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补偿性体能练习探讨

时间:2022-03-25 09:14:42

初中体育教学补偿性体能练习探讨

“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是新时期各学科教师重点要完成的教育目标。初中体育教师在落实核心素养教育时,应该重点关注学生的体能发展水平,它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有效掌握体育课程的核心价值,是否可以在体育教学中获得长远的健康发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一般通过补偿性体能练习方式来促进学生的体能发展。因此,教师可围绕补偿性体能练习这部分内容,着重探讨如何在核心素养教育视域下提高学生的体能发展水平。体育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时,除了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品德,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行为习惯,还要注重锻炼学生的运动能力。近些年,教育界对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发展给予了极高的重视,体育教师也正在致力于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然而学生的体能依旧是一个薄弱项,体育教师可从补偿性体能训练方面入手,帮助学生克服体能上的不足,实现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下的体育教学目标。

一、补偿性体能的基本概述

补偿性体能通常是一个人在体育锻炼中,能够保证自己准确掌握某项运动技术,或者完成某个体育动作所需的体能。教师在对学生展开体能训练时,一般可根据学生的这一体能需要,为其设计合适的训练计划,让学生相应的体能可以得到补充,促进学生体能的进一步发展。学生是不同的个体,每个人的体能水平都是不一样的,教师在开展补偿性体能训练过程中,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要确保学生获得的补偿性体能与自己的运动技能相辅相成。在当前的初中体育教学中,补偿性体能训练的占比并不大。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这一体能缺乏足够的重视,将更多的教学精力都放在体育课程相关的体育训练项目上,对学生的补偿性体能缺乏关注。教师的忽视,会让补偿性体能训练得不到充足的发展空间,也让学生的体能素质存在一定的缺陷。另一方面,有些教师虽然发现了学生的补偿性体能问题,但是重视度依旧不高,采取的训练方法比较陈旧。学生虽然进行了一定的补偿性体能训练,但是取得的成效并不理想。再加上体育教育改革的潮流对体育教学产生的影响较大,教师在补偿性体能训练方面的指导方法却缺乏科学性与创新性,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在“核心素养”这个热词进入体育教师的视野后,教师必须关注补偿性体能训练,正确认识补偿性体能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的积极作用,让学生从不同方面接受补偿性体能训练。

二、补偿性体能练习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

补偿性体能与学生的动作技能、体质健康等方面存在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在体育教师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的过程中,补偿性体能练习具有很好的教育价值,能够发挥多个方面的作用,促进学生在体育领域的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可改进学生体能不足引起的动作错误

补偿性体能训练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补充学生的体能,让学生可以改进体能方面的缺陷,并锻炼学生因体能不足引起的技术动作错误。这是因为教师在对学生开展补偿性体能训练时,一般是以体育运动的技术动作为基础的。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容易因自己的体能不足而出现技术动作不标准的问题,教师可通过补偿性体能训练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技术动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技术水平。

(二)可显著提升学生的专项身体素质水平

教师应认识到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学生身上与补偿性体能相对应的专项身体素质较低,这影响了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的全面发展。而专项身体素质训练一直都是体育教师重点关注的内容,尤其是在教育改革后的体育课堂中,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的教学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体育教学水平。而补偿性体能训练能够针对性地锻炼学生的专项身体素质,可以避免平时教学中一刀切的弊端,让学生的专项身体素质可以在这一训练活动中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

(三)可促进学生综合身体素质的均衡发展

补偿性体能训练内容和训练方式都会因训练对象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这意味着教师的训练方法开始变得多样化,可以让教师改进重复练习的训练方法,让学生对体育训练产生更大的兴趣。在教师不断丰富补偿性体能训练内容及其训练方法的过程中,学生可从不同方面补充自己缺乏的体能,教师可在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的体育教学中,引入多种新课改后涌现的新方法,推进补偿性体能训练的创新改革,让学生从补偿性体能训练中促进自身综合身体素质的均衡发展。

