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职业文化探析

时间:2022-10-20 07:00:20

高职职业文化探析

【摘要】当前,加大对高职职业文化研究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高职职业文化是一个重要概念。高职职业文化建设长期得不到重视,以致投入资金少,实施不力,效果差。从高职职业文化内涵外延出发,分析其影响因素及关系,把握高职职业文化建设的特点并画出示意图。高职职业文化建设必需坚持全面性,科学性,特色性,开放性,可行性原则。最后,提出高职职业文化建设要结合校园环境、校园文化,教学活动来进行,严格职业规范,借鉴企业文化,吸引全体师生参与、制定评价体系是促进职业文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高职;职业文化;建设

当前,在中共中央号召大力推进文化大发展的背景下,高职职业文化迎来一个不容错过的发展机会。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高职院校面向市场,励精图治,勇于开拓创新。高职教育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并取得丰硕的果实。这些成就为高职职业文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职业文化在企业中被视核心竞争力之一,高职院校必需重视职业文化的建设。包国庆先生比较了中西职教文化和职业道德得出一个结论:“中国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还有一个艰难的过程,因为涉及到深层的文化因素”。[1]因此,深入研究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尤其高职职业文化是很有必要的。高职职业文化的研究是不可回避的课题。如何做好高职职业文化建设?职业文化在高职院校中如何定位?高职职业文化包括哪些内容?职业文化如何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怎样提高学生的职业文化水平?等等。探究和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需要不断摸索。

一、界定相关基本概念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词典的解释是: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本文探讨的是大学文化。“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在大学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通过理解师生的传承和创造而逐渐积淀的大学理念、大学精神、大学使命、学术氛围大学制度、价值观念、学风、校风、科技成果的物质形态、校园环境、行为模式等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2]高职,顾名思义指高职院校。按照教育2006年16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精神要旨,“高等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学工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这里明确高职是高等教育中的一种重要类型。高职校园文化必然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学者认为“高职校园文化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职业文化四大要素构成”。[3]还有学者认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是:以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核心,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职业文化四个方面着手。主要应体现出职业特征、职业理想、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人文素质的校园文化”。[4]高职校园文化的特色主要有校企合作文化,工学结合文化,产学研结合文化。可见,高职职业文化包括在高职校园文化范畴中。高职职业文化不仅是高职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也是高职校园文化特色。职业文化,现有文献多这样界定:“职业文化是人们在长期职业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以及相应的习惯、气质、礼仪与风气。它的核心内容是对职业使命、职业荣誉感、职业心理,职业规范以及职业礼仪的自觉体认和自愿遵从”。[5]因此,高职职业文化是高职院校办学宗旨的延伸,涉及面广,关系着学校办学水平高低,影响着学生专业素质养成。

二、高职职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理论上,高职职业文化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文献资料显示涉及校园文化建设的文章数不胜数,但讨论高职职业文化的寥寥无几。现实中普遍存在重“硬件’’轻“软件”的现象。近年来,尽管高职院校发展迅速,但收人主要投入基础建设,硬件配备等方面。在重视校园环境改善,提升硬件设施的同时,校园软文化相对被忽视。有学者叹息道,“大多数高职院校主要精力仍然放在硬件建设上,招生就业、教学改革、校园扩建等日常工作使得学校很难有人力、物力学习、思考和研究文化建设,更谈不上系统性规划了。高职校园文化研究刚刚破题,建设刚刚起步,可谓任重而道远”。[6]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蕴是高职校园文化的致命伤。正如有人评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正面临着先天‘发育不足’和后天的‘营养不良的’尴尬局面”。[7]即使有些学校也下文提出要重视职业文化建设,但没有足够经费,政策没有真正落实。职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遇到困难比较多,如主体责任感不强、宣传力度不够,文化没有特色、缺乏吸引力而导致其成效甚微。

三、高职职业文化的特点

我们需要厘清高职职业文化内涵和外延及主要影响因素,才能准确把握高职职业文化的特点。高职职业文化内涵在界定其定义时已经阐明,其主要涉及到职业使命、职业荣誉感、职业心理,职业规范以及职业礼仪。不难发现,这仅仅是从职业这个视角来考量。如果从高职这个角度来看:学校环境,历史文化沉积包括学校的历史、事迹、荣誉等,学校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等通常以静态的形式影响着高职职业文化定位;而教学模式、专业课程,乃至受教育时间、职业特点,企业要求等与高职职业文化存在着动态的相互影响。此外,结合高职职业文化见效慢的特点要给予充分的时间;促进高职职业文化发展要建立起科学的评价体系,如图1。

