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文化与企业文化互动续论

时间:2022-10-28 08:56:17

高职院校文化与企业文化互动续论

摘要: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文化的支撑,校企文化互动是高职院校特色文化建设和校企深度合作的必由之路。要实现校企文化良性互动,必须探索实践校企文化互动的各种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文化;企业文化;互动;怎么办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15-0238-02

校企文化互动是高职院校特色文化建设和校企深度合作的必由之路。“什么是校企文化互动?校企文化应怎样互动?”是推进校企文化互动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要实现校企文化良性互动、深度融合,在弄清“什么是校企文化互动,校企文化为什么要互动,校企文化为什么能够互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必须进一步探讨“校企文化应怎样互动?”

一、校企文化互动的根本目的与原则

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需要创新,创新则需要文化的支撑。文化是一种力量,就像恩格斯所说的,“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高职院校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承担着育人的职责,也承担着引领社会文化的职责。推进校企文化互动,就是要加强高职院校特色文化建设,就是要不断满足师生员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以实现校园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就是要促进高职院校更快更好地发展,就是要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实力和竞争力以及对区域经济社会的服务能力。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校企文化互动应当贯彻以人为本思想,坚持“源于企业文化、高于企业文化、辐射企业文化”的原则,多管齐下,博采众长,实现高职院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互动、融合与共赢。

二、校企文化互动的路径

高职院校文化特色中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应该是与“职业”、“技术”元素相关联的内容。企业是高职院校教育服务的需求主体,高职教育能否办出特色,培养的人才是否满足企业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参与程度,取决于高职院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程度。因此,必须探索实践校企文化互动的各种途径。

1.校企文化互动着力点——精神文化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和企业价值观的内核和核心,学习研究吸纳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是高职文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高职学院要通过努力,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吸纳国内外优秀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真正实现高职院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通。一是以人为本的理念:树立以人为本、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的思想,尊重每一位教职员工。二是创新发展的理念: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有良好的创新精神。三是团队协作的理念:作为为企业培养一线高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应特别注重培养高职学生的团队愈识和协作能力。四是顾客至上的理念:高职院校应全心全意地服务自己的“顾客”——学生、学生家长及行业企业,树立以“顾客”需要为中心的办学思想。高职院校通过校企联合办学、横向合作等多种形式,在人才培养、职工培训、技术咨询、产品研发、顶岗实习过程中体认企业文化,接受企业精神与企业文化的熏陶,把优秀企业的核心价值理念吸纳到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中来。

2.校企文化互动的切入点——物质文化

高职院校在物质文化建设上应处处突出“职”的特点,呈现出鲜明的企业文化色彩。高职院校应尽可能将教学环境设计为教学工厂模式,建立理实一体的专业教室,融教室、实训、实验、考工、技术服务与生产为一体,使专业教室具有多媒体教学、实物展示、演练实训、实验、考工等多种功能,营造出真实(仿真)的职业氛围和环境。在校园醒目处悬挂的应是国内外著名企业家画像,教室里张贴的应是著名企业家的经典言论,橱窗中展示的应是学校创业成功的校友画像与简介,学生的校服就是企业员工的工作服;还可以合作企业或对学校有贡献的名人、优秀合作企业家、优秀校友的名字,命名校园内的楼、路、实训基地、设备仪器、广场等,处处体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无论是校徽的制作、校训的确定、校歌的创作、校刊的编辑、校服的设计,或是校园建筑的布局创意、教室宿舍的文化布置,都要充分体现企业优秀文化的内涵。

3.校企文化互动的突破点——专业文化和课程文化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建设联系最紧密的一种教育。高职院校应秉承“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诸方面反映企业和社会的需求,建立适合高职培养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一要搞好“三个对接”:育人理念与企业用人理念的对接;教学环境与企业生产环境的对接;评价标准与企业质量标准的对接。二是要实现“三个零距离”: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零距离,瞄准市场设专业,依托行业建专业,校企合作强专业,积极营造具有专业特色的文化氛围,以此潜移默化地引导和熏陶学生,稳固专业思想,激发学习兴趣;课程设置与岗位能力零距离,课程更加注重应用型、实践性和开放性;实践教学与实训基地零距离,建车间式课堂,办工厂化学校,教学做合一,产学研并举。三要推行“三个淡化”: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限,淡化基础实验室与专业实验室的界限,淡化专业课教师与实践指导教师的界限;狠抓“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和特色课程团队建设,四要坚持“三个开放”,在开放的环境下培养人才:面向社会开放,广泛利用社会资源,不为所有,但为所用,开展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校校合作,面向社会服务;面向教学过程开放,变学生传授性学习为探究性学习,变学习过程为发现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凸现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培养;面向未来开放,着眼于企业、行业发展和先进技术、设备,抢前学习,使学生跨出校门就能自豪地凭果实证明学识、用能力创造魅力、靠智慧赢得机会。

