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途径探讨

时间:2022-08-05 02:24:39

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途径探讨

摘要:对于生物工程专业学生来讲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本文主要通过多开设综合性实验课程、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的工程性研究课题及参加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产、学、研”结合充分发挥校外实习基地的作用等方面阐述了对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关键词:生物工程;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15-0236-02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迎合社会对生物工程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增加,除工程类院校外,综合性院校、师范院校都陆续开办了生物工程专业。但一些学校在软件和硬件上尚不能满足对该方面人才培养的需要。而具有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生物工程专业人才是就业竞争获胜的前提。所以,单纯靠课堂和书本上知识对生物工程专业学生进行培养已难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如何弥补学校在软件和硬件方面的不足、提高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生物工程专业是以工为主、理为辅、工理管结合的复合型专业,是培养掌握现代生物学和生物技术基本科学原理、基本技能、工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本理论,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产业化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工程技术人才。生物工程已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轻术人员既要掌握生物工程上游技术和实验室技术,又要有丰富的工程方面综合素质。上游技术若得不到工程性的转化,就难以实现规模化生产的目的。目前,大多数综合型高等院校在生物工程专业教学方面,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很重视,但从事科研实践活动的机会仍然较少,学生的实践能力较低的现象仍需要进一步改善。

二、多开综合性实验课程以培养实践能力

部分院校生物工程专业的实验多以验证性、重复性和演示性为主的基础性实验,条件好的综合性院校开有综合性实验课。在多数情况下,实验所涉及的各种试剂、材料及设备的准备与调试等由教师在课前完成,学生按照既定的实验步骤操作即可。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较少主动思考,对整个实验过程缺乏充分认识,对操作过的实验印象不深。虽然,基础性实验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某一单元操作技术,但不利于学生全面了解与掌握生物工程的知识与技术,也不利于对生物工程专业操作技能全面训练。因此,可以结合教师的科研课题以及生产实际,合理设置实验内容,适当控制验证型实验比例,加大设计型、综合性实验比例。

综合性实验应具有一定的综合程度,体现学科的交叉与应用前景。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可以结合个人兴趣及将来的发展方向选择感兴趣的综合性实验。并且,提倡由学生自己准备实验材料、设计方案、完成实验全过程,以培养学生应用已学知识,根据实验需要再学习的能力,通过完成实验全过程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以及综合能力。

三、开放实验室的必要性

实践教学是培养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实验室是高校进行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它不仅是仪器设备和实验所需的场所,而且是促进知识转化、提高学生实验技能、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基地。

生物工程专业的性质需要有开放的实验室,实验室的开放是高等院校适应现代科技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需要有开放的实验室。在完成规定的实验教学任务之后,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实行时间、空间和实验内容的开放,让那些希望通过实施各种类型的研究课题对自己的动手能力提高、实践能力增强、对生物工程领域操作得以锻炼的学生提供场所。所以,开放实验室是培养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必不可少的条件。

四、参加课题训练

1、参加教师的工程类研究课题

教师的研究课题所涉及的内容一般是多方面、多学科的交叉,需要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及实验方法去实施。让学有余力、对实际操作感兴趣的学生尽早参与教师的应用性研究课题,为学生提供了解相关工程知识的实际应用机会,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践证明,以教师的在研项目促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是提高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2、参加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活动,是以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指导相结合,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切入点的科技活动。鼓励优秀学生以团队形式开展有指导性的工程训练、创新、创业活动。学生可以根据生产需求自拟课题或结合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拟定课题,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任务。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对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的重视,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热爱。让学生参加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是学生获得实践能力的又一重要途径。

五、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培养工程实践能力

与传统产业相比,生物工程领域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更高,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很强的实践能力、掌握生物工程工艺及生产过程的工程类应用型人才。“产、学、研”结合,利用校外生物工程企业的生产车间作为学生实习场所,可以实现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在校学习的生物工程上游技术、实验室操作技能与生产单位的实际应用相结合,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践能力以及工程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1、“产、学、研”结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结合校内资源的优势,充分挖掘、发挥校外资源作用,让社会、学校共同完成培养高素质生物工程人才的任务。可以采用“请进来,派出去”的方式,聘请企业技术主管作兼职教授、举办讲座、联合培养等形式,也可以通过外派学生到校外科研单位或生物工程企业进行实习或毕业设计;通过合作研究、共同研发产品等以密切学校与企业联系,让学生及时了解生产中的动态,使学生得到专业技能训练、社会实践和综合能力培养。

采用“产、学、研”合作模式,将学校教师的研究课题与企业需要结合,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将实践教学与研究课题结合,以达到科研课题为实践教学服务,为生产需求服务,企业为实践教学提供场所与丰富实践教学素材的互利双赢良性循环。这种注重“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充分体现了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有益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以及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加强。

2、校外实习基地与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实践能力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十分重要,而实践能力的获得离不开适宜的方法与场所。实习基地选择与建设要从生物工程专业特点出发,应满足实践教学的目的,能够体现生产的先进性和实用性。人的实践经验的积累离不开学习别人的经验即间接经验和自己亲自体会的直接经验,而间接经验的掌握也离不开主体在实践中获得的直接经验的支撑。学生没有亲自实践的直观感受,很难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相结合。因此,让学生走进企业车间参观、学习和一定时间亲自体验,了解生物工程操作的具体流程、车间井然的流水线作业、机械操作的复杂程度,从原料到成品的过程,从中体会各个操作单元的作用与重要性。通过现场学习、体会,学生对于生产工艺流程和生产设备的掌握会比从书本上学要深刻得多。此外,让学生走进企业,不仅锻炼了意志,树立吃苦耐劳、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社会活动能力、与人沟通能力及对新环境适应能力等。所以,生物工程专业学生进入校外实习基地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的又一重要途径。

在生物工程技术渗透到各个生产领域的今天,作为高科技行业,自然需要有掌握高科技的人才去实施。社会对生物工程人才需要的增加为该专业学生就业提供了良好机会,但实践能力高低,是否具有工程综合素质是就业竞争的关键。各高校深知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力争搭建各种平台,多种途径,全方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工程综合素质,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生物工程技术人才努力创造条件。

上一篇:高职院校文化与企业文化互动续论 下一篇:现代艺术思想对建筑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