图1

四、高职职业文化建设的原则

高职职业文化建设需遵循一些原则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1、全面性原则,高职职业文化建设要面向所有在校师生,影响全校师生。其覆盖面要广,开展的形式多样化,内容丰富多彩以满足不同个体职业文化需求。2、科学性原则,高职职业文化必需明确是非,如提倡质量保证,反对偷工减料,又如提倡节约成本、反对资源浪费等。3、特色性原则,就是高职职业文化与不同影响因素形成不可复制的优势。特色从哪里来,厘清高职职业文化与不同影响因素的关系,并从中去挖掘,如把高职职业文化融入教学模式形成特色,或从企业文化提炼出具有特色高职职业文化等。可谓东方不亮,西方亮。4、开放性原则,如图1所示高职职业文化与师生、教学、职业、企业等影响因素形成动态关系,这必然要求高职职业文化要具有开放性,封闭的高职职业文化不可能得到发展。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社会中,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期,师生价值观,教学模式,职业特点,企业要求都在日新月异。高职职业文化必需适应这些变化,不断创新。只有增加交流,相互借鉴才能使高职职业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5、可行性原则,高职职业文化建设要有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还要有效措施,才能稳步发展。

五、高职职业文化建设的实施

高职职业文化要可持续发展,则需要提炼好高职职业文化的精华作为种子,高职职业文化来源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来源于现代工业职业规范,来源于学校本身具有的特色优秀文化等。然后,寻找种子需要的土壤,它的土壤就是团结互助的师生关系,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通俗易懂的教材,严格要求的实践实习。还要创造良好的职业文化发展环境。主要的环境是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和严格规范的企业环境。最后是维护和管理,换句话说就是主体的积极参与和评价体系的建立健全。下面一一详细阐述。

1.校园环境的职业文化建设

把高职职业文化融入图书馆、教学楼、雕塑等实物中,让它们构成充满一个良好的职业文化范围的校园环境。例如“教学环境布置应与企业相关,教学、班级环境布置要与职业息息相关。在教室或走廊的墙壁上悬的不应仅仅是设计精美的名人画像、格言警句、班纪班规,也有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信息、行业与专业的发展趋势、业内成功士的资料、业界的用人要求等与职业息息相关的信息,使学生刻感受到行业的日新月异,从而进一步加强自身学习的紧迫,增强学习的动力”。[8]这些文化展还要定期更新,职业信息过时了的,没有吸引力的要及时更换或改造。这需要学校投入一定资金。

2.校园文化的职业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核心是办学理念,高职职业文化围绕办学理念的同时也影响着办学理念。办学理念是高职特色职业文化的根基;高职办学理念要彰显职业文化。“高职院校办学理念应融进更多的职业特征、职业道德、职业人文素质,彰显‘职业’的特色,营造‘职业’的氛围,突出‘职业’的本质”。[9]例如“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先进传统文化,提出了既代表学校办学思想.又具有行业文化特征的‘路魂’与‘海量’校园文化核心理念”。[10]“路魂”与“海量”就是校园文化中职业文化的体现。此外,高职学校名称、标志、校徽、校旗、校歌、校花等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标志,它们要体现出特色的高职职业文化;校风、教风、学风和学校管理制度乃至学校人际关系是校园文化主要内容。优秀的高职职业文化要渗透其中,才能对师生职业文化素养产生更大影响。利用好学校文化媒体,包括校刊、校报,校园广播站、校园电视台、校园网、宣传栏、标语口号、黑板报等来宣传职业文化。“设置宣传平台、实践平台、服务平台”“刊载信息、典型人物、事例,用行业文化的精髓、核心价值观引导校园重构良好精神家园、育人环境”。[11]

3.设计教学活动支持职业文化建设

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主要内容。高职的教学活动包括基础课授课和实训课,基础课授课大多时候以间接的方式涉及职业文化,而实训课却能以真实,直接的方式反映职业文化,同时也有利于教师言传身教,其对学生影响力也更为深入。高职实训课的职业文化教育,“应以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核心,以情境文化、行为文化、行业文化、精神文化为内涵,营造四位一体的和谐职业文化氛围”。[12]实训基地“教学环境应尽可能与企业运作相对应,建设‘模拟工厂’,设立企管部、技术部、生产部、质检部、营销部、安全环保部等部门,每一个实训项目都以生产车间命名,进入实训室的学生着装和岗位分工名称都与实际企业相同”。[13]让学生了解企业部门间相互协作方式及工作流程,从而更确切体会职业文化的重要意义。

