%上升到75%以上;学习方法优秀和良好者由48.1%上升到55%以上。

(二)实现目标措施

分析班级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原因,可采用下面方法:

1.完善组织机构

(1)原因:①优化内外关系有利于协调教学行为,促使班级学生集体和教师集体逐步形成自动调节机制,具有高度的自我组织性;②设置一系列班级管理的职能机构有利于提高师生对班级管理的参与度,并为其个性发展创造条件。

(2)要求:①完善学生集体的自我管理机构;a.根据学生要求和班级需要,以和谐结合的原则为每个学生安排适当的班级管理位置;b.完善学生自愿参加的多样化小组并安排时间开展必要的活动,为学生提供在集体中展示特长的机会;c.试行班干部轮换制度;②完善班级科任教师集体的协调机构;③完善集体参与民主管理制度等。

2.榜样示范

(1)操作原因:①与青少年学生好模仿的心理特点相适应;②借助具体形象说理,说服力强,易于使初中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③体现正面教育为主,有利于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2)操作要求:①精选榜样,根据班级需要,拟精选组织纪律性强、刻苦学习和锻炼、讲求科学的学习方法的先进典型;②分析榜样,引导学生理解榜样形成的原因及其社会意义,帮助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提高自觉性,防止停留在一般的表面的模仿上;③寻找身边的榜样,表扬本班在上述方面的先进典型;④组织行动,落实解决上述问题的措施。

3.集体的积极性评价

(1)原因:①评价是目标管理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对班集体建设的结果做出鉴定,为评比和表彰先进提供依据,而且通过对集体教育的各个阶段和环节的活动质量的分析,明确后继活动的方向,从而改进工作,促使集体结构及其功能的发展水平的提高;②强调评价的集体性,有利于形成集体的正确舆论,充分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③强调评价的积极性,有利于体现评价的激励功能,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

(2)要求:①重视形成性评价,将评价贯穿集体教育的全过程,发现问题及时矫正,同时重视搞好期中性评价,对一个阶段的工作做出总结;②在自评的基础上搞好集体性评价,最后由教师做重点评价;③不仅评价目标的达成度,而且评价各自实施目标的参与度和科学性,即a.评价结果,看到在原有基础上取得了哪些进步,与预期目标存在多大差距,实施目标的方案是否切实可行;b.评价集体教育的过程,看集体教育工作是否符合教育科学规律;c.评价教和学的态度和发展趋势,看同学是否努力,集体有多大潜能。

三、主要活动安排

根据操作变量的操作要求,拟定本学期实施集体目标的主要活动为:

(一)开学常规教育(9月)

1.提出"三个一"要求:(1)上好第一天课;(2)做好第一天作业;(3)开好第一次班会;

2.学习《行为规范》与学习常规,要求:(1)校内外基本一个样:(2)各课(包括自修课)一个样:(3)班主任管不管一个样;(4)各科作业规范化一个样。

(二)健全班集体的自我管理机构(9月)

1.班会:总结表彰先进。

2.调整班级干部队伍,小干部就职演讲。

3.完善多样化小组,安排每周活动时间。

4.安排每个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合适岗位。

(三)制定目标(9月)

1.班会讨论:如何制定和实施集体目标和个体目标。

2.制定班级、小组和个人目标。

3.制定班级目标管理计划。

4.班级师生大会,确认共同目标及教学要求。

5.组织好每月的团组织生活。

(四)班级期中总结(11月)

1.期中集体素质测试。

2.评价目标达成度,表扬各自做出的努力。

3.分析存在问题及改进班级工作的建议。

(五)试行学生干部轮换制度(11月)

至期末轮换二次,每次轮换干部数的1/3。

(六)元旦文艺联欢会师生特长表演。

(七)科学学习方法介绍(1月)

1.学生科学学习经验交流。

2.老师归纳科学的学习方法。

(八)动员期终温课迎考(1月)

(九)班级期终,总结(1月)

1.期终集体素质测试。

2.期终总结评价。

班级学习管理范文第9篇

一、学习小组的构建

每一届新的学生团体,在开学之初,是以自然小组的模式存在,即每一大组前三排为一个学习小组,后三排为另一个学习小组。这样的自然小组大约持续一个月左右。

一个月后,根据学生一个多月以来的学习成绩和表现进行科学分组,分组的原则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这样分出的学习小组,各组之间,无论是从学习成绩,还是从在校表现,都趋于均衡。组内异质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之间展开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

每学期结束时,根据各学习小组的发展情况,进行组员的微调,或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重新分组,以确保“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二、学习小组的管理

