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启发学生自学

时间:2022-08-15 03:58:59

任务驱动,启发学生自学

摘 要: 基于小学语文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特点,在探讨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过程中,任务驱动法逐渐成为广大语文教师推崇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任务驱动、启发学生自学”是现今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目标,同时也是广大教师开展各项语文教学活动的依据,为实现预期目标,广大教师要加强对任务驱动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质是以某一具体任务为载体,让学生在融合教学内容的任务中自主探索,从而解决问题,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任务”驱动学生学习,而教师设置的任务即学生学习的动机。作者结合小学语文的学科特点及教学经验谈谈自己对任务驱动法的认识。

关键词: 任务驱动 小学语文 教学研究

任务驱动法作为探究式教学法的一种主要形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其他教学法不可比拟的优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法不仅能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能够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真正实现由内向外的任务演化,帮助学生建构探究、自主、实践的高效学习体系,这是当前语文教学的关键。具体来说,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

任务驱动法充分体现了以学定教的人本教育观,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贴近学生生活且被学生喜爱的内容作为切入点,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情境创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方式,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帮助他们明确任务。小学生受各种因素的限制,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都相对匮乏,很难独立理解课文内容,对此,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创设,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给学生以身临其境之感,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进行讨论,进入学习状态。例如在学习《猴子种果树》一文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出示图片或播放动画,将课文转为动态、直观的视频并组织学生观赏,提问:“同学们,你们种过树吗?你是怎么种的?你有和文中的小猴子一样的经历吗?”问题一提出,学生肯定会相互讨论,这样能促使学生积极发言。不难发现,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学生可以潜移默化地调动自身原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联想,实现对新知识的“同化”或“顺应”,同时也有效锻炼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合理分组

任务驱动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运用这一教学方法的时候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有所欠缺。现代社会发展要求个人不仅具备良好的技能,而且具备一定的团队合作能力。对此,教师应营造合作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借助其他学生的力量,共同完成任务,实现目标。首先,小组的划分应该由教师科学规划。“异质划分”“互补划分”是目前我们比较提倡的分组方式。教师要综合考量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特点、性格爱好等多个方面,合理划分小组,使小组成员之间协同进步,达到“以优扶差”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充分把握小学生心理特点,由小组成员推选小组长,方便管理。在布置任务时,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确保小组内的所有成员都能参与任务,引导各小组自主分离任务,这样可有效锻炼学生的分工能力,锻炼学生之间的默契,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例如在朗读时,可以由小组成员分工,各自明确自身角色,合作朗读,体验文章情感。

三、巧妙提问

提问是在运用任务驱动法的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提问时机,灵活掌握提问方式,提高提问的有效性,通过提问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及解决能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思考条件。提问是发展学生智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方式,为了发挥提问的价值,教师要注意几个问题。首先,在提出一个问题后,要为学生留出充足的思考时间,适当停顿,考虑学生的水平和问题的难度,尽量避免在问题提出后立刻指名回答,这样可以为其他没有起来回答的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其次,教师要注意提问的质量,不要使提问流于形式,表面上学生讨论热烈并没有实质意义。例如在学习古诗《江南春》时,在理解古诗含义后可以提问学生:我们能不能把千里莺啼绿映红中的“啼”字换成“叫”?为什么?通过这样一个问题使学生体会古诗中用字的精妙和古诗的意境。此外,教师提问时要学会制造一定的悬念,让学生对问题充满兴趣,不要提问在原文中能找到答案的问题,给学生探索的空间,让学生带着“任务”去文章中探寻答案,以此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明确任务

任务驱动法的实施主要经历出示任务―分析任务―实施任务―任务评价四个阶段,教师要从这个四个阶段入手,使任务环环相扣,同时也要帮助学生明确任务,使其学习过程更高效,使任务规则化。具体来说,教师在出示任务时就要收到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各个任务之间想换连接,层层递进,教师对于学生需要完成任务的步骤可以先进行分析操作,进行重点示范,将任务落实。其次,任务的实行必须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学生实施任务时密切关注学生表现,给予适时指导,可以将学生在实施任务过程中的表现记录下来,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之一,将其纳入评价体系。最后,教师要进行合理的任务评价,通过评价给学生以激励,对每个学生的表现作出细致的点评,以此提高其任务完成的质量,同时也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验,教师在评价中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教学工作,这是启发、驱动学生自学的有效途径。

结语

任务驱动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需要广大教师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更好地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水平和素养。

参考文献:

[1]梁新勇.任务驱动在小学语文作业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25).

[2]王景国.小学语文任务驱动法教学探究[J].学周刊,2015(20):82-82.

[3]程世元.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任务驱动法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3.

[4]陈翠萍.小学语文教学中“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课堂设计初探[J].东方教育,2012,(6).

上一篇:数学之中有“真情” 下一篇: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运用意识