4.严格职业规范是职业文化建设重点

不同专业面向不同的工作岗位。每一个工作岗位都有对应的工作规范,职业规范是职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职业规范不仅在课堂上讲授,更要严格落实到实训的过程中,“实训基地仪器、设备、装置、物资管理制度,可以培养学生爱护企业一草一木,建立成本意识,养成节俭习惯;仪器、设备、装置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规程,可以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考勤、考核制度,可以培养学生诚实、守纪、团结、吃苦耐劳精神;安全、环保、健康防护制度,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养成职业防护习惯”。[14]此外,相关的作业步骤,产品规格要求也应该和企业要求标准相符合。只有严要求,才能磨练学生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的敬业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5.借鉴企业文化促进职业文化建设

高职职业文化要借鉴相关行业的优秀企业文化。“要建设具有特色的高职文化,高职院校就必须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学习和借鉴企业文化,实现院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15]例如“高职院校诚聘企业的管理精英、技术精英、营销精英等做高职文化建设的顾问,让他们出谋划策”。[16]“‘职’――是职业教育的高层次,高职院校的定位是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企业、社会区域为依托,其校内实训基地的文化也应具有浓重的企业文化特点”[17]高职生不学习企业文化,如何参加顶岗实习?况且,学习优秀企业文化会提高学生职业修养,提高学生企业生活、工作适应能力。

6.吸引全体师生参与职业文化建设

职业文化建设离不开物质基础,更离不开人。全校师生即是职业文化的传承者,又是职业文化的创造者。积极引导广大师生对职业文化的关注,激发广大师生的职业兴趣,鼓励他们参与到职业文化建设的工作中。这必将能够把校园职业文化繁荣起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职业素养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离不开老师的教诲,更离不开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以促使职业文化的内化。因此,全体师生的主体性是职业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主要因素,职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全体师生创造力。利用职业文化演讲比赛,企业家说企业文化,举办职业文化节等各种形式的活动吸引全体师生参与。还可以,邀请校友,完成顶岗实习的学生来谈职业文化。这会更加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上述是职业文化建设一个主要方面。另一方面高职教师要对高职职业文化有深入的研究。“‘高’――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18]高职职业文化应该具有高等职业教育文化的内涵和共性。这些内涵和共性不是凭空而论,而是需要一番认真、仔细的研究。

7.制定高职职业文化的评价体系

评价具有导向,诊断,激励等功能。以评促建得到社会人士广泛共识。“在建设评价机制方面应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检验与评估校园文化建设情况的机制。以评促建.以评促改.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持续、健康发展”。[19]只有制定高职职业文化的评价体系,才有利于高职职业文化建设。以高职职业文化的内容、方法、时间、效果等四个方面作为四个维度来确定评价标准。评价主体应该包括高职教师、学生、校友、业内人士、企业家、活动组织者等等。评价方法基于调查问卷,访谈、档案袋评价等手段。为了防止评价的负面作用,对高职职业文化的评价应该以关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为主。慎用终结性评价,因为文化具有见效果慢,影响深远的特点,想一下子对职业文化建设作出明确结论是不恰当的。笔者认为3年一次的终结性评价是比较合适的。高职职业文化的评价体系主要是为了优化高职职业文化建设的过程,同时能面向未来发展方向促进高职职业文化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小强,彭旭.体制・重心・学制・文化――影响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四个问题[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5):117-118.

[2][7]李莎莎.提升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途径和方法[J].幸福生活指南:高等职业教育,2011(9):84.

[3][4][6][9]张劲.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和实施路径[D].中南大学,2010:6/5/1/8.

[5]汪长礼,李奇亮.从人文精神与职业文化相结合的角度谈高职校园文化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1(9):41.

[8]张立新.试论高职校企文化融合的机制建设[J].教育与职业,2009(18):38.

[10][11][19]夏洁露.导入行业文化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8(4):

76-77.

[18][17]雷久相.探析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定位及内涵[J].教育与职业,2006(5):20―22.

[12][14]方向红.高职化工实训基地文化建设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5):

127-128.

[13]欧卓.试谈企业文化的价值[J].广西电业,2008(9):42.

[15][16]张轩.论建设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文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当代职业教育,2011(1):83.

作者简介:韦忠(1983―),男,壮族,硕士,现供职于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理论。

上一篇:高职体育教学有效性之分析 下一篇:高职生父母养育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