在班级管理方面,我将班主任的权力最大程度地下放:每个组选出一位综合素质最强的同学担任大组长,大组长的权利几乎等同于班长或班主任,可以管理组员的学习、纪律、活动、卫生、安全等等几乎所有要管的方面。

(一) 组内的管理――合作

每个学习小组共六人,一人担任大组长。大组长可以在组内自行组阁,认命副组长、学、纪律组长、卫生组长等职,还要在学习上“结对子”,“一帮一”,让组员一个也不掉队。大组长既可以看作一个小班长,也可以看作一个小班主任。大组长有安排小组同学座位的权利,也有电访的权利。如果小组某位同学家庭作业频频出问题,大组长有权利打电话告知该同学的家长,与其家长沟通,找出存在问题的原因,组内帮其解决。

(二) 组间的管理――竞争

每个小组,每天都有相应的考核分数,如上课的表现、作业的完成情况、小测的得分情况,还有语文、英语的背默情况等等,还有自习课的纪律、出勤仪表卫生保洁等等,每一项均有专人负责管理,每一天的加分扣分一目了然。每一周的考核分数由大组长统计,班长汇总,每周一的班会课上,由班长宣布各小组上一周的考核得分和小组排名以及各小组本周要注意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每两周根据两周的累计小组考核得分进行一次班级座位调换。累计得分最高的小组优先挑选座位。教室的座位按自然位置分成八个板块,班长和纪律委员在讲台组织大组长按分数的高低顺序上台挑选座位板块,选定之后,大组长再重新规划本组成员的座位。往往考核分数最低的小组,因为座位的板块是前面七个小组挑剩下的,不是自己小组心仪的位置,所以接下来的两周,组长和组员会空前团结,会憋着一股子劲来“争分”,以力争两周之后有“挑选座位权”。尽管教室里每一个位置都不错,但初中生就喜欢以这种方式来换座位,以满足他们的表现欲和竞争欲。

三、学习小组的评价

(一) 学习方面的评价

每一次月考之后,学习委员会对每一科学习成绩进行统计,以小组为单位,评出单科最优组和总分最优组,以及单科和总分进步最大组,对当选的小组的六位同学进行共同奖励。通过这种方式来评价学生,组内的合作会愈来愈融洽,组内的每个同学都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组内的学习会进入良性循环,每个组员的进步都是全组同学的骄傲。学生在组内得到了认可,那么他的价值感会提升,同时,也懂得去帮助组里的其他同学,集体荣誉感会愈来愈强。譬如我的数学课,一到“攻关”阶段,我会给一定的时间,让组内成员进行互帮互助。这时,学习讨论合作的气氛会异常热烈,所有的同学都“动”了起来,谁都不想成为组内的“包袱”,所以问者积极主动,教者热情细心,这是何等的“其乐融融”啊!

(二) 活动的评价

学校的活动很多,如三大节以及学科活动周等等。比如体育节,有运动特长的学生当然可以一显身手,但没有运动天赋的同学,也要尽其所能去投入到体育节中,如当好后勤小组,当好啦啦队小组,当好宣传小组,当好保卫小组或者卫生保洁小组等等。总之,尽各小组的全力,看哪个组表现最优秀,同样通过量化评出最佳小组。这样,无论学校有什么活动,同学们都会积极主动去参与,而且效果都很好,班集体的凝聚力通过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得到了明显增强。

另外,还有平时的常规活动,譬如卫生值日、每日三扫、卫生保洁等等。我采用的是小组轮周制。按大组长的学号顺序来轮值,大组长自行安排每个组员负责的卫生区域和任务。一周下来,如果学校的周刊《德育简报》上对我们班上周的卫生提出了表扬,那么该小组的所有同学都获得十倍的加分;如果没表扬没批评,则不加分也不扣分,小组值日顺利过渡到下一小组;如果有批评,则要“奖励”再做一周卫生值日。每个同学都在乎本组的卫生得分,所以每一组都很认真去做值日。一学期下来,没有一个组被“奖励”重新值周。相反,几乎每个组都获得了卫生加分,每个月我们班都能获得“卫生示范班”的红牌。

还有每周四的大清洁。卫生委员将班级要负责的卫生区域平均分成七个板块,由八个大组长抽签决定本组的卫生区域,抽到空白签的组就属于“备用组”,防止年级组另有需要我们班突击的卫生区域,若有,则由该组同学顶上。大家都觉得这样公正公平合理,所以每周的大清洁,同学们都能及时各就各位,即使偶尔有同学临时有其它事情,不能参与大清洁,同组的同学都能帮忙完成任务。各组完成任务后,大组长通知卫生委员检查,合格之后就可回班自习。其实每周的大清洁,只要学生熟悉了自己组的卫生区域,很快就能高效完成任务。有几次大清洁时间我在外校开课赶不回来,卫生委员一样能组织得很好。

