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法要抓好三个环节的任务设计

时间:2022-10-28 04:15:44

任务型教学法要抓好三个环节的任务设计

【摘要】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教学改革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教师应充分运用任务教学法开展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能力的教学。要运用好这种教学模式就得切实抓好热身、主体部分和课外作业这三个关键环节的任务设计。本文主要通过一些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的任务设计实例,谈谈自身的做法和体会。

【关键词】任务 任务型教学 英语教学 任务设置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49-02

任务型教学要求课堂教学“以培养语用能力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以话题为主线、以任务为中心”,实行“课堂教学任务化、课外作业项目化、评价方式过程化”。我认为,要运用好这“三化”教学基本模式,就得切实抓好热身、主体部分和课外作业这三个关键环节的任务设计。下面以我校使用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材《英语》(基本版)为例,谈谈本人在职中英语教学中是如何抓好这三个环节的任务设计的。

(一) 导入/热身部分的任务设计

任务的设计应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前后相连,层层深入,形式由初级任务到高级任务,再由高级任务涵盖初级任务形成一种循环。并由数个微任务(min?鄄task)构成一串“任务链”。在语言技能方面,遵循先输入后输出原则,使教学阶梯式层层推进。这一部分任务的设计仅在于引起学生的注意,激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为后面的教与学奠定基础。因此,这个环节中的任务应该设计为简单、趣味化强的活动或游戏。如在教材第一册的Holiday(《节日》)一课的热身部分,我是这样设计的:

T: Can you name some Chinese and western holidays?

S: Yes. Christmas, Thanksgiving, Spring Festival…

T: Good! Which Holiday do you like best?

S: Spring Festival.

T: Why?

几句对话引发了激烈的讨论,学生各抒己见,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紧接着我又让学生参与看图认节日的游戏,通过一些著名的中外节日的典型物质象征,让学生初步熟悉这些节日。图片中包括新年的春晖和爆竹,端午节的粽子和龙舟,圣诞节的圣诞老人,万圣节的大南瓜,复活节的复活蛋等,并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比赛,看哪一组识别得又快又准。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既玩得开心,又学到了东西,更激发了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达到了热身的目的。此外,这些任务比较简单,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让后进生来展示小组完成任务的情况,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

(二) 学习材料主体部分的任务设计

这一部分任务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了解本单元话题中出现的英美文化,并学以致用。这个环节至少应该包含三个阶段的任务,分别是读前(pre?鄄reading)的任务,细读(reading)的任务和读后(post?鄄reading)的任务。这些任务的设计要注意趣味性与实用性,使学生能参与到教师所设计好的、贴近现实生活的自由交谈、问题解决等任务中,达到语言实际交际的目的,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

“读前”任务通常可用设疑、背景介绍等的方法设计。如教材第二册Iceland (《冰岛》)一课中,我预先布置学生上网或到图书馆查找冰岛的背景知识,包括人口、面积、地理位置,地方特色等材料,并让各组的代表在学习课文之前分别在全班同学面前作介绍,借此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对冰岛基本上熟悉了,还找到了更多的其它有关这个国家的信息,不仅为课文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背景知识基础,还扩充了学生的课外知识面。这样的任务并不难完成,学生还觉得这样上网很有意思。网络运用于英语学习的新鲜感驱动了学生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任务,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人翁精神,更加自主地学习。

“细读”部分要求学生详细地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文中出现的语言点,并通过自主的学习把知识内化。到此时,学生已进入较难的学习任务阶段,学习的内容显得较为枯燥、乏味。因此教师应做的是:努力设计一些有趣的任务,使学生寓学于乐,提高学习的效果。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采取分组进行游戏比赛、作图表等方式设计任务。如,学习那些内容较易懂且词组较多的课文时,我总是要求学生在听完每一段的课文录音后找出该段里出现的词组,对该词组进行解释,并举例说明。能找出最多的词组和做出最多例句的小组为优胜者。比赛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其效果比教师重复好几次的讲解还要好。在活动中,学生兴致极高,既锻炼了他们在别人面前说的胆量,还加强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读后”部分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巩固和运用之前所学的知识。教师应该善用教材中相关的语言材料,创造真实而贴近生活的情景和语境,把凝固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声情并茂的语言实践活动。教师通常可以采用分组讨论或辩论、角色扮演、模拟情景等方式设计任务。如,学习第一册课文Tom Sawyer Paints the Fence (《汤姆历险记》节选部分)时,为了巩固学生所学的内容,加深学生对汤姆的性格特征的理解,我设计了让学生扮演文中Ben 和Tom 的角色的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研究角色的单位,并派出代表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演。学生的反应十分积极,把汤姆的角色演得栩栩如生,课堂学习的气氛也被推上了高潮。原本枯燥的语言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又如,学习第二册Iceland(《冰岛》) 一课时,在读后部分我是这样设计的:为学生准备好导游旗子、扩音器、帽子等导游“工具”,摆出本市旅游地图,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其中一名学生当导游,其余的当游客,模拟游览本市。由于学生在“本市游”的模拟活动实际地运用了文中出现的语言点,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 课后作业部分的任务设计

上一篇:如何有效利用人力资源提高教学效益 下一篇:对高职院校园林专业实践教学的几点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