4.校企文化互动的落脚点——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

在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上,高职学院必须注意汲取优秀企业的管理经验和文化内容,更新管理观念,改革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用制度管事和管人,一切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办事,做到规范、有序。一要创定学生若干“应会应能”要求,明确专业基础能力,便于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主动关注所在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二要通过实施与企业接轨的实习管理制度,要求学生在实训车间统一穿企业工作服,佩戴工卡上岗,按规程操作。学生作为企业的“准员工”,在校内就受到浓厚的企业文化熏陶,领悟到企业的严格管理和企业的文化内涵。三要将企业理念、生产方式和“5S”企业管理等融入到专业文化建设中,突出工厂化学校、企业式管理的校园环境,突出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管理机制,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职业岗位的适应性。

三、我院“校企文化互动”的探索与实践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原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是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08年以来,我院以江苏省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基地建设为载体,自觉将“文化建设”提升到战略高度来谋划,并将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XX元互动”与此前提出的教学“三双模式”(即:主干专业链与支柱产业链“双链对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双教融合”、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融通”)相融合,探索形成了具有我院特色的“四双”育人模式。其中校企文化“双元互动”的主要做法是“创设两个平台,共建三大基地,引入四项规章,培养五实人才”。

1.创设两个平台

一是与全国百强、江苏十强、江苏长江以北最大的国有企业——江苏悦达集团携手合作,共建悦达学院,在人才培养、员工培训、产品研发等方面深化合作,努力实现共构组织、共同管理、共享成果、共担风险,使之成为校企文化“双元互动”的有效平台。二是创设企业家与杰出校友讲坛,传播企业核心文化,解读创业成功历程,分享经验,树立标杆,让学生明确努力方向和树立职业信心,构筑学院精神文化又一展示与教育平台。

2.共建三大基地

一是共建实训基地。建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训与生产一体化、教学与技术研发一体化的校内实训基地,创建“校中厂”、“厂中校”,建成全真型部级和省级实训基地,创造出真实的职业教育环境,构建校企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人力资源、技术资源、信息资源、文化资源共享。二是共建创业基地。专门成立创业基地管委会,按照学生未来职业特点,做好职业环境布置和企业文化氛围渲染,引进企业二十余家,重点打造创业认知中心、创业体验中心、创业模拟中心和创业实战中心,使校企实体相通,文化相融。三是共建研发基地。按照校企“互惠双赢”的原则,建立了江苏省生态纺织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与江苏省生态染化料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组建了纺织品研究所,建成全省唯一的部级纺织行业特有工种技能鉴定站,让学生参与其中,体验企业管理制度和员工的精神面貌。

3.引入企业四项规章

一是引入企业组织管理制度,专门成立了学院理事会,构建政行校企四方合作办学机制,为校企文化“双元互动”提供组织保障。二是引入企业质量管理制度,借鉴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构建注重过程、动态管理的质量保障体系,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三是引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形成注重业绩、奖勤罚懒的绩效管理体系,打造能上能下、动态发展的师资团队。四是引入企业成本管理制度,构建经营有方、资源节约的高效服务体系,开源节流,提高办学效益。

4.培养“五实”人才

高职院校做好育人工作,必须把握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从而明确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经过多年实践,我院提出培养具有“五实”特质的人才,即培养为人诚实、专业扎实、工作踏实、生活朴实、心态平实的专门人才,实现了培养目标与用人目标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和谐统一。毕业生真正做到“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我院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总之,校企文化“双元互动”的探索与实践,有力地推动了我院教育教学改革,大幅提升了我院人才培养质量。我院先后为地方纺织服装、机械电子、装饰设计、工商管理等行业培养了三万多名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一大批毕业生已经成为本地区纺织、轻工等企业的管理骨干和技术中坚力量,有一百多人担任股份制企业的高层领导,有三百多人自主创业成为民营企业主,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上一篇: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产学研合作的推进策略 下一篇: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途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