三、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体育补偿性体能练习的有效策略

(一)分析学生的技术动作问题,开展专项身体素质训练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影响下,以往教师并不注重了解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的实情,使其体育锻炼活动缺乏针对性,也影响了整个体育锻炼活动的有效性。教师需转变这种教学观念,树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教学思想,注重对学生身上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从问题的根源入手,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促进其个体发展。因此,对体育教师而言,他们在开展补偿性体能训练活动前,最基础的一项工作就是要分析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出现的技术动作问题,然后针对性地制定训练方法,对学生进行专项身体素质训练。以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教材中“蹲踞式跳远”一课为例,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观察学生的技术动作时,发现学生把握不好自己的起跳角度,起跳的时候摸不到处于一定高度的标志物;有的学生则是在落地的时候出现问题,脚在落地时触碰到沙坑里事先放置好的标志物,这是学生的收腹举腿这方面的技术动作不够标准。教师在找到学生实际存在的问题后,可了解到学生的下肢力量、腿部爆发力、腰腹力量等方面存在不足,于是可以围绕这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补偿性体能训练。也就是教师要针对性地锻炼学生的起跳技术动作、落地技术动作,直到学生在起跳时能够触碰到标志物、在落地时没有触碰到标志物为止。若学生存在两个以上的问题,教师需让学生开展组合型的补偿性体能训练。比如,学生同时存在下肢力量不足、腿部爆发力不足的问题,教师可让学生参与到各种能够锻炼自身下肢力量和腿部爆发力的体育训练活动中;当学生同时存在下肢力量不足、腰腹力量不足的问题,教师可让学生在锻炼下肢部位的体能时,训练自己的收腹动作,从而增强其腰腹力量。

(二)根据学生的技术动作问题,开展阶梯式的体能训练

体育教师要提高初中生的补偿性体能水平,需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一味地以相同的训练内容、相同的训练强度对学生展开训练。在这方面,教师可引入阶梯式训练原则,根据学生在体育训练中具体存在的技术动作问题,对其展开循序渐进的补偿性体能训练,使其在逐层递进的前提下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水平。比如,在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教材“快速跑”一课中,教师可观察学生的跑步技术动作存在哪些问题。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学生的起跑姿势不准确,不能通过起跑,将自己的跑步状态调整到最佳;第二,学生在跑步时抬腿的幅度不大,限制了腿部力量的发挥,也不利于学生提升跑步速度;第三,学生在跑步时的后蹬腿力度不大,这一动作也会给其跑步的速度带来影响;第四,摆臂时不够自然、有力,有的学生在摆臂时,手臂动作与腿部动作不相协调,也有的学生在摆臂时,臂部力量不足,有软绵绵之态;第五,学生的起跑与加速跑衔接不够自然,有的学生在快到终点的时候才能尽力加速。教师在发现学生的问题后,可对其进行补偿性体能训练。训练项目一:开展蹲踞式起跑训练,让学生掌握起跑的动作要领,掌握快速启动的动作诀窍。学生在具体训练中,可集体听口令练习起跑动作,然后展开分组练习,要求起跑时,要跑出15米。训练项目二:开展起跑后加速训练。学生需在6秒内完成30米的加速跑训练,使其在起跑后,抓住合适的时间,果断加快速度,向前跑去,可锻炼学生的速度、灵敏性等不同的身体素质。训练项目三:开展途中跑训练,设置专门性训练内容,如高抬腿训练、后蹬腿训练、车轮跑训练、原地摆臂训练。在这部分训练活动结束后,学生可完成7秒内跑40米的任务,突破自己的极限。训练项目四:开展终点冲刺跑训练。学生可听口令,快速做出迅速前倾、撞线的动作,然后参与到不同的撞线训练中,如慢跑中连续撞线训练、30米加速跑撞线训练、50米中速跑冲过终点训练、40米折返接力训练等。