班级学习管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班级 小组合作学习 管理方法

当今时代,学会学习比学习知识本身更为重要。教师除了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学习,掌握学习方法,最终学会学习。但是就目前来说,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习惯并不尽如人意,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因此,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主要责任人和管理者,对学生良好课堂学习行为的养成应担负主要责任。

伴随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需要,新的教学模式呼之欲出,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因其操作简单,容易被接受,所以在我国课堂中被广泛运用。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掘,基本方法就是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潜能的激发需要灵感,灵感来自生活实践的体验,这种学习体验需要教师指导和引领。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是课堂体验最好的途径,但由于方法形式化、时间把握不好、运用不当等因素影响,使得效果不明显。如何加强班级小组合作学习管理呢,笔者做了一些有益探索。

一、建设学习小组

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离不开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建设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效果优劣。

1.按照学生的学习成绩、性格特点、兴趣特长等均衡地组建学习小组。每个小组人数4-6人为宜,设组长、学科代表、发言人、联络员等职务,做到人人有职务,个个有职责。1-4周轮换一次岗位职责。

2.小组捆绑式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小组捆绑式评价以小组作为学习评价的基本单位,如小组单科平均成绩、单科最高分、总分平均成绩、总分最高分、课堂表现、平时成绩等。个人评价是指每个项目的评价都要记录到每一个学生的档案里。

3.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过程要建立监督机制。设计小组合作学习过程跟踪记录表,学科教师和班主任要认真记录每个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和小组学习情况,作为评选先进、奖励学生的重要依据。同时,积极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竞争活动,提高小组凝聚力和主动积极性。

二、创设小组合作情境

教师通过对情境的创设及对学生的有效分析,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就会发挥其应有效用,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体现合作精神。在课堂上,展现一定的情境,能够使学生感到直观有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合作学习情境,需要教师在平等信任的师生关系中运用情境教学理论,或利用科学故事,或设置悬念,或开展游戏,或利用生活现实等情境导入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感受学习。教师通过多媒体具体的文字、图片和视频等把学生带入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可利用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进行知识迁移,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创新能力;还可利用实验,自主搭建知识架构与科学实验的联系平台。教师还可以通过自制教具创设合作学习情境。

三、加强学习小组管理

1.加强引导,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要讲清合作学习法的要求和方法,如何确定小组长,组员具体担当什么样的角色?如何进行分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组员之间如何进行交流?如何进行评价?等等,要有具体的规划和备案,教师要保证学生有组织、有秩序、高效地完成任务。

2.避免小组学习流于形式,加强方法指导的研究,搞好小组管理。要研究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选用科学的教学模式,不是所有的教材都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要做到因材施教,因科施教,考虑到多种因素:小组学习的准备、时间的设定、内容的选择,等等。

3.小组学习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平衡现象,如有抢答、争着表现等,教师不要放任,而要具体分析,想出解决办法,提出每个人参与的明确要求,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机会。

四、加强情感教育在管理中的应用

在“以人为本”提倡素质教育的现代教育理念下,教育不再是一味追求高智商和解题能力,转而更多地发掘学生的创新能力、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如何强化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是小组合作学习中很重要的难题,如果只是一味严厉管束,用规定约管学生,而忽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助和信任,在小组学习和班级管理中就不会带来正面积极的作用,受传统的严厉管束,学生缺乏沟通。目前,情感教育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也是使教师融入学生群体中最直接的方法。通过情感交流,可以使教师、学生更多融入学习群体中,加强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心灵上的沟通,有利于学习的进步和课堂班级的管理。教师作为学生心灵的导师,在学生一生的成长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之,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管理就是一种服务,服务就要做到服务对象满意,我们的服务对象是一群单纯而有思想的学生,因此要时时处处为学生的发展着想。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是实现自我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自我管理则是高水平的自我教育的成就和标志。”小组合作管理目标就是实现从管理学生到学生自己约束自己,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从课堂学习的参与者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班级小组合作学习管理充分体现了主体的平等性,强化了群体合作学习管理意识,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管理的热情,充分挖掘了学生潜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习合作,学会竞争,学会创新,为学生的和谐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付红.班级小组合作管理模式的实践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01).

[2]刘毅.初中班级管理中小组合作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3.

[3]宁嫒嫒.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及改进措施[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03).

上一篇:学院管理范文 下一篇:税收管理方法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