(三)让补偿性体能练习游戏化,有效激发学生练习兴趣

在游戏化教学理念下,教师应观察自身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对技术动作的掌握不够熟练。教师发现,在课堂教学中出现这种问题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缺乏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没能使其在兴趣驱动下展开深入的体育锻炼,学生的愉快学习体验也不足。而且学生也没能树立起积极的学习态度,参与度也不高,在训练中比较松懈。对于这方面的问题,教师应该注重结合游戏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活动的参与兴趣。尤其是在补偿性体能训练中,教师要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技术动作能力,则可探索游戏与补偿性体能训练的有效方法。以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教材中“投掷”一课为例,投掷是初中生重点学习的田径运动项目,对学生的投掷技术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学生的上肢、下肢、腰背等部位的力量会对学生的投掷技术能力产生比较大的影响,需要教师对学生的投掷技术能力给予足够的关注。在小学时期,学生使用的投掷物是沙包,而在初中时期,学生使用的投掷物一般是实心球或者其他轻器械。若是学生的投掷技术能力不过关,就难以将投掷物投向目标位置。为了保证补偿性体能练习效果,体育教师可设计一个投掷游戏——纸牌游戏。在这一纸牌游戏中,学生需要用力挥动自己的手臂,用手臂来击打有一定距离的纸牌,然后根据纸牌被击打的程度计分,打到纸牌的学生记一分,打翻纸牌的记两分,分数最多的为胜者。通过这一游戏,学生可以在补偿性体能训练中有效解决投掷技术动作中的挥臂发力问题,从而提高自身的投掷技术动作能力。

(四)将合作学习方式引进来,优化补偿性体能训练方式

合作学习方式在课改后的课堂教学中有着广泛的运用,体育教师可将这一学习方式引进来,让体育训练方式得到更新。合作学习方式显然是适用于体育教学的,这是因为有些体育运动项目具有明显的团体性,需要成员之间相互合作来完成一些重要的技术动作。教师在对这些技术动作进行补偿性体能训练时,可以将合作学习方式引进体育课堂,让学生接受补偿性体能训练。以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教材中“篮球”一课为例,这节课的主要技术动作是胸前双手传接球技术。进攻队员在篮球场上与其他队员进行战术配合时,往往需要通过篮球传接球这一技术动作来实现。因此,学生的传接球技术动作水平如何,会直接影响到进攻队员的进攻战术水平。在具体的补偿性体能训练中,教师可让学生先各自根据自身的情况展开个性化的训练,包括全身绕环传球训练、持球手法训练、传球蹬地动作训练等。这几个训练内容能够让学生的技术动作衔接性和连贯性更好,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学生完成这些技术动作的训练后,则可进入以小组为形式的四角传球训练阶段。教师让学生在传球的过程中集中精神,将自己持有的球传给和自己站在一排的同伴,并确保传球蹬地的动作正确。学生在不断合作完成补偿性体能练习任务的过程中,可以提高自己在篮球运动中的技术动作水平。

(五)用多媒体呈现动作要领,增强补偿性体能训练效果

教师在课堂上的示范教学时间有限,若是在学生尚未把握好技术动作要领的情况下,教师的示范教学到了尾声,则会导致学生对许多技术动作的知识要点缺乏足够的了解,这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技术动作发展水平。因此,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呈现一些技术动作的关键要领,让学生在反复观看多媒体视频的过程中,模仿其中的技术动作,使其在灵活模仿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补偿性体能训练效果。以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教材中“远撑前滚翻”一课为例,教师需根据学生的性别特点来为学生安排不同的补偿性体能训练内容。比如,女生主要学习远撑前翻滚的技术动作要点,而男生则需要学习“鱼跃前翻滚”这一技术动作的要点。教师可将这些教育资源整合到一起,开展系统的补偿性体能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好远撑前翻滚技术能力与鱼跃前翻滚等技术,有利于学生协调、连贯地完成一系列的翻滚动作。

四、结语

总之,补偿性体能训练是体育教师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初中体育教师应注重对自身教学中的补偿性体能训练内容、训练方法等进行优化与改进,让学生能够通过不同方式接受补偿性体能训练,并使其在这些训练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体育技术动作发展水平,最大限度地提高补偿性体能训练的有效性,保障初中体育教学的整体教学效果。

作者:张成军 单位: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第三中学

上一篇:公共卫生专业实践培养模式分析 下一篇:护理管理模式在骨